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4 16:28: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篇1

一、工作现状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城市整体功能的加强,以及市民文明素养的提高,对城管工作也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过去我们在城市的管理工作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总结和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但是,目前的城管工作仍时时有可能陷入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大市民的城管意识淡漠,缺乏文明意识、公德意识,认识不到自己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和责任。长期形成的随便摆摊设点、乱扔乱丢行为有着较大的普遍性和惯性,在我们纠章过程中,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犯好大的法,城管也不能把他怎么样,甚至有少数人不但不理解、不配合城管行为,而且有十分明显的抵触情绪,城管工作承受的压力很大。

2.由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城管工作得不到各职能部门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仅靠我们城管部门的单枪匹马孤军作战。再加上我们城管法制不是很健全,在执法过程中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权力太小,想管无力管,理直气不壮,管理起来难免缩手缩脚。

3.城管管理措施还不到位,长效机制还处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中,一些困扰城市管理的“脏、乱、差”等老大难的问题,难以走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对于违章行为,我们往往注重于突击整治,声势大,见效快,而日常管理环节相对薄弱,整治成果难以长期巩固,使管理工作陷入“一整就好,一停就乱”的恶性循环之中。

4.城市建设中关系到老百姓生活、影响市民生活质量的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上,给市容管理增加很大的难度。

5.城管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有等提高。在我们的队伍中,仍不排除少数人在执法过程中吃、拿、卡、要,不竖城管形象,导致市民对城管队伍有看法,不支持城管工作。

二、工作心得

综上所述,尽管有许多不利因素,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执法能力,城管工作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宣传力度,让城市管理家喻户晓,提高市民的城市管理意识,开展城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城管知识,同时,通过各种广告栏、新闻媒体,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氛围,使城市管理深入人心,切实营造“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2.协调具有城市管理职能的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优化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工作。加强与工商、交警等城市管理相关单位的沟通,共同协商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让彼此发挥所长,更好地促进城管工作的开展。

篇2

城市建设管理是一个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前提,对城市建设的有效管理才能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为了适应城市建设改造的发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刻不容缓。加强推进城市城区建设,必然需要对城市建设管理进行调整和改变。

1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重建轻管的长期发展

我国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上一直都是建管合一捆绑式的发展方式,为是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管理基本上处于附属于城市建设的地位,因此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城市管理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城市管理一直在有建无管、先建后管的非均衡发展的方式,城市管理一直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步。从城市发展上来看,城市建设优于城市管理,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会引起许多矛盾。

1.2城市管理中与其他单位权责界限不明确

城市管理在界限上没有明确的规定,长期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我们通常认识的城市管理首先是社会问题,其次是一些进行卫生大扫除活动。使得城市管理这个大的管理体系内涵空洞,外延狭小。其次城市管理表现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上。城市管理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工作,涉及到诸多部门,包括建设、国土、城管、工商、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在城市管理上都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存在着职能交叉重复的现象。而且在具体的管理中因为管理职能不明确,也存在着相互推卸的现象。城市管理规则相对滞后,没有明确的规则对其进行规定。最后,城市管理工作在市场化运作方面发展较慢,如市政道路维护、城乡结合管理、园林绿化、居民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1.3城市管理工作不到位,各环节衔不畅

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部门的重视和配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操作起来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需要一个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其中某一个环节不畅,都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行出现问题,管理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这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城市管理前期不到位,没有全方位、全时段的监管过程,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没有有效的沟通。②在建设商场、体育馆等一些基本设施时,没有合理的规划,导致出现了非法市场。但同时还得对这些非法市场进行管理。③各个管理环节先写不畅,导致城市管理整体优势不够明显。权责不明,监管机制不健全,在城市管理上没有具体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在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会直接出现扯皮的现象。

2城市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加大对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且我国的城市管理制度不明确,在重建轻管思想的长期制约下,改变现状需要一定的时间。加强城市管理:①在基础上加强投入。在资金投入上,要在市政公共实施、城市环境监测、城市园林绿化、城市道路监控养护等方面进行投入,在设备上提高城市管理的能力,能够有技术对城市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管理。②在融资方面,政府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对企业或者是愿意投资的组织政策优惠,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其次政府要加强对这些资金流向的监控,保证这些投入能够正真的运用到城市管理建设上来,为城市管理奠定基础。

2.2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

城市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大多是有城管进行的。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这条路上,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作风好、守纪律的城管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①要以政治建队。贯彻党的十精神,建设廉政勤政的队伍,进一步树立城管队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形象。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完善社会监督制度,确保城管队伍的执法合法合理。②以质量建队。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就要对城管队伍进行素质培养。a.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培养城管文明执法的精神。b.建立严格的标准,约束城管的行为。c.鼓励人员自主学习,建立学习型的城管队伍。将真正的高素质融入到城市管理当中。

2.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鼓励全民参与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除了需要专门的队伍管理外,还需要社会成员参与进来。加强城市管理要抓紧建设城市精神文明,提高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从源头加强城市管理。①在宣传中促进市民的精神建设。要积极宣传先进的事迹,弘扬积极向上的氛围。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环境。②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公众。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营造文明的生活环境,让市民在日常中感受到文明的影响。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3小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在城市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建设合理有效的城市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城市管理的有效进行。在人人参与下,盖什城市管理的现状。

作者:梁丽廷 付 慧 单位:河南省万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篇3

随着XX水电站的建设,XX县委、县政府对县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节奏明显加快,特别在推进XX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但与XX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创卫工作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市容环境建设、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城区“脏、乱、差”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大街、巷口占道摆摊、店外经营随处可见,占道摊点、小吃店(摊)普遍不重视环境卫生,餐饮、洗车场垃圾及污水四处散流;经审批的20个报刊亭几乎变成了食品摊,并严重影响路人正常行走;大部分街区生活垃圾未做到定时定点投放,沿街店铺将垃圾直接堆放门口,居民区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掺杂堆放,没有及时清理,也没有设置垃圾容器;街上行人随处乱扔果皮纸屑,一些街边墙角及一桥桥头尿液满地;汉军农贸市场、塘英农贸市场和老街口占道摆摊多,环境卫生差;无牌无照三轮车、残疾人车载客现象十分严重,并且在道路上横冲直撞;车辆占道停放,原县政府门前停车场成了“僵尸车”长期停放的地方,以上现象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二)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很多部门把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聚焦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其实在城市管理中牵涉到住建、工商、食品监管、交警、爱卫、环保、供水、电力、社区等部门。只是大多职能部门还是处于“单打”状态,没有形成合力,没有握成拳头,管理力量分散,有利的事情争着做,无利的事情推着转,重审批,轻管理,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层面上的混乱和缺位、错位。各单位、各部门“门前三包”工作基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和落实,有的乱象还涉及到某些领导干部,并助长其长期存在。工商部门对于一些门面经营场地过窄、根本就不适合诸如铝合金加工、汽车修理、钢材销售等行业的经营,审批时就失去了标准,没有长效措施,缺乏问责机制,就难以有效解决县城“脏、乱、差”的顽疾,难以从根本上加强市容市貌的日常管理。由于机制不健全,对城市管理的考核监督就更难以到位。宽严无度,管理无序,致使占道经营,乱摆摊点,乱倒垃圾,乱搭乱建等行为屡禁不止。

(三)队伍建设缺乏活力,整治力度不明显

我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成立以来,对城区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挂乱拉、乱堆乱摆等行为和户外广告违规设置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但整顿工作还没有完全彻底整顿到位,措施还没有完全过硬,力度上还可以更大。一是个别钉子户、老上访户以赴邕进京上访、打击报复等手段恐吓、威胁执法人员,致使整治工作留下尾巴,比如老街口的铁皮棚等;二是部分对象整顿后又反弹,比如沿街店铺、餐饮业主利用执法人员下班之后的盲点和空档时间,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卫生整体效果;三是整顿时有的店面、路段没严格按标准操作致部分整顿没有完全到位,比如云林路车辆占道路停放,因附近没有停车场导致住户随意摆放;主干道路上经营电动工具、摩托修理、建材等是经工商部门审批许可的;四是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较薄弱。行政综合执法监察大队虽然成立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队,但执法人员是由从县市场服务中心抽调的9人和原县城管大队的17人(其中11人为临聘)组成,长时间从事此项工作,难免存在疲软现象,缺乏奋进活力,执法效果不明显;五是社区小街小巷内的环境卫生、“牛皮癣”清理、破损门店招牌清理及统一标准等没有引起相关单位重视还相对滞后,以致使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发展不平衡。

