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5 17:03: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消费经济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
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在客观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消费水平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而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正常比例就会遭到破坏,生产正常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消费需求不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积累,低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同样会遭到破坏。这时候消费需求相应减少,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协调差距加大,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被迫紧缩。
其次,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但消费率也不能长期过低,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消费率总的变动趋势是下降的,虽然在1978-1982年消费明显上长,从61.8%上升到68.7%,但从此以后,我国的消费率却是持续下降的。1990年比1982年降低了7.4个百分点。1997年又比1990年下降1.4个百分点。③由于消费率下降,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呈下降趋势。如表(一)所示。
表(一)1990-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各指标贡献率
年份经济增长速度总消费贡献率总投资贡献率净出口贡献率
19903.872.112.015.9
19919.268.925.85.3
199214.264.846.0-10.8
199313.546.670.5-17.1
199412.638.242.819.0
199510.537.955.46.7
19969.652.933.713.4
19978.849.833.416.8
19987.831.863.15.1
资料来源:引自许永兵《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从表一可知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内需的增长,但从1993年以后,我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93-9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2.9%而投资贡献率却为56.7%,后者比前者高出13.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势头放慢。受收入水平制约,再加上居民对房改,医疗保险,就业制度等改革的预期热情不高,再加上服务消费、住房消费等绝大部分还未完全市场化,所以造成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二)消费水平与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取得了同步的增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1978年为3588.1亿元,1994年上升43798.8亿元,年平均增长9.5%(按不变价格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由1978年的375元增加到了1994年的3654.5元,剔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了7.3%,而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5元上升至1994年的1737元。剔除价格因素,居民消费水平实际年平均增长9%,④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消费水平是阶段性波动的。如表(二)所示。
表(二)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元)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
198814074.2111.3635106.9
198915997.6104.369499.2
199017681.3103.9723102.2
199120188.3108.0849114.3
199224362.9113.61004112.0
199331380.3113.41246108.7
199443798.8111.81737114.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
究竟是什么引起了消费的波动呢?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点因素:
1,个人收入增长的波动,居民消费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的制约。当居民的收入大幅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就有所上升,居民的收入下降时,消费也就相就地受到限制,这一趋势以下表(三)可以清晰地表现出来。
表(三)
指标1981年1985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
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元)500.40748.921522.791713.102031.532583.163520.31
生活费收入(元)-685.321387.271544.301826.072336.543179.15.
生活消费支出(元)456.84673.201278.891453.811671.132110.812851.34
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100100100100100100100
生活费收入(%)-91.591.190.189.990.590.8
生活消费支出(%)91.389.984.084.982.381.781.4
资料来源:曾壁钧等著《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第50页,中国计划出版社。
2、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
居民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是平均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的统称。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APC),边际消费倾向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MPC)。
在经济的短期波动中,人们的消费变动不会和收入的变动成比例,具体而言,在经济趋向繁荣过程中,收入增加,这时人们的消费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在经济走向衰退过程中,收入下降,这时人们消费会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会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这也说明,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下降的。
消费倾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它充分反映了在一定收入水平下消费意愿的大小。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低工资,高积累“的政策,居民个人所得少,消费倾向普遍很高,改革开放以后,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消费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78年以后,我国的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基本上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而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不太明显。
