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体能训练对孩子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对孩子的重要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8 11:20: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体能训练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体能训练对孩子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素质下降 提高学生体质 小学生

一、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等一系列原因及调控,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心肝儿”,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更何况,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很多新型的娱乐的发展,每天上学由家长用车接送,或者坐公交车。学生日益早熟,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很容易沉迷在电子和网络的游戏世界里,长时间待在室内不运动,没有了进行体能训练的机会和时间。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但高考体质下的家长们还是关心孩子的文化成绩远远超过了体育教育的程度,甚至千方百计的让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避免孩子活动产生事故。再加上现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加速了孩子们的肥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公告》指出:“我国学生体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绝大部分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学生体能、肺活量下降、肥胖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时间和强度均不够),其中既有学校场地不足、人员多,时间安排以及体育活动内容安排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问题。学生之所以缺乏刻苦锻炼的毅力,既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有家庭的溺爱与纵容,更有学校教育的失缺。

二、发展小学生体能素质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又有新发展,它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良好的身体状态直接决定了后面两项内容。面对接二连三的学生因跑步猝死事件等等,更大层面上体现出了“国家的栋梁,未来的希望”身体上的脆弱与可怜。现在体能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而学生体能锻炼的关键期是在适应性,养成性最好的小学阶段。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一)兴趣是最好的催化剂

社会、学校、家长、教师都是希望孩子能够达到很好的状态,但学生的主观努力是最强大的内在推动力,前提是他对体育训练有兴趣,能从中感受“快乐”的情绪体验。而产生这种“兴趣”和“快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一般有体育运动兴趣的学生都较好的运动素质,但并非所有具有很好运动天赋的学生都对体育感兴趣。有些素质非常出众,却可能因娇生惯养,怕苦怕累,而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加以诱导,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让学生喜欢体育课,喜欢体育老师,教师“乐教”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体育教学和训练,运用鼓动性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对体育产生最初的好感。体能训练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枯燥的,如何让学生的训练转化为兴趣,再由学生的兴趣转化为自主的训练,也是重要的环节。

(二)科学训练,事半功倍

目前学校对体育也越来越重视,也加大了力度,保证了课时,丰富了体育活动内容,并形成了相对机制。但是学生的体能、体质为什么还是没有明显的提高,我认为学生体能素质训练,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要科学计划,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为体育工作一员,也从事体育训练工作,对一些项目颇有感情,跳绳作为我校一项目比较强的传统体育项目,为我校学生的体能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跳短绳,能够增强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力量,促进儿童骨骼的生长,增强内脏器官的机能,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摇绳练臂力、腕力,跳绳练腿劲提高奔跑能力,快摇练速度,多跳练耐力,需要很高的灵巧、协调性。使心、肺功能得到提高。短绳活动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增强自我表现和群体合作的意识。加深对同伴的情感,增强交往与合作,提高对获取胜利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举例:跳绳练习方法和手段

跳绳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有单人跳、双人跳和多人跳。

单人双脚向前跳、单人双脚向后跳、单人双脚双飞跳、单人双脚花式跳、单人单换向前跳、单人单换向后跳、单人单叉向前跳、单人单叉向后跳、单人向前跑跳等其他方法。

双人跳:双人前后跳、双人左右跳、双人前后向后跳、双人转身跳、前面的人变换动作跳、其他……

多人合作跳(2人以上的合作跳):三人车轮跳,交互跳,交互双摇跳等等形式很多,在人数上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培养锻炼的积极性,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以点带面,把体育的作用放大,把某个运动项目细化,深化,科学的锻炼,有机的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

篇2

人的情感智能又称情绪智能或情商(EQ)。“情商”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耶鲁大学学者提出的,它反映一个人控制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我国心理学家提出构成情商的核心因素为三个方面:怎样对待自己的情绪;怎样对待别人的情绪;怎样对待挫折。我国现阶段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孩子在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活动形式。集体玩耍的缺失使得孩子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的精神,又使孩子缺乏竞争意识,因此在幼儿期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竞争意识与挫折承受能力对当代的幼儿期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运动对培养儿童情商的重要性

1.把握儿童期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在情商形成的最佳时期开商

婴幼儿期的孩子大脑发育迅速,情绪管理中枢逐渐成熟。幼儿期的孩子逐渐开始学着管理自己的情感,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教师和家长的情感非常敏感,会把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态度印在头脑里,并做出本能的反应。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亲切、温和,会使孩子产生愉快的情绪,这时的孩子性情温和、情绪稳定;反之,如果态度冷漠、粗暴,孩子会缺乏安全感,产生暴躁、没有耐心的反应。长时期得不到温暖的孩子性格形成缺陷的比例较高,这一点从我国青少年犯罪统计中已得到了证实。由此看来,我们必须在儿童性格形成的初始阶段重视孩子情感的培养与训练,建立他们良好感情的基础,促进他们健康性格的形成。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育侧重点,情商的培养是每一个人终身都要完善的素质。在儿童情商开发的初始阶段,培养孩子宽容豁达、果敢坚定、自信乐观、团结合作的品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提高情商的教育效果,如若错过时机,一旦性格定型,要想改变,孩子和教师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2.集体体育训练对儿童情商的影响

