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亲子活动调研

亲子活动调研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5 15:31: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亲子活动调研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亲子活动调研

篇1

北京教科院家教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闵乐夫介绍说,调研过程中,有23%的爸爸坦言苦于孩子总缠着自己,26%的爸爸则感觉亲子活动太单调。为此,闵乐夫提醒,营造和谐亲子关系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

本次调查也了好爸爸教室根据调研中孩子们的描述总结出的“好爸爸标准”。

善用细节流露情感:爸爸应该善于利用每一个细节真实的表达情感,让孩子明白爸爸的关注和关爱。

不明情况不露声色:对孩子发生的不好事件,不应该盲目下结论、急于批评,而是应该先观察了解情况。

共同成长袒露心声: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和情绪,让孩子感受到爸爸不是高高在上。

亲子活动抛头露面:爸爸应多积极参与孩子的亲子活动,避免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异性关系巧露情史:轻松看待孩子的异性情感,分享自己与异性朋友交往的故事,帮助孩子处理朋友关系。

带头尝新故意露丑:爸爸应树立榜样,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失败后坚持挑战,让孩子明白露丑并不可怕。

篇2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009

家长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办好家长学校可以促进家庭教育开展,能够为家长提供更加多元化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进一步强化家长学校建设力度,为家庭教育提供保障是非常必要的。

一、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讲座是一种常见的教育形式,也是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庭教育力度的关键。那么如何能够确保讲座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讲座的内容。基于此,家长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之前,要进行全面的调研,让家长完成反馈表,学校结合反馈表以及调查情况进行对比,以此为依据制定教育内容。学校要将家长的需求作为讲座内容指导,为家长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举办讲座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多元化的讲座方式可以为不同的家长提供不同的学习需求。首先,可以邀请著名的专家进行讲座,专家为家长提供经典案例以及经典教育理论,从而帮助家长由浅入深的掌握家庭教育方法;其次,还可以让家长明确自身教育的问题以及倾向性问题,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优化。

二、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开放日活动优化家庭教育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化,基于这样的趋势家长教育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家长对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然对教育信息需求也更加急切。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教育过程中应该定期开展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亲身感受现代教育模式。每个学期可以开展一到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中学校邀请家长通过听课、评课等感受新型家庭教育理念,并获得最新的家庭教育信息。在体验活动中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从而获得更多家庭教育方法。家长可以向学校提供意见,学校结合家长的意见,制定和完善相关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法。

另外,学校还可以适机开展大型教育活动,定期联合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比如每年“六一”儿童节进行师生共读、交流活动、汇报演出等等,家长要前排就坐,获得奖励的学生要上台颁奖,家长可以提出相关希冀,并给予学生鼓励。

三、家长学校结合教育目标组织开展亲子活动

家长学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定期开展亲子活动,通过亲子活动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从而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日后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才能够更有针对性。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那么在开展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更具趣味性的亲子活动,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有的放矢的交流,从而帮助家长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学校每个学期可以定期开展一到两次的亲子活动,并且邀请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每年春季四月底举办“亲子运动会”,十月份举办“秋季运动会”。另外,每个家庭都要组织开展一次亲子活动,这样可以为每个家庭都添加一份色彩,家长也会从不同程度上对亲子活动的意义有所体验。具体来说,每次亲子活动的开展如下:

每次亲子活动评比分四个阶段:一是设计方案,尝试,申报。我们要求亲子活动的主题,要具有创新、实践、体验的特点,旨在让家长开拓思路、活动创新,让孩子在活动中实践,让父母、子女在实践中得到体验。二是各班初评,推荐。三是展示:以班级为单位,将初评入选的家庭进行现场展示或打印小报进行展示。四是学校汇总评选,评出最佳亲子活动方案若干,给予表扬奖励。

在评比活动中,我们发现每一个亲子活动方案的设计者都动了一番心思。一个个有趣的亲子活动实例,就是一份份很好的家庭亲子沟通的“活教材”。孩子在与父母朋友式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比起空洞说教的形式效果自然强得多。

四、家长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家校互访

互访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儿童教育的方法。互访的内容包括了解儿童在学校、班级和家庭的基本情况;互报学校、家庭近来发生的主要变化,以及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主要活动表现和进步状况;共商教育儿童的方法等等。

篇3

一、问题

1.必要性

本研究我们以幼儿园科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类科学活动,指导家长在开展家庭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好奇心、探究热情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促进家长在活动中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重要性

通过对全园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家长有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但由于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缺乏相应的科学启蒙方法,因此不知如何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指导。根据我们多方面的调研与探讨分析,我们试图尝试:让科学教育活动走进家庭,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教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使幼儿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二、研究目标

首先,以科学教育活动为媒介,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方式,增进教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达到教师、幼儿、家长三方互动和谐。

其次,通过各年龄段家长参与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家长获得科学的教育方法,由自然型家长转化为教育型家长。

最后,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与探索欲望,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三、家园互动式科学启蒙活动的实施

1.教师、幼儿、家长科学启蒙活动互动模式

教师、幼儿、家长科学启蒙活动三位一体互动图解

2.科学有效地家长教育课程

(1)进行家长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帮助家长掌握幼儿科学启蒙活动的教育理念、内容及方法,从而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与支持。

(2)召开家长说明会。通过专题讲座,从科学教育的意义、教育方法等方面给予家长以科学的指导。邀请家长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3)提供家园互动平台。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将一些适宜的教学内容延伸到家庭中,作为系列家庭教育活动。随时向家长介绍班内科学活动开展的新动态。家长提供家庭活动情况反馈给教师,密切家园互通的有效途径。

(4)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幼儿园、班级定期组织家长来园观摩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与指导的策略,以便在家庭活动时借鉴。

(5)选举“核心家长”。“核心家长”由年级家长自愿承担,他们有极高的热情,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班级科学活动的开展献计献策,实现教育资源整合。

(6)创设家庭分享机会。在家庭分享交流会中,教师、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享,相互介绍活动中的操作记录、教养心得与成功之处;教师重视家长的反馈,定期收集家庭教育活动、科技小制作与小实验,加入到教学课程中,并在墙饰体现分享,家长幼儿享受到成功,教师、家长从多种角度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四、结果分析

1.家长教育能力迅速增长

(1)追随探索的兴趣。指导家长追随幼儿兴趣,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理解自然现象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抓住教育的契机。一些随机发生的自然现象、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最容易了解的。这就需要成人有一双慧眼,及时抓住教育契机,激发幼儿探索、尝试,寻求答案。

(3)满足探索的需要。提供操作材料和制作材料,是幼儿科学探索和发现活动的需要。幼儿对操作物质材料的兴趣,不仅满足了动手的欲望,在操作材料的活动中还能够有所发现,强化了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科学的动力。

2.教师与家庭教育成果分享

(1)教育方法分享

①演示法。幼儿演示家庭中的实验活动,将探索的结果与大家分享。②展示法。幼儿展示自己在家中的实验记录结果,放在墙饰栏中随时向同伴介绍。③提升法。教师根据幼儿家庭实验成果的交流,拓展幼儿的认识,提出新的探索方向,引起幼儿更深入的探究。

(2)家园共育活动分享

①亲子活动。定期开展“亲子制作展览”、“亲子实验课堂”大型集体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开展丰富的幼儿科学实验活动,共同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科技玩教具,幼儿在操作中了解一些科学道理,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快乐并且顺利地开展活动。②主题活动。在班级中,各年龄班根据主题活动开展亲子活动,老师与家长共同参与活动的设计,创设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五、启示

1.家长的转变

家长在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习惯,及操作的能力都有较深的认识,家长理解“凡是孩子能想的让孩子想,凡是孩子能做的让孩子做”,学会适时地参与、支持和帮助,教育水平有较强的提升。

2.教师的成长

实现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老师扮演引导者及辅助家长、幼儿的角色。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得到乐趣,家长学习到科学的育儿方式,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3.幼儿的进步

