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管理体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9 15:02: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管理体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德育管理体系

篇1

就业是民生之奉,也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教育部部长岗济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仁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转变办学理念,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可见,就业导向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学校管理创新的动力。德育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埘学校的办学方向与育人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建立起一套有利于促进“就业导向”的立体式德育管理体系,进而实现育人的目的。

一、就业导向下的职校德育管理定位

就业导向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点。就业导向指导下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帮助毕业生确立职业定向、了解人才市_场信息、培养其择业求职技巧以及良好的心调适能力等,更是从人的持续协调发展条件加以设汁的教育。因为,职校生的“就业”,无论是让大部份学生获得职业岗位,还是让另一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都是一种职业的选择行为,是职校生埘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选择行为,也是职校生人生价值规的重要体现。冈此,在教育要为社会发腱服务、也要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下,“就业导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授人以一拽之长、谋得一个功利性职业,而应是培育受教育者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就业导向)的有效途径。

任何管理活动必须耍以一定的目标为导向,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其实,职校生从入学起,基本上确定了其未来的专业(职业)方向,冈此,学校教育在给予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认识自我与职业,培养学生树立专业学习目标,特别是要让学生掌握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发展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然而,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学习无动力、考大学无意识、行为无约束”的现象;在就业过程中,有部分学生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调“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而当今的社会和用人单位,己再满足于学生优秀的成绩单,而是更注重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往往把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放在首位。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新考虑职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与目标。事实上,职校阶段是一个人由学生向职业生涯过渡的准备阶段,无论在专业学习还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都应为其适虑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基础,无论是日常行为表现、扦业观还是从业观都是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只体体现。因此,解读就业导向下的职业学校德育就是要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角度去理解,围绕着学生学习的积极陛、良好的行为规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择业观和社会责任感等的培养,在德育管理的运行中,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职业生涯发展就是指以个人职业发展为核心的人生发展力程,它需要埘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职业单位发展目标之间的不断调和,需要对自身心理、知识、能力、信念的不断提升。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内核的职校德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促使学生认识职业与人生、认识自我与社会进步关系,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与人生价值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要通过职业教育的有效载体——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调整就业意愿,树立埘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信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的差距,从而形成自觉提高自己的动力机制。  二、就业导向下的职校立体式德育管理体系构建

就业导向的教育是一项系统T程,应全面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始终。而学校的德育管理也是一个系统丁程,它以一定目标为导向,对德育工作进行决策、汁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并有效利用德育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根据_系统论的观点,学校德育管理必须明确日标、研究对象、落实内容、制订措施,正是这些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体系。

要使职校就业导向下的拯个德育过程成为有机、自如地发挥黎体功能的结构,必须建立“立体式”管理体系。所谓“立体式”德育管理体系,就是要让影响德育的冈素构成有机整体,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而实现全方位管理和育人的目的。它是以过程管理为核心、以内容管理为参照、以全员参与为保障的一种管理体系。全员管理就是要发动一切可利用的人员参与到育人的过程中来;仝程管理就是强调学业过程、教学过程、活动过稗等全过程的管理:仝面管理就是要强调德育内容的仝向性、形式的多样性。在内容上,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心理素质,也要强调就业创业素质等的培养:在形式上,既要强调制度等“理性”的育人冈素,也耍强调文化等“柔性”的管理环境,既要加强德育主干课程的育人功能,又要加强基础文化课和实习课的育人功能。

立体式德育管理体系这一概念是村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这一管理模式强调了德育管理统一性、协调性和系统性。既然学校德育是全方位的、全体教职工参与,就必须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指导思想、育目的,如果没有这四个统一,学校符职能部门就会形成各自为政,德育工作松散无力的局商。没有统一计划,德育工作必然处于占目、被动地位。同时,山于德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班级、部门之间的活动,又有全校性德育活动,这就要求协调好符职能部门的局部工作与全校性大活动之问的关系,人人都热心地投入学校德育活动。此外,立体式德育强调了德育系统性,而系统性决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避免占目、随意、杂乱无章的状况。山于学校的德育管理是来自学校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只有运用各种独特的于段,通过各种途径,从不同的角度来控制或影响德育,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管理刚。实践表明,建立这样的德育管理体系,能促进就业导向的职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育人目标的实现,能把学校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内核的理念和行为上来,有利于德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也能处理好“育师与育人、智育与德育、德育主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德育层次化与序列化”等关系,强调了德育的主体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职校德育实效性。

篇2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177-02

德育是国家重要的教育方针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以及政治觉悟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难度随之增大,这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时期德育环境背景的前提下,提出建立系统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设想。

一、构建横纵向结合的管理组织架构

合理的组织架构是保证高校德育管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保持稳固关系,相互顺利合作的基础。由于各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受教育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内容的多种多样,这就要求高校德育管理的组织架构必须是多层次立体式的结构,而且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目前的德育工作者由包括党政领导、党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级辅导员等在内的多种人员构成,各高校一般采取纵向组织架构,所设立的部门包括党委、团委、学生会、学生处、学工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思想政治教研室等。一些高校存在着党、政、工、团机构设置不合理,分工不明确,缺乏配合,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最终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一些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达到预定的整体目标。

纵向的组织架构是各个高校通用的管理组织架构,具有一定的优势所在,不能够轻易打破,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通过引入虚拟横向架构的方法,结合各个学校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信息等因素的独特性,将组织架构进行二次优化组合。在管理学中横向管理是一种以特定项目或任务为主线,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进行的组织管理,是消除各部门之间障碍,增强沟通协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就高校德育管理而言,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主要任务,整体任务下面又可以分为若干子任务,以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为例,两者就涉及多个部门的分工与协作,那么就可以以这样一个子任务或更下级的子任务为主线,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齐抓共管,并且责任到人,打破各党、政、工、团部门的局限性,以学生为本,在满足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更有效率的完成各项任务。在实际操作上可以单独设立协调部门,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创建一体化的德育环境

由于高校德育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以及当前社会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单方面的进行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很难满足高校德育工作的整体目标要求,必须要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高校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筹建设。创建一体化的高校德育环境一定要明晰各个子系统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家庭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有三大特点,亲情性、启蒙性和长期性。从孩子的诞生到走向社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庭环境下度过的,这段时间的思想道德培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家长是孩子的终身德育导师,由于至亲的关系,对孩子的德育管理很容易出现偏激,过分溺爱或者过分要求,所以家长应摆正心态,言传身教。另外,还应注意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融洽的家庭德育环境。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社会上形形的人与事复杂多样,学生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很容易误入歧途,而又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与范围很大,极大的增加了对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难度。学校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组织性,高校的德育管理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校园社区环境内,有组织、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可控性较强,但应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学校与家庭之间应打通定期沟通的渠道并制定重大问题应急方案,学生家长应该经常与学校辅导员沟通,将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等方面信息通知校方人员,学校方面也应把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给家长,当学生身心有重大变动时,双方应及时商讨应对方案,避免严重事件的发生;学校与社会之间应建立政治思想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与行的高度统一;若干个家庭构成了社会,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家庭在营造各自温馨环境的同时也有义务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另外还应发挥社区居委会等中间部门的纽带作用,便于家长及时获得学生在社会上的行为反馈。

