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无机材料分析

无机材料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7 15:13: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无机材料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无机材料分析

篇1

无机外墙保温材料在建筑中也被经常应用,在整个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建筑部位进行分析,因为无机外墙保温材料的使用也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保证整个建筑外墙的施工都要顺利。本文就是对无机外墙保温材料在建筑外墙施工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1 无机保温材料的基本介绍

1.1 岩棉板

岩棉板在无机保温材料中是十分关键的,也是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保温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基本的了解,岩棉板在保温性能上是非常优秀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与国家的技术相结合,与国外技术结合在一起,在发达国家,建筑的材料一般使用的都是无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的种类以无机岩棉保温材料为主,在建筑外墙施工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基本的分析,因为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不同会影响着无机外墙保温材料的使用,而且这一类型的材料还可以防火,这样对整个建筑外墙施工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无机保温材料的缺陷,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将这些缺陷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基于岩棉板自身的缺陷,在民用建筑外墙的施工中使用较少,对建筑外墙施工也是十分重要的。

岩棉板使用的是无机保温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岩棉板的使用也是极其关键的,相对于传统的一些保温材料来说,有着良好的保温性、隔声性和吸声性,这样在整个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整体的建设,而且岩棉板的密度较小、无毒,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保温的要求较高,面对这些特点,导致了岩棉板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对建筑外墙施工有着较好的作用。

1.2 玻璃棉板

玻璃棉板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着自身独有的特性,这些特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与具体情况结合,也是无机外墙保温材料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保温方面是高效的,而且在遇到火的时候不会出现燃烧,有着防火防毒的特性,使用的周期也较长,如果使用的时间较长,玻璃棉板的性能也不会大幅度的下降,玻璃棉板在使用的过程中是极其关键的,虽然自身有着极高的特性,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缺陷,玻璃棉板有着吸湿性,这样对主句的居住是不利的,对建筑外墙的整体结构也有着影响,尤其是一些潮湿的地区,这些地区是不适宜使用玻璃面板的。

1.3 无机保温砂浆

无机保温砂浆在使用的时候较为复杂,无机保温砂浆主要是由膨胀珍珠岩等为骨料,在这些骨料中加入一些凝胶材料,除此之外,还要添加一些外加剂,这样就可以进行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均匀性,这样就可以在保证质量的时候将整个无机的砂浆应用到,对无机砂浆的使用也有着极大的好处。无机保温砂浆呈现出球块状,也是一种保温性能较高的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结合无机保温砂浆的性能使用,无机保温砂浆有着良好的粘结性,还有着隔热、防火和保温的功效,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做好防火的准备,而且无机保温砂浆没有保温盲区,在建筑外墙施工中使用也较为普遍。

1.4 无机纤维喷涂

无机纤维喷涂技术主要采用细纤维粒状棉和粘结剂来形成,其通过专用的纤维喷涂设备喷涂于建筑物基体表面,形成防火保温纤维层,再在表面进行保护层及装饰层的施工。经过无机纤维喷涂技术的保温材料,其主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等特点,并且其技术施工方法较为简便。由于纤维本身为无机物,因此其有着良好的防火,不发烟以及不放出毒性气体等性能,是绿色环保的复杂结构建筑的首选,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

2 新型无机材料气凝胶

2.1 气凝胶复合岩棉保温板

气凝胶复合岩棉保温板在建筑外墙施工中也是较为常见的,这些材料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结合岩棉保温是一种新型的无机保温材料,这种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好评,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着优越的性能,尤其是经过了实际改良之后的气凝胶复合岩棉保温板,将导热系数降低,这样在保温性能上就变得更好,在使用的时候也会达到相应的保温效果,从0.040W/(m・K)降至0.019W/(m・K),相对于岩棉板来说,在厚度上也减少了一半。

2.2 气凝胶隔热毯

气凝胶隔热毯主要是以纤维毡为基材,并且与SiO2气凝胶复合经过常压干燥工艺制成。

该材料既保留了气凝胶独特的纳米孔结构及超低的导热系数,又大幅度提高了气凝胶的机械强度,扩展了其在保温隔热领域的应用。气凝胶隔热毯常温下导热系数小于0.020W/(m・K),同时还具有优越的隔音吸声性能,是作为建筑保温材料的良好选择。

2.3 凝胶涂料

气凝胶涂料的研制,主要是利用气凝胶独特的纳米孔结构和对太阳光谱的选择特性,以SiO2气凝胶为主要填料,利用合适的稳定剂将其分散均匀制成浆料,选用水性丙烯酸树脂为成膜物,将二者与其他助剂混合制得的水性透明隔热涂料,应用于建筑物和玻璃的表面,这种无机保温材料能够有效的起到屏蔽红外热辐射和阻隔紫外线的作用。

2.4 无机纤维喷涂

无机纤维保温防火喷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环保材料,主要成为是无机纤维、水基型胶粘剂,充分拌和以后利用空压泵喷涂到需要保护的基材,从而形成保护涂层。对于无机纤维喷涂而言,具有质轻、无味无毒、耐候性好以及高效隔热和耐火特点。目前我们制造出人造无机纤维作为石棉的替代品,它是由矿石经高温熔化所得,经喷丝成型。

3 Y论

综上所述,无机保温材料的产业化是其在建筑保温节能领域的应用中不能够回避的一个问题,而在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首要解决的不是产能问题而是工艺的改进问题,要注重高效的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和建筑领域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新型的无机保温材料,以及阐述其其优异的防火性,使用性能、应用状况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等等,除此之外,还对比了它们的性能,介绍了新型无机保温材料气凝胶的相关产品,希望能为无机保温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篇2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终于有了我实践的机会,想着护士叮嘱我的操作要领,端着装有止血带、胶布、碘付的器皿,来到病房。面带着微笑:“阿姨,该打针了1我给病人绑上止血带,用碘付进行消毒,然后拿起针头,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见管中有回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针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篇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工作的开展[1]。然而分析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发现,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现状令人担忧,无法有效满足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实际需求。该研究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工作人员20名,分析了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现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医疗卫生机构中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信息数据和工作人员20名,对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20名工作人员中,2名为财务管理人员,9名为财务工作人员,9名为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全部20名工作人员,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为11例、9名,年龄为24~58岁,平均年龄为(32.6±3.4)岁;13名为专科及以下学历,7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

