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数字化技术与制造技术

数字化技术与制造技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8 15:27: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数字化技术与制造技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数字化技术与制造技术

篇1

众所周知,机械设计技术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的关键,只有做好设计工作,生产出的产品才可以拥有优秀的质量。每一不同时期的机械产品都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发生改变,而设计人员做出的设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成品本身产生较大的影响。在21世纪,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开始普及,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该多多利用这项技术,使这项技术达到最好的应用效果。

1目前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发展形势

1.1数字智能化已成为流行趋势

在21世纪,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流行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社会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数字化也可以毫无压力的使机械设计工作可以更顺利的展开,工作人员可以在开始设计工作之前,就模拟出一建筑模型,然后参照模型进行设计。毫无疑问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充足的模拟事前准备,这种事前准备也可以提升设计成品的整体质量。

1.2在建筑模型中数字化模拟发挥的作用

由于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正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社会的发展。而机械设计制造也能够利用数字化技术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在进行机械设计工作时数字化技术可以为其带去非常多的便利,比如,在开始进行机械设计工作之前,与设计有关的工作人员就可以目标为依据建立模型,然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一一对应的设计工作,这也能够使机械设计实际工作顺利展开。

1.3机械设计工作的并行化开始发挥作用

因为中国现如今的工业化水平在逐渐的提升,与此同时机械设计产品的外观以及使用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样一来也就对机械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为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所需要完成的步骤非常繁琐,而且需要的工作人员也比较多,但是很多人一起进行工作的话就非常容易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工作,所以在现如今的工作过程中正在竭力避免出现多人在同一空间进行工作的情况,但一人完成的人工成果也很难跟现如今的机械设计工作要求相符合。而现如今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流行以及广泛被应用,达到了在网络上可以实时进行资源信息共享,信息数据等都可以通过互相之间的传输进行共享的地步,除此以外,这种共享也可以使传统信息传递方式不受空间与时间的束缚。这就避免了空间的影响,该种信息共享甚至可以使在不同空间的设计工作者在同一时间一起完成工作。比如说,在开始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工作的过程中间,如果在设计小组中的某名设计工作人员因为不得已的家庭方面的缘故或者是任何其他事情不得不提前离开去处理事情而无法参加小组团体研究,这种资源共享并行化模式开始普及之后,他就能够实时的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跟小组团队之间的实时通话视频,可以把传统类型的开会研究模式转化成实时的视频会议模式,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使机械设计工作在截止日期之前按时完成。工作人员可以这种并行化的工作模式可以实时通过互相之间的互惠互助高效完成工作,也可以提高设计技术,提升工作效果。

1.4在机械自动化的基础之上尽力完善智能化体系

在机械设计制造的工作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使用这种自动化技术可以让机械设计工作在最大程度之上缩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由于现如今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工作,与之对应的机械的自动化程度与之前相比也就变得越来越高,工作人员也对机械自动化设计的过程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与之有关的机械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始进行对应的机械设计工作时必须使用智能化技术,以建立完美的智能化体系。

2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与数字化智能化结合发展前景

2.1在机械设计制造流程中必须注意设计工作系统化模式

机械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机械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首先考虑到整个大局设计工作的细节系统化,必须事先制定出一智能化全面化的设计体系,并且还要对这种智能化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讨论研究,之后再逐一的研究该体系系统的子系统,再把各种子系统全部考虑进去,进行改善并优化整体系统。

2.2在机械设计制造流程中必须注意设计人员的精英化模式

在机械设计人员开始进行机械设计工作的过程之中,大面积的使用计算机网络也让机械设计工作的效率及其整体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现如今的计算机网络也还没有发展到无机操作的地步,在任何时候也都是需要人工进行整体操控的,人民群众可以为计算机网络投入大量的创造力以及活力,让计算机网络可以达到长足发展。基于上述考虑,机械设计工作人员在现如今的机械设计制造工作过程中依然占据着领先地位,设计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去完成机械设计工作中另外的环节,这样一来机械设计工作人员也就有了更多其他的时间在其他的环节投入精力去开发创造新设计,所以在机械设计制造的工作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必须对设计工作的核心首要环节投入大量的精力,因为该核心环节具有非常大的潜力等待我们去开发。

2.3在机械设计制造流程中必须注意产品的商品化模式

如果机械设计人员在完成产品之后想要验证设计工作是否成功,工作人员首先应该验证该产品是否具有商品化特征,设计工作人员为了让产品具有商品化,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就必须事先调查市场需求,并且依据调查结果开始做产品定位,以得到商品化的产品,提升它的整体竞争能力。

3应用实例分析——智能化CAD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上世纪4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随后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加工机床中,逐渐发展为数控技术。现阶段,一部分发达国家已经100%实数字化设计和生产,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待提升。以往应用的CAD技术主要用于计算,难以良好的处理设计方案以及结构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智能化CAD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智能CAD的构成中包含着多个智能体以及多种功能模块,可以完成产品设计工作。因此在农业机械设计中添加智能CAD技术的应用可提升农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效率及质量。农业机械设计具有种类型号多、结构简单且稳定、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的特点,因此其智能化CAD技术的应用需要配置合理系统框架。可在参数设计基础上引入装配模型进行智能化框架设计,经过实例推理、参数设计以及变量设计技术的合理应用提升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率。

4结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工业改革换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为与时展的高要求相符,机械设计制造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力行的深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工作的进程。在达成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数字化的基础上,再达成机械技术智能化的目标也已经是囊中之物。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进一步学习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以此为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树臣.机械设计技术的现状与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研究[J].通讯世界,2015(08).

[2]周济.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J].中国机械工程,2012(10).

篇2

中图分类号:TK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004-01

中高速柴油机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推进和船舶电站、陆用电站等,具有结构复杂、尺寸大、零部件类型及数量多、配套行业面广的产品特点,产品生产具有批量小、配套方案多样化的特征,制造周期较长。如何在行业内广泛深入的应用数字技术,对于提高柴油机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未来中高速柴油机制造技术发展的方向。

1 国内中高速柴油机企业数字化制造技术现状

我国中高速柴油机企业数字化制造技术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在柴油机零部件设计、工艺、工装、数控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数字化应用水平逐步提高,大致如下。

1)基础环境:计算机应用基本普及,网络建设和计算机硬件配备与时代接轨,行业通用仿真分析软件、CAD/CAM/CAE/PDM等软件系统逐步普及,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开发了部分有企业特征的专用数字化系统,形成了初具模型的数字化工作方法和能力,为数字化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保障。

2)设计、工艺技术:普及了以二维CAD软件为基础的产品、工装设计,三维CAD/CAM设计份额持续增长;CAPP技术在工艺中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PDM开始在企业局部应用;MES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构建。

3)企业管理: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生产计划、车间物流计划等方面均推广了各种信息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产品生产计划和物料定额计划数字化方案制定和管理;开展了EPR、OA等管理流程优化工作,管理效率明显提升,管理成本大幅降低,应用效果显著。

4)生产线:机械加工数控设备有较大增长,关键零件实现数控编程制造;检测设备仪器采用了三坐标、数显测量尺、电子窥镜、激光扫描等数字设备;仓储管理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

2 我国中高速柴油机数字化制造面临的问题

国内中高速柴油机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仍然差距显著,数字化制造在中高速柴油机制造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函待提高。主要表现如下。

1)数字化制造技术缺少成熟模型。企业多注重柴油机产品设计技术,一般只在部分环节上辅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忽视数字化技术系统化应用。行业缺少可参考的完整成熟数字化方案,难以形成系统化数字制造技术体系。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产生的效益、效果只是比较传统作业手段有所长进,并未充分发挥数字化功效。