丰富的操作材料,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自信心、个性以及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得到发展。

4.家长的知识、智慧+教师的经验、方法=孩子的进步

家园互动式科学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家长教育水平,而且丰富了教师的科学教育内容,激发了教师学习与钻研的能力,幼儿的进步呈现出“1+1>2”的成效。

幼儿园与家长多方面的活动开展,不仅强化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情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全园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活动的热情,更愿意为幼儿教育无偿服务,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

有专卖店老板介绍,专卖店必须销售有一定毛利空间的产品。一般毛利要在30~40个点,专卖店才有盈利。而网络平台产品的毛利空间大多在十几个点,价格非常透明,毛利空间被压缩了,专卖店的生存空间自然就没有了。同时,专卖店的分销职能也在被弱化,因为很多下级乡镇客户都在通过网络进货,有的甚至每次进货上百台。尤其是京东批发,因为整体的物流费用低,商品的供货价格比传统商低20%,对于中小乡镇客户自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据统计,这三年来,各品牌专卖店的数量都在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以小家电品牌最为明显。有品牌统计发现,其最高峰期专卖店的数量达到一千多家,目前还有六七百家,萎缩了四成以上。

有商介绍,一些县城的专卖店一般具有本地零售和向下级乡镇市场分销的职能,生存状况还可以。但是,那些只以零售为主的小型专卖店的业绩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从宣传效果上看,专卖店相对连锁大卖场已处于劣势,难以形成销售的合力,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在减弱。因此,有品牌倡导县城的专卖店走下去,通过直营乡镇扩大销售半径。

与专卖店的步步后退相反,村淘、苏宁易购等网络平台的线下实体店则步步紧逼进入乡镇市场。5月份以来,洛阳地区的一些乡镇相继组织了村淘的促销活动,虽然暂时没有形成太大声势,但是长期看也是乡镇专卖店的有利竞争对手。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县乡专卖店的数量还是大中城市的连锁大卖场数量都会持续萎缩。因此,那些经营上动心思,下功夫的专卖店才能存活下来。

关店,还是转型?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但有一个趋势却是对专卖店的利好,那就是房租成本上涨的趋势已经被遏制,在逐渐平稳或者是向下走。

从售后服务到公益事业,让专卖店成为”村口的大树”。

品牌专卖店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大的声势,更难抵大平台的号召力。因此,在引流方面,专卖店是不具有优势的。只有通过活动或者有固定的粉丝,经营才能持续。

苏泊尔专卖店一直都叫生活馆。前年起,苏泊尔为其做了功能上的转型。有商介绍,他们的生活馆除了销售产品,接待下级客户的洽谈,还增加了售后服务的职能。由于各种原因,以往大多数品牌是不愿意将售后服务放在专卖店的。而增加了售后服务的功能,一方面提高了专卖店的客流量,增加门店的粘性,也可以成为专业售后体系的补充,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对于配件管理、维修培训等,目前已比较成熟,对专卖店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压力。因为有了售后服务,有的专卖店每年旧机器置换新机器的数量可以达到三四百台之多,对拉动生活馆的销售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泰兴的苏泊尔生活馆负责人告诉记者,苏泊尔公司的以旧换新已经做了多年了,他们最近这里组织的以旧换新活动效果非常好。半个月前,他们借着当地3个乡镇合并的机遇,策划了以旧换新活动。销售人员挨家挨户地到消费者家中,将废旧的小家电产品做回收,并以一定的折价换购新的产品。这种销售方式没有那么大的声势,但是到了顾客的家里就形成了一对一的销售氛围,因此,成交率一般都高于那些大型的促销活动。

专卖店还可以增加配送职能。某品牌的微商城已经开始接纳消费者的订单。专卖店就是微商城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消费者下单后,平台自动识别最近的专卖店,将订单分派给该店为消费者配送,减少了路途配送的时间。

与此同时,苏泊尔倡导生活馆的经营者可以增加更多的服务项目,使其成为周边消费者的生活助手,如免费卫生间;免费雨伞;免费充电;免费的太阳伞等等。当这些便民的措施确实帮到了消费者,成为其生活中的一部分,自然店面就会受益。例如,苏泊尔在江苏泰兴市的生活馆贯彻苏泊尔总部做公益的大战略。与当地的公益组织联合组织了爱心早餐活动。每天早晨专卖店的导购员使用苏泊尔的煎烤机、破壁料理机等制作出50份爱心早餐,放在店门外,不设销售员,只有一台收款箱。每份早餐的价格只有1元,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解决了早餐问题。还有,导购人员发现当地街道的环卫工人每天工作非常辛苦,推着车子走了几个小时却没有休息喝水的地方。这家店门口就特意为环卫工人设置了座椅和遮阳伞。遮阳伞和座椅可以让辛苦的环卫工人有休息的地方,受到了环卫工人和市民的欢迎。当地商的推广负责人认为,不要将爱心公益活动都看的那么高大上,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事情都是随时随地可以做成公益活动的。实实在在地做好身边的公益事业,对于品牌和店面形象的提升和口碑的积累都有帮助。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每个乡村独有一棵大树,而这棵树不但是村里的信息中心,也是大家寻求帮助的重要地区。专卖店同样可以通过服务与消费者,成为市区的那颗大树。

在专卖店活动的组织上,苏泊尔也是别有深意。摆脱专卖店出现单纯以销售为主的模式,苏泊尔要求老板真心地参与公益活动,通过活动影响周边的消费者,树立口碑形象,带动长期的增长。例如,儿童节的时候,为幼儿园做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从销售产品到亲子中心,让专卖店成为家庭乐园。

九阳的专卖店体系同样在打亲情牌,倡导通过组织亲子活动来调动专卖店的活力,让专卖店成为客户的娱乐中心之一。亲子活动一般是专卖店统一向客户发出邀约,让客户带着孩子到店里学习制作自己喜欢的美食,体验烹饪的乐趣。在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家长既充分与孩子交流,也可以观看产品的使用体验,提高购买的兴趣。

有九阳专卖店老板介绍,参与亲子活动的客户,第一次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体验一次之后,很多孩子都会喜欢上这样的活动。但是,这样的活动在大中城市推广难度较低,在乡镇的专卖店推广起来难度就大一些。有的乡镇消费者不好意思去店里参加活动。无法开展多样有效的活动,也是乡镇专卖店未来发展的障碍之一。

洛阳的九阳商还联合其他企业合作为专卖店引流。例如,某银行新办理信用卡的客户,会收到一份九阳赠送的小礼品和专卖店的购物折扣卡,消费者可以持优惠卡到店里购买折扣商品,为专卖店引流。再有,通过为银行的VIP客户提供增值服务。银行为了答谢VIP客户,会定期在酒店、高档社区等场所组织一些趣味活动。九阳的推广人员就借助这个机会,嵌入九阳的亲子活动。推广人员携带物料到现场,与银行的VIP客户做活动,同时赠送给其优惠购物卡,作用同样是为专卖店引入更多的客流。

在活动的现场,银行的客户可以以一定的折扣购买九阳的产品。或者是联系某社区的居委会,将烹饪DIY作为社区活动中的一个项目,很多大妈现场学习了制作饼干之后,直接购买一台烤箱和烘焙物料等。

2016年以来,九阳还全国的专卖店系统组织置换活动。市场调研发现,很多家庭都有几件废旧的小家电,扔了可惜,在家里占地方。如果将这些闲置的废旧小家电产品给予一定的折价,置换新的产品,不但会产生一定的销售量,还会带动专卖店的人气。这个活动的传播方式是,公司的每个人通过微信的扩散在朋友圈内做大面积推广,效果非常好。

在洛阳城区,有多家九阳的专卖店。每个专卖店在店庆的时候都会组织促销活动,但这个活动并不是在单独一个店里做,而是所有的专卖店联动,形成声势。专卖店单独靠自己的资源是有限的。九阳在洛阳的商在大卖场销售的产品,也会保留客户信息,并在公司内充分利用。

