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生儿常见的护理诊断

新生儿常见的护理诊断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8 11:44: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生儿常见的护理诊断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新生儿常见的护理诊断

篇1

摘 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11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早期护理干预及康复护理,两组进行随访后,对两组患儿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在预后有效率、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NBNA)评分及并发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生期新生儿因各种窒息引起的部分和完全缺氧、脑血流量减少或者暂停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伤。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常表现出一系列脑病症状。该病不仅对新生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目前,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法以综合支持治疗为主,同时护理又是综合支持治疗的成功关键。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显得尤为重要。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护理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共110例,所有患儿纳入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均有产时窒息或宫内窘迫史.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170.

篇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19-02

1新生儿断脐时护理方法及其应用

新生儿从母脱离后,医护人员通常紧紧夹住新生儿脐带的根部,然后快速的从根部切断,这样,脐带就形成了一个创面,而这个创面是暴露在普通的环境中,因此,细菌或者病菌容易通过这个创面通道进入到新生宝宝体内,造成危害。因此,要保护好胎儿,防止细菌或病菌对新生儿的侵入,必须对新生儿脐带进行良好的消毒护理。新生儿的脐带在没有脱落之前,首先要保持脐带及其周边干燥与清洁,尤其是注意新生儿尿布不要盖到其到脐部,避免新生儿排尿时,弄湿到其脐部的创面。同时,在对新生儿护理时,要时刻检查新生儿的包扎脐带的纱布,观察是否有渗血现象发生,倘若发生渗血状况,必须将原来的包扎拆去,然后用消毒液对脐带创面重新进行消毒处理,重新结扎与止血。如果包扎脐带的纱布没有出现渗血现象,也要天天对脐带根部创面进行消毒,通常用75%的医用酒精棉签轻轻擦拭,脐带根部创面。此外,新生儿在洗澡时,要注意防水,通常先对新生儿的上部身体进行清洗,然后跨过脐带,再清洗新生儿的下半身,在清洗中,必须防止洗澡水喷洒到新生儿的脐带或者包扎脐带的纱布上,防止污物免感染新生儿脐带的创面伤口。

2新生儿断脐后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

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后,在脐窝内通常会常常渗出少量的液体。医护人员应该用75%酒精棉签卷及时清洗此处,清理完毕后,要及时盖上消毒纱布。甲紫(紫药水)虽然有杀菌、收敛作用,但其穿透力弱,有时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却窝芷着脓肿,因此,不太适合用于新生儿的脐带的消毒。同时在护理中,避免用手或者其他东西碰到新生儿的脐部,预防新生儿的脐部遭受污染。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后,其脐带周围的的血管大体上都已收缩,水通常不会通过脐带的进入新生儿体内而引发感染的,所以,医护人员在给新生儿洗澡时,其脐带部位被沾染点水也无大碍,但是如果别的原因弄脏了新生儿的脐带,医护人员一定要立刻要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擦洗,擦洗的方法是先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将脐孔暴露向外,然后用右手用蘸有75%医用酒精的小棉签自内向外,成螺旋形擦洗脐孔,这样反复几次,直到新生儿的脐部的分泌物等不洁净东西擦洗干净为止,就达到了消毒的目的。

3新生儿脐带常见现象护理方法及其应用

一是脐带不脱落。通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脐带创面会随着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变黑变硬,大约在1~2周就能脱落。但也有些新生儿的脐带两周后还不能脱落,此时,医护人员要认真检查脐带状况,看看是否出现了感染的迹象,如果脐带及其周围没有红肿或化脓的现状,也没有从脐窝中渗出大量的液体。就基本无碍,医护人员可以用酒精给新生儿擦洗脐窝,同时保持脐带残端的干燥,从而加速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二是脐带出现分泌物。新生儿愈合中的脐带残端有时会渗出一些液体,这些液体有时清亮,有时黏稠呈现淡黄色。这种现象很正常,是愈合中的脐带残端渗出的液体。新生儿的脐带自然脱落后,其脐窝通常潮湿的,同时渗出一些米汤样的液体,这种情况是由于脐带脱落后,其表层没有完全恢复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造成的,医护人员可以用75%的酒精每日1至2次轻轻擦干净就可。脐窝在干燥后,也可以用干纱布轻轻擦拭脐带残端来加速肚脐的愈合速度。但发现新生儿的肚脐渗出液体是脓液,或者出现恶臭味,这表明新生儿的脐部可能受到了感染,这时一定要找相关医生诊断;三是脐带发红。新生儿的脐带残端脱落后,就形成了肚脐。新生儿在脐带残端脱落的过程中,其肚脐四周通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红的现象,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情况,无大碍。但是如果新生儿的肚脐以及四周皮肤变得特别红,同时,用手摸时,感到而皮肤有些发热,这种情况可能是新生儿的肚脐受到了感染,应该迅速找相关医生诊断。

4新生儿脐带常见病症护理方法及其应用

4.1新生儿脐疝护理。新生儿从母体脱离被切断脐带后,其脐带中间的动脉和静脉同时被切断而闭合,在接下的几天内,其纤维化与脐孔的皮肤组织出现一个融合过程,因此,脐部就形成薄弱区,因此在新生儿腹压增高时腹腔脏器即由脐部向外突起,这样就形成了脐疝。脐疝的内容物是肠管的一部分,是新生儿常发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新生儿通常在哭闹时,其腹压不断增加而使脐部位增大,而在睡觉时疝囊慢慢消失。疝囊无论是突起或者消失,都无大碍,医护人员或者新生儿的父母亲采用“弹性腹带”法,白天给新生儿佩带具有弹性的腹带,夜晚解除,同时要频繁调节腹带的松紧度,做到既能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能保障新生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