三、推行多元化的德育方式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与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要打破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课授课方式,引入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结合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创新授课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课上内容吸收率,同时,引导学生课下能够积极的自我学习。思想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理论课上,还应与其他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内容与思想。教师是编排课程内容以及课上讲解的主要执行者,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很严格,既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的授课经验,还要讲究师德师风,以身作则。

(二)实践活动

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指引学生的实际行为,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加社会阅历,并且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深刻的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高校德育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社会活动,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把握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结合党和国家的最新指示,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

目前传统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学校为主要的组织者,由相关教师带领学生简单的做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浅层次的接触社会。传统模式下,由于学校的职能范围以及资源调配是有限的,无法为学生创造深入的接触社会机会,简单的实践活动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应联合家庭、社区、民间组织、企业、政府,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各类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创新实践项目、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深层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可以更投入的体会认知的过程,更深入的挖掘实践活动的主题,使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推动德育工作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心理辅导

高校学习阶段是学生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很多学生一直在家庭的呵护中长大,对于突然的改变,生活上无法适应,思想上也很难转变,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情感上或思想上的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在尊重教育公平原则,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活动对道德行为的影响。高校应把德育工作引入人心,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实际工作中应尽可能的丰富心理辅导的形式与内涵,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与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应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精神等多方面进行专业辅导,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咨询热线、网络咨询、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使其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自己,克服成长中的心理障碍。

(四)文化宣传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办学理念、宗旨与精神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并不是在一个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是经过长期的创造与积淀而最终形成的师生普遍认同的集体价值观。学生在校期间时时刻刻沉浸在校园文化的渲染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所以深入的文化宣传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进行高校文化宣传,营造和谐高校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学生反叛文化、另类文化等个别极端文化的冲突,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的范围与速度都大大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大大增加了文化宣传治理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高校的文化宣传工作者应更加丰富文化宣传手段,加强宣传内容的感染力与思想渗透力,使得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主流文化能够深入人心。另外还应注意校园文化应是领导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的集合,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应符合师生的共同发展需要,师生共建和谐校园。

[ 参 考 文 献 ]

[1] 张静芳,陈进华.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J].道德与文明,2012(6):115-119.

[2]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篇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也指出:“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因此,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改进,并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得以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

学生自主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把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教育,相信他们能够管理好自己、发展好自己。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自主化教育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马斯洛“五个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行为,学生自主管理满足了现代学生希望受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让学生体验到了成长所带来的快乐。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潜能,提出了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所以,让学生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自主化教育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

而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学基础就是现代管理学最新研究成果。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是可以自制并能自动激发的,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调动被管理者个人主观能动性,激发个人内在潜力,发挥个人创造性,实行“人本管理”――其精华就是自主管理。

从本质上来看,学生自主管理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个体(学生)以及学生的组织(班级、学生团体等)充分授权、放权,协调学生成长环境,让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充分发挥学生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育管理方式,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教育管理思想,一种教育改革理念。

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进而成为主体性的社会成员。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管理、学会做人,同时把老师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做一个幸福、自由、健康、专业、纯粹的教育工作者。说具体点,就是让学生生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社交自主、文化建设自主、文娱活动自主、社团组织自主、成长发展自主,并让老师从以往繁重的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留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生,把班主任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变成一种真正的脑力劳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更专业、更纯粹,实现教育的真谛。

二、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时代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由此可见,高中教育在加强德育规范管理的同时,必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008年,山东省素质教育回归以来,极大地解放了教育生产力。可以看到,近几年素质教育的实践,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学生成长中的束缚,解放了教师思想,使教和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提高。积极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学生自主管理,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学生自身来看,高中生正处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阶段,个人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成人意识更强烈,更渴望被尊重被理解。传统的看管式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高中生的思维。因此,要改变高中生的管理现状,就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变传统教育管理为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环节,离开这一环节,任何教育都无法奏效。所以要侧重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强调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的高中生又与以往的学生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最显著的特点是个性独立。90后的学生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很淡,喜欢自主展示思想,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的普及和教育民主程度的提高,学生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亦发生变化,父母给孩子的自以及自主空间更大。可他们毕竟是青春期的孩子,在个人成长上亦有诸多个人困境。90后学生的一些不足表现在:他们多时独生子女的一代,人际沟通能力欠缺,个人孤独感较强、情感脆弱。

另外,不得不承认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无论是学生有没有意识到,在传统教育中,很多学生依赖性不断增加,内动力不断消退,独立思想逐渐丧失,成为平日里讲的拨一拨动一动的“木偶型学生”。一些学生步入高中之后,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管理和他人管理的意识无法转变,因此面对全新的高中教育和独立生活无所适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消极被动,甚至更愿意依赖别人,以致对未来产生迷茫的情绪。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高扬人的个体性,追求个人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发展。坚持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以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时展的要求,也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题中之义。

三、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教育实践

自承担《构建学生自主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以来,为之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篇4

[作者简介]陈文艺(1970- ),男,广东和平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独立学院实践育人质量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404)和2012年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独立学院实践育人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G12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33-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成为学生、家长、高等学校、政府及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遵循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应用、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不断优化保证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为基本原则的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坚持办学规模扩大与教学质量提高同步的原则,并以基于“四系统合力”的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并获得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赞誉。文章以我院为例,基于“四系统合力”的视界,对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作初步研究。

二、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

1.优化质量要素定位,是构建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我院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精神,遵循独立学院办学和教学规律,优化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要素定位,为构建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支撑。一是坚持独立学院民办大学定位。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发挥民办教育体制机制优势和独立学院“优”“独”“民”优势,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内涵发展模式,创新教学质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增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针对性,以确保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效。二是坚持教学型大学定位。我院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突出教师主导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以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坚持能力为重,坚持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四是坚持服务广东区域定位。我院坚持以广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切实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是构建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我院充分利用民办高等学校体制机制优势,努力发挥独立学院“优”“独”“民”优势,以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执行力为抓手,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内容、程序和手段,减少教学质量管理要素资源投入,提高教学质量管理实效。一是通过构建申办方和投资方宏观调控,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分管副院长直接负责,教务处、学生工作处(部)等职能部门和各系(部)参与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完善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协同创新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管理的整体效能。二是将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人才培养过程的各环节,并呈闭环状态,使整个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环环相扣,形成有机整体。同时,各个子系统功能相对独立,各司其职,自成体系,并能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自我修正和调适,保证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协同运行。三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我院依据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师进行督导评教、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和教师互评,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综合测评,强化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督,有效保障教学效果。四是优化教师教书育人的长效机制。我院坚持教育教学规律,围绕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将规范教学管理和倡导“教学自由”结合起来,通过构建激励与约束相对平衡的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教师主动教学和自主教学,热心实施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3.营造优良学风氛围,是构建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我院坚持以营造优良学风氛围为平台,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是以加强党建营造优良学风氛围。我院坚持把学习成绩优秀作为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要标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党校学习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为发展对象以及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等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均坚持把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作为重要的考察条件,坚持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优先发展,积极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在营造优良学风氛围中的导向作用。二是以完善岗位管理制度营造优良学风氛围。我院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系(部)、教师和学生参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通过构建“职能部门和系(部)共同抓,教师人人管,学生齐参与”的学风建设管理机制和模式,优化和规范营造优良学风的职责,有效提高了学风建设的效果。三是以开展校园文化学术活动营造优良学风氛围。我院围绕各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积极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术活动,如外国语系的英语话剧大赛、经济管理系的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通过开展以上校园文化学术活动,为学生搭建了课外科技创新及学术活动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术和学习氛围,对促进学风建设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证架构

