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3 17:38: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的、完整的过程,是一种运用多方面知识综合管理的活动。工程项目的风险成因、风险发生、风险波及范围、风险破坏力等等交错复杂,因此运用单一的工程管理知识和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对工程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研究,从而将风险事件加以控制,将风险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一)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必然存在。工程项目风险无论是来自项目内部还是来自项目外部,都是客观存在,不会被人们的主观意识所掌控。然而这些风险的发生同时也具有必然性,因为任何项目的实施都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这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我们能做的只有控制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却不可能做到完全排避风险。
(二)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表现为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在某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个不同的阶段都会出现许多不同种类的风险,每种类型的风险又是许多不同风险因素所构成的,并且每个风险因素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复杂而客观的联系。
(三)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出现通常是不确定的。风险具体会发生在何时何地,会在项目进程中的哪个过程中发生,都是无法确定的,我们唯一能预测的是风险发生的可能。同时风险所导致的后果和产生的损失在事先也无法确定,我们所能做的仅仅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事件后果产生前进行合理的推测等。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复杂多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成为工程项目进程中的一个既重要又必然的环节,它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主要作用表现在:
现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都普遍使用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来积极处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风险,将风险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后果降到最低,同时也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够维持项目运行的稳定。通过项目风险管理可以加强项目方案的执行,还可以协调好项目组织内外关系,进而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得以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合理进行可以帮助整个项目避免物资和人力的浪费,从而为项目建设节省开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一)把握整体原则
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并且每个风险因素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项目管理者应从项目全局的角度来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进行综合系统的处理,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二)事前防范原则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及时地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而不是等待风险的来临再进行风险补救。防患于未然就是我们项目风险管理者最基本、最重要的风险管理理念。
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
目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有许多不同的认识,本文基于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的认识,归纳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主要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督四个阶段。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人们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识别过程包含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
(二)风险评价
在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因素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的过程。
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一)风险识别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即通过某种途径辨别出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存在的可能性,并予以分类。一般来说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生产流程分析法、风险专家调查法、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WBS分解法等等。本文主要采用WBS分解法进行风险识别,因此主要介绍一下WBS分解法的具体步骤:1.组建风险管理小组,收集相关资料,为风险识别准备资料;2.召集项目经理、相关技术人员以及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进行项目分解讨论会;3.进行分解项目工作,同时风险管理小组成员提出风险因素集并在WBS向下分解过程中添加风险因素;4.绘出WBS层次结构图,建立初步风险因素集;5.确定WBS结构中的监控点,明确每个工作单元分配的资源、交付成果、责任人,同时完善风险因素集;6.检查分解过程,验证分解的正确性,更新完善的分解报告,提交项目风险识别报告。
(二)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量化的过程。它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决策的基础。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后果主要在于确定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风险评价的方法一般有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网络计划技术、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等。经过对这些方法的优劣势分析,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层次分析法显得更系统、灵活、简便。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各国银行自诞生的一天起,就在孜孜寻求规避信贷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金融风险。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不仅指由于借款者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承担实际的违约风险,而且指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信贷资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历经多年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出一种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资产信用风险评价到资产组合信用风险评价的趋势。而风险管理上的差距,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的最大差距,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面对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加强和金融竞争与创新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金融全面开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尽快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一、传统信贷风险的测度方法及局限性
传统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分为三类:专家方法、评级方法、信用评分方法。
专家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分析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银行信贷的决策权是由该机构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官所掌握,并由他们作出是否贷款的决定。最常见的是信贷的5c方法,主要集中分析借款人的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商业周期(cyclecondition)这五项因素。专家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运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专家用在5c上的权重有可能以借款人的不同而变化,专家难以确定共同要遵循的标准,造成品估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评级方法是指对每笔贷款进行评级,以此来评估贷款损失准备的充分性。最早的贷款评级方法之一是美国货币监理署开发的,将现有的贷款组合归入5类,同时列明每一级别所需要的准备金。目前,国外很多银行都开发了贷款的内部评级方法,分为1-9或1-10个级别。商业银行应对业务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才能正确评估信贷风险的大小。
信用评分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爱德华.阿尔特曼(altman)在1968年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的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zeta”判别分析模型。将z值的大小同衡量标准相比,可以区分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此方法的应用依靠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料,并考虑了借款者经营的主要方面,对违约概率进行了预测。此预测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稳定且借款者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否则,预测误差就会很大。
二、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以及在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难点
近年来国外在信贷风险度量与管理的技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有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一)目前广泛应用的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主要有:
1.kmv公司在1993年开发的creditmonitormodel(违约预测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默顿(merton)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有风险的贷款和债券的估值中的工作,债券的估价可以看作是基于公司资产价值的看涨期权,当公司的市场价值下降至一定水平以下,公司就会对其债务违约。kmv模型通过计算一个公司的预期违约率(expecteddefaultfrequency,edf)来判断他的违约情况。
2.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于1997年推出的creditmetrics方法(信用度量术)。在银行业最早使用并对外公开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j.p.摩根于1997年开发的creditmetric严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度量信用资产组合价值大小进而确定信用风险大小的模型,给出了一个测量信用资产价值的大小的具体方法,并由此判定一个机构承担风险的能力。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合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计算风险价值(var)数值,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违约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var方法作为一种测量投资组合风险的新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var方法已成为金融领域和部分工业投资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风险管理工具,许多金融机构已采用var来度量与管理投资组合风险,同时,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4月提出了市场风险模型扩展的建议,建议银行建立基于var的风险管理模型。
3.麦肯锡公司在1998年开发的creditprotfolioview(信贷组合审查系统)。该方法是分析贷款组合风险和收益的多因素模型,它运用计量经济学和蒙特·卡罗模拟来实现,最大的特点是考虑了当期的宏观经济环境,比如gdp增长率、失业率、汇率、长期利率、政府支出和储蓄等宏观经济因素。模型认为信用质量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
4.csfp(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开发的creditrisk+(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应用了保险业中的精算方法来得出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该模型是一种违约模型,只考虑债券或贷款是否违约,并假定这种违约遵从泊松过程,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
此外还有死亡率分析、基于风险中性的kpmg贷款分析系统、风险敞口等值法等,最新发展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2000年4月,穆迪(moody''''s)提出的ri.skralc,该模型结合了基于默顿(merton)债券估价的结构方法和分析历史数据的统计方法。以上关于信用风险的研究汲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计量经济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运用了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网络化技术。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难点
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刚刚起步。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缺乏风险意识,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在银行业的管理实践中,其风险管理在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银行风险损失的控制、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及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从建国到1978年以前的30年时间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风险是由国家统一承担的。银行风险观念淡薄,对信贷风险管理除了反对贪污、挪用等财经纪律外,主要是依靠贷款指令性计划分配,坚持“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归还性”三性原则来加强贷款管理,控制信贷风险。
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1984年10月,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信贷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渐暴露并加剧。为此,我国先后确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制度、备付金制度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与机制。但这时的贷款绝大部分给了国有企业,贷款通常没有担保,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严重,使许多企业拖欠银行的贷款,大量贷款最终成了坏账,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有银行贷给企业的贷款中平均有20%的贷款不能偿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但在具体度量和管理时使用的方法还很陈旧,基本局限于定性分析等一些传统的方法。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大多处于第一阶段—非系统化管理,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如何度量信贷风险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银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而通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可以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达到第二阶段—系统化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的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与完善,可以逐步趋向于第三阶段—战略组合管理。而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和采用西方国家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可操作性不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资料数据库还未建立,缺少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数据资料,给信贷风险的度量增加了难度。