1.2方法

对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

2结果

2.1财务人员的认知调查情况

通过调查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财务工作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可知,6名认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9名认为医疗卫生机构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5名认为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人员缺乏法制意识。

2.2综合分析结果

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财务管理问题主要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差、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缺乏法制意识等。具体问题如下:①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分析医疗卫生机构现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差的现象非常普遍,进而对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直接影响,特别是在基层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中,财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差的现象更加显著[2]。分析发现,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主要为因为没能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医疗服务知识,缺乏专业化知识储备[3]。财务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较低,不能有效适应现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没能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对于最新的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不了解,对于部分年龄较大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讲,对于现代化的辅助工具不能熟练操作。②缺乏激励机制:在自身发展的影响下,导致现阶段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晋升受到较大限制。正常情况下,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人员的晋升主要为职称和职务的晋升。对于财务人员的职称晋升,是根据相关程序通过全国统考来实现的,这样导致部分财务人员在自身因素的影响,丧失了职称晋升的信心,财务人员在进行职称晋升时,全国统考的要求较高,而且考题的难度系数也较大,导致部分财务人员丧失信心。③缺乏法制意识:分析医疗卫生机构现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发现,财务工作人员缺乏法制意识的现象还非常普遍。财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相关会计法的执行不严格,财务人员在开展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按照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导的医院来进行的,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相关财务管理的事实进行掩盖。财务人员在学习财务知识时,对学习专业化的会计业务技能比较重视,对于学习法制意识不够重视,进而对会计监督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造成影响。

3讨论

3.1让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断提升

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财务管理的团队建设进行不断强化。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其他部分相比,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地位并不高,财务管理虽然是集合了技术性和科学性的一项综合性工作,然而财务工作人员和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并没有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所以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应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进行不断提升,让财务管理的地位不断提升,让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加强管理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来讲,应不断加强知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得以不断提升,让财务工作人员能顺应潮流,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熟练应用,让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更加顺利。

3.2对激励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

医疗卫生机构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对激励机制进行制定和完善,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有效提高。在现阶段的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缺乏创新性。医疗卫生机构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强激励机制的建立,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其爱岗敬业精神进行培养。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年龄较大、工龄较长的财务人员,通过培训让其就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统考。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也应制定科学和合理的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开展表彰大会,进而来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刺激,让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在制定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后,还应真正做到奖惩分明,让财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让其工作热情提高,让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财务工作人员发生工作失误,则应按照相关奖惩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惩罚,惩罚应该以学习法律法规和经济惩罚为主,如果工作失误比较严重,则应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如果财务工作人员的表现比较理想,就应对其进行鼓励,同时通过大会对其表扬、表彰;科学和合理的奖惩制度能让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被充分激发,让其工作主动性提高,让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提高,让财务工作人员在竞争中不断学习和进步,让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更加有序。

3.3让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不断提升

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中,在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进行不断提升,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的同时,还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升其法制意识,让其懂法守法,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能严格依法办事,让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得以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在对财务岗位进行设置时,应严格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科学进行,人员应足够。对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加强监督和管理,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开展工作,让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有效提升,让信息数据失真的现象得以有效控制。财务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来开展工作,让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得以保证,让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肖霄.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1):55-56.

篇4

中图分类号:G27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进入21世纪,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其中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能源消耗,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也就越来越大,建筑能耗已逐渐增长至与工业能耗、交通能耗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建筑能耗的总量仍在逐年上升。

从近几年的建筑成果来说,都或多或少地加入了节能设计的理念,节能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节能建筑设计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要在具体的建筑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入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让更多的能源造福人类。

一、建筑节能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节能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对整个建筑的耗能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筑节能设计是包括房屋建筑本体技术、房屋建筑热环境用设备和房屋建筑用材料产品等许多方面的设计,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节能设计的范围包括空调、炊事、热水供应和家用电器等具体设备的设计,在各种环节中,采取相应并且行之有效的手段,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的环境。而建筑设计则是整个工程的设计,如何施工如何布局等等,是建筑施工的依据,也是同样不容小视的。自从最广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以来,建筑节能设计就成了建筑设计中重中之重,这样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

二、在建筑设计中落实建筑节能设计

2.1外部环境设计与节能

建筑的外部环境很重要,因此要注重整体环境的节能设计。当地的气候、图纸、水质等都影响着建筑的选址,在整个的建筑设计环节上,要时刻保持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适宜的外部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已达到预期的目的,既不破坏生态系统,又可以节能降耗。其次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对外部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建筑节能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可以在建筑动工前在其周围种植合理的植被,起到遮挡风沙、遮阳降噪的作用,以降低空调能耗;另一种是在建筑周围人工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低风沙。为了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就要确定建筑的体型,例如圆锥形屋顶可以减少建筑的散热面积、抵抗风沙;沿海地区通常可以利用引用自然风,起到节能的作用。

