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地下水的处理方法

地下水的处理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03 14:40: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下水的处理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地下水的处理方法

篇1

一、地下水分类及某岩土工程概况

1.地下水分类

地下水从广义来说是是指赋存在地面下的岩土空隙当中所有水,饱水带和包气带当中所有的岩石空隙当中的水都属于地下水。而狭义的地下水是指其中饱水带岩土空隙当中的水。一直以来,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勘察中重点对岩土浅层饱水带空隙当中的重力水进行勘测,而地下水的含水介质和埋藏条件是地下水的主要赋存特征。

2.某岩土工程概况

某岩土工程位于我国西北某省,工程所处地域潜水、承压水均有一些分布,且各个含水层中没有绝对的划分,工程所处地域浅层地下水水位很浅,地下水因为地貌、地形及开采等原因使得地下水分布很是复杂,另外不同的地域下的地下水介质也有一定的差异,使得该工程水文条件极为复杂。所以,面对这种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以提供科学、准确的地质数据对工程施工就变得很重要了。

二、岩土工程施工中因地下水而导致的主要危害

1.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引起的危害

地下水通常有着很强的季节变化性和区域性,但是因为地下水位通常就算变化也幅度很小,但是近几年来,因为很多人为因素使得很多地方的地下水表现出了很大的不规律性,这使得岩土工程设计、建造变得更加复杂。当前为了更加清晰的掌握地下水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在进行工程前期勘测时添加了潜水测定、静水位测定、承压水位测定及含水层测定等,其中做静水位测定能够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动,为勘测结果提供一些依据。地下水潜水位的变化会危害岩土地基,其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为潜水位上升。潜水位上升是指在当地下水流流通不顺或者地下水出现下渗而导致的潜水位上升。潜水位上升一般会造成如下几点危害:(1)使得潜水位地区土壤、盐碱化、沼泽化;(2)会导致山体下滑、坍塌;(3)使得岩体结构受到破坏,进而导致岩体崩解、松软,有些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岩体砂化、液化或者岩体流砂的出现;(4)会导致工程地基内充水,使得工程结构失去稳定性。其二为潜水位下降(通常是指潜水位突降),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位下降时,周边地下水会自动补给,当自动补给不足时就会使得水位下降,地下水水位下降会使得地基下沉、坍塌危险增大,使得工程建筑结构稳定性明显降低。总之,地下水位的升降都会使得岩土出现膨胀变形,有时甚至会导致岩层出现断裂,大大影响建筑结构质量。

2.地下水动水引起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地下水动水压力较小,但是当进行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地下水动水压力会出现一定变化,这些变化会使得工程地基结构受到很大影响。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大多数都为基坑地基,基坑下必然会有承压含水层,当建筑建成之后必然会给予地基强大的压力,此时就有可能导致含水层动水压力上升,进而压力会挤压基坑底板,严重者将会导致喷涌或流沙,进而使得建筑工程混凝土性质受到极大影响,使得建筑稳定性受到影响。

3.岩土地基遭受地下水侵蚀危害

一些地下水中有腐蚀性成分,这类地下水会不断侵蚀工程地基,通常情况下,这类地下水会和地基中的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发生反应,最终使得地基受到侵蚀,严重者可能导致地基脱落分层,使得建筑地基地下结构不稳,最终影响建筑稳定性。另外一些地下水,其在天然情况下水力作用较为微弱,但是一些人为工程活动使得地下水原有的天然动力平衡被破坏,并在原有的动水压力之下,常常会导致基坑突涌、管涌及流砂等严重工程危害。如一些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开外过程中,当深基坑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时,因为随着基坑开挖使得承压含水层上部覆土厚度减小,进而使得覆土对承压含水层的压力变小,当覆土压力减小到一定程度之后,承压水压力必然会将上部底板顶裂或冲毁,使得发生突涌现象。

三、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勘察要点

1.认真做好相关水文条件检查

对于该方面的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1)对区域性的气候资料,如工程所处地区蒸发量、降水量、历史水位、地下水补给条件、水位动态变化、地下水和地下水间的补排关系等;(2)含水层主要分布、埋深和厚度,隔水层和含水层所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方向及水位;(3)工程施工及周边在建工程可能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等。

2.做好对水文情况的评价

对于水文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在查明地下水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对人为工程活动造成的影响做出预测;(2)根据地下水可能对工程实施造成的影响,找出应对这些影响,应该进行的防治措施;(3)结合工程建筑类型,如(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及桩基工程等)及施工要求,明确相关水文地质问题,找出要使用的各项水文参数。

3.对地下水测定给予足够重视

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勘测过程中,凡是遇见有含水地层时,一定要对地下水位进行测定,在测定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根据测定顺序及注意事项,如测定观测时要统一观测静止水位,使用泥浆钻进,要事先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中或者要洗孔之后再进行测量。

三、岩土工程地下水勘察处理措施

1.严格根据勘测顺序,加强静水位的测量

首先在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应该做好对地下水的勘测,并对勘测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以预估地下水对建筑的影响程度,做出预防方案,尽可能的减小地下水对工程的危害,其中为了尽可能的确定地下水实际情况,在进行静水位测量时,应该做到足够重视,勘测时,按照分层测定原则,制作好测定时间表。另外在工程前期勘测结束前,还应该再次对静水位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将测水管下放至含水层20cm,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取有效的数据,另外还要严格根据勘测顺序,做到科学、系统勘测预防。

2.加强水理性质分析

在进行岩土工程先期勘测时,应该做好岩土水理性质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共同勘测,其中水理性质一般包括地下水作用给予岩土一些应力而导致的土层性质变化,主要有岩土的胀缩性、崩解性、软化性、给水性及透水性等性质。而所谓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指勘测地域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在实际进行勘测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加强对水利性质作分析,通常使用抽样检测的办法,通过分析所得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工程设计,最终尽可能减小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3.根据地下水具体危害原因,制定对应的处理措施

(1)根据地下水造成的危害,进行岩土工程现场勘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重视,其中对于地下水勘查时,要严格观察地下水潜水层、含水层分布及水位留存状况,并通过这些数据来进行地下水影响预防,进而制定合适的预防措施;(2)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查过程中,还必须要从整个工程角度上对可能影响工程结构稳定性的水文状况做勘测,并做好地下水位人工控制升降预防措施,以尽可能避免地下水位升降对工程的影响;(3)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根据地下承压含水层实际情况做设计,根据这一点需要在基坑开挖结束之后做好承压水动水压力冲击底板相关数据的分析,并做合理布置,地基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地下水动水压力对工程的影响,最终有效降低地下水动水压力对工程基底板的侵蚀,提高工程质量;(4)在进行工程施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如果地下水确实含有一些腐蚀因子,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抗腐蚀材料,增强工程基底抗腐蚀性,最终有效延长工程寿命。

