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4 11:45: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运动医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36-02
新乡医学院是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英国基督教牧师劳海德在古城卫辉开办的教会医院。1922年加拿大传教士维特立夫创办“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是为新乡医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开端。1962年,学校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80余年的办学经历,学校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为国家教育、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康复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与卫生部的要求相差甚远,我院于1999年开始举办三年制康复专业新高职班。2002年开始开办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本科教育[1]。
国内外诸多专家的观点是大学本科学历教育,仅可以培养康复治疗师.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不是培养康复医师,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从我院近几届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也可看出[2]。为此,我们组织专家搜集资料,进行调研,反复论证,认为康复治疗学专业市场潜力巨大,我院开办本科层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时机已经成熟。
1 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育现状
美国的治疗师[3]必须全面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取得相关学历认可,而且其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进入一所注册认可的物理治疗学校学习开始,一直到退休不再从事物理治疗为止。所以美国康复医学教育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康复医学特别是PT已成为美国教育的热门专业。学历教育的层次: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康复机构中[4],往往只有几个康复医师。更多的是各种治疗师群体。例如全香港只有几名注册的康复医师。他们的治疗师培养主要来源于理工科大学的康复治疗本科专业学生,甚至开设有治疗师的硕、博士学位。目前我国内地还没有自己培养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康复治疗师,而在香港地区一半以上的康复治疗师有硕士以上学位。随着康复医学的深入发展,相信我国将来也会有自己培养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康复治疗人才。
2000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在南京医科大学设置本科康复医学(100307W)专业。开创了中国开办正规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先河。南京医科大学于2001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该专业的建立为康复医学教育的全面发展,使我国康复医学融入国际康复医学奠定了基础。此后申办康复治疗学专业的院校逐渐增多,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截止2010年12教育部备案或批准了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医学院校44所,另外还有13所院校开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制多为四年,毕业生学位多授予理学士。2011年3月份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已将《康复治疗学(授予理学学位)》列为正式专业目录,专业代码:101005可以说,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建立,对于我国提出的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康复治疗学专业[5]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同于以往医科院校的其他专业,是科学技术与医学相互渗透结合,逐渐发展形成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医学应用技术学科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的是康复治疗师[4-7](PT师、OT师),而不是康复医师,所以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初步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现代康复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并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PT师、OT师)。大学本科学历教育,仅可以培养康复治疗师.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不是培养康复医师,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2 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新生入校一个月内,从赣南医学院大一新生选取被试450名,有效被试411名,其中医学专业新生227名,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非医学专业新生184名,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医学生物工程等专业,全部被试高中为理科;男生188名,女生223名;全部被试为本科层次。
(二)测试工具
一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学号、专业、入学动机、是否独生子女及家庭排行、高考志愿、是否调剂等;二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此量表包含广泛的心理测验内容,如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等,通过测查10个心理症状因子反映被试心理健康状况[3]。量表有90项条目,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分为5级评分(1-5)。以因子分和总分进行分析。
(三)施测程序
团体施测,通过班主任协助,在班会等期间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发出指导语,要求被试当场认真完成。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二、结果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与医学专业SCL-90因子分及总分比较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总分上,非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得分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得分。从各维度上看,在人际关系、敌对和恐怖维度,非医学专业新生和医学专业新生得分差异显著,非医学专业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附加项上,得分均不显著,即不存在差异。
三、讨论
有研究表明,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医学专业学生低[4],本次调查与这一结论及赣南医学院之前的调查结果一致[5]。与之前调查不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专业学生在人际关系、敌对、恐怖等三个因子及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强迫因子存在边缘显著差异。从数据结果也可看出,在人际关系维度,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得分差异显著,非医学生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医学生,这充分说明在医学院校非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特别的重视。在医学院校作为非医学生,在课程设置和学校重视程度来看,肯定是有差异,常会有种不被重视的感觉。相对于医学生,非医学生会发现自己课程少,自我支配的时间多,由此会更注重人际交往,更乐于参加除学习外的其他活动来展现自己个性。医学生学业任务繁重,较少精力去关注自己的人际交往,也不太花时间在学习之外的课余生活上,人际交往虽然较非医学生少,但是他们不太关注这方面。因此,从得分中也看出非医学生人际交往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医学生。从敌对维度上看,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学生,也就是说非医学学生在敌对维度和医学专业学生得分差异显著。