4.2新生儿患脐炎的护理。新生儿在脐带结扎时或者因受到感染患上脐炎,新生儿脐带根部或脱落后的脐带创面都会出现分发红,同时会有少许的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流出,如果这种症状较轻,新生儿的反应不明显,但是如果新生儿的脐部脓性分泌物很多,甚至出现脓肿、发生恶臭气味,脐带创面周围皮肤发红变硬等现象。就可能是脐炎。对于脐炎轻症,医护人员或者父母亲在脐带创面周围用3%过氧化氢和75%医用酒精进行清洗,同时一定要保持脐部干燥性,对于脐部周围红肿症状,要及时给予宝宝适应的抗生素,每天都要给予清洁处理,直至脐部完全愈合。倘若发生肉芽肿,应该每日进行一次硝酸银棒或5%~10%硝酸银液灼烧处理。但是如果肉芽长得较大,必须找相关医生对肉芽进行切除。

参考文献

篇3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和主要死亡原因[1]。不仅使患儿饱尝痛苦,还使患儿家属备受折磨。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我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水平,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保障母婴健康,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总结了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措施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新生儿窒息治疗的48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患儿在接受临床诊断期间,均出现了气促、皮肤苍白或灰紫、肌肉松弛及呼吸不规则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患儿进行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测定、羊膜镜检及心电图检查后,确诊本组的48例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本组的48例患儿当中,男32例、女16例;顺产26例、剖宫产17例、产钳助产5例;轻度窒息例43例、重度窒息5例。

1.2方法 针对本组的4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临床治时,均采用ABCDE复苏方案对患儿予以抢救治疗及护理。

1.2.1清理呼吸道 护理人员在助产期间,当患儿的头部从产妇产道顺利娩出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新生儿口鼻中的残留的粘液及羊水挤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儿呼吸系统中的异物组织予以清除。剪断脐带,使用消毒毛巾对新生儿的全身进行擦拭,注意给新生儿保暖;针对重度窒息患儿进行呼吸道清理时,需要立即实施气管插管,保证患儿呼吸道的清洁性,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1.2.2建立呼吸 针对清理呼吸道后仍不畅通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轻轻的对患儿的足部进行拍打,或者对新生儿的腰背部轻轻揉按,诱发呼吸刺激。针对经过上述处理后,仍然不能自主呼吸的患儿,必要时,护理人员可以在医生的嘱咐下,予以患儿加压氧疗。

1.2.3维持正常循环 护理人员需要在患儿进行有效通气后,但是仍未复苏的情况下,立即对患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的频率为100~200次/min[2]。待患儿恢复自主恢复,并且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后,护理人员可以停止对患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予以加压氧疗。

1.2.4药物循环 在针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治疗期间,如果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护理人员可以在医生的嘱咐下,给予患儿注射肾上腺素、葡萄糖、维生素C、碳酸氢钠、呋塞米以及甘露醇等。同时,在使用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的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材料中的所有数据均需要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分析,以P

2 结果

据统计,43例轻度窒息患儿在经抢救和护理后,全部复苏成功;5例重度窒息患儿在经抢救和护理后,共有4例患儿复苏成功,1例患儿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占2.08%。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在出现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凡是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3]。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孕母因素、分娩因素及胎儿因素都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因素。由于新生儿在窒息的情况下是无法自主呼吸的,因此医务人员在孕产妇产检时,就需要做好相关的保健和预防准备,及早的发现并及时纠正各项高危因素;同时,护理人员在针对孕产妇进行护理期间,还需要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产妇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能力,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需要对产妇的 产程予以严密的护理管理和控制,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我院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水平,护理人员之间可以加强业务交流和学习,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水平,降低病死率及伤残率,保障母婴健康做准备。

参考文献:

篇4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一分钟,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产科常见的危急病症,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抢救,减少新生儿的死亡发生。笔者选取2010年9月到2013年4月85例窒息患儿,对其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9月到2013年4月分娩的85例窒息新生儿,其中男48例,女37例,根据窒息诊断判定标准,轻度窒息70例,重度窒息15例,其中接受产钳助产5例,剖宫产24例,顺产56例。所选取的患儿的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窒息诊断

①针对产妇病史的具体时间,从中寻找患者的具体诱发因素;②当胎儿在母体内,孕妇可感觉胎儿于宫内胎动频繁,胎心率过慢低于每分钟100次或过快高于每分钟160次,且羊水在胎粪的污染下,变成黄绿色;③轻度窒息:新生儿出生后呼吸不规则或表浅,全身变紫,其中APgar评分为4-7分;④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微弱或消失,肌张力较为松弛,皮肤变苍白,APgar评分0-3分;⑤不同长短时间的窒息时间,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以及酸中毒。

1.3助产护理方法

选用国际公认的复苏ABCDE方案,A为清理呼吸道,B为建立呼吸功能,C为维持循环正常,D为药物治疗,E为评估,综合这五项抢救措施。对于重度窒息患儿,每间隔4-10分钟对患儿病症进行一次评估,直至评估APgar评分高于7分。

1.3.1清理呼吸道

待娩出胎头后,医护人员应立刻挤出胎儿口鼻中的羊水以及黏液,并将呼吸系统的黏液等其他异常物质迅速吸出,然后将脐带剪断,之后使用消毒毛巾对婴儿进行清洁,同时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在整个清理抽吸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动作缓慢,直至将婴儿的异物抽吸干净。如患儿为重度窒息,应采取气管插管抽吸呼吸道内部的异物组织,将其彻底清理干净,防止患儿出现吸入性肺炎并发症。

1.3.2 建立呼吸

若对患儿进行抽吸清洁后,患儿的呼吸道通畅,患儿仍不能正常呼吸,可以通过按摩患儿的背部或轻拍新生儿的足底,对患者实施给氧治疗直至患者皮肤转红,诱发患者出现呼吸刺激,如仍不能正常自主呼吸,应立刻对患者实施加压给氧治疗。

1.3.3维持正常循环

待患儿可进行自主呼吸后,患儿仍未复苏,应立即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其中每分钟按压100-120次。当患儿可正常进行自主呼吸后,患儿病症有所好转,可停止对心脏进行按压,对患者实施给氧治疗。