2)数字化技术“信息孤岛”问题十分严峻。单位与单位甚至单位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之间,数字化技术系统相互隔离、各自为政。各种相互有关联的数据资源无法有效的集成和共享、交流,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经常发生。数据共享和交流平台建设缓慢,平台建设者和使用者缺乏深入沟通,纸介质技术资料继续是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的唯一“合法”手序,数字化数据更新滞后难以实战。

3)企业内部数字化系统未摆脱传统串行模式,并行工程不易实施。企业设计、工艺、生产、检验数字化应用体系串行现象突出,缺乏能够引领团队协作的数字化顶层并行设计方案,使得制造数据衔接缺乏默契,生产准备周期长,信息交流存在各种障碍,由此造成实施柴油机制造并行工程困难。

4)数字化制造技术开发滞后。柴油机企业的数字化开发能力不强,数字技术标准建设滞后于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数字化软件企业对柴油机行业又缺少符合时展要求的长周期系统化调研,数字化软件设计也常常只是简单模仿部分传统作业模式流程,数字化模式未能深入改变传统作业思路。

3 中高速规模柴油机企业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柴油机的研制水平要与时展相得益彰,数字化技术必须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得到应用,通过数字技术增强柴油机企业的研发能力。我国中高速规模柴油机制造正处于与数字化制造技术相结合由引进技术向自行研发的重要时期,呈现出以下趋势。

1)建立基于单一数据源制造模式。实现CAD/CAPP/CAM/CAE等多种数字技术一体化,使产品制造向无纸化制造方向发展。产品设计、工艺工装设计、加工与装配数据实现共享和继承、重组,单一数据源为产品的优化设计、性能分析、生产制造、装配、质量检验及企业生产系统规划、调度、各级过程管理与控制提供一体化模型支持,可使生产全过程信息交流无障碍、从而使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更好的结果。

2)实现相互关联不同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知识库资源、制造资源、用户资源等各种相互关联资源将进一步得到整合,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体系使企业各级人员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现象,进一步提升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3)建立数字化并行网络辅助制造体系。制造系统采用并行化网络制造环境组织业务流程,实现产品和工艺设计结果的早期验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4)建立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虚拟企业协同工作平台。实现数字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从产品设计,工艺方案、生产计划、零件制造、装配试验、仓储物流到用户服务的快速响应系统,建立基于实现共享和交流的集成工作平台标准体系。使产品从设计到交付全过程信息无缝链接传递及反馈。

4 数字化制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面对国内中高速柴油机制造业的迫切需要,数字化制造技术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进一步发展。

1)推动流程优化。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先进制造、管理模式,总结和提炼适应我国柴油机设计和制造数字化模式。以自主研发为契机,推动中高速柴油机企业在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等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流程优化,落实并行工程全面实施。

2)重点研究数字化制造统一数据库及集成应用。着重研究CAD/CAPP/CAM/PDM/MES等各类单项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系统的集成,构建基于统一数据库体系的企业级集成平台,发挥集成应用效果。

3)开展柴油机企业之间、企业与院校、研究机构、软件公司等相互交流,共同为中高速柴油机行业摸索出一条具有行业特征的系统化数字制造技术模式。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人员激励、培养、锻炼计划,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规范化和高层次地数字化制造技术培训应广泛开展。

5 结束语

数字化制造技术是全局性、体系化的新技术,涉及产品研制的各个环节,中高速柴油机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国防安全的重要产品,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是国内中高速柴油机企业研制的必由之路,此项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必将使国内中高速柴油机研制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3

引言

在国家经济中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国力,关系着国家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对先进的技术进行了积极的应用。目前,在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同时,为机械制造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机械制造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1、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概况

机械自动化技术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此时的生产实现了无人化,通过程序的设定,保证了机械设备的有序与高效生产。此技术实现了对传统机械制造的改进,使其实现了自动化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劳动强度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同时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更加显著,进而促进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1]。

在机械制造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使生产具有了自动化与连续性,同时对生产流程也实现了优化,此时的加工时间有所缩短,加工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进而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机械制造业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加工生产更加安全,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机械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更加显著,进而保证了生产的效率,提高了生产的质量,控制了生产的成本。

2、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机械制造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对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数控机床与柔性制造系统等,在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使机械制造具有了集成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特点。在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中,其自动化的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为单机自动化与刚性自动化,仅有少数企业对集成自动化、柔性制造系统有所了解,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自动化技术进行积极的研究与广泛的应用,以此为其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在此基础上,企业的综合效益才能够更加显著。

2.1集成化机械制造

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机械制造生产具有了集成化,在实际制造时,通过计算机系统,使制造流程得到了调整与改进,同时,在数据库与网络的支持下,使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机械制造的集成化主要是将机械制造进行了整合,使其成为了有机的整体,其制造流程的主体为机械、中心为人员,此时的机械制造具有高效性、节约性与环保性,不仅促进了机械制造效率的提高,还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有效运用,并且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2]。

机械制造通过对集成系统的应用,促进了计算机作用的发挥,其系统主要有制造自动化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与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等,同时还包括计算机辅助系统,如:数控程序编制、计算机辅助设计。

2.2精细化机械制造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结合了精细化理念,此时的加工误差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缩小,每个机械的生产均具有标准化与规范化。目前,机械自动化生产的精度已经达到了1nm的要求,特别是在纳米技术的支持下,机械制造的精细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2.3数字化机械制造

现阶段,机械制造发展趋于数字化,具体表现在机械制造的设计、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在设计环节,通过对计算机的利用,借助其计算的能力,对机械制造的过程进行了模拟,对其加工的材料进行了统计,以此保证了设计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在生产环节,主要是发挥了计算机的作用,对生产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并且保证了加工的精准性与高效性,同时,实现了生产系统与运输系统二者的有效联系;在管理环节,为了实现对机械制造的全方位管理,借助了数字信号,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为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信息[3]。

当前,在机械自动化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便是数控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机械产品对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此时,通过数控技术的应用,对加工生产实现了自动的修复与更正,在此基础上,保证了机械制造产品的高精度。数控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对加工故障的及时修复,而故障问题的有效处理,保证了生产的有序性与高效性。

2.4智能化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通过对智能加工系统的运用,使加工生产具有了智能化的特点,通过智能的分析、判断与推理等,保证了生产的有序性与高效性,同时此系统还具备一定的友好性与适应性,再者在模块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安全与节约生产。

3、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首先,要注重发展的实用性。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才能够具有高质量,其产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够更加显著,进而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也将具有持续性与经济性。

其次,要关注发展的低能耗。目前,对于任何国家或者地区而言,能源问题均十分严峻,机械制造业对能源的消耗量相对较大,通过我国机械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相比,前者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十分显著,因此,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能耗的降低,在技术的支持下,使生产具有低能耗与高产出的特点[4]。

最后,要促进配套技术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自动化技术对相关的技术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如:芯片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与控制软件编程技术等。通过对配套技术的积极运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总结

综上所述,在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是重要的,它使机械制造实现了集成化、精细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但目前,我国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水平仍相对较低,为了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对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积极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才能够具有先进性与高效性,进而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将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大琦,赵晓鹏.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机械制造工艺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8:54.