2.2单体的建筑设计与节能

建筑的各个部位包括屋顶、楼板、墙体、门、窗、柱、梁等,单体的设计就是对这些部位的构造、给够和材料进行节能设计,减少能耗的消耗。对于屋顶的节能设计可以采用坡屋顶,利用建筑材料自身的性质;还可以在屋面设置保温层,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隔热屋面、蓄水屋面或者种植屋面等,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对于楼板的节能设计,一般是利用其结构中空空间和房间顶板的造型加以设计。墙体的节能设计是要做好保温、防潮、隔热等,有些环境气候比较恶劣,这时还要进行特殊的构造设计,如寒冷地区的夹心墙体设计、被动式太阳房中各种蓄热墙体(如水墙)设计以及国外较多采用的导风墙体设计。对于门窗的建筑节能设计,在施工过程中是关键的工序,窗户往哪开,占多少的空间,都对节能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建筑外门窗是建筑物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外门窗对建筑物节能效果影响巨大,根据有关的部门统计,传统的建筑物通过门窗损失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而通过门窗缝隙损失的能耗约占门窗总能耗的30%--50%,建筑外门窗已成为建筑物的第一耗能部位,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外门窗节能设计和管理,是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环节,建筑门窗的节能技术就是提高门窗的性能指标,主要是在冬季有效地利用阳光,增加房间的得热和采光,提高保温性能、降低通过门窗传热和空气渗透所造成的建筑能耗;在夏季采用有效地隔热以及遮阳措施,降低透过门窗的太阳辐射得热以及室内空气渗透所引起空调负荷增加而导致的能耗增加。对于建筑的平面设计来说,其包括包括形状,建筑长度、宽度以及平面布局等。以建筑的宽度角度节能设计为例。增加建筑的宽度可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对于9层住宅建筑,当宽度由11m增加到14m,能耗可以减少6%--7%,若增大到15―16m,能耗可以减少12%--14%。

2.3 选用建筑节能材料

建筑节能设计中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建筑材料,当下为了更好地起到节约材料的目的,建筑材料一般应该既高效又节能又节约材料。在建筑节能材料方面要求我们一方面将建筑材料与施工工序施工技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断在新型节能建筑中得到应用,例如在屋面构造中加入节能材料,例如保温材料、防火材料等,能够有效保持墙体内的温度,也能防止墙体的火灾;除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融入节能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因地制宜,选取适合当地实际的节能材料,起到节能的效果。

三、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融合

拿外墙保温的施工工艺来说,界面砂浆的配制:界面剂:中细砂:水泥=1:1.2:l重量比配制,如果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加大保温材料与墙体的粘结程度,可以在配置界面砂浆的过程中加入较多的中细砂,从而使界面砂浆的摩擦力增大;如果在实际过程中想节约界面砂浆的成本,施工人员在配制过程总可以少加入界面剂。对于外墙体保温来说,目前可以使用EPS材料,此种材料的配制需要用到胶粉料、聚苯颗粒轻骨料和水,而且这三者的比例为30kg:35kg:220L,具体来说,EPS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的施工工艺为:首先外墙墙体必须具备混凝土的施工条件,对墙体的隐蔽性质量检查合格之后方可施工;EPS板内表面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齿槽,内表面均满喷界面砂浆;3.脚手架等安装完毕;4.作业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风力不得大于5级,风速不宜大于10m/s,严禁雨天施工。与上述提到的界面砂浆的配制一样,如果想要使EPS与墙体的粘结度高,可以在配制的过程中适当加大胶粉料的量,这样也会使墙体的保温的整体性增强。

建筑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建筑防火的问题,因此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应该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防火等级等选取适当的建筑材料,再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点,进行总体的布局;例如对通风空调系统进行防火设计时,应该根据其要求选取合适的设备,尽可能选择防火性能良好的设备,另外在建筑防火的设计中,除了排风系统,还要注意排烟系统,如果发生了火灾很容易引起烟雾,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采用机械排烟或者自然排烟或是两者结合的方式,有效地避免火灾。

【结语】: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国家正努力提倡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大力提倡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符合结构设计的节能设计,对能源的节约是一个很大的举措。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以及发展的进本条件,建筑节能设计是一项非常系统的重要工程。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是很大的,我们要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创新灵活的思维,对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加平,武六元. 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能源工程,2001 [2]周炜.小议建筑节能设计[j]陕西建筑,2008

篇5

面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环境,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做好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综合能力,扩大自身的战略投资范围。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会加大市场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改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状况,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地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这些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各项医疗改革制度的顺利实施。

一、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结合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整体的发展现状,能够发现其中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影响着这些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某些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降低了自身的财务工作效率,也影响了财务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这些医疗机构的全面发展。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给整个机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

(1)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工作意识,实际工作中的随意性较强,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顺利地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影响了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工作计划制定;

(2)财务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无法发挥岗位的职能作用,导致整个工作环境缺少融洽的工作氛围,加大了工作失误发生的几率。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影响着自身战略投资范围的扩大。当这些机构的财务管理状况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出现一定的问题时,也会增加更多的市场风险,不利于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高;(3)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专业设备,需要通过财务管理部门采取相关的措施去购置。但是,财务管理方面内部控制措施的缺乏,导致医疗设备购买过程中账目的记载混乱,加大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成本支出;(4)内部控制对于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起着可靠的保障作用。但是,某些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影响着专项经费的合理使用。同时,也会为财务管理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滋生了的行为。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不彻底

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的资金流动数额较大,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发挥更多的职能作用,提升整个部门的管理水平,保证机构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存在因素的影响,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不彻底,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不够丰富,影响着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方便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在此形势影响下,医疗机构财务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的工作效率。某些医疗机构财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信息化知识的匮乏,导致财务管理计划在实际的应用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阻碍了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信息化普及的不彻底,也会影响自身的社会评价,不利于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当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信息传递效率较低时,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也会相应地降低,无法满足医疗患者多元化的需求。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的高低,逐渐成为了衡量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的参考标准之一,影响着这些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增加。