3、农业波动对消费波动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农业的波动必然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从而引起消费的波动。首先,农业的增长必然导致消费的增长,1979年到1982年,农业分别增长1.81%,0.31%,1.5%和0.87%,消费分别增长2.8%,3.1%,1.0%,2.2%,其次,农业的减产或低增长导致消费的下降或低增长,1991年农业国民收入下降1.53%,同年消费下降3.2%,⑤1992年至1995年,农业国民收入大幅下降消费也大幅下降。(三)消费水平与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大体上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成分,各组织和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国的经济增长从其内涵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一国的经济增长又是以一定的消费水平为前提的。当社会经济实现增长,经济总量及人均收入量也会相应增长,从而引起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以及外贸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高的经济增长率必然带来高的结构变化率。也就是说,结构的变动是与经济发展过程相联系,是以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即人均收入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为条件,是通过资源的再分配来实现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动。下面就从几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1、人均收入水平与经济结构变动及工业化程度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可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结构变动率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0-130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最高的第一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20-360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很高的第二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60-860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较高的时期。我国改革以来,按世界银行图表集法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大概在300美元左右。⑥因此可知我国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处于高变动率阶段。
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理论,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初级产品生产阶段,(2)工业化阶段,(3)发达经济阶段。工业化阶段是结构转变幅度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需求结构及生产结构、外贸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我国在改革开始时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但是人均收入水平却是相当低的。这是由于改革前我国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政策倾向过于偏激所导致的工业化过程的片面演进和产业结构关系的严重失衡。一般而言,工业化的起步是要以一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为前提的,工业化程度超过人均收入水平的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变动。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的状况,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但这种不合理状况不是由于过去重工业的倾斜政策而造成的,而是因为当前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导致现行经济结构不再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目前从我国消费领域的整体来看,酝酿着一次新的消费升级-“住行消费升级”(在此之前,已有几次消费结构升级)。其间消费投入大,积蓄时间长。这使得消费需求不足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2、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引起结构变动的原因
收入的增长必然引起消费水平的增长,而消费水平的增长又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用恩格尔定律可以明显表现出来。恩格尔定律可以表述为居民食品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下降的一种趋势。也可以表述为居民食品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份额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总消费的增长而下降的一种趋势,以我国1987-1997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及其消费结构为例可知,1987-1997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0.53下降至0.46,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则没有多大的变化,仅从0.56降至0.55,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有较大的变化,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没有多大的变化。如表(四)所示。从中可知消费水平的上升必然引起需求结构的升级,但需求结构又是如何引起整个经济的变动呢?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可知,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引起资源向消费需求多的产业部门转移,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带来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增长,结构合理,就可以提高全社会总要素的生产率,进而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样就必然能够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有国民收入总额及其提高速度,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消费与投资人口总数及其增长速度,价格水平的变动等。
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依存于消费基金的多少,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大,增长速度快,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就高,收入总额小,增长速度慢,则消费水平就低。
在国民收入为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任何社会要扩大再生产,都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在积累效果不变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积累的增长就意味着社会物质技术基础的增强。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可靠的物质保证,反过来,消费的增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积累的增加。目前我国存在积累过度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储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3%,其中1978-1982年平均增长率为6.5%。1993-1991年增长11.6%,1992年-1997年平均增长为37.1%。在储蓄存款猛增的同时,居民消费的增长却相对疲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几乎都低于同期储蓄增长速度。其年平均增长仅为16.1%,比储蓄存款余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低了14.1%个百分点。⑦
造成居民储蓄率上长,甚至实际利率下降也选择储蓄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由于多项改革的推进,人们存款以备将来购买住房、养老、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之用。另一方面,是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支出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当前市场高收入阶层想要的已经有了,边际需求欲望下降,消费结构或支出结构升级。而低收入层受购买力限制,商品购买量增加缓慢。由此导致居民存款源源不断的增加,消费市场需求不旺。