这个结果可能是由于非医学专业有部分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类似于体育生,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本身性格特点来说偏向鲁莽直率,易激惹,较容易以冲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敌对维度上出现差异显著,很可能是受这部分被试数据影响,这个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在恐怖维度上,非医学生心理健康得分也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学生,这是由于医学生必然会面对很多血腥和多种疾病,在选择专业之前,肯定有所考虑和衡量,因此,这部分人对于害怕恐怖这种情感来说,有更高的阈限,最起码是心理承受能力就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此外,本次调查184名非医学专业被试有141名被试为调剂或补录,与杨红等人[6]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其在专业选择方面较为被动,并非个人爱好或志向,这在未来完成学业中必然存在负面影响;而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开办历史较短,未形成特色,师资力量较医学专业薄弱,年轻教师居多,不具备梯队结构;同时,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课程安排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部分课程拼凑痕迹明显,医学院校为了突出这些非医学专业的医学背景,在专业培养上几乎所有医学院校主干课程都包括医学和该专业课程两个分支,进而势必压缩各自课时量,导致这些专业毕业生对于该专业把握存在单一化倾向,加之医学院校在相关非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一定缺陷,这些非医学专业毕业生虽然具有医学背景,但与综合大学相关专业毕业生竞争岗位时并没有明显优势[7]。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在多方面较传统医学专业存在不足,刚入校非医学专业新生对自身专业不满意,对未来焦虑,故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于医学专业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在未来学习中存在一定心理隐患。
四、对策
(一)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相应的新生入学教育,使得心理指导类别化
医学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几乎以医学生为主。在大一刚入校,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没有被教会该如何与人交往,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发现和高中相比,大学上课时间减少了,更多的是自己支配的时间,又缺乏教师的监督,就容易松散,无所适从。同时,又看到医学生课程多,生活忙碌,相比起来容易产生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非医学新生要面临新生普遍存在的适应问题,还要调整心理上的不适。针对这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与医学生不同的特定的心理问题,在大一新生适应教育时,分类别、分程度地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大学四年规划、专业特点介绍、不同专业学习策略等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因此,开设针对非医学专业新生的新生适应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二)开设适合非医学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也就是成人早期,青年期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可看做心理的断乳期,将摆脱与父母的依赖关系,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他们很自然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自我认识有所思考。非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相对于医学生来说,对自己专业发展前景很迷茫,并不了解自身专业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在开学初期的新生教育阶段,也应关注新生对于专业的了解,开展各种专业讲座、经验交流会,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发展前景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使新生在大一都能根据自己情况和专业特点,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大四才需要,对于非医学生在大一在了解自己、了解大学的同时,更需要对自身专业有所了解,这样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同时也给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只是针对学生心理,还需要多方面、多角度来共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贯穿大学四年。学生可通过恰当的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讲座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专业,减少未来不确定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学工办教师共同的工作,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包括心理辅导、学业辅导和人生规划等方面。
(三)重视非医学专业建设,加大投入
崔光成和刘吉成[8]调查研究发现,92%西医院校开办了非医学类专业,95.6%中医院校开设了非医学类专业,有20%以上医学院开办的非医学类专业有公共事业管理、生物技术、法学、应用心理学、信息管理、制药工程及英语等六个专业。可以发现医学类院校开设非医学专业也是个普遍的现象,医学院校开办非医学专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校压力,更加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专业数量增多,也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也可以使学校素质教育课程开设顺利,以此增加学校人文气息。近些年,大学教育也提倡素质教育,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也是极其重要的。医学院校主要经费投入是以医学类学科为主,但同时也应多加强非医学专业建设,从单一医科院校向多学科性大学转变,对待专业性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多加强投入,发展多学科综合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任何院校都必须的日常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每个学生成长成才。非医学专业学生在医学类院校很自然有种自卑感,感觉被排斥的感觉。研究结果也证实,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充分说明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学条件,改善非医学专业教师的工作条件,并增加师资投入,以此增强非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自我的认同感,使这些非医学专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减少非医学专业学生的自卑感。在开展各种活动上也应适当偏向非医学生,因为非医学生更注重社会的交往和个人能力的提高。
(四)完善非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专项课题《关于河北省新升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途径的研究》(项目编号:1240365),立项人:杨国燕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麦可思就业蓝皮书”的有关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3日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前几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一半以上,然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竞争力以终身学习能力方面还面临很大挑战。下面,我们根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相关数据对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科学探析,以找到我国高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一条高职教学改革之路。
一、关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的说明
麦可思是国际水平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专精于高等教育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测量与评估,为中国众多高校提供基于数据库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评估报告和教育咨询服务,帮助高校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评估结果为依据的数据化管理。自2009年以来,麦可思每年对毕业半年后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状况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并撰写一份年度报告。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年就业蓝皮书)和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年就业蓝皮书)就是麦可思研究团队其中的两份年度研究成果,这两份报告主要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等方面的分析,来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就业蓝皮书首度出版以来,受到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
二、基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分析
1、兴趣爱好、找工作容易和收入较高是高职毕业生选择高职高专专业的首要理由。根据2011年就业蓝皮书数据,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填报志愿时选择高职高专院校的理由是“该类大学就业前景好”和“该类大学地点合适”。