银行度量风险的数据主要来自客户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资本市场的价值或价格,还包括银行贷款损失的时间序列数据等。对于我国银行来说,只有建立起行业信用数据库,才能为高级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支持和保障。由于我国银行客户中非上市公司占据绝大多数,所以对客户现有财务报表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客户将来信用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通过建立一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旨在预防、回避、分散、转移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从而减少损失,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1.从商业银行信贷操作流程的角度,构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有三个构成要素,分别为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系统,它覆盖了整个信贷操作过程,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把这三个构成要素置于一个大系统中进行系统分析。
信贷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经济主体面临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鉴别、分析,在这个阶段,要做到正确判断风险类型,准确寻找风险根源。信贷风险度量是在识别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科学地量化风险,包括衡量各种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损失发生的范围和程度。风险度量是风险识别的延续。信贷风险控制是在识别和度量信贷风险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暴露、将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通过对信贷风险评价分析,才能科学测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量,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其提出控制的措施。这三个构成要素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联合起来构成一个信贷风险管理的整体,从而达到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目的。
1.地铁车站施工的概述
地铁车站施工是地铁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技术难度大、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等特点,近几年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地铁车站的施工事故,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地铁车站施工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安全风险管理的步骤
风险虽然不能完全量化分析,但是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被认识、分析的,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去避免、降低风险。对地铁车站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风险识别
首先要对风险工程进行定义,潜在发生事故的工程自身(如基坑工程、浅埋暗挖(区间)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等工程)及在其影响范围内的周边环境(如周边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等)的复杂工程集合体,它反应一个工程由于工程施工和地质、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风险关系。然后考虑引起风险的因素有哪些?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及程度。
风险识别是安全风险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只要这阶段尽可能全面的去分析、发现风险才有可能进行管理。
2.2风险估计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风险的量化工程,通过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的损失程度。
2.3风险控制
地铁车站工程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后,选择合理的控制措施,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风险管理一般有以下措施: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以及风险利用。
3.地铁车站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
地铁车站一般都位于城市的繁华地带,人流量大、周围建筑物密集,还有可能面临很多老旧建(构)筑物,结构不稳定,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微小的扰动都有可能引起地层塌陷、建筑物破坏等危险。
3.1施工机具的风险
①机械老化,安全防护装置不全;
②电源线老化,绝缘性差;
③带病作业,缺少保养;
④施工人员随意使用,无证上岗;
⑤未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⑥机械无接地,使用倒顺开关。
3.2临边洞口的风险
①基坑、料台、平台、楼梯、电梯、楼层周1边,未设置防护栏
杆或不合格的;
②防护材料不合格及不牢固;
③无防护设施情况下不使用安全带;
④防护设施搭拆过程中无专人监护,上下同时操作;
⑤随意拆除、搬动防护设施;
⑥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3基坑支护的风险
①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无临边防护措施,临边及其它防护不符合要求;
②施工机械进场未经验收的;
③未按规定程序挖土或超挖;
④未按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未按规定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和道路进行沉降观测。
3.4起重吊装的风险
①起重机无超高和力矩限制器,吊钩无保险装置;
②起重钢丝绳磨损、断丝超标;
③被吊物体重量不明就吊装,有超载作业情况;
④司机无证上岗,非本机型司机操作,指挥无证上岗;
⑤起重机未取得准用证,起重机安装后未经验收。
4.地铁车站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4.1施工机具的安全风险管理
施工机具在使用前须经过验收,合格方可使用;机具设备性能良好,安全装置齐全,严禁带病运转;施工前对机具设备进行绝缘测试;定人、定机、定时保养;严格按“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开机人员持证上岗,他人不得随意操作;机械接地良好,使用点动开关。
4.2临边洞口的安全风险管理
对施工现场出现基坑、料台、平台、楼梯、电梯、楼层周边,要及时设置防护栏杆(二道),高度1米20;防护材料必须合格且牢固可靠,地角必须焊牢,无晃动;无防护设施情况下必须使用安全带;防护设施搭拆过程中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操作;不得随意拆除、搬动防护设施;边长25~50厘米洞口应采用坚实木版封盖,封盖牢固、严密;边长50~150厘米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用密目网围挡并设20厘米踢脚板;防护部位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必须严格按专项技术措施规定进行搭设。
4.3基坑支护的安全风险管理
应对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总坡度不得小于1:3,临时边坡应在每道支撑下设置平台宽度4~5m,支撑端头如产生变形,应加设抱箍固定、加强;除坑内设置井点降水外,每个平台上应开掘排水沟,排除地表积水;严禁在坡顶堆土,围护两侧堆截应远离基坑边线10M;加工制作安全、牢固的人员上下基坑专用楼梯,并设置防护栏;施工机械进出场都有记录及验收;专人指挥挖土,严禁人员进入挖机作业半径内。
4.4起重吊装的安全风险管理
一、引言
风险管理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目前,在发达国家风险管理已普及到大、中、小企业,并设有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负责企业的风险识别、测定和处理等工作。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商场管理中的各种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亦成明显上升的趋势。然而目前各单位一直把保险作为惟一处理风险的方法,即损失分担的方法,并且仅凭直观和经验判断所面临的风险。本文将概率统计应用于风险管理,使风险的分析与处理更具合理性。
二、风险估测中的应用
风险事件是可能导致损失的随机事件。因此可以用概率统计方法估测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件发生后导致多少经济损失。
1.最大似然法
例1 已知某商场的货物在储运过程中,货物的损失金额服从正态分布N(μ,σ2)。今抽取251次货损资料如表1所示
运用最大似然原理,
即货物损失的平均估计值为 49.7012,标准差的估计值为 18.857
2.区间估计
设总体的概率函数f(x,θ)中的θ是未知参数,由样本确定的两个统计量和对于给定的概率1-α有成立,则叫参数θ的对于置信概率1-α的置信区间。据此,可估测一次货物运储过程中的平均损失金额,在不同区间内,其估计的可靠性不同。
在即(30.8442,68.5582)之间的可靠性为68.3%
在即(11.987,87.4153)之间的可靠性为95.5%
三、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决策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正确、科学的决策才能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总目标。
例2 某商场有同类型设备50台,各台工作是独立的,每台发生故障的概率均为0.02。为了保障设备发生故障又不能及时维修的概率小于0.001,那么需要配备多少名维修工人?(假设一台设备的故障可由一人处理)
设需要配备维修工人N人,同一时刻发生故障的设备为x台,由题意x要满足P(x>N)≤0.001。又知 服从二项分布,即x~B(50,.002),由Poisson定理知x近似服从Poisson分布,其中λ=np=1,所以
查Poisson分布表得
因此N+1≥6,即N≥5所以配备5名维修工最合适,既能满足工作的正常要求又最节约劳动开支。
四、结束语
我国商场的风险管理尚处于启蒙时期,即保险管理阶段,如何把握风险规律,并能准确地处理风险事故是每一位商场管理者必须关注的事情。因此加强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赵恒峰:风险间关系的研究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科技管理,1996,17(4)
1前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必须要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力发展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是推动和完善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居民房屋施工都已经离不开建筑工程施工,所以建筑工程对我国的发展非常重要,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项目管理,只要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就能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2项目管理的简介
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管理环节,随着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快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广泛,项目建设的环节越来越复杂,要经过立项、合同签订、项目施工、项目交付、后期管理等几个过程,其中就是项目管理环节最重要,项目管理能够有效地规划、组织、控制、协调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的实现,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能够在预期的目标内实现,所以这也证明了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价值,对企业能够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那么项目管理的内容都包括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主要就是由项目承建单位针对项目工程建设,并且将实际和项目管理的目标结合起来,制订一套更加完美的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的质量,主要管理的方式就是项目管理核心责任人为项目经理,他们更加了解项目的中心,更加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战斗方案,结果更加客观,将施工项目内部相关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将最好的成产要素进行搭配才能够发挥出自身的重要功能,才能够有效的提升资源的配制,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项目工程管理是对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综合利用,让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管理具有很多特点,因为项目管理的内容是按照阶段性变化的,还要必须掌握工作内容千变万化的形式,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建设,还要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管理设计方案,因为现在的建筑工程发展越来越迅猛,建筑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快,日新月异,所以必须针对建筑市场的变化建设科学合理的方案,适应建设的发展,对于那些已经不适应或者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我们要取其精华,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取得更好的建筑效益。
3项目管理的建议
现在的项目管理中缺乏对基本内涵和知识的学习了解,造成了认识观念上的模糊,不能清楚的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发展,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不能采取正确科学的管理方案,所以想要提高项目管理的成效,就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为工作人员普及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他们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只有提高工作人员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才能进行有效的工作,才能将项目管理成功的建设起来,发挥重要的作用。还有就是现在的项目管理部门非常的不规范,固化现象严重,尤其是项目机构非常的庞大,管理效率非常低,想要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效的方法就是规范部门的管理,进行分层管理,因为机构庞大,可以建设几个不同的部门,然后将工作合理的分配给每个部门的管理工作者,然后强化每一个步骤,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规范管理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只有将项目管理成功的分配给每个有能力的管理者,才不会出现较大的失误,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还要加强合同管理的力度,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合同能够全面的履行,不会造成资金的浪费,造成公司项目不能进行的情况,不许组织投标,不予办理施工许可,真正形成不垫资、带资施工的局面,维护施工企业的合法利益。并且项目的合同中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必须要开展合同管理,推行工程双向担保制度,使风险发生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加强合同风险管理,不仅要求承包人提供担保,同时要求发包人也要提供担保,从根本上控制工程风险。不仅要降低合同的风险,还要加强合同索赔管理,索赔是什么?索赔就是针对合同履约不全面或违反合同造成损失进行赔偿的行为。现在的建筑工程当中的工作人员明显对索赔认识不足,缺乏进行工程索赔的各种意识。但是索赔也是需要管理的,因为在项目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如果自身方面或者对方出现违约的现象,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对自己权利进行维护,在合同履约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建设管理中的合同管理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保证合同签约过程,还要管理合同的索赔过程,在进行签约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合同管理,完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不健全才能够消除,建立完善,健全的制度,促进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4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介绍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价值,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开展,我们已经加快了建筑发展的步伐,而且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建筑工程的实施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我们现在已经成功的登上了国际的前沿,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发展建筑工程,想要成功的发展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制度,消除存在的漏洞,才能保证整个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蓓.BIM(建筑信息模型)介绍及发展前景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2);90.
