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29 14:48: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篇1

作者:张立巍 吉林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吉林省工业化中级阶段的表现

吉林省一直是重工业基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时期,吉林省就率先建设了长春一汽和吉林工业区,这两大产业至今仍然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吉林省轻工业虽然也加快发展,但还是无法改变轻重工业的比例结构。2006年,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占总量的比重达到80%,重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近90%,重工业资产规模是轻工业的4倍多[5]。2008年,吉林省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6%,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快11%,轻重工业各占比例变为25.6/74.4,但仍然改变不了重工业比重较大的事实。所有制结构单一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大,是老工业基地的共同特征,这也是一个地区企业技术设备老化、历史负担沉重和经济增长困难的原因。近年,随着吉林省工业化步伐加快,非国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2008年,各类企业结构出现新格局。全省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422.9亿元,增长2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661.8亿元,增长16.9%;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完成125.2亿元,增长31.1%。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164.6亿元,增长7.8%,占全省工业比重为46.7%,比上年末下降7.8个百分点。从可比数据来看,吉林省国有经济成分仍然偏高,如2007年,规模以上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分析,东部省份该数据平均为6%左右;中部省份平均为15%左右。而同期吉林省该指标为55%左右[6],可见,吉林省国有经济成分远远超过了其他区域,所有制结构单一,非国有经济不活跃。主导产业结构不合理吉林省的汽车产业和化工产业,曾经被人戏称为吉林省的“二人转”,特别是汽车产业,可以说几乎是举全省之力支持其发展壮大。围绕这两大产业进行的产业布局将吉林省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的长春、吉林两市囊括其中,如今的汽车产业对于长春市、石化产业对于吉林市真正是俱损俱荣、休戚相关。2008年,吉林省汽车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91亿元,利润138.8亿元,税金132.5亿元,分别占全省工业的28%、39%和35%。石化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也增加迅速,总产值居全国同行业第16位,资产总计1274亿元,居全国同行业第14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9.2亿元,居全国同行业第10位[6]。吉林省工业产业结构明显偏向汽车和化工,二者所占比重近50%,而具有本地优势的医药、农产品等发展明显不足,比例较低,这对吉林省工业的发展会产生制约。

吉林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策略

(一)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互促互进吉林省虽然被称为老工业基地,但是吉林省也确实属于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吉林省三大产业发展不容乐观:作为老工业基地,生产设备老化,吉林省工业后续发展乏力;农产品虽然丰富,但农产品所能创造的GDP总量较小,对经济助力不大;缺乏了工农业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必然缓慢。所以,吉林省工业的发展需要注重农产品丰富的特点,除了汽车、化工产业,还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对GDP的贡献。同时,大力培育对工业、农业生产有帮助的第三产业,为工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互相借力,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吉林省的工业方能健康发展。(二)轻、重工业同步发展吉林省轻工业发展速度虽然快于重工业,但仍然比例失衡。到目前为止,吉林省轻重工业比例已经接近3:7,轻工业比例较低。而经济发展成果最高,GDP排名第一的广东省,其轻重工业比重为4:6,“三来一补”等轻工业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积累了经验和资金。当然,因为各省的经济结构和现状不同,轻重工业结构比例也会有差异,不过,从广东省的经验来看,轻工业的发展对GDP的增长、解决就业、满足群众生活消费等方面有重要贡献。吉林省历来作为重工业省份,应大力发展轻工业,特别是医药、轻纺、玉米深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势产业,这对带动群众致富,经济结构优化,GDP增长作用不可估量。在未来,吉林省轻重工业应同步发展,将比例关系调整地更加合理[7]。(三)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协调运行吉林省国有经济比重超过55%,非国有经济比重低,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在这一方面的发展中,首先,吉林省要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搞活中小民营企业,为其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和发展政策,建立中小企业的孵化机制。其次,在吉林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成立之际,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吸引东亚各国的外资进入,引导外资流入吉林省的农业、高新技术、环境治理等瓶颈产业[8]。再次,“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在协同互动中推动产业调整与产业发展,而生产要素的转换和流动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基础。”[9]吉林省要利用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积极搞好产业承接,将适合吉林省发展的优质产业争取过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国有经济在经济中占有主导作用,“承担着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部分职能,承担着国家应对和处理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部分职能”[10],非国有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腾飞的重要力量,二者的协调发展将进一步优化吉林省工业产业结构。(四)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合理布局汽车产业、化工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吉林省产业布局的重点。除此之外,为了更加均衡地发展经济,还应大力发展其他主导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冶金建材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在吉林省各产业发展中,政府应从宏观合理布局,将产业发展和省内地区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整合资源。从地域来看,汽车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应主要位于长春,化工产业位于吉林市,冶金建材业位于延边,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在长春、吉林市、通化等地择优发展。

篇2

黑龙江的产业结构变动是在近几年开始逐渐进行的,受到经济发展的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从现阶段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来看,目前的产业结构已经受到严重的打击,想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有利优势,就要将改变产业结构作为最基本的发展问题。对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立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是目前的首要目标。

1黑龙江省大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概况

1.1从产业结构偏离的角度分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在近些年中较为活跃,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经济水平的提升。从总体趋势来看,现阶段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的情况正在逐渐减弱,产业结构处于逐渐平衡的发展趋势。在进行产业结构偏离的计算中需要利用产业结构中产业各自的劳动力比重值与产业结构中各产业的产值比重值。计算结构表明黑龙江省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虽然产业结构偏离数值正在逐渐的减小,但是仍然处于产业结构偏离的状况。事实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的劳动效率低下,农业所需的劳动力要比其他产业所需的劳动力多,但是随着人均经济水平的提高,从事与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要比以往有很大的减少,这更加使得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的状况严重化。除第一产业农业来说,第二产业所表现出的特点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劳动效率也是处于低下的状况。第三产业在近几年来的发展较为稳定,越来越多的第三产业进行扩大与发展,这对劳动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1.2从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

产业劳动生产率就是产业结构中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除以产业结构中各产业就业的比重,产业劳动生产率能够很好地说明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在进行分析时作为重要的数据参考。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只有使黑龙江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水平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中,表现出的各产业劳动生产率趋于平均则说明地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均衡,对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以及经济水平实力都较强。相反,表现出的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差较大则说明地区各产业发展不均衡,这对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2黑龙江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能源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均衡

能源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均衡是黑龙江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想要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就必须要解决能源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矛盾。黑龙江省的能源占有量在发展的初期还是较为充足的,但是随着发展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能源用于黑龙江省的建设与人均利用,这就造成能源短缺的情况发生。能源结构从以往的较为平衡逐渐遭到破坏,缺少能源的支持使得黑龙江省的未来发展受到极大影响。黑龙江省的消费结构在近年来也呈现大幅增长的状况,消费水平的提高虽然能够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但是在促进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增加了资源消耗的负担。能源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发展特点使得它们的整体发展不均衡,能源结构的减弱提供不了消费结构逐渐增加的能源需求,所以在现阶段发展中两者的矛盾变化趋势对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平衡化目标的达成十分不利。能源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不均衡状况如果持续恶化,这对于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严重不良影响,最终将拖垮整个地区经济,这种结果十分严重。从整体上来说在黑龙江的工业中还是以制造业和采矿业为主,这两种产业都属于重工业。在制造业与采矿业中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调整,对资源深加工比较少,使得后期增值比较小。这种状况的产生对黑龙江产业结构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如果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黑龙江的整体发展就会落后。