在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填报志愿时主要选择的38个专业中,19个专业是学生兴趣爱好所致,17个专业是因为找工作容易,2个专业选择意愿是“该专业收入较高”。
2、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6个专业是高职高专绿牌专业。“2011、2012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6个专业是就业前景最看好的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此类专业不仅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而且失业率较低,为需求增长型专业。比如,就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5.1%,在就业率最高的前50个专业中排名第一;就读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5%,在就业率最高的前50个专业中排第二十四。就薪资而言,2010届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2,142元/月,而高于平均薪资的主要高职高专业一共有84个,就读空中乘务专业的毕业生月薪最高,为3,844元/月。
3、临床医学、法律文秘等9个专业是高职高专红牌专业。“2011、2012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9个专业是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高职高专红牌专业。此类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而且薪资较低,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比如,临床医学专业是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人数最多的100个专业中失业率最高的一个专业,其失业率为30.7%,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也最低,为1,365元/月;法律事务专业失业率为19.2%,仅次于临床医学专业。2010届就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失业量排第一,失业人数为1.5万人。
4、六成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中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因为他们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所以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4%的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然而频繁离职并不利于毕业生以后的职业发展。
2012年就业蓝皮书中显示,2007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3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5,463元。毕业3年内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4,624元。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呈现同样的趋势,雇主数为1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高为3,549元;雇主数为4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低为3,245元。
5、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的目标定位——“一技之长+综合素质”。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毕业3年后都认为基础知识面的扩展(54%)、人生观的建立(39%)和专业技能的培养(41%)是母校对事业和生活帮助最大的前3位的活动。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建构是长远发展之势。
6、高职高专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其掌握水平仅为58%。
优秀人才认为“有效的口头沟通”是大学生最重要的工作能力。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离校时获得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的满足度为86%,获得积极学习能力的满足度为84%。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分析能力,其满足度为86%。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说服他人其满足度为78%。因此,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未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
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知识前两位的是销售与营销、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然而他们对其在离校时获得的有效销售与营销能力的满足度最低。
7、2011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满意度均有较大提升,认为专业教学中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相适应。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和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51%和76%,均高于2009届8个百分点。可见,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度以及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比2009届有所提高。
尽管如此,2011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实习和实践环节、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对于已毕业3年的2007届高职大学毕业生来说,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比例达到69%。可见,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最主要的要求。
8、大学毕业生希望母校在其毕业后继续为其提供校友服务。因此,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应由校内拓展到校外,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后希望母校提供的校友服务类型前两位是建立校友联系网(59%)和使用母校的图书馆系统(52%)。
三、基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几点思考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直观的“尺子”。根据对2011年、2012年“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供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尽管近些年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平均薪资在过去3年里连续上升,没有出现“就业难”问题,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1、专业、课程设置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本文第二部分第2~4项数据结果均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学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仅40%的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有的专业失业率竟高达30%,因此高职高专教学应加强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引导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同时又适应高职生自身的需要并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学校应随时根据行业的未来发展特点与前景,加强设置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果断停止或暂缓红牌专业招生,以避免某些专业毕业生的高失业率和低薪资。
2、办学理念不适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近20年来,高职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社会所需的一线人才,但学生素质却不容乐观。本文第二部分第5~7项数据也表明,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大大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他们急切要求学校转变陈旧的办学理念,按照国家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