1.3.4药物治疗

患者病症无明显好转,可采用脐静脉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其中实施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扩容剂、碳酸氢钠、纳洛酮、肾上腺素等,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药物都较少使用。

1.3.5评估

在患儿复苏时,助产护理人员可对新生儿的心率、肌张力、自主呼吸、喉反射以及新生儿皮肤情况进行观察,并做出评价,为实施抢救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3讨论

临床上认为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因缺氧或缺血而导致患者内脏器官功能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为新生儿窒息病症,是因胎儿宫内窘迫出现的病症,为妇产科常见的危急病症[1]。患儿出现窒息时会无法正常自主呼吸,肺泡不能正常进行扩张,新生儿出现缺氧情况而导致患儿肺循环阻力增大,出现循环障碍,患儿不能正常进行气体循环,导致体内的二氧化碳升高,极易导致新生儿出现酸中毒病症[2]。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孕产检时,应该叮嘱孕妇做好保健工作,同时做到早期有效诊断、发现、预防并实施有效的治疗[3]。助产护理人员首先应对产妇适当进行孕期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孕妇对相关保健方面知识的了解,引导产妇如何做好孕期运动[4]。同时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在产妇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对产程进行严密观察,观察产妇情况,减少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5]。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所选取的患者实施助产护理后,其中轻度窒息患者70例成功复苏,复苏率为100.00%,重度窒息患者13例成功复苏,复苏率为86.67%,2例患儿复苏不成功,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篇5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新生儿低血糖症38例,均符合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1]。男20例,女18例;年龄50分钟至16天,平均3.2±2.9天;胎龄42周5例;体重﹤1 000g 1例,1 001~1 500g 6例,1 501~2 500g 18例,2 501~4 000g 8例,﹥4 000g 5例;入院时疾病诊断:早产儿12例,新生儿败血症6例,新生儿低血糖症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例,新生儿窒息8例,新生儿溶血病3例。

1.2方法 所有新生儿于入院后30分钟内测末梢血糖,采足跟末梢血0.1ml,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one touchⅡ型血糖仪及相应试纸测试,使用前均矫正定标。诊断标准参照邵肖梅等主编的第4版《实用新生儿学》。

2、护理

2.1 加强喂养: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在疾病允许下生后30分钟试喂或鼻饲10%葡萄糖,若无喂养不耐受,每3小时一次,连续3次后改喂母乳或配方奶;严重低血糖者,在未建立静脉通道前立即肠道内供给奶或糖水;对持续性低血糖者,在静脉补糖及药物治疗同时亦应加强喂养,可增加喂奶频率或适当增加奶中糖的浓度,以便逐渐撤药及减少补液量;在此应注意以下几点:患儿无肠内喂养禁忌症;喂养量必须根据患儿消化能力调整;不同胎龄、体重的新生儿喂养奶品不同,母乳为首选,但在两次母乳间应加喂糖水;因低血糖导致吃奶差的患儿应立即予以鼻饲。

2.2 密切观察临床表现:新生儿低血糖症大多为无症状性,本文占47%,况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如下表

表1 38例低血糖新生儿临床表现构成比

2.3密切监测血糖:对初筛血糖2.5mmol/L,每1h复查1次,直至血糖稳定于2.8mmol/L以上;可延至每4小时测血糖1次,连续3次血糖正常,改6小时1次,渐延至12h、24h;

2.4 静脉补糖:根据低血糖程度决定输糖速度及浓度,维持静脉血糖正常,外周静脉其输糖浓度不能超过12.5%,顽固性低血糖,需提高输糖浓度者,应建立中心静脉置管;

2.5 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出生时由于体表水分蒸发,体温迅速下降,使棕色脂肪消耗增多,寒冷刺激可造成新生儿低血糖。调节室内温度,保持新生儿处于中性温度的环境。必要时将新生儿置于暖箱或辐射台保暖。使新生儿体温保持在36.2℃~37.0℃。减少糖原耗竭。

2.6人文关怀:初生婴儿生病,做父母的无比焦虑,况且对无症状低血糖者仍需密切监测血糖,频繁针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做父母的怎能理解呢?这就需要详细告知家属低血糖可能导致的后果,它有哪些可能的原因,需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目前主要任务是维持血糖正常,防止脑损伤发生,同时寻找低血糖原因,以便对因治疗。大多数低血糖为暂时性或一过性,经积极开奶,充足肠内喂养即可治愈,以便解除家长焦虑,取得更好配合。

2.7 对因治疗:抗感染、阻断溶血、适当氧疗、纠正酸中毒等。

2.8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氢化考的松5-10mg/kg.d,Q8h或Q12h,强的松1-2mg/kg.d Tid;二氮嗪、胰高血糖素。

3、结果

38例患儿治疗结果如下表;

表2 38例患儿低血糖分类、病因及治疗结果

4、讨论

新生儿低血糖症(Hypoglycemia,以下简称低血糖症)多为无症状性或暂时性,即使有症状亦为非特异性[2.3],临床症状与原发病密切相关,可表现为反应低下、体温偏低、嗜睡、喂养困难、呼吸暂停、苍白、阵发性紫绀或多汗,易激惹、震颤、眼球异常运动、肌张力异常或惊厥等,往往难以区分是低血糖所致还是原发病所致。本文38例患儿,无症状占47%,有症状性低血糖中以呼吸暂停或呼吸不规则占首位,其次是反应差、拒乳、表情淡漠等,都是没有特异性的,在许多新生儿疾病中都会出现,与文献报道相符。新生儿低血糖需边治疗边查因,维持血糖于正常范围,防止低血糖脑病。本文38例患儿经精心护理及治疗后97%痊愈,暂时低血糖占92%,治愈率100%,且不易发生低血糖性脑病。

常规筛查血糖是发现低血糖症的主要方法,鉴于其无症状性及症状无特异性,对生后72h内入院的新生儿进行常规低血糖筛查,均在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筛查常规[4]范围内。因造成脑损伤的低血糖阈值不明确,频繁发生低血糖者,不论有无症状,均可能引起脑损伤,脑干诱发电位和脑MRI检查[5]证实。一旦诊断立即给予积极护理措施。本文亦证实护理、治疗积极,后遗症发生率较低。

总之,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执行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筛查常规;(2)密切观察临床表现;(3)一旦诊断立即予以相应护理及治疗。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 使用新生儿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55.