四、结论

岩土工程施工中地下水对工程的首先影响就是对岩土地基的影响,地下水压力及水位升降均会使得岩土工程地基遭受侵蚀,进而导致工程建筑的使用可靠性及价值大幅度降低,加强对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的研究,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及提高工程效益。

篇2

引言

地下室是指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可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地下室的类型按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结构材料分,有砖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按构造形式分,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1]。

地下室一般由顶板、底板、侧墙、楼梯、门窗、采光井等组成。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都深埋在地下,容易受到土中水和地下水的浸渗,因此,防潮防水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地下室设计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地下室进行防潮防水处理的原因和意义

1.1 出现潮湿渗水的原因

从现今地下室面积分布和形状构造上分析,温度应变或不均匀沉降等原因所导致的混凝土围护结构开裂,从而致使地下室潮湿渗水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并非造成地下室潮湿渗水的主要原因。。

其真正原因在于:地下室的墙身、底板埋在土中,长期受到潮气或地下水的侵蚀,会引起室内地面、墙面生霉,墙面装饰层脱落,严重时使室内进水,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1]。

此外,春夏季节,受土壤温度影响,地下室墙地面温度较低,室外湿热空气接触地下室墙地面形成冷凝水,墙地面交角处尤为严重。这也是地下室出现潮湿渗水的一个原因。

1.2 进行防潮防水处理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膨胀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用地日益紧张,地下空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有效利用,越来越多的住宅尤其是高层住宅建造了地下室,作为贮藏室、车库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用地矛盾。另外,近年来,建筑产品中广泛采用设置地下室的方式来增加产品的卖点。因此,地下室的设计施工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防潮防水工程是地下室工程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地下室的使用寿命。一旦防潮防水施工被忽视,就会导致地下室受潮的墙体墙皮脱落,受水侵蚀的部位地下水从地面墙体渗进室内,这不仅影响地下室的质量和美观,还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对地下室采取相应的防潮、防水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地下室的防潮处理

防潮和防水看似相近,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防潮的对象是潮气,通常是水蒸气;而防水的对象是地下水,通常是液态水。防水层难以阻止潮气进入室内,同时地下室的水汽有着一定的气压,单纯的用防水涂料来保护,不仅不能起到防潮的作用,相反,由于气压的缘故,还会使防水涂料层起泡,甚至脱落。所以在地下室,做防水前必须做专业的防潮处理。

2.1 防潮设计原则

当地下室周围的土层为强透水性,且常年水位和最高地下水位处在地下室地坪以下时,地下室的墙体和底板不受水的侵蚀,而只会受到土中潮气的影响。此时,对地下室就只需做防潮处理。

2.2 防潮层的构造

首先是在地下室墙体外表面抹20mm厚的比例为1:2.5的防水砂浆,距离散水300毫米以上;待墙体干燥后,涂刷一道冷底子油和二道热沥青。最后,在地下室顶板中间位置地面垫层中间位置各做一道水平防潮层,使得整个地下室的防潮层连成整体,北方常用 2:8 灰土,南方则常用炉渣,其宽度应不小于500mm [2]。

2.3 防潮技术措施

2.3.1 隔离法

构造双层墙体和架空地面,空腔会隔断土壤温度对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影响,减小内层围护结构受土壤温度影响的程度,从而避免产生冷凝水。 这种方法对于解决防潮问题比较彻底,但是其缺点是造价较高,设计实施比较复杂。

2.3.2 内保温法

采用内保温的方式来降低墙地面表面热容,从而避免冷凝水的产生。 这种措施技术简单,造价低廉,一般在私人装修中采用,但缺点是墙面强度降低,不利于装修。

2.3.3 MPS电渗透防潮除湿技术

主要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分别在围护结构内外设置电极,使水分向外表面的负极方向移动,从而保持围护结构内表面干燥。这种技术性能优异、可靠,理论上不再需要其他防水措施,但最大缺点是长期用电。

3.地下室的防水处理

3.1 防水设计原则

当地下室的地坪低于地下水水位时,地下室墙面就会受到水的侵蚀,同时,地下室外墙和底板还分别受到地下水的侧压力和浮力,使得压力水具有更强的渗透能力。此时,就要把防水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对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采取防水措施,设置防水层,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面500mm以上,否则将会导致地下室漏水,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

3.2 防水处理措施

防水措施中,常用的有材料防水和自防水。材料防水是在外墙和底板表面敷设防水材料,通常是卷材、防水水泥砂浆、涂料等,以阻止地下水的渗入;而自防水是用防水混凝土作为外墙和底板,达到承重、围护、防水三效合一的效果。下面就以卷材防水和混凝土防水为例做具体分析。

3.2.1 卷材防水

所谓的卷材防水,是指使用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弹性,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微小变形的,并且本身不能透水的材料进行防水;常见的施工方法是根据卷材与墙体的关系可分为:外防水和内防水[3];将铺设在地下室墙面外侧的方法称为外防水,这种方法防水效果较好;将卷材粘贴于墙体内表面称为内防水,这种方法虽然防水效果较差,但其优点是施工简单,便于修补。

卷材防水的具体构造为:首先做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层,铺设混凝土垫层,涂上冷底子油,然后将卷材沿粘贴到墙体外表面,最后浇筑水泥砂浆。注意相邻卷材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卷材最上部应高出水位0.5m左右。

卷材防水层经验收合格后,需及时铺设保护层。防水层为单层卷材时,在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作为保护层,其厚度应大于5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适宜用作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

3.2.2 混凝土防水

由于工程工序简单、工期短、造价低,并满足建筑结构和防水的需求等特点,混凝土防水已经成为我国地下工程施工的一种主要防水措施。

同时,也正是基于其建筑结构及防水的需要,避免建筑材料材质的本身透水,地下室的地坪与墙体通常都会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使用防水混凝土材料最好。

为了更好地浇筑钢筋混凝土,首先应在地下室地坪上铺上底板,可以用低标号混凝土垫层来做,然后将防水层在整个地下室底板铺满。为了避免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就需要做防水层的保护层,可先在混凝土墙的外侧面抹一层水泥砂浆,然后涂防水涂料或者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也可以用砖砌筑保护墙。只有做完保护层才可进行下部施工。地下室底板要采用连续浇筑,其间不能留施工缝。地下室的墙体一般只许留有水平施工缝,且其位置要高出底板面300mm以上;垂直施工缝应尽量避开地下水较多的地方,并应与变形缝相结合。

另外要做好养护工作,常温浇筑时,完工6~10h后进行苫盖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2周。

4.结束语

防潮防水作为地下室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应严格把控。前期做好预防把关,施工中可根据地下室的标准和结构形式、水文地质条件等来确定防潮、防水方案,最后严格验收工程质量。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相信会出现更多更好的地下室防潮防水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U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因此地下室工程也越来越多,地下室防水一直是监理、业主、施工最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刚柔并济的防水设计思路, 利用高分子有机防水涂料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指出了解决地下室防水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未利用卷材当附加层, 操作简单易行, 已在部分建筑工程中应用, 效果良好。

