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2 14:58: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劳动教育的价值根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爱国教育:通过“新生军训活动”“烈士扫墓活动”“学雷锋活动”“国庆活动”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意志,提高学生的自理和自律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2、规范教育:通过“开学第一次校会和开学第一课”、“每周升旗、班会”、“法治教育、预防电信诈骗、禁毒、校园欺凌”、“每月防震消防演练”、“三爱、三节”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学生规范规则教育;使学生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和爱惜水电粮食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明白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守纪律有诚信讲文明懂礼貌的贵中学生,例如咱们上学年学生就餐站队说话的少了,队伍站的好了;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等良好习惯。规范教育是我校今年工作的重点。
3、感恩教育:通过“烈士扫墓”活动使同学们记住沉痛历史教训,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重阳节”“教师节”“家庭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感恩我们的父母、老师和一切帮助我们的人。
4、励志教育:通过“励志演讲”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斗志,形成了明确的目标,树立了坚定地信念,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努力拼搏。通过“诚信教育”,让学生明白了诚信,诚是为人之本;信是立身之道,诚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通过“体育运动会”、“校园艺术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发扬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引导青年学生加强文化道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是与应试教育的“选拔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的。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才有前途,而当工人、农民就没有前途,这种认识有悖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据说当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老人家回答说:“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杜鲁门的母亲认为当总统和挖土豆同样令人骄傲,这种见解实在难能可贵。当然,“望子成龙”并没有错,但什么是“龙”则有待于正确认识。能上大学,当大“官”,发大财,固然是龙;而当一名普通的工人、农民,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也正是龙的传人的本色吗?
二、全面性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是与应试教育的片面性相对立的。它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当前,大家都比较重视智育,而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则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特点要求家长既要重视智力因素,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要认识到,智商高只是成才的基础,情商高才是成才的关键。
三、发展性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有潜能的,要开发学生潜能就必须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否则,潜能的开发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目前教育体制强调的是统一,这种统一的“模具”培养出来的孩子有脑不会独立思考,有嘴不敢说出真话,说出来的都是大人认可或想听的话。因此,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儿童敢于打破传统的统一,学会独特思维,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四、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和家长做到三点:首先要认识到,儿童是一个权利的主体,一个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因此,要认真听取并尊重儿童的意见,不能把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儿童,更不能体罚儿童;其次,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儿童,善于激发和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孩子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再次,要承认儿童之间的个性差异,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以弥补自己之不足。
五、开放性
素质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内和课本,而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空间,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途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因此,家长要密切与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多带孩子外出参观访问、野营或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和社会。
家长要处理好实施素质教育的三个关系
一、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家长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不要重智育轻德育,不能培养高分低能的孩子。
二、全面发展和学有特长的关系
全面发展是学有特长的前提和基础。即使孩子有一技之长,没有“全面发展”作扎实根基,就很难有继续发展的后劲。所以,应该让孩子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习某种技艺。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2) 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 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 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二、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2)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怀特海曾经指出,数学是真、善、美的辩证统一。一个正确的数学理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真;数学理论不管离现实多远,最后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数学的善;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数学的美。
而这些观点在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
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
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二)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2、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美之教育途径。
在科学美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其中包括:科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探索科学规律获得的愉悦,科学思维方法的美妙等诸多方面。科学美的发掘,可以通过种种渠道进行,包括视觉上的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讶美”,证明技巧运用中的“机智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的“实用美”,撰写小论文时的感受到的“创造美”。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作为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数学美。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审能教育才有意义,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数学美之教育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展示美,二是应用美。其具体探究途径如下:
1、展示隐含的美。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23-02
一、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创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一个国家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想要在国际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就需要在教育中应用各种教育手段,从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对个体而言,也只有不断开动脑筋,坚持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有人说:创造力是少数天才的私有物。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说:“迄今为止获得的最有意义的认识之一是创造力再也不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分布于整个人口中间,即每个人身上都蕴含创造力。”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凡是孩子原先不会的,现在会了,就是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了,就是创造;凡是在自己和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创造。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任何一个儿童都有创造力,只是需要去发掘它并使它得到发展。小学生那稀奇古怪的念头中就有不少创造成分,教师、家长要培养得法,使小学生的创造力得以挖掘、表现、提高。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及以后进入社会发挥创造力有很重要的影响。
培养创造力的途径有很多,本文仅就家务劳动来谈谈创造力的培养。
