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31 10:49: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生态旅游的特点
生态旅游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其内核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可持续发展是在面临环境危机的情况下,寻找调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方法,目前,发达国家及有原始自然资源分布国家的生态旅游业尤为得到最先发展,如美国、加拿大、非洲肯尼亚、中南美洲等地。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我国的生态旅游业只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建立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如四川省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云南省香格里拉、西双版纳、澜沧江流域,广东肇庆,新疆喀斯特、福建武夷山、鼓浪屿等地。
二、生态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我国虽然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但是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根据我国12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表明,已有24%的自然景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元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观念淡薄
游客以及开发商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仅停留在朴素的旅游观,游客在参与以自然或人文基础的旅游活动就是生态旅游,只涉及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但是不少游客在景区乱丢垃圾、折损花木等不文明行,尤其在旅游旺季超出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景观破坏、生态系统退化)对该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造成破坏。开发商用生态旅游招揽游客,误导消费者,使生态旅游活动的意义庸俗化。
2.规划开发不合理
一个生态旅游项目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开发规划,而现在生态旅游区放入规划存在较大问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开发等致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规划不合理所造成的破坏性具有潜在的特征,如壶关红豆山峡景区人工景点的建造、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与景区不协调的游览设施的建设都形成了对生态景观的威胁。
3.缺乏公众参与
目前在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公众有效参与程度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并没有发挥,有的管理部门还将景区当地居民从中迁走,忽视了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
面对我国尚未成熟的生态旅游产业,正处于搜索发展的阶段,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三、生态旅游的环境法保护对策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社会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积极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生态旅游本质上强调人鱼自然和谐发展。由生态旅游产业印发的问题或者说生态旅游产业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在于环境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任何社会问题的解决的最后方式都是求助于法律,有法律对各种利益进行有机分配,调节矛盾,使整个社会协调统一发展。现有的环境法原则和资源,如果在生态旅游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对于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1.法律手段规范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就生态旅游者而言,要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包括“适度消费、公正消费、责任消费”。在此指导下,生态旅游不仅是在旅游区开发的生态体验和享受生态利益,更是各级参与尽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责任的一种负责任的旅游。但是对开发者必须随其征收环境税和环境费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是以环境资源位媒介的,应当支付相当的费用。而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凭借其权利对一切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税种,用已补偿或恢复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资源破坏;环境费是根据环境的有偿使用原则,由国家这一所有者授权的代表机构向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或个人一招其开发、利用量以及供求关系收取相当于全部或部分价值的货币补偿。
2.完善环境规划制度。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要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到有效利用和保护,同时使保护区的社会经济的到发展,因此规划前必须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详查、分析与评价,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规划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及机体目标。科学的环境规划应包括对自然资源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规划等。
3.加大公众参与程度。公众参与是科学决策的保障,也是培养公众民主意识的有效途径。决策群体必须既有旅游管理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又有跨学科的学者尤其是从事资源环境工作的学者和公众以及法人化的社会中介研究机构的共同参与,更有听取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意见。这样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困境;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70-02
生态旅游包括旅游与环境保护两方面内容,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发展前提的旅游行为。相对于传统的大众旅游来讲,生态旅游主要包括单纯的旅游活动与自然及文化生态系统保护两方面内容,参与者通过生态旅游行为获取一定的原始享受,进而推动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进一步支持,从而促进生态旅游活动的深入发展。
1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的生态旅游思想古已有之,但生态旅游在中国实现其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依托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及风景区域的建设发展起来。据相关数据显示,仅1982年一年的时间,中国就建立了44处国家级保护区和24座国家历史名城[1],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就此建成,并成功的实现了旅游与生态的结合,并提出旅游开发需要将资源保护作为其前提条件,实现旅游资源的长效利用。
生态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群众对自然的欣赏能力,同时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实现快速深入发展,但由于中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晚,因此大部分生态旅游行为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过分开发导致环境问题频发,造成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阻止了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了区域持续发展的进程。
2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开展生态旅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群众对自然美景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现阶段,人们对生态旅游还缺乏科学的认识与理解,因此生态旅游发展步履维艰,具体分析,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2.1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破坏
从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角度分析可以发现生态旅游的最基本目标即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而环境保护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在中国的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公益性价值体现相对不明显,因此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性破坏,这种破坏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对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欠科学性导致的生态系统整体破坏,比如生态旅游景区的城市化发展倾向导致植被的破坏、景区内大量建筑物的建成导致自然景观的破坏使得原始生态区环境一去不复返、景区内的野生动物与植物也受到一定的干扰[2]。其次旅游景区内过多的游客以及景区内游客的不适当行为导致环境的承载能力下降、可持续发展潜力受阻。最后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旅游垃圾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对景区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旅游负荷较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景区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2.2生态旅游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生态环境受旅游行为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明显的恶化倾向,具体表现为:部分改善、整体恶化[3]。大部分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倒退的模式中,现阶段国家已经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为生态旅游行为的开展而受到严重的损害,有11%的地区出现旅游资源的退化。与20世纪相比,目前我国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总增加近11倍,全国总森林面积减少了近十分之一。中国许多旅游景点及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均出现环境退化现象,植被覆盖率降低、动植物生存范围缩小,甚至部分地区为繁荣经济发展,将铁路、公路等修到了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性。
2.3交通等因素对生态旅游活动发展的制约
生态旅游活动通常需要有发达的交通等条件做保证,交通状况能够决定旅游区域的综合运输能力,通常生态旅游区域与所依托的城市相距较远,因此交通条件的改善是旅游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但现阶段,中国大部分旅游区域受交通条件的限制,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除交通条件外,旅游景区的发展还需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的资金基础是旅游景区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虽然具备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但受资金的限制,同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发。由此可以发现,交通状况、区域经济状况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生态旅游区域的持续发展。
2.4生态旅游的基本教育功能缺位
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是旅游者通过与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引发感慨,从而自觉的保护自然、热爱自然,因此加强关于生态知识的教育活动应该是构成生态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发还缺乏专业的教育人员,且旅游景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知识内容欠科学,教育宣传手段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游客对旅游知识的需求。另外在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内,很多导游并没有专业的知识,因此无法将景区内的地质地貌、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及动植物状况介绍清楚,因此游客无法有效认识环境,也就起不到环境保护教育的作用。
3生态旅游发展困境的原因探讨
首先,生态旅游区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缺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区域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但现阶段,由于中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实践性较差,整个生态旅游体系不健全,因此其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还存在很大的缺位。另外,在生态旅游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具备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的服务人员,比如导游等也比较缺乏,这些人员的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个区域的发展。
