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对于环境保护的看法

对于环境保护的看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7 15:13: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对于环境保护的看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对于环境保护的看法

篇1

第一,提高地方环保意愿的关键之处在于国家引导。地方的行为是受国家政策主导的,如果地方没有很好地贯彻中央的环保意志,说明在国家层面还缺少具有足够作用力的引导性环保政策。中国古代兵法说“上无疑令,则众不二听”(上级的指示必须逻辑一致,下级才能明确贯彻执行),国家对于地方必须显示坚定和一贯的决心。过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国家一方面强烈要求地方采取坚决的环境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在一些只有国家才能决定的环保政策方面却又颇费踌躇。

第二,改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国家做出强有力的决策。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是一个整体性问题,这与过去国家比较强调经济增长速度有关。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过度刺激地方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会产生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不利后果,所以已经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弱化了速度要求而增加了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关注,这说明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来解决环境问题,虽然地方有很大的作为,但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决心和决策。

第三,加强环境监管迫切需要国家做出更强的制度安排。环境监管的具体过程发生在基层,但监管的权力来自于国家的法律授权。目前,环境管理上“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是同时存在的,执法不严也与法律规定本身不严有关。为什么出现环保“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因为许多环保法律法规中,法律责任的规定都比较轻(例如地方环保部门的罚款上限仅数万元),处罚程序漫长,这对严格执法都是先天不足。全国大部分地方的环保部门都是政府的直属机构,地位和权威差强人意,执法效果受到局限,这与国家层次上的相关体制安排是有关的。

目前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还需要更大的增强。可以说,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重点突破口是在国家层面。我国有的著名经济学家主张“中国应该采取世界上最严厉的环境政策”,这首先是指要采取更加严厉的国家政策。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牛鼻子”。

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与社会意识

强化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包含着多种含义:既指强化国家在环境保护中的权威和权力,也指强化国家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行动。在这两方面,都有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社会怎样承担环境保护义务和服从国家治理,以及国家如何对社会担负环境保护责任并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这是一个使国家意志与社会意识相统一的问题。

第一,国家意志应突出反映环境保护的社会主流意志。严格来说,由于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利益冲突,所以作为协调和解决这种冲突的国家意志不可能照顾所有各方的所有利益,必然会保护一部分,限制一部分。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应该代表社会大多数人的意志,防止国家意志被少数强势力量所“俘获”。在这个问题上,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倾向于保护污染严重的企业,实际上就是偏离了社会主流意志,国家应该坚持与这种地方倾向作斗争。

第二,国家应鼓励和扶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国家意志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但不等于国家要包打天下。国家意志不应也不必替代社会行动。实际上,除了政府管制以外,社会大众也是对污染行为进行抵抗和制约的重要力量,当前的问题在于政府管制由于得到法律授权而表现为显在的权力,而大众的力量由于缺乏组织而呈现分散状态。国家意志与社会行动相结合,可以形成一种“社会制衡型环境政策”。

第三,重视和强化环境保护立法和司法的作用。国家意志包含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系统的意愿和行动,《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行政系统的国家意志问题,但立法、司法系统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并未见到相应的决定。在很多人(包括很多环保系统人士)看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执行不力、执法不严,因此对策就是强化行政执法能力,严格执法。这种看法确有道理,但可能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执法不严固然是突出问题,但环境保护立法也有较大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立法的理念并未达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境界(例如没有在必要的地方提出“环境优先”的方针)。环境保护立法和司法系统非常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和更新其工作,甚至需要提出一个类似国务院《决定》的纲领性文件。如果不在立法和司法领域强化环境保护国家意志,仅在行政系统方面提升国家意志,其作用的力度是不够的。

篇2

一、客观科学摆事实,引发学生环境忧患意识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除完成必要的教学目标外,还要引导学生从大量事实中认清环境现状,树立环境忧患意识。在学习中国的干湿地区后,让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特点,在观察、分析时,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形成认识: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分布广泛。那么,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又容易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呢?产生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又有那些呢?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因而,学生在观察分析事实的过程中,会逐步感受、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尤为突出。环境一旦破坏,生活在环境中的人就无法生存,这样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便会逐渐产生。