团体操表演是儿童集体体育训练采取较多的锻炼方法。幼儿团体操表演通常讲究团体配合,要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孩子要进行大量的训练。他们不仅仅要完成好自己的动作同时也要照顾到其他同伴的节奏。这样的训练可以让他们慢慢地体会出团队协作的含义。团体操训练与表演要求孩子热爱集体,服从集体、积极配合,必要时改变自己的小性子,与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才能融入集体,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孩子参加体操训练与竞技比赛都要参加体能训练,体能训练包括耐力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柔韧练习等需要长时间坚持的训练项目。体能训练要求孩子不怕吃苦,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这些训练可以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很多教育专家认为适度磨炼小孩的意志更有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通过孩子成长的经历我们也能看到,吃苦磨炼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困难退缩,没有挑战的信心和勇气。体育训练可以在培养儿童的体质同时培养其坚毅的性格。长时间的体育训练过程,可以弥补娇气和盛气,使孩子的意志能够得到磨炼。在训练中,孩子可以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战胜困难,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敢面对竞争的能力。由此可见,幼儿集体体育训练不仅仅可增强孩子的体质,而且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幼儿的集体体育活动可以让儿童情感自我完善,有利于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达到提高的情商目的。

二、集体体育训练激发和培养儿童情商的方法

1.增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良好的性格

自我调控是有意识地对自我的欲望或思想情绪进行调节。儿童情绪的自我控制有一个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儿童这一主体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树立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训练与比赛期间,我们应更多地观察与理解孩子的行为与情绪变化,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爱心并一视同仁,用教师的情感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成长在一个富有爱心的环境中。温暖的集体可以培养孩子的宽容与友善,在训练与比赛中,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互相信任,教给孩子控制紧张情绪的方法,如相互间语言的鼓励、轻拍对方的后背安慰对方等等。教师还应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互相帮助,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体谅和理解其他小朋友,使孩子愿意参加集体体育锻炼,热爱锻炼,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与控制情感的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情商的效果。

2.帮助孩子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儿童对情感特别敏感,也是“同理心”的形成时期,此时正是培养孩子观察力和沟通能力的最佳时期。“同理心”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理解他人行为的基本方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有助于孩子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教师应先体察孩子的情绪,体谅和理解孩子的心情。当孩子遇到觉得委屈的事情时,他的感受是很深的,如若教师能理解与体谅,孩子会体会到同情心带来的安抚与温暖,这个时候再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教导,他会逐渐形成对亲人与同伴的信任与友爱,反之处理不妥当,孩子会哭闹或暴怒,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多次这样的刺激会使孩子的性格暴躁,遇事不冷静,不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关系。

儿童在集体体育训练过程中由于大脑兴奋、身体劳累是最容易暴露自身性格优缺点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时候教师应多理解与体谅孩子的情绪反应,在接受身体素质训练与模仿训练时应为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观察其他小朋友的言行与训练表现,体会其他小朋友困难,体谅对方的言行,学习其他小朋友身上的优点,进而培养“同理心”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基础。在集体体育训练中,教师同样要为孩子提供协助完成的项目,使他们在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时互相观察与模仿,学会坚持与妥协的尺度,鼓励他们相互配合,树立孩子健康的人际交往理念,这对他们性格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中国有句古话是“察己知人”,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因此,幼儿教师要在培养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同时了解与体谅对方的需求与感受,学会宽容,从而提高儿童情商指数。

3.增设竞技体育内容,提高儿童竞争意识与抗挫折力

培养竞争意识和抗挫折力,对当代儿童素质的提高有特别的意义。从社会未来发展来看,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只有那些能承受挫折,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战胜困难和失败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体育训练是艰苦与耐力的训练,它要求儿童不怕吃苦,持之以恒,从痛苦中寻找继续坚持乐趣。幼儿教师在把握儿童训练过程中,要采取游戏性强的训练方法,如耐力训练可以把跑、跳、追逐、爬行、投皮球等游戏性项目穿插起来进行,提高训练的娱乐性,以便达到预定的运动时间与强度,让孩子体会到累与很累的感觉,最终让他们完成任务。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把训练气氛调整到愉快、宽松,鼓励孩子完成规定的全部任务,让孩子体会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在训练中提高孩子持之以恒的信念,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体育训练的艰苦与体育比赛的紧张气氛,不仅仅能够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同样可以锻炼孩子机智果敢的心理素质。多种多样体育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体质,同时使孩子懂得“坚持到底就可以胜利”,培养了孩子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与坦然面对竞争的信心。

4.注重教师自身形象的引导作用

模仿是儿童期孩子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教师的行为与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将被孩子“纪录”下来作为一种程序输入到孩子们的头脑中,孩子遇到问题时会潜移默化地模仿老师,用老师的反应态度、做人风格来反应自己遇到的问题。因此,幼儿教师作为最初塑造幼儿性格的工程师,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的优秀品行。在进行儿童体育训练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用自己的宽容豁达、热情大方、果敢坚定、自信乐观、机智幽默等优秀的情绪商数感染孩子,这些将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孩子的情感健康发展,达到开商的效果,同时也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发挥出巨大的示范力量。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随着未来社会多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而且儿童早期情商的发展与幼儿教师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联,因此,我们呼吁:儿童期要重视孩子集体体育训练的教育,以教师的爱心引导孩子情商的健康发展,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参考文献:

篇3

2、武术训练中激发和培养儿童情商的途径和方法

2.1 帮助儿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儿童的良好控制情绪

儿童情绪的自我控制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逐渐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在武术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教师更多的观察和理解儿童的情绪变化,并对每一个孩子充满爱心,一视同仁,用教师的情感去感染孩子,让他们处在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中,使他们在武术训练中能够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体验到同伴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体验到快乐,使他们愿意练武术,热爱武术,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有情感,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的社会情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控制调节情感的能力。

