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14:48: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依据。可是,这几年来,中国的农村经济环境和结构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变,以往的经济体制难以充分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该方面的因素,必须要加快改革的速度,突破以往的模式,处理好目前所面临的多种体制约束性问题,给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一)农产品市场体系比较落后,其竞争能力很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可是根据当今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别的经济发展相比较有非常明显的不足,造成竞争能力不够,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1]其一般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交易方法比较单一化,农产品流通系统不完善;组织化程度很低,制约农产品竞争能力与层次水平;农村基础设备建设非常落后,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二)城乡差距明显,局限了农村经济发展
城乡差距一般体现在城乡二元制结构,二元制结构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收入的差距大,并且贫富差距拓展增加了社会矛盾。其基本原因就是农产品价格很低,直接影响到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威胁。由于城乡收益差距,严重打击了农民种粮的主动性,这也是我国需要快速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大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增加产量增加收益,而经济发展并未增加更多的经济收益,或者收益增长无法跟上物价增加,这就造成农民收益不增加反而减少。
(三)农业生产经济组织程度不高
农村经济发展是构建在的经济体制之上的,遭受到小农经济的直接性影响。农业生产经济面积很小,并且基础弱,层次与发展水平无法和别的经济相匹敌。一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机制,将农村经济发展局限性放宽了,提升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这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备很大的促进作用。二则,有一定的弊端,缩减了农业生产经营面积,农业生产集中成熟以及经济效益比较低,农产品生产效率不够。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农产品没有一定的竞争优点,造成农产品价格受到制约,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节,信息采集与反馈均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举措
(一)增加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处理余下劳动力
根据当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农村经济有着比较严重的劳动力剩余问题,这就是因为中国农业人口多导致的。因而处理农业人口过剩是处理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国家需要激励和支持农民去城市参加工作。要增加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处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实际状况,提升农民经济收益,从根本上处理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性问题。[2]第一应当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将农村余下劳动力转移。再者,将农村产权体制改革,在处理农村余下劳动力的时候,也需要深化改革农村土地扭转,处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提升农村就业能力。
(二)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减少城乡差距
提高农民收益是减少城乡差距,降低矛盾出现概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增加产量与增加收益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体现,农民的收益增加了,才可以实现中国和谐建设。第一,将收益分配关系理清楚,减少农村负担,从国家农业税取消到现今的支农惠农策略,没有体现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点。再者,增加农村企业发展,提高农民收益,伴随着农村企业发展,政府需要积极指导与大力支持农村企业发展,切实提升农民收益水平。农村经济改革基本是依赖于农业面貌,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速度。
(三)发展市场农业
第一,需要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速度加快,建设完整的管理体系。针对该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出相关服务细则。再者,逐步对其运作结果以及管理体制进行改进。根据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发展需求,此项工作一定要把管理经济效益以及效率提高当成是行为准则。第二,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选项,所以,一定要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进而整合农村资源。比如,在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进行积极指导,发展乡村种植产品,指导农民种植,并且承担起联系销售的工作,提高农民收益。因此,针对政府而言,不单单需要给农村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还要依照地方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选取正确的经营模式。
三、结束语
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将定位找准确,找准其方向,才可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促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常开展。鉴于此,往后需要推行城乡配套改革,给农民减轻其负担,保证农民土地经营权,推进土地流转,增加对农民的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发挥出信息技术优点,进行网络销售,以此推动市场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国各个方面的实力都在不断增强,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社会也急需通过改革,改变经济落后的现状。只有改革才能促使农村摆脱贫穷和落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有必要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此切实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
(一)农村经济产业化程度低,集约性差。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与过去相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舞了农民,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以传统人力生产作业的方式为主,农业生产中对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足,同时,农业生产方式上,仍然以粗放型生产为主,农业生产集约性差。除此以外,农业结构也不合理,种植业所占比例过高,农民单一的从事农产品种植,鲜少涉及农产品的二次加工和销售,我国农村尚未形成农产品的产销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农村市场体系有待完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农村市场的不健全因素,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农民观念陈旧,缺乏进组市场的意识,同时,大多数农民参与市场当中都是以个体的形式,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此外,产品的销售,主要是卖给政府,或者是其他个人,无法切实保证农民的利益;2、现阶段我国农村农产品的交易方式较为落后,现代化水平低,农民从农产品中获得利益主要依靠对农产品的生产,而农民无法获得加工和销售带来的经济效益;3、农村经济落后,也导致了农村市场基础设施的缺乏和落后,无法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例如,一些农村地区的道路崎岖,阻碍了农产品进去市场,导致农产品无法进行流通。(三)农村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健全。现阶段,政府财政有限,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进而影响了农村的既得利益,最终影响了农村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自古以来,农民就被成为靠天吃饭的人,这是因为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农业生产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若是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则会影响农产品产量,进而影响农民收入,还有病虫害都会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政府要加大对“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家提出了“三农”的概念,可以说三农问题直接影响国民的综合素质,对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影响,甚至直接影响着中国民族的兴衰。因此,在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贯彻落实国家的“三农政策”,加大对政策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帮助农村尽快完善基础设施,重要要解决农村的水利问题,以及农村交通问题,帮助农民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农村市场的秩序进行规范,建立健全市场制度和准则,以此方可保证农村经济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进而增加农民收益。除上述措施外,政府还应该发挥政府智能,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让有需要的农民能够顺利融资,用于农业生产或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购买先进的农机设备等等。