(三)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突出

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当前形势下,某些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不突出,导致财务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着机构内部各项工作计划的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范围较广,财务管理部门在所有部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关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偏低,影响了财务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在面对具体的财务问题时,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能否对自己的岗位特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后期各项工作的持续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作为医疗卫生机构重要的发展基础,财务管理在具体的应用中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保证了医疗卫生机构经营活动开展的规范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范围较广,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从业者专业能力偏低,不仅影响着会计制度的应用效果,也会打乱医疗卫生机构既有的工作计划。因此,突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地调整自身的战略部署。

(四)资产管理不到位

作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重要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及无形资管的科学管理,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某些医疗卫生机构在购买大型的医疗设备的过程中,对于这些设备未来经济效益的增加及购买成本缺乏必要地比较,财务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较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种盲目性的举措,不仅加大了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成本支出,也影响了相关医疗设备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对常用的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昂贵医疗设备提前报废,降低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利润。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管理,客观地体现了会计制度影响下财务人员整体的管理水平。资产管理不到位,不利于资产收支平衡,影响着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工作部署。

二、解决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水平

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基本的预算管理工作,保证财务管理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水平,应该结合现阶段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整体的发展现状,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为这些机构未来的经济效益增加做出详细地分析,保证相关财务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通过预算编制的方法,对医疗卫生机构不同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深入地研究。为了保证预算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具体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对本单位所有的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进行必要地监督,加大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将会不断地增强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为财务管理部门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医疗卫生机构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有着一定的风险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医疗卫生机构引进风险性较大的医疗项目及购买大型的医疗设备等,都会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此,为了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服务水平,增加医疗项目的经济效益,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这种预警机制主要是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的。当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某些大型的医疗投资项目时,可以采取可靠的技术手段在计算机网络中构建合理的参考模型,模拟出医疗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为后期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加快内部控制实施的步伐

作为现代管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质量的加强,起着积极的保障作用。某些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顺利地实施内部控制,导致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无法充分地发挥实际的作用,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失误。这些不利的方面都会影响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加快内部控制实施的步伐,提高财务管理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加强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升这些机构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控制的作用,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从业者的岗位责任意识也会得到一定地增强,间接地提高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竞争力。

三、结束语

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的存在,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医疗方面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同时,需要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消除相关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快现代化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步伐。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做好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研究工作,对于这些医疗机构未来更好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雨.新财务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2]文新莉.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4).

篇6

深化医改后,基于“强基层”方面的政策,基层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基本建设以及医疗设备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诸多医疗业务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收入逐渐出现“水涨船高”的态势。因此,对财务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基层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在综合改革方面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水平和医改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尽管在整体上已经相对完善,但是对于资产、物资以及财产等方面依然缺乏精细化管理。特别是对于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资金管理依然还有资金使用过度和过多沉淀并存的现象。预算编制方面缺乏刚性约束,没有切实达到决算、核算、预算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来说,若想要更快更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对更加严格的要求自身,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之中稳步前行。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方面的管理问题分析

(一)医疗服务方面的收入核算存在差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收入是由收费员直接缴入中心专户,而在缴存专户之后,很多收费员没有第一时间和医院报账员之间进行结算交账,导致医院报账员不能及时在核算管理中心完成收入报账以及结算,需要经过月末结账之后才能将收入交到相关核算管理中心进行报收入账。这使得核算中心有关账面医疗服务的收入和具体的收入不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医疗服务收入和报账收入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收入核算的及时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会计监督力度不足

会计集中核算的根本目的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面的财务收支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督,在源头上避免腐败现象的出现。但在核算管理中心,所有会计人员都肩负着多个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由于整天忙于报账与记账,极少有时间以及精力来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另外,再加上机制、流程、规范以及制度等有关方面的原因,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面的财务监督没有切实落实到位。

三、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财务集中核算方面的管理强化措施

(一)强化基层人员素质

在医疗卫生机构方面,有关会计核算的基层人员正面临着三四个人全市地乡镇卫生院的情况,他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加班加点的情况时有发生。若想要保证他们的工作质量,并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就必须对基层有关医疗会计核算部门方面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坚持招收高素质、高学历的应用型人才,并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对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强化,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二)强化预算控制

核算中心需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面的预算管理,根据综合预算的具体要求,对单位综合预算进行细化。在单位预算方面的编制,应该尽力对年度工作目标进行体现,保证年度目标具备预算的支撑以及保障。构建预算执行率方面的相关考核制度,利用支出与收入预算符合率、重大项目方面的执行率、预算收入支出方面的配比率、预算符合率等有关指标,来对单位预算具体的执行状况进行控制。从而有效提升预算编制所具有的合理性与具体的执行率。提高与完善预算调整机制,所有涉及重大调整的有关预算,需要根据预算编制以及批准程序作出调整。构建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制度,凭借核算中心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对两个不同层级进行定期的分析。核算中心主要由横向实施关键指标之间的分析比较,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重点针对单位年度目标实施纵向分析比较,从而分析出其产生差异的原因,采取对应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而为下一年度进行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以及年度考核内容。

(三)对基层单位方面的内部财务管理进行强化

强化和提高各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已是必行之势,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的业务素质水平,合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使他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了解并接受新生事物,进而对其工作进行创造性的改进。激发各基层单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与安全,推动基层单位内部的有关财务管理工作步入新的台阶。

(四)增加会计核算中心人员

无论是哪一项职能都必须要有人员来完成,而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集中核算方面的管理更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来完善它以及支撑它。这项工作需要针对服务和监督两个重点进行。若是要妥善地做到这两点,就需要更多的有关会计核算中心方面的人员来进行引导。所有团队都需要富有奉献精神的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工作,由会计核算中心的相关人员来引领,这样的团队不但能够创造一系列傲人的成绩,更能使团队当中的所有人都得到成长以及蜕变,成就优秀的自己。所以,增加会计核算中心相关人员,是强化财务核算的基础。

