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5 10:35: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篇1

在我国大学生群体是较为特殊的,他们往往忙于过重的课业负担或者是研究,而对于体育锻炼多数人都忽略掉了,但实际上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体育锻炼来强健体魄则是必需的。

一、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分析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锻炼是学生学习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体育锻炼对于每个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形成也至关重要,大学阶段的体育锻炼属于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关键期。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但能够提高其体质,同时学生还可以将体育教学中掌握的体育技能在锻炼中进行巩固,逐渐的培养起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还可以借助体育锻炼提高坚毅、耐力等,这些对于学生后续走入社会服务都起着积极的意义及作用。

首先,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每天都处于繁重的学习和研究当中,但是要学习和生活更好就需要以强健的身体作为基础,另外一个方面学生还需要有强健的身体去抵抗各种疾病,那么体育锻炼则是为学生健康身体打下基础的一个重要渠道。

其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其心理素质,体育锻炼更深次的意义不仅仅是为我们强健身体,在锻炼的过程中还考验着锻炼者的毅力和耐心等,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必然会造就一定的心理素质。比如,参加长跑锻炼能够增强人的韧劲和耐心,而这些品质反过来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及学习效率更高。

最后,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锻炼还可以是放松身心的一种途径、娱乐的一种方式,塑造体型的过程等等,所以体育锻炼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作用重大。

二、当前体育锻炼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领导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实际对于高校来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育教学的,另外基于体育锻炼对学生起到的各种积极作用,作为高校的领导是应该对公共体育给予足够重视的,但是笔者了解到大部分高校的公共体育领导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都不够到位,这就会影响到教师体育锻炼监督指导的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大学生自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较为消极。

态度作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从当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来看,其中男生比女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并且有将近一成的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

3.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利于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

动机作为参于活动的内部动力,属于学生的内部思维,参与体育锻炼是的动力应该是由体育的功能决定的,但是实际上我们发现当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体测达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和态度,容易导致一旦学生体测达标后就不再参与体育锻炼的现象,自然也就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

4.民族精髓体育项目锻炼参与程度不够。

当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中乒乓球、羽毛球这类室内的项目较为受欢迎,男生则侧重选择篮球和足球,而武术等能够体现民族精髓的体育锻炼很少有学生喜欢,参与率非常低,很多西方的体育项目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欢迎,这种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受到西方体育文化排挤的现象必须要引起重视。

5.大学生对自主时间的安排存在随机性及盲目性。

当前的大学生自由安排的时间是比较充沛的,他们对于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也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却仍旧有很多学生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究其原因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的自主安排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无法让自己自主的时间体现出实效性,在没法保证体育锻炼时间的情况下,自然也就无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锻炼的价值观念。

6.学生体育锻炼消费理念较为保守。

当前体育锻炼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跑跑步,踢踢球的简单项目了,很多高层次的体育锻炼项目都是收费的,但是当前的很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理念仍旧处于较为传统的阶段,非常的保守,很少有学生会在体育锻炼上进行消费,整体的学生体育锻炼很难向着高层次上发展。

三、改善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健康新的定义,健康已经不仅仅是“弱”和“病”的简单否定,而应该是身心上的良好状态。体育锻炼一方面能够促进身体的生理机能水平发展,另外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对素质性格的良性形成和发展,引导形成积极的心理。大学生作为较为特殊的群体,从身心上来看他们已经是成人,但是其却还没有收入,所以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体育消费有着一定的难度,那么要改善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中存在的种种不足,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进行体育消费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高校来说我们首先应该对自己的体育场馆及设施进行完善,在资金和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的保证体育器材的完备,另外还需要对体育场馆的器材和环境做好保障工作,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在学生中进行器材需求的调研工作,及时的更新体育器材来保证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对器材的需求。其次,作为高校来说还应该积极的去帮助学生形成先进的体育消费理念,让学生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娱乐、一种享受,是值得我们投入金钱和时间去换取健康的项目。

