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3 15:50: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新课改曾指出: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法制,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在吸收知识方面的策略引导。因此课堂中要有机地应用“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创建一个合理有效的生本课堂。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学生包括道德意识、法制观念等基本素质的养成意义重大,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充分贯彻落实道德教育及法制渗透,让课堂生动泼,进发出智慧的光辉,引领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主人。本文主要结合“让学引思”教学理念,主要略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制内容的教学及渗透
一、“让学”理念贯穿新教材,开拓新的教学模式
在授课中教师要深入探究政治新素材、教学新模式,摒弃低俗的、传统的、效率低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传统的思想道德考试重在塑造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行为规范,而在“让学”理念的贯彻下,是需要教师侧重于道德与法制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自主地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晦涩无聊的法制知识呢?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多一些沟通。找到学生喜欢的几个法律板块,再进一步渗透法律知识,达到高效的课堂模式。比如在道德与法治中《会变脸的水》一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让学引思”的核心理念,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身体验活动,自由学习“自尊自爱”的本质,如此以来,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双向沟通作用,间接地将法制观念植入学生的头脑之中,加强学生对法律意识的重视程度,可以正确的学法、守法、懂法,从而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正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应用“让学引思”理念,让学生多渠道习得法制内容
馐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学校提升学生素质安全意识的基础课程,教师要严格依据新课程提出的标准,把“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去,顺应目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快乐成长。目前重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课中都包含一条主线,旨在通过这样的编排设计,让教材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心意,学生可以自如地的与周遭同学和教师沟通,从而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为课堂的高效性打下基础。新的书本中包括“依据你的生活经验”“自主思索与探讨”“知识输入与输出”等步E,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放飞空间。书本中要强调法律的教育,教师要善于灵活应用教材,善于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转述给学生。比如在上《对生命的沉思》这篇文章的授课中,通过文章一系列的人事来流露出生命的伟大与脆弱,从而让学生能够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教师要注意选材,要切合实际地选取身边的一些典型例子,结合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传授,有目的性的一对多形式进行授课,来呼吁学生热爱生命,关爱自然,以此来激发孩童心中的真善美。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由于目前社会浮躁因素太多,充斥着一些不良因素极易影响学生染上不良嗜好,对此教师应该找到突破学生生活中的矛盾为切入点,将道德与法治深刻地烙印在学生头脑中,规范学生的行为与举止。
三、围绕“让学引思”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探究法制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高职“基础”课应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出发,着重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为其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研实践对高职“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提出创新性的思考。
1 立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1 使用统编教材要注意同高职的特色相
结合
本课程一直选用组织编写的高教出版社发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注意同高职的特色相结合,着重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1.2 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1)依据调研结果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群需求,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变“系统照本宣科”为分大主题小专题讲授。明确细化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根据岗位需要选取教学案例,从面向社会的职业人的培养出发,结合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系统整合课程的内容体系基础上,选择有针对性地教学案例回答高职学生在成长成才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的有关人生、事业、理想等方面普遍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德行修养和职业现实问题。(3)结合职业特点设计教学环节,根据职业岗位素质要求,我们对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其结果是实践教学串联起本课程三大教学主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职业教育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后接受专业教育为起点,教育进行中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过渡,校内外实践基地实习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为延伸,组织序列化、监管保障健全的实践体系。
1.3 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教学内容的适用、够用是职业院校基础课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丰富、涵盖的理论面很广、知识点很多,但是,在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主线,紧密联系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回答学生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既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入情入理地分析回答大学生在成才、立志、恋爱、交友、就业、做人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体现了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主线的结合,并把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的问题放到了高职学生自我认识、群体交往、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把握,从而在内容选择上体现先进性和适用性。
2 以“实用、适用”为原则,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整合优化具体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实用、适用”为原则进行了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的全面梳理,确定了三大教育主题20个具体教学专题,总学时48学时。
2.1 紧紧围绕三大教育主题科学设计教学
内容
(1)教育主题主要围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个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价值标准为基本内容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体系。结合职业理想,使高职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培养其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具有的坚韧不拔的信念,并在职业生涯中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教育主题主要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进行道德教育。本部分重点结合学生的职业定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升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为其在职业生涯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从业人员打下基础。(3)教育主题主要围绕职业规范、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制度、如何弘扬法制精神进行法制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帮助高职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社会“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学会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领域的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法律素质,培养能够立足社会并具较强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现代职业人。
2.2 实践教学的三种实现途径
“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追求运用整个学校、社会及企业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内实践、校内实践及社会实践三个途径实现的。
(1)课内实践,包括分组讨论、小型辩论会及演讲比赛等多种表现形式。针对某一专题给学生布置2-4个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关注点从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开展小型辩论会或者演讲比赛。分组讨论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在课堂上发言,汇报本组讨论的情况及结论。讨论结果也可利用网络传给授课教师进行评分。(2)校内实践,结合学院团委、学工处组织的各项常规教育、主题教育、特色教育等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体验、分析、认识实际问题,活动结束后由学生自己表达、交流个人观点,并且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修正提高自己的认识。让学生把自己学习、思考、交流的认识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通过这些实践学习活动,不仅实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口头表达、文字表达和活动组织等行动能力。(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活动、实习就业、打工实践等实践,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深化理论渗透的效果。同时结合社会实践过程,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主题的实践报告、撰写实践心得,并用照片、文字做成PPT课件记录下社会实践的的过程和效果。