在消费基金确定的情况下,人口的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水平就低,人口数量小,增长速度慢,消费水平就会高,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人口增长速度也快,而且每增加一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据粗步估算,我国现有人口达14亿左右。每年新增的社会财富,新生产的各种消费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将为新增加的人口所占有,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如医院病床的增加,普遍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普及,住宅条件的改善,生活用水质量的提高等都将因为人口总数的较快增长而受到影响。因此目前我国的消费水平是不高的。要提高消费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就要控制人口增长,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限制早婚早育,多生多育,以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物价水平成比例关系,我国近些年来,居民的货币收入提高了但物价也上涨了,某些物价上涨程度还高于平均工资的提高速度,因而影响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有一部分居民的实际消费水而下降了,我国目前物价已由低谷逐渐缓慢的向上攀升,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已有所回升。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比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生产力布局不同以及对某些地区采取“倾斜”政策和劳动差别和非劳动因素造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报酬不同,从而形成消费水平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发展较快,大部分农村发展比较慢,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比较明显。附表(四)
表(四)
19861987198819891990199519961997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99.61002.21181.41375.71510.24283.04838.95160.3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790.0884.41104.01211.01278.93537.63919.54185.6
边标消费倾向0.780.831.220.550.510.870.690.83
恩格尔系数0.530.510.540.540.500.490.46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23.8462.6544.9601.5686.31577.71926.12090.1
MPC1.501.070.951.020.580.870.750.28
恩格尔系数0.560.550.530.540.590.590560.55
资料来源:引自各卷本《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摘要》
表(四)中显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一直在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之上。城市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都较高,这表明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都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城市居民的MPC相对较平稳,表明城市居民目前在寻找新的消费热点,农村的MPC变化相对较大,表明农村居民目前还处在一个消费热点之中,但消费支出变化不大。
这主要是近年来,由于多数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不断增强,将收入较多地转向了储蓄,投资等其他渠道,加上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多项改革情况下,居民为应付改革的被动储蓄倾向在明显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导致农村消费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的原因除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的限制以外,最主要是农村的消费环境滞后,配套设施不齐全,如有些农村没有通电,或有电的地方供电极不正常而且电费极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其实,农民每消费1000亿元将对农业部门产生427亿元的直接需求,对工业,运输,邮电,商业饮食以及其他服务部门分别产生395亿元,36亿元,85亿元,57亿元的直接需求,综合推算,农民每增加消费1000亿元将对整个国民经济新增2008亿元的消费需求,⑧可见,今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市场的拉动力。
四、提高我国消费水平的建议及其对策
我国目前存在在消费率过低,储蓄过高的倾向。因此我国今后的消费政策主要是提高居民的消费率,而提高居民消费率的主要措施又是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
1、积极发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城镇新的消费热点。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正处于对彩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阶段,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997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7.81台,摩托车10.89台,而1998年十一月末,我国商品库存彩电97.3万台,电风扇344.1万台,电冰箱91.9万台,⑨所以无论是从供给还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都有大幅增加的可能,开拓农村的消费市场,要解决好几点金融问题。
A、把消费信贷引入农村,这是以农民日益增加的储蓄为基础的,由于农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且农民的消费热点产品货源充足,所以在农村开展消费信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
B、建立农业保险机构,以减轻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仅1998年的洪涝灾害,仅农作物的受灾面积就达3.2亿亩,使得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左右,自然灾害一方面使得农民的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也使农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的不确定,增加储蓄,因此,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就要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
城镇居民面临着消费断层问题,即原有的主要以彩电,冰箱,VCD等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消费层次已经得到满足,消费已经饱和,处于一种储币待购的状态。因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我国城镇居民而言,住宅消费及住宅装饰业应成为培育重头戏。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进入住房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提高阶段。随着福利分房的结束,个人对商品房的消费,已经占到了主要地位,但由于房价过高,无法使百姓安居乐业,也无法使住宅建设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其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银行商品房抵押贷款的规模扩大的商品住房及装饰业必然成为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家庭轿车将成为我国消费领域发展的热点。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已经出台,长期以来,靠公款买车的局面已经改变,目前,1400万辆汽车保有量中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车为个人所有,虽然目前从消费领域谈轿车进入家庭领域还为时过早,但私人买车那部分先富起来的高收入阶层,如律师,三企白领等购车数量不小,且据调查,我国约有三十万个家庭在近两年内有购车意向。约三百万个家庭将购车列入了自己的消费计划,所以家庭轿车必然成为我国将来的消费热点。
教育消费将成为消费热点,教育消费包括居民子女教育支出以及为提高自身业务竞争能力的培训支出,它属于服务性消费,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很多人还要不断变换工作岗位,这就产生了再学习的强大需求。教育成为一种产业就要满足群众对非全日制教育的种种需求,目前成人高考热已标志着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个消费热点。