1. 防水材料的选用

(1)高分子有机防水涂料

根据设计要求,防水主材选用具有在潮湿基层上粘附性能的材料,满足基坑施工及防水功能设计要求。本工程主要利用防水涂料。它经常用于地下建筑有机防水涂膜工程的防水涂料,一般均要求完全混凝土的基层干燥。根据本工程地下结构的施工特点,要求基底结构封闭快以减少变形。并考虑其他影响对完成进度的制约等方面因素,使用普通防水材料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如在基层混凝土垫层表面未完全干燥时施工防水涂膜,由于防水层与基层粘结强度差,会严重影响防水工程的质量和设计功能。

防水涂料,成功解决了聚氨酯防水涂料不能在潮湿混凝土基面上直接使用的难题。该产品尤其适合工程进度条件下的高质快速防水涂膜工艺。

防水涂料主要优点有:1)液态冷作业,防水涂膜的整体性好。操作方便,施工安全;2)能在潮湿乃至湿饱和混凝土基面上使用,粘附力强;3)涂层之间不易分层,整体性佳;4)材料延伸率大,能克服混凝土开裂带来的渗漏,抗渗性能好;5)防水涂层按设计要求的 1.5 mm 厚涂膜厚度,涂刷次数为 2~3 次。每层涂膜搭接为垂直交接,用量为2.8 Kg/m2。

(2)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以下简称 CCCW)是一种新型防水材料,它是由水泥、特别选用石英砂及多种活性化学成分配制成的一种粉状材料。该涂料含有多种活性化学物质,有自我修复功能,防水永久。且硬化快、施工方便,施涂完成一天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无须设保护层。这和柔性防水外加保护层的传统做法相比,既经济实惠又可缩短工期。

(3)防水机理

1)防水涂料是以带有异氰酸基(-NOC的化合物位主剂(A 液)和以无机材料及经特殊加工的硫化物为固化剂(B 液)构成的双组份高分子涂膜防水材料。使用时,产品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涂刷在混凝土表面,数小时后经化学反应得到一层橡胶状的防水层,并牢固粘附于混凝土基面上。

2)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与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在混凝土中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填塞毛细孔道与基层混凝土形成整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属于典型的涂布型躯体防水涂料。它是靠增加躯体本身的水亲密性,来达到防水效果的高性能防水涂料。专用于地下混凝土结构及与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游离氧化钙、湿气和活性化学物质是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形成结晶并增长的前提条件。

2材料防水机理和特性

2. 1材料防水机理

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由硅酸盐水泥、特选的石英砂、特种活性化学物质等材料组成的灰色或白色粉末状材料。其工作机理是: 在水的引导下, 以水为载体, 借助强有力的渗透性, 在混凝土微孔及毛细管中进行传输、充盈并发生物化反应, 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 结晶体与混凝土结构结合成为封闭式的防水层整体, 堵截来自任何方向的水流及其他液体侵蚀。

2. 2材料防水特性

( 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有较强的渗透能力, 在混凝土试件表面涂上该产品后会发生物化反应, 并逐步向混凝土结构内部渗透。将其在室外放置半年, 渗透深度为10到15厘米。

( 2)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有长久的自我修复防水能力, 其中的催化剂遇水渗入便会激活该材料内部呈休眠状态的活性物质, 从而产生新的晶体将缝隙密实, 堵截渗漏水。凡是裂缝宽度小于0. 4mm的裂缝都可以填补自我修复。

( 3)渗晶型弹性防水涂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韧性, 可以适应基面的折展和收缩, 自如地改变形状而不开裂。

( 4)渗晶型弹性防水涂料采用冷作业施工,无污染,无毒无味, 涂刷后能形成坚韧的防水涂膜, 适用于地下建筑各部位的施工。

( 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与混凝土基层及渗晶型弹性防水涂料有极好的相容性, 将其结合使用, 不会出现开裂、起皱、剥落等现象。

( 6)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与混凝土基层及渗晶型弹性防水涂料防水层有较强的刚度, 可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 外墙回填土后不会造成防水层的破坏。

3防水处理施工的要点

3.1地下室底板上撒干粉

混凝土垫层上的油污、灰尘要清扫干净, 而且不能有水迹, 依据混凝土浇注的推进速度, 在欲浇注部位混凝土浇注前半小时将干粉撒在垫层上, 用量为1.2~1.5kg/m2, 施工时要分区定量的控制底板用量的匀称性, 然后用混凝土进行浇注。

3.2 剪力墙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将基层清扫干净后, 按粉料B水(质量比) =2:1的比例进行涂刷。停三个小时后, 再大面积涂刷第二遍XY-01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

3.3 墙体水平、垂直施工缝及外墙套管周边密封防水处理

在涂刷两遍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后, 增补两遍二十厘米宽的水泥渗晶型弹性防水涂料,

3.4 底板后浇带的处理

在底板钢筋绑扎前,先在后浇带处用水泥基渗晶型弹性防水材料涂刷两遍。

3.5电梯坑、集水井防水处理

底部在做防水处理前, 要将水清理干净, 坡度大于60b的斜坡不能撒干粉, 要用涂刷的方法防水, 因为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会将防水材料冲走。

3.6施工中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水泥基渗晶型弹性防水材料料两层之间的间隔时间, 以前一层涂膜干固不黏为准。如有条件,涂层结束二天后可用细雾喷水养护两到三天。

(2)施工中, 由于粉尘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 并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建议配戴口罩和防尘眼镜。注意施工现场通风, 施工后要彻底洗手。

(3)防水处理的关键是设计,但更重要的是材料,同时也离不开认真负责的施工,施工不好,设计再好,材料再好也不管用。所以,地下室防水在施工结束后想要保证不漏水,就得在施工前作出周密的施工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施工,工序要紧密相连,严格控制混凝土比例与浇灌、施工中的水泥土的养护、防水卷材的铺设、垃圾处理、防水砂浆的涂抹等各个环节与工序。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在天气情况不允许的时候施工。

参考文献:

[1]白桦,蒋正武, 陈兵.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性能研究[ J]. 新型建筑材料, 2000, ( 12): 10-11.

[2]张军.撒覆CCCW干粉工艺在基础底板防水中的应用[ J]. 建筑施工, 2006, 28( 11): 908-909.

