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实体理论

经济实体理论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7 15:13: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实体理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实体理论

篇1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劳动力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经济增长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在对失业现象的解释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有所侧重的失业理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如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新古典综合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与人力政策,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与劳动力供给管理政策,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模型,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与高工资失业论等。可以说,这些理论由于受到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具有许多缺陷和不足,不适合用来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但其分析失业原因的方法和某些对策建议,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失业理论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比较突出的,必须置身于我国的客观环境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它集中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就业矛盾。目前,我国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可以归之于劳动力供给增加和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二者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从供给方面来看,就业主要面临以下5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新增劳动力数量;二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带来的就业压力;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复转军人、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人员需要安置;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

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就业压力还需从劳动力需求方面寻求缓解压力的办法。从劳动需求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从宏观政策着手,处理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二者的地位经历从并列到从属的转变,充分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曾经从属于经济增长的需要,即在保证既定经济增长目标的前提下减少失业,这种通过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暗含着"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的假定,这一假定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存在问题。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就业――增长弹性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下降,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因此,经济增长能否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关键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选今后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由资本技术密集型引起的就业岗位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需要调整刺激经济增长以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当然,这并没有否认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必要条件。就业问题涉及面广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非常多,但要分清主次,既要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抓根本举措,必须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2005年中央政府把新增就业800万人和7%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作为宏观调控目标,这标志着就业问题在宏观经济层面的优先解决地位。

我国目前出现的就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它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周期性失业,再加上前提假设的限制,西方失业模型和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因此,像中国这样的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基于本国影响就业的客观因素和现实情况,考虑如何全方位治理失业,绝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主要采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消除总量性失业或者再辅之以减少作为"自然失业"一部分的结构性失业的人力政策。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中国就业问题置于经济增长、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借鉴西方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提出治理失业的对策。

二、我国就业问题及对策建议

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很多,如人口增长经济波动、产业结构变动、科学技术进步、自然条件等等,但对于中国而言,影响劳动力就业还有一些特殊因素,如经济体制转型、就业观念传统文化影响等,其中根源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三大矛盾的出现: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这三大矛盾的结合,决定了我国的劳动就业面临着特殊困境。

1. 体制转型使潜在的失业显性化。我国目前的下岗失业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的释放。由于计划经济时期追求名义上的充分就业,政府对企业实行就业配额机制,确保职工工作稳定,并通过行政手段安置待业人员,这样的就业安排决定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富余人员。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劳动力需求,原来靠政府维持工资的企业富余人员必然要被剥离出去,从而形成大量失业人员。其次,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激活社会各经济主体的内在动力,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但是竞争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被淘汰,从而出现大批劳动力的失业。再者,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使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向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转变。城乡之间就业的隔离状态被打破,农村劳动力不再局限于离土不离乡,开始流入城镇,寻找就业机会,这就加剧城镇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状态。经济体制的转轨使计划经济体制下潜藏和累积的就业压力渐次释放出来,隐性失业不断显性化。据统计,由于体制改革而导致的失业面(主要包括城市企业职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约占2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造成的全社会失业比重约占11%。既然失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就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保证改革稳定向前,以使国企改革的目标不致落空,又要顾及作为民生之本、安国之基的就业问题,因而,解决体制转型带来的失业问题,实际就转化为政府在就业问题上的制度选择。由于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吸收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日趋下降,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保证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和生活费收入,加强体制外经济实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切实保证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就业的各类职工都能进入社保覆盖范围,企业和个人按规定的标准缴纳社会保障金,这应该是体制改革进程中维护社会稳定,摆脱失业压力困境的主要制度选择。

2. 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十分突出。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外部压力促使产品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导致一方面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的需求逐步达到饱和,对新增劳动力需求下降;另一方面,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传统产业的大量劳动力面临资本与技术的替代,虽然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劳动力,但传统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无法及时适应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出现结构性失业与劳动力短缺并存的现象。这种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的矛盾引起的,与西方新古典综合派以解释滞胀现象而提出的/结构性失业0理论有所不同,用于解决"结构性失业"的人力政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除了对失业者及在业者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发展职业介绍所,提供劳动市场的信息之外,还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大产业演变发展规律,解决决劳动力供需矛盾,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体制。三大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在1979~2000年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06,第二产业为0.34,第三产业为0.57,这些数字说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表现为剩余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第一产业,但趋向于大幅度降低,中国目前就业的增加主要靠第三产业来拉动。第三产业既包括诸如零售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这样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传统部门,也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在内的资本密集程度高的新兴部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程度高的社区服务业,是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还必须通过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培训从事新兴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新兴服务行业的就业弹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产业结构的选择和技术的选择必须考虑是否有利于中国资源禀赋优势的发挥。在产业结构上,要按照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第一、第二产业要向纵深发展;在企业结构上,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吸收就业的主体;在地区结构上,要开发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实现劳动力全方位流动。

其次,中国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还表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带来地区间就业压力不等。东部地区、大城市和部分中心城市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就业压力大。必须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消除妨碍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平等竞争的体制障碍。同时要转变劳动者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念,鼓励劳动者外出寻找就业机会;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水利、交通、电信等基础产业设施的投资力度,尽力平衡不同区域发展经济的基础条件,才能使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达到扩大消费和投资的预期效果;通过加快小城市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拓宽劳动力在本地区就业的门路,建立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现阶段关键的问题是要为中小企业的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放宽限制,简化手续,减轻负担,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政府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建立就业的社会服务体系,疏通劳动力需求的信息渠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问题。

3.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难题。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通过人为地设置制度障碍把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城乡两个部分,这样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之后,城市就业受到的压力不仅来自城市人口自身,而且还来自规模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003年进城务工的农民超过1个亿。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滞后以及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加剧我国就业的矛盾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问题,既要像托达罗分析的那样,同时考虑农业、工业两大部门的发展,又要针对我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国情,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1)要高度重视农村就业质量。当前,我国正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政府提供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并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以此壮大农村经济,扩大农村就业容量。(2)必须逐步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减少农民,以富裕农民,这是化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以及城乡统筹就业机制的构建,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路径。(3)要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是创造就业岗位的基本途径,而只有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才能让更多的人获得就业岗位。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形成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城乡差别福利保障制度等,消除身份歧视,允许城乡公民平等竞争各种工作岗位,促进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地区间的流动,增加劳动力的就业选择机会。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现象,这也是发生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便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研究,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对两者间分离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帮助直接走出经济阴霾。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特点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金融危机只是两者分离的一个主要表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两者的发展就已经出现了失衡征兆,主要表现在数量关系的不均衡,金融经济部门的数量与实体经济部门相比明显增多,在资产与规模上表现的也非常明显,这些表现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地位已经发生颠倒,原本应位于主导位置的实体经济正在给金融经济让路,而原本处于辅助地位的金融经济则堂而皇之的坐在主导的位置上,并开始与实体经济相脱离。衡量两者分离的指标主要有金融资产系数、金融资产与金融交易量比率等,这些指标上升的幅度越明显,两者之间的分离也就越显著。