(四)建设规划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

城区基础设施配备不足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较快改善。一是XX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指定的农贸交易市场、建材交易市场、车辆修理市场,在经营环境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占道经营情况突出,如向阳路、城西路、九区路段特别明显;二是街道上垃圾容器实用性差,数量偏少,满足不了市民和游客丢弃垃圾的需要。城内的垃圾箱不仅简陋,且大多数直接在人行道上,没有套袋,不利于清除,存在二次污染,并影响到路面的卫生状况;城市公厕是城市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目前我县整个城区只有公厕3座;三是随着XX名优水果种植面积增加,产量迅速增长,并成为一大特色产业,在县城却没有可以集中入市经营的场所,造成到处占道摆摊的乱象;四是XX县城停车场点设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停放需求,车辆乱停乱放情况特别突出,县城为数不多的机动车辆停放点秩序混乱,缺乏统一规范管理;五是县城通讯线路架设凌乱,无统一规划和设计标准。城区内电信、联通、移动、电力等部门的线路纵横交错,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六是汽车站至林业局路段交通拥挤,疏导不力,长途客运拉客及车站选址不合理的原因引起。

二、进一步推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工作的建议

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工作任重道远,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工作滞后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建议进一步加强领导

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工作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而且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推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工作中,触及到部分居民、部分关系甚至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触及利益就会有斗争,而且,越纵深推进,斗争就越激烈。为了顺利把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工作向纵深领域推进,县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有必要靠前指挥、深入第一线,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同志撑腰壮胆,鼓劲加油及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部分棘手的难点问题。

(二)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要采取动态报道、专题报道、典型宣传形式,适时报道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情况;要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反面曝光力度,为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要坚持教育与处罚并举,寓教育于处罚中,规范市民行为;要适时组织环境卫生教育入户入室宣传活动,普及法规知识,加强居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广大民众人人参与维护市容清洁整齐的自觉性。

(三)建议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理顺各单位、部门间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关系

各城管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认真履职,要变以往的临时突击整治迎接检查为依法实施长效管理。所有工作人员以至于每一个工作生活在城区的人都要树立起主人翁责任意识,共同帮助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城区各单位间只有形成整体合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县爱卫会应该是市容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监督考核部门,负责:①组织协调督促街道及各城管相关单位(部门)开展好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抓好情况反馈、跟踪问效和整改督办工作;②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文明单位创建制度。

2.县住建局是城市规划的主要部门,负责:①组织系统内规划股、环卫站、园林绿化队按其工作职责认真履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任务;②依规划审批城市建设,加强管理和规范建筑施工场地;③加强规划区内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封闭运输管理,防止粉尘污染路面;④严格县城户外广告审批,规范广告设置行为;⑤强化城区路树、花草管理力度,做好修枝造型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3.县环卫站是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主体部门。负责:①实行垃圾清扫保洁定人、定岗、定责,设立监督岗,增加清扫保洁人员和垃圾清运车辆,强化垃圾污染河道水域整治力度,保证主次干道、居民巷道日扫日清,上午6:00至夜间11:00路面无垃圾堆积,无卫生死角,河道水域无漂浮垃圾,沿岸无垃圾堆放,垃圾运输车容貌整洁,密闭化运输;②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果壳箱、垃圾筒等环卫设施要布局合理,安排专人监管,损坏的要及时补充,要求环卫设施内外清洁卫生。③垃圾处置按要求全部进入垃圾处理场填埋;

4.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是维护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的主管部门,负责:①加大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②依法查处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随意调头行为;③严厉处罚无牌无证三轮车、残障三轮车非法营运行为;④依照有关法规加强对入城货运车辆的管理。

5.县工商局是维护市场次序的主管部门,负责:①依法规范市场秩序;②清理管理城市主次干道门店车辆修理,门店经营外移,乱摆摊设点以及市场外溢和店外摊点等乱象行为,做到摊点归区,坐商归店;③取缔沿街屠宰牲畜行为。

6.县环保局负责:①城区污染源的整治,重点整治城区扬尘、烟尘污染问题,要求对城区污染源一律依法查处、关停;②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城市规划区内堆积煤炭污染环境日常管理工作。

7.县直各单位要清理整治本单位门面出租、干部职工私房门面出租占道经营乱象,对清理整治达不到创卫要求的,县政府要启用问责机制。

8.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体育局负责市容市貌跟踪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9.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履行对市容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监督职责,依法对违反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对人进行教育和处罚。

(四)建议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篇4

【中图分类号】 C9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09-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我们的城市管理,将要向科学化、高效率的水平迈进,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城市的发展,虽然普遍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增多,采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城市,确实是我们应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城建档案工作如何适应这一形势,也是城建档案工作中迫在眉睫的问题。怎样才能是城建档案工作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呢?笔者试就此谈点肤浅的看法,供同行商榷。

一、制定收集、保存、利用城建档案资料的政府规范性文件,是城建档案工作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城建档案资料的收集、保存、利用、其工作容量大,涉及社会面广,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它的要求又日趋渐高,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过去的行政手段管理城建档案工作,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如在城建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中,我们市城建档案馆曾采取同建设单位签订《建设工程档案责任书》的行政手段管理城建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因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措施,有些建设施工单位不仅不支持城建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甚至,按规定工程竣工验收时,本应通知我们市城建档案馆派员检查城建档案资料是否收集齐全、完备、准确,结果他们在工程交付建设单位使用后,也不告诉我们,使许多极宝贵的城建档案资料未被我馆收藏,这往往给城市建设的今后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如一九,五星街地区工业曾出现用水和居民用水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市自来水公司决定将该地区的供水管的原来管径200mm改换为管径250mm。作此决定后,他们立即组织施工单位加班加点,待全部管线时,方知该管线管径本来就是250mm,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究其原因,仍然是没有一个行政法规或政府规范性文件,规范该单位收集、保存、利用城建档案资料的行为。后果不仅使本单位蒙受经济损失,也直接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为保障城建档案资料的收集、保存、利用有章可循,保证城建档案资料的及时收集,科学保管,合理利用,以便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制定一个对各地区有普遍约束力的,具有处罚条款的收集、保存、利用城建档案资料的政府规范性文件,确实是城建档案工作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二、建立基层城建档案资料室是城建档案工作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组织保障

一个城市,地下管线密如蛛网,地面建筑鳞次栉比,空中、地面、地下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整体,特别是现代化城市的兴起,其变化速度之快,大有隔日不见,如隔三秋之势,城建档案要能真实反映城建这一错综复杂的整体概貌,及时为城市建设、规划、生产、生活、管理、维护、行政决策提供有用的城建档案,只靠我们市城建档案馆的工作,是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需要的。例如,我们个区县,企事业单位小规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要做到既符合全市城建的总体规划,又能满足施工的高效率、科学化的要求,没有自己的城建档案资料是不可能做到的,谁来收集,保存本辖区,本单位的城建档案资料,市城建档案馆又不可能俱收并蓄,包揽一切,只能靠区县,企事业单位建立相应的城建档案资料室,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退一步讲,就是按规定属于市城建档案馆收藏的资料,仍需基层单位有人负责整理,督促送与市城建档案馆,因此,区、县、企事业单位建立城建档案资料室,就能弥补市建档案馆在收集、保存、利用城建档案馆工作中的不足,使基层城建档案管理同市城建档案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从基层到市级城建档案的全方位体网络体系,这样,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工作对城建档案资料的要求,所以,建立基层城建档案资料室,是城建档案工作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组织保障。

三、采用现代手段管理城建档案是城建档案工作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条件

城建档案工作在我国的兴起,是近年的事,人们对它所处的社会地位及影响经济工作的重要作用,认识尚处于较肤浅的阶段。但改革开放的严峻环境,并不会因从业者对它的认识初浅,就降低对新兴事业的要求,相反,为了适应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求城建档案资料的收集、保存、利用要适应时展的节奏。而沿用传统的方法管理城建档案工作,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如一九八八年自贡市公共汽车公司与凤凰乡发生土地纠纷,市公共汽车公司对争议的土地主张权利,理由是曾经已征用给了他们,而凤凰乡认为该地在本乡辖区,对方使用,就应按规定对农民予以补偿,并要求对方出示证据,该公司事后查找档案,几经周折,因我馆技术设备落后,提供不了这种项目较小的档案资料。给该争议的及时解决带来了不便。究其原因,除有人们的认识问题外,恐怕城建档案工作管理系统落后是主要原因。今天可续技术的发展,已使电脑的应用普及到各行各业,信息学,系统工程学等新技术也在相关领域得到应用,各种技术的更新,不再以年月计算,而是以分秒为单位。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我们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要不落伍与时代潮流,就必须引入电脑技术,信息学、系统工程学等新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以便及时、准确、完整的出来瞬息万变的各种信息资料,为我市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故采用现代手段管理城建档案是城建档案工作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条件。