[2]Straussman S,Levitsky LL.Neonatal hypoglycemia.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2010,17(1):20-24.

篇6

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产伤,是产伤性新生儿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本文对36例新生儿锁骨骨折进行分析,并对其分娩过程中引起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产科因素和防治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

1.1产妇资料 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15086例,其中剖宫产5612例,阴道分娩9474例。新生儿锁骨骨折36例(0.38%),全部发生在阴道分娩。产妇年龄23~37岁;初产妇33例,经产妇3例;孕周38~41周;急产3例,肩难产21例,耻骨弓低3例,第二产程延长6例。总产程最短2h15min,最长15h50min(平均11h45min)。胎方位和分娩方式:LOA21例(58.33%),ROA9例(25.00%),LOT6例(16.67%),除3例为低位产钳助产(8.33%)外,其余33例均为自然分娩(91.67%)。会阴及骨盆情况:36例骨盆外测量均在正常范围,但3例耻骨弓低。

1.2新生儿资料 男婴19例,女婴17例,体重3100~4250g(平均3865g)。体重<3800g新生儿发生骨折15例(0.20%),体重≥3800g新生儿发生骨折21例(发生率1.17%)。左侧锁骨骨折6例,右侧锁骨骨折30例。3例为后肩锁骨骨折,33例为前肩锁骨骨折。外1/3段骨折15例,中段骨折21例;线形骨折无错位27例,青枝骨折6例,骨折错位成角3例。无明显症状及体征21例(58。33%);单有症状9例(25.00%),主要表现为移动患侧上肢时啼哭,患肢活动障碍等;同时有症状和体征6例(16.67%),有骨摩擦音、压痛、隆起、双侧锁骨不对称、拥抱反射消失。骨折于产后1~13d(平均4.3d)发现,27例助产时发现异常情况或听到异常响声,可疑锁骨骨折,进一步作X线检查确诊;9例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者因其它疾病行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

1.3治疗及随访处理原则 为减少患侧上肢活动,一般无需非凡处理,骨折有明显错位者用酒精擦拭患侧腋窝并垫以纱布或棉垫,将上臂与胸壁用绷带包扎固定或绷带做“8”字固定(7~10d拆除),骨折多能愈合。注重哺乳姿势和,让患儿平卧,避免患侧受压,采用抱球式或健侧侧卧式姿势哺乳,洗澡护理时尽可能使患侧肢体少活动。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注重动作轻柔,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避免频繁搬动患儿。出生3周以后X线复查,均有多量骨痂形成。33例随访4~12个月,骨折已完全修复。

2.讨论

2.1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文献报道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差异较大,美国Parkland医院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发生率为0.4%[1],冯琼等[2]报道为0.84%,王玉环等[3]报道为0.24%,本组发生率为0.38%。造成发生率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诊断方法不同,多数研究者以新生儿住院期间临床查体为主,但如常规对新生儿进行X线检查或新生儿出院2周后复查,则发生率更高,而且青枝型骨折及骨折部位无移位者因症状和体征轻或无体征,临床上易漏诊,故实际发生率应高于以上统计数据。

2.2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原因

2.2.1内在因素:锁骨的解剖特点有两个生理弯曲,内半段向前凸,外半段向后凹,略呈“S”形,内2/3段较粗略呈三棱形,外1/3上下扁平呈扁圆形,中外1/3交界部相对较细故易发生骨折[4]。同时新生儿骨质含矿物质少,骨强度低易发生骨折。本组36例骨折均发生在中段和中外1/3交界处。

2.2.2产科因素:头位产时儿头娩出后,当前肩未充分娩出时过早地上抬后肩,势必造成前肩压于耻骨弓下受力过度弯曲造成骨折。另外不利用产力而靠接生者进行外旋转,另一手又过度保护会阴使锁骨压在母体耻骨弓下造成骨折。本组发生在前肩骨折33例。另外肩难产时较易发生锁骨骨折,肩难产发生时为了抢救新生儿,助产者牵拉肩部,强使胎儿娩出骨盆出口时两肩剧烈向内侧压造成骨折。本组发生肩难产21例(58.33%)。本组3例急产者发生锁骨骨折考虑由于子宫过强收缩,胎儿迅速下降、肩部挤向骨盆的耻骨联合处,使脆弱的锁骨极度弯曲而发生骨折。随胎儿体重增加,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发生率也随之增高。本组新生儿体重≥3800g的锁骨骨折21例。巨大儿经阴道分娩对母婴均有较大危害,除引起新生儿产伤性骨折、臂丛神经麻痹及颅内出血外,还可引起母体软产道损伤等各种并发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母婴损伤。本院剖宫产分娩5612例中无一例发生锁骨骨折。因此产程中严密观察,及时发现难产因素,估计可能对产妇及新生儿造成损伤时,不可强行阴道分娩,应该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2.2.3新生儿锁骨骨折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新生儿住院期间仔细查体,注重观察临床症状以及X线检查相结合是诊断锁骨骨折的基本方法。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临床症状常不明显,本组仅15例有症状。X线检查,虽对诊断有帮助,但要作为常规检查不切实际。故认真体检是及时发现锁骨骨折的关键,尤其是对有难产史及体重较大的新生儿或接产时听到异常响声者,如有怀疑时可再作X线检查。近年有应用B超诊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报道[5]。新生儿锁骨骨折愈合快,通常不需要解剖学复位或做非凡处理,预后大多良好,7~10d形成骨痂,2~3周达临床愈合,塑型能力极强,即使有缩短成角畸形,经塑型后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外观,但旋转畸形塑型能力差,在治疗时要注重给予矫正,防止日后残留旋转功能障碍[6]。对断端严重移位病例,为避免骨折断端损伤神经及血管,应予以外固定。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治疗重点在于加强护理,应注重哺乳姿势和,有外固定时,应注重加强腋部皮肤的护理,可用红霉素外敷,以防皮肤糜烂。

正确估计胎儿体重,选择恰当分娩方式,不断提高助产技术,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是防止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FGaryCunningham,编.郎景和,主译.威廉姆斯产科学.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446.