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两者的分离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金融危机便是两者发展失衡的一个明显表现,另外,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特点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兼并行为导致经济体过于集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很多大型的金融企业中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兼并行为,这就使得全球经济体分布得过于集中,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一方面,经济体过于集中会为金融机构中的高层管理人员追求更高薪资提供平台;另一方面,经济体过于集中也容易造成金融机构出现道德风险,很多金融机构利用规模扩大的优势,对破产风险视而不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破产的可能性[1]。一旦大规模的金融机构破产,政府为了经济的稳定就不得不对其伸出援手,这也进一步消除了大型金融机构的破产顾虑,甚至做出与自身发展目标相悖的风险经营行为。

(二)经济活动在金融经济中出现过多

因为金融经济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资金上,与实体经济相比都有着很大优势,这也就导致很多经济活动都趋向于在金融经济领域进行,进而使实体经济所遭到的挤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这也使金融经济领域的交易出现越来越多的纯粹投机行为,促进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离。

(三)两者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不均衡使得前者中大量存在的投机因素对经济指标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很大一部分的价格指数都因此很难得到真实的反应,实体经济的运行现状无法完全显示出来,这也就使得价格指数丧失了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反映作用[2]。其原因在于,实体经济受到的损害相对严重,大量的社会资本从实体经济领域中流失,随之流入金融经济领域中,而金融领域中因投机行为的频繁而出现虚假繁荣现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实体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利弊分析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实体经济,这也使得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世界经济的结构也发生了演变。这种现象有利也有弊。其有利方面在于金融经济的地位提升使得社会资源大量流入金融经济领域,在整体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资金的流动与配置起到不可或缺的中介与配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3]。其缺陷方面在于两者之间的失衡使得金融经济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甚至限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消极影响。

金融经济的主要职能便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一旦两者分离,无论对金融经济来说,还是对实体经济来说,其破坏性都是空前的。所以,合理把握两者之间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两者分离的原因是解决当前困境必须要走的路。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主要原因是前者在规模、数量、地位等方面大大超越了后者,随着这种现象的深入,两者的分离也一定会对社会的整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4]。因此,对两者分离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大体上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金融资产增多使风险增大

在讨论金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不容忽视。从时间顺序与现实贡献的角度看,实体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经济相比更具备根本性,从发展层面看,在实体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以后,金融经济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另外,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期,金融经济想要进一步发展,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依托。所以,金融经济想要发展就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基础。但是,实体经济在世界性的交易过程中需要外汇,而外汇又要依托于金融经济,在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风险又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在金融经济中[5]。所以,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会慢于金融交易的增长速度,金融资产的比率也因此增加,这对经济发展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技术因素与制度因素导致

从技术角度看,技术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新,而经济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创新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国际化特点,金融经济的类型也以此为基础越来越多,从而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提升金融资产的比率。从制度角度看,由于金融经济大于实体经济,金融交易中的很多非理性行为都与两者的分离有很大关系,这些行为因为制度因素而产生的。

(三)金融管制的自由化与弱化

金融管制的自由化与弱化膨胀是影响两者分离的直接因素之一,弱化主要表现在国际之间解除了金融管制,导致国际之间的资本流动越来越多,除此之外,国家内部也会对金融管制进行弱化甚至解除,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交易的数量也随之增加[6]。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有很多,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当前局面的产生,而上述的三个方面起主要作用,想要阻止两者的分离,也需要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将两者之间的比重与相互关系协调好,从而使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四、金融经济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任何层面上的经济发展都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密不可分,从根本上讲,金融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金融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所以,金融经济需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而完成发展,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篇3

次贷危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而是一次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危机。所谓资产价格泡沫,就是资产的价值与价格离得太远。这里有一个常识的判断,泡沫是非常脆弱的,泡沫的破灭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实上,华尔街金融巨头,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已经在虚拟经济的泡沫中灰飞烟灭。

衍生产品与虚拟经济

这次美国华尔街爆发的次贷危机的泡沫,包含很多内容,从信用泡沫--产品泡沫--资金泡沫--价格泡沫--市值泡沫,形成一条长长的泡沫链。

最底层的标的次级贷款是一个巨大的信用泡沫。抵押贷款是一个信用产品,信用产品应该带给有信用的人。但是,次级贷款把一个信用产品贷给了一些低信用,甚至没有信用的群体。而且附加了许多加大信用风险的优惠条件,比如零首付,比如,延迟本金还款等等。次级贷款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信用泡沫。

基于这个1.5万亿美元的信用泡沫,创造了超过2万亿的资产证券化产品(MBS),超万亿的债券抵押凭证的所谓结构化产品(CDO),近万亿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CDS),为了这些证券的高评级,债券保险公司产生2.4万亿担保产品,以及各自近万亿的信用卡证券化产品,汽车消费贷款证券化产品。眼花缭乱的产品泡沫以及伴随的价格泡沫,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值泡沫。超过美国4.3万亿的国债市值两倍。一旦那些一厢情愿的假设,比如房价不断涨、利率长期低发生变化,次贷违约率上升,危机就爆发了。

价格泡沫和市值泡沫的制造与巨大的杠杆交易放大资金泡沫密切相关。在次贷危机中倒闭的著名的凯雷资本下面的凯雷基金,泡沫高峰期间,其6亿多的资本金,把管理的资产放大到200多亿,杠杆倍数高达32倍。当市场下跌3%,凯雷基金面对巨大的流动性风险,不得不黯然退出曾几何时还叱咤风云的华尔街历史舞台。

我们看到,这里最关键的部分是,这些也冠名为“产品”的东西,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价值,并没有创造任何真实的财富。产品链越长,越不知标的为何物。次贷衍生品数万亿上十万亿的市值,是被虚拟货币托起的泡沫,是杠杆交易方式放大的虚拟财富,使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到危机四伏的地步。