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通过培训、讲座、标语宣传等方式,丰富和更新农民的农业知识和农业发展理念,让农民充分认识和理解现代农业的相关内容与内涵,帮助农民从传统型农民过渡到具有专业农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现代型农民,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二)农村要积极落实政府的政策,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与生产力两者之间存在矛盾,想要解决这一现实矛盾,政府就要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改变农民个体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同时,还要改善农村资源配置,促使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首先,农民要转变意识,与其他农户之间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也就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鼓励农民合作经济,让农民以农民组织的形式进入市场,发挥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让农民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农民自身还应该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加强学习,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及自己农业素养,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用科学、先进的生产技能进行农业生产,以便自己更好的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这是由于城乡之间长期的分离,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想要促进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就应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促使城市中先进的生产要素能够流入农村,提高农村、农民的地位,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首先,政府好做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工作,构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制,促使城乡之间实现商品、人才、资源的顺利流通。此外,政府还应该扩宽农民的经济来源渠道,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例如,对于创业的农民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在税收和政策方面给予扶持。
综上所述,实现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可以在朝夕之间完成的,需要农民以及政府的长期坚持和努力,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政府充分自身的职能,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的三农政策。
作者:周敏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农业局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经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农村,即实行以农村家庭为主体的经营方式。这种以农民的家庭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障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并为农村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奠定的基础。但同时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经典的家庭经营的农村经营组织方式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建立一些新的农村经营组织方式来来完善农村的经济体制,以保证我国农村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式下,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我国农村现行的基本经营组织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30多年前,我国农村开始了以为核心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实践证明,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符合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现状,符合我国农村的社会现实的。那么我国农村现行的基本经营组织是什么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1.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组织形式
我国农村土地分布松散和几千年封建社会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社会传统文化决定了家庭经营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基础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符合我国农村发展需要的农村经济改革政策,为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家庭经营是一种有效率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利益的一致性,家庭每名组织成员在农业生产劳动过程中往往不需要特别的监督,自觉地就具有很高的积极性。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社合一的农村体制,它降低了监督管理成本。通过改革,农民取得了农村生产经营的自,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积极以市场为导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求获得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劳动资源得到到了合理有效的利用,极大提高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2.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组织存在的问题
家庭经营作为我国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经营组织形式,具有很多的优越性,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农村市场经营组织形式。农业生产职能由集体交给了农户,而农村经济管理职能则交给了市场,市场调节能为调节农村经济的主要手段,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要承担许多市场风险。但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相比较低、生产方式落后、受自身条件下限制单独交易成本较高等原因,决定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不可能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唯一农业组织形式。
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市场化不断的推进,农村市场体系不断的完善,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农村市场竞争机制越发深化,农村市场体系内的所有经营主体都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农村家庭的经济实力大多相对较弱,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生产规模小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规模经济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入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农村市场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将单个农户组织起来,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坚持农村家庭组织经营基础上,实现多种农业经营组织长期共同发展,不断健全农村经营体系。
二、农村市场合作经营组织的主要作用
自从以农村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以来,推动了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及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我们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分散经营同时,建立多种农村合作经营组织,以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1.农户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
农村合作经营组织作为农村的市场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并与农村市场建立起紧密地联系,成为带领农民适应农村市场体系的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农村合作经营组织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以农民自愿入股的形式建立起来,围绕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采购、生产、仓储、运输、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互农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是在整个经济产业链是一个较弱势的产业,不同于其它产业,它受自然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制约,而分散的农户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自身在农村市场中经营的成本,提高了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2.农民在市场交易中主体地位提高
农民受教育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普遍较低,以及农民家庭经济实力普遍较弱等原因,使得长期以来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大多处在弱势地位,在采购、销售、运输等环节往往受供应方、采购方及物流方的欺压。农村市场合作组织将农户分散的经济力量结合起来,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改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农民作为市场交易的主体地位提高。不同的农村市场组织,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决农村家庭经营面对市场的难题,例如农村市场组织对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使得农村居民卖难买难的状况得到解决;原材料的采购和对农业产品保护价收购,降低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经营风险;并农村市场组织代表分散的农户面对市场竞争提高了农民平等谈判的地位。
3.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加快
