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 14:43: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智慧交通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TN929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城市交通系统要实现智慧化,关键问题是交通系统中所有基础设施、设备、包括人等所有城市交通系统参与者的物理属性的数字化、电子化、信息化,即“数字孪生”。“数字孪生”就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技术、运行历史数据等,集成多学科、多参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2 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一词由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出。早期,交通部门便提出了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这四个交通准则,智慧交通这一词也逐渐被人们引用。智慧交通利用当代的科学技术和大数据促进人、车和环境的和谐,让交通发展得更加便捷、更加环保。随着我们现如今的社会不断发展,以往的传统交通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如今的需求,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我们国家的交通出行安全性以及城市间的流通通畅性,那么我们就需要借助于这几年崛起的互联网技术[1]。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我们国家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等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而这些就是我们能够增强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的智慧交通系统也逐渐的提升,不仅仅能够更好地方便车辆的出行,同时还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的道路通畅,不会发生堵车等现象。
3 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
(1 )拥堵导致效率低下与能耗增加。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存在的最普遍与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地区或大型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常态。由于交通拥堵,降低工作与运输的效率,增加生活与生产的成本,最终增加企业的经济损失或个人的不必要支出。对此,部分地区与城市大力推进公共交通,在道路中设置全时公共车道,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在部分时段,公共车道处于闲置阶段,对有限的道路资源是一种浪费,由此,说明对城市拥堵问题没有找到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2 )交通事故率显著提升。当城市的交通秩序出现混乱时,会导致交通事故率的提高。造成城市交通秩序混乱的原因,主要是对行车过程监管、车辆调度安全、交通全局控制等方面的控制力度不足,有待完善。(3 )噪声及空气污染导致环境恶化。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噪声、尾气,在交通拥堵状态下,噪声与尾气的危害会更加突出,这是由于频繁的汽车启停会成倍噪声的分贝与尾气的排放量。当汽车数量的大幅增加与道路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时,因交通拥堵产生的噪声、空气污染会加剧环境的恶化程度。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对道路的拓宽与新建会增加土地的使用,造成一定的资源消耗。
4 智慧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
4.1 车辆稽查
在智慧交通发展运用中,首先就是在车辆稽查领域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车辆稽查主要就是指对车辆的违章以及违规现象进行高效的识别和快速的联网处理。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实时的收集车辆的动态信息,通过智能化的识别和判断能够直接实现对其违章或者是违规行为的判定,尽可能的减少交警在道路上拦车这一传统稽查方式的应用,实现车辆稽查工作效率的提升。在这一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对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为了更好的实现对道路车辆的识别和信息监控,可以给车辆建立身份特征标识码,相当于我们人的身份证,每个车辆都有其对应的标识码,使其能够更加方便被感知。同时在进行物联网传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传感设备的研发也要不断的迈向网络化和智能化,通过传感芯片的研究,实现更加精准的信息识别。除此之外,在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车辆稽查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新型通信技术的融合,借助于光纤和移动网络,实现更加稳定和畅通的信息传输,并且要及时的把车辆违章和违规信息到对应的车主手中,实现全链条式的稽查监管。
4.2 路边停车
对基于 NB-IoT 技术的智慧路边停车系统,其工作原理为地磁车检器与基站通过 NB-IoT 网络相连,实现停车信息的传输,通过 NB 基站将停车信息送到停车管理平台。相关单位可直接通过停车管理平台实现对路边停车的使用监控及管理。而智慧路边停车系统的智慧管理主要体现在如何实现智慧收费,其主要原理是地磁车检器检测到车辆停泊,系统会根据车牌号和泊位号对应的停车数据进行计费。智慧路边停车系统的应用过程主要如下:(1 )车辆驶入路边停车位停好后,车主根据停车APP 提示将车牌号和泊位号进行停车登记,地磁车检器检测到车辆停入后,系统会按照地磁车检器感应到的停车时间数据进行计费。车主对停车费用进行付费后可驶离停车位
[2]。(2 )当地磁车检器检测到车辆停入泊位一定时间而未主动登记时,停车系统会录入车辆停车信息,并向收费员传递违停警报,通知收费员处理。收费员对车辆进行拍照取证,对车辆的车牌号和泊位号进行登记。(3 )对于不支付停车费用而直接离开车辆,系统会自动将车牌号录入黑名单中。相关执法部门可通过停车管理平台收集到的信息,与交管信息库和城市征信系统对接,对逃费车辆和其他违法车辆等情况进行执法与征信管理。
4.3 意外事故预防系统
在智能交通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也非常关键,因此,构建5G技术体系时要充分融合技术优势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智能感知系统完善对应的控制模式。5G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应用效率较高,其对应的通讯带宽、稳定性强。其中,人工智能技术运行系统能实时实现全路网图像信息的模式识别和结构化解读,此时,就能在事故发生前结合路况信息、车辆信息等有效预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及时落实相应的控制机制,最大化地降低运行难度。另外,构建5G技术网络体系的过程中,利用5G网络的低延时性无线网络,就能建立预警信息管理体系,联动对应的车辆车载系统,及时完成规避预警,避免大型交通事故的发生。
4.4 高速公路
互联网技术在智慧交通高速公路领域的应用主要就是体现在高速公路交费和路况信息以及突发事故信息推送等的方面。首先从高速公路缴费上来看,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车辆信息和高速公路收费站到站点信息进行信息交换,就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结算,通过安装 ETC 直接实现网络化的缴费,从而建立高速公路的绿色通道,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其次是从路况信息突发事故信息推送这方面来看,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在高速公路路段设立电子眼或者是电子扫描器等的设备,一旦发生突发交通事故就可以将相关的地点以及车辆信息传递到中央控制系统中,通过信息交换为高速路段上的车辆实时的进行信息的推送。
5 结束语
随着物联网、5G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进步发展,智慧交通的科技水平将不断提高,在智慧交通体系架构之内,平台的搭建与系统的建设的首要出发点是服务于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在此基础上,智慧交通体系的架构与发展最终应达成绿色、高效、和谐的目标,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同时,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终端的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不仅包括“有形产品”的实体产品设计,也包括“无形产品”的象征设计和“信息产品”的交互设计。因此,发掘用户深层次特点并归纳出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各子系统特点,提高人性化程度与针对性就显得很有必要。
老年群体生活形态模型构建
生活形态模型是指特定群族在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上的连贯性,反映了一种特定群体的生活形态特点。适老性设计比老年设计涉及的目标群体更广泛,针对的时间阶段更长远。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设计提出在出行的各个环节与场域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行为特点与心理特点,以满足已经进入老年生活或以后将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
生活观是指心理感知生活的态度,老年人生活观归于平淡,趋向于感受家庭和谐的美感和亲情感;消费观是指消费活动行为偏好,老年人消费观受习惯势力的影响大,受消费流行影响小,愿意为出行舒适、方便付出一定的金钱;价值观是指对事物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老年人由于经历过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规范的行为模式;审美观是指对某对象美好程度的认知与评判,老年人倾向于沉稳、安定的视觉平衡感,舒适自然的触感。
老年人生理功能特点主要体现在,试听的平均分辨能力,对静态物体的分辨力,反应的平均强度、速度以及记忆能力和感觉的灵活性都有所下降,较难获得复杂的思维技巧。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因衰老而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要与残疾人、障碍人士区别开来,衰退并不妨碍老年人参加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对老年人心理功能受到生理因素、生活状态、社会支持到自我控制感等多方面相互影响。步入老年生活状态的改变多使得老年人产生负面的心理暗示,又由于自身调节能力较弱,适应周期较长,需增加与社会与亲人问的良好交流沟通,使其保持心理上的健康。老年人仍然向往充实丰富、积极、自强的生活状态,对走出家门依然有强烈的意愿。
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的设计要素研究
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子系统:位移系统(有形的实际产品,如交通工具、公共设施等)、信息系统(无形的虚拟产品,如终端交互界面等)、精神系统(用户在此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1.位移系统设计要素
公共交通系统中最重要职能是实现用户目的性的位移,位移系统是用户得到物理移动的物质载体,满足用户的基本使用功能,为用户提供能够正常使用的有形产品: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城市公共辅助设施等。适老性针对的是城市特殊群体,应在设计中注重各环节的安全保护装置、应急报警装置、无障碍辅助装置等。同时掌握严格的设计尺寸,与老年人的人体尺寸、形体及用力相适应。
2.信息系统设计要素
信息系统主要是指无形产品的信息传递。(1)信息简化与隔离。老年用户对新兴互联网信息的熟悉程度较低,应对非法信息及干扰信息进行屏蔽,繁杂信息进行简化。(2)信息突出清晰化。由于老年用户视力开始衰退,其界面设计要尽量避免过于复杂混乱的背景图案以及动态设置形式,注重色调的整体性。对于抽象的图标,由于更新换代较快,需对其进行文字说明标识,辅助老年人理解。适当对其图标和文字间距的放大,也对老年人识别与操作选择有所帮助。(3)操作认知导向明确。避免认知摩擦产生的误操作行为,有清晰的逻辑和重要性区分。
3.精神系统设计要素
精神系统设计主要针对的是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老年用户由于人生阅历的积累,在审美品位上不再一味追求新颖与特立独行,过去的记忆是老年人珍贵的人生财富,深厚的内涵而又沉静的氛围是设计应保持的主体风格。同时文化审美最直观的感官感受,主要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三方面考虑的。在此系统设计中,视觉体验主要来自于造型和色彩等,需要突出稳重、大方、亲切,注重各元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听觉体验主要指音乐质感或是引导性的语音,触觉体验主要是产品的工艺、材料、界面交互方式的选用。
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老年群体生活形态模型,提出用户深层次特点并归纳出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各子系统特点,通过位移系统、信息系统、精神系统的设计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人性化程度与针对性,由设计产品的外在形式向设计服务的内在体现转变。加一陕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的步伐,为老年人提供自主、安全、舒适的出行系统服务。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杨培(1982-),男,汉族,河北保定,讲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老龄化设计、社会创新设计。
1 交通信息化发展主要问题
1.1 信息孤岛现象尚存在
信息化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中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业务管理协同程度较低,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尚未搭建,信息资源整合、数据交换共享还有待进一步统筹规划,信息化在打破部门间、业务间、区域间的信息壁垒,提升建立协同式、网络化的交通运输业务新模式方面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1.2 现代信息技术与行业管理和服务融合不够
管理效能提升还有较大空间,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为传统的交通运输要素运行监测、行业管理、信息服务、政务公开提供基础的技术条件,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主要业务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融合程度尚浅,实现交通运输生产组织和行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交通运输要素生产率,推进行业转型升级还有较大空间。
1.3 交通运输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尚需提升
信息服务公众体验不佳,伴随着阜阳市建设“智慧城市”的进程,城乡居民对交通基本信息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社会对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人民群众实际感受更加关注,保障交通信息化发展与阜阳经济社会现代化相协调,将先进理念、制度、政策和技术手段融入交通运输全领域全过程,将成为摆在阜阳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随着阜阳市构建智慧城市工作的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和其他行业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需求业更加迫切。