3 结语
总之,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创新性的设计,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整合优化具体教学内容,积极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和研究作风,才能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为打造成功的职业人奠定坚实的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思维的意义探析
1.1 联系生活能够降低教学难度。道德理论是伦理学与哲学观点的集合,其理论基础相对较为抽象,其知识点也异常繁杂,如果仅靠生硬的记忆只怕难以保证知识内化效率。因此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提出“格物致知”这一概念,其主要阐释了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提升的学习途径。诚然,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中,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则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感性认知材料,从而帮助其建构逻辑化、层次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网络,如此便能够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1.2 联系生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具有抽象性强、知识点多等特点,纯理论化的教学通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最终导致其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鉴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树立生活化思维,并积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并为其创设起贴近生活且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则能够有效突破学生心理障碍,从而逐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
2.1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本质而言,道德与法治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道德是约束人们行为的精神力量,而法律则无疑是规范人们行为之准绳。总而言之,道德理论与法治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则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并促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知识紧密结合,从而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拉近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化的学习体验,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需要积极探究教材内容,并有效整合教材?Y源与生活化资源,即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进而找到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契合点。譬如在教学“平等、尊重与宽容”一课内容时,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表演形式,演绎生活中与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小矛盾,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表演内容并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共同探究如何建构起平等和谐的班级文化。
2.2 结合热点新闻,增强知识的贴合度。现实生活是建构学生意识形态的基础,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关键因素。鉴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中,为培养学生先进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就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并适当的引入国内外的实时政治,以此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对经典事例和重大国内国际时事的深入分析、解读,便能够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譬如在讲解“承担责任”一课时,为给予学生提供一个直观化的参考案例,教师则可以引入“韩国总统遭民群抗议遂被弹劾下台”实际案例,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任何人都必须为自身的行为负责”这一法律常识,以此助益于学生建构起责任意识,并以法律知识约束自身的行为。
关键词:创新视角;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类意识形态不断涌现,呈现泥沙俱下的局面,对社会各类人群,特别是青少年造成极大的冲击,亟须通过有效的思想引导,实现学生道德水准的提升,进而自觉抵御不良思潮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以此为目标,教育部门对初中起始阶段的《思想品德》教材进行改版,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实现德育教材的更新,其内容和形式更加贴合社会现状,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指导作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的意义
1.实现教学模式与教材的相契合
长期以来,初中阶段的德育一直沿用《思想品德》教材,虽然经历过几次修编,但是改动幅度并不大,直至2016年对德育教材进行全面的修编,形成全新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实现教材内容、章节划分等的革新,这导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材之间存在较大的出入,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模式与教材的完美契合,以充分发挥新教材的德育作用。
2.践行课改的教学理念
当下的教育界,课改工作正在持续深入地推行,其核心思想是借助课改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探索也应该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学习和改良,形成完善的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践行课改的教学理念,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3.新时期德育教学的需要
德育是初中阶段教学的基础内容,如果德育不达标将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离,出现一大批有才无德的学生,对社会非但起不到支撑和促进作用,反而产生极为恶劣的危害。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变革德育教学的模式,思索新时期德育教学的可行途径,实现学生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的提升,为社会提供德行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教学原则
与其他初中课程相比,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借助课程教学实现学生的思维引导,进而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其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现实生活。所以,教学中应该积极采用实践性教学法,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正视现实,产生正确的社会认知,认识到社会中各类现象的对与错,形成科学的社会认知。
2.以人为本原则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针对学生思想的教学,如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将无法有效开展,教学质量将难以保证。所以,教学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兴趣点出发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设计,确保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连的,能够轻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乐于参与其中,接受德育的熏陶。
3.民主性原则
当前的德育教学大多以说教为主,老师从自身的视角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宣贯,毫不顾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情感需求,使得教学成为老师的“一言堂”,缺乏民主性,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鉴于此,应该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就教学内容、社会热点等进行发言和交流,通过合理的引导和暗示,掌握学生的交流方向,使得学生在较为民主的氛围中通过民主讨论的方式探究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实现学生问题分析和辨别能力的提升。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策略
1.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
德育教学与社会存在极为紧密的关联,教学中应该加以利用,而利用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通过主题班会、社会调研等形式丰富的德育社会实践,使得学生对社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照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实现社会现象的自主判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思维认知。
2.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自我意识强烈,进行德育教学不能以说教为主,应该以平等的姿态通过交流的方式进行思想渗透,使得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进而产生学习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 参与到德育学习中,这需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加以维护。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是变更后的初中德育教材,要想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就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形成科学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教材的高度匹配,从而发挥教材的应有作用,提高初中阶段的德育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温栓柱.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8):58.