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可从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我们能够清醒地看出,传统的农业家庭式的经营组织方式规模化程度低,制约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我国农村的普通情况是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农户在生产、加工、仓储及运输等环节均受到自身规模和交易成本的制约,往往没有能力进入大市场,只能进入小的集贸市场。而农村市场经营组织作为将农民联合到一起的合作经济组织,将农民的实力整合到一起,使农民有能力、有机会进入大的流通市场。并且农村市场合作组织与分散的农民相比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它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带领农民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理效益。
三、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经营组织的主要形式
1.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互经营合作组织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市场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规模经营、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它是在坚持农村的基础上,在自愿的前提下,将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以民主的方式进行管理的互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加工、仓储、运输以及提供市场相关信息等服务。能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我国农村土地分散经营的问题,通过将农民土地入股的形式实现农业合作发展以及土地规模经营。土地的集中经营也为现代科学、机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因为传统的农村分散经营形式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承载现代高科技农业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的农业生产率,增加的农民的收入、提高的农民的消费能力,客观上也促进了农业市场流通体系的完善,农村市场的持续发展。
2.隶属于政府部门的农村市场服务机构
不同于合作社式的农民自愿互的经济合作组织,农村服务机构隶属于国家政府机关,是国家为服务于农民、发展农业、在农村设立的农村市场服务组织。例如农村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土肥站、种子站、经营站、兽医站等,这些机构是农村市场组织的重要力量,是由财政拨款,服务于农民的市场服务机构。这类农村经营组织承担着政府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宏观调控以及监督管理职能,引导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将分散的农村家庭经营与市场的需求相挂钩,提高农民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力,维护农业的权益。农村市场服务组织机构是新时期农村经营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是保护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国鲁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演进轨迹与发展评价[J].改革,2013(2)
二、新型家庭经济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983年赵瑞彰撰文指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吹拂家庭联产承包制已成为主要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一种将承包经济和自营副业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式——新型的家庭经济在我国农村大地上确立了”[2]上世纪80年初,新型家庭经济的提法就出现了,并在学术思想界围绕建立引起农业生产关系变动的“新型家庭经济”形态展开过激烈辩论。新型家庭经济的内涵与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与特点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成步伐的加速和当今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平稳推进而不断与时俱进。十六大上,中央政府、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为改善我国农村经济现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奠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新型家庭经济要求当前的农村改革要立足我国农村此时此地的需要,能解决农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才是“新型家庭经济”的本质内涵和根本特点。发展新型家庭经济,是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的必由之路,要从根本上破解当前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就必须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家庭经济。其理由如下:(一)新型家庭经济可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新型家庭经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使农村以为主体的经营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往的土地制度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搞活经济的客观要求,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新型家庭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的自由流转,为农村接受城市的过剩产能提供了急需的土地资源,也为农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其他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的工业形式提供了可靠的土地来源[3]。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实现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如以家庭入股集体经济发展村办企业,以集体经济入股其他经济实体利用农村的自然人文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型家庭经济允许农民掌握较多的生产资料自和独立的产业经营权,减少了政府对生产经营的指导干预。农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经营个体,农紧密的和市场联系在一起,进而赋予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持续动力,极大释放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活力。(二)新型农村家庭经济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融入市场体系新型家庭经济中的土地制度变通为农民实现多种经营提供了可能,农民能以家庭、和集体为单位发展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刘茂松曾指出:“家庭经济实体跟 企业却很不一样,它不仅不排斥自然经济,而且家庭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要以家庭自然经济为前提条件。因为家庭是建立在自然实体基础上的经济实体”[4]。新型家庭经济灵活的经济结构搭配也为农村招商引资、引进工业项目、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生态农业与房地产开发等提供了制度、资源保障。新型家庭经济改变了农村过去以粮食种植为主而兼营副业的单一产业结构,形成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合理配置的新型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能实现农民的提效增收,能从根本上破解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进城撂荒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的系统性、结构性困局。另一方面,农村新型家庭经济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解作用,实现农村地区劳动力、土地资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农村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灵活的经济体制与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品质量高、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将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环节有效结合在日渐完善的市场机制下,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融入市场经济体系。
三、发展新型家庭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型家庭经济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983年赵瑞彰撰文指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吹拂家庭联产承包制已成为主要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一种将承包经济和自营副业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式——新型的家庭经济在我国农村大地上确立了”[2]上世纪80年初,新型家庭经济的提法就出现了,并在学术思想界围绕建立引起农业生产关系变动的“新型家庭经济”形态展开过激烈辩论。新型家庭经济的内涵与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与特点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成步伐的加速和当今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平稳推进而不断与时俱进。十六大上,中央政府、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为改善我国农村经济现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奠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新型家庭经济要求当前的农村改革要立足我国农村此时此地的需要,能解决农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才是“新型家庭经济”的本质内涵和根本特点。发展新型家庭经济,是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的必由之路,要从根本上破解当前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就必须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家庭经济。