2.2 帮助儿童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种了解他人感受、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也就是设身处地的、站在其它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同理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很重要,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利用儿童从小就对情感特别敏感的特点,抓住时机培养儿童的同理心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要求教师要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体谅理解孩子的心情,孩子真遇到委屈的事情感觉是非常深刻的,倘若教师能与孩子平等的交流,弄清事实真伪,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真实情感,孩子就会体验到同理心带来的抚慰,逐渐地会形成对亲人,对同伴的“同理心”。故此,在儿童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体谅和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反应,在儿童接受素质训练和动作模仿之余,为儿童提供更多让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机会。同时还要鼓励孩子们相互观察、相互学习,互相体谅、互相了解,通过这种独立自主和相互学习的方式,孩子们会在克服困难、勇敢自信和积极主动学习方面获得很好的发展,提高了儿童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同理心”。

2.3 利用武术游戏培养儿童竞争意识和挫折承受力

未来社会中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人与入之间的竞争是决定因素,只有那些能承受挫折、有足够勇气和力量战胜困难和失败的人,才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对于儿童以后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儿童的武术训练是比较艰苦的,比如一些力量性练习,如果每天都枯燥地让孩子们练习,他们很快地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用游戏的形式去练习,他们会非常高兴地参加。所以教师应该寓教于游戏,利用孩子们不服输的特点,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对于孩子们在游戏中经常遭遇的失败,则是一种挫折,让孩子们要尝到挫折的滋味,学会在挫折后总结,树立不折不挠的精神。作为教师在利用游戏丰富儿童武术训练生活之余,还应注意把专业素质训练和动作学习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把训练当成一种游戏,营造一种愉快、宽松的学习气氛,使孩子们乐于学、愿意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训练过程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不仅使儿童获得了动作训练,还使儿童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不同程度地培养了儿童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和竞争意识。

2.4 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孩子的EQ

儿童时期的性格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其中教师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很容易被孩子们模仿并逐渐养成,教师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儿的性格,以后孩子们会不自觉地用老师的反应态度,做人风格,做事方法来反应遇到的问题。所以,作为儿童优良体魄的工程师、开发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组织者、执行者,塑造好自己优秀的人格品质是培养学生EQ的前提。在儿童武术训练中,老师应始终以自信乐观、热情诚恳、从容果断等优秀情绪来感染孩子、影响孩子,这些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EQ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孩子人生的未来打下了坚定的基石。

3、小结

篇4

1.凡事包办,幼儿丧失自护意识

现在的独生子女,从一生下来,就被大人宝贝似的保护起来,既怕饿着,冻着又怕摔着,对孩子的一举一动给予“好心”的保护,许多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全由大人代劳,在成人过度的保护中,幼儿失去了自我保护意识,在危难面前束手无策。

2.严格限制,幼儿探索机会被剥夺

目前,有很多的父母和幼儿教师,喜欢采取限制孩子的行为及活动范围的方式来保证幼儿的安全,给孩子几道禁令:“别动,太危险!”“不准去,不安全”等等,在严格限制中,剥夺了幼儿探索实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结果孩子缺乏基本的对危险的防范能力。

3.强调知识的掌握,忽视自护能力的培养

父母、教师过重强调知识的掌握,过多侧重于琴棋书画,而忽视了对幼儿进行自护技能的训练,导致幼儿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惊慌失措。

4.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

我国城市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平时很少跑动,缺乏运动、锻炼,由于身体肌肉长期缺乏应有的活动,肌肉弹性张力下降,因此,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

要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幼儿健康成长,必须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

二、培养幼儿自护能力的相应措施

1.教育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年龄小,缺少生活经验,喜欢玩耍,他们不懂得什么事情有危险性,不会考虑他所做的事会产生什么后果,所以,教师应教育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教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做危险的事,让那些不该发生的事永不发生。

2.结合幼儿一日生活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抓住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随机强化,利用晨间、午间谈话时间带领幼儿看图片,说儿歌,讲故事,开展“十字路口”,“阳台上的故事”等游戏,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家长资源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家长会、专题会议、出专题板报,填写家园联系册等,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家园达成共识,争取家长的支持,采用正面教育,教幼儿学会做事。

4.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避免伤害,例如:鞋带系得紧,不会绊得摔跤;吃饭时不

大声笑闹,饭粒不会呛入气管;不暴饮暴食,就不会因过饱而伤肠胃等等。成人应反复强调,持之以恒,使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篇5

有人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表扬,是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这点我深表赞同。

动态黑色音符

“宝贝,你真棒!”,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家长表扬孩子的一句话。

诚然,不可否认,表扬孩子,是促使孩子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表扬的方式必须要注意,若方式不对,则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那么到底如何正确的肯定与认可孩子呢?

表扬孩子时,不要老是说: “你是最棒的”

一天早上,我送孩子去上学,快到校门口时,便看见有个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蹲着对孩子说,“你知道吗,你是最棒的!”,说完还对孩子打了个“V”的手势,只不过她说话的声音特别大,路过的家长几乎都能听到。

大部分家长会一遍遍的告诉孩子:

“你太厉害了!”

“你真的太聪明了!”

“你实在太优秀了!”

听起来像是喊口号,内容重复不断的在孩子耳边回响。

孩子入学前,我曾经给他报了一个情商类的课程,其中有一堂课里,讲的是关于如何表扬孩子。

课程中,老师一再提到:表扬要具体,不能只表扬结果,要表扬过程。

比如,你可以说:

“我刚才看你做作业很认真,这道题这么做,思路很独特”,

“你搭的积木很漂亮,你的小手很能干”,

“你心地善良,很愿意帮助别人”。

而不是一味的说,“你是最棒的!”,这样的表扬太过于笼统。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表扬还有这么多套路。

为什么要表扬孩子?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反复研究了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通过对纽约近20所学校长期研究发现,在多轮不同形式的测试后,得出一个令德韦克出乎意料的结果:

那些在实验中被称赞努力的孩子,他们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被称赞为聪明的孩子,则会忽略努力的重要性,因为努力就等于承认自己不够聪明,但是一旦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

我们为什么要鼓励或是夸奖孩子?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想让处于迷茫中的孩子找回自信、勇气,突破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采用鼓励式的表扬,扭转错误的观念,才能带来正面的教育效应,因为,它是教育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鼓励式表扬,孩子自信优秀

每一个自信,优秀的孩子,身后必定有一个懂得通过鼓励孩子努力奋进的父母。

去年比较火的一个泰国广告片,《每天努力一点点》,让很多人备受感动。这位妈妈展现了“鼓励”的惊人力量。

短片里,足球场上,孩子的实力和表现都差强人意:顶球失败、射门不准。不过,孩子的妈妈一直在下面鼓励他:

“再努力一点点,只要超过前面的那一个人就好!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就可以了。”

这位妈妈从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也很少责怪自己的孩子,她始终坚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行!