2、发展消费信贷。发展消费信贷是促进内需扩大的必然选择.,发展消费信贷,可以联通生产与消费,疏导巨额储蓄适当向消费领域分流,解决现实购买力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发展消费信贷首先要转变消费观念,由过去的“积蓄-消费-积蓄”的单一的消费方式转化为“贷款-消费-积蓄还债”的新型消费方式。提倡适度的超前消费。其次是政府努力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降低消费信贷成本拓宽个人消费信贷能力,针对不同的消费信贷品种上和贷款对象,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向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第三是建立担保机制和个人资信调查机构,为低收入居民提供解决担保问题。第四是积极发展信用卡业务。如加强透支功能等。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住房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四大方面。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这实际上是又一次消费品按劳再分配有益于保障退休人员有基本的消费金。医疗保险制度则可以为广大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住房保险制度中,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增加了工资中的住宅消费基金,也增大了住宅消费的能力,对保证住房投资和住宅消费达到较高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方面,它对于保障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消费有着重要意义注释:
①引自孙鹤、杨咸月《储蓄、消费与经济增长》《统计研究》99年第七期
②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
③引自郭柏春《论消费率》《消费经济》2000年第1期
④引自曾壁钧等著《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第43页
⑤引自景体华等著《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第51页、第224页
⑥引自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第165页
⑦引自《理论经济学》第77页
⑧⑨引自邹东海、万举《农村消费市场开拓与农村金融创新》《消费经济》99年第5期
参考书目:
1、《消费经济学原理》尹世杰、蔡德容经济科学出版社
2、《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景体华北京出版社
3、《居民消费统计学》易丹辉中国人大出版社
4、《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栗树和、梁文征陕西师范出版社
我们可以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物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每个人都需要公共物品;第二类是私人物品,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第三类是混合物品,就是既有公共物品的特性,也有一定的私人物品特性。由此分析,消费也可以分为三大类形式:公共消费、私人消费、混合消费。
大多数的体育消费应该属于混合物品。全国健康就是公共物品,但个人参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消费又属于私人用品。由此可见,体育消费不仅国家、政府有这方面的需求,居民自身方面也有需求。
从本质上讲,体育消费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从现在至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将实现由第二步发展战略向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转变,即由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按照经济学理论,这一时期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总的趋势是人们对物质消费品需求的增势将会减弱,而对服务消费品,尤其是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直接相关的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将会迅速上升。因此,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制的。从理论上讲,只要体育需求是无限制的消费需求,那么,体育产业就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近年来,体育消费品在中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富裕农村地区相继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合乎规律的变化给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大的推动力的体现。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2000年~2005的五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在运动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己从672元增加到1688元,年平均增长20.2%。居民的体育消费明显快于收入增长。2002年~2007年,中国城市人口体育边际消费倾向是20,即城市人口收入每增加1%,它的体育消费就增加20%。这些都说明了体育市场发展的潜力。
二、“标准结构”与中国体育消费潜力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和霍利斯·钱纳里等人在研究经济结构问题时,揭示了消费率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联系,即“标准结构”。运用这个成果来分析居民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消费行为特征,对研究中国居民体育消费的能力是有借鉴帮助作用的。
这个“标准结构”反映人均GNP从100美元以下上升到1000美元以上(均按1964年美元统计,下同)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所发生的规律性变化。(1)在人均GNP1000美元以下的时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2)在人均GNP增长到1000美元以上后,储蓄率、总消费率就大体稳定下来。(3)消费率在下降过程中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即在较低收入阶段,消费率下降得较快;在较高收入阶段,消费率的下降开始放慢。在人均GNP200美元后,储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速度比人均GNP200美元之前变慢了。
中国居民消费率较之“标准结构”显示出很大的差异,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点上。在同样的人均收入水平上,中国居民消费率远低于“标准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中国总消费率低(这意味着储蓄率、投资率高),但不是因为储蓄挤掉了政府消费,而是因为挤掉了居民消费。“标准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在各收入基准点上平缓下降,没有反复;而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则有较大的波动。
通过分析,可知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会随着GDP的增长而提高,这对未来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是大有帮助的。只要能够推出受居民欢迎的体育消费项目,体育产业在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至少在消费能力上是可能的。
三、起飞理论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时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理论(也称“起飞”理论)是一个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比较成熟和自成体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消费;消费结构;苏州经济;驱动力
引言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我国总体上应该进入了消费加速转型阶段,居民消费由原来的简单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并行,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走低,住房、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重点,教育、消费、通信不断升温,旅游等休闲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苏州,作为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随着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趋势和要求也日益明显。本文将着重研究苏州市消费的增长及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苏州经济的驱动作用,以期为苏州消费的优化升级以及苏州地区经济的健康长久发展提出些许见解和建议。