其理由如下:(一)新型家庭经济可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新型家庭经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使农村以为主体的经营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往的土地制度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搞活经济的客观要求,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新型家庭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的自由流转,为农村接受城市的过剩产能提供了急需的土地资源,也为农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其他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的工业形式提供了可靠的土地来源[3]。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实现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如以家庭入股集体经济发展村办企业,以集体经济入股其他经济实体利用农村的自然人文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型家庭经济允许农民掌握较多的生产资料自和独立的产业经营权,减少了政府对生产经营的指导干预。农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经营个体,农紧密的和市场联系在一起,进而赋予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持续动力,极大释放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活力。(二)新型农村家庭经济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融入市场体系新型家庭经济中的土地制度变通为农民实现多种经营提供了可能,农民能以家庭、和集体为单位发展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刘茂松曾指出:“家庭经济实体跟企业却很不一样,它不仅不排斥自然经济,而且家庭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要以家庭自然经济为前提条件。因为家庭是建立在自然实体基础上的经济实体”[4]。新型家庭经济灵活的经济结构搭配也为农村招商引资、引进工业项目、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生态农业与房地产开发等提供了制度、资源保障。新型家庭经济改变了农村过去以粮食种植为主而兼营副业的单一产业结构,形成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合理配置的新型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能实现农民的提效增收,能从根本上破解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进城撂荒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的系统性、结构性困局。另一方面,农村新型家庭经济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解作用,实现农村地区劳动力、土地资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农村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灵活的经济体制与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品质量高、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将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环节有效结合在日渐完善的市场机制下,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融入市场经济体系。
三、发展新型家庭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型家庭经济融合了近年有关农村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变革、调整的各种新思路、新内涵以新的面貌与形式正在成为助推我国农村经济继续的新型动力源泉,因而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广大农民的热情期待和欢迎。但是,新型家庭经济在各地的推广与普及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新型家庭经济是政府服务下的新型农村经营形式。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认真领悟自己在新型家庭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和应尽的行政义务。有些地方政府要么放松对新型家庭经济的有效监管,造成其无序发展,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没有负起科技扶持、政策引导、统筹布局、生态保护和法规宣传的行政责任;要么仍然没有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统制农村经济的计划经济思维,对新型家庭经济管得过严,没有真正赋予农民适当的生产资料自主支配权和生产经营的自。其次,新型家庭经济还是生态型经济。一些地方为发展新型家庭经济盲目引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带有污染性的过剩产能,造成农村地区土壤污染、水土流失、水源枯竭、植被破坏的环境危机,对农村的自然人文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甚至造成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最后,新型家庭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有些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没有深刻领会我国的真正内涵,将农民土地以私人财产的形式强行收购,然后以高价转让,或者据为己有从事独立经营,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及对土地的占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也违背了国家发展新型家庭经济搞活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初衷。
1.1提供支付和交易媒介。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作用在于其提供了便捷的支付和交易媒介。倘若没有便捷的支付媒介,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成本则会大大增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金融市场逐渐衍生出许多新型金融产品,如信用卡、储蓄卡、支票、电子支付系统等,这些新型金融产品的出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山东省农村金融系统的发展使货币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1.2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农村经济的增长得益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高效率的投资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1]。由于金融机构在政策和规模上具有较多优势,而且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风险共担机制,因此发展农村金融可以促进投资,实现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此外,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多种金融产品的组合和选择,进而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例如,河北省某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降低了投资准入标准,带动了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1.3充分发挥储蓄的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储蓄转为投资的程度逐渐加深,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良好的农村金融政策不但提高了金融机构运营的自主性,而且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例如,山西省某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信贷交易渠道,对企业和社会的债权债务进行整合管理,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2当前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我国农村的金融事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金融机构日渐完善,服务水平也逐渐提高,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缓慢,与城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金融在与经济互动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2.1农村金融与经济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农村金融同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性较差,两者还处于独立的发展阶段。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却没有同步开展,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独立状态,不能发挥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3],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也非常缓慢,没有构建起完善的金融服务系统,也不能发挥优化资金配置的作用。此外,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发挥出对农村金融的推动作用,加之农村经济发展较慢,不能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导致两者仍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2.2农村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弱化。研究证明,完善的金融机构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服务和保障等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当前,我国农业信贷的比例仍然较低,这说明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无法发挥出优化资金配置的基本功能,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更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弱化,对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
3发展农村金融的对策措施