[2]冯琼,卓乐雯.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121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0(1):61.

[3]王玉环,郑力.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医疗争议剖析.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36(5):482-483.

篇7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68-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3946例,年龄24-38岁,孕周34-42周,其中发生共158例,其中轻度窒息108例,中度窒息32例,重度窒息18例。以新生儿评分(Apger评分)满8-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评分在4-7分者为轻度窒息,评分<3分者为重度窒息。

2 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分布

2.1 病因 凡是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与胎儿在宫内所处环境和分娩过程密切相关。

孕母因素 ①孕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肾疾病,严重贫血和急性传染病等;②产科疾病如妊高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功能不足等;③孕母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等;④孕母年龄≥35岁或<16岁、多胎妊娠等。

2.2 分娩因素 ①脐带受压、打结、绕颈等;②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臀位抽出术、胎头吸引不顺利等;③产程中的麻醉、镇痛剂和催产药使用不当。

2.3 胎儿因素 ①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等;②各种畸形,如后鼻孔闭锁、喉蹼、肺膨胀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③羊水或胎粪吸入致使呼吸道阻塞;④宫内感染所致神经系统受损等。

3 护理

3.1 强化孕妇的产前检查及监护。定期开展产前检查,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加强其心理疏通及指导。对于高危孕妇应多卧床休息,适当活动可降低早产率。一般孕妇可适当活动,妊娠晚期可以取左侧卧位,能避免子宫右旋挤压下腔静脉而使回心血量受到影响。

3.2 预防早产。研究发现,低出生体重儿出现窒息的概率较大,而早产是导致低体重儿的一个重要因素,提示应采取措施积极预防早产。如指导孕妇保持膳食营养均衡,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尽可能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现。

3.3 娩出前后的准备。胎儿娩出前,其无必要尽可能不用麻醉剂、镇静药。头部娩出阴道口时,不应急于娩肩,而要先清除其呼吸道黏液以降低羊水吸及综合征的发生率,娩出前做好复苏急救的准备,如保暖、设备、氧气、急救药品及医疗器械等,提前通知儿科医生,且参与分娩的医护人员均需要掌握好最新的复苏技术。

3.4 脐带因素的护理。脐带异常如脐带过长、过短、脱垂及缠绕打结等是胎儿因素中最常见的因素[1]。脐带过短,胎儿下降牵拉过紧,导致脐血循环障碍。分娩是产力过大易导致脐带血管破裂、胎盘早剥,均可致胎儿严重缺氧,导致产后窒息及死亡[2]。脐带过长亦可导致其绕颈、打结及脱垂,均可引起脐血流受阴,诱发新生儿窒息。因此,B超检查及胎心监护时,应强化产妇产前管理、健康教育及指导,加强观察及临床护理,若发现羊水粪染、胎心异常,应尽早诊断处理,临产前后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应结合产程决定最佳分娩方式,尽快完成分娩,使胎儿尽早脱离缺血缺氧环境,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3.5 营养支持。窒息患儿行吸氧抢救时,机体代谢旺盛,因此,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提高循环血量,利于纠正其休克状态[3],依据患儿总热量消耗及其吸吮能力,酌情选择喂母乳、鼻饲法或静脉营养液,但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

3.6 识别、纠正其他高危因素。对于母体及胎儿的高危因素,孕产妇需加强围生期保健护理,定期产检,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及时识别并纠正此类高危因素。对胎位异常,或头盆不称、骨盆狭窄、巨大胎儿应及时开展剖宫产术,试产时间不宜过长,产程在2h以内,严格把握产钳术、臀位牵引术等易导致新生儿窒息并发症的适应征。

4 讨论

在我国,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病率较高。文献报道为4%-10%。针对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积极护理,能有效的降低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脐带绕颈是最常见的原因,一般需要行辅助分娩,羊水异常包括羊水量异常及羊水污染,若处理不当,大部分会发生新生儿窘迫。另外分娩时限延长是新生儿窒息 的重要原因,随分娩时限的延长,孕妇体力降低,胎盘供氧功能降低,胎儿缺氧可能性增加,胎儿心率异常发生的概率增加。本研究中,在做好产前检查的基础上,密切监测分娩过程,积极正常控制妊高征、贫血,妊娠糖尿病及其他合并症,防止胎膜早破的发生,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及处理方法,加强护理工作,减少了胎儿宫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做好孕期护理保健,产前、产时加强临床观察及监护,及时正确处理各种高危因素,所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风险降至最低,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分娩的新生儿10900例,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00例,其中男300例,女200例,男女比例1.5:1,黄疸发生率4.6%。早产儿250例,足月儿200例,过期产儿50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金汉珍主编《实用新生儿》第2版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①出生后24 h出现黄疸,胆红素浓度>102 μmol/L;②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6 μmol/L,早产儿>225 μmol/L[1]。500例均符合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入院即抽取患儿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值及间接胆红素值并逐步进行病因学检查,如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超敏CRP、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血培养、血清学抗体检查(ABO溶血、Rh溶血)、G-6-PD测定,优生优育五项、甲状腺功能测定以及头颅CT或MRI、听力筛查等检查。