篇4

1.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1.1.机械自动化技术管理

我国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甚至一些大型的公司在信息化和自动化相关系统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中还没有转变观念和思想,尽管技术水平具备一定的高度,但是管理模式还是沿用了以往的管理模式,工作人员对于如何利用自动化设备和做好相应的规范管理工作还存在疑惑,管理方式较为传统,工作效率依然没有多大的提升,很少会使用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以及软件服务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大多还是采用以往的决策模式,这就导致先进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被搁置,或者其功能和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这就违背了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和长远发展的需求,尤其在机械制造领域,参与设备管理、设计以及制造、维护的还是以人工操作为主,这些管理工作与自动化的计算机管理程序难以形成融合和相互促进。

1.2.机械自动化技术设计

我国自动化软件以及应用系统的搭建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因此在机械制造的设计阶段难以形成全面的自动化设计和调整模式,而且先进技术的应用也有一定的限定范围和时间过程来检验,因此目前我国在自动化设计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能够接受并合理利用自动化程序软件的企业数量很少,应用普及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和强化。

1.3.机械自动化技术制造工艺

随着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的技术应用逐渐得到更多的企业和工厂的青睐,但是在制造工艺的一些具体指标和参数上,也就是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自动化的制造工艺程序以及相关工艺创新与传统的技术方法的优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它是以计算机应用系统作为基础进行控制和操作的,要改善工艺制造水平,提高制造的能力和产品的质量,就必须要大力开展计算机程序的开发与实践应用,才能迅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加以解决和弥补,否则就会出现自动化设备独立运作,难以形成体系化生产的规模,会将各种设备的作用和功能分离开来,无法形成合力,企业的生产能力还是得不到质的提升,尽管产量有所提升,但是在质量层面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2基于自动化理念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实际运用

2.1自动信息系统

现阶段研究机械制造行业,信息自动化是普及度高的技术类工种。该项技术设计的内容包括产品的数据库管理和工业辅助设计这两部分内容。信息自动化是通过辅助工业设计多项设计。产品设计中会产生的数据信息,借助数据库归纳和总结相关的数据信息,分析数据信息的各项指标,指導未来生产,并为生产提供更多的可用信息。辅助制造功能,是对数控技术的统称,这是机械制造的核心技术手段之一,能控制产品的生产数量,能量化处理产品的工业和技术,进而通过数据整理,控制机械生产全过程。其中工业的辅助设计、计算机的辅助制造均能提升产品性能。为让产品性能更好,需要在制造中融入工业性和科学性的内容。

2.2自动检测技术

这一技术是以传统仪器、传感器为基础发展而来。通常情况下,机械制造过程中,这一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如此一来产品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在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微型计算机进行检测,保证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机械制造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3生产自动化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最广泛的自动化技术是生产自动化,该技术将整个自动化系统引入生产的各个环节,逐步制造机械组件,在生产机械组件中重复性的完成各项制造工业。制造过程中,不但要转变传统制造环节,更要提升生产进度,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使用该项技术能够减少劳动生产强度,缓解人员工作压力。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展望

3.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会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是在自动化发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相对而言智能化的机械设计制造相比机械设計制造自动化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和设备支持要求更高,智能化能够实现机械设计制造的全程监控和维护,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必然,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我国部分领域上实现了应用,相信在不就的将来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将会逐渐走向智能化。

3.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会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是我国社会和科技技术发展的一大发展方向,数字化指的是将技术图纸、设备参数、设备图形、生产信息、运行数据等通过计算机或相关设备转化为数字信号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当中之后在通过自动化设备的解析和利用转化后的数字信号来进行相关的生产活动,进而实现了机械设计制造的数字化、自动化生产,机械设计制造数字化应用可以让生产过程中的误差降到最低,保障机械设计制造过程更为顺畅和合理,数字化的发展和实现可以使得机械设计制造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可以远程的控制和管理机械设计制造的生产、设计,进而保障了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因人工操作产生的误差带来的影响,进而保障了机械设计制造的质量。

3.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会向着生态化方向发展

我国在建国初期过于追求生产的效率,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我国政府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生产的目标。长久以来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力度严重不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料严重的影响了周边环境,这与我国的环保政策是互相矛盾的。因此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趋势,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向着生态化发展成为了必然。生态化发展趋势要求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及时的处理工业废料,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有机的融入环保理念,进而实现机械设计制的绿色化和生态化。

4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数字化、生态化、智能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因此与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相关的科研人员应秉持着坚持不懈的态度,深入的研究自动化理论和设备,进而提升和促进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刘荣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点和优势及发展趋势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6(6) 

篇5

中图分类号:TS118 文献标志码:A

Building Unmanned Digital Cotton Spinning Mill Based 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bstract: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for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his requires textile machinery producers strengthen their R&D on digital, intelligent spinning equipment to help cotton spinning mills use less labor or build unmanned workshop. Nowadays, although domestic cotton spinning industry has the largest production capacity around the world, most domestic cotton spinning machines are not so good in intelligent performanc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arket, it is significant for textile machinery producers to develop cutting-edge textile machinery applying new ideas and technology, and help to build new intelligent unmanned cotton spinning mill.

Key word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unmanned digital cotton spinning mill; internet-based; big data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纺织行业的生产成本普遍上涨,大量企业出现了用工成本大幅度上升和招工难并存的局面,而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也严重了影响纺织企业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学人》2012 年4月发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与创新”专题报道中阐述了目前由技术创新引发的制造业的深刻变化,指出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制造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在发达国家,汽车、电子电器、工程机械等行业已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出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内各项新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这将对纺织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连续化和集成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挥强劲的驱动作用。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有纺织工厂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生产状况和车间环境实现了集中监控和远程控制,工人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作为纺织科技的重要载体,数字化、智能化的纺织工厂将是纺织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是现代纺织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应用体现。

2 经纬纺机新型无人化棉纺工厂

棉纺是纺织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内,棉纺机械较早推广使用数字化技术,棉纺工厂的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国际新技术相比在高速、高产、高质、连续化、智能化及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国外先进纺机具备了高度智能化的功能,生产自动化、连续化程度很高。

作为中国最大的棉纺织成套设备供应商,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纬纺机”)拥有30多家分、子公司,产品覆盖清、钢、并、粗、细、络、捻、织、染等工艺流程。经纬纺机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产、学、研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利用棉纺装备开发平台协同分、子公司研发和应用当代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致力于打造新型无人化数字棉纺工厂。图 1 描述了经纬纺机新型无人化数字棉纺工厂的构想。

经纬纺机新型无人化数字棉纺工厂主要由智能化单元设备、车间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智能物流与搬运系统、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系统组成。数字棉纺工厂提供的棉纺成套工艺方案包括:精梳/紧密纺成套工艺、普梳成套工艺、气流纺成套工艺。紧密纺流程:清梳联合机(含清花设备、异性纤维分检机、梳棉机)头并并条机条并卷联合机精梳机末并并条机自动落纱粗纱机集体落纱环锭细纱机细络联型自动络筒机。转杯纺流程:清梳联合机并条机转杯纺纱机。

无人化数字棉纺工厂能够把传统上分为多个工序的棉纺装备通过自动化、连续化、数字化技术集成为一个智能化的整体进行管理,将原来需要大量人工管理的生产流程统一在系统智能管控之下,将原来大量需要人工搬运的原料和半成品实现自动输送,将原来大量需要一线工人掌握高超技能的操作简化为装备的自动化标准操作,各项生产工艺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分析、预测。无人化数字棉纺工厂是现代纺织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的综合体现,也是实现智能化纺织的必经之路。 2.1 棉纺单机设备由机电一体化走向智能化

智能化纺织机械是在原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和计算机技术,融合传感器技术、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其具有感知、推理和逻辑分析功能,以实现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自主决策能力。比如,纺织过程各种工艺参数、运行状态能够在线检测、显示和自动调节;机台具有自适应的生产控制、智能化加工编程、故障自动诊断、远程监控等功能。智能化纺织机械是新型无人化数字棉纺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表 1列出了几种主要棉纺单机的作用和智能化功能。