[2]赵华英.BIM结构设计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3):54.
[3]陈留兵.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2):76.
[4]胡青.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初探[J].价值工程,2015(20):34.
我国许多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以内容控制替代了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过程的规范化建设方面重视不够,未能形成有效的控制模式来使内部控制得以高效实现,由此造成会计内控长期低效。
(1)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会计内部控制在制度上很不完善。部分银行在一方面将会计内控等同于对审核与管理层人员的监督,疏忽了对具体业务操作中一般会计人员的监控,对会计内控和会计业务之间的动态联系也缺乏严厉要求;另一方面,未能积极评估实际情况的变化程度,及时有效地推出规范的相关业务实施细则,在实际操作流程方面也缺乏严格的标准要求,致使会计核算秩序混乱,内部控制失效。
(2)业务操作系统未能对全部会计业务形成有效控制,存在一定的系统风险。当前,电子和网络技术在高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操作平台也在发生着非常巨大的变化,但技术支持的相对不足、某些系统的可能疏漏,也会导致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如有不慎,甚至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性。另外,银行业务操作系统并未能做到对所有风险点业务自动控制的全面覆盖面。与此同时,银行规章制度也相对落后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原有的制度已不能满足业务范围的迅速扩展,某些新业务在制度上不够明晰,也使银行内控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2.银行未能建立起完整的会计内控监督评价体系,导致监督约束不力
(1)在内容控制的方式下,只注重目标评价的短期行为。商业银行对会计内部控制存在地问题,缺乏对其产生原因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只局限于查找具体问题,忽视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测试评估,对会计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和预警,不能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2)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监督约束力度不够。制约机制不够健全会导致监督检查不能及时开展,对已发金融案件不能及早发现,大大延误了侦破时间,给国家资金造成重大损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约束力度不够,给银行内部犯罪有机可乘。
二、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对会计内控风险的认识不足,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
一些银行管理者单纯地追求业务指标,注重业务扩张和目标任务的完成,忽视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存在效率偏好而非内控优先。在业绩考评方面,仅仅关注存贷款增长比例,清收比例等硬性业务指标上,未将会计内控风险管理质量进行量化且纳入领导干部业绩考评和绩效考核中之。
2.对会计风险较为注重事后检查处理,对事前防范与事中监管很不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银行只注重对会计操作人员的管理,对银行管理层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够,对所发生的会计风险,缺乏事前预测与事中的有效控制监管,往往只以严厉的事后处罚作为补救措施。同时,对会计风险的共性问题缺乏全面的分析,导致对同类案件不能做到及时预测有效防范。另外,部门岗位职责定位不清,对会计风险的事中监管也很不利,既是具体会计管理工作者,又是会计业务的风险监督者。这会极大地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与独立性,从而导致会计内控监督乏力。
3.会计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制约着会计内控监督效能的有效发挥
会计电算化在日新月异地不断扩展,金融业务创新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创新,这种新的形势对银行会计风险控制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对银行会计人员而言,只有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才有可能适应业务新的要求。人的因素是会计内控最重要的内容,因此,对人员的控制是银行会计内控的基础。员工的职业责任感、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对会计内控监管能否有效实施紧密相关,只有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具备操作性强的风险管理方法,才能面对复杂业务,具有较高的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三、对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进行积极防范应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1.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完善银行会计内控体系的建立
其一,决策、执行与监督三个系统相互制约是商业银行应遵守的基本原则,管理机构应分层次建立会计内部监督系统,将事中的实时控制与事后的监督机制相结合。另外,要健全会计风险评价体系。其二,按照风险内控原则对会计规章制度要要全面整合梳理,系统化、层次化的制度文件框架是实现经营管理程序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基础。对新制度的出台要实施及时更新与不断补充,以确保制度的完善。其三,制度至上的意识要在全体职工中牢固树立,只有认真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才能保证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得以严格执行,全员做到人人平等,真正按章依法办事,积极有效地防范内控风险。同时,只有将全部的经营活动都置于制度监控之下,又要注重信息沟通,确保及时传达上级指令与反馈下级对制度的执行情况与效果。另外,要全面衡量各业务环节的风险度,根据实情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建设风险隔离墙,把对风险点的控制纳入管理人员的日常监督中。同时要加强风险测量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会计内控风险造成的损失。
2.风险管理责任制的实施是会计风险控制流程的重点
其一,落实操作风险管理责任制就是要真正明确责任追究链条,必须将会计风险防范的责任目标与员工个人的实际利益直接挂钩。只有强化问责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加大整改力度,才能做到落实责任人,做到出现问题之后及时反馈并逐条逐项整改到位。其二,要进一步优化与改进现有银行会计风险的管理流程。针对具体业务,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重点,采取积极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对关键控制环节,要建立严密的会计分级授权体系,对重要性不同的业务实施不同层次的业务授权模式。权利相互制约可以大大减少人为的资金风险。其三,要强化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手段,在线监控与视频监控相协调,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在对网点会计主管和监管员的管理中,既要把握监管重点,又要注重不断完善监管手段,优化风险模型。同时,要在电子信息监管系统技术上进一步突破,更大程度上提高对柜台业务风险的非现场监控能力,充分发挥有关业务系统的监督预警作用。
3.提高对会计内控风险的管理水平,重视银行内部对会计人员的考评考核
对银行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要实施综合考评,会计考核机制要不断创新,可以采取分档次的经济奖励措施,也要注重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分层次的工作质量考核,考核结果要作为监管人员任职能力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将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纳入到整体绩效考核之中,促使各级业务人员对会计风险防范的加大关注,努力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与风险有效控制的高度统一。另外,在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综合考评的效力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银行内控监管方面的奖励机制,一方面提高银行会计主管与监管员的实际待遇,将其经济收入列入经营管理人员类别进行薪酬考核,从而增强其责任心。另一方面对全体会计操作人员也要提高自控风险奖励标准,增大其从自身做起防范风险的主动性与季节性,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会计风险防范工作的顺利进行。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经济的腾飞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使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有的物流产业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高速物流的发展,物流产业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传统供应链的管理模式,阻碍现在物流产业的发展,供应链的建立有一定的风险,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自然灾害、员工的工作错误、财务与技术、消费者的方式发生改变等。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家注意到主要是人为因素,供应链之间有时候因为一些小的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严重时候引起员工罢工等。经营成本是供应链中主要考虑目标之一,利润是企业终身追求的目标,良好的利润,是企业能长期发展的源泉,经过一定的发展,供应链存在一定的风险,在风险管理中本论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供应链风险识别
供应链风险识别是一个暂新的概念,不同专家与学者阐述的略有区别。主要的意思是供应链风险有不确定因素构成,收到牛鞭效应影响,被其不断扩大,产生一定的效应,供应链是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当其中一个企业出现问题,会波及整个供应链中所有的企业,严重导致供应链破裂,其定义中阐述了供应链的脆弱性。
供应链风险有以下种类:
1.需求风险
需求风险主要有依赖于少数大客户、难以预测因促销而引起的需求大幅波动、运输安排不当导致重要客户的交货期受影响、存货不足引起的重要需求满足率低、不可预测的季节性需求波动、客户财务状况的恶化、频繁快速的新产品上市、新产品市场定位的缺陷和很低的客户忠诚度这些因素组成。
2.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工厂水污染、电力供应中断供应、自然灾害风险(风暴、洪涝、海啸、飓风、地震等)、类似于SARS而中断生产风险、罢工风险、产业政策风险、火灾风险、类似“911”恐怖袭击导致的物流配送风险、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冲突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汇率风险等因素组成。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主要有产量低于预期、生产商质量标准低于市场可接受水平、无法严把采购原料的质量关、原料存货不足致使生产中断、生产能力不足或闲置等因素组成。
4.制度风险
制度风险主要有库存控制制度不规范、系统需求预测不可靠、采购过程控制不科学、财税和财务制度有缺陷、是否遵守环境政策法规、就业义务是否履行、所有安全义务是否已履行等因素组成。
5.供应风险
供应风险主要包含依赖少数关键供应商、部分供应商财务不健全、供应商质量问题与刚性供应商等因素组成。
6.信息技术风险
信息技术风险主要有资料备份不完整、数据传输过程中被竞争者窃取与信息基础设施故障组成。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所有的供应链不是永恒的,都会有解体的一天,因此企业要作好风险评估,其某个供应链在一定时期内,对整个供应链的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2001年Pater在文章中定义了供应链暴露(supply chain exposure)的概念,即外部脆弱性和供应链敏捷性(Agility)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Prater(2001)的供应链暴露
三、风险管理过程
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是有一定的过程,在应用过程中慢慢产生,本论文主要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3种模型,希望对供应链风险管理过程产生起到一定的桥梁作用。
风险管理过程的研究起始于2001年Lindroth(2001)提出的三维供应链风险初步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供应链单元分析、供应链风险类型和供应链风险控制如图2所示:
图2 Lindroth(2001)的供应链风险初步分析框架
Cranfield在2002年提供应链风险管理4阶段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Cranfield(2002)风险四阶段模型
2004年Hallikasa认为在供应链网络环境下供应链成员只评估自己的风险并以此采取风险管理行动是不够的,应该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将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纳入整个网络的合作风险管理中如图4所示:
图4 Hallikasa(2004)网络环境下的风险管理过程
四、未来的研究展望
1.不同供应链网络模式下SCRM研究
2.风险管理的信息和知识系统的开发
3.风险和报酬的分摊研究
4.风险管理定量研究
总之,目前SCRM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定量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将定量研究成果也单独做了个综述。
参考文献:
[1]Zsidisin G A.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supply risk[J].The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Global Reviewof Purchasing and Supply,2003,(Winter):14~25.
一、税收风险管理在税收征管中的重要地位
