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6 10:33: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141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0
[作者简介]段晓蕾(1987―),女,山东莒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长期以来,高校从未间断要提高其教育的质量,不断地进行改革并努力尝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一部分,并且逐渐地融入他们的世界。新媒体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困境。因此,利用用新媒体技术改革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尤为值得期待。
一、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影响分析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面貌,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越来越复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导致这些复杂的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产生影响,连带教育模式甚至师资队伍也都包含在内,同时也干扰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但同时也为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不论是在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内容的整理,还是在信息的传播等方面,这些都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形式,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道德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影响
环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极为重要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则是其重中之重。首先,社会环境。因为新媒体的出现,人们不再单一的从某个地方获得信息与知识。人们利用新媒体能够做到及时的对话与交流,可以随时随地地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对于一些信息的甄别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答案,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新媒体的出现扩展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但信息的繁、杂、多则会误导大学生的想法,因此,这些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其次,文化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为网络语言的出现得到了改变,大学生们新的交流方式也就由此诞生。比如一些数字化语言,55(表示哭)、88(表示再见);再比如一些字母化语言,BT(变态)、PLMM(漂亮妹妹),这些都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表达方式。另外,传统文化下大学生主要是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而新媒体的出现则开始动摇这一传统,这些深深地撼动并削减了权威的力量。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之影响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已然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之必需品。一方面来讲,大学生正在以一种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进行生活。现在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人际需求大都是通过网络解决的,大部分的学生都有论坛、博客、微博、Facebook、QQ等在线交流、沟通工具。人们更愿意享受这种网络的控制欲。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学校里喜欢独来独往的学生日益增多,他们对于院系的集体活动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反到是更喜欢并享受独居的惬意生活。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以个人为中心成长起来的,这与独生子女、时代的变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甚至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两人可能面对面坐着,却还要发短信、微信,还有更多的人在经历独自一人的游戏,比如玩手机、玩电脑、听歌等等。我们的知识因为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另一方面来讲,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因为新媒体得到迅速改变,武汉大学青年传媒开展了一项调查,即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影响力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新媒体技术的加入而变得更加精彩多样和灵活方便。学生采用网络、电脑查找资料的有71%,有66%的学生因为新媒体而更加热爱学习,充满动力。〔1〕
(三)新媒体对思想教育工作者之影响
无可置疑,新媒体的发展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们,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积极与消极两方面。首先,因为新的平台的诞生、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自然到来,在传统环境中,教育工作者主要通过谈话来了解进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而新媒体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比较单一的方式,新媒体通过微博、博客、网络论坛、虚拟游戏等形式,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发挥了其本有的利益,但也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受到了消极的影响。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经常性地看见暴力现象的发生,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媒体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美国皮尤中心调查结果在2010年5月公布一项:有32%的美国青少年曾经有过被人在网络散布瑶言、未经允许公布私人电子邮件、收到威胁性信息、未经允许上载令人难堪照片等欺凌和骚扰的经历。〔2〕
二、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分析
(一)封闭的思维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新媒体平台的关注与应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封闭环境的弊端日益显现,虽然我们并不否认它们曾经能够发挥的作用,但同时人们的思维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得到了发散,并且越来越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懂得关于学生的思想状况问题研究,因此,只从一个角度去分析是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根本的解决。而一旦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固守于传统的思维必定要出现一些问题,新媒体的出现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拓宽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角度与途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就要求我们采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二)不合理的教育结构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
众所周知,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不够合理。这也正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我们不能将德性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局限性,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与现实生活脱离关系。我们提倡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倡人们知识与能力同步提升,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与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传播的方式更加多元并且复杂,这就无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提出了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并且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大家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中来。
(三)陈旧的教育模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
毫无疑问,陈旧的、落后的教育模式迟早会被淘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陈旧的、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影响新媒体的出现,正是因为传统的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我们也才能够找到思想政治教育落后的原因。新的时代的到来,就要求我们能够适应新的环境,能够应用新的媒体技术,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并且不断地寻求新的教育模式,真正做到能够充分利用其所呈现的高效广泛的形式,加大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明确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纯净且原生态,那么大学生就会减少旧模式的影响,真正体会并享用新媒体带来的好处。
(四)滞后的话语传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
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又不能及时跟进,没有与时俱进,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就导致思想教育问题的出现,教师与学生难以进行彻底并且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在网络的虚拟空间内,无论何种主体都是平等的,拥有着平等的话语权,因而,传统权威控制式的语言势必要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媒体被改变这种想法就变得很有难度,这就更需要新媒体要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巨大作用。
三、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改革路径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因而,需要我们突破常规思维,积极努力地探索出改革的路径。
(一)提高认识,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中的重要地位
高校不但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定位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认真研究的指导思想,还要努力学习并掌握基本理论,同时还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且要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的。〔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有了新媒体,其环境变得更加广阔与开放,这当然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总之,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带来了难得且珍贵的机遇。
(二)融通改革,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中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课在高校中占据着主渠道的作用,我们要全面改进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方法,全方位地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多年以来,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了理论课的指导与熏陶,但如何把课程变成学生们喜爱的课程,真正地发挥我们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仍需要下大气力:首先,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课程中,需要渗透中国化的成果,通过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来教育我们的大学生,使大学生变得越来越优秀;二要书写出适合我们国情发展的、适合我国大学生学习的,带有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教材;三要使“两课”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提高教育工作者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并且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4〕
(三)优化结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保障功能
高校的改革,关键在于对教师质量的改革。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是优化教师结构的必要和前提条件。单就学校本身而言,高校的行政人员需要不定期地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和思想交流,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面,需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视野,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权威的管理与说教上,行政人员则需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且保持好与学生的适当距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管理等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要了解学生所了解的,同时也要了解学生所不了解的,高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积极主动地改变原有的权威说教,真正成为一名新时代的与时俱进的合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参 考 文 献〕
〔1〕王传中.浅谈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及引导〔J〕.高校理论战线,2009,(07).
