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5 14:53: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38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6)05-0116-08
所谓财富,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承载体,是人们利益关系的凝结物。因此,财富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具有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财富伦理就是指人们创造、占有和安排财富的方式,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财富生产、交换、分配和使用过程中蕴含的道德内涵和伦理意蕴。它是人类在认识、创造、支配和使用财富的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定的观念把握,是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依据。财富伦理作为人类对自身行为的一种理性调节,是一种向善的实践理性,它规范和调节着经济利益的分割,既具有现实性基础,又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某种理论反思和超越。财富伦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造财富的冲动力,二是节约财富的抑制力,三是合理运用财富的智慧。财富伦理要求人们从其主体性地位出发,通过创造财富来发展自身的个性和潜能,通过合理运用财富来获得自身的意义和地位,实现自身的价值。财富伦理所要追求的是财富与自然、财富与人、财富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从而推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近现代工业文明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也由于工具理性的僭越和价值理性的消退而造成物对人的统治、人的本质的异化等。西方社会由于率先进入了现代化,所以西方学者对此认识较早。从理论渊源上讲,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所批判的异化现象,再到卢卡奇所揭示的物化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财富伦理观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异化现象是私有制条件下财富社会难以避免的命运,也是西方现代性危机的一种深刻表现。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揭示了异化现象的秘密,为我们认识财富社会的伦理缺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维度。海德格尔对此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深入到了“历史的本质性”中。
作为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所提出的概念,“异化”对工业化进程的批判意义历久而弥新。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研究是从国家问题开始的,他曾指出:“政治国家的彼岸存在无非就是要确定它们这些特殊领导的异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开始从政治异化转向经济异化,接触到异化的经济基础。他说:“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异化主要是指经济领域的异化,但内容绝不限于经济。这使他把劳动与人的异化问题结合起来予以深入的考察,认为异化是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而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是异化现象的本质。劳动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独立出来区别于自然界的标志。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性的体现。马克思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人类通过劳动在各个方面发展和完善自己,这是劳动积极的一面。可是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还有其消极的一面。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利益本应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本质性的力量,但是劳动的异化却产生了与其对立的资本。这种财富及财富的占有、工人的劳动本身皆异化成为统治工人异己的力量,就是劳动异化。劳动被异化了,人的本性也就被异化了。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综合经济学、哲学相关概念后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从分析中得出:每个领域都是人的一种特定异化,而生产过程劳动的异化是一切异化的基础。在私有制社会里,劳动异化为产品、异化为财富、异化为权力、异化为一切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在这样的社会里,那些不劳动的社会集团通过各种形式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并剥夺他人的自。
关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加以考察。
1.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产品异化。工人是劳动产品的生产者,主体应该是在劳动产品中实现自己并当然的归其占有,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者生产得越多,他就不得不消费的越少。他越多创造价值,他就越加失去价值,失去品格,他的生产品越齐整则劳动者越不齐整,他的对象越成为文明的,劳动者则越沦为野蛮,劳动越有实力则劳动者越成为无力,劳动越有精神,则劳动者越加失去精神而成为自然奴隶”,这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互为正比。“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
2.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活动异化。劳动产品不过是劳动活动的结果,劳动产品的异化就在于更为根本的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首先表现为劳动是外在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其次,从劳动过程来看,“在这里,活动就是受动;力量就是虚弱;生殖就是去势;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因为,生命如果不是活动,又是什么呢?),就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这就是自我异化”。最后,从劳动结果来看,“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3.从人的类本质上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异化。“这样一来,异化劳动造成如下结果: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4.从人际关系方面来看,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化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正像他自己的生产变成自己的非现实性,变成对自己的惩罚一样,正像他丧失掉自己的产品,并使它变成不属于他的产品一样,他也生产出不生产的人对生产和产品的支配。”“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如果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这另一个人就是工人通过异化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资本家。由此,马克思得出:“如果说人对他的劳动生产品,对他的生活活动,对他的族类存在疏远化,那么,从这里得到的一个直接的结论就是人和人的疏远化”。
从上得知,人类作为主体通过劳动创造了一个新的现实物质世界,他也在这个世界中丧失了自己本来就应该具有的一切,这就是人的劳动本质的异化。以商品货币作为中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异化的社会。而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社会是人作为人,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人的本质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而不是商品货币。每个人的生产都是为了满足本质的需求,人们彼此重视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物,更不是物的价值。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虽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性异化进行了批判,但他同时看到了自我异化的扬弃与自我扬弃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他们知道,财产、资本、金钱、雇佣劳动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远不是想象中的幻影,而是工人自我异化的十分实际、十分具体的产物,因此也必须用实际的和具体的方式来消灭它们,以便使人不仅能在思维中、意识中,而且也能在群众的存在中、生活中真正成其为人。”异化劳动在造成了人的奴役和畸形发展的同时,也为人的解放和异化的扬弃准备了物质条件。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人的异化的扬弃是人的解放的核心,在现实层面上他把这一问题转换为消除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期望通过改变财产的占有状况使人的劳动产品对人的统治问题得以解决。因此,“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雇主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同这个劳动的关系。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劳动。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蠢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蠢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
可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根本上是以人的生存方式为关注点,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践哲学,它不仅为21世纪处于文化危机和文化冲突的批判思想家们提供了养分,而且也为我们建构先进的财富伦理观提供了指导。
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在卢卡奇看来,20世纪人类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空前丰富,也使异化普遍强化,不仅人的具体劳动产品而且许多文化力量如意识形态、技术理性等都成为可以统治人的异化力量。《历史和阶级意识》作为卢卡奇的代表作,确立了20世纪西方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的重要主题。
卢卡奇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在论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白,商品拜物教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即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有的问题”。“商品形式向整个社会的真正同质形式的这种发展只有在现代资本主义中才出现了。”“我们的目的在于把物化作为构成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来理解。”卢卡奇通过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研究分析指出,这种商品拜物教现象正是现代人的物化现象,它使人的关系变成一种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卢卡奇给物化下了一个定义:“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客观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变成了依靠背离人的自律力而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工人必须作为他的劳动力的‘所有者’把自己想象为商品……这种自我客体化,即人的功能变为商品这一事实,最确切地揭示了商品关系已经非人化和正在非人化的本质。”
对于物化的表现,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表现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不过,经济物化是根本。经济领域中物化主要表现为人的数字化与原子化。人的数字化亦即人的符号化或抽象化。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依据商品本性和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机械化体系。他论述道:“人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他对劳动过程的态度上都不表现为是这个过程的真正的主人,而是作为机械化的一部分被结合到某一机械系统里去。”人失去了主体性和能动性,人自己也变成一个专门固定动作的机械重复。他进一步指出:“一方面,劳动过程越来越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以至于工人同作为整体的产品的联系被切断,他的工作也被简化为一种机械性重复的专门职能;另一方面……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灵魂’里,甚至他的心理特性也同他的整个人格相分离,同这种人格相对立地被客体化,以便能够被结合到合理的专门系统里去,并在这里归入计算的概念。”人的原子化即人与人的隔膜、疏离、冷漠是经济物化的另一重要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割断,人各自成为孤立的、被动的原子。“生产过程被机械地分成各个部分。也切断了那在生产是‘有机’时把劳动的各种个别主体结合成的一个共同体的联系……生产的机械化也把他们变成了一些孤立的原子。”“个人的原子化只是以下事实在意识上的反映,资本主义的‘自然规律’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表现。”于是,“隐藏于直接的商品关系之后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同应当真正满足人们需要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已经退化到人们既不能认识也不能感觉到的程度了”。“把一切‘人的’因素从无产阶级的直接存在中除掉,另一方面,同样的发展过程逐步地把一切‘有机的’东西,把一切同自然的直接联系从社会形式中排除出去”。人只是作为一种可以再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活的工具和物品出现,在“人的哲学”的背后,“人”已经丢失了。
应该指出,文化是多维的,人的价值和需要是多层次的。我们除了真理,还需要善和美;除了现实的物质利益,还需要理想。人是目的,技术只是手段。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必须恢复人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使人真正成为技术的主人。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生产力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便只能是一句空话。但同时,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西方技术理性的批判理论启示我们,必须注意和尽量避免过分追求科学技术可能导致的人的物化和异化,否则,不仅人的全面发展无从谈起,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将因环境的恶化和人的主体性的丧失而走向无发展的增长。这也是现代先进的财富伦理观应当承担的使命。
四、消费主义的伦理困境
消费是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层次,消费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能过度超前,也不能严重滞后。消费主义是一种视消费为生活目的和意义的来源,并把消费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生活价值观。消费主义产生于西方社会普遍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而后随着福特主义的产生,消费主义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消费”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消费主义这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滋生蔓延。
什么是消费主义?霍尔克认为,现代消费主义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欲望的形成超越了“必需”的水平;第二,欲望具有无限性;第三,人们产生了对新产品的无尽渴望。贝尔克认为,消费主义(或消费文化)指的是这样一种文化,其中大部分消费者强烈地渴望物品和服务,这些物品和服务因其非功用性理由而被看重,如:地位获取、挑起妒忌和寻求新奇,等等。格罗瑙则认为,现代消费是由对快乐的欲望所引起的;现代消费者本质上是享乐主义者。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的过度生产造成资源耗费,庞大的消费主义刺激消费欲望,生活的意义仅仅是购物,生活的社会功能和意义在于奢侈的、无益的、无度的消费功能。凡勃伦认为,“要获得尊荣仅仅保有财富或权力还是不够的,有了财富还必须能提出证明,因为尊荣只是通过这样的证明得来的”。这种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证明是通过有闲、炫耀型消费等来实现的,这种有闲和消耗财物的消费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浪费。马尔库塞也认为,就消费而言,它的意义本在于给人一种更幸福更满足的生活,而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消费主义消费,它已经背离了本来的意义,被赋予了其他意义。