篇5

规划是建设和管理的根本依据,是保障城市功能格局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__区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区政府为贯彻落实重庆“314”总体部署,适应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实施《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进一步扩大城区建设规模,高效配置城区空间资源,完善城区功能,促进__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在20__年分区规划的基础上,明确了“政府组织、专家咨询、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修编原则,委托市规划设计院修编了《重庆市__区分区规划》(20__-2020年)。20__年3月27日,大渡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重庆市__区分区规划》(20__-2020年)。并同意报市政府审批。该规划充分考虑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适度超前的前提下,坚持规划时序性、可操作性原则,对我区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定位,对城区的分区功能予以了合理的界定和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对我区功能定位要求和我区发展转型特点。在今后实施过程中,必将切实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一是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保证建设服从规划、建设按规划进行。二是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实行“规划一张图、管理一本法、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实施一道令”,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三是要加强规划体系建设,当前在认真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要把规划工作的重点放在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上,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供配套。目前,我区在全市率先编制了绿色空间建设规划。

二、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全力打造城市建设的精品工程,扎实改善生态人居环境

当前我市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以“五纵五横”为骨干的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完成了中华美德公园等园林绿化建设;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公厕、垃圾站的建设、污水处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顺利推进;城市的保障服务功能也进一步提高。但按照我区的发展定位,要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区,还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五纵五横”建设步伐,加强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公厕等的建设,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二是要积极推进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的创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工程,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三是积极实施《__区绿色空间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生态公园建设,要坚持由近到远、由城市到农村、由人口密集区到人口稀疏区开展绿化的原则,优先发展城市绿化,让更多的人分享绿化的成果。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深入推进伏牛溪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做足水的文章,美化人居环境。四是要把房地产开发同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提升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形象。

三、全面拓宽融资

渠道,积极探索城市资产经营的有效途径

篇6

二、城市管理队伍绩效考核意义

近年来我国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认识到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绩效管理对于解决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困境有突出的作用。第一,对公共人员起到了激励作用。进行绩效考核,可以对人员起到很强的激励作用。以考核的结果为依据对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进行奖励和惩罚,要设置全面、多样化的评估标准。第二,对执法人员起到导向作用。执法人员是公共利益的践行者,他们的行为对于民众的利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执法人员必须十分清楚地明白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绩效考核的开展为解决公众和执法人员之间的冲突矛盾提供了解决路径。第三,对政府形象有改善作用。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代表了政府的形象,近年来,关于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绩效考核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对执法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发现其优势和不足,以助于执法人员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近些年来,绩效考核已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城市管理部门也采取措施开展和改善绩效考核,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绩效考核的新局面。但是从整体来看,在管理实践中,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绩效考核并没有取得十分令人满意的效果。1.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绩效考核指标反应的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考核。考核指标的设置对对执法人员的行为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城市管理部门的指标设置还存在问题:一是指标针对性不强,执法人员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和重点,所以指标设置应该有针对性,不能过于笼统;二是指标抽象,要提高指标的具体性,过于宏观的指标往往不利于考核;三是指标不能兼具效率和行政价值,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群众利益,比如是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还是以市容建设为标准,两者不可偏废;四是忽视定量指标,量化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更有科学数据做支撑。2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方法。在政府部门实践中,过去的人事管理理念渐渐被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取代,公共部门要学会应用战略管理、目标管理、标杆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来进行绩效管理,而不是局限在人事管理的藩篱内。城市管理部门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执法人员只能被动地被组织布置任务,这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要对他们进行开发和培训。3.绩效考核缺少公众参与。在考核过程中城市管理部门只注重上级主管对执法人员的考核,但是事实上执法人员更多的是与群众的接触,他们的服务对象是群众,群众对执法人员的工作更为了解,群众应该是执法人员绩效评价的重要主体。群众参与到考核过程中可以改善城市管理部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执法人员也会更多地关注群众利益,关注自身在群众面前的形象。4.对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不足。目前,绩效考核受到了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视,但是对于考核过后的结果分析以及结果应用不足。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是是实现考核目的的必然之举,如果缺乏反馈,执法人员不会发现自己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将会沿着原先的方法继续下去,不利于群众利益。近年来有关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负面事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考核结果反馈。

四、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绩效考核改进措施

1.引入战略性绩效考核理念。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与战略相匹配,要充分重视战略性绩效考核。当前城市管理部门还没有将绩效考核和战略联系在一起,只看到了短期目标而忽视了长期的战略目标,另外还存在着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脱节的现象,这都是由于没有做好战略性绩效考核,国家对于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没有明确的定位。城市管理部门要实施战略性绩效考核,明确执法人员的定位,分解城市管理部门的总目标,使个人目标和部门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考核时关注执法人员的个人绩效的同时注重评估执法人员对战略实现的贡献。2.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要灵活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指标对执法人员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为他们指明了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一是要坚持正确的考核方向,经济、效率、效能、公平对于绩效考核都是不可或缺的方面,绩效考核要兼顾效率和行政价值、公共精神,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但是对于城市管理部门实现目标十分重要。城市管理部门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一味追求经济性和效率可能会导致执法人员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群众利益。二是要增强考核指标的针对性和具体性,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考核是否有效,绩效指标设计要尽量细致、可操作。同时执法人员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他们也应该有不同的指标、不同的权重。三是要重视量化的指标的建立,量化考核可以改善考核的有效性和精确度,有效减少了考评者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数字性的结果也更加有说服力。3.绩效考核办法多样化。当前,我国对行政执法人员重视集中考核,但是忽视了平时日常工作中的考核,这不利于执法人员工作的改善。平时考核能为集中考核提供数据与资料支撑,要积极探索,把平时考核和长效监督考核相结合,坚持常态化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群众参与机制,让群众能够参与到行政执法人员绩效考评的过程中,邀请群众、网民、政协委员等提出对于改进工作的宝贵意见和看法,并且可以设置专门的热线电话,受理群众关于城市管理执法方面的投诉和问题,及时进行回应和解决,另外要将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检查和监督。4.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绩效考核工作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充分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绩效,但是现在城市管理部门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绩效考核结果出来以后要进行反馈,和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促使被考核者深入了解绩效状况,双方一起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更好实现执法人员的发展。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建立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电子计算机将考核的信息分类整理,并进行存档管理,这样一来降低了信息管理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绩效信息的利用率。

总之,公共部门的绩效考核比较复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公共部门的重视。城市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绩效考核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许多方面还不成熟,这需要政府、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绩效考核有助于城市管理目标实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的现代化,所以必须予以重视。

作者:马羽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骚:公务员绩效考核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山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张步峰、熊文钊: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

篇7

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它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一座城市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素材,同时也是分析城市发展趋势的基本依据。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建设的真实记录,蕴含着大量的城建信息,这些信息直接支撑着城市的运转,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与宝贵资源,是政府决策的极为重要的依据,它在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建档案为人们提供了解城市、认识城市、分析城市发展建设规律的原始材料,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科研、编修史志等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没有城建档案,就没有城市建设的历史记载,也就没有对城市发展历史的了解;没有完整齐全的城建档案做参考,就不可能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没有完整、准确、系统的城建档案,城市建设施工就会无的放矢,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城市的建设规划中城建档案显示出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城建档案可以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和有效的数据;在城市管理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城建档案可以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防护和维修等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完整准确的城建档案可以在解决土地纠纷、产权纠纷等问题中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是不可缺少的佐证材料;城建档案还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整合资源、传承历史、服务未来的作用。城建档案材料中记录着非常多的极其复杂的信息材料和数据,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信息数据有效地利用起来,对其进行系统的开发,就能够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二、做好城建档案开发利用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向社会宣传城建档案利用的重要性。要让城建档案被更多的人所认识,被更多的人所利用,就必须采取多种渠道,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宣传档案利用已取得的成果,展示馆藏档案的魅力,提高和强化全社会档案利用的意识,使全社会都能重视档案利用,从而变“等客上门”为“引客上门”。要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新兴媒体等主流媒体进行广泛性宣传,把服务形象、馆藏内容、查阅手续等告诉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城建档案信息要到哪里查、如何查询、查询需要何种手续等利用常识,真正使城建档案为利用者维护自己的权益发挥作用,吸引人们更好地利用档案,使城建档案由“死档案”变为“活信息”,更好地满足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不断丰富城建档案馆的馆藏量。城建档案是城建档案开发利用的基础,丰富的馆藏可以为城建档案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丰富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数量,就必须对城建档案进行全面的收集工作,保证城建档案齐全、完整。在保证正常城建档案接收工作的同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其他城建档案的征集工作。对于部分重点城建工程而言,可以选择全程跟踪的办法,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完整的收集,从而让城建档案信息的原始积累更加丰富,最大限度地为开发利用创造条件。