2.高校应该加强学生对体育价值的理解和认识:作为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海报、体育课程等将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等健康的体育理念在师生中进行普及,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健康讲座中进行体育锻炼作用及意义的宣传,使得学生从观念及意识上去学会利用自主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3.积极的开拓、创新民族体育项目: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得出了当前我国的民族体育项目是不太受学生欢迎的,那么作为高校来说,其在民族体育项目传承方面具有不可妥协的责任,笔者建议高校可以选取出一些气氛相对较为活跃的民族体育项目,结合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新的体育项目的开发,从而去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民族体育项目锻炼中来,将民族体育的特色充分的发挥出来,营造出具有特色的体育锻炼氛围及环境。

4.高校应该定期的e办一些促进体育锻炼的赛事及知识竞答类的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能够同知识竞答类的活动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及提升学生对体育的欣赏能力。

5.营造出全员体育锻炼的氛围:高校可以在学校食堂或者是宿舍安装上电视,定期进行体育赛事的播放,让学生每天都能够接触到体育,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面向学生宣传一些全民马拉松等项目的内容,并且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全民赛事当中,在高校中营造出全员体育锻炼的氛围,打造出和高校相适应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更多的学生主动的投身到体育锻炼当中来。

总结:

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特殊人群,其健康程度是国家的发展及学生个人的发展的基础,所以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那么面对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种种不足,需要高校从软硬件各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

篇2

1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新理念的落实,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教学观念的改变,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时代的变迁,生活水平的发展,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全民健康素质。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升学率等固有僵化思维模式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使社会和学校均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占用学生的体育课时教学安排,进行智育教学的强化。为促进学生体质及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学生其课业负担繁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高考备战之中,往往无闲暇时间顾及体育锻炼。导致其体质健康机能明显下降,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学生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具备强健体魄的健康人才,这样才可胜任高强度工作。若没有强健的体魄,如何参加高考,更不用提及胜任其他工作。

2转变高中学生的自我思想意识

高中生其正处在人生求学阶段的重要时期,高中教学的特殊阶段,加之受教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往往忽视体育锻炼,将所有精力投入智力教学,殊不知这是一种根本性的严重意识错误。《体育与健康》标准要求高中体育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出发,让学生学习必要的体育健康知识,掌握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坚持长期开展对加强学生自我思想意识的转变教育工作,加深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认识的程度、掌握强健身心的方法、提高自我锻炼意识至关重要。采用感性教学结合高中生自身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健康知识技能宣讲活动,以期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感性认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学生具体学业安排,合理有序安排高效的体育锻炼,对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大有益处。

3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

体育教师应当依据素质教育的新观念,结合该教学科目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特色兴趣教育,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激发学生长久坚持运动。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够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改变授课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把枯燥的运动理论与简单的教学游戏相结合,借此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重视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引导,只有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才可激发学生自我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兴趣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的实践,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并借此提升自我身体机能素质,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兴趣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分层教学,将传统体育教学与特色体育教学二者相结合开展教学。充分考虑男女学生身体机能的明显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比如男生喜欢活动量大和能表现灵活、敏捷、竞赛性强的活动,如篮球、足球、武术、田径等。女生则喜欢姿势优美、节奏感韵律感强,能表现柔韧、机智和美感的项目,如艺术体操、排球等。

4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篇3

高中毕业班将面临高考,学生学习紧张,课业繁重,大部分学生将时间都用于文化科学习,可谓达到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的地步,临近高考,有的学校甚至将“两操”和课外活动取消以补充学生的学习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的确是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然而,此举措却忽视了体育与智育相互平行的关系(体育与智育的相互渗透与促进),制约着学习效率的提高,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愈近高考,由于过重的学习负担和思想压力,必将使学生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疲劳,这些疲劳不仅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理解力、思考力及记忆力下降,同时头昏失眠,心悸乏力等症状也会相继出现,这不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能,同时,还将影响着炎热天气时学生高考的正常发挥。因此,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合理导向学生的生活作息时间尤为重要。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青少年体质强健,精力充沛是学习文化知识必要的物质基础。众所周知,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它主要依靠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来进行,长时间的持久的脑力劳动,必定造成神经细胞的疲劳。如果我们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参加一定适量的体育锻炼等活动,不仅可以使经过脑力劳动已经疲劳的神经细胞得以恢复,消除大脑的紧张状态,而且坚持体育锻炼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新陈代谢,增进身体健康,使头脑清