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为自己的样子。”

这位妈妈做到了,这是我见过的最有力的鼓励,它让孩子坚信:

未来,你一定会成为你想要的自己!

怎样有效表扬孩子?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多表扬、鼓励孩子,但却发现收效甚微,是不是表扬不得要领呢?

其实,表扬是一门艺术,如何让你的表扬更有效,这儿给你分享4点:

1.表扬努力,不要表扬聪明

我个人是很不喜欢别人夸我孩子聪明的,因为孩子的智商在出生后已经固定,不会由于别人一句话就改变他的智商,这显然是一句廉价的恭维。

聪明不聪明,孩子决定不了,而努力勤奋却是孩子自己的行为和意愿可以控制的,当我们称赞孩子努力时,其实是想让他继续保持或做出更好的行为。更多关注做事过程中那些可以改变的因素,比如孩子努力勤奋的程度,严谨治学的态度,而不要总是只关注事情的结果。

2.表扬要具体,不能空泛

比如,在孩子完成作业这件事上,若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书写工整且全对,我会这么对他说,“孩子,你今天的作业写得这么工整,你写的时候肯定特别认真,而且还没有错误,说明你仔细审了题,最难得的是,你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业,效率很高,你真的很会学习!”

这样的鼓励,远比空洞的表扬,如:“你做得太棒了”要来得实际的多,最重要的是,还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所以,表扬孩子时,越具体就越能给孩子明确奋斗的方向,这对他的成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表扬要真诚,要多创造机会来赞赏孩子

我的孩子在学校上体育课,搞体能训练时,由于年龄小,总有些动作出错,老师从未发现并表扬过他,我找过老师,希望他多鼓励鼓励孩子,但收效甚微,老师根本没有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那段时间里,我便时刻告诉孩子,“老师鼓励你在家认真练习,你的动作比上一节动作更加到位,而且你还能连续跳绳80个,其他孩子都做不到,老师说你很卖力。“

后来,到了二年级,孩子的体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而且还成了班里的体育优秀生。

4.孩子失败时,要给予孩子鼓励

我给儿子报了个主持人班,参加结课考试时,他畏缩不前,就是不肯上台,最后勉强上去,却说得磕磕巴巴,根本没有发挥出平时应有的水平。

一般的家长肯定是去奚落一顿:”你怎么搞得,昨天在家试讲很好,今天在台上怎么这么糟糕?“

其实,人在失败的时候,内心是很脆弱的,成人都是如此,更何况一个孩子呢?

我没有直接批评孩子,而是从孩子平常不完美表现的背后,找到了不足点,并以此来鼓励孩子,比如,我会告诉他,“孩子,你已经弹得很好了,上台时,放松,不要紧张,把它看成一次日常训练就好了。“ 接着我会告诉他一些临场小技巧及给他多在公共场合表演的机会。

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这会使他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行,丧失自信心,不利于未来人格的培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指出: ”渴望被人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天性。“

而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赏识教育应该是,我们能认清孩子的优缺点,通过“正向激励”放大其优点,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和自主意识。

这种是一种以表扬为主的正向激励。

如果你经常表扬孩子,就意味着你赢得了教育上的主动权。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们都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种愿望,相比大人来说,要来得强烈得多。

但要记住,给孩子多一些具体的鼓励,少一些定性的表扬,别让孩子被“表扬“绑架……

篇6

一、责任心对于学业评价的重要性

如果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不强,他就不可能将体育课上好,整天只知道领着学生打篮球、踢足球,或者随随便便带领着学生打打闹闹、做做游戏,有的体育教师干脆百事不管,一上课就发放一点体育器材,“放羊式”的让学生自己进行活动。这样的体育教师对于上课都是应付了事,他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体能素质、体育技巧、操作水平吗?连学生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他不可能正确、公正、公平地对学生实施学业评价。所以体育教师必须以积极客观的心态正视自己的工作,要有很强的职业道德品质,要有无私的敬业精神,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缺点和优点,了解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了解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把工作干好,才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业评价。

二、教师如何加强责任心

首先必须明白作为一个教师要具备很强的敬业精神。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不仅指传播知识的文化类教师,体育教师照样应该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传授基础的体能技巧,传授高超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明白体育课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身体健康是何等重要,这就是“传道授业”。学生有不懂的技巧问题请教老师,例如怎样做侧向滑步推铅球,怎样将跳远动作做得更标准,体育教师耐心加以解释,这就是“解惑”。体育教师要热爱体育事业,要关心、尊重、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对表现不好的学生不要轻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鼓励他们变后进为先进,这也是一种敬业精神。

其次,为了使自己的体育课上得更有成效,使自己能够正确对学生实施学业评价,体育教师要经常不断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可以观看全国的体育公开课,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各自的教学经验;还可以关注《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QQ群,关注网络教研;同时要经常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用全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体育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职业,只要自己做到了对学生负责,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能够真心实意地关爱学生,做到尽职尽责,就问心无愧。体育教师不要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看得过重,要有自尊自爱之心,别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要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职业道德、自己的情操影响别人,用实际行动转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要自己做得对,就要坚持原则,这样可以改变某些家长的偏见,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多层次全方位实施学业评价