(五)构建信息制度

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完整,因此应该在核算中心构建会计信息相关制度。核算中心,根据会计核算软件的提供的有关分析模块或者是自制分析表单,从而定期提出关键会计信息的情况表。通过各基层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核对修改之后,进而提供更加完整有效的会计信息,供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基层医疗单位等进行分析参考,从而对存在空缺的有关会计信息链进行填补。

(六)强化会计监督管理

首先,应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面的财务监督。构建月度经常性有关支出计划以及项目支出计划的申报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每月的月末依照年度预算的安排,提出下月具体的经常性相关支出计划以及项目支出计划。如果核算中心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话,就可以实施执行,如果不是因为特殊情况,则决不可以超过月度支出的计划预算,从而对预算执行节奏进行控制。

其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管。对项目支出、物资、现金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管,利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有关抽查制度,在采购、收支日报、支票、印鉴等有关方面落实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最后,应该强化管理中心的监督力度。利用改进管理中心的具体工作流程,来打破一个人管多个机构所有核算的模式,应基于会计核算前后台分工的有关前提下,根据监管、分析、核算、校对、录入、复核、制单等完成分工,进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在监管当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篇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计划经济时期单纯的社会公益性质结构开始向自负盈亏的经营机构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实现看病救人和盈利的双赢,财务管理是重要的一环,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赖以生存的根本。但由于财务管理还存在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如何解决,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市场竞争的关键,同时,也对其能否持续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产生重大影响。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不需承担市场风险。还沿用旧时制度的财务管理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经济挑战,从而拖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步伐。同时,岗位、人员安排不合理,观念上不重视财务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等,都导致其财务管理出现问题。

(一)忽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么重要的一步,却经常被卫生机构忽视,要么对资金的预算草率对待,要么干脆忽略对资金的预算。如此不严谨的预算管理,使卫生机构在资金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合理地分配资金流向,使财务管理变得混乱无章,出现超额支出等状况。另外预算资金的编制方法过于传统,无法与时俱进,不够科学,容易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比如在对财务的处理上,没有设置新会计制度中“累计折旧”的科目,而是使用过去的折旧和摊销方法。

(二)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如上所述,目前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还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缺乏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的引入。财务管理制度多数比较粗放,只负责维持收支平衡、缺乏资金支配的有效管理。制度僵化也导致财务人员无法真正参与监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流程,忽视成本控制和资金有效利用。同时,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比如没有真正落实药品核算制度,没有设置明细账、各部门之间衔接不良,原始凭证没有经财务人员审核等。

(三)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一方面, 长期的国家管控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清闲,缺乏主动和忧患意识。领导缺乏管理意识,没有起到积极的监督、支撑作用。因此导致财务工作只局限在核对账目,发放工资的表面工作,没有深入挖掘和肩负起财务管理的职责。另一方面,财务人员选拔制度也存在问题,论资排辈现象十分严重。导致真正有能力的人无法进入,不能得到重用,这严重制约了财务部门的发展。另外,分工不明确,上岗后缺乏培训机会和进修机会也是制约基层卫生机构财务人员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财务投资盲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国家用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已经日趋减少。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通过药品差价、医疗服务等环节盈利。药品差价能够调控的空间十分有限,而如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就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盈利的重要途径。但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部门在投资资金问题上没有明确的预算机制和投资管理,盲目的投资容易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如何向银行筹借贷款等问题也没有明确的制度监督,这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长远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与控制对策

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还是有很大差别。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的运转,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社会福利是大有裨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愈发凸显了重要地位,下面就如何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

(一)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水平

预算管理就像是建筑物的基底,是整个财务管理的基础,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科学客观,对财务预算树立正确的观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妨利用“零基预算法”,不仅能改善资金使用效率,还能增强财政资源配置。卫生机构不但要做好事前预算,更要控制好资金的实际使用,事后也应该对资金进行核对,这样不仅能控制好资金的流动,也能降低由于预算管理不当带来的财务风险。此外,在资金绩效方面,要设立一套完整的指标,比如分别设立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既能保证卫生机构的评价制度适用于所有财政支出,又能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作出公正评价。

(二)健全财务管理体制

财务部门毕竟只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属的一个分支,要使其有效运转,首先需要设定具体的运行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制定财务规章制度,明确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形成积极有效有相互制约的良性互动机制。

制度完善之后也不能形同虚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建立有效地监督审计制度,切实做到各项收支都有章法可循,有记录可查,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的财政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

一方面在人才招聘上,要实行凭能力说话,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样才能调动其财务人员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需要重视财务团队的建设。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定期监督,采取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并积极学习财务管理方法,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定期组织培训,使财务管理水平跟上时代的发展。在财务部门构建学习型小社会,推动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相互学习,统计人员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掌握专业会计记账方法。会计人员学习统计分析知识,提高统计分析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高效、高质完成财务管理工作,为卫生机构决策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统计报告与会计报告之间的误差。

(四)科学稳健开展投资

通过预算的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提前了解到卫生机构各部门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地资源分配,如何更好地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以通过历年的预算对比,分析市场环境、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问题,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财务制度。

另一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医疗设备采购、医学技术培训、考察学习项目上,必要的投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也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出了要求。要有专业人员分析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状况、资金市场的走向,综合评估后做出投资决策,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也要求财务部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结束语

从封闭走向开发,从粗放走向系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必经道路,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部门需要充分重视财务管理改革,积极应对挑战,才能更好服务社会,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篇8

0 引言

建筑节能发展有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1]。有机保温板主要有EPX ,XPX,PU,虽然导热系数低,但防火性能差,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无机类保温板主要有珍珠岩水泥板、传统保温砂浆等,防火性能好,但保温隔热性并不理想[2-3]。保温砂浆是隔热性能很好的材料,传统保温砂浆吸水率很大,低容重标准不足,同时抗裂性、施工性偏低,其应用有很大局限性[4-5]。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粗 MDI),工业品,上海安宁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聚醚多元醇,牌号4100B,南京杰拉华聚氨酯有限公司;三乙醇胺,试剂级,哈尔滨市正远精细化工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试剂级,上海锐一贸易有限公司。匀泡剂,工业品,南京德美创世有限公司;蒸馏水,自制;聚苯颗粒。