2.2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失调

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的数量较多,最为突出的重工业就是石油业。大庆市的石油储备量较为充足,所以在石油开采方面占有很大优势。除石油业以外,其他重工业经过石油业的带动也呈现出发展较快的趋势,重工业的发展使得大庆市的经济发展得到基本的保障,在就业职位提供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为黑龙江省的劳动力安置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虽然在重工业方面有较好的发展,黑龙江省大庆市的轻工业却一直处于较为低迷的发展趋势,轻工业作为重要的产业之一是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平衡的重要因素。目前在黑龙江省的整体发展中,轻工业的数量较重工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这种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失调的状况引发了很多严重的问题,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调是高碳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状况的存在首先使得不同技术人才的就业机会不相同,轻工业数量较少使较多的轻工业技术人才不得已去往其他地区就业,这将进一步恶化轻工业发展较慢的问题,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十分不利。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失调还会使得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水平的提高是保证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对经济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

2.3对国有企业改革缓慢

在黑龙江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重要的发展目标,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无法做到彻底改革,改革的速度也处于缓慢的状态。国有企业在黑龙江省的比重较大,国有企业的数量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减小的趋势,作为支柱产业国有企业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国有企业的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发展模式的落后使国有企业不能很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想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有利优势就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劳动力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得不到就业的机会,国有企业作为主要的企业形式应当对劳动者增加情况进行缓解,加速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国有企业扩大规模从而能够使更多的劳动力得到就业的机会。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所以在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对国有企业进行必要的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的发展前景,这对黑龙江省经济水平的稳定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国有企业改革缓慢的状况也将引起其他企业的发展,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企业相互竞争的关系对于所有企业的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国有企业的发展缓慢将打破这一平衡关系,其他企业的发展势头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3黑龙江省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及定位

3.1优化能源结构

优化能源结构是黑龙江省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能源作为重要的发展基础受到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目前黑龙江省的整体能源所有量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优化能源结构已成为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优化能源结构要从节约能源方面入手,能源储备量的逐渐减小迫使黑龙江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寻找新型的能源物质来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积极建设新型清洁低碳能源基地,利用清洁的新型能源进行替换,对新型的能源进行合理必要的研究,分析其使用过程中的特点,保证新能源的安全性。低碳环保意识也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内容,提高低碳意识将有效地减小能源的浪费。在进行低碳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对于能源的利用量十分大。传统的生产方式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变,改进生产方式,解决能源加速减少的问题。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为省级管理部门的未来长期目标,长期的机制能够有效地对低碳经济进行实施,能够很好地保证能源不被浪费。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同时还要加强法规标准的确立,严格的法规能够最大程度上制约能源浪费的发生,加大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力度。

3.2调整重工业与轻工业的产业结构

重工业与轻工业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是现阶段黑龙江省面临的难题,所以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想要平衡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就要将调整重工业与轻工业的产业结构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内容。发展低碳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使得黑龙江必须改变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以建立重工业低碳发展模式为切入点,将低碳经济的发展观念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低碳经济的实行需要在重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严格进行。在重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还要对黑龙江省的轻工业进行提高与发展,根据黑龙江省的发展状况,引进合适的轻工业进行投资,合理的增加轻工产业的数量,使轻工业的发展促进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平衡。调整重工业与轻工业的产业结构不仅能够使黑龙江省的产业发展更加全面,还能够对黑龙江省的经济水平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一直是支柱产业,其生产成本也十分可观,低碳经济下的重工业发展能够使生产成本进行大幅的减小。轻工业的发展对于黑龙江省的经济水平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轻工业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产业,所以想要使黑龙江的经济水平在短时间内进行提高就要发展轻工业。

3.3加快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企业在黑龙江省占有重要的发展地位,所以想要调整目前的生产结构就要加快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有利于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就要对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国有企业的发展状态进行细致的研究,根据黑龙江省的未来发展方向来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以及发展目标进行确定。将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合理的解决措施来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有利地位,促进黑龙江省的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4结语

现阶段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产业结构变化较快,这对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现阶段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够均衡,但是经过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对产业结构加以调整,这就能够很好地改善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使未来应该加强发展的产业进行加强,对产业结构平衡不利的产业加以调整。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平衡将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对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利。

作者:金丹 单位:佳木斯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国林.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J].天津政协,2013(9).

[2]闫成磊,刘超,李宇欣,等.低碳经济域下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18).

[3]尚慧丽,姜述弢.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效益研究[J].商业研究,2012(3).

篇3

二季度工业增速均值从一季度的19.4%下降到16%左右,主要来自周期性较强的重工业增长动量的衰减。从行业细项来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的下降最为显著,接近15个百分点,反映了汽车生产在二季度的大幅放缓,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72%下降到了二季度的29%;根据已公布的数据进行推算,电力、钢铁、建材行业同比增速也在二季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钢铁行业增速从一季度约20%下降到约14.6%,降幅非常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6月工业增速的单月降幅有些出乎意料。我们目前倾向于认为,6月工业增速的如此大幅的下降可能有一些临时性的因素,这可能是趋势中的一个“软块”,而不是一个猛烈的下降趋势的开端。

从历史上看,工业增速的突然下降并非没有先例。剔除春节因素的影响,1997年7月工业增速突然下降了3.6个百分点,随后又返回了相对正常的增长轨道,直到1998年二季度之后才在内外交困中再次下降;工业增速在2006年7月突然下降了2.8个百分点,随后经历了几个月相对缓慢的调整后,于2007年初开始了持续高位运行。

与重工业增速回落相应的是重工业用电量增速的明显下降,季度均值下降接近6.5个百分点;轻工业用电量增速的下降则比较温和。实际上轻工业增速在二季度的下降并不明显,轻工业相对较好的增长与二季度消费相对较好的增长及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的恢复关系密切。

从支出法数据来看,二季度消费保持了相对较强的增长趋势。二季度消费平均增速约18.5%,较一季度17.9%的增速有所上升。消费的强势伴随着汽车销量增速的节节下降,显示总体消费的强弱与单个商品品类的冷热关系并不是非常密切。

在贸易层面,二季度进口增速相对一季度大幅下滑,从64.7%下滑到44.1%,下滑了20个百分点以上。这和中国经济的下滑趋势是相吻合的。进口下滑比较多的是大宗商品相关类产品,出现了量价齐跌。这和中国重工业更加快速地下滑相关。

二季度的出口相对一季度大幅增长,从28.7%上升到40.9%。包括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

回顾二季度通胀领域所展现出的特征,一方面,受商品价格跌价的影响,PPI同比数据5月见顶,6月环比出现明显降幅;另一方面,CPI环比涨幅低于历史平均,这是由于食品环比降幅普遍偏低和非食品环比涨幅偏高所引起,而食品领域,蔬菜价格底部抬升、粮食价格超越趋势水平的涨幅,以及猪肉价格超跌反弹都是主要贡献力量,它们可能暗示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宏观背景。

篇4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府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程仍然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明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根本原因所在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现有解释及其不足

1.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论不容置疑。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制度安排偏差确实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历史原因:但必须看到,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调整产业发展战略的偏差。扩大对轻工业的投资比重,轻工业发展步伐加快。从理论上说,轻工业的较快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但现实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因此。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偏差无力解释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然滞后的原因。

12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论现有的户籍制度论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问题的解释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这种解释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并没有深入说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户籍制度能够如此顽固地坚持着。以至于持续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1.3农村劳动力素质约束论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样缺乏解释的是为什么农村教育始终落后于城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根源又是什么?