抱团取暖,让其他伙伴进来。

某品牌四川商介绍,他们在下级市场共开了四十多家专卖店。一个西南地区的县城专卖店,店面租金要四五千元,人员工资每月要两三千元,一个月销售额两三万元的专卖店是难以为继的。以前品牌要求只能经营本品牌的产品。因为经营的压力确实太大,近两年来,品牌商对于综合经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要80%经营该品牌的产品,另外增加与其不冲突的产品也是允许的。因此,他们的县城专卖店很多都增加两季产品,或者陶瓷产品,补充店面的总体营业收益,摊销经营的成本。

篇5

1 培训专题来自学员需求。在前期的了解中,我得知“如何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如何有效地通过课程实施方案的完善来提升园长的课程管理能力”是学员们十分需要的。因此,我将“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自我完善”确定为培训专题。

2 培训进程与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完善同步。围绕培训专题,工作室设计了5次培训内容,分别为:课程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调研,课程定位、理念与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安排与实施。课程评价与管理。这5次培训内容不是集中进行。而是每月一次。讲一课,学员回园修改一部分。边学边改,学研结合。培训结束后。学员不仅能修改完本园的课程实施方案,还知道今后该如何持续地对幼儿园的课程方案进行自我完善。

3 工作室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我对青年园长在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敏锐地把握。对如何化解也能寻找到不错的方法,但仅靠我一人做培训显然力不从心,因此,工作室特地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帮助拓展研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第三方专业机构拥有与国际接轨的前沿资讯、高度的理论储备、深厚的科研素养以及丰富的实践积累,能够与工作室进行很好的优势互补。

二、培训的过程

第一讲:以“我们需要怎样的课程方案”引起学员的思考。课程背景分析是课程建设的第一步,课程实施方案中的课程背景并不是指幼儿园的宏观发展背景。而是指切合课程建设,对课程实施有直接影响的背景情况。进行课程背景的分析需要辅助一些专业的调研分析方法,例如问卷调查、SWOT分析等。这些是青年园长想做但不知如何做的,于是我们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力量帮助她们完成此项工作。这次培训后,学员回到各自的幼儿园与本园核心组成员讨论,调研、了解本园课程实施方案存在的问题,然后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将这些问题设计成调研问卷(每所幼儿园均不一样)。待园长认同后,让本园教师上网填写。第三方专业机构汇总问卷后向每所幼儿园提供《课程实施方案问卷分析报告》,这些数据能客观地反映各园教师对待现有课程实施方案的态度。以及需要怎样的课程实施方案,可以用到课程背景的分析中,为如何修改课程方案指明方向。

以下是某学员在调研后对本园课程实施背景的分析:

第二讲:“以寻找课程的方向”为切入点,帮助学员认识到只有合适的目标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正确导向。学员对课程背景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我们进入课程建设的第二步,即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的确定。在工作室的活动中,我们给予学员们充足的时间进行头脑风暴,如幼儿园需要课程理念吗?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是怎样的关系?目前你园的课程目标是否体现了你园的课程理念?通过分享经典案例以及讨论、交流,来加强学员关于课程理念和目标的意识,明确课程目标对课程实施的重要指引作用。学员们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思考,完善课程实施方案中该部分的内容。

第三讲:以“四问课程结构”引起学员对课程结构的深入思考。课程结构在整个课程实施方案中占很大的比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幼儿园课程中,课程结构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课程结构有三个要素:(1)课程类型,分为基础课程与特色课程,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2)具体科目,即常说的五大领域。(3)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绘制逻辑图是理清课程结构的常用方法,我们借助这项技巧来提升学员们对课程结构的梳理能力。回到幼儿园。学员们现场寻找本园的亮点,理清本园的课程结构,并用所学的逻辑图表示出来。以下是学员的作业片段:

第四讲:以“诊断课程管理”为题,让青年园长思考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与实施。课程安排与实施是课程结构的具体体现,包括较为宏观的整体设置和中观的各年龄段作息安排,以及更为细致的周安排等。帮助学员们了解课程安排、课程实施和课程管理的真正内涵,是此次“工作坊”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工作室组织学员就课程管理的架构是沿用典型的依据职能来划分的模式,还是根据课程实施的具体内容来组织;多园址的课程实施应该如何操作等问题进行研讨。比如:“假设你是一个一园多址园的园长,有一个亲子时装秀的活动要在三个年龄段开展,你会如何安排工作呢?到底是按园部来搞亲子活动还是按年龄段来搞亲子活动?”园长们各抒己见,并分析了优势与不足。按照三个年龄段开展,优势是突出年龄特点,各年龄段内资源集中,有利于课程统一管理;不足是跨园部管理难度大,各园部间实际情况不一致。按照园部开展,优势是贴近园部实际,管理执行力强;不足是课程统合难度高,对园部负责人要求高。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能帮助学员通过自我思考寻找到适合自己园所的最佳方案。

篇6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16)03-0117-03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享有“中国针织名城”荣誉的爵溪,吸引了大批外来民工到爵溪务工安家。从调研获知:外来民工家庭四处漂泊,流动性强;文化层次低,缺乏早教育儿知识;经济收入低,忙于挣钱养家糊口;家教观念落后,不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为了提高外来民工的整体素质,转变他们的育儿观念,促进婴幼儿健康愉悦成长,幼儿园积极探索适合外来民工家长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培训方式和策略,提高外来民工家长育儿水平。2009年爵溪街道成立了早教指导中心,依托中心幼儿园和社区的人员资源和活动场地,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外来民工家庭教育进行实践探索。

一、早教“社区指导模式”

以街道社区、村为中心,在早教指导中心决策管理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创建社区示范基地,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联手其他相关部门全方位开展针对性培训活动。主要模式有:健身广场角指导模式、家庭活动点指导模式、区角活动站指导模式。

(一)健身广场角指导模式

利用各社区、小区和村庄拥有完善的设施和健身广场,中心园早教指导人员开发了颇有创意的“社区健身广场亲子指导角”的早教模式。借助社区健身广场,吸纳社区内散居婴幼儿、父母及其祖辈家长参加由亲子指导站组织的家庭育儿指导活动,为广大祖辈家长提供家教指导和服务。设立在婴幼儿活动人口密集的小区健身广场上,开展两城创建百人签名活动、两城创建环保大地画、两城创建人人宣教活动,结合时代落实两城创建等活动。并根据季节特征和老年人起居习惯随时调整活动时间,且活动采用问题交流、谈天说地、祖孙游戏、宝宝剧场等生动、轻松的形式,因而深受祖辈家长的欢迎。

(二)家庭活动点指导模式

坚持因地制宜与因人而异相结合、延续性与渐进性相结合等原则,如创建了家庭小院以及串门式的早教服务,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为使指导更加深入,范围更加广泛,幼儿园对于那些不方便参加集体活动的儿童,将园内活动拓展到园外活动,利用农村家庭宽敞的室内外场地,鼓励有条件的家庭接纳其他婴幼儿及其家长,开展“同伴家庭”交往活动;让亲子班的孩子到同伴家作客和游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和孩子开展交流;让家长亲身体验、目睹早教方法。指导前,早教老师和家长进行电话联系,针对孩子的实际,针对性地给予建议和帮助。教师送教上门、入户指导的服务内容包括育儿指导、图书借阅、玩具共享、家长沙龙、测查分析、家教咨询、游戏创编等。在具体指导的时候,老师会准备适合这个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的亲子小游戏,操作游戏或者儿歌、音乐等资料与家长交流分享,让家长参考《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重点提示》,给予孩子针对性指导。同时根据早教各月龄段亲子活动方案内容给予授课,课后请家长填写早教问卷,切实了解家长对早教需求的状况,为下一次的活动点指导活动做准备。