美国前财长保罗·奥尼尔认为,“通过扰乱世界货币市场获益的人是投机者。在我看来,他们并没有提供多少有用的价值。”奥尼尔对金融市场的观点以及其为金融市场制定规则的重要的职责,挑战了金融机构的巨大利益,这可能是其被迫从财长位置上辞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价格泡沫结局是危机

我们已经看到,次贷泡沫最后只可能是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就是泡沫破灭,瞬息之间,数万亿数十万亿的虚拟财富消失,化为乌有,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几乎摧毁华尔街。次贷危机从新世纪抵押贷款公司的关闭开始,次贷违约,沿着次贷产品的证券化产品、结构化产品、保险互换产品、债券保险、债券市场、信用卡证券化产品、消费信贷证券化产品直至债券保险公司,都深陷危机。贝尔斯登倒闭,把危机的严重程度提高到红色警报,几乎所有金融公司都陷入了次贷危机的漩涡。政府支持的最大的房地产抵押担保机构--房利美、房地美被接管,雷曼兄弟已经成为贝尔斯登第二,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命悬一线。这些百年老店迅速从华尔街消失,宣布华尔街过度虚拟的经济的失败。试想,如果不是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联储可以随心所欲发美元,华尔街大大小小的金融公司,完全可能重现1997年泰国一天关闭58家银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一幕。

次贷危机把另外两大经济主体拖入衰退。受次贷影响英国北岩银行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挤兑行为,最后英国政府对其实施了国家收购。因为直接持有大量次贷衍生产品,欧洲成为重灾区。虽然欧洲央行的大规模注资,使欧洲所有金融机构有了喘息的机会,但是因次贷延伸影响,一般滞后美国一年的欧洲经济已经开始面对衰退。日本经济也重返了负增长之途。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通货膨胀,全球经济危机一触即发。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买,证券投资资本大规模撤出华尔街和其他国际金融市场,进入商品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推高了石油粮食价格,全球通货膨胀急剧恶化,超过70个发展中国家通胀超过两位数。美国的通胀已经5.6%,欧洲的通胀大大超过警戒线,使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处于经济放缓与通胀的两难之间。全球通胀是否最终引发全球危机还要拭目以待。

新兴市场发展应“脚踏实地”

次贷泡沫使华尔街伤筋动骨,使全球经济陷入深重的危机。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连华尔街都难逃劫数,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基础和相应金融体系不足以与金融资本一较高下之前,切不可以身犯险。

新兴市场多是初级市场,或者是不成熟的市场,夯实金融市场基础,是初级市场的根本大计。次贷泡沫的危机给新兴市场最大的启示是,新兴市场最应该夯“实”的基础,就是不要远离实体经济,不要过度虚拟,要成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

篇4

二、财会管理在知识经时代济之下面临的问题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电子领域的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整个人类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当下的经济形势需要探索新的财会管理的模式,旧的财会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了。

1.在知识经济时代科研技术逐渐占领主导地位

只有对于高新技术进行不断研究,对于产品进行不断地研发和创新,才能够给企业带来新鲜的生命力,同时也能够满足消费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逐渐提高的消费要求。只有对于高新科技进行投入和研究才能够对于产品进行快速的更新换代,能够很有效地扩大产品的利润,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尤其是对于研究开发技术的大规模企业,产品一旦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就会使市场上的顾客逐渐流失,同时不能及时推出相应的替代品还会给竞争对手留下发展的机会,所以企业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的研发而不是产品的销售,同时,在财会管理当中,对于成本的管理应该具有相应的资金企划而不是一味的压缩成本,对于成本的估计和产品的运营策划更加重要。除此之外,对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减少了企业的单一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管理层简单化,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能够和基层管理者进行联系和沟通,最高决策人也可以在听取了基层的员工和经理的一些意见之后再综合考虑进行相关决策,这不仅能够使得信息的传递渠道不再单一化,还能够使得企业的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参与到企业的运营当中,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营和调整,达到更好的运作效果。

2.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旧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物质水平要求比较高,主要将财会工作重点放在物质的管理之上,对于企业最大的资源—人力的管理十分忽略,基本上没有意识到人力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当下的财会管理的相关研究已经从传统的误区当中逐渐走了出来,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的相关研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于企业的实际管理运营当中的应用比较少,企业当中的管理对象主要就是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对三者进行有效的运用就是很大的成功。对于企业来讲,这三者里最重要的还是人力,企业只有有了高新技术人员和出色的管理以及决策人员才能够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经营或是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忽视对人力的管理时很大的浪费。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财会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改革开放之后最近的几十年里,电子领域的高新的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人吃惊,高新技术使得整个社会的生活和运作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信息的爆炸式传递使得人们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大的社会环境之下,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也随之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当下的经济形势是需要进行探索新的企业财会管理的模式,旧的财会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了。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我国的通信技术和信息科技的进展是十分巨大的,对于经济时代对于高新科技的巨大诉求,企业的管理战略决策也在进行不断地改进,尤其是对于财会管理而言。传统的财会管理模式对于成本过于看重,这和当今市场的需求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对于财会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势在必行。为了能够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很多企业都在进行不断地寻找可以对企业产生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的一些方法,对于企业的相关财会方面,企业都在追求能够有效分析出来企业的存在优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培养和发展、企业优势的培养像对于产品的价格拟定、成本评估、市场占有率、业务量和现金的流动水平等的变化规律和有效利用策略进行研究。这些所有有关财会管理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始脱离了原本的传统模式的财会的管理范畴,能够进行联系实际对于企业在市场当前的竞争力和地位,分析自身企业与对手企业的优劣所在,对于企业能够避免自己的劣势,发扬自身优势,有效利用资源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财会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局面。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财会管理是把企业的相关发展和现状和财会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结合,综合研究将效果优化,对于新的财会管理模式来说,财会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管理为中心展开的。一般来讲,新的财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的几点:①对于当下企业在所在市场当下的处境的分析;②企业所在的产业链运作的分析;③对于成本的策划和产品运营的分析;④对于企业现存的竞争对手的优劣处的分析;⑤对于企业每月的效绩的水平分析。对于财会管理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研究和总结,我们能够明白,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和企业所在的市场的诉求变化对于财会管理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财会管理的变革是对于市场经济的改变的顺应,将财会管理有机的利用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当中,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企业更正了发展的方向。