税收风险管理,是指纳税遵从风险管理,也就是税务机关以纳税遵从最大化为目标,利用征管资源,以有效方式进行风险目标规划、识别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评价,根据风险等级高低合理配置征管资源,以不断降低纳税遵从风险、减少税收流失的过程。其中:风险目标规划是管理层对一定时期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主要措施等做出的决策安排;风险分析识别是借助风险特征指标、数据模型等工具,寻找发现存在的税法遵从风险;风险估算排序是对存在税法遵从风险的纳税人进行归类分析,对其风险度高低做出判断形成风险等级;风险应对实施是根据风险等级,合理配置征管资源,采取纳税辅导、跟踪监控、纳税评估、反避税、税务稽查等不同的服务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主要从税法遵从度和征管成本效益两方面对税收风险管理质量和效率做出评判,促进风险管理持续改进。
二、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从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概念来看,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要寻找税收风险存在的领域,即发现并确定风险发生的主要范围,归纳并能准确描述税收风险的共性特征;二是要分析识别税收风险发生的具体目标,即利用归纳的风险特征进行全面扫描,锁定符合风险特征的风险纳税人。从税收风险管理的各环节来看,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离的整体,哪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针对层出不穷的偷骗税手法来讲,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将是最重要的一环!在税收风险管理中,既使依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征管体制机制,同时无论风险应对人员业务怎样娴熟精通,但是如果税收风险分析识别不到位,所有一切只能成为泡影,不仅仅通过风险管理实现税收遵从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也会造成基层税务人员极大的不满和对整个风险管理的不信任,让整个风险管理的体制形同虚设。所以,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是风险管理中最能体现“信息管税”应用和防范风险的环节,其在整个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三、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重要作用
一是具体实现税收风险目标规划相关内容的主要途径。每阶段风险管理的目标规划都会基于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的内外部环境的判断,明确一定时期内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等内容。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从宏观上分析相关的税收风险的动向,提出防范的要求和目标。而风险分析识别就是这些风险管理目标和重点落实的具体体现,是联系目标规划和其他环节的纽带,分析识别的准确与否关系到目标和重点是否能够实现。
二是风险排序评定、风险应对等环节实施的基础。如果我们考虑税收风险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结合,那在系统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风险分析识别。这是后续各环节的基础,风险分析识别为排序提供了具体的风险信息,为风险应对提供的按户归集的丰富全面信息,不仅为风险应对全面客观的分析风险度的大小和指向性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也从分析识别的方法上为风险应对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是风险管理技术含量和不断提升发展趋势的最主要的体现。风险分析识别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税收业务水平和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并产生效益的过程,它必须对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程序的各个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才寻找出税收风险所在的环节和领域。当然这些风险存在于哪些纳税人,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在风险分析识别这个环节一定是风险管理中最能体现技术含量的部分。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我们才可能对风险应对过程中,各个风险特征的有效性和指向性进行统计分析,并不断地改善和调整在风险分析识别方面的思路,使之更趋向于合理、准确,迈入循环提升的良性步调。
四是最能让基层税务人员接受和认可风险管理理念并激发他们参与风险管理热情的环节。在我们看来,通过分析风险管理的各环节的实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理念,会给现代税收体制机制带来深刻且富有积极意义的变化。要贯彻落实好税收风险管理,除了我们在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和大力宣传风险管理理念的同时,基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接受与否是其成败的关键。而让基层感受是否有效、能否接受,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其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风险管理对税收征管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以前无论工作的方式、压力、成效都有积极的变化,从而才能认可,使风险管理真正落实到位。同时,基层人员的对风险分析识别的方面的认可度,通过风险应对积累的经验,也会激发其在风险分析识别方面新的思路和理念,促进整个风险管理的向前迈进。
四、加强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建设的可行性方法
一是要以现有信息数据为基础开展风险分析识别。要做好风险分析识别,首先要有信息,没有基础信息,风险分析识别就无从谈起。只有积极努力拓宽数据源,特别是内部及第三方信息的取得将会给我们风险分析识别带来更大空间。同时,信息数据的范围、要求是永无止境的,风险分析识别要立足以现有的信息数据为基础来开展。
二是要以与纳税遵从有关的风险作为主要分析识别对象。在风险分析识别方面,首先要进行定位,风险分析识别应该识别什么。在税收风险管理中,有把征管基础类指标、发票监控类指标、税务机关工作差错类指标、质量考核类指标统统列入了风险分析识别范围内,这是不可取的。这些指标也是有风险指向的,但并不是符合纳税遵从风险。所以风险识别的目标一定要与纳税遵从有关的,其他类别的指标也可以作为补充,组合运用的效果更佳。
三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风险分析识别。要开展并实施好风险分析识别工作,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要善于从纷乱复杂的税收经济业务中发现风险;要善于要实践中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要善于从众多繁琐的指标中选择最能衡量和甄别风险的指标;要善于把复杂的风险模型以简单的方式进行展示和描述。
四是要建立机制,从实践出发不断完善和优化风险分析识别。风险分析识别是税收风险管理成败的关键,尤其表现在风险分析识别能不能适应整个经济税收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立机制,来保证风险分析识别的有效性,且能根据应对结果不断地调整完善和优化整合。这应该是一种保证持续研究分析、寻找识别税收管理中的风险的协调机制。
五、依托税收风险管理平台加强税收风险识别建设
1.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加强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建设
“信息管税”已经成为税务部门一个时期税收征管和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落实信息管税就必须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做好税收风险的分析识别工作也已经成为贯彻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和落实信息管税的关键环节。因此,只有始终坚持风险分析识别是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的认识,在风险分析识别中抓住主要矛盾,从风险管理的整体运行考虑;明确风险分析识别的职能分工,配备高素质专业人员,建立风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特别是风险分析识别方面的培训,开展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方面的交流和探讨,建立面、线、点有机联系的风险分析识别的立体框架。
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风险存在及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识别、计量、分析,并对业务经营的全过程进行风险控制,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收益与风险保障相匹配的管理行为。其基本任务或者说主要职责就是避免最坏的或最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发生。由于风险管理都是需要支付成本的,风险管理的效率就是对风险管理的资源投入与经营成效的比较,其核心在于选择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案,在尽可能降低风险成本的同时,实现尽可能高的经营收益。所以说风险管理也是银行最基本的管理,是银行保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盈利的关键因素。
银行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风险管理效率的竞争,风险管理效率最能体现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高效率的风险管理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识别、计量、控制风险,识别、计量和控制那些别的银行识别不了、计量不了、控制不了的风险,才能体现出一家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银行在经营中,如能事前就识别出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避免损失;如未能及时识别,就可能遭受风险损失。但从短期来看,银行间的风险识别、度量、控制效率高低很难进行比较,通常需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才可有比较清楚的区分。
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银行对风险识别的效率、计量的效率、控制的效率直接决定了业务经营的效率,业务经营的效率反映的就是风险管理的效率。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银行要在这个变化当中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改进和提高风险管理效率。银行要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风险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效率,通过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来营造自身独特价值的组织执行力,以获取一流的经营业绩、一流的经营效率。
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也是一个系统的组织过程,涉及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流程再造、风险管理创新、经营绩效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人力资源开发、信息科技应用、风险文化和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某一种因素简单作用的结果。只有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持续地改进、优化风险管理,才可能有适应市场需要的效率,才可能不断创造出新的经营业绩。
风险管理的效率是由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决定的,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又决定业务经营效率的高低。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家银行都希望能有更高的风险管理效率,但这需要以更高的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所以银行的风险管理效率有赖于其经营者对银行自身特点和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清醒判断,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确定风险偏好和总体发展目标,确立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模式,制定总体的风险管理战略。在此基础上,还要将银行长中期发展目标与短期经营目标及日常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尤其要把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等经营结构的调整优化上,将银行的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到战略目标的实施上来。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存量与不良资产比重经过近十年的连续“双降”,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观,到2010年末不良贷款率已经降到了国际同业的较低水平。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效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呢?显然不是,因为不良贷款率还不能完全反映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全面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可能要比压降不良贷款更难。尤其是随着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日渐活跃,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要求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有更高的效率,这是一个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所以尽快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当务之急。
风险管理效率最直观的表现是流程
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是指与风险管理相关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职责的总和,它直接决定了银行业务经营的运行效率,也是最直观表现的风险管理效率。从表面上看,影响银行办理业务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流程的长短;而从实质上看,这个流程的长短归根到底是由风险管理效率决定的,流程只是现象,本质是风险管理效率。