1.人才培养方案子系统。其功能是科学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教学决策咨询、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依据。一是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组织构建了各专业适应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我院坚持知识与能力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对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除按常规组织基本实践教学外,还增加了实践教学独立环节,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以促进学生专业实践意识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三是调整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对大学英语类、计算机应用类和应用文写作等应用性强的基础课程,调整为以应用能力培养作为其质量的核心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应用基础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学生可结合个人兴趣和就业创业意愿,依托工作室等实践平台和终身教育学院以及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2.教学决策咨询子系统。教学决策咨询子系统的功能是研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规范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理念及政策措施,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和质量实施宏观调控。教学决策咨询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董事会会议制度。董事会定期听取教学质量报告,并对办学方向、发展规划、教学方案、学生规模、质量提高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作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指导性意见。二是专家决策咨询制度。我院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参与教学质量决策咨询的机构,定期对教学质量管理进行诊断、评估和研究,并提出实施性意见。三是学院例会制度。每周一次定期召开院长办公会议和教学工作例会,研究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尤其对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针对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决策性的改进意见。

3.教学质量监控子系统。教学质量监控子系统的功能是依据教学决策咨询、教学信息管理子系统的指令和数据,组织制定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保障教学质量管理有效运行。首先,结合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以规范教学质量管理为抓手,构建了由申办方和投资方宏观调控,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分管副院长直接负责,教务处、学生工作处(部)等职能部门和各系(部)以及广大学生参与的全方位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其次,坚持“制度第一、院长第二”的顶层设计理念,按照规范管理与“教学自由”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制定了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学督导员、领导、督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教学投诉,考风考纪举报,教学事故处理等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使教学质量管理有章可循。最后,坚持以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为重点,通过构建由学生、教研室主任、同行教师、督导专家、各级领导等参与的全员性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模式,增强全员质量管理意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4.教学信息管理子系统。教学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功能是诊断、评价和反馈教学质量管理信息,为质量标准修正和决策咨询优化及质量监控改进提供依据。一是对教学质量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均以书面形式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应当对教学质量检查信息进行诊断和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后送主管院长和院长审定,然后由教务处督促执行。二是对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学士学位授权审核等外部质量评估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予以改正。三是基于平等、尊重、信任、包容的教学管理原则及《教学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立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沟通机制。学生可以向教师定期反映对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应当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四是于每学期结束前两周安排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以文件形式向各系(部)、教学督导员、学院领导和教师反馈,作为教学决策咨询和教师评价及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

四、结语

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发展概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独立学院应当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内涵发展,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以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文艺.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3).

[2]王佩国.构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1(11).

[3]陈文艺.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实证评价与模式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1).

篇5

1 新时期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一是生源结构的多元化。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较快,由于生源复杂,研究生在教育背景、婚姻家庭、综合素质、年龄结构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别。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二是思想认识的多样性。占多数比例的应届生社会阅历浅,思想较单纯,容易接受他人影响,思想波动大,面对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辨别分析能力较弱;在职研究生社会阅历较丰富,思想较成熟,往往自我意识强烈,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较弱。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思想异常活跃,看待问题有时不免片面和偏激,甚至追逐错误思潮。他们追求学业上的成功,但轻视接受的传统理论教育和忽视个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生思想认识的多样性,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曲折性。三是个体素质的差异性。研究生的整体素质比较好,他们的政治观念、思想觉悟、道德意识、心理发展等方面比较健康、成熟和定型,是属于较高层次的。但部分研究生人生价值趋于务实主义,只注重自我价值的物质实现,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社会责任感差,缺乏诚信意识。还有部分研究生缺乏开拓创新意识,遇到挫折承受能力差,集体意识淡薄。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四是群体结构的分散性。由于研究生各学科专业人数、学习、科研工作性质的限制,研究生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分散性和独立性特点,除在专业课学习期间的相对集中外,大都进行分散性、独立性的工作和学习,平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接触较少,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不容易被一一掌握。研究生群体的分散性,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特殊性。

2 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目前,多数高校采取研究生院与专业院系共同管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的专业教育,专业院系负责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学校人员配备不足、学生日常事务繁多以及管理体制欠完善等原因,研究生学院和专业院系往往沟通不畅、责权不明;负责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往往时间和精力不足,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力不从心,从而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的现象。

(2)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薄”。研究生与本科生比较,心智较成熟,对一些挫折和压力也能正确对待、自我开解,但面临诸如恋爱、婚姻压力,生活自立的压力,社会交往的压力,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往往也会出现偏激行为。有些高校常忽略这一点,认为研究生价值观、人生观取向大都已经成熟,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没有深入到基层,忽略了本根,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调查和了解,对研究生缺少必要的关心,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基础逐渐薄弱。

另外,研究生浓厚的个人色彩,淡薄的团结协作意识,造成研究生活动参与率低,加上部分教育管理者没有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使得研究生强烈的成就欲望和事业心得不到满足,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群众基础弱化。

(3)与专业知识脱节,导师参与管理的力量“弱”。有些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强,学校在导师育人方面不够重视,加之新时期导师少、研究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薄弱。

3 健全管理体系,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党和国家已经认识到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部明确指出:“研究生德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委要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建立和完善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研究生德育工作管理体制,校长要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健全的管理体系是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保证。近几年,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蔚然成风,很多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尝试新的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体系。

(1)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体系,完善管理体制。“管理是一种教育手段,尤其是科学的管理是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需要教学和行政两手抓,二者互相渗透,教学与行政紧密结合的关键是要形成机制,落在实处。当前在研究生扩招的形势下,学校要实行两级管理体制与院系负责制,即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上具体实施,由研究生一级管理模式向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转变,并在二级管理模式基础上实现日常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分管的体系。

(2)科学划分管理权限,明确各级管理职能。在分级管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中,校一级的管理机构的权限和主要职责是以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为指南,结合学校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加强领导,抓宏观、观全局,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机构。院系一级的管理机构的权限和主要职责是按照上级的工作计划,实施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交友、择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同时,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的过程中,注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管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黄金法则。从研究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群众性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9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适应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始终将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作为学院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以我院为例,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我院明确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为根本,以构建具有高职特点的综合素质学分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途径,传承“厚德、强能、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发扬国防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优良办学传统,真抓实干、奋发进取、扎扎实实地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目标。为此,我院从2011年5月开始组织开展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学分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实践,目前综合素质学分管理中素质拓展活动规划、学分认证等工作得到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学分管理系统运用正常、高效,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得到有效实施并充分发挥了育人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一、着力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学分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组织、制度体系建设,保障各项素质拓展活动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应成立以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领导组,各系、各班级应成立素质拓展活动认证中心、认证小组,形成院系班三级认证机构。同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管理办法》及《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计算细则》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生素质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可从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身心健康与文化艺术、团学活动与社会工作等五个模块,按照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分层规划、分级设计”的原则,统筹规划学生在校期间的素质拓展活动,设置一定的必修学分,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载体,对其在校期间参与的素质拓展活动进行系统认证,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项素质拓展活动,在时间、场地、经费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确保素质拓展活动的顺利进行。时间保障上,高职院校可以安排固定时间,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以保证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场地保障上,高职院校可以用田径运动场、体育馆、报告厅、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为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提供必要场所,并做好学生活动场所各种设施的维护工作;经费保障上,素质拓展活动经费和老师的课时酬金应纳入学院预算,每年学校应按照一定的标准给学生下拨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院系班三级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固定经费,同时,还应鼓励各级组织和个人募集社会资金用于开展素质拓展活动。