二、家务劳动在培养创造力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家务劳动素来被认为是绝对的家庭琐事――婆婆妈妈、琐琐碎碎,在所有的劳动中,可以说是最不上“档次”的。同时,因为家务劳动的受益者是劳动者自己及家属,所以被认为与社会无关。当中国人谈到家庭妇女甚至家庭“妇男”时,多少带有一些不屑的神情。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们普遍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而其他方面的教育则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家务劳动教育更是被许多家长所忽略,从而导致了孩子劳动意识淡薄、动手操作能力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是,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其实让孩子从小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共同发展。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曾对波士顿地区的450名少年儿童进行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前者平均收入要比后者高出20%左右,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可见家务劳动对孩子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具体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增强孩子的智力方面,家务劳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智力
小学生的大脑正在发育中,家务劳动能调动孩子的多种器官,促进大脑产生丰富的神经联系,激活大脑的活动水平与能力。为了快速有效地完成家务劳动,孩子还需要动脑筋,所以,家务劳动还有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由于家务劳动主要是一些体力活动和家庭琐事,孩子还可以在劳动中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从而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二)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并且给予充分的营养。儿童时期,人的右脑发展得比较快,这一时期让孩子及时参与家务劳动,活动他们的左右手,对右脑进行及时的开发,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因为脑科学家研究证明,右脑与创造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孩子在家务劳动的实践操作中还会得到一些启发,发现问题并引起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8岁的女孩吴超是我国年纪最小的专利申请人,她发明的“方便蚊香灰盘”与“共热分隔锅”就是在家务劳动中碰到问题后,为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而创造出来的。
(三)发展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想象
儿童时期,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也是想象力形成的时期。 “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发展得越好,创造性思维也会发展得越好。在家务劳动中,小学生常常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编织这个世界,在假装游戏中想象或编造出他们听过、见过或做过的情节。于是收拾整理洋娃娃的时候,他们就会展开想象,让大的洋娃娃当妈妈,四周放着小的洋娃娃当孩子,甚至还有睡觉的床,吃饭的用具等等,都围绕着这个“娃娃之家”摆放。
(四)家务劳动对孩子的其他方面作用
小学生需要做的家务劳动,主要是收拾玩具、叠被子、洗自己的袜子、扫地、拖地、擦拭家具、饭前摆放碗筷、洗碗等等,都需要手、眼、脑、身体共同参与、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完成,所以家务劳动锻炼了小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孩子在参与操作洗衣机、参与择菜、摆弄碗筷等家务劳动的过程中懂得一些日常生活知识以及相应的科学知识,开拓了孩子的知识面;家务劳动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比如洗碗时,边洗边玩边观察,发现筷子漂浮,勺子下沉,于是就发现了沉浮现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让孩子外出买东西,比如买点葱、蒜、盐、烟等等,买东西不仅使孩子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还可以增长孩子的社会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运算能力。
综上所述,很显然,家务劳动对小学生来说,是增知识长见识、开发智力与创造力潜能的最简便易行的途径。
三、在家务劳动中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力,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发挥出其创造力。环境对创造力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学校、社会的力量不可忽视,家庭的作用也不能低估。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开始受到家庭这一环境的影响,家长的教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对于家务劳动,家长一定要明白,不是家务劳动需要孩子,而是孩子个性发展需要家务劳动。
在家务劳动中,家长如何创设条件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小学生对劳务劳动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只有让孩子对家务劳动产生兴趣,他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才会在劳动中不断开动脑筋,最终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培养孩子对家务劳动的兴趣,需要家长做好以下几点:
1.为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
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家务劳动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改变单纯追求学习成绩的错误观念,在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的情况下,让孩子参与、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务劳动,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只有让孩子参与劳动,才能在劳动中体会到快乐、满足,继而才能产生劳动的兴趣。对于孩子在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家长不要急于帮助解决,更不能代劳,剥夺其动手的机会,应当有意识地启发孩子多动脑子、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并探索出新的解决办法。
2.父母的榜样作用
常言说“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孩子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是小学生最亲近、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要孩子对劳动感兴趣,首先家长自己要热爱劳动,在劳动中充满快乐,因为家长的喜怒哀乐对于孩子来说感染力极强。而且模仿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当孩子能模仿大人扫地抹桌时,他也同样会模仿大人其它的行为方式,如语言、生活习惯和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方法。由于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们的模仿是没有选择性的,父母的一些坏习惯、不文明语言,甚至不良行为都可能被孩子效仿。如果家长一边干家务活一边发牢骚,孩子就无法体会到家务劳动的快乐,相反,还会让他们觉得,家务劳动是一种连父母都不愿承担的负担。即使父母有时讨厌做家务,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牢骚。做家务时可以放点音乐、哼哼歌。总之,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
3.及时鼓励、表扬
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说:不会做时抢着做,能帮忙时不肯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家长引导不当,当孩子有效完成家务劳动时,没有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而家长对孩子完成工作的评价和反应,会直接影响孩子对待家务劳动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努力劳动的价值,希望他们能从中获得成就感。所以,只要他们付出努力,不管结果如何,家长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一声“谢谢”,让孩子产生劳动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不要用劳动作为惩罚手段
在学校,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们普遍喜欢将打扫教室作为惩罚的手段,并视错误程度,决定惩罚的期限,有的一天,有的一周,有的甚至一个月;在家里,孩子犯错误后,有的家长也喜欢用劳动来惩罚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强化下,孩子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对劳动充满了厌恶感。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做个宽容的家长。孩子的生活经验有限,动手能力也有限,所以,有时孩子的劳动会给父母带来一些麻烦,甚至“帮倒忙”,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不能把眼光放着劳动的效益上,而应该看到劳动对孩子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上。
其次,做个聪明的家长,给孩子提供有利于创造活动的家庭氛围。买玩具时,可以买成套的医生用具、厨房用具、娃娃家系列用具等等,最适合过家家,而且孩子在玩耍及收拾这些玩具时,有利于展开丰富的联想。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家长还应该做个聪明的合作者、指导者,给孩子讲讲有关这些家务活的常识,如择菜时介绍各种蔬菜的营养,收拾房间时讲讲分类的好处和方法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还可以减少劳动的乏味感。
最后,做并欣赏着。刚开始参与家务劳动时,孩子往往是把家务劳动与游戏混为一谈,他们感兴趣的是劳动过程而不是劳动结果。他们愿意洗手绢是因为可以玩水,愿意择菜是为了揪菜叶,他们满足于操作工具或摆弄物品。家长要接纳孩子对劳动的这种态度,并努力做一个欣赏着。比如孩子常常拿家庭用品做道具,常常在劳动的过程中“花样百出”,比如洗碗时,把大小不同,高矮不等的碗、盘子排队放好;饭前摆放碗筷盘子时,一时摆成圆形,一时摆成长条形,一时又摆成个三角形;洗袜子时,泡泡也在他们手中千变万化。小学生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他们在做家务时,往往不按大人的习惯,新招迭出。全家人要善于鼓励小学生表现出来的的新异性,并一起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使他产生自豪感。
总之,创造力的发展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应该重视小学这一时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家长应该注意发现孩子的创造力萌芽,保护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持续和发展。如果不善引导,甚至过多限制、束缚,让孩子失去创造的机会、条件和信心,那么,他们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他们就只能在模仿顺从中长大,最终很可能成为一个平庸的、缺乏独立见解的人。
参考文献
[1]董翠艳.家务劳动教育切不可忽视[J].教育研究,2006,7.
[2]黄永兴.小学生家务劳动调查报告[J].教学与管理,2004,8.
[3]马文会.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J].家长,2006,2―3.
