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儿童保健的目的

儿童保健的目的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4 16:28: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儿童保健的目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儿童保健的目的

篇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2007年5~7月来我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0~3岁儿童的父母380例,年龄23~35岁,平均27±3.6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7.9%。职业分布:干部占52.1%,工人占38.4%,个体占8.2%,其余1.3%;孩子抚养人为父母的占75.8%,为祖父母占18.4%,保姆和其他占5.8%。

调查方法:①问卷内容:自行设计问卷。内容主要以儿童保健服务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为主。包括一般情况,了解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儿童家长希望开展什么儿童保健业务,获得了解的途径,喂养行为。问卷由经过培训的儿保医师发放,解释后由幼儿父母现场填写,当场回收。②家长保健知识调查:添加辅食的时间回答正确率42.1%(160);发热的孩子如何处理回答正确率52.1%(198);A.D滴剂使用的时间回答正确率48.9%(186);哪些食物可预防贫血回答正确率36.1%(137)。

家长儿童保健服务需求情况:计划免疫100%(380),体格检查87.9%(334),听力筛查62.4%(237),早期教育81.6%(310),婴儿洗浴80%(304),游泳抚触47.9%(182),智测91.1%(346),

家长获得儿童保健知识途径:书籍、杂志获取率61.3% (233),医务人员获取率10.3%(39),家人获取率11.1%(42),朋友获取率8.4%(32)。

家长希望开展业务的环境最佳是:个性温馨化占36.8%(140),儿童化35.8%(136),家庭化占17.1%(65)。

家长希望儿保门诊的服务:朋友之间的交流占61.1%(232),专业的指导占40%(152)。

讨 论

家长保健知识有待提高。就诊的家长中以女性占多数,从主要抚养者来看,父母占75.8%(288),他们是婴幼儿的主要看护人和启蒙人,不仅是儿童保健知识的传播者,同样是建立和传播保健行为的行动者,只有通过他们掌握一定的保健知识并转化为保健行为,同时使家庭成员建立保健行为,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儿童保健知识水平。儿童保健知识回答正确率不超过50%,说明儿童保健知识宣传力度要加强,因此基层保健工作者应以讲座、咨询、指导等形式进行儿童常见病的知识宣传。

篇2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专家访谈方式对我区社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儿童保健供需矛盾、儿童保健费用投入不足和儿童保健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是目前我区社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结合影响社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对完善儿童保健管理机制、解决儿童保健供需矛盾和儿童保健费用投入不足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社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儿童保健工作是卫生服务建设重要的一环,也是衡量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加快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儿童保健问题日趋增多。目前,国内的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尚不完善,各地区尚未制定出统一的儿童保健管理办法,给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社区儿童保健管理有关影响因素,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儿童保健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我区1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0 例儿童保健服务对象以及10 名我区从事孕产妇保健、胎儿及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保健以及儿童保健服务和儿童健康管理方面的专家。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00 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象进行儿童保健管理满意度调查分析,对社区儿童保健管理模式中的各部分进行问卷调查,非常满意(5 分)、满意(4 分)、比较满意(3 分)、不满意(1 分)、非常不满意(0 分)。专家按照问题的严重性程度对儿童保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评分,以1~10 分,分数越高,代表问题越严重。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3.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保健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结果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较低的为儿童保健门诊基础设施、儿童保健政策、儿童保健卫生费用投入。儿童免疫接种满意92 例,评分为3.85±0.95;儿童保健宣传力度满意88 例,评分3.68±1.01;儿童系统管理72 例,评分3.13±0.98;产前检查69 例,评分3.07±0.83;孕产妇系统管理67 例,评分3.05±0.87;儿童保健管理体制65 例,评分3.03±0.91;新生儿访视63 例,评分3.01±0.85;儿童常见病防治61,评分3.00±0.92;儿童保健队伍素质61例,评分3.00±0.87;孕产妇健康教育60 例,评分2.98±0.90;婚前医学检查54 例,评分2.80±0.77;儿童保健卫生费用投入38 例,评分1.89±0.69。

2.2 儿童保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结果

专家评估得分较高的依次为儿童保健供需矛盾、儿童保健费用投入不足和儿童保健管理机制尚不完善。详细见表1。

3 讨论

社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儿童健康状况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儿童健康状况既直接关系到本人能否健康顺利成长,又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优劣和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本次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专家访谈方式对我区社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保健管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中满意度较低的为儿童保健门诊基础设施、儿童保健政策、儿童保健卫生费用投入;儿童保健供需矛盾、儿童保健费用投入不足和儿童保健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是目前我区社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本次对影响社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因素研究,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防控工作:(1)加大政府对儿童保健费用的投入,完善儿童保健管理机制。将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内容纳入到我区经济发展规划中,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和财力物力支持。(2)加大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力度,保障新生儿质量:临床研究表明,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因遗传因素导致的疾病,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3)加强对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的监管,解决儿童保健供需矛盾问题: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的财政扶持力度,免费提供婚前保健和产后随访保健教育,扩展免疫接种服务范围,尤其对于基层贫困地区的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政府更要采取积极措施完善其保健管理工作体系。(4)积极落实新生儿筛查制度:新生儿筛查是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新生儿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