流程长短的通常表现是在业务办理速度的快慢上,如客户到银行来办理业务,首先感觉到的就是办理业务所需的时间。所需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客户就越满意,反映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也就越高。需要说明的是,银行对客户的服务效率并不完全反映风险管理的效率,风险管理的效率也不全部表现为对客户的服务效率,对客户的服务效率问题还会涉及到其他许多相关的因素,但不论其他因素有多少,风险管理效率都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尽管每家银行的偏好、战略会有所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但是必须有严格的风险管理,这是由银行的本质特性决定的。没有一家银行会愿意用较长的流程来为客户服务,只是由于受到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制约,当其尚处于较低水平时,只能容忍较长的流程,随着风险管理能力的逐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才能随之提高,流程才有可能缩短。从银行发展的历史中就不难发现,在理性的自我约束背后都有一个沉重的故事,那些表现为流程环节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都是用巨额代价换来的,而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在具体的实践中,通常是出一次事故案件,经过分析,查找出风险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通过整章建制,补充和完善一些制度性规定来堵塞漏洞。而每补充和完善一项制度,实际上都会增加一些操作的要求或环节。累积的教训多了,规章制度就多了,流程也就长了。可见要缩短流程,提升风险管理效率是有条件的。银行业务操作流程的长短既不是随意确定的,也不能随意改变,它是由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决定的,而这些规章制度又大都以风险损失和惨痛教训为代价换来的,它构成了银行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
由于信贷业务占银行资产业务的比重较大,信贷资产质量的优劣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很大,所以风险管理效率的高低,在信贷业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对信贷客户的风险评价、风险等级的确定、贷前的调查、贷款项目的风险评估、抵质押品价值的评估、贷款的审查、审批、贷后的监测检查等环节都是对贷款风险识别、度量、缓释、控制的措施,并构成了信贷业务的操作流程。如果不良贷款比例高,就说明在信贷风险的识别、控制上有问题,而改进和加强的基本做法就是增加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要求和环节。例如中国的一些银行,不良贷款率曾高达30%以上,存量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甚至赶不上新发生不良贷款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不良贷款就成为风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就是要增加风险成本投入,包括设立专门的部门、增设风险审查环节和岗位,上收信贷业务的审批权,配置更多的中后台人员来识别和控制风险。这些措施无疑会加长信贷业务的操作流程、降低市场竞争力,但两弊相权取其轻,只能放慢发展的速度来确保信贷资产的质量。
再如当票据单证方面的差错事故或欺诈案件上升,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时,银行就要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找出易发事故案件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高发的一些领域或客户,为防范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维持正常的经营,就必须提高对其风险的识别、度量、控制能力。通常的做法是补充、修改和完善某些规章制度,增加一些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要求,也可能会增设一些操作环节,由更多的人员来承担风险识别和控制的工作,包括增加对票据真伪的识别环节和单证要素审查的内容,增加专职的授权岗位等等,以强化对风险的识别,提高对风险的判断和把控。这样的结果是事故案件等风险问题可能会得到有效缓解,但银行的业务操作流程就会加长,对客户服务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失去部分市场机会和既有的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不仅直接影响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也是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体现。只有不断的优化和完善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才会有银行业务经营的高效率,有了业务经营的高效率才会有高的客户满意度,也才会有市场竞争力。尽管优化流程、提高业务操作和对外服务的效率一直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改进内容,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确保风险可控,避免出现大的风险损失。
任何脱离风险管理能力去改变风险管理制度,以求减少环节、缩短流程的做法都不能真正的提高效率,即使它可以暂时使客户满意,但最终不仅会增大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会加大客户的风险,还会直接威胁银行的生存。当然这里也要注意风险管理的度,过度的风险控制也不是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如果采取万无一失的风险管理措施虽然可以降低风险,但却以牺牲大量的市场机会为前提,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在实践中也是不可取的;如果一项风险管理措施能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即使在防控风险上没那么严密,但却有利于业务的发展,人财物成本相对也较低,那么这项风险管理措施可能更适合、更有效。
从风险管理流程上看,通常的感觉是大型银行的业务流程要比中小银行更长,其内部的职能分工也比中小银行更细,但这并不能说明大型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比中小银行弱。这主要是因为大型银行办理的是风险较大或较复杂的业务,不仅数额大,各种不确定因素多,而且影响大,涉及面广,一旦发生问题,损失也会大。因此需要有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来予以保障。当然大银行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一些大银行没有按客户及业务的复杂程度和风险大小来制定不同的流程,把一些较简单、风险较小的业务也都按复杂业务的标准流程来处理,这就影响了这些业务的办理效率。为解决风险控制与提高效率的问题,大型银行应在确保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可按业务的风险大小和复杂程度来设置不同的操作流程。即风险大、复杂程度高的业务实施长流程;风险小、较简单的业务实行短流程;其余的实施标准流程。这既保证低风险业务的高效率要求,又控制了高风险业务,满足了业务发展的效率需要。总之,只有通过完善各项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整合各类风险业务的操作流程等,才能实现流程的优化,形成较高的风险管理效率。
风险管理效率的主要评价因素是效益
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实质上也表现为风险管理的质量,风险管理效率的高低也就表现为风险管理质量的优劣。因此通常评价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高低,既有资产质量指标,如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等;有操作质量指标,如差错事故率、案件发生率,差错事故及案件损失率等,还应有更重要的经营效益指标,如资产收益率、资本回报率、人均效益等等。
资产收益率(ROA)是综合反映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指标。同量的资产能否获取更高的收益,是衡量一家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银行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和集中表现。从表面来看,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资产营运的效率或资产经营的成效,但实质是由风险管理效率来支撑的。风险管理效率决定资产质量,资产质量决定资产收益,高质量的资产才能带来高的收益,低质量的资产不仅不能带来收益,还会有风险损失。那些虽然能保全,但不能覆盖经营成本的资产,以及低于平均收益率的资产,也都不是好资产。所以分析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高低,不仅要看资产收益的总量,而且更要看资产的风险收益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各类不同收益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如高收益低风险资产、高风险低收益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资产的集中度风险以及抗击外部事件冲击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等。
首先是信用风险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由于信贷业务是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高质量的信贷资产才有可能给银行带来好的收益。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把控住信贷风险,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实现既定的经营收益目标,而不是简单地看静态的贷款违约率(PD)、违约损失率(LGD)。高的不良贷款率一定是风险管理效率有问题,但低的不良贷款率并不等于风险管理效率就没问题。不良贷款率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能完全说明风险管理效率的高低,只是风险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评价必须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才有意义,简单地用数字进行比较还很难说明问题。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如收益能覆盖风险,那么就可以说这个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如收益不能覆盖风险,不能补偿可能形成的风险损失,那么,这个风险即使从数额看并不大,也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有时不良贷款率低,尤其是在顺经济周期条件下,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并不完全反映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事实上,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不是越低越好,零不良率并不是风险管理的目的,风险管理要求的是做到风险可控,尽可能降低风险损失,尽可能用收益来覆盖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运行和收益最大化,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无风险,这也是对风险管理效率最基本的认识。
其次是市场风险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尽管说信用风险仍是中国银行业目前的主要风险,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环境、监管要求等的变化,信贷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正在逐步下降,不少商业银行已在50%左右,越来越多的非信贷资产通过市场交易买卖来获得回报,市场风险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尤其是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相互交叉引发的风险,相互转移的风险隐患需要高度关注,这也是对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考验。
第三是流动性风险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银行的总资产是由不同流动性的资产组成,流动性不同的资产,其收益也不同。由于流动性风险与资产收益率通常是成负相关关系,通常是控制了流动性风险,就会影响到资产收益率,考虑了资产收益率往往就会增大流动性风险。不同流动性资产组合可以构成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把握流动性与收益率的最佳比例,使它既能满足银行日常清算支付以及应对临时性急需所要求的流动性,又要尽可能降低保持流动性的成本,提高资产的收益率,这也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风险管理效率高低的标志之一。
资本占用也是反映风险管理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资本对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资源,资本的占用与效率紧密相关,资本占用的结构直接反映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用同量的资本经营更多资产、获得更高的回报,是银行风险管理效率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反映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资本占用高,资本回报率低,说明风险管理效率不高;反之,资本占用低,资本回报率高,说明风险管理效率高。当然这也与银行的风险偏好、风险战略有关。
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中,资本是解决非预期风险的,非预期风险大的资产所占的资本高,非预期风险小的资产所占资本少,所以非预期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资本占用和资本回报率(ROE)。银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降低资产的非预期风险,尽可能减少单位资产对资本的占用。风险管理效率高,对风险的把控能力强,就可以把一些非预期的风险转变为可预期、可确定的风险,使非预期风险的敞口缩小,就可以节约或少占用资本,就可以用同量的资本支撑更多的资产业务,就可以扩大经营的规模。
降低单位资产的资本占用,也就是降低了经营的成本。如果风险管理效率不高,就会因非预期风险高而增加资本占用,增大经营成本。银行要通过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来不断推出新的既能满足市场竞争需要,又是非预期风险较小的资产业务。同时还要对存量资产进行结构调整,尽可能降低高资本占用的资产比重,提高资本的回报率。