四是创造性的开展校园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可有力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如我院按照院级活动品牌化、系级(包括学生团体)活动特色化、班级活动大众化的原则,开展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大专辩论赛、“十佳歌手”比赛、迎新文艺晚会、话剧之夜、宿舍文化创意比赛等一系列院级品牌活动,开展了专业技能竞赛、寝室文化节、手工艺品制作、周末影院等系级特色活动,开展了宿舍体育比赛、大学生演讲比赛、主题辩论会等班级大众化活动等。

二、探索将素质拓展学分与专业课程学分结合起来,形成“教育教学一体化、课内课外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制定《学分制管理办法》,将各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学分分为课程学分和综合素质学分二类,明确规定一定的综合素质学分为毕业必修学分,同时,应全面修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素质教育全面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的作用,并积极支持各系按照专业设置,尝试按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去规划和设计第二课堂的内容和体系,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专业拓展活动。

二是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及高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尝试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提出综合素质学分可以充抵部分课程学分的设想,但有一定的比例限制,如最高不超过毕业总学分的10%,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并通过积极引导学生有目标的拓展自身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干事、立业的主动性。

三是不断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以其良好的综合素质不断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众多用人单位纷纷表示:“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心理素质好、岗位适应能力强。”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学分管理系统的全面实施,一方面可以统筹、规划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全面的院、系、班三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体系,但必须做好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类素质拓展活动学分的系统认证工作,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拓展自身能力的途径,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按照“教育教学一体化、课内课外相衔接”的原则,将素质教育工作全面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的作用,指导各系按照专业设置,尝试按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去规划和设计第二课堂的内容和体系,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专业拓展活动。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学分管理系统,应根据高职专业岗位的职业特质,在深入分析行业发展需要基础上,逐渐建立和完善系统化教学模式,我院经过对五千多名学生的教育实践,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同时,该项目应把素质教育和岗位职业特质紧密结合,和区域经济特点、行业文化特征紧密结合,注重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不断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体系。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傅祖栋.高职院校构建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途径探析[J].消费导刊,2009(05).

篇7

1前言

在体育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关于劳动的实践活动扮演着重要角色,二者联系越来越紧密,但对于二者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为体育的研究与开展增加了难度。本文将从体育与体力劳动的关系着手,在阐明体育与体力劳动联系的同时,深入分析二者的内在区别,以此为体育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2研究方法

2.1文献法

在阅读体育史、体育原理、体育概论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获得与本文研究的相关信息,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大量丰富而可靠的史料来源和理论依据。

2.2比较研究法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针对已归纳整理的资料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体育与体力劳动关系的相关内容,从而得出结论。

3劳动与体育的联系

3.1劳动是体育产生的重要源泉

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主要依靠跑、跳、投掷、攀爬等身体活动来获取必需的能源以求得生存,而这些身体活动在社会的变迁过程中,在保留其基本形式的基础上,与相对应的社会生产相结合,经不断整理,社会化加工,不断从原始身体劳动中脱离出来,逐渐趋向独立与完善,在现代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仍可清晰看到劳动的痕迹,例如:标枪、铅球都是从原始社会投掷来获取猎物的身体活动中演化而来的,跨栏是早期人类为逃避野兽攻击或求得生存的一种身体活动形式等等。并且这些演化来的身体活动现阶段已成为强身健体,获取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专门性文化活动。

3.2劳动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人类社会早期,体力和体能是人赖以生存的核心因素,二者关乎一个部落甚至一个群体或种族的兴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更新,人类对获取生存物质的体能、体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社会成员多元化的生存需求,逐渐产生了以提高体能、技能为目的的专门性活动,成为原始体育的萌芽,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体育逐渐脱离其原始形式并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断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逐渐走向科学化道路。

3.3体育改善劳动行为

体育的参与过程使成员学习、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从而更好适应社会生活。同时,参与者内心的孤独、压抑等不良因素也得以释放与排泄,使精神得以放松。从它的内外层面来看,体育保证了劳动个体积极、热情的工作状态,激发人最大的劳动力与创造力,大幅度提高其工作效率,有效地促进了人的社会化发展。

4体育与劳动的区别

4.1参与意愿不同

劳动是为谋求生存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主体的主观意愿也主要来自外界环境,参与过程也主要在附加的外部条件下进行;而就体育本身而言,是社会成员为增强体质,愉悦身心而主动参与的过程,是为改造自我,完善人类自身而展开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整个参与过程受主观参与主体的意愿支配,其参与活动多是积极主动的。

4.2实践目的不同

劳动是为满足社会成员需求而投入对现实生活的改造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改造客观世界。而体育则是人类所特有的、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促进身体机能发展、增强体质以获得运动技能、愉悦身心的社会文化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改造主观世界。

4.3运动机理不同

人类体力劳动过程中,主要是由肢体某一部分或机体大肌肉群参与活动,而缺乏身体各组织的协调参与,因此对机体的锻炼多是局部的、不全面的;体育运动中,锻炼肌群往往大肌群先于小肌群,并逐步实现对大小肌群的动员,调动全身器官、系统的共同参与,其过程呈现出规律性特征,而机体的锻炼则是科学的、全面的,身体组织得以协调发展。

4.4原则及潜在影响不同

劳动的本质是为获取生存的要素,由于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整个过程具有较强的功利性、现实需求性,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机制来消除劳动过程产生的负面效应,因而往往因长时间局部劳动而造成职业性缺陷或疾病,如腰肌劳损等疾病,威胁生命体健康;而体育的整个参与过程是在科学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有一整套先进的、科学的指导系统作为理论基础,在科学锻炼的同时,采取有效手段消除运动产生的潜在威胁,真正实现了体育健身效益的最大化。

5总结

体育与体力劳动都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有意识开展的社会活动。二者既有较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又表现出本质性的差异,呈现多方面特征交叉性发展的趋势,要正确理解体育与体力劳动的关系,以理论联系实际,深层剖析并把握二者的本质区别与联系,从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实现体育的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学生道德品质的高低是当代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心存感恩是每个学生对他人应当怀有的情感体验,受社会或国家资助的经济困难生理应心怀感恩。但现实中的经济困难生因种种原因,感恩意识缺乏,利己主义盛行,这使得感恩教育摆在了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由于造成经济困难生感恩意识缺乏有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多重原因,本文仅从剖析当前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着手,探讨经济困难生的感恩教育。

一、概念鉴定

要了解当代高校经济困难生感恩教育的基本现状,首先得明确什么是经济困难生的感恩教育。首先,感恩就是一种以恩情为基础,以回馈为动机,以报答为表现形式的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方式。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由于经济困难生是国家资助与社会资助的直接受益者,因此经济困难生的感恩教育是以让他们学会对资助自己的国家资助体系或社会资助人怀有感恩之情为基本目标,从而培养他们对周边人事物怀有广泛报恩之情的意识,更是培养他们拥有自立意识、责任意识及公共意识的道德教育。