其次,欠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造成生态旅游区域的间断性发展。欠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旅游自身的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活动与其他旅游行为相比,更加重视环境、社会之间的相关性,只有不断的进行旅游机制安排,才能推动环境、经济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4]。现阶段,中国的生态旅游规划工作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规划理念的制定、规划的专业化程度等存在明显不足,过分对经济效益的重视和对环境效益的忽视很大程度上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了生态旅游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最后,生态旅游区域内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缺乏,不能有效推动生态旅游区域实现自身的新发展。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性开放需要以环境保护为基本前提,但现阶段中国的生态旅游行业中还较广泛的存在游客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的现象,乱扔垃圾随处可见,很大程度上导致环境的污染与持续恶化,同时也制约了生态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4生态旅游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生态旅游业的未来发展需要坚持以环境保护意识宣传为中心,同时重视生态旅游教育、生态旅游
规划以及生态旅游法制管理的全方位发展模式。
首先,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中国的生态旅游业起步较晚,很多旅游者、居民及当地政府部门均缺乏对生态旅游的科学认识,因此加强关于生态旅游的宣传工作,不断强化生态旅游的基本思想与内涵,同时借助多种宣传与教育手段、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旅游资源的保护对于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种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旅游资源的破坏对旅游业及个体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印象,进而推动群众成为群众保护的主体,自觉的保护生态环境。另外还需要不断完善生态旅游教育机制,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中,尤其要重视针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使其从小养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其次,强调生态旅游教育,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阶段,中国的生态旅游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推动中国生态旅游的新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充分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生态旅游教育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文化知识、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旅游基本规范等方面内容,其中文化知识与自然环境是推动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的重要前提,通过讲解有关自然与文化的内涵,来提高群众保护自然、尊重文化的意识,进而推动生态旅游业的新发展。
再次,强调科学规划,重视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重视科学规划的作用,只有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才能有针对性的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论证,进而以此为依据开展相关的工作。在生态旅游的规划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将旅游景点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布局等设计与规划均建立在资源的承受能力上,进而推动生态旅游业实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最后,强调法制管理,突出对生态旅游业的保护。现阶段,中国关于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机制相对薄弱,很多旅游景区出现旅游者不服从当地有关管理制度的现象,而且政府及当地居民受利益的驱使,还将一些生态脆弱的地区开发为旅游地,很大程度上促使旅游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保证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活动。
5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对旅游者进行强化教育,另外还需要多方参与合作,共同促进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近些年以来,随着国家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生态旅游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国家旅游局也提出了以“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为主体的口号,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建设,很好的促进了旅游消费的增加与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更深层次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赵路,郑向敏.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23-27.
大邑县是四川省林业大县、四川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和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在全域成都规划中位于“龙门山龙泉山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县委在其第十二届四中全会上,立足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禀赋,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现代山水田园城镇示范区”为发展目标,为大邑县生态经济描绘了发展蓝图。
2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概况
2.1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首次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组织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1]。我国于1995年为生态旅游做了以下定义:在生态学观点和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及文化遗产,拓展旅游区人们就业空间,兼有生态科普功能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有4个基本特点。
(1)普及性。生态旅游是在传统旅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旅游产品,只要以欣赏自然景观、了解生态旅游地的文化和自然历史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生态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都属生态旅游范畴。
(2)专业性。生态旅游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其旅游取向多集中于不同生态学性的自然景观资源上,这就要求旅游的项目、路线、设施、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
(3)保护性。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建设时,充分尊重自然,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培育措施纳入规划中。正确评估生态资源经济效益,将资源的生态景观效益按评估价值计入成本核算,维系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
(4)原始性。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或自然生态和原生性地域特色文化为主要吸引物,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具有相当强的原生态特征。
2.2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一)居民的主动性不强
社区生态旅游与以往常见的旅游形式存在诸多的差异,表现为社区生态旅游是以当地居民为主,然后以社区作为单位确定旅游活动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使社区生态旅游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社区生态旅游仍然无法得到普及,究其原因在于居民的传统观念还未转变,其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在社区生态旅游的时候常常处于比较被动的情况,而且决策没有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导致社区生态旅游的目标不能实现,最终影响了社区生态旅游的有效发展。
(二)影响本地文化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这也给旅游地区的文化和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引发了生态破坏,阻碍了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因此社区生态旅游需要以保护环境为目的,使生态环境和文化得到保护。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管理者以经济利益为主,过度开发生态旅游,使得当地的文化特色逐渐消失。例如某个文化古迹较多的地区在没有实施开发之前,当地居民的生活处于比较传统的状态,但是在进行开发之后,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居民会纷纷加入到旅游活动当中,从而逐渐减少了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导致自身的文化特色也逐渐消失。
(三)旅游企业的管理不善
由于我国的旅游业方面长期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使得旅游业无法得到均衡发展。其原因在于:首先是各大旅游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源,纷纷进行低价竞争,使得旅游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严重下降。其次旅游附加产品的创新能力比较差,使得旅游的内容比较单一。而社区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在于可以提高居民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度。但是因为事先常常会安排固定的行程,使得社区生态旅游逐渐与以往的观光旅游趋于一致,其特色逐渐消失,无法完成社区生态旅游的设施目标。在具体的管理方面,旅游区的管理是由林业以及其他建设单位共同管理,但是在行政管辖方面却由当地政府进行管理,这样导致旅游区与社区的融合存在许多问题,使得社区旅游无法得到重视。
二、改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社区居民的主动性
社区居民是社区生态旅游的主体,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社区旅游管理的完善。首先需要收集居民们的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合理评估,然后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应用到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当中。其次可以建设一个社区交流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居民在平台上进行交流,也可以将一些重大的改革制度在平台上,使居民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解。最后要设立一个问题协调处理部门,及时了解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解决。
(二)建设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
只有达到将利益进行公平分配的目的,才能使社区生态旅游得到顺利发展。在管理过程中,首先政府要提高对利益分配的重视程度,建设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使居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其次要改变以往比较强硬的管理观念,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居民们从事与旅游相关的生产经营,使居民经过自己的双手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最后政府可以和信贷企业或者银行进行合作,使居民可以顺利得到一定的信贷服务,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展,从而让居民的经济收入有所提高。
(三)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意识