二、环境焦点、热点问题进课堂。激发学生环保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更感兴趣,因而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青少年学生也是如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进一些环境热点、焦点问题,除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促使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环境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虽然更多的时候由于自身认知水平,其观点、方法显得幼稚,但其对环境保护的热情以及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则值得肯定。学生因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因而获得很大的心理满足感一自己也能像大人_-一样对社会问题谈自己的看法。另外,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准确地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课堂环保道德层面的教育

环保问题的产生虽然有自然原因,但更多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导致的。如,生产、生活中的浪费,掠夺式的开发资源,人们向环境中排放污水、废气、废渣等。就个体而言,生活中的浪费行为,不良的个人习惯等,都在无形中加剧了环境的破坏,基于此,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是与非的教育,确立学生科学的环保观,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水资源时,让学生从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世界排名、人均水资源世界排名人手分析,认识我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思考生产、生活中自己身边人们的用水行为。学生基本上能观察、了解到一些生活现象中用水的不合理行为,浪费水资源行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这些现象升华到道德层面进行分析、讨论。

篇3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城市建设的发展是日新月异,但很多政府的决策部门,在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有些顾此失彼,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是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规划城市建设,因此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号召下,保护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生态破坏的问题,深入思考加强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目前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从90年代以来,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建设性的破坏已是随处可见,各个政府部门急于创造政绩,不顾城市的地域特征,也不顾城市的人居环境,一味地追求建功立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如拆除古迹、挖掉古树、占用耕地等。不仅毁坏了许多文物古迹,而且极富地域特征,又适合人居的自然环境已经荡然无存了。

这样的破坏早在西安市明城区的建设中就有所体现,在2003年 年《建筑学报》期“西安市明城区保护展望”的文章中就有谈到,极具历史文化的西安,经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虽然取得了经济的发展,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富有历史文化的名城旧城的传统格局,改变了历史街区原有的容貌和文物古迹环境,而且许多具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业遭到了大量的破坏,致使西安的历史文化特色已经日益消逝。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酒泉市安西县也备受牵连。安西,位于甘肃省西部,古有“瓜州”之称。以前在安西县的入城口,公路两旁是绿树成荫,拥有长势奇特、形状怪异的“西北柳”,虽然算不上名贵品种,但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让这个地区极富地域性色彩。但在“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的号召下,西安县已被改得“面目全非”,昔日的绿荫已不复存在,这不仅破坏了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而且在这个处于戈壁滩旁的小城镇埋下了生态安全隐患。

如今,我们该如何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使城市规划建设更科学合理,我们必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引起重视,真正了解在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依照城市规划,对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改造,以及对城市系统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以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为最终的目的。从而为市民正常生活,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而生态环境保护就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加以保护,促进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让生态环境为城市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项功能,从而调节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存。

保护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建设密切相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要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必须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建设中加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在城市建设中,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融入各级政府部门所设立的建设目标中,通过分摊责任与义务而建立关于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通过严格实施环境考核机制,对城市环境进行考核,并且对各级政府部门的环境工作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过程,同时,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首先,应该由相关的科研单位对生态环境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给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其次,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城市规划,鼓励科技创新,从而在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再次,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最后,加强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使环境保护人员能够提高各项能力,为保护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在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样,对于这项任务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监督部门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分级管理,促使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将环境保护的计划积极落实到实处,以此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

城市要实现全面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其中,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与整个城市建设的关系,才能维系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五)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因此,从普及环保知识做起,加大关于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培养大众的环保意识,这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其途径:一通过社会媒体,对环保加强宣传;二通过建立相关网站,对环境保护加大宣传力度;三开展关于环保的舆论和科普宣传活动,不仅增强了人们对环保的认识,还增加了人们自觉环保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必须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的计划,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合理的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使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洪力.林管人员的工作重点是保护生态环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篇4

中图分类号:G645?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65-02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趋恶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等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目前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所以保护环境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调研,希望能够引起大学生对环保的重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一、环保意识的概念

环保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二、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调查的内容包括“知”和“行”两方面。即对环境问题认知程度和对环境保护的行为取向。共分环保知识、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了解学生环保意识水平。