(三)区角活动站指导模式

对社区内0-3岁未能接受学前教育的散居幼儿及其家长、看护人进行公益、免费的教育和指导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爵溪街道划分为三个社区六个村,集中了90%外来民工孩子。考虑地域的便利,街道在社区及村委会中设立了活动区角,创造适宜指导环境。根据组织活动等内容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和图书,形成漂流图书和漂流玩具,各家庭凭借自己的兴趣和喜欢,自由选择玩具和图书;通过定期的组织讲座和宣教活动等进行开放性指导。

二、早教“幼儿园指导模式”研究

以爵溪中心幼儿园为主阵地,依托家长学校,根据外来民工家长科学育儿不同需求,开展系统、全面、科学的培训。主要模式有:家长学校培训模式、自选菜单学习模式、网络媒体指导模式。

(一)家长学校培训模式

围绕“办好两所学校,教育三代人”的目标,依托家长学校系统培训,推进家长科学育儿素养的提升。主要创建了“健全—灵活—保障”的特色教学培训模式。1.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健全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园长任组长,业务园长为副组长,组员由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担任领导小组定期开会,研究工作,对全园家长学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各成员在领导小组领导下从各块工作的特点出发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家长学校正常成功开展,同时建立考核实施办法,从培训计划呈报制度、学习卡管理制度、家长学校档案制度、培训信息上报制度、培训母亲考核、考核督查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确保家长学校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开展。2.灵活运用授课方式一是教学内容灵活。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选修内容,教材中有必学教材《幼儿入园家长必读》《学习型母亲标准》等,如母亲选择“母亲素养课程”和《母亲素养读本之一》;父亲在行动中学习《感悟教育》,早教父母可以选修《早教指导手册》等内容。面对多类型的家长参加活动,幼儿园选择各项主题性亲子活动来开展。二是教学方法灵活。主要方法通过“亲子活动,家校互动、家长沙龙、家长会,书香家庭,专家讲座、志愿者互动,早教咨询”等八个活动方式进行落实,辅导者有组织、有机划、有选择的灵活组织活动。实施整合做到了四个结合,即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独奏”与“合唱”相结合,授课与活动相结合,书籍与网络相结合等途径开展家长学校工作。三是教育对象灵活。因授课对象包括爸爸、妈妈、祖辈、幼儿、教师等,幼儿园灵活的选择对象组织相对应的活动。3.保障落实四大机制为了家长学校的各项机制的规范,学校即确保有一本培训书籍、一份学员名册、一支讲师团、一张学员学习卡,有序地推进培训的实施,并认真做好督查、考核等工作。

(二)自选菜单学习模式

以改变家长教育的观念和方式问题为出发点,针对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亲子沟通、育人环境等,我们把拟定的菜单投放给家长,供家长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菜单,每位家长每学期可选择2-3项参与活动的菜单。幼儿园还围绕市级“母亲素养工程”课程设计方案,推出母亲身心健康素养培训课程菜单,内容包括身心健康理念、身心健康知识、身心健康技能三方面。(三)网络媒体指导模式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信息进入千家万户,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家长学校渠道的拓展,园内开设了家长学校网页,分五个板块,有“家教诊所”“家教锦囊”“家教信息”“家园职责”“母亲课堂”等栏目,不定期的为家长提供家教知识服务。每个班级成立一个家园联系群体,平时采用QQ群或微信,如早教QQ群,母亲素养工程QQ群、父亲联盟行动QQ群等,家长在这里可以聊各种营养餐点、育儿经验、人生感悟、生活琐事等,使得这个平台不只是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更成为家长们心灵放松的平台。如网上分享、走访家庭、亲子阅读,好书推荐,撰写育儿心得,聆听“为了孩子与你相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大讲堂”等;有各班自行组织的重阳节亲子慰问老人活动、家园联谊会活动、为贫困地区送温暖活动、马路志愿者交通安全维护活动等,活动照片网上共享。针对家长提出的家教疑难问题,幼儿园还专门邀请家教行家进行网上交流应答,使家教疑难问题得以及时解决。有时候幼儿园会抛出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家长和老师都会积极参与,各抒其见,缩短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大家感觉特亲切。通过网上网下定期讨论一些疑难问题,老师和家长都可以畅所欲言,查找并学习网上家教理论知识,达到沟通思想,实现共同进步。

三、早教“家庭参与模式”

在了解外来民工家庭情况和家教需求后,根据家长的不同特点和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结成社团,相互交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主要模式有:

(一)亲子游戏体验模式

家长亲身体验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潜移默化地转变家长育儿理念,让家长进一步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体验着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一是前期预告报名。每逢“运动会”“六一节”等节日来临,老师会请家长自愿报名,参加化妆组、道具组、服装组、摄影组、后勤组等。二是参与组织策划。让家委会组织放风筝、车队联系、安全保卫等方案设计,为了让各节日活动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也让家长们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体验到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三是参与体验感知。“重阳节”邀请爷爷奶奶来园与孩子一起“老小同乐”;迎新年,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体验贺卡,辞旧迎新;“三八节”,母子同乐度佳节,如:“赶小猪”、“抬花轿”等游戏,这种体验式的游戏方法,使得家长感知体验游戏“玩中学,学中玩”的趣味快乐。

(二)家长社团实践模式

许多外来民工家长往往在节假日或晚上都要加班,因此他们没有时间参加集体专题培训。另外考虑到家长中也有不少理念先进、教子有方的行家,能够起到引领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开设了梦想工场项目,成立家长社团。家长社团的活动旨在吸收有心、有闲、有才的家长参与,由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幼儿发展需求相结合,组建各类社团,并由家长管理,组织开展活动,由幼儿园提供活动场地。

篇7

家庭教育的角色应该是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父亲毫不例外应该共同承担,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笔者在三所学校皆推崇推荐阅读、专家报告、学爸行动、学爸课堂四大锦囊,以破解父亲参与这一难题,构建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

推荐阅读。课题组向家长推荐了父亲教育的相关书籍,如《好好做父亲》《我的事业是父亲》《傅雷家书》,利用QQ群和微信等网络平台向家长推送相关文章,此外还精选了十几位优秀父亲育儿案例和父亲参与的相关文献,分成父亲的重要性、如何成为好父亲、故事分享、好书推荐四个部分编印成册,取名为《学吧,学爸》,送给每一个孩子的父亲。

专家报告。先后在三所学校举办了四场以父亲参与为主题的报告,邀请父亲参加,特殊情况下(爸爸出差或单亲)妈妈可以参与,主讲的专家都是资深的教育研究工作者,也都是成功的家长。专家们或高屋建瓴,上通天线,通过生动的案例唤醒爸爸们的责任;或细致入微,下接地气,指导父亲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学爸行动。课题组设计的一个系列活动,包括学爸运动、学爸技能、学爸阅读等。爸爸们毫不懈怠,认真完成每一次特别的作业,开展亲子活动,体验参与的快乐,感受到孩子对父亲陪伴的渴望和自己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学爸课堂。爸爸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特长走进孩子所在的班级,为孩子们上一堂课。酷爱运动的爸爸带着孩子们一起玩篮球,点心师爸爸为孩子们制作精美的蛋糕,教授爸爸把科技实验室搬进了课堂,军官爸爸为孩子们介绍国防知识……

二、父亲参与需要家庭的推动,尤其是妻子和孩子

1. 妻子的支持

通过座谈,课题组了解到父亲参与的程度和效果与母亲的影响分不开。因此,在推动父亲参与的同时或之前,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宣讲父亲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的不可替代性,让母亲意识到父亲角色的重要和父亲缺位的危害,为父亲参与提供支持。

首先是母亲的放手,敢于放手和舍得放手,相信父亲的能力和作用;二是鼓励,成为父亲参与的引领者和共同成长者,更新观念,重视父亲参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三是缓解父亲的经济压力,打破“男人赚钱,女人带娃”的观念,降低传统思想对父亲的影响,让父亲有足够的时间和自己成为家庭教育的同盟军。