在一些比较偏远的旅游地区,当地居民之中多数为老人和孩子,青壮年比较少,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关于旅游的知识也所知甚少。因此需要根据这个问题,在进行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时候,实施旅游知识培训,提高居民的旅游知识水平,使其可以在追求经济收益的时候,加强旅游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要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意识,通过意识到生态旅游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加入到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当中。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旅游产业在外国发展得比较早,也比较成熟。 非洲的肯尼亚国家是开展生态旅游最早的国家,也是开展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肯尼亚政府于1977年就实行完全禁猎制度,以保护国内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并保持非洲国家独特的村野自然风光,以此特色吸引游客到肯尼亚参观旅游。早在1989年开发生态旅游就使肯尼亚就获得高达3.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默西哥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ian)在1986年召开的一次国际旅游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得到确认,他指出生态旅游是游客前往没有被污染、被破坏、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区域进行对当地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和风俗习惯等欣赏、参与、研究活动(郑铁,2007)。
生态旅游农业是生态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其中的一种新形式。生态旅游农业在180多年前的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就出现了。郑铁(2007)认为生态旅游农业是指人们根据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的各自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产与农村优美的环境空间、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农村独特的民俗风情与现代旅游业结合起来,开发出能让游客参与、体验、休闲、娱乐、教育等项目的一种新型旅游农业。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过程
张莹、何佳梅(2005)认为,外国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是兴起阶段。19世纪60年代意大利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推荐游客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购买、品尝新鲜农产品,从中得到特别的乐趣,这是“旅游农业”的开始。第二是发展阶段。20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国建立了许多观光农园,以游客观赏为主,生态旅游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第三是扩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游客参与性强的度假农庄。第四成熟阶段。生态旅游农业注重让游客体验农村、农业的“原汁原味”,注重原生态。
我国生态旅游农业于上世纪80年代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如今已有长足的发展。观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农家乐型(主要是游客到农村参观游玩),第二阶段为农业娱乐型(主要是游客到各类农业观光园参与农业生产等等活动),第三阶段为乡村度假型(主要是游客到农村体验生活为主,以到乡村度假为主要目的)。
三、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类型
关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类型,从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外国主要有三大类型的生态旅游农业:
(1)传统观光型旅游农业。主要以都市人比较不了解的农业生产制作过程作为旅游开发卖点,在城市郊区或交通便利的乡村建设有农业特色的花园、菜园、果园、茶园等,招揽游客到园内赏花、拔菜、摘果、采茶等活动,享受田园无限乐趣。
(2)都市科技型旅游农业。主要是在都市周边建立高新技术的现代农业生产园区,以提供农产品和农业观光为主,同时也相应建有一定的娱乐场所。
(3)休闲度假型旅游农业。主要是让游客到农业园区进行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垂钓住宿、生态体验等各种旅游活动。
我国生态旅游农业的类型主要有:(1)综合性观光农庄。(2)森林公园。(3)乡村民俗文化型。(4)海洋观光旅游。
四、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情况
蒋建明(2009)介绍了生态旅游农业在几个国家的开展情况:新加坡近年来建设了10座农业科技公园,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和观光旅游业,让游客观赏动植物,而且可能尽情品尝农产品,让游客既有眼福又有口福,乐在其中。日本则大力发展观光农园和务农旅游,游客可以在观光农园内自由地参观,采摘鲜嫩的野果,参与农业生产劳动,还可以带走一袋自己采摘的新鲜农产品。韩国发展周末农场,主要建在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吸引市民到农场参与农业劳作、休闲、度假等等旅游活动。美国的农场可以让游客在农场的果园里采摘水果,随便品尝,不用另外付费,只需将离开农场时采摘的水果过称付款,非常实惠,游客们都非常开心愉快的。马来西亚开发的农林旅游区,距离首府吉隆坡35公里,以突出的自然生态属性为主要特点,以发展农林业旅游观光为主,吸引游客。瞿兆赛、曹林奎(2006)介绍了法国和意大利农业旅游的情况。农庄旅游在法国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占到法国全国旅游业1/4的收入,以“欢迎您到农庄来”作为主要旅游卖点招揽生意。意大利的城市居民利用周末或假期去到农村进行农业劳作,体验农村生活,在农村休闲度假,过绿色假期,较好地带动了意大利农村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迟,生态旅游概念在1993年9月才得到认知。近几年来中国国家旅游局陆续举办了“2006年中国乡村游”、“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等主题旅游年活动,推动了全国各地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度假休闲农庄、民俗自然村等多种模式的乡村旅游,间接推动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朱智,2011) 。从40多年前的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深圳市举办荔枝节以来,生态旅游农业在全国各省市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一遍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如重庆市2006年实现生态旅游农业收入近6亿元;西安市2008年发展观光农业面积约1.83万平方公里,旅游农业观光园区83个;河北省2013年有1800个村落开展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农业经济收入超过70亿元;吉林省2008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50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高达450多亿元;福建省苍坂农场2007年开展农场生态旅游农业经济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显示出生态旅游农业独特的经济优势;四川省成都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以“春季赏花、夏秋赏果”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农业,每年的阳春三月举办的“国际桃花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旅游经济收入达到近2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发展有1.8万多个生态旅游农业园区,150多万家乡村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达到4亿多人次,对促进农民经济增收起到重要的作用(邱继勤,2009;郭良,2013;刘宇鹏、胡士杰,2013;米冰、焦爱丽,2012;郑海明,2008;彭明勇,2005;刘英俏、李丹丹、蒋银郡、腾越坤,2013)。
五、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城市居民为满足追求大自然绿色生态环境和农村原汁原味生活体验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农业活动,它把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新兴的、功能复合的产业。在我国虽然出现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农庄”、“观光农业”、“绿色果园”等概念层出不穷,生态旅游农业很快就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时尚。但是由于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时间短、起点低、认识不到位等各种因素,对生态旅游农业健康发展非常不利,这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朱方胜(2011)认为,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效益不高;②经营方式落后;③硬件设备差;④思想认识不足;⑤缺乏科学管理。
邱继勤(2009)认为,重庆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存在问题有四个:①区域产业布局失衡;②产品单一,没有特色;③管理不规范;④经营模式不科学。
学者们认为,我国的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思想认识不到位;②缺乏生态规划和科学指导;②盲目开发,同质化严重;③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破坏自然资源;④投入资金不足,服务设施不全;⑤管理不科学,服务不到位;⑥服务人员素质低,培训少;⑦缺乏指导,政策扶持不够;⑧产业化层次低;⑨生态科学宣传不足(刘年艳,2010;杨学峰,2007)。
从所看到的研究文献看,大家对国内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看法相似,这也反映了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六、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对策
杨学峰(2007)认为,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生态系统原则;②可持续发展原则;③多元化原则。
大多数学者们认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对策是:①政府重视,提高认识;②重视宣传,增加经济效益;③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④合理适度开发,持续发展;⑤科学管理,加强人员培训;⑥拓展市场,服务到位。⑦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生态旅游农业规划。学者们进一步建议开发生态旅游农业各种有本土特色的产品:①森林度假旅游产品;②奇花异草观赏旅游产品;③瓜果采摘品尝旅游产品;④“三高”生态农业旅游产品;⑤渔业观赏旅游产品;⑥民俗文化旅游产品;⑦生态旅游农业度假区;⑧生态旅游农业园(刘英俏、李丹丹、蒋银郡、腾越坤,2013;张靖、李爱萍、贾崇建,2009;朱智,2011)。
七、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简要评价
国外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农业的研究多在两个领域,一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理论的完善与补充;二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一农业区域或农业企业发展生态旅游农业进行介绍、评价并提出对策。国内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农业的研究多聚焦在以下几点: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绩、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以及推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建议等方面;也有部分研究文献对广东省和河源市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八、河源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意义
河源市于1988年建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东江的中上游,地处粤、赣两省交界处,是纯客家的地级市,管辖源城、东源、连平、和平、紫金、龙川5县1区,102个乡镇或办事处。全市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是农业大市。
历届河源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非常重视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投入了大量资金,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成了一批生态旅游观光项目,使河源市的城市品位得到极大提升,旅游业发展迅猛,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源市是环珠三角城市,是“珠三角的后花园”、“广东绿谷”。境内具有丰富的人文自然生态景观资源,逐步打造了“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恐龙故乡、温泉之都、红色经典”的旅游名片。优越的地理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成为河源市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资源,为高效发展河源市生态旅游农业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河源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1)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以拉动河源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村农民就业途径;(2)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旅游产业实现健康发展的最优途径之一;(3)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的着力点;(4)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以增加河源市农村集体和农民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5)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实现扶贫开发目标有力抓手;(6)建立农民与生态旅游农业企业之间利益的双赢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曹瑞.浅析娄底市休闲观光农业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2013(6).