篇7

1、晨检医生检查后,作为老师我们也坚持每天晨检,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如发现要没收,并教育幼儿,和与其家长沟通。

2、保证教室的通风、干净,保证区角材料的安全、卫生,玩具定期消毒玩具。

3、及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一人一巾一杯。

4、加强幼儿点名工作,并做好记号,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及时打电话进行家访了解原因。

5 、户外活动时,一定认真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幼儿安全,如发现大型玩具有松了的螺丝钉,及时汇报,做到及时消灭不安全的隐患,保障幼儿安全。

6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家长密切配合,加强防范意识,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

7 、严格执行幼儿园接送规章制度。把孩子交到其父母的手中。有特殊情况须拿来接人字条或有效证件。

8、 做好送点心的交接工作,把点心放在安全处,以防幼儿烫伤。

9、教师在工作中做到时刻高度警惕,把安全放在首位,眼睛不离开幼儿,孩子到哪,教师的眼睛就到哪。

10、教师离园时在班内各处检查,如:水、电、门、窗。晚接的孩子和值班老师做好交接,交代其幼儿情况

11、通过家长会及家园联系栏等向家长介绍对幼儿逢我保护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做到日常生活或带幼儿外出随机进行教育,并采取正面引导。

以上是本班在安全方面的计划,各种活动将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自然地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保证幼儿的安全。

中班春季学期安全工作计划《幼儿教育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在新的学期的里,为了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今后的工作开展的更好,,我们中班级段制定以下计划。

(一)教师做到:

1.坚持每天晨检。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如有要收回。严格幼儿安全制度,预防烫伤、外伤、药物中毒,预防异物进入耳、鼻及气管,预防幼儿走失。

2、保证教室的通风、干净,保证区角材料的安全、卫生,定期消毒玩具。

及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一人一巾一杯。

3、严格做好各项消毒记录,及时清点人数和物品清洁摆放。

4、幼儿午睡时检查是否有危险物品,巡视幼儿是否有不良的睡眠习惯,如蒙头并及时纠正。

5、户外活动时,教师认真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幼儿安全,活动后不遗忘幼儿物品。

6、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家长密切配合,加强防范意识,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

7、严格执行幼儿园接送规章制度。把孩子交到其父母的手中。有特殊情况须拿接送证或有效证件。

8、上下午班教师离园时在班内各处检查,如:水、电、门、窗及贵重物品要放好。

9 、教师在工作中做到时刻高度警惕,把安全放在首位,眼睛不离开幼儿,孩子到哪,教师的眼睛就到哪.

(二)在幼儿方面做到:

1.在加强常规方面,做到井然有序,要求幼儿自觉的排队洗手.喝水.小便等.

2.确保上下楼的安全。幼儿能做到不推拉、不跳台阶。

3.幼儿知道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懂得不能随便离开大人或集体。

4.幼儿知道不将手放在门缝间、桌子间、椅子间、以免受伤。

5.户外活动玩大型玩具时,不推不济,幼儿互相监督,拿器械时互相帮助.保证幼儿安全.

6.知道不能碰电插座等电器,玩剪刀时注意安全,知道正确的使用剪刀。

7. 知道不把纸团、扣子等塞到耳、鼻里,也不能把异物放到嘴里。

各种活动将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自然地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才能真正保证幼儿的安全。

中班春季学期安全工作计划一、教育目的

每一为老师都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为了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园一直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工作,我们要把安全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减少幼儿身心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把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尽我们的一切能力保护好幼儿的安全。同时作为幼儿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班老师是幼儿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因此,为确保在园幼儿的身心安全,我们制定了中班下学期的安全工作计划。

二、具体措施

1、加强晨检力度,消除事故隐患

教师要加强晨间检查力度,教育幼儿不带危险品到幼儿园(如别针、纽扣、尖针、小刀等物),防止异物落入鼻腔、口腔等,每天晨检时要注意幼儿带的物品。定期对玩具进行检查、消毒,如发现损坏及时修补或更新。

2、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生活经验少,阅历浅,但又好奇,好探索,什么都想动一动、摸一摸、尝一尝,在活动中无力预测自己的行为。因此,事故常常会发生,作为教师要从防拐骗、防摔物、防电、防交通事故等几方面进行教育,不断提高幼儿的自身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孩子体能

由于体弱的幼儿不爱活动,造成自身动作的平衡、协调能力差,遇到情况反应慢,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因此,教师要增强幼儿的体能训练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4、进行安全工作自查

及时地对班级里的桌椅,午睡室的床铺等进行检查,防止一些不安全隐患的存在;班里老师就一日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如午睡时,多提醒幼儿不带小玩具入睡,盥洗活动中不吵闹,不推不挤等等,排除幼儿自身不安全因素,如要勤剪指甲,以免指甲过长伤到别人,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

5、家园联系共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严格使用幼儿接送卡,做到有卡才能接孩子,别人代接的需要提前和本班老师联系;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向家长宣传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也能重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篇8

风摩全球的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从这一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同时,环境布置还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军事色彩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国防启蒙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环境这一教育因素的重要性。我们应抓住园内外环境中的有效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具有本园特色的国防教育。

1 充分利用园内外的环境

我园座落在环境优美的部队大院家属区,院内一草一木都如军人般整齐挺立。随处可见的叔叔和庄严神圣的哨兵战士是幼儿每天入园见到的第一道风景线。进入园区,迷彩从林装饰起来的小小军事训练场,是每天孩子们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各班级都设有的国防宣传栏,里面贴满了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有趣直观的内容让幼儿流流连忘返。幼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的中互动并发展的。充满军事色彩的环境对幼儿的行为和发展之所以具有价值,不仅是因为它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思想因素,而且是因为儿童在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活动,并对环境起到了影响甚至改造作用。