篇5

二、会计过程管理

会计过程管理通常就是指在能够保证会计组织条件的前提下,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会计工作的实际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时间段,会计过程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会计信息资源的质量,其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根据会计工作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相关制度和工作方式的调整,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其次,要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从而使会计工作能够更好地对市场环境中的风险做出反应,防止发生更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要不断使其和社会各种资源有效协调。最后,要不断发现会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采用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改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会计管理活动最终目标的实现,以下笔者就会计管理活动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一)会计决策会计决策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会计工作的实际效果,要根据评价的标准对提出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在比较之后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进行实施,会计决策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期针对性非常强,还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所以,在会计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同时还要求领导者必须要在决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二)会计计划计划是指针对一定对象即将开展的会计事项在时间和资源配置及使用方面所进行的事先安排。计划是会计工作安排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会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划在会计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会计人员指明会计工作方向和协调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减少和避免内耗;二是对会计环境变化作出预测判断和分析,对不确定的问题作出应对安排,有效降低会计风险;三是对有效的会计资源作出必要调配和整合,避免和减少会计资源的浪费和重叠,更好地利用和使用有限的会计资源;四是有利于会计过程的控制,因为计划是控制的先导,它为控制确定了会计目标和实施的标准。

(三)会计领导会计领导在会计管理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会计环境变化过程中极强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能够在会计管理活动中对复杂的会计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如果在管理的过程中,领导不能发挥积极作用,会计管理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四)会计激励激励包括激发与鼓励、斥责与批评两种含义。会计管理的激励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下,会计组织通过为会计岗位职责设置一定的职业规范和奖惩措施来引导、保持和激发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会计任务,实现会计组织目标的系统活动。激励是建立在心理活动之上的人的行为,就会计管理激励而言,它具有促进性、融合性、过程性和适应性等特点。会计管理激励应当遵循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奖励(正)与惩罚(负)激励相结合、个性化与整体化激励相结合、公平性与合理性激励相结合、效率与效果性激励相结合等原则。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经从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多渠道筹集资金。它的服务对象、服务方法也必然要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原有资产、技术和人力的作用方面已不同于过去,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也应适应更广泛的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过程管理尤为重要,决策、计划、领导、激励和控制五个内容都对会计工作提出较高要求。

(五)会计控制会计管理的控制是指对会计计划实施跟踪监督,并随时纠正会计实际工作偏差的过程。会计工作的过程之所以需要控制,是因为会计工作往往会由于会计组织内部因素的变化(如人员变动、物质条件的改变、相关部门配合的不到位等)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如社会、政治、自然等条件的变化,金融、税收、财政等经济政策的变化)不可能完全按照原计划的设想去实施,而只有通过会计控制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最终实现会计目标,完成会计任务。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经济的不断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使我国在经济全球过程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诚信伦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诚信问题依然阻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诚信伦理含义的界定

在我国古代社会里, “诚”和“信”最初是分开使用的。由于二者的涵义有相通之处,诚与信逐渐用在一起。现代的“诚信”一词,其基本含义是诚信, 这与古代的诚信道德有着渊和源的关系。因此, 弄清楚中国古代的诚信思想, 对建设新型的诚信伦理观有着重大意义。

从人的本质角度来说,可以对人们提出不同的诚信要求。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而言,其诚信观应该从道义论和功利论的诚信伦理观逐步走向责任和权利的诚信伦理观。诚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从社会生活角度,可以分为人际关系诚信、经济诚信与政治诚信。而政治诚信中的制度诚信主要是法制诚信,法制诚信包括立法诚信、司法诚信、守法诚信与执法诚信;其次,从主体角度,分为个人诚信、社会群体与政府诚信;最后,从诚信发挥社会作用所依靠的力量的角度,分为制度诚信与人格诚信。诚信是经济发展精神基础,诚信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可靠保障,诚信是精神文明与道德建设的不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我国诚信伦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经济诚信问题是比较普遍的。经济诚信的问题,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对于信用缺失的原因, 有些学者认为,是市场经济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有些学者认为,由于个人的道德品质。尽管如此,其根本原因是我国传统的诚信理念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匹配, 而市场经济中的诚信伦理又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很难有效地规范人们的交易行为。这说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确立诚信伦理的必要性。在传统社会里, 社会成员的交易在血缘关系或区域关系的社会群体的基础上, 其交易行为发生在熟人之间,是在人格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 其交易行为会随着交易对象的变化而具有特殊性。要求交易主体具有诚信的人格和德性伦理, 这种作为德性伦理的信用伦理之所以能够起到规范人们交易行为的作用, 是由传统社会中的交易方式所决定的。而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行为是通过契约方式进行的, 它不再局限于血缘关系或区域关系之内, 这使得市场经济的信用关系复杂化和广泛化, 因此,只依靠对个人道德人格的信任很难使人们的交易行为有效地进行下去。市场经济的发展把人从身份社会推进到契约社会。

(一)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我国虽然从计划经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由于市场经济活动数量大、变化速度快,加上信息的公开度有效实施尚未实现,使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为失信和欺诈的行为提供了可趁之机。市场经济关系需要契约支撑,遵守契约又离不开诚信伦理的规范。这就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伦理规范。

(二)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逐

诚信问题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理性有关,过度注重对市场经济利益追求使人们不注重诚信的作用。利益最大化是人们追求的最大目标。于是许多企业利益熏心,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公布虚假财务报表制,这些都能降低他们生产成本,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因此产生了利益最大化原则与道德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使经济诚信伦理受到严重冲击。

(三)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律制度很不健全。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相当大的进步,但还是不够完善,对于社会失信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不够,使得失信者敢于违法。

(四)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失衡

儒家虽非常注重诚信,但主要停留在道德层面上,主要局限于强调个人自觉自省,对实践和社会规范方面的要求不高,导致了诚信教育的失重。目前道德教育,尤其是经济领域内的诚信伦理的教育,局限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道德观念的培养与实践脱离。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交易,依靠道德观念远远不够。关键在于要建立一整套的市场诚信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三、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伦理的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伦理建设,要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十六大报告要求:“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一)诚信理念的宣传工作

建立信用经济,要做好诚信理念宣传工作,使人们明白诚信理念对市场经济的积极意义。人们了解到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从最基本的利润方面,也必须诚信,这是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一条公理。因此,要自觉认识和遵循市场诚信原则的内在尺度,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并运用它来规范市场经济的秩序。