[2]郭丽.云浮生态旅游农业开发的困境与出路[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3]郭良.浅析西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J].网友世界,2013(10):68.
[4]季光照.建设“三带、三业、八区”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区[J].中国农垦,2013(510).
乡村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求建立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建立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建设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乡村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仍然具有自发性特征,即乡村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大部分是依靠农民自发组织形成的。但是农民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专业领域知识的限制,因此容易产生规划不够合理、项目建设针对性和科学性不强等问题。例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少农民并不会根据本地的政策情况、环境情况以及地理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规划,结果导致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游客也较为稀少。
(二)基础设施不足
就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是很重要的问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交通不够便利,这给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导致乡村生态旅游的游客增长缓慢。此外,农村地区经济落后还导致了乡村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这也给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服务水平较低、项目单一
就旅游行业而言,游客关注的不仅是风景名胜,还包括导游和其他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乡村生态旅游的主要服务人员为农村当地居民,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服务培训,在服务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此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较为缓慢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当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于项目开发和旅游产品功能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产品功能单一,项目开发还有待加强。
三、建立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完善基础设施
要建立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需要政府及相关人员加强对基础设施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的面貌。乡村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交通设施来看,政府应该要帮助旅游行业拓宽交通渠道,保证交通来往的便捷。
2、从住宿方面来看,政府卫生部门及其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旅游地区的食宿安全问题,保证食物的质量和卫生,保证旅游景点的治安。
3、从购物方面来看,乡村生态旅游景点的物品主要应该为当地的特产或者自制的手工艺品,为了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更好发展,当地农民应该要做好产品包装工作,以便提高销售量。
(二)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
就乡村生态旅游而言,要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包括农民的从业能力、服务水平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情况等。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农民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因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如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经济发展知识以及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等,当然也包括一定的文化知识。要真正做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服务工作必须要求当地农民在从业前要接受规范的培训,以了解更多乡村生态旅游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说话和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需要注意的是,农民长期受农村环境的熏陶,很有可能在服务意识方面较为缺乏,因此培训中需要特别加强农民的服务意识,提高农民的服务水平。
(三)重点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乡村生态旅游与城市的旅游行业相比具有较强的优势,因为农村地区的自然景观较多,生态效益较好。但是,从项目和产品功能的开发方面来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要求相关人员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重点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培养特色文化品牌,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更好发展。农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较为优越,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是极其宝贵的精神文明,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生态旅游相对于大众旅游的特点。
传统大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行为方式常表现为只重视游乐行为本身,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这类游客认为旅游就是游乐,跟环境没有关系,在这种认识的误导下,旅游行为导致了对大气、水体、噪声、土壤、社会文化等环境和各类旅游资源的破坏。而生态旅游则不然,生态旅游是反映旅游与环境相互依存关系的旅游活动形式,要求主体具有较强环境意识,其旅游行为应该是保护性旅游行为,即整个旅游过程都带有环境保护意识。在吃、住、行、游、娱、购6个环节中都很注意环境保护,强调旅游与保护的和谐统一。陈传康旅游行为层次理论认为,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可分为3个层次:基本层次——观光旅游;提高层次——娱乐和购物旅游等;专门层次——专项旅游,如休养、疗养、出席会议、宗教朝拜及各种科学与社会考察等。并且不同的旅游行为层次可以同时并存,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并不一定要和较低旅游行为层次呈递进关系。根据陈传康的理论,生态旅游者的保护性生态旅游行为也可分为3个层次:基本层次是亲近自然;提高层次是学习自然;专门层次是保护自然。这样分析下来生态旅游显然强调保护自然。
二、强调提升公众的环境伦理水平的原因
(一)生态资源的脆弱性
导致生态旅游资源表现出“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是生态旅游资源本身遭受自然和非自然的破坏,从而失去本身的稳定性甚至消亡。其中过度的市场化开发是非自然破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对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承受能力的有限性。超出这一限度就会影响和破坏这一系统的稳定性甚至导致该系统的消亡。甚至可以说,一些原生态的资源一旦遭破坏,想恢复或维持原貌相当不容易或绝无可能。
(二)我国生态旅游者的环境伦理缺失
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者,大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者而言,生态伦理意识表面、浅显,旅游行为类似于大众旅游者甚至与大众旅游者无异。
(三)我国对旅游者的环境伦理教育存在缺失
由于我国生态旅游实践虽然晚于国外,但是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大众化,但本应配套跟进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实践如社区环境伦理教育、景区规划环境伦理教育等方面却没能取得理想进展,致使我国生态旅游日益泛化、异化。生态旅游不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功能,反而出现事实上生态旅游越发展越破坏生态的境地。
三、提高生态旅游中公众环境伦理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生态旅游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公众环境伦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逐步解决问题:
第一,加大环境伦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相关利益群体的环境伦理水平。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基本功能,是生态旅游活动的内在要求。政府可以发挥学校、政府宣传部门、媒体、旅游企业营销机构、旅游部门等组织的作用,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各类人群的环境伦理意识。政府可以建设具有环境伦理教育的基础设施,加强环境伦理教育,使伦理理念转化为生态旅游活动中的自觉行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建设以及生态旅游企业统一起来,形成人人维护旅游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有效途径把环境伦理教育深人到群众,使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愿意参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加强生态执法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规范旅游开发秩序,建立旅游服务标准和健全的旅游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下,促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职能形成合力,促成旅游资源开发科学化。
第三,倡导旅游消费者合理消费。坚持可持续的消费观念,提高资源利用率,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四,积极推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生态资源与环境,传承社区传统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积极推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可以在分析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从社区参与的角度系统提出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并从决策层面、利益分配层面、生态保护层面、保障机制和社区参与评估体系等方面构建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模式的工作机制,形成相对成熟的生态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第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自从Ceballos-Lascurain.H于1988年在《生态旅游的未来》一文中正式引入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在生态旅游的概念以及由其延伸的具体实施方案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在我国,尽管对生态旅游的乐观估计时有报道,生态旅游也被广泛地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被期望能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导致缺少一个评估生态旅游贡献大小的明确的指标体系。而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力图初步建立一个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价的框架。该框架是基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当地居民、自然资源和旅游三者间关系上进行设计。
