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6 10:32: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讲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教师稍加点拨诱导的教学思想。
孔子启发式教学与现代的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恰当时机启发点拨。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时,我抓住第二节“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设问。“本文哪些地方时写喜的,哪些地方是写忧的,各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分组讨论。学生热情之高涨,讨论之热烈,见解之深刻,是我所料不及的。
启发诱导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一次语文教学公开课,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介绍林黛玉进贾府的行程,整体把握课文;接着抓住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品读赏析;然后结合现实生活,开展辩论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在奉送真理,而是让学生如何活起来了。启发诱导式教学的目的是“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鱼”只能解一时之饥,“授人以渔”则可以受益终身。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之一,历经两千多年的不断演进,仍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由于生活经历不同,存在着差异。今天的教育,实行班级授课制,授课一种模式,作业统一布置,考卷全省一张。限制了学生特长的发挥,导致了学生在思想性格、基本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
从学生的思想表现以及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待后进生,要多鼓励,多看进步,抓住转化契机,促进学生转化。在学习上要求起点要低,重视基础知识,让他们“吃得了”。对待中等生,要帮助确立奋斗目标,让他们跳一跳品尝成功的快乐。在学习上要求进步大,重视能力提高,让他们“吃得饱”。对待优等生,要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帮助总结学习经验。在学习上要求起点高,重视拓展知识,让他们“吃得好”。
每一位同学身上都有金子一般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鼓励,因材施教,这样在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得到提高。
三、快乐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这句话把学习心理分为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孔子重视学生乐学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在我教学的四年中,学生厌学、烦学现象很严重,往往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是压在身上的一个大包袱。乐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迷上了学习,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是快乐的事。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看教师如何运用教学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见的方法:一是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拓宽教学思路,在语文教学中恰当一些精彩的故事,或配以多媒体教学;三是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设计独到新颖,让学生感受到每一堂语文课都有新意;四是开辟语文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比如辩论赛、朗诵比赛等。总之,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能“吹皱一池春水”,换取“满园春色”。
四、慎言敏行
作为君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这些话都是强调君子要言行一致,强调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学习去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69-02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根本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而对人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本阶级、本集团思想政治等意识形态方面影响的社会活动 [1]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大学生,继而引导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当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亟须破解的一个难题。
孔子的教育思想经历三千年的历史积淀,越发显现出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它所闪耀着的人性光芒。他的教育思想对于理想人格的培育、自我修养的加强和道德教育产生弥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当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极具借鉴价值。
一、“君子谋道”――关注理想与直面现实的自然融合
孔子教学有着明确的理念。子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君子、小人的判断标准不是身份的高低,而是道德修养的高低。孔子的教学理念,就是通过教育,使各种人才都成为有修养、有境界的“君子”,从而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道”的不懈追求。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谋道”就是“志于道”。孔子认为,君子“不谋食”,不是否认君子作为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是认为君子不应当过分追求物质生活或者物质欲望。在“谋食”之上,是君子更应该追求的 “道”。按照一般的解释,“道”就是真理。君子追求真理是其职责所在,孔子更强调的是君子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他认为,君子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义务。君子最高的理想追求是“仁”。“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仁”包罗了从“德”的最高观念到一般道德规范的范畴,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
孔子不仅明确君子的理想追求,而且指明了实现理想的路径。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要承担社会责任,追求“仁”,就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实际上,勤于讲学,闻义而行,不善不改,都是为了 “修德”。孔子还认为理想信念对于支撑人追求“仁”,完善自身人格的巨大作用,要求“志于道”并“死守善道”。
孔子的教育理念对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意义甚大。尽管国家多年来一直要求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利”的泛滥使得大学弥漫着一种物欲和浮躁的空气。单就中国大学博士生的培养而言。据新闻媒体报道,“1999年以来,中国博士生规模迅速膨胀3倍,仅2008一年就颁发了43 759个博士学位,数量与美国相当,而质量却遭到越来越多的诟病。”[2] 类似于“”的办学,其普及高等教育、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职能在逐渐丧失,大学的“传道授业解惑”之独立精神逐渐让位于“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日趋功利性。庞大的“考碗”队伍、浮躁的学习态度和理想信念的沦丧都在印证着大学的沉疴。当然这由于中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引起,与当前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有关。但这也从某种层面上说明,让大学的终极关怀体现在对“人”尊重上,让大学的职能真正体现其负有的教学、研究、服务的职责,让大学出现更多“仰望星空的人”,是大学教育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义务。
二、“子以四教”――知行合一和德才兼备的完美统一
贯穿孔子教学理念的教育内容,体现在他的“子以四教”上。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是“六艺”,但是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即“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文”就是古人积累的一切文化知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文献是《诗》、《书》、《礼》、《乐》,即“以诗、书、礼、乐教” [3]。孔子十分重视文化典籍的研究,但是他的教学不是强行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述”的过程中,赋予新的意义,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述”的最终目的是在学习古代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这就是“以述为作”(冯友兰语)。“行”指的是实践。“行”是对“文”的目的的进一步阐发。孔子固然很重视“文”,但是他更重视“行”。他所倡导的“学而时习之”、“行有余力,则以为文”说明比之于“文”,“行”更重要。但是,孔子并没有将二者割裂开来,孔子主张在实践的指导下学习,所谓“见贤者思齐焉,见不贤者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都说明在实践中处处都是老师,只要勇于实践,自然可以得到学问的提高。孔子强调“文”和“行”体现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统一,是“知行合一”的重要表现。
“文”、“行”之余,孔子强调的是“忠”、“信”,是品德教育。“忠”是指“忠恕”之“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为仁之方”,即实现仁德的方法。“忠”是对人的一种基本态度,由衷地、发自内心地对待别人,方可赢取别人的尊重。“信”就是“言而有信”,其含义是讲信用、讲诚信,诚恳待人。孔子教育学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个人即使有很好的学识,如果缺乏诚信,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由此看来,“忠”和“信”是孔子教学的基本点,也是孔子所要塑造君子基本要求。
纵观孔子的“四教”说,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知行合一以及“修德”的重视,而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匮乏的。例如,许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沦为老师的“一言堂”。一门介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课堂,授课方式是老师介绍、学生记录、考试考笔记,而很少让学生自主研究存在于在他们中间最普遍的问题,再相互交流心得和成果,进行思维的碰撞,锻炼科研能力。从孔子的教育内容上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点:一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结合大学生特点,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研究一些和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发研究和思考的兴趣。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落脚于对学生人文关怀上。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学习实际,引导其不断完善人格。