(二)以法律为后盾,处理好政府、社会和个人的信用制度建设

首先,国家应不断改善高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和专门性的法律,这是诚信伦理建设的坚强后盾。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批判的吸收西方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如美国在授信方面的《诚实贷款法》、《信用卡发行法》,净化消费信贷环境方面的《信贷机会平等法》、《诚实借贷法》等。第二,政府信用制度建设上的推进和支撑。政府诚信对市场诚信具有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因此诚信伦理建设需要政府的推进和支撑。一方面,政府负责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其实施和规范;另一方面,转变职能使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第三,以建立个人诚信为基础。创建个人诚信制度,建立健全个人信用认证体系。在西方国家,消费者大多愿意承担信用风险而举债消费,以积累自己的信用记录。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对我们有益的方法。

(三)发展信用经济

政府的经济政策,对于社会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通常具有非常强的引导作用。正确的经济政策,在实现其正面政策目标的同时,也要将其负面效应降至最低。我国政府大力推动企业改制和兼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实施债转股,为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开辟了道路。但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也急剧加大,形成逃债、废债之风。因此,必须对一些特殊政策加以限制,以明确政策的适用度。各级政府部门也应认识到,完善社会信用环境,是政府按国际惯例办事的首要职责,在维护信用环境方面做得好,投资环境就会好,经济发展就会得到较大的回报。

(四)树立平等意识和规则意识,建立诚信伦理的基础

诚信属于意识范畴。所以,依靠制度还远远不够,更要加强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加强交换主题的诚信教育,需要进行平等意识和规则意识的教育。

一方面,平等意识。从人类市场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实质意义上的市场交换必然以平等为基础。马克思指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1]对于交换者来说,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实际利益,只有满足对方的切身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满足。因此,在市场主体的道德培养的进程中,必须加强交换主体的平等意识的教育:占有经济优势不能强迫对方接受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政府部门不能滥用权力。另一方面,规则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市场竞争者为了争取利益,必须根据市场的供求水平来组合生产要素,提高经济效率。提高效率在于市场交换主体提高市场交换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市场竞争主体必须全面认识市场规则、政府有关规范与道德规范在交易活动中的重要性,而且更要付诸实践。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参考文献:

[1]乔法容 朱金瑞著:经济伦理学[M],人民出版社,2004

[2]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现已全面实施国际上统一的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SNA体系,这意味着我国统计制度改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根本性的转变。与过去单纯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即MPS体系相比较,SNA体系最大的优点是扩大了核算范围,把由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到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使我国在国民经济核算方面实现了与世界的全面接轨。但是由于SNA体系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理论依据与我国原有核算体系的理论依据相冲突。随着SNA体系在我国的全面实施,理论界对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依据到底是什么展开了讨论,这也促使我们必须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

在当今的理论界存在着这样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SNA核算体系和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劳动价值论不能作为SNA体系的理论基础。SNA核算体系对劳动价值论所作的拓展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坚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实没有充分理解理论体系,把看成是一种狭隘的理论体系,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削弱了劳动价值论在现实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新的社会发展现实面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或要素价值论基础上的。然而,SNA核算体系较比MPS核算体系,只是在生产性劳动的范围上做了拓宽,将第三产业、服务行业都纳入到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这里只是涉及生产性劳动范围大小的问题,并不能说明效用价值论或是要素价值论在起作用。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和资本、土地、自然力等能否创造价值不是一回事。SNA制度的合理性并非一定就能说明效用价值论或是要素价值论是正确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SNA体系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只不过要对传统劳动价值论进行深化和扩展。传统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服务行业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创造价值,它的收入来源于对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价值的再分配,因此把服务行业排除在了价值创造源泉之外。

面对理论界的争议,其实我们只需要从新在认识一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不难发现真理在那里。MPS核算体系的终结虽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清楚的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的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形成和增值关系,并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衡量经济活动成果的基本方法,它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基础理论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其基本原理对于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运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劳动价值论科学的论证了商品价值的转移、增值和可核算性

马克思指出:“只要使用价值是有目的地用来生产新的使用价值,制造被用掉的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就成为制造新的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部分劳动时间从被用掉的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上去。”这清楚说明了劳动消耗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具有可转移性。明确各种商品价值的形成和转移关系,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前提。

经济学对价值增值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增值,就是在生产资料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增加值相对于生产资料价值来说,就是产品价值减去生产资料价值的差额,具体表现为工资与利润之和。另一种是狭义增值又称价值增值,是在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具体表为利润。而SNA中的增加值指的是广义的价值增值结果。根据商品价值具有的可增值性,设立一定的价值指标来记录在核算范围内消耗的生产要素价值和增加值,并从全部产品价值中扣除那些在核算范围之外形成并作为投入在核算范围内被消耗的产品价值,得到的增值部分就是在核算范围内形成的新价值,能够反映核算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成果。

SNA核算体系中明确规定:“数量只有对单一的同质产品才可相加。不同产品的数量是不可公度的,也是不能相加的”。“价值用统一的货币单位表示,并且在不同产品中是可以公度和相加的”。这说明不同商品的数量不可公度,但是它们的价值可以公度。这与马克思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数量特征分析结论完全吻合。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的可公度性是由劳动的可公度性决定的,而马克思又把劳动视为人的生命活动,“一个人在24小时的自然日内只能支出一定量的生命力”。不论劳动的形式是什么样的,都要消耗人的生命力,那么所用掉的时间总会大于零。这是人们为生产各种商品并由自身所付出的最一般的代价,而且要在交换中得到等价补偿,从而实现各自的利益。尽管不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存在个性差异,但是他们所消耗的生命时间具有共性,可以统一用时间单位来度量。

2.劳动价值论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指标

在对商品价值结构的分析中,劳动价值论已经蕴涵了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方法和指标:一般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构成,其中生产资料价值包括固定资产价值和原材料价值。根据这种价值结构,从全部商品(包括服务)价值中减去原材料等中间消耗价值,剩余部分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从国内生产总值中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剩余部分就是国内生产净值,即核算范围内全体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从价值结构看,SNA中的国内生产净值相当于MPS中的国民收入。只要把MPS中的国民收入核算范围从物质生产部门扩展到第三产业,它在数量上就等于SNA中的国内生产净值。同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国内生产净值或国民收入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成果,应当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指标。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而劳动价值论又构成国民经济核算基础,所以社会劳动和价值总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一致性的。但在现实中,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劳动质量是有差异的,不同国家的劳动质量也不一样。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价值总量。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默认劳动质量提高引起的价值总量增长,但是对不同年份劳动总量的统计一般不进行质量折算,所以价值总量增长率和劳动总量增长率往往不一致。只要全面分析劳动质量和数量变化对价值总量的贡献,就能看到它们的一致变化,即社会劳动总量和价值总量长期保持同步增长。