综上所述,棉纺机械单机的智能化主要体现为:(1)在机电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机器视觉、模式识别等技术实现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如异纤分检机、自动络筒机的断纱智能检测装置和空管自动识别装置;(2)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细纱机集体落纱全过程恒张力控制技术、半自动转杯纺纱机张力精确控制系统;(3)先进的驱动技术,有变频调速、交流伺服、步进电机等;(4)联网接口、RFID射频识别、现场总线和人机界面,实现工艺参数、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显示和自动调节,使机器运行在最优状态,具备故障显示和自动排除、远程诊断和服务等功能。

2.2 棉纺工序连续化

随着纺织工厂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单机自动化已经无法满足纺织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智能化技术将纺纱工序进行合理的硬连接或软连接,实现工序连续化已经成为棉纺工厂目前的迫切需求,并为最终实现纺纱全自动化铺平道路。

2.2.1 联合机

联合机是将不同工序设备进行有机的自动联结,如: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等,使部分纺纱工序连续化,实现少人或无人管理的从原棉到成品纱的连续生产。

(1)清梳联:将清花工序与梳棉工序组合成一条新的生产线,实现棉纤维的抓取、开松、除杂、混合、梳理自动联接,直接生成棉条。该设备精确配合自调匀整系统,对棉流、棉箱、棉层、棉条进行智能控制;工艺参数在线调整、数据实时采集、传递;设备故障自动诊断和维护。

(2)粗细联轨道自动输送系统:与自动落纱粗纱机配合,使用空中电动轨道小车系统EMS(Electrified Monorail Systems)牵引运纱单元将满筒粗纱送至满筒纱库,待细纱机发出需求信号后再将满筒粗纱送至细纱机;将细纱机用完的空管送回空管库,待粗纱机发出需求信号后再将空管送至粗纱机,供粗纱机自动落纱使用,实现粗细联。

(3)细络联:在细纱机和自动络筒机之间增加一个轨道联接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经细纱机自动落纱装置落下的管纱自动运输到自动络筒机进行络纱,并将空管自动运回到细纱机。经纬纺机研发的新型细络联型自动络筒机,可以与细纱机直接连接,自动落纱、生头、插管、换管、空管返回,实现了管纱从细纱机到络筒机的自动输送,改善纱线的清洁情况,避免纱线的接触损伤,减少毛羽增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2.2 智能化柔性物流仓储系统

自动导引车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电动轨道小车系统EMS与机器人技术在一些现代制造企业,比如汽车制造等领域已广泛应用,但是在棉纺行业中尚无应用。AGV、EMS系统配有电磁、磁条、光学、视觉等自动导引装置,按规定的导引路线自动行驶,用于多功能运输,是一个完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系统。

AGV、EMS系统具有自动导航、优化路线、自动作业、交通管理、车辆调度、安全避碰、自动充电、自动诊断、多传感器控制、网络交互等功能。数字棉纺工厂利用AGV、EMS系统与机器人技术,实现智能物流系统的柔性搬运、传输、打包等功能,包括条桶智能输送系统、精梳棉卷智能输送系统、粗纱空中输送系统、筒纱智能整理输送与包装系统等。

2.3 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实现棉纺工厂管控一体化

2.3.1 棉纺设备网络监控和管理系统

棉纺设备网络监控和管理系统利用传感器、通信、总线、数据库、物联网等技术,把棉纺厂单机设备的运转数据、产量数据、质量数据(如异纤分检机、电子清纱器等)、设备的用电数据、人员、环境温湿度、空压、除尘系统、电力供应、ERP数据等相互独立的信息流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消除生产过程的黑箱运行,实现纺织工厂的敏捷化、透明化、数字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

该系统以数据采集为基础,实时显示设备的状态,记录主机设备运行的各种数据;可按班组、员工、品种自动统计报表;实时记录设备的每个状态变化,如细纱机的落纱次数、落纱时间、落纱长度;把数据转换为状态的管理报警,如速度过高、CV值过高的报警;车间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可对温湿度、空压、粉尘浓度等环境状况进行监控,使得电力供应统一调度,工厂少人或无人值守,为各种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有利工具。

该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把棉纺工厂的各个单元联接起来,消除信息孤岛,构建全厂信息流,实现生产高效的管理;可对整个工厂的各种资源(如设备、能源、人员等)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提高棉纺工厂的智能化、信息化、管控一体化水平。

2.3.2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的融合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棉纺工业将应对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挑战。数字化纺织工厂设备(棉纺设备、辅助设备)众多,棉纺设备网络监控和管理系统实时采集成千上万个传感器的数据,并生成各种统计图表。企业ERP系统每天都在生成大量数据和报表。图 2 展示了数字化棉纺工厂信息数据处理流程图。这些数据不仅体量巨大,而且种类多样、实时性强。面对大数据,处理数据的效率就是企业的生命,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对其难以存储,单机数据分析统计工具也无法对其处理。

拥有数千万台机器的大规模并行运行的云计算平台为这些海量数据提供了廉价的存储空间和超强的计算能力。云存储不仅为数字棉纺工厂提供了远端大容量存储空间,而且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如对重要数据进行本地与云端的两级备份。另外,还可通过web方式、PC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等形式访问数据,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控,对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等。

大数据的核心是要获得数据价值,数据需要理解才能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最关键的部分是数据分析。打造智能化的数字棉纺工厂,就要依靠专家系统与智能软件对大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归纳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调节纺织机械设备达到最优的状态,进而更好地控制生产,同时将有用的信息反馈给管理者帮助其正确决策、执行,减少风险。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等技术的数据挖掘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异常分析、预测分析等,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并对生产异常状况进行报警、预测、判断和敏捷响应。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相辅相成,与棉纺设备网络监控和管理系统、企业ERP等系统的融合,将会对棉纺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改变企业传统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成为企业的神经系统及决策中心,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商务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3 结论与展望

新型无人化数字棉纺工厂实现了从原料到筒纱的自动化生产流程;从工厂环境辅助设备的监控到设备运转数据的采集;从设备单元的自动化、智能化到工厂生产的连续化、网络化、智能化,并最终实现少人化、无人化管理。智能棉纺设备具有高速、高产、高效的性能,能极大提高成纱品质和产品附加值。联合机和基于AGV、EMS、机器人系统的物流仓储系统实现了棉纺工序之间的刚/柔性联接,保证了全流程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连续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将助力棉纺设备网络监控和管理系统、ERP系统,提高棉纺工厂的信息化水平。因此,利用智能化技术,融合新思想、新技术,打造新型无人化数字棉纺工厂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纺织装备企业的主要任务之一。

建设新型无人化数字棉纺工厂,将对加快棉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节约用工成本,实现纺纱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应对国际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智能化数字棉纺工厂将会给纺织行业、纺机制造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路甬祥. 走向绿色和智能制造——中国制造发展之路[J].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10(3):37-38.

[2] A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manufacturing and innovation[EB/ OL]. The Economist,Apr. 2012. http:/// node/21552901.

[3] 周济.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J]. 中国机械工程,2012,23(20):2395-2400.

[4] 张国军,黄刚. 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应用现状与趋势[J]. 航空制造技术,2013(8):34-37.

[5] 韩丹,范文慧,邵贝恩. 棉纺装备协同制造平台技术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14(7):1337-1341.

[6] 孙文立. 加强科技战略化管理,增强装备制造集团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 纺织机械,2011(5):4-9.

[7] 范祥,卢道华,王佳. 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中的研究应用[J]. 现代制造工程,2007,(6):129-133.

[8] 赵斌,张红雨. RFID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 电子设计工程,2010,18(10):123-126.

[9] 张辰贝西,黄志球. 自动导航车(AGV)发展综述[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39(1):53-59.

[10] 李坡,吴彤,匡兴华. 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 国防科技,2011(1):18-22.

[11] 刘炜,夏翠娟,张春景. 大数据与关联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技术革命[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4):2-9.