引言
新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为依托,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其与传统媒体相比,在信息传播的多样性与便捷性上都有了显著进步,成为了吸引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原因所在。这一现象也为在新媒体视域下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带来了机遇。因此,如何充分的利用新媒体技术以实现对于思政教育内容与方式的创新,成为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发展的必然,又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唯有有效应对,才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创新性。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挑战
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包括在此基础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新媒体视域下,各种信息自由传播,其中难免会充斥着一些低俗、落后的负面信息,如挑战道德底线的“优衣库事件”,给大学生良好品德素养的形成带来消极影响。多元化价值观念与不同意识形态在新媒体中的广泛传播,无不干扰着大学生对生活方式与理想追求的判断,无形中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与压力。
另外,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也冲击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的虚拟环境里,学生都是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因为缺乏有效监督与道德约束,往往使得学生在交流之中百无禁忌,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与无法真正的去判断真伪,甚至与现实世界相脱节,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作为思政教育主体的高校,在改革创新的步伐上却并没有赶得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频率。
二、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机遇
新媒体环境下的技术优势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更加自由与开放的便利渠道。
首先,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手段,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了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载体,可以更加方便、快捷、有针对性地实现师生间的直接交流,这是教学方式的进步。其次,创造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时空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区域的教师、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介实现对某一论点的直接交流和讨论。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收看视频、音频的方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第三,新媒体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既有利于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区分的加以借鉴,提高教学吸引力,又有利于学生自身利用网络资源充实自身,有效地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新媒体技术使得师生双方地位在交往过程中趋于平等,有利于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坦诚相见,畅所欲言,从而为教师了解学生真实想法,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提供良好契机。
三、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新媒体时代,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径的创新,既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又要掌握方式方法,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真正使新媒体发挥应有的积极意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努力。
(一)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理念的与时俱进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广大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清教育形势,以平等的姿态融入思政课堂的工教学中。可以通过新媒体手段,如建立QQ群、微信群的方式为班级学生搭建公众交流平台,在做好正面教育引导的同时,及时掌握学生们思想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提升学生政治品德水平。除此之外,要鼓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占领新媒体阵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积极宣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社会舆论主流思想,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洗礼,弘扬社会正能量。
(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首先,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做到与新媒体发展的与时俱进。具体而言,要通过学习提升自身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掌握能力,能够在新媒介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培养和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熟悉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规律又能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其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做好服务管理,形成领导团队。要充分整合高校各类教育资源,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管作用,切实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效果,为广大高校大学生发展成长提供服务。
(三)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媒体素养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信息时,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要特别重视对高校大学生自身媒体素养的塑造。首先,作为大学生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来应对变化着的外部环境,要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辩证的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达到真正了解新媒体、使用新媒体的目的。其次,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通过设立相关课程来推动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养成。实践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知名专家讲座或亲身参与的方式,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真知,在调查中认识社情国情,在锻炼中增长才干。另外,大学生自身应具备积极引导思想舆论的动机,让参与者在交流中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从而为优化新媒体环境贡献力量。
(四)主动发挥新媒体优势
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具备传播迅速、形式多样以及辐射深远等优势。只有做到优势的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为高校思政教育服务。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中,一方面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能够理解将新媒体思想纳入思政教育工作是时展的必然,并在行动上重视起来,研究探讨工作方法;另一方面,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立足于传统,实现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完善计划、综合考量,实现工作方法上的优化,切实推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157-03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通信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发展起来的新兴电子媒体,是基于新的电子技术支撑下勃兴的媒体形态。目前,主要包括3G网络、BBS、微博、博客、手机、聊天工具、虚拟社区、数字杂志、PDA、MP4、IPTV 等。新媒体具有超开放性、强交互性、跨时空性、快捷即时性、虚拟化、个性化等特点。当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教育环境,高校如何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挖掘新媒体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拓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渠道,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境遇下高校主流
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困境新媒体的发展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新媒体传播的“无屏障性”、虚拟性、传播内容的多元化等也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其负面影响决不能忽视。
1. 新媒体增加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
以往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来源于教育者的讲授以及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其内容经过层层过滤和筛选。在新媒体环境中,其传播具有超时空、跨地域、跨文化的开放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使用空间非常自由,方式灵活多变且不易控制,传播内容丰富多样但良莠不齐。因此,新媒体成了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意识形态争夺的领地。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甚至是主义、反的言论等利用新媒体进行大肆宣扬,输出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从“华南虎”、“艳照门” 到“我爸是李刚”、“小悦悦”等一桩桩网络事件,到媒体所衍生的脑残体和非主流等社会现象,新媒体让青年大学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来自心灵、来自道德的挑战。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理性判断能力不足,若长期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更尖锐化,价值取向更多元化,价值选择更加困难,致使大学生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念混乱、法制道德意识弱化,从而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增加了难度。