[3] 陈伟良.地下室防水设计及施工[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1)

[4] 厉洋.防水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工程中应用[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9(05)

篇4

一、新准则下以房抵债业务会计处理探析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以资产清偿债务;②债务转为资本;③修改其他债务条件;④以上三种主式的组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转让资产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存货抵偿债务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可见,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开发产品抵偿债务行为,只有在符合债务重组定义并满足债务重组条件时,才能按照债务重组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前述第①、②种情况的以房抵业务,由于其符合或基本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按照债务重组准则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实务中不存在任何争议;即:在协议生效或商品房所有权转移时确认收入实现,按照以房抵债协议确定的所抵债务账面价值,借记“应付账款”科目,将照商品房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将商品房公允价值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借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同时结转商品房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同时按照应交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金额,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等)”科目。而对于第③种情况的以房抵债业务由于在相关准则中未对其会计处理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在实务处理就出现了二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即:①按照所抵债务的账面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不确认开发产品公允价值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即:按照开发产品的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将开发产品公允价值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捐赠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上述二种处理方法,第①种会计处理方法明显不符合收入计量的有关规定,混淆了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公允价值的区别,因此不正确;而第②种会计处理方法则更符合该项经济业务的实质,因为开发产品公允价值高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的部分实质上是一种无偿赠与,按照捐赠支出对其进行会计处理是合理合法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第③种情况的以房抵债业务采取该种处理方法是正确合法的;即:在协议生效或商品房所有权转移时确认收入实现,按照以房抵债协议确定的所抵债务账面价值,借记“应付账款”科目,将商品房公允价值与所抵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捐赠支出,借记“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科目,将商品房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商品房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开发产品”科目;同时按照应交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金额,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等)”科目。

二、以房抵债业务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处理探析

篇5

一.空间数据在水下地形分析中存储和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数据库以及编程访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用数据库来代替传统的文件形式管理数据,并利用数据库访问接口编程来维护,就能很好地解决文件形式所带来的缺点,同时,又可以实现一些新功能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要,还能实现与GIS 平台的结合进行数据的信息管理。长期以来,在航道系统中,水下地形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数据则是进行这项工作的基础。这里的数据,主要是大量离散的水深数据,还有建立TIN(不规则三角网)生成DTM (数字地面模型)过程中的辅助数据。在当前水下地形分析应用中,原始数据大多数是以文件形式来存放和管理的,比如,水深点数据直接以外业实测后得到的CAD 图形文件形式保存。

一.数据库设计时的原则及目标

考虑一些所要管理的数据,主要是水深数据,辅助数据TIN 数据。对于这样的数据对象,考虑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比如水深数据和其派生的三角网数据的联系),时间和空间产生的版本的差异性以及在水下分析应用过程中的一般流程,在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遵循一些原则:(1)尽量减少空间数据存储的冗余量;(2)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在用户需要改变时,该数据结构能迅速做相应的变化;(3)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要,并能高效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检索结果(4)在空间数据和相关元数据元素间维持联系,使元数据正确对空间数据进行描述。

二.数据库设计时涉及的空间数据模型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涉及的空间数据模型。水深数据,是最重要的原始数据, 其信息主要是三维坐标(X ,Y,Z)和其ID号;辅助数据,主要是建立DTM 过程中生成的三角网数据,是由水深数据派生出来的。三角网数据主要有组成三角形的顶点信息,三角形编号等。根据水深数据和辅助数据间的关系以及其作用地位,还有编程的需要,同时为了减少数据冗余,不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而是拓扑结构方式来描述其模型。

三.数据库设计和相关程序解决方案

现阶段有两种空间数据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方案: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和对象关系模型(Object Relational Model)。关系模型的具体存储又分为普通几何方式和二进制编码方式两种。关系模型的普通几何方式似乎可以比较好地满足我们的数据模型的存放需求。但是鉴于需要处理的数据特点,这样的方式有一个严重影响性能的缺点,那就是容易导致记录数量庞大,影响记录的检索等操作,并且由于数据库表记录的最大存储数量有限,很容易引起表记录溢出,特别是采用的数据库为小型数据库, 比如Access 的时候。因此,不能使用关系模型的普通几何方式。考虑关系模型的二进制编码方式和对象关系模型。这两者的相似点是图形数据直接采用二进制来存储。它是把几何实体的图形信息编码成连续的二进制数据流,能以二进制,或Raw 、或图形类型字段存储在数据库中。在数据库中,存放这样的数据的字段一般称为BLOB(Binary LargeObject)字段,是大二进制数据的缩写。可以借用二进制编码方式,将数据信息放置于一个BLOB 字段中,只不过所存取的不仅只是对象,也可能是若干数据集信息。基于对数据的检索, 存取的方式和频繁度等因素的考虑,还需要做点工作。

生成TIN 建立DTM并且进行分析的前提是水深数据,为了便于程序对水深数据的检索和空间过滤等操作,可以采用四叉树做索引的思想来确定每条表记录存放的水深数据点实体的集合。四叉树法顾及所处地域的空间实体大小和空间实体密度来确定分割的深度。由于水深数据是点状实体,在确定其与四叉数索引块的空间关系时候,只需要借助点在矩形内的简单算法就可以,这就使得水深数据集的确定过程高效而快速。

对于TIN 数据,由于是辅助数据或者说是中间数据,对其保存不是必须的(完全根据用户的喜好决定存放与否),又派生自水深数据,根据生成其的条件不同又会有着明显不同的结果, 所以对于TIN 数据,重点在于在存放好空间数据的同时,维护好需要选择保存的那些TIN 数据生成条件的信息,比如生成TIN 的最大边长限制,参与生成的水深数据等。另外,考虑到效率和作用的平衡,对于TIN 数据就不需要进行索引工作。

最后,为了对时空的差异性带来的水深数据的版本进行管理,还要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做法。

实际应用中,外业测量的水深数据通常以图幅进行区域划分,所以可以建立一张图幅表来对数据进行区域管理, 而对于时间造成的版本差异,简单地引入一个字段来描述版本时间就可以了。

水深数据集元数据信息表中,所属图幅编号确定了数据的区域管理范围,而测量日期则确定了数据版本的时间,其对应的相关空间数据(也就是该版本下的全部水深数据)分解并确定为若干数据集块,存放于水深数据集空间数据表中BLOB 类型的Geometry字段,而分解深度则记录了数据分解的深度。ExtMinX, ExtMinY, ExtMaxX , ExtMaxY为该水深数据集的外包矩形坐标。

辅助数据表中, 水深数据和TIN 数据的联系是通过所派生数据集编号和BLOB类型的生成范围两个字段来确定。所派生数据集编号指定了建立TIN的水深数据集,而生成范围字段记录了水深数据集中所选用的水深点的坐标范围。TIN的几何信息由LineGeometry 和Geometry 字段共同组成。

为了对BLOB字段数据进行访问,在Windows环境下,采用微软的ADO(ActiveX Data Object)对象的GetChunk()和AppendChunk()方法可以很方便迅速地在VB,VC++中处理BLOB字段数据的读写。具体方法请参考微软的联机帮助。