关于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
由于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生态旅游的概念,因此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的区别显得模糊不清。王家骏选择了44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旅游定义来进行分析,将关键词一一选出,按聚类方法将其归纳为6大类11组分,构成了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然后根据构成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的6大类组分的内在联系,参考Edward・S・等人的模型,构建起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模型。这一模型对于我们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模型中,可看出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定义仍将生态旅游对象局限在自然生态、自然环境方面,忽视与自然相伴而生的历史遗产、传统社区等文化生态。也就是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一种旅游形式,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等;广义的生态旅游资源则把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人文景观也包括了进去。也就是说,广义的生态旅游还包含了民俗旅游等文化生态的内容。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笔者认为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从旅游者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对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具有高质量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一种全新体验过程;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为目的的旅游方式;从当地居民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较小、并可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总的来说,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以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正确规划设计和有效管理作前提的。
生态旅游评估框架的设计
通过上面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评估指标框架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对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联系的评估;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评估;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选择评估因子时应注意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特征。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生态旅游点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优劣判断,而且还可为管理决策体系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在现实中居民和环境间的冲突时常发生,这一情况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当地政府一相情愿的保护和开发政策,没有征求和顾及当地居民的意见、想法和利益,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居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缺乏对生活、生产方式加以选择的余地。持续的环境压力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会危及到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旅游业的发展,以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地资源之间应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居民主动地参于生态旅游点的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从良好自然环境带来的旅游产业中获得回报;另一方面,居民完全可以通过适度的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从自然资源中获得回报,但同时应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掠夺,造成生态系统处于过度的环境压力之下。
对两者关系的评估可从居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对待资源保护的态度、地方参与资源保护的程度(数量和类型)、当地居民和保护区内员工的关系、对资源的使用频率等方面来进行。
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自然景观(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和人文景观(包括过去和现在)决定了生态旅游点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自然景观连同人文景观同时可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自然体验和文化交流,这是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也会加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和文化保护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就是一个生动的环境和文化保护课堂。反过来,对环境和文化保护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在当地旅游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返还到环境和文化保护中去,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使资源退化,而应当实现一种敏感于环境的发展方式,即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避免超出旅游景点的环境本底,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因此评估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评估生态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贡献率,这可从生态旅游资源是否提供了有质量的旅游经历,是否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教育的场所,对现有容易利用的物质改进的潜力如何,对文化生态的体验质量怎么样等来进行;其次要评估旅游业对生态旅游资源所应做出的贡献,这可从旅游业是否对生态旅游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保护如何,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的环境教育怎么样等方面来进行。如果这两个方面的贡献都比较高,说明这两者的关系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
旅游业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让当地居民加入到生态旅游建设中来,即从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正当经济利益。只有居民对生态旅游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及和生态旅游之间建立起这种正向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难题。
在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不能完全依赖生态旅游业,应该补充其它的经济形式,使经济多元化。旅游业不仅可以为国家和地方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同时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社会和经济效应。反过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良好的自然及文化景观会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为生态旅游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还会增进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
要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地当地居民的关系,主要要看当地居民是否从旅游业中获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开展旅游业而提高了的经济收益,在这方面主要看地方居民从事旅游业及其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数量,看地方的旅游业企业或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业数量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者的比例。二是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这方面主要是评估当地离供应商品与服务的最近城镇的距离,医疗状况,教育状况、邮政、电话和电力供应,道路质量、公共交通状况等。三是社会福利条件的改善。这主要是评估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收入增加的影响,地方居民对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态度,真正的认识或经历地方文化等。
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
没有好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开展生态旅游不能成功。因此对生态旅游地的管理机构以及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评估是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是能够调控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能动因素,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生态旅游地域结构是否有序及系统是否能够良性循环有决定性作用。而要对生态旅游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目标。其次要做好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要确定区域的游客临界容量。第三还要加强旅游环保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加强对国民的环境教育,重视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同时还要增加环保经费的投入。第四是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管理,要求经营者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精心编排旅游路线,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旅游团人数,培养好的生态旅游专业领队。
评估能影响生态旅游是否最终取得成功的管理因素的指标,因此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看管理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性,这包括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旅游规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保护区的规定和使用限制如何,对社区的介入的支持如何等。二是要看管理策略如何,是否对生态旅游地的年度资料进行更新(包括物种、旅游者数量、周围社区统计等),是否有社区共享计划以及对旅游者的管理如何(包括对旅游者行为的控制、群体的数量、运载量等)。三要评估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这可从对物种的监控,担当旅游向导、景区巡逻和执法的状况,跟科研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跟社区的公共关系等。