1.4 交通运输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模式尚未形成
社会力量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投入有限,技术、人才、资金等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依然存在,社会力量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管理、运维、服务领域的作用还有待发挥,交通运输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模式亟待构建。
2 形势需求
阜阳市在十三五期间加强智慧交通信息化发展,一是构建皖北区域中心城市,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官作用,综合运输需要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高效安全,需要构建交通运行环境和运载装备监测体系。三是保障交通运输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良性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四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需要“互联网+”与传统业务深度融合。
3 发展目标
3.1 实现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
依托阜阳市云计算中心,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运输多种信息服务资源的整合,省级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数据聚集于云中心。配合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统一的覆盖市、县的两级行业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互连互通,交通信息网络在市、县交通运输业务主管部门以及交通重点企业的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的稳定性和可靠度。
3.2 实现公共信息服务精准化
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主要事项在线办理覆盖省市县三级;实现公交、长途客运、铁路、水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的出行服务信息共享。
公交一卡通发卡量达到100万,公交车、出租车智能终端覆盖率达到100%,公交站牌电子化率大于80%。
3.3 实现行业监督管理精细化
实现重点路段、桥梁、隧道、服务区、船闸、港口、客货运场站等基础设施实时监测;实现“两客一危”车辆、“四客一危”船舶、交通运输执法车辆的动态定位跟踪监测,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全市Ⅱ类以上治超检测站100%实现信息化管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信息覆盖全市所有交通建设市场和运输市场主体,重点建设工程关键点实现实时监测。
3.4 实现综合分析决策科学化
初步建成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建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决策管理机制。
4 对策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
切实发挥各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信息化领导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履行信息化规划制订和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与协调等职责,确保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展。进一步推动县区交通运输信息化执行机构建设,各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要加强联系,及时沟通,紧密配合,形成上下、条块联动的统筹协调机制,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2 加强政策制定和制度落实
制订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相关政策,做好相关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各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认真贯彻《阜阳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完善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加强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招投标、采购、实施、验收、后评价等全过程的监管。建立信息化绩效评估制度,强化交通运输系统各行业、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营情况的考核,科学评估信息化建设的效益。
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各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做好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和安全防护工作。建立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建立信息安全培训机制,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和水平,为交通运输信息化提供安全保障。
4.3 注重标准建设和执行力度
各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组织信息化标准规范宣贯,加强行业信息系统第三方测评工作,促进行业标准编制和应用有效衔接;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将标准规范管理纳入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确保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贯彻落实各项技术标准。
4.4 强化智力支持和人才培养
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按照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为主,以引进为辅,培养一批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交通运输业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加强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交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体系,为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4.5 加强技术融合和成果推广
各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加大支持和调动信息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和推动交通运输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学研结合,逐步形成行业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卫星导航、高分遥感在交通运行状态动态数据采集、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加强与国际和国内其它地区的技术交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引进先进技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畅通的信息传播渠道,积极推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
4.6 推动模式创新和政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U231+.2 文献标识码: A
一般情况下,铁调度指挥中心负责整个线路的统一指挥工作和集中领导工作。当调度中心出现问题时,车站调度机构应该通过信号指挥地铁正常运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依然是新时代的课题,笔者将在本文中介绍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方法,希望能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进行地铁调度工作。
1 我国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也在应用这些技术。目前,已经有很多地区进行了TCC建设工作,具体来说,我国已经建设了自动售检票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虽然我国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它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虽然已经有很多城市建设了地铁线路,但是,很多线路的调度控制只局限于一两条铁路线,这样,地铁就不能朝着大规模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我国的地铁路线会越来越多,这样,就会在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状系统,那么,现行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2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建设
一般情况下,地铁调度指挥中心主要包括运营信息报送系统和监控系统,下面笔者具体介绍一下这两种系统的建设情况。
2.1 地铁运营报送系统的建设
地铁运营中心是由运营信息报送、综合业务操作站和地铁调度指挥中心的运营信息报送服务器构成的,综合业务操作站与其它业务系统及挥中心的运营信息报送系统共同享用TCC设备。在地铁运营信息报送系统中,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地铁运营信息工作,首先,工作人员应该将相关的信息发给乘客,这些信息包括突发事件信息和线路日常运营信息。报送系统还应该将相关的运营信息及时发送到线路控制中心的乘客信息系统,接到铁路日常运营信息时,乘客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将它们发送到车站和列车的显示屏上,与此同时,乘客信息系统还应将信息情况发送到各信息报送系统的客户端,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就能及时地掌握信息情况。其次,地铁信息运营报告系统应该将信息给各地铁线路控制中心。也就是说,TOC应该将指令、预案内容的处置以及突发事件报告发送给OCC。系统客户端的工作人员看到信息之后会根据信息内容进行下一项活动。再次,乘客信息系统应该通过电子政务专网将线路运营情况和突发事件情况发送给其他相关部门。地铁运营信息报送系统具有三方面的功能,这三方面内容包括地铁运营情况、上传地铁运营数据、系统所有信息共享。
2.2 地铁运营监控系统的构建
综合监控骨干网、车站综合监控系统、中央综合监控系统组成了现有的综合监控系统。具体来说,公安监控和专用设备监控组成了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专用监控设备观察列车进出车站、乘客流动状况和其他铁路设施的运行情况,这样,各线路车站调度室人员就能随时观察列车乘疏散情况、列车环境情况和列车运营情况。我们都知道,各国地铁中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恐怖事件,针对这种情况,安全部门应该在地铁列车内增加闭路图像监控系统。为了避免出现监控设备重复建设的问题,应该将两个部分集成到一个综合监控系统上。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地铁监控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型的地铁监控系统应该包括网络监控、线路监控、车站监控等市级监控网络。监控软件、终端设备、信号切换设备和数字监控设备组成了车站监控系统,线路控制中心可以通过光纤传输设计接收各个地铁站的工作信号,这样,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及时的进行各项监控工作。线网监控系统具有远程信号的控制能力,这样,地铁中的指挥控制人员就能及时接收到各线路的信号,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大城市都是通过分散的形式设置地铁线路控制中心的,所以,要想建立网络化运行的监控中心,我们还应继续努力建立出能够相互连接的网络平台。
地铁运营监控系统能够涵盖控制区域的所有铁路线,能在停车场、列车、车站等场所发挥自己的监控作用,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就能很快的了解列车的客流情况和火警情况。线路信号系统监测图包括很多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火警信息、接触轨带电信息、信号系统和线路情况,线路信号系统监测图能够清晰的显示真实拍摄的视频和信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线路信号系统监测图了解列车的运营情况和位置。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力监控系统图对紧急状况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通过突发事件处置系统可以了解突发事件概况和突发事件列表,还可以根据已有的全线图纸资料、图形图像资料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线路设备考核系统收集并分析线路设备的服务状态,并将得到的线路信息及时反馈给各运营主体。
一般情况下,地铁交通网处于不开放、地下相对狭窄的环境之中,在地铁中会有大量的乘客,如果出现了紧急情况,救缓工作不容易开展,除此之外,轨道交通的硬软件系统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具有较高的集成化程度,属于自动运行或半自动运行系统。构建地铁运营监测系统,需要工作人员安装具有监控人流量功能的监控设备,这样,监控设备就能发出紧急情况报告。与地铁运营相关的监控设备应该对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随时为监控系统发送各种设施的运转情况。
言而总之,综合地铁监控系统的构建需要智能技术、综合技术和集成技术,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正朝着传输网络平台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努力将监控功能型系统的形式转换成任务结合型和监控功能型的形式。
3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发展方向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正朝着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具有可拓展性、开放性和可靠性的特征,日后的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将具有三级实时控制和三层指挥管理的运营体制,地铁车站级控制、指挥调度控制中心级控制就是三级实时控制;地铁点—地铁车站层、地铁线路—线路控制中心层和地铁网络—调度指挥中心层是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的三个指挥管理层。
4 结语
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是以地铁调度指挥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种系统,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高效是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的首要目标。对于地铁运输来说,地铁线网交通调度指挥系统是自己的“大脑”,地铁线网调度指挥系统负责监控并控制铁路运输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刘隽,张辉.软件设计模式在铁路调度指挥系统中的应用[J].铁道通信信号,2011(03).