三、教学方法――学高为师与身正为范有机结合
孔子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颇有启迪作用。
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孔子倡导以身作则的师德思想,强调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感召力。教师应以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凡提倡学生做的,自己必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所做和所说的一致,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认为,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他常对学生说:“予欲无言”,就是说“我”不要再用言语来教人。学生就问他“子如不言,则小于何述焉?”(《论语・颜渊》)他回答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也是很明显地说明了他不重在言教的意思[4]。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前提是,自身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成熟的理论素养,方可使学生信服。
2.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孔子很重视个体的差异性,他对个体性格、能力、才智、兴趣等都十分重视。他的教育充分考虑了这些特点,他从这些特点出发,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发挥各自特长,得以全面发展。孔子因材施教决定了他的诲人不倦。“爱之,能不劳乎、忠焉,能不诲乎?”(《论语・宪问》)孔子认为,“诲人不倦”是师德最宝贵的品格,是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体现。同时,这也成为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和典范。
3.关爱学生、有教无类。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不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更重要的是“有教无类”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体现了他的博爱思想。同时,他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爱学生,不论出生贵贱,亦不论资质高低,只要诚心向学,就热心教诲。育人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对学生的发自肺腑的关爱是育人最高境界。当前大学校园存在相当部分贫困生,贫寒的家境、自卑的心理等因素都构成了他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所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真心地关爱他们,从而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
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孔子的教育思想将会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学产生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4.
[2]方可成,苏岭.博士“工厂”读博=赌博?[N]南方周末,2010-09-09(4).
[3]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践行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忠实信念,他在确定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对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自学教育等,对今天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因材施教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又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由此可见,孔子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根据学生的先天禀赋、智力差别以及性格特点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今天的语文教学,用的是同一本课本,课堂上一般也不作一对一的教学,这使得部分语文基础比较差、性格比较内向、理解力比较弱的学生难以理解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明者愈明,惑者愈惑”的状况,最终违背了“有教无类”的教学初衷。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必须深入浅出,并且注重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课余可以对部分后进生进行“诲人不倦”式的辅导,使后进生意识到,老师并没有忽视他们,反而更重视他们,之后老师还要用言传身教培养后进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部分优秀学生,教师可以建议其在完成课文的学习之余,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经典佳作,特别是四书五经等国学典籍,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修养。
孔子对自己的学生非常了解,所以他才能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施以教化,扬其所长,克其所短,发挥其最大的优势特长,使其成才,各有收获。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教。有的学生音质较好,普通话标准,笔者就经常让他朗读课文,甚至领读;有的同学写得一手好字,笔者就让他帮着抄写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能;有的学生比较自卑,不敢发言,笔者在课堂上就经常请他回答问题,给他讲一些励志故事,鼓励他大胆展现自己,增强自信;有的学生表现欲较强,笔者就让他担任语文课代表,以充分发挥该生的优势等等。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安排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取得进步。
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今天的语文教学,同样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譬如在对字、词的理解上,可以运用《说文解字》和《文字学》中的汉字“六书”造字系统对学生进行启发。如“羁”字,该如何理解呢?当学生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时,教师可以提问:这个字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代表什么意思?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求解,得出结论:原来这是个会意字,从网(罒),从革(皮革),从马,合起来表示用皮革制成的网络来把马络住。
对于讨论式教学,在《论语》里随处可见孔子与其弟子就仁、政、礼、义、孝、道、德、学、中庸、言行、耻、信、志、直、勇、修养、君子、富贵、生死、鬼神、天命、苦乐等问题,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对今天的语文教学同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当教师讲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为什么陶渊明会跑回去种田?从这首诗看,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还有哪些类似的田园诗?”教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时,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一些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回答,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来回答。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孔子还有许多非常独到的教学方法,如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方法依然可以运用于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见右表)。
三、“默而识之”
中职院校的语文课教学属于文化课基础教学,有着区别于理科教学的学科独特性,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还比较重视课文背诵,但越到初、高中(中职)阶段,要求背诵的篇目就越少。诚然,这与人的大脑发育有关——小学生属于机械记忆,高中(中职)生属于理解记忆。但笔者认为,这种语文教学思想是错误的。
孔子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竭力主张“默而识之”“多见而识之”,并认为“温故”才能“知新”。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延续了孔子这种教学方法,十分注重让学生诵读,要求学生从小便要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然后用一生的经历和思考去理解、消化和吸收。这种背诵的方法,使学生受用一生。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上,虽然教师自身应吃透文本,但无需全部灌注给学生,否则这种做法将会是一厢情愿,最后事与愿违——学生无需动脑,思想僵化,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用其毕生的教育经历阐述了沾溉后人的先进教育思想,孔子的教学方法、对背诵的高度重视及其卓越的教学效果,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对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加以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教学实践赋以新意,以期古为今用,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27-02
孔子的思想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一生广招弟子,在育人过程中始终抓住德育这一根本,因材施教。孔子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德育载体”一词,但他在德育过程中,对如何充分发掘德育载体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有许多独到之处。研究孔子德育载体思想,对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德育载体的主要内容及运用
孔子所处的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在农业劳作过程中,思想表达、情感交流等主要依靠语言文字和各种活动。在德育过程中,孔子就主要运用了语言载体和行动载体。
(一)语言载体。由于条件的限制,孔子所用的德育载体是最基本最原始的,主要表现为语言和文字。孔子充分发挥了这两种言语在德育中的作用。
1.口头语言载体。在科技落后的古代,教育教学手段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言传”就自然而然成为“教者”的首选。如何运用语言这一载体,孔子有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学生要善于发问。他把善于发问的人比作善于劈柴的人。面对坚硬木头的劈柴能手,他不会胡劈乱砍一通,会先找清木材的纹理,从容易部位开始,然后到硬节,最后功到自然成,难题自然解。其次,为师者要善于回答。他把善答者比作钟,对不同力度的敲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面对学生,应该是浅问浅答,深问深答。如果浅问深答,会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更让学生疑惑;深问浅答,则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达不到教育效果。那些想问问题,但又无法表达、无从问起的学生,要讨论交流点拨,如果还是不明白的,可以先搁置。等到学生的学识水平达到相应的高度时,“然后尽其声”。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硬套照搬书本知识来应付学生问题的人,“不足以为人师”。