因此,每一次活动课题组都极为重视母亲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或是让母亲在其后鼓励或是共同参与亲子活动,见证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成为积极的评价者。

比如学爸运动中(爸爸教孩子打篮球),有位妈妈这样说:每次看爸爸打篮球都超兴奋,爸爸的动作、技能都很吸引人。现在宝贝也一起学习了。对于青少年来说,打篮球可以让自己的骨骼发育成长的,而且可以让自己越来越强壮。”

2. 孩子的需求

现实生活中,不懂孩子心理需求,漠视孩子的情感状态的爸爸大有人在。

篇8

1、在自然景观中探寻科学

扬州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界处,拥有独特的地域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蕴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扬州古城四季分明、人杰地灵,老师们注意随着季节和节气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要带孩子去了解扬州的名胜古迹,欣赏家乡千姿百态的景象。大自然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也能开阔幼儿的思想和心灵,在使他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也陶冶其情操,培养其美感,丰富其想像,使幼儿萌生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历史文化中感受科学

我们深入调研幼儿园周边的教育资源,选择了瘦西湖、蜀岗风景区、古运河风光带、四大名园、双博馆等场所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地。早春三月组织孩子外出踏青远足,在感受春的气息的同时观赏扬城不同时期的古建筑:莲花桥、大虹桥、二十四桥,引导幼儿用眼睛看一看桥的外形、用手摸一摸桥上的花纹、在桥上走一走,感受历史的变迁。在双博馆内,孩子们了解到“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的流程、扬州的漆器玉器、造纸术……孩子们在老师的讲解下看的目不转睛,同时亲自感受和操作,兴趣盎然。金秋十月,师生们相聚在美丽的古运河畔共赏秋景、感受叶韵。家长们带着自己的宝贝们在古运河风光带收集各种样式的树叶,用粘、剪、画相结合的方法,巧用各种树叶制作各种图形的“树叶画”,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聪明才智,既培养了孩子从小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制作能力。

3、在现代场馆中体验科学

我们根据主题教学的安排,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需要的场馆作为园外科学教育拓展的基地,带领孩子们近到扬州城里的“西江生态园”、“世界动物之窗”、“草莓园”、“气象局”、 “少儿图书馆”等科学教育基地;特别是在“西江生态园亲子游”活动中,从来没有和蔬菜朋友亲密接触过的孩子们走进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蔬菜大棚兴奋不已。孩子们好奇地参观了蔬菜展览馆,了解和认识了许多不常见的蔬菜,如:红叶甜菜,黄叶甜菜,墙栽韭菜,柱栽生菜等,用记录的方式与其进行进一步的互动。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的时间全家远赴上海的科技馆、野生动物园、常州的恐龙园、南京的海底世界等等场馆,带孩子们在一座座神奇的科学殿堂里,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遨游科学世界,感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亲身体验中亲近科学,从小栽下了热爱科学的种子。

4.在园际互动中彰显科学

我园挖掘自身特色、积极创建“科学特色园”、彰显科学特色,作为市科学研讨小组、区科学特色联盟园的成员,在市、区级幼教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各种观摩、座谈、研讨等活动,共享了科学教育资源,增进了联盟园彼此的沟通和了解,促进幼儿园特色建设科学、快速、均衡发展。同时,我园积极和附近的科技特色学校沙口小学结队,组织大班的孩子们观摩哥哥姐姐们的航模表演、欣赏科技小制作、参观实验室等等活动,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精彩的表演和科技小制作,不时地发出感叹声和欢呼声。从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投入的神情、愉悦的身姿可以感受到,科学的种子、探索的欲望已经深深扎根孩子幼小的心灵,并将带着他们在科学的海洋中快乐翱翔。正是通过园际、校际之间的互动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借鉴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实现优秀科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推动专业化发展。

二、合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形成科学教育的合力

1、家园互相沟通,提高家长科教的意识

在开学之初,我们向家长发放幼儿科学素质教育家长问卷调查表500余份,了解幼儿家庭“科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和职业特点,为挖掘和利用家长科学教育资源提供有力依据。幼儿园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幼教专家讲座、召开家长会家委会、幼儿园网站在线经验交流、教师上门家访等形式,搭建教师与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科教信息、经验的平台,向家长宣传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及作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帮助家长正确把握科学教育的指导策略,丰富家长与幼儿进行亲子科学探索活动的经验,提高家长的科学启蒙教育能力,家园共同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精神以及好奇探究等科学品质。

2、家长走进课堂,分享科学教育的快乐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学资源,更是儿童的教育者,因此家长不仅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更应该经常参与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与教师一起研讨对儿童发展最有利的教学方案。幼儿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要,邀请家长入园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同时幼儿园根据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和职业特点,聘请了一些家长为“园外辅导员”,他们分别有气象局的天气预报员、发电厂的工程师、动物园的饲养员等等。家长走进课堂做“老师”,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把一些科学道理、一些自然现象、一些疑难问题,解释得更加深入、清楚和明白。科技亲子活动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也给家长和孩子们搭建了沟通理解的平台,增加了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

篇9

一、班级情况分析及工作重点:

本学期幼儿人数 22人,通过入园后的观察,部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及其它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但也有一些幼儿在常规习惯、自理能力、适应性、语言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为幼儿的年纪小,个别幼儿还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哭闹的现象、还有不少幼儿不会自己进餐,再加上大多数的幼儿是家中的独子,倍受家人的宠爱,比较任性,娇气、霸道,依赖性强,同伴之间不知道谦让,团结友爱。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音乐素质的培养。在工作中加强个别幼儿的指导,将主题探究活动与结构性领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保教工作

1 、做好新生入园的情绪安抚工作。由于孩子第一次入园,因此他们会产生哭闹、不愿来园的情绪,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1 )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有趣的教室环境,使幼儿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愉快地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 2 )教师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消除他们的陌生感。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做到生活有序。

( 1 )认识自己的标记。

( 2 )学会正确的洗手、漱口方法。

( 3 )能安静午睡,不吵醒别人。

( 4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能自己吃饭等。

( 5 )会自己穿脱衣裤、自己入厕。

具体的做法:

( 1 )进餐、盥洗、穿脱衣物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尽量多的提供幼儿自我服务的机会,营造充满欢乐、和谐的班级氛围。

( 2 )以孩子喜欢的方式组织相应的小竞赛,在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同时激发自信心。

3 、培养良好的学习常规。

( 1 )愿意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注意力集中。

( 2 )爱护幼儿园的玩具,不与人争抢。

( 3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能用语言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

( 4 )注重感情教育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初步培养,培养幼儿爱老师、爱幼儿园的情感,初步使用 “ 早、好、再见 ” 等礼貌用语。

( 5 )将玩具归类收好。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利用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本学期里,除了开展主题活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圣诞,元旦,春节等习俗活动外,还将配合幼儿园开展一些亲子活动。

5 、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园里的要求认真实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定期消毒、灭蚊等。给幼儿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活动环境,在工作中加强对幼儿的生活照顾,将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具体的做法:

( 1 )教师要细心观察孩子,发现身体不适及时通知家长,请医生查看、诊治。

( 2 )照顾好生病的孩子,定时定量给幼儿喂药,尽量保证班级幼儿的出勤率。坚持每天的户外活动,并为汗湿衣服的幼儿更换衣服。

( 3 )气候多变时,请给幼儿带一件小外衣,以防着凉感冒。

(二)教育教学工作

1 、树立 “ 一日活动皆课程 ” 的观点,精心设计幼儿的一日活动,并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注意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

2 、本学期重点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辅以游戏、集体、自定规矩等方法,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游戏中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断加以巩固。

3 、精心设计布置教室的环境及区域活动角,利用身边的自然物、废气物品自制教玩具,丰富幼儿的生活、游戏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不同能力层次儿童发展的需要投放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