通过认识资源、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了解到对生态旅游的评估,其实就是看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之中,如果三者的关系良好,可见生态旅游地开展的生态旅游是成功的,而发现三者关系中任何两方的关系处于不好的互动时,就可以提醒当地的旅游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三者的关系重回正轨。这个评估框架也显示了只要通过运用适当的管理策略,在资源、当地居民、旅游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保护,又可以促进发展。因而这个框架既可以评估生态旅游业的各个重要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又可以评估一地生态旅游的地位。
参考资料: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生态旅游快速发展起来。它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以保护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提倡人们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近20年来,生态旅游发展相当迅速,已成为当代世界旅游业发展中最为理想、最有前途、最具发展前景的旅游形式,在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生态旅游正在成为21世纪的旅游主题。
一、生态旅游的起源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必然结果,是人们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反思人类自身行为方式的表现,也是人类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生态旅游之所以发展如此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拉近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是自然与人类的牵线媒介。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资源情况
中国地大物博,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优势。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鼎湖山、新疆哈纳斯等地区。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中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道教名山等为代表;湖泊生态景区,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等为代表;森林生态景区 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草原生态景区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海洋生态景区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观鸟生态景区 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等为代表;冰雪生态旅游区;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漂流生态景区,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徒步探险生态景区,以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等为代表。
三、中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国虽然拥有众多的生态旅游资源,但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加上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大部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致使中国生态旅游存在不少问题。如生态旅游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损害,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也存在大量问题,人们的生态环保观念不足,旅游景区经营超载等。针对生态旅游中的问题,应该着力构建我国生态旅游适宜的开发和经营模式,以纠正目前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偏差。适宜的生态旅游开发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生态旅游必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建设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旅游区生态系统状态最优,主要建设内容是生态建设。生态旅游区建设首先要遵守生态化原则。旅游区的检索要处理好人与自然、旅游者与环境、旅游者与当地社区的关系,建立自然—旅游—社区复合生态系统。其次生态旅游区建设要遵守本土化原则。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最大限度地使用当地材料,而且要尽量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设施的外观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再次生态旅游区建设要遵守简朴化原则。生态旅游时更多是追求质朴与自然协调。所以在游览区内,要尽可能减少人工建筑的痕迹。
2、发挥教育、培训的功能,增强环保意识
旅游和旅游业主要是一种大众参与的活动,因此公众的自觉环境意识在生态旅游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人包括旅游者在内,都并不十分清楚环境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通过一定途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敏感意识和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动性。通过教育和培训,使人们在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环境价值观、环境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技能方面有所发展。
3、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同时使旅游区的安全得到保障
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我国不少法令都直接与保护旅游资源有关,例如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等,在对旅游资源采取预防性措施的同时,对危害和破坏旅游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对造成严重破坏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除此之外,旅游景区安全设施建设应得到保障。
4、加大宣传,提倡文明旅游
鼓励和发动公众参与文明旅游。提高公众自身环境意识,减少来自旅游者的环境污染。紧紧依靠和充分利用一切新闻媒体和多媒体演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手段,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生态资源不可再生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重视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财富,尽快培养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结语: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也曾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旅游形式将在未来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一、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旅游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是,传统旅游业正在重复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据调查,到上世纪末,旅游活动的开展已使全国22%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受到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退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生态旅游是全球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传统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与旅游发展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首先在发达国家蓬勃兴起。它是指人们在欣赏、感受生态美景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同受益的活动。其本质是尊重生态规律,强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真正的生态旅游无论是在开发建设过程,还是在经营过程,都与保护生态密不可分。
着眼全球,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我国也十分关注。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设立了l700多个自然保护区,各级森林公园已覆盖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预计,生态旅游取代自然风景观光旅游只是时间问题。然而,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初衷相悖的生态破坏行为。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首先要从法治上找原因。
二、当前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一)立法上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中国既没有一部旅游基本法,也没有一部生态旅游专门法,有关生态旅游依据的是其他非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二)执法管理上的问题
与立法上的缺失有关,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生态旅游执法管理机构和执法管理队伍,有关生态旅游的执法管理由不同的相关部门多头交叉进行,常常导致“都在管理,都不管理、管理混乱”的现象。
(三)法律监督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各种生态旅游活动的监督,虽然主体众多,形式多样,但并未形成整体上的合力。在专门国家机关的监督方面,存在人员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权利不到位、自己监督等问题。而主要靠社会监督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有关生态旅游法律宣传与教育工作尚未全面铺开的情况下。
三、解决我国生态旅游法律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立法
生态旅游专门立法的缺失是我国生态旅游各种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因而完善生态旅游立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最主要的手段。在以往的相关立法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立法倾向相当严重。今后在制定生态旅游专门法时,首先要确立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内容中,至少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清产权关系。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产权关系比较特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的旅游景区主体产权归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但实际问题却比较复杂:有不少景区位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范围内;或者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位于景区范围内;或者农村集体(包括个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本身就构成景区风景的一部分。这种复杂的产权关系使得生态旅游的景区开发管理矛盾重重。为此,有必要在专门的生态旅游立法中对景区产权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建议国家统一制定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标准;一般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由省级人民政府严格按标准执行,世界遗产和国家级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则由国务院严格按标准执行;凡划定为生态旅游景区的,原则上产权统归国家所有,景区内原先的集体所有制产权,由国家按具体标准收购或置换;对于已经构成景区内生态景观有机组成部分的个人所有的那部分产权,应允许其选择变通方式,除由国家收购或置换外,还可由其选择折价入股、租赁、出售返租等方式。