醒、精力充沛,有利于人的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知觉敏锐精确,记忆状态良好,思维敏捷灵活,想象丰富等。例如,早操能很快驱除大脑皮层睡眠而残留的抑制;课间操及课外活动能调节大脑皮层

及各系统和各器官的活动,使处于紧张工作的大脑皮层相应

部分得到休息;课间进行适宜的室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可避免因教室空气混浊、氧气不足造成大脑工作能力的减弱,同时达到消除大脑和长时间静坐产生的肌肉疲劳并能起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提高学习效能的作用;课外活动进行富于情趣、轻松、愉快的娱乐性体育活动,不仅使学生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而且精神上得以放松,同时通过娱乐性体育活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消除疲劳,以求学习的效率。

合理安排与执行生活作息制度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习效能的重要条件。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着一定的节律性,这种节律可以保持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不至于发生过度疲劳。而面临高考的高中学生,为了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却往往在生活作息时间上极其缺乏这种节律性。显而常见的现象表现在对早餐的忽视,造成人体血糖浓度降低,致使精神不集中,全身倦怠无力;对睡眠时间的忽视,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均衡,致使课中精神疲乏,学习效果受到影响。特别是临近高考,学生思想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消化机能相对减弱,致使生理状况受到很大影响,如果不调整学生的进餐制度,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及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就会妨碍高考期间各种生理的应急能力,影响着高考期间知识能力的正常发挥。因

篇4

体育锻炼是强身健体的一个重要途径。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素质好才能很好的干革命。自我锻炼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理论,独立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自我锻炼是一种意识,体育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这一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这种意识,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分析,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奠定基础。

1 自我锻炼的必要性

我们简单的介绍了自我锻炼的定义,那么教师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这种意识呢?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不注意学生的锻炼,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对于教师知识的传授和动作的示范都采取应付的态度。一些本来喜欢体育的学生也因为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知识传授而不知道该怎样进行锻炼,甚至不知道该练什么。这样就导致了部分学生锻炼的热情慢慢地消失殆尽。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方法缺乏正确的理解,教师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由于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很多学生和家长就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体育不好没有关系,只要文化课成绩好就能照样升学,照样找好的工作。需不知,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好的身体,学再多也没法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学毕业后面临的可能是继续学业和放弃学业的选择,如果继续学业,学生还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如果放弃学业,那么就可能不能再接受指导。因此在中学时期培养好学生的自我锻炼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事情,体育教师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2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途径

2.1 明确锻炼的目的

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来学习,也就是说体育锻炼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与学习文化知识是不冲突的,有了好的身体才能好好学习。如果没有锻炼好身体,那也就不能有效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不断地灌输这种思想,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是对他们自身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只有明确这点后,学生才能将枯燥单调的练习和锻炼转化为自主的锻炼行为。比如,我们教师在教速度、耐力、力量项目时,可以启发学生平时在家里利用一些可利用的东西来进行自我锻炼。

2.2 加强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锻炼活动,教师应该积极的挖掘学生的体育兴趣,并对这种兴趣进行培养。兴趣是我们最重要的老师。当学生确定了感兴趣的体育锻炼时,教师应该给出一些专业的指导,指导学生正确的参与锻炼。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该监督学生进行持续的锻炼。当学生锻炼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应该给予鼓励。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小型对抗赛。例如,在教接力赛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接力赛的相关背景知识和技巧,然后让感兴趣的学生分组来进行对抗赛。通过这样一种比赛的形式,学生会对接力赛更加感兴趣。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推荐他们参加一些活动。例如可以推荐跳跃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参加跳高训练或者篮球训练,可以推荐身体柔润性比较好的学生参加舞蹈训练训练等。