那么,具体而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儿童的生活力呢?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由以前的执行者,变成如今的组织、引导者,为生活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孩子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活动的过程,是孩子们经历“出现新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想法与方法”的过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以前的执行者,变成现在组织、引导者。要充分尊重和考虑小学生的道德形成规律,在教学时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不断优化教学关系,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一段。从显性教育到“润物无声”、隐性渗透教育方向发展。如,学习完“家人的爱”这课后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课后笔者利用母亲节组织学生和自己的妈妈到学校开展“懂得感恩 崇尚优秀”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给自己的妈妈集体洗脚,表面看洗的是脚其实通过孩子的小手对妈妈脚的触摸,表达的是母女(子)之间内心情感的交流,培养了孩子们从小懂得感恩的品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重视活动的德育、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发展等功能。学生通过活动可养成德性。人的很多德性,不是单纯由学校教的,或从书中学的,还可以从玩中、从游戏中、从同伴交流中习得与养成。如果认为孩子们在活动中只是小孩过家家玩玩而已,那就错了。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他们的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投入极深的感情。
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师生之间良好的协作交流,是促使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通过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生活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程上与同学和老师开展信息的交流和相互传递。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和欣赏他人。例如在教学“假期有收获”一课时,笔者就经常会组织学生一起交流自己在假期里的趣闻,或者是自己在假期学到的本领。通过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假期收获来帮助学生形成互相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同时也为学生进入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促进相互协作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进而对教师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由开始的固化设计,变成组合优化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具体包括生活指导式的教学和生活实践式的教学两方面。具体来说生活指导式的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知识,比如说一些小窍门、小常识,或者是做人做事的道理等寓于其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传达信息的影响,进而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而生活实践式的教学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实践的方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生活力,进而促进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完“大自然,谢谢您”后,笔者组织学生走进农场开展捡麦穗活动。孩子们行走在田间阡陌小路上,弯腰捡麦穗,一改往日在父母身边的娇贵,不叫苦不叫累,当捡到一串串麦穗时他们神情中的那一份成功、喜悦与自豪感溢于言表,脸上的微笑是那么的真、那么的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边捡边玩中孩子们懂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和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普遍实施,以及课改的推进与发展,广大授教《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作为一线教学的实施者、实践者、组织者,对如何利用好新教材、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等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笔者就如何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小议,希望对上《道德与法治》课的广大同仁有所帮助,同时,若有不当之处,也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新课改、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基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始进入教学实践。2016年9月,笔者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2017年9月至今,参与了州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多次研修活动。通过学习、研修,提高了认识,并得到很大启发,再经过这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们广大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这一课题作一些反思、思考、总结。笔者现把自己的一些肤浅的心得、教学经验与广大同仁分享、探讨,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那么,什么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是一节好课呢?笔者认为,有趣的、自然的、简洁的、朴实的、和谐的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一节好课。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高,学习效率也高,成绩自然不差。那么,如何激发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呢?教师的人格魅力、诙谐的语言、情感丰富、表情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巧思答辩;表演、歌唱;多媒体展示;知识点分化、简单化、趣味化等都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以上这些方法可适当穿插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巧构一节自然的课。所谓自然的课,笔者认为是这样的课:新课导入自然,不突兀;知识点上下衔接自然、过渡自然;学生获取新知水到渠成、知识自然生成等。
1、导入自然。在新授课中,导入部分须受到重视。导入做得好,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要做到自然导入,语言要精炼、设问要简洁、朴实、贴近生活,时间控制在2—3分钟。导入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复习导入、设问导入、视频导入、情景导入等。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时,设问“刚才我们起立时师生相互问好体现了什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新课。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导入部分,教师的巧问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2、知识点之间上下衔接自然。我们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中,基本上一个课时就上一个框题,而一个框题下可能会有几个知识点。如何做好知识点之间上下自然衔接,是我们道德与法治授课教师应掌握的技能。我们研究教材不难发现,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基本上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编排教学内容的。所以,我们教师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问,做到知识点之间的自然衔接。例如,在讲授《尊重他人》这一框时,认识了“什么是尊重”这一知识点后,课设问“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从而很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综上所述,要巧构一节很自然的课,教师的巧思设问很重要。并且,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能水到渠成,同时也容易使学生达到新知识的生成。