[2]陈建译.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与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共享的实现[J].中国铁路,2010(02).
1 引言
我国交通管理事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同以往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因城市化交通持续发展和汽车拥有量的稳定快速增加,城市交通的发展已经超过了我国交通管理发展的速度。而由城市交通中交通违章(违法)行为给交通管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危害最大的一种。再加上我国各地城市交通发展情况不同,交通情况错综复杂,管理难度非常大。在我国大中型城市中交通路口众多,交通流量较大,违章事件频繁,在此情况下基于3G通信技术的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就能为控制交通违章行为的发生、智能化调节交通流量起到很大的作用。
2 系统的主要构成
基于3G通信技术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主要由3G(TD-SCDMA或CDMA2000)数据通信链路,监控中心和多个监控远端组成。3G数据通信链路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可直接运行在交通部门的内部无线局域网上。前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利用网络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络传输到分节点,在分节点可以直接传输上网,或者分节点有矩阵时,也可以把矩阵连接到DVR上,然后再传输上网。监控中心可以通过多级级联构成多级监控系统,系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和用户的需求配置不同的硬件设备。监控远端使用系统设备有远端监控主机、3G数据传输模块、告警采集器、温湿度传感器、画面分割器、摄像机、数字解码器、高速云台和可变镜头、话筒、扬声器等,完成监控中心所需的图像实时监控、现场交通信号智能控制和报警联动功能。监控中心使用系统设备有主控台、3G无线路由器、监视器阵列、视频切换矩阵、主交换机、视频服务器、电视墙等。具体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灵活配置。
利用发展迅速的3G网组成3G无线局域网来传输各交通路口信号点的视频和控制信息,为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组网提供了一条新路。网络管理用户可以对多个监控现场进行实时浏览监控。系统综合应用了智能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字图像传输技术、数字图像压缩编解码技术和3G网络通信技术等,可实现交通监控现场的实时图像显示和网络传输、智能调整摄像机的位置、清晰度和亮度、实现对运动物体的跟踪与识别,对监控情况进行纪录及报警,实时智能调整控制区域内交通信号灯的切换等。
3 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系统采用高速DSP 实现图像信号的实时采集处理,经过图像预处理模块实现对采集图像的复原、增强后,数字图像分别发送给自动控制模块、运动目标检测模块、特定颜色目标检测模块、人机接口模块和数据库模块。系统采用模糊跟踪控制技术实现运动目标的智能跟踪;采用现场总线技术、3G无线以太网通信技术、数字图像传输技术和数字图像压缩编解码实现远程视频、控制及语音信号的传输,采用图像动画与多媒体技术和Web 数据库技术实现图像的网上浏览和历史数据回放及查询。
3.1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有以下特点
(1)实时性。视频数据属于实时数据必须实时处理,例如实时压缩、解压缩、传输等。
(2)分布性。现场图像采集和发送主机和图像接收显示主机位于不同地点,通过计算机有、无线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
(3)同步性。尽管视频信息具有分布性,但在用户终端显示时必须保持同步,声音与视频也必须保持同步。
系统可以组成多级系统, 监控中心还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构成多级交通监控系统,以扩大交通监控范围和系统容量。监控机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实时地传送给服务器并通过服务器向外广播发送,相关客户只要通过浏览器打开网页便能实时地进行监控。
4 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
4.1最佳交通流量预测算法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有独特的优越性。人工神经网络利用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建模,是一种并行的计算模型,具有高速运算能力,有很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很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及高度的灵活性。在各种形式的人工神经网络中,又以误差逆传播(BP)网络应用最为广泛,它已成为前向网络的核心部分,并体现了人工神经网络最精华的部分。目前,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中, 绝大部分的神经网络模型都采用BP网络和它的变化形式。
高阶神经网络属于BP神经网络的一种,它与传统BP神经网络的不同在于构成高阶神经网络的神经元是智能神经元,即这种神经元具有“思考”的能力,它能根据自身外部网络的变化调整内部的转移函数,在内外双调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个初步的模型是对于一个交叉口而言,影响交叉口一个出口的交通流量Q(预测的输出变量)的因素共有6个(即输入变量为6个),它们分别是:Q1、Q2、Q3、 Qt-1(这个出口前15分钟流量)、Qt-2(这个出口前30分钟流量)、t(时间);输出层一个神经元(需预测的15分钟后的出通流量);隐层采用试算的方法优化,最后确定第一个隐层11个神经元,第二个隐层4个神经元。这样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应用并能够胜任于实时交通流预测。
4.2 TD-SCDMA3G移动通信技术
TD-SCDMA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系统中,由于采用了TDD模式,上、下行链路采用同一频率,在同一时刻上下行链路的空间物理特性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只要在基站端依据上行数据进行空间参数的估底再根据这些估值对下行链路的数据进行数字赋形,就可以达到自适应波束赋形的目的,充分发挥智能天线的作用。
智能天线的采用可大致定位用户的方位和距离,因此,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可采用接力切换方式,根据用户的方位。距离信息来判断手机用户现在是否移动到了应该切换给另一基站的临近区域,如果进入切换区,便可通过基站控制器通知另一基站做好切换的准备,达到接力切换的目的。接力切换可提高切换的成功率,降低切换时对邻近基站信道资源的占用。
TD-SCDMA系统仅采用1.28Mb/s的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 11Mb/s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而其他的3G FDD(频分双工)的方案,要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均需要2×5Mb/s的带宽即需两个对称的5Mb/s带宽分别作为上、下行频段,且上下行频段间需要有几十兆的频率间隔作为保护,在目前频谱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对称频段非常困难,而D-SCDMA系统可以“见缝插针”只要有满足一个载彼的频段(1.6Mb/s)就可使用,可以灵活有效地利用现有的频率资源。
4.3 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
CDMA即码分多止是由美国Qualcomm公司首先提出的技术。其原理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昆再经载波调制后发送出去,接收端由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宽带信号做相关处理,以恢复信息数据,与FDMA和TDMA相比,CDMA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归纳起来CDMA应用于数字移动通信的优点有:
(1)系统容量大,在CDMA系统中所有用户共用一个无线信直当用户不讲话时,该信道内的所有其他用户会由于干扰减小而得益。因此利用人类话音特点的 CDMA系统可大幅降低相互干忧增大其实际容量近3倍。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的系统容量理论上比模拟网大20倍,实际上比模拟网大10倍、比GSM大 4~5倍。
(2)系统通信质量更佳。软切换技术(先连接再断开)可以克服硬切换容易掉话的缺点,CDMA系统工作在相同的频率和带宽上比TDMA系统更容易实现软切换技术,从而提高通信质量。CDMA系统采用确定声码器速率的自适应阈值技术、强有力的误码纠错、软切换技术和分离多径分集接收帆可提供TDMA系统不能比拟的、高质量的数据。
(3)频带利用率高,CDMA是一种扩频通信技木尽管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提高是以占用频带带宽为代价的,但是CDMA允许单一频率在整个系统区域内可重复使用,使许多用户共用这一频带同时进行通稻大大提高了频带利用率,这种扩频CDMA方式虽然要占用较宽的频带,但按每个用户占用的平均频带来计算,其频带利用率是很高的。CDMA系统还可以根据不同信号速率的情况,提供不同的信道频带利用形式,使给定频带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4.4 数字图像压缩编解码技术
MPEG-4除采用第一代视频编码的核心技术,如变换编码、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量化、熵编码外,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有创见性的关键技术,并在第一代视频编码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完善和改进。下面重点介绍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4.4.1 视频对象提取技术MPEG-4实现基于内容交互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视频/图像分割成不同对象或者把运动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然后针对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编码方法,以实现高效压缩。因此视频对象提取即视频对象分割,是MPEG-4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也是新一代视频编码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在视频分割中基于数学形态理论的分水岭(watershed)算法被广泛使用,它又称水线算法,其基本过程是连续腐蚀二值图像,由图像简化、标记提取、决策、后处理四个阶段构成。分水岭算法具有运算简单、性能优良,能够较好提取运动对象轮廓、准确得到运动物体边缘的优点。
4.4.2 VOP视频编码技术
视频对象平面(VOP,Video Object Plane)是视频对象(VO)在某一时刻的采样,VOP是MPEG-4视频编码的核心概念。MPEG-4在编码过程中针对不同VO采用不同的编码策略,即对前景VO的压缩编码尽可能保留细节和平滑;对背景VO则采用高压缩率的编码策略,甚至不予传输而在解码端由其他背景拼接而成。这种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不仅克服了第一代视频编码中高压缩率编码所产生的方块效应,而且使用户可与场景交互,从而既提高了压缩比,又实现了基于内容的交互,为视频编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4.3 视频编码可分级性技术
MPEG- 4通过视频对象层(VOL,Video Object Layer)数据结构来实现分级编码。MPEG-4提供了两种基本分级工具,即时域分级(Temporal Scalability)和空域分级(Spatial Scalability),此外还支持时域和空域的混合分级。每一种分级编码都至少有两层VOL,低层称为基本层,高层称为增强层。基本层提供了视频序列的基本信息,增强层提供了视频序列更高的分辨率和细节。
在随后增补的视频流应用框架中,MPEG-4提出了FGS(Fine Granularity Scalable,精细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算法以及PFGS(Progressive Fine Granularity Scalable,渐进精细可伸缩性)视频编码算法。
4.4.4 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技术
MPEG- 4采用I-VOP、P-VOP、B-VOP三种帧格式来表征不同的运动补偿类型。它采用了H.263中的半像素搜索(half pixel searching)技术和重叠运动补偿(overlapped motion compensation)技术,同时又引入重复填充(repetitive padding)技术和修改的块(多边形)匹配(modified block (polygon)matching)技术以支持任意形状的VOP区域。
5 结语
系统综合应用了智能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最佳交通流量算法、智能控制技术、数字图像传输技术、数字图像压缩编解码技术和3G网络通信等技术。所构建的智能交通系统可实现及时准确地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车辆、行人的流量、交通治安情况等,为指挥人员提供迅速直观的信息从而对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最佳交通流量预测算法使用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高阶神经网络预测算法,预测精度高。高阶神经网络的神经元是智能神经元,即这种神经元具有“思考”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智能水平,在公交、地铁及物流运输等系统中都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GB/T17975-2000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2] 汤吉群,李玲编著.数据通信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3] J.Morris, Jie Zhang. A Sequential Learning Approach for Single Hidden Layer Neural Networks. Neural networks, Vol.11.No.1, 1998.