3.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其基本原理对于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运行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正确处理了外延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的类型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主义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在建立社会主义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技术欠发达,在扩大再生产上往往采取外延扩大的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这样的外延扩大再生产为我国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却始终未能得到改善,片面的搞外延扩大再生产,忽视了内涵扩大再生产,没有及时的由外延向内涵上转变,使我国成为典型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国家。为了全面提高社会再生产的经济效益,我国很快从“粗放型”的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向“集约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使内涵型的扩大再生产占据主导地位。按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要求,我们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2)正确处理好了社会两大平衡关系及调整了产业结构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原理,揭示了社会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处理好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比例平衡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具体运用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关系原理,实质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农、轻、重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将农业和轻工业划分为第Ⅱ部类,将重工业划分为第Ⅰ部类,由于第Ⅰ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Ⅱ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因此,除了两大部类内部各自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满足本部类内部交换外,第Ⅰ部类社会生产者所需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社会生产这所需生产资料,则需要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还才能得到满足。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平衡条件是:Ⅰ(V+M)=Ⅱ(C),也就是说,第Ⅰ部类所创造的新价值应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两大部类所需达到的平衡条件是:Ⅰ(V+M)>Ⅱ(C),也就是说,第Ⅰ部类所生产的新价值必须大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经济才能顺利的向前发展。因此,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做好规划,统筹资金的分配比例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理论上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由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其最终产品主要是提供消费资料,而工业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因此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要使经济运行平稳高效就应协调好三大部门产业结构。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结构要逐步走向高端化,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在深度结构上要使产业走向高加工化,不断提高高附加值加工工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在技术结构上要走向高新技术化,不断增强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样才能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3)合理说明了积累,消费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社会主义条件下扩大再生产同样需要“积累”。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的收入被称为国民收入,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积累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消费则是用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二者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综合性比例关系。因此,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也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积累的源泉来自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消费是满足劳动者各种需求所必需的,只有劳动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能提高其生产的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国民收入,从而达到积累和消费的总量均增加的目的。从实质上说,积累和消费又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势必导致消费部分相应减少,二者此消彼长。但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二者的根本目的又是一致的。积累率和消费率均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和国民收入总量的大小。因此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更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合理地安排好二者的比例关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金华.核算理论发展与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23(3)

[2]朱启贵.科学发展观与国民经济核算创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篇8

投资方案效益的评价要从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转变。现行管理会计对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主要考虑财务效益,而且把重点放在寻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节约上。这种做法是导源于劳动密集型或低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条件,从知识经济的要求来看,无异于舍本逐末。知识经济既是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经济,自应以智力投资作为基本的投资取向。与此相适应,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就应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国际大市场体系,从整体观和长期观来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尽可能超前地在人才开发、科技开发和产品开发等方面投入足够资金,力争在这些领域超前地取得创造性成果。因为在知识经济体系中,人才的知识优势和创新精神,是企业的生命。依靠深厚的人才、科技积累,谁能最先推出具有独创性的产品(因为它享有专利权),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占领世界市场,从而为企业全面、长期地提高其竞争、发展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础。由此而取得投资效益,是属于高屋建瓴式的全方位效益,它是传统的、狭隘的财务效益根本无法比拟的。因此在知识经济体系中,投资方案的评价与选优,应以方案可能产生的全方位效益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具体地说,在知识经济体系中,投资于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生产经营的电脑化、自动化水平,可能产生的全方位效益可进一步区分为直接效益(如直接人工成本的减少、能源成本的节约、废料的减少、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存货的减少等)、间接效益(如减少占地面积、保障劳动安全、改善生产条件等)和无形效益(如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的弹性、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等)三大类。利用这三大类指标对先进技术设备的投资决策进行效益评价,如何量化它们,据以得出较具体的数据,是传统上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但对以上三类指标进行较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到,有些指标易于进行量化,并可直接采用货币计量的方式;有些指标只可从它的某一个侧面进行量化,据以得出的数据具有较大的不完全性;有些指标则难以用具体的数据来较确切地反映其可提供的效益。以下举例说明。

一般地说,上述第一类反映直接效益的指标易于进行量化,且可用货币计量其效益的大小。如存货减少,一方面可以减少存货的仓储费用,并且可以相应减少在存货上占用资金所需支付的代价(利息费用)。

篇9

新形势下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应关注的问题

(一)外汇管理服务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一是跨境资金异动和不确定性对我国造成潜在风险,外汇管理难度加大。从国际经验来看,新兴市场经济体发生危机时,除实体经济受损、经济增长放慢外,通常还出现资本大量外逃、货币急剧贬值、外债问题集中爆发、外汇储备大幅下降等现象。国际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对我国产生负面影响,部分资本可能通过贸易预付货款、高低报进出口价格等方式向境外转移,外商投资企业也可能将长期留存境内的利润集中汇出境外。此外,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和物价上涨的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二是企业与贸易投资相关的外汇业务的外部环境恶化,外汇服务要求更高。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普遍下滑,外部需求萎缩,全球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可能加剧。许多国家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缺,一些国家的进口商资金链断裂,导致外方恶意拖欠、拒付货款、违约毁单、申请破产等情况增多,我国企业出口收汇风险凸显。这些情况也对外汇管理部门和外汇指定银行如何落实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方针,切实提高外汇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外汇管理服务特色化尚存在不足。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动荡和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加剧等背景下,要实现工作理念和方式的改变,更需要外汇管理干部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工作。但目前还未建立起特色化的服务体系,基本局限于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措施,服务“同质化”突出,未对辖内各地的服务特色做法进行归纳汇总,有特色的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三)外汇管理服务效果评估工作欠缺。服务效果评估是依据一定标准,考察服务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对服务的效率、效能、效益及价值进行检测和评价,判断服务目标的实施效果。外汇管理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目标及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尚未建立较完善的服务效果评估体系,对服务效果也无法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进程。