1.2 试样制备

称取定量聚醚多元醇、三乙醇胺、硅油、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水并在500ml塑料杯中搅拌均匀,然后按化学计量配比称量粗MDI(异氰酸酯指数为1.05)倒入混合物中,迅速使用高速搅拌机搅拌10s左右,待物料发白,把物料倒入聚苯颗粒(发泡水泥包裹)中迅速搅拌均匀后装入模具,加压90s后卸压,约30min后开始拆模,取出样品。

1.3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1)密度的测定:根据B/T6343-1986制样,制样72h以后进行测试。按国标 GB6343,把泡沫加工成5cm×5cm×5cm的立方体,用电子天平称重,同种样品测试3个试样。计算公式如下:

ρc―表观密度,单位kg/m3;m―试样质量,单位g;V―试样体积,单位cm3。

(2)导热系数的测试:RPUF导热系数测试,测试方法采用双平板法测量固态材料导热系数。参照防护板法导热系数测量标准GB10294-88,制成300mm×300mm×30mm的试样,用游标卡尺测量厚度,用导热系数仪器进行测量,热板温度为55℃,冷板温度为35℃。

(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对试样断面喷金,干燥24小时,再利用JSM-561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面微观结构,找出表面比较典型区域,扫描拍片,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聚氨酯和聚苯颗粒对复合体系密度的影响

表1表示聚苯颗粒(发泡水泥包裹)掺量不变,不同聚氨酯含量对聚苯颗粒掺杂聚氨酯硬泡复合体系密度影响,当聚氨酯加入量逐渐增加,复合体系密度逐渐升高。因为在模压成型过程中,体系受到压力作用使聚氨酯泡孔间内聚力增强,交联密度变大,密度变大。

表1 聚氨酯的含量对复合体系密度的影响

当聚氨酯掺量不变,不同聚苯颗粒(发泡水泥包裹)含量对聚苯颗粒掺杂聚氨酯硬泡复合体系密度的影响,随着聚苯颗粒的增加,复合体系密度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因为聚苯颗粒掺量过多时,不能在短时间内使聚氨酯与聚苯颗粒混拌均匀,在模压成型后复合体系内会出现大量的空隙,使体系体积增大,密度下降。

2.2 导热系数的测定

当聚苯颗粒(发泡水泥包裹)掺量为170g时,不同聚氨酯掺量对复合体系导热系数影响。随着聚氨酯掺量增加,体系导热系数逐渐降低。因为聚氨酯硬泡本身导热系数较低,对复合体系导热系数影响较大。

当聚氨酯含量为190g时,不同聚苯颗粒(发泡水泥包裹)掺量对复合体系导热系数影响。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整个体系导热系数呈现出开始缓慢上升后来迅速上升趋势。因为聚苯颗粒掺量较少时,聚氨酯均匀分布在聚苯颗粒表面并存在一定厚度,对聚氨酯发泡及其泡孔结构没有影响,故导热系数较低;在聚苯颗粒掺量增加到180g时,体系的导热系数快速增高至0.0447W/(m・K),原因是聚苯颗粒掺量过多,不能保证每个聚苯颗粒表面均有一层聚氨酯薄膜,导致复合体系发泡不均,存在大量贯通空及大孔,因此导热系数变大。

2.3 聚苯颗粒(发泡水泥包裹)掺杂聚氨酯硬泡复合体系形态分析

聚苯颗粒掺杂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微观形态分析,如图1所示。分析表明聚氨酯胶液在大量聚苯颗粒间隙内发泡,由于颗粒障碍,使得聚氨酯泡孔变得不规则,同时微观上存在一定的大孔隙及贯通孔,这使得制品密度降低、强度降低、导热性能变差。

3 总结

聚苯颗粒(发泡水泥包裹)掺杂聚氨酯硬泡复合体系制备过程中,随着聚氨酯掺量增加,复合体系的密度及力学性能都表现出上升趋势,而导热系数逐步减小,综合性能良好,但是成本较高并不利于普遍应用。因此本文建议聚氨酯掺量不宜超^190g。当聚苯颗粒掺量为170g时,聚苯颗粒掺杂聚氨酯硬泡复合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继续增加聚苯颗粒用量时,体系出现很多大孔及贯通孔,导致体系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及密度下降,导热系数升高。故聚苯颗粒掺量不应超过170g。通过调节催化剂、发泡剂、匀泡剂用量,对异氰酸酯指数调整,确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正确配合比,得出最佳全水发泡聚氨酯硬泡的配方。

【参考文献】

[1]牟湘芸.浅谈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发展[J].环保・节能,2014(2):21-23.

[2]曾珍,张雄.建筑保温材料的发展[J].上海建材,2005(4):28-30.