篇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会医疗体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了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为了发现目前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社区儿童保健的工作绩效,本文对近年来我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社区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参加儿童保健的约386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18名,女1544名,年龄(0-4)岁。

1.2 儿童保健方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社区配置1名具有医师资格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保健知识的培训。(2)儿保医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每年对社区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心肺检查等。(3)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教育儿童跟母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儿童营养搭配注意事项,儿童日常卫生指导,意外伤害等。(4)配合上级单位工作,对社区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及电话随访,对社区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和监测。为社区0-4岁的儿童建立4-2-1卡,进行系统化管理。(5)不定期召开儿童健康知识讲座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6)对儿童智力进行早期筛查,对高危儿、出生缺陷儿进行专项管理和综合干预。

2 结果

各年的建卡率、母乳喂养率和系统管理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建卡率已为100%,母乳喂养率为85.9%,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出生缺陷儿及高危儿的检出人数较前几年明显增加。

3 讨论

3.1 社区儿童保健的现况分析:社区儿童保健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性、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证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务,是整个社会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2]。我们为社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健康知识教育等多方面的医疗服务,以全科医学的观念指导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儿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已建立4-2-1卡,建卡率为100%,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母乳喂养率已达85.9%以上,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 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等疾病进行了专案管理,对常见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检出人数得到提高,发育异常、高危儿、体弱儿童得到了及时的诊断,每年的智力筛查人数稳定上升,儿童健康状况得到了保证,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说明社区儿童保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儿童保健人手较少,检查仪器设备受到限制,仅能进行简单的身高、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智力筛检等,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估。其次是母乳喂养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尚有不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的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文化层次较低,也不愿意学习相关知识[3]。另一方面有的母亲即使通过健康教育,知道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但为了保持产后体形,仍拒绝母乳喂养。因此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宣传重点和方法还有待于改进。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给社区儿童的管理带来了压力。流动人口的住所和联系方式频发更换,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3.2 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的成效:针对以上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应积极做好产后访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母乳喂养的宣传。儿童家长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应从产前健康教育做起,扩大健康教育的范围,使整个家庭对母乳喂养加深了解和认同,形成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从医院、疾控中心、社区等多个层面为每位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宣传教育,使其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4]。社区儿保人员应促进儿童家长的交流沟通,增加彼此了解和信任。儿保工作应继续将患有中重度贫血、佝偻病等疾病,和体弱儿童,重度肥胖儿童作为社区儿童保健的重点之一,为其提供定期的检查。对每一位儿童每年的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整理,归纳总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纵向的评估和横向的比较,从而提出符合本社区儿童实际情况的保健干预措施,找准本社区儿保工作的重点,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体检筛查出有问题的儿童,应及时转诊进行进一步检查。通过与上级单位合作,增加儿童保健的服务范围,开展血微量元素检测等项目的检测。在现有流动人口管理体系下,社区保健医生应增加社区调研次数,了解儿童的去向,更新联系方式,以提高系统管理率。

总之,应充分发挥社区儿童保健的地区性和可及性优势,加强完善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将儿童保健工作系统化,及时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预防控制,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5]。

参考文献

[1]田爱红.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1):1932-1933.

[2]蔡虹.社区儿童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47.

篇4

婴幼儿期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保健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儿童潜能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关系其一生的发展。近年来,婴幼儿保健引起了家长、保健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当代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有何新的需求,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保健工作,随机抽取300名3岁以下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随机抽取辖区0~岁、1~岁、2~3岁儿童各100名,对其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其中0~岁儿童家长98名、1~岁儿童家长96名、2~3岁儿童家长95名。

1.2 方法

调查问卷进行统一设计,在儿童保健门诊对所抽取的儿童家长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员统一培训,严格操作规程,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当场校对。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pems 3.1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

3组家长明显重视智能发育评价,0~1岁(87.76%)、1~2岁(88.54%)、2~3岁(87.37%)各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喂养知识和体格发育测评的需求<2岁的儿童家长关注明显高于大于2岁儿童的家长关注程度(p<0.05);婴幼儿按摩、抚触项目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下降(p<0.01)。儿童心理发育测评及咨询方面大于1岁儿童的家长有明显的需求(p<0.01)。见表1。表1 3组对儿童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例

2.2 儿童保健服务时间的需求

0~岁组儿童的家长选择预约时间保健的明显高于其他保健时间(p<0.01)。1~岁和2~3岁组儿童家长选择周六、日和预约时间的明显高于周一至周五的保健时间(p<0.05)。见表2。