三、设计一节简洁的课。简洁,在这里指的是学习目标简洁、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简洁。在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的评价制度(在中考中及格分以上以10分计入中考总分)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的周课时不足、偏少、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家长不重视是普遍现象。导致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教学任务重、成绩难出。所以,怎样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要效率,是我们每个《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设计一节简洁的课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1、适当运用好教材中的课程资源。现目前,一课时40分钟,在这40分钟当中,需要完成新授导入、目标展示、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探究、课堂小结、知识巩固等过程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精心备课、设计,方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就涉及到怎样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问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单元导语、课题导语、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拓展空间、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备课资源,怎样有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用多少、怎样用,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在备课、课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课程资源在一节课中没必要全部用到,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可以选择性的使用2—4个,特别是小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一节课中设计2—3个就足够了,多了就完成不了教学内容。
2、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尽量做到简洁。在课堂教学中,简洁可使学生清楚明白的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要做什么、怎样去学、怎样去做;简洁可使教师对课堂易于把控、可操作性强。一方面,学习目标要简洁。我们在课堂设计时,学习目标尽量简洁、具体,情感价值观等目标可省略。另一方面,教学过程要简洁。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把握好教学节奏,完成教学内容。
四、打造一节朴实的课。朴实,就是在教学中踏踏实实、朴实无华、不花里胡哨,知识点能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落实、学生的情感能受到感染和升华。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朴实,我们要有对知识点的把控能力,对知识点做到细分细化、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通过故事情节、设置情景体验,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和升华,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五、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放轻心情、快乐学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和谐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的进步和表现、诙谐的语言、面带笑容、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是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
2、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和谐的同学关系是打造团结向上班集体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推选发言人等,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谐的同学关系使课堂学习效率高效。
在氛围和谐的课堂上,学生在发言、答辩、自我展示等过程中,认识了自我、提高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思想交流,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前面,笔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上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笔者是从怎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是一节好课来阐释这一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一节有趣的、自然的、简洁的、朴实的、氛围和谐的道德与法治课,就是一节好课。限于笔者的学识、教学经验,分析不够深入、语言不够精炼是难免的。在这里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有所帮助、有所启示。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在教学内容上做了重大调整:在中小学起始年级,分别实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相应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也把从前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为此,我们有必要在新形势下中重点研究这门有着时代特征的新课程,看看它到底有哪些地方独具魅力。
一、注重自学独立思考,幽默风趣活跃气氛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老师们注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与法治在传承思想品德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是伴随着“疑”的发现,分析,解决不断升华。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教养性质的课,多读,多想,基本上可以理解和掌握。因此,要培养学生自觉看书的习惯。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上课时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就会到书本上去找答案,从而主动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同时,针对个别问题要给予个别辅导,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启发和点拨,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分析问题。同时,要特别注重学生答案中语言的组织,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独立思考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二、联系实际搞好法治,源于生活引人入胜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好形势下,中小学起始年级推行法治教育相当及时,它能有效地杜绝中小学生过去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继续蔓延,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力。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它是学生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品德教育时,老师应该联系生活中学生接触的事物,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一种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进而体会道德与法治中所举的事例都是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善于观察的习惯,还能使学生与老师之间消除隔阂,彼此充分交流,进而形成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也只有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来,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三、结合其他学科教学,多措并举抛砖引玉
学校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规范学生的品德素养,而应该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品德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品德塑造、人格形成、习惯养成进行综合培养。各个学科之间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的方法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它们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人物和事情来引导学生分别是非对错,以《东郭先生和狼》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狼的虚伪和凶残、东郭先生的迂腐和仁慈以及农夫的胆识和智慧,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对狼一样的坏人绝不能心慈手软,遇到事情应该善于思考,从而对学生进行一种无形的品德教育。在历史课中,老师可以在讲解相关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语文课上学到的典故“东郭先生和狼”和历史课上的相关历史知识融入其中,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品德教育。