2.调查方法主要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与整理,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自编了“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第一,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意在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环保意识与行为,主要了解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参与环保的实际行为;第三,环境知识的获得及对环境教育的态度,主要了解大学生获得环境知识的途径和自觉程度、对环境教育的态度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对浙江农林大学与天目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其涵盖了法学、公管、经管、园林、土木工程、生物环境、英语、艺术等专业,样本由一至四年级本科生随机抽取组成。样本涉及的范围类型相对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合理性,因此,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的总体状态。

1.对环保意识了解和掌握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同学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不关注或较少关注;有58%的同学知道环保的重要性,但了解得并不是很全面,也不会自觉地关注环境问题。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

2.对日常行为习惯的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如图显示:有60%的同学在食堂吃饭时会经常打包,只有5%的学生不会;在限塑令的限制下,仍然有37%的学生在购物时购买塑料袋,42%的学生有环保意识但会忘,只有16%的学生会自带购物袋。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很多人有环保意识,但是很难将意识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习惯当中来,这是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的。只有将意识转化为行动,才能对环境保护起到有效的作用。

3.对限塑令的态度分析。有70%的学生对于国家实施的限塑令是给予支持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还有20%的学生对于限塑令的态度不是很积极,甚至有10%的人持反对意见。

四、结论与对策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一是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十分薄弱的,对环保的关注度不高并且缺乏相关的环保知识;二是自觉性不高,不善于让环保行为成为日常的生活习惯,但是参与环保活动的潜在性大,积极性较高。因此,为了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自身的环保素养。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大学生应当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提高自身的环保素养,并且将所学的环保知识自觉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信念。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构建和谐文明校园,更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普及环保教育,加强宣传力度。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平台,应当针对大学生环保意识薄弱的特点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体系,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课程,营造浓厚的绿色校园文化。这有利于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易于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另外,学校应当组织相关的环保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等,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社会媒体多渠道宣传。社会媒体应使用各种手段加强环保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都能积极地投身到环保的行动中来。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栋梁,保护环境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应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提高自身的环保素养,加强环保意识,并且积极参加环保活动,这样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冯怡,柳向动.关于塑料袋有偿使用的统计调查分析——以广州地区为例[J].暨南大学,2009,(5).

[2]孔得宽,等.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调查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J].昆明大学,2011,(5).

[3]陶文媂.北京市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

篇5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无度,自然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许多物种正逐渐走向灭亡,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正在威胁人们的生存。一些土地开始退化,水资源也开始短缺,水与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严重问题。面对正在恶化的环境,许多有识之士发出警告:人类正在失去自己的家园!给后代留一个能够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保护环境,善待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环境保护需要从学生抓起,我们的生物教学理应担负起这样的重担。生物学教育者有义务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接受环境保护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和执行者,让他们从学生时代就牢牢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强烈意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我们要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这是一种非常直接有力、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在生物课教学中,利用各种渠道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的意识。

一、在课堂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我们的生物教材中,实际上早就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这就说明,国家生物课程书籍编辑者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教育和生物教育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一个通过传授生物知识普及环保教育的有效渠道。所以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材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设计好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例如,在教学生物圈知识的时候,就应该提出“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这个概念,之后让学生明白“家”的含义,这里的“家”与学生们自己的“家”有什么区别。生物圈这个“家”,是怎样为动植物们提供生存条件的,生物圈这个大家庭又有哪些成员,这些成员与生活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由此引入生态系统的学习。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地方发生环境问题,就有可能对全球产生影响。通过这一点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圈的爱护之情,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之后,要求学生阅读生物圈第二部分,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所以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对地球具有破坏力的物种,应该停止对地球的伤害,每一个人都应该担负起爱护地球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担,维护好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不是仅仅通过生物课堂才能够实现,在课外活动中也是可以实现的。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性教学环节,课外活动也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尤其是当学生整日在课堂上埋头苦读时,难得一见的课外实践活动就显得特别珍贵。虽然我国已经为实现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意见,但是很多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还是采用应试教育模式,把学生禁锢在课堂教学里,淹没在试题的海洋中,压抑了学生的天性。

所以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心胸,作为生物教师,不应该仅仅为了所谓的分数,而牺牲了学生融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机会。例如,在一次星期六的作业里,我就让学生到自己的家乡了解一下,自己家乡的生态环境有没有什么污染情况发生,污染对于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之后做一个可靠的家乡环境情况调查表,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这一形式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真正走入了大自然,利用自己的的实际行动,了解到了保护环境的实际意义,使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并不是一个只停留在口头上的名号,而是一个切切实实能够影响到很多人的活动,所有的人都应该停止对环境的伤害,每一个人都应该担负起建设建乡、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责任。