表2 儿童保健服务时间的需求

3 讨论

通过此次调查的结果,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保健知识的丰富,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营养好,身体壮,已经向智能发育、心理行为发育等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项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要转变观念,转变服务模式,及时调整业务范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1]。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科学研究证明早期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在生理、生化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2]。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提高其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有利于儿童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3]。正是基于对这一点有了逐步的认识,家长对智能发育、早期教育和儿童心理发育呈现很高的需求,针对此种情况,儿童保健服务项目也应进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拓展,在原来单纯体格检查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早期教育和心理发育测评等项目,把智能发育测评和早期教育等项目作为儿童保健的常规服务项目,满足婴幼儿家长的需求,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46-01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实现,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快乐。儿童由于其生理发育不完全,免疫防护能力较弱,抵抗外界环境能力较差,极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害,且其患病后病情发展较快,死亡率较高[1]。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目前我国非户籍儿童的比例较高,如何对非户籍儿童卫生保健情况进行分析,确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对非户籍儿童保健的现实状况的了解主要还是从非户籍儿童母亲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现状进行探讨,基于此,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选择仁怀市城区三个办事处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两年期间的180例0~6岁非户籍儿童母亲育儿保健资料,对这些母亲的儿童保健知识了解和需要程度进行探讨,观察其认知结构。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城区三个办事处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两年期间的180例0~6岁非户籍儿童母亲育儿保健资料,这些儿童都在0到6周岁之间,为非户籍儿童。儿童母亲的年龄分布在21—34岁之间,平均年龄27.6岁;儿童母亲的文化程度中有初中109例,高中41例,高中以上的30例,包括了高职、大专和大学本科等,儿童的家庭条件中年收入在一万到五万的有123人,年收入在五万到十万的有47人,年收入十万以上的有10人,在一般资料进行统计以后,对这些非户籍儿童的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的调查研究。

1.2 方法。对该组非户籍儿童的母亲用的是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统一用0-6岁的非户籍儿童的卫生服务现在所处的状况及问卷调查,现场对目标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含有儿童出生发育情况、儿童的自然情况、儿童接受保健教育的状况以及儿童母亲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和需求。

1.3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抽样中的母亲对儿童的生理发育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差,每项的了解程度都不超过20%,母亲表示不知道这些上述儿童保健项目占40%。

3 讨论

儿童保健主要是在儿科医生和公共卫生医师/预防保健医生与社区护士的指导下,对儿童常见疾病的诊疗情况进行开展和具体管理的。其包括新生儿保健、婴幼儿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及学龄期保健。新生儿保健是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实施的保健,这个时期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保健工作以喂养、保温及清洁卫生为主。婴幼儿保健是指1周岁至3周岁过程中实施的保健,在这一时期的儿童智能发育比较突出,语言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但缺乏对危险识别的能力,保健工作以防止意外创伤、中毒、传染病为主。学龄前期保健是指3~7岁儿童的保健,此时期儿童发育减慢,求知欲强,保健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和传染病为主。学龄期保健是指7岁到13岁(青春期前)的保健,此时儿童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是长知识、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重要时期,保健工作以防止龋齿、近视和慢性疾病为主[2]。其中对7岁以下儿童的保健工作是重点。

调查结果显示,非户籍儿童的母亲对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这就给在非户籍的人群中展开儿童各种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这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非户籍儿童的母亲对于儿童接种疫苗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的需要性相对较高,但受计划生育政策限制的影响,对育儿的咨询以及对新生儿进行访视的要求却比较低,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该人群的非户籍性很大及母亲儿童的保健知识十分贫乏、宣传教育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大多数非户籍儿童的父母亲是来自于偏远的农村[3,4],她们不愿意到妇幼保健机构和医院去咨询,就是医务人员上门提供服务,她们也不太乐意接受保健服务。针对非户籍人口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保健的意识相对淡薄等特点,相关的各个部门应该加强并且利用这类人群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程度,对其进行积极的配合或是采用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指导,以便更好的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加,针对非户籍人口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淡薄等特点,卫生部门应加强并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积极配合或接受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儿童,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基层儿童保健问题的了解,对其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刚,吕军,张德英,刘英涛,张立.管理者与提供者对非户籍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意向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12(09):716-717

篇6

现在儿童的身心健康越来越被高度关注,儿童保健工作也在不断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每个家庭的重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全面培养儿童的健康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儿童保健工作中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存在,本文针对我区农村地区的儿童保健工作来进行探讨。

一、 儿童保健工作概述

我国的现代儿童保健工作已由防治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发展到保护儿童健康,提高儿童生存质量[1]。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

二、 我国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儿童保健工作仍然存有不足之处,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正在一步步完善儿童保健工作,问题主要是对儿童保健资金投入不足,设施不够齐全,管理人员流动大,一些家长对儿童的保健不够重视等。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更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缺乏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对儿童保健的工作认识不够。

(一) 保健工作单位重视度不足

由于部分领导对儿童保健工作不够重视,造成对保健工作的监管不到位,致使工作人员不认真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敷衍了事,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不高。

(二) 一些家长对儿童保健缺乏认识

由于保健单位宣传不够,有些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所以对儿童保健的意识淡薄,对新生儿访视、儿童体检等工作不重视。一些家长以为孩子吃得多就是健康的,忽略了儿童的心理等方面的发育,有的基本是爷爷、奶奶在家照料孩子观点陈旧,认为孩子孩子能跑能跳就不需要保健。

(三) 基层工作人员对儿童保健不够重视

儿童保健工作虽然有相关的指标和要求,但由于儿童保健工作单位的监管不到位,对基层的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要求,缺乏相关知识培训,使其不具备儿童保健知识,对儿科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症状经验不足,不能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一些素质不高的工作人员在服务上不认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起不到良好的培养作用。

(四) 人口流动频繁,儿童保健队伍不稳定,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多,这部分人群居住、停留的时间不定,特别是婴幼儿流动性更大,造成不能及时进行建册管理,致使儿童保健管理率不高。另外,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较差的地区,儿童保健设施和人员配备的不够全面,导致儿童保健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有一些乡镇卫生院没有专职的儿童保健医生,而是由其他专业人员兼职且年龄较大,基本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也更谈不上管理质量;再有基层工作人员待遇相对较低,又缺乏学习进修机会,工作热情不高,人员稳定性差。