学生善于问,教师善于答,这一问一答,在师生互动中长知识。例如,要帮助弟子们树立远大志向,孔子不是一味说教,而是先让大家各抒己见,然后逐步朝正确的方向引导。《论语》中有这么一个场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盍各言尔志?”子路先说:“我十分乐意把自己的座驾、衣物等东西拿出来,跟我的朋友一起使用,即使坏了也毫无怨言。”颜渊道:“我愿意低调做人,不炫耀长处,不邀功。”子路就对孔子说:“我们愿意听您谈谈您的志向。”孔子道:“让年老者安心,朋友信任,年轻人得到关心,这是我的志向。”孔子不把自己的思想直接强加给弟子,而是各抒己见,通过比较后让他们自己取舍。正是因为他善于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让其弟子受益终生。
2.文字载体。口头语言是一种听觉载体,既不便于留存也不便于传播。孔子要传播他的教育思想,必须修订并依靠文化典籍这一载体。据记载,孔子率弟子在外周游列国14年后,于68岁时又回到鲁国。鲁国当时新继位的国君鲁哀公虽然对他礼遇有加,“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也无意于官,就致力于修书来传播他的思想。当时王室已日落西山,礼崩乐坏,《诗》《书》残缺破烂不堪。面临此种状况,孔子异常忧虑,他一边研究夏商周三代的礼乐制度,一边整理《尚书》遗留下来的文献,把上起唐尧、虞舜,下至秦穆公所有篇章,“编次其事”。孔子编书,并非全搬古书,而是根据礼义教育的需要进行删减,“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晚年的孔子更是对《周易》爱不释手,不断钻研,详解《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育他的学生,三千人就有七十二人精通“六艺”。
(二)行动载体。行动是人们有意识的动作与作为的“动态载体”。在德育过程中,言传与身教是不可分的,甚至身教更有说服力。孔子强调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有真知,所以他把“行”作为教学的四大要求之一。他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同时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为了用好行动这一德育载体,他对行动载体的主体、目的、外律和内化等作明确规定。
1.行动载体的主体:个体和集体。从个体来看,首先是发挥行动榜样的作用。孔子处处以身作则,践行“仁”的思想。他周游列国,劳累困顿,有时受尽讥讽,甚至遇险,但他毫不气馁,初衷未改,豁达面对。《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及弟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的一片荒野里,干粮吃尽,饿得弟子躺在地上,但他依然不停地讲学、诵经、歌唱和弹琴。他这种一心向人“仁”的精神对其弟子影响很大。其次,发挥自省的作用。自省是孔子首创的十分重要的儒家德育方法,其要求人们经常要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是非善恶辨析,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弟子曾子更是把自省内容具体化,每天都要从与人共事、与朋友交往、学习等方面“三省”自身。自省方法至今还有重大借鉴意义。
从团体来看,充分发挥相互学习的作用。众多弟子,他们言行可以相互影响;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各自的长处与短处,然后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孔子认为,“相观而善之谓摩”,那些闭门造车,不与人交流的人,则孤陋寡闻。他的弟子就是在相互比较、相互学习中不断进步。
2.运用行动载体的最终目的:向“仁”。没有目的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仁”是孔子的中心思想,它贯穿于孔子教育活动的始终。孔子对什么是“仁”的回答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即使面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回答也不一样。弟子樊迟多次问孔子什么是“仁”,而孔子的回答迥异。第一次的回答是“爱人”,第二次回答是经过磨炼后有所收获,第三次则是把“恭”“敬”“忠”作为仁的核心。他为什么这样回答呢?主要是根据弟子的领悟程度作相应地引导。虽然回答各不相同,但我们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仁”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是道德的准绳。
3.运用行动载体的外律:礼。什么是“礼”?《礼记・仲尼燕居》记载:“即事之治也。”礼能让人明辨是非,不道听途说,办事的分寸拿捏恰到好处。“礼”在德育中有什么作用呢?孔子认为,“礼”是一种外在约束,使人成为“人”。鹦鹉能说人话,但始终是鸟;猩猩也能言,但还是与禽兽为伍。如果人不讲究礼节,跟能说话的禽兽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以礼来教化人们,让人们知礼讲礼,“知自别于禽兽”。同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离不开它。孔子指出,发扬道德仁义,教化训导民俗,都得依靠礼仪;君臣、父子和兄弟关系,无礼制约束则乱;无论是平时祭祀鬼神,还是在朝当官、整治军队,失去礼法就会失去威严。
4.运用行动载体的内化:诗、乐。孔子异常重视诗乐对人的内化作用,他不仅把诗乐视为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而且把它作为移风易俗的必要手段和途径。诗可言志,抒发感情,陶冶性情,引人向上。孔子把编订的《诗》用做教育弟子的教材。与诗相比,孔子似乎更看重乐的作用。他说:每个人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从学《诗》开始,然后学礼以帮助自立,最后“成于乐”。因为乐可使人从善,让家和国兴天下平。如果君臣百官一起聆听演奏先王之乐,崇敬之情油然升起,无人不恭敬和顺服;在乡里演奏音乐,男女老少一起聆听,人心教化,社会和谐;在自家演奏音乐,全家一起聆听,家人和睦相处,亲情融融。另外,音乐可以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反映人民的情绪。统治者可以从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体察人情世事的变化,了解民意,从而作出相应的决策。
二、孔子德育载体思想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孔子在德育过程中,把语言载体和行动载体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启示。
(一)高尚的师德是上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高职生源录取批次一般属于最后一批,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比较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较强,如果一味地理论灌输,其课堂教学质量将大打折扣。为了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在言传的同时,必须依靠身教来共同完成。其实,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载体。孔子之所以在教育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有“圣人”的高尚品德。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和感化着他的学生。虽然我们不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圣人”,但是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质是必要的。
(二)提升教师语言文字驾驭能力,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各种新型教学载体层出不穷,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新颖,一味在新载体上下工夫,却忘记了修炼自己的语言文字,忘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甚至有的老师由于长期依赖电脑,常常提笔忘字,授课时也词不达意。目前,我国高校所采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全国一本通。用同样的教材来教育不同层次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教材内容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如何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这要求教师不断地修炼语言文字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种活动中。高职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走工学结合之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与高职教育总目标一致,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孔子的行动载体理论表明,选好载体后,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过程,教学可以在活动中完成,而且效果更佳。孔子带领其弟子或讨论,或周游世界,通过不断实践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当今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同样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可以通过举办晚会、辩论赛、小品表演等,让学生在快乐中明辨是非、提升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贺才乐.论人类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2]贺才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及其特点[J].理论与改革,2003(6)
[3]吴怡颖.孔子[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58
一 我国农村学校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
从国家近十年来出台的针对农村教育的政策中可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现在,我国实行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对贫困生还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将有效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我国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农村中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仍与城市中小学存在巨大差距。即使在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微机室、图书室等设备也常常沦为摆设。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的学生数量明显减少,许多学校就近合并;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多,一部分孩子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就读;还有一部分家长将孩子送入城镇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就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农村学校的学生。
(二)师资力量不足,素质教育困难重重
为了2011年,10597名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已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各地师范院校还因地制宜,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并对置换出的农村骨干教师进行脱产培训;部分高校还在每年实施支教计划,支援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尽管如此,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的改善还需要一段时间。加之教育资源有限,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推行难,导致学生视野狭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与城市学生的差距越来越远。