篇8

城市背景:我市城区面积118平方公里(玉山镇,不含开发区) ,人口 118万,下辖5个街道41个居委社区, 20__年3 月城管执法大队首度在我市老城区范围内开展网格化管理试点,我市主要城区范围被划分成 网格,每个网格根据管理难度分别部署了若干名执法队员为该网格的具体责任人,一时间网格化执法犹如一张巨网覆盖了我市城区的主要区域,区域范围内的道路、广场、街巷尽被囊括其中,城市管理执法范围初步实现全覆盖。但是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社区管理需求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管理需求并未能得到满足,社区作为城市细胞,是城市文明的最终落脚点,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棵大树,市镇街道为枝干,而社区无疑是这个大树的根系,只有养护好根系才能确保这棵大树的枝繁叶茂,基于以上情况,大队及时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导入“城管进社区”管理模式,并与同年完成了基层中队的辖区调整,将原有以数字序号命名基层中队的方式改为以辖区街道为命名标准,并按所属街道辖区来确定基层中队的辖区范围,使得基层中队的日常工作初步与所属街道实现“管辖区”的平行接轨,08年4月6日,城管综合执法进镇进街道推进会在柏庐广场举行,并随之进行了授旗仪式,此次活动标志这我市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正式拉开了帷幕,09年初我大队下辖的朝阳、同心、枫景苑三个中队被确认为城管执法进街道“试点中队”,此举旨在推进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工作,总结经验,加速推进,至此我市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已进入局部试点运行与总结推广阶段。

二、现状和做法

各试点中队执法进社区联络点成立以来,以服务群众为首要任务,努力在职权范围内解决社区实际困难,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通过召开社区干部、社区居民的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运行机制,使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与社区管理结合更加紧密,而城管队员通过进街道(社区),也体会到了社区管理工作的事无巨细和纷繁复杂,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进街道(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三个试点中队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均能依据辖区各自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不是一味生搬硬套,按图索骥,可以说三个试点中队在组织体系、运作方式、具体做法上均已摸索出一套针对辖区特点而设的“应症之方”,就运作方式而言可以总结为派驻联络型、联合执法型、资源强化型:

1、内外兼顾,强化联络,统筹运行,力争双赢,这种模式即为朝阳中队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的管理模式,朝阳中队辖区共有9个社区,且这9个社区多为老居民小区组成,中队还担负着人民南路、朝阳路、合兴路等几条交通主干道及__商厦商圈、上海铁路局__站等几个重点场所周边的市容环境执法管理任务,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对于该中队而言一方面是拓展了工作领域,强化了执法力度为中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另一方面此项工作必然会加剧中队人员紧张执法力量不足等矛盾,基于此中队积极研究对策,将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的工作模式定义为派驻联络,“有事”联系机制,具体做法是结合网格化管理经验,将中队辖区内的各个社区划分为四个网格,每网格均划入1-2个社区,根据网格内相关社区管理难度的不同,指定1-2名分队长以上人员担任联络员,而社区方面也指定一名街道执法队员与一名社区卫生干事组成社区城管工作小组。这样一来朝阳中队共形成9个社区城管小组,这9个社区城管工作小组分别由5名城管队员带队,除了一个社区(小渔河岸社区)执法队员常驻社区以外,其他各点的队员均是在做好路面执法工作的同时通过每周会商及定期巡视方式展开工作,每周会商制度即每个社区城管联络员(执法队员)每周定期到社区报道,并与社区城管工作小组研究本周工作计划,安排具体工作事项,约定落实本周的巡查整治工作,并将研究事项报中队,中队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组织安排相关工作,全力配合联络员的具体工作,除此之外社区城管工作小组负责辖区内日常工作,一旦发生有需要配合支援的可立即与相关联络员直接取得联系,该联络员需即到现场处理,在建立联络机制的同时,中队还要求每个联络员必须每周组织一次社区执法巡查工作,定期检查,及时整改。为确保社区城管小组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该中队与朝阳街道还专门设立了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分管街道主任担任组长,辖区中队中队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协调工作。如此一来朝阳中队基本实现人员利用率的最佳化,同时也兼顾了日常管理与长远发展。

2、全时管理,执法先行,一日三巡,长治久安,枫景苑街道是一个刚成立两年多的大型农民动迁住宅区(村改区),街道下属的四个社区均由原来玉山镇的行政村动迁小区组成,共计182幢住宅楼,常住人口近七千人,新__人最高峰的时候超过四万人。街道所辖范围内道路只有柏庐路一条主干道和几条非主要道,路面管理压力相对较小,从实际情况来看,该中队对于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工作的需求是最为迫切的也是最贴近实际工作的,基于此情况中队制定了以全面入驻管理,联合多方力量,协力改善环境的宗旨和方针,出于

社区管理的实际需要,该中队成立以城管执法队员为主社区卫生干事、街道执法队员、物业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管理小组,同时为了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工作顺利进行,该中队于今年3月16日起联合街道社区、物业管理、辖区公安派出所等多支执法管理力量进行了为期一星期的联合整治活动,此次整治活动对前期小区内超门窗经营、占道堆放、乱挂晒、车库出租开店、小区内外无证摊点等脏乱差现象频现的情况进行了有效地打击,取得良好的收效,也为中队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项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做好了铺垫,联合整治后,中队又制定了一日三巡,一巡两整的日常工作机制,中队每日安排三次巡逻整治,组成人员为一名城管队员加2名街道执法队员加2名社区卫生干事,第一次为巡查整改(上午9点前后),对发现问题的立即着手实施整改,第二次为小规模集中整治,主要针对第一次巡查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如有拒不落实整改的则运用行政执法手段实施整治,中队根据需要派出人员参与整治工作,第三次为全辖区联合巡逻整治(晚18:30前),由中队联合辖区4个社区的联合执法小组人员共同对4个社区进行执法检查,集中整治。同时为了确保整治效果在巡查间隙由各社区联合执法小组成员对重要路段、场点进行守点布控,及时发现并制止违反城市管理事件的发生,通过联合街道、物业等部门的人员开展集中整治及日常巡逻该中队辖区内社区面貌得到明显及迅速改善,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初步显效。3、强化资源,高调入驻,体系健全,重点突破,同心中队辖区目前共有3个社区(同心、新北、娄苑),而在这三个社区中新北社区因近几年周边大型外企进驻较多导致流动人口数量激增,市容环卫管理压力也随之加大,特别是对于出租户的管理更是难点之一,外来人员的涌入导致社区消费趋向发生了变化,流动摊点也随之激增,为此新北社区的管理一直是同心街道及城管同心中队的重中之重,城管执法进社区活动的开展为同心街道及城管同心中队做好社区管理工作提供了先机,为此同心街道及城管同心中队加大了人员及装备投入,街道社区抽出专项资金20多万元,招收协管员5名,并购置车辆、装备,划拨50平方左右的办公用房,城管同心中队则于年前向我局提出了组建新北分队的申请,申请得到批准后,城管同心中队抽调执法人员10名,新北社区派出3名管理人员,连同5名新招收的协管员组成了18人的城管同心中队新北社区分队,新北分队成立后,采取了早7点至晚11点的排班模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管理力度,与此同时,在组织架构上,新北分队的日常管理由城管同心中队派出一名分队长以上队员及新北社区一名管理人员轮岗负责,除此以外同心街道与城管同心中队还建立了月度及周例会制度共同研究相关事务,并明确由新北社区主任负责部门协调等相关事宜,可以说在同心街道的大力支持下三个试点中队中同心中队的人员配备后勤保障及政策扶持上都是最优秀的,也正因为如此,新北社区面貌也得到了迅速有效地改善。

通过以上三个中队目前的试点情况我们看到各相关中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已初步形成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的管理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各中队又取得了那些成绩呢?