1.3 分析方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孕周、出生体质量、围产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高胆红素血症与孕周的关系 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和过期儿(P

2.3 高胆红素血症与妊娠合并症诸因素的关系,见表3。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孕周、出生体重、妊娠合并症、分娩过程使用催产素、母乳喂养不足诸因素关系非常密切。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越高,这与早产儿肝酶发育不全有关[2] ;围产因素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时缺氧等影响肝酶对二磷酸尿核甙葡萄糖醛酰的形成,使胆红素的代谢发生障碍;母乳分泌不足,开奶延迟,母乳喂养方法不当使新生儿低血糖、酸中毒,这些均影响肝酶对胆红素的代谢;新生儿早期感染,使肝细胞受损,体内酶活力下降,同时加重红细胞的破坏。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病因可查。因此,了解和掌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病因与规律,以便临床观察过程中,做到早期预防、密切观察、精心护理。

3.1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分娩的新生儿10900例,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00例,黄疸发生率为4.6%,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本文资料显示,非感染因素占首位,非感染因素中以围产因素致高胆为主。围产因素主要包括病理分娩,围产缺氧、药物影响,高危妊娠及高危儿等。高危妊娠、早产、窒息等可减低肝酶的活力和影响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使用催产素可引起胎儿血液低渗状态,导致红细胞破坏,胆红素生成增多。

3.1 加强围产期保健,做好孕期及产程监护 对孕早期积极做好卫生宣教,使孕妇主动参加围产期保健,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预防早产,指导孕妇掌握自我保健方法,对高危孕妇做好产程监护,减少难产的发生。

3.2 如何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影响新生儿黄疸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围产因素。目前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黄疸出现早,因此①加强围产保健,尽量避免能引起黄疸的围产因素;②加强喂养促进排便是减少新生儿黄疸预防高胆的有效措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固然重要,预防也更为必要;③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及产后感染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

3.3 不滥用催产素,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催产素与新生儿高胆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随催产素剂量增加而增加,本组资料也表明这一点,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应掌握使用指征,合理使用催产素,尽量减少使用剂量。

3.5 护士与孕产妇、新生儿接触机会多,往往最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早提供咨询及健康指导,对减少有害因素,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致残率有很大意义。现代的护士不仅要掌握护理知识,还要掌握新生儿疾病的预防知识,熟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有关因素,并能运用护理程序迅速地对高危孕妇、新生儿做出评估、判断,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才能保证母子安全、健康、减少不良后果。

篇9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之一,从数据来看[1],现阶段GDM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血糖增高对妇女的正常妊娠、围产管理,对新生儿的质量,都有许多负面的影响。GDM的诊断标准一直仍有争论,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IADPSG)在2010年了新的更加严格的关于GDM的诊断标准[2],江苏大学附属江滨医院妇产科前期执行美国国家糖尿病数据组(National Diabetes data Group NDDG)标准诊断,自2012年底后开始执行2010年版IADPSG的诊断标准。研究人员观察了护理干预对按照旧标准未诊断为GDM、按新标准诊断为GDM的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江滨医院妇产科建立档案、生育的孕妇321例,所有孕妇按照NDDG标准未诊断为GDM,按IADPSG标准诊断为GDM,为干预组;同时回顾检查了2012年1月~12月建立档案、生育完毕的孕妇,检出按照NDDG标准未诊断为GDM,按IADPSG标准诊断为GDM的孕妇303例,为对照组。干预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5.6±5.3)岁,初产妇280例,经产妇41例;对照组年龄19~36岁,平均(27.0±5.6)岁,初产妇252例,经产妇51例。两组间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别。入选的孕妇在妊娠之前未发现糖尿病,无心脑血管病表现,排除高血压、肝肾疾病、慢性感染等孕妇。

1.2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新旧标准

1.2.1 NDDG标准 江苏大学附属江滨医院妇产科之前执行的2000年NDDG标准诊断[3],孕妇进行75g糖筛查试验,测血糖值,空腹不超过5.6mmol/L,1h不超过10.5mmol/L,2h不超过8.5mmol/L,3h不超过6.7mmol/L,超过一项诊断为糖耐量异常,超过两项及以上者,诊断为GDM,进行干预。

1.2.2 IADPSG标准 江苏大学附属江滨医院妇产科执行的新的诊断标准为2010年版IADPSG的GDM诊断标准[4]:孕妇进行75g糖筛查试验,血糖空腹不超过5.1mmoL/L(92mg/dl)、1h不超过10.0mmoL/L(180mg/dl)、2h不超过8.5mmoL/L(153mg/dl),只要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标准,诊断为GDM,进行干预。

1.3孕产期的护理干预 对照组孕妇按2000年NDDG标准诊断准为正常情况,按照原指南建议给予常规的护理,定期进行随诊,随围产周期接受常规孕期教育。

干预组孕妇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严格的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加强与孕妇的交流与沟通,详细讲解GDM相关知识,使孕妇了解病情,缓解紧张情绪;②饮食干预:干预组孕妇接受较为严格的饮食护理干预,定期营养宣教,按照体重的不同制定营养食谱,补充所需营养物质;③运动干预:根据干预组患者血糖、体重增加、胎儿发育等情况,设计合理的运动方案,促进糖代谢利用,指导孕妇运动量的合理性、注意的禁忌事项等。

必要的降糖治疗:干预组患者定期复查血糖,经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干预后,血糖仍高者,根据内分泌科医师的指导,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或者合理的胰岛素治疗。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等。观察两组患者新生儿的围产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9.0中文版,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χ2分析。以P

2 结果

2.1妊娠并发症的比较 干预组总的妊娠并发症的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其中:妊高症、羊水过多、糖尿病酮症、子痫及子痫前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低于对照,P

2.2妊娠结局的比较 干预组孕妇引产失败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仿,发生剖宫产、侧切、产道损伤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P