2 充分利用活动室的环境

如何发挥这充满军事色彩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呢?首先各班级对墙面进行精心布置。墙饰布置要讲究艺术性,这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墙饰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应具有教育价值,比如:主墙壁上的各国国旗,和教学内容相关的 “祖国妈妈我爱你”,“叔叔真神气”“英雄人物在我心”等主题活动墙。有一部分我们只布置有背景图,有了共同的主题和背景,幼儿通过图画、折、撕、捏、等方式动手制作“我认识的武器”“各式各样的枪”等主题活动墙,这不仅增进了幼儿间的交流、分享和相互促进,也适时指向活动的目标。

3 设置军事特色区域的重要性

开展国防启蒙教育为什么要设置活动区呢?很显然,没有一定的场所和材料,孩子便没有活动的机会与条件,而他们又必须通过具体的操作、体验去获得经验,发展认知能力,因而可以说活动区是一种必备的“硬件”。于是,我园专门设置了军事体能训练场,还有小小军事体验馆,一进馆内首先巨幅三军仪仗队映入眼帘,有布置的和连队战士房间一模一样的区域;有三军作战武器模型,有自制的仿真作战沙盘等。真正做到了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有效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才能使军事特色的活动区域发挥真正的教育作用。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可以作为正式学习的延伸并丰富教育活动。在上完课或集中教育活动之后,幼儿在活动区内可以通过相应材料的操作来复习巩固与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内容丰富,有些能通过上课等正式学习来实现,而有些则要通过游戏、自由活动等非正式学习来实现,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活动区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幼儿个体充分发展。在活动区内,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水平自选活动,轻松自主,没有心理压力,不受局限,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任思维和想象自由驰骋,并体验成功及活动过程的愉快,。

篇9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129-02

“研训一体化”教育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它是以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为核心,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互融合的培训方式,“研训一体化”能有效促进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为此,幼儿园应根据实际情况,以体育节为切入口,将教师的培训和研讨相结合,做到以节带训、以节带研,从而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一、围绕体育节展开园本培训,更新教师观念

围绕体育节进行的一系列相关的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光有实践操作是不够的。如何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呢?就此,在体育节期间,可针对教师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相应的系列培训。如对《指南》(此处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同)健康部分的培训,使教师深刻理解了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教育策略。通过培训教师了解了《指南》中关于幼儿技能发展的一些活动,如拍球、跳绳等,不要求数量及达标,更不能机械训练。因此,教师要依据《指南》的精神,在体育节中针对幼儿园各个年段制定实施方案,以比赛和展示的形式让每个幼儿参与其中。

如“队列队形”培训后,大班组进行队列队形的编排并展示,根据展示情况对教师再次进行队列编排的培训。培训采取讨论形式进行。从最简单的四路纵队开始,请教师各抒己见接下来应如何安排队列较为妥当。结束时黑板上雏形的队列阵式呈现在了大家面前。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教师对体能的概念、幼儿基本动作的规范教学、运动的强度和密度等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二、围绕体育节展开园本教研,理念付诸与实践

幼儿园健康活动旨在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其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节中我们从幼儿的动作发展、游戏活动、技能锻炼等多方面结合对其进行训练,培养幼儿动作协调性、灵敏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机智、勇敢、合作、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而体育节当中各种丰富的体育竞赛项目的开展,能更好地强化和锻炼幼儿身心发展,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提高自我、促进专业化发展的好机会。

围绕体育节的开展和实施,幼儿的各项体育活动也在有序的进行着。在此期间,与之相关的教研活动紧跟其后。如“一棒接一棒”活动中,教师抓住了活动的重点,从训练幼儿从不同方向进行接棒,再到接力赛,将接棒动作从活动开始一直延续到活动结束。但是,在活动中教师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活动的热身运动如何把握好度?活动中的强度和密度问题如何掌握?等等。研讨中大家就这些问题群策群力,商议解决的办法,争取在以后的健康活动中碰到类似的问题教师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同时,通过研讨活动,大家对于运动的密度和强度的掌握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节,展示研训的成果

开展体育节活动,不仅在短期内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同时能将体育节中的一些项目作为幼儿锻炼的长期运动开展下去,使幼儿的体能训练和心理健康持续恒久的延续下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体育节又是教师和幼儿展示研训成果的一个平台。

1. 幼儿的个体素质得以提高

(1)增强幼儿体能体质。在《指南》健康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根据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选择适合本年龄段幼儿开展的体育项目活动。

如大班开展的“翻山越岭”活动中,采用轮胎和竹梯作为运动材料,将竹梯架在两头高低不一的轮胎上,教师将训练幼儿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有机结合。一开始,孩子们看到场地布置的架势,都心虚的往后躲,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们喜欢上这个运动项目,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到后来的健步如飞,孩子们的体能得到了锻炼和增强,也体验到了运动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2)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指南》指出,对于幼儿来说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就是情绪安定愉快。不良的情绪变化能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如激动、发怒等,会导致幼儿身体的机能失调,最后造成身体心理疾病。因此,体育节开展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要让幼儿身心愉快地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因此,在项目的选择和安排上,要做到童趣且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吸引幼儿参与的兴趣。