3.1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农村金融不能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因此,必须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不但要加快对农信社的改革,还要加强对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对资金流向的正确引导,使农村的金融市场逐渐趋于完善。还应继续提高金融服务的水平和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实现资金的科学配置,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更高的水平。3.2发挥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的带动作用从本质上看,农村金融仍然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农村金融系统的完善。所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农村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受人口素质、自然环境和思想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村经济还处于较低水平,对农村金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各农村应从自身条件出发,通过发展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增强经济实力,带动农村金融的更快发展[5]。3.3促进农村经济同农村金融的互动发展。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是互相作用的系统,两者能够实现互动式发展,如果其中一个因素发展滞后,将会对另外一个因素的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因此只有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6]。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金融市场的活跃,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只有在不断协调发展中才能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4结语
农村金融的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支付和交易媒介,并且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还存在农村金融与经济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农村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弱化等问题,因此应从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发挥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的带动作用等方面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同农村金融的互动发展。
作者:张贤锥 单位:福建省闽清县东桥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羽,赵鑫.农村金融发展拉动了农村经济增长吗——基于面板平滑迁移模型的经验证据[J].社会科学战线,2015(10):257-261.
[2]牛磊,王岩.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对外经贸,2012(5):63-64.
[3]谭崇台,唐道远.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5(10):110-113.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009-01
一、现状分析
包头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逐年拉大,据调查显示我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两倍之多,这还是个保守的数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因为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如各种各样的隐利、住房、教育、卫生,甚至用电都比农民有更多的优惠。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利和优惠折算成收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将可能高达四比一。
二、城乡居民分配不合理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导致消费失衡
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呈现出典型的“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特征,城镇中、下及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大部分家庭消费升级难以实现,出现明显的消费断层,同时收入分配失衡恶化了储蓄、投资与消费状况,导致市内消费需求难以启动。
(二)制约着消费信贷的发展
据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的高收入家庭占全部收入的34%,20%的低收入家庭占全部收入的11%,这表明绝大部分收入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另据统计资料计算,占我市居民家庭10%的高收入家庭,能够承受10万元以上的消费信贷,占我市居民家庭30%左右的高收入家庭和中等偏上收入家庭能够承受5-10万元的消费信贷,占我市居民家庭20%的中等收入户只能承受5万元的消费贷款,还有30%的居民家庭尚不具备消费贷款的承受能力。而农村居民承受消费贷款的能力更低,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我市居民家庭的总体消费信贷承受能力较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别更为突出。
(三)低收入者生活压力加大
2007年之后,粮食肉蛋等的生活品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可能持续上涨,而粮食收购价格却持续下降,使得农民增收难度继续加大。同时,政策性原因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也将有所下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将有可能减缓。2007年5月份,居住类价格(水电、燃气、房租等)同比上涨4.5%,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6.1%。下半年居住类价格将继续上扬,影响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低收入人群生活压力将加大。
三、城乡居民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
近些年来,农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缓慢,工农业发展速度不平衡是城乡居民收入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市场主体生产要素都要追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而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其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他们往往对市场信息反馈滞后,生产者依据现时生产信息做出的生产决策,待产品产出后,市场供求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形成了很大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使得农业在市场经济下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特别是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市场发育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和失真,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使得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很高的风险。再次,农产品供给弹性大而需求弹性小,使得农产品市场很薄,价格波动剧烈,从而导致蛛网现象的生成。这些都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大的原因。
乡镇农业发展缺乏后劲也是制约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尽管这些年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但后劲不足,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比较低,大多数有文化的人都去了城市,而留在乡镇企业中的知识分子却寥寥无几,因此,对于新机器,新设备的运用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需要大量的时间对工人培训,降低了劳动生产率,而城市中有许多招聘来的大学生,技术人员,对机器设备的技术掌握的很快。这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工人的工资也比乡镇企业工人的工资高很多。致使城市人口收入越来越高,而农村人口收入相对减少。
(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原因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次序不同,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提出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共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共同发展。另外我市还进行了多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例如:国有企业改革,税费改革等,这些都在城市中首先进行。在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一阶段之后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等重大的政策原则。尽管近些年来政府给予农村经济方面很大的支持,例如取消农业税,农村,这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村底子薄、农民素质不高,这些都间接导致农村经济长期落后于城市经济。
(三)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将享受WTO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好处,改善农产品出口环境。加入WTO后,我国能够享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减少歧视性待遇,可以利用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优化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外部环境。
第二,有利于扬长避短,加速调整国内农业产业结构。过去,我国维持粮食高自给率,是以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围湖、开荒、高化肥及农药投入等追求产量目标的措施,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影响已经相当明显。加入WTO有利于中国进口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比如粮食、棉花以及油料,相当于中国进口一部分耕地和水资源,使国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包括水果、蔬菜、水产品、畜产品等农产品,促进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