在建立了上述数据库结构之后,水下地形分析的时候只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空间和属性过滤就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其中,空间过滤所涉及的算法比较简单,主要是点在多边形的判断还有多边形裁剪两种。

结束语

在实践中表明,以这样的方式存储数据能极大地满足水下地形分析中数据的存储管理的需要。除此之外,目前大多GIS平台多采用数据库作为存储手段,通过二次开发,就可以实现GIS手段对版本众多的数据的管理和水下地形辅助分析系统的使用的结合。以上介绍的是在水下地形分析中关于水深,TIN数据的数据库存储解决方案。由于篇幅有限,简化了数据模型、相关流程以及最终的数据库结构。如果是以格网方式建立DTM,那么数据库设计方案也类似上文所提。

参考文献

篇6

为了更好的适应建筑高度的增加,并确保其稳定性,对基坑深度的加深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加深过程中,会导致地下岩土结构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地下水的变化。特别是在基坑深度大于地下水位的情况下,会使得基坑的边坡出现失衡的现象,形成形变,对支护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出现滑坡。

一.基坑施工地下水处理的重要作用

第一,在基坑施工中对地下水进行处理能够保证地下水的安全[1]。因为浅层的地下水属于循环的系统,会因为过度使用使水位降低,同时也有可能因为人为的注入而使水位上升,甚至会因为不正常的使用而产生污染。因此,在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进行相应的处理就可以使地下水保持正常的水位,进而确保地下水能够正常的进行循环,并使其水质更安全。

第二,使基坑更安全,保证建筑物的稳固。在进行建筑基坑的施工时,会因为地下水的处理不合理而产生地下水的渗漏与喷涌,就会对基坑造成严重的破坏,也会对建筑物的稳固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地下水的危害

首先,地下水容易引起软土基坑产生沉降。通常情况下,导致基坑出现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因为基坑的坑底出现隆起,导致周围的地层出现侧向的移动;2)因为基坑形状较大,容易产生形变,导致基坑的支护结构会因此而发生形变,使基坑形变;3)两侧出现压力差,使围护的结构出现水平的位移现象,使基坑发生形变。根据以上三个原因的阐述,可以发现,导致基坑沉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地下水。因为水可以使基坑的坑底出现隆起,并使围护的结构产生位移,进而使隆起的基坑产生形变,使周围的地层移动。与此同时,一旦出现地下水的浸泡情况,就会使基坑开挖面下土的应力差加大,导致基坑的形变[2]。

其次,受到水环境的影响会出现形变现象。因为地下水会使土基变软,进而使其容易因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影响而出现形变。大多数的基坑事故都是因为严重的忽视了基坑周围水环境对基坑的一定影响,所以,使得地下水将土基变软,容易产生形变。

三.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方法分析

对于地下水的处理方法比较多,可以按照降水的防水来将地下水的处理划分成两类,其中包括止水法与排水法[3]。其中,止水法就是利用具体的手段,在基坑的周围建造具有止水功能的帷幕,进而将地下水阻挡在基坑外部。止水的方法主要包括地下连续墙、灌浆法和沉井法等等。而排水法主要就是将地下水与基坑范围内部的地表水进行科学合理的排除。排水法包括井点降水与明沟排水等等。通常情况下,止水法实际的施工难度大,并且其成本也相对较高。但是在排水法中的井点降水的方法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操作起来比较简洁,具体的操作技术比较容易被掌握,是比较实用的方法,所以,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中被广泛的应用,并且效果十分可观。以下是对井点降水方法的详细分析。

(一)轻型井点降水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真空的作用来实现抽水。在轻型井点降水方法实施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抽水设备主要包括隔膜泵型与真空泵型的配套抽水装置。其中,会存在不同种类的管道与阀门所组成的管路系统,在开启抽水的设备以后,就会使井点系统出现真空,这样就可以使井点周围的某一范围出现真空区。同时,井点周围的地下水由于真空力的作用就会经过砂井,并通过过滤器,被吸收到井点系统内,最终实现井点附近地下水位的降低[4]。在整个过程中,因为有真空区,所以井点附近与真空区外的地下水位出现水头差,使真空区外地下水在水头差的情况下通过重力进行流动。基坑地下水必须通过两种力的共同作用才能够使水位降低。因此,可以把透明的塑料管以及钢管与总管和井点管进行连接,在使用塑料管连接时,因为会受到真空力的作用,所以需要在管内安置弹簧,进而增加其对外部张力的抵抗能力,保证地下水的正常流动。

在使用该方法进行地下水处理时,需要注意地下水水位降低后土壤的固结情况。在抽水所影响的范围内会出现地面沉降的现象,进而对原有的建筑物造成危害。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地下水的处理效果,就需要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使用回灌井点的方法,针对抽水影响范围内会受到影响的建筑物周围钻上一排孔,并在地下水处理前,对孔内的水位进行勘测并记录。

(二)深井井点降水方法

该方法就是在深基坑周围进行井管的埋置,保证井管的埋深超过基坑底部的深度,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利用深井泵或者是深井潜水泵,将地下水进行抽出,直到地下水的水位低于基坑的深度为止[5]。这种方法具有相当多优点,首先是井距比较大,其次是排水量很大,同时降水的深度也比较深,并且不会受到吸程的影响与限制。然而,在钻孔方面,对钻孔质量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深井井点降水的方法的资金投入比较高。

使用该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有效的控制抽水过程中的水位差,并对地下水的水位进行监测,尤其是施工现场附近的建筑物。在其周围设置相应的监测井,如果水位差较大,就采用回灌井点的方法,并对所排出的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置,避免再次进入基坑中。

(三)电渗井点降水方法

这种地下水的处理方法就是对粘性土中电渗现象与电泳的特性进行充分的利用。因为存在电渗现象与电泳特征,所以使得水粘性土孔隙流动的速度加快,同时具有疏干作用,一定程度上使软土地基排水的效率有所提高[6]。通常来说,可以把电渗井点降水的方法与轻型井点降水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能够使地下水的抽水效果更好。在饱和的粘性土中,使用电渗井点降水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效果,尤其在淤泥质粘土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淤泥质粘土自身的渗透系数不高,使用普通的轻型井点降水方法是不能有效的满足需求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中,基坑的施工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并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对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工作予以重视。不断提高地下水的处理技术才能够使地下水实现合理排放,并降低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浸泡,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浩.探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2(23):50-51.

[2]宋建英.试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1):551-551.

[3]黄胜荣.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4(22):92-93.