推进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工作的措施及建议

(一)构建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外汇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对于企业时间要求急的业务,要真正做到“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尽可能地帮助企业摆脱困境、解决困难,而不能一味地强调行政许可所给出的法定办理时限的规定而耗费企业的生机和有限的时间。对于特殊业务,在本着具有真实易背景的条件下,即使和现有操作规程有所出入,也要积极地帮助企业及时地向上级反映或视管理权限予以办理。二是畅通信息,大力提高政策透明度。积极开展针对企业行业、个体特色的个性化政策辅导,帮助企业不断改进贸易运作、资本运作和资金运作来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三是拓宽思路,加强沟通协调工作。通过向政府职能部门了解经济结构调整规划及规划完成情况,明确服务的重点;通过向外经部门了解外资引进审批情况,做好外汇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保证招商引资工作渠道的畅通。四是推进数据整合,建立企业外汇信息档案数据库,实现基础档案和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共享使用,探索建立外汇收支分析监测体系,实行电子政务,大力发展网上服务,加强与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合作,推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共促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二)建立健全外汇管理服务效果评估体系。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确定因素骤然加剧,各级外汇管理部门应将外汇管理服务评估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尽快组织实施,以增强政策的科学化。具体可执行以下几类评估:一是服务影响评估,是指外汇服务对其对象产生的作用及各种制约因素对政策产生的作用所进行的分析评估;二是服务效率评估,是指对外汇服务在其运行过程中的速度、范围等功能效力的分析评价;三是服务效益评估,指对外汇服务运行中或运行程序结束后所产生的有效的结果、成果、收益等进行分析、评价和认定。

本文作者:吕玉安工作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

篇10

一、引言

高等院校实验室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养的基地”。实验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摇篮,也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实践证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与管理各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科学研究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为了培养和造就“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复合型与创新性”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复合型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要加强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于素质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1.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人才培养方面,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要求,具有综合能力强和富有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在当今信息交流和管理技术不断发展上升的社会,我们培养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要适应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仅靠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高校经济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二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实践能力是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只有理论而不去实践,或不善实践,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会受到限制因此,应该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专业化软件为工具,借助科学的教学体系设计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识,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舞台。

2.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大规模扩招,在校生急剧增加,导致我国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加强学校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求贤难”,“两难”之间暴露出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反映了人才质量结构的失衡,直接影响其就业。因此,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讲,应当重视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增加实验教学的分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潜能、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3.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和互动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管理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并拓宽了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空间。一方面,经济管理实验室为科研人员和教师提供了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平台,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从分析现状演变为预测未来。建立经济管理类综合实验室,能提供及时、准确、全面、完整的资料和实验环境,对提高科研人员与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和社会服务而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起点和新基础,这也是对科学研究的再实践和升华的过程。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就是要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成为科学研究和社会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基本上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平台,以专业计算机软件为载体因此,经济管理类实验平台建设应当包括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

1.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硬件主要是计算机,虽然不像理工类实验室的设备昂贵、种类繁多、操作管理复杂,但要面对不同的专业,为了适应培养经济管理类各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求硬件平台的建设必须对实验室的网络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投资,统一布局,资源共享,并选择最优的硬件配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合理地设计网络环境,优化网络服务器资源,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设,建立良好的实验硬件平台,以满足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一般应建设成一个带有多层管理的中高级计算机网络机房,在设备的排列和分布上要符合专业的特点。

实验室的网络要与学校的办公网络统一组网,实现学校内部局域网互联、资源共享,具有实现网上教学、网上办公的功能。整个网络通过光纤接入校园网及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如,目前有很多高校以高配置DELL微机、核心数据库服务器IBMP670、Web服务器IBMXSeriesX345、应用服务器IBMXSeriesX445、交换机WS-C4506、存贮区域网络机FastT600、千兆防火墙PW-8200等设备为基础,内部联成局域网,外部通过光纤接入中国教育网及网通网,实现实验室内部局域网互联与资源共享,具有网上教学与网上办公功能。

2.实验室的软件建设

经济管理类实验软件配置主要包括基础平台和专业平台两个方面。基础平台主要安装有操作系统Windows2000server/Windows2000/WindowsXP、文字处理系统、中文Office2000、VisualFoxpro6.0;数据库开发工具PowerBuilder5.0、Delphiclient/server2.0、SQLserver、微软企业级网络及管理平台等。对于专业平台软件系统,按照专业软件平台的功能来说,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数据库、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AS系统、SPSS软件、SQLServer、Access、Sysbase等;②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等;③电子商务软件:各类电子商务模拟交易软件、网站编辑开发工具如FrontPage、ASP、Outlook等;④信息软件:各种ERP软件、VB、VC、JAVA等;⑤金融证券类软件:证券(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分析模拟系统;⑥其他专业软件: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生产运作管理模拟软件、酒店管理系统软件等。

四、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大规模、高水平的建立也是近十年的事情,一些院校存在着定位不明确、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实验设备单一,实验方法不够全面、缺乏丰富的实验软件和实验场景,使得经济类实验室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1.观念和认识的不足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学科,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认为建立了经济管理实验室,购买了计算机,就是开展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其实并非如此;在人员配备上,对实验教学人员和理论教学人员不能给予同等的重视,严重挫伤了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致使很多高校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一直停留在模拟和验证的层次上,难以有创新性的发展,严重阻碍了实验室的发展。

2.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研究相脱节

目前,不少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规划缺乏与科研工作的结合,并且由于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创新研究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实验室的建设缺乏专业教师的参与。实验教学使用的软件难以购买,自行开发又力量不足,致使实验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落后,与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建设的内容脱节,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实验机房,大多数供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上网查阅资料用,根本无法开展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实验。

3.实验室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实验教学水平,除了应具备运转良好的设备和优秀的软件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干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但是,从目前状况看,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部分经济管理类教师受几十年形成的重理论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虽然有着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差,尤其是通过计算机的动手能力,并缺乏对开展实验教学的认识。另外,在高校中尚存在实验教师比一般教师“低一等”的错误观念,无论是在职称评定还是在确定工作量等方面待遇都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偏低。

五、完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1.加大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投资力度

实验室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不断改善实验室的建设环境,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服务。一方面用高新技术知识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接触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技能,为四化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更新实验设备,增强实验室的自身活力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学术水平,更好地贴近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使学校教学直接为经济建设发挥作用。

2.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实验教师作为完成实验教学的主体,必须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得一定的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实验教师是由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组成的重要队伍,是实现面向21世纪高校实验室建设目标的保证。因此,应重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选派热爱实验教学、素质高、能力强的实验教师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交流和考察等多种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其次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把培养、选拔实验室学术领头人和学术骨干放在首位;再次是加强实验教学和技术的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最后,在职称评定、津贴发放、业务进修等方面给实验教师以政策倾斜,最好是政府不要把高级实验师职称作为实验系列职称评定之顶点。

3.整合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实验室建设,不仅要考虑本专业、本学科的发展规划,也要充分考虑经济管理专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因此,要打破由院(系)以及专业教研室分割而垒起的实验室“高墙”,对实验室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与优化配置。因此,实验室除了在满足各专业的实验教学需要之外,还可以用于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研究,从而提高师资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改变教学中不合理的知识传授结构,并使高校教学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进而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增强实验室的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陆建新张彤:论经济类专业的实验教学[J].江苏高教,2002(2):82~84