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之一。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五百年,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仍然焕发着活力,对我国当代农村学校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实践有着深刻的启示。在当今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和应对农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遇到的新困难、面临的新挑战,仍然需要我们继承、发扬他的教育思想,并从中汲取有益营养,完善农村学校教育的内容、方法、思想、体制等等。
二 孔子教育思想对农村学校教育的启示
(一)“君子不器”理念与农村素质教育
所谓君子不器,即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去做具体的事情,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是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专业技术人员。[1]孔子所讲的“君子不器”对于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素质教育,学生要使自我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做一个多面手,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孔子在教学中,采用礼、乐、射、御、书、数的课程,使他的学生在这六个方面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素质教育:孔子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气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是有高低的,因此在教育上应有所区别。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在城镇各类学校开展地很好,在农村学校却很难开展。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很大,在农村倡导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但是,当前农村学校仍采用以学生成绩来考评及奖励老师的评估办法,教育主管部门考核教师以学生成绩定优、评先。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创新教学,探索教学新路,搞素质教育。大部分教师没办法跳出考试的圈子里,每天想得是什么能考,可能考什么。由此造成了只抓主科,忽视小科。素质教育根本落实不了。
在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加大政府的重视程度,更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因此,有必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2]
自20世纪30年代,确定了语文科目之后,语文教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方式方法日趋完善,并且处在不断地改进阶段,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围绕着语文教学的方法,学界展开了一番争论。语文教学顾名思义,是以汉语言为基本内容的教学过程,所以语文教学更应该重视从古代的教学理论中汲取营养,不仅仅是一味地崇洋。
一、教学内容的启示
1.重视全面发展,不局限本学科内容
中国古代儒学重视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区别于传统的“士”阶层,因为这一阶层在春秋战国时代,担当着重建社会秩序的重任。所以孔老夫子提出了士阶层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六个,即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也可以做符合现代视角的解读,礼,即社会的道德规范,一个人如何成为社会的人,最重要的是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教人知礼,是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乐,即音乐舞蹈,我们也可以认为,学习乐主要在培养一个人的审美感知能力。射,即射箭,孔子对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和德育,体育教育也是孔子所提倡的,御,即驾车,知识分子不是高高在上,生活技能也是一个人不可缺少。书,即书本知识,对古代经典的学习,数,数理知识,天文历法。通过对于六艺的分析,儒学所提倡的学习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这和当下语文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汉语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语言,所以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读书习字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对本民族的少年儿童施行全方位的启迪作用。这一点从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设置中,就能够看出一二。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课本中,就有《四季》一文,着重教授四季的变化,不同的感受,培养孩子对于自然的热爱之中,学习生字词。这跟古代的启蒙教育不谋而合,千字文第一句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也是对于自然常识的学习。在比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一册课本中都有要学习的古诗篇目,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汲取孔子的教育理念,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小学语文教学要分多个维度,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这跟西方现代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不局限于课本,注重综合发展。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途。
2.注重贯穿始终的德育教育
“在中国古代的教学体系中,教育者对儿童再起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已有深刻的认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以狮子、读书为形式,提高儿童智力的教学内容贯穿于德育轰动中。” i语文教学中实用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实例,有利于儿童的德育教育。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更应该注意贯穿始终的德育目标。比如在学习《爷爷和树》这篇课文时,除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我们也可以让他们从他们的视角,谈谈自己与爷爷的一段趣事。加深学院亲情。除了孝悌友爱,儒家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将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亲情辐射到每一个社会成员身上,形成极为广泛的“仁”的范畴。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目涉及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孔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不仅局限于课本,更应该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将对于父母的爱,转移到自然,社会成员身上。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包容心,责任感,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过程的启示
1.启发引导
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跟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极为的相似,不到学生不想弄明白的时候,不到学生心里知道,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时候,先不要告诉他。都是在强调,在学生实际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教师应该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思考,学习的学思结合,所以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启发的前提是学生的思考。这也比较符合现代教育对于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定位,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2.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以唠家常的方式,开始讲授,孔子说到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你们在我面前就不敢畅所欲言。虽然只有一句话,这样的开场白,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提倡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操作中,通常是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点,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心智差距过大,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二,课堂的时间有限,怎么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大纲内容,教师讲授的方式便成了最佳的选择。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孔子的教学方法给现代小学语文课堂以很大的启示,面对小学生,教师很容易树立教师的威信感,但这种威信感却拉大了师生之间距离,并不利于课堂的教学。孔子在教育方法上很善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恰当的点评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获得真的进步。孔子点评子路时,并没有直接点出他的鲁莽与无知,而是通过哂笑的方式,使他领悟自己的态度。而对于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孔子也不是直接评价。这给我们的借鉴是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恰当的反馈,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
三、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面对的每一届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不断的进行自我的反思。
首先,思考自己是不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做到了言传身教。孔子认为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形象。传递给学生正能量,老师是不是勤奋的好学的,是不是不耻下问的,这些细节,都能够传递给同学们很好的信息。
其次,“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做好榜样,还要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要在专业知识上提成自己,不仅要为学生解惑,更要为自己解惑。”ii最重要的是应该时刻反省自己有没有为教育奉献的精神。小学语文老师,在多数的实际工作中都要担当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i平飞.论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蕴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6).