2. 新媒体削弱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话语权”是近年来流行于社会哲学领域的一个术语。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指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2](P159)“话语一旦形成,人便拥有了自己的意义世界,形成了自己的特定规制,构建了自己的知识型式和话语系统。”[3]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关系多元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了很大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诸如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以及等社会现象都通过网络的“扩音器”作用宣泄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心理,引发了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新媒体在高校的普及,大大加剧了这一态势。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多元性等特性,使其不可避免地宣传、渲染多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代表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念、各种思潮以及一些负面非主流意识形态就会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乘虚而入,严重削弱了意识形态的优势话语权,从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新媒体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信息的传递、交流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给各种非甚至反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深深地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3.新媒体威胁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政治和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建设先进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欧剧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了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演变攻势,妄图在意识形态领域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在思想战争中输掉,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对外援助以及文化纽带都将无济于事。”[4]美国政治学者安德鲁?查德威克认为互联网已成为“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5](P34)新媒体时代,中国和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日趋激烈和复杂化,英国社会学家约翰?B.汤普森曾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必须把大众传播的性质与影响放在核心位置,虽然大众传播不是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6](P286)在高校,通过新媒体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由浏览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各种信息,西方国家也利用新媒体散布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论和信息、渗透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甚至煽动种族主义和宗教仇恨,并以潜移黙化的方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如:借助新媒体,西方敌对势力建立了诸如“八九”风波、“”、“”等网站,随时着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言论,混淆大学生的视听、腐蚀他们的思想,严重威胁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新媒体境遇下高校主流
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路径1.拓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渠道
在新媒体境遇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活动应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积极拓展以校园生活为基点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立体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新阵地。首先,拓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媒体渠道,让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进媒体”。设法发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功能,“以引导式、体验式、互动式和渗透式等方式来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和谐与统一”,[7]这实际上是“渗透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运用。其次,运用新媒体促进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进行有效互动。教育者利用MSN、QQ、BBS、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及敏感话题,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有效地将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再次,运用新媒体打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的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通过专题报道、学术沙龙、热点讨论、演讲辩论、榜样宣传等方式,努力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净化校园文化传播环境,更好地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提升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包括三个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8](P19)教育主体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主导者,其媒介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成效。第一,全面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要确保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提高教育主体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强化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除此以外,还需提高教育主体的职业意识,健全自律机制。第二,努力培养教育主体的传播技能。突破传统工作思维的定势,树立教育工作现代化的观念,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学习并掌握相关的传播学理论,提高传播学技巧,是教育工作者保持信息权威地位的关键。
大学生作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其较低的媒介素养水平严重限制了他们的信息认知能力和媒体利用能力,从而间接阻碍了新媒体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功效的充分发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大学课堂引入媒体素养教育。通过对媒体素养基本知识的普及,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水平。第二,整合校园媒体资源,形成媒体素养宣传教育合力。第三,重点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水平。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水平,才能提高他们通过新媒体自我学习能力,才能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从而保证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实现。
3.建立健全新媒体的工作和管理制度
新媒体管理制度的缺失,是造成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成效不高的重原因。要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控制力,提高实效性,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第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制度。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在高校日趋明显的影响力,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制度,保证高校对新媒体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价值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合理高效地发挥新媒体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面的优势,提高新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功效。第二,建立健全新媒体监管制度。监管不是目的,而是新媒体环境下提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手段。建立健全网络监管制度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新媒体环境,规范大学生的新媒体参与行为。目前我国关于新媒体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国家应进一步建立完善法律体系,健全有关新媒体方面的法律法规。各高校则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的规定,制定相应的校园信息传播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管。第三,建立健全各项保障制度。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法律保障、行政保障和技术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和谐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新媒体环境的构建必须有健全的法律保障、行政保障和技术保障。除此以外,高校还要努力建设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同时,学校要积极探索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以保证与新媒体技术相配套的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1][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2003.
[2] 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 廖胜刚.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关键词:合法性、现代性与话语权[J].吉首大学学报,2010,(5).
[4] [美]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5] 安德鲁?查德威克. 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6]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7] 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8] 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The Mainstream Ideology Education Predicaments and the Way Out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under New Media Situation
ZHANG Yi1, LUO Li-zhang2
(1. School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Shaanxi, China;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是有效地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需要与时倶进,需要不断地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改造教育信息的传播媒体,从而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化。”
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了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信息传播速度便捷且交互性强的开放化环境。如,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可以借助校园新媒体的力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方法,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开设网上“两课”辅导课程,将枯燥的书本内容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一些生动有意义的文字、视频到学生公共主页网站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效果。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可以通过手机媒体便捷及时地个性化的教育信息,使得被教育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接收教育信息。