2.明确管理者。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甚至经营权都由国家拥有,政企不分。这常常导致景区的维护和管理无法合理进行。不仅如此,由于各地的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具体管辖权,导致许多国家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地方化,名为国家所有,其实际的管理、收益和处分权的行使则是围绕着地方的利益甚至是地方官员的利益和政绩打转,这已成为生态旅游资源屡遭破坏、资源所有权以各种形式变相转移的主要原因。更大的问题是,中央和地方对景区的管理缺乏统一,各部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从国务院部委到省市的厅局,都可以作为所有者的代表对同一景区(的各个部分)发号施令。根据现行相关规定,国家风景名胜区由建设环保部门管理;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文物景区由文化部门管理;道观寺庙由宗教部门管理;国家森林公园由林业部门管理;国家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国家水利风景区由水利部门管理;旅游业由旅游部门管理等等。这种分工管理格局,使得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主体林立,权力、责任和能力分散,不仅导致生态管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管理不严和管理缺位。
鉴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严重的现状,建议新的立法要赋予特定部门对生态景区和生态旅游明确的、独立的专门管辖权,使之成为生态旅游的权威管理部门,对全国的生态旅游实行高效管理。
3.规范管理条例。明确了生态旅游的专门管理部门以后,还有一项重要工作也需要由立法加以解决,那就是制定规范生态旅游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尚无这方面的专门立法。对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生态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体系,生态旅游区的审批和划定,生态旅游的安全保障体系,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补偿费用的收取和运用,生态旅游市场的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管理者(政府)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生态旅游者的管理,生态旅游区当地居民的管理等等,都缺乏法律的规制。这必然导致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无法可依。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专门立法要尽快摆上日程。
4.采取灵活有效的经营模式。生态旅游的经营模式,虽然不能由立法加以直接规定,但是,立法却可以也应该对其加以规制。自然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属于公共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审美等多种功能,具有珍稀性、唯一性、不能人工再造性等特征,因此,对其开发和经营一定要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采取慎重态度。反过来说,如果因为担心造成破坏,对于生态旅游资源不敢开发利用,那么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所以,保护和开发要兼顾,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往往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科学的规划和大量资金投入,才能保证总体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因为缺乏资金而小打小闹,不仅难以达到开发效果,甚至可能造成对旅游资源的无可挽回的破坏。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保护,单靠政府部门的投资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而且,纯粹由政府投资,经营管理者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压力和动力,也会严重制约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档次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如果允许多方资金投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项目,一方面缓解了政府无力开发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使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有了强大的资金后盾,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然,要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双赢的目标,还应对非国有资金介入生态旅游的开发有一个范围、程度和方式的限制,这值得有关专家认真探讨。
允许非国有资金的介入,实际上就是将生态旅游资源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剥离出来,有条件、有期限地让渡给投资方,从事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市场运作。经营权的剥离应该彻底,经营权剥离之后,政府部门应该完全抽身其外,不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而是以一个纯粹的管理监督者和生态旅游资源保护者的身份履行国家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经营权的剥离过程要有科学的评价、规范的运作和严格的监督,防止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
至于允许介入生态旅游开发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除了国内资金外,鉴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对外资也不能例外。但对外资应注意一些特殊性的问题。比如要坚持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要坚持适用中国法律处理纠纷的原则;要谨慎处理某些可能涉及政治或文化敏感问题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意选择真正有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的企业(这点对国内投资者也一样)等等。
5.要重视与国际接轨,同时还要照顾到国情。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的一个潮流,中国也已经挤身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在生态旅游方面号召力巨大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目上,我国目前名列世界第三。但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负担沉重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十分尖锐,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而脆弱的人类遗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wto承诺的逐步兑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多数已经开始进驻中国,并呈现出地点分散、实力雄厚、业务范围广泛的特点。因此,在制定生态旅游专门立法时,还必须考虑国际因素,既要与国际接轨,遵守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规则,又要尽量照顾到我国的国情,维护国家的利益。
(二)加强执法
完善生态旅游立法只是使得我国生态旅游有法可依,而执法则是生态旅游法律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生态旅游法律体系是否能切实发挥作用。
要加强生态旅游执法,首先要依法建立生态旅游执法机构。包括司法部门、行政部门和相关的社会团体。其中,独立、专门执行生态旅游管理事务的行政机关的作用至关重要。该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其次,要建设一支合格的生态旅游执法队伍,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专、兼职生态旅游执法人员,并赋予应有的权限。再次,要严肃生态旅游执法,要落实生态旅游行政执法责任制。最后,要严格按照生态旅游行政执法程序办事。
(三)健全监督机制
生态旅游法律体系是否被切实有效地执行,还需要由监督工作加以保证。监督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的执法情况,特别是行政执法情况而进行。从监督的实效性来讲,又首推行政监督。因此,应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在财务与人事上与监督对象相分离的行政监督机构,制定一部规范监督工作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赋予监督主体明确的监督依据和足够的监督权限。在监督过程中,既要对具体行政行为,还要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既要监督实体内容,又要监督方法、程序。
除了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要确保司法权的真正独立,尤其是独立于行政权,还要相应扩大司法审判的受案范围。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权力机关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各种监督力量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提高生态旅游法律监督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郑本法.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甘肃社会科学,2004,(4).
目前,我国旅游风景区的生态破坏尽管与自身的生态环境脆弱有关,但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更多的是人为的破
坏造成的,而在人为因素中,既有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责任感所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生态安全建设不仅需要经济、管理、技术和伦理道德的支持,尤其需要教育,特别是旅游生态伦理教育这种维持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的直接支撑。
一、教育在支撑旅游生态安全建设战略中的作用
(一)培养生态意识是形成生态安全观念的重要途径
生态意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生态安全建设不仅要有掌握生态科学的专门人才,同时也有全社会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如果忽视内在自觉,即使注重法令处罚,一些工厂或公众也会阳奉阴违,伺机钻法律漏洞,因此必须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水准,促使每一个人都以良好的生态安全道德实践去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二)科学的生态安全目标的建立需要教育的支持和保障
现在先进国家除了以经济指标表示国民物质生活品质,同时也重视文化指标、生态健康指标,以表示国民精神生活品质。其中文化教育指标包括扫盲率、大学生比例、人均年购书经费、音乐人口比重、日均进出图书馆、音乐厅、戏剧院、博物馆的人数等等。生态建设指标包括人均绿地面积、生态认知水平、环保知识多寡、病态率、死亡率、受害率、土壤侵蚀率、空气与水污染率以及大众对自然和动物的态度等等。景区开发方面由于错误套用城市、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开发的模式,导致风景名胜区出现“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现象,使景区的生态环境和原始风貌遭到严重破坏。目前不少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首先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景区无序建设和盲目开发的不协调,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而施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开发方式,造成景区山体、水体、土壤、空气和景观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其次是丰富、独特的风景名胜资源与景区“三化”现象的不协调。一些风景名胜区违反资源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的基本原则,错误套用城市、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开发的模式,把城市道路、草坪、豪华宾馆、宽马路等搬到风景名胜区进行错位式开发,导致风景名胜区出现“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现象,使景区的生态环境和原始风貌遭到了严重破坏。
