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6 10:32: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191-02
语文隶属于人文科学,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性、文学性、实用性。语文课堂是中学生提高文学素养的主要阵地,文学在精神、智力、思维上影响着人们,历史沿袭下的文学承载了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充分展示了民族的希望和勇气。它给予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独特体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情感沟通,在语言环境中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包含多个方面,它包含了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写作水平、文学思维艺术性以及基本文学知识体系等多个方面。文学素养的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与开拓性有积极的作用,把文学素养纳入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我国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并不乐观,文学素养并未受到各中等学校的重视,语文教学依旧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教育阶段。为改善目前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确立文学素养的学习动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对课程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成果。因此,要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学习动机,首先就必须增强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传统语文教育的照本宣科、教学方法的生搬硬套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文学的要求。学生希望在语文课堂上学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再是停留在基础语文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还有对更深层次的文学探究,追寻新时代下的文学发展趋势。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寻找有效的教学模式和途径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最终对文学产生兴趣,提高文学素养。比如,引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声、色媒体的直观性和丰富性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所在,感受文学作品下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应注重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构建文学素质培养的学习动机。
二、引导学生阅读文学著作,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中学教育的阅读能力培养仅仅局限于课内阅读或者考卷阅读题型的分析。中学阶段学生在巨大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下,几乎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长此以往,对文学的鉴赏和欣赏能力也会逐渐淡化,最终导致文学修养逐渐降低。这在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错别字、语病、词不达意等。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校必须为学生创造拓展文学素养的机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比如举办文学讲坛、文学欣赏等启发学生多看、多想;学生则应主动广泛阅读课外文学作品,在赏析中提高文学鉴赏修养。
三、广泛阅读,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文学素质的培养是在一本本好书中构建起来的,在阅读中积淀文学知识,开创想象力,在思维的感知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中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很小,无论是阅读的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够。据此,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时段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抓住他们的特征,引导他们从课外生活开始文学作品阅读,紧扣这一点,以文学作品阅读为主线,最终使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充满兴趣。阅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对这些别致新颖方式的实施。比如,引导学生吟诵诗词,通过课外阅读与课内相结合的方式,把诗词歌赋的教学阵地延续到课外。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在习惯中逐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逐步向文学素养靠近。读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发散思维,它带给我们的成效往往不是一两天能看到的,而是在不断的累积中汇聚成巨大的力量。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的阅读从硬性规定到后来兴趣而为。每一阶段都要为学生推荐书目,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及深,由近到远。由此,在开放、互动的环境下,加深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营造班级良好的阅读文化氛围。
四、文学是思想与情感的聚集地,是灵魂与生命的艺术创造
要提高文学素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就必须学会积淀情感、学会情感表达,要用美的眼光来学习语文,将感情融入文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体验是文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它将语文学习的境界上升到了思想和精神层面。没有情感和思想的创作是缺乏灵性的,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与读者学者之间的心灵交汇、情感沟通,这便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思考的好习惯。语文阅读不是简单的信息浏览,它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将生活经验与文学语境相关联,对文学作品做出深刻理解和分析,感受文学的人文精神。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再别康桥》一诗时,可以借鉴这样一种虚实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体悟其中的情感境界。首先让学生通读整首诗,勾划出其中的几个意向,比如云彩、青荇、浮萍等;然后教师播放诗朗诵音频,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脑海中将这些意向串联为一幅画;最后让学生讲解通过自己的描绘作者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情感基调。文学是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只有产生共鸣,文学才能在学生心中体现价值。在语文学习中多思考,多想象,把现实经验与情感体验相结合,从而在文学欣赏中培养文学素质。