四、复习之中多法运用,透视热点喜闻乐见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教师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
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新的形势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注重考查的是能力、思想和科学素养。侧重考查的还是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我们只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题型训练(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等),才能围绕基本信息或知识点培养起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才能使自己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尽量从多个角度有选择地组织答案。同时,教师要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
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
再次,选多种类型试题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是适应我国当前形势的新课程改革的,是一门带有时代气息的人文学科,对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终身品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在传统思想品德的教学上承上启下,由旧入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这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学科,所以还需要广大一线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密切联系时事,不懈努力、全面解析、深刻把握,从而让道德与法治课独具魅力。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11-03
2016年秋季起,使用了14年的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实施意味着一线品德课教师将展开新的教学探索。而研读新教材正是我们开启新旅程的起点。笔者发现,新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改进,深化了对儿童立场的认识,更加关注儿童发展这一主题。我们必须悉心解读,运用正确的儿童观引领教学,激活儿童内在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一、强化规则意识,开启低段儿童道德与法治之旅
低年级儿童法治观念的培养从哪里开始?这是广大一线教研员和教师的困惑之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小学低年级(1-2年级)法治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包括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等。
据此,笔者认为,低年级儿童法治观念的培育重点应该是在正确儿童观观照下的规则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重视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法治教育的要求,在一年级上册凸显规则意识教育的内容,并注重以螺旋上升的逻辑,促进儿童法治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旧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包含四个单元:“我上学了”“祖国妈妈,我爱您”“我的一天”“过新年”。其单元逻辑是时间序列,即开学后四个月,9月刚入学,10月国庆节,11月学自理,12月过新年。单元主题之间联系不强,各自为政。同时,每个单元的每一节课任务都比较饱和,学完一课后马上进入新课文的学习,课文之间也相对独立。新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也包含四个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规则意识教育的内容分布在各个单元之中:第一单元第三课第四个话题“这样做对吗”、第四课《上学路上》,第二单元第六课《校园里的号令》、第七课第四个话题“这样做对吗”、第八课《上课了》,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第三个话题“冬天真好玩”。内容涉及校园规则、交通规则、游戏规则、课堂规则等,贴近新入学儿童的生活实际。
我们可从中整理出这样的规则意识教育逻辑:班级――学校――家庭――自然和社会。单元主题之间逻辑性加强,体现了一年级新生逐渐扩展的生活领域和认知程度的逐步深化,这一逻辑编排彰显了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1]。每个单元中每一节课的任务都比较聚焦,对儿童规则意识养成的引领是根据学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螺旋上升的,这有助于一线教师根据教材逻辑,引领学生逐步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遵循这一逻辑,通过组织相关内容的学习,开启低年级法治教育旅程,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帮助学生更加愉快、安全、舒适、有序地参与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实现自主发展。
二、彰显儿童立场,凸显道德与法治学习主体
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观照儿童立场,“从儿童出发”一直是各版本教材编写和教学的起点。小学低年级法治教育更需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才能帮助儿童逐渐树立道德与法治意识。
笔者在研读中发现,与旧版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诸多细节作了改动,具体体现在增加了歌谣和连环画,改变了话题的表述语言和对象等。这些细小的变化使教材尽可能涵盖了所有儿童的心理、个性、家庭等情况,它不只是面上的包罗,更有点上的切实关注,从真正意义上落实了“从儿童出发”的理念。
1.增
(1)歌谣
在知识点的表述形式上,新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依据教学要求,随文编写了14首儿童歌谣,比旧版教材增加了10首。例如,在讲述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时,旧版教材采用填空的方法,要求学生填写交通规则。新版教材则将交通规则融入儿童歌谣,让儿童在琅琅上口的歌谣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遵守交通规则,上学路上注意安全的意识。这一元素的增加启示我们,教学必须注重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把儿童的需求放在首位,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
(2)连环画
众所周知,儿童对阅读故事充满天然的喜爱。可以说,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儿童。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只有“钟姐姐对我说”一则连环画故事。可喜的是,笔者在新版教材中找到了6则连环画故事,分别是“上学啦,真高兴”(第2-3页)、“交朋友”(第6-9页)、“小熊想提问”(第33页)、“危险是怎么发生的”(第46页)、“没早睡,真糟糕”(第49页)、“团圆”(第62-65页)。大幅增加连环画故事的数量,遵循了儿童心智成长的逻辑,体现了教材从儿童出发的思想。
2.改
(1)话题
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些话题的表述比较成人化。例如,第4页“新生活开始了”。对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很难理解“生活”一词,更不用谈“新生活”了。这一话题在新版教材中的表述改为“上学啦,真高兴”,笔者认为这像极了儿童日常会使用的话语,是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出发的鲜活语言。再如,旧版教材第41页“养成饮食好习惯”,“饮食”一词也是儿童不易接受的表述。而同样的内容在新版教材第43页表述为“这样吃好吗”。将话题表述改为儿童易于接受的语言,而且问题的提出方式也更能促使儿童主动反思自己的生活,规避了表述的“成人化”倾向。
(2)对象
上学第一天,是学龄儿童由幼儿园迈进小学新天地的特殊日子。改版后的《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用图片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学龄儿童入学时存在的不安情绪,记录了儿童的成长轨迹,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对于使用本教材的小众对象――存在不安情绪的部分儿童,采取了真实、不回避、积极关注的态度,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大部分孩子对“小众儿童”的包容和关爱之情。