4 、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友爱同伴等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感,热爱集体,懂得不能为了自己而影响别人。

5 、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吸收和借鉴有关课改新观念。实施教研计划,进行阶段记录,反馈,期末做出专题总结及交流。

(三)家长工作:

本学期的家长工作,我班重点以 “ 尊重家长” 为原则,提高教师的 “ 服务意识 ”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我班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 1 )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主要工作。

( 2 )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以电话、接送时的交谈、幼儿成长档案等形式,了解每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家长的需求和是否愿意参加班上的活动。

( 3 )按时更换家长园地内容,让家长了解本班教学大纲不断向家长提供新的幼教信息。

( 4 )鼓励家长积极参加亲子活动,参与助教,发挥家长的作用。

( 5 )做好接送工作。来园和离园时,请家长注意幼儿的安全。

三、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开学报名收费工作,更换家长园地。

2、稳定幼儿的情绪,加强常规管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3、制定班级学期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体锻计划等。

4、学习韵律操、早操。

5、完成接送卡的制作,并下发到家长手中。

十月份:

1、继续做好环境创设等有关工作。

2、做好准备迎接中心安全、卫生督察。

3、第六周小班一日常规调研。

十一月份:

1、小班自理能力比赛:叠被子。

2、迎接一日活动随机调研。(重点:区域游戏)。

3、组织幼儿秋游活动。

4、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十二月份:

1、迎接中心随机抽查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

2、加强冬季锻炼。

一月份: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2010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庭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教育是一种没有专门计划和明确目标,随环境而转移的,以潜移默化的“亲子”影响为主的离散性教育,分散在千家万户之中,因家长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道德观念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包括身体、政治、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心理和教育等方面。

本研究是围绕3~6岁重庆市城镇幼儿园家庭教育素养的调查分析,围绕家长教育素质和家长教育行为以及儿童的成长问题三方面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9月,从重庆市征集了12个区域、共计25个园所。园所包括示范园11所、公办一级园、民办一、二级园各3所,民办三级园2所。其中主城区幼儿园15所,县镇幼儿园10所。在各个园所抽取大、中、小班幼儿家长参与调研,共计2425个家庭,回收有效问卷1896份,回收率78.19%。其中公办园1473人,民办园423人,男童1004名,女童972名。

本研究所用工具为自编问卷。从家长基本信息、教育素质与行为以及儿童成长问题三方面组成,并参考有关专家意见编制而成。问卷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方式设计,分两部分:26项客观性题(单项选择、多向选择)和2项主观性题。在研究过程中,将各园所分项目统计;园所类别归类统计;各项目合计统计几种形式。在研究中,11所示范园又分为主城区和县镇示范园,各选项数据及比率接近。鉴于此,示范园计为一项综合统计。

园所数据统计按等级分类为:示范园、公办一级园、二级园园、民办一、二、三级园;调查问卷主要以调研园所通过网络下载,向家长发放形式。整个过程用时50多天。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受访人基本信息

对受访人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收入基本信息进行分类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受访者年龄,示范园家长30岁以上的占83.67%,35岁以上有37%;公办二级、民办二、三级园家长25~30岁占30%以上,示范园家长相比其他类别家庭年龄更为成熟。受访者母亲占63.60%、父亲占36.40%,母亲为此次调研主要人群。学历上,示范园家长本科学历占42.88%,硕士及以上占10.05%,是所有类别园所学历最高人群;其次是民办一级园、公办一级园;公办二级、民办二、三级园家长学历中学、专科最多,占有比例80%以上。职业项目来看,政府机关、军人、金融服务业、事业单位家长更多选择示范园、公办一级;公办二级、民办二、三级家长自由职业者居多,分别为45.03%、41.07%。从家庭收入来看,示范园家长收入最高、公办、民办一级园之间家长收入差异不明显,5000元以上占4成;民办二、三级园家庭收入最低。

基本信息数据统计显示:示范园家长群综合素质最高;公办一级园、民办一级园次之;公办二级园、民办二、三级园家长综合素质较低。

(二)教育素质与行为

1. 教育素质。从育儿能力、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教育承担者等方面进行调查,数据统计表示,对受访者“育儿能力”自查,分“游刃有余”“基本胜任”“有问题不知如何处理”三项。其中家长认为育儿“游刃有余”仅为5.21%,其中综合素质最高的示范园家长此项仅为3.66%;“基本胜任”占64.27%;“有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占达到30.04%。近九成家长育儿方面缺乏自信。近94.65%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长结合。

在家庭教育方式中,45.92%家庭存在“成员间相互不一致”“工作忙,没有精力管”“隔代教育”“单亲教育”项分别为26.68%、24.94%、2.23%。这说明成员间对教育不一致是家庭教育最大问题;而现代父母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工作压力等,也让部分家长感到力不从心,将孩子的教育交给长辈管教。

“家庭教育氛围”选项,“民主型”家长选项最高,占51.44%。其中示范园、公办和民办一级园家长自我评价均达50%以上。民办三级园最低,此项比率29.51%;“严厉型”和“溺爱型”比例接近,分别为21.12%、17.67%。“放任自流型”合计比率为9.77%,约15.57%民办三级园家长认为属于此项。

“主要家庭教育承担者”选项中,五成及以上的母亲是家庭教育承担者,其次为长辈,父亲参与率较低,公办二级园仅为6.8%。示范园父亲参与度最高,占29.61%。调查数据显示母亲主要承担家庭教育者,父亲参与角色,相对整体素质最高的示范园所父亲最为重视儿童的教育。

在“父亲的育儿角色”项目调查中,74.4%家长认为父亲角色很重要,近两成家长认为“重要,但没有时间”。此选项民办三级园最高,达30.6%。

针对家长是否意愿参与家长志愿者活动,有70%家长愿意参与,其中民办二级园达96.43%;58%家长愿意让幼儿参与活动。

综上数据显示,近九成家长对育儿不自信;家长有家园共育意识;家庭教育主要以母亲、长辈为主要承担者、父亲参与度低;家庭氛围各层级园所有差异,示范园、公办民办一级园家长“民主型”较高,“严厉型”“溺爱型”较次,而“放任自流”型民办三级园比率最高;多数家长愿意自己与儿童参与互动性活动。

2. 教育行为。从家园联系方式、家长陪伴时间、陪伴方式、育儿知识渠道等方面进行统计。

此选项为多选,“幼儿园与家长联系方式”项目统计,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家园栏是幼儿园最常用方式,示范园、公办一二级、民办一级园使用班级博客或qq方式。

表中15项显示,最为家长青睐的方式,亲子活动”最受家长欢迎,其次是“家长开放日”“个别交流”“班级博客”“讲座”“家园栏”。

“陪伴孩子时间”项,70%以上母亲陪伴孩子“一天半小时以上”,民办三级园相对较低,占44.64%,21.43%的家长利用周末陪伴孩子。

“陪孩子做什么”选项,由高至低分别为:示范园“做孩子喜欢的游戏”“阅读”“外出郊游”“约小伙伴一起玩”,四项合计占73.26%;公办一级园“做孩子喜欢的游戏”“看电视”“阅读”“外出郊游”公办二级园“看电视”“做孩子喜欢的游戏”;民办一级园“做孩子喜欢的游戏”“外出郊游”“看电视”“阅读”;民办二级园选择“看电视”“做孩子喜欢的游戏”民办三级园选择“看电视”“外出郊游”“约小伙伴一起玩”,选择“阅读”项仅为10.92%。

“增长育儿知识的渠道”项,“朋友沟通”方式最高,占24.67%,“上网”“看书”“电视栏目”方式分别占21.78%、20.33%、17.20%。

综上数据显示:幼儿园与家长联系方式,家长更喜欢亲子、个性化交流方式。大部分母亲能保证陪伴孩子的时间,民办三级园家长因为生活及工作压力,陪伴时间较少。与儿童的交流方式,示范园家长尊重儿童个性成长,注意引导幼儿对书的兴趣,亲近自然和儿童同伴交往;一级园家长尊重儿童个性成长,但“看电视”比例较高;民办三级园家长陪伴“看电视”比率最高,对“阅读”不重视;家长和孩子对电视的依赖较大。朋友交流、网络、书籍、电视成为家长拓展育儿方式的主要渠道。