二、经济困难生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

基于上文对经济困难生感恩教育概念的重新梳理,我们进一步明确经济困难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具体行为表现,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感恩教育探讨。

首先,现在的经济困难生对资助者不会或不懂得表达感谢之情,感情淡漠。虽然部分经济困难生对获得受助表示感谢,但确实也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受助大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缺乏感恩之心,部分受助者接受了国家、社会或个人的资助之后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不需要回报,认为这是国家的基本职责,是社会个人形象宣传的需要。他们只关心资助额度及时间,对资助者缺少关注与了解,与资助者缺乏主动联系。

其次,经济困难生群体中存在索取与奉献失衡的现象。国家与社会资助是履行公共服务职责,保证经济困难生获得高等教育权的公平性,有一部分同学在看到高校充分的资助体系后将自己标榜为经济困难生,将“贫困”作为“资本”,向学校索取各类资助金。还有部分经济困难生在学校的资助名单公示后气冲冲地质问资助老师:“为什么我的助学金只有2500,,不是4000?”这并不是否定资助学生对资助标准的知情权。资助工作如果做到这种程度,显然已经变味。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现象的频频出现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之前提到,经济困难生的感恩教育应当还是培养学生自立意识的教育,因此当代经济困难生不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过度消费的行为也是感恩意识缺乏的直接表现。

三、现有学生资助体系是如何造成尴尬局面的?

近年来,研究者在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方面进行了对经济困难生缺乏感恩意识原因的探讨,也取得了一定的结论。但是,严峻的现实让笔者将目光聚焦到资助体系本身。国家对高校学生建立学生资助体系,明确资助对象,扩大资助面,加大资助力度,资助体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是否遗漏了重要环节?经济困难生缺乏感恩意识的现状对该资助体系无疑是一次残酷而深刻的拷问。经梳理,笔者认为目前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容易造成缺少感恩意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家及社会相关部门逐步建立起了以“奖、助、贷、补、免、勤工”等多种方式为渠道的资助体系,许多社会企业或知名人士也纷纷与高校合作建立资助项目,参与到高校学生资助活动中来。这极大地推动了资助体系的发展,扩大了受助面,加大了资助力度,丰富了资助类型。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资助体系的完善本来是件好事,但在客观上使得申请资助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这反而使学生认为申请资助获得资助是自然而然的事,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理所应当的事,也就淡化了对资助机构或个人的感恩意识。

2、现有的资助体系缺少追踪管理机制,对学生资助经费的使用及身份认定缺少有效的管理与审查。受助学生的追踪管理表现在:一、学生是否在获得资助金后存在挥霍现象,或者用于购买不必要的物品。这就需要对学生的经济水平做出全面评估,结合学生家庭所在地的家庭平均收入、学生所在专业学生平均月消费额、学生所在城市大学生月消费额确定学生生活费基本标准,通过建立月消费账单检测学生的基本消费水平。二、学生是否因家庭原因经济上得以改善。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有多重原因,有些学生是因为家庭的突发事件,如果学生因家庭经济得以改善就应当适当地减少资助,实现动态管理。

3、现有资助体系没有明确受资助学生的义务。从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到2010年浙江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印发《各类助学金校内评审工作规程的通知》,政府部门在不断明确学生资助工作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及工作要求,但对受助后学生的职责上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与规定,虽然部门奖助学金有提到需要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但规定也就仅此而已。对于受助学生应当承担的义务缺少明确的规定。从法律上讲,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享有特定的权利,那么他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如果现在资助体系一味地强调经济困难生的特殊待遇,那么只会让他们看到获得的容易,只会形成依赖思想。

四、加强经济困难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探讨

知恩感恩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当代经济困难生急需提升的品德意识,也是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重要且紧迫的工作内容。很多研究者已经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学校教育等多方面进行了感恩教育途径的探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光从思想层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从完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的制度层面去加强感恩教育,提高经济困难生的感恩意识。作为社会人,经济困难生在受到国家与社会帮助之后,即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义务。

首先,学生应当诚实守信。

作为学生做到诚实守信,主要表现在能否如实填写《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说明书》,能否如实反映在校表现,能否切实履行各类资助项目的要求。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不免发现存在一些同学在申请资助过程中存在夸大事实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隐报家庭收入,虚报个人消费情况,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等。

其次,做好学生本职工作,正常完成学业。

学生的本职为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计划学业。学生虽然会因为个人条件等客观因素造成学业成绩好坏的差别,但是在主观上都应当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完成学业。但是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存在一部分的经济困难生并没有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而加倍努力,反而出现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如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是旷课,还有一些同学养成了抽烟的不良生活习惯。这种行为是令人心寒的,是受资助学生不珍惜受助机会,是缺乏感恩意识的直接体现。因此,在资助金的审批与追踪管理中,我们有理由对经济困难生在学业成绩及行为习惯方面提出要求,这是他们争取并使用资助金应当履行的义务。

最后,学生应当主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工作或有偿劳动中来,用劳动服务参与感恩实践平台。长期的无偿获得会使人产生惰性,久而久之使“获得”成为理所应当之事。笔者认为,国家助学金或励志讲学金等国家直接拨款的资助金额的管理需要建立让学生用劳动回馈国家的平台,而这个劳动可以是有偿的,但是在劳动的时间上可以有一定的数量要求。社会资助类型的,更加可以提出受助者到相应公司或单位实习的要求,一方面通过实习岗位增加对资助单位的了解,是感恩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也通过实习津贴增加收入。

总而言之,经济困难生的感恩教育要紧密地融入到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去,在资助管理体系中明确经济困难生的义务,要求他们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完成学业,并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或有偿劳动岗位,并将这些义务的履行情况作为下一学年资助评审的有力参考条件,建立经济困难生管理档案,实现经济困难生库的流动管理与资助的追踪管理。随着高校学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强,只有将学生资助权利与义务平衡化,只有将学生感恩教育融入到资助的各个环节中去,特别是在资助资格的审查与管理环节,才能将资助金额用到真正需要的学生身上,才能真正实现资助的初衷,才能实现经济帮助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张萍.高校“90后”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与探索[J],德育与思政研究,2010(6)

[2]陈海娟、周详龙.高校感恩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35)

[3]刘镇江等.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2010

[4]刘向阳等.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影响、对象与内容[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篇9

高校的体育场馆是国家重要的运动场馆,目前,许多高校为了增加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也加强了对体育场馆的管理。高校的体育馆是学生日常体育活动与训练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国家公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体育馆的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到能否保证体育馆正常的为高校体育工作服务,更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如何让高校体育馆跟随时代的脚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是体育馆管理的重要问题,但现在大多数的高校体育馆仍是面向社会公益开放,并没有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我国在高校体育馆的利用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重视现在高校体育馆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可以很大程上的发掘出高校体育馆的价值。