[12] 张亚明,刘海鸥. 云计算研究综述——基于技术与商业价值双重视角[J]. 中国科技论坛,2010(8):126-133.

[13] Tom M Mitchell:Machine learning[M]. Boston,MA:McGraw-Hill,1997.

篇6

长期以来,世界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机械制造产业,甚至将其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步入新时代以来,精密化已成为机电产品的发展趋向,尤其是数控技术的诞生与广泛应用,为设备的自动化作业与运行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也为加工的柔性与高效率提供了关键性条件,促使机电制造业从传统的人工作业转向了智能化、自动化与集成化的现代作业。所以,本文针对数控机床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经济价值。

1数控机床与数控机床自动化的基本概述

数控机床的概念。数控机床的全称为数字控制机床,英文名为Computernumericalcontrolmachinetools,数控机床为简称,指的是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一种自动化机床。其中,动化程序控制系统可以对具有控制编码与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程序予以逻辑性的处理,并能够通过代码化形式对其译码进行数字式的表示,并通过一系列信息载体进行数控装置的输入。究其原因,数控机床属于集信息、微电子、液压、机械等多领域原理与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产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即便是在机械制造设备体系的整个领域中,也属于自动化水平高、效率高、精度高的工作母机。[1]与大众机床相比,数控机床独具特色,不需要对夹具、模具进行更换与制造,也不需要对机床进行常态化的调整,故而数控机床在技工零件需要高频率更换的状态下更为适用,这样能够大大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并节约工艺装备所需的大量成本费用。与此同时,数控机床的加工密度通常可达到0.05~0.1mm,且控制方式为数字信号模式,每当数控装置将一脉冲的信号输出之后,机床就会移动部件一脉冲的当量,尤其是在此过程中由机床传送给传动链的丝杆螺距和反向间隙的误差平均值可以通过数控装置予以曲补偿,故而数控机床与传统机床相比,其精度更高。在工业生产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体系中,数控机床的发展程度以及数控机床在金属切削加工机床产量中的占比也是可供参考的重要评估指标。由此可见,数控机床对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影响。数控机床的自动化内涵。在当前机床控制技术领域,数控车床自动化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其更多的应用于盘类零件或轴类零件等诸多切削加工作业中,如轴类或者盘类零件的复杂回转内外圆柱和曲面、内外圆柱面、圆锥螺纹、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等,同时还需要完成镗孔、铰孔、扩孔、钻孔、切槽等一系列作业程序。从本质上讲,数控机床自动化主要是前期予以设定好的具体加工流程,然后自动实现快速的零件加工程序。[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数控机床自动化技术工作者会根据零部件的加工路线、技术、位移量、工艺参数、辅助功能、切削参数等方面的指令性代码予以高度整合,进而设计编制出有机统一的详细加工程序单,罗列到该程序单上的有关内容能够被进一步转移到相关控制介质层面,进而最终在特定数控装置内部进行录入,此时加工作业指导任务也就完成了。借助于数字化技术,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的应用规模占数控机床总量的25%左右,是应用范围最广、普及程度最高的技术类型之一。

2数控机床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优势

2.1减少机械制造所需成本。在以往的传统机械制造领域,诸多工业类企业惯于借助人工操作方式实施工业产品的加工、生产与机床的制造等,因受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人工操作的失误率较高,机械制造质量与效率偏低,同时庞大繁重的工作量又同时给广大工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促使其很容易发生疲劳状态下生产作业的现象,这对生产制造的整体工作成本产生了直接影响,促使生产成本费用大大增加,而企业经济效益也随之显著下降,市场竞争力也会弱化。然而,科学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弥补人工操作的多种不足之处,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工业生产的质量与效率,且能够促使产品精度更优更高。2.2提升机械制造质量与效率。随着数控机床自动化技术的积极推广,工业领域中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也随之迅速提升。同时,因产品生产能够通过预设程序对自动运作进行指导,使得生产实际效率在无形之中得到优化与提升。加之,自动化技术的广泛普及促使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得到大幅升级,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传统机械制造模式带来的消极影响,机械制造的质量和制造效率都得到明显升级。2.3增强机械制造的资源利用率。自动化技术作为机械加工和机械制造流程中的重要技术资源之一,本身就具有人工操作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如对人力资源的节约、降低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消耗等。与此同时,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自动化技术推广、资源调配与优化使用得以最大化实现,有效增强了机械制造的资源利用率。

3数控机床自动化设计与制造路径

3.1数控机床的主体设计与加工主轴。数控机床的主轴回转精度的实际参数值的大小,对最终的加工精度有着直接影响,主轴的回转精度参数值高则加工精度高,主轴的回转精度参数值低则加工精度低。与此同时,主轴的回转速度和运行功率的参数,也是影响加工效率的重要因素和关键。[3]与传统机床制造不同,数控机床的主轴变速自动化水平以及定位的精准性等,都对数控机床的自动化水平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图1所示)。究其原因,主轴箱主要负责机床的自动调速。截至目前,机械传动式的变速装置已经被取代,大范围推广与使用的是无级自动化调整,自动化加工程度大幅提升。导轨。数控机床中的导轨主要负责引导和控制加工任务,是保证加工运动精准性的核心与关键,更是促进车床精度加工实现的重要部件。目前,我国在数控机床领域中多采用金属型的滑动导轨,对于部分特定的数控机床,则采用新型的贴塑导轨。[4]与传统导轨相比,贴塑导轨优势十分突出,尤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最为突出的就是性极好,且摩擦系数较小。3.2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和数控装置与普通机床不同,数控机床配置了伺服系统和数控装置,同时机床检测装置也能对制造的全部过程进行测试与监督,而数控装置在整个运作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配作用,伺服系统则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配合完成作业。具体而言,数控装置的重要组成部件为计算机系统,其核心功能在于接受信息,再经对其他系统的精确调配和处理实现制造过程按照既定指挥有序执行,而数控装置则用以反馈信息并发出新的指令。伺服系统。传统的普通机床借助于伺服电机对机床进行驱动,进而完成作业加工,这一机构就是所谓的伺服机构。[5]但数控机床主要是借助于运算电路产生强烈的脉冲信号,并通过这些信号实现驱动电路控制的伺服系统。数控机床中的伺服系统能够将具体指令传送给元件、其他设备或指示电路,进而实现精准一位,其在生产与控制数控机床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角色。

综上所述,数控机床能够有效促进产品的高效率生产,提升零件设备的精密度,并减小劳动强度,一定程度上为研发机电新产品节约了诸多人力与物力等,大幅增强了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在数控机床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不仅产量显著上升,而且质量明显改善,特别是在技术方面的重要突破,更是推动着我国数控机床行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然而,当前我国在数控机床方面的相关技术还有较大的创新与改进空间,自动化程度依然偏低,因而加大数控机床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力度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敬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9(09):62.

[2]郑宏栗.浅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9(09):66.

[3]赵小慧.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J].内燃机与配件,2019(06):170-171.

[4]林晓慧.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的结合[J].科技风,2019(08):81,90.

[5]王煜,叶赛,范文涛.基于粒度结构分析的数控机床制造信息资源自动化检测方法[J].制造业自动化,2019(12).

[6]沈烈初.数控机床与工具:装备工业的母机、智能制造的基础[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10).