(二)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指的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QQ、人人网、博客、微博、手机飞信、微信等多种多样的现代化媒体形式都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媒体的虚拟性与交互性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置身于一个平等交流的环境,逐渐摆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模式,有利于促使这两者之间有效互动,获取大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动态,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平台。
(三)增强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的意识
大学生是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一定的独立批判精神,是使用新媒体最广泛的群体之一。新媒体传播使得信息获取容量大,信息搜索便捷,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自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借助新媒体信息平台,不断更新和丰富校园网站上的教育信息内容,使得大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通过自己搜索获取正面的教育引导,逐渐由被动接受教育信息转变为主动积极获取信息资源,努力增强自我教育意识。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知识欠缺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较高的新媒介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当今高校逐步被各类校园新媒体资源覆盖,面对复杂多元化的新媒体信息群,部分大学生未能利用校园新媒体资源获取有效信息,识别、运用新媒体所传播的各类信息;再者,一些大学生未能很好地规范自身在使用新媒体道德行为,新媒介道德素养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对加强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知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内容有待不断更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始终承载着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给教育主体的任务。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包括课堂学习、班级活动、社会实践……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校园新媒体传播渠道逐渐趋于多样化,QQ、BBS、个人博客、个人微博等都逐渐成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然而,目前这些新的教育载体并没有被广泛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工作领域,部分高校教育者仍习惯用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未得到充分利用。
与此相对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存在发展滞后的问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疑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是不可或缺的,但新媒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要求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及时根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新的思想状况,适时增加符合新媒体时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新媒体的开放性、虚拟性和多样化特性给当今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选择空间,他们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取各类所需信息,给予了他们极大的信息自由空间。高校网络资源覆盖面扩大使得部分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沉溺在网络世界,通过网络聊天、在线游戏等娱乐活动,接触到网上各类不良思想信息,逐渐脱离现实世界,这些都将阻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影响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道德建设,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良好发挥。
三、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现在的大学生已经逐渐开始利用新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获取信息,如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获取各类需要的知识信息,且运用各类新媒介工具与高校教育者之间建立起双向互动的交流模式。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介资源信息,大学生首先需要不断加强新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对新媒体信息的辨识度,使其学会正确分析新媒体信息并有效加以运用。其次,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贴近实际也是不可或缺的。如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创业问题、心理问题等,针对当前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与学生建立飞信、QQ群或者官方微博,利用多种新媒体渠道传递最新各界就业咨询和具体企业招聘要求信息,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轻松获取就业资讯与具体相关信息,还可在线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及时获取他们的思想动态,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他们,教导他们认真领会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真正意义。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空间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挖掘一切可能资源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开辟有特色的校园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最大限度发挥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具体说来,主要可以从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运用手机、QQ、个人微博等校园新媒体工具来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在各类新媒体中,个人微博因其使用主体的平民化,参与方式的交互化和立体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在大学生群体中颇受青睐。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好微博这个全新的网络传播教育平台,发挥它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功能。由于微博反映的是每个参与主体自身的意见表达,教育者可以利用微博来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知悉学生所想所需,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
(三)规范新媒体管理,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曾在《人民日报》创刊六十周年讲话中曾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校园网作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媒介,它的传播信息方式多样化,造成信息庞杂,使校园新媒体环境的监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创建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离不开高校工作者对校园新媒体进行有效地规范监管。高校建设者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快校园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校园网站的监控体系。其次,除了重视引进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各类校园新媒体队伍进行管理外,还应根据各系统不同具体情况制定相关校园新媒体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此外,高校校园新媒体监管队伍中可适当纳入学生骨干力量参与管理,有利于发挥学生民主意识,使得学生可以与老师进行共同探讨互动。创建良好的新媒体环境氛围,调动校园文化建设者的积极性,共同形成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合力,是促进高校校园新媒体的科学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重视信息多元化的冲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随着新媒体的多样化发展,高校校园文化逐渐深受多元文化、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开放自由的信息传播加快了这几种文化渗透进入高校校园文化的步伐,势必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面对多种文化的交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始终坚持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大力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除此之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者还应科学地借鉴国外一些国家成功的实践经验。西方大多数国家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利用网络等媒介开展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美国高校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方式,有效地将隐形教育与显形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过程,每一次传播技术的更新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自媒体的诞生及其迅猛发展使得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回避自媒体带来的新变化。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内大学自媒体使用情况的网络问卷调查,我们可以总体上了解目前徐州市内在校本科生使用自媒体的情况,并对自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进行适当分析。此次网络问卷共发放359份,回收问卷359份,有效问卷359份。
一、大学生自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调查对象以本科生为主,共占比88.58%,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拥有自媒体账号的比例非常高,可见在大学生中使用自媒体情况较为普遍。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关于自媒体平台,大学生较为青睐的前两位分别是:微信89.97%、微博68.25%,而人人网、豆瓣等所占比重变少,对于登陆自媒体平台的时间调查显示,有85.52%的大学生选择了一年以上,关于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频率调查显示,67.69%的大学生每天花费在浏览自媒体平台上的频率选项中选择了频繁,即每天多次访问。
在对大学生使用自媒体平台动机调查中,自身消息、拓展人际交往、打发时间,这三点都有超过60%的认同率,这表明大部分学生乐意去了解他人,进行交友,与他人分享各自的信息,对大学生使用自媒体平台内容的原因调查显示,个人心情、时事新闻与热点话题选择最多,占比分别是79.94%和57.66%,而在对大学生使用自媒体平台内容分享的调查显示,有69.36%的人选择分享自己生活琐事,除此之外还有60.72%的同学选择分享实时资讯,这表明大学生不仅仅关注自身的饮食起居,逐渐把关注点放眼世界。
自媒体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它极大方便了大学生对于信息的筛选和获取,同时也带来了多样的内容,净化和糟粕并存,自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能够在短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但面对庞大良莠不齐的信息却无从分辨,在大学生对官方和他人信息的认同度的调查中,设计了极大信任、信任、半信半疑、不相信、过于虚拟这五个选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官方和他人信息的较认同与半信半疑的大学生占比分别是37.05%和53.76%这说明大学生对自媒体信息的认同度不高,无论对于官方还是他人的信息。
二、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的分析