1.4土地制度约束论现行土地制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单从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来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其解释力度不够

二、基于利益刚性角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问题的解释或着力于以上的一个方面。或综合以上符素进行分析,但其解释都有一定局限性笔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恨本原在于城市集州的利益刚性

篇5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由于特殊的发展战略也曾达到3,但不是正常的工业化道路,改革以来进行了很大调整,80年代出现了轻工业的超前增长,重工业比重随之下降。但是到90年代以来,重工业的比重又开始上升,目前的“霍大曼系数”约为1,25,所以可以说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按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到2015年“霍夫曼系数”将可能超过2,工业化任务也将进入到后期阶段,人均GDP将达到3500美元。二、未来10年生产要素

面临巨大缺口

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进入到 中后期阶段也是城市化的,中 国由于过去一直采取工业化超前 战略,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相比 极不同步,所以在未来10年中城市化还会更“高”一些。城市化和工业化都是生产要素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过程,不仅人口要进城,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向城市和工业转移。

资金还好说,目前就有较多剩余,主要是土地极为稀缺,因为中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平原只占12%。工厂、城市和道路都要建设在乎原上,而平原又是中国最宝贵的农业资源。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平均在1000公斤左右,亚洲国家膳食结构不同,消费粮食少一些,电要500公斤。中国到2015年人口将超过14亿,人均500公斤总量就是6亿吨,1998年是中国粮食产量的高峰,达到5.1亿吨,但是自1998年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以及退耕还林等原因,耕地减少了6364万亩,年均减少超过1000万亩,产量也减少到今年的不到4.5亿吨。虽说有粮 价下跌、农民减少种粮的因素,但耕地减少 的影响更大。如果由于耕地不断减少,粮食 产量停滞不前甚至继续下降,到2015年的 供需缺口就可能扩大到1.5亿吨。

长期以来,世界的粮食贸易量稳定在2亿吨上下,如果其中有3/4让中国买走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是没有粮食,工业化也好,城市化也好,统统无从说起。我们可以简单地算一笔账,1998年以来中国耕地面积减少如前,而非农业人口增加了5140万人,人均城市化占地是1.23亩,去掉退耕还林面积也要0.8亩,按此计算,如果到2015年中国的非农业人口再增加3个亿,中国的城市化率也才达到45%,耕地却要占掉2.5亿亩,这怎么了得,所以,土地以及粮食供给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矛盾关系就成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极大制约。三、重工业主导阶段的

资源瓶颈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主导阶段,最显点是能源、矿产资源消耗大量增加。轻工业主要是生产吃穿用品,所以消耗的原材料主要是需要地表以上的农产品资源;而重工业主要是生产住和行的产品,消耗的原材料主要是金属和能源,资源指向也就从地表以上转为地表以下。中国虽然人口占世界1/5以上,但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铝土矿等的蕴藏量却只占世界的5%以下,人均排在世界80位以后,所以相对于需求来说极为不足。以钢铁来说,去年中国的产量已经是美、日产量之和,今年的总消费量将达到2.5亿吨,明年可能上升到2.8亿吨。但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经验看,人均消费都是1吨钢。中国对钢铁的需求可能还要高一些,一是中国正在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消耗的钢铁还有满足世界其他国家需要的内容;二是中国的人均平原面积太少,为了减轻城市化与农业在土地资源上的矛盾,必然要走大城市化的道路,这就会使钢材的需求量大量增加。

若中国要达到人均消费1吨钢,则2015年为14.5亿吨,差不多是目前全球每年钢铁产量的2倍。但是仅有需求还不行,还得看供给条件,自己生产不足就得进口。今年中国铁矿砂的进口量超过1.5亿吨,已经超过日本,已买进了世界可贸易量的30%,若是14亿吨,世界铁矿砂的产量就得翻一番。

与石油比较,钢的矛盾还不算最突出,因为世界铁矿砂的可采储量还有3500亿吨,如果中国需要供给还可能增加,但目前世界石油的可贸易量只有16亿吨,而且产量增加的难度很大,后备资源也不多。发达国家人均消费的原油至少是1吨,美国是4吨,日本是2吨。中国从1993年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今年的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万吨,比去年要增加1000万吨,到2015年如果人均消费1屯油,总量就要14亿吨,国产能力可能只有2亿吨,就要进口12亿吨,等于要把全球3/4的贸易量买下来。由于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大国的石油利益已经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国际政治和军事问题。但是中国人均石油消费上不来也搞不成现代化,目前中国私人轿车的保有量只有400万台,家庭拥有率只有0.3%,而发达国家都在70%以上,如果没有宽敞的住宅和家庭轿车,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目标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差距矛盾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又一个制约。 四、环境与就业的限制因素

此外,还有水资源的制约问题。

篇6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0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04-04

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2年的52.27%,提高了34.35个百分点。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所提出的城镇化发展S型曲线,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加速阶段。与此相对照,杭州市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22.96%增加至2012年的74.3%,上升了51.34个百分点,无论是城镇化的水平,还是增加速度,都要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进入后期成熟型发展阶段。

城镇化发展与就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城镇化发展本应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就业结构的调整。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城市的城镇化发展与就业结构调整之间并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关系。以杭州为例。2013年第1季度,杭州市的GDP产值中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高达97.5%,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所占比重为10.9%。与2013年2月的最新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公报中所显示的74%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相比,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存在明显的问题。产业结构中非农产业所占比重(97.5%)明显远高于城镇化水平(74%),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10.9%)远大于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2.5%)。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造成消费结构调整动力不足和服务业发展滞后,进而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发展和就业结构调整与工业化相比而言的相对滞后,将影响城镇化发展和就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将在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互动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杭州的具体情况,探讨城镇化与就业结构调整出现偏差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更好的实现城镇化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互动关系的内在逻辑分析

针对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部分研究关注了城镇化与就业结构转变的阶段性特征之间的联系。如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乔根森、托达罗、钱纳里?塞尔昆等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演进过程的分析发现,城镇化、农业产值和劳动力就业向工业的转换基本规律是同步的。

从轻工业起步,是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共同特征,轻工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轻工业的发展既带动了劳动力从农业就业人口向非农就业人口的转化,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力从分散的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进行聚集,城镇化进程开始启动。当人口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一些相应的消费服务行业,如餐饮、娱乐开始发展,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化。因此,工业化的初始阶段,既是城镇化的起始阶段,同时又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次浪潮。