语文教学旨在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语文是我国母语教学的基础,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在中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语文不仅是教学大纲的内在要求,更是文学素质培养的重环节。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要求培养全民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这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还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古代诗歌是古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诗人用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感情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诗人,甚至同一诗人的不同时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反映到作品中也必将出现不同的风格和思想,这就要求在学习古代诗词时应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古代诗歌的发展情况及其特征,以至著名诗人的生平经历等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如,比较杜甫的《望岳》《登高》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两首诗,同为杜甫所作,但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前者写于杜甫青年时代赴洛阳应进士举落第后游泰山时,诗中描绘了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自己渴望攀登绝顶的心情;而后者写于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在雄浑开阔的秋景描绘中流露出浓重的感伤情调。
二、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学习古代诗词需要学生对诗词中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体验、领悟、理解、玩味,从而得到审美感受,这就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首先,应学会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在阅读学习作品时,不能单纯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而是要以当事人的身份投入到作品之中,从而体味、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如果学生能够联系诗人青年时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政治理想,中年时期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晚年时期的贫病交加的窘境困顿,能够把自己置身于作者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当中,就会仿佛看到一位形容枯槁、颜色憔悴的老人禁不起秋风的猛急,独自站在高处,面对飘落的枯叶、东去的江水,看到飞鸟归巢、猿猴悲鸣,自然会产生和诗人一样的悲秋之感,悲叹秋景的苍凉,也悲叹落叶归根、江流入海而自己却流寓他乡、常年在外,更悲叹自己年老多病独自登高的苍老、衰弱和孤独。只要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认真体会,就不难感悟出诗中所流露的浓重的感伤情绪,也就不难发现诗中景物雄而带哀、壮而含悲的特点。
其次,要调动联想和想象。要正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诗歌所描绘的景物在头脑中呈现出来,或者由此及彼地去把握作品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习时,如果能调动联想和想象,把诗中的意象在头脑中合理的复现出来,前者就会呈现一幅以广阔大漠为背景的孤烟直上、长河映照、夕阳艳丽的奇丽壮阔而又静寂的图画。而后者,更是一幅绝妙的水墨山水,在“夕阳西下”的背景之下,荒凉的古道上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在踯躅前行,周围的景物是那样的萧瑟凄凉,这样的画面包含了游子在漂泊流浪中无尽的怀乡之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不愧为“秋思之祖”。
三、应了解古诗词的一些基本特点
我国古典诗词一般具有短小精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是和诗词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分不开的,因此要准确地把握诗词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应了解古诗词的一些基本的特点。
首先,应了解古诗词的题材特点,因为题材往往是和艺术手法紧密联联系的。我国古典诗词按内容有无较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大致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对于叙事诗,其常用的表达方式为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在学习时应注意考虑叙述的顺序,叙述描写的方法,议论抒情的方式等等,能够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会大有帮助。如阅读白居易的《观刈麦》:“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阅读这首诗,如果能考虑到以下这些方面问题,那么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也就不难把握了。1)诗的主要表达方式为叙述和描写;2)诗中出现的人物有:贫妇,子,闻者;3)结构安排的顺序为由拾麦推及原因;4)描写方法及作用:运用细节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贫妇的贫困,衬托其悲苦;5)抒情方式:间接抒情,作者对贫妇的同情,对横征暴敛的批判寓于叙述描写之中。通过以上思考,学生就不难把握作者于质朴的叙述中表现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对横征暴敛的批判。
对于抒情诗,我们应重点考虑写景和抒情的关系,是先景后情,还是先情后景;是乐景衬哀情,还是哀景表乐情等等,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再结合上面谈到的注意事项,诗词的思想感情也就不难把握了。
其次,要了解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及用韵特点。
李祖荣在《浅析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石作用——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思考》中提到:“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在对学生语言、认知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同时也担负了道德与审美的教育作用”。可见,小学的语文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是较大的,而文学素养在这里是指学生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以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文学意识是指文学作品引发的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的目的及重要性
我们所说的文学是指包含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之类的文体,而文学素养则是一个人或者组织在文学的创作、传播和交流等行为及语言、思想的水平。而要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就要知道什么是语文。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及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统称。在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语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时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可以说,语文作为主要学科,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桥梁。培育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激发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潜力和兴趣,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培养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他们的个性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古至今,教学都按照“因材施教”的方法去教学,但是在实际中,能做到的是少之又少,很多小学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单一,甚至有些枯燥。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只能机械的学习,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小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严重缺乏。