[4](美)Behtouz Forouzan ,Catherine Coombs,Sophia Chung Fegan.潘乞,朱丹宇,周正康译.数据通信与网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 A.Shay 著,Understanding Data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s. PWS Publixhing Company, 1997.
[6] 贺国光,李宇,马寿峰.基于数学模型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12).
[7] 谭国真,丁浩,广义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其在交通流预测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J],Vol.17 suppl,2002.
[8] 王田苗.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71-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到迈入科学化轨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得到空前丰富和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现代表征。特别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逐渐得到关注,就此进行回顾与省思,并对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与发展进行思考,对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现状概观
从中国期刊网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德育系统”为题名索引数据分析来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文献计量概观存在一个最直观的特征:关于系统论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系统科学、教育系统、社会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著作、论文等研究成果较多,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和借鉴作用,而相对于德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资料则较少。总体看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还有待加强。从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论
田曼琦、白凯(1989)主要围绕思想教育系统、思想教育主体系统、思想教育客体系统、思想教育环境系统、思想教育内容系统、思想教育原则系统、思想教育方法系统、思想教育信息系统、思想教育决策系统、思想教育评价系统展开论述。[1]鲁勇(1989)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进行论述。[2]潘树章(2001)从德育大系统的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系统分为主体、目标、理论、方法、激励、辅助、信息反馈、评价及惩戒等八个子系统。[3]陈中建(2008)以系统工程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对德育系统进行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将目标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内容系统、环境系统作为研究框架,对高校德育系统中的队伍建设、学生德育实践体系、德育环境和德育评价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4]上述研究运用系统方法从系统工程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或德育系统进行研究,为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提供重要启示,特别是系统工程研究方法中对结构和运行的剖析值得借鉴,但仍然停留在系统工程学范式框架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吴倬(2001)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的思想,认为德育领导小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主渠道作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起重要补充,理工类课程教学是重要环节,以党团组织、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为主要承担者的课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课外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5]韩小香(2006)等认为,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确定一个指导思想、两条教育线路、三大教育理念,以“隐性教育”为辅,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全员育人格局;以自我教育为主体,构建立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6]陈坚良(2006)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科学控管系统、组织实施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激励系统、保障系统等构成。[7]孙其昂(2007)认为高校理论教育是系统存在,该系统大体包括理念、课程、制度、设施、环境、主体、活动等要素,由这些要素组成高校理论教育的系统整体。[8]可以看出,上述观点主要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和工作实务层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探讨,已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实践层次进行的反思和探讨,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总体性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实证检验。
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论
宣仕钱(2006)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依存于自身特有的生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与开放的社会信息系统、社会实践生态系统、社会发展的群体需求相协调,与营造自我发展的绿色空间相协调。[9]戴锐(2007)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可分为宏观圈层(社会大环境及区域性生态等)与微观圈层(组织内部生态)两方面,两个圈层均由意识圈层、制度圈层和物质圈层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意识圈层由心理、观念、意见和学术成果等构成,制度圈层由社会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规章等构成,物质圈层由设备设施、场地场所、经费支持等构成。[10]邱柏生(2008)认为,从微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这种生态主要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思想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几个子系统构成;从中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生态中的一个子系统,会受到高等教育体制、理念、教育制度变化的制约;从宏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处于社会环境大生态中。[11]卢岚(2010)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结构、特征及结构创新三个方面,提出通过将以政府、学校、城市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社会、农村为主阵地的草根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合,达到结构创新,功能升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全面提升。[12]可见,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关注已开始由“环境”向“生态”范式跃迁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生态展开研究,虽然并未直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结构,但作为一种从事实层面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生态进行的基础性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启示意义。
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论
陈秉公(2006)认为,在学科基本理论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学科理论研究规范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发生重要变化的情况下,学术研究主体对整个学科基本理论进行的系统整合,是学术研究主体自觉的学科理论整体建构行为。[1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张耀灿(2007)认为,学科理论体系包括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干学科和基本研究与应用的分支学科。[14]孙其昂(2010)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为基础,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员、价值观、科学研究、科学技术服务、学科规范(方法)等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时又是社会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特征,要正确处理要素把握与系统把握、自然阶段与自觉阶段、历史传统与现展的关系,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发展。[15]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系统存在的认识也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虽然尚未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二者作出区分,但已为二者的关系分析提供了基础和启示。
5.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系统研究
孙其昂(2001)运用社会学原理从宏观视角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讨,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特别是运用系统性观点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是与其他系统相联系的系统,并对社会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会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等,从社会学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分析。[16]另外,孙其昂(2007,2009)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等主题做了持续的探讨,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和启示。[17-18]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特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逐渐得到学界关注,已注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开始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了多方面的阐释和剖析,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在不断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成熟的结论,构建了一个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场域,呈现出鲜明特点:
1.系统性研究进入研究者视野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关注即一方面主要是在经验工作总结范式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展开论述,另一方面主要是从理论建构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理论建构与反思,提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如生态系统论、学科系统论、社会系统论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已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多维度、点线面的立体结构来剖析,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
2.多学科交叉研究成为显著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活动,如果仅凭运用单一的视角、片面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考察解释,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不能让人信服,也不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可喜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已开始关注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多层次性和交叉性,并有不少成果出现,如从系统科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展开初步探索,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初露端倪。
3.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特征
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现有文献资料分析来看,从经验总结范式中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展开的研究较多,如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高校理论教育系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等;从理论建构范式角度来看,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理论研究的主题也呈多元化发展,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社会大系统范式研究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主题多样多元,既对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又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4.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并存发展
综观现在研究成果主要是在经典教育学范式语境中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存在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两个维度。从研究内容来看,由于历史原因和学科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经验总结性研究占了很大比重,但学术话语和学科意识虽有所增强,并逐步呈现出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并存的态势,经验总结和学术话语同在,且逐渐从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建构层次,特别是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系统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如生态系统范式研究和社会大系统范式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借鉴和启示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呈现出系统性、体系化关注,研究主题、内容和方法呈现多样多元特征,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一些新范式和新趋势。但从总体上关照,已然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多方面,但其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思维还比较薄弱,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把握和认知还处于经验、零散的把握阶段,没有真正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存在“致命内伤”和研究不足:一方面,不管是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研究中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什么”这个前提性追问尚未作出回答,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动力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优化、系统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启示等问题的研究都必须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涉及的广泛领域和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性、整体性探索与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照,缺乏时代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时代需要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割裂开来,因而存在理论研究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如何在一个社会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时代与时俱进的发展?如何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环境变迁之间的交互关系?如何进一步全方位认识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和价值?如何构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及评价?如何进一步实现其科学化发展等等问题亟需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面临新的发展要求,除了上述亟需突破的问题,其未来发展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
运用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是探寻与揭示系统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历史发展演变与内在结构的应然逻辑,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放在历史发展和现实社会视野中,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关注,运用哲学思辨的眼光去审视与评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历史和发展轨迹,又要注重逻辑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运行中的广泛运用并发挥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更好地实现。
2.理论与实证研究并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分殊与研究角度相异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者与思想政治工作者间的鸿沟凸显,经验总结范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而具有活力,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强,但缺乏理论思辨性和长效性,而理论建构范式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性和说服力,但由于概念化和抽象化,容易与现实脱离开来,缺乏应用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研究中不能在强调系统思维展开研究的同时,自身研究中却犯了如此错误。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中,既要具有自主意识和本土关怀,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又要具有问题意识和世界视野,处理好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把经验总结与理论建构、学术研究与现实关照结合起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系统研究的时代性。
3.多学科与多范式研究共用
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重要资源,各学科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但要注意避免简单移植和经验总结,正如有学者敏锐且不乏远见地提出:“借鉴型成果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经验型成果已经走到了尽头,政策型成果显得理论‘底气’不足,比较型成果缺乏系统研究和应用,功能泛化型成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19],因此,要“通过现有范式融合、经由交叉学科的范式创新、经由研究方法变革的范式改良路径”[20],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多学科聚焦和多学科方法交融。一方面,借鉴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成果,“提倡批判性借鉴,明确研究目标,把握立足点,注重学科借鉴的自主创新,把借鉴与自创有机结合”[21];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更需要有自主的学科意识,应对“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吸纳与运用,应当走出简单的‘概念移植’、‘方法套用’、‘体系嫁接’等误区,进入新的层面和新的境界,不断地运用多学科思维方法和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展开”[22],并且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和拓展,利用多学科知识的关联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
4.学术的系统研究范式和行动的系统思维方式同行
运用系统论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系统性思维方式的框架性转换”[23],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内逐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范式,促进和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等主题的探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重要任务和旨归。一方面要运用系统研究范式,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特征等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深化与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输入与输出、系统发展动力和系统优化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在学术系统研究范式指导下,运用系统思维方式指导和外化为全面辩证的行为活动,“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4],把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的系统研究范式和思想政治教育行动的系统思维结合起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总体性”认识和把握,摒弃和反省狭隘、短浅的观念偏差,运用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促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更全面深入、富有成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田曼琦,白凯.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鲁勇.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潘树章.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2-96.