在对大学生使用自媒体平台对自身生活学习影响的调查中,有95.59%的大学生认为使用自媒体后对自己学习生活有一点影响,利用自媒体平台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但也夹杂许多虚假的信息,辨别能力不够,主要体现在与人交流、观点思维和知识结构上,在大学生对于自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调查中,有52.37%的大学生选择了与辅导员,老师等人很少沟通,28.97%的大学生选择了毫无交流。这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说明可以利用自媒体的优势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自媒体,让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在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中,选择希望通过自媒体和当面交流的人数相当。教育工作者要看到自媒体对于大学生的影响,看到大学生依赖自媒体的心理倾向,积极运用自媒体平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促进情感交流。
随着国家政策要求和网络科技的发展,在线教育已经步入全新的阶段,并且以迅猛的态势向前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背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高校教育教学迎来新的机遇。新技术的学习与适应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等问题成为高校教师面前的新挑战。2019年底肺炎疫情爆发,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高校教师要深入思考,以创新的思维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其他高校相比,艺术类高校以实践类课程为主,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本文立足于此,从融合课程思政艺术美育新理念、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新模式、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新机制等四个方面研究线上教学策略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教学目标融合“课程思政”艺术美育新理念
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是新时期下,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它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从宏观上为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深刻阐释了“立德”与“育人”的精神内涵和本质要求。在艺术类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除公共课之外,学校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需要,开设诸多艺术专业课程,如《戏剧表演理论与技巧》、《中国民间舞》、《色彩》等。有别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学生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实践创作、排练演出等方式接受专业学习。这种以实操为主要形式的授课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技能。但仅仅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精才艺、善应用”的综合型艺术人才是当代艺术高校的迫切需要。艺术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地点一般设在排练室、琴房、舞蹈间、画室、剧场等实践区间。受疫情影响,教师不能以面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如此,是否一切艺术实践类课程都只能就此停止呢?笔者认为,空间的受限并不能完全阻止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线上教学不妨一试。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以道德修养为先领,树“德艺双馨”为榜,立“品学兼优”为样,培养政治思想健康向上的有德青年;二是以知识理论为基础,拓宽视野,建立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三是以审美达情为特点,培养学生美感形象的思维构建,提高其艺术品鉴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虽然在技能学习方面受到教学场地的限制,教师无法当面亲授,但仍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建立线上教学互动机制,引导学生加强思政教育;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指导建立学习合作,拓宽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思维;通过创新教学新方法,建立“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完善艺术实践课程教学体制。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以“术”唯一,更要以“艺”为先。这里的“艺”,既包括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又包括知识底蕴、审美能力。高校教师应以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的精神要义为契机,学以致用,转换教育观念,培养“美”“德”“智”“体”“劳”兼佳的艺术类专业人才。
二、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
新模式“关联课程”是指在专业建设中,以课程体系构建为基础,具有核心-拓展、理论-实践、先设-后开等关联性的教学课程。为确保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专业性,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授课方案,应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情况下,遵循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规律,与其他“关联性课程”建立合作联动机制。这种“联动机制”包括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如,在表演专业建设中,《表演理论与技巧》为专业核心课程,以其为基础,建立包括《台词》、《形体》、《声乐》在内的核心课程体系。为拓展表演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围绕“核心”课程开设《导演基础》、《编剧技巧》等,建立“拓展课程群”。“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并存,相互补充,构建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联动机制”也包括实际教学中教学融合、借鉴和共享。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间不易及时掌握关联课程的教学进程、内容、方法、特色等。“听课”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由于时间、场地等因素,教师很难达到互相听课的便捷、自如和灵活。与线下授课相比,开展线上授课,时间和空间更为灵活。在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学风格、课程特色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教师能够及时互相借鉴、资源共享、合作教学。“联动机制”在教学应用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观课”获悉课程的教学进程,及时调整自身课程教学的内容,做到相互促进和统一;二是通过“感课”真实感受教学氛围,根据课程的关联特点找到共通性,及时调整自身教学方法,做到各有风格,相得益彰;三是通过“思课”发现教学问题,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关联课程间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有效。新形势下应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机制,高校教师透过“关联”作用相互补充,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法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
较理论课而言,艺术实践类课程更加开放、自由,具有较强的体验感。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训练劳逸结合,获得身体和精神的放松,不易造成因长时间久坐而形成的“课堂疲劳”。线上教学在构建授课环境方面存在先天的局限性。对于艺术实践类课程而言,这种局限性更为突出。如《表演理论与技巧》的线下教学设在排练室进行,教师能够有效组织实践活动促成学习的“动静结合”。然而,将课程转为线上授课,原本的当面亲授变成了“隔屏相望”,教学效果经受着考验。教学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一言堂”,“互动教学”和“寓教于乐”才是良策,活泼的课堂氛围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应勇于创新方法,积极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一是掌握和把控教学节奏。教师提前对教学进程和效果进行预测,将重心放在课程主要内容上,运用“课程先导”和“生活实例”阐释教学主体和重点,运用游戏训练、合作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课程难点,做到深入浅出。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做到寓教于乐。二是增强网络空间意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名师讲座,艺术赏析等。新时期下的线上教学更要求教师具备整合网络资源的能力,提炼信息要义,正确处理教学目标的统一与网络资源多元的关系,积极拓展网络教学空间,注重实时教学互动,采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教学的延续性。总之,教师应与时俱进,借助新媒体整合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水平。但不可忽略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要始终保持教学的热情,讲解的细心,授课的耐心和育人的恒心。线上教学更加重视学习反馈,教学活动要有专业性、开放性、互动性。
四、完善教学体系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新机制
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观念。伴随着传统教学观念“我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思想,常出现“强压式”的教学方式,其结果适得其反。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解放,思维多变。面对新环境新问题,教师需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成果导向,将“我要教”转变为“你想学”。转变观念是提升线上考核评价质量的前提,也是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的先决条件。课程考核评价具有三个方面特征,即双向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双向性”要求课程考核评价既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观测和评析,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考查。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机制,需建立“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套体系。两者相互促进,交互反馈,做到“教学相长”。“科学性”是课程考核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综合要求。首先要对标培养目标,设计具体可行的考核实施方案,确保考核内容能真实反馈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再者,要结合阶段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综合研判。针对共相性和特殊性问题要分别作出不同的分析,针对不同阶段的问题要制定不同的研究方案,以此做到考核评价的客观有效。最后,考核评价的设计以普适性为原则,内容和形式不能因人而设。“系统性”是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本质要求。联动、整一和功能决定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系统、完整和稳定。课程考核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新机制,是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路径。
艺术实践类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非无计可施。高校教师要适应新时期网络教学需要,提高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在融合“课程思政”艺术美育新理念、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新模式、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新机制等方面研究线上教学策略的实施路径,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于雪,张跃伟.疫情下线上教学考核评价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37(10):1-5.
[2]郭英姝.线上课程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2020,(11):62-63.