三、 改进我区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现状的对策

(一) 保健工作单位要对自身工作加强重视,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保健工作单位要认真学习《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提出的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将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针对工作出现的问题,找出自身的不足,认真地分析并加以解决。

(二) 结合国家政策对儿童家长加强宣传

北京市及我区对儿童保健管理都有相关的免费和优惠政策,加大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十分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看护人,家长和儿童既是参与者也是支持者,他们保健意识树立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宣传册、墙报、媒体、网络等方式来普及儿童保健的知识,也可以针对儿童保健开设一堂公开课,这种方法最直接也最有效。

(三) 对基层从业人员加强专业培训

积极争取政府基金投入,加大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管理[2]。 基层保健工作的不足是因为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技术水平,为了更好的做好儿童保健工作要对从业人员有系统的培训,加强他们的专业素养,首先要保证从业人员的稳定,特别是一些乡村比较落后的地区。开展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的教育课程,让他们真正理解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工作重点和操作技能。

(四)建立、健全网络化管理机制

现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应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建立、健全网络化管理机,开展网络化管理可以及时准确地传输各种工作数据,并能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核实、反馈[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积极发展当地公共卫生的基础设施,加强三级网建设

借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为契机,争取政府加大加强儿童保健的软硬件建设,配置齐全的保健设备。开展专科建设,引进全科医学理念,为儿童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要求的目标;还要加强儿童保健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提高业务综合水平;要适当提高基层保健人员待遇,减少从业人员的流失。

四、结语

从国家角度来看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基础工作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家长们也要协助工作人员一起关注孩子的健康,加强公共卫生和儿童保健工作,为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把关,不能只是说说而要落实到实处。真正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古桂雄,戴耀华.儿童保健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8

[2]丁雪莉,浅谈如何开展儿童保健工作[J].医学导刊, 2008.4(4):36

篇7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324-02

我国成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约国后,儿童优先、生存、保护以及发展策略便成为了我国政府对儿童的承诺,同时也成为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目标及策略。我国在儿童保健工作基本策略主要包括两个,其一为控制儿童高死亡率为主,其二为实施保护及促进儿童发展为主策略。

1 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挑战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儿童保健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效果,但我国儿童保健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面临许多挑战,主要包括:①我国婴幼儿的死亡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其中婴幼儿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为农村以及较为边远的地区;②我国还存在一部分地区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设置、技术以及专业水平,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③由于我国儿童医疗保障的体制的采刚刚创立,因此儿童医疗的保障水平以及覆盖率还有所欠缺,从而导致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得不到较为及时和有效治疗;④我国儿童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财政、政策以及社会的支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儿童保健工作中继续支持及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降低我国婴幼儿的死亡率。

1.1 儿童疾病谱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儿童的疾病谱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中影响我国婴幼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意外伤害、新生儿、先天性、呼吸道以及神经系统疾病,这些因素占我国婴幼儿死亡率的90%左右。除此之外,在年龄为1-14岁儿童中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先天性畸形、意外损伤、肿瘤、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这些因素占我国婴幼儿死亡率的80%以上。并且,新发以及再发传染病对我国婴幼儿死亡造成的威胁仍然存在,而儿童疾病谱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疾病的防治,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制定新的策略及措施。

1.2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判断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领域便是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明显地改善了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以及体格发育状况。我们对年龄在0-7岁儿童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除了新生儿组外其它年龄组儿童的体重及身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这些资料可以充分地表明,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在总体上呈现的是较为快速的增长趋势,但我国儿童在营养状况以及生长发育情况上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及地区差别。农村及边远地区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并且要进一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而对于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来说,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儿童的营养、运动以及肥胖问题等。

1.3 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

临床上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的因素在不断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增加了儿童精神卫生及心理问题。

1.4 成人疾病的儿童期预防

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一些成人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单纯性肥胖以及呼吸系统等疾病在儿童期、甚至胎儿期均能找到一定的诱因。

1.5 缺乏对需要特殊照顾儿童的关注

我国对需要特殊照顾儿童的关注仍然缺乏,这些儿童主要包括:①离异家庭;②经济困难家庭;③流浪儿童;④残疾儿童或家庭;⑤遭受虐待儿童;⑥留守儿童或流动人口家庭。

1.6 环境因素

对我国婴幼儿健康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的恶化,工业及生活污染,气候恶化,大气层的破坏,居住条件改变,饮食卫生问题以及学校条件等;而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文化、学习压力以及饮食方式等内容的改变。除此之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婴幼儿健康成长。

2 儿童保健工作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2.1加强对儿童保健事业的重视及参与

我国各级政府以及实施儿童保健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儿童健康和发展的重视和参与,加强自身的责任感。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地鼓励并动员全社会、家庭以及社区均参与到儿童保健事业中,提高对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

2.2 加强环境因素的影响

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除了需要针对各种生物学的因素进行实施,更需要对周围环境、社会以及生活方式及行为等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关注和重视。