[4]陈中建.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5]吴悼.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3-128.
[6]韩小香等.我国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3):189-191.
[7]陈坚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60-63.
[8]孙其昂.高校理论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7(3):63-67.
[9]宣仕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耦和[J].求实,2006(5):81-82.
[10]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J].理论与改革,2007(2):150-153.
[11]邱柏生.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28-44.
[12]卢岚.断裂处的光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22.
[13]参见陈秉公.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43.
[1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4):11.
[15]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0(3):21-25.
[16]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16.
[17]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J].思想教育研究,2007(8):5-9.
[18]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转型与历史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47-49.
[19]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6.
[20]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前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20.
[21]刘五景.学科借鉴之思与学科借鉴之路[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3.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6-0061-04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人的所有发展都离不开智慧,促进人的智慧发展是学校教育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童话教育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孩子)是最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无疑对儿童智慧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依据学校特色,开展了童话教育促进儿童智慧发展的校本课题研究。
一、思考:让童话教育与智慧发展有机关联
(一)概念的重新界定
我们认为“童话”是为了儿童、基于儿童并适合于学生阅读、品味、享受的各种儿童读本、教育手段与活动形式。“童话教育”,就是通过对已有童话作品的阅读、思考、演绎,以及对未知童话作品的创作、改编、吸纳而在思想、品行、情感、性格、智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与培养,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形式。
智慧是一种系统,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意志、情感、个性意识倾向、气质与美感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智慧更是一种能力。包含丰富的阅历、宽泛的见识、高深的知识以及领悟能力、接受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我们认为的儿童智慧是校本化的概念,即表现为儿童在童年生活中所反映出的各种应对才能,它包括生活智慧、学习智慧、创新智慧等。
智慧发展就是借助童话教育平台,暗合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条件的成熟,逐渐提高学生各方面智慧“指数”,实现智慧生成和健康发展。
(二)联系的重新定位
我们从童话与智慧的内涵着手,重新确定两者之间的联系形式,为研究提供便捷的通道。我们的定位是:
树立“童话即生活”的教育新理念——用童话的趣,催开学生智慧的花苞;用童话的情,激励学生智慧的生发;用童话的真,引领学生智慧的品质;用童话教育,提高学生的智慧指数……总之,用童话教育进一步促进儿童智慧的有序与可持续发展。
(三)方案的重新部署
落实童话教育促进儿童智慧发展的行动,是是一个课题,要有研究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为此,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相关的童话教育理论,并通过精心研究,确立了“六大行动”方案:
1.经典童话阅读行动: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经典童话,汲取精神营养。
2.童话课堂构建行动:愉悦课堂氛围,趣化课堂语言,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童话般的乐趣和学习的快乐。
3.童话环境创设行动:充分认识环境育人的深远意义,努力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个角落都有童话,都能与学生互动,与学生“对话”,优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4.乡土童话资源开发行动: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寻找、挖掘童话素材,创作与乡土生活紧密相连的童话作品,强化学生热爱家乡的情结。
5.师生童话创作行动:通过创编童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童话写作能力、绘画能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6.童话生活演绎行动:引领学生编排童话节目、参与社会活动,展现童话带给我们的精彩,让生活更加丰富、美丽。
二、行动:让童话教育与智慧发展相互搀扶
(一)建立严密的研究组织:以机制保障为课题研究撑伞
校本研究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等优势。为了确保研究的正常有序,学校成立了研究中心组,定期围绕重点问题进行学习思考,做到有计划地协商,有目的地分析,有针对地研究,有部署地落实,从而确保正常研究活动的开展,并且形成了教导处与教科室、教研组与课题组、课堂与课题和谐共融的研究形式。
为了推进“六大行动研究”,各负责人都制订相关的实施方案,并于每周二或三下午,与教研组、学科组一起进行研讨、学习、反思,子课题负责人或教导主任做中心发言,使课题思想浸润每一位教师的心田。
(二)形成科学的过程管理:以服务思想为课题研究铺轨
1.以学习借鉴为踏步,促进研究水平的提升
课题研究的过程如何做到完整、具体?我们的想法是:课题有计划、活动有反思、经验有总结、成果有推广。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教师的研究水平之上。为此,我们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研讨会,思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组织子课题负责人外出学习,听取专家讲座;带领骨干教师和课题组成员到各地名校进行考察借鉴。我们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专著,提高研究老师的理论水平,培育“童心”。
我们还编辑了《童话课题研究引领》小册子,共三册。收集了与我们童话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与文章,供大家学习。
2.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促进教科教研的联姻
我们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结合,要求课题组每一位成员都将课题研究植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两年来,老师们与课题组成员抓住每一次展示、交流的机会,将“童话课堂”呈献给全国新教育研讨会,带到灌南,带到各区域共同体学校,这些课扎根于老师们的教学实践,操作性强,实在,有价值,有生命力。
学校还注重小课题研究与小教研活动,在教学开放、小请客等活动中,努力创设浓郁的童话氛围。
3.以特色活动为平台,促进课题活动的深入
我们开设了“金钥匙大讲坛”,先后由校长、教科室主任、课题组成员上坛开讲,并先后邀请了许新海、冯卫东、李庆明等专家开讲,提升教师对童话教育的认识水平。
我们举办了“童话课堂情境创设”专题研究活动,以童话情境的创设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
我们成立了“1+5”教师读书社,组织教师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著作与论文,开展读书交流会;
我们开展了“童话与童心”主题沙龙,围绕童话在教师和学生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展开对话。
我们还定期出刊《金钥匙报》、《附小教苑》,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童话六边形》,童话晨诵读本《金色的小螺号》,以及十二个童话经典剧本《月光下的长笛》,并将《童话六边形》的阅读指导引进课堂,将《金色的小螺号》引进晨读,将《月光下的长笛》按学期进行排练,让参与成为孩子永远的童年记忆。
(三)开展多项研究活动:以导向姿态为课题研究服务
1.构建积极向上的童话环境——为孩子的生活打底
童话教育的提出,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我们不仅重视童话环境布置,更强调童话教育理念的浸润,而目标都指向学生的快乐成长。
走进我们的校园,吸引你的那一堵堵墙、一扇扇窗上,都是学生自创自编自绘自制的童话故事。站在这里,感觉走进了童年时代、童话天地,孩子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无穷的快乐。
我们放大金钥匙文化。金钥匙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大理石铺成的阶梯,汉白玉做成的大书,闪亮的金钥匙塑像上有六只鸽子展翅飞翔。金钥匙的含义被注释为:向上的阶梯,是攀登者之路;厚厚的书本,是求学者之源;闪光的金钥匙,是全体师生追求的动力。
活泼、微笑、文明的小金娃动画形象,成为校园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学校借坡上路,设立了“小金娃提示语”,在学校草坪、操场、楼道等公共场所树立标牌,营造小金娃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场景,为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校还开辟了富有创新意味的童话林:π形路线,魔方风景,童话贴士,名家介绍,名著推荐,这里有引领、有鼓动、有敦促。童话生活的教育理念,彰显无遗。
各班级还形成了各自发展的特色——班级图腾。“班级图腾”是各班根据学生的特点或班级现状确立的班级形象,有坚韧不拔的“小蜗牛”,有锲而不舍的“小神蚁”,有搏击风浪的“矫海燕”,有立志飞翔的“飞飞马”……班级图腾,均由学生自己设计形象,自己提炼精神,成为学生不断向前的又一动力。
2.引领丰富多彩的童话阅读——为孩子的精神着色
童话教育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带领并指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和书本世界,走进五彩斑斓的阅读生活。
创设童话阅读文化,学校确立了一套独特的做法。
首先,学校建立了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家庭小书房的阅读路径。
班级图书角是教室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班以班图腾命名图书角名称,并附有读书名言。图书角里除了班级藏书外,每位学生还自带3—5本好书,不但充实了图书角的数量,而且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好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取向。
其次,学校搭建了读书节——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阅读平台。
每个学期学校都举行读书节,读书节内容、形式广泛多样,分为班级和年级两个层次进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还评选书香学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利用中午时间进行师生共读,利用星期天和传统节假日进行亲子共读,则更使学生提高了阅读兴趣和热情。
再次,学校推荐了优书必读——好书泛读——常书略读的阅读方法。
所谓优书,除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名著外,还包括影响力较大的作家新书。近年来,学校分别邀请曹文轩、沈石溪、黄蓓佳、彭懿、梅子涵、晓玲叮当、童喜喜、程玮等著名作家来校讲学,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不但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生活,更为阅读注入了活力。