尽管银行的资本实力与风险承受能力有关,但这种风险承受能力还不能完全说明其风险管理的效率。因为资本数额更是反映了股东的实力,如股东实力强,不仅可以把更多的当年盈利转为资本,还可以不断地给银行增补资本,来增强其对非预期风险的承受能力。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占用相对来说还不是最优的,与国际上的一些知名银行相比还有差距,非预期风险相对还比较大,并直接影响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如国际前十大知名金融机构的核心一级资本总额比中国的几家大银行要小,但它们的资产总额则普遍比中国的银行要大、资本充足率也都要高,单位资本的效率除美国的几家银行外,也都高于中国的银行。说明中国的几大银行在资本效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人均效益也是反映风险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管理效率与人力成本关系密切,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目的是取得尽可能多的盈利。而风险管理是有成本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力成本,在银行的经营成本中人力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对经营效益的影响也比较大。一定的人力成本投入带来的收益产出,就是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率,通常以人均效益、人均利润来表示。因此尽可能降低人力成本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中国的大型银行来说,目前的员工数量、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等,既有以往体制留下来的问题,也有银行自身管理的问题。其所形成的人均效益等指标,与国际上的一些同类银行尚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正是中国的大型银行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只有努力提高人均效益指标,才会有可持续的国际竞争力。
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还可以通过其内部的职能分工和员工的岗位分布,来分析前中后台员工的分布结构,不难发现这也是影响人均成本、人均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可直观地判断出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问题:看与过去相比是否有改善;与国内外可比银行相比是否有差距。如前台人员占比大,中后台人员占比小,就说明市场竞争力较强;如中后台人员占比较高,前台营销人员占比相对低,说明风险管理效率不高,因为中后台人员主要是帮助前台人员强化风险识别和控制的。如果银行的资产质量相同,而中后台人员占比大,至少可以说,在风险识别环节中,存在重复劳动等问题,不仅使业务处理的流程拉长,还会增加经营成本。随着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的改进,尤其是信息技术和员工素质的提升,一些为加强风险识别、控制的重复环节就可以优化省略,中后台人员也会随之减少,人均的经营效益就会提升。
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主要措施
除上述分析外,还有不少对银行风险管理效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
风险偏好与公司治理。风险偏好对风险管理效率具有基础性的影响,不同的风险偏好会直接影响风险管理的效率。较激进的风险偏好虽然会在短期内提高效率但从长期来看则可能会带来较高的风险;较保守的风险偏好虽然可能会控制一些风险,但不会有较高的效率。我们倡导的是谨慎而积极的风险偏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效率。
公司治理对风险管理效率具有制度性的影响,它直接关系到银行风险管理的构架、政策及流程等。国内外银行的实践表明,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有赖于较完善的公司治理。同时公司治理也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银行的公司治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样板,但相对合理的公司治理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决定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上下级机构间的分权授权、同级机构间的职能划分、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事权划分、内控制衡监督检查等,这些都与流程长短的设置紧密关联。
中国银行业要在经营转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进一步健全风险识别体系、风险监测体系、全面内控体系、风险成本控制体系和风险决策问责制度、审慎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确保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持续提高。通过强身健体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并按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可以把分权、制衡、问责、透明等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来形成一整套明确完整的传导、执行、监督、控制、反馈机制,使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成为推进银行风险管理效率提升的内在驱动力。
不断创新。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正深刻地改变着全球银行业的运作,激烈的竞争要求银行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快创新,尤其是风险管理的创新。只有不断地进行风险管理的创新,才有可能保持较高的风险管理效率,才能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才有可能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实用的特色金融业务,所以创新已成为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进而更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同时创新本身也充满风险,其一是因为银行风险管理创新的过程实际就是对风险识别、度量、控制的过程,没有很强的风险管理创新能力,就很难能掌控好创新本身及其过程中的风险。其二是因为风险管理的任何创新又都是对银行既有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度量能力、风险把控能力的考验。创新能力主要是由风险管理能力来决定的,银行只有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才可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进而才可能有较高的风险管理效率。其三是因为风险管理本身也需要创新,由于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业务日趋多样化,竞争更加激烈,迫使银行对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而这又会给银行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
信息技术。先进的信息技术是提升风险管理效率的重要技术基础。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促进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提高。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影响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银行采用的信息技术可能不够先进,需要升级改造;二是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仍以手工操作为依据制定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来设置流程,即便是采用了一些较先进的信息技术,仍会是长流程、低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深度应用,不少风险控制环节可以用技术方式来解决。如可以充分运用信息系统先进的计量分析功能,开展各个维度的风险分析,为风险管理提供更加全面、完整的决策依据,并为风险管理流程的设定和完善、风险限额的确定和管理等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还可依托信息技术的特点,来改造和调险管理的模式、方法,如可以把业务的分散处理模式改变为集中处理,并实行远程控制,在一些重要的风险控制环节上用来替代人工操作,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使有些风险环节只表现为逻辑上的分离和控制等等。总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就可以发挥出极大的变革力量,给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包括优化员工的岗位分布结构,降低中后台员工的数量和比重。
员工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员工的职业素质直接决定了风险管理效率,员工的风险理念和风险识别技能是风险管理效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中最关键的是人、是员工。由于员工素质是不可复制的,所以银行竞争的焦点说到底是员工素质的竞争,风险管理的流程长短也与员工素质高低紧密相关。在实践中我们通常会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员工总量不少,表现为经营中的人均指标不够先进;另一方面,高素质员工又比较缺乏,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员工,不能满足银行风险管理高效率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两方面来考虑: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各国银行自诞生的一天起,就在孜孜寻求规避信贷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金融风险。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不仅指由于借款者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承担实际的违约风险,而且指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信贷资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历经多年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出一种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资产信用风险评价到资产组合信用风险评价的趋势。而风险管理上的差距,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的最大差距,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面对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加强和金融竞争与创新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金融全面开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尽快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一、传统信贷风险的测度方法及局限性
传统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分为三类:专家方法、评级方法、信用评分方法。
专家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分析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银行信贷的决策权是由该机构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官所掌握,并由他们作出是否贷款的决定。最常见的是信贷的5C方法,主要集中分析借款人的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商业周期(cyclecondition)这五项因素。专家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运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专家用在5C上的权重有可能以借款人的不同而变化,专家难以确定共同要遵循的标准,造成品估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评级方法是指对每笔贷款进行评级,以此来评估贷款损失准备的充分性。最早的贷款评级方法之一是美国货币监理署开发的,将现有的贷款组合归入5类,同时列明每一级别所需要的准备金。目前,国外很多银行都开发了贷款的内部评级方法,分为1-9或1-10个级别。商业银行应对业务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才能正确评估信贷风险的大小。
信用评分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爱德华.阿尔特曼(Altman)在1968年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的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Zeta”判别分析模型。将Z值的大小同衡量标准相比,可以区分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此方法的应用依靠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料,并考虑了借款者经营的主要方面,对违约概率进行了预测。此预测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稳定且借款者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否则,预测误差就会很大。
二、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以及在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难点
近年来国外在信贷风险度量与管理的技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有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一)目前广泛应用的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主要有:
1.KMV公司在1993年开发的CreditMonitorModel(违约预测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默顿(Merton)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有风险的贷款和债券的估值中的工作,债券的估价可以看作是基于公司资产价值的看涨期权,当公司的市场价值下降至一定水平以下,公司就会对其债务违约。KMV模型通过计算一个公司的预期违约率(expecteddefaultfrequency,EDF)来判断他的违约情况。