篇7

引言

机械制造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其技术的提高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在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机械制造的技术水平与科技含量,从而使制造业发展更为顺畅,是现阶段制造业发展所关注的重点内容。这样看来,自动化技术应该在机械制造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能够保证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和持续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全面保证机械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这既是科技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也是机械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关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之间的关系和具体应用的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文章将做具体的分析。

1 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

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技术,也是使机械制造业繁荣发展的主要标志。有了自动化技术就能够大幅度提高制造业的工作效率,使机械制造的生产加工达到自动化和连续化,将加工过程得到良好的优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械制造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航向标,在机械制造业的未来发展中将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能够使制造业实现良性发展。除了会影响到机械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外,还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应该得到关注,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从我国国情出发不断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使机械制造水平也不断地得到提升,是机械制造发展的重点。

2 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策略

2.1 因地制宜,发展实用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所得到的发展目标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技术的更新发展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关于应用也绝对不可忽视。企业实际的发展状态是自动化技术应用所应该关注的问题,要保证所应用的技术始终与企业保持一致,以便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自动化的发展不能盲目,要切实的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首先要考虑到实用价值,因为只有适用于企业的发展,才能使应用有的放矢,有用武之地。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想要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而没有经过科学的研究,想要得到预期的效果也是很难的。也要重点关注技术的引进与创新,彻底转变传统的低负荷率生产方式,依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情况确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途径,能够实现生产效益和速度的全面提高。

2.2 提高效率,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

现阶段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与推广的重点应该放在投资少、效益高的基础上,提高自动化技术的水平,新型的低成本技术也是重点内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小成本、大回报。这种低成本技术是由美国提出的LP生产模式。这也就是说在大力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时,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是很重要的,然后再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设备的升级改造更加科学,调整机床布局,降低设备和资金的投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还要不断提升机械制造设备的技术含量,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实现技术和人的有机结合,并且相互促进,使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全面提升。自动化改装在一些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具体的实现,能够大大降低投资成本。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通用机改装上的研究也需要加强,总而言之,机械自动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推动企业在良性的轨道上更加稳步的前行。

2.3 提高技术含量,发展现代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遵循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阶段,当自动控制器在机械制造中应用后,标志着我国的机械制造走上了自动化的发展之路,并实现了由人工控制向机械和数字控制的转化。自动化工厂所代表的是机械制造发展的趋向,实现了自动化工厂才能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大地提高。但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其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必须经过相关技术人员不懈的努力,才能成为可能。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应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积极总结经验,使自动化技术实现持续、稳定、良好的发展。在机械制造的切削加工上,半自动机床和组合机床仍旧是主流设备,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模式没有建立,刚性的自动化生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机械制造的成批生产线上,生产的品种多,还可以重新调整设备,以成组工段的方式来发展自动化水平更高的生产线。自动线也可以更换为主轴箱组合机床,在自动生产线中发展成组自动化的生产模式。

2.4 做好基础工作,发展配套自动化技术

在发展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技术含量高的技术自然是应该得到大力提倡的,但关于自动化技术的配套设施也要做好,注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基础,提高自动化技术的水平。各个项目的基础工作都要做好,并以企业自身的实际来发展机械制造主机,提高控制系统和各种元器件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整个系统自动化水平。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中,要关注编程控制器和传感器等设备,微处理机和各种刀具也要符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以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控制系统管控自动化技术,便于机械制造技术走在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道路上。还应发展更多性能好、智能化水平高的机电产品设备。在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中,要不断提高系统的刚性和耐性,优化系统结构,使生产设备的质量与体积不断优化。还要采用微电子和自动控制高新技术来提升机械制造的技术水准和科技含量,实现机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检测,并使系统能够得到最终的完善。还要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保证各种数据的运算和生产决策能够得到顺利实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良好发展,既能够提高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使企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显而易见应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还要与我国的发展现状,企业自身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能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勇,李树平,赵丹关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9).

篇8

机械制造自动化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的所有环节中采用自动化技术,以实现机械制造全过程的自动化。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自动化已扩展为用机器(包括计算机)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一个零部件(或产品)的制造包括着若干个工艺过程,如果不仅每个工艺过程都自动化了,而且它们之间是自动的有机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全过程都不需要人工干预,这时就形成了制造过程的自动化。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包括上下料、装夹、换刀、加工、零件校验等环节的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包括工件、刀具、其它物料的储运的物料储运自动化技术;包括零部件供应、装配过程等的装配自动化技术;包括零件检测、产品检测、刀具检测等的质量控制自动化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自动化的作用很大:⑴采用自动化技术后可以大幅度缩短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辅助时间,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从而使生产率得以提高。⑵由于广泛采用各种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自动检测设备,减少了工人情绪波动的,提高了产品质量。⑶采用自动化技术后可减少占地面积,减少直接生产工人的数量,减少废品率等,提高经济效益。⑷采用现代制造技术使得变更制造对象更容易,适应的范围也较宽,十分有利于产品的更新。⑸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可以带动自动检测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1 自动化机械制造规模

按规模大小FMS可分为如下4类

1.1 自动化制造单元

FMC:的问世并在生产中使用约比FMS晚6~8年,它是由1~2台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物料运送存贮设备构成,具有设置应加工多品种产品的灵活性。FMC可视为一个规模最小的FMS,是FMS向廉价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和一种产物,其特点是实{目单机自动化化及自动化,迄今已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1.2 自动化制造系统

通常包括4台或更多台全自动数控机床及人工中心与车削中心等),由集中的控制系统及物料搬运系统连接起来,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及管理。

1.3 自动化制造线

它是处于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非自动化自动线与中小批量多品种f:MS之间的生产线。其加工设备可以是通用的加工中心、CNC机床,亦可采用专用机床或NC专用机床,对物料搬运系统自动化的要求低于FMS,但生产率更高。

1.4 自动化制造工厂

FMt是将多条FMS连接起来,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联系,采用从订货、设计、加工、装配、检验、运送至发货的完整FMS。它包括了CAD/CAM,并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1MS)投入实际,实现生产系统自动化化及自动化,进而实现全厂范围的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及物料贮运进程的全盘化。FMF是自动化生产的最高水平,反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应用技术。它是将制造、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的自动化连成一个整体,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的智能制造系统IMS)为代表,其特点是实现工厂自动化化及自动化。

2 自动化关键技术

2.1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未来CAD技术发展将会引入专家系统,使之具有智能化,可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当前设计技术最新的一个突破是光敏立体成形技术,该项新技术是直接利用CAD数据,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扫描系统,将三维数字模型分成若干层二维片状图形,并按二维片状图形对池内的光敏树脂液面进行光学扫描,被扫描到的液面则变成固化塑料,如此循环操作,逐层扫描成形,并自动地将分层成形的各片状固化塑料粘合在一起,仅需确定数据,数小时内便可制出精确的原型。它有助于加快开发新产品和研制新结构的速度。

2.2 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数学的实际应用是模糊控制器。最近开发出的高性能模糊控制器具有自学习功能,可在控制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并自动地对控制量作调整,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其中尤其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学方法更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2.3 工智能、专家系统及智能传感器技术

迄今,FMS中所采用的人工智能大多指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利用专家知识和推理规则进行推理,求解各类问题(如解释、预测、诊断、查找故障、设计、计划、监视、修复、命令及控制等)。由于专家系统能简便地将各种事实及经验证过的理论与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相结合,因而专家系统为FMS的诸方面工作增强了自动化。展望未来,以知识密集为特征,以知识处理为手段的人工智能(包括专家系统)技术必将在FMS(尤其智能型)中关键性的作用。人工智能在未来FMS中将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目前用于FMS中的各种技术,预计最有发展前途的仍是人工智能。预计到21世纪初,人工智能在FMS中的应用规模将要比目前大4倍。智能制造技术fIMT旨在将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借助模拟专家的智能活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在制造过程,系统能自动监测其运行状态,在受到外界或内部激励时能自动调节其参数,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具备自组织能力。