[4]于瑞.参加家务劳动有益孩子成长[J].新农村,2004,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18-02
教育从产生的那天起就注定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当前的教育形式正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具有创新意识、高度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社会教育家关注的焦点。智育从传统教学开始就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有着深厚的根基,其被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德育已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教育界也正在倡导“德育领先”;体育锻炼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磨砺人的意志,在全民健身的宗旨下,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因为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与生活实践接触最紧密的劳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然而,美育却被忽略了,没有得到与其社会价值相应的重视!
我们常常谈论人文精神的“真、善、美”和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艺术美的理论中也常会出现“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问题。爱因期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一个正确的数学公理、定理,可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数学的真;数学理论即使离现实多远,也总能找到它的实际用途,体现其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数学的善;伟大的希尔伯特曾说过:“数学中每一步真正的进展都与更有力的工具和更简单的方法的发现密切联系着”,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建立这些理论时体现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数学的美。遗憾的是,这些观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举国上下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数学美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得到充分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中已提出了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这就是数学美学,这种功能将长久以来人们对数学的追求转化为对完善的追求,对和谐数学的追求。
一、数学美的表现
美,是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的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鲜明性和新颖性等特点。数学作为精神产品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数学美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
1、简洁美
在数学界,人们普遍认为朴素、简单是数学外的在形式,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是其至美。欧拉公式:V-E+F=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在数学中,像欧拉公式这样形式简洁、内容深刻、作用很大的定理还有许多。比如:
圆的周长公式:C=2πR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
正弦定理:ΔABC的外接圆半径R,则 等,这就是数学的公式之美。这种简洁美,用几个定理是不足以说清的,数学历史中每一次进步都使已有的定理更简洁。
2、和谐美
欧拉公式: ,曾获得“最美的数学定理”称号。和谐的美,在数学中多得不可胜数,如著名的黄金分割比 ,即0.61803398…,维纳斯的美被所有人所公认,她的身材比也恰恰是黄金分割比;著名的菲波那契数列{an?},定义如下:
a1?=1,a2=1,
当n≥3时,an=an-1+an-2
将“黄金分割”、“神圣比例”的美称给数学都受之无愧。
3、对称美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空间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圆是中心对称圆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圆也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梯形的面积公式:S=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其中a是上底边长,b是下底边长,其中a?1是首项,an是第n项,这两个等式中,a与a1是对称的,b与an是对称的。h与n是对称的,这是数学的对称之美。此外,数学还有自身的奇异突变美、创新美、统一美等。数学的发展深受美育思想的影响,使得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二、数学美的功能:
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美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培养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2、启发探求真理的思路;
3、检验真理;
4、寓美于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以美启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美的教育途径
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做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数学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体现美育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数学美的教育途径需要先展示数学隐含的美、进一步挖掘数学美、再创造数学美、最后将美学原理应用于解题实践。
数学美育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将会愈发重要,数学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实施数学美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马忠林.数学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自然科学教学的最大区别是其带有鲜明的审美教育功能,而只有充分发挥其审美教育作用,才能真正体现人文学科的教育价值。所谓审美教育即美育。语文教学的文学作品为了追寻美学的表现,在语文教材内选取了众多文章及文学素材,学生透过学习语言文字,积攒了充足的语言素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展现出语言文字之美。语文素材丰富了艺术形象以及文学语言,乃至美好的意境,均展现出较大的审美价值。透过反思语文教学的现状,当前我们应当找出更加合理的语文教学体系。在未来的实践当中,需要将语文教学当作美学的载体,其中不但包含了文学状态的精美表现,也具有教学形态的审美体现。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指透过文学艺术和其他审美概念对学生采取的美德教育,而且结合学校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令学生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欣赏美、体会美、创新美,并以此为根基让学生追寻真、善、美,抛弃假、恶、丑。让学生变成富有知识、智慧、技能乃至审美的人才。大学语文归于文学,文学最根本的特点则为审美,大学语文传授应当依照文学特征进行。在多媒体等方式愈发运用于课堂后,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生动性,可是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同样都属于教学方式的一种,能够提高教学审美效果,但无法取代文学教学需要具备的审美性。身为大学语文老师需要将文学的审美明确化,文学教学具有心灵化、个性化。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学,老师均需通过具有深度的思想、具有个性的语言、自由的教学方式,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游于文学的海洋中[1]。