教师的儿童读物阅读量少,小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到的知识太少。对于小学生来说,儿童阅读物就是他们开阔视野汲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但是在课堂上,小学生只能学到书本的知识,他们对文学的感悟能力不强,对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不强,的享受不到文学带给他们的乐趣,教师阅读量过少,没有充分发挥对小学生的启蒙教育作用。
三、培养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的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是处于语文学习启蒙的关键阶段,如何学好语文,为其他科目打下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乏味,很难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培养小学生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是产生了很多的阻碍。21世纪是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节省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多媒体在声音和视觉上的运用能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吸收知识,牢记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多种文学体裁作品,拓宽文学视野
小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过少,要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既非常贪玩又非常爱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且阅读的内容要多种多样,阅读多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可以让小学生的文学视野得到开阔,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形成。培养小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让他们在今后的沟通、交流、为人处事等方面得到提升,提升个人魅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学读物中的内容
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学的写照。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作者从生活的感悟中得来的,其中包含的生活哲理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应从小抓起,小学生在读物里徜徉文字的海洋,在里面看到了一个用文字构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小学生学到他们从未遇到的知识,然后结合生活实际,用书本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这种书本与生活结合的方式就是培养他们文学意识和文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四)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小学生要养成动笔的好习惯,在文字中培养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小学生每次考试都会考到作文这一项,但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都写得不好,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平时很少动笔,不仔细观察生活。小学生从小要学会写日记或者动笔随时记下的生活中的感悟,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这些记录下的东西就成为了写作的素材,就不愁动笔没东西可以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增加小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不光是在课堂上教授,更要在生活中去慢慢养成。我们不但只看到培养文学意识和文学素养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在另一方面,要看到小学教育对中国百年教育大计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灵活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知识,而是当成一门兴趣学科,让小学生在学习里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3—0032—0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语文课程一要“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二要“服务学生专业学习”,三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大纲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强调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 对中职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每一位从事中职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绝大多数的中职生不仅在学习上有很多的不足,而且其中一部分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与心理、人格、情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据对某市十所中职学校1200名在校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有21.6%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不稳定心理倾向。近年一些从事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人士发现,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中职生违法犯罪的案例也屡屡见诸于报刊、电视。虽然中职生身上种种的不足和缺陷成因复杂,但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生忽略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忽略了自身思想品德的修养。
培养中职生人文素养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经常举办艺术节、书画展、读书演讲比赛、“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等等,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气息中得到熏陶。再比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一些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在校园内放映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经典影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但是,没有哪一项活动能够与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和功效相媲美。
二、 中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2009年1月,国家教育部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大纲》,在语文教学时数的安排上,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中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家已逐渐意识到,文学作品的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 语文教师如何对中职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首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搞一言堂。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给他们充分表达阅读感受的机会,而不能把教师个人的理解和感受强加给学生。