2.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于1997年推出的CreditMetrics方法(信用度量术)。在银行业最早使用并对外公开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J.P.摩根于1997年开发的CreditMetric严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度量信用资产组合价值大小进而确定信用风险大小的模型,给出了一个测量信用资产价值的大小的具体方法,并由此判定一个机构承担风险的能力。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合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计算风险价值(VAR)数值,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违约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VaR方法作为一种测量投资组合风险的新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VaR方法已成为金融领域和部分工业投资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风险管理工具,许多金融机构已采用VaR来度量与管理投资组合风险,同时,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4月提出了市场风险模型扩展的建议,建议银行建立基于VaR的风险管理模型。
3.麦肯锡公司在1998年开发的CreditProtfolioView(信贷组合审查系统)。该方法是分析贷款组合风险和收益的多因素模型,它运用计量经济学和蒙特·卡罗模拟来实现,最大的特点是考虑了当期的宏观经济环境,比如GDP增长率、失业率、汇率、长期利率、政府支出和储蓄等宏观经济因素。模型认为信用质量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
4.CSFP(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开发的CreditRisk+(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应用了保险业中的精算方法来得出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该模型是一种违约模型,只考虑债券或贷款是否违约,并假定这种违约遵从泊松过程,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
此外还有死亡率分析、基于风险中性的KPMG贷款分析系统、风险敞口等值法等,最新发展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2000年4月,穆迪(Moody''''s)提出的Ri.skRalc,该模型结合了基于默顿(Merton)债券估价的结构方法和分析历史数据的统计方法。以上关于信用风险的研究汲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计量经济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运用了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网络化技术。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难点
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刚刚起步。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缺乏风险意识,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在银行业的管理实践中,其风险管理在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银行风险损失的控制、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及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从建国到1978年以前的30年时间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风险是由国家统一承担的。银行风险观念淡薄,对信贷风险管理除了反对贪污、挪用等财经纪律外,主要是依靠贷款指令性计划分配,坚持“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归还性”三性原则来加强贷款管理,控制信贷风险。
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1984年10月,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信贷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渐暴露并加剧。为此,我国先后确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制度、备付金制度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与机制。但这时的贷款绝大部分给了国有企业,贷款通常没有担保,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严重,使许多企业拖欠银行的贷款,大量贷款最终成了坏账,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有银行贷给企业的贷款中平均有20%的贷款不能偿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但在具体度量和管理时使用的方法还很陈旧,基本局限于定性分析等一些传统的方法。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大多处于第一阶段—非系统化管理,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如何度量信贷风险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银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而通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可以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达到第二阶段—系统化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的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与完善,可以逐步趋向于第三阶段—战略组合管理。而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和采用西方国家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可操作性不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资料数据库还未建立,缺少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数据资料,给信贷风险的度量增加了难度。
银行度量风险的数据主要来自客户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资本市场的价值或价格,还包括银行贷款损失的时间序列数据等。对于我国银行来说,只有建立起行业信用数据库,才能为高级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支持和保障。由于我国银行客户中非上市公司占据绝大多数,所以对客户现有财务报表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客户将来信用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通过建立一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旨在预防、回避、分散、转移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从而减少损失,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1.从商业银行信贷操作流程的角度,构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有三个构成要素,分别为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系统,它覆盖了整个信贷操作过程,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把这三个构成要素置于一个大系统中进行系统分析。
信贷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经济主体面临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鉴别、分析,在这个阶段,要做到正确判断风险类型,准确寻找风险根源。信贷风险度量是在识别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科学地量化风险,包括衡量各种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损失发生的范围和程度。风险度量是风险识别的延续。信贷风险控制是在识别和度量信贷风险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暴露、将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通过对信贷风险评价分析,才能科学测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量,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其提出控制的措施。这三个构成要素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联合起来构成一个信贷风险管理的整体,从而达到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目的。
2.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科学测度信贷风险。风险度量是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对信贷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关系到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成败。
由于违约风险是我国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信贷风险,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将侧重于对违约风险进行度量,通过建立银行内部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对预期违约概率、赔付率和贷款损失等变量进行估计,进而计算银行个体贷款和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其中,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等于组合内个体贷款预期损失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个体贷款占整个组合资产的比重;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则是个体贷款的非预期损失、个体贷款占贷款组合资产的权重以及贷款损失相关系数等变量的函数。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的准备金和保证金水平,而非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风险资本的水平,从而达到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量化组合度量的目的。
现阶段商业银行可以在传统的贷款风险度的计算基础上构建一个信贷风险度的函数式,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衡量信贷风险的大小。信贷风险度为:f(X1,X2,X3,X4,X5……)其中,X为影响信贷风险大小的各个因素,包括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比等。信贷风险度量采用了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进行加权综合,得到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价值。信贷风险度指标可以用于银行对个体贷款的分析与决策,根据信贷风险的度量结果制定明确的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如授信的对象、额度和期限等,从而保证每笔贷款的合理性,这是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环节之一。同时,还应考虑银行贷款组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对个体分析与组合分析风险收益的比较,尽可能减少各贷款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分散和降低贷款组合的总风险,实现对贷款组合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并为银行的资本配置提供参考,帮助银行决定满足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经济资本数量,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平,等.中国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各国银行自诞生的一天起,就在孜孜寻求规避信贷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金融风险。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不仅指由于借款者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本息而使银行承担实际的违约风险,而且指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信贷资产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对于信贷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历经多年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出一种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资产信用风险评价到资产组合信用风险评价的趋势。而风险管理上的差距,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的最大差距,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面对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加强和金融竞争与创新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金融全面开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尽快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一、传统信贷风险的测度方法及局限性
传统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分为三类:专家方法、评级方法、信用评分方法。
专家方法是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分析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银行信贷的决策权是由该机构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官所掌握,并由他们作出是否贷款的决定。最常见的是信贷的5C方法,主要集中分析借款人的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商业周期(cyclecondition)这五项因素。专家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运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专家用在5C上的权重有可能以借款人的不同而变化,专家难以确定共同要遵循的标准,造成品估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评级方法是指对每笔贷款进行评级,以此来评估贷款损失准备的充分性。最早的贷款评级方法之一是美国货币监理署开发的,将现有的贷款组合归入5类,同时列明每一级别所需要的准备金。目前,国外很多银行都开发了贷款的内部评级方法,分为1-9或1-10个级别。商业银行应对业务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才能正确评估信贷风险的大小。