二、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内容调动学生追寻美、热爱美的情感及愿望,培养学生体会美、感受美、缔造美的能力,带领学生构成正确、崇高的审美理念以及审美情趣。与其他方式的教学对比,审美教育位于从属位置,重要性却毋庸置疑。当前高校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内容均十分优美,所以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十分有利。以美育对于语文教学而言,美育能够培养人的情操、陶冶人的内心、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语文教学需要通过美来吸引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美育。不具备美育的教学则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教学。教学的本质为建立人在道德以及科学文化方面的素养,打造出全面的人才,最终展现出人类的美化。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审美教育,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符合当前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所需,乏味的理论已经无法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激情。美育方式能够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碰触学生的内心世界,令其可以快乐地接受知识,提升分辨善恶、美丑、真假的能力。美可以让人们的内心更加善良、纯真、端正,人的内心与外表应当相结合。一味追寻流行,只能体现出内心的空虚。对于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而言,美育变成道德教育庞大的力量,打造出青年学生崇高、善良的内心。以学生的智力构造而言,人的智力因素包含了对于观察、思维、想象、记忆、实际操控等方面的能力。对大学生而言,智力的发展应当采用形象思维,以此为根基开发抽象思维,只有形象思维愈发丰富,抽象思维才会更为发达,这不仅属于认识方面的规律,也属于教育方面的规律。审美教育能够透过感知层面的美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长期处在快乐的氛围中,从而提升自身的观察以及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在治理结构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提升人才成长的速度[2]。以语文教材特征而言,广义来讲,语文也属于文学,具备了文学的特征。文学作品是依照美的规律打造而成的艺术品,通过对大学语文教材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绚烂的世界,将审美的对象提供给人们,成为人们审美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学需要透过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当做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方法,从而将所有语文教学过程当作对学生给予审美教育的过程,在语文教育中展现出美的方面。
三、高校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现状
(一)在选择教材上,还不能完全摆脱中学语文教育的模式语文是十分重要的沟通工具,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的工具性能以及文化熏陶的力量均十分主要,工具与人文特征的良好结合才可以令语文的内涵更为完善,在教育中的作用才更为完整。可是因为我国特殊的国情以及原本教育氛围的影响,在选择教材上,还不能完全摆脱中学语文教育的模式。这体现出高校选择的教材大多为提升学生基本知识、技能以及职业考核有关的类别,可以提高学生思想方面以及个人修为方面的内容则较少出现在高校教师及学生面前,其实也只有这一方面的内容才可以加快学生前进的步伐,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在教育内容上,从欣赏美转移至传授知识汉语语言乃至语文知识的传授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通过我国目前高校语文课程教学的分析,教学内容大多数把重点摆在内容讲解以及知识点的不断记忆方面,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对作品深处的体会仅处在表层,并未触及到其核心部位,语文教学也并未具有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求真、求善、求美的效果。教学内容中,将对美的重视转移到传授知识方面,成为高校语文教学错位的体现,从而令学生对学习语文毫无兴趣。而在为人方面,则体现出欠缺公德心、自私无情。体现于写作方面,则在文字方面毫无真实情感。
(三)教学教法中,情感教学在总体教学中较为模糊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相结合,才可以打造成语文课程教学的所有内容。对于高校语文教学而言,不但在选择教材方面、取舍教学内容方面均将对学生的熏陶给予忽略,在教学方法上也产生了错位。有的机械化教学形式把学生的理念束缚于技能、对策、方法的寻求中,而对文章的非功利性质的传授则并不重视,导致学生由一个内心鲜活的人,演变为只知道在语文课程里获取对其有利的内容,成了本末倒置的状况。语文学习不但是在学习语言,还属于了解文化现象以及人类文明进化史的过程。刻板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将灵魂中的困乏状态得以转变,在高校语文老师和学生追寻成绩的另一面,失去了对所有美好事物以及情感的体会。当学生无法感受作者写作目的以及内心体会时,写作的价值也随之降低,这则属于在浪费知识资源。
四、提高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对策
(一)依照语文特征,寓美于教学
1.开发和运用蕴含在文章内的美育资源文章内的美五彩缤纷、十分丰富。在《我的空中楼阁》中,则展现出优美的景象。通过对“眉黛似的远山、苍劲的山谷、隐约可见的小屋等”清新雅致、唯美绚丽的风景图的描绘,均让人体会到回归自然的欢乐、幸福之感。在《都江堰》中,将都江堰中水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展现出生命之美、摄魄之美。在教学当中,这些令人欣喜的美感具有充分的生活哲理性,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让精神为之振奋[3]。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打造教学情境以及氛围,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诵,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便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审美而受到自然美的熏陶,以此调动学生发现美、打造美。
2.感受教材内的语言美教材中大部分课文均是文字优美、受人传颂的佳品,包含着丰沛的语言美,应当在学习中进行开发。在《荷塘月色》内,通过一些动词,展现出月色梦幻般的奇景。在《再别康桥》一文中,不断运用叠字,从而加快了诗歌中的节奏感,犹如肖邦的小夜曲一般带给人梦幻的体会。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感受美、体会词句、分析语句的意义所在,持续提升欣赏语句的美的能力。
3.鉴赏文章内的人格美“文学即人学”,学习语文就要从中感受作家的人格力量。在《荷塘月色》中,文章极为优美,朱自清内化在荷塘月色中的人格美,恰好是对学生人格升华的绝佳内容。
(二)学校需将审美教育当作教育理念,融汇在高校教育当中
1.开办文学作品欣赏选修课,重视文本阅读书本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能够指引学生进行阅读,比如外国名著《复活》《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等,比如我国著名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家》《围城》等,通过阅读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审美能力。并且通过多媒体技术设施,打造选修课,以便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名篇名著进行欣赏,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对于审美教育而言,有利于提升学生分辨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将欣赏品味提升至一定的水准[4]。
2.建立健康、美好的校园文化,实施大学生审美教育学校需要不断探寻第二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进行一些文学沙龙、诗歌朗诵、文化艺术节、校园网站等活动。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文学方面的讲座。并且鼓励建立一些社团组织,透过不同平台将具有不同经历、专业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展现出自身的优点与特点,从而符合所有学生成才的心愿。
3.以艺术教育作为重要方法及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来自生活,在学习生活的过程,美育更加融入其中,比如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均存在美育的效果。比如在《二泉映月》中,盲人音乐家阿炳通过清泉将生命中的孔窍打通,让我们感受到流动的泉水,体会到阿炳对生命以及自然的热爱之感。只有打造出审美环境,给予充分的审美空间,才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令其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展现出审美教育,还需要注重目前社会以及现实,注重当前关注的问题,注重目前语境对学生的影响。大学语文教育不论融合了哪种教学理念,最终都是为了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内在能力应对繁琐的问题,在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乔丽彩.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管理.2014(10):229.
[2]牛江涛,李洪义.浅谈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J].大舞台.2011(03):162-163.