课堂上必须要有学生积极的情绪及思想的投入,有师生的感情共鸣,有心灵的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和感知文学作品的理想境界,在博大和深远的意境中逐步提高对文学的兴趣,逐步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04-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教师应当在达到中学语文学科主要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教学特点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当地尝试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 增强意识,充分认识科学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科学素养通常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而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语文教育所说的科学素养与自然科学所说的科学素养有着较大的区别,前者所说的科学知识,主要是指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阅读知识以及文史常用知识等。至于文选中的科普文章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应让学生读懂,但它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习语文学科应达到发展语言能力,提升写作水平,拓展思维能力等基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全面培养科学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与行动能力。目前,中学生对高新科学技术知识和科技发展了解较少,中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正处于逐步培养养成阶段。中学生对于伪科学及封建迷信的辨别能力不强,对学科、专业、科学研究的理解了解程度较低,对于科学素养养成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紧迫的意识,往往认为那是上大学以后才要考虑的事项。多年的高中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由于没有充足的科学素养知识,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的理解认识能力,在高考结束后的志愿填报、专业选择、志向安排上显得很盲目,出现了上大学后对所选择的学校、专业兴趣不浓,甚至出现许多厌学、改专业,甚至退学的情况。因此,在高中教学阶段,有必要利用适当的时间、渠道与方式,渗透科学素养养成教育。
二 见缝插针,探索利用多渠道教育的途径
高中语文教学中科学素养养成教育渗透的途径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文教学的课堂,综合施教;可以通过老师教学备课,有意识地筛选科学素养的教育信息,扩展科学技术知识阅读内容;可以在写作教学中落实科技知识教学内容;可以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容量大、技术新颖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提升计算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要充分认识网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的上网观,要把网络作为了解科学知识,获取科学信息的来源渠道等。
当前,由于中学教育的体制机制问题,中学生在校学习较少参与实践活动,作为语文老师,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阅读、写作、讨论、论坛、班级管理、社团组织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寻求科学真理,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及创造意识等。教师可配合教材设计,组织结合科学素养能力培养的内容,还可与家长联合起来,让学生参与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的各种实践活动,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实践、探索、质疑、创造。培养他们求真务实、勇于质疑批判、积极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 关注生态,全方位践行科学素养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课文内容也变得更加的广泛,它的触角延伸至家庭、社会、自然、人文、历史等方方面面。面对内容丰富的教材,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从而使学生在知、情、意各方面全面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简单的说教就可以得来的,也不是上政治课能灌输得了的,它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最好的材料莫过于经典的人文著作,经典的人文作品自会把高洁的审美情趣、丰富的知识视野、高尚的思想、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给传递。不过,限于高中生的理解、领悟能力还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将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传送给学生,还需要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全面而正确地解读教材,挖掘出丰盛的人文素养来滋养学生。
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就可通过配乐、图片、反复的朗读、涵泳字词、想象联想,引导的学生去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如诗如画的意境及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与追求,以便日后能成为一个有着高尚的情操与高洁志趣、甚至能创造美的人。
二、优化课堂,实施人文教育
新课程的改革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更加注重生活体验,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情唤情,意图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美好情感,从而熏陶学生性情,“润物无声”地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朱绍禹先生说过,“教材可能是一个人一生中接触的最重要的读物,它的力量可能影响着受教育者一生的思想和行动”。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转变传统的教师定位,优化课堂教学。变教师作主体的“一言堂”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民主课堂,并在课堂上充分实施人文教育,一步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教学鲁迅的《祝福》第二课时,我设计的主问题只有一个:你认为害死祥林嫂的最大的凶手是谁,为什么?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自主思考之后,与同伴和老师交流讨论。这样一来就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交流合作性,而不必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也不一味地只充着少数积极发言分子的听众,从而获得独立的思考权与发言权,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思辨能力、有独立人格的学生。
三、创设情境,激发人文情感
教材中的大多数选文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情感,都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潜在的巨大影响。但有些人文情感较有隐蔽,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才能显现出其情感内涵,让学生感知并受到情感熏陶。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把自身的情感融入作品境界,融入作家的生活体验中,进而在教学中,运用生动的语言,配以恰当的表情、手势,或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一定能更好地凸显作品的情感内涵,从而诱发出学生的情感,使其受到人文情感的陶冶。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46-01