2.3 督促学生形成锻炼的习惯,形成身体锻炼需要

身体锻炼的需要是指学生因为缺乏体育锻炼而引发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的感觉。经常锻炼能够加深对体育锻炼本质、作用和目的的认识,从而强化锻炼的动机,形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教师可以督促学生每天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进行锻炼,是学生无形之中形成锻炼的习惯。一旦形成了这种习惯,学生就会自主进行锻炼。体育教师应该在这个习惯形成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起床后进行半小时的跑步或者其他运动。早起参加运动能够使学生一天的精神充沛。

2.4 加强奖励政策

体育锻炼和文化课的学习一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和技巧。但很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为体育又不是一门主课,没必要那么重视,因此本来有热情的学生也会不注重了。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应该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应该像文化课一样进行一定的奖励政策。文化课学习成绩好可以得到老师、学校的表扬,体育锻炼坚持得好的也应该得到老师的奖励,同时学校每学期也应评出“体育之星”,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正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去锻炼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结束语

体育锻炼是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大事。中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且中学生的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坚持体育锻炼就是坚持拥有好的身体来参加学习工作。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应该向学生阐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85

众所周知,体育从小学以来就一直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可见学校体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上好体育课能让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而这些不仅仅是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对健康人才的要求。所以作为高中体育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体育课对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重视他们身体素质、协调能力、意识潜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用心设计体育教学,用心去教,这样高中生就会不自觉地爱上体育课,从而加强体育锻炼,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强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表面上是为了强身健体,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其实,体育锻炼的作用不仅于此,它还能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反应速度,开拓思维和视野等。正如,约翰・格霄所言:“身体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高中生正处于性格活泼好动、学习任务繁重的阶段,如果一直处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中,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塑造,还可能会让高中生厌学、恐学,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反过来成绩下降又会使压力更大,如此恶性循环对高中生来说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高中体育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让学生学会宣泄情绪、缓解压力、消除疲劳,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样体育锻炼就达到了高中体育的教学目标,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治疗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二、合理的体育锻炼,能让高中生的个性得以塑造

德国体育教育专家海克尔说:“体育课主要是教学生如何参加体育运动,并在此过程中利用各种可能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但要保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并能在学习、生活、工作的压力中很好调整自己,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重中之重。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体育竞赛、游戏活动中慢慢发现自己的个性,并通过反复的体育活动,起到心理暗示、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但要靠自己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去发现、去强化、去塑造,教师也要给学生心理暗示,并给学生适当的鼓励、表扬,让他们在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加自信,坚定个性。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个性是我们教师教学目的之一,也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大有裨益。

三、合理的体育锻炼,能让高中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高中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所以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和复习,而把体育锻炼抛在了脑后。其实,这对学习繁重的高中生来说是相当不利的。没有合理的放松、锻炼机会,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下,学生不但身体吃不消,学习效率也会大大下降。作为高中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紧张的备考状态下,不忘锻炼。要让学生明白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消除疲劳,提高脑力工作的效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人的生命在于运动,合理的运动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让学生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率。

篇6

1.前言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的高低,而大学生参与锻炼的实际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意识的形成。随着社会科技文明的发展,国家现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是高素质的人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身体素质的好坏关键在于其运动习惯的养成与否。因此,认真研究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发挥高校体育的作用,努力培养他们形成健康体育意识和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并使之始终伴随其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资源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基础科学系在校生随机抽取的4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生各20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到了关于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现状的论文数篇,并且通过Internet网搜集了我市及我省关于高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各种政策和文献。

2.2.2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并按照问卷设计原则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为88.75%,效度大于4.5。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

2.2.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情况

据调查得知,我院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认知方面认为体育锻炼对自身毫无意义的仅为2.1%。体育作为一种融健身、娱乐、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手段已经他们接受,并同时感受到了体育对自身的重要性。

当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化的格局,并从单纯地追求身体健康逐步转向达到生理、心理、社会价值的统一。在价值的取向上主要集中在运动娱乐、增强体质和应付考试三个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57.75%的学生认为运动娱乐最重要,说明起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仍有近一半的学生还没有摆脱体育应试教育的影响。