2.论音乐欣赏课在大学生德育培养中的功能及实施途径
3.高校音乐德育功能的实现与研究
4.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初探
5.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6.发掘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论一种可能的德育方法与途径
7.论音乐的德育功能
8.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9.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10.谈如何在小学音乐中实施德育教学
11.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12.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德育方式研究
13.音乐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14.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的渗透研究
15.高校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点和作用
16.论我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德育内涵及功能
17.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18.试论音乐的德育存在
19.依托流行音乐的美育功能 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
20.高校音乐课程的德育渗透研究
21.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课程论审视
22.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渗透
23.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开发及多样性
24.论音乐的德育属性
25.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研究
26.小学音乐学科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27.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28.浅谈中学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29.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30.让无痕化的德育渗透于音乐教育中
31.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施途径
32.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音乐教学为例
33.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德育课内容为主体,将音乐融入课堂教学
34.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德育的魅力——浅谈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35.浅谈中学音乐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
36.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37.音乐对改善高校德育课堂之现状的作用研究
38.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开发
39.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40.寓德于乐 以乐养德──谈音乐的德育功能和方法
41.试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42.音乐与德育教育关系解析
43.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内容的体现
44.小学音乐学科中德育渗透的措施分析
45.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
46.学校德育与音乐教育整合的意义探析
47.音乐小天地唱出大道理——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德育
48.强化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助剂作用,增强道德教育实效
49.试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50.试论高等院校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51.以美育德——论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及其实效性研究
52.音乐的德育功能
53.研究生德育中的音乐素养培育途径及作用探析——以上海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为媒双育人”活动为例
54.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55.浅谈音乐学科的德育功能
56.学校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方略分析
57.浅论音乐的德育功能
58.高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
59.论述高教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60.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61.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
62.增强音乐学专业课程德育功能的对策
6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64.让无痕化的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
65.给德育插上音乐的翅膀——让音乐成为德育的有力辅助手段初探
66.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
67.流行音乐教育应用于德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68.浅议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69.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70.将音乐引入高校德育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1.德育在音乐艺术教育中的渗透思路探索
72.试论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73.新课标视角下德育思想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74.浅谈音乐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
75.德育在音乐艺术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76.谈音乐欣赏课的德育功能
77.浅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78.高雅音乐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渗透作用思考
79.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途径
80.论中专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81.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82.德育功能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83.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84.音乐院校体育教育中实现隐性德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85.“以和为美”——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86.音乐,化腐朽为神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的德育功能
87.寓教于“乐”——浅谈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
88.隐性教育在音乐艺术院校德育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
89.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90.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渗透
91.音乐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92.音乐教育中的德育作用论
93.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探析
94.音乐的德育功能
95.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96.让德育走进音乐课堂
97.让音乐成为小学德育课堂的营养剂
98.浅谈音乐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99.试论音乐在德育中的功能
100.浅谈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艺术魅力
101.论生态德育在音乐课程中内涵与策略
102.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103.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作用
104.论音乐教育中的德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105.浅谈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
106.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07.例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种方式
108.试析高校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109.完善高校音乐教育对德育作用的对策建议
110.浅谈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1.吴地传统音乐的当代德育价值
112.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探析
113.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114.浅谈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15.让“生成事件”成为音乐课堂德育的鲜活教材
116.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117.高校音乐教学德育树人的内涵研究
118.如何加强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119.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120.德育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121.从救亡音乐谈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122.浅议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德育工作
123.浅析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124.论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落实
两种公共教育的差异在于:公共艺术教育相对晚于公共体育发展,公共体育的教育政策“方向明确,任务具体”,完善的政策细则为课程教学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参照系数,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政策则有指导“盲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也表现出对教学实施、课程建设、师资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管理不够规范的现状。但是两种公共教育现象的差异只是“表面”的差异,这个层面的“差异”再回归到现实中去指导具体的实践,是没有多少价值可言的。美国的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教育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特定背景中的解决方法,以及发展教育的原理或原则。”这一理论给笔者以启示,寻找“差异”的真正意义在于考察各种教育现象与时代背景的适应性,从而开拓教育思维,放大教育空间。
(一)差异原因之一: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不同属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体育是先于美育发展的。目前公共体育的定位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公共艺术课程则是“选修”课程,笔者认为,对两种教育的不同定位是由体育和美育(艺术教育)的本身性质决定的,体育具有生产力的性质,而美育具备的是上层建筑的性质。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理本文由收集整理论中阐述,社会的发展史大部分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史,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就是劳动者,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国民体质不单是个生物学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实际上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大计。
然而美育具备的是上层建筑的性质,它不可能直接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其发展也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是目前国家关注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教育一直在经济发展的牵动下被动的发展,发展经济的社会目标决定了目前的高等教育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完成发展经济的任务,为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服务。换句话说,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不能深入地关注到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的体现,也就是还不能关注到每个社会个体的审美人格生成的层面。由此得出,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其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和功能也还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既然体育和美育的性质已定,教育发展的侧重已经形成,从实际出发,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一方面应该承认其现状与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应该正确定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致力方向。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和现有教育政策的支持下,如何让公共艺术教育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得以良好的施行,适应现阶段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形势,才是真正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差异原因之二: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一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其目的是需要它来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而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又是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学科基础理论的确立和理论体系的建设,教育思想对建构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纵观体育教育的发展史,从近代开始到建国初期产生过众多时代感很强、优秀的教育思想,其发展有着清晰的脉络。其中代表性的有:近代教育家为代表的新学派提出的国民体育教育思想;20世纪30年代体育教育家吴蕴瑞等提出的自然体育思想;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体育思想;建国后我国推崇的前苏联教育思想。党的之后,改革开放更加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思想的大发展,逐步形成了几种新的体育教育思想:一是体质教学论,二是整体效益论,三是终身体育论,四是主动教学论。