三、积极开展生物知识与环境保护的竞赛活动

心里研究证明,当学生处在竞争性的活动中时,就会激起较强的好胜心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经常性的开展一些生物知识竞赛活动。在竞赛的知识内容里,融入环境保护的知识,这样在强化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不知不觉间受到环保意识的熏陶,同时他们也会为了取得竞赛的胜利而不断努力学习更多的环保知识。另外,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进一步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在竞赛结果后颁发一些有意义的小奖品,作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奖励,也可以把获奖的情况和积极参与者的情况在学校的公示栏或者光荣榜上公开展示表扬,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篇6

Abstract: in the super-ministries reform backgrou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is promoted to depar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obvious. Bu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low efficiency of the phenomenon; Its uniqu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point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dilemma; They play the role with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can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Key word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efficiency,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局”升“部”,摆脱不了局限

环境保护部的前身是环保总局,目前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只是国务院的直属单位,而不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尽管在行政级别上也是正部级单位,但在制定政策的权限以及参与高层决策等方面,与国务院组成部门的部委有着很大不同。如今的环保部则变成了国务院的组成部门。虽然局升部了,但仍然摆脱不了其在现实工作过程的局限。

(一)“局”升“部”,升不了效率

大部制改革强调精简机构,把相关的政府职能并入数量较少规模更大的部门。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环境保护部也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从行政组织结构的横向结构来看,效率难以得到保证。拿属同级部门来说,在部机关的设置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环境保护部的部机关设有办公厅、环境监察局、科技标准司等13个司。如此数量众多的职能部门,必导致工作职能的叠加,工作职责的相互推诿,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办事推脱,工作时效性大大降低。

从纵向结构来看,行政控制力难以得到保证。正如大部制强调的一样,环境保护部的组织结构从纵向来说是一个扁平型的组织结构。“扁平型结构的长处是往往有利于调动部署员工的积极性,但不足之处在于可能导致行政控制不力,导致行政组织丧失中心权威”。“公共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成败都与人的因素有关,准确把握组织人员的动机和行为时组织的运行效率及生命力所在”。虽然纵向结构精简了,但对于对组织具有本质影响的个人来说是没有本质性影响的,因此“局”升“部”在本质上没有对效果起到绝对性的影响。虽然环境保护部的结构上层有部长总领全局,但在下设众多的部机关的各部领导的影响下,要使行政控制保持权威的集中不是件容易解决的事。

(二)“局”升“部”,“身”不出两难境地

一方面,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定污染环境,对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部处于为难境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对污染处理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就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技术也有待突破。“发达国家可以先发展后治理,发展好了谈环保,但中国确实走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环境污染的处理给环境保护部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另一方面,对环境污染严加管制也必将以损失经济利益为代价。仍在发展中的中国如何抉择――科学发展观,基本原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对于环境保护局来说,难题就在于是否要为保护环境而选择以损失经济利益为代价的艰难抉择。在这个问题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已根深蒂固于每一个为中国繁荣富强而不断努力的人的心中,当然也包括环境保护部。为保护环境,限制污染以一定的指标额度为限,这也只是一种缓解矛盾的手段,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另外,环境保护部对于监察污染这一块也存在难题,“目前北京的排污企业大约有5000家,除了对33家国控和147家市控废水排放重点单位的监控情况较好外,由于其他排污企业数量多且分散,对其监管的经常性和有效性都还不够好”。

(三)“局”升“部”,“伸”不出与非营利组织的互动关系

“政府改革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政治条件,社会组织的发展为政府改革创造社会条件,两者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在大量的社会组织中,非营利性组织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非营利性组织离不开政府的统一领导。非营利性组织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组织不在少数,比如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还有大量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这些组织的设立,无论是在环境保护宣传上还是践行于环境保护活动方面都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来相当大的贡献。当然,它们的组织开展离不开政府的统一领导。只有在环境保护部组织的统一思想的领导下,非营利性的环境保护组织才能有效的进行其工作,不仅仅是因为法律效力的限制,而且是因为其特色的为保护环境的特殊立场所决定的。所以即使环境保护局升为环境保护部,其组织更壮大,权利职责更明确,权力更具说服力,非营利性的环境保护组织都还是要依托于政府才能合法的生存,当下也只有政府能给予其这样的权利。不管是“局”还是“部”,都是这种依托关系。