表1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育锻炼价值取向调查一览表(%)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参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思想基础,从表2可见男、女生都有97%以上认为参与体育锻炼是重要的,可见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无明显差异(通过卡方检验<0.05)。这一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认识是良好的,已经具备了形成体育锻炼的认识基础。

表2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情况调查一览表(%)

3.2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

参与体育锻炼状况主要指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形式、时间、知识来源、制约因素等方面的情况。

3.2.1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分布特征

从表3可见,男生大多喜欢对抗性强、活动量大、能够体现个人魅力且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女生喜欢具有一定运动量且动作轻盈、对抗性弱的运动项目。这也反映了男女生在项目上选择的差异。

表3 体育锻炼项目分布特征调查统计一览表(%)

3.2.2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为个人或与同学在一起,教师的指导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也是一个主要部分。从表4可见男生在和同学在一起、教师指导下这两项调查之和为55.89%,而女生则为61.62%,可见男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强于女生,女生习惯于群体活动。

表4 参与体育锻炼形式统计一览表(%)

3.2.3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反映了其参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程度。学生对体育的重要性认识处于良好水平,但是从表5可见其参与锻炼的实践却处于低水平。体育健身是一种长期坚持才能出成效的健身方式,机体只有在长期的适应与提高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得以提高。

表5 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调查统计一览表(%)

3.3制约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从调查情况显示影响学生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12.53%)、体育意识和价值观(8.40%)、体育态度和习惯(7.13%)、运动技术水平(4.72%)等。客观因素主要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18.13%)、学校运动氛围(2.9%)、空暇时间(2.33%)、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2.51%)、就业压力(24.2%)、缺乏技术和方法指导(17.15%)等。可见场地设施的缺乏与学业负担成了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已由单一地追求生理价值向生理、心理、社会一体的价值功能转变,由原来的追求增强体质转向健康体育、快乐体育,同时用来交流情感。

4.1.2在其参与运动项目上主要集中在实用、娱乐、健身项目上,同时在选择项目上性别差异明显。

4.1.3认识上的提高并没有带来行动上的提高,60%以上的学生在每周运动次数不足3次,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4.1.4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以及场地器材的缺乏等。

4.2建议

4.2.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终身体育观,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社会需要,在认识与实践学中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愿望,同时注意加强引导学生自我体育知识的学习。

4.2.2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运动氛围;提高现有体育场地、器材的利用率,根据学校的特殊情况制定指导方案。

4.2.3加强学校领导的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对体育工作的认识,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篇7

一、转变教学观念,对体育教学产生新的认识

以往情况下,体育教师只是看重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对于课堂之下的体育锻炼不够重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进行锻炼之后,在闲暇时间内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导致了体育课程过于形式化,难于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看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还要看重学生在课下的锻炼情况,鼓励学生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为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质以及免疫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让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更加科学

很多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不够科学,产生了相反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的锻炼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良好的锻炼习惯,使体育锻炼达到良好的效果;其次,教师要设置锻炼的时间,严格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的锻炼,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产生良好的效果;最后,教师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让学生对锻炼的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

三、发挥教师的重要性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律性

初中生的年龄不够大,很少具有坚持锻炼的毅力,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坚持锻炼,与此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锻炼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坚持锻炼,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总体来说,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不是在短期内就能显现的,这就需要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只有师生之间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郑州市 大学毕业生 体育锻炼 现状

一、前言

21世纪人民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迈向高质量的生活,而高质量的生活离不开健康的身体。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们身体健康的基础,只有重视锻炼、坚持锻炼、科学锻炼才能提高人的体质。大学生在校期间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影响和体育氛围良好,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较多,身体健康状况或多或少的都有提高和受益。但是毕业后身体的健康状况是否有所下降,是否保持体育锻炼,是否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等问题都有待发现、解决。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郑州市随机抽取100名毕业5年的大学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2007―2016 近十多年来有关体育锻炼方面的文献,查阅的方式包括郑州大学图书馆中与体育炼相关书籍;中国体育信息网、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体育锻炼的文献资料及相关信息,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支撑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需要,制定了相对科学的《郑州市大学毕业生毕业前后体育锻炼调查问卷》,随机发放1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搜集、整理,运用excel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郑州市大学毕业生参与体育锻炼调查结果与分析