2.3新生儿质量的比较 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Apgar评分未表现出差异,发生新生儿黄疸、难产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比例区别不大,P>0.05;但是干预组孕妇出现巨大儿、低体重儿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也较低,P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无糖尿病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糖耐量异常、血糖升高,常见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肾糖阈下降,肾性糖尿,严重影响母婴健康。近年来,我国饮食结构变化,成人肥胖率上升,GDM发病率既往报告在1%~5%,许香香等人报告[5]采用第七版《妇产科学》、ADA标准的GDM发病率分别为10.40%、10.66%,采用IADPSG标准后GDM的发生率则有19.83%,上升趋势明显。

本病虽多能恢复,然而血糖升高对母婴的近、远期影响是明确的,诸如胎盘异常、子痫前期、子痫、妊高症、胎儿生长受限或过度生长等[6]。GDM主要影响在于,孕妇体内往往同时有胰岛素升高及胰岛素抵抗的情况[7],同时,妊高症与GDM在发病环节上存在一定相关性,GDM孕妇出现子痫前期往往是早产的重要诱因[8]。GDM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血糖控制不佳,存在潜在的胎儿畸形、诱发流产等意外风险[9]。对胎儿,其可出现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胎儿过度发育,出现巨大儿[10];胎儿在娩出后,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往往不能立即纠正,可诱发低血糖反应[11];其肺泡活性物质合成降低,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能性也高于正常胎儿[12]。因此,严格的妊娠期血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由于相当部分的GDM孕妇无明显症状,空腹血糖也正常,江苏大学附属江滨医院妇产科在执行2010年版IADPSG的GDM诊断标准后,发现检出的GDM孕妇有明显增加,同时由于IADPSG标准检查更为简单,并未对临床工作增加明显的负担。通过研究发现,在IADPSG标准诊断为GDM而NDDG标准未诊断为GDM的孕妇人群中,进行严格的护理干预,加强血糖管理,明显降低了妊娠并发症、改善了妊娠结局与新生儿质量。可以认为IADPSG标准简便易行,利于优生优育工作开展,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青.妊娠糖尿病不同诊断标准对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29(1):23-25.

[2]魏玉梅,杨慧霞.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变迁[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4):295-298.

[3]杨慧霞,魏玉梅,孙伟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新里程碑[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13(3):177-180.

[4]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Consensus Pane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glycemia in pregnancy[J].Diabetes Care,2010,33:676-682.

[5]许香香,冯一奇,汪云,等.3种不同诊断标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分析[J].交通医学,2013,27(3):295-297.

[6]肖苑玲,潘石蕾,陈炜,等.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3,33(23):3575-3576.

[7]王炎,于健,于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紊乱的临床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3):40-44.

[8]熊英,孙长学,李玲,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311-314.

[9]吴昊,谢毅,张炜,等.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与胎儿畸形的关系[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2):107-110.

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9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87-02

听力损害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缺陷之一,在我国位居5项残疾之首[1]。国外研究报道,先天性的听力障碍在正常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1%-0.3%。听力障碍可引起患儿言语-语言、智力发育迟缓及缺陷,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是用快速而简便精确的方法从某个特定的群体中间鉴别出可能存在听力障碍的个体的过程[2]。我院于2012年开始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现将工作中的操作经验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出生并经其父母签字同意做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的243例新生儿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其中男133例,女110例。

1.2 操作方法 使用丹麦尔听美公司的Accnscreen听力筛查仪对243例新生儿在生后2-7天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进行听力筛查初筛。

1.2.1 在新生儿睡觉时,查看并检查耳道,用棉签清洁耳道。

1.2.2 选择合适的耳塞,将耳塞套在探头上之后,向后下方轻拉耳廓,然后边轻转探头边将其插入耳道。

1.2.3 按开始按钮启动测试,测试时探头不可脱落或松动,此时测试结果会显示在显示屏上。

1.2.4 测试完成后,在屏幕上会显示结果。通过(测试已通过):表明新生儿内耳外毛细胞功能正常;未通过(无清晰响应):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新生儿可能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1.2.5 同法对另一耳进行测试(两耳分别测试)。

2 结果

243例新生儿中,双耳通过者198例,占81.48%,双耳均不通过者27例,占11.11%,仅左耳通过者12例,占4.93%,仅右耳通过者6例,占2.47%。

3 护理要点

3.1 做好宣教,避免纠纷 新生儿听力筛查虽然无任何创伤和痛苦,但医务人员必须尊重家长的知情同意权,测试前要先给新生儿家长讲解听力筛查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理解和支持,并签署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

3.2 环境的准备 环境要相对安静,通风良好,噪音应低于45分贝A声级,可产生噪音而不必要开的设备应暂时关闭。

3.3 测试状态 最佳的测试状态是在新生儿自然睡眠状态时,理想时间是在新生儿进食和换尿布之后,因新生儿饥饿时往往烦躁不安、哭闹而影响测试结果。故测试时应告知家长喂饱孩子后1小时左右测试,必要时可抚摸新生儿的头或肩部使其安静。

3.4 测试 新生儿侧睡,测试耳朝上,也可将新生儿抱在怀中测试。

3.5 仪器准备 对检测仪器要定期保养、检查和测试,测试前要检查探头是否正常,以保证检测的准确可靠性。

3.6 做好消毒隔离,预防感染 测试前操作人员要洗手,并最好用一次性耳塞,若没有条件,可以一人一塞,集中消毒后备用,如没有可疑感染,两耳可用同一耳塞。不同新生儿之间,耳塞要用酒精擦拭。

3.7 当测试未通过时,要清洁探头,更换耳塞,重新测试,重复2-3次。并确保探头尖端和耳道未被耳垢或皮脂堵塞,必要时隔日重测。

3.8 测试完毕,要将结果告知家长,并告知家长听力筛查的程序:初筛、复筛、诊断、随访及康复。对复筛仍未通过者,生后3个月内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确诊听力损害的程度、类型,以便早期治疗。