随后,随着城市聚集程度的上升,企业之间竞争程度也不断上升,轻工业的发展对技术装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人们收入上涨对重工业产品需求的增加,重工业开始取代轻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霍夫曼根据工业化早期和中期的经验数据对此进行了验证,发现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的。重工业的发展对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提出要求,这成了城市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前提。与轻工业不同的是,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随着重工业的份额不断加大,资本排斥劳动的效应不断凸显,工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开始趋于稳定,甚至将趋于下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非农化进程的停滞。研究表明,这反而带来了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第二次浪潮。其原因在于,重工业具有规模化经营的特征,大型专业化的生产需要有大量生产服务型行业对其进行配套,因此当重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停滞甚是下滑时,一些相关的生产服务型行业,如金融、保险、物流运输、通讯、批发零售等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却不断上升。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开始加速。因此,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同时也是劳动力从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转化为第三产业就业的重要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历史中,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转化、就业结构调整往往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一方面轻工业的发展带动人口的迁移和城镇化发展,人口从乡村地区到城镇地区的聚集又带动了消费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带来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而另一方面,就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劳动力从农业就业转向非农就业,伴随着就业结构调整而来的,是就业迁移者们的收入上涨。就业结构调整和收入上涨又将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其作用机理如下。第一,收入的上涨使得城市的吸引力相对于乡村而言变得更大,从而将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工作机会的吸引之下从农村迁往城镇。城镇化的发展步伐随之加大。第二,收入的上涨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能力,人们的消费数量扩张,消费结构升级,给消费服务行业以及重工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因此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 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展现了城镇化、工业化、就业结构非农化的共同促进和协调发展。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概括如图1所示。

图1 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关系的内在逻辑

三、杭州市就业结构偏差的现状分析

表1给出了1998年以来杭州市GDP部门结构、就业部门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偏差的变动情况。表中的数据显示,杭州市的GDP部门结构以及就业部门结构都不断的优化。从GDP的部门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第一产业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于2012年超过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突破了50%。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杭州市的产业结构已经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的重要阶段。从就业的部门结构来看,其变动趋势与GDP的部门结构变动趋势略有不同。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幅下降,其下降幅度远大于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上升,变动方向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截然不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有明显攀升。

为更清晰的判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调程度,表1中计算了各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各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等于各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除以各次产业的就业比重,随后再减去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协调,就业结构偏差的值就应该越接近于0。就业结构偏差的值大于0,表示该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大于就业所占比重,如果这一正的偏差值过大,则表明一种“有增长无就业”的增长模式,就需要反思为什么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会如此之弱。反之,如果就业偏差的值小于0,则表示该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小于就业所占比重,如果这一负的偏差的绝对值过大,则说明这一产业的生产效率非常低,有大量冗余劳动力,但是却没有带来高的产出。此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这一产业的生产效率,或者是如果将劳动力从这一低效率的产业中转移出去。

从表1中计算出的就业结构偏差数据来看,杭州市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多年来一直为负,其绝对值较大,且多年来偏差的程度并没有太大的下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远大于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这表明近年来,虽然杭州市的城镇化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城镇化对就业结构的非农化调整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虽然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98年的31.03%下降到了2012年的10.92%,有了较大幅度的下调,但是这一调整并不充分。其结果是,第一产业的劳动效率低下,仍有大量农村冗余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去。

杭州市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为正,近年来有明显下降趋势。这表明杭州市早期第二产业也存在就业带动能力不足的问题,而近年来第二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正逐年上升,进而第二产业的就业偏差逐年下降。

杭州市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为正,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虽然这一偏差值正逐年下降,但是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偏差值仍明显偏大。说明第三产业仍然有较大的就业带动空间,尤其是有较大的空间能容纳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的冗余农村劳动力。

四、杭州市城镇化发展中就业结构偏差的原因分析

从杭州市的数据来看,第二产业所发挥的就业带动效应已趋于合理化,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仍有所不足,进而导致第一产业相对而言冗员过多,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一)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为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的下降提供了基础

据研究,虽然发展重工业在短期内会导致高产量低就业的现象,但是在长期中却对就业有正的促进作用。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不同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低,在短期内会形成资本对劳动的排斥,即“替代效应”,从而在带动产量扩张的同时却没有带动多少的就业。而正是由于短期内对劳动的排斥,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收入分配方面并不需要将过多的收入分配给劳动者,从而有利于形成大量的储蓄,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储蓄为投资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高储蓄有利于经济中的高投资和高增长。而高增长则会为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长期中带动就业的增长,即“收入效应”(朱劲松等,2006)。

纵观杭州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轨迹,可以发现,从解放初至今,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分成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初,杭州市的工业以丝绸、棉纺作为主导产业。第二个阶段是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间轻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三阶段为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机电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共同组成支柱产业。第四阶段为本世纪初至今,这一阶段中,杭州市重工业趋势日益明显。杭州重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从2001年的48.2%逐步上升至2012年的61.3%。

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符合理论的预期。在杭州的工业重心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的早期阶段,重工业的确展现出了它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在表1的数据中,2001年以前,第二产业的就业偏差都达到了0.4以上。而随着重工业的深度化发展,重工业对就业的“收入效应”也逐渐体现,对就业的带动效应逐渐加强,从而第二产业就业偏差也逐年下降。

(二)“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是导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的重要原因

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包括杭州在内的大多数城镇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模式非常特殊,可以概括为一种“离乡不离土”模式,也可说成是“农民进城”模式。所谓“离乡”,指的是农民离开家乡,到城镇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呆在城镇地区生活。所谓“不离土”,指的是农民虽然已经在城镇生活和工作,但是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被边缘化了,这部分农民与城市的联系非常微弱,能随时回到家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在工作方面,他们大多从事一些传统的初级服务业,比方说,家政行业、餐饮业、建筑业等等。这些行业不要求具备高的专业技术,仅要求能从事熟练的劳动以及高体能消耗的劳动。这类工作不具稳定性,并且收入往往偏低。在生活方面,离乡的农民往往缺乏城镇户籍,无论在子女教育方面,还是在医疗保障等方面,相对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而言都具有劣势。再加上低收入和高房价等因素,离乡的农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工作形势恶化或者农忙时节,他们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在工作形势好转或农闲时节,来到城市寻找工作。

“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不利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有足够的消费人群和消费能力的基础上。进城的农民工难以在城镇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充足的社会保障,因而他们仅会将城镇视为农闲时的工作所在地,而不会将城镇视为自己的定居地以及长远生活所在地。即他们的工作和收入发生城镇,但是他们不敢在城镇消费。在扣除生活必需的消费后,他们所积累的收入将拿回乡村进行消费。工作和消费地点的城乡分离,导致城镇消费群体规模偏小,消费能力不足,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更为重要的是,“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抑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无论是在城务工的农民,还是他们的子女,都由于社会保障、户籍等因素,无法接受到城镇较为优质的教育和培训,其结果必然是劳动力素质的低下。