如大班的“士兵突击”活动中,将投沙包运动创设成一个情境游戏:小士兵分成3组进行,手拿“手榴弹”,穿过“小树林”、跨过“小沟”、走过“小桥”、爬过“草地”、跑到封锁线,将“手榴弹”用力投向敌人的“前沿阵地”,然后迅速跑回来。这些游戏能一下子将幼儿带入到活动中去,在最短的时间内激起幼儿的参与热情,减少了机械运动的乏味和无趣。其次,培养幼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开展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的能力强弱所造成的运动结果,如顺利完成、如中途遇到挫折、如不能完成等,这些运动结果会造成幼儿的骄傲情绪、挫败情绪或畏缩情绪。如不帮助幼儿将情绪调控好,很容易使幼儿的心理产生不良反应。为此,教师在体育活动时,面对幼儿的成功和失败,要及时给予评价,使幼儿不为一次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为一次的失败而耿耿于怀,心情愉悦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3)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为。体育节中,教师不但以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为目的,同时借助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培养幼儿机智、勇敢、不怕困难、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为此,教师要引导幼儿灵活、认真地完成任务,发现幼儿有畏难情绪,就及时地鼓励他们:你很勇敢,一定能行的;再坚持一会儿就胜利了;加油,快爬起来,继续前进等。在集体项目中,孩子们也会表现出较强的团队意识,不断为自己班的幼儿喊加油。当活动中有幼儿摔倒受伤,孩子们总是关切地围过来询问:“怎么样,没关系吧?”大家都自觉主动地遵守规则,他们勇敢进取、不怕挫折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教师的指导水平得以提升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落实各个健康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呢?为此,幼儿园园本培训领导小组展开讨论,最后确定从体育节入手,进行研训结合,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提高幼儿园整体健康教育教学质量。

如在教案的设计上,教师针对幼儿的体能发展,更注重活动的密度和强度。在活动“弹簧跳跳跳”中,教师对于活动前的热身运动如何准备?动作的编排是否与活动内容相匹配?活动中弹簧跳的次数是否能达到一定的强度?是否符合中班年龄段孩子的发展需要?放松运动的安排是否达到了放松的目的?这些问题在园本培训之后,在教研活动时都纳入了教师在预设活动时所要考虑的事项中。

又如,体育节中队形队列的展示。教师通过自身培训后,将所学内容转化到孩子身上。教师的口令干脆利落了,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孩子们都心领神会,指令性更强了。孩子们饱满的精神、整齐的站队、飒爽的风姿,都给幼儿园全体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研训教师再也不是盲目地去操作,而是在计划方案的指引下,在实施策略的指导下,在研训制度的支持下,一步步扎实地走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运动项目开展着,一节节别开生面的教育活动展示着,一个个困惑、一个个问题,在培训中、在研讨中解决着。研训一体化使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重新焕发活力,使教师的指导水平得以提高。

借助体育节这个平台开展的各项有效园本研训活动,引领着教师,激活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和发展。有针对性的研训又使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军校学员作为一个独立、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一个生理上已经进入生长稳定期而心理上却处于还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此阶段的心理冲突在价值观念、理想与现实、相对剥夺、应对技能等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社会的影响、环境的约束、家庭的变故、个人的发展都可能随时引发心理危机。

一、军校学员心理健康调查

对于学员来说什么是心理健康?他们是如何对待和处理心理问题的?为了了解学员的想法和应对心理问题的方式,我们对大三的113名学员进行了一个小范围的抽样调查。

在对“你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的回答中,有57.52%的学员认为是“处世乐观,热情诚恳”,其次是“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20.35%)。这样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学员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倾向于性格开朗、诚实宽容。在选择“你觉得下列哪项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时,有55.75%的学员认为是“日常学习生活环境的影响”,23.90%的学员认为是“后天家庭教育的影响”,还有15.93%的学员认为和自身的先天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可见家庭教育、先天心理素质和周围学习生活环境是影响学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学员的心理问题,主要由哪些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呢?通过调查显示,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业的压力(25.66%)、人际关系的影响(19.47%)、自我认知失调和自我存在感的缺失(18.58)。可见,对于大三的学员来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明确自身的价值和未来奋斗的目标,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协调环境能有效地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军校学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分析

1.家庭问题

主要包括家庭经济问题、父母关系和谐程度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培养方式、与亲人的关系程度等方面。由于家庭教育是学员的第一课堂,学员最初的是非意识都是通过对家长和亲人的模仿学习而来的,这些意识是耳濡目染的,从小就刻在孩子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所以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长期以来,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强烈期望下,在只追求学习成绩的压力下,家长在教育学员的过程中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一部分学员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不懂得科学的教育观念,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上采用一些自认为很正确的错误观点来误导孩子,在教育方式上也多采用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落后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

2.学业问题

大学的教育与学习方式和高中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高中时,每天上课内容很少,而且老师总是反复复习以前学过的东西,充分利用自习等时间给学生讲习题,每天任务安排得很满,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大学课程很多,教员上课进度很快,和学员交流的时间有限,平时作业和考试都非常少,自习课的时间大都留给学员自由支配,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计划、如何进行进度控制,都由学员自己安排。部分学员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劲头不足,利用这些自由的时间上网、玩游戏、看小说等,最后导致上课倦怠、没有激情、厌学、考试作弊、考试不及格等问题的出现,为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还有一些学员有较强的进取心,但对考试成绩排名、奖学金评定等表现在学业上的激烈竞争准备不足,稍遇困难和挫折,就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甚至一撅不振,缺乏应有的自信心与耐挫力,表现出一种在学业上的严重危机感。另外还有一些学员求知欲较强,危机意识浓厚,为自己制定了较高的学习目标,除了拼命学好专业课程外,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外语、计算机、第二专业课程,或者长时间的准备考研等,从而使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一旦目标没有实现,便产生严重的心理挫折和失败感。