[2]乔兴旺:经济管理类实验技术人员职业素质探讨[J].财会月刊(理论),2006(1):71~73

篇11

1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健全市场环境的经济价值

1.1 引导市场主体,正当求利并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是井然有序的,一旦市场经济出现混乱状况,那么将会相应提升经济成本,加大经济风险,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所以,混乱秩序的市场经济将会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与市场秩序规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在系列规则之中,有一部分是纯技术的商业交换规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系列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就是将社会视为本为的伦理道德规范。马克思经济理论思想能够有效主导市场,在寻求正当利益的同时有效实现个人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我们必须要将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理论思想跟西方相关经验进行有效融合。例如,萨伊曾经明确表示有效保障个人利益,崇尚拜金主义以及重商主义,将会有效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备至关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现今市场经济发展,能够促使我们客观评价市场经济,从而有效保障个人效益。不能仅仅只是以自我意识对事件进行判断,必须要依据实际状况,通过调节与限制,使其逐渐转变成为绝对化。市场经济与社会文化之间是有矛盾存在的。经济伦理能够通过不断转化、结合或者是减缓张力等有效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市场经济与社会两者之间和谐共进。

1.2 市场不具备心脏及大脑,经济伦理弥补市场机制缺陷

所谓市场缺陷,就是当理想条件得以满足,市场机制得以有效发挥的基础上,市场对某些经济活动依然是无能为力。市场是不能够有效解决负外部效应这一系列问题的。所谓生产负外部效应,就是工厂废弃物将会致使水源污染严重,将会严重危害到下游生活的居民,使得他们不能够进行正常生活。除此之外,还会污染到系列植被。马克威茨曾经明确表示:“市场是不具备心脏以及大脑,所以市场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这将会使得社会出现很多不平衡状况,而市场是远远不能对此类现象进行纠正的”。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市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有效发挥调节作用。但是市场机制也不是全能的,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它依然存在系列不足之处,而在此状况之下,伦理就能够有效发挥补充效用。

就现代经济伦理而言,其尚未得以充分发展,所以,现今最为紧要的就是马克思经济理论思想的指导效用,将之与儒家人伦规范两者进行有效融合,或者是将政治跟哲学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此种方式较为落后,不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现今,国内各个经济层次或者是领域已提出系列伦理方面问题。除此之外,经济伦理跟经济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紧密,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特殊经济伦理的不断深入,在伦理学层面上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列与之相关联的可行伦理规范。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推动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促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价值

2.1 伦理道德制约着社会人类活动,降低交易成本

伦理道德将会严重制约人们的社会活动,各项社会活动将会对严重影响到人们的交易费用。当人类行为一旦缺少伦理道德规范,那么就会提升交易成本。例如,商业欺诈这种行为,将会使得社会资源被大量浪费。而人们若想要减少被骗几率,就必须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对交易对象信誉进行了解与分析,还要对商品真伪进行鉴别,对商品质量进行辨别,明晰交易合同等。假使已经具备优良商业道德,那么耗费在这方面的费用将会相对较低。因而对于某个道德水平低下的社会而言,其交易成本将会相应增加,社会资源将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对于某个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而言,通过交易成本节省,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促使社会福利的增进,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就逐利动机而言,不会仅仅只是功利性的有效满足,重点在于更加深刻的事业动机以及道德动机。假如逐利动机和到的动机都存在,那么将会充分调动功利动力,甚至是远远超越功利动机,就像是国内众多民族企业家所展现的一样。因而我们拥有足够缘由通过此类动机结构合理构建经济伦理结构以及社会道德结构。不管是事业性意识,还是民族忧患意识,都将会有效推动功利,对功利环节给予肯定。我们只需要抓住这一环节,并通过它使功利动机得以有效升华,就可以摆脱掉两重道德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

2.2 经济伦理可以带来效益,促进、引导经济发展

从科学伦理道德来看,人们必须要不断完善自我,明确珍惜与完善两者之间的关联,通过理性方式创造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以此有效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将此种功能有效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之中,个人素质的提升将会促使和谐社会的前进,将会推动有形资本效用有效发挥,从而产出效益,提升劳动生产率。名牌产品不仅仅与科技有关,与此同时还与工艺含量以及伦理道德含量有关。不管是计划产品,还是创造产品,只有具备强烈责任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并将之逐渐渗透于生产环节里,才能有效生产出相对优质的产品。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要揭示伦理道德所具备的经济功能,逐渐深入经济运行环节之中,并对道德力作用以及运作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在一定的意义上,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不仅可以带来效益,还能给经济带来促进和引导作用。在经济主体活动运作中经济伦理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和作用,而其根源就在于经济基础。从而就表明了:不管什么样的社会伦理道德,其根源就在于经济基础从而也决定着经济基础。伦理准则和规范也是从经济基础中产出出来的现代市场中的经济的。如果没有统一高度的经济伦理规范,就一定不会有统一高度的经济秩序。经济基础的内在要素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伦理的思想,和经济基础有着数也数不清的关系,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作为一种特别的经济资源,从而就决定了有着一定关系的经济价值方向。

3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价值

增强我国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品牌效益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其根本方式就是把经济行为与伦理道德规范模式相结合,在一些知名的国内外企业中,都会培育好企业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在一方面通过规范管理制度从提高商品的质量和效益;在另一方面企业就想办法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企业内部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将员工的创造精神激发出来,而且具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调控机制。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做到互相不欺骗,忠诚老实讲信用等,从而形成重要的“无形资本”,而其结果将直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积累社会财富,同时,在现实中,一些贫富差距问题、国际贸易不平等问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问题,也诱发了大量道德不规范和道德严重缺失现象。这些现象明显的反应出,中国市场经济缺乏一种理论精神。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迫切的需要一种伦理精神,并倡导和强化伦理精神,而作为经济伦理精神的代表,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成果并不是要高高的挂在理论界,而是要实际应用到现实中来,通过在现实当中的进行验证,以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作为一门指导性科学理论体系,对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在经济伦理领域,马克思为我们创造了丰富而珍贵的经济伦理价值,同时,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伦理上的支持支撑,正确地引导我们解决目前发展中所存在的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有助于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初根,肖接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9.

[2]王苏喜.《中国经济伦理建设的困境与出路》[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