一、消费驱动力机制研究
(一)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
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支配作用,以及消费结构适应、影响和决定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还动态表现为“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总量) 扩大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平衡关系。
一方面,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的发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1941) 通过分析现代经济增长的总量、速度、结构及其传播扩展机制,认为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是与包括最终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在内的产值使用格局的趋势是高度相关的。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产品、新的消费领域的情况下,新的产品和新的消费方式将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导致消费需求结构变动和经济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引导产业结构的发展。具体表现为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淘汰产能过剩的产业和陈旧过时的产品,刺激新产品技术开发和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由于人类的发展的自然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生产越来越多样化,社会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的范围日益扩大,从而使人的生产能力得到发展”。
在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的需求导向规律表明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别是产业结构适应消费结构的发展需求,不仅为优化产业结构带来机遇,而且通过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二)影响机理: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在于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通过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促进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方面。
首先,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下,不同产品的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在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推动产业机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受居民收入提高和需求上升规律的影响和作用,经济社会必须不断淘汰产能过剩行业和资源高耗型产业,加快形成更好层次的消费品供给产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和绿色环保型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并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产品供求机制和产业机制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推动各种消费品产业之间原有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的根本性转换,以及满足投资产业和出口产业的新需求。
其次,消费结构在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产业机制等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下,推动消费需求总量增长和需求结构优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针对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技术进步、人均收入增长和消费需求持续高涨的现实状况,产业结构的转换意味着那些收入弹性大、劳动生产率高的产业部门,趋向于较快地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而促进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最后,适应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需求扩大,协同带动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的经济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消费结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这将最终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消费品质提高,消费能力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最终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苏州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本文选用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的代表变量,对苏州全市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研究,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onsume)作为苏州居民消费的代表变量,另外考虑到投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Invest)作为投资的代表标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消费和投资两者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研究的数据区间为1991-2011年,指标和数据选取均来自苏州统计年鉴(2012年)。
图1反映了1991-2011年苏州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基本变动趋势。由图可以看出,1991年以来苏州市GDP、居民消费、社会投资都获得了大幅的提升,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不同步性,他们的关系如何,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 回归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对1991-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到拟合的回归方程:
根据上述方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各个方程的R平方十分接近于1,F统计量足够大,即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D.W.接近2,不存在序列相关。
(2)方程(Ⅰ)的相关系数R-squared=0.998562,无限接近于1,即十分接近完全线性相关,这说明从长期来看,消费和投资是苏州市经济增长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如净出口等对GDP的影响十分有限。居民消费需求、社会投资与GDP呈正相关的关系:居民消费需求平均每增加1%,GDP相应平均地增加2.343%,社会投资平均每增加1%,GDP相应平均地增加1.056%。其中,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苏州地区GDP增长的影响力更加明显。
(3)方程(Ⅱ)说明苏州居民的消费对GDP的影响存在一阶滞后效应,即当下的苏州GDP水平不仅受到这一期苏州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上一期消费水平的影响,并且这一期的GDP水平与上一期的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换言之,如果没有消费日新月异的进行和发展,就没有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4)方程(Ⅲ)说明居民消费不仅直接影响GDP,而且通过投资对GDP构成间接影响。另外,这种消费对投资的影响也同样具有滞后性。
2. 贡献率分析
利用苏州1991-2011年的数据,统计消费和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如下图所示:
可得到以下结论:
(1)1991-2011年期间,苏州消费对GDP增长的影响趋势较为平稳,而苏州的投资对GDP影响的波动非常之大;
(2)在这21年中,苏州投资对GDP的影响要大于消费对GDP的影响,这也说明苏州政府比较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消费虽然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尚未建立起良好的消费需求促进机制。