由上可见,消费主义就是一种视消费为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来源,并把消费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生活价值观。其实,消费主义就是一种现代消费欲望形态,消费主义的诡秘正在于它的“大众性”。齐格蒙特・鲍曼认为消费主义消费使“被迫行为”变成了“上瘾行为”,“禁欲主义”转向了“享乐主义”,“公民”转化为“消费者”。斯蒂恩斯也认为,如果说古代社会也存在消费主义,那么,现代消费主义不同于古代消费主义的地方就在于它是大众现象。
从消费主义的产生和形成来看,它出现于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相对过剩的时代,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世界性扩张而滋生蔓延。从本质上看,消费主义是资本逐利本性的内在要求。莱斯利・斯克莱尔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价值系统就是消费主义的文化霸权,全球资本主义在第三世界以向人们推销消费主义为己任。有关消费主义成因的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资本操纵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这一范式,资本为着自身增值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借助广告和大众媒体等构成的文化产业,创造了有关“幸福”“快乐”和“消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主导权,人为地刺激和制造了各种虚假的需要。马克思认为,工业的宦官为了攫取黄金鸟,不惜想方设法激起消费者最下流的欲念,然后让消费者主动、乖乖地从口袋里掏钱。消费者每次在虚假的需求获得满足并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再生产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与异化劳动的条件。并且,消费作为资本控制劳动力的机制,在使人们获得虚幻的“快乐”和“自由”的同时,恰恰使得他们失去了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消费主义的伦理困境就在于:为了永远无法满足的贪婪和欲望而进行无节制地占有和消费的消费主义,在实践中导致浪费性消费空前盛行,盲目消费有增无减,奢侈消费泛滥成灾。如果任凭这种价值理念及其所主导的消费方式蔓延,势必会腐蚀、损毁人类社会存在的根基,最终导致人类社会大厦的倾覆。
首先,消费主义必然加剧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掠夺呈现出非理性的疯狂和贪婪,远远超出了地球生物圈所能承受的限度。当今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生态危机,正是消费主义造成的恶果。并且,西方消费主义的盛行,是以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发展的不平衡、不公正为前提的,在他们奢华享受的背后是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落后。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不平等贸易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和经济手段把生态危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当世界上都在为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异常现象而采取措施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在穷国与富国的攻防战中,却仍然在长期资金援助和自己的减排目标上没有任何松动。环境正义基金会发表的一份报告警告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40年,10%的全球人口,约为5亿到6亿人,将面临沦为“气候难民”的危险,他们届时将被迫迁往其他国家。目前全球已有2600万人因为气候变暖而开始搬迁。同时,全球气温升高迫使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和高山地区迁徙,但许多动植物无法实现这一点。这说明工业文明虽然成就了一个时代,但也可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
其次,消费主义必然加剧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紧张和冲突。消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拜物教、占有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混合物。消费主义把消费作为唯一追求,势必会无限制地占有一切,造成人与物的关系的异化,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导致社会道德规范的严重扭曲。同时,由于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消费主义还会加剧穷人与富人、现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消费不公和紧张关系。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
转贴于
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
消费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直接关系着人的现实物质利益。在人类社会文明诞生以后,物质消费便同人们的道德标准结合起来,我国古代便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种警示语句,进而也成为伦理学的不可获取的一部分。不过,在工业社会革命以前,由于受当时物质生产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影响,主流伦理学大多将消费等同于奢侈、浪费、耗费。现代市场 经济却急切地把消费纳入其中,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扩大消费的量与范围,将消费与人的本性相异化、相脱离。随着人们意识到通过物质资料的消费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成为当今社会主流观点时,一种危机意识逐渐产生,迫切要求人们重新在伦理学价值的高度来探讨人的本性,确立起符合人的真实需要的消费伦理,将人类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消费伦理的现状及其分析
(一)从消费行为的价值取向看,消费伦理价值观已从传统节俭的消费观转向奢侈的消费观
中国传统消费伦理理念是勤劳节俭为德,肯定了劳动在创造消费资料中的基础性作用,肯定了劳动所具有的道德价值,“赖其力苦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些精论都明确指出,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出物质财富,才能进行消费,才能享受生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形成了崇俭黜奢的消费习惯和道德观念,因此中国人把勤劳节俭作为美德,把贪欲奢靡作恶行。
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对消费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著作中,把节俭视为“吝啬”与“奢侈”的“中道”。他还指出“正确的消费才是合乎德性的”,在他看来所谓正确的消费也就是符合中道原则的消费即节俭的消费。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为了刺激消费,凯恩斯反对勤俭节约,主张扩大消费。他认为节俭是导致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只有人们增加消费,劳动产品得以消耗,才能保证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转。
到21世纪,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相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人也推崇及时行乐,加上现在信用商务的发展,超前消费屡见不鲜。物质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繁忙的工作之余,只有将自己辛苦的劳动所得换为各式各样的消费品才能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存在。因此,当今社会主流消费观念已经由传统的节俭到现在的奢侈。
(二)从消费文化的角度看,消费伦理已从物的消费转向符号消费
物的消费主要是指工业社会以前的消费,符号消费主要是指后工业社会的消费。前者是对商品的消费,侧重点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后者是对与商品有关的周围世界意义的消费。正如鲍德里亚认为的“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践,也不是一种富裕现象学,它既不是依据我们的事物、服饰及驾驶的汽车来界定的,也不是依据形象与信息的视觉与声音实体来界定的,而是通过所有这些东西组成意义实体来界定的。消费是具有某种程度连贯性的话语中所呈现的所有物品和信息的真实总体性。因此,有意义的消费乃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
物的消费主要体现在商品社会中。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从表面上看,似乎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相互得到需要的满足,相互实现着消费关系,但实际上,每个为他人的需要进行生产是一种假象,隐藏在这个假象背后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掠夺,相互欺骗和相互奴役的实质。人的需要的满足不但没有成为人的本质的实现,反而成为人走向奴役之路的手段和桥梁。因为你的需要“它们根本不是一种赋予你支配我的产品的权力和手段,倒是一种赋予我支配你的权力和手段。”这表明人对物的消费已转向对物的顶礼膜拜即人物化,人的社会关系转化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实质上是人的消费异化。
弗洛姆认为,现在社会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给人以快乐,满足人的多方面生活,丰富人的情感,而是单纯的为消费而消费,消费本身成为目的。人们购买了许多东西,“只不过是为了要有;我们对无用的拥有感到满意”,而“人的思想、理性被机械性消费所取代,人变成了一架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消费机器”。一般来说,消费就是对物的占有、使用和消耗。物之所以能被消费,正是因为其具有功能价值(使用价值)。消费是和人的需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消费不仅仅限于物质上的,还包括精神文化消费,如各种各样的时尚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的前提条件是物质极大丰富,这正符合当前消费社会所具有的特征。消费社会是一个被物所包围,并以物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这种大规模的物的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
造成的结果是人自身存在着内在的分裂,即人在消费过程中即无法完全认识自我也无法正确认识他人。在消费社会中,人的消费异化形式已从物的异化转向符号异化。正是在此基础上法兰克福学派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他们认为西方消费主义文化隐含着政治目的和操纵意识对人们生活方式起着麻醉和“物化”的效果。在一种同一的和大众的消费文化的统摄下,消费者产生的是虚假需要,人们的生活世界殖民化,他们面对众多的商品,却已失去了判断和选择能力。消费者不再有创造和解读消费文化的欲望,因为这时的消费文化已不再是一种基于消费者需求生产出来的与消费者贴近的日常生活文化,而成为一种异己的意识形态力量。鲍德里亚在此上确信,消费主义不只是一种地区性经济文化症候,也正称为全球性的经济文化特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 然不只是一种消费市场的西方扩张过程,也是“消费主义”甚至“西方文化帝国文化”的过程。正是西方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发达国家的方针模式及其派生出来的消费方式,使得奢侈型的消费方式逐渐向全球扩展,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普遍性。
三、现阶段我国消费伦理的构建原则
我国现阶段消费伦理要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要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相适应。具体来说,现阶段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消费伦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原则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消费伦理必须符合这个基本国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以其统帅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消费伦理作为社会伦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也必然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消费伦理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有利于全体人民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要最终服务于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
(二)尊重历史原则
任何伦理道德规范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消费伦理也不例外。构建新时代的消费伦理必须承认历史、尊重历史,发扬传统的优良道德。在东西文明的冲击融合过程中,只有坚持民族的、科学的东西,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福利的不断提高。
(三)公平正义原则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任务。公平正义不论是作为价值、原则,还是作为制度、规则,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要求。消费是各项经济活动的最终归宿,消费行为要求较之其他经济活动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更为强烈。消费伦理的公平正义不仅包括消费者消费权利公平、消费机会公平、消费规则公平和消费环境公平等,也包括代际消费公平和人类消费行为与自然界之间的公平。
(四)社会和谐原则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社会矛盾,社会发展就是这些矛盾运动的过程。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争取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消费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消费伦理必须在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基础上,兼顾各方利益,促进和谐消费。
四、对我国消费伦理的反思与展望
消费伦理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颖的词汇,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资料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都或多或少了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伦理。这种对物质的依赖性,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了奢侈消费的道路,现代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好像消费的越多,生活就会更好,即使这种消费现象是不合理的、是超前的。这也促使我们回过头来反思,为何我们的消费观念会出现这么极端的一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关于绿色消费的倡导少之又少,人们对绿色消费的认识还只在于皮毛;我们的青年一代,无论是在学校课堂上还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的消费指导也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原因,倘若我们在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人文道德多增加一些投入,今天我们国家的消费伦理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对于我国以后消费伦理的发展,我们希望不仅仅是在理论上的延伸,而是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普遍的大众认知,任何理论如果只停留在理论阶段,那它的价值也无法真正体现。我国目前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只能通过多方面的积极倡导,例如社区的宣传、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体的共同努力,传达一种健康消费的理念,引导人们可以自觉地进行绿色消费,促使我国消费伦理能够达到崭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朱迪,卢汉龙.消费行为的伦理解释:中西消费伦理的变迁与比较[J].南京社会科学,2011(3).