三、取得效果(成效)

社区面貌发生较大改观,城管执法工作日渐深入人心,城管执法进街道在上述三个中队试点后我们注意到一组数字:朝阳中队自3月份开始有在小区内查处的违章案件出现,并有效制止违章搭建案件15处;枫景苑中队通过社区整治工作清理违章占道18家,占道面积最大的40多平方,最小3平方,有效地保障了社区内公共通道的畅通,方便了居民出行;同心中队在社区周边开展整治工作查处各类违章行为60多起……这些数据无一不体现了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后城管执法工作已经开始融入街道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了,在大力开展执法整治工作的同时各试点中队不断探究街道(社区)管理与城管执法工作的切入点,以家访执法、温情执法、便民执法为主要方式来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收效。

如果说以上成果都是一些“看得见”的成效,那城管执法进街道(社区)还有更多“摸不着”的成果,这些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执法进社区,居民更满意,我们都知道因为种种原因,城管部门的工作一直难以为居民所理解,在执法过程中各方阻力较大,通过进社区工作,执法队员的日常工作就发生在居民身边,管的又都是些“鸡毛蒜皮”却又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居民“息息相关”的事情,为民办事,居民看得到、摸得着,潜移默化中居民自然对这支队伍,这批为民办实事的人产生亲近,从而推进执法工作。

2、执法进社区,街道更满意,在以往的工作中社区的管理对于街道社区而言都是难度较大的,城管执法的进驻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生力军。

3、执法进社区,城管最终受益,执法进社区工作,特别是此次三个试点中队的进驻,对于我市整个城管执法队伍而言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更多的是为城市管理的明天描绘蓝图,今天,我们允许失败和不足,因为我们在实践,但是这些失败和不足对于明天都是宝贵的经验。

四、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局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开展以来,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也存在着一些难点和需要改进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难度大,从本次试点的三个中队来看均存在认识不足或认识偏差问题,当让这里所说的认识不足或者偏差的存在并不是指单方面的,某一部门的,而是双方都存在认识问题,首先谈谈我城管中队存在的问题,城管执法进社区,虽然是执法进社区,各中队也已经切实在社区范围内启动了执法工作,并取得一定受益,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执法进社区手段过于单一,原因就在于中队认识不足,认为执法进社区就是将队伍开到社区内开展执法工作,而作为配合街道社区开展社区管理工作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致使城管进社区工作进展缓慢与街道社区的结合度不高,在个别社区由于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与社区管理结合度不高导致社区对城管工作的配合力度不足,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直接导致工作开展难度高,甚至停滞不前。而作为街道社区,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认为城管工作可有可无始终无法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于是在资源分配上、工作配合上处于“靠边站”或者“走形式”的状态下,导致城管进社区工作开展艰难,从试点的情况来看除了同心中队,其他两个中队在资源配置、工作协调等方面基本还属于自给自足的阶段,表现出“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态。另一种情况,街道社区对于城管执法进街道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是却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城管执法进社区是万能的一旦社区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就找城管解决,不论问题是工商部门职能还是卫生部门职能,反正涉及执法项目的就要城管部门出面解决,导致相关中队应接不暇,处于两难境地,有的街道辖区甚至获知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开展后将街道原有的街道执法队人员进行了撤并减员。

2.力量不足,覆盖面小,工作绩效难以体现。 一是日常执法工作与进社区工作在人员力量上的矛盾日渐突出。以朝阳中队为例,目前中队基本建制正式队员 20多人,而中队已经正式入驻的社区有9

个。要承担辖区日常管理任务与及时、妥善处理社区工作任务,在人员分配上,基层中队普遍感觉捉襟见肘,虽然中队及时调整运作模式,尽量避免人员执法力量不足导致的问题但是毕竟此项工作加大了中队原本就紧张的执法力量调配难度,甚至影响到中队日常工作的开展,而从朝阳中队目前采取的“派驻联络”方式而言也只是救济之策,并不能万全,从该中队唯一一个常驻执法点(小渔河岸社区)的工作情况来看就明显好于走动联络的其他社区。3、制度建设进度缓慢,相关机制急需确立。对于制度的建立必须为城管执法进社区服务,此处就以考核机制为例,考核工作是双方的,考核应涵括执法队员的日常考核也应涵括街道社区相关人员的考核,问题是谁来考核,考核的抓手又在哪里,而作为基层中队与街道社区协调机制问题明显收效不大。另外在去年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的的基础上,今年市局下发了深化“城管执法六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各中队也对该项工作已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和意见中都明确了执法进社区的工作目标、职责,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但从调研的情况看,单是粗线条的目标职责制度难以支撑执法进社区工作系统性的框架,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单纯的指导性意义,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各分局制定的一些工作制度、督察制度也各成一体,较为零散,不够系统化和相对统一;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也尚待建立。总的来讲,目前还缺乏一套保证实施执法进社区工作的相对系统和完善的制度。

4、工作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日常工作开展,此处所说的工作面是指城管执法进社区后执法队员可以操作的执法项目,我们知道一旦进入社区就必须考虑执法依据,但是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执法依据来看,可以在住宅小区内使用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导致工作结合度不高,街道社区因此会产生热情减退,配合不力的情况。

5.内容单一,工作被动。目前执法队员进社区工作内容多停留在处理小区乱搭建、擅自饲养家禽、清理楼道堆积物等,内容相对单一。出于对社区工作和执法进社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及社区工作内容相对琐碎、单一,目前在部分进社区联络员中存在工作被动的倾向。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被动出击,在社区有要求和投诉的情况下,才被动地去处理一下,不能做到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当好执法员、服务员、宣传员、联络员、信息员的“五大员”角色,尽心尽职地服务社区。

五、建议想法

城管执法进社区是新形势下对城市管理体制和执法模式的创新和探索,也是城管执法部门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务实之举。因此,要通过着力破解难点,要进一步深化执法进社区工作。我们认为,今后深化执法进社区工作要着力在“明理念、健机制、深宣传、强服务、重互动”等五个方面入手

明理念,求共赢

进一步深化执法进社区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理念,全面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正确的理念找到工作。我们认为在树立正确理念方面,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1.充分认识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现代化的居住区、功能区等。社区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工作上直接受所属街道办事处的指导、支持和帮助,除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委会的政治整合、公共服务、民间调解、治安维护、政府协助、民意表达六大方面职能外,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实际承担的职能还包含了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社会救济等。正是因为社区是联系千家万户的基层组织,又担负着远大于法律规定的各项职能,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社区工作关系着居民的切身利益,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加强街道社区的日常联络,积极应对社区工作,能联系的就联系,能解决的就解决,应宣传的就宣传,通过实际工作带动社区领导改变看法,使街道社区对这支城管执法力量“知用、可用、好用”从而加速此项工作的发展。

深宣传,少隔阂

我局成立时间不长,市民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任务还不甚了解,有的甚至因为个别地区、个别人员的不良形象而对我局执法工作人员抱有怀疑、抵触的情绪。因此,要有效推进这项工作,当前必须把执法宣传作为进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有效的宣传,辅以良好队伍的形象、扎实的工作作风、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来影响和感染广大居民,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宣传工作的多角度,决定了开展宣传方式的多样性。社区执法宣传有其贴近群众的特点和优势,但也要注重多种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下阶段的进社区工作执法宣传应该在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着重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充分发掘利用社区宣传平台资源展开宣传。具体而言,可通过在社区网络、报纸等媒体上开辟执法进社区专栏开展宣传工作;可通过构筑社区普法体系,如通过社区邀请司法、工商、税务、环保、环卫等部门和当地律师事务所专业法律人员共同组成社区法律宣传服务站,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在居民中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可通过风格多样的城管执法宣传栏,宣传执法进社区工作成果。在前期各社区都已建立一块城管执法宣传栏的基础上,要求通过社区、物业管理在社区内每个小区都建立一块宣传栏,以进一步拓展执法宣传的覆盖面。宣传栏的内容,要求在市局的统一组织下进行定期的更新;可通过社区志愿者队伍加强执法宣传。在目前大队开展城管志愿者基础上,就在社区继续招募扩大城管执法志愿者队伍,定期举行一些便民服务、义工活动,以队伍的群体宣传效应,持续扩大执法工作在群众中的影响。

2.创新载体,分阶段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工作有服从服务于特定阶段、特定目标的特点。因此,进社区宣传应根据阶段性的创建活动以及社区工作的计划进行动态的主题设定。同时,在宣传载体上要力求创新,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通过组织文艺演出组织社区夏天纳凉晚会,在社区轮流放映电影,这样既可以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把城管执法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等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又拉近了群众和城管执法局之间的关系。

建机制,谋长远,如果我们将执法进社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分析,那么我们觉得至少应该建立和完善包括目标职责制度、工作流程制度、考核考评制度、协作联动制度等一系列主要构件来支撑它,从制度机制上引导、规范、约束、激励、促进这项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和实效,从而将执法进社区工作真正成为一项造福社区、居民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说,深化执法进社区工作,应着力抓好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机制:

1.目标责任制度抓落实。目前从局到大队到中队层层建立了目标责任制机制,但是对于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我们更应该制定明确目标,告知相关责任人,而且将进社区的目标责任明确为:队员进社区、执法进社区、服务进社区、宣传进社区。