(二)苏州居民消费结构拉动苏州产业结构的增长
需求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以生理要求为主导的需求——追求便利和机能的需求——追求时尚和个性的追求。大量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成长阶段(农业——工业——服务业)与需求结构的这三个变化阶段是相对应的。
1. 苏州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目前,苏州市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如下表。(见表1)。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主要按照“衣食——住行——康乐”的路径进行。一般来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衣食”向“住行、康乐”升级,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与衣食相关的非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会逐渐下降,而与住行相关的耐用品所占比重会迅速上升,与“康乐”相关的比重缓慢上升;第二阶段是“衣食、住行”向“康乐”升级,即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耐用消费品所占比重增长有限,甚至出现下降,而与医疗保健、娱乐等相关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则继续上升。在这两个阶段的升级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升级持续时间约在15-20年左右,以耐用消费品占消费支出比重逐渐开始下滑为结束标志。
从表中罗列的苏州的实际情况来看,苏州的消费结构升级总体已经完成第一个阶段,并已逐渐进入第二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成就明显,并未呈现出在我国普遍存在的明显的二元结构。
2. 苏州产业结构变动
选取苏州市1991-2011年间的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变化数据和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变化数据,数据来源依然是《苏州统计年鉴-2012》,如图3、图4所示。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苏州地区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到2011年底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2%以下;第二产业工业长期保持在50%以上的比重并呈增长的态势,但自2004年过后其比重在不断的下降中;第三产业服务业飞速发展,2004年之后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苏州三产业的劳动力的分布与三产业在GDP的分布比较接近,两者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3)苏州地区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趋势基本符合一般产业结构发展理论的规律,发展较为良好。
3. 苏州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对比
(1)居民消费的食品支出不断下降,苏州农业的GDP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相应下降。
(2)居民消费的居住支出自住房体制改革后逐步攀升,住房成为我国居民消费以及投资的一大热点,导致2005年以前我国的房地产及紧密相关的水泥、钢铁等部门出现过热现象。但是随着近年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苏州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3)受医疗和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苏州居民在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和交通通信上的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上升。2011年上述三项支出比重共计37.94%(为城镇与农村的平均值),共同拉动了苏州服务业的发展。
三、苏州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苏州居民现阶段的消费呈现以下特点:女性的消费意愿要相对强于男性;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消费频率的加快和花在消费上的时间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意愿为相应地增强,受教育程度和社会保障程度对人们消费意愿的影响尤为明显。另外,储蓄比例和消费者的消费期望成反比,这就意味着当人们更倾向于长期保持一个较高的储蓄额和储蓄比例的时候,人们的消费意愿为受到抑制。
在此次调查中,还着重调查了苏州市区居民“衣食、住行、康乐”和消费习惯的调查,期望可以找到苏州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一些规律。
(一)食品消费
经过统计,每名消费者平均每月花在食品上的金额为1317元,这和之前相比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苏州市民花在食品上的消费还是比较高的。
以下是苏州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年鉴统计资料: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苏州城乡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2011年末,苏州市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食品所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仍然比较高,这与此次调查的结果是向符合的。
在对食品的选择上,被调查者最为关注的是“食品安全”,有76%的人选择,其次是“营养成分”有63%的人选,然后是“色香味”、“价格”、“吃饱”、“购买场所”、“品牌”,最不被关注的是“购买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州市民选择食品的时候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和食物的营养成分,而不再是一味的价廉物美。
在外出就餐的地点选择上,被调查者中有67%更愿意和家人去“传统中餐厅”消费、就餐,有20%的则更经常和家人去“苏州风味特色餐厅”就餐,有8.3%的人则偏好在西餐厅就餐。这也说明,如今在吃的问题上,仍然较为偏爱中式传统餐厅以及地方小吃店,体现出十分浓重的本土情节。
(二)住房消费
在关于购房需求的问题上,有29.2%的受访者表示的确挺需要购房,有22%的受访者表示准备购房做投资用,有17%的受访者表示将会等待房价下跌之后再购房。此外,还有2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虽然有购房需求但是由于收入较低暂时无力购房。
在有关房贷月供的承受程度的问题上,有33.5%的受访者表示其月供的最大接受程度是工资的1/4,有43.4%的人则表示其月供的最大接受程度是工资的1/3,这两部分的人群比例综合相加将近80%,这也说明目前苏州居民受到房价过高和工资相对较低的影响较大,消费者的住房消费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释放。
(三)交通出行消费
在每个月在交通上的花费的问题上,有34%的人选择了“500元以上”,显然这些人基本都拥有私家车;在没有私家车的受访者中,“50元以下”、“50元至150元”、“150元至300元”、“300元至500元”四个区间的选择比例分别是10.4%、25.7%和25.7%、12.1%。这也表明当居民拥有了私家车之后,其在出行上消费上的花费将大大高于没有私家车的居民。而随着苏州私家车拥有者的不断激增,相信苏州居民的交通出行费用将会不断大幅度的增长。
(四)教育、医疗、休闲消费
“崇文重教”一向是苏州地区一直尊崇和引以为傲的城市精神。在此次调研中关于教育投入的问题上,有41.6%觉得“应该多投入,知识是人生的必需品”,有44.8%的人认为“应该多投入,社会竞争激烈,需要自我提升”,从中也不难看出苏州居民十分重视教育问题。
在年均医疗保健支出上,“500元以下”、“500至1000元”、“1000至2000元”三个区间的占比分别达到了36.1%、27.9%和23.6%,这直接反映出了苏州居民在医疗保健上的直接费用比较的低,大部分的费用实际上都能通过医保进行减免和抵扣。这也可以说明苏州的医疗保健事业发展的还是较为迅速的。
如今,休闲已经成为了工作人群空余时间必不可少的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消费方式方面,排在前几位的是上网(79%),看电影(46.7%),读书(43.8%),运动健身(37.6%)和旅行(35.7%)。旅游消费方面,受访者平均每年外出旅游1.77次,每年在旅游上的花费平均达到6927元。外出旅游的人中,55.5%人选择在国内(省外)旅游,有23.4%的选择在省内旅游,8.2%的人选择在苏州市内范围旅游,7%的人则会选择去国外旅游。以上调查数据也表明,苏州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日益丰富,且消费档次有所提高。旅游更是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的重要休闲方式,作为苏州地区特色之一的旅游产业,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