[2] 王云霞.消费伦理的实质及其对传统伦理的超越[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中图分类号: F0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1-0100-04
Reflecting and Surpassing on Consumeris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 Development
HE Yun
(Shaanxi Academy of Governance, Xi’an 710068, China)
Abstract: Consumerism has been a value conception that people in modern society are longing for. People try to identify themselves through consumption, and make their increasing material appetite satisfied. However, this does not bring them feeling of happiness and worthiness of their existence. people that pursuing the value conception of consumerism deviate from the essential significance of consumption, being empty and bored in their spiritual world, facing the common existence of spiritual ecological crisis. Therefore, consumerism will eventually becomes a short-time value system, an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the ultimate target of people’s personal value pursuance.
Key words: consumerism;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 person; value conception
对于消费主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消费主义导致了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造成了全球生态环境的退化;有的学者从商品的符号消费角度对消费主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有的学者从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进行控制给予了批判;也有学者针对消费主义传播过程中媒体的责任进行了单独的探讨。笔者认为,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下,我们应倡导和树立科学消费观,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一、消费与消费主义
消费(consumption)一词,在《新华词典》中的释义是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1]982在《经济大辞典》中被解释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和生活资料的消耗。[2]123消费,在经济学中被看作是以货币为代价实现人们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耗、使用,消费与生产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环节;在心理学中被看作是一种心理行为和心理态势,因为在消费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各种情感的投入,它是一种愉悦感的激发与流逝过程;在伦理学中被看作是维持人之生命、肉体的必需,它对人之存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英国社会理论大师齐格蒙・鲍曼认为,“消费,不只是一种满足物质欲望或满足胃纳需要的行为,同时还是一种出于各种目的需要对象征物进行操控的行为,因此,强调象征性物质的重要性就显得十分必要。在生活层面上,消费是为了达到建构身份、建构自身以及建构与他人的关系等这些目的;在社会层面上,消费是为了支撑体制、机构、团体等的存在与持续运作;在制度层面上,消费则是为了保证种种条件的再生产,而正是这些条件使得以上所有这些活动得以成为可能。”[3]22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消费主义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也在不发达国家发现的一种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它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它是享乐主义的一种变体,认为幸福就是物质欲望的不断满足。其次,消费主义中的消费行为带有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损害他人利益的倾向,带有自私自利的性质,促进了个人主义的危机。再次,消费主义倡导下的消费行为不再是一种满足自然本能的需要,而是一种审美化的心理需求,人们通过消费行为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愉悦体验。最后,消费主义中的消费是表征自我存在和确证自身地位的需要。
就本质而言,消费是对需要的满足,是人维持生存的手段。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满足需要是消费的目的,消费是满足需要的手段。而消费主义颠倒了需要和消费的关系,通过不断制造“虚假的需要”,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将人置于被消费统治的境地。它也不再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而注重其符号价值,从而导致了价值尺度的根本转换。这种关系一旦被颠倒,就必将发生消费的异化,同时也将发生人的异化,这正是消费主义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生物体,人对使用价值的消费是有限度的,但是对于符号价值的消费却是无止境的。符号具有“认知”、“交际”的基本功能和“示同”、“示异”①的社会功能。通过消费行为,使这二者相结合,人们就完成了自身在社会中的身份建构和自我定位。此时,人们进入了物的符号价值消费的领域,消费的目的主要不在于满足实际的生存需要,也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而主要在于自我身份和地位的界定,并向社会群众传达某种社会优越感。这样,“表面上是以物品和享受为轴心和导向的消费行为实际上指向的是其他完全不同的目标:即对欲求进行曲折隐喻式表达的目标、通过区别符号来生产‘社会价值编码’的目标。”[4]49这样的消费背离了其本质意义。对此,凡勃伦的评价一针见血:“使用这些更加精美的物品既然是富裕的证明,那这种消费行为就成为了光荣的行为;相反地,不能按照适当数量和适当的品质来进行消费,就意味着屈服和卑贱。”[5]59弗洛姆也认为:“我们现在的消费欲望已经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消费已然变成了目的本身。”[6]136加尔布瑞斯进一步指出,获得和享受更多更好的商品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目的,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个社会以人们所占有的物品来评价他们。换言之,价值体系要为我们的消费驱动力负责。
二、商品拜物教中的精神生态危机
清华大学的卢风教授在《论消费主义价值观》一文中指出:“信奉消费主义的人认为只有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感望的满足才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只有人所占有和享用的物质财富才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象征。”[7]36消费主义把对物质产品的消费看作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唯一方式,人们在相互的消费攀比中追逐着一种无限的物质欲求。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消费是一种象征性消费,此时,消费品不再作为实用的物质而存在,而作为表达某种社会规则的载体而存在。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既消费了物品的符号价值,也获得了尊荣的心理满足。但是,“无论是在符号逻辑里还是在象征逻辑里,物品都彻底地与某种明确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联系。”[8]1
消费主义在把消费行为转变成一种文化行为的同时,也把其自身铸造成了“消费社会”②的主流文化,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消费主义作为消费社会的主流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了人们评价一切的价值尺度。这必然会造成人们过度关注个人的物质享受,精神世界空虚,对政治失去兴趣,放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认为自我价值只体现于自我的消费和享受之中,忘记了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否定了人的内在价值,导致了人的单向度发展③,加剧了“人为物役”的异化倾向,造成消费者人生意义的迷茫和生存的压力。
美国学者艾伦・杜宁在《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一书中写道:“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在消费社会中的许多人感觉到我们充裕的世界莫名其妙地空虚――由于被消费主义文化所蒙蔽,我们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必不可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9]6因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追求的财富是无限度的,物质生活日趋丰富,而人的消费心理期待也在提高、消费欲望相应在增长。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类的贪婪是不能满足的,”当一种要求被满足的时候,一个新的要求又替代了它的位置。人们没有了生存的压力,却有了致富的压力。市场经济孕育并生成的自主性、开放性文化价值理念,正在不断地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逐渐失去了传统社会中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引导,更没有真、善、美等文化价值追求,导致精神支柱和灵魂召唤缺失、人的存在意义失落和以消费作为个人幸福源泉导致人生目的的虚无感。所以,尽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呈现出了丰富多彩、民主自由的生活景象,实际上,这只是因为人们没有了更高的人生目标、价值追求的精神支撑后,作为完整全面的人被市场经济、世俗文化和价值理念给日益地平面化、感性化了之后的一种不可选择的选择结果而已。如同曾建平教授所说:“在人们把消费变成一种对豪华、名牌、美观的疯狂追求的同时,掩盖的是他们内在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无聊,‘丰饶中的无度’掩藏的却是狭隘的价值世界和贫乏的精神世界,”[10]75即商品拜物教中的精神生态危机。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价值追求的根本目标
艾伦・杜宁指出:“从历史的观点看,过度的消费主义是异常的价值体系。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对人类文化经过几百年发展起来的保守定位的彻底背离。不论是因为我们选择抗拒它,还是因为它毁灭了我们的生态依托,消费主义终将是一种短暂的价值体系。”[9]106而人的全面发展理应是价值追求的根本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12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活动特别是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关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界著述颇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但要说明的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意味着需要是随着活动的全面发展而形成的包括生存、享受和发展等层次递进的丰富体系。个人应按照自己的自主活动来发展合理的需要,并将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当作发展较高层次需要的前提。需要作为人追求自己的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是人们进行价值追求的内在动因,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在人的需要不断产生并通过人的活动不断满足而得以逐步实现的。人是需要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主体。就其本质而言,人的需要主要是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不在于物质欲望的满足,也不只是单纯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就是说,当健康的精神生活方式到达一个理想生活的高度时,并不需要太多物质财富的拥有,而是在消耗极少的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基础之上提高消费质量和满足度,也可以创造一种健康积极的精神生活方式,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内涵,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质。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应是价值追求的根本目标。