ii《论孔子教育思维的形式与特征》.南钢.山西师大学报.2012年11期.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开私人讲学之风,是民办教育家的始祖,在历史上有“平民教育家”之称。孔子的影响已不限于中国,孔子学院遍及全球各地。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为孔子博大精深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仍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孔子的教育指导思想――“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不论贵贱、贫富、贤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行来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不管什么人,只要交了学费我没有不教的。他开私人讲学之风,实施他的主张。他授徒讲学,弟子三千,极一时之盛。孔子的“有教无类”是从他的核心思想“仁”出发的。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出身平民,他同情奴隶,提出“仁者爱人”,就是要为奴隶争取做人的权利,当然也包括受教育的权利。
二、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首先,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针对学生学业程度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就是说,对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二是顺应学生的爱好而发展其特殊才能。孔子承认人的特殊爱好和才能的存在,坚持共同的教育目的――成为“君子儒”,并采用共同的科目:诗、书、礼、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培养个人的特殊才能;三是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进行对症下药的教育和引导。孔子经常对弟子进行观察、研究,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优缺点,即使同样的问题也会针对不同的对象作出不同的回答。
其次,启发式教学。孔子育人强调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应当以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若想不通,心中愤懑,就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无法表达出来时,再去开导他。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孔子的教育内容――德育第一,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孔子为学生规定了非常广泛的教育内容。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要求学生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凭,活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内容中坚持的两点:其一,孔子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培养放在第一位,力求把学生塑造成为品格高尚的正人君子、志士仁人,以担当治国重任;其二,孔子想把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才。
孔子重视德育,一是希望他的学生能成为品德高尚、有益于人民的人;一是希望他的学生将来为政,实现他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把道德教化置于教育的首位,对受教育者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此作为实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目的的保证,由此形成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教育的根本特点。
德育居教育的首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是文武兼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是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的概括。
四、孔子的育思想对现代外语教学的启示
孔子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他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了如指掌。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而且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除此以外,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而施教。
外语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每种教学方法都在努力创设一种使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也是为适应时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教学目标由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转变为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这种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也正是孔子教育理念的体现。
在外语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上课聚精会神,踊跃发言,而有的学生则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怎样改变这样的局面,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参与的乐趣。
乐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语言的学习包括“学得”和“习得”,对学习效果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即学习者的学习动因。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唤醒其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策略,创造易激起其反应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真正喜欢上外语,将外语学习作为一种乐趣。
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将孔子教学方法应用于外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将母语对外语教学的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中外文化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在外语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另外,对传统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十分重要。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习性和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会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通过对其内在价值的现代转化,使其成为构建民族新文化的资源,实现现代文化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魏荣洪.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6.
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人们在思想上处于东西方思想交流、碰撞的时期,价值理念工具理性的倾向性明显,多元化的思想理念常常让人无所适从,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不知如何鉴别和选择,容易造成思想混乱、是非不分。而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空”的多,言必称西方,关注西方理念的多,有实效、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少,忽略了传统文化和思想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这种情况还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但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在灵魂深处有着深深的烙印的,则仍然是我们的传统理念和文化。
我们不能简单的否定传统文化和思想,不能认为传统思想腐朽堕落,在现今社会一无是处。相反,把我们灵魂内在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中的好的精髓提炼出来,加以思想引导,我认为,更能真正为青年大学生所接受,更能触动大学生的灵魂。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是中国历史上跨度最长、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思想派别。谈及传统文化和思想,就不能绕过孔子的哲学思想。几千年的重儒理念、儒家文化的传播和研究已深入国人心中,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哲学思想理念已跨越千年,但是它里面好的思想精髓和教育理念仍然对当代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学习实践及思想教育有着深刻的教育和引导意义,更能引起我们大学思想教育者的深思和大学生的共鸣:
孔子强调对待人的管理应该是以教育引导为主,思想引导是教育和管理治本的方法,用法制和刑法只能使被管理者因为害怕受惩而不去犯罪,他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在强调这一点,强调提升被管理者的思想和道德觉悟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
1 “仁”的思想意义
孔子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简单的说,就是“爱人”。首先,他提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谈及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重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他是把这做为仁的根本来说的。其次,他将这种爱推至社会:“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也就是说,不仅要爱家人还要爱其他的人,将这种爱推到社会大众。第三,他也提出人的本质、人的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只能依托他人、只能在集体里实现。