四、提高收入,培育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一)调整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
要想做到提升居民收入水平,首先就要确保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政府要落实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有正常的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加大收入再分配中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助力度;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培育和挖掘农村市场的潜力。
苏州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社会保障已经做的比较领先,但是完善的空间很大,紧迫性也很强。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等,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二)加快实现苏州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要拓展住房消费。政府、房地产商和金融机构应该各行其职,相互配合,释放住房需求。二是要提高教育消费的比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鼓励民办大学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三是要大力发展城市的休闲娱乐消费产业。随着苏州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商业中心、大型超市、体育健身馆、餐饮店、KTV等作为市民业余娱乐消费最常去的场所在某些地方仍没有配套建设,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消费潜力。四是积极发展旅游产业。苏州作为旅游大市,应该继续大力发挥自身的优势。苏州政府应当规范旅游市场,积极发展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措施,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优化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1. 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消费市场硬环境
一是加快与生活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对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要加快改造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信息网、公路网、医疗卫生网,改变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的状况,让农民买得起家电并且用得起,使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是提高流通领域的科技含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流通方式,为居民购物提供更大的方便。做好各种售后服务、技术服务,为居民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加快消费市场法制建设,完善消费市场软环境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构建有利于各阶层提高消费倾向的软环境。保证消费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可以真正的安心消费。要在垄断产业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增加消费选择。政府应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支持和帮助建设畅通并且权威的信息平台,消除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的“时滞”。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市场的实时监督。政府还应加强对行业的有效监管,如账目公开、行业检查、舆论监督等,使有关企业出于竞争和公众的要求来平抑价格和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60
[2]董高峰.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研究及大消费行业的配置——美、日、韩消费结构升级的经验与启示[J].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专题策略报告(2010年1月10日),P1。
[3]葛培初.苏州居民消费现状与问题分析,商,2012(8)
[4]许进杰.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分析[J].消费经济,2012年2月第28卷第1期,P21-22。
[5]安萌.乡村旅游游客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青岛市潜在消费者的实证调查[J].消费经济,2012年4月第28卷第2期。
绿色消费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被人们认为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第五波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是传统经济模式的高碳型特质与全球气候保护之间的矛盾。而绿色消费模式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消费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取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绿色消费具有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和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四是引导生产商采用绿色原材料生产节能环保型产品。
低碳经济与绿色消费具有内在关联性。据专家预测,汽车每消耗一公斤汽油就会产生2.4公斤二氧化碳,每公顷的人工林每年可以吸收24.5吨二氧化碳,这样我们可以算出一辆奥迪车每年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需要一亩的林地来吸收,有了这个一亩林地,就有养护成本,折算起来一个奥迪车每年付出成本就是2750元钱,另外就是一架波音777飞机一年排放二氧化碳大约需要5万亩人工林来吸收,一个20万千瓦机组的煤发电厂,一年排放二氧化碳大约需要48万亩人工林才能吸收,这样就形成生态环保的责任问题,这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节约一度电你就是在节能是相对应的,通过这组数据大人们可以看到绿色消费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
绿色消费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途径。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9.7%,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3%。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50公里,有4条铁路和7条高等级公路以及1条湘江水道相连。根据湖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长株潭地区的GDP占全省37.6%,2008年,长株潭地区的GDP占全省的40.9%,2009年前三季度,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3501.34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8年全年的40.9%上升为41.8%,提高0.9个百分点;长株潭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14.2%,高于全省增速1.1个百分点。长株潭三市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要素聚集能力最强、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和城市群。但由于长株潭试验区处在工业化的中期,落后沿海城市十多年。近几年经济发展快,但很多地方是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其中母亲河———湘江,就一直有着“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现象。