一、现代高校体育馆的管理水平与现状

高校的体育场馆往往是占地面积大,所设的场馆种类多,要想保持这样的体育场馆能够良好运行,就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经济与时间。但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水平仍是非常低下。大多数的高校体育馆仍在单一的发挥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的功能,体育馆大都是用作学生平时的体育课堂上的教学使用和一些体育训练。其它时间大多数处于闭馆状态,而且,在学生的假期时间里是完全处于闲置状态。这样的使用管理制度是很不合理的。体育馆的管理工作复杂,学生在日常训练中所需的体育器材和设备都需要专人管理,但这样琐碎的工作许多高校却没有特别重视,许多学生在体育馆里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运动器材,并且一些设备由于损坏也不能够使用,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放弃了课外时间在体育馆进行运动,这样就不能够保证体育馆发挥其原有的作用,这样的状况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高校的体育馆建设资金往往是国家来承担,高校体育馆建设是不小的费用支出,但体育馆却并没有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来增加国家的经济收入,现代人的健身意识越来越强烈,健身会馆和体育馆也逐渐被人们重视,但作为拥有良好条件的高校体育馆却因为管理上的不当而不能发挥其原有的功能与作用,这样的现状必须要得到改善。

二、改进高校体育馆管理模式的措施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体育馆必须改变当前的管理制度,提高体育馆的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高校体育馆并不是只能作为高校教学使用,应当面向社会进行开放使用。高校的体育馆应当更新管理观念,形成专门的管理机构,建设专门的有偿管理方式,加强多种管理方式,提高体育馆的物业管理水平,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体育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增强高校体育馆的发展活力。

1.加强高校体育馆的场地维护与管理

高校体育馆的往往是直接由国家一次性拨款进行建设,许多体育场馆都是前期的修建工作完成的非常良好,但是后期的体育场馆的使用与维护工作却是难以令人满意。许多高校的体育场馆看起来是非常壮观,但只能是虚有其表。要想改变当前的体育馆的现状,首先要加强的就是体育馆后期的管理工作,加强体育馆内基本设施的配套与完善,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进行设备日常的检修与看护,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保证体育馆的使用寿命,也可以让体育馆吸引更多的人员来进行锻炼,从而使的体育馆能够有更好的条件面向社会进行有偿使用。体育馆的性类不同,因此所做的维护工作也有很大不同,例如乒乓球馆管理是要注意球拍和数的合理数量,而游泳馆的管理则要注意游泳池的卫生与游泳时的安全,这样的场内管理工作能够较好的保证体育馆的使用时的良好运行。

2.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队伍水平

高校体育馆一旦进行有偿开放,那么体育馆定位除了是教育教学的场所,更是要为外来使用者提供消费服务的地方,这就需要高校体育馆在管理时做好准确定位,从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现代大多数的高校体育馆在对外的经营中,大多数的管理者与服务人员都是直接由高校的体育教师中选择,但大多数教师在面对外来消费者时并不能准确认识但自己的位置,不能以服务人员的身份为外来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这样的情况是不利于高校体育馆对外经营。要想提高高校体育馆的管理水平,就要提高就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也要制定一定的管理规则,要求就业人员必须遵循。高校体育馆对外有偿开放时也要严格执行管理规则,不能因为开放体育馆而影响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

3.坚持好高校体育馆的基本职能

高校体育馆的基本职能就是为高校的体育教育服务,在开放体育馆时,首要做好的工作就是要合理安排学生上课时间,在保证学生正常上课的同时来开放体育馆。高校在开放体育馆时,可以从当多种类型的体育比赛用地,对于大型的体育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观看,这样的做法既可以提高高校体育馆的利用效率,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为校园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

4.做好体育馆的宣传工作

要想更多的人了解高校体育馆的对外开放,就要做好高校体育馆的宣传工作。高校体育馆与其它体育馆相比有着更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这是高校体育馆开放的优势之处,而且,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可以直接从当教练与指导人员,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进行体育锻炼。高校体育馆的开放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打造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品牌。通过广告等宣传手法,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高校体育馆开放的特色课程,开放的时间与要求。这样的宣传可以让消费者更加的能够接受高校体育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高校体育馆消费。高校体育馆的宣传也是体现了高校校园与时俱进的活力,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让高校校园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三、结束语

高校体育馆的管理模式不能在简单的按照以往的单一模式进行,时代的进步要求高校体育馆管理模式的革新,实现高校体育馆的对外有偿开放,既可以增加体育馆的利用效率,也可以提升高校体育馆的经济价值。多种方式共同经营高校体育馆,能够显著的提高高校体育馆的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体育馆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安康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篇10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60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103- 04

1 高校知识管理的界定

1.1 高校知识管理的含义

对于高校知识管理内涵的表述,国内外学者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学者重点阐述其研究对象。如丙国强、邱鸣(2001)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高校管理者对存在于高校内部和外部的知识的管理与利用。[1]有些学者重点描述了高校知识管理的目的。如周九常(2002)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通过将各种知识和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实现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目的的管理理念。[2]张维平、凌晨(2008)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高校对社会活动中的知识进行收集、保存、传播和应用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使其拥有的内部知识和获取的外部知识通过知识管理,促使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以提高大学适应力和创新力。[3]有些学者着重从流程上在描述高校知识管理。如刘萌芽、李妮(2000)表示,高校知识管理是高校对知识识别、获取、存储、整理、加工、学习、开发、传授、转让、生产、创造过程。[4]米靖(2004)认为,高校知识管理就是对教育知识的创新、生产、储存、转移和共享,它是知识投入、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转化的复杂过程。[5]邓新荣、高务龙(2007)指出,高校知识管理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等技术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对高校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交流、创造和更新的过程。[6]还有些学者是重点从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体系上来进行其概念的描述的。如英国学者詹妮佛·洛丽(2000)指出,高校知识管理应该包括创造知识储备、改善知识获取、强化知识环境、管理知识资产。比利时列文天主教大学校长澳斯特林克(2002)指出,知识创造、知识传递并向社会提供学术服务这些是一个现代大学的基本元素,作为大学应该建立一定的范畴、架构和过程,来对其知识进行管理,并优化产学合作。[7]

1.2 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

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十分庞杂,张旭(2007)认为高校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 积累和扩大知识资源; ② 建立有效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的知识管理平台; ③ 培养知识共享和交流的组织文化; ④ 建立有效激励知识交流的机制; ⑤ 有效利用知识资源, 进行知识创新, 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8]方金认为知识管理内容包括:教学过程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管理,着重进行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过程的知识管理,主要针对知识输入、知识处理、知识输出的管理;服务社会过程的知识管理,主体包括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开发知识、教育服务管理等。[9]汪怿(2005)认为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涉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知识。[7]王楠(2007)认为高校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资源和知识过程两个方面的管理。[10]徐敏(2010)指出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对知识和对人两个方面的管理,具体而言,包括对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等管理过程,以及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11]邓新荣、高务龙(2007)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对高校知识、高校知识活动和高校知识工作者三方面内容的管理。[6]

2 高校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系统的知识管理理念

高校是发现知识、传播知识、存储知识、应用和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科学的知识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知识管理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但它更是管理思想和价值观的变革。目前高校的知识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存在缺失的现象,虽然高校管理中存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模块化的信息支持服务平台,但感觉这些服务内容是割裂的一个个模块,在使用上并未实现一体化,操作起来不够便利。各大高校也在进行教育技术的不断探索和革新,但是似乎不是在系统的知识管理思想指导下的技术体系的构建,因此无法实现信息的充分流动,也无法形成知识共享的模式,更无法实现广泛的知识范畴的合作。教师常常会感觉到教学、科研等领域的工作被条块分割,各个部门在进行着各自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创新工作,未能进行必要的知识共享和交流,这从本质上就背离了知识管理的思想和理念。