(三)儿童教育行为问题

此项为多项选择。从儿童生长发育、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个性心理五方面进行统计,情况如下:

“生长发育”一项共计1253人次,占总人数的66.0%。其中“孩子抵抗力低,容易生病”占54%;“体重、身高不达标”项占28%;肥胖、先天性疾病分别占12%、6%。

“生活习惯”一项共计有2562人次选择,占总人数135.13%,是五个选项中比例最高一项。其中“不能按时入睡”“不能独自进餐”“不能整理自己的物品”问题比率分别为31%、26%、21%。

“行为习惯”选项,共计有2214人次选择此项,占总人数的116.77%。包括九方面的内容,其中“无理取闹”“不珍惜物品”比例最高,分别为26.24%、22.49%;“不愿意分享”“不遵守规则”次之,分别为16.12%、15.58%。

“学习习惯”选项,共计有2512人次选择此项,占总人数的132.79%。其中“注意力不集中”“喜欢看电视打游戏”“做事拖拉”“不喜欢看书”几项比例最高,分别为27.47%、25.72%、21.30%、12.10%。

“个性心理”选项,共计有1756人次选择,占总人数的92.62%。其中“不自信”“情绪不稳定”“性格暴躁”三项最为突出,分别为28%、26%、20%。

本研究从“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和“育儿困惑”两方面进行主观性调查。共计有768人参与了主观性答题,占总人数40.51%。其中示范园、公办一级园、民办一级园家长参与度相对较高。“儿童最突出问题”经过整理,包括个性、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自理能力、爱看电视、生活无规律、注意力不集中、挑食、睡觉、不尊重长辈等问题。项目合计1861人次,占总人数242.32%。

“育儿困惑”一栏中,内容包括:如何与幼儿沟通?如何培养兴趣、特长及良好的习惯?家庭教育如何把握度、隔代教育问题、成员间如何协调、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还有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如是否需要教孩子识字、算数,要不要让孩子上兴趣班等。合计困惑总数757个。小班幼儿家长问题集中于自理能力、睡觉、进餐等生活能力,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中大班家长更关注于幼儿社会往、学习习惯等问题。

综上所述,幼儿育儿问题明显突出,同时也反映出家长育儿问题明显;隔代教育、成员间观念不一致等问题让家庭教育矛盾突出;工作压力和缺乏育儿经验,让家长焦虑、力不从心。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 学前家庭教育发展不均衡。综合上述调查数据,六个类型的园所家长存在明显差异。示范园家长综合素质:包括年龄成熟、学历、工作环境、收入、教育意识与行为等方面最强;公办、民办一级园次之;民办二、三级园相对最低。

2. 学前家庭教育家长乏力。通过统计,反映出学前儿童成长问题突出,其中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分别为135.13%、116.77%、132.79%;个性心理发展问题占92.62%。对待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六个层级家长没有明显差异,家长育儿乏力,近九成家长育儿方面不自信。整个学前家庭教育育儿能力与水平都需要得到提高。

(二)建议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涉及到家长和子女两方面。指导的全过程四类对象包括: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管理者。学前儿童的指导工作在幼儿园、社区、企事业单位、传媒介中进行。学前儿童指导过程包括:学前儿童的发展、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学前儿童家庭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鉴于此,拟以下几点建议:

1. 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学前家庭教育指导机构。面对日益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与学前家庭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政府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就学前教育而言,因其多功能和综合性,需要应实施跨部门综合,而不能仅限于教育单一部门的垂直管理,需要将相关的多方面的行政力量整合起来,如民政、妇联、工商、教育、卫生等部门,基层社区相结合,建立学前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营造氛围,建立系统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社区、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素养的提高工作。

2. 加强园所指导,切实做好家庭教育引领工作。福禄贝尔提出:“学校同家庭的联系是完美教育和儿童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学前教育机构成为文化交流与教育经验交换的场所。各园所要加强对教师指导家庭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其善于同家长和热心支持幼儿教育的各界人士合作,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3. 创建网络平台,分享优质学前家庭教育资源。互联网时代,运用网络虚拟空间,打破地区、性质、等级的界限,通过社会支持、媒介宣传、专家引领、园所联盟、家长参与等方式,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和育儿理念与方法,让更多的家长和儿童受益,促进园所、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成长。这种方式成本低、收效快,受益广,值得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罗.麦金托什. 发展生态学理论[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 丁连信.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左本琴,周平. 家长选择民办亲子园的原因及其评价调查[J]. 学前教育研究,2009(11):42-16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燕. 经济体制转型中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 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7] 吴波,方晓义,李一飞. 青少年自主研究综述[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

[8] 徐燕. 幼儿教师“恶性流动”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2007(4).

[9] 洪秀敏,庞丽娟.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政府责任[J]. 学前教育研究,2009(1).

[10] 刘熙瑞. 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 中国行政管理,2002(7).

篇11

在我国,儿童教育正在步入一个比拼学业成绩的怪圈。家长们过于关注各种培训班、补习班,而冷落了科技馆、博物馆、自然馆等儿童游乐学习的公共场所,其后果则是童真的扼杀和童年快乐的减少。相反在许多发达国家,社会和家长都充分认识到了对展览、展示对儿童的教育重要性。从1899年世界上第一座儿童博物馆――美国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的建立开始到现在,各国不断涌现优秀的儿童教育的博物馆、科技馆、自然馆等。美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仅儿童博物馆就有几百所,这些博物馆几乎都将儿童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

就我国儿童教育的现状而言,注重发展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面向儿童教育的设计是十分欠缺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的设计主要包括博物馆、科技馆、自然馆、艺术馆的展示设计,此外还包括儿童展览活动中心设计、展馆中亲子会展活动的策划等等。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的儿童教育不同于学校课堂知识输入试的教育,更多的是开发儿童的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中面向的儿童教育主要分为学前儿童(一般指0-6岁)和小学儿童(一般指6-12岁)两个阶段的儿童教育。一方面,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因其特殊的功能性和知识性,容易给于儿童新奇多彩充满乐趣的学习拓展体验。另一方面,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也是增进亲子关系很好的场所。儿童在家长的陪伴下观展或是一起参加会展活动都是增进家长与孩子感情有效的粘合剂。

1.面向儿童教育的展示陈列特点

1.1展示内容具有指导性和教育性

面向儿童展示陈列的目的是要通过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等的展出从而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展示内容具有指导性和教育性是面向儿童教育展示内容的基本特点,展示从内容到方式各方面都应为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1.2展陈方式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

观展者主体为儿童这决定了展陈方式需要足够开放和提高互动性来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共鸣。只有加强儿童的主观参与性,通过一些互动场景建立提供拍照合影机会或组织互动游戏,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才能充分调动儿童观展的积极性。

1.3展陈空间的色彩具有丰富欢快且明亮的特点

根据儿童的色彩心理角度出发,展陈空间的色彩需要给儿童带来活泼、融洽、愉快的感受。儿童通常对色彩鲜艳、明度纯度相对高的色彩有较深的印象和感触,所以面向儿童的展陈空间通常都充满积极阳光温暖之感、具有色彩丰富且明亮的特点(如图表1)。北京蒲蒲兰绘本馆就是通过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的绒毯依次平铺,从而营造出一个充满童趣的梦幻彩虹世界。