信用评分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爱德华.阿尔特曼(Altman)在1968年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的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和在此基础上改进的“Zeta”判别分析模型。将Z值的大小同衡量标准相比,可以区分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此方法的应用依靠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料,并考虑了借款者经营的主要方面,对违约概率进行了预测。此预测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稳定且借款者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否则,预测误差就会很大。
二、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以及在我国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难点
近年来国外在信贷风险度量与管理的技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有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一)目前广泛应用的国外信贷风险度量新方法主要有:
1.KMV公司在1993年开发的CreditMonitorModel(违约预测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默顿(Merton)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有风险的贷款和债券的估值中的工作,债券的估价可以看作是基于公司资产价值的看涨期权,当公司的市场价值下降至一定水平以下,公司就会对其债务违约。KMV模型通过计算一个公司的预期违约率(expecteddefaultfrequency,EDF)来判断他的违约情况。
2.J.P.摩根公司和一些合作机构于1997年推出的CreditMetrics方法(信用度量术)。在银行业最早使用并对外公开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J.P.摩根于1997年开发的CreditMetric严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度量信用资产组合价值大小进而确定信用风险大小的模型,给出了一个测量信用资产价值的大小的具体方法,并由此判定一个机构承担风险的能力。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合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通过计算风险价值(VAR)数值,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违约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VaR方法作为一种测量投资组合风险的新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VaR方法已成为金融领域和部分工业投资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风险管理工具,许多金融机构已采用VaR来度量与管理投资组合风险,同时,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4月提出了市场风险模型扩展的建议,建议银行建立基于VaR的风险管理模型。
3.麦肯锡公司在1998年开发的CreditProtfolioView(信贷组合审查系统)。该方法是分析贷款组合风险和收益的多因素模型,它运用计量经济学和蒙特·卡罗模拟来实现,最大的特点是考虑了当期的宏观经济环境,比如GDP增长率、失业率、汇率、长期利率、政府支出和储蓄等宏观经济因素。模型认为信用质量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因素变化的结果。
4.CSFP(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开发的CreditRisk+(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应用了保险业中的精算方法来得出债券或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该模型是一种违约模型,只考虑债券或贷款是否违约,并假定这种违约遵从泊松过程,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
此外还有死亡率分析、基于风险中性的KPMG贷款分析系统、风险敞口等值法等,最新发展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是2000年4月,穆迪(Moody''''s)提出的Ri.skRalc,该模型结合了基于默顿(Merton)债券估价的结构方法和分析历史数据的统计方法。以上关于信用风险的研究汲取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计量经济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运用了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网络化技术。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难点
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刚刚起步。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金融风险,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缺乏风险意识,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在银行业的管理实践中,其风险管理在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银行风险损失的控制、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及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个阶段。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从建国到1978年以前的30年时间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风险是由国家统一承担的。银行风险观念淡薄,对信贷风险管理除了反对贪污、挪用等财经纪律外,主要是依靠贷款指令性计划分配,坚持“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归还性”三性原则来加强贷款管理,控制信贷风险。
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1984年10月,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信贷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渐暴露并加剧。为此,我国先后确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制度、备付金制度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与机制。但这时的贷款绝大部分给了国有企业,贷款通常没有担保,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严重,使许多企业拖欠银行的贷款,大量贷款最终成了坏账,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有银行贷给企业的贷款中平均有20%的贷款不能偿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但在具体度量和管理时使用的方法还很陈旧,基本局限于定性分析等一些传统的方法。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大多处于第一阶段—非系统化管理,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如何度量信贷风险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银行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而通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可以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达到第二阶段—系统化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的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与完善,可以逐步趋向于第三阶段—战略组合管理。而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和采用西方国家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可操作性不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资料数据库还未建立,缺少企业信用等级及其变化的数据资料,给信贷风险的度量增加了难度。
银行度量风险的数据主要来自客户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资本市场的价值或价格,还包括银行贷款损失的时间序列数据等。对于我国银行来说,只有建立起行业信用数据库,才能为高级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支持和保障。由于我国银行客户中非上市公司占据绝大多数,所以对客户现有财务报表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对客户将来信用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通过建立一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旨在预防、回避、分散、转移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从而减少损失,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1.从商业银行信贷操作流程的角度,构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有三个构成要素,分别为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系统,它覆盖了整个信贷操作过程,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把这三个构成要素置于一个大系统中进行系统分析。
信贷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经济主体面临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鉴别、分析,在这个阶段,要做到正确判断风险类型,准确寻找风险根源。信贷风险度量是在识别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科学地量化风险,包括衡量各种风险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损失发生的范围和程度。风险度量是风险识别的延续。信贷风险控制是在识别和度量信贷风险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暴露、将风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通过对信贷风险评价分析,才能科学测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量,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其提出控制的措施。这三个构成要素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联合起来构成一个信贷风险管理的整体,从而达到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目的。
2.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科学测度信贷风险。风险度量是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对信贷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关系到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成败。
由于违约风险是我国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信贷风险,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将侧重于对违约风险进行度量,通过建立银行内部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对预期违约概率、赔付率和贷款损失等变量进行估计,进而计算银行个体贷款和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其中,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等于组合内个体贷款预期损失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个体贷款占整个组合资产的比重;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则是个体贷款的非预期损失、个体贷款占贷款组合资产的权重以及贷款损失相关系数等变量的函数。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的准备金和保证金水平,而非预期损失决定着银行风险资本的水平,从而达到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量化组合度量的目的。
现阶段商业银行可以在传统的贷款风险度的计算基础上构建一个信贷风险度的函数式,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衡量信贷风险的大小。信贷风险度为:f(X1,X2,X3,X4,X5……)其中,X为影响信贷风险大小的各个因素,包括贷款对象的信用等级、贷款方式、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比等。信贷风险度量采用了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进行加权综合,得到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价值。信贷风险度指标可以用于银行对个体贷款的分析与决策,根据信贷风险的度量结果制定明确的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如授信的对象、额度和期限等,从而保证每笔贷款的合理性,这是控制和防范信贷风险的主要环节之一。同时,还应考虑银行贷款组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对个体分析与组合分析风险收益的比较,尽可能减少各贷款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分散和降低贷款组合的总风险,实现对贷款组合信贷风险的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并为银行的资本配置提供参考,帮助银行决定满足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经济资本数量,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平,等.中国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