童话阅读,除了阅读书本,我们还倡导阅读艺术、阅读生活。我们每年都举行童话艺术节,并与时事、节日相结合。使孩子能以童话的视角欣赏艺术、享受生活、热爱世界。我们学校推出的舞蹈《海之精灵》,童话剧《清水塘畔》,书本剧《巨人的花园》等分别获得了海门、南通、江苏省展演的一等奖。
正是这种阅读生活,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一大批优秀学生涌现,一个个普通孩子,茁壮成长。
3.创设了趣味盎然的童话课堂——为孩子的学习润色
学校以童话课题研究为抓手,将研究成果作用于课堂教学,形成了学科教学童话化的初期目标。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低年级学生,戴着头饰,蹦蹦跳跳,表演着课本内容;高年级学生静思默想,深入课文,与文本人物对话交流。童话,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借鉴。
更为可贵的是,学校确立了各学科的研究框架。有指导思想,有指向性目标,有实施办法。特别是以语文童话课堂为突破口,加强童话与课堂的结合:
指导思想:语文即童话
指向性目标:在交流中长阅历,在合作中长见识,在阅读中长知识,在探究中长能力。
实施办法:
(1)开发校本教材,提供童话语文阅读蓝本。学校开发适合自己的校本教材,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校报《金钥匙》和校刊《附小教苑》上开辟童话专栏。二是印制以班级图腾为主要特征的班级童话集子,三是出版童话校本教材《童话六边形》、晨诵读本《金色的小螺号》。
(2)开设阅读课程,构建童话语文指导体系。一、二年级学生,在阅读课上着重以听故事、讲故事为主,从故事中汲取知识,培养习惯;三、四年级学生,伴随作文启蒙,以童话故事创作指导为主,着重分析角色的确定、情节的发展、语言的锤炼、主题的提炼。五、六年级学生,借助已有的作品鉴赏能力,在阅读指导中以童话赏析为主,进行不同作品的人物会审、情节变换、结尾续写或改写等,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3)开通课程壁垒,拓宽童话语文界域视野。一是全面铺开,左右联动。比如加强与少先队活动的结合,以活动的形式展示童话语文的成果;与后勤联手,添置阅览室童话图书的数量,而且将它们放于显眼的位置。二是学科渗透,多元合作。如编写数学童话,排演英语课本剧,指导科技童话小报制作,教唱童话歌曲等。三是延伸网络,信息共享。鼓励学生个人开博,并链接到教师、学校的博客群,拓宽阅读平台,增强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三、收获:让童话教育与智慧发展并蒂开花
(一)学校:行进在童话的高速路上
首先,学校面貌取得了鲜明的改观,童话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诠释,文化影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先后有十多批省内外考察团来校参观学习。其次,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平安校园、南通市绿色学校、海门市法治学校、江苏省和南通市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再次,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连续两年获海门市教育质量百分考核综合考评一等奖。在体育、艺术、科技等竞赛中也屡获佳绩。其中,《童话教育:爆发蓬勃的活力》、《童话教育:给生命以成长智慧》、《打造新教育的童话园》分别发表于《江苏教育报》、《南通教育报》、《海门日报》。由主持人顾云辉编著的《童话教育促进儿童智慧发展的校本研究》正式出版。
(二)教师:徜徉在童话的风情园中
由于童话教育的不断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迅猛。我们为各级教育教研活动提供了二百多节童话教育课堂,给与会领导与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2009年新教育第九届年会上,我们的课堂教学得到全国各地行家的高度赞扬。学校有3位教师获省级优课评比一等奖,12位教师获市级优课评比一等奖,发表省级以上论文80多篇,获省市级论文评比一等奖的有60多篇,38位教师获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称号。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一、智能交通指挥系统
由于以前的交通管理指挥系统的交通指挥方式的局限性,结果导致在整个系统应急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非同步性以及工作效率的低下,例如针对城市交通状况的收集,传动的指挥方式往往依靠“交警采点+采点结果汇报于指挥中心+给出解决措施”的方式来实现,此种解决方法属事后行为,因此对城市交通状况的改观非常不利;针对交通事故的处理,交通事故发生的不可预见性往往使事后取证出现较大难度,因此多数交通事故难以被及时处理,那么势必引起更大面积的堵塞。针对此类情况,本文介绍了一种以3G通信技术为基础技术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基于3 G通信技术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具体由若干监控远程、监控中心、3 G数据通信链路组成,另外,以 TCP/ IP协议的3 G通信技术被运用到交通部门,能够直接实现运行,此外前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具体经网络视频服务器实现从网络向分节点的传输,随后经分节点直接传至网络,但若分节点存有矩阵,亦可把矩阵与 DVR连接起来,随后直接传至网络。监控中心要想对多个的设备硬件进行控制,那么需要具体把用户的需要、监控的现场情况进行周密结合。高速云台、数字解码器、画面分割器、远端监控主机、3G数据传输模块等设备是主要的远端监控使用器材;同时监控中心使用频率最高的设备主要包括3G无线路由器以及切换视频矩阵等。此类设备在实际配置过程中,主要是从用户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配置的。3G网络是该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即是该交通指挥系统主要通过3G网络传输交通路口的视频信息与相应的信号控制信息,借此实现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组网新的发展,此外网络管理用户能够实时浏览监控若干监控现场。
以3G通信技术为基础技术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在采集图像信号以及处理图像信号的过程中,往往以DSP高速处理仪为主要手段实现高效精确地处理,想要进性增强或复原图像,那么就应通过预处理的图像模块。而处理之后的图像则是通过颜色标准探测模块、运动目标检测模块等模块完成接收。对于运动的目标而言,主要以模糊跟踪控制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实现动态智能跟踪。想要以网页浏览图像或者回放、查询历史数据,则应通过多媒体科技、Web数据库科技技术;要想实现信号、语音、视频等数据的远程传输,则通过现场总线科技、无线通信科技与压缩图像解码技术,(见图1)。
基于3G通信技术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具有实时性、同步性与分布性是以3G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主要特征与优势,同时,该交通指挥系统在多道路交通实时情况的监测中,还具有级联的监控中心模式(如图2所示)以及多级监控模式等,此外该系统还可实现多级系统组合,最终可以扩大交通视频的监测面积,扩充监控系统的储存量。用户在需要浏览监控时,仅需服务器以及浏览器,就能够对道路交通的相关信息实施监控。
二、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核心技术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道路交通指导过程中,主要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TD- SCDMA3 G移动通信技术(如图3所示)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压缩解码技术、交通流量最佳的计算办法等。本章节着重介绍TD-SCDMA3G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最佳交通流量预测算法。
(1)TD-SCDMA3G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3G的设计最好采用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以便实现简化软件设计,降低软件模块间的耦合及改善软件编写、调试、维护的环境。TD- SCDMA3 G具体包括接口与通信、移动台模拟器、系统模拟器(见图3)三部分。其中,系统模拟器的突出作用在于实现基站仿真,该系统模拟器主要由几大功能模块构成:人机界面,信令程序编译、消息收发以及信令提取、信令解释等。而具有智能天线的TDD模式则是TD-SCDMA3G主要采用的模式,用户以智能天线为载体,进行距离与方位的定位,此时仅需借助接力切换方式,便可使基站与基站控制器结合用户的实际距离与方位信息对移动手机用户的异动情况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保证切换到相对应基站临近区域的及时性,促进接力切换到位,从而使切换过程中对临近区域基站信道资源的占用率得到全面降低,并大幅提升切换成功率。同时,TD-SCDMA系统在传送数据业务的过程中,如传送2Mb/s数据业务的过程中,通过码片速率为1.28Mb/s以及频带宽度为11Mb/s方式便可顺利完成数据业务传送。目前全球频谱资源均呈现出极度紧张的状态,若想找出完全符合要求的对称频段,实属难事。针对D-SCDMA系统,其仅需满足某个载彼的频段便可顺利使用,由此实现对现有频率资源的灵活利用。(2)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在CDMA技术中,CDMA2000是一种关键的技术,它以提供足够高的数据速率来满足 IMT-2000的性能要求为主要目标。此项技术特点如下:无线接口源自 ANSI TIA/ EIA-95、网络结构源自 ANSI TIA/ EIA-41、信道带宽 N* 1.25MHz(N取1、3、6、9、12)、扩频码片速率 N* 1.2288Mbit/s(N取1、3、6、9、12)、双工技术 FDD/ FDD等。功率控制技术以及具有较好的延时性能、选择效率与编码增益高等优势的高效信息编译码技术是CDMA2000中最为核心的技术。由此可见, CDMA2000具有诸多独特性,其一,大容量系统,相同的无线信道可以满足全面的 CDMA客户,所以,如果用户进行经验交流,那么信道内其他用户所受到的干扰势必大幅度降低,所以 CDMA系统对人类语言特点的充分利用能够使相互干扰程度大大降低,同时实际容量能够增大至原来的三倍左右,从理论上分析,模拟网络比 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的系统储存容量小近19倍左右,其实,增大的值比模拟大约9倍左右和较 GSM增大4~5倍左右。二是CDMA系统通信性能更好。对于在硬切换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掉话现象,可通过软切换技术对其解决,同时带宽与频率相同时 CDMA系统工作能够大幅度降低软切换技术的实现难度,从而促进通信质量的全面提升。由此可以看出,CDMA系统在获取声码器速率时,主要是综合运用自适应阀值技术以及误码纠错等多种技术实现的,通过这几种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够获取质量更高的数据。三是频带利用率超高。CDMA作为扩频通信技术,虽然占有部分频带带宽,但其允许系统区域内重复使用单一频率,进而使用户共享同一频带的同时,实现频带利用率的大幅度提高,此外若按各用户占用的频带进行计算,其结果也会使用户对频带使用效率全面提升。与此同时,CDMA系统能够结合差异的信号速率,并且在信道频道上自动调整为相对应的形式,最终可出现较高的频带的利用效率。(3)最佳交通流量预测算法解析。除上述两种关键技术以外,最佳交通流量预测算法亦属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关键技术。人工神经网络的建模主要经数据的输出与输入来实现,计算模式属于并行,所以,该模型的特点是高速的计算能力、非线性的映射能力、自学能力与自适应的能力。目前人工神经网络呈现出多样性,其中误差逆传播网络的应用范围最广,目前该项技术已占据着前向网络的中心地位。实践证实,BP网络以及以高阶神经网络为代表的误差逆传播网络是许多神经网络模型中最常使用的形式。相较于传统误差逆传播网络而言,高阶神经网络具有其独特性,像智能神经元存在与高阶神经网络,思维能力是智能神经元的主要特点,另外内部的函数转移可以从分析外部的网络来实现自动调整,进而获取更佳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可见,当前的智能交通监测系统是多种先进技术综合应用与结合的成果,例如,3G通信技术、图像数字传输技术等,是保障道路交通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实践证实,基于3G通信技术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到监控区域行人或车辆的流量及交通运行情况,并以所采集的信息数据为依据,方便交通指挥人员高速判断交堵塞情况等,从而做出及时决策,确保道路交流正常有序运行。
参 考 文 献
[1] 李玲,王婷. 基于GPS定位及3G通信客运车辆监控系统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8):18-20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3-0060-04
一、 引言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和未来教育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它旨在将互联网技术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来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公效率。