篇9

中图分类号: C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材料的市场也随之广泛发展和应用。建筑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基础。因此,只有在施工中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实际建筑材料检测中,不能以偏概全,即不能使用个别建筑材料的测验结果来代替全部建筑材料的测验结果,严格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通过科学的方式使全部建筑材料处于监测监控之中。

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国家相关的质量试验标准提供了全面而科学的建筑材料依据,通过数据处理后获得代表建筑工程质量特征的数据,客观、全面反映建筑工程的真实质量水平,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建筑材料在检测中的常见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通过分析其常见误差原因和性质,及其结果评定方式,提出以数据处理的方式来提高建筑材料的合格率和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

1建筑材料检测中常见的误差分析

建筑材料检测中常见的误差可根据误差的性质常分为三种:一是系统误差,二是过失误差,三是偶然误差。

1.1建筑材料检测中的系统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可分为两类:固定系统误差和变化系统误差。固定系统误差是指在检测中始终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偏差,即得到的试验值和实际数据差距不变,如试验机械设备的零点不准和漂移引起的固定系统误差;变化系统误差是外界的环境变化导致的系统偏差变化,如在水泥试验中,一般都会明确规定其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其试验工具也要与室内温度和湿度一致,而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会导致系统误差的变化。有时候试验条件无法达到或消除、试验方法不正确等都会造成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可根据其规律找出误差原因及改善试验方法,并引入正值修正测量数据,消减建筑材料检测中的系统误差。因此在发现系统误差时,需要找出其原因和规律,判断测量数据,改进试验条件和方法等,加强仪器仪表的检定,修正测量数据,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系统误差往往不易发现,因此测量对象需要使用几种不同的试验方法和检测仪器,从而将得到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数据变化和偏差规律,减小因环境改变等因素造成的系统误差。

1.2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过失误差分析

过失误差主要是由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的粗心大意引起的,又称“粗差”。质检人员带有较大的主观因素,容易凭经验来断症,使数据试验值与实际数据相差大,造成过失误差,如数据记录错误、仪表刻度读错等。为防止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过失误差,采用正态分布理论,按照正态分布规律比较鉴别值和测定值的偏差,使数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1.3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偶然误差分析

自然界总存在许多偶然因素不被控制,使测量值存在着差异,这就是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带有随机性质,由于一些突发性的试验因素导致测量结果失误,一般在数据最后一位数字存在差异。如测量某仪器时,因线路损耗而电源电压不稳,影响了测量结果,造成的偶然误差,还有周围环境的干扰,偶然因素是试验人员无法度量的。为有效防止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偶然误差,也需要遵循正态分布规律,删除数据误差过大的因素,减少人为误差,减小额外实验工作量。

2建筑材料检测中的数据处理系统

2.1数据处理系统的参数

数据真值与数据误差之和就是数据的测量值,数据误差具有随机性质,是个随机变量,致使数据测量值也变成随机变量。因此数据处理系统具有三个重要的统计参数:算数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样本实验一般采用算术平均值,它是样本数据的重要标志,也是样本数据的集中位置,反映了样本随机变量的平均值。通常误差有正数也有负数,通过采用算术平均值处理后,有效消减了数据误差,找出样本数据的集中位置,消除样本数据中的局部波动,得到与实际数值相应的数据。

标准差又有标准误差、标准离差、样本均方差等称法,通过计算各个测量值的误差,反映数据的分布状况和数据间相对的距离。在数据处理系统中,仅仅知道样本算数平均值是不够的,还要知道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即是了解测量值在算数平均值周围的分布情况和偏差程度,标准差越大,样本的数据分布越离散,反之标准差越小,样本的数据分布就越集中。

变异系数是衡量一组数据的相对偏差程度,反映了标准差和算数平均值的比值。即是指在两组同性质的样本数据中,若其标准差相同,其平均值的偏差程度也相同,它与平均值大小无关,反映数据的相对偏差。

2.2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果评定方式

数据处理系统应根据不同的试验对象及其试验标准要求确定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因建筑材料的性质、几何尺寸等不同使试验样本有一定的离散性,因此应正确评价其物理性能,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应的试验标准而定,根据不同的试验对象及其试验标准确定不同的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方法。

例如一些常见的建筑材料的结果评定方式。第一、砂石颗粒的结果评定方式。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取样本进行两次试验,再取样本算数平均值作为数据检测值,然后进行筛选试验,若筛选值与试验检测值之差高于1%,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检测。第二、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的结果评定方式。根据国家规定的试验标准,取三个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件抗压强度的数据值,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不能超过15%,即是说若测试中有两测试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15%,则试验无效。第三、烧结普通砖强度的结果评定方式。采用相应的试验标准,取10个烧结普通砖样本,若变异系数低于0.21,则依据算数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评定,但若变异系数比0.21高时,就要按照算数平均值和其最小的强度值进行评定。

3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建构和展望

3.1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建构

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包含若干子系统,如砂石颗粒、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烧结普通砖强度、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等,根据其不同的试验标准采取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再由子系统进行原始记录、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检测结果、查询数据等模块。

3.2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材料检测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在不断更新,在建筑材料检测中数据处理系统中也要做相应的修改和升级。目前,建筑材料检测中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建筑材料检测规范化和标准化,测量信息准确化,从而更好的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服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建筑材料测量的误差分析、数据处理及其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作了简要的分析。建筑材料的检测需要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科学的技术手段,减少试验各个环节的误差,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取得代表建筑材料质量特征的真值,才能客观公正地开展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少勇.建材检测中的误差分许与数据处理[J].工业设计,2011(12).

篇10

中图分类号:TB33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过程相对复杂,其中不仅包括化学反应,同时还有物理变化,各种因素还会对材料的成型造成很大影响。诸多工艺参数若出现任何差异都会导致材料构件的成型出现问题,使得构件的质量和力学性能受到影响。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质量的离散型需要通过无损检测对产品的内部质量进行鉴定,从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针对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无损检测概述

针对先进的航空用复合材料,常规的物理检测法和机械检测法都无法满足检验精度的需求,无法对复合材料中的细微内部缺陷进行良好的检测识别。破坏性实验检测法虽然能对材料进行很好的检测,但并不适用于航空复合材料的检测工作。针对航空用复合材料的检测工作,可以选择无损检测技术。针对航空复合材料的常见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及涡流检测技术等。