对比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中国传统美学观主张“美与善的统一”,其政治伦理色彩浓重。虽然近代王国维第一次将美育置于教育学角度论述,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明确提出美育是培养“完全之人物”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他又认为“美育是德育与智育之手段”,表明了美育与德育和智育的联系。从近代开始,美育在经历了“习性美育观”、“情感陶冶观”、“政治工具观”、“美育虚无观”等各个历史阶段后,20世纪70、80年代形成了“德育美育观”,90年代初兴起的素质教育热潮,才把美育推向瞩目的位置,直到新世纪开始,美育被提到了和德育、智育、体育并重的位置。但是尽管如此,“美善文化的惯性”所导致的美育“德化”倾向在美育观念历程中时时出现,每个时代的高等教育,都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得被“德育化”,直至今日,艺术教育仍然是在德育和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庇护前行,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因此,和公共体育教育目前所形成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相比,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独立的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持,那么它的现实作用力和发展生命力必然遭到损毁。
目前公共艺术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理论的缺失影响了整个教育实施的结果,从前文的“差异”中看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表述不完善以及“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指导缺失,说明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构建还没有学理和体制上的保障。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中所有浅层性的认识和行为,就在于缺乏出类拔萃的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持,一个指导性的教育思想是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的现实之需,构建完善的艺术教育理论及其体系是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中心任务。
(三)差异原因之三:高等教育整体效益的发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17-03
马斯洛曾说过:“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我们都有未被利用或发展不充分的潜力。”[1]目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 ”时代,科技革命的大潮呼唤涌现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跨界融合型人才。发挥美育激发人创造力、想象力的优势,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有力推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存在共通之处
美育很早就受到人们的重视。18世纪末,席勒在其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使用“Aesthetic”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美育最早的倡导者,他主张以“诗、礼、乐”等手段辅助实施教育,认为美育有助于培养完善的人格,实施社会教化、净化社会风俗,这是我国最早的美育思想雏形。
20世纪初,王国维在其著作《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完备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教育之事亦为三部分:智育、德育、美育是也。”[2]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将德文“SthetischeErziehun”意译为“美育”,并深刻地概括了美育的内涵:“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3],这开创了我国近代真正的美育体系。1917年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演说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主张以“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三条途径推广美育。不仅全面深刻地构造了美育理论体系,还在北大亲自讲授美学课,组成艺术社团践行美育,将美育理论付诸教育实践。蔡先生丰富的美育思想与实践经验对高校推行美育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美育是教师使用艺术形象营造出一定的艺术情境,在特定的艺术情境中,以生动有趣的形象感染学生,以优美高雅的内容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审美享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主动探索新知,教师因而实现其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美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们追求人性的完满。美育本身孕育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审美教育价值。美育的引导内容、教学目的、艺术张力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有相通之处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各领域存在的美不仅给人审美上的精神享受,而且其中也蕴含了对忠诚仁义、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等美德品质的歌颂,这些美德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大力倡导的。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从精神上灌溉学生的审美心灵,与美育一同指向人内心“真、善、美”的塑造,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一个内容体系中。
(二)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的上有相同指向
美育通过传播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人欣赏美的意味,增添人在生活中的审美乐趣,陶冶人的审美情操,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升华精神境界,实现人性完满,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导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一致,都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学生塑造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因人而变”的教学艺术张力
朱光潜曾说过:“艺术不仅能给我们更深广的人生关照和理解,而且能帮助我们建设更完善的道德基础。”[4]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5],通过教师向学生讲授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学生学习、接受主流理论体系,最终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本质上的特点,使得这门学科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抽象性强、说理性强的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更注重教授的技巧,不能只是机械简单地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灌输,而是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践。美育,以其“因时因人而异”的教学特点,通过仔细分析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方案,是一种深入引导教师与学生开展双向互动创新设计的教学模式。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融合渗透,更有助于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艺术张力。
二、“互联网 ” 时代为将美育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条件
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启动“互联网 ”行动,提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6]2017年初,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 ’教育”。[7]与此同r,国务院于2015年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结合‘互联网 ’发展新形势,创新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8]借助“互联网 ”的技术优势,美育更具传播便捷、自由共享、创新发展的活力。互联网借助美育,环境会更净化、内容会更优化、氛围会更积极,“互联网 ”与美育教学方法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趋势。
(一)“互联网+教育”,扩大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覆盖面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师不注重讲授理论的方式方法,这使原本可以有趣的理论探讨,变成了枯燥的说教,大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敬而远之”。许多教师在实际课堂中虽然发现了这些问题,但仍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忽视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一些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认为难以把思想政治课上得“美”起来,从而直接忽视学生渴望课堂生动的需求。这反映出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覆盖面还很小,不受教师重视,影响力亟须扩大。
“互联网 ”突破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结合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电脑、手机等终端作为载体,为知识传播构筑了多元立体的媒介环境。借助“互联网 教育”,通过APP定制、MOOCs多元教育主体提供的教学途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覆盖网络[9],可以深度整合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资源,使美育更好地深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扩大其影响力。
(二)“互联网+教育”,解决美育在实际思政课教学中流于表面化的问题
在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成果检验机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了很大比重,这就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学习中仅仅依靠期末的“死记硬背”,而平时上课却是应付了事。教师们也提不起上课的兴趣,推行美育的模式单一,仅依靠普通的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课件中的内容长期不更新。探索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课堂形式浅尝辄止,使得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运用仅仅止于形式,流于表面。
在“互联网 ”时代中,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迅捷发展,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掀起了一场教育理念的革新。“互联网+”倡导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把学习者摆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承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传统。“互联网 ”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又与美育在教学手段上的巧妙匠心不谋而合,这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渗透美育提供了支撑。
(三)“互联网+教育”,拓宽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实施途径
尽管有些教师意识到了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难以找到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融合的平衡点。
在手段上,“互联网 ”为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了技术条件与支撑,有效拓宽了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互联网 ”所特有的交互功能,使教育活动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教育资源由封闭到开放共享。这为美育“分享性”、“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美育特有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可以为普及课堂教学内容增添趣味,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为思想政治教育课营造更好的课堂教学体验。