2.3 健康服务

对我国儿童保健工作开展的健康服务不仅需要诊断及治疗患病儿童,也需要加强儿童体格、心理状况以及社会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关注。我国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上明确地提出了未来我国儿童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相关的措施,而卫生部也针对此纲要和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保障及促进儿童发展的工作计划。比如,在我国的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及队伍中创建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彻底消灭新生儿破伤风的计划。除此之外,还包括创建爱婴医院的行动计划,预防胎儿的出生缺陷,对婴幼儿喂养提出相应的策略和行动,并且对儿童疾病进行综合管理,严格地筛查新生儿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等。

总结

儿童保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消除疾病及致病因素,保障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儿童的健康及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以及多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尤其是卫生、教育、计生以及社保等部门之间的合作。还要不断地动员全社会的参与和关注,加强对儿童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汪鸿,徐海青,赵职卫等.婴幼儿喂养问题早期评估和综合干预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3):210-212.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7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98-02

儿童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做好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以及促进妇幼卫生事业顺利进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1]。为此,本文就各种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探讨,并根据个人的经验和思考提出几点对策。

1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1基层儿童保健机构建设不够完善儿童保健工作是一项比较繁杂的工作,工作量比较大,范围比较广,且专业性也很强。这就对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还需要较强的责任心及综合职业素养。然而目前我国的很多基层保健机构中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缺乏投入,工作人员数量不够多、专业技能不够强,尤其是很多偏远农村及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儿童保健工作几乎都是由妇保医生或从事其他科医生兼职完成,甚至有些地方的儿童保健工作是由无医疗知识的村妇女主任担任,而村妇女主任要面临多项工作的管理,这无论是从专业水平还是工作范围方面讲都对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2]。

1.2缺乏专业的基层保健队伍由于儿童体质和性格特点关系,儿童保健工作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人员才能完成。而目前很多地区由于基层儿童保健机构建设不够完善,对于专业队伍的建设缺乏投入,现有的保健人员并非专业人才,而是由医师兼任或者一些业余人员担任,这就使得保健人员往往比较缺乏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专业理论差,管理水平低,缺乏系统理论。而由于人员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缺乏,使得儿童保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比如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不协调、不完整,缺乏逻辑性、准确性,同上级部门沟通能力差,致使工作衔接不上,造成工作被动等等[3]。严重阻碍了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1.3资金投入少,见效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各种医疗费用也随之增加,这就使得基层财政时常出现困难,保健机构收入往往比较少,投入的资金也只能够做好日常的基础维护工作,比如设备维修、房屋维修、日常工资开支等等。资金的缺乏就使得对儿童保健工作的投入经费比较缺乏,且见效慢,开展相关保健人员的培训、学习深造也就无从谈起,有一些地区采用农村妇幼人员兼职方式,而由于工资比较少,使得兼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比较缺乏,加上兼职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就非常低,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4地理环境受限,管理存在较大问题这主要是针对于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使得道路交通的建设也非常缺乏,加上医疗费用在不断地上升,就造成了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典型的就是集居、散居儿童无法纳入系统管理中,使得存在很多漏洞,一些医院由于经济或者其他原因并没有按照国家颁布的政策开展日常儿童保健工作,没有积极的对儿童进行免疫、接种以及贫血化验等等,新生儿疾病筛查、访视工作更是无从谈起,而很多农村家庭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疏于儿童的日常保健,一些留守儿童及流浪儿童更无法接受日常的保健。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乡村地区大部分偏远山区5岁以下儿童均散居,无人看护,以致在智商、安全程度均大大低于城市儿童[4]。

2加强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对策

2.1完善保健机构,加强逐级管理任何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依靠建立管理机构进行引导和监督,要加强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对策,首先是要完善保健机构,加强逐级管理。在具体的实施措施上:应由县级以下逐级努力创造优越条件,建立健全儿童保健制度、常规和职责。尽量改变兼职现状以及其他不合理的现状。落实责任制度,加强规范流程管理,层层把关,分清责任,突出重点,对于农村众多思想观念较落后的人员予以思想引导和教育,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保健的认识和重视。在基层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结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要从这三个部分入手,找准切入点,完善保健机构,加强逐级管理,切实推动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2.2加强保健人员的培训首先是要加强对各级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保健人员的专业水平,尽可能的为保健人员争取短期学习或进修的机会,同时要引进新力量,尽快提高儿童保健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是要加强保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保健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基层儿童保健工作应积极和各相关部门联系,调动起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让每一位村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儿童保健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积极投身儿童保健工作中来。

2.3加大儿童保健事业的经费投资这就需要引起各财政部门对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加大经费投入使得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得到财力保证,以加强各项保健项目的开展、设备的维修,以及提高基层保健人员的工资待遇,从而提高保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从而促进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3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基础医疗儿童保健事业由于受到人员队伍、机构建设、环境条件及经费投入的影响而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这就需要政府牵头,加大经费投入和宣传教育,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推动我国的基层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锐.一生致力于我国的儿童健康事业的儿童保健专家——钱倩教授[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02:95.