篇7

有关地下水环境监测。可分为人工监测与自动监测两种形式,但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人工监测手段为主,其中包含如下要素。

1.1水位

水位监测是地下水环境监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在人工测量地下水位过程中,采取电接触悬垂式水尺或者测量方式。

1.2水温

在对地下水的水文进行人工测量时,需要应用各种数字式温度计,如果需要独立测量水温,则应使用铂电阻、半导体等传感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将测量水温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相结合,形成多个参数的水质传感器。

1.3水质

有关地下水环境中水质的监测,一般为人工取样、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地下水采样,主要应用到地下水的采样器与采样泵。应用人工测量地下水水质参数的办法,也可利用便携式自动测量仪完成,提高采样现场分析的精准性。

1.4开采量

地下水通过人工抽取以及自动出流的方式流出地面。根据出水方式的不同。通过明渠流量及管道测量方式,完成水量的测量。另外,测量地下水的流速及流向问题,主要应用电位差法、示踪法及抽水试验法,一般在定性范畴应用较多。

2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开展地下水环境监铡工作,离不开各种化学生物监测仪器及化学分析手段,可对各项地下永的指标进行深入监测,如果发现水源污染现象则及时发出报警。当前,我国主要应用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如下。

2.1抽出一处理法

这是使用最早、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监测方法,可根据地下水的污染类型、处理成本等选择使用。抽出一处理法主要分为三大类:(1)物理法。包括吸附、反渗透、过滤、重力分离、气浮等形式,(2)化学法。包括离子交换、氧化还原、混凝沉淀等形式;(3)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土壤处置、生物膜、厌氧消化等形式。对于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出来之后和地表水的处理方法相同。当完成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工作之后,就涉及到污染水资源的处理问题,对于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污染源、查明原因并处理污水,避免污染源的大面积蔓延,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

2.2物理法

通过物理手段,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又可细分为水动力控制法、屏蔽法以及被动收集法三种形式。通过物理手段和化学手段相融合,对地下水环境实行动态监测,保障水质水量。

2.3原位处理法

原位处理法是当前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的重点,既可减少地表处理需要的设施,也可降低成本,避免污染物的大量外露,对环境造成影响。原位处理法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对专业要求较好,同时工作效率高,质量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4水动力控制法

主要应用到井群系统,以向含水层注水或者抽水方式,人为改变地下水梯度,分隔清洁水体和受污染的水体,再对地下水环境实行监测。结合并系统分布不同的特点,水动力控制法也可分作上游分水岭法及下游分水岭法。不同分水岭所处位置的水质成分有所区别,作为地下水环境监测的重要因素,可进一步了解水质环境状况,同时对改善水土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3 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实现主要遵循以下步骤:(1)布控地下水的监测点,寻找恰当的监测方位与监测办法;(2)确定成孔方法。根据实际水域特征,做到因地制宜;(3)选择管材。针对各地段地质状况的不同,对管材材料的选择也有所不同。(4)采集式样。选择固定的地段,采集适当样品;(5)分析样品。利用地下水环境的相关监测仪器,分析并处理样品;(6)记录数据。利用仪器对所记录的数据进一步分析,以获得当前水质情况记录,这一步骤非常重要,需要将数据记录到电脑中,做好定期比对工作,如果发现水质异常,则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有效防控水污染问题。

有关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工作,还应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保障地下水环境。

3.1增强地下水管理意识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一部分,做好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工作,可有效评价地下水资源,做好生态和环境评价等基础工作。环保部门作为管理水资源的重要部门,也要在地下水环境监测方面加大力度,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落实各部门的责任。另外,相关部门的配合工作也必不可少,形成地下水管理工作的统一整体。

3.2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

篇8

中图分类号:X523文献标识码:A

1地下水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地下水资源不仅容量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水质、分布广泛、使用方便等优点,原位提取,据统计,中国大约有70%的人口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在北方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比较高,如河流域地下水的利用率超过90%。在所有的水中,地下水占50%以上。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但一旦地下水的开发与保护不当和污染,不仅其自净能力极弱,还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地下水的污染源的分析

排放或排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地方被称为水污染源。各种水循环过程涉及许多复杂类型的污染源。

2.1工业“三废”

工业“三废物”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对地下水的污染。工业废水、轻工业废水、石油化工有机废水处理和排放是从城市下水道,直接进入河流和湖泊或排水沟,导致地下水污染。工业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燃煤污染,污染物形成的雨,地面径流进入水体循环,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造成。工业废渣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挥发酚,氰化物在水和土壤。其中的一部分降水直接浸润,部分下游地表径流迁移和渗透,从而形成平面和线性地下水污染。

2.2城市生活污染

城市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垃圾。生活污水主要是固体悬浮物,生化需氧量,氨氮,合成洗涤剂,磷,氯,细菌和其他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含有氨态氮,磷污染物,合成洗涤剂,厌氧细菌,挥发酚,汞,病毒和放射性物质,多行的一条河流,沟坑,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垃圾与阳光和雨水径流冲刷,可溶性物质会慢慢进入地面,对地下水的污染。

2.3农业污染

因为农业活动,从而导致地下水污染源,其中主要包括土壤残留农药、化肥、植物和动物遗体分解以及不合理的污水灌溉等因素。农业非点源污染,导致农业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农区,过量使用氮肥,其中约有12.5%~45%的氮从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地下水。当然,氮素损失的不完全是从施氮。这些是造成大面积的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硝态氮和农药以及化肥污染等因素。

3地下水污染治理

3.1物理法

3.1.1屏蔽法

屏蔽法在地下建筑使用各种物理屏障,水污染的陷阱,防止进一步传播的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压力灌浆帷幕注浆在地下,水污染是周围形成的帷幕,从而污染水体的陷阱。其他物理阻隔法和泥挡水墙,振动桩挡水墙,大规模更换,电影和合成材料陷阱的方法。适用于地下水污染早期作为一个临时的控制方法。

3.1.2被动收集法

在地下水流向下游,挖一个足够深的通道,收集系统,漂浮污染物收集,或被污染地下水的收集处理方法。在处理光污染(如石油)更有效。

3.2水动力控制法

水力控制方法是利用井群系统的泵或注射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水力梯度,使被污染的水,干净的水分离。根据不同的制度安排井组,液压控制规律可分为上游和下游流域的分水岭方法。

3.3抽出——处理法

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治疗费用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污染的地下水处理,井群系统是一个关键的系统,以及控制污染的水流量。治疗地下水方法主要有2个,一个是直接使用,另一个是用来充电。后者是主要目的地为补给,更是造成回灌可以冲淡污染的水,冲洗的含水层;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地下水流动,从而缩短维修时间的地下水。

3.4原位处理法

3.4.1加药法

通过井群系统污染的水灌注剂,如灌注中和剂中和酸性或碱性渗滤液,加入氧化降解有机或无机材料形成沉淀。

3.4.2渗透性处理床

适用于薄,浅层,一般用于无害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在下游挖一条沟,沟挖到基岩含水层底部或不透水的粘土层,然后在沟槽可填充有污染物反应渗透介质,地下水污染的流量和介质战壕后反应,生成无害的产品或有沉淀去除。

3.4.3土壤改性法

利用土壤中的粘土层,通过注射原位植入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改性材料,土壤有机粘土。一种改进形式的有机粘土可有效吸附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