(三)发展教育可以促使生态安全建设向法制化方向发展
伦理道德、法规制度和科学方法是生态安全建设的3大核心,缺一不可。生态安全建设必需有科学做后盾、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作辅助,如果所有工厂企业投资者均能在生产之前,已充分考虑到防止公害、去除污染,则比起事后才弥补,显然要有效得多。事实上,并非每一位企业家都有此自觉,因而法治力量也不可或缺。而正确的法制观念不可能自发产生,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逐渐转化为自觉行为。
二、旅游生态安全教育的时代内涵
旅游生态安全建设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文化、伦理道德等众多领域,因此,旅游生态安全教育的内涵不应局限于单一的生态环境教育或生态旅游教育,而应在学习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专业技术的同时,要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融人文、道德等为一体,接受更多的旅游生态安全教育。
(一)旅游人文教育
当前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旅游人文教育则受到削弱,以致旅游职能技术教育已成为追求欲望的工具。从旅游专业教育这条规范有序的流水线出来的,往往是失却了人生的价值取向,只拥有知识和技艺、被工具理性所操纵着的单面人,甚至恶性循环似的引起工具理性之异化,诸如旅游高科技的滥用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旅游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区域性灾害,直接威胁到我国旅游产业旺盛的物质基础。因此,如要挽回旅游旅游发展基础的倾颓之势,如要保持我国旅游产业和谐、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就应当重新拾回被纯科学主义教育思潮所淹没的旅游人文教育,使两者得到有机的整合。
(二)旅游生态教育
旅游生态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了解旅游生态系统的性质及规律,重新认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识生态安全在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克服对旅游生态环境冷漠无知的态度,确立旅游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的教育活动。一是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放弃沿袭下来的“征服欲”和“主宰欲”,而应对自然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爱护之意和敬畏之心。二是加强生态忧患意识。随着旅游科技的渐趋发达和旅游生产力水平的高度现代化,导致旅游生态平衡的“失重”,造成资源危机、水和大气污染等。而令人类当需彻底反省和自审,并把这种旅游生态忧患意识深植在未来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心中。三是加强对生态旅游知识的培训。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旅游经营人员对生态旅游知识了解不多,而在生态旅游中,大多数游客都希望同从业人员进行直接交流,了解一些生态旅游方面的基本情况。对生态旅游知识缺乏和不足,势必影响游客对生态旅游的整体感受。增强旅游知识培训,也有利于生态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进一步抓好日常管理和经营。四是强化服务规范的培训。生态旅游虽然要形成自身的个性和风格,以特色来吸引人,但这种特色是建立在规范服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服务,特色就不可能存在。做好规范服务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在服务上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各地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以规范的服务来引导和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三)旅游道德教育
旅游生态安全建设蕴藏着丰富的伦理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道德教育的功能和内涵,注重旅游经济道德和环境道德建设。其目的在于为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持。其基本内容包括:教育公众透彻认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公平与效率这3对辩证关系;培养他们迎接全球挑战所必备的旅游意识、旅游思维和旅游品格;培养他们在认识上完成从“自然之王”到“自然之友”的历史转变,即引导他们以审美的眼光去关照大自然之外形和神韵,在对崇高、壮观、优美的情愫之陶醉和自享中,自然积淀起尊重环境、热爱天地的道德素养,实现珍惜旅游资源之使用和开发的目标;培养他们敬重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权利,用人类特有的博怀关怀它们的生命权和发展权,从它们的生活习性出发赋予其自主发展的广阔时空。
三、旅游生态安全建设意义上的教育支持举措
(一)构建旅游企业生态安全建设应有的素养
一是公平竞争,不仅企业与企业之间应公平竞争,企业对万物也应该表现公平性平等性。旅游企业在生态安全建设上,不仅不能垄断旅游资源,更不能具有凌驾万物的心态。二是每个企业都能尊重客观的规定,而不能有任何自我膨胀,如造成旅游环境污染就需要赔偿,有关各方均应该共同遵守规则,不能任由制造污染的一方狡赖,也不容受害一方私自报复。唯有大家共同尊重客观规则,谋求积极补救之道,才能真正落实旅游生态保护。三是每个企业均应尊重裁判决定,不能以主观成见自以为是,破坏公益权力。环境污染是否已达处罚标准或者公害补偿应该理赔多少,这些均需要通过客观评监过程,必要时则应由司法决定。当前,盲目开发景区有几种力量:一是投机取巧的开发商,把房地产项目搞到景区来,名曰回归自然,其结果是少数人回归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被侵占了;二是各行各业乱建培训中心、招待所、宾馆。许多有钱有势的行业纷纷要求在景区最漂亮的地方、最靠近核心景区的地方,修建培训中心、宾馆、招待所。
(二)教育惩戒并重,强化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进化与生态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生态危机正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为了防止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系统被破坏,避免生态环境危机加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人类必须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和道德的约束来保护自身的生态安全,从生态经济观念中寻找经济发展的空间。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建设事关社会的公共利益,树立全民环保国策观念首要的是增强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让生态道德观念成为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改变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绝非一朝一夕,必须教育与惩戒并重,运用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多种手段方能奏效。一是广泛宣传“生态中国”的发展战略和生态经济观念。以大型宣传教育造成声势,推动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确立环保国策观,明确生态经济建设的法律义务和经济义务。同时鼓励民间社团和群众参与,不断壮大环保和生态经济建设的社会力量。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依法行政,严把项目审批关和验收关,遏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三是以“大环保”、“大生态”观念深化环境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文化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风尚。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防止出现流域性污染以及由环境污染而引起的社会群体性恶性事件。
(三)加强旅游生态安全教育立法
“依法治旅,依法兴旅”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基本方向,随着生态旅游教育的发展,生态旅游教育立法受到重视。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必须进一步推进旅游业法制化建设。一是制定和完善旅游地方法规、规章。要适应WTO有关规则,对我国现有旅游法规、规章进行修订完善。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虽然对生态旅游安全教育已进行了原则上的规定,但尚缺乏单独的全国性的生态旅游安全教育法律性文件,因此,必须根据发展需要制定新的旅游生态教育管理办法和教育质量监督方法,从法律上保证生态旅游安全教育的贯彻落实,建立面向大众的、终身教育的生态旅游安全教育体系,通过生态旅游安全教育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观念和意识,树立旅游生态安全价值观。二是加大旅游执法力度。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旅游教育管理法律、法规,完善旅游教育管理机制,加大旅游生态教育综合管理力度,解决旅游教育行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整治规范旅游教育秩序。近年来,我国对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中重开发、轻保护的行为进行了整治,取得了较好效果。许多著名的旅游景区都针对景点开发中“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现象日渐严重的问题进行了依法整治,加大景区拆迁力度,使景区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
(四)促进旅游生态教育的全民化
现代旅游生态教育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全面的终身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措施。针对其特点,旅游生态教育应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包括各个层次的所有年龄的人的教育体系。只有采取一种综合的、统一协调的教育方法,才使人们理解当旅游生态安全建设这一主题,加强旅游生态文明观,增强“生态中国”国情和忧患意识。从目前来看,生态旅游在突出特色上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在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这些基本原则,贪大求洋,追求豪华,建设上大兴土木,建筑物富丽堂皇,不断与生态旅游内涵相脱离,而且还破坏了当地资源和环境。二是生搬硬套,不切实际。一些地方为了突出生态旅游特色,不是对本地农村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研究,而是采取“拿来主义”,不切实际,生搬硬套,结果效果并不理想。说到底,这些都是特色意识不强和对生态旅游特色理解不够,认识不深的表现,这样开发建设出来的生态旅游产品必然不会受到市场的欢迎。各地在开发建设生态旅游项目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树立起本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形象。如在一些湖泊较多、水域较广的地区,可开展“水乡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欣赏水生植物、野营、野餐和四季垂钓等。此外,温泉、花木、瓜果,甚至农村的一山一水,一村一街等都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有效资源和载体,只要肯挖掘,生态旅游就一定能在特色和创新上取得更大成绩。生态旅游很重要的一条还在于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各级旅游部门要反复帮助当地农民认识、理解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追求的不是豪华舒适的饭店设施,而是彻底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让居民树立起“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就是资源”的思想观念,在生态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上狠下功夫,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系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