2.2 组织结构体系与知识管理需要不相适应

管理组织是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的载体,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都需要在一定的组织平台上才能得以实现。高校的组织结构应该朝着扁平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弱化等级关系,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的交流沟通热情,因为在这样的组织中,组织成员们相对平等,能够得到尊重、信任和关心;在扁平化的组织中有利于教师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他们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也有更多创造的热情和意愿,这些都有利于知识的流动、交流和共享。因此,高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对知识的流动、创新、应用、共享提供了新的动力。[12]但目前很多高校的组织结构还是传统的组织结构,这不利于知识的流动、共享、应用与创新。

2.3 知识管理系统的流程缺失

高校知识管理系统在知识的获取与储存、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知识的创造与更新方面流程缺失。

第一,在知识的获取与储存方面。教师作为需要大量吸收知识和生产知识的群体,知识获取很重要。就知识分类而言,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外部化、明晰化,能够用文字、文件、数据库等形成呈现,对于这部分知识,各高校有一定的获取途径,图书馆、档案室等部门专门负责显性知识的存储,但是在显性知识的存储深度和获取途径的优化方面还不尽完善。

第二,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方面。知识交流和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有价值的知识得到充分的流动、分享,才能产生更多新的知识。高校在知识交流和共享方面有一定的硬件环境,比如校内网的建立,但在知识交流氛围的营造方面不够积极,也未形成一定规模和层次的教师学习交流机制,这些都不利于知识共享的实现。

第三,在知识的创造与更新方面。高校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需要新陈代谢,淘汰失去使用价值的知识并创造出新的知识。高校的部分知识使用者会自动放弃失去价值的知识,但是在组织层面并未形成固定的制度来进行知识更新;而从知识创新的层面来看,也是知识使用者在形成既定成果后推动知识的创新,但组织缺乏激励创新的机制。

2.4 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及技术不完善

高校知识管理的先决条件是建立知识管理系统,这也是构造知识的交流网络。国内高校大多已经建立了支持内部知识管理活动开展的校园网和各种信息系统,但是还未建立校际间的知识共享网络,当然这也不是哪一所大学能完成的工作。另外,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校园的数字化与生动有效的活动载体相结合的工作也不够。[12]

3 改善高校知识管理的措施对策

3.1 构建知识管理的文化理念

知识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但知识管理绝不仅仅就等于信息技术,它更需要管理的思想和价值观的转变与创新。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一种开放、信任的文化,打破不愿共享知识的障碍,建立让知识在高校自由共享、应用和创新的文化平台。[13]

第一,高校领导应全面支持。任何组织中领导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决定和影响这个组织的某种策略的开展。学校领导支持有利于构建高校平等交流和民主决策的氛围;领导支持会加大知识管理的硬件、软件投入;如果领导带头将自己的成果和经验与人共享,这将形成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这些在高校的知识传播、共享中都将起到积极作用。[13-14]

第二,促进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建设。学习型组织适应知识管理的要求,这便是要求高校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原因。学习型学校的特点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得到重视;教师自身是持续的学习者;教师间形成合作、学习氛围;学校是一个学习系统;学校领导是学习的领导者。要实现这一境界,需要的是宽松的人文环境,需要教师、学生、工作人员等各类成员能建立互信、亲密的关系。如果高校能在文化和价值观层面达到这种状态和境界,将会很大程度上消除高校推进知识管理的障碍。[10]

第三,提倡团队合作,相互信任。能否实现知识的共享其实全赖于共享文化的建立和基于相互信任的价值观,只有建立了互信和坦诚的交流习惯和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共享。知识交流和创新也只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才能跨学科、跨地域实现,知识管理也才有全面系统展开发展的可能。[15]

第四,推进学术批判、学术宽容,鼓励学术争鸣。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和技术都需要不断修正才能得以完善。高校应该鼓励学术争鸣,让不同的观点在这里汇聚,打破等级观念,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尤其要鼓励学生在学术上的自我表现,鼓励其向学术权威提出挑战。[14]

3.2 重构高校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

3.2.1 组织结构重构

高校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激励不充分,制约了组织的知识创新。[13]适应高校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应该能够顺利地进行知识共享和沟通;能够推动知识创新;形成团队凝聚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15]

第一,建立柔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的学习型组织。扁平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能在组织成员间建立平等与尊重的关系,建立开放的交流环境,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也利于成员间、部门间的学习和交流,从而最终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14]

第二,成立知识管理专职机构,设立知识主管。实施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成立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来运作。高校应成立知识管理专职机构,该机构分为项目实施小组和指导委员会。项目实施小组负责具体的执行性工作,指导委员会由高校的高层领导以及知识管理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要对知识管理系统负责。专业知识管理机构中要有专业的知识管理人员,并且应该设立知识主管(CKO)。知识主管是在组织中专门负责知识管理工作的行政官员;他们要构建知识管理体系,对于组织内部各部门的知识管理活动进行协调,对知识资源进行调配、整合,保障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要激励组织成员进行知识的共享和创新。[13]

3.2.2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构

要实现高校知识共享和创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考虑如何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如何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第一,采用灵活的人事管理办法。对高校教师的管理应该抛开传统的独占式人事管理制度,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为了实现这种交流,可以灵活地聘请一些高层次人才进行学术讲学、交流活动,甚至是采用虚拟管理的办法,让优秀教师通过各种现代化信息交流工具进行交流。

第二,人事的稳定性与流动性相结合。一方面,高校学术研究具有继承性,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另一方面,高校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性的需求,因此在用人制度上,既要稳定从而保证研究的延续性,同时也要保证有“新鲜血液”输入到组织中从而带来新的知识、技术和思路。

第三,建立教学内部流动机制。由于教师们所属学科、专业不同,学科交叉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和创新的火花,所以可以尝试打破专业、学科界限,在高校内部鼓励教师进行流动,从而带动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创新。[14]

3.2.3 知识管理的相关机制重建

第一,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高校要顺利实现知识管理,必须建立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学校就要把知识共享作为贡献与考评、晋升、评优、培训等奖励措施相联系,对于积极进行知识共享的高校员工和群体给予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比如,实施“知识贡献”分配制度,建立“知识积累贡献”奖励机制,奖励对于组织知识积累有贡献的教师和群体;还可以建立“能位匹配”的目标激励机制,以满足教师的创造欲、成就欲和尊重欲。[14]

第二,建立知识共享收益机制。要实现知识的共享,必须要让知识所有者在知识分享过程中受益。在确定利益分享的原则时,首先要对知识按用途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知识,共享收益的数量和获取渠道都不同。一般按照用途可以将知识分为理论前沿知识、实用知识、公益知识、稀缺知识。对于理论前沿知识的研究成果,由于其对社会发展起到奠定理论基础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重点扶持。实用知识是那些为了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的实用技术和知识;实用类知识只有与社会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共享过程中要寻求社会的经济支持。公益知识是服务于社会的知识,包括德育知识、学校规章、机构设置、组织职能、办事程序、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这类知识在共享过程中学校要重点扶持。稀缺知识是我们生产、生活中需要但是却供给不足的那部分知识和技术,比如一些新兴产业的知识和技术,稀缺知识应该通过市场去实现其共享价值。[14]