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个话题“上学啦,真高兴”中,第二页左下角图片中的小女孩就有比较浓重的亲子依恋和入学焦虑:面对第一天上小学的情形,她不肯进校门,紧紧抓着父亲的手不放。故事发展到第三页,小女孩正在挥手和父亲道别,虽然她的眼角还挂着泪珠,但可以看出她在老师的安抚和引导下已经能和老师牵着手,不安情绪已得到缓解。在新编教材中,同样关注“小众儿童”对象心理的,还有一年级上册第33页小熊想提问的故事(反映个别想参与课堂却不会提问儿童的困惑)、第62页至65页改编连环画《团圆》(反映留守儿童与家人团聚,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等。
我们在教学中,要敏锐地捕捉到新版教材传达出的这一信息,本着细腻而精准地为每一个儿童设计教学的观念,不忘记、不放弃教室里的“每一个”,注意教学艺术,在无形中给予学生特别的关爱,帮助全班儿童开启对道德的认知,这才是“为了一切的学生”。
(3)绘图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变迁,教材的绘图风格也是与时俱进的。旧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图画则风格接近民国时期的漫画,色彩鲜艳,人物憨态可掬;新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图画风格清新,色彩更加柔和,人物绘制写实,更贴近当代儿童的审美。难能可贵的是,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版式拥有更多的留白,让儿童阅读起来眼睛更加舒适,充分显示了对儿童身体健康,特别是用眼健康方面的生命关注。
三、尊重儿童权利,引领教师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更要尊重儿童的权利,这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所表述的基本理念。享有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即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各地教材在几次修订中,都在不断深化对儿童权利的认识。此次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删减了部分照片,并用图片替换等,表现出对于尊重儿童权利的重视,并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想象空间。
1. 删
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选取的53张照片中有34张涉及真实儿童的镜头,占照片总数的64%;而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材选取的20张照片中仅有6张涉及儿童镜头,占总数的30%。如此占比下降近一半的现象,再一次让笔者看到了教材改版对儿童人格和个体生命的尊重与爱护。
儿童照片的使用本身涉及肖像权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即便是征得儿童和家长同意后使用真实儿童的照片,无论是正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都可能会带给当事儿童无形的压力:正面形象的儿童是不是就不能犯错?否则同班同学等身边的人也许会指责他们“拍一套,做一套”;负面形象的儿童(据笔者了解几乎都是依据旧教材要求摆拍的)是不是就总是犯错,不能进步?否则同学等身边的人也许更会指责,甚至取笑他们是天生的后进生。无论是教材编写亦或是教学素材的选取,我们都应谨慎使用真实的儿童素材,注重保护每一个儿童的尊严和权利。
2. 替
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使用了53张实景照片,而新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仅使用了20张,实景照片数量大幅下降,并用图片替换了部分照片。
例如,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一课“开学第一天”,选用了一张红衣小女孩背书包站在学校跑道上的照片;而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一课“上学啦,真高兴”使用了一张图片作了替换。相对于写实性较强的照片,这张图片描绘了一个小男孩背着书包站在镜子面前的形象。儿童在学习时可以把小男孩想象成自己或者自己的亲朋好友,从而给予儿童更大的想象延展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都在尝试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选取符合地方教学实际和班级儿童学情的资源。《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要求一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教育素养,在开发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强化对每一个儿童权利的尊重。
(一)学生主体原则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还需要基于“以生为本”的原则,实现道德与法治同Pad技术的相互融合。在进行电子教学设计中,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确保可以围绕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开展学习活动。如与同学之间不能良好相处、学习成绩下降等,都可以极大限度的帮助学生,让学生知道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
(二)教法有效原则
纸质教材只能够提供最基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但是却无法提供掌握对应内容的方式方法,这就是纸质本身存在的弊端。但是通过电子教材内容的加工与改造,不仅可以满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要求,分析当前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还需要基于学生的基本兴趣作为中心,利用Pad如中国梦的微课、梦想视频等。
(三)资源开放原则
利用Pad移动学习优势,就可以获取大量的时事资源。在课前,通过Pad搜集对应的资料,并且在主持人进行新闻资料解说中,同学就可以利用自己的Pad来观看其余的时事新闻,从而对于主持人未整理的资料进行补充,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的参与性[1]。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pad 技术的应用途径
合理的利用Pad技术,主要表现在资源的下载、自主的评阅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等各个环节,在具体的利用之后,才能让教师与学生发现Pad技术的利用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搜集整理 Pad 技术下的资源
通过学校的资源库平台以及合作的云平台之中的海量学科资源,就可以实现对备课资源的丰富,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基础,并且配合资源平台,进行教学案例的搜集,观看对应的视频资料,学习其教学思路,同时也可以利用相关的设备和计算机应用软件来实施数字化的改造。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传统模式下的设备模拟技术逐渐被取代,而在教学之中,数字化视频资源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针对“少年有梦”这一课,首先可以利用Pad技术来进行资源的搜集,首先针对教材之中的视频、图片、语音、动画等进行素材上的搜集,并且做好对应的分类,针对“少年有梦”,其初期阶段主要是对人们艰苦奋斗的视频、中国梦视频以及热气球图案等视频进行搜集。之后,就是初期的制作,通过初期的筛选,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继承软件从而来编辑对应的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整合搜集的资源,如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梦,就可以将自己的录音增加到中国梦的视频中去,在热气球上配合学生的语音音频,这样就可以满足教学之初的要求。
(二)利用Pad 自主评阅功能,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随着讨论研究的深入,再加上书写过程,在课堂之中会选择利用小组的方式,但是传统课堂中,基本上都是以小组的口头汇报、书面作业的方式来进行。而利用Pad,直接将结果上传到公共讨论屏上,实现文字与图片的相互分享。在作品的展示环节,可以基于小组互评的基础上,选择小组一名学生在台上讲解小组的作品,之后再由全班的同学来进行评分,并且基于反馈的具体结果和学生的推介情况来分析,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从而给予对应的表扬,如,还可以设置对应的奖项,即最佳技术应用奖、最佳排版奖等。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个班级的进程,同时在欣赏他组成果之后,也可以激发自己小组的进程[2]。
如,在网络交友新时空的教学中,通过课堂的展示,将学校景色图片下发给学生的Pad之中,并且提出,除开我们看到的影像之外,还可以看到什么?通过图片影像,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调动课堂氛围。在后续的环节中,将吴凡的故事发到Pad之中,让学生对于这一个故事进行平路和跟帖,并且观看他人的评价,这样的方式,将课堂的氛围与生活之中比较感兴趣的画面相互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提升实际的作答效率。
(三)利用Pad布置作业,开展实时评判
通过学生空间或者是智能作业批改系统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首先,这样的徐东西方式,能夠让学习者完全摆脱时空的束缚,充分利用各种场所与时间来进行学习。结合Pad之中的电子书包软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Pad从而进行课后的辅导与答疑处理。
一、树立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语法教学内容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导向