同样,政府的工作也离不开非营利性组织的支持。“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

政府通过把一部分职能下放给非营利性组织,往往可以达到节约行政成本的目的”。在环境保护这一严肃而又严峻的现实面前,光靠环境保护部是远远不够的,它工作的有效性取决于执行力度,更取决于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环境保护部代表政府的绝对性力量对社会中的环境进行法律性的强制保护,其约束力是强而有力的,但仅靠其自身的力量是不足以达到预期效果的。“政府需要大力培养社会力量,建立各种社会中介组织”。

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环境保护局“晋升”为环境保护部。从权力关系来看,后者比前者来的要大;从责任义务角度来看,后者的责任更重。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环境保护的贡献我们不可忽视更不可磨灭。但其本身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对这些局限的看法,我们不能当做是自取其辱的笑柄,而是要当做一种警示,不断提醒行政人员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行政效率。不管是在组织变革之前还是在组织变革之后,都应该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苏忠林:《公共组织理论》

潘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篇7

1、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的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再到税收实践,己形成基本框架。

1910年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外部性问题,为环境保护财税收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准备,但没有给出一个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方法。在马歇尔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先分析了私人净产出与社会净产出之间的差异,指出污染者需要负担与其污染排放量相当的税收,后人称之为庇古税。“庇古税”理论成为后人通过税收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这种传统价格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考虑产权因素,环境资源产权合一,是“庇古税”理论的前提条件。所以污染者付费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最优,税收方案的选择最终要取决于方案实施的成本。由于边际成本难以计量,“庇古税”存在忽略代际公平、不具有操作性等缺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更多的经济学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保莫和欧兹提出环境与价格标准程序法(1971),巴罗提出了逐步控制法(1979)。在税收方面,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制度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种类日益增多,如排污税、产品税、能源税、碳税等纷纷出现、其功能综合考虑了刺激和财政功能。各种排污税主要是用于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而各种能源税则主要用于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也希望其产生积极保护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环境税收付诸实践。西方各国陆续开征了各种环境税种,不少国家建立了一整套环境税制,逐步引入生态税制己成为传统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个时期是环境保护税收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纷纷推行绿色的财政、税收政策,许多国家还进行了综合的“绿色税制改革”。现在西方国家不仅普遍建立了绿色税制,而且绿色税收在许多国家己成为绿色政策中的主要手段。

目前对环境税的研究重点突出在环境税的设计与实施、环境税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等,尤其是对就业的影响成为争论的焦点。

2、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对环境保护财税的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相对于国外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的路径与国外大体相同,正在转入对税制的协调构建研究方面。

①征税依据

大部分人认为环境保护税的征税依据是环境资源价值化和外部经济内部化;有的坚持经济生态综合平衡调节论;有的坚持环保资金调节论;还有许多专家从可持续发展调控方面来论述环境保护税收征税依据。税率的确定,有人认为,税率应该严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有人认为税率应能体现市场价格和边际机会成本的差额部分。收入使用方面,有人认为应专款专用,但有的人不认同。国际比较方面,主要是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财税实施的介绍和借鉴性研究。

谭宗宪(2004)认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状况的现实和国外先进经验说明:有必要建立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目前,建立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时机有利,基础有利,效率可行,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应该通过改收费为征税、对传统税种的完善、开征新税种等措施逐步建立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调控、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周文和与郭玉清(2007)认为,财税政策应在国债、税收、支出和配套等方面做出适时调整,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维护社会正义,使更广泛的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环境保护财税收的实施条件