第三,加入WTO后,一方面,外资进入中国将会更容易,伴随这些投资,往往能带来最先进或较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我国农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我国与国外农业教育、科研、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更为紧密和频繁,这将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因而带动中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综合素质的增强。
第四,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WTO的基本原则,参照国际规范,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建立和完善国内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另外,WTO规则对贸易体制的规范化也有相关要求,对加快农产品外贸体制和国内流通体制改革也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对于实现我国农业的两个根本转变,增强国内农业综合素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加入WTO后,我国需要在遵守WTO有关规则的基础上,承诺降低农业贸易保护程度、逐步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这意味着在参与世界农业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风险和挑战。
第一,国内农产品市场面临开放的压力,国内农产品生产将面临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加入WTO以后,根据WTO农业协议的规定要求取消非关税措施,各成员的农产品进口控制只能通过关税措施。WTO要求的这种进口控制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各成员将逐步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因而,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市场面临对外开放的压力已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国内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也将面临世界市场的冲击。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072-0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关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首先是发展战略的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取消了农业税,逐步增加农业补贴。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各类城市化政策不断出现。土地流转成为农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出现了专门的土地流转交易机构。 农业经济主体出现了非家庭化迹象,资本进入农业使农业开始向资本化运营转变。这些现象在东部发达地区表现得尤其明显。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统分结合的双层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条件发生变化,相应的经营体制必然也发生变化。那么,劳动力转移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是什么?如果农业经营体制内出现了明显的市场化因素,那么劳动力转移在此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本文试图分析这些问题。本文研究的农业经营体制主要是,这也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主要形式。以下部分根据表述的需要,不在专门区分和农业经营体制的概念。
一、的存在条件变化的事实
典型事实是经济研究的起点,关于本文的典型事实——劳动力逐渐转移、土地流转和土地流转持续进行。这些典型事实的出现反映了原有农业经营体制存在条件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体制的整体推进,外资的进入,民营经济的兴起,城市劳动力出现了持续的需求,同时,国家逐渐放开劳动力流动限制,这些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向城市流动。通过收集其他学者整理的数据和自己的测算,我们得到了表1,具体的计算方法是用后年的城市化率减去前年的城市化率,得到的增量我们用来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增量。这个方法算出的结果与现实可能会有出入,但是能够基本反映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这个典型的农村人力资本要素向城市的流动在表1中得到了很好的描述。从表1可以看出劳动力转移率连年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转移率的增长类似转移增长的加速度,有很大的累加效应。这个时间序列反映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加速进行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事实。
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必定对农村土地经营产生重要影响。这个影响直接涉及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分散不利于规模化生产经营的现实,是这个不利条件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也即土地流转的出现和持续进行。我国土地流转情况学者们已多有研究,国家相关部门也及时作出统计描述。结合其他学者如赵德起的数据收集和自己的补充,得到表2。表2反映了我国土地流转比例逐年增长,从1999年的1.56%上升到了2009年的11%。流转比例的增长速度也一直保持上升状态,从1999年的0.37%到2009年的2.30%。土地经营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因素,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限于我国基本土地制度,我国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土地不能私人出卖。但是,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城市获得了远远高于农村土地经营的收入,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逐渐削弱,农村土地流转成了必然的选择。土地流转的逐渐扩大,已经影响到了农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体制。这又是个重要的客观事实。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土地流转的根本条件和动力,土地流转方便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反过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两个农村经济重要的客观事实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成的经营体制。农村的存在基本条件是城乡人口基本不存在流动,土地经营权基本稳定,农业经营主体是家庭。但是现在这些条件发生了变化,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农地使用权流转比例也逐年增加。必然会改变原有的生产经营方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会逐渐扩大。
二、关于农业经营体制变革的理论评述
对于1980年生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学者多有探讨,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制度变迁理论、制度绩效、产权、激励角度给予了解释。例如张五常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把制度变革原因归结为维持制度的费用和变革制度的费用,解释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变革的原因。姚洋运用数理和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农业制度绩效。周其仁论述了我国农村体制改革后农村市场变化。黄少安从产权的角度运用计量的方法研究了的激励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特别是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以及农地流转持续增加,农业经营体制出现了新的特点,原来的解释出现了不适应局面。
制度变革成本理论认为制度变革的主体是政府。制度变革成本大于收益,阻力很大时,制度变革不会发生,当变革成本较少,收益大于成本时,政府才会推动变革发生。但是当前的制度新变化不是政府推动的,而是农民持续向城市流动的条件下,农村自发推动的,这种变化远远大于当年小岗村一个地方的私下变化。
产权理论强调农地产权对农民的激励作用,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以及非农收入远远高于农业收入,单个家庭少量的农地产权的激励作用逐渐相对弱化。
发生这些理论与现实不适应的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持续向城市转移。本文抓住这个关键变量,试图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角度,论述农业经营制度的变化机制和方向。
我国正处于农业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型。通过研究我国农户的供给决策机制行为,研究农户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是怎样进行的农业生产调整的运作过程,找出影响农户进行结构调整的因素,对于揭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把握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和制定有关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农户作为是一个微观决策主体拥有自己决策的权力,任何人都无法控制形成个体偏好的农户主体,也就是说,试图去解释一个个体思想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一个“黑匣子”。而外界因素和其他人所能做的就是对经济主体和决策主体行动自由度的限制。所以,本文作者试图以农村农户为代表通过观察市场结构的变化与农户选择结果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农户的经营决策选择机制。
一、农户经营决策选择机制的调研数据说明