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与杭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矛盾。重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一定生产服务型行业与其相配套。如金融、保险、技术服务业、咨询信息服务业、邮电通信业等。图2给出了1999-2011年杭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占GDP的比重的变化趋势。以三类行业为代表来观察杭州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可以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这类传统的生产服务型行业在杭州市GDP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渐下降;而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这类新兴的生产服务型行业所占比重正逐年上升。与传统服务业不同的是,金融业以及技术服务业等都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

因此,城镇化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之相适应,而重工业和与之相配套生产服务型行业的发展,则要求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即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就业带动作用正日益减弱,而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则日益增加。“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却抑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从而使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无法充分(下转13页)发挥出来。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杭州市的数据来看,杭州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仍存在较大的就业结构偏差。第一产业存在冗员过多的弊端,第三产业则存在就业带动效应发挥不充分的问题。这既与杭州市城镇化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有关,也与“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密不可分。就业结构偏差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将会带来一系列突出的问题。首先,第三产业就业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会导致农民非农转移的渠道受阻,阻碍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当前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城镇化发展不顺,将会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乏力,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抑制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反过来阻碍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就业结构偏差,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如下。(1)改革“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加快户籍改革步伐,使农民不仅能够进城打工,也能够进城落户,享受城镇的医疗和教育,从而扩大城镇消费群体,提高社会消费能力,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2)加大城镇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和辐射力度,使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能接受较好的教育,从而为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后备队伍,带动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朱劲松、刘传江.重新工业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

篇7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我国经过三次重要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使产业结构一直处于调整和变迁中。市场经济的导向,使原本发展不完全的经济结构得到完善,经济发展中各产业发展比例逐渐协调,各产业的比例配置得到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朝着高级进化阶段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效应可以推动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我国产业结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不断变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在清除不合理机制与障碍的同时,提高我国现有产业资源调配的效率,达到我国经济增长的目的。

1.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在宏观上的错误导向,计划经济资源分配模式,对企业自的剥夺,全力发展重工业,这些政策使我国物力、财力都集中到重工业产业项目上,国家产业结构出现失衡状态。我国重工业的发展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重工业没有自生能力,轻工业发展严重落后,国家要用巨资补贴实现重工业企业的生存,缺少经济发展的活力,使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极度失衡。

2.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

我国改革开放后,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突飞猛进。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从农业到轻工业发展的转变。实现了我国轻工业的初步建立,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后释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连年保持着高速增长。随着农业的高速发展,轻工业慢慢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符合市场发展的基础,以乡镇、民营和外资企业作为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

我国价格与财税的改革制度出台后,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对外开放的行业,招商引资的力度逐年加大。我国产业结构已由主流的轻工业发展向重工业发展转变。

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努力扩大了国内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以重工业汽车、建筑等行业推动我国重工业发展。

二、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我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增长不同时期的特点而变化,实现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要努力提高各行各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产业结构的变迁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无限的发展前景。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产业结构的变迁使国内行业资源发展重新配置,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带动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增长。要达成改革的目标要进一步开展改革工作,提高科学技术研发的能力,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实现我国经济大国过渡到经济强国。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工作一定要注重三农问题。要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节约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的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

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信息化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导向,以金融、电信业为主的行业要进一步改革。

1.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会推动经济的增长,扭转产业结构中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对调整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配置,对产业结构中要素的调整,对经济增长已超过了技术进步的作用。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渐渐让位于科学技术,对市场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我国产业结构中不合理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产业结构要素出现逆效率的情况,原有的配置资源要素不能得到利用,极大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2.发展第三产业

我国资本处于稀缺的成长状态,由于工业行业资本投入低,使我国产业结构中的要素工业企业处于动态无效率现状。这种现状既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也限制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发展第三产业,也就成为当前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

引入市场竞争,加强服务业的关联性和互动机制。发挥服务机构的技术能力,推动生产行业市场的创新能力,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工作,建立行业公共发展平台,参与发达国家的服务制造技术水平,使我国产业结构要素得到提升,产业结构配置合理化,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有利影响。

结束语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变迁可以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增长效率。而我国经济增长是需要通过市场供求变化和科学技术进步作为导向,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始终保持动态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配置既提高了产业结构间各产业的生产效率,也大大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所减慢,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许多问题,改革市场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合理化配置市场要素,为我国经济提供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富华.当代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效应理论研究述评——以Pender的理论研究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14).

篇8

一、引言

工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工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代表了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程度,加快工业结构的优化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河北省的产业发展格局来看,工业是支持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代表着河北省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一体化竞争的日益加剧,河北省的工业化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河北省工业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区位商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近年数据的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的对策。

二、河北省工业发展现状概述

2012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六位,钢铁、装备、石化等七个主要行业保持稳定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9384.8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5%,高于2011年同期1个百分点, 2013年上半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45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从行业角度来说,40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实现增长。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2%、13.9%和12.5%,均快于全省工业增速。从产品角度来说,上半年346种产品中有20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2.4%,钢材增长9.1%,汽车增长23.5%。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5%。

三、产业区位商模型和意义

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其表达式为:

其中,i的含义为第i个地区(i=1、2、3、…、n),j的含义为第j个产业(j=1、2、3、…、n),L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

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的值越大,则专门化率也越大。如果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一般来讲,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果该产业的区位商小于0.5,则该产业在当地具有明显的比较弱势,其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当地需求。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为河北省的工业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37个产业,采用的数据为规模以上工业产业的当年价总产值,所用数据整理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3)和《河北经济年鉴》(2010—2013)以及河北省统计信息网。

四、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演化

所谓产业结构,从广义来讲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从狭义来讲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近年来河北省的工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采用产业区位商模型能够分析出河北省各工业产业内部的优势行业,剖析产业结构的问题,从而来寻求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一)轻工业和重工业分析

从轻重工业的角度总体来看,近年来,河北省的轻工业产业总和的区位商一直处于1以下,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的轻工业整体的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其规模具有比较弱势,这也就意味着轻工业的产出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河北省仍需外来供给来满足本省内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发展趋势来说,河北省近年来的区位商值相对较稳定,2012年上升到0.91,接近1,这意味着本省轻工业的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河北省轻工业产品已经接近于全国水平。

在重工业方面,河北省近年来一直保持着整体的优势,其产业总和的区位商一直大于1,这意味着本省的重工业专业化程度较高,高于全国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重工业的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比较优势。根据区位商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出,值越大意味着专业化程度越高,但从河北省的数据来看,2012年其重工业的专业化优势有所下降,其区位商达到了1.04,接近于1,这意味着河北省重工业的专业化优势有所减弱,在满足了本地区的需求后对外输出的能力就极为有限。

(二)具体行业分类分析

(1)突出优势产业。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而金属制品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近两年发展迅速,成为河北省新型的优势产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业规模正在逐步缩小,虽然其区位商分别维持在5.54和3.62以上,但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切产值增速也大幅度减缓。2012年河北省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522.8亿元,2009年到2012年其年产值增长率分别为63.31%、33.65%和14.74%,2012年河北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1811.3亿元,2009年到2012年其年产值增长率分别为22.23%、26.94%和3.01%,这两大产业的增长规模明显放缓。取而代之的是金属制品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近两年发展迅速,2009年到2012年其产值增长率分别为31.26%、46.56%、27.55%和30.98%、35.23%、12.02%,其区位商分别由1.19上升到1.89以及由1.24上升到1.98。