有些学者认为,宏观上要加强立法,微观上要加快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政政策能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当企业无力承担环境污染治理所需巨额资金和投资时,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投资和适当的补助,以实现生态保护的目的。征收排污费对环境保护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排污企业收费,促进企业经济治理污染;另一方面,征收的排污费缓解了环境保护资金的不足,增强了政府和企业治理污染的能力。政府通过征税、减免税等手段来调节政府和企业与环境保护的投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的马冰研究了国际经合组织的税制绿色化的实践,认为我国的税制应该借鉴国际经合组织的税制绿色化。杨金田和葛察忠在《环境税的新发展:中国和OECD比较》一书中,经过大量的实例和调查研究,认为中国的改革要放到三种互补的方法上:取消或改革不利于环境的补贴和税收政策、对现行的税种进行调整、引进新的环境税。同时,财政部为了系统了解国外的税制并对其发展变化进行系统研究,于1999年设立了《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从2000年起对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税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陆续出版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税制等丛书,对我国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政策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现行的财政政策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激励不够,存在着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偏低、排污收费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各种问题。而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必须承担提供和保护环境公共产品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现行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效应,做出合适的财政政策安排。

林升(2007)认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绿色财税政策的和谐效应,进行深层次财税体制改革,是当前治理资源无序开发的根本措施。

③环境税收的现状

张俊,马力在《环境税立法的构想》(环境保护,2007年第7期)中指出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损失每年达2000多亿元。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期环境破坏的损失约占GNP的6%。生态破坏的损失约为9%-12%:90年代前期约为GNP的2%-4%,表明1980-1995年环境破坏的速率低于环境增长率;到了90年代中期,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超过1380亿元,相当于当年GNP的2%-3%,生态破坏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为3845亿元,二者结合起来,每年的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世界银行在1997年计算的我国90年代中期主要由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约占全球GN甲的7.7%,计4430亿元。

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状况十分严重,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开征环境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措施。为此,很多学者提出了关于开征环境税的观点和看法。何学昌、张士云在《论当前我国生态税收政策的选择》(乡镇经济,2006年第4期)中指出,目前我国税制中尚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税,但确实有了一些环境保护效果的税种和税收措施。主要有:一是对环境污染实施排污收费制度。二是当初并非为了生态目的,而实际上却有生态效果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三是采取了分散在其他税种的税收优惠措施,如增值税对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适用低税率或给予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对环保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农业税对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增加肥力、植树造林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活动给予税收优惠等。

郝佳佳在其硕士论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2007.5)中讲述到: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国民经济的绿色GDP核算,而税收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具有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与限制产业发展等功能。

3、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

①历史分析和实际分析相结合。在论述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的演变及发展,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进行描述。要在我国构建和完善环境税制就必须对历史上所采用的治污手段给出合适的评价,充分认识历史和现实因素对我国构建和完善环境税制的制约和影响。

②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国内和国外比较,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实践的成功经验,分析其教训,以其帮助我们构建我国的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

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应用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学、社会调查方法等有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对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的构想进行深入分析。

篇8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但是目前来看,环境在不断地被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尤其是到了冬天以后,雾霾天气更是影响人们的出行和健康,在漫长的冬季里,有些地区甚至天天都是雾霾天气,而且污染物也不容易扩散,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身体健康势必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环境的治理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作为地理教师,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灌输环保的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

一、 通过实例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说要保护环境,可是却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大多数学生对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其实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虽然书上有很多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小资料,但是这些内容如果让学生自己读的话,也是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的,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来一起学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表对实际问题的看法,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可能会对自己有哪些影响。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中国现在每年生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可能在20年内就要砍掉所有森林。中国人每年“吃”掉的一次性筷子约166万立方米木材,需16万辆载重4吨的大卡车才能运走。筷子以每支15厘米计算的话,把中国人每年“吃”掉的一次性筷子接起来,足可以绕地球750多圈。我国的方便筷制造工厂已超过一千多家,每年生产的方便筷,约占了2.1万公顷的森林,相当于北京市全市的森林储备量。树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树木刻不容缓,每一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植树造林,坚决抵制砍伐树木现象,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二、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已经越来越重视,而且也已经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有限的课堂时间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之中,把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例如,生活中有很多用到电池的仪器,而干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地,教师可以以干电池与环境保护为主题,设计一节活动实践课,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走访一些电池销售点,上网查询相关的知识,先了解干电池的原理,制成干电池的材料,如果这些材料从电池里面泄漏出来,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果干电池用完了,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能否回收,大街上有很多的分类垃圾桶,干电池应该属于哪一类垃圾。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下去,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或者是假期里面通过实践活动,完成这一主题。这样的教学看起来麻烦一些,实际的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很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融入到社会中去,让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锻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参与能力,也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不需要说很多,学生就已经能够明白了。