1.郑州市毕业生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郑州市大学毕业生参与体育锻炼次数的调查。

经调查与访问可知,对于在校期间男生来说,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仅占4.5%,大多数每周参与三到四次体育锻炼。对于在校期间的女生来说,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达到10.2%,而每周一到两次进行锻炼的人群占总人数的一半。对于毕业后男生来说,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微乎其微,仅占2.1%,大多数男生每周锻炼三到四次。对于毕业后的女生来说,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突然增多,比例达到45.1%。可以发现毕业后女生大多数选择不锻炼或一到两次锻炼。每周参与三到四次和五次以上的人数均为少数。

对比发现,毕业生在校期间男生和女生参与体育锻炼较为积极,但毕业之后女生明显缺乏体育锻炼,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也没有在校期间高。

2.郑州市高校毕业生毕业前后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与分析。

调查和访问得知,毕业前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的人数为30.3%,而毕业后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的人数比例达到58.2%。这是因为毕业前虽然毕业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锻炼,但是因为年龄较小,并未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而毕业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身体素质的下降,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越来越重要。

3.学生毕业后1年至5年体育锻炼变化情况。

调查可知,学生毕业一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96.2%。毕业两年的时候体育锻炼的人数直线下降,随后三年锻炼人数逐渐稳定。这是因为在毕业后的一到两年因为各方面的压力,让刚刚毕业的学生有点不知所措,无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所以有一部分人放弃了体育锻炼。而随着年龄和毕业年限的增加。毕业生们越来越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所以在三年后继续坚持锻炼的毕业生人数保持平稳。

4.影响毕业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调查可知,毕业生因为工作紧张而没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比重随着毕业年限而逐渐下降。是因为刚毕业时重心较多会放在工作上,随着工作稳定,放在工作上的时间会逐渐减少。而不懂锻炼方法对大学毕业生参加体育锻炼来说影响较小。毕业时间越长人们越可以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所以不喜欢体育锻炼的比例逐渐减少。配偶不同意和社交活动也会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的一部分因素,并且会随着毕业年限的增加其比重也会呈上升趋势。

大学期间,男生们的精力大都放在打篮球,踢足球上。而刚刚踏入社会的男性毕业生体育锻炼也十分频繁。在健身房、游泳馆等锻炼场所上到处可以看到已经毕业的青年男性认真锻炼的身影,做着各种适合自己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对于女性来说,在毕业后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毕业前。原因是在校期间有体育课程,不管是否喜欢,都要参加锻炼。而大多数女性毕业后生活的中心会倾向与日常生活的维持和对小孩子的照顾。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郑州市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男生和女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差上下。但毕业之后女生明显疏于体育锻炼,而男生体育锻炼的频率却比在大学期间还高。

2.学生在毕业后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明显下降。而且在毕业1年到5年中,毕业前两年参见体育锻炼的人数下降最快,这是由于工作、生活以及生活上各种原因所至。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能够继续保持体育锻炼。证明还是有一部分人能够体会到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二)对策

1.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应强化体育锻炼意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对于毕业后的学生来说,应多参加体育活动,培养终生锻炼,终身受益的意识。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体育观念 体育消费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经济化的日益明显,国内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谈论的话题也渐渐的趋向于当今世界所发生的一些事,比如现在日渐多起来的大型体育赛事。由于近几年众多的国际体育赛事在国内的成功举行,让国人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都有了一个质与量的飞跃,参与体育的氛围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世界也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国。只有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和举办体育赛事的重要性及长远意义,人们才能支持并更好的参与其中。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举办过奥运会的北京、全运会的济南和举办亚运会的广州部分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对体育赛事在城市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影响及申办大型体育赛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并对研究地区的研究对象进行走访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56份,其中有效问卷815份,通过数理统计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的态度分析