对于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的功底是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有效地进行国际交流与竞争的关键。但是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不是为了阅读外文专著或进行科学研究,而是为了从事有关的涉外业务工作,他们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除了要用英语处理一些日常交际外,更多时候他们面临的是一宗又一宗的业务交际工作。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实际上就是教授学生如何在实际的涉外环境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不过,由于高职生源的特殊性,英语基础差,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听不懂、说不出。针对这样的教学对象,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能在日后的工作中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人才,语法课绝不能取消或纳入其它课程,而应实事求是地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大方向,作为实用的主干课程来对待,不能用以往衡量本科生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当然,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绝对不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也应不同于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所开设的语法课。要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取舍,精心安排,要有针对性,强调实用性、应用性。只有学用结合,才能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离、实际收效较差的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问卷调查和前测的结果分析
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结合他人研究中所使用过的调查问卷,形成了《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语法教与学情况调查表》。2012年9月初随机抽取了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样本,实施问卷调查。共发出160份调查问卷,收回160份,有效问卷158份。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知,从整体概况来看,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来源复杂,呈多元化,层次不齐;学生均长时间接触过英语课程,但对自己的语言语法水平却评价不高。从教学方式来看,学生以前所接受的英语语法教学虽多为语法专项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只是“填鸭式教学”,简单直接告知。从学习方法上来看,虽然学生仍旧认为语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很重要,但仍有很大比例(84.18%)的学生将语法学习的重心放在任课教师的身上;在语法课堂上有72.15%的学生倾向于“勤记笔记”,等同于把一本书上的知识直接搬到另外一个本子上,并没有学会运用。这也造成了英语语法学习方法的单一化,以致于当问到“是否愿意参加英语课堂的语言交流活动,如小组讨论、对话、辩论、角色扮演等”时,只有1/3左右的学生表示“愿意”,更多的学生则是动力不足,甚至厌倦这类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死板学习语法的行为方式也会影响到他们课下的学习活动,有73%强的学生在课下“几乎不复习语法”。而一旦遇到语法问题时,有47.47%的学生直接选择“忽略”,要不就是询问老师或同学,自己主动查阅资料学习的仅占13.29%。在原因分析上,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是“讲解不到位”;还有近1/5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无吸引力”。可见,在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语法课堂上,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不强烈,大部分学生仍旧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教学技巧,不能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忽视课堂上的主动参与。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对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旅游外语系2012级高职旅游英语专业2班和4班学生进行了前测。
表1 两班前测成绩的综合对比
从表1上可以看出2班学生的成绩平均值(Mean)略微高于4班;不过,Z-test说明了两班成绩平均值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距(Z=0.09 < 1.96, p > 0.05)。综合考虑上述数值,可以认为2012级高职旅游英语2班和4班学生在研究实验进行前,他们的英语水平是一样的。
三、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导向的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的具体内容
根据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的对高职高专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在“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测试A级”知识点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列出了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语法教学常见常用的知识点。随后就阶段性成果,分别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与共计25位一线英语教师进行座谈交流。根据座谈结果来看,绝大多所高职类院校的英语教师均意识到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与四年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语法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他们多是表示认同,并鼓励用实际班级进行试验来验证。同时,不少教师还就高职学生英语语法基本概念问题的匮乏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对所研发的语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起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作用。最终确定的语法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导向的高职
应用英语专业语法教学要点
四、学生后测的结果分析
2012年10月初,选取2012级高职旅游英语2班和4班进行研究实验,其中2班为实验班,运用新研发的语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4班为对比班,仍然沿用综合性传统教材和教授法。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语法学习之后,于12月底对两班进行后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表3 两班后测成绩的综合对比
从表3上可以看出2班学生的成绩平均值(Mean)明显高于4班;并且,Z-test说明了两班成绩平均值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Z= 3.20 > 2.58, p < 0.01)。综合考虑上述数值,可以认为2011级高职旅游英语2班和4班学生在研究实验后,他们的英语水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实验班的进步快于对比班。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获取了一些教学启示,可概括如下:1)本次研究结果发现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语法教学应摒弃传统语法体系的大而全的特点,而是立足于实用的角度,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并在选取知识点难度时本着够用的尺度。这样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有所成。因此为了达到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有必要在高职语法课中采用这种改革。2)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单一的知识点呈现方式会打消学生的学习乐趣,被动的学习不会产生良性效果;相反,我们应该根据所讲语法知识模块的特点,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上不断进步。3)高职学生毕业后,几乎不会参与理论研究性工作,但是在工作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则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注重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特别是交际输出能力时,我们需要使用和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的真实性材料来进行课堂互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技能。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交际的水平往往与了解目标语文化的程度息息相关。