三、利用身边的事和物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我所任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聪明活泼,好奇调皮,不懂得勤俭节约,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教室里的垃圾箱中经常能发现用了一半的铅笔、橡皮、本子。在他们看来,不喜欢就扔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见,利用身边的事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注意环境保护,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学生的家庭条件也许是比较优越的,但是这也不能成为学生浪费的借口。我们教师要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节约是一种美德,浪费是可耻的。例如,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中国目前有16个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排在第88位;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废水、农业、城市污染,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再进行讨论,使学生知道要充分合理有效地用好这一桶水,不能浪费,告诉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

中学地理与环境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我们教师要利用有利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篇9

关键词:地理课堂;环保教育;道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95-0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新课标也强调,“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环保知识

要讲清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知识。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世界气候,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世界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气候、河流、湖泊,中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及中国的区域地理差异等知识。教师讲授时,不仅要讲清楚自然资源的概念,而且要详细讲解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知识。在讲授黄河时,要说明黄河及流域概况的知识,同时要指出,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在历史上是一片“草丰林茂,沃野千里的绿洲”,但由于常年毁林开荒,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调,导致泥沙淤积下游,形成地上“悬河”,给广大民众带来忧患。同时还应着重介绍,解放以来黄河两岸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治理改造黄河,化害为利,趋利避害,使晋陕等沿河省区出现了田园似锦、棉麦丰收的喜人景象,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既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进行了具体生动的环境教育,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地理课的教学之中。

2.通过时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从自然界提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破坏加剧,已使地球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地理课堂上通过时事和历史事件问题,适时的渗透在地理教学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窥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 2003年,在我国发生的非典疫情,它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环境的急剧恶化诱发水生物、野生动物和致病微生物的突变,而滥捕滥杀、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使致病微生物传播到人体,进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在地理课上通过时事和历史事件的渗透教学,使学生学到地理知识的同时,还接受到环境教育,通过对这些事件的了解研究,让学生学会用地理学知识分析、评价这些事件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与对策。

3.尝试地理教育方式的改革,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3.1 通过设计争议性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对人类有潜在的危害。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如农药的使用、氟利昂利用的兴衰、核能发电等),使学生认识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争议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如在讲高中地理 “新能源”一节时,设计“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的核事故固然罕见,但人们不能忽视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该不应该发展核电站。

篇10

目前,地球是最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唯一场所,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难题。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民族人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内容,从行为学上可以判定为社会文明卫生的标杆。培养新时期中学生环保意识,无论对当代或未来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未来的发展决策者,加强青少年环境保护法制教育,事关祖国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是千秋万代的大事。

2.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是培养全民“资源观、节制观、低碳观”的需要

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资源观、节制观、低碳观,使学生深深懂得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成为大自然的一员,而不是大自然的刽子手。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给予人类莫大恩赐:土地、阳光、空气、水以及广袤的空间,我们当感激不尽而报恩于她,并非子女肆无忌惮向父母索取或压榨。为此,必须向只顾眼前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严重损害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例如,通过播放六盘水市喀斯特地貌环境石漠化宣传片,以及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表塌陷警示录,让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自觉地形成正确的生活、生产观念。因此,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不仅是十分必要,而且是非常适宜的。

3.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是地理学科教学效果的需要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的环境保护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确我们生活所及的任何环境都不是法律的真空地带,也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或亲身体验增强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地理教材中和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相关的内容丰富多样,地理教材直观形象,我们要注意充分挖掘中学地理课程中有关法制教育的内容。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把地理教学内容与法律法规有机地组织起来,在地理课堂教学信息流的传递中把知识的传授与现实法律法规以适切的形式链接起来,在思想上促进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法律素养的提高。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进行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自然环境一直呈恶化趋势。由于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植被破坏、资源匮乏、人口问题、地区经济差异等都与地理学科有很大关系,在地理课程中还涉及许多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如《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保护世界自然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内罗毕宣言》、《南极条约》等。大气环境方面的如:防止酸雨的《远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和防止气候变化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海洋环境保护的《海洋法公约》、《国际油污损害公民责任公约》和《大陆架公约》;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植物多样化国际公约》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差异显著等。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同资源、环境相适应,要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等情感、价值观等内容。地理课程内容中有许多关于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如:《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国21世纪议程》、《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1996年》、《自然保护区条例》、《水土保持法》、《草原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修正)》、《循环经济促进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防震减灾法》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中也有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的内容。