(一)政府
作为国家意志的代言人和制度的制定者,政府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主体,它的行为规定了这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以及成败,其行为具有强制性和有效性。
1. 政府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帮助人们摆脱对物质的依赖,追求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2. 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规范和引导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同时,通过加强人们的政治参与程度,丰富人们的社会关系,并使人们日常关注的焦点从物质的一端转向非物质的一端。
3. 要加快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消费主义归根到底是文化全球化的产物,我们现在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移植和嫁接,并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规避消费主义所带来的弊病。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文化的调控能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和媒体导向,创造更多更好更具教育意义的优秀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4. 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将科学消费观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之中。教育是改变人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广泛深入、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认识到人生价值体现于财富的创造,而非财富的消费。素质教育应用文化手段促进人的自然素质的社会化,着眼于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它可以让每个人形成健康并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对人们进行科学消费能力的培养,使人们通过科学理性的消费,减少消费的物质占有量,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满足度,既使个人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又能有效降低资源的消耗程度。
5. 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两极分化。政府在对国民收入分配和使用的过程中,以税收的形式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集中到国家,然后通过养老金支付、社会救济、优抚保障等方式支付给生活无保障的社会成员,进而调节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通过这些措施,把收入的差距缩小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限制过度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
(二)企业
企业出于利益的驱使,通过依附于他们的大众传媒的广告或其他各种文化、艺术的形式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推销给大众,以增加产品的销量,提高利润。但是,从构建科学消费模式的角度来看,企业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因此要主动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1. 企业要尊重消费者的人格权,诚实宣传企业商品,向消费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不应从纯商业的角度将消费者视作销售对象和利润来源。
2. 企业应将生产方向转向那些实际需要还未完全满足的领域,而不是那些人为制造需要的领域。企业应该本着为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而生产更多更好更适用的消费品,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与媒体通过利润共享达成同盟,层层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潮流来人们的消费欲望,以实现企业销售量的增长和利润额的增加。
(三)消费者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本身也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12]111在试图超越消费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科学消费观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自发产生,而只能靠灌输――教育。因此,广泛深入的消费观教育是帮助个人超越消费主义,获得全面发展的主要方法。
消费观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是消费者对于消费的比较系统和稳定的看法与见解,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将会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固定的消费模式。消费观教育要实现有效性,就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不仅要在大中专院校,还要在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正规、系统的教育;不仅通过学校教育,还要包括各种形式的社会再教育。同时,还要和传播媒介进行紧密联系,通过营造健康的舆论氛围,宣传消费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个人全面发展和个人与社会关系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曝光各种消费主义的行为,引导公民建立科学消费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从过去那种挥霍无度、追求符号意义的消费方式中解脱出来。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运用显性教育方法,还应特别注重隐性教育方法的运用。显性教育最常采用的教育方式是灌输,它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果显著等优点。隐性教育则是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培育一种环境文化,使尽可能多的人们以相对自然的方式接受教育,因而具有教育作用的广泛性、教育过程的持续性和教育效能的渗透性等特点。这些使隐性教育具有显性教育所无法比拟的教育魅力,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其效果也更持久,更具抗干扰力。
通过教育,使人们在物质消费得到满足之后,有意识地将消费的重点转移到精神消费上,不再视物质产品的占有和无限消费为个人地位的象征和生活优越的体现,而是通过增加精神消费,加强个人对社会发展的道德关怀和人文思考,确立和维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真切地关注社会发展的进程,使自身增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涵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大众传媒
公众社会学认为,消费需要是社会化的产物,受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而接受何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定型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大众媒体是消费主义的推行者、建构者与同谋者。媒体通常会根据商品生产者的需要,制造各种时尚来诱惑消费者抛弃那些还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来购买新的、时尚的消费品,而时尚是不停变换的,消费者也就跟着媒体的魔棒不停地购买,产品被不断制造并消耗。媒体向人们灌输着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引起消费者对财富和地位的幻想,商品的使用价值被严重弱化了,而符号意义却被无限夸大。
1. 政府应该规范媒体的行为,制订相关政策,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政府应要求媒体不得进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宣传和引导,鼓励媒体进行科学消费和环保方面的宣传和知识普及。注重科学消费榜样的示范效应,教育引导消费者自觉抵制种种畸形消费、炫耀消费以及种种消费陋习。
2. 媒体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自律。大众媒体应该主动解除与商品生产者在创造和传播消费主义文化方面的同盟关系,不再致力于对商品的符号意义的创造和对消费者的精神控制。媒体应当促进公民社会的建设,为社会和公众服务,这种服务不能以媒体自己的利益为基础,而应从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出发。
3. 大众媒体应利用自身强大的影响力,抵制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如果说消费主义使人异化而失去自我,那么媒体就应该帮助消费者重新找回自我,鼓励消费者从关心和维护个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态环境、社会关系的和谐等方面出发,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
超越消费主义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上几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甚至在某些时候也会出现交叉。超越消费主义,并不意味着放弃消费,压制人们的正当需要,放缓社会的发展步伐,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反,会帮助人们认清消费主义的本质,冲破消费异化的怪圈,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重拾心灵的自由宁静,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华词典(修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 于光远.经济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3] Richard Kilminster.Culture,Modernity and Revolution:Essays in Honor of Zygmunt Bauman[M].New York:Rout ledge,1996.
[4] 让・博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7] 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J].道德与文明,2002,(6).
[8] L・P・梅耶.波德里亚:前言[M].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2006.