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休息和饮食才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而体育锻炼则被放在了第3位,说明对于体育锻炼能促进健康的宣传还不够到位,需要加大对于体育建设的推广和普及,以及向人们说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好处和长远意义的教育,以及积极改变人们对体育的认知,让更多人知道体育锻炼对健康所拥有的好处和对社会的风气及生活习惯的改变。

(二)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

由于城市中很多人的月收人多是在3000元以下,所以每年用来锻炼的人会比较少,所以如果要让人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的前提是要提高居民的人均收人,这样才能促进人们增加对参与体育的投入。尽量拉小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可以参与的起体育锻炼并且使整个社会的风气出现改变。

(三)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

大部分人认为现代人最重要的是生活稳定有保障,其次是家庭幸福在次之是金钱然后是子女教育,而身体健康则被排在了最后,说明在人民眼中只有生活稳定有保障才有机会去提别的,也正是这个社会还需要努力并改进的地方。。同时社会现在呈现一直以金钱为主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城市发展是否成熟的表现,只有保证好了人民的衣食住行,人们才有考虑别的事情的心思而不仅仅是考虑个人的利益,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保证好基础的物质基础,人们的思想就只会停留在物质方面而不会在精神上以及自身对社会的贡献或者说是影响。所以我们接下去的建设城市的方向应该是保证和完善现有的保障机制以及积极改进现有的问题。

(四)城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

从收到的问卷答案可以看出,都市里的人亦单独参与体育锻炼或者是与朋友一起外出参与锻炼,说明我们可以在接下去的城市体育建设中,考虑加入单独体育锻炼或者以朋友方式组队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增加体育锻炼的多样性和可参与性,从而吸引人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并从中体验到体育锻炼的魅力和对自身的各方面好处。

(五)体育锻炼的场所

一方面,我们可以从问卷中了解到大部分人还是习惯于在社区之中锻炼,一是熟悉,二是方便。而健身俱乐部则排在了第二,说明人们还是愿意并且喜欢去专业的体育锻炼机构去参与锻炼,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城市建设之中可以加入对健身俱乐部的开发与引导,以便更多的人积极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对自身的影响力。

四、结论与建议

(一)国人对国内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还存在一定的不解和误区,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还不是很明确。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并且对于体育锻炼的了解也相对很少。

(二)人们对与体育锻炼的不重视,导致人们对其的忽视和不参与,说明国内还缺少对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知识普及和宣传。其次收人的不平衡,是之所以有些人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之一。因为收人并不富裕,所以人们不愿意花费金钱去参加体育锻炼。

(三)人们锻炼方式的贫乏也是之所以体育锻炼无法很好进行的原因之一,场地的局限性和有偿性使很多人不愿意去参加。很少有人愿意花钱去现场观看体育赛事体现出人们对体育赛事的不热衷,一方面可能是不喜欢,也可能是因为收人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状。

(四)价值观的改变使国人更多的是倾向于金钱之类的物质,而不是精神之类,要使体育锻炼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改变国人这一错误观念。

(五)减少人们对国内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不解和误区,增加其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了解,加大教育和宣传。使人们重视体育锻炼的方式便是推广和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和意义,减少人与人的财富差距,真正实现人人能参与于体育锻炼。

(六)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多增加公共设施让人们免费使用,并且多介绍给人们体育锻炼的方式,使人们可以参与进来。培养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兴趣,多开展多姿多彩的体育赛事。改正人们的错误观念,不要只是将价值观偏向于物质。

201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SCG204。

参考文献:

篇10

2 研究对象、方法和时间

2.1 研究对象

苏南地区随机抽取7所学校的学生、领导、教师,其中农村与城市高中、初中、小学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一所,并在各校随机抽取30名学生和5领导或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210名学生和30位教师或领导)。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两年来国内与本研究相关的三十余篇文献资料。