这就提出了对青年大学生有益的三个理念:重视家庭、关心亲人是根本;关爱他人是事业成功的必要理念;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他人的发展,人的成功必须要与他人合作,有一个好的团队和环境。
2 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2.1 孔子认为:“为仁由己”。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道德和思想境界的高度完全取决于自己。要成就自己,就必须有自己的原则,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违反道德原则和自己的内心。这样长久下来必然会获得大家的信任,事业才有可能走的长远。
2.2 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说,一个人自己要自立,就必须使他人也自立;自己要有成就,就必须使他人也有成就。这里,孔子认识到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多样性,把个人的发展与他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起来,将个人与他人放在一个系统中,合作共赢,有利于合谐共处和健康合作关系的形成。
2.3 在面对不同意见的情况下,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在遇到与他人意见不同的时候,不能盲目屈从他人也不能固执己见,而是要在正确承认和面对双方观念差异的基础上,在尊重对方、肯定自己的基础上寻求双方可以共存、共同接受的方案,双方共存、共发展,达到一种和谐的进步。
3 学习与实践
3.1 “笃信好学”。孔子一生都没有停止追求学问,强调学习,强调通过学习来明了事理,成就自己。注重虚心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强调学习在成就人生中的重要性。他在回答弟子子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时就说:因为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2 强调学习要勤于思考,脚踏实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体现了这种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3.3 “躬行实践”。孔子非常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鄙视只会说不会做的人,甚至强调要做了再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强调实践对学习的反馈作用。强调“言行一致”。
4 客观的认识社会环境和保持积极的心态
4.1 孔子一生力志宣传自己的思想理念,努力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未有所成。与其他思想家不一样的是,他承认“时命”的存在,这种存在,不是“鬼神”所定,也不是人格化、神化的“天”所定,而是客观环境所定。他提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就是承认环境及外在条件对人发展中的限制作用,这种对社会和周围环境冷静、客观的认识,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
4.2 面对这种环境,孔子怎么做呢?首先,他没有迷信“鬼神”和“天”,对“鬼神”和“天”的存在存怀疑的态度,而相信自己的努力;其次,他认为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是正确的,只是需要大家有一个认识了解的过程。第三,他在承认“时命”的同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宣传、践行自己的理念,甚至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是正确的,最终必会被大家所接受的。
孔子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升华,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核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很多积极的一面,也有很多消极的,不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一面,如:孔子的整个哲学体系过于强调道德性,过于强调礼和上下级关系,强调极端的个人道德规范修养等,是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分析和鉴别的,但是做为传承几千年,内在在我们灵魂内的思想,一旦激发,将会令人更加容易接受和传承,我们所做的,就是要扬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好传统文化的这块阵地,才能培养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28-02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也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劳动力上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能在较短的实践内适应岗位技能要求。然而,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就业实践中却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水平不高,制约其学习活动,缩短其发展空间、减少了进步的可能性,已确实成为其整体素质水平的短板。高职学生普遍文化知识较弱、思想水平不高,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有一定困难,除了因材施教寻求合适的教育方式之外,是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优秀教育资源的。孔子“仁学”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是各种高尚道德的总和,是孔子道德思想的集中体现。孔子“仁学”符合现代社会对于人道德要求,值得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中借鉴和应用。
一、孔子“仁学”主要思想
孔子思想的精髓在于“仁”,其思想以“仁”为核心,故又称“仁学”。樊迟曾问仁,孔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对“仁”的简要却是本质的说明,说“仁”即是“爱人”。在孔子那里,“仁”是各种高尚道德的总和,孝悌为仁、亲亲为仁、忠恕为仁、克己复礼以为仁等等。
1.孝悌。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亲亲”是指在一定血缘关系内人们之间相亲相爱,孝悌中的孝指回报父母给予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同时还包括朋友之间的友爱。“父母亲而又尊,更要先之又先,必须孝敬。兄长同胞,又先我生,必尽悌道。此是天经地义丝毫不许懈怠。然后推及一切皆加礼敬。”(《论语・学而第一》)在孔子那里,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2.爱人。孔子认为“仁者”应从“孝悌”出发,由“亲亲”之情自家庭内部不断向外部扩展,从爱家人发展到爱大众。如此,“爱人”是有差等的,是客观的,也是容易做到的。同时,“爱人”又是一种非常广博的爱,提倡“爱人”是要爱一切的人,在与人交往之中做到“恭、宽、信、敏、惠”,便是极大程度的做到了“仁”。“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孔子大力提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种仁爱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3.忠恕之道。孔子认为,忠恕之道是人之所以能够在血缘关系之外保持着这种“仁爱之心”的原因和途径。孔子告曾子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孔子说“一以贯之”,是说“忠”与“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宋代朱熹先生曾解释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即将心比心是为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推己及人是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为仁由己。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为仁”,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一个有着较高道德水平的人,他的美德和道德境界是依靠其坚强的意志内化而成的,作用或责任并不在别人。孔子提倡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并注意自身寻找“为仁”的途径和方法。孔子认为,“笃信好学”、“力行近乎仁”是进行修身、“为仁”的两个途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弥补自身不足。然而学习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必须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不可贪图安逸。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有助于知识的巩固,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知识的意义就在与实践应用。
5.克己复礼为仁。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我,以达到“礼”的要求,这是一种“仁”的行为。如果所有人都能这样做,便“天下归仁焉”(《颜渊》)。具体于人的行为而言,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特点
相对于普通本科而言,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学生多见个性活泼开朗、技能实践能力强,更有一部分学生文体特长突出,在文体活动方面表现活跃。但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弱,特别是中职升入高职就读的学生,课程背景单一、文化起点不高,这是高职院校学生显著的特征。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世界观是人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与行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便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弱,社会科学知识接触有限,其最大的弊病就是世界观模糊,对于人生目的、人生走向不清晰、以什么标准去判断事物价值不清楚,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意识薄弱。反应在学习生活中,则是集体观念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律意识较差;就业意识浅显。
2.文化基础弱、知识水平偏低。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是高考分数达不到普通本科学校的高中学生、或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因此普遍文化基础较弱,尤其是数学、英语,部分学生偏科严重,对物理、化学有为难情绪。在专业课程上出现畏惧心理,有的学生表现为缺乏自信、缺乏勇气,有的学生则表现为逃避。还有的学生由于社科知识薄弱,不懂得知识的相关性,在专业上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即只学专业技能,而忽略其他素养的提高。