(2)中等优势产业。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这类产业虽然在产值规模上不如上述的优势产业,但是相对于全国水平而言,依然具有较高的专门化程度。由河北省的数据来看,受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已经逐步丧失了区位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以及塑料和橡胶制品业后来居上,2009年其区位商值均在1以下,不具备产业优势,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跻身于河北省中等优势产业之列。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区位商值分别由2009年的1.10下降到0.60以及由1.20下降到0.53,其生产能力已经不能够满足本省内的需求。近年来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2012年其区位商值上升到1.45,年产值达到1904.4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42.99%,食品制造业和纺织业增幅相当,2012年其区位商值分别为1.24和1.24,年产值分别为697亿元和1439,3亿元,相对于2009年,其增长率分别为84.80%和90.9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较平缓,2012年其区位商值上升到1.12,年产值为1006.6亿元,同2009年相比增长了80.91%。

(3)劣势产业。在河北省的工业产业中,有23个产业的区位商值近年来一直小于1,占到全部产业数量的62.16%,2012年这些产业产值的总和为13438.3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1.22%。如果某产业的区位商小于0.5,则该产业在当地具有明显的比较弱势,其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当地需求。

在河北省的23个劣势产业中,有9个产业的区位商值近年来一直在0.5以下,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除此之外,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区位商也由2009年的接近于1下降到0.5以下,成为具有明显比较劣势的产业,说明这两大产业的区域供给能力大幅度下降。

其余的产业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经过进几年的发展,摆脱了明显的比较弱势,尤其是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2012年该产业的区位商值达到了0.96,此外,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的区位商在2012年也分别达到了0.96、0,95和0.90,意味着这些产业的专业水平基本与全国水平相当,其供给能力基本能够满足本省的需求。

除此之外的产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区位商徘徊在0.5到1之间,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其规模具有比较弱势。意味着该地区该行业的产出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还需要由区域外供给产品或服务。

五、问题和对策

通过对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总体而言河北省的重工业依然占有较大的产业优势,轻工业规模和产值尚不具有产业竞争力。除此之外,工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整体工业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不够突出。目前资源型工业产业依然在河北省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年产值还是区位商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但除了黑色金属相关产业、皮毛加工及金属制造业等比较优势明显的领域外,河北省其他工业产业领域普遍规模比较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其企业的自主核心技术不多,因此其工业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欠佳。除此之外,河北省的工业产业还存在着基础部件薄弱,本地配套率低的问题。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有限,尚未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围绕着科技含量高、技术发展水平先进的工业产业链尚未形成,这些都是限制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种现状,结合本文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工业产出品的科技含量,需要推动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丰富的科研成果和智力资源是河北省工业产业科技创新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和合作力量,在积极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的同时,促进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结成良好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保持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才能提高企业在新产品和新工艺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保证企业技术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由此才能够整体提升本省的产业竞争力,实现工业结构层次的完善和优化。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就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财政、金融为主体的金融科技体系,服务于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多元发展,积极开展专利权、商标、质押贷款的试点,推动金融机构开展股权质押贷款业务,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在产业结构主体的培育上,河北省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益经验,实现产业结构主体的多样化。可以根据国内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式变化的特征和趋势,坚持直接引资与间接引资并重,实现产业接纳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投入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产业关联效应大的产业,将这些产业迅速培育为支柱产业,以更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工业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基地。目前河北省多数产业的产业链条过短,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上下游和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大多数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节点,产品单一,结构雷同,系列化产品不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完善产业链条,要以产业集群为发展平台、以新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现有企业提档升级为依托,着力加强优势产业上下游的紧密联系,积极发展配套产业,构建龙头带动、园区拉动、项目推动的工业产业体系。国内外经验证明,产业集群是经济效率的源泉,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和内生动力。巩固拓展河北省现有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工业园区,挖掘经济增长新的支撑点,对于促进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丽, 巫建国. 河北省产业结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 企业经济, 2010 (8): 128-130.

[2]孔慧珍, 孔庆书. 基于区位商的河北省产业聚集度分析[J]. 河北工业科技, 2012, 29(2): 112-115.

篇9

在过去四个季度中,美国经济持续低迷。较之3.5%的增长率趋势值,美国的实际增长速度仅为2%。这主要源于美国低迷的房产市场。

尽管增速缓慢,美国经济在这一轮全球经济周期中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8000亿美元的经常账户赤字,成为新兴经济体流动性过剩的最重要来源。这造成了那些国家的资产价格暴涨,进而推动其经济迅速增长。

低迷但仍在增长的美国经济、庞大的流动性以及势头强劲的新兴经济体,构成了当前全球经济的均衡。但美国信贷市场的新情况可能会改变这一均衡。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反映了美国的过度消费现象。但美国人并不蠢,他们之所以过度消费,是因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廉价贷款。这种对信贷价格的低估,建立在巨大信贷泡沫的基础上。而衍生品泡沫处于信贷泡沫的核心。

然而,美国衍生品泡沫正在破灭。当这一过程结束时,半数对冲基金都得关门大吉,一个或更多主要金融机构将会破产。具有风险偏好的借款人的信贷成本可能升高两到三个百分点,而在很多情况下,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将根本无法获得贷款。信贷泡沫的破碎,应该被视为经济正常化的开端――我们在此前五年中所见的现象并不正常。因此,我们不应将当前信贷市场的混乱仅视为一次暂时性的衰退。

信贷成本的正常化可能会大幅减少美国的过度消费。美国未来一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从过去几个季度的2%下降到1%,甚至更低。在此后的三到四年里,美国经济可能持续低迷。

近期,美国已经连续经历过两次泡沫:20世纪90年代后五年间的科技股泡沫,和自2002年起出现的信贷(或房地产)泡沫。当科技股泡沫在2000年1月破裂时,经济经历了一次温和的衰退,但泡沫催生的过剩并未完全清除。“911”之后,格林斯潘先生惊慌地将利率降至1%,引起了目前巨大的信贷泡沫。现在,美国家庭净财富总量是56万亿美元,比2000年升高了三分之一。财富的增加源于资产膨胀,尤其是房产价格膨胀,而非储蓄上升。财富紧缩(即价格正常化)可以令其价值下降10万亿美元。如果财富对消费和资本支出的负面影响是4%,它就可能使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减少一半。

美国经济在最近两次泡沫中积累了很大的过剩。储蓄率的下降和保健成本的上升是其最显著的反映。事实上,这二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正是飞速增长的保健花销,推动了美国的过度消费。

但是,为什么保健开支会接近失控?大多数人将其归咎于医疗行业的无效率。已经有许多政治家提出了降低医疗管理领域官僚成本的神奇方案。其中一个较受欢迎的提议是压低医疗保险的溢价。但是,没有人指出,根本的问题在于不断上升的保健需求。我曾讨论过保单夸大需求、造成收益与支出失衡的问题;但是更基本的是,普通美国人的健康状况已开始恶化。