2.4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fANN)是模拟智能生物的神经网络对信息进行并行处理的一种方法。故人工神经网络也就是一种人工智能工具。在自动控制领域,神经网络不久将并列于专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成为现代自支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3 启动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自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发达国家逐渐重视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先后产生了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从设计方法来看,国内外先后提出了并行设计、虚拟设计、协同设计,相似性设计、智能设计等新概念;从设计准则来看,出现了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等概念,从设计的手段来看,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不仅普及了二维设计 CAD 软件,而且功能全面的三维造型软件也进入了实用阶段。

3.1 FMC将成为发展和应用的热门技术

这是因为FMC的投资比FMS少得多而经济效益相接近,更适用于财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目前国外众多厂家将FMC列为发展之重。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 Web 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给现代机械设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机械设计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基于 Web 的远程设计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它的出现,使得各制造企业可以充分利用 Internet 和 Web 的国际互联性和资源共享性,组建企业间的动态联盟或虚拟设计小组,通过组合分散在各个地域企业的技术优势,发挥各个企业的局部特长,同时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在一个统一且易于访问的平台下进行异地的合作与设计,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进而快速开发出所需产品,提高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率。

3.2 朝多功能方向发展

由单纯加工型FMS进一步开发以焊接、装配、检验及钣材加工乃至铸、锻等制造工序兼具的多种功能FMS。FMS是实现未来工厂的新颖概念模式和新的发展趋势,是决定制造企业未来发展前途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日本从1991年开始实施的“智能制造系统”frms)国际性开发项目,属于第二代FMS:完善的第二代FMS正在不断实现。智能化机械与人之间相互融合、自动化地全面协调从接受订单货至生产、销售这一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活动。

进入新世纪,FMS获得迅猛发展,几乎成生产自动化之热点。一方面是由于单项技术如NC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CAD/CAM、资源管理及高度技术等的发展,提供了可供集成一个整体系统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世界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传统、相对稳定的市场,发展为动态多变的市场,为了从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人们开始探索新的生产方法和经营模式。

篇9

分类号:TP307

压力容器在加工制造业中广为应用,不论是在能源化工、军工生产、还是科研工作中都会利用到压力容器。这是因为压力容器属于一种特殊盛装容器,主要服务于能源气体或液体等,发挥承装、贮运、密封等实用性作用,对制造生产业的生产加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如今的准入市场机制下,企业竞争手段也更为多元化,所以掌握先进的生产科技才是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根本途径。数字化与制造技术应用强调的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化、电子集成技术、辅助制造技术等来实现设备。工艺等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其中包括对制造工艺的改进、自动化设备的运用、智能软件平台的优化设计等。同样,金属压力容器中在应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手段后,也不再是单纯的能源介质盛装容器,更是促进加工制造企业等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力标志。

一、数字化制造的科技内涵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杂糅到一起则可称为数字化制造技术,强调的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即CAD、CAM、CAPP、CAE等计算机电子科技手段的应用来实现数字化设计。其中,CAD属于机械制造行业中非常冠以使用的制图软件设计辅助产品;CAPP主要针对于工艺生产进行辅助设计,具有较高的逻辑性;CAM属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用于生产加工时的一些指令发出,从而能够高效控制车床完成锐、钻、绞等多道工序,系统实用性强大。CAE属于计算机数据辅助分析的求解系统,比如通过该技术应用可以分析复杂的产品结构强度、动力响应、强塑性等指标参数。由此可见,数字化设计属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综合设计运用,其科技内涵完全体现能够有利于企业加快产品的开发过程,包括企业在创新设计、数据分析评估、工艺制造开发等方面也能进一步实现技术成果应用突破。

同时,在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充分支持下,许多生产加工制造业不仅在技术工艺加工生产方面获得了重要突破,同时在经济效益上也屡获收获。例如,我国印刷加工制造业的印前部门已经全面实现了数字化,同时这种发展趋势也在逐渐渗透到印后加工环节中;再如测绘行业,以数字化技术应用为主的“3s”技术也广为应用在土地勘测、工程测绘等工作中,应用前景广阔。

二、当前压力容器制造业主要发展现状

压力容器盛装的能源种类多以高温、高压、毒性或易燃爆等介质为主。为了控制高危事故发生,确保生产安全,压力容器在设计及制造技术应用方面也有着较多的行业控制标准与要求。特别是在制造环节中,其中某一道加工制造工序稍有差池,轻则造成材料报销,使产品组件组装失败,重则可能影响与压力容器相关的生产作业搁浅。现阶段,国内压力容器生产企业组织机构的工艺水准并不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有些企业由于技术条件相对落后,基于生产指标要求也在使用着传统制造工艺,故而也就形成了增时减效、费时费力的技术落后局面。虽然,现阶段在设计压力容器方面采用了AutoCAD、ANSYS等平台软件,有效降低了设计工作的作业强度,但在制造技术攻坚方面,我国许多企业采用的是机床操控,加工精细程度和国外相比相对滞后,国外在数控技术操作组装构件、焊接等作业进行时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而我国CAPP系统理论研究虽然趋于成熟,但碍于经济经费及现有技术改造的约束条件存在,也并未能在金属压力容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上实现充分的自动化过渡。

三、数字化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

压力容器具有的化工能源应用特性决定了其生产加工的难度。如果从产品研发设计角度去看待其数字化设计应用,则需要利用计算技术辅助设计CAD等软件平台,同时还需要配套应用建模等分析方法,从而才能使之设计层次与之提升。目前,现阶段应用设计平台相对可靠的有AutoCAD、Solidworks等制图软件平台,能够有效保障设计效率提升。但如此设计辅助手段还称不上准备充分,即最为关键的是能够使之与生产加工达到紧密衔接。

在如今多数压力容器生产厂商中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首先需要建立可靠的PDM平台,然后配套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包括数控技术等完成车间加工的一条龙生产才能进一步保证产品设计与加工出来的高端质量。如此一来,企业必须从产品规划、品牌概念、设计理念、数字化建模、虚拟样机仿真试验等工作下功夫,包括对数控车间加工到产品形成的整个过程的质量监控,以确保压力容器在设计、加工、成品运营时都能渗透重要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这一过程期间,PDM始终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研发到运营的全过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应用下的CAD、CAPP等关系密切,可有效作用于产品的数字化生产进程与加工成果。此外,在压力容器产品设计建模阶段,也应当建立一种可以展现产品全寿命周期数据的产品模型。此时,则需要考虑产品数据交换、数据集成、功能集成等,以做好软件平台应用的接口自动化,强化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信息资源控制等,从而才能搭建有力的网络辅助设计平台,指导于压力容器产品的实践加工。

结 语:

数字化制造技术背景下,化工能源、加工制造业、军工等重工行业生产都必须要实现自动化与数字化,这是社会科技发展与市场经济增长的形势要求。同样,压力容器生产制造业则需要深刻研究配套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从而才能随着CAD、CAE等数字化手段的运用,有效指导于产品生产与加工,最终使得市场竞争力迅速提高,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关键突破。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制造业和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制造业则借助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全过程的并行模式,采用数字化三维数据模型取代原来的物理原型,从而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现代制造业正逐步普及以三维CAD/CAM技术为核心的产品数字化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制造水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许多高校传统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模式是以常规机械设计制造流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的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各单元技术间存在很大的脱节与重复现象,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与企业的工程实践结合不紧密,没有体现行业的发展技术现状。

我院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原有课程体系调整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创新教育为主线、以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为手段、拓宽基础、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企业在制造活动中广泛使用工程软件,工程软件的应用能力和水平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先进制造水平。为面向企业就业客户群,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必须紧跟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典型企业的工程应用软件为教学工具,规划教学内容,探索行之有效的工程软件教学方法,通过工程软件实现产品的数字化的制造流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软件的使用中去指导应用,通过软件使用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制造综合工程应用能力。