二、常见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超声检测技术在航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在超声检测法这一大类中,还包括多种检测具体的检测方式,主要有脉冲反射法、穿透法、共振法以及阻抗法等,这些检测方法各自有不同的特征,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可以根据材料结构的不同进行选择。针对结构简单、且曲率较小的复合材料构件,可选择水浸式反射板法进行检测;针对复杂结件,在检测过程中可以选择脉冲反射法进行检测;而对一些大型的复合材料构件,可以选用水喷脉冲反射法进行检测工作。由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特殊行,其复合材料构件往往属于薄形结构,且在多层结构复合材料构件中,声波会有很强的衰减作用,这会加大超声检测在航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难度,因此在检测方法的选择中需要进行全面细致地考虑,最终选择事宜的检测方法。

(二)射线检测技术在航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射线检测技术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检测技术,主要用来检测先进复合材料当中的孔隙,或者是检测复合材料中的杂质问题。而且,射线检测技术还能检测出材料表面的垂直裂纹,这种检测方式在裂纹的检测中有灵敏度高及可靠性强的特点。而在复合材料的树脂聚集和新纤维聚集检测方面,射线检测技术也具备一定的检测能力。在小厚度复合材料的铺层中,往往会出现纤维弯曲的情况,对于这种缺陷问题,使用射线检测技术可以对其进行检测。但是射线检测技术对于复合材料中常见的分层缺陷,则存在一定的检测困难。此外,对于材料表面的平行裂纹检测,射线检测技术的敏感度会有所降低。在整个射线检测技术的大类中,胶片射线照相技术是最常见,也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胶片射线照相技术的发展也日益成熟,且其技术标准和规范也逐渐得到完善。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射线检测的实时成像技术也得到日益得到完善,促进了射线检测在航空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推广。射线检测的实时成像技术是通过图像增强器将穿透材料后的射线信息进行转换,然后将其转换成图像信息,将这种可视图像再输入计算机当中,使其转换为数字图像,数字图像能够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材料的内部缺陷性质以及缺陷所在的位置。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的优势明显,改变了以往传统检测技术,需要进行胶片暗室处理的弊端,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而射线检测的实时成像技术在成像质量方面却与传统胶片而言不遑多让,降低了检测的成本,具有经济实用的特性。因此,这种检测技术通常被用作复合材料产品的在线检测当中,能够对配线上的工作进行实时检测。

(三)涡流检测技术在航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涡流检测技术,是将涡流探头中的线圈进行交变电流通电操作,使得线圈附近的检测试样能产生一定的涡流。通过涡流的变化来对材料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由于这种涡流能产生一种交变反磁场,能影响线圈的磁场,并对流经线圈中的电流造成影响,因此当线圈上的电压恒定时,若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就会造成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这时若对线圈的阻抗变化进行测量,就能对复合材料试样内部的缺陷信息进行分析。不过,涡流检测技术的使用范围容易受到限制,一般仅适用用于导电复合材料的检测工作,对GFRP以及KFRP材料的检测不适宜。利用涡流检测技术对CFRP当中的纤维含量及存在的缺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此外,涡流检测技术对复合材料以及与金属粘接结构当中的金属材料变形问题,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结语

篇11

建筑产品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建筑地点的固定性、建筑体形庞大及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寻求尽可能多的途径通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来提高企业利润。建筑企业作为生产性企业,材料费用在其成本构成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而如何更高效的降低材料费用就成为建筑行业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的关键所在。

建筑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建筑企业材料采购的大量性、高额性及周期性,在企业材料成本中,材料的物流费用占材料总价的比例高达11%。1970年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指出物流是继节约物质资源和降低劳动消耗之后企业获取利润的第三利润源[1]。该理论的提出使众多行业认识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追求更丰厚利润的有效途径。建筑行业也日益认识到降低材料物流费用的重要性。

1 建筑工程材料

在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材料的耗用量大、品种丰富、价值昂贵,一般材料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1],而材料的采购运输等物流费用是材料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根据材料在工程中的用量、使用周期及使用要求将工程材料进行种类划分,以方便材料管理及成本控制。本文按照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用途、用量及使用周期可将工程材料分为直接性材料、辅材料及周转性材料[2]。

建筑工程材料一般需经过采购、包装、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几个环节才能最终用于工程建设,鱼刺对应,材料的价格构成包括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材料包装费和回收价值、材料运输费、材料场外运输合理损耗费用及材料采购及保管费[3]。本文重点研究施工单位自购材料情况下的建筑工程材料的物流成本降低,其价格计算公式如下:材料单价=(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材料包装费+材料运输费)×(1+场外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率)-包装品回收价值。

2 工程材料的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与信息处理等方面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2]。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期间使用的各种材料必然会发生各种物流费用,从采购、运输、仓储到保管,甚至材料在场内的二次搬运都可归为材料的物流成本。

在构成工程材料的费用中可归属为物流成本的有材料包装费和回收价值、材料运输费、材料场外运输合理损耗费用、材料采购及保管费等。从生产工艺流程来看,可将建筑活动中的物流过程分为供应物流和现场物流两类。供应物流是将施工材料从供应地运送到施工现场或施工仓库的费用;现场物流是材料在场内运输加工、材料从施工仓库到施工现场的二次搬运等费用。

传统的建筑企业工程造价核算制度是将其物流成本计入材料价格中作为总体核算,受其影响建筑企业并未对工程材料物流成本进行单独核算,这对企业的材料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也极为不利。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不重视材料供应计划的编制。在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许多企业都将重点放在工期进度控制上,而对材料供应的计划量仅作粗略计算,使得材料采购量与实际需求量不符;其次,为如期完成工程建设,许多企业采用的材料安全库存标准过高,导致材料积压,从而增加材料的保管费用;第三,许多企业为降低工程管理成本疏于对材料的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材料丢失、浪费等现象严重,造成更大的费用损失;第四,多数建筑企业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完善,材料的物流成本核算难以进行,使材料物流成本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