生物学科隶属于自然学科,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生物教学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轻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很多生物教师认为,德育教育的渗透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应是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的事情。生物作为一门理科当然应更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支配下,生物课堂教学往往把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截然割裂开来,把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严重对立起来。然而,笔者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始终觉得这种理念和做法违背了生物学科的精神实质,也违背了教育的真谛。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生物教学除了从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了解世界基础和先进的生物科学与技术,鼓励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还“强调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它明确指出,要“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要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要让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激励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还要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紧密结合文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拓展课前,关注生活引思考。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主阵地都在课堂,但它的外延绝不局限于课堂。生物教学也是如此。教师的知识传授主要在课堂上,但学生的获得、人文素养的培育有时却在课前。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都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准备,或开展社会调查,或搜集有关资料,或初步尝试实验……这不仅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还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社会调查、自己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融入社会,真切地让自己变成了社会生活的一份子,而不仅仅是旁观者。这有助于强化生物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助于让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有助于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和思考。
2.立足课堂,结合文本共商讨
1.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1.1 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奠定基础。如,学生解数学题时,若是不能理解题干的意思,是无法把这道题解出来的。
1.2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1.3 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国家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是相吻合的,通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2.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养的培养策略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要关爱学生、善待学生,像学生的长辈一样包容学生犯的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爱和温暖。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间接的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其次,教师注重有效的课堂导入,利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黄果树瀑布》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查找与黄果树瀑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课堂一开始教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节假日出去旅游的时候发生的小故事,并展示自己出去旅游时的照片,并询问学生去过哪里旅游,在以后的假期中想要去哪里旅游等问题,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自然的通过向学生们推荐一个旅游的好去处引出黄果树瀑布,然后展示或播放与黄果树瀑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开始文章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播放视频,将黄果树瀑布直观的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可以利用游戏、画画、猜谜语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教师要要认真的阅读教材,深入的挖掘教材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以《雨点》的学习为例,这是一首儿童诗,主要描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状态,体现了雨点在不同状态之下的不同情调。教师在准备这首诗的教学时,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选择天气阴沉或是下雨的时候学习本课。课堂上教师询问学生"外面天气阴沉沉的,同学们觉得会下雨吗?"学生们一定会说"会。"然后教师接着询问学生"同学们,你能描述一下自己见过的下雨的情景吗?雨点会落到哪些地方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下雨场景,思考雨点可以落在什么地方,然后自然的让学生阅读这首儿童诗,了解雨点落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状态。随后,教师带领孩子们跳出课本的限制,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仿照儿童诗中的句子的结构自己编一首儿童诗。如,雨点落尽花丛里,在花丛里歌唱。雨点落进树林里,在树林里玩耍。雨点落尽喷泉里,在喷泉里洗澡。雨点落尽荷叶上,在荷叶上打滚。下雨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亲眼见到过的,在教学《雨点》这一课时,教师合理安排上课的时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雨,自然的引出学习的主要内容。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
1 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的素养
1.1 知识素养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以及与语文学科相近、相关的知识。其次,语文教师也应掌握一定的教育专业知识,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能避免盲目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语文老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先进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双方的交流、沟通、启发与补充。
1.2能力素养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愉快和高涨的学习情绪,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乐学、爱学。
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想更好地进行新课程的实践活动,教师也必须具有合作能力,单兵作战已不可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逐步走入课堂,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带领学生在丰富的知识海洋中自主探究,寻求答案,提高学习能力。
新课程明确指出:“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在新课程标准下,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知识,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扎实的业务基本功,还得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只有这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素养提高才成为可能。
2在学生素养提高方面,教师可以尝试的方法