为什么美国人在如此富裕的生活条件下却越来越不健康?肥胖是问题所在――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肥胖,三分之一超重,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属于正常。肥胖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是当代社会中的杀手。这其实只是最近出现的现象。仅仅在20年前,情况也并非如此糟糕。保健专家们对于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感到困惑。

我认为,这与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相关。外包使制造业工作被转移到海外,信息技术使很多工作实现了自动化,曾经代表了低薪蓝领工作的重体力活销声匿迹。一方面,高薪的白领人士更注意通过锻炼保持健康;另一方面,低薪的蓝领工人不再从事重体力劳动,下班后也不做锻炼。如此,现在的美国社会就分化为肥胖的低收入阶层和健康的高收入阶层。

美国人必须下大气力解决肥胖问题。肥胖导致了医疗卫生支出的持续上升。美国的人均医疗支出是其他发达国家的两倍,而预期寿命却更短。此外,肥胖也会严重降低劳动生产率。人的体重和产出往往是成反比的――这话虽逆耳,却是忠言。近期以来美国生产增长率放缓的趋势很可能会再持续数年。如果美国不解决肥胖问题,将会在20年内失去超级大国的地位。这是“二战”以来美国遇到的最大挑战。对此没有什么秘方,美国人必须节食,多做锻炼。而节省下来的食物应送予非洲饥民,这样每个人都会因此受益。

南南贸易是出路

未来数年中,全世界也许不得不学会适应一个疲弱的美国经济。那种情况将会是艰难的,但的确有可能发生。对此,一个重要的出路是拓展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也就是所谓的南南贸易。

目前的全球贸易体系有三个要件:一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设备和奢侈消费品;二是来自中国的轻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三是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这种格局引发了三种现象:一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外包,二是新兴市场国家强劲的资本支出,三是资源价格的上涨。

在这种三边关系中,一个基本的推动力在于,轻工业生产能力向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转移。生产成本的下降使全世界的消费者受益,这相当于给全球经济“减税”,并支撑了过去四年中世界经济的高增长。

最近在全球范围内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表明,“减税”带来的红利已消耗殆尽。能够降低的成本都已经降低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移已基本完成。由于强劲的世界经济和充斥的流动性,上游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这相当于全球生产率的减速。美国增长放缓可能会减轻通胀压力,但不会改变这一大趋势。

未来几年中,我们将在全世界范围内看到紧缩的货币政策。最终,这会消除过剩的流动性,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也会下跌,并削弱这些经济的需求。目前的不景气周期从美国肇始,最终将波及新兴市场。世界需要一个新的火车头来带动全球经济的增长。但是美国经济贫血时,全球经济又怎么能有力增长呢?可能日本每年能增长1.5%,欧洲2%,但这些都不足以拯救世界。世界经济需要新的发动机。

贸易是全球经济的动力。世界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贸易模式,以推动新一轮的贸易繁荣。这是世界经济保持强劲的必要条件。幸运的是,中国具有这样的机遇,为全球增长提供新动力。一个新的因素在于,中国正在取代日本和欧洲成为机器设备的供应商。而这些中国产品的价格通常只有欧洲和日本的一半。这股力量可以视做新兴市场国家的又一轮减税,提高了它们的购买力。其节省下来的部分可以用来进口更多的消费品,当然也包括来自中国的消费品。中国因此增加的收入,则可以被用来从这些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材料。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可以并且应该改变全球贸易体系,以维持其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关键在于,中国要出口重工业产品,尤其是机器设备。在这方面,中国具有三种优势,即巨大的国内市场、丰富的资本以及受过教育的庞大劳动力。自从美国在19世纪的发展后,尚无其他国家拥有如此资质。

首先,毋庸置疑,规模是中国最重要的优势。由于规模经济效应,中国的基础设施(如电信、地铁、公路等)可以在庞大的人口中分享,其固定成本可以被平摊得很薄。而且即便人均指标还很低,中国看上去也已经相当现代化了。规模因素还使得制造业和服务业也能极大扩张,从而催生出一个产量巨大、价格低廉的消费经济。规模效益也会促进中国的重工业发展,单凭国内的市场,中国就有可能有效地支撑像设备制造业这样的重工业产业。

其次,中国已经进入资本过剩时代。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对资本成本十分敏感。中国拥有大量过剩资本,而且这种资本过剩是结构性的,它来自独生子女政策所导致的人口周期――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将享受其人口红利。这就是中国资本成本处于全世界最低水平的原因所在。如此,中国目前可大力推进重工业发展,而不用顾忌资金问题。

第三,过去十年里迅速扩大的高校入学规模,产生了大批无经验但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这里的关键词是“经验”。中国的发展如此迅速,经验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中最为稀缺的一个因素。随着时间推移,这一问题会得到缓解。一旦今日的高校毕业生获得五年工作经验,他们将成为具有高生产率的人才,从而降低重工业的一般劳动力成本。

而中国的轻工业已经步入一个成本上升的时期,其原因在于:第一,轻工业生产率增长已达最大值;第二,原材料价格持续提升;第三,人民币持续升值。而重工业可能仍然会经历一个生产率提升导致的成本下降过程,由此产生的低价将增加需求,并进一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大多数重工业产品都不是高科技的。在此领域,中国与欧洲或日本间的差距在于质量。中国的大多数重工业企业属于国有,缺乏激励。不少国有企业仅仅着眼于创造利润,对于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不感兴趣。在日本和韩国,政府通过财政援助、扩大市场准入以及协调配套行业来促进重工业发展,而且,在此过程中两国都将私人资本作为主导力量。中国应当借鉴这种做法,逐渐降低国有资本份额,并增强私人资本的作用。目前,中国正在用其规模经济效应和廉价资本来弥补国有企业所导致的低效率。一旦国有企业所造成的低效率被消除,中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可以提升50%。

另外,中国还缺乏能够驾驭大型企业的管理人才。开发这样的人力资源需要环境和时间。中国可以像日韩一样,依靠内在力量培养这种人才;但更快的渠道是从欧洲和日本引进。家具、服装这些轻工制造业已输入从设计到营销的各种专业人才。重工业也可以如法炮制。

篇10

改革开放初期,平顶山市是以煤炭、钢铁、纺织和火力发电、国有商业公司等国有企业占绝对地位的大国有时代,整个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主要由政府和国有企业来完成;集体经济、个体、股份经济处于萌芽状态。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靠政府(财政资金)、国有企业利用企业利润和银行贷款来完成。其它经济成份的参与微乎其微,投资主体的经济成份属性决定了因投资而产生的经济实体的经济属性。社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印上了投资“母体”的经济类型胎印。以1981年为例,当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亿元,其中国有经济完成4.1亿元,占整个投资的99.3%,集体经济投资比重仅为0.7%;而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95%以上是由国有经济来完成的,国有经济以外的实体企业完成量不足5%。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积极鼓励股份制经济、外商、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发展。这些政策激起了社会投资热潮,民间资本快速成长,他们因地制宜,积极在产品加工、煤炭开采、房地产、批零贸易、餐饮服务等领域投资建厂(店);甚至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地方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改制,盘活了资产、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社会产出和有效供给。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资本多元化、民间化,不仅提高了社会资金的利用率,弥补了国有资金的不足,引进和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机制;更丰富和完善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产业多样化、规模扩大、链条延长、生产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整体经济实力增长较快。从“五五”初到“十一五”中期短短三十多年时间,平顶山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成份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由初期的99.3%下降到2013年的14.5%;民间资本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由“五五”初期的一片空白上升到80%以上,与之相对应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也由“五五”计划初期公有制一统天下,到2013年转换为非公有制经济超出了公有制经济和外商投资,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推动经济产出总量,投资结构决定经济产出结构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推升经济总量