篇9

【关键词】儿童保健;现状;对策

璧山县儿童保健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差距,本文旨在调查分析璧山县儿童保健服务体系现状,并探讨新形势下如何之更加完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所有资料均来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表、乡镇卫生院管理及保健人员座谈提纲和村级保健人员座谈提纲及调查表。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普遍调查和专项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基线调查、收集2009年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包括资产、设备、人员等相关信息;另外,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8所乡镇卫生院作为调查单位,设计调查表格、座谈纲目,并组织有关人员分赴抽样单位采取听汇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现场察看等方式对乡、村儿童保健工作开展专项调研。

1.2.2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调查要求填写内容真实、可靠。调查表回收后,由专人负责审核调查表,有误予以纠正。

1.2.3调查表回收情况回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表275份,占95.6%;回收乡镇卫生院管理及保健人员座谈提纲50份,回收村级保健人员座谈提纲及调查表125份,占91.5%。

2结果

2.1学历情况 儿童保健卫生技术人员35人,人员素质偏低,学历层次不高,中专学历人员占51.43%,见表1。

2.4妇幼人员收入来源 基础调查乡镇卫生院,来源于上级财政拨款个部分,乡镇卫生院补一部分,个人创收一部分人员占53.7%;大多数专兼儿童保健人员 (兼妇产科、儿科),其工资与妇产科、儿科等机关科室业务收入挂钩,实行绩效工资。还有乡镇卫生院有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其工资主要由卫生院支付,通过临床补贴保健,但工资水平普通低于其他业务科室;就儿童保健工作经费来说,75%卫生院均未落实工作经费,影响基层保健业务顺利开展;村级保健人员补助中,90%村卫生室兼职儿童保健医生无任何报酬,收入靠自收自支,无偿承担儿童保健工作。28所医疗机构,县保健是每天能做儿童体检,其它大多数乡镇的儿童体检主要在预防接种日进行,每日检查的人数较多,影响了质量,没有时间进行科学育儿知识的宣教。有少乡镇未开展儿童体检,开展情况见表4。

2.5儿童保健工作设备落后 我县的儿童保健工作仍是以体格检查为主,儿童保健的设备仅是磅秤、身长计、听诊器,缺乏眼、耳、口腔等专科保健设备,缺乏儿童听力筛查设备,智力筛查设备、缺乏其他辅助检查等设备, 以目前的能力和水平,对家长缺乏吸引力,影响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

2.6儿童保健队伍结构不合理与过去相比,我县儿童保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工作量相比、与儿童保健工作要求、发展方向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不适应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群众对儿童保健工作需求日益提高的要求。

县妇幼保健院由于编制限制了人员的进入。乡镇级妇幼保健队伍由于实行岗位工资制,预防保健工作的经费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部分领导对保健工作没有足够重视,造成了儿童保健工作负担重且较繁琐,但收入与工作量相比明显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基层儿保医生调动频繁,影响了儿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部分儿保医生缺乏相应的儿童保健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对家长问一般的问题能回答,但涉及到深层次的发病原因就不知道,满足不了病人的需求。要开展新的儿保业务必须提高人员素质。

2.7培训情况基础调查乡镇卫生院专兼职儿童保健人员近年参加培训10人次的占10.5%,妇幼医生全年对村级保健人员培训和指导平均5人次。由于经费不足,乡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少,并且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也很有限,多以会代训,大多数人员主要是通过自学、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从而造成保健人员知识老化,业务水平、服务能力较低的局面,不能很好适应当前保健需求。

2.8 外来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降低 外来儿童保健的管理日趋成为影响我县儿童系统管理率和新生儿访视率的主要因素。外来儿童流动性大,部分家长只重视计免,不愿体检,管理依从性低,其系统管理率低,,服务人群增多,有的乡镇访视范围大,新生儿访视率低,外来儿童的比例越大使得全县的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

3讨论

3.1妇幼保健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县乡村儿童保健服务方面面临着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人员工资落实不了、待遇没有保障的局面。县政府对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儿童保健工作的性质具有超前性和社会性,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隐形的而非直接的。

3.2领导不重视此工作 医疗单位为了“增效创收”,抓经济效益,重临床轻保健,有的对于儿童体检无暇。有的医院无体检房间甚至无体检人员,领导对此工作不重视。

3.3三级保健网建设不健全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承担着大量的预防保健任务,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实施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承担着初级保健职能。作为网底的村卫生室,90%村级医生无任何补助,对妇幼卫生工作没有任何积极性,或根本无人承担,造成三级预防保健网的“网底”破损。

3.4专业知识缺乏,整体素质偏低 此次调查显示,乡村级儿童保健人员中兼职儿童保健医生(妇产科)占62.86 %,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儿童保健工作的需要。低学历多,待遇不能落实,难以留住和引进人才,以至儿童保健人员素质低,继续医学教育投入不足,特别是外出学习、参加市级以上学习班机会很少,并且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也很有限,从而造成儿童保健人员知识更新慢,知识老化,服务能力偏低的局面。

3.5基础设施薄弱,设备陈旧 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缓慢,设备普遍不足,大部分检验设备陈旧,质量不高,影响服务能力。乡镇医院的收入大都于支付职工工资,没有能力淘汰更新,且老化现象严重很难适应目前儿童保健工作的需要。

4对策

4.1加强领导,政府重视与支持 儿童保健工作涉及到经济、文化、技术和管理等多个领域,需要计划、财政、宣传、教育、计生等部门的协作,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卫生系统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取得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才能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面对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薄弱,设备陈旧老化的现状,政府要逐步加大基层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加强管理,故应从行政上要求各医疗单位配置合适人员、房屋、设施、设备、质量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必要儿童保健设备的购置与更新,逐步满足群众对保健日益提高的需要。从政府角度干预各基层单位儿童保健的落实,是根本。