一、道德教育概念的困惑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育究竟是什么,至今人们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概括起来在我国对德育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二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四是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四种理解都是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这是第五种理解。道德教育包括的内容如此之多,真是一个“大德育”。有人形象地说,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到头来,德育什么东西都不像。就连我们从事德育研究的人员也最终不知道什么是德育,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的第一线,他们大多数没有德育理论的功底,理论上的困惑使他们在实践中茫然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对道德教育概念的模糊,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更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人认为“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是将社会思想道德、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人的品德,是促进人的品德社会性发展”;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有人认为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还有的学者认为“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德育实质即信仰及信仰教育”。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困惑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在德育中过分强调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人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学生“德”的素质培养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中,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受到一定抑制,再加上目标统一,缺乏层次,没有选择自由度,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符合社会共性道德规范要求,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批判精神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被忽略。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方式,也影响到教育界,从而产生了教育上的“平均教育”模式,甚至忌谈个性。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恰与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目标相悖,与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目标相悖。
我国的社会转型始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革以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单一制,在经济方面是一体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也是以国家组织形式下的“行政一体化”的结构体制。在单一体制下,人们的观念也比较单纯,思想容易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单一制,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多样化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突出特点。
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人们价值取向的根本变化,一元化价值取向让位于多元化价值取向。一元化思想在价值观上就是整体本位,服从组织的观念。现在这种价值观在逐渐淡化,因为社会的发展已走向多元化,因而出现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这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浸染上浓重的经济色彩,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功利性价值取向突出,利益意识强化,这就势必引起青少年学生从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向“重利轻义”观转变,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四个突出特点:即兼容性、主体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在个体中的反映。
社会的变革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道德教育模式就要变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个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仍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势必造成道德教育的困惑。我认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道德教育,其价值取向是:生活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即首先是有生活能力的人,再到有个性的人,最后是社会需要的人。这种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出这样的几个特点:一是强调学生品德培养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相结合。即强调在共性基础上发展个性,促进多样化的个性社会化,使个性有深厚的根基;在发展个性时,重视学生个人起点阶段的优势潜能,充分展示个性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所规范制约,要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二是突出了对学生的主体性精神的培养。只有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才可能是富有远大理想、宏伟抱负的现代人,才可能对社会、国家、民族富有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积极发挥,其独立思考、开拓精神、创造能力便可能受到压抑,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固守教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徘徊观望,成为时代大潮中的落伍者。其三,德育目标充分体现个体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学生的个体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能过高、理想化,也不能迁就学生。其四,道德教育应有适应性、超越性和创造性价值取向。不可否认德育既有为社会培育适应性人才,并为社会服务,具有工具价值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讲,德育应是一种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一种以发展人、提升人为宗旨的活动,德育不仅应根据现行社会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还应根据人的发展要求、未来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因为教育的周期长。德育不仅要求学生从前人那里去继承传统美德,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强调开拓未来的新质,真正实现发展人、提升人、创造人。
三、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困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跨;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历史,又是人类优秀历史文化不断继承发展的历史。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经历千百年的积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把传统道德的精华现代化,做到“古为今用”,又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难题。
传统道德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这是因为传统道德教育是驾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通过传统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继承、发展和延续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源泉和动力。同时,还可通过传统道德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一种深邃的价值体系和人生启迪,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传统道德的内容很多,主要有爱国、反抗外族侵略、反对民族压迫、心忧天下、持操守节、威武不屈、勤劳俭朴、勤奋好学、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区分义利、提倡忠孝、刚正不阿、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尊老爱幼等等。传统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立志乐道、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等。然而,我们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剔除糟粕后的精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再也不存在丝毫的封建阶级的烙印,也并不是我们无需加工的现成快餐。相反,它仍然需要联系实际,在内容上进行积极的转换,把传统道德现代化,以此当作我们时代精神的源头,发展我们的时代精神,但目前这项工作我们做得还不够。