2、建立社区对执法进社区工作的考核制度。社区是直接感受该项工作成果的体验者,对执法进社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最有发言权。由城管中队及社区街道对进驻人员进行双线考核,即由中队考核执法人员在街道社区工作期间的执纪执规、仪容风貌,由街道社区考核该人员的工作业绩。并以每月回报形式报中队,中队结合执纪执规情况综合计分,列入该队员的月度考评,我们称此种考核模式为“双线”考核。

3.协调联动制度促互动。目前因为我局内部部门之间职能的分工,进社区联络员经常碰到居民投诉需多个职能部门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各部门(分局)之间协调互动,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制度是应对的重要方法。建议以数字城管指挥中心为枢纽,通过《执法进社区部门工作协调联系单》的形式转至相关部门及时处置,并将处理结果以《执法进社区部门工作协调处置反馈单》的形式反馈执法联络员,并最终反馈投诉人和社区。(指局职能内部,如市政、环卫、路灯、河道等)

强化执法服务,切实为民办事

为社区和群众提供相对完善的服务和法律支撑,是执法进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如何在进社区过程中践行“执法为民”的思想,切实为民办事,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1.听民声。城管执法进社区实际上是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所以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必须做到一是要沉得下。只有真正面向基层,贴近群众,与群众亲密接触才能获得民情、民意的第一手资料。所以进社区执法联络员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在社区办公室办公,要利用一切时间和方法,到小区中去、到居民中去,多宣传、多巡查、多了解。必要时进社区执法联络员还可以参加社区、居民代表的有关会议,及时了解居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要听得细。除了社区、物业、业主代表反馈的一些投诉、意见以及进社区意见征集箱搜集到的一些信息以外,进社区执法联络员还应该通过社区干部向居民发放城管执法便民服务联系卡和意见征求表等方式,全面、仔细地了解群众困难和呼声。三是要记得详。对通过各种途径反馈过来的群众投诉、意见、建议一一做好记录,不能遗漏。

2.解民难。情系社区、情系群众、服务社区和群众是做好进社区工作的关键。通过听民声,执法联络员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要加以认真的梳理,了解社区和居民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反映和最直接最迫切的需要的问题,真心实意地帮助社区和居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我局职能范围内的投诉、意见要快速办理、及时反馈。对涉及非我局职能内的投诉和意见,不能一推了事,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并通过调查了解,向街道、社区提出建议,并积极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尽可能地帮助解决;此外,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爱心活动:如看望照顾孤老残疾人,为困难户提供合适的经营场所以解决其温饱问题,为社区添绿等,不间断地为社区和群众送温暖,献爱心。久而久之,社区居民就会把我们城管队员当成自己人,理解和支持我们城管执法工作,主动为我们执法工作提出有益的意见、建议,积极地参与到各项城管活动中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城管进社区”工作始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注重沟通协调,互动合作双赢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有许多工作不是执法队员、甚至我局能办到的。执法队员要加强学习和锻炼,提高沟通协调努力,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同时要善于借助外力,为我所用,使社区工作实现互动合作双赢目的。

篇9

    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加快,在建筑行业中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怎样把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到建筑管理中去,是值得我们每一名工作人员考虑与研究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管理的常规应用

    信息技术管理,其基本定义为企业应用合理有效的办法,对管理经营中所涉及到的信息进行搜集、处理、加工、储存,并用以帮助企业进行发展决策的管理。在当代,信息技术管理主要指的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单就建筑施工管理来讲,不但要解决需不需要用到计算机技术这一问题,还要解决怎样利用计算机技术这一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迄今,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技术都得到了极大进展,硬件设施在存储量、价格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使其普及变为可能与必然,而软件开发的进展让这种可能与必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信息的沟通及处理与计算机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信息的网络化、社会化、经济一体化管理,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影响。网络让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方式都产生了极大变化,而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在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信息系统来明确建筑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可以让业务工作实现顺利交接与进展,提升各部门工作效率,尤其是提升合作水平。伴随市场的成熟,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化工作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更给发展建筑行业指明了方向。那些与建筑单位自身管理方向相一致的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是很容易为市场所接受的,它可以给建筑管理提供研究与发展的系统支撑。

    二、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必要性

    建筑信息管理指经由各系统、各工种、各数据的科学管理,让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有效方便地实现搜集、储存与应用。当前,信息技术管理不断产生与发展新型产品,对建筑企业自身既是一种激励,也是无形的挑战,如果建筑企业不能适应市场发展潮流,及时采纳与应用新型信息技术管理,就极容易被同行业的其余企业所赶超,进而有遭到淘汰的危险。为应对这种挑战,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建筑管理信息技术对外发包的办法,而外包这种形式,其关键是要对系统进行理性分析,掌握合理的节奏与齿度,明确哪些信息可以外包,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而哪些只能在企业内部运行,以保证工作的便捷性与商业机密的可操控性。

    在建筑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很多,而工作效率始终上不去的落后局面,充分利用起计算机的大存储量、快传送性功能,实现高质量、准确、快速的自动化建筑管理工程应用,树立起建筑行业在管理上的先进性、自动化、规范化、现代化办公形象与办公意识。而在硬件配备上,应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者的工作素质与先进思维,让其有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态度,管理办公条件进行全面改善,为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工作中全面应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我们明确了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必要性以后,还要注意以下三点:要注意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海量的数据筛选处理,在其中找出创新动机,实现构想方案的最优化。第二是信息技术要同建筑业务作紧密的融合,让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优势转化为建筑企业在业务中的优势。第三是建筑管理信息化讲求的是团队协作,而信息技术中的信息化软件应当把这种优势继续传承下来,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时,要逐渐培养以建筑管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标尺、以集体协作为半径的工作队伍。

    三、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现状

    (一)缺乏明确认识与核心技术

    多数企业对信息技术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上网查资料,收邮件。而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监控、流程协调、业务管理、资源统筹上的重要意义。而对于实测工程成本、工程变化、提出工程预警等方面,很多企业也均没有明确的认识。

    (二)各企业水平不一致,差距比较大

    因为思想意识与经济实力的区别,一些效益好、规模大的建筑企业对于信息技术应用重视程度较高,而经济效益一般,规模小的企业受到思维的局限与经济实力的制约,不愿意花精力与物资返岗入到信息技术中来。

    (三)志门的软件匮乏,需要进一步开发

    从我国建筑行业现状来看,还很缺少专门的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发展的不成熟,同国外有很大差距。一些国外进口的软件又同我们国家的实际建筑情况有比较大的差距,难以有效利用。

    四、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型建筑管理同计算机技术、建筑管理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都有着紧密联系,它在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众多地产商的重要发展手段,一些相对比较特殊的建筑,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建筑自身的智能化,比如珠海机场、北京的名人广场、还有位于深圳的罗湖商业中心等。而上海金贸大厦、人民银行总部等建筑,更是智能化建筑的经典。根据资料显示,全国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一千五座智能型建筑。

    建筑管理扩而广之,则是城市管理。数字城市综合运用到了网络、虚拟仿真、多媒体、GIS、遥测、遥感等多项技术,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机制完成信息化自动搜集,并实施监测管理的动态化,与辅助决策的技术化。为了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建设部业已充实调整了组织机构,制定印发出了新的建筑管理工作信息化工作要点以及数字化城市工程等两项规范。当前,用更为先进有效的信息技术武装建筑企业信息管理的工作系统,应当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以两方面的工作来保证建筑管理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要在硬件和软件上一起下功夫。如果单纯注意建设系统硬件、门户改造,只在建筑企业管理标志物上下功夫,那就会走入到错误的发展道路上去。我们在注意硬件设施的同时,也要注意信息系统中的软件开发与人员素质调整。为了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我国建设部已经作出调整、优化提升了建设部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及工作职能,制定了建设领域工作信息基本要点。 数字化城市工程已纳入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中。当前,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企业管理信息规范系统,摆在第一位的应当是实效性。

    我们了解到,推进建筑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本身也是对建筑自身的一种功能性改造,又是企业深入改革的必然过程,这说明了建筑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严肃性与重要性。这其中,进度控制的重要性需要着重说明,应用网络技术,可以很清晰地显示出关键工作的工作进展情况,各项目的制约关系情况等,再以网络技术对这些基本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编制出更为合理的次一步骤进度工作计划。从资源分配、材料预算、人工设备清单等角度导入数据,生成系统而又可以细化的实施计划,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总结:

    信息技术业已应用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费用结算、工期进度等多方面,而管理的不完善仍是我们当前急需改善的问题。我们在人才引进、制度建设等诸方面要积极进行探索研究,才能把建筑管理信息化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吴少勇.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08(4)