4 体会

4.1 做好筛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以及良好的护理配合,选择合适的筛查时间,并确保新生儿保持安静平稳的呼吸状态,对检测的顺利进行和检测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4.2 一定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指导,对于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一定要告知家长生后30-42天进行复筛,因为耳声发射易受到外耳道胎脂、中耳腔羊水的影响,刚出生第一、二天的新生儿,外耳道油性分泌物及中耳腔的羊水较多,易导致假阳性。随时间延长,干扰因素逐渐减少,则会提高新生儿双耳通过率,以避免家属焦虑发生。

5 讨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出生后一定时期内进行的听力学检查,我院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对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无创、快速、操作简便,可对所有的新生儿的听觉功能进行普查。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的机理是源于内耳耳蜗上的外纤毛细胞,在电压的激励下产生的机械伸缩,向外耳道发出声波,形成耳声发射,仪器接受这种声音可分析有无异常,它是衡量外周听觉系统是否受损的客观指标[3]。本组243例新生儿中,双耳未通过者27例,占11.11%,目前虽无一例确诊为听力损失,但也提示人们,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一定要做好宣教,重视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并早诊断,早干预,使听力损失的孩子能够做到聋而不哑,以减轻社会及家庭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亓贝尔,黄丽辉.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系统化管理[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7,22(1):25-26.

篇1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产科2008年1月~2009年7月共分娩新生儿1023,发生新生儿窒息50例,其中轻度窒息36例,重度窒息14例。

1.2诊断标准在本次研究的50例新生儿中,窒息诊断和分度按《实用新生儿学》标准来分类: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四到七分为轻度窒息,小于或等于3分为重度窒息。

2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 897%,其中轻度窒息占72%,重度窒息占28%,本院中轻度窒息的均抢救成功,重度窒息者除因例外死亡外,其余也均抢救成功。

3讨论

3.1诱因本研究中所涉及的50例新生儿窒息死亡的中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其中脐带因素22例,在所有的原因中所占比重最高,新生儿脐带缠绕、过短或脱垂、受压等原因导致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缺血缺氧,从而发生新生儿窒息。在这几类原因中最常见的脐带异常,缠绕紧者的胎儿缺氧多表现在孕妇临产时,胎儿的下降造成脐血管受压,在宫缩较强或胎头下降时表现更加明显。正由于这个原因,医院在产前应对孕妇进行B型超声检查,对有此类症状的胎儿重点监护,并进行胎心电子监护。产妇的羊水过少也可反映胎儿可能处于缺氧的状态,因为此类原因发生的胎儿窘迫、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率也占很大比重。在对这50例新生儿窒息的研究分析表明,羊水过少使羊水显得更为粘稠,污染程度更重,产妇在分娩时易致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生。因此,医生在产程中应及时准确观察羊水性状,尤其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便尽旱发现胎儿窘迫,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不同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发生重度窒息之间无必然联系,但确与分娩时胎儿在宫内的状况、适应症的选择及助产者的技术紧密相关。如果助产士助产时机及适应症当,且操作技术熟练,可以及时结束分娩而达到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效果。

3.2抢救的护理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发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胎儿脱离母体后立即用吸痰管轻轻插入新生儿的咽喉部,吸净新生儿口咽鼻粘液及羊水,拍打婴儿足底促使婴儿啼哭,建立呼吸。窒息胎儿产出后没有自主呼吸的,要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一吹一压20~30次|分,新生儿胸前微微隆起时即停止吹气,轻压婴儿胸部将气体排出,同时可用葡萄糖、地塞米松和维生素自脐静脉缓缓注入以提高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必要时加压给氧。患儿这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可用碳酸氢钠静脉缓注。当新生儿重度窒息应立即气管插管吸净分泌物后应小流量给氧。抢救新生儿的同时要密切观察心脏,如患儿心跳变慢而弱或暂停可给予肾上腺素0.1~0.3mg/kg静脉注射,同时加胸外按压心脏配合人工呼吸给氧。抢救时应免损伤呼吸道粘膜,人工呼吸时吹气不可过猛,加压给氧时压力不可过大,同时注意婴儿保暖以免着凉,应放在婴儿辐射台抢救。

3.3复苏的护理一旦发生窒息,医护人员应做到及时规范运用ABCDE复苏方案,严格遵循复苏指南中的复苏流程处理,复苏体征指标为出现自主呼吸,皮肤转为红润,心率大于100次|分,神经反射出现表示复苏满意。另外复苏后用小儿面罩给与氧气吸入3~6小时。以后根据情况间断给氧,浓度宜百分之40%~50%为宜,肌注维生素K.可预防颅内出血,静推氟美松2.5毫克,可增强肌体抗休克能力,纳洛酮0.2毫克加10%葡萄糖20毫升静推,可改善呼吸。同时新生儿窒息儿复苏后应密切观察并预防颅内出血、脑水肿、吸入性肺炎、持续性胎儿循环、等等并发症。将取头低脚高侧卧位行引流,保持呼吸通畅,间断或持续给氧,复苏后婴儿即使呼吸恢复,但低氧血症缓解需要实践,如果出现呼吸困难、青紫、嗜睡等应及时通知医生。

3.4护理注意事项新生儿窒息是孕母因素、胎儿因素及分娩时情况等等都有关联,其中孕母因素占的比重较大,医护人员应提前熟悉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胎儿所造成的影响,对慢性宫内缺氧、宫内发育迟缓的胎儿应尤其注意。多数新生儿窒息在产前可以得到预测。因此孕期孕妇保健的加强,加强孕期医院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可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一旦发生新生儿窒息,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和,全力对窒息新生儿进行合理恰当的抢救,并作好复苏后护理。畅通婴儿呼吸道是根本;建立婴儿有效呼吸是关键;严密观察婴儿病情变化,及时合理用药;积极预防并发症;除支持疗法外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要对患儿的心率、呼吸、肤色进行评估,以此决定下一步的操作,整个过程要求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