1.4展示陈列符合情感体验设计的要求

情感体验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体现出人本因素中。在展示陈列中情感体验的建立,能够激发儿童对新鲜事物求知探索欲望,提高儿童对该展示空间的参与热情,是面向儿童教育的展陈设计的重要要求。在展示陈列中,随着情感体验在展陈设计中的融入,儿童容易被展览内容所吸引,感受整个展陈空间,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主动积极的投入到求知学习探索的观展活动中去。

图表1

2.研究儿童心理及家长观展行为促进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的人性化设计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问答法、访谈法等系统的调研研究,得出一系列有关儿童教育方面儿童心理以及家长行为的调研结论,从而可以有效的根据儿童心理需求及家长教育行为对展示陈列进行有效的人性化的设计。

2.1在参观展览中儿童心理的调研分析

在调研中发现儿童的注意稳定性较差,集中于某一件事情或活动上的时间较短。一般来说,7―10岁的儿童可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20分钟,10―12岁的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的约30分钟。低年级的儿童在观察时,往往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如运动的,较大的,对比明显的部分。对一些具体的,活动的事物以及操作性的工作,注意容易集中和稳定。对于一些抽象的,单调的,刻板的对象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儿童注意的稳定性与集中性,与其年龄、兴趣、健康及情绪有关。根据调研结果得出,设计师可以适当在展会中活动上多设置一些充满期待感,多变化性的,趣味性的互动娱乐环节,帮助开阔儿童的思维和其兴趣。

另一方面,调研发现卡通形象等一些虚拟元素是深得儿童喜爱的。在展示陈列中多建立一些虚拟场景或者卡通形象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展示空间的灵动性。每个卡通形象都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与内涵,展示陈列中一些积极向上充满寓意童话故事中的卡通形象的出现有助于激励儿童正面乐观的成长。例如日本漫画家宫崎骏先生笔下的龙猫、善意友好充满爱心,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克服软弱最终修炼成顶级战士,等等。

2.2在观展中家长行为及期望的调研分析

对于面向儿童的展览活动中,通常是需要成年人陪同前往的,而这之中家长无疑占据了监护陪同人群的主要部分。由此家长的观展期望及观展行为也是展示陈列的人性化设计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方面。

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带孩子观展的家长对展览活动所期望的、注重的还是活动或展览的教育性,其次是娱乐性(如图表2)。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面对年龄偏大儿童的观展家庭,需要展览具备的显性教育功能大一些,而面对拥有较小年龄儿童的家庭则更多的是注重一种从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来启发孩子,拓展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在展陈设计和策划中同时注重娱乐性和亲子性也是十分必要的。优秀的展览活动应该是既受家长们的喜爱,又满足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通过促进亲子之

间的感情,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图表2

3.面向儿童教育展示设计的具体研究

3.1科技馆、自然馆、博物馆、美术馆中儿童教育展示空间的设计

儿童时期的记忆是深刻的,又是最容易受启迪的,博物馆在陈列展示设计中更应注重引导孩子的兴趣,满足儿童的心理要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博物馆展示空间面向儿童的人性化设计。

(1)注重儿童友好型的空间设计

从空间尺度来讲,一方面,大体量的物品能够刺激儿童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科普类博物馆的大型实物展品是吸引儿童的关键,柏林技术博物馆和德意志博物馆中的飞机、船只、列车都是最受儿童喜爱的展品。另一方面,小尺度的空间可以给儿童一种安全感和亲切感。根据儿童领域相关理论:不同于成人的亲昵尺度为3m,儿童的亲昵尺度为1m;成人公共距离为3.75~8.00m,而儿童为1~3m。在空间营造上,高度为1m 左右的门洞可以为儿童提供亲切感。如犹太人博物馆为儿童专设的娱乐空间中,儿童入口的尺度基本上为成人入口尺度的一半。

在空间色彩方面,有研究表明儿童对色彩的偏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由暖色调向冷色调推移的倾向。学前儿童在博物馆中需要感官刺激来激发他们对博物馆的兴趣,在注重儿童感性认知和主动参与的空间中,相关的色彩设计可多应用一些他们相对喜爱的红色和黄色。而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则需要在博物馆参观中学到知识,在注重儿童思考学习知识和需要专人指导的空间中,相应的在一些针对大孩子的讲解展示空间中可多应用这个年龄段儿童偏爱的冷色调,如蓝色和绿色。此外,在一个博物馆内不同的展区使用不同的主题色彩也会丰富儿童的参观感受。

(2)注重丰富儿童的视听体验

在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在展示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达到丰富的视听体验已是一种十分受人欢迎的展示方法。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视听设备儿童可以方便利用这些设备查询和了解博物馆展品的更多内容。这样的设备在可以较多的运用在自然科普类和专题历史类博物馆中。通过球形银幕、环形银幕、3D银幕等放映一些科普短片也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展示手法。

(3)“参与式”展示

“参与式”展示为儿童提供模型制作空间、加强触摸实践体验。“参与式”展示的出现,大幅改变了博物馆与观者的关系;传统禁止触摸、仅可观看的博物馆戒律被打破了,观众不仅可以自由自在的触碰、操作展示品。参与式的展示对于儿童观众的博物馆学习是具有正面影响和帮助的,透过展品在操做过程的趣味性及高参与性,能引发儿童学习的意愿与需求。博物馆展览中采用多种参与式展示形式,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更有易于让孩子们沉浸于科学艺术氛围中。参与式展示形式主要包括观看式展示、倾听式展示、闻嗅式展示、互动式展示、体验式展示,使其参与度不断提升。参与式展品有时是以激发儿童的知性经验为主要目的,如:观看各种错视图案,尝试坐在不同材质的椅子上,观察流体流动的轨迹等。此类展示往往可以得到孩子更用心的体验和参与。在鄂尔多斯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儿童可以使用挖掘工具模拟考古,像考古学家一样对文物碎片进行编号、拼接、修复、组装;在陶艺区儿童可以亲手制作陶塑,将陶泥变成一个个艺术品,从而了解瓷器的制作过程。

3.2面向儿童的主题会展活动设计策划

除了博物馆、专卖店,一些临时的面向儿童的主题会展活动也是展示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会展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定性和较强的活动性。例如动漫节、乐高积木展、几米漫画展、立体书展、Kitty猫纪念展等等。这些展览活动往往是家长与孩子周末的好去处,不但娱乐性强而且为家长与孩子提供了良好的亲子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1)空间布景

这些会展活动的临时性决定了它们通常是举办在一些已有建筑环境内,例如大型购物中心、图书馆、社区中心等。所有这些空间都是可以进行内部装饰、改造从而使其更个性化、更活泼、更容易得到儿童的喜爱。例如上海浦东嘉里中心的圣诞活动布景,为孩子们搭建出一个精美奇妙的精灵王国场景,孩子们可以穿梭在其中,钻进城堡里合影拍照。

(2)让儿童边学边玩的游戏活动

在面对儿童的会展活动中想要高度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讲故事和做游戏是最好的方法。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和家长对展示主题更加熟悉。然后由故事转变为游戏,创造一个环境或任务增强孩子与家长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也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亲子关系的“推动者”。游戏不但能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也能加强他们的沟通能力,使他们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

城市公共空间中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的过程中,儿童会用所有的感官来体验、认识和思考周围世界,另一方面儿童在参加会展游戏活动中也能使自己的肢体协调和运动能力得到锻炼。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中面向儿童的展示陈列设计,应该以满足儿童的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只有以儿童的角度来规划空间、设计陈列道具,才能创造出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展示展览空间。

面向儿童教育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设计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在运用儿童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亲子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具有代表性案例的基础上,对面向儿童教育的展示陈列空间的设计做了初步的理论总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儿童和社会对展示陈列空间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存在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设计方法和设计策略也要不断的改善。因此,面向儿童教育的大型综合展览展示馆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儿童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创新的。

参考文献:

[1][加]安妮・萨瑟兰著 儿童经济[M]王树勇译 中信出版社2003.3.1

[2][西]西蒙・托伦茨・费尔南德斯.徐侃.古颖著 会展活动的创意与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