作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科教学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概念便是由此产生。在当前 “互联网+”教育迅猛发展的趋势下,有必要根据智慧教育环境的特点,构建一套具有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调节、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形成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长效运行机制,持续改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学质量保障要素分析
教学相关因素众多,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学的主体活动上,因此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会有所不同,主要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来分析教学质量的保障要素。
1.教师教学活动准备与实施的资源保障
包括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需的资源内容保障和教学实施过程保障两方面,不论是建立在校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的MOOC资源,还是建立在校内信息服务平台上的SPOC资源,一方面要保障教学资源实时更新、内容丰富适用、师生互动响应及时,另一方面要保障服务器运行安全稳定、师生L问时网速足够快。
2.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所有学习活动保障
智慧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较为灵活,灵活的特性使得学生学习过程难以得到保障,需要使智慧教育课堂具有激发拉伸性,激励学生在智慧教育课堂内外发挥创新、创造能力,因此,要在学习过程和控制操作两维空间上来保障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
3.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学的组织、管理与监控保障
主要包括教室视频监控、录屏软件、现场听课、目标监控和学生学习过程监控等,通过监控形成有效的过程管理监督,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基础上,保障智慧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学质量度量模型的设计
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本科传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终办学目的相同,均是一种推动学校自身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机制,都是实现对教学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促进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针对智慧教育环境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一套称之为“四三二一”的本科教学质量度量模型。其中,“四”代表的是电子资源的利用度、学习成绩的可信度、个性施教的适应度和学生特质的达成度这四个度量指标;“三”代表的是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三种评价途径;“二” 代表的是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这两种评价类别;‘“一”代表的是评价周期为一个教学周期,通常为一学期,或者一学年。
此模型的实施策略是: 根据智慧教育环境中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依托MOOC/SPOC实施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每个教学周期采用动态自定义方式设置四个维度的评价标准及权值,通过三种途径开展二类评价,并根据评价实施情况进行周期性调整,使得教学质量的度量具有全维性、灵活性和自适应性,从而达到教学质量不断演进优化的效果。
四、教学质量演进优化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系统总体架构
基于 “四三二一”的教学质量度量模型,教学质量演进优化原型系统需要实现如下功能:评价指标与演进策略管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评价结果统计、评价报告生成、评价记录查询、用户权限管理、系统运行参数配置等。教学质量演进优化原型系统的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
2.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原型系统基于JavaEE的SSH框架开发而成,利用JSON、AJAX等前端技术实现了教学质量演进报告的自动生成、分类查询、浏览等功能。
(1)评价基础信息管理
评价基础信息管理包括评价维度的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设置、演进策略的设置、评价关系的维护等功能,各参数设置均基于数据字典方式,可以让评价系统的基础信息维护更加灵活、方便、快捷。
(2)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属于结果性评价。系统根据选课关系表自动列出待评价教师及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学生按提示在线填写设置好的评价表单,确认提交后,系统会自动获取每个评价项所选择的分数,通过与学生评价指标表中每个指标的分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保存到学生评价结果表中,即可完成对教师一个教学周期内总体表现的评价。鉴于传统的选择题形式的学生评教准确性和灵活性不足,本系统特意采用了时下最为流行的五星评价方式,学生可以对每项评价指标从0颗星到5颗星进行评价,新颖方便。
学生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StuGrade=n
i=0(*accounti)(1)
式中,StuGrade表示学生的学生评价总分,n表示评价指标表中该教学周期指标的总数,i表示当前评价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accessi表示学生对第i个指标评价的得分,accounti表示当前第i个评价指标在指标表中所占分数。
考虑到有些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可能出于主观原因给出不合理的成绩,简单的累加求平均的算法可能造成计算结果不够公平合理,本系统还对学生的测评成绩进行了修正处理,以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公正。处理公式如下:
StuGrades=×100(2)
式中,StuGrades表示学生评价的修正分数,为百分制,StuGradei表示上述所得的某个学生对某课程的学生评价分,avg(StuGradei)表示学生所有评价过的课程的平均分。
(3)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属于结果性评价,是指教学督导组、教师对本部门其他教师一个教学周期内的教学情况进行的同行间评价,可以用专业的眼光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情况、教学水平,评价指标表述与学生评价不同,能够以更公平、更准确的方式来评价教师行为是否满足高校教学的要求,并对教师未来的发展给出最有说服力的建议。
同行评价中使用的公式和方法与学生评价使用的公式和方法类似,不再赘述。
(4)教学要素评价
教学要素评价属于过程性的教学评价,是指学生可及时对不同维度的教学要素进行评价,没有评价时间、次数的限制。系统设计了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学水平五个维度,教师可随时查看学生对各教学要素的评价得知自身不足,及时扬长补短,然后自己评价改进后的教学要素,并允许学生再次评价,如此往复,促进教学质量不断的演进优化。
与星级评价不同,对某一教学要素的评价不在于考察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指标描述的程度,而是在于符合指标选项中的某种行为、现象或者结果。所以这里采用传统的选择题评价方式,根据教学要素表设计了教学要素评价表,用户点击提交后,系统会自动获取每个评价项所选择的选项,然后通过与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上每个指标选项所占的分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保存到教学要素评价结果表中。 其统计公式如下:
TeachGrade=0?i?naccount(i,j)(3)
式中:TeachGrade表示教学要素评价总分,n表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表中本学期指标总数,i表示本学期指标表中第i个指标,j表示教学要素评价指标选项中的第j个选项,不超过4,account(i,j)表示教学要素本学期指标表中用户所选择的第i个指标的第j个选项所占分数。
与上述学生评价类似,考虑到简单的累加求平均可能导致结果不够客观合理,故进行如下的结果修正,公式如下:
TeachGrades=×100(4)
式中,TeachGrades表示教学要素评价结果的修正分数,为百分制,TeachGradei表示上述所得某课程的教学要素评价分,avg(TeachGradei)表示用户所有评价过课程的教学要素评价平均分。
(5)自我评价
自我u价属于结果性评价,是教师个人对自己本教学周期的教学质量所做的一个总结性评估。通过将此评价数据与其他评价数据进行对比,可更加客观真实的反映教师个人预期的教学质量与学生、同行眼中的差距,使得教师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缺点,供日后改进。
自我评价过程中使用的公式和方法与教学要素评价类似,不再赘述。
(6)评价记录管理
评价记录依据用户的角色权限进行分级管理。教师可以查看本人历次的教学质量评价报告,以及学生对自己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部门主管可以查看辖属部门的教学质量报告;管理员可以查看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报告。系统自动生成的质量评价报告包括每种评价的具体数据,以图表等形式呈现。
3.教学质量评价总分的统计
系统在所有评价结束之后,会自动从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要素评价和自我评价四种评价的结果表中读取教师本教学周期所获得的分数,通过与评价策略表中对应评价周期的策略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后,获得本教学周期教师质量评价最终分数,以表格或者图形的形式呈现给教师。
计算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总分的公式如下:
TeacherGrade=(n
i=1StuGradei /n)*Prostu+(m
j=1PeerGradej /m)*Prop+TeachGrade*Prot+SelfGrade*Proself
(5)
式中:TeacherGrade表示教师本学期获得的教学质量评价总分, StuGradei表示教师本学期获得学生评价的总分,i表示对教师进行学生评价的第i个学生,n表示对教师进行过学生评价的学生总人数,Prostu表示教学策略表中本学期学生评价所占比重,PeerGradej表示教师本学期获得的同行评价得分,j表示对教师进行过同行评价的第j个教师,m表示对教师进行过同行评价的教师总人数,Prop表示教学策略表中本学期同行评价所占比重,TeachGrade表示教师本学期获得的教学要素评价得分,Prot表示教学策略表中本学期教学要素评价所占比重,SelfGrade表示教师本学期获得的自我评价得分,Proself表示教学策略表中自我评价所占比重。
五、结语
针对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学质量评价的新需求,本文提出了一套称之为“四三二一”的全面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度量模型,克服了传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中存在的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指标权值分配不够灵活、指标优化演进自适应性不强等缺点,形成了以下特色:
(1)设计了电子资源的利用度、学习成绩的可信度、个性施教的适应度和学生特质的达成度这四个评价维度,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三种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状况;
(2)允许评价指标和演进策略的周期性动态配置,每个评价维度的各个指标都能自主定义、灵活分配其权值,并且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周期性更新,使得评价结果具备更好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和适应性;
(3)根据不同维度的评价特点,评价形式采用了星级评价、选择题评价、开放式指标三种形式,抛弃了单一的选择题评价方式,在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两种评价过程中引入了时下最为流行的星级评价方式,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描述教师与评价指标的符合程度;
(4)创新性地引入了过程性的教学要素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可对教学过程中某一要素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教学要素的评价,随时获知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便于教师及时扬长补短,促进教学质量的实时优化;
(5)利用Json、Ajax等前端技术实现了教学质量演进报告的自动统计、分析、生成,并按权限进行分级、分类查询浏览,使得评价结果的浏览更直观、科学、可靠、可信。
参考文献:
[1]杨现民,余胜泉.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15(1):77-84.