三、“互联网+”时代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探索
同志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培养方式、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互联网 ”时代的人才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应利用美育激发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由美引真,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另一方面,“互联网 ”时代的人才应是跨界融合型人才。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的跨界融合型人才。可见,“互联网 ”时代下,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组合正是塑造健全灵魂、培育人才有力的路径选择。
(一)“互联网+教学主体”,提升队伍美
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应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注重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推动学生主体个性化发展。
“互联网 ”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由于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重说理、接地气的特点,教学工作者要更注重自身美的建设,与时代接轨,讲出受学生欢迎的好课。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思政教师,更要注重学识美与品行美的统一,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首先,思政教师要注重内涵学识美。在思想多元化、各种理论流派争鸣的今天,思政教师要坚持师德建设,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分析的逻辑思维,增强学识,丰富阅历。其次,思政教师要注重外在行为美。于一言一行、谈吐举止中展示良好的素质和涵养,展示新时代思政教师的风采。思政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情投入,适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学生摆在平等对话的地位上,激励学生成长进步。
在提升审美素养与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教师工作者们更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新媒体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展现思政课堂美的一面。例如,当前大学课堂应用PPT课件辅助课堂讲授已经十分普遍,广大教师工作者在熟练制作PPT软件的同时,也应注意课件的色彩、版式设计,应在课件中穿插生动的图片,悦耳的音频,从视觉上、听觉上给予学生美的课堂享受。
(二)“互联网+教学内容”,深化内容美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构建内容传播网络,促进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关键词 健美操教学 高校体育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通常又被简称为美育,其实际上指的就是在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导之下,通过审美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社会、自然以及艺术的美的感受能力、美的鉴赏能力以及美的创造能力,并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净化,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学生的精神得到升华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可以说在现代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审美教育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教育目的。健美操运动作为一项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以及美为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过程中,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动作,还是激情欢快的音乐,都充分展示出了一种美感,也在潜移默化中时刻影响着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优势
(一)健美操的“动作美”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对美的体验
“动作美”在健美操运动中和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体现。优美、和谐、标准的技术动作,不仅仅是学生对健美操技术动作学习和掌握情况的一种直观展示,同时还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美学知识和美学能力在健美操运动领域里所进行的一项美的体验活动。这个过程很好满足了学生对于动作美的追求和体验,因此,对于审美教育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健美操的“音乐美”能够极大的引起学生对美的共鸣
音乐是开展健美操运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开展健美操运动时,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配乐不仅发挥着伴奏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对动作的烘托,对运动氛围的营造,更好的体现一种和谐之美。再加上,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其在刺激人的感官、影响人的情绪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非常显著的效果。所以,在健美操运动中,健美操的技术动作与音乐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能够让健美操运动的“美”得以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促进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感受。
(三)健美操的“编排美”能够有效的丰富学生对美的想象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健美操的编排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健美操的编排,是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将各种多样化的技术动作、队形与图案变化和音乐节奏以及学生的个人风格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健美操运动中各种美的因素有机的融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审美效果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脑力劳动的过程又是体力劳动的过程,同时更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因此,其对于编排者的想象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相应的学生在参与健美操编排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对“编排美”的切实体验,极大的丰富自己对于美的想象,提高自己的美的想象力水平。
二、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策略
首先,健美操任课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审美教育能力。健美操任课教师只有具备了理想的审美教育能力才能够确保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审美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而要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教育能力,高校健美操任课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在现实中对美的感受能力、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积极的学习和研究美的生理基础、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等知识,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审美知识储备,加深对审美教育的理解。
其次,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开展高校健美操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示范的基础上,任课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健美操比赛和表演录像的方式来让学生从感官上更好的体验健美操运动中的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与熏陶。
最后,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来实施审美教育。学生是高校健美操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体。因此,在开展高校健美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确保审美教育的有效实施,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来实施审美教育。例如:在开展高校健美操教学活动时,任课教师应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以及现有的运动水平和运动潜能,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在开展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则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的创造自由、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以此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健美操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能动的参与到健美操教学活动之中,更好的体会健美操中的美育因素,更好的发挥健美操的美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祁鸿雁.吉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现状调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1).
一、STEAM理念下高校艺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
随着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大高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强调技术性融合与跨学科综合性教育的STEAM模式无疑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山东科技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之一。作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的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环节相对薄弱。截至2018年6月,山东科技大学共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34项。其中,科学发展与技术革新类课程105项,管理类课程48项,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仅19项,仅占全部开设通识课的8%。针对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笔者开展调查问卷,抽取文科、理工科与艺术专业2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合统计结果分析山东科技大学为例的综合类大学STEAM教育模式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存在的问题。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问卷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小学(52%)和中学(37%)阶段开始接受艺术教育,教育形式以美术和声乐居多。36%的非艺术类学生进入大学后停止接受任何形式的艺术教育课程。其余约半数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频次为“1次/两个月”。74%的学生每次进行艺术类课程学习的时间为“45分钟或1小时”,即非艺术类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接受艺术类课程学习的平均时间约为每学期2小时。从学生大学期间接受的艺术教育形式看,艺术专业学生普遍倾向于参加公开课程学习或以听专家讲座的方式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而非艺术专业学生中,68%的调查参与者选择了社团活动为接受艺术教育的形式,只有33例非艺术专业学生把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作为拓展艺术知识的途径。选择艺术类专家讲座和参观展览的非艺术专业学生均为0人。这反映出普通高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数量较少、形式单一,接收群体的主动性较弱;接受艺术教育的方式多是通过第二课堂进行的。综上所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还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和设置。2.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投入不足另一项针对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过半数学生认为艺术教育不尽完善的重要原因是场地支持不够。持此观点的学生中非艺术专业占据了超过80%的比重。大多数非艺术类学生反映学校对艺术教育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如,非艺术专业学生认为在接受艺术教育时没有合适的场地进行练习。而仅有的用于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艺术设计教室设备设施大多陈旧,功能不全。这样的缺陷直接影响了非艺术类学生学习艺术技能的热情和动力,也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3.公共艺术课程实践类环节的缺失性根据对本校艺术公选课程效果和质量的调查数据显示,72%的学生认为艺术类公选课程只是起到一定的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作用。还有超过1/4的学生对艺术教育课程态度消极。当被问及“希望接受的艺术教育形式”时,超过半数的学生把实践操作类教学作为艺术教育模式的首选。因此,在当下的公共艺术课程中加入实践模块,并适当进行教学质量测评,对课堂效果不佳、学生满意度低的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删减尤为重要。
二、STEAM教育理念下高校艺术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