4.2配备与人口相当的医护保健人员,保证儿童服务质量 针对基层儿保机构编制不足、儿童保健人员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的现状,政府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儿童保健体系人事制度改革,扩大编制,要把进人关,按岗位定编制,多渠道引进人才,鼓励、引导高校医学专业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儿童保健工作,落实儿童保健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建立奖惩分明的分配和激励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拨专款由妇幼业务部门进行循环培训。各医疗单位领导应从培训时间和培训经费上支持本单位的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基层儿保门诊要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以保证质量为前提。

4.3加强儿童保健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乡镇卫生院是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的枢纽,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是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是前提与基础。因此,加强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队伍建设是发展儿童事业的关键。儿童保健人员应是专职,卫生院领导不能随意更换人员。重视儿童保健医生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使他们在完成各种指令性任务的情况下,有更多机会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进展以及边缘学科的知识,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对于新业务的开展,我们针对性的采取以下措施,即在提升对儿童保健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重视散居儿保队伍的稳定和健全,县妇幼保健院在业务上加强培训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严格控制质量。及时掌握儿童保健最新发展动态,全方位提高保健服务档次,适应高水平的儿童保健服务。

4.4加强外来儿童保健工作,应从健康教育入手针对外来儿童家长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淡薄等特点,应采取多渠道、多部门、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积极配合或采取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提高新生儿保健医生的服务水平,加强业务培训,增加访视人员配比是提高我县新生儿访视率的根本。由政府补贴对贫困外来儿童减、免费。加大儿童保健工作的宣传力度,尤其要加强对外来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流动儿童的保健水平,提高系统管理率,降低儿童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唐永勤,邱红,成伶春,嘉善县儿童保健现状及对策,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5~16.

篇10

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社区儿童保健对18个月内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影响,规律性社区儿童保健对优化儿生长发育情况,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社区儿童保健 18个月内儿童 生长发育 营养性疾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8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48-01

社区儿童保健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整体和连续的健康管理,有利于促进和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 [1]。18个月内的儿童处于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进行有效、规律性的保健和体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2]。本文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参与社区儿童保健并建立档案的儿童1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儿童保健对18个月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参与社区儿童保健并建立档案的儿童1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6例,女性84例,年龄在3~35天之间,平均15.8天,根据儿童体检规律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日龄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社区儿童保健从母婴出院办理“母子保健卡”开始,在24小时之内对新生儿的情况进行家庭随访,同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溢出、正确的哺乳方法等保健知识的宣教,同时结合相关的儿童保健准则对儿童进行全面、定期的体检,体检时间为儿童出生后1、2、3、4、5、6、8、10、12、14、16、18个月,体检的内容包括生长发育情况、喂养、智力发育、以及口腔保健和疾病检查等,应用儿童保健电脑对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进行评价,如发现儿童发育发生偏差就要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对儿童营养性贫血以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营养性疾病的发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儿童6个月、12个月以及18个月的体质量和身高等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详细的记录,同时对两组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以供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0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X2检验,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P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儿童,观察组儿童6个月、12个月以及18个月的体重和身高等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对比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儿童,观察组儿童在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儿童营养性儿童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一系列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儿童的身体器官尚未成熟,免疫力和抵抗力还较差,在缺乏保健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营养性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对儿童保健进行一定的探讨和分析 [3]。

随着对儿童保健重要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入,社区也应该加强对儿童的保健,从多个方面对儿童进行定期的体检,同时,也要对儿童的家长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方法宣教指导,进而提高儿童的生长发育质量 [4]。18个月以内的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社区儿童保健要对将这一阶段的儿童作为保健工作的重点,对有生长发育不良以及营养性疾病的儿童进行及时的饮食调整和治疗,为儿童和其家庭进行全面、便利的保健服务,通过优质的社区保健为18个月之内的儿童提供良好生长发育的保障 [5]。

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周彦文.2~3岁儿童父母儿童保健知识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2,12(28):201-202

[2] 熊甲赛,胡涛.社区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应用效果探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期刊.2011,20(07):213-214

篇1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owntown child health services operating mode at the present stag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owntown child health services to provide more references.Method: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ld health services of this area,the whole operation mode was implementated.The indicators and the quality of child care services were analyzed in the last.Result:Implementated the whole operation mode in this area,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management rate and the anemia census rate of 0-3 years old children was better than before,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and after(P

【Key words】 Child health care; Whole opera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guan City,Shaoguan 51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41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保健服务是卫生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1-2]。近年来,医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世界儿童保健服务观念也较之前有了改变[3-5]。为探讨观察现阶段城市儿童保健服务工作运行模式,提高城市儿童保健服务,本研究结合本辖区目前儿童保健服务的实际情况,对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实施整体运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1年在本院约儿童保健的儿童500名,采用常规儿童保健服务;另选取2012-2013年在本院约儿童保健的儿童500名,采用儿童保健服务整体运作模式。

1.2 整体运作模式构架 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儿童保健指导、儿童保健门诊以及集体儿童保健。