3.4.4冲洗法

有机烃污染,可用空气清洁,空气被注入到受污染的地区,在底部的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和空气污染物在上升过程中,空气污染物的挥发性成分与溢出,然后气体系统收集和处理。

4结论

地下水是生态循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水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地下水污染的防治需要所有人的参与,保护地下水不受污染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做到预防为首,治理从细,不断完善地下水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提高监测精度和监测量。

参考文献

篇9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在施工时,如果基坑的深度低于天然水位,就会遇到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浸入基坑,会与一些性质的施工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起到腐蚀作用等,对基础工程产生很大的破坏。为了确保基坑的施工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地下水,降低地下水的水位,保持基坑的干燥,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1.建筑工程中地下水的危害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在施工时经常会遇到地下水的问题,地下水可能对基础工程造成很大的破会,水能腐蚀一些施工材料,它的浮力能够可能会将轻型结构物上托,造成基础地板变形,甚至造成基础土移并响到建筑整体内部结构,以下将介绍建筑施工中基坑地下水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的影响。

(1)地下水导致软土基坑的沉降。一般来说,有三个原因可能引起基坑的沉降:第一,由于坑底隆起,使周围地层产生侧向的移动;第二,由于基坑过大而产生形变,使基坑的支护结构随之产生形变,促使基坑变形;第三,由于两侧的压力差,使围护结构产生水平位移,从而导致基坑形变。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基坑沉降中地下水往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可以使坑底的土体隆起,能够造成围护结构移位,使起基坑隆起从而发生变形,进而引起基坑周围地层移动。在有地下水浸泡时,基坑外周围开挖面以下的土中应力差增大,从而引起基坑变形。

(2)易受水环境影响发生形。由于地下水的作用使土基变软,变软土基坑容很易受到施工现场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基坑发生形变。很多的基坑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忽略了基坑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而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变软的土基使基坑发生形变。

2. 地下水的处理方法

处理地下水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降水方式可以把地下水的处理方法分为两大类:止水法和排水法。止水法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在基坑的周围构造出可以止水帷幕,把地下水阻挡在基坑的外面,一般有的止水法有沉井法、灌浆法、地下连续墙等;排水法就是排除基坑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常用的排水法有明沟排水、井点降水等。一般来说,止水法的成本较高而且施工难度也较大,而排水法中的井点降水法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而且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被广泛应用。下面将对井点降水法进行探讨。

2.1轻型井点降水法

轻型井点降水法一般采用真空作用抽水,真空泵型、隔膜泵型配套的抽水装置是轻型井点降水法常用的抽水设备。有各种管道、阀门组成管路系统,在启动抽水设备后,在井点的系统中形成真空,进而在井点周围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真空区。井点附近的地下水在真空力的作用下通过砂井,并经过滤器过滤以后,被井点系统内吸收,最后降低了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在进行此项作业时,由于真空区的存在,使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与真空区外的地下水位之间产生一个水头差,使得在真空区外的地下水,在水头差的作用下以重力方式流动。因此又称轻型井点降水法为真空―重力抽水法。基坑地下水只有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才能降低。可用钢管和透明塑料管连接井点管与总管,采用塑料管时,由于有真空力的作用,应在塑料管内安装弹簧,使其对外部张力对抗能力加强,使下水能够畅通流动。

运用轻型井点降水法进行抽水应注意,土壤会在地下水水位降低后产生固结,在抽水影响半径的范围内会引起地面的沉降,进而会危害到周围已有的建筑物。因此为了避免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在进行降低地下水位的施工时,应该采用回灌井点。回灌井点指的是,在位于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内,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建筑物附近钻一排孔,在进行出水施工之前,勘测记录钻孔内的水位,在抽水降低地下水位时,向钻孔内灌水,以此来避免建筑物下面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以此来保护周围建筑不受影响。

2.2深井井点降水法

深井井点降水主要是在深基坑的周围埋置井管,并使井管的埋深比基底深,从而在深井泵或者深井潜水泵的帮助下,把地下水抽出地面排出,直至地下水位下降到坑底以下。深井井点降水的优点很多,它的井距大、排水量较大、降水程度深而且不受吸程限制。但是对钻孔的质量要求较高,这也造成它投资较高。

运用深井井点降水法要注意,要把抽水时水位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要加强对于水位的监测,特别是在施工现场周围已经有其他建筑物时,要在建筑物周围设置监测井,在水位差过大时需设置回灌井点,对于排出的水要妥善安置,防止其回渗入基坑;要时刻检查电缆,防止电缆与井壁摩擦破损,进而是使水渗入电动机;若井管较长时,在挖土挖到一定深度时要把井管连接在附近的支护结构上,进行固定;在抽水完毕后,应尽快把井管拔出。

2.3电渗井点降水法

电渗井点降水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粘性土中的电渗现象和电泳特性。由于电池现象和电泳特性的存在,加快了水粘性土空隙中的流动速度,进而起到疏干的作用,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排水效率。一般情况下,把电渗井点降水法和轻型井点或其他管井点结合起来,抽水的效果更明显。电渗井点降水法在饱和粘性土的抽水效果更好,特别适用于在淤泥质粘土,这是由于淤泥质粘土的渗透系数很小,运用一般轻型井点降水法很难达到要求。

3.结论

总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作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坑地下水的处理工作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强化施工过程中基坑地下水处理技术,对将建筑下水进行合理的排放,才能减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浸泡与腐蚀,才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的概率,使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俊勇.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3):52.

篇10

我们国家南北和东西都纵横万里,资源总量之大导致别的国家羡慕至极,这固然令人欣喜,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是我国的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可怜,毕竟我国的人口总量十分大。在各种资源类型之中,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其他的国家,更严重的是我国的人口仍然在持续的增长,所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同时在不断地降低。在这样一种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都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之所以水资源影响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地下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对于地下水环境进行一定的保护是当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只有具备一定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才能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接下来对于我国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进行细致的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改善我国的地下水环境提供绵薄之力。

1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

1.1针对地下水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针对性环境保护而制定的法律法规数不胜数,但是专门针对地下水环境监测制定的法律制度却基本没有,至今为止,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也仅仅是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样以来,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就缺乏足够的针对性,由于规律和制度的缺乏,导致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无章可循,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法律是我们当下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1.2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不及时

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不仅依赖于先进的监测技术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同时离不开一定的信息资源,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够,在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方面存在着共享不够及时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目前已经成为了限制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进展的限制性因素和瓶颈所在。

1.3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还需升级完善

之所以我国的地下水环境监测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即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不够完善,各个城市关心的仅仅是自己的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使得我国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缺乏规模化、系统性,降低了整体的环境监测水平。因此,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的漏洞亟待改正与完善。