[2]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 开放教育研究,2016,22(1):18-26.
[3]aisiya Kim,Ji Yeon Cho,&Bong Gyou Lee.Evolution to Smart Learning in Public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Korean Public Education.IFIP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3,(395):170-178.
(2)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投资巨大、技术复杂、专业多样等特点,导致该领域内的部分风险评级相对其他行业的风险而言差异较大,涉及社会利益的风险重要程度尤为突出。因此,对于风险的界定与评价是本研究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关键要点。
(3)立足于竞合博弈关系
同理于PPP属性的考量,PPP项目中风险涉及各方由于角色和利益的交织导致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因此,PPP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承担也随各方间的关系发生调整。例如,施工企业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即具有发包人与承包人的双重角色,与政府方同时存在竞争合作关系,造成风险转移的原因各方随角色定位的变化而变化。建议在风险回流原因的分析中以竞合博弈关系为基础,避免因零和博弈困局造成的原因分析偏差。
(4)立足于政府的主体地位
PPP项目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各方皆相应承担PPP项目风险。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政府方处于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网络的核心地位,居于整体高势位区。风险逆流的归口最终将聚于政府方一侧,但归流渠道众多且复杂。因此,在进行风险回流分析时,建议采用聚类分析从多利益相关者角度归总风险回流种类,并最终归于政府方方向。
(5)立足于风险治理理念
毕加索说过,每一位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经过十多年的美术教学研究,我更加地深信每一位孩子都具有绘画的潜质,他们像一匹匹千里马,静静地等待着我们这些伯乐去挖掘和启迪。如何通过美术教学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油画大师靳尚谊说:“儿童美术教育本身不在于让儿童画一张画,而是画这张画的过程。”因此,刻意地追求儿童画作品的华丽,过分注重比例、型体的精确度无疑是艺术教育的拔苗助长。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意美术教育活动是开启儿童思维、激发儿童自身的潜能、唤起创造力的有效方式。在低年级儿童创意绘画教学中,线描画以它简单便捷、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特点让儿童体验到精神上的快乐与自由。对儿童线描知识进行专业系统的研究、学习和指导,可以更好地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激发儿童生命早期的创作动力。[1]
下面,笔者就儿童创意绘画中线描画教学的研究与指导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想法。
一、 线描画是儿童最喜欢、
最得心应手的绘画表现形式
儿童线描画具有随意性、开放性、表现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远古时期的人类就已经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在石头、墙壁上勾勒形象,对当时的生活情景进行记录和描绘。这种最古朴、原始的绘画形式,经过历史的变迁日渐成熟,逐渐显得丰富、灵活而多样,成为儿童绘画教学的主要造型语言。儿童在3~4岁时就会用线条涂鸦,画出简单的人形,圆圈表示头,四条直线分别代表胳膊和腿,我们称其为“蝌蚪人”;当年龄达到5~6岁时,他们画中的线条便能区分出性别、年龄等不同的特征。例如,学生在画《吃饭》这一幅图时,画面记录的是到饭馆吃饭的情景:画面上有一张桌子,四面围坐着四个人,桌子上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因为天气热,空调一直开着。通过画面可以看出,作者观察仔细,画面内容丰富而不零乱,简洁而生动。在儿童早期的艺术启蒙中,线造型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把握了形,才能使儿童绘画离开直接经验世界,通过想象建立起新的世界。
在孩子的眼中,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魔力。他们利用线条进行创作、游戏、抒情和表现,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提高对形的识别与运用能力。线描画是儿童最喜欢、最得心应手的绘画表现形式,他们能随心所欲地使用线条去漫游,无拘无束,手到擒来。他们自由的徒手线画,有时曲折迂回,悠然荡漾;有时天马行空,一泻千里。[2]
二、线描画可以培养儿童
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儿童并不以成人的常规眼光去观察和描绘世界,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创造的敏感性,大胆地创造视觉语言去抒发和表现自己的观念、情感和经验,以象征的手法去描绘世界。
1.轮廓线是造型绘画的基础
形状的边缘称轮廓,轮廓线是造型的基础。教会儿童掌握勾画轮廓的方法,他们就能在绘画中表现各种复杂的形,并组织画面构图表现个人的生活感受。如我在教授《热闹的街市》一课时,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线造型写生来表现街市的热闹场面。其中,学生W的《开业庆典》画面中人物造型丰富,有的在敲锣打鼓,有的在唱歌跳舞,造型简洁而生动。
2.画面的独特效果取决于线条的特点
线描画中的线由于其运动方向、排列形式、用笔的轻重缓急,工具材料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不同的线会产生曲直、粗细、疏密、刚柔、快慢、滑涩等不同的特点。
图1是学生Z参加国际少儿大赛时获得银奖的作品。画的是课间十分钟,表现下课时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游戏的场景,用线粗壮稚拙,给人以天真、活泼的感觉。图2是三年级学生C的作品。直线画的城堡和曲线表现的星空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优美的曲线排列使画面呈现出跃动的感觉,好像城堡是在宇宙中漂浮一般。
我们欣赏儿童画时,应该留意作品中用何种形态表现了何种情趣,以及作者想要诉说的内容。儿童线画产生的艺术效果,与成人画家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一定区别:儿童线画的风格并不是有意进行的创造性表现,而是受个人性格、爱好的影响,其表现出的线的趣味性是自然的流露。
3.画面美感的体现取决于线的组织形式
在儿童画教学中,运用线的疏密变化表现美感是教学引导的重点。儿童线描画中点、线、面的结合具有独特的装饰性,因为,儿童会在他们喜欢对象上添画各种花纹。我在教授市级观摩课《鱼的纹样》时,尝试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线条所赋予的韵味创意,并提供综合材料让学生选择。有的学生用修正液和线条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和描绘;有的学生则用拼贴彩卡的方式,作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教授《小乌龟》、《美丽的树叶》等课时,我通过线的疏密对比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装饰训练。
儿童写生时,用匀称、工整的线进行规则的排列,也会产生装饰效果。图3是三年级学生的课堂写生作品,这样的课堂练习方法培养儿童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写生能力,是最见成效的方法。线画伴随儿童学习和成长,透过儿童自由创作的线画,我们能够了解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以及他们绘画能力发展的概况。线画是儿童步入绘画世界的重要基础。[3]
三、合理的运用线描可以把握画面的结构
和体现画面的秩序美
儿童线描画中表现的形式美,反映了儿童对形式美准则的敏感性,也体现了人类萌芽时期对美感的追求。平衡的美感使视觉产生安定感。在作画时如果两边的形相同,会给人以整齐、稳重的感觉。我在设计《青花盘》一课时,让学生欣赏各种圆形纹样,感受对称结构带来的美感,体会到这种形式上的对称,使画面显得平稳而优美。另一种是在不对称中求得平衡,如较大的形体、较浓的色彩、较暗的光影给人重的感觉,而较小的形体、较淡的色彩、较亮的光影给人轻的感觉。将较重一方的位置靠近支点而达到视觉心理平衡,我们称之为均衡式对称。
创造艺术美的手段多种多样。通过体积大小、色彩浓淡、光线明暗、空间虚实、线条曲直、疏密、动静、节奏快慢等对比方式也可以创造艺术的美感。我在教授线描课时,选用的构图方法经常是在画面上运用对比的手法,一只大乌龟背上站着一只小鸟,一只长颈鹿的背上坐着一只金丝猴等,一只大象脚边站着一只老鼠,使画面生动更有趣味性。[4][1]
线描画中审美对象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和多样统一,成就了儿童线描画的独特个性和无穷魅力。
儿童线描画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儿童观察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能锤炼儿童的意志,为他们今后学习美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效指导儿童进行线描画的练习,让儿童找到自信与自我,体验到自己画画的成功与喜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