3. 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内可广泛选择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可以自主选择加入学生会、可以选择进行社会兼职、可以自由旁听专家讲座、自主安排自习等等。这些丰富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无法正确处理学习与其他活动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另外,在广泛接触各类信息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思考方法,不会甄选辨别,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在孔子“仁学”思想中寻找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孔子“仁学”思想重视德育,“仁”是各种高尚道德的总和,应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中提倡和推崇。一个没有良好德行的人,即便有着极强的专业技能,也不能为社会服务,这样的教育,是极大的资源浪费。高职院校承担着育人服务社会的责任,应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功能努力实现其教育目标。
1.高职院校应切实重视高职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大多数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在课程结构上注重专业课程的设置,大部分学生就业时能立刻上岗,这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水平不高,就业后大部分发展空间不大,就业发展后劲不足,只在一线基础岗位上工作,思想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就业发展的一块短板,这体现着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高等性缺失。高职学生普遍文化知识较弱、思想水平不高,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有一定困难,因此,可以这样说,高职院校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任务更重。高职院校首先应是高等教育,其次才是是职业教育。这意味着,学生入校来,教育者的首要任务便是教导他们如何成人,其次才是成才。要努力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在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指导下去学习、工作。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2.高尚理想人格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诉求。高职院校学生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入校时会出现适应困难,就业时也会出现适应困难,在学习工作期间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会产生许多心理不适。理想人格可以帮助学生正视困难和挫折,能进行自我心态调整,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提倡在与人交往之中做到“恭、宽、信、敏、惠”,就是合理处理与他人关系的原则。孔子“仁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资源之一,对于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因材施教,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思想教育方式。孔子提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良好的道德意识适用于理论讲授,但在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理论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让学生参与道德教育的过程,采取丰富的教学方式,多采用案例、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2)教学设计安排由教师主讲逐渐过渡到教师引导,将课堂变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模式;(3)在道德内容展示上,可以采用更活泼的形式,如漫画等;(4)高职院校为学生创造的活动平台很丰富,可鼓励他们在参加活动之后注意总结提炼。注重道德实践,将道德观念内化为道德信念,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萧成勇.孔子仁学及其当代德育的思想价值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
[2]孙爱春,刘美玉.孔子仁学及其道德教育原则[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4).
一、“学而不厌”思想对当代高校教师观的启示
教师仍是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知识储备、学识水平及课程意识等自然决定一节课的成败。然而,由于授课教师的知识更新过慢、照本宣科现象严重及课程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以课程设计意识为例,有学者说:“教师的课程设计意识还存在着许多欠缺,包括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深度解读和具体化步骤,盲目罗列知识点;在内容选择上对广度和深度的把握失衡;教学方式采用一成不变的讲授式教学,照本宣科;对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检测缺乏创新,失之简单,流于形式;实际课堂与教师的预设存在很大不同,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等。”[1]如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从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开始。孔子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思想对此或许有某种启示作用。
虽然孔子时代中国的教育没有像现代高校组织的各项技能培训、业务进修和学位研修等,更没有像现代高校教师要求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但他却能自觉地沉浸于古典文化的学习中,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历练成为“万世师表”。孔子曾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的好学甚至还到了“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地步。对此,有学者解释说:“他一生勤学好问,不放弃一切学习的机会,郯国的国君到鲁国来朝见鲁公,谈论少昊氏何以以鸟名官,孔子听说后,便前往求教;孔子曾适周问礼于老聃;进入鲁国太庙时,遇有不明白的事情便一一询问请教;他还向师襄学琴,问乐于苌弘。”[2]123应该说,孔子虚心学习的积极心态,为传统社会乃至今天的教师都树立了典范。
当然,随着西方学科体系的传入与植根,中国传统知识体系被打破。细致的学科分类和专业划分,不仅使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列传》)式的“通人达才”不复存在,而且像近代的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陈寅恪等“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也很难再现。同时,现代高校的招生、培养和就业模式,决定着教师只要经过课堂教学途径将掌握的知识传授出去就算完成任务,似乎也不需要“大师”。然而,高校课堂的确不需要通过“暗箱操作”,甚至靠“传播”功劳而获得美誉的“大师”[3],而真正需要的是像孔子那样具有对知识“学而不厌”、对问题“锲而不舍”的“名师”。这些“名师”可以对所教授课程、专业、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前沿成果和存在问题等都能进行不断学习与探究,力争做到知识融会贯通,使课堂教学具有深度、厚度和吸引力。
二、“因材施教”思想对现代高校学生观的影响
与中小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同,高校更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由于课堂教学是高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自然倍受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教育主管部门曾先后出台三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基本上都是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制定出3~5个一级指标,10~15个二级指标。然而,如有学者说:“目前尚无理论来解释为什么课堂教学质量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往往是凭借经验来决定,这造成评价指标体系的随意性。”[4]然而,由于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对稳定,尽管有利于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致使课堂主体相对“缺位”。其实,衡量课堂质量,既要考量教师教了什么?怎样教?更要考量学生基本素质提高的效果。而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似乎可以给当前高校课堂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与官学面向“国之贵游子弟”(《周礼?地官司徒》)招生不同,孔子招收弟子的身份千差万别,只要行过“束■礼”(《论语?述而》),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成年男子都可以跟着学习,其弟子差不多有三千人。当然,由于孔门弟子求学的时间先后、年龄大小、知识背景、家庭出身及性格特点等都有所不相同,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指导,成为孔子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从《论语》所记内容来看,虽然孔子未必对所谓的“三千弟子”都能了如指掌,但至少对登堂入室的“先进”弟子能如数家珍。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等,并形成相对集中的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当然,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以“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教育等素质教育为前提的。注重基本素质的教育,应为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尽管“因材施教”概念是由朱熹提出的,但从孔子一生的教学实践来看,他的确做到了根据学生的特点适时地进行面对面的教育。《论语》中类似的事例很多,如《为政》记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四人“问孝”,孔子分别从“无违”、“疾之忧”、“敬”和“色”等四方面给予回答;如《颜渊》记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回等四人“问仁”,孔子分别从“爱人”、“其言也仞”、为政以及“克己复礼”等角度做出解释。当然,如有学者所说:“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更令人惊叹的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5]实际上,孔子的令人惊奇之处,是能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其“因材施教”思想也对当前高校教师课堂授课提出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需求的要求。