这里的分析主要是依据笔者及学生2004年~2005年对河南驻马店平舆县高洋店乡李庄村和江西波阳响水滩乡田畈村,以及浙江东阳县南马镇长畈村三地近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而进行的。调查共取得有效问卷189份,这里对农户决策行为的分析,是在对189户农户调查问卷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115万亩耕地,辖18个乡镇,268个行政村(居委会),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2OO3年底实现GDP29.3亿元,人均约32O0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IO.1亿元、12.2亿 元、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49万元;城乡居民储蓄 存款余额21.3亿元,居驻马店市第三位;农民人均纯收入1675元。波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全县人口130余万,面积4215余平方公里。辖38个乡镇,乡镇人平收入达到了2880多元。东阳市位于浙江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缘。土地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2002年末全市耕地面积24065公顷,其中水田19718公顷,旱地4347公顷。东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1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名列全国各县市第七十一位,2003年前移了22位,列第四十九位。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8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总收入13.79亿元,同比增长13.3%,地方财政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03元,同比增长7.5%。平舆和波阳的调查点主要以务农为主,乡镇企业并不发达。而东阳则相对发达,产值以工业为主。已进入了高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引起农户资源的重新配置。平舆属产粮大县,户均耕地10.35亩。波阳户均耕地16.37亩,但水洼地较多,且比较分散。东阳户均耕地4.3亩。这里我们问卷采用了农户上缴税费多少来表示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政策,2005年,平舆调查点户均上交各种杂费158.7元,波阳143.2元,东阳为32元。平舆调查点离中心城镇15公里,波阳的调查点离中心城镇20公里,东阳的调查点离中心城镇5公里,且有部分失地农户。平舆调查点农业互助组织较少,调查农户只有12%曾参与。波阳的调查点有32%曾参与,东阳的调查点有45%曾参与。
二、对农户经营决策选择机制的结论
农户作为一个经济行为主体,与其他经济行为主体的差别,首先是以其特殊的利益目标为标准的。因此,农户行为目标的确定是农户行为研究的首先而又重要的内容。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处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中国农户的行为目标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征:
1.现阶段的农户经营行为的目标分析。在全部189家农户中,有150家农户选择市场风险小、经营相对稳定,作为生产经营的首要目标,占农户总数的79.37%。从这一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户作为一个经济行为主体,一是寻求收入增长,二是保持收入稳定,争取收入增长的努力只能在与收入稳定相适应的限度内进行。经过20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中国农户的经济行为与改革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农户已成为农村中的基本生产单位,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利益,农户实际收入的绝大部分由农户经营取得,具有了明确的生产经营目标;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还不健全,生产经营的市场风险转由农户承担,农户收入增长的愿望不断被市场波动所打断。
2.农户在生产经营从业方式选择分析。在全部189家农户中,有145家农户选择兼业,占答卷农户总数的76.72%,仅有23.28%的农户选择纯务农和非农就业。这些统计结果给出的重要推断是,目前中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特点,使得农民农户无法在一个经营项目或一个职业选择上,同时满足农户收入增长和收入稳定的双重目标。面对这种双重目标,农户的基本经营方针只能是将稳定的低收入项目同不稳定的高收入项目结合,形成农户所谓的“稳一块”与“活一块”的双重决策。同时,我们还可看出,就三地比较而言,地区越发达,选择务农或务农为主的比例就越低。农户在决定非农就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便是预想收入。在全部189家农户中有181家以预想收入为依据,占农户总数的95.8%;在给出的6种考虑因素选择中,位居第一。这一统计事实再次证明了农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取向。这一统计分析数据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使半数以上的农户的非农生产经营决策走上合理化。同时政府的指导和亲朋的推荐也是农户在决定非农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89家农户中就有98家以政府的指导、89家以亲朋的推荐为依据,分别占农户总数的51.85%和47.09%,这表明了农户自主决策权力的不完全性。
3.农户生产经营决策依据分析。无论是非农就业还是农业投资决策,农户的决策方式选择中居前两位的都是父亲一人决定和全家商量决定,分别占答卷农户总数的48.1%和31.6%;听从乡村政府意见决定的方式则位居第三位,占答卷农户总数的6.4%。这一统计结果表明,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带来了农户经济行为目标的变化,也带来了农户行为决策方式的变化。与改革前的情况相比,农户这个经济主体的自主决策地位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自力还不完全,干部的意见等非农户的权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看市场价格已成为农户种植决策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也可看出农户种植决策是有限理性的,主观判断在其决策中也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居第三位的是简单的相应模仿。就三地比较而言,地区越发达,农户进行种植决策时市场导向就越强。
4.农户个体特征对农户决策的影响分析。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农户的农户特征包括农户组成情况(如劳动力人数)、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户主年龄与文化程度等都影响者农户的决策,农户劳动力越多农户越倾向于外出,户主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越倾向于采纳新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和农村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使农户经营行为决策的积累了较强的竞争力,由上述分析可看出,决定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经济活动的因素,主要还是农户主要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和生产经验,周围邻居的示范效应和市场供求信息;村干部的作用在逐步减弱;综合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农户经营决策是有限理性的,主观判断在其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某些人做出新的行动时,其他人都会相应的模仿,最终形成群体性行动。由于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农民一直以来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也因此导致他们在政治上的弱势地位,其合法利益无法得到公正的反映和维护。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88-191
问题与假设
在“经济分层次增长逻辑模型与最大化条件”一文中,作者应用了理论研究方法证明了:“在其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经济层次是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的一个的新要素”、“当全局性政策变量的边际产出率等于分层次政策变量的边际产出率时,经济总量GDP达到最大化”,提出了“经济分层次增长理论”。本文从案例分析角度,论证这一理论的客观性。
经济分层次增长理论框架
“经济分层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层次如同资金、土地、劳动力一样是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的一个要素,此要素无时不在影响着投入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影响着要素发挥产出效能。当要素与经济层次相容,要素效能与增长呈正向相关;反之,不呈同比例正向相关或反向相关,此时,要素难以正常发挥产出作用,或产生负作用。政策是调节要素投入的主要管理工具,分层次实施经济政策以及配置要素投入,能优化配置各层次经济的要素资源及其组合,实现要素更好发挥潜能,最终实现各层次经济均优发展,总量更多增长。其理论模型如下:
ΔY=Yd-Yt=θn-m[f(xj)-f(xt)] (1)
设Z=ΔY,则经济总量最大增长的边际条件是:
ΔY:分层次经济总量更多增长;Yd表示单层次政策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总量;Yt表示多层次政策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总量。x:主要政策要素,xt表示单层次政策所采用的主导投入要素,应用于所有的经济层次;xj表示多层次政策所采用的主导投入要素,不同层次有不同的主导要素。n:经济系统内存在的经济层次数;m表示当实施一个总体性的政策时,有m个层次的经济完全适应且需要这样的政策。
分层次更多增长案例研究
为证明经济分层次更多增长的客观性,以下案例将提供有力的证据。
泰罗“生铁实验”与“铁锹实验”
“生铁实验”是一个典型的微观分层次促进增长的个例。1898年,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进行了“生铁实验”。实验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小组(约有75人)中进行的。要求将厂房附近广场上每块重约92磅重的生铁块搬到火车车厢里,起初每个工人平均日工作量是12.5吨。泰罗相信经过对工人体力、搬运动作研究进行分类(分层次)研究后,可以找到搬运生铁的最佳方式,工作量预计能提高到每个工人平均日工作量达到47~48吨的水平。为此,他选择了不同报酬层次(政策)来激励工人。即用“每天挣1.85美元”机会替代原先统一的“每天挣1.15美元”的做法,激励有体力剩余的工人尽力搬运。结果,他的实验对象施密特实现了日工作量47.5吨的目标,其他工人被挑出来加以训练后,每人每天都能以47.5吨的速度搬运生铁,生铁搬运量提高3倍,工人平均日工作量增加35吨。
“铁锹实验”也于1898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起初,不管搬运什么物料,工厂中每个工人使用的都是相同尺寸的铁锹(统一工具,总体性物化管理政策)。泰罗研究后发现:统一尺寸的工具,存在生产能力的浪费。于是,他提出了:是否存在一个使不同的工人每天的铁锹的运送量达到最大化的可能性?泰罗认为铁锹的尺寸是关键因素,且面对铲运不同物料时,不宜固定在同一种尺寸上。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后,泰罗发现重型物料如铁矿石以小铁锹为宜,而轻型物料如煤屑应以大铁锹为宜;同时不同体力的工人所用的铁铲应该有区别,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工人的劳动能力。基于泰罗的实验,工厂要根据所要搬运的不同原料来选择恰当尺寸的铁锹,并把它分配给不同体力的工人,其结果是非常出色的,工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每人每天平均工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人每天平均收入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
以上两个案例证明了,根据人的能力层次,分层次组织他们的生产,能创造出更多的产出。由个人组成了各种组织就是各种形式的经济体,分层次组织其生产,也能创造出更多的产出。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实例