[9] 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异化一词由来已久,从词源上最早指某物通过自身活动与其自身之中的一部分相分离,后者反过来与其自身相对立。在哲学上最早使用它的是黑格尔,他认为自然与人类都是绝对理念异化的表现,稍后持人本主义立场的费尔巴哈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马克思继承二人思想进而以异化劳动概念剖析资本主义的矛盾本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四重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在劳动产品中表现出的人的异化;人同其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劳动异化首先是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本来与人的存在是同一的,在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中,劳动仅仅作为谋生手段而存在。劳动分工使得工人被肢解,成为生产线上的螺丝钉,人的丰富性完整性被分解,劳动过程不再是愉悦的,而是痛苦的。异化劳动是对人的制约和奴役,使人仅仅沦为一种被利用的工具。从劳动成果看,工人生产出的商品越多,他们自身的价值就越低廉。“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异化劳动使生产者与其对象处于对立关系之中,使工人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相分离,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反过来成为支配工人的工具,人为其创造物所支配。“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1]劳动异化还使人同其类本质相背离,并带来人与人之间病态的社会关系。
动物与其生存环境是直接同一的,而劳动将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连接。劳动使人自身存在的自然与人之外的自然相分离,并使后者成为对象性的存在,前者成为其对象的对象性存在,劳动的首要价值在于这种区别性,正是区别性使人类获得了主体性力量。生产劳动是对象化的活动,但是活动的结果却危害到劳动的对象,支撑人类生存基础的自然承担着人对其生存条件的破坏,这种破坏如此严重以至于人类因之陷入生存困境。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取消对象意味着取消劳动本身,自然的不存在意味着人的不存在,彻底的虚无化带来的是彻底的异化,自在的自然并不会随之消失,反倒是人最终取消自身的存在。自然与社会都是循环系统,当人类对自然索取过度,自然将反作用于人类而导致异化,两者之间会出现新陈代谢的断裂,而新陈代谢的断裂导致生态危机发生。存在着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两种物质变换断裂现象,生态将马克思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强调转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视。作为人宣示自身价值的产物,生态危机反过来揭示并控制人的观念与活动,究根归底是由于人自身的不完善性,人与自然的分裂是人自身分裂的自然后果,这种分裂也确证了人与自然本源上的同一性,确证了人的不自由与局限性。人的劳动是包含目的性的创造性活动,劳动过程置于人的目的性中,而劳动的结果却非人的意愿所能左右。异化劳动展示劳动对人自身的否定,确证了人的自然本质,但否定了自然的人的本质。人试图以对自然的统治结束自然对人的控制,结果自然无一例外的报复了人。
在经济理性支配下,资本主义通过意识形态灌输,通过无孔不入的大众传媒,成功营造出消费主义,通过制造虚假需求鼓励消费,成功的将非必需品不断转化为必需品,将扩张性需求转化为生存性需求。虚假消费与异化消费互为动力,资本主义不仅为消费需求生产产品,而且为产品寻求消费者。人们不是出自真正的需求,而是为了消费而消费,消费成为衡量生活状况的基本尺度。这样的消费主义主导下,人盲目的运用主体力量戕害对自然的,引发自然规律反弹,生态问题愈演愈烈。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要求改进环保意识,更迫切需要转变消费观念。异化劳动的束缚使人们寄希望于在劳动之外弥补生产中的不自由,消费主义迎合这一需要,以异化消费补偿异化劳动。人们在劳动中越不自由,在消费中就越会出现貌似自由的依附性。莱易斯指出,人们在异化劳动中享受不到不到真正的劳动尊严,于是需要在其他方面特别是消费领域加以弥补。资本主义迎合这一需要,创造出虚假的幸福概念,将幸福与消费等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人脱离了真实需求而陷入编织的谎言中,在毒害自然的同时毒害自身。传统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难以为继,面临死亡的判决。而异化消费及虚假需求的满足缓解了紧张的劳资关系,整个社会满足于资本主义提供充足物质的虚假幸福之中,丧失了警惕性,使资本主义重新获得合法性,无疑延长了资本主义的生命。但是,异化消费构成资本主义人的全面异化的一环,实质上以物的关系取代了人与人之间最真切的关系,只是相对延长了资本主义的生命,而必将以更的激烈方式埋葬它,生态危机的出现宣告了彻底的毁灭。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引导人们关注消费领域之外的人生价值体现。消除异化消费需要消除虚假需求,最根本的是消除异化劳动的总根源。理想的社会应当是把消费限制在真正必要的地方,而将自由时间用于自由自主的个人创造性活动中,以自由的生产而非虚假的消费实现人的解放,换言之,异化劳动压制人,自由劳动解放人。
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道德、经济无不存在着异化现象,异化劳动是其他异化现象的总根源。技术异化本质上也是劳动异化,异化劳动割裂了人和技术,使技术逐渐脱离人的控制而走向人的对立面。技术既是引向异化深渊的工具,也是人类借以实现自由的条件,这些都应当在技术之外,在技术的社会应用中实现。消除异化劳动的根源,也就实现了技术合理运用,限制经济理性,改变对自然的态度,也就消除了技术同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异化劳动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总根源,也是生态危机的内在根源,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产生异化劳动的总根源。生态坚持马克思这一传统论断,看到了自然系统的异化根源在于社会系统的异化,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仅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且也决定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资本主义对自然的剥夺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部分”[2]。资本主义内在逻辑必然导致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了生态危机,问题被转换到不是人们的行为而是支配人们行为的深层因素应该对生态危机负责。生态意识到自然的反叛应在社会背景中寻求突破,对自然的解放是人解放自身的先决条件,而改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首先在于恢复社会系统的生态平衡。
关于生态危机的解决,高兹着重刻画了资本主义下的消费异化现象,将消费与经济理性相联系,将异化与消费相结合,展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他主张以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以更好更少代替更多作为原则,限制经济理性的适用范围。莱易斯主张关注中心重回生产领域,消费不再是唯一的衡量生活的尺度,人们在消费之外有着众多的选择,通过非等级制的联合体结构组织劳动生产,个人拥有自由选择自己真实需要的权利。阿格尔认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生态危机而不是马克思时代的经济危机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主要危机。生态危机导致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丰富的生活理想一定会破灭,因而反过来促使人们要求现实变革的理想,促使人们对它进行深刻反思,这被称作“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阿格尔进而提出以生产技术的分散化、生产组织的非官僚化和民主化等措施消除异化消费和背后的整个异化现象。这和传统侧重关注社会分配性正义相佐照,丰富了的现实批判力。
异化劳动构成了生态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生态同相联系的内在环节。以异化理论为基点构建的生态之维,无论对生态学还是对其作用都不容小觑。
【论文摘要】现代性消费文化是围绕着消费由资本为其奠定基础和方向、以文化形式显现出来的生存方式和行为原则,由此资本逻辑成为现代性消费文化的本质规定。从资本逻辑的视角看,生产与消费的脱节造成资本增殖的失败,因此资本必须要在文化上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结合,从而在深层上保证剩余价值的实现和资本再生产的循环,现代性消费文化正是由此生成。
一、“现代性消费文化”的界定
消费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是以利润为目标、以现代市场为方式批量生产消费性商品的文化样式,它不会出现在“前现代”或“传统”所标识的自然经济形态中,也不是现代社会中仍然残存的自给自足的消费模式,消费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只能在买与卖的交换关系中才能实现自身的文化样式,正是经过了“买卖”关系的中介之后,消费文化与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的区别。如果说传统文化往往还保有纯文化的形式,为了文化而文化、为了艺术而艺术,那么现代消费文化则根本不打算掩盖自己与利润的关系,它最主要的方式便是通过公司行为去组织消费品的销售,并以利润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这不仅使得以自给自足为特点的传统消费模式因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消费欲望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存优势和存在根基,而且使得像电影、书籍、报刊、比赛等精神产品彻底地商业化,成为了只有在买卖关系中才能存在、才能呈现自身的文化商品,这样就把消费文化的生产从根基上拖进了资本的运行轨道中,资本属性成为消费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很明显,资本定义了消费文化,决定着它的存在基础、运行原则和发展方向。所谓现代性消费文化,本质地来说是围绕着消费由资本为其奠定基础和方向、以文化形式显现出来的生存方式和行为原则。可以再明确地将现代性消费文化的性质归纳如下:(1)对商品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消费成为现代日常消费的主导模式,消费已经成为文化现象(消费的文化理解)。(2)消费是人们据以认知自身和现实生活的意义源泉,是现代人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由此生存具象化为消费模式,消费成为建构他们自身及其日常生活的现实力量(生存方式和行为原则)。(3)无尽的文化形式为无限的消费需求和欲望提供了最合适的表达渠道,从而使资本最大限度地增殖自身得以可能(资本规定性)。(4)文化的公共性保证了某种特定消费模式的可推广性,这一点使得资本能够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制造出与某种消费模式相适应的特定消费欲望(消费文化的可推广性)。
资本逻辑是现代性消费文化的本质规定,资本决定着现代性消费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既然如此,就应当在资本逻辑的视域中考察现代性消费文化的生成路径,这样才能探寻到现代性消费文化的深层根源及其生成过程,从而把纷繁复杂的消费文化表现形式融合为统一整体,对现代消费文化问题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当然,本文只是此种研究方向的一种尝试。
二、生产与消费的脱节:资本逻辑的二律背反
资本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只有获取剩余价值,利润才能得到保证,资本再生产才能持续进行。这意味着资本必须为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无论处于何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会产生怎样的自然后果和社会结果。资本把现实生活世界的各个事物都要收编进自身的增殖体系中,把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变成资本增殖机器的环节,使一切事物都要实现资本化。资本从本性上来说不承认任何限制,它的扩张过程打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疆域,最终的必然结果就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的世界化。“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遥远万里的人们由于资本的纽带作用而发生相互联系,资本把整个世界建构成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性世界,一切都处于错综复杂、无穷无尽的资本因果联系中,一切都由于资本而获得了自己的呈现形式,这正是马克思所强调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资本第一次真正地实现了世界的通约,由此造就了一个包罗万象而又本质同一的总体性世界。
资本所造就的总体性世界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内在有机的统一体,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持续欲望会不断地冲破社会有机的生存外观,致资本再生产于不可能,这就是资本逻辑的二律背反: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的脱节,或生产与消费的脱节。资本运动的生产过程是资本增殖自身的过程,但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依赖市场交换过程的顺利进行,否则资本就无法实现自身;同时,资本的本性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家会想方设法压低工人工资以获取最大化的剩余价值,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以将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再生产的资本,而资本的扩张必然导致消费品规模的扩张,由此造成了资本逻辑的二律背反:以限制消费为前提的资本扩张,导致的结果却是消费品规模的扩张,从而破坏了资本再生产的条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从产品到商品、从商品到货币的转换称为“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资本逻辑的二律背反在现实层面上表现为商品向货币跳跃的失败,这就违背了资本增殖的本性,必然为资本所不能容忍。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积累的重心在生产资料的生产上,生产性消费是剩余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因此,尽管资本家尽可能地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压低工人的工资,但这并不妨碍资本获取剩余价值。到19世纪末,随着资本向日常生活领域的扩散,生活消费品的生产逐渐成为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发现和刺激日常生活的消费需求就成为了资本再生产的关键条件。但是,资本榨取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着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压低工人工资,这样工人的低工资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低消费状况,资本逻辑的二律背反成为资本自身前进的障碍,资本必须要寻找到合适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方式正是以泰罗制科学管理原理为理论基础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2O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罗面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怠工现象,提出了他的科学管理思想,以代替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经验方法。他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人把生铁装上车的过程可以分解如下:(1)从堆上或地上把生铁铲起来(一分钟的百分之几);(2)带着所铲的东西在平地上走(每走一英尺所需的时间);(3)带着所铲的东西沿着斜板走上车(每走一英尺所需的时间);(4)把生铁扔下(一分钟的百分之几)或放在堆上(一分钟的百分之几);(5)带着空铲走回原地(每走~英尺所需用的时间),从中不难看出,泰罗制科学管理的精髓是动作、时间的细分和标准化,通过计量工具的精确化,工作被拆分为“一分钟的百分之几”和“一英尺”的细微动作,这就是由泰罗所开创的劳动形式化和合理化。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层面,美国实业家、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福特充分吸取泰勒制科学管理原则,创立了旨在高效率生产产品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例如,将汽车的部件彻底标准化,并在流水装配线上批量生产。生产过程强调同质产品的一致性、标准化和大量生产,每个工人从事单项任务,工作高度专业化,按照比例付酬。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促进了工人工资的增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大众有效需求的增长,第一次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的有机结合,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资本逻辑的二律背反。