篇10

1.立足需求教学,明确ESP教学目标

ESP的核心理论是需求分析,课程内容必须以学习者需要为中心。课程设计不是先从语言训练开始,而是从分析其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始。因此,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制定首先要邀请学生的参加,了解学习者的兴趣与需求,并与未来工作相结合来规划房地产专业英语课程。笔者利用自编的《房地产专业学生ESP学习现状与需求问卷调查表》,对我院房地产专业3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35%希望入职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公司;32%希望入职地产经纪公司;15%希望入职与房地产相关的政府机关;18%可能从事与房地产不相关的工作。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需求情况表现为:选择满足岗位需要的英语口语交际为76%;满足日常需要的口语交际为58%;能进行地产相关信息翻译的占56%;了解地产行业专业词汇的占53%;能查阅地产专业英语文献的占44%。同时,对我院房地产专业2009级至2011级三届毕业生的入职岗位情况进行梳理,得到的信息是:从事房地产经纪销售与租赁的学生占56%;从事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占22%;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占8%;从事与房地产不相关工作的占14%。综合以上数据,我院学生的能力要素培养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经纪能力和房地产内部管理能力,对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能力要求不高;另一方面,笔者与专业课教师就学生的能力培养需求进行沟通,进一步确认教学侧重点。

2.利用“模块教学”,立体化教学内容

Stevens早在1980年代,就指出了ESP课程的特点,其中包括课程必须在内容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或专业有关。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努力培养那些特定的与专业相适应的语言能力上。传统“精读型”的教学模式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构建,与专业的关联度不大,缺乏对特定专业语言技能及语言运用的训练,无法使学生学以致用。综合学生、专业课教师及市场三大需求,笔者利用“模块教学”,将房地产专业ESP课程划分为以下三个模块:基础训练模块、交际模块及专业文献阅读模块。基础训练模块侧重房地产专业词汇、句法结构、语用含义及语境的理解与训练。虽然经历了一年EGP(通用英语课程)的训练,高职生英语整体程度仍然不高,并且在通用英语课程中鲜有对房地产专业英语的介绍,因而有必要在ESP课程中穿插基础英语训练,为有效过渡到下两个版块做好准备。此版块占整个课程的比重为20%。交际模块侧重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结合学生岗位群的需求,以仿真的职场情境开展英语交际训练,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目的性。笔者为我院房地产专业设计的交际主题包括“住宅物业的介绍”、“写字楼物业介绍”、“参观、购买、租赁住宅物业”、“参观、购买、租赁办公室物业”、“参观在建楼盘”、“申请按揭贷款”、“签订买卖、租赁合同”等,由于课时有限,将课堂使用哪些主题的选择权交由学生来决定,最后整个课程会完成4到5个情境教学,剩余未在课堂上进行的交际内容作为课外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此版块占整个课程的比重为50%。专业文献阅读模块以培养学生专业文献阅读及行业书面信息阅读的能力为主,笔者选择的专业文献阅读内容包括“房屋中介信息”、“房地产买卖合同”、“房地产租赁合同”、“房地产相关法律规定”、“房地产公司介绍”、“房地产公司项目介绍”等。此版块占整个课程的比重为30%。以学生未来从事地产经纪工作为例,在基础训练模块完成住宅物业的内部结构、位置朝向、周边设施等的专业描述学习。之后,这些信息需要被运用在交际模块和专业文献阅读模块中,完成模拟经纪人带客户参观住宅物业、了解买卖合同签订、银行按揭贷款等事宜,提供房屋买卖合同文本及其他咨询工作。可见,模块化教学在形式上对课程进行分割,实质却是内容上的融合贯通。学生通过对不同模块的认识与掌握,最后达到完成某一完整岗位任务的目的。

3.ESP教学评估

不同于EGP课程,已建立长期有效的CET、PETS系列测试评估体系,ESP课程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对ESP学习效果的评估取决于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英语运用能力,测试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对于校内ESP课程的教学评估,有必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进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在内容上,ESP课程评估的内容分为对学习者的评估和对ESP课程的评估。与一般教学测试一样,ESP对学习者的评估也需要通过考试来进行判断,由此作为学生对于目标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判断,以及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在测试方法上,笔者通过对所在班级的问卷调查发现,建议使用传统英语闭卷考试有8人,24%;写论文1人,3%;口试:情景剧表演21人,62%;口试:问题回答4人,12%,选择情景剧表演的学生的比例最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受到课程中大比重的交际模块训练的影响,也可能是学生对未来岗位群英语使用的预期。由此可见,“情境式教学”已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并作为期末测试的主要形式。在期末考试中,学生选择交际模块中某主题,2到3人一组完成一个情景剧表演,同时需回答与情景剧表演主题相关问题,以测试专业文献阅读的理解与表达。对ESP课程的评估分为隐性评估和显性评估。隐性评估贯穿课程的始终,教师主要基于学习者的出勤、考试分数、课堂参与程度等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显性评估发生在课程结束后,教师通过问卷、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学习者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教学活动、教师角色等方面的看法。总之,教师需要善于倾听学习者的声音,发现学生学习需求,反思自我教学行为,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在功能上,ESP教学评估兼具评价与反馈的作用,评估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检验学生ESP课程学习的状况,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自己开设课程的自评,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提供宝贵信息。学生对ESP课程中的交际模块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与参与热情,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情境教学的方法,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交际主题。不少学生对专业文献阅读版块有畏难的情绪,这一现象提醒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把英语基本功打得更扎实些,这需要EGP和ESP课程的共同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降低挑选材料的难度,或者鼓励学生自查资料、小组讨论,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缓解阅读焦虑,从而更好地实现ESP学习目标。

篇11

一、从深化对城市作用的认识中增强搞好城市建设的责任感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当前,地区之间发展的竞争更直接、更集中地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已成为决定一个地方发展快慢的核心主导力量,可以说,21世纪将是人类进入以城市为主体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城市,进一步深化对城市重要作用的认识。

首先,抓住了城市,就抓住了营造良好环境的关键。从政府的职能来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既要努力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而营造良好环境的关键在于城市。城市是一个包含了硬件和软件的综合体系,积聚了现代政府主要的、也是最优质、最核心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它本身就是一个地区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和环境。一个地区的发展环境好不好,集中体现在城市上,企业的投资意愿,一定程度上也是取决于城市环境。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美誉度越高、认同感越强,到这个地方居住、创业、观光旅游乃至打工就业的人就会越多,相应带来的发展机遇也就更大。因此,城市建设质量的好坏、城市品位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发展环境的优劣,我们要站在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高度来认识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努力通过提升城市形象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其次,抓住了城市,就抓住了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只有建好了城市这个舞台,才能唱好发展这出戏。恩格斯曾经指出:“城市是一个放大器,由于城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与合作,能够把原来的生产力加以放大”。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人口的集中化布局、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集约化提供,为优化社会分工和协作、加快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平台。当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集中所在地区二、三产业中绝大部分的经济体量,成为产业发展的密集区、核心区和资源配置的中心。同时,城市也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我们常说,有了人气,才有商气;有了人流,才有物流、资金流,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产生了庞大的有效需求,因此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现实的消费市场,对于区域内三次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力的直接拉动作用,城市规模越大,消费市场就越大,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力就越强。此外,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需求,不仅与之密切相关的建筑业、房地产业等“城建经济”能够得到快速发展,而且可以带动众多的行业发展和大批人员就业。就而言,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城市是工业发展的平台。我们一定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要站在促进产业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城市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和发展意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城市建设,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第三,抓住了城市,就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牛鼻子”。统筹城乡发展,薄弱环节在农村,牵引动力在城市。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发展的水平可以决定周边经济发展的水平,城市发展的步伐可以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影响公共服务延伸的力度,关系农民收入增长的多少。城市的发展,其意义不仅在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且是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成都“三个集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都充分证明,只有城市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才能为城乡统筹注入强大动力。当前,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还不高,对农村的带动力还不强,因此,我们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路子,更加注重城市的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的要素聚集、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能力,更好地发挥城市对周边城镇和农村的吸纳、辐射和带动能力。同时,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目标,加快衔接城乡的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中心城镇建设、村庄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做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第四,抓住了城市,就抓住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龙头”。城市是经济、社会文明的载体,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由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由村落—城镇—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以其特有的经济活力、内在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配套体系,承载着人们的梦想,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促进市民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并向农村辐射和传导,影响和带动农村文明进程,使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素质得到提升,促进农村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把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调动全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市民素质,改变市民观念,培育城市精神,同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和先进文化向农村延伸,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总之,城市是一个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资源,区域对外形象的“名片”。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化对城市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搞好城市建设的责任感,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抓好城市建设。