固定资产投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出基础,没有增量投资,产出只能在原有水平上窄幅波动,不会有大的扩张性增长;经济总量的上升(在我国内陆城市来说)主要靠投资扩张来推动。通过近几年来的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图就能清楚的说明这一现象。

(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产业间分配状况决定经济总量的产业构成

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在绝对量上靠投资拉动,在产业间的构成上更是由投资来决定的。以2013年为例,全市第二产业投资完成643.2亿元,居各产业第一位,占整个投资的比重为51%,与之对应的第二产业完成的增加值为906.6亿元,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2%,总量和比重均居产业第一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03.9亿元,居产业第二位,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7.8亿元,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4%,居第二位;第一产业投资总量、投资占比居第三位,与之对应的产出和比重双双处于第三位。从这些指标在相同时期的对应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出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分布决定经济产业结构。具体详情见图1、2。

三、同一产业内部投资规模和结构决定其产出规模和结构

在三次产业划分中,第二产业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工业生产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比例关系。判断一个城市的经济类型是工业城市或重工业城市,就是看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否超过50%。仍以2013年为例,平顶山完成工业增加值835.8亿元(现价),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7%,属工业城市。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完成656.7亿元,占当年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6%,又属重工业城市。这一产业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决定的。2013年,全市工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2.9亿元,轻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88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9.2%;重工业投资完成454.8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0.8%。轻、重工业的投资结构(29.2%和70.8%)和轻、重工业的产出结构(21.4%和78.6%)基本一致,这充分说明同一产业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结构决定经济产出规模和结构。一个地区有什么样地投资结构,就有与之对应的经济结构和产出构成。

篇11

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东胜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建国初期 “一、三、二”,改革开放初期“二、三、一”和新世纪 “三、二、一”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近年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49.7:48.2。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0.3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43亿元,第二产业为336.68亿元,第三产业为512.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2:39.6:60.2 。

图1 200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

图2 201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

(一)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东胜曾经是经济落后地区的代表,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半壁江山。1978年,东胜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7%。伴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崛起,第一产业发展步伐逐渐放缓,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得传统的农业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东胜常住人口为60.2万人,农村人口只有3.6万人。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传统种植业受到了挑战,农业产值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牧业产值下降,第一产业的比重降至不足百分之一。 2012年,东胜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0.2%,较2002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由工业和建筑业构成。东胜作为资源富集地的中心城市,工业发展后劲实足。依托资源优势,一大批知名企业如鄂尔多斯集团公司、伊泰集团等大型企业诞生,工业经济发展较快。深入实施“双百亿”工程,新建装备制造、汽车博览、轻纺、云计算等重点产业园区,产业转型步伐加快。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6%,第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图3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增加值变化图(亿元)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东胜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02年到2012年在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36.7亿元,增加了308.7亿元,年均增速达到了28.2%。

表1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下。虽然第二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从2002年到2012年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但从东胜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第二产业逐渐趋于稳定发展的态势,历史上的“半边天”已经成为过去。

东胜工业在建国初期是“一穷二白”,直到改革开放才吹响发展的号角。到了80年代,东胜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2年实现增加值28亿元,到2012年工业依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实现增加值336.7亿元,是2002年的12倍。

东胜区工业经济主要以煤炭、绒纺、电力、建材产业为主。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48.8亿元。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强劲,煤炭行业实现产值323.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纺织业实现产值16.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84.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8%。。煤炭依然是拉动东胜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它的拉动下,东胜工业进一步“重化”。

表2 2002—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轻重工业产值表(亿元)

从表2可以看出,200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49.7亿元,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20.5亿元,轻工业实现产值29.2亿元; 从2004年开始,轻重工业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轻工业比重直线下降,直至2012年,轻工业的比重仅占到5.1%,轻重工业比例失衡已经凸显。

伴随着东胜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东胜的建筑业发展迅速。2012年,东胜建筑业实现产值347.6亿元,较2002年增长19倍,完成增加值55.9亿元。

图4 2002-2012年东胜建筑业产值变化图

从图4可以看出,东胜近年来建筑业产值呈上升态势,从2002年的17.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47.6亿元,年平均增速高达34.9%。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化生产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是整个社会再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东胜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助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胜区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指导思想,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强区”的工作思路,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东胜经济增长的引擎。并呈现出如下发展特点:

一是总量不断扩大,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东胜第三产业开始步入快车道,2002年,东胜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1亿元,到2012年,达到512.2亿元,是2002年的18.9倍,2002—2012年平均增速达到34.2%。2012年,三产实现财政收入121.6亿元,占财政收入的62%,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9.9%。第三产业在总量上不断攀升,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2004—2012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了50% 。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东胜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图5 2002-2012年东胜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图(亿元)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东胜第三产业快速增长,2009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了300亿,短短几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也成就了跨越式的发展,从小到大,从两位数到三位数。

图6 2002-2012年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图(%)

二是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2012年东胜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7%,拉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

三是第三产业投资规模继续加大,发展潜力不断增强。2002年以来,东胜区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的投入,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科教文卫等方面,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2002年的6.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55.5亿元,增长了41.6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既成为扩大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又为东胜区第三产业自身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后劲。

二、东胜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中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轻工业是消费品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承担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繁荣市场、吸纳社会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但是在最近几年里,东胜传统的轻工业—纺织工业,发展步伐较慢。曾经东胜的起家资本“羊绒”产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为94.9:5.1,出现了“重工重,轻工轻”的特点。

(二)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低

东胜的GDP虽然位列自治区旗县(区)的前列,但企业创新能力并不强,产业规模与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使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二是新兴产业类的企业规模小,聚合效应差,辐射能力小,缺乏对东胜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三是科技人才缺乏,对人才的使用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创新的主体。

(三)产业关联度不够密切

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的关系就愈密切,产业互动作用也就愈明显。而东胜区面向消费群体的生活性第三产业发展较好,而面向一、二产业的生产性第三产业增长乏力。东胜区制造业产品档次不高,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三、对东胜产业结构发展的建议

(一)做强做优第二产业,强化工业支撑作用

工业在东胜经济全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是东胜经济的支柱。应继续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强区”的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做强煤炭、电力、建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引进先进设备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提升纺织优势产业,改变轻重工业失衡的现状

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做大规模、调优结构等,实现传统产业的振兴。纺织业应紧紧抓住机遇和鄂尔多斯原料充足的资源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开发,争创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三)加快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

抓好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引进,加大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员吸引人才的力度。努力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抓好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和现有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加大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开发有突出贡献、起关键作用人才的激励力度,逐步提高科技人员的报酬,使大企业的研究开发岗位能够稳住人才、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