三、“有朋自远方来”思想对当代师生观的影响
与基础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相比,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台上滔滔讲授,学生台下默默聆听,学科本位、唯知取向、教师为中心。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把教师或教材的知识直接强加于学生,自然缺乏师生间的平等交流,更谈不上师生间的心灵对话。在探讨课堂教学方式问题时,不少学者对孔子的对话型授课模式产生浓厚兴趣,如有学者说:“这种关系结成的主体间性体现着民主、平等、自由、理解、和谐,这才是真正的民主社会人的生存方式,才是教育中个体生命的一种诗意栖居。”[6]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唯有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人格平等,老师才能体悟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的快乐,才有机会领悟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的心境,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由于孔子学说不为时代接受,他才有更多时间从事整理典籍与教学。孔子教授了多少弟子,虽然具体数目不得而详,但孔门师徒间却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孔子是良师,当弟子身处险境时,他都会给予及时提醒和帮助;孔子是益友,当学生有问题时,无论他们身处何地都会设法向其咨询;而当孔子本人犯错误时,弟子也会及时地劝诫,如孔子违礼地去见南子,子路就很不高兴地去找他,孔子不得不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当然,这反映了孔子能坦率、真诚地面对学生,如有学者说:“‘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至理名言,反映孔子虚怀若谷、襟怀坦荡的形象。人格上的平等,真诚的爱护,使孔子私学中的师生关系充满春天般的温暖。”[7]孔子师徒的关系无疑对当前高校课堂师生关系的改变具有启迪意义。
孔子不仅善于从其他处学习,而且也是“教学相长”的典范。以与学生谈论《诗》为例,当子夏体悟到“礼后乎”时,孔子感慨地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当与子贡言《诗》,孔子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孔子真正体会到“有朋自远方来”的乐趣。当然,孔子有时还会忘情地说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话来,如在陈蔡绝粮,当颜回领悟到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的境界时,孔子便发出“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史记?孔子世家》)的感叹。应该说,孔子教学过程中朋友间心灵对话式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构筑亦师亦友的对话型教学课堂,成为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探寻的重要课题。
四、“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思想对知行观的影响
现代高校课堂学生的学习尽管还不能算上是“研究性学习”,但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塑造知行合一的能力,却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甚至超过传授基本知识的权重。面对90后的大学生,如何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也是促进高校课堂改革的重要因素。如有学者说:“我们要鼓励大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大学生在这样的途径中,既学习了知识,又开发了思维,而且乐在其中。”[7]应该说,近些年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受到社会重视,但其现状却也令人担忧,这也应是当前新升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根本原因,高校课堂改革可谓势在必行。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则成为摆在高校课堂改革道路上的一条拦路虎。而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思想,或许能为当前高校课堂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
创新教育是目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而2500多年前的孔子就非常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他通过培养民主气氛、利用互动合作、注重思维培养这些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这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和借鉴。
一、培养民主气氛,营造创新氛围
孔子总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以师者自居,教学中充满了民主气氛。孔子不以长者自居,打消了学生因惧怕孔子的威严而不敢畅所欲言的顾虑,使学生像闲聊一样轻轻松松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师生间没有距离、没有拘束,以致在子路和颜渊说出各自的志向后,子路又反问孔子的志向,就像朋友间的平等对话一样。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非常放松,能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而且在师生互动中培养了创造力。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首先应该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能根据教师的问题积极思考,使思维迸发出火花,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想北平》一文时,我在课前先播放饱含思乡之情的乐曲《念故乡》,针对班里的学生多是第一次远离家乡,独自在外求学,难得回家,周记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我以住校生在外读书求学想家的周记为切入点,凄美幽远的思念故乡的歌曲、周记中对于家的思念触动学生的心弦,牵动着学生的思乡情,调动学生长期在外对家乡的想念,这样学生在心理上自然能处于一种情感认同的状态,然后再组织学生共同讨论,为什么老舍要选取寻常景物,抛开风景名胜,以此激发学生思维,挖掘文本的深层次意韵。
二、利用互动合作,训练创新思维
不同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创新的火花。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是创新学习的一个外部条件。在孔子师徒那里,师友之间的交游是实现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孔子强调合作性的学习方式,《论语》第一章就向我们展示了孔门师徒之间合作学习的热烈场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论语》中,孔子与其弟子子贡论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更是师徒之间开展合作学习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例。在合作性的学习氛围中,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产生了创新性的学习结果。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其目的就是利用互动合作,为学生提供思维碰撞的环境,在讨论、争论与辩论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注重思维培养,拓展思维空间
欣赏艺术作品离不开想象,孔子是最早以《诗经》为教材的人,从他与弟子的谈话中,可看出他把想象和联想作为欣赏诗歌的重要条件。在《学而》和《八佾》中,子贡、子夏与孔子的对话,原本是在讨论做人的问题,可是两位弟子都想到了《诗经》中的句子,孔子很赞成,“赐也,始可与言《诗》矣。”“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认为具备了这种想象、联想的品质,就可以探讨、研究《诗经》了。
在教育或学习中,孔子还注意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其实这是在培养一种有联想、注重灵活运用、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另外,其“叩其两端”的辩证思维,也可以说是发散思维的一个具体表现。如他引导学生对“知”与“不知”“爱”与“恶”“义”与“利”“学”与“思”“贤”与“不贤”“苦”与“乐”等进行辨析,使学生既看到事物的正面又看到事物的反面,以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这样的思维训练长期下去无疑会使学生思维更流畅,更灵活,更有利于思维的培养。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训练,并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教学、课外训练中,达到多元互补、多层巩固、形成习惯的目的。在教学中可巧用想象思维导读,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想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文字变成图画,进行想象思维的导读,使学生形象思维的效率提高。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在雄浑激越的音乐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盘旋于二十年代的湘江上空,在大脑的“屏幕”上放映词中的形象。可采用如下几个步骤:
1.勾勒形态。让学生在脑子里勾勒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
2.染上色彩。学生脑中出现彩色画面;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3.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4.让画图更细致、更逼真。同学们还可以在大脑中回放几个特写镜头: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这种想象训练,能把学生的经验充分汇入文本,既审美,又冶情,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无定法,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