四、道德教育内容的困惑
由于对道德教育含义和本质认识的分歧,造成道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据我们对《教育学》和《德育原理》教材和著作有关德育内容部分的初步统计,涉及到的道德教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五爱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情操教育;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力国情教育;科学无神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二十多项。真可谓名目繁多,目不暇接。还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公平;叶澜先生认为,针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道德教育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各项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五、道德教育实施的困惑
在道德教育实施方法上,我国以说服教育法或说理教育法为主,实际上是强制灌输。灌输教育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其基本前提是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一元化逐步让位于多元化,传统的说服、灌输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的需要,这种方法在教育中很难使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再加上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的不一致性,教师说的与社会上人们做的不是完全相符,中小学生在道德两难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道德教育实效差就不难理解。
在道德教育实施的途径上,我们过分重视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甚至有人认为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这是不对的。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应该充分发挥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整体功能,说服教育法、价值澄清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此外,榜样示范法、观察学习法、道德实践活动法、自我修养法等也要广泛应用。其中,道德实践活动法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这是因为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德育本质是育德,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若缺乏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学生的道德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无法养成。所以,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由知到行转化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
注释:
[1]持该观点的资料很多,如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88页;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15页;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9页。
[2]这种观点多见于教材:《教育学》和《德育原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230页;睢文龙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45页;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333页;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97页。
[3]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92页;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12—113页。
[4]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16页;国家教委1995年2月27日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
[5]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86页。
[6]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105页。
[7]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3页。
[8]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12页。
[9]扈中平等:《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0]刘忠勋:《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1]余玉花:《社会转型期观念的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8期。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其中包含了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黑格尔通过论述客观精神的自我运动过程,阐释了如何实现人的合理的存在方式,即作为“伦理”的存在。伦理是人的本质规定性,指的是个人意志与普遍意志的统一,个体只有作为伦理实体的成员,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解放。黑格尔指出最高的伦理实体就是国家,个人的伦理性体现在成为国家公民,培养公民离不开教育,因此教育是个人精神成长、获得自由的中介。
一
黑格尔说,“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法是作为理念的自由”。就是说,个人不断走向自由即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社会形态(“法”作为社会形态的标志)走向最高阶段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完善是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个人合理的存在方式即主观意志与客观规范的统一,其最高阶段就是伦理。黑格尔的“伦理”不同于道德哲学上说的人际关系的事实与规范,而是指构成价值合理性根据的社会关系体系及其客观秩序。即群体共同意志和民族习俗风尚,“伦理”是“抽象法”和“道德”两个环节的辩证统一。“抽象法”是客观性环节,即抽象的自由意志最初在占有和交换外在物中维持生存,确正,自身,但它是缺乏主体意识的自我,因为外在物是偶然、不定的,面临争夺和消耗的,自我在外在物中无法建立完整的自我。“道德”是主观内心的法,它是个体内心的自我反思,它战胜了对外在物的依赖。但道德单从主观普遍性出发,缺乏客观规范和制度作为衡量与评判,还不具备现实性。“伦理”才是个体合理的存在方式,它是个人主观意志与群体规范和制度的融合,伦理表现为民族“风尚”和国家共同意志。个体自由只有以伦理的方式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伦理”有三种形式,首先是“家庭”,家庭是个人伦理本质的出发点。家庭具有“朴素”的普遍性。“在这里个人把他冷酷无情的人格扬弃了,他连同他的意识是处于一个整体之中。”家庭的规定是“爱”,“爱”让人“意识到我和别一个人的统一……我不欲成为独立、孤单的人”,家庭是父母放弃各自独立而结合成的一个实体,子女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具有同一性的伦理形式之中。但因为“爱”是主观、偶然的感觉,缺乏理性的支撑,所以家庭只是“朴素”(不稳定)的伦理实体,而子女在家庭中也不可能获得完整和成熟的自由。子女长大以后离家独立生活,也就是进入第二个环节“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对于个人的意义在于使个体具有了独立的实在性,其标志就是个人权利。市民社会是“需要的体系”,是个体为私利而战的角逐场。在市民社会中,“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以及自然必然性与任性的混合体来说,他是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在为私欲劳动的过程中,个体仍具有潜在的普遍性,那就是劳动中的协作与联合,人们必须面对共同的劳动资源,以及产品交换的需要都使得“普遍性在就在于这种满足跟别人的需要和自由任性的关系中,肯定了自己”。“国家”是伦理的第三个环节——个体只有在国家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个体无论是处于朴素同一性的家庭,还是作为为私己欲望而战的市民,都不是充分的具有普遍性的自由。只有两者的辩证统一才具有合理性,即自由的权利真正得到实现。所以个人的合理的存在方式是成为国家公民,黑格尔指出:“国家是具体自由的现实;但具体自由在于,个人的单一性及其特殊利益不但获得它们的完全发展,以及它们的权利获得明白承认。”作为国家成员是个人的最高义务,因为人的合理存在只有在国家这一伦理实体中才能实现。
二