2.1在兴趣中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语文学科的带有情感的倾向。趣味性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学习语文,关键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特点,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设计如何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其中利用电教手段通过多媒体对知识加以形象化、立体化的展示,会使得语文知识形象、逼真,从而更深地将知识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通过开设影视鉴赏课,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并在鉴赏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多彩的语文活动顺利开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了无限的回报――知识的积累。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生活充实起来,达到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素质更大程度的培养的目的。
2.2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在一个个美丽的时刻,用人类文化的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让阅读成为学生“诗意栖居的家园”。
我们应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欣赏地读,陶醉地读,美美地读,自由自在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精彩,最终达到语言的内化、语感的培养、情感的升华、审美能力的提高及思想境界的飞跃。
2.3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新教材加重了课程的文化比重,文学作品占60%以上,加强了文质兼美的古诗文及现当代的名家名篇,选编进一步提高了语文学科的文化品位与价值。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教师应主动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从课堂教学本身努力提升学生素养。
以鲁迅先生为例。作为中国旗手的鲁迅先生,对中国旧文化有着深邃的洞察力。但是由于鲁迅作品思想的深刻性以及时代背景等诸多原因,对于鲁迅作品的学习学生总停留在表面,甚至有学生对鲁迅作品造成误解。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思考判断能力及语文素养,我们介绍了许多文章让学生从各方面了解鲁迅,了解鲁迅作品。如陈思和的《再谈鲁迅骂人》,孙郁的《被亵渎的鲁迅》等,让学生更深刻感受鲁迅的伟大人格。
外国作品《我的呼吁》《我有一个梦想》等作品,很好地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取向问题、生活方式的选择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向感情趋于冷漠的现代人传达了一种甘于寂寞,为了真理、兴趣、理想不懈追求不惜奉献甚至牺牲的精神,对当今生活条件优越的中学生来说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配合课文阅读,在影视鉴赏课中放映《美丽人生》《甘地传》等优秀影视作品,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使他们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在语文学习中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为今后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要在教学中担负起培养科学素质的责任来,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助一臂之力。
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要求中,多次提到要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如“利用教材中的科普知识培养小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的教学要求写进了课文的“导读”中,明确地要求在落实的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一年级下册第八组导读: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导读”中有这么一句话“同时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立志为祖国现代化作贡献的教育”;四年级下册第三组“导读”中写道: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加科学知识,受到爱科学、学科学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从这可以看到语文学科对培养科学素质的注重。
二、在语文学科中培养科学素质的策略
(一)通过挖掘课本题材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语文教学并不是一门可以独立的学科,在它里面也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介绍在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的发明,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为孩子们解开一个又一个谜。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组就是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三年级下册的第六组课文是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有写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还有展示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每一册中都少不了科学知识为专题的内容,这不但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而且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的精神。
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后,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一步发散思维,海阔天空地畅想,激发他们探索奥秘的兴趣,或者布置学生写一些结合课文内容的短小幻想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除此之外有关新材料、新能源、空间科技、生命科学等现代科技知识,可以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将现代科技知识传输给学生,从单纯的语文教学转向“有关科学”的综合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充分利用语文素材培养小学生科学观。
科学观顾名思义就是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
只有具有科学观的人,才能在今后高科技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科学品德是从事科学活动的灵魂。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可用科学家的事迹,科学成就等,对学生进行科学基本道德、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教学《詹天佑》、《李四光》、《居里夫人》等课文时,要教育学生懂得科学探索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对科学成就感的向往。
此外,还可以举办故事会,通过让学生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进行科学精神教育与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懂得了探索科学奥秘,掌握先进技术,都要付出辛苦劳动和一定代价,遇到挫折和失败要锲而不舍,不断进取。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1、巧设问题,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兴趣往往能诱导孩子探索知识的奥秘,对科学产生热情和向往,并能使孩子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乐趣。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关科技内容的问题,以此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学习《月球之谜》时,通过提出“你最想了解月球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研月球的兴趣。类似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解答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去学习。