从实验结果来看,在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语法课程中通过采用本教学改革方案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具有积极意义。不过,这只是给我们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条创新之路,并不意味是唯一的方式,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继续探索符合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的新模式,以便更有效地促使我们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l-Kharrat,M.Y.2000.Deductive&inductive lessons for Saudi EFL freshmen students[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6.
[2]Bruner,J.S.1996.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Erlam, R.2003.The effects of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instruction on the acquisition of direct object pronouns in French as a second language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87:242-260.
[4]Krashen,S.1985.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 Longman.
[5]Norris,J.&L. Ortega. 2000. Effectiveness of L2 instruction: A research synthesis and quantitative Meta-analysis [J].Language Learning,50: 417-528.
[6]Thornbury, S. 2003. How to Teach Grammar [M]. Person Education Limited and World Affairs Press: Beijing.
[7]Xia,Zhanghong.Gu, Yueqiu., &He, Peifen.2005. Comparison on different effect of English grammar instruction [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1:45-50.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李予军.交际法研究在中国:问题与思考[J].外语界2001(2).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近年来相关教学进行的重要改革。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更丰富的情感,对建立学生的人品与人格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鉴于道德与法治课是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平台,因此长久以来相关教育一直持续进行。但是在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采取的是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靠教师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口述,学生则是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而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得以更新,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教育的开展形式和方法也得到不断的优化,一改以往教师单一的口述教学,而形成了渗透式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认识到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应当享有的权利,并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德育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对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的讲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使课堂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热情。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主要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学过程中学习重点的突出完全依靠教师的口述,学生通过教师的“指点”对“学习重点”进行硬性记忆,不仅学习效率无法提高,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中,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提升学习主动性,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使其情感态度不断成熟、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必要、正确的引导完成高效率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在个性及人格方面获得健康的成长。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分析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全新的教学理念开始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发挥起了重要作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已逐渐被淘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成为新课改的重点。随着教师与学生在日常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成为自己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而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角色定位开展日常教学,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职责,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才能使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表现出的情绪变化,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找到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疏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努力思考、分析,从中获得更有效的帮助,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情感、素质,使学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2.优化教学手段方法,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是需要大段背诵的,而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书本上的死板枯燥的内容进行灵活应用,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联想提升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教师可以借助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媒体技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对教学内容进行可视化处理,使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快速进入学习角色,掌握相关知识。
3.利用真实案例,实现多角度教育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是将相关理论知识硬性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因此也使得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兴趣缺缺,更不会主动进行学习,寻找学生更有效的方法,这也是相关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在以往的很长时间内无法提高的真正原因。随着新课改的推动,相关教学开始利用真实的案例加强对学生的多角度教育,如现在在中学生中比较流行的网络交友,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多种真实的正面及负面的真实新闻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利弊,并从中学会正确的交友方法,学会分辨好坏、保护自己,把握好网络交友的分寸。
4.结合现实生活,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