如何理解“伦理”是个体合理的存在方式?从伦理的形成上看,作为群体风尚和制度习俗,伦理是人类的共同创造。黑格尔区分了两种规律,即自然规律和法律,自然规律是“在我们身外的,我们的认识对它们无所增益,也无助长作用,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如此而已”。而“法律是被设定的东西,源出于人类”。与服从自然规律不同,每个人都有衡量法的尺度,并不因为法的事实就承认它,而是要求法符合人们内心的共同标准,这表明个体的自由意志本质上属于实践范畴,作为伦理之内容的制度、规范本质上是人类自我立法,它的合理性也是在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而不是像自然规律一样外在于人的意志。由此,伦理实质上是历史形成的人类共同意志,它就是人类自由意志的体现。个体以相互间的差别构成为伦理国家的具体内容,伦理就是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合理的社会交往关系。也正因为这样,伦理又不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意见,社会关系结构一旦形成,就不由个别人掌握和决定,它的发展表现为一定的客观自主性。
从伦理的内容上看,首先,伦理是个体自由意志的构成性条件。我们所以能产生自由意志必定有一个前提,即接受自我所在的界限和框架,离开了这个界限或框架,我们不可能产生完整的自我意识,因为我们不知道“我是谁?”。正如黑格尔学说的当代传人查尔斯·泰勒指出:“知道我是谁,就是知道我站在何处。我的认同是由提供框架或视界的承诺和身份规定的,在这种框架和视界内我能够尝试在不同情况下决定什么是好的或有价值的,或者什么应当做,或者我应赞同或反对什么。换句话说,这是我能够在其中采取一种立场的视界。”伦理作为自由意志的构成性框架,就是指历史的,先在于个体、群体共同的价值背景和生活方式,是我们认识自己并进行价值选择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们是先通过接受教育或其他方式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和价值立场,才能谈得上自主的活动,而这种影响一定是来自我们所在的群体例如家庭、社群的。个体对自身所在的社会空间无法选择,只能发现,所以群体性是自主选择的出发点和前提。在黑格尔看来,国家和社会在逻辑上先于个人。尽管现实历史上个人要先于国家诞生,但作为国家和群体的一员是个人社会性的先在基础,是个体自由的构成性条件。黑格尔实际上通过“伦理”强调了个体的“群性”。
其次,伦理是对个体自然本质的超越。在黑格尔看来,“理性的目的乃在于除去自然的质朴性,其中一部分是消极的无我性,另一部分是知识和意志的朴素性,即精神所潜在的直接性和单一性,而且首先使精神的这个外在性获得适合于它的合理性,即普遍性的形式或理智性。只有这样,精神才会在这种纯粹外在性本身中感觉自己安若家居”。所以黑格尔谈到的人的自由有两层含义,即自然的自由与伦理的自由,伦理自由是一种外在于个体特殊性,人类普遍享有和通过共同生活发展起来的应然人性,它表现为对“自然质朴性”——即自然性的克服,也就是把人从消极的无我状态,即对家庭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同时使个体融入到普遍的社会群体之中,通过国家制度协调劳动分工与分配,克服市民社会自私自利、你死我活的争夺,使个体成为统一的社会有机体的一员,即国家公民。公民是个体具有必然性的存在方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单纯的自然人性其特殊性将会带来自我膨胀、排外、冲突和解体,个体间缺乏认同感,社会道德呈现价值相对,邪恶乘机滋长,最终将形成一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而单纯的普遍性又将带来专制、教条与僵化,其代价是削足适履和牺牲发展的多种可能。因此,伦理的合理性就在于通过对特殊性的扬弃(保存和超越),普遍性获得了自身的活力和权威性,个体自由也能得到具体的实现。而这一过程就是人类通过在共同生活的历史传统中,在具体的人类活动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动力,做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正如克莱斯·瑞恩所说:“真正的普遍性并没有与历史中的特殊事物分离。因而我们是这么看待普遍性的:人类只有通过它的具体形式才能意识到它。”通过融入普遍意志包括制度、民族风尚,个体超越了片面的自然性,获得以人的方式存在的更高价值。这里包含着黑格尔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在市民社会中充斥着的阶层对立和资本竞争使人愈益片面和冷漠,人人追逐欲望的满足,个体看似独立自由,实际却被当作物和把他人当作物,成为劳动资本和欲望的奴隶。黑格尔强调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区别,正是要求在国家这一伦理实体中,通过制度力量约束劳动的欲望本质,使公民不被劳动所异化,成为劳动的真正主人。并通过规定具体、普遍的个人权利与义务,使个体提升自己成为具有普遍性的存在,获得人的应然本质。
三
伦理作为对人的自然本质的超越和提升,实现的重要中介就是教育。黑格尔指出,教育本质上是伦理教育,“教育学是使人们合乎伦理的一种艺术,它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它向它指出再生的道路,使他的原来天性转变为另一种天性,即精神的天性,也就是使这种精神的东西成为他的习惯”。黑格尔的伦理教育思想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必须培养理性对主观欲望的自制;二是培养儿童遵从客观规范和作为群体成员的意识,去除儿童纯个体性;三是教育的开展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和传统经验,反对脱离现实与历史根基的理想化的教育设计。
伦理教育首先必须培养理性的自制能力,即对本能和欲望的自制。黑格尔指出,(教育)“这种工作反对举动的纯主观任性,反对的直接性,同样也反对感觉的主观虚无性与偏好的任性”。“任性的含义指内容不是通过我的意志的本性而是通过偶然性被规定为我的。”黑格尔所指的任性即把自然欲望的满足当作自由,把教育当作实现物质欲求的工具,教育的功能相应的就是传授技能,教人获得实际效用。它把人的生物本能和偏好抽取出来作为生活目的,形成享乐的自然自由观,个体实际受到外物和自身欲望与偏好的奴役。这是对自由的误解,这种教育培养的是尼采所说的“末人”——“曾是猿猴,可现在的人比如何一种猿猴更猿猴”。黑格尔说:“应该怎样做人,靠本能是不行的,而必须努力。”人之为人,在于他不仅具有自然的本性,而具有“第二天性”即人的伦理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应然人性所在。它是通过理性对欲望的自制实现的,教育就应当使人从自身的自然性中解放出来,从对外物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黑格尔认为克服任性主要在家庭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必须为儿童今后进入社会生活做准备,使儿童克服自然的直接性,达到独立性和自由人格,从而达到脱离家庭的自然统一体的能力。家庭教育的目的是“灌输伦理原则”,“对还在受本性迷乱的自由予以警戒,并把普遍物到他们的意识和意志中去”。也就是让儿童学会共同生活的原则,学会用普遍的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本能和欲望。伦理观念的形成在于纪律和习惯,“教育的主要环节是纪律,它的涵义在于破除儿童的自我意志,清除纯粹感性和本性的东西”。所以教育对纪律的要求是去除儿童自己的私己偏好,培养理性。同时黑格尔强调习惯的养成在教育中的意义,教育“就是使精神的东西成为他的习惯。在习惯中,自然意志和主观意志之间的对立消失了,主体内部的斗争平息了,于是习惯成为伦理的一部分”。通过纪律的约束和习惯的培养,伦理教育向儿童指出了“再生”的道路,即形成伦理人性的道路,教育使人成为自己内在自然欲望的主人。因此,黑格尔指出教育是一种“艰苦的工作”。教育不应当只有快乐和愉悦,而不可避免要作出艰苦的努力,黑格尔由此批评了“稚气”的“游戏论”的教育,认为这会让儿童停留在不成熟状态,并产生轻视成人的自负。
其次,伦理教育应当培养儿童的集体观念,使之成为社会有机体的一员。这需要克服儿童自我中心的纯个体性。黑格尔说:“有教养的人首先是指能做别人做的事而不表示自己特异性的人,至于没有教养的人正要表示这种特异性。”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学会共同生活,在社会群体中获得的自由才是更有价值的自由。这种自由并不是否定特殊性的无个人的普遍性,而是两者的统一。“特殊性给予普遍性充实的内容和无限的自我规定,所以它自己在伦理中就成为无限独立的和自由的主观性。”所以伦理教育反对个人主义的教育目的,个人主义把个人意志与集体观念对立起来,质疑价值引导的合法性,把权威等同于控制,把引导当作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侵犯。“个人主义的黑暗面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们的生活既平庸又狭窄,使我们的生活更缺乏意义,更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黑格尔指出:“教育就是要把特殊性加以琢磨,是它的行径合乎事物的本性。”通过教育,使儿童学会配合别人行动,接受他人意见,学会对共同信念和价值观的辨认和尊重。使个人的主观特殊意志成为社会精神的普遍存在,这是一种新生的特殊性,是自由而合理的特殊性。
黑格尔认为劳动教育是培养集体观念的重要途径。在劳动中,个体满足自己生活需要,并产生劳动的需要,在劳动中人摆脱了对自然物直接的依赖,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同时又通过集体劳动和劳动分工,建立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我们必须配合着别人而行动,普遍性的形式就是由此而来的。我既从别人那里取得满足的手段,我就得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同时我也不得不生产满足别人的手段。于是彼此配合,相互联系,一切个别的东西就这样地成为社会的”。劳动使人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还满足了他人和社会需要,通过增加普遍财富而遏制了劳动的私己动机,形成共享劳动成果的观念,克服自身欲望的无限性,劳动让个体认识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统一不可分的,个体不仅仅是在为自我满足而劳动。再者,在劳动中个体参与创造自身所在的社会传统和风俗文明,个人主体性与伦理实体的关系在劳动中得到体现。
(一)建立信息分类制度,实施分层德育体系
学生自治组织成员均来自于学生群体,与身边的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既具有自身工作的实践经验,也具有生活和学习的亲身体会,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在学生公寓中开展德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在开展德育工作之前,全面摸排全体学生的德育现状,紧密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和自身感悟体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因素对道德养成的影响,按照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差异特征分别进行整理分类,总结出这部分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制成详细全面的信息资料,根据不同群体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德育。