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的主要原则

1.主动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地理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本身必须有强烈的环境责任感,主动维护环境法律的尊严、养成环保习惯,不能嘴上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课堂教学是老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主要场所,老师要努力挖掘教材,把握教材中渗透点。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现行高中地理课本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交给学生有关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如何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面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整个课本知识体系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最后又归结到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去;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于整个教材的始终。

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制教育必须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在课中进行要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要从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的教育。因为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都含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它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通过对我国人口状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白: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以及出现的人口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3.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法制教育教育,联系实际也是必要的,把教材和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联系起来,是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方法。贴近实际、贴近学科、贴近学生的原则,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地理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的途径

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没有固定时间,应当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适度渗透,在课堂中努力寻找环境保护知识的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作为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应熟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教师要在学法、知法上作学生的表率,更要在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表现出其应有的守法、用法、护法自觉性。同时,教师要钻研教材,努力寻求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结合点,结合课堂活动本身进行教育,开展师生的双边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环境保护知识。教师要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经常阅读报刊杂志,收看与地理有关的新闻节目以便增加对法制教育的了解,并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适度地进行渗透。

2.在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必须要注意找准“渗透点”,掌握“渗透度”,把握“渗透时机”

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法制教育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上成纯粹的“文化知识课”,也不能上成“法制课”,只有做到因材施教,适时适度,持之以恒地加以渗透。课堂教学中,选择好渗透的时机,在最适当的时间以最合理的方式进行环境保护法制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对于渗透时机的选择,有赖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对法制渗透内容的理解,并考虑到课堂教学进程以及课堂可能出现突发状况,有备而为,信手拈来,适时渗透。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环境法制渗透时要把握好“渗透度”,即:渗透多少、渗透多深。要考虑具体教学内容与环境法制的关联程度,以及学生对相关法制内容的认知程度,确定合适的量与度,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如讲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形成和危害时,就要适时进行《森林法》、《草原法》和《水土保持法》的渗透。

3.在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要注意结合实际。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但同时又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激增、工业与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明显地危及全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地理学科的渗透教学中,从地理课的特点出发,自觉地进行延伸,使学生既较好地学到地理知识,又能了解环境保护法制教育。既要联系国家建设的实际和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环保事件;又要联系世界各国(或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现状等。这样进行联系之后,就可以增强地理教学的现实性,有利于生动地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如在学到高一大气环境保护时,就要采用导向式方法渗透《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和《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等国际公约,让学生各抒己见,从理论事实中受到教育。

4.利用主题班会,对班级进行环境问题的问卷调查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调查,我利用了主题班会活动的时间对本班5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具有环境保护意识,但受到环境保护教育的途径却较少,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的意义重大。

篇11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中学化学教材中与环境保护教育有关的内容较多,尤其是在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化学实验所用的很多化学药品具有毒性,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烟雾对教师和学生的身心直接造成了损害,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

树立“环保”意识,对当今中学生——未来的祖国建设者,加强有关环境化学和防止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与时俱进,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教育,则能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一现状,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呢?下面浅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日常教学中要把它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各章节的教学之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化学实验,特别是象做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硫在氧气中燃烧等,往往会使教室、实验室的空气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实验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不断改进化学实验,或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要尽可能多举些事例,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为主,适度地进行环保教育,借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阶段主要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环保教育: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还列举了1995年6月20日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日本“四日气喘病”等污染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指出空调等的使用,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教材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在讲《水》一章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蕴涵其中。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又不均匀,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尖锐。这样尽可能地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二、环保教育应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流程这一前提下,每次学生实验都提供一个回收仪器,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台面。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比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强调硫的用量并在集气瓶中事先放入少量碱液教材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同时,也注意改进实验装置,以吸收实验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

初中化学新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相关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在学习了“煤和石油”的知识后,可以介绍“酸雨”“温室效应”的成分、形成、事实及危害,消除措施。

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所以为了进行环保教育还应开展课外活动。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健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础,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四、在学生练习中巩固环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