为什么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二律背反问题呢?这是因为,资本家发现,如果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足够多,但是,如果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价值观不及时更新的话,那么人们的消费模式就跟不上手中货币的增长速度,由此而来工人工资的提高对于有效需求的培养就不会发生实际意义,这时特定的消费价值观的培养成为了资本再生产的关键环节,这一点尤其在以“灵活积累”为特征的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中得到了确证。
福特式生产方式需要长期和庞大的固定资本投资,在人们需求稳定而且单一的情况下,它确实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然而问题在于,一旦需求出现不稳定、多样化的情况,福特生产方式因同质产品的批量化生产而致的僵化、单板的弊端就体现出来。2O世纪7O年代的石油危机及其随后的美国汽车工业的下滑,是福特主义生产方式衰退的标志性事件。伴随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衰退而来的是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前者一些不具备的特点,如更加关注特殊化的产品,关注产品的用户化,风格和质量尤其受到重视,较短的生产周期,富有弹性的生产过程。为了适应并引导消费大众的需求,资本一方面改变生产过程的内部环节,另一方面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消费者身上,研究如何才能制造出花样繁多的新的消费需求。因此,资本必须要在人们的价值观,即文化上发挥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才能进一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结合,从而在深层上保证剩余价值的实现和资本再生产的循环,现代性的消费文化正是由此生成。
三、文化形式:二律背反的解决途径
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历史意义,它不仅使得日常消费品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从而资本能够进入消费品生产领域,而且通过改变社会的整体精神气质,深刻地改造了大众的消费模式,使得大众不再以“需求”为尺度自然地进行自己的消费,而是以潜在的“欲望”为导向主动地建构自己的消费,这就是流行于西方社会并向全世界扩散的消费主义。所谓消费主义,是指不是为了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追求被文化形式所不断制造出来的欲望的满足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它具体表现为把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消费更多的高档商品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并以此作为生存意义的源泉和人生价值的尺度。消费主义所表征的是人们被刺激起来的消费欲望,而欲望满足的意识必须在一定的文化价值系统中才能获得合法性。
欲望往往被看成是纯粹主观的个体事情,其实这种自然主义看法深深掩盖了欲望的根本的社会性质。“我想要某种东西”至少表明:这种东西与某种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想要”本身就与人们愿意及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管是否被意识到,它都作为显性意识的前提进入到了每个人的意识深层,这正是文化进入个体身心的过程。因此,首先是具有价值取向的文化系统在人们的各种需要和欲望中确定哪些应当得到满足、满足多少和怎样满足,哪些需要和欲望是必须加以控制和禁止的,现实生活的人们才能去追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生活方式本身是相对的文化范畴、社会范畴,而消费主义企图把追求无尽欲望的满足说成是自然的和普遍的,无疑具有了意识形态的性质,这就把理论的触角深入到了为某种利益格局做合法性辩护的现代性消费文化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的基本生存需要都已经得到满足,资本要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必须要通过广告、电视、电影、宣传等各种文化手段和文化形式向大众推销适合于资本增殖的生活方式,因此,现代性消费文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无止境地追求欲望的满足,“资产阶级社会与众不同的特征是,它所要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过了生理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因而它是无限的要求。”脚醴一旦消费者的消费愿望经欲望中介后达到无限的层次,那么资本增殖就具有了可靠而持久的保证,这其中发生关键作用的杠杆便是消费文化对大众生活方式乃至个体身心的影响和重塑。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I believe that consumerism has given this society has brought many untrue alienation consumer society is not the enemy of mankind, in the pursuit of material into symbolic pursuit, but also inspire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the human society.
Key words: consumerism; building; creative; critical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消费社会
1.1 消费社会的提出
什么是消费社会呢? “消费社会”思想的奠基人,让·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即是一个被物所包围,并以物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这个社会下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本体存在方式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当代社会已经成了符号与符号系统所统治的社会。社会由仿真品的时代,到以生产为主导的生产时代,再到今天的以仿真主导的符号垄断时代,也就是说我们生产的不再仅是商品,更为主要的是生产符号,对商品本身进行仿真,符号继续不断繁殖,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虚拟与仿真的世界,再也看不到商品的“真”,看到的全是虚假不真实的符号,于是失去对真实的体验。
2. 建筑与消费社会
2.1 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与消费社会
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直接反应着这个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消费社会的产生与兴起也主导着现代建筑的演变。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于以生产为主导的生产时代,其核心理念还是对其本质功能的追求,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使用与实用价值。而随着生产力获得相对解放的消费社会的到来,人们关注的不再是产品的物质特性与功能等实用价值,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其功能背后的符号区分与差异的系统上。
建筑艺术具有一定的惰性,这种转变并不是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但是不久,通过其他艺术方面的影响,逐步转移到建筑之上,于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张越来越被人们所诟病,因为其理念是与消费社会生产符号的系统相驳的。建筑艺术急需产生突变,以适应这个新形态的社会要求。
消费社会理论的成型是在六七十年代,现代主义统治下的建筑在得到这一理论有力支持后,也在同一年代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符号缺失的一种重置与补充。
在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的之一路斯的作品斯坦纳住宅中,其表露的是对功能与形体本质的追求,而其对于装饰以及其背后的符号则是否定态度,而在后现代主义开创者文丘里的母亲之家里,却表露的是对装饰特别是符号象征的追求,以致功能和形体在此变为了第二性。
2.2 消费语境下的三个主导词
下面我们需要抛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的历史名词框架的局限,以全新的视角来看消费语境下的现代建筑以及消费社会对建筑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消费语境下,出现了对现代建筑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的三个主导词。
1. 附魅后的“现代”
“现代”有两层含义:(1)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 1500 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现代主义的含义是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MODERN”一词的原义本身是没有时间的限制,1500年后的任何时间都是现代。而“现代主义”这个词则被限定用在20世纪出现的一种抽象的艺术观。作为时间的MODERN囊括现代主义,但不全是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则是现代主义艺术新风格在建筑艺术上的体现,它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
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概念中,其“现代”一词的符号含义表示的是一种与过去决裂,进行功能和形式创新的企图,是在MODERN原义基础上的第一次标志性符号化。而在消费社会语境的压力下,“现代”一词在“现代主义”中的一次符号化后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符号化——象征性变异。于是消费语境下谈到的“现代”已经等同于“好并先进”,已经被最高程度的抽象化。人们不了解其本义,不清楚其一次符号化后的引申义,而只知道二次符号化后的抽象的积极含义。在此,消费语境主动给“现代”一词进行附魅,本义原真性已经被深埋,通过媒介生产——符号繁殖仿真并重构,使“现代”变为自己的宠儿,“好并先进”的同义。
这样一来,在消费社会的强大符号效应与仿真面前,大众乃至相当多的专业人士无法分清“现代主义”与“好并先进”的区别,并盲目地拥抱现代主义,赞歌四起,在一段时期内建筑艺术缺失了作为艺术精髓的批判性。
2. “驯化者”被“被驯化者”的反向驯化:
在消费社会里,存在一种隐蔽性很强的驯化机制。建筑作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消费的场所,是这种隐蔽性下的驯化机制的主要物质载体之一,并对人们进行强制性消费驯化。以购物中心为例,功能空间与商品销售点进行有策略的摆放,比如越是经常性购买的东西反而越在深处,需要先经过一些非常用品或者奢侈品的柜前,对消费者进行强制性的消费驯化。同时还设法使贩卖空间与各种娱乐场所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消费气氛,这一气氛成为了激励消费者消费多余产品的有效方式。潜在消费者被建筑进行强制性消费驯化的同时,建筑也在潜在消费者的驯化过程中被反向驯化,即“驯化者”被“被驯化者”的反向驯化。
简而言之,就是建筑在产生强制性驯化机制的同时,自己也被这套机制所限定,从而产生表面自由与个性,本质是强制性驯化带来的同质化。
所谓消费语境下的“驯化者”的同质化就是其符号的能指多样,所指相似,并且日益趋同。表观的符号能指自由,个性,被赋予各种各样的意义进行仿真,而其所指却类似,甚至一样,这些都是在消费驯化过程中被强制性体系预先安排好的。
在中国,现代购物中心建筑设计上,比如家乐福与易初莲花,从外表看,通过各种媒介,
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下,由社会组织的满足人们共同需要的消费活动。包括对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公共交通以及其他公共消费设施和福利设施等的消费和享用,是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于它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消费需要的最有效的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因个人的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千差万别。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有着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个人消费一般地被限制于生存资料的消费的范围内,是为了给资本家提供可供重新剥削的劳动力。
(来源:文章屋网 )
一、马克思消费理论概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消费资料又分为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消费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奢侈消费与服务消费的比重将会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而提高。人们消费的种类和数量源于生产的规模,又制约着生产的规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交换是达到消费的手段。消费也是使交换环节得以实现的保证,如果没有消费,那么产品将会停留在交换领域,也就无所谓交换的完成。分配是进行消费的基础,消费是分配的最终形式。所以说,消费在整个经济活动的链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的消费理论有深刻的论述。对雇佣工人的消费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消费的构成: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需要。工人是雇佣劳动制度中的活劳动,其个人消费实际是对资本家活劳动的再生产。工人消耗了商品中的一部分,但其工资又作为价值补偿回流到了资本家的手中,资本家又用其进行再生产。相较资本家的消费水平,雇佣工人的消费水平很低,这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尖锐阶级矛盾的原因之一。这引发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和消费需求不足矛盾的集中体现。马克思还指出,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讲,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消费都是自然资源的损耗。无论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消费进行了预见,形成了未来社会的消费理论。在未来社会要重建个人所有制,人们直接占有生活和享乐资料,未来社会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社会。在未来社会,人的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这不仅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还是人消费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的消费资料是社会总产品在必要扣除之后的剩余部分。在个人消费前,要扣除管理和满足共同需求的费用、为无劳动能力人设立的基金。这显示了对公共消费的关心。