2.2.2 调查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共向调查学校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38份,回收率99.2%,走访或电访学校领导或教师20人次。

2.2.3 数据统计法:根据研究需要,对回收有效问卷运用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

2.3 研究时间:2008年10月~2009年4月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对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学生对体质健康重要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参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思想基础。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水平处于良好状态,说明通过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已普遍对体质健康和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

3.2 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与什么有关

从表2中看出,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与“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分别是60.5%、55.5%。说明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与学校教育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很重要。

3.3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形式、锻炼周次数、时间及强度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以趣味性较强的“球类”和时尚的“健美操”为主,分别是52.1%、22.3%,而枯燥的田径则不受欢迎只占10.5%;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多数是与同学一起或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分别是65.4%、18.1%,说明学生依赖性强;1/3以上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不足3次,这也就是每周上体育课的时间,其中有3.3%的学生不参加体育活动;近1/3的学生每次平均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于30分钟;有81.9%的学生不知道活动中应该如何掌握运动强度。以上说明,目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教育部规定的“在校学生每天应有1小时体育活动”得不到保证,已成为影响学生体育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3.4 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从表4中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学生任务重”和“家长不支持”分别是61.7%和48.7%。这主要是现在从小学开始,学生就要承受很大的学习压力,

孩子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文化补习班填充得严严实实,家长们关注是孩子的前途,是智育,是升学考试,体育锻炼依然处于遗忘角落或无暇顾及。

3.5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主要动机是“锻炼身体”、“兴趣爱好”和“缓解学习压力”分别是83.6%、58.4%和50.8%。从总体上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的主流是健康的,绝大多数都能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调查中也发现仍有24.3%的学生为应付考试,说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实际行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综上所述,要使中小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目前,通过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引导,中小学生已普遍对体质健康和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学生受学习任务重、升考试压力、依赖性强等诸多教育因素的影响以及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等,如人们对体育的不了解甚至误解,大多把体育理解为金牌多少和胜负几何,而对体育在人生中的意义知之不多;学校中不重视体育,忽视体育的现象仍很严重等等,不一一而论。以上诸因素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上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使得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不高,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造成认识与实践的脱节。已成为阻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

因此,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充分认识提高青少年学生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充分关注人的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责任感,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推向纵深。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养成正确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4.2 建议

4.2.1 在学校体育中强调人文精神

要想有效的发挥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终身健康与终身体育意识、行为和能力方面的作用,就必须从每一位学校体育工作者,每一堂体育课,每一次课外活动入手,将人文精神落到实处,增加体育人文精神的含量。

4.2.2 加强体育的社会和教育功能的宣传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家长学校、家访形式,对体育的社会和教育功能的宣传,使公众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人生观,呼醒大家对体育、文化和教育相结合的重视。

4.2.3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充分关注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轻学生由中考、高考的竞争带来的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4.2.4 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篇11

一、影响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因素

1.教育者重视程度不够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的体育教育,仍然停留在老的、旧的模式当中,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注重外表,不注重实际。绵羊式教学一览无遗,忽略了大学生自身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严重地违背了教学规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育教学必须要以“健康第一”为教育理念,以兴趣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为根本目的,建立终身体育锻炼思想。

2.大学生锻炼的思想意识不够端正

目前,大学生普遍不够重视体育课,缺乏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对体育的重要性及体育锻炼的目的、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使得自我锻炼的能力低下,导致他们多数采取应付的方式接受体育教育,轻视体育课,漠视体育锻炼。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就没有必要锻炼了,对自己没用,体育课可有可无,只要按学校的要求过关即可,认识不到自我锻炼的重要性。

3.家长和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的家长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所以,总是希望孩子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交往上,没有必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育没有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根本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今后工作与生活的影响。而社会的影响也客观存在。

二、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方法

1.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明确大学体育的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而学校体育是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环境,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掌握技能的主要阶段。要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一生的重要性,懂得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育的资源以不断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为今后的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明确大学体育的目的,转变学习态度,使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培养大学生体育的兴趣,激发自我锻炼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