(二)重视学生主体角色,强化自我教育思维
学生自治组织最突出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自治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重视学生扮演好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角色,不断强化自我教育思维,从取得的德育成效中获得乐趣。充分利用本身具有的高度自律和组织协调的优势,形成对全体学生的引领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把自己当成是德育工作全程中的主体和客体,实现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同时,学生心中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将帮助别人和有益自己相结合,最终促使良性的德育工作模式轮廓逐渐清晰、规范和成型,最终加快学生公寓中德育工作的进展速度,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实践科研促进德育
学生自治组织除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外,还需与学生工作部、后勤管理处等部门紧密联系,努力形成合力发挥育人的中坚作用,也可与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学生会成员等加强沟通,更清楚了解全体学生的德育状况,增强德育工作实效。传统的德育工作常常是工作交接和传承的模式,创新性不足,需要吸收高学历学生参与其中,利用科研优势,对德育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德育问题的缘由,将最新的德育理论成果形成操作性强的实践步骤,真正实现实践科研一体化促进德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健全德育机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一)提高学习管理能力,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由知识和技能组成的学习管理能力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知识可从学习中获取,而技能却要从较长时间的磨练和实践体验中获得,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是依据实践来检验。[1]因此,学生自治组织要紧密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加大开展实践活动的力度,不断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同时,实践活动要具有教育性、前瞻性和时代性,时间可利用周末、寒暑假等,内容要达到教育有效、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要求,真正实现学生真心喜爱和完成德育目标的双重成效。
(二)激发群体管理能力,创建学生公寓文化
高校学生容易形成一个乐于表现和思维活跃的群体,具有希望自身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学生自治组织可以满足学生这种需要,多个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容易形成群体管理能力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寝室成员为基础,以寝室及周边环境为依托,建立精神文化和物质环境的共同体,开展受学生欢迎的公寓文化系列活动,从而潜意识里对学生良好品行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激群体管理能力是为了在全体学生中创建浓郁的公寓文化,而学生公寓文化的形成又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助推作用。
(三)提升规划管理能力,奠定长远育人根基
个体的约束、认知、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就是规划管理能力,与其他人的固有特点存在较大差别,形成稳定心理状态的时间也较长,但形成以后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以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为着眼点,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学生平常良好品行培育中认清自我,自觉制约不良道德,主动对多方面品行实施有效控制,对提升的品行方面进行自我激励,学生形成的规划管理能力对本人受益无穷,更对高校长远育人奠定的坚实根基。
三、明确德育目标,完善自我服务职能
(一)明确自我需要,制定德育计划
德育工作的重点是需要掌握学生的客观需求,即学生的自我需要。制定德育计划就需要密切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能直面学生难题,将全体学生发展需要与个体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相结合,既能实现共同德育目标,又能培育学生个性化的优秀品行。学生自治组织拟定德育计划,要注重考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量身制定个性化的发展方案,侧重于体验式的感悟,改变填鸭式的说教,运用新鲜事务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最大程度上形成对正向道德的认同感,促使学生形成稳固的道德观,真正实现学生对道德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效果。
(二)排查问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学习成绩、情感纠纷等客观因素存在差异性,容易造成个别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虽然高校通过开展团学活动、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来排解学生心理问题,但极个别学生自我封闭,不愿与他人交往,心理问题较难显现出来,一旦外界环境因素发生改变,突破了心理的承受压力,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威胁着身心健康。学生自治组织利用来源于学生群体的优势,前期的培训已掌握了一定的心理疏导方式和生活经验,可以和学生坦诚的交流和沟通,找出心理问题发生的缘由,打开心中的症结,并给出一些可行性强的解决办法,就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知晓情感诉求,提供倾诉途径
从青春期过渡到青年期的高校学生,对身边的爱情、友情等情感存在着理想化的幻想,往往在处理自身情感问题时走进极端化的道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自杀自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家长、教师等学生身边亲近的人,已和学生之间形成了较难逾越的年龄代沟和时代隔阂,双方的沟通和理解进行困难,这时学生自治组织就成为这部分群体学生的主要倾诉平台,生活经历和年龄相近的共性容易形成情感共鸣,有效满足情感倾诉要求,可以实现全体学生共同成长到人生成熟期。
四、运用德育方法,深化德育工作效果
(一)说服法
首先,树立平等观念是学生接受成员正确道德观念的前提,偶尔出现成员将学生当成批评对象,学生就会拒绝接受说服教育,真心平等的交流才能实现育人目标。其次,成员利用夜间走访寝室谈心、互动见面等活动制造说服时机,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步启发认识良好品德。再次,成员和学生内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中,围绕道德标准共同讨论交流,对社会上存在的错误道德观,成员要讲明利害,引领学生追求正向道德观。
(二)榜样法
首先,通过寻找师德高尚的教师开展道德讲座、学术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对讲授教师产生崇拜感,最终成为学生终身模仿的榜样。选取育人目标和模仿学者功能兼具的英雄人物、先进学生代表等榜样人物,也可提升学生道德的层次和水平。[2]其次,选取在学生群体中具有道德教育意义和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典型事例,如:“模范寝室”、“特色寝室”中的学习生活故事,运用学生身边可视事例启发教育学生,德育效果就会明显。
(三)锻炼法
首先,成员带领全体学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服务于群众的志愿活动,让学生从群众中学习道德,亲身体验群众的道德境界,从而更好内化为自身道德。其次,开展寝室卫生评比、评选“文明寝室”等活动,让学生在公寓中就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和接受劳动教育,自觉摈除不良生活习惯的陋习。再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寝室文化征文、内务评比、寝室美化等活动,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接受锻炼和领悟道德真谛。
(四)修养法
首先,通过搜集和整理学生身边发生的典型德育事例,这些事例与学生生活经历相似,可以激发学生增强自身修养学习的趣味性和动力,再提炼道德修养的深刻内涵,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教育。其次,成员与学生进行角色换位,让学生亲身体会开展德育工作的艰辛,形成主动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的氛围。再次,成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自身品德,查找品德方面的缺失,注重发现自身品德的规律,着重观察品行进步或退步的趋势,找出提升自身品德的方法。
(五)陶冶法
首先,成员要以自身良好品德对学生进行陶冶,陶冶是成员和学生心灵间的真诚沟通,实现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全覆盖。其次,充分运用周围良好的环境来教育学生,公寓中的人际关系、语言环境、着装妆扮等外在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要全方位对学生的外在客观环境进行有效干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品德。再次,成员要善于运用艺术对学生进行熏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树立良好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