二、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本质特征
1.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马克思理论始终,在消费伦理中亦是如此。消费既要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又要体现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消费关系是个人私利的相互占有和满足,这与人的本质是相悖的。要体现人的本质,就要消费体现人本质的对象化的产品。其次,马克思强调人自由全面发展,这要求人们的享受建立在较高的要求之上。在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外,追求更高的发展需求,通过高层次的消费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要想促进人的发展就要重视消费对人的作用,增加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产消平衡
马克思在其消费理论中非常强调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生产是消费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归宿和再生产的动力。须对消费给予像生产一样的重视。马克思在其消费理论中还阐释了消费对商品流通和生产规模的限制。马克思不主张对消费水平的限制,不奉行“禁欲”主义,相反,倡导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消费力。所以可以这样说:不考虑消费能力的盲目生产会导致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不考虑生产能力的盲目消费,会制约再生产的进行,最终,影响到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3. 生产、消费与自然保持和谐
马克思认为,人们享受的财富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界为人们提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活动场所。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家无限制追求利益的驱动下,忽视了对于自然界的保护,造成不堪的后果,最终受到自然界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大量描述了诸如河流污染、森林砍伐、大气污染的例子,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很是痛心,强烈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认为想要解决这种生态危机,就要放下傲人的姿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三、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当代价值
1.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过去主要奉行的是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如今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以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马克思消费理论为指导的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出路。我国当前现实是,房地产业急剧滑坡,基础设施、重工业拉动不足,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产能相对过剩等现象严重。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有其独特之处:以消费为主导,生产的目标是社会需求,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一二产业为辅,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广大人民提供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服务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最终追求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消费拉动为主经济增长模式,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构建人际、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
马克思以异化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进行了批判,包括对异化消费导致的劳动和人的异化的批判。只有发展以人为本的和谐消费,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最终达到和谐发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是自然生态,人的消费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消费是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 如今,想要发展和谐消费,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结构优化,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指导原则。构建和谐关系要运用马克思消费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制定有利于和谐消费的相关政策。构建服务型政府,切实缩小贫富、城乡、地区差距。保证人民群众的合理消费,刺激潜在消费,注重公共保障服务能力的提高。其次,转变企业发展理念,弘扬“绿色”发展道路。再生产中绿色发展理念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生产资料消费应遵循的必要原则。再次,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正确消费观念的树立。和谐消费离不开消费主体自身,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自觉形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消费不以奢华浪费为目的,而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追求。合理调节分配在个人和公共消费,生产和生活消费上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与此同时,也要切实提高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为追求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打好经济基础。当然,消费力不仅仅等同于购买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的购买力已经大大的提高,但是缺乏必要的消费力,最终,造成了消费的异化。所以,应当不断地加强对消费主体的教育和对消费行为的引导。
3. 促进社会各阶层发展成果共享
马克思消费理论中对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各自的消费水平,认为工人阶级的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两大阶级消费水平巨大的差距是阻碍经济发展和妨害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的问题。要真正实现公平消费,就要从源头入手,切实解决我国不同阶层人民的消费问题,才能促进社会各阶层发展成果共享。马克思认为消费应该是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和人矛盾的真正解决,所以,在社会各阶层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文化、教育层次上的发展,进而促进人们的全面自由发展,构建和谐消费。(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乐忠.中国消费文化探析[J].东岳丛论,1991(01)
自从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提出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学科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在诸多理论流派中,生态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奥康纳指出,“在生态危机的问题上,谱系的理论要比自由主义及其他类型的主流经济思想更有发言的机会”。生态理论早期代表人物除马克思外,还有傅立叶、拉斯金、莫里斯、克鲁泡特金、布克钦、弗洛姆、伊利奇、歌德曼、麦克弗森和马尔库塞等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研究逐渐繁荣,产生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生态对生态危机的分析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原因的剖析
“现实地描述生态与资本主义的冲突,目前需要某种形式的知识性抵抗,即对进行掠夺式开发环境的现存生产方式和观念进行无情的批判”,而对生态危机原因的考察“需要超出生物学、人口统计学和技术以外的因素做出解释,这便是历史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因此,生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基础,同时并未囿于这一对基本矛盾,分析视角由资本主义生产的非生态性扩展到消费的非生态性,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及其自身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一)资本的本性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社会中严重生态危机的背后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一个的资本家所能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工业文明时代“激起人们的最卑劣的冲动和,并且以损害人们的其他一切禀赋为代价而使之变本加厉的办法来完成这些事情的。卑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因此,只要能获取利润,资本所有者就会不顾一切的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而以资本积累为本质的资本主义制度“特别适应资本与利润的生产”。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整个工业体系弥漫着不计后果的滥用人类与自然资源的现象,追求金钱的目标支配着理性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企业是以利润为目标指向的,其首要的关注目标不是“如何实现生产与自然的相平衡、与人的生活相协调,如何确保所生产的产品仅仅服务于公众为其自身所选择的目标,使劳动变得更加愉快。它所关注的主要是花最少量的成本而生产出最大限度的交换价值”。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会将自然环境作为影响其生产的内生性因素来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与“冷酷的资本需要短期回报的本质是格格不入的”。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的形式积累财富视为社会的最高目的”,“把追求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因此,“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对利润的狂热追逐必将导致资本的自我扩张和积累,而由于资本对自然界存在价值的低估,以自然和人的自由的破坏来换取利润的增长就成为必然,其后果就是通过经济危机的形式来反映生态的危机,同时生态危机的产生又会推动经济危机的产生。
(二)物质代谢链条的断裂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原因在生产领域的具体表象。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自然与社会都处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人、自然与社会间的物质循环应严格遵守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时,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对人的剥削,而且揭示了资本对自然的剥削。在马克思看来,“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将人及社会经济活动与外部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作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来看待,并且这一物质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就是物质代谢。对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研究最为系统的是福斯特,他认为,“在马克思的分析当中,经济循环是与物质变换(生态循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物质变换又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新陈代谢概念为马克思提供了一个“表述自然异化概念的具体方式”,而自然异化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异化特征进行全面批判的核心概念。因此,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概念对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态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不可逆转性具有重要意义。
蒂姆·海沃德(1994)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生态学新陈代谢概念“在自然方面由控制各种卷入其中的物理过程的自然法则调节,而在社会方面由控制劳动分工和财富分配等的制度化规则来调节”,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分工和财富分配制度取决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这一制度体系下的所有制度安排都服务于利润的获得。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物质代谢的断裂是一种必然,“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成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但资本主义生产在破坏这种物质变换的纯粹自发形成的状况的同时,又强制地把这种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合的形式上系统地建立起来”,可以说,马克思对新陈代谢链条断裂的分析不仅体现在其对由于大规模资本主义生产对土地过度“剥削”而造成的人类与土壤之间的新陈代谢链条断裂,而且马克思还将其扩展到社会层面上与城乡对立分工相联系的新陈代谢链条断裂上,并且将其视为全球层面上新陈代谢链条断裂的一个证据。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城市与农村、人类与地球之间物质交换裂痕的基础上”,马克思运用断裂的概念表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对形成其生存基础的自然条件的物质异化,资本主义制度内含着物质新陈代谢关系的断裂,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异化,后果就是生态危机的产生。
(三)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原因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象。生态认为,对“我们称之为‘异化消费’的现象,即异化劳动的合乎逻辑的对应现象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生态危机出现的原因,是大多数者所忽视的一个命题。那么,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是怎样由生产决定和强化现有生产方式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出现呢?