1.3 整体运作模式做法

1.3.1 转变保健服务观念 通过多种方式如短期培训、外出进修、工作例会以及个别指导等,对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保健服务观念进行一系列调整。在工作中,时刻将儿童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治疗有效结合,形成整体。预防措施包括疾病筛查、健康体检以及识别危险因素等;治疗措施包括矫正儿童生长发育问题以及干预心理行为等。除此之外,反馈制度及工作转诊也是十分必要的。

1.3.2 工作人员组成 主要由具备丰富经验的儿童保健科临床医师组成,具体负责指导和监督儿童保健工作,并承担一定的门诊工作。

1.3.3 儿童保健门诊提供综合服务 综合服务是要多层次及全方位的:(1)有效结合预防门诊及体检门诊,根据实际情况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并防治各种常见病,指导母亲合理的早期教育及喂养;(2)不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儿童身上,也要详细了解儿童父母及主要家庭成员的生活环境、健康状况以及职业等,并对其提供有效的保健服务;(3)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儿童提供保健服务;(4)对根据儿童对服务的需求不同,分为常规项目(监测生长发育、指导母亲营养喂养)以及选择性项目(评估心理发育、肝脏功能检查、训练康复等)。

1.3.4 家长反馈 在实施儿童保健服务整体运作模式中,家长反馈制度十分必要。可以通过电话、反馈单等形式将儿童实际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并对健康有问题的儿童给与有效建议(及时复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儿童保健服务覆盖情况比较 在提高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听力筛查以及贫血普查等保健覆盖率方面,实施整体运作后明显优于实施整体运作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施前后降低儿童常见病及行为问题等患病率方面比较 在降低儿童常见病及行为问题等患病率方面,实施整体运作后明显优于实施整体运作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家长对儿童服务满意情况比较 在家长对儿童服务满意度方面常见病防治、喂养指导、预防接种以及生长发育等,实施整体运作后明显优于实施整体运作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目前儿童保健服务的特点 医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世界儿童保健服务观念也较之前有了改变,这就导致现阶段儿童保健服务的特点也在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由以往国家包经费、规定服务内容、包组织管理以及包服务的格局转变为目前的经费来源多渠道、管理多机构、服务内容多元化及管理全方位等新格局;(2)服务层次的转变:由以往的定期人体体检及预防接种服务转变为接受保健指导、接受定期全面体检、心理保健以及智力开发等;(3)由以往消极参与到目前的积极主动参与,接受保健的人群越来越多;(4)服务手段由以往的单一、不先进向目前的多层次、全方位、高质量的方向发展[4-7]。

3.2 儿童保健服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存在众多问题严重制约保健服务整体运作模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保健机制不合理:一直以来重视治疗却轻视预防,往往对于疾病的治疗设施配置十分齐全,却在预防疾病方面缺少完整的设施,即使是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妇幼保健院,也无法完全配置高级保健服务装置。目前的服务配置给医生带来极大压力,因为家长希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均能得到专业的指导,但由于医院没有相应的高级服务配置,根本无法满足家长的需求[8-11]。本调查显示,在提高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听力筛查以及贫血普查等保健覆盖率方面,实施整体运作模式前分别为71.3%、30.7%及66.4%;在佝偻病普查及婴儿母乳喂养率方面,实施整体运作模式前分别为82.4%、75.3%,普及率很低。(2)保健服务的价值与价格不符:保健服务工作人员不仅要解答家长对儿童日常疾病的预防问题,还要对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现阶段的许多保健服务人员还无法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有效提升儿童服务水平,在考虑问题时仍不能全面思考,思维仅仅局限于儿童个体[12-15]。所以,导致保健服务的价值无法完全体现出来,收益与支出脱节,严重制约保健服务事业的发展[4]。本调查显示,家长对儿童服务满意度方面,常见病防治满意度仅为61.3%,喂养指导满意度仅为73.1%,预防接种满意度仅为74.6%,生长发育满意度仅为61.4%,说明多数家长对儿童服务不满意。

3.3 改变保健服务模式后的效果 结合本辖区目前儿童保健服务的实际情况,对本辖区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实施整体运作模式前后各项指标以及服务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与贫血普查率等儿童保健覆盖指标方面,实施整体运作后(分别为89.4%和89.3%)明显优于实施整体运作前(分别为71.3%和66.4%),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转变儿童保健服务观念至关重要,对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实施整体运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的各项指标以及服务质量,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曾艳红,赵鹏,徐志浩,等.0~36个月社区儿童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3):171-173.

[2] 王颖丽,陈风华,王蓓,等.杨浦区户籍与外来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状况比较分析[J].上海医药,2012,33(4):47-50.

[3] 王俊红.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构建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2):55,57.

[4] 洪红.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现状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3):357-358,370.

[5] 毕霓霞.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39.

[6] 陈志玮.肇庆市2006-2010年儿童保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95-96.

[7] 简惠连.预防保健相结合做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生长发育监测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3(28):83-85.

[8] 花静,吴擢春,孟炜,等.儿童发育协调障碍评估工具在我国应用效度的初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7):556-559.

[9] 戴兴芳.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145.

[10] 高春梅,杜亚平.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967-970.

[11] 黄晓琳,叶颖菲,黄巧娟,等.佛山南海城乡地区6岁以下儿童保健情况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91-92.

[12] 李振林.社区1岁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12):158-159.

[13] 王易,刘荣,辛秀梅,等.在儿科护士当中普及儿童保健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107-1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