3、校友服务功能弱化,不适应毕业生终身学习要求。目前,在我国无论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在其毕业生走出校园后,仍为其提供周到服务的寥寥无几。本文第二部分第8项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急切希望母校在其毕业后继续为其提供校友服务,以满足其终身学习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想提高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也应该增强其校友服务功能。比如,为了帮助毕业生取得比较优势的职场竞争力及完成创业的梦想,向其提供优惠或免费的进修推广课程;让毕业生继续享受免费的图书馆资源、运动场所;为了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帮助毕业生建立校友网站、校友通讯录等。总之,走出学校,不等于断了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关系,为了毕业生的长远发展,高职高专应努力拓展其校友服务功能,以满足其终身学习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至今,社会体育已成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主干专业,办学规模仅次于体育教育专业,布点院校也从单一的体育类院校扩展到师范、综合、工科、医药、财经、农业、民族等类型院校。[1]但其毕业生改行易业的现象严重,这与课程本身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在《专业规范》中,设置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陈章玉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中指出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提出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保健康复专业(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三个方向。[2]本文就健身指导这一专业方向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判别,其依旧沿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课程体系,例如以生理学、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学科体系,其服务对象仍然限定在部分高水平的运动员,目标也只是提高运动成绩。尽管有的学校也开设了一些符合专业特色的学科,如华南师大开设的《运动与健康促进》,但就全国范围而言,预防的观念、服务于“亚健康”人群的观点还需要一个讨论、推广的过程。大多数高校如成都体院、华东师大、首都体院、广州体院、广西师大、湖北大学、湖南师大、云南师大等学校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为主,[3]这些课程的设置与运动训练等专业的课程区分不明显,沿袭了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服务于正常人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变化,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其理论基础的构成是“运动”,并没有体现出社会体育专业服务于大众体育健身的特色。
显然,这与社会体育培养的目标———即大众体育健身的专业体育指导人才是相悖的。预防医学作为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卫生学基础理论,必然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逻辑关系,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最积极主动的预防,更是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体育运动是预防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级预防”。而传统预防医学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大众健康的社会、心理、生物等因素有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尤其在亚健康预防与调治上也有着独到的优势。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大众健身指导的理念中,从而培养出能够运用专业的体育健身和预防医学知识来指导大众健身、缓解社会亚健康危机的专业人才。马玉成在《体育学科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到:在当前的专业设置下,改革课程,加强体育专业中健康教育的比重或加强预防医学专业中体育的教学内容。[4]
2预防医学理论对大众健康的理论指导
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而预防医学理论无论是在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中,都是维护人群健康的主要理念;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的大众体育健身是缓解亚健康、促进大众健康最为简单、有效的手段。
2.1中国的人群健康分类和亚健康人群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诉求超过以往任一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使疾病谱出现新的变化趋势。这些“文明病”的产生与病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属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将这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人群健康基本分为健康、不健康和亚健康三类,分别占的比例为15%,15%,70%。(见图2)对于这70%的庞大亚健康人群,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对此人群的干预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它是一个动态的状态,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这是自发的;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就需要自觉,需要付出代价和努力,同时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2.2预防医学思想与运动干预理念对预防、治疗亚健康的指导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西医的预防医学思想同多异少,双方的预防手段都多样而有效,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2.2.1现代预防医学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预防医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预防为主的思想,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公共卫生实践,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5]促进健康和防止发生健康向疾病转化正是预防医学所研究的范畴,亚健康也成为新世纪预防医学所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
2.2.2传统预防医学
传统预防医学即中医预防,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观点,已经孕育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预防观点出发,通过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因素的措施,以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的系统理论。[6]现代预防医学重视外因,重视群体,主要是针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治未病”思想则更重视内因,重视个体,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人体的阴阳和谐,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7]
在新的健康医学观的指导下,中西医的预防医学体系正在走向融合,并将成为指导大众健身、促进民众健康的理论基础。体育健身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的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一,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治疗心理疾病,排解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其二,长期合理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延长寿命、增强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其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使大众的娱乐生活方式体现健康、阳光、科学和文明的特点,防止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侵蚀人们的健康。通过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充分发挥预防医学的理论优势,现代预防医学能够为社会体育工作者开具“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基础,而推广传统预防医学的健身气功及一些养生术可以有效促进大众健康。总之,社会体育工作者应该合理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及时把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人”拉回到健康人的队伍中来。