从1978年至2003年,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被誉为“中国奇迹”、“中国模式”、“北京共识”。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35%。2003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增长了9.1%,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总量为14090亿美元,世界排名从第25位上升到第6位。出口增长34.6%,对外贸易总额达8512.1亿美元,25年增长了40倍,世界排名从第26位上升到第4位。实际利用外资535.05亿美元。25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实质是分层次、分区域推进发展的结果。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例证。从改革进程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到1984年。主要是以集体经济经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再造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从改革体制开始,一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二是政社分立。第二阶段,1985年到1992年。主要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发育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将国家对农产品的统购、派购改为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产品分品种、分地区逐步放开,农产品不再受原来经营分工的限制,实行多渠道直接流通。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改革进入了一个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改革方面也出台了许多重大举措,并取得了较大突破,例如,基本经营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式是不断将集中统一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细分化,最终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与实力,并根据层次特性,因地适宜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村产出的增长。如自1978年至1985年间,每人劳动力平均产量的累计增加量是粮食145公斤,棉花10.7公斤,油料37.4公斤,且其它的农产品都相应增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实例。1985-2001年,执行了“抓大放小”企业管理政策,国有企业户数从7.4万家减少到4.7万家, 但实现利润从改革前期的1985年的743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2389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每人年1.8万元增加到5.5万元 (张晓松,2002)。工业总产值2001年为14240亿元(以85年可比价格计算)(价格指数,NBSC,2002,P295),比1985的3448.7亿元,增加了10791亿元,年均增长7.38%。大小企业都有较好的发展。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514家,2001年其销售收入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41.9%,实现利税占47.6%(张晓松,2002)。2002年,中小企业已超过了800万家,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60%(沈路涛,2002)。分层次管理是实现SEO改革目标和扭亏为赢基本对策。
中国税制改革实例。1994年,实施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双层次征税政策,财政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全国税收收入共完成 20450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比上年增加3446亿元,增长20.3 %,完成年度预算的108.2 %。税收总收入超过2万亿元,增收额超过3000亿元,双双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央税收收人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为58.096%,比1993年20.8%上升了37.2个百分点。
实例分析
泰罗“生铁实验”与“铁锹实验”是对不同体力工人(经济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个体最优化的动作(分层次主要变量),采用分层次的劳动工具,实现“工人―工具―劳动对象”的合理组合,取得更多的产出,带来更多的增长。实验结果证明了:分层次改进工具,因人而异组织生产,获得了更多增长。其本质原因是劳动工具要与劳动者能力相容,最大发挥人的生产能力。经济增长也是如此,只有当推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经济层次相容时,经济才能发挥最大的产出效能。
2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证明了“分层次推进经济增长,实现了更多增长的目标”。中国区域经济改革与开放从农村改革“一统二公”模式为多层次家庭经营模式、从建设“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开始,其实质也是从区域角度,分层次制订了发展政策,引导要素发挥作用,促进经济更多、更快、更好发展。增长核心在于促进要素在相应经济层次内发挥更好作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队“单一生产”层次转向“家庭多层次经营”及“农村双层经营”机制转变。农业生产允许按家庭层次的差异性组织,取消传统“统一上下班”模式,适应了全国各地农村的差异性、农村家庭的差异性,激励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合理调配了各个生产者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资源,结果每个劳动者平均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抓大放小”双层管理体制,以及分税制财政体制。结果表明“双层经营”比以往“单层经营”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原因在于“大企业”或“小企业”功能发挥需要不同层次的发展政策。而税制改革中划分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提高了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结果促进了收入的增长。
综上案例所述,揭示了经济层次性一直会影响要素发挥作用,证明了“经济分层次是影响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分层次增长值得重视,当经济层次与要素相容,两者相互满足,要素发挥效能最佳,产出最优化;当要素不能满足经济层次时,会抑制要素作用,出现了“抑制产出”;当要素投入超前于经济层次,结果是会因不切实际的发展,造成要素浪费。
经济层次存在是客观的,真实的。因为人类需要存在层次性,如马斯洛“需要层次”。人的需要层次性决定了商品供给层次性,决定了生产层次性。而不同层次的商品生产总和,汇集成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面对于不同层次的需要,假如产商只能供给单一层次的商品,那么,其它层次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这些层次相应的市场需要就得不到满足,结果经济总量不能实现最优增长。显然,经济分层次发展起源于人类需要的层次性,要求按不同层次的需要调整相应的政策,指导经济发展。层次一般是指事物存在的有别于其它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性,可表现为在数量、质量、等级、规模、尺度上的差异性。本文把不同区域经济系统的增长出现了显著的差异性,称为经济系统内部的层次性。
结论、建议与讨论
综上案例分析,本文认为:
经济层次如同资金、土地、劳动力、体制一样是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这个要素客观上一直影响着其它要素的功能与效率发挥。这个要素在过去的经济学研究中,常常被忽视,往往被经济的“完整性概念”所掩盖,不易被单独识别。
面对不同经济发展层次,按层次需要调整影响要素投入的政策变量,能提高政策效能,有利于引导按经济层次需要投入要素,更加有效地配置各个层次经济体的要素资源,促进其充分发挥作用,优化其产出能力,实现经济总量的更多增长。
要素投入与经济层次相容,其功能与效率正常发挥;反之,其功能与效率难以正常发挥,结果造成要素投入的浪费,而且导致经济增长非优化。具有求同性的“一刀切”政策很难同时满足各个不同层次的经济体的实际需要,如果强行执行“一刀切”政策,不能实现不同层次的经济体的最优增长,结果会造成政策易费用增加和政策性经济损失。
根据以上结论,为了促进经济更多增长,建议如下:
树立经济分层次增长观念。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政策制订需要进行经济层次分析,分层次实施经济政策。另外,决策者和政府经济管理者要具备更高的经济层次分析水平,树立“分层次发展思路”,区域层次划分及其政策制定要应各地区经济实际而定。
全国经济发展要确立“分层次推进,全方位发展”的战略思路。根据中国经济分区研究结果,对中国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实施分层次发展战略,即根据各层次经济体的客观需要,优选各个层次的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加以政策控制与管理,通过优化配置其资源与投入要素的组合,实现各个层次的经济均能最大化生产和更快增长。
修订分层次的经济政策要成为政府政策研究中心的重点任务之一。因为主导政策变量与发展层次相适应是实现经济体分层次发展的前提。所以,除了象过去那样在国家制订全局性政策的前提下,还要加强经济体层次性研究,分析其主导影响因素,确定各个层次的经济体的主导政策变量。
同时,在制订分层次政策时,又要重视部门与全局的关系,即要处理好国家与地方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通过科学管理,制度约束,法律保障,保证各层次经济体的政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充分发挥不同层次经济体的最佳功能。从国家角度分析,既要集中力量发展具有全局特性的经济体,又要充分发挥其它层次的经济体在市场经济中拾零补缺的作用,让各个层次的经济体均能最优化增长。
在微观层面上,需要继续讨论层次划分标准与层次推进程度。中国还有一些“一刀切”政策,依然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如农村土地使用权与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一些管理政策等等,如果科学地推进分层次发展政策,中国经济还有更多层次发展空间。
在经济理论研究上,要利用传统经济增长研究路径,结合经济分层次增长的假设框架,建立更加复杂的多层次的“多多对应”经济增长模型。
总之,案例分析认为“经济分层次更多增长”是客观的,真实的,其理论分析框架是合理的,有解释能力的。理论框架能解释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增长与分层次发展框架的关系,促进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经济增长理论,对指导中国今后经济发展是有益的。
参考资料:
1. 傅国华、姚树洁,经济分层次增长逻辑模型与最大化条件,世界经济文汇,2004
2. 光,GDP超过1000美元的考验,上海证券报,2004
3. 沈路涛,中小企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
4. 项怀诚,“分税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在武汉大学110周年校庆“专家论坛”上的报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5. 奚恺元,在复旦大学和中欧工商学院发表演讲,2003
6. 张晓松,中国经济增长创造世界之最,神州学人,2002
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000、2001、2002
8. 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