第三,建立限制知识垄断的机制。要实现高校知识的共享有时还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尤其是在共享文化还未形成之前。例如,通过行政命令打破知识垄断,实现知识共享。高校可以借鉴贝尔实验室的做法:当组织的一个部门需要新的知识时,决策者可以把知识需求传递给研发部门,由他们免费提供针对所需知识的研究成果;这种做法是将知识作为产品在组织内部进行生产,员工只是这个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收入和研究行为脱钩,知识的个人拥有没有意义,因此他们自然而然会进行知识共享,这就真正实现了隐性知识外部化和知识共享。[14]

第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高校还应该积极保护知识原创者的权益,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减少知识创新的不确定性,校际间、校企间通过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知识成果的有效转化并通过明确知识产权避免知识和技术的重复开发。更重要的是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使知识创新主体保持创新积极性,不断推进创新活动,使知识管理流程不断向前推进。[14]

3.3 高校知识管理系统流程重构

我们把学校的知识管理流程分为3个部分:知识的获取与储存、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知识的创造与更新。

3.3.1 高校知识的获取与储存

高校知识的获取与储存是知识管理流程的起点。从知识获取和存储两个维度进行考虑:一方面以人为主。即在知识的获取与储存机制设计方面考虑如何通过持续追踪与更新机制来保持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以系统为主。即在知识获取与储存机制的设计方面以校园网上的知识库为中心,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将教师的智慧、经验等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显示的电子文件,并分类存储进入文件管理系统。[15]

3.3.2 高校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高校知识管理流程的核心。知识共享让学校每一个有意愿使用知识的教职工得到他们需要的知识,知识交流则是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环节。然而,知识共享不是绝对自然产生的行为,因为自我保护是人的天性,为了不丧失竞争优势,我们会产生不愿分享知识的动机。因此,高校的管理者要通过外部刺激来促进知识共享,比如高校的内部和外部网络建设,可以加快知识的传播和流动。为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学校应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单位要成为微观的学习型组织,从学校层面来看,要建立开放性的网络学习和知识传播机制。因为知识经过高校知识管理平台大量传播后,才能产生极大的价值。[15]

3.3.3 高校知识的创造与更新

高校持续的竞争力需要具备知识优势来支撑,为了实现这种知识优势,建立不断更新的知识库和虚拟知识社区是重要的手段。另外,基于虚拟网络的高校组织行为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实现对高校教师和管理者行为(包括校外知识源)的引导和规范,并最终实现在知识交流与共享中创造与更新知识。作为知识管理重点的知识创新,一方面强调创造新的价值,使知识能够自生长;另一方面强调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淘汰掉那些旧的并失去使用价值的知识。高校的管理者们为了实现这种创新应该致力于:持续不断地改进学校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即关注“改善”的过程;然后要学会真正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也就是要从自己的成功中开发下一代的应用;同时还需要学习将今天的创新作为一个系统的一部分。随后,又使创新的流程重新开始。[15]

3.4 完善高校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

从操作实施角度来看,高校知识管理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知识管理的实现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工具的应用。知识管理涉及知识的识别、获取、组织、存储、共享、应用等环节。这些环节必须以专门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

3.4.1 建设数字化校园奠定高校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

实施知识管理必须先建立基于网络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知识交流的平台。其中校园网及其相关的数字化设备,就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设施。要实现知识管理,首先要有一个高速、可靠、安全、宽带、有线与无线结合、遍布高校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接口,这样才能实现与外网的链接,这样才能更有效利用国内外的信息资源,真正实现知识的流动。

校园信息网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对于显性知识交流而言,由于显性知识可以信息化,并以图书、论文、报告、电子文件等形式存储于图书馆、数据库和信息库中,它们可以通过网络被人检索、查阅和利用。对于隐性知识而言,校园信息网络为学者、专家的交流讨论提供了平台,他们可以在网上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这一过程中隐性知识会发挥作用,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共享。另外,专家们拥有大量的know-who类、检索类知识,因此他们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更了解,这也有助于不同类别知识的交流。

3.4.2 建立规范方便的知识共享操作方式

知识交流的便利性和规范性决定知识共享的程度,所以对于高校员工而言,如何能够方便、准确、快速地获取知识很重要。高校师生内部交流、知识的汇集与检索、学校与外界的信息系统的建立都需要规范、便利的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和管理技术来支撑。主要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管理软件技术以及教学、科研、专利等高校知识管理制度。

3.4.3 发展校外知识网络

由于高校与外界边界的模糊化,高校原本就应该是思想开放的,对于外部的新的知识应该采取包容和欢迎的姿态,因此知识管理的重点应该是知识和人才的更新与互动,而不是独占。高校知识管理的实现也应该借助外部知识的力量,建立外部知识网络,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实现外部知识的内部化。这种内部化就是要考虑如何将存在于本校之外的知识吸收到本校的知识管理系统之内来,使其成为学校知识存量的一部分。[14]

3.4.4 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和方式

知识管理的不同流程阶段具有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流程设计需要来进行选择,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与外联网、数据挖掘技术、信息查询与搜索引擎技术、检索技术、元数据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这些技术让知识的获取和传递更加便利,它们使知识和信息的采集从速度和宽度上都被提升了;这些技术使知识和信息的获取范围变宽了;同时这些技术使得知识和信息的分类、加工、处理等过程变得更加有序和规范;它们也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又如传播技术、共享技术、群件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工作流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等技术的出现,这些技术使知识的交流、共享有了更有效的途径。数据库管理系统、文献管理技术、存贮结构技术为知识仓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些技术使信息和知识的存储、访问和传播更有效,信息和知识被编码后以某种方式储存,当相关人员需要时可进行访问,并按照某种形式传播出去。另外,现代信息技术既是知识和信息交流的手段,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手段。因为,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对于不同的知识产品进行保护,这样既使得知识能够被利用,同时也使知识拥有者获得正当的权益保护。此外,信息技术还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例如可以改进信息采集速度,加速数据处理效率,提高校内外沟通效率等。[16]

主要参考文献

[1] 丙国强,邱鸣. 大学知识管理中的观念创新[J]. 江苏高教,2001(5):25-27.

[2] 周九常. 试论高等院校的知识管理[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1-4.

[3] 张维平,凌晨. 大学知识管理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9-11.

[4] 刘萌芽,李妮. 论高校的“知识管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3):44-46.

[5] 米靖. 论大学知识管理[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2):47-53.

[6] 邓新荣,高务龙. 浅析高校知识管理的实施[J]. 时代经贸,2007(5):59-60.

[7] 汪怿. 大学知识管理初探[J]. 辽宁教育研究,2005(3):27-29.

[8] 张旭. 论高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有效策略[J]. 理论导刊,2007(10):112-113.

[9] 庄薇. 我国高校知识管理的实践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08:4-6.

[10] 王楠. 高校知识管理与系统构建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7.

[11] 徐敏. 高校知识管理综合评价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2] 曹连众.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8-129.

[13] 李娜. 天津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4.

篇11

1、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2、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

3、计算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

4、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