1.4诸多地下水环境监测人员素质技能有待提高

意识是行动的必要基础和重要前提,要想使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得到切切实实的执行,监测人员必须从心底里、意识中和思想深处意识到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很明显,当前我们国家在环境监测方面的人才急剧匮乏,既有的人才也缺乏足够的素质和技能,专业知识极其缺乏,实践经验基本没有。

2地区地下水监测状况

我区地下水动态监测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监测点按不同级别分5天、10天、30天的频率进行水位、水温监测,每年枯水季取全水质分析及“五毒”“三氮”水样进行分析化验。国家级监测点丰、枯季各取一次样进行分析。由于部分监测孔具有不同程度的淤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测质量。

3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工作与一般的工作项目不同,这项工作对于测量设备和测量人员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用的设备必须具有质量保证,不能使测量出现过大的误差。而测量人员也需要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方式与技术。接下来就详细的分析各种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

3.1抽出处理技术

我我们国家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事业具有起步晚、发展水平低的特点,相比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较为落后,“抽出处理技术”我们国家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在刚起步的时候主要运用的监测技术。在具体处理中,主要又细分为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和综合法。物理法主要是采用吸附法、过滤法等。化学法主要是采用离子交换法、氧化还原法等。这些方法的使用多为辅助方式,主要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使用。

3.2物理处理技术

顾名思义,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利用各种物理方式进行水环境的处理,进行动力控制、屏蔽和被动三种收集方法。在物理技术处理中与OTTEcolog00地下水监测记录仪结合,可更好的监测水位、水温数据,并采用一体化无线传输,再结合OTTHydras3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的接受处理和远程控制。

3.3水动力控制技术

水动力控技术也是主要强调对于物理原理的利用,对那些遭到污染的水源进行监测。在详细分析水层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水层进行抽水或者注水,最终实现对于水体的分离。而被分离出来的水体会得到再一次的化验分析监测。这项监测技术的优势有很多,具体来说经常采用表层流场控制和选择层泄水的方式。

3.4原位处理技术

原位处理技术也是地下水环境监测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这项处理技术的实施措施有很多,主要是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和土壤气相抽(SVE)技术。

4结语

通过笔者在文中的详细叙述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我国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明显和棘手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彻底的提高地下水环境监测水平,首先要完善监测技术,增强监测理念与意识,提高监测的自动化,使得地下水环境得到保证,也使得地下水的水质得到改善和提高。以上是浅要见解,不足之处敬请谅解并指出。

参考文献:

篇11

1地下水超采的危害

1.1地下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降

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易造成地面沉降。超采范围之内的岩土层地下水释放,土层被压密,厚度降低,引起其上部岩土体沉降,上覆土层因自重和疏水向下移动、弯曲变形,一直发展到地表,引起地面变形,使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岩土工程中的降水开挖相比,超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影响范围非常大,据资料显示,美国长滩市1961年累计沉降量达9m,休斯顿市1978年的沉降影响范围达到12000km2。需要说明的是地面沉降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超采地下水并非引起地面沉降的唯一原因,但是这种因抽取地下水而形成的地面沉降,是地面沉降现象中发育最普遍、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类。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显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面沉降”,对上海市造成了2900亿元的损失,长三角地区经济损失近3150亿元。

1.2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衰减并伴随地下水污染

水源地超量开采造成水资源衰减主要是井位布局不合理,供水井集中,以及超量开采,导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降深过大,形成地下水漏斗并逐年扩展。水资源衰减影响生产用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岩溶塌陷,破坏上覆第四系隔水层,地表污水及劣质潜水通过塌陷段渗入;第二,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同时水在地下净化时间变短,此外,水位降低和地下水漏斗的扩展则增加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范围以至于超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际就是扩大了受污染面积。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水质变化。

对于农田,灌区内地下水盐碱不能向外排除,但同时增加了地下水补给区范围,周边沙漠等含碱地下水地区还要向灌区补给,含碱地下水不断下渗到深层,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1.3对于沿海地区,造成海水入侵,地下淡水盐碱化

一般情况下,陆地含水层的淡水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淡含水层,会使其地下淡水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弱透水层)渗入陆地淡含水层中,这种现象称为海水入侵。它使地下淡水盐碱化,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

2防治地下水超采的方法

2.1在政策和法规上

行政管理方面,建立统一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规划开发,统一合理调度,如在市区内逐步停止自采井,统一调度使用城市供水;培养一批地下水资源监测、科研队伍,加强对事故处理的能力,同时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水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和严格的监管制度。在资金支持上,完善投入补偿机制。要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投入,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法制管理方面,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

2.2在地下水开采管理上

2.2.1分区控制开采地下水

根据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的程度的预测评估,并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补给能力,将地下水开采管理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或不同的保护区,进行分区开采。深层地下水和浅层严重超采区实行禁采政策,如市区内、长期农业灌溉的严重超采区;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已引发地质灾害地区和受污染地区,并具有一定的补给及恢复能力的地区实行限采政策;轻微超采区实行控制开采,实现采补平衡。并通过适当调整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费来协助施行分区管理的政策。

2.2.2加强地下水信息监控管理

进一步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和地面沉降的检测,改进监测手段,如采用GPS技术,实现CPS监测与分层监测标组监测自动化,提高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和服务水平。从而及时掌握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动态情况,适时调整地下水开采计划,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管理,所得数据对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2.2.3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加强水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充分利用雨水灌溉,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设人工增雨作业点,灌溉季节增加有效降雨,工业生产和民用中尽量多的利用中水,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合理利用中水、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恢复和养蓄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质环境。

此外,还可以加强生态治理、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通过拦蓄工程、湿地工程等,提升水体自我降解和生物降解能力。

2.3在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各种地质问题防治方法研究上

2.3.1加强对大范围地面沉降的研究

在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2005)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貟小苏讲话:“各个地区都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深入和系统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并逐步形成和推进了区域联动。其中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为主的华北平原地区;以西安、太原为代表的构造盆地地区,其地面沉降监测、防治与研究都取得显著的成效”。在测量学上应加强对城市大范围进行地表沉降测量的研究,结合水文数据,对地下水超采形成地面沉降的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3.2对于地下水超采的治理办法可以采用回灌方法,恢复养蓄地下水

因地制宜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人工回灌是防治地面沉降的有效手段之一,且方法简单,并能起到蓄水储能的综合效果,但需水量大。应积极创造条件,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进行回灌。各含水层组之间水力联系较好的地区,具有接受大气降雨入渗与河水补给的特点,建设引雨回灌工程,利用雨洪资源渗漏回补地下水。

2.3.3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防治方法

采取的措施有:在供水井与海水之间打一排井,利用抽水造成水位低槽,或用注水方法形成水力屏障;在有利地质条件下,也可修建地下防水堤,这些方法,均可起到防止海水入侵的效果。应加强对这些工程地质方法在处理海水入侵中的研究。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