一、从“异化”到“异化消费”
“异化”一词最早可追溯到霍布斯的作品《利维坦》中,后来的黑格尔将异化理论进一步发展,但他将劳动看成是纯粹的精神活动使他并未探寻出劳动的真正本质。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引申出异化,并将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相结合,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指出异化劳动是造成社会中的压迫及阶级斗争的根源,并系统阐述了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条件,使异化理论在发展上迈出了更为重要的一步。
“异化”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马克思在《手稿》中将异化劳动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工人同其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因而,“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1]52同时,“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51劳动产品不归工人所有,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他就越贫穷。第二,工人同劳动本身相异化。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2]94真正的劳动应该是一种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劳动中应该体会到充实、快乐和生命的重要意义,而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劳动成为一种强制性和被迫性的活动,并且这种劳动也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属于别人。第三,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所生产的对象,因而“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1]58同时异化劳动又把劳动本身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外在的、强制性的活动,从而也就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1]59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被剥削和剥削的根本对立关系,就是人与人关系相异化的集中体现。
人们因为异化劳动的存在从事着单调、乏味的工作,由于缺乏自我价值的彰显与快乐自由劳动的意义,人们自然而然地选择逃避到以广告为媒介的商品消费中寻找一种补偿,一种虚假的补偿,在这里人们将消费商品和服务与快乐等同。正如本?阿格尔说的:“一句话,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3]493人由于受追求自由解放本性的驱使,将注意力转向了消费领域,试图通过“自由地”消费行为来释放自己的创造性。可以说,异化劳动是异化消费的根源。
“异化消费”一词最早是在凡勃伦的《有闲阶级》一书中提出的,西方的诸多代表人物如:弗洛姆、马尔库塞、本?阿格尔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对异化消费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批判。弗洛姆指出,“消费异化的本质是消费对消费自身本质的背离、对人的背离和对人的操纵和控制。”[4]72现代社会的人们赋予物质消费以相应的符号价值并通过诉诸无限奢侈的浪费性物质消费来满足自己的无限欲求,这种包裹在物质主义外衣下的符号消费模式带有一种欺骗性、无限性,难以完全满足人们长期存在的“虚假需求”,并使人们遭受物的支配与控制。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阐述过商品拜物教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终使人们拜倒在商品的脚下。异化消费观的核心正是马克思所批判的商品拜物教。
二、当前我国消费领域中的异化消费现象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经济转型的时期,由于受到西方一些异化消费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消费观念并没有完全被我们摒弃,同时新的消费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因此,我国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尤其是在消费领域,异化消费行为会对人的全面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1.标榜个性的炫耀性消费
奢侈品消费已经成为炫耀性消费的一个典型代表。据统计,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已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奢侈品销量居世界第一。“中国游客在境外每次购买奢侈品方面的平均花费是900美元,其中在欧洲甚至高达1 400美元。”[5]奢侈品的购买还要得益于广告媒介铺天盖地地宣传,“不断地诱使着人们通过消费虚拟的符号以证实自身的价值、品位,妄图通过这种虚拟的符号性消费实现真正的自我。”[6]人们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占有它们,人们满足于无使用价值的占有,一种仅仅是为了彰显身份、标榜个性的占有,带有一种盲目性、夸示性。人们无意于购买商品的真正效用,在意的是用“虚假需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吸引他人羡慕的目光和填补内心的空虚。人一旦被物质主义主导其价值观后,消费会被曲解为目的本身,人们越来越丧失掉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判断力而被一种冲动、虚假、盲目的消费观所裹挟着,最后人们会成为虚无主义者。
2.破坏生态的浪费性消费
随着我国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探寻其原因发现,异化消费成为潜藏的“凶手”之一。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居民住上了大房子,动辄就要100平方米以上,而日本,居民很多只居住在50-70平方米的房子里。“关于我国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情况,《中国国策报告2005》给出了数字,近七年来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如果照此速度,再过二十年我国人均耕地占有将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53亩的警戒线。”[7]在汽车消费领域,近几年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导致我国石油消耗量大大增加以及与汽车消费相关的,如煤炭、钢材等其他资源的紧缺,如今人们购买私家用车已不仅仅是为了代步、简单运输,更多的是为了炫耀与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另外,近些年开始进入人们视线的节日礼品过度包装与粮食浪费问题都对我国资源造成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人们购买商品、享受消费带给人们的快乐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资源、生态等问题,消费异化造成人们对大自然的无度索取与占有,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矛盾,人们不是敬畏自然而是向大自然挑衅,结果必然如汤因比预言的那样:人类不会在谋害自己母亲的罪行中幸免于难。
3.不计后果的疯狂性消费
消费本应考虑实用性和内生性,消费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适度的自身需要并获得一定的幸福感,而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奇怪又普遍的现象。每逢节假日都是人们特别开心的日子,和亲朋团聚、“饕餮盛宴”接二连三,人们在开心度假之际由于无度消费造成“节日病”频发,餐桌上无节制的推杯换盏、胡吃海喝使每年节假日诱发肠胃炎、酒精中毒等事件频繁发生。由于节假日生活不规律、通宵达旦玩乐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意外伤害事件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机、MP3等等,在地铁等大型交通工具上大部分的人都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休闲时间人们更愿意将时间花费在网购、网聊和网游中,时间久了,人们的身体便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颈、肩、腰椎等疾病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这些现象抹杀了消费的真正意义所在,使人们一味地追求感官欲望上的满足感,最终导致“消费致病、娱乐至上”不计后果的疯狂性消费。
4.“虚假广告”下的冲动性消费
广告等传播媒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背离其实事求是的基本传播功能,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广告的推广使人无意识地认同和接受其灌输的无形的价值体系,在广告的连番影响之下,普通民众逐渐失去了判别真假的能力,盲目从众、冲动消费。有一类人贪图小利,在打折、抽奖等促销手段的影响下,往往心血来潮,疯狂选购可能对自身并无大用的商品,造成钱财上的浪费。还有一类人易受他人鼓吹进行消费,因受销售人员的虚假鼓吹而消费大量其使用价值并不高的商品。此外,还有一些人会因情绪变化进行冲动、发泄性消费。人们在自身异化的同时也将自身深陷在异化消费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逐渐失去自我,人们无意于对消费商品的真实需求,而是将自己“囚禁”在金钱、欲望、符号、名利带给人们的片刻欢愉之中。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的:“金钱从没有使一个人幸福,也永远不会使人幸福。在金钱的本质中,没有产生幸福的东西。一个人拥有的越多,他的欲望就越大。这不是填满一个欲壑,而是制造另一个。”
三、异化消费的克服
关于我国消费领域中异化现象的克服与扬弃,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从个人自身发展来看,应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克服西方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对我国民众思想观念的冲击,摒除物质主义思潮,避免攀比、盲从、冲动消费。人幸福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力量,但过度追求物质、追求享乐只会削弱和钝化人的自主性,因此,人们在进行物质消费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消费。人始终是消费的主体,具有自主、自由、富有创造力等特征,为不使人沦为物的奴隶,受物支配,只有使自己的消费观念符合人类发展的理性精神和道德自律,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而不是使欲望成为一个外在的“他者”来反对人本身,这样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而此时的消费也称之为真正的消费。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并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以促进健康消费模式的建立。当前,各种全球性生态问题凸显,迫使人类对发展方式以及消费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强化人的责任意识与环保意识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为子孙后代的生存权利着想,今天的消费不以破坏明天的健康发展为代价,使人人都能在安定有序、资源富足、生态和谐的社会里快乐生活,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与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