3“医体结合”与健康促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奥运争光计划基本完成。北京奥运后,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计划,也借着奥运之东风开展的如火如荼。而要想真正在理论上对体育的健身意义和作用有较高的认识,必须借助于预防医学的深入发展。因为社会体育的服务对象是人群,调查研究人群的健康与疾病状况,了解引起疾病和健康的背景和原因,是制定体育保健措施的基本前提。没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的理论指导,全民健身运动就难以有的放矢。[8]在预防为主观念上建立起来的三级预防原则是预防医学的核心,它体现在对个体及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全方位预防,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和减少有关危害健康的任何危险因素,建立并维护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体育运动正是属于“一级预防”。[9]医学家认为,当代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在一级预防上下功夫,因为这些疾病的病因都来自不合理和不正的“生活方式”。而体育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体育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价值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培养人们的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社会能力。[10]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体育锻炼和预防医学的根本宗旨都是预防疾病,提高大众抵抗疾病的身体素质。那么,两者在具体的实施途径上都有众多的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可见,医体结合对健康的促进是全方位的,“医体结合”的健康中心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在健康促进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0]所以在体育基础理论教学中将两者紧密结合就具备了足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4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至今,社会体育已成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主干专业,办学规模仅次于体育教育专业,布点院校也从单一的体育类院校扩展到师范、综合、工科、医药、财经、农业、民族等类型院校。[1]但其毕业生改行易业的现象严重,这与课程本身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在《专业规范》中,设置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陈章玉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中指出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提出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保健康复专业(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三个方向。[2]本文就健身指导这一专业方向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判别,其依旧沿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课程体系,例如以生理学、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学科体系,其服务对象仍然限定在部分高水平的运动员,目标也只是提高运动成绩。尽管有的学校也开设了一些符合专业特色的学科,如华南师大开设的《运动与健康促进》,但就全国范围而言,预防的观念、服务于“亚健康”人群的观点还需要一个讨论、推广的过程。大多数高校如成都体院、华东师大、首都体院、广州体院、广西师大、湖北大学、湖南师大、云南师大等学校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为主,[3]这些课程的设置与运动训练等专业的课程区分不明显,沿袭了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服务于正常人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变化,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其理论基础的构成是“运动”,并没有体现出社会体育专业服务于大众体育健身的特色。显然,这与社会体育培养的目标———即大众体育健身的专业体育指导人才是相悖的。预防医学作为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卫生学基础理论,必然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逻辑关系,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最积极主动的预防,更是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体育运动是预防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级预防”。而传统预防医学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大众健康的社会、心理、生物等因素有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尤其在亚健康预防与调治上也有着独到的优势。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大众健身指导的理念中,从而培养出能够运用专业的体育健身和预防医学知识来指导大众健身、缓解社会亚健康危机的专业人才。马玉成在《体育学科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到:在当前的专业设置下,改革课程,加强体育专业中健康教育的比重或加强预防医学专业中体育的教学内容。[4]
2预防医学理论对大众健康的理论指导
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而预防医学理论无论是在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中,都是维护人群健康的主要理念;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的大众体育健身是缓解亚健康、促进大众健康最为简单、有效的手段。
2.1中国的人群健康分类和亚健康人群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诉求超过以往任一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使疾病谱出现新的变化趋势。这些“文明病”的产生与病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属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将这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人群健康基本分为健康、不健康和亚健康三类,分别占的比例为15%,15%,70%。(见图2)对于这70%的庞大亚健康人群,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对此人群的干预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它是一个动态的状态,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这是自发的;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就需要自觉,需要付出代价和努力,同时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2.2预防医学思想与运动干预理念对预防、治疗亚健康的指导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西医的预防医学思想同多异少,双方的预防手段都多样而有效,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2.2.1现代预防医学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预防医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预防为主的思想,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公共卫生实践,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5]促进健康和防止发生健康向疾病转化正是预防医学所研究的范畴,亚健康也成为新世纪预防医学所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
2.2.2传统预防医学
传统预防医学即中医预防,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观点,已经孕育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预防观点出发,通过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因素的措施,以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的系统理论。[6]现代预防医学重视外因,重视群体,主要是针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治未病”思想则更重视内因,重视个体,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人体的阴阳和谐,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7]在新的健康医学观的指导下,中西医的预防医学体系正在走向融合,并将成为指导大众健身、促进民众健康的理论基础。体育健身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的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一,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治疗心理疾病,排解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其二,长期合理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延长寿命、增强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其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使大众的娱乐生活方式体现健康、阳光、科学和文明的特点,防止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侵蚀人们的健康。通过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充分发挥预防医学的理论优势,现代预防医学能够为社会体育工作者开具“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基础,而推广传统预防医学的健身气功及一些养生术可以有效促进大众健康。总之,社会体育工作者应该合理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及时把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人”拉回到健康人的队伍中来。
3“医体结合”与健康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