3.人际关系紧张所带来的交往危机

随着心理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员强烈地渴望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相互交换情感体验、倾诉内心秘密的要求,并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但有的学员由于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或由于自身修养比较差,自以为是,过分注重个人利益而在群体中不受欢迎;有的学员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态度较差,得不到教员的认可、关怀和鼓励,师生关系紧张;有的因为家庭矛盾或亲子关系紧张而导致性格孤僻,冷漠,不愿与人进行正常的交往与沟通。凡此种种人际关系的不协调都会造成学员的挫折心理、甚至有可能直接引发心理危机。就如心理医生曾经提出,当某些学员长期处于一种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时,不仅不能与周围的同学进行情感交流,还会使原本就有的自卑、抑郁、封闭、怪异的性格更加根深蒂固,进而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

4.环境适应不良的影响

军校与地方大学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一军校在管理制度上较为严格,学员必须无条件的遵守和执行学员条令条例的相关规定,课余时间大都由学院、系部和学员队统一安排、规划,学员不得擅自外出,这就使得学员能够自由活动、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一部分学员对比地方大学的同学,感觉自己的生活枯燥、乏味,没有自由,从而产生一种厌烦、倦怠的思想。二是在军校,学员的公差、勤务相对比较多,这对于习惯了用大量完整的时间去进行学习的学员来说,适应相对比较困难。有部分学员因学习计划经常被打乱,目标难以实现,而产生了厌烦、抑郁的情绪,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这都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三是军校对学员的体能较为重视,体能训练是日常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部分学员由于体能较差,担心考核不合格,害怕拖班级后腿,从而产生了自怨、自卑的不良情绪,导致性格趋向敏感、孤僻,严重时会引发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生。

篇11

心理学表明,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人能否成材,不仅依赖于智力因素,也要依靠非智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大。特别是意志力、韧性、进取心、自信心,这对孩子的前途发展更为重要。

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但需要正确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作为体育教师我认为发展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行多项素质教育,才能使孩子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鼓励、表扬,增强自信;

面对陌生的世界,每个正常的儿童都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都会作出反应,要试验,要探索,体育课上,简单的器械,会吸引孩子爬上爬下,自己的好奇心一时间得到了满足,当让孩子作某一规定动作,特别是在动作失败两三次后,孩子已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此时教师的作法就是积极鼓励,让孩子充满自信,使其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动作。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即时的鼓励与表扬,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二、激发学习动机

在体育课中,刚开始有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不太感兴趣,不明确体育课的目的,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因此,就没有学习的“动机”,缺乏了动机,课堂上就不会认真投入,而是应付了事,这就意味着体育课可有可无,上与不上根本就是一回事,而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明确目的激励学习动机。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特别是当前正掀起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应充分把握机会,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是对人的身体进行教育。运用运动的手段来增强体质,掌握多一些运动能力,可以丰富锻炼身体的手段,促进更科学地锻炼身体,使思想品质得到磨练。

2、响应新课改,采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以前木纳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内容融入一情景中,使学生在情景中愉快,自觉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使学生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从而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例如我在教折返跑时,由于折返跑比较枯燥无味,教学中,我创设了“送熊猫给台湾同胞”的情景,并配上了音乐---台湾同胞…..孩子很快就融入到了情景中,整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投入,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效果非常好。

三、意志的培养

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是人成才成功的柱石。原子说的创造者道尔顿说:“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发扬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像人走路一样,预定走十里,走到七八里时就会感到累,预定走100里,走了几十里觉得累。让孩子参与检查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意志。如某家长与5岁的孩子共同制定意志训练十项计划,每完成一项,都让孩子自己打上五角星促使孩子意志品质的发展。

2、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长跑是一项不大受青少年学生“欢迎”的运动。而长跑对于锻炼身体和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上课之前,要先作如思想动员,并介绍长跑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如“极点”“第二次呼吸”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练习时能知难而进。再通过一些科学的体能训练安排,使学生得到合理的锻炼,并且在测试时使学生明确“耐久跑”测试一方面是对耐久跑能力的测验,另一方面又是对学生坚强意志的测试。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确耐久跑练习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

四、兴趣的培养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更为重要。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学习的动力,多靠已形成的兴趣左右。主要是直接兴趣(具体形象事物本身引起的),如看电影后学习英雄的美德,也模仿反面人物的言行,分辨力差。发展积极兴趣,对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孩子喜欢玩“打敌人”的游戏,我们可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设置一定的情景,道具,诱发他们学习有关投掷的知识,培养他们对投掷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多方的兴趣;接着孩子兴趣的持久性,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孩子具有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促使智力发展。

五、良好的情感是学生成才的催化剂

情感有调节作用,能引起和维持人的行动,有排除障碍的功能。如,对敌人的恨,促使他勇敢杀敌,惊慌时会有意避开危险。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呢?

1、设置情景,增长知识,提高认识,培养情感。有培养深厚情感的基础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如,对祖国的爱,是建立在对祖国的认识上,在投掷课上,可设置炸敌人碉堡的的情景,孩子会很快进入到情景,进入角色,即掌握了投掷技术,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2、通过气氛高昂的游戏,陶冶孩子的情操,为学生智力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背景。比如说在新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学生会很快进入角色,鸡妈妈会尽自己的一切力去救自己的孩子…… 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探索,去理智地思考,促进智力发展。

总之,非智力因素能促进智力因素发展,提高人工作和学习效率,陶冶人高尚生活情趣,对造就人才有其重要的实际意义。所以在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把培养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就如同人的两只手,缺了哪一个也不行。在重视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很有好处。

参考文献:

[1]陈天石 .从教育实习体育系教学改革的思路[R].福建体育科技.1998.8

[2]林文川 .体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R].福建学校体育卫生.1993.2

[3]王为民 .体育教学与意志培养[R].福建学校体育卫生 .1997.3

[4]李秀丽 .体育在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作用[R].体育教学. 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