2、积极引导,授予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更迅速地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更准确、更透彻地理解科学知识,它一经内化就能使智力得到发展,从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图言文结合,教会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懂得观察、一边观察一边想像的习惯。如读完《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启发学生做增补内容的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从而使学生思维扩展性和创造性也相应得到提高。
3、课外延伸,传授科学的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1902
地理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不仅仅是通过地理学习而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与观念,更是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由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观念等组成。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体验、感悟的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浙江省早在2006年就采用了湘教版地理教材,解决了以往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等问题,采用模块教学。每一个模块都由正文、图像、阅读、活动四部分组成。湘教版教材丰富的阅读材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师也应注重收集教材之外丰富的案例,以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地理教学与人生哲学的结合
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第一部分,主要讲解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人类宇宙观的形成以及宇宙的范围,教材中提到:“与茫茫的宇宙空间相比,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只是‘沧海一粟’。”从中可以折射出:对于宇宙,我们都是沧海一粟,人类非常的渺小,别过度地高估自己,别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
教材必修一的第63页活动第3题:“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试解释其原因。”通过哥伦布两次去欧洲的比较,除了帮助教师引起学生学习洋流的兴趣外,还表达了这样的道理:做事情不要想当然,自以为是地认为最短的路一定就是最快的路,不要刻意地去寻求一些捷径来替代自己必须付出的努力。在那条最短的路上,很可能会堵车、会有陷阱、会有诱惑等等,延缓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反而那条相对显得远的路,却因为它的远,很多司机不愿意绕路,结果这条路却更通畅,更节省时间。学会适时地转弯,适当地后退,会帮助我们更快地到达终点。
教材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主要讲解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以及区位选择。区位论也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各种各样的选择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的,利用区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没有最理想的选择,只有适宜自己的选择,或者说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整个高一关于区位方面的内容都在说明这点。无论是几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传统、新兴工业区,还是聚落、交通、商业,都是如此。
二、地理教学与文学素养的结合
地理课程的涉及面非常广,将语文的诗词歌赋、成语故事等与地理教学结合,在增加地理教学趣味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体会地理课程的博大精深。例如在学习“晨昏线”概念时,可引用网络上的一首诗:
晨昏线
在宇宙中,守望地球。一条界线,将地球分割为黑暗与光明,晨昏线。晨线上的一切,时刻都在迈向光明;昏线上的万物,永远都在坠往黑暗。假如让你选择,如果可能的话,你愿意永远与晨线同步,还是终生与昏线相伴?我――选择站在晨线与昏线的交点处。放眼四望,以俯视大地的眼光,将地球上的一切――黑暗与光明,尽收眼底。并且,将它看个透彻。
这样既不用枯燥地讲解晨线是什么、昏线是什么,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教材必修一弱化了“地转偏向力”的原因,教师可引用唐代诗人胡玢的《庐山桑落洲》,通过与诗句结合的形式解释地转偏向力对河道及河口的影响: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在讲解“地质构造以及构造地貌”中的“背斜与向斜”这个知识点时,可引用成语“虚怀若谷”:我们应该拥有谷(向斜)的虚心和谦逊,乐于接受别人的教诲和意见,不断地成长,最后成为高高的山岭,而不要去学习那一开始就非常高傲的山(背斜),不肯低头、不肯学习。同时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管从地貌看是山,抑或谷,都应该从岩层本身的弯曲或者新老关系来判断是向斜还是背斜。
三、地理教学与艺术、美学素养的结合
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赫特纳曾指出:“在理论的地理学以外,还有一种美学的地理学。”地理涉及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内容。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可获得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培养审美的情趣与自身内在美的气质。
教材必修一第10页“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这部分内容,采用活动的形式,通过表格的比较以及一系列的问题,分析了地球存在生命的主客观原因,可以看出:每一步都要恰到好处,没有任何的偏差,造就了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这使得学生明白我们的存在并不容易,并w现出了自然界的灵巧之美、神奇之美。同时,也告诫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教材必修一第44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这部分内容,采用表格的形式,充分展示大气如何削弱太阳辐射,让学生从中体会自然界是如此美妙和神奇,一切安排都恰如其分: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少有削弱,可见光大部分可以到达地表,从而让地球得到应有的能量;臭氧吸收紫外线,但并不是完全吸收,而是让部分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起到杀菌的作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极容易被散射,造就了蔚蓝色的天空、绚丽的朝霞与晚霞等等。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于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价值和合理性。
教材本身内容丰富多彩,蕴含了无数美的材料。学习“地球表面形态”,能体会到东非大裂谷的壮观之美、大西洋的广阔之美,也能体会到华山的险峻之美、庐山的奇秀之美、黄山的雄壮之美、泰山的精巧之美;学习“大气环境”的内容,既能联想起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轻松,也可想象出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紧张。此外还有海边的惊涛拍岸、沙漠的海市蜃楼,无一不在昭示美的情景;人类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环境,体现了智慧之美、思想之美、力量之美。
地理学科以其特有的学科体系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的特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学生进入社会后,可能会遗忘曾经学过的地理知识,但是能够较快、较准确地认识、观察客观事物,并对一些棘手的人地关系问题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置,这正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