二、从把握城市建设内在要求中增强推进城市建设的实效性

城市由“城”和“市”两个字组成,城因市而发展,市因城而繁荣,城市的基础在城,动力为市,主体是人。城市建设的目的可用九个字来概括,即:建好城、繁荣市、满足人。“建好城”,是繁荣市和满足人的基础,就是要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个性;“繁荣市”,是满足人的根本手段,就是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防止城市的“空心化”;“满足人”,是建好城和繁荣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从我市的情况来看,经过全市上下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城市对内对外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市环境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但是,与“满足人”的要求相比,与服务发展的要求相比,与构建中心城市形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是城市的特色、功能、环境,还是管理,都需要我们大力提升水平。为此,要突出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围绕长远发展,着力解决好规划提升问题

规划既是政府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体现公共政策、维护公共利益的主要职能。规划决定着城市建设形象,影响着城市建设水平,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就是一个亮点,也是城市保值增值的“源头”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划的质量决定着城市发展质量。好的规划,能合理布局城市构架,科学划分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凸现城市发展特色;而一旦不合理、不科学的规划付诸实施,造成的浪费和损失将是难以弥补的。因此,我们说规划失误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规划的遗憾是最大的遗憾,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工作。

在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方案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10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而目前我们的规划与这样的要求相比,还比较滞后。各级政府和规划建设部门要充分认识规划影响全局的战略地位,紧紧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调修,加大组织协调指导力度,进一步提高规划水平。在规划修编和管理中,要注意把握“四性”:一是前瞻性。搞好城市规划,一定要有超前的眼光和长远发展的理念,使规划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指导性。规划部门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规律,把握我市的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走势,敢于超越自身知识、能力的限制,加强学习借鉴,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城市,保证我们的规划至少30年、50年不落后。特别是要高水平地做好道路系统规划,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主体骨架。二是统筹性。要增强全局意识,城市规划不仅仅要考虑城市本身发展和群众生活的需要,更要考虑产业发展的需要,既宜居,又有产业的城市才是好城市。要加强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的统筹衔接。在具体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我市作为老工业城市的客观实际,为产业的延续留下适当的空间。要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放在规划编制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市域城乡空间资源的统筹利用,注重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由注重单纯的城市规划,转到注重城市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由把城市与乡村分割的孤立性规划,转到注重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规划。三是科学性。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在规划上要舍得花本钱、下功夫,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合理确定城市的布局、功能和发展目标,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注重各个方面的协调和衔接,使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总结过去城市规划中的经验教训,避免决策的主观性、随意性及决策不当所导致的盲目建设、无序建设,保证城市健康发展。四是严肃性。要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作用,高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一经确定,绝不随意变更。凡不符合城市规划的项目坚决不批,努力做到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任何项目都不得突破红线和绿线。要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强化规划工作层级监督,严格执行规划错案行政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法审批和违法建设行为。

(二)围绕做强载体,着力解决好功能提升问题

城市功能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功能是否完善,配套是否优质,与城市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和决定着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把提升城市功能作为营造环境、推动发展的突破口,围绕服务产业发展和满足群众生活需求,着力在提升功能上狠下功夫:一是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功能。要在健全完善对外对内交通体系的同时,适度超前建设供水、供电、供气、排污、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和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市建设主管部门要牵好头,确定道路建设线路、建设时序,召集杆、管、线相关单位一起研究,统筹实施。要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和集中区基础建设,努力增强园区对产业的承载能力。二是要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升功能。服务业本身是产业,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城市功能,要围绕打造川南商贸中心,积极改造提升传统餐饮、零售、娱乐等服务业,打造特色商业街和购物带,增强“吃在、购在、乐在”的吸引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和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实施工业强市和构建中心城市提供高层次、强有力的服务业支撑。三是要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功能。社会事业也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永川、绵阳等市通过打造一流教育,不仅使教育事业本身做成了一个较大的产业,而且极大地汇聚了人气、商气,带动了其它产业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所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品牌,特别是在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缺乏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名校、名院。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抓社会事业也是抓投资环境、也是抓产业发展的意识,加大名校、名院的培育力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市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三)围绕突出特色,着力解决好品味提升问题

特色就是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和品味,一个有鲜明特色的城市,不仅能让生活在城市的市民感到骄傲,也能给外地游人留下深刻的记忆;而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是很容易被人遗忘的。城市要让人过目不忘,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国内外有很多特色鲜明的城市,如巴黎,它的老城区采用灰白和桔色的色调,尽现悠久文化历史,新城区采用蓝色调,给人一种明快亲切的感觉;苏州,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城区,均为粉墙黛瓦,流露着浓郁的历史名城色彩;青岛,是著名的海滨城市,为了与蓝天碧海的自然景观相协调,打造了红瓦绿树的城市色彩;哈尔滨,中央大街保留了原来的石头路,与两侧的欧式建筑相呼应,去过一次的人都难以忘记。但目前更多的城市还是缺乏特色、“千城一面”,城市设计品味不高,建筑缺少精品点缀,不注重延续历史文脉,这样的城市即使高楼林立,也难以让人记住,难以形成强劲的竞争力。因此,解决好城市的特色和品味问题尤为重要。

就我市来说,尽管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水资源、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应当可以建成一座有特色、有魅力的城市,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在这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入手,突出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在“特”字上做文章,就是要立足自然风貌,打造独特的城市景观。的特色就是山和水,是山在城中,水在城中,半城山色半城河。我们要倍加珍惜大自然赐给的山山水水,按照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要求,在总规修编中解决“显山露水”问题。山体秀气,建设中不能把它全部围藏起来,而是要想办法露出来、透出来。釜溪水系弯曲萦绕过城区,很有美感。要树立亲水理念,加强城市水系建设,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因势融入水的要素,积极创造宜居的亲水环境。要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城市的绿化设计水平,通过拆地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多搞一些街头的小绿地、小广场,使的水更清、山更秀、景更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要在“魂”字上下功夫,就是要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魅力在文化,要充分挖掘我们独具一格的井盐文化、源远流长的彩灯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并把这个“魂”融汇到城市建设的宏观布局、风貌设计、景观打造乃至单个的建筑作品当中,让人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和内涵。三是要在“精”字上把好关,就是要精益求精、多出精品,特别是要加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打造。标志性建筑往往能极大地提升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应该说到目前为止,能展示我市厚重文化积淀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建筑精品还不是很多,这是我们城市设计上的一个缺陷和不足。希望相关部门特别是从事城市设计的专业部门进一步增强精品意识,加强学习,拓展视野,不断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努力打造建筑精品,尤其是那些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那些处于重要部位关系整个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工程,更要从项目论证、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等每一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做到少留遗憾、不留败笔。

(四)围绕优化环境,着力解决好管理提升问题

城市管理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改善人居环境的根本保障。现在一些城市重建设、轻管理,虽然城市建设很快,但管理没有很好跟上,制约了城市形象提升和功能发挥。

就我市来看,城市管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违规建设、车辆停放、占道经营、环境卫生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各级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的工作力度,努力打造整洁有序、舒适宜居的优良人居环境。一是要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整治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和脏、乱、差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高城市美化、净化水平。二是要依法查处违规建设。城管执法部门要强化源头管理,认真清理违章建筑,依法查处违规建设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要健全完善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落实管理责任,充分调动社区、城市各级组织和城市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建立起“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要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城市绿化养护、环境卫生保洁、市政设施维护等方面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从城建人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中增强做好城市建设工作的事业心

任何工作好与不好,关键在人。城市建设工作也是如此,城市建设有无品味、有无特色,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如何,最根本、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建设人。客观的讲,当前的发展既面临不少有利因素,也有不利的客观制约,一些客观的制约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却是可以改变的。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人员、规划设计勘察技术人员和房产开发建筑施工人员这三支队伍的建设,使之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水平,适应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第一支队伍,就是建设管理人员队伍。首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建设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工作,既要看到从事这个工作的光荣,更要看到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希望大家把建设管理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加强建设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先进地区工作经验的学习,努力提升三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敢管有胆量。城市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必须要有直面矛盾的勇气和敢于负责的精神,只有冲破利益羁绊,无私无畏,才能快速、有序地推动城市建设。二是善管有智慧。目前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着相对较为复杂的环境,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较多,在这种形势下要有序地推动城市建设,作为建设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相应的驾驭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智慧,要善于在纷繁复杂中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进而打开局面。三是会管有品味。城市建设要求很高,要把城市建筑打造成“凝固的音乐”,提高城市品位,作为城市建设管理人员,绝不能是低水平的人去审查高水平的方案,必须要有铸造精品的基本知识、基本素养和品位,不仅要全面掌握建筑方面的知识,还要对经济学、美学等也要有研究,才能在规划上、设计上、建设上乃至城市管理上体现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