二、教学规划

依据典型企业调研结果确定机械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标准,形成数字化制造课程群。数字化制造课程群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课外培养三大体系。以企业使用的主流典型工程软件为应用工具培养工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工程软件如表1所示。

课程采用基于企业情境的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多种形式,以企业典型零件加工为项目内容,每个项目包含若干子项目。项目分为基础项目、提高项目和拓展项目三大类,项目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递进的原则。

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密切结合,多媒体教室、CAD/CAM机房和数控实训室交替上课。讲授软件时,讲述基本的原理,学生课上和课后做练习,习题取自实际工程实例。

注重学生自学和课外培养相结合,机房根据学生申请开放管理,教师现场答疑,培养学生的工程软件使用能力。

课程考核有多种形式,理论课程考核有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包括课程表现、课后作业质量、阶段大作业质量、实验完成质量;期末考核包括试卷成绩、现场考核等几部分。课程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师课程参与的能力,占总成绩分数的15%,具体包括出勤情况、课上听课和上机的态度、课上回答问题的情况、完成软件练习的情况;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完成与课上内容相关的软件使用解决具体问题。

对于纯工程软件应用类课程的考试,比如现代CAD/CAM应用,试卷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考试形式,统一于一张试卷内,在CAD/CAM机房考试,理论笔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进行,理论考试考查对工程软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占总成绩分数的25%;上机考查利用工程软件解决零件的数控程序编制问题的能力。

对于基于项目的实践课程的考核,教师汇总学生的所有考核分数评定成绩,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出勤率分数、教师过程考核分数、项目分数、设计资料质量分数,总成绩按百分制给出。其中出勤率占10%,教师过程考核占10%,项目分数占70%,设计资料质量占10%。项目分数由个人自评分数、组内互评分数、组长评分分数、组间互评分数加权综合而成。

三、结语

我们在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利用工程软件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制造工程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学生乐于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理论有用武之地,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加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对就业企业单位和就业学生的跟踪调查,表明学生从学校向企业的职场转换的时间明显缩短,工作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企业反映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利用专业软件进行航海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266(3):83-85.

[2]王海根,马剑.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30-32,52.

篇11

机械制造在当前的经济体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当前已经成为具有支撑经济作用的生产产业之一,而自动化技术使当前机械制造工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成为机械制造企业改革的主要基础技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其本身具有生产能力强、产品质量高的优势,并且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正逐渐完善,为实现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但是以当前自动化的落实程度来讲,当前中国机械制造业电气化水平处于中游状态,与发达国家或者其他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从技术层次的角度来看,在设计阶段,对于制造方案处于探索的过程中,并且存在一定的技术水平落后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机械制造自动化的优势

(一)提升当前机械制造生产能力

在机械制造的整个体系中,其主要的设备需要具有高敏捷度以及高精确度的特点,在实际的工作工程中,需要利用自动化程序对其中的工序进行控制,这种工作形式从本质上来讲,需要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增加一个控制程度,可以控制每一道工序,使人为失误的原因大大减少,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机械制造业的工作效率,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失误事故,避免为质量安全埋下隐患。

(二)此技术安全性高

在机械制造中,所使用的机械自动化设备,其本有都具有故障报警系统,当事故发生的之后,对工作人员进行警示的同时,可以自动暂停当前工作,并对自身故障原因进行诊断,因此,在机械制造的具体生产中,此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重大事故的产生因素,并且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人员受到伤害事件的发生,使整个生产链的安全l生得到保证。而且自动化设备由于工作得到时候,重要是电子器件在进行工作,但是电子器件本身不会出现受损现象,从这点可以了解到,自动化技术的时候。可以使当前的生产始终保持在一个稳点的效率汇总,而且整体工作的稳定性较强,这对于提升当前企业生产效率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性作用。

(三)使当前的劳动模式得到改变

在机械制造中,传统的方式是使用人力资源,进行产品生产,旧模式下的工作方式不具有高效性,并且对于员工来说大大增加起工作量,使员工在工作时容易产生疲劳状态,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时下的工作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得到解脱,使机械制造业变成一种需要更高技术支持的产业,使机械制造业本身的便利性得到提高,变成一种专业性更大的技术性产业,因此自动化的使用成功使机械制造业工作类型发生转变,并且自制造的产品不在拘泥于人工生产得到粗略加工,使生产的产品更加精确化,促进当前的工业生产的发展、

二、自动化技术在当前的状态

(一)设计方案没有达到前列水平

我国的工业生产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单以自动化技术作比较,由于自身起步较晚,与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使生产的产品,在产品质量以及工艺制造水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设计方案或者产品具体参数上,都不具有可比性,没有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对于此技术的开发程度较为落后。

(二)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差距

发达的工业国家,由于在很早的时候已经专注于本國工业产业的发展,在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其技术水平已经非常的领先,并且为适用于当前领先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制度随着新技术的研发不断完善。并且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应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保持生产效率的同时,使各阶段的管理精度加大,杜绝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从整体上减短生产周期,以及开发周期。在国内,我国当前的机械制造行业在管理层次上相对落后,而且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十分有限,使自身产品质量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急需改革发展。

(三)自动化使用程度不高

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可以代替很多需要高精确度的工作,并且计算机技术的特性可以更好的完成此项工作。对于机械制造行业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从本身具有的优势来讲,两者之间的融合,使生产管理模式偏向数字化、集中化发展,并且机械制造业也需要紧跟当前先进管理制度,向全自动化发展。此目标的实施。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式工作、智能式监管、集中式分析等。在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企业中。很多机械制造工序依旧使用人力,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本身的自动化建设速度需要提升。

三、机械制造技术在当前形式下的发展方面

(一)提升技术的各项性能

自动化技术在最初使用机械制造行业时,只具有简单操作任务的功能,但是计算机技术的提升,其本身的智能性得到加强,智能性系统是计算机建立数字化模型,并对执行部分下达行动指令,实现工作的自动化。科技时代的到来,使该系统的该项能力得到提升,使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好的相融合,实现智能自动化工作系统,而且当前科学水平的提高,对于所需要的产品具有更高的需求,要求产品的精确程度以及工件质量可以更好的使用于当前科技研究,因此今后的自动化技术需要逐渐朝着优化性能的方向迈进。

(二)使工作具有高效性

对于判断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角度来看,其具体的判断依据便是在此技术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其本身具有得到精度以及效率是否达到预期中的标准。信息化时代。代表着一段新的进程。在此进程中,机械制造中所需要的配件设施也需要及时更换,尤其是高新技术配件,例如CPU等,此类配件的更换,可以更好的实现机械制造行业自动化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本身的精确程度。可以大大加强当前企业在机械制造业中的竞争能力。

(三)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工艺水平的提升,往往伴随着成本的减少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并且对工艺手法进行创新,有助于当前的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根据当前形势。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方向应该具有多方向、复合加工等特点。其中复合加工指的是通过多轴系统控制,减少整个工序需要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的生产技术。工艺方式呈现多方向发展,需要对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多角度分析,并提出多种预选方案,最终对各方案进行选择,选择最优的方案,因此在今后的工艺发展中需要以这两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四)自动化技术功能性的发展方向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本身具有显著的优势,并且在当前已经被应用在很多行业中,例如教育业等。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将需要的音频资料以及通讯信息集中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编辑创作多媒体文件。此技术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工作中,通常应用在信息分析的工作中,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的将处于工作状态设备的具体状况进行集中分析,但是此技术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因此对于当前机械制造企业来说人才的储备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

(五)使操作界面直接体现需要的数据

工作过程中,如果使需要的数据可以直观的体现,那么对于数据分析工作来说。可以有效的减少本身的工作量,使数据分析工作的便利性得到提升。信息流通一般情况下是以文字的形式,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音频技术。将文字形式的信息转变成一种更直观的信息模式,使分析工作具有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