与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源匮乏。长株潭地区是缺能地区。90%以上的能源从外地调入。其中煤炭储量仅占全国总储量的0.20%,尽管“川气入湘”,但石油、天然气匮乏。电力仅能满足需求的55%。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根本改变。在规划期内,尽管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降低,但新增发电电源中,90%以上为燃煤电厂。其次,污染严重。随着长株潭经济的发展,排放在大气中的烟尘和有毒气体在日益猛增。长株潭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27、4%、28%、27.2%,空气质量三级,未达到国家标准,是湖南省空气质量最差的三个城市。尽管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利用效率仅为22%。地表水体污染严重,特别是清水塘、岳塘和竹埠港工业区对湘江水污染最为严重,水质均为IV类。再次,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试验区的成立后,对土地需求不断增长,用地增多,耕地减少,后备资源萎缩。况且土地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使土地问题成为制约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瓶颈。最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大。长株潭在产业结构上,聚集了湖南省65%的大中型企业,钢铁、有色、化工等资源消耗大。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加强绿色低碳消费知识的教育,形成绿色环境氛围。
公众树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优先采购和消费绿色产品,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有助于低碳资源利用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低碳消费意识,并制定经济政策,鼓励绿色消费。社区、企业、单位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消费知识教育,倡导绿色消费。广泛宣传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救助物种,保护自然的观念和内容,提高公众消费的素质。充分肯定节约型消费理念和文化,实行“低碳出行”、“低碳建筑”、“低碳公交”、“低碳产品”等,反对奢侈攀比的消费理念。这样可以缓解低收入人群贫穷、落后、焦虑自卑的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人文关怀。
制定绿色低碳消费的重点项目和措施,突出绿色消费的效果。
从微观上讲,比如长沙市2008年限塑、垃圾减排、垃圾分类、垃圾减排;2010年“五一”和2011年长沙市政府举行“节能设施”展销会,长沙市民凭身份证可以免费领取2只节能灯,实现家庭普及节能灯计划。
再如“禁麻”和免费开放公厕一样政府配备相应的资金和相应的管理措施,还可以增加以“绿色消费”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大赛活动;以“绿色消费”为主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组织开展绿色产品、绿色生产基地的推荐活动;继续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针对虚假、违法商业宣传的“揭谎月”活动;组织“污染毒害消费者十大事件评定”活动,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等的嗜好,使绿色消费显示出以点带面的作用和效果。
从中观上讲,绿色产品是由企业生产出来的。提倡消费者食用绿色食品,而每个经营者要充分注意到这种消费的新动向,并通过合法途径赚取利润。特别是在我国买方市场的转变和整体经济水平提高,社会商品琳琅满目,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抓住绿色消费这个机遇,创造需求,为自己寻找立足的市场,同时也应该逐步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使绿色消费产品的价格逐渐降下来,让广大消费者乐于购买。长沙每年11月18日-25日举办的“农博会”,就突出了绿色低碳消费的主题,各种绿色低碳产品纷纷推出上市。针对长株潭能源短缺的问题,“两型办”提出了规划期内能源发展的重点项目,新建和扩建电厂5座,同时淘汰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机组。株洲洗煤厂维持240万吨年生产能力,适当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型煤生产。对燃煤污染严格控制,特别是燃煤电厂的污染控制。民用和小型工业用煤应采用洗选后的精煤或加工后的固硫型煤。电厂用煤应逐步减少原煤使用量,改用洗选后的动力煤。新建和扩建燃煤电厂安装并采取氮燃烧技术,安装监测设备等等。使绿色消费围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主题成为永恒的奋斗目标。
从宏观上讲,响应国家的大力扶植绿色产业号召,发挥政府绿色消费的示范效应。政府作为社会主体之一,不仅履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职能,同时还充当着社会资源消费者的重要角色。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手段鼓励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从而形成绿色产业,满足社会的需要,使结构调整获得发展的推动力。政府可以建立法律规定,健全对产品的检验检查,保证真正的绿色产品大行其道、大获其利,使假冒伪劣产品寸步难行。政府可以通过对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倡导,促使公众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通过绿色立法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有碍于经济持续发展和持续消费的非绿色消费予以有效的约束,以确保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有序进行。另外还可以通过绿色投资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兴起全社会植树造林,鼓励太阳能、生物燃料、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消费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2010年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以绿色消费来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0C0892。
作者简介。
李社云(1970-),女,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基本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长株潭城市。群概况[EB/OL],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http;//hunan.gouv.cn,2008-01-11。
[2]梁辉煌,两型社会背景下我国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消费导刊,2008,9。
**州辖1市2县、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20个村委会、 2203个村民小组。至XX年底,农业户131850户,农业人口609395人,劳动力375981个,外出劳动力12264个。全州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777.49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9.2845万亩;园地 39.7257万亩;林地297.5659万亩;草地2.66万亩;水面6.8294万亩;其他301.4265万亩。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农村落实了,进行了各项改革。近年来,中央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新农村建设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XX年我州全面兑现了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购置、橡胶良种苗木、能繁母猪等各种补贴补助,减轻农民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市场粮价大幅上涨,特别是茶叶和橡胶价格飙升,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4072.75万元,农民经营所得总额 159013.56万元,占总收入55.98%;总费用125186.49万元,占总收入的 44.07%,增8.84%;净收入总额 158886.26万元,占总收入55.93%,增15.48%;农民人均纯收入 2727元,比XX年增加311元,增13.53%。粮食总产量3.2万吨、干胶产量21.8万吨、茶叶2.5万吨、食糖97万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都盖起了豪华的楼房,购买了各式各样的车子。农民户均拥有1辆摩托车和拖拉机的现象比比皆是,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话,用上了手机,小轿车已经进入农户,村民喜气和知足溢于言表,以前狭窄的路面,也经过挖动慢慢扩宽,到处闪烁着繁荣与文明的光芒。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理财观念,一些农民产生了“小富即安”乱消费、奢侈浪费讲排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的村民利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机大摆宴席、大吃大喝,花费大量钱财铺张比阔气,有的村民不求实用图虚荣,花不该花的钱购置小轿车等高档消费品。如有的山区的农民,由于村寨的道路基础设施还没有配套,就买了轿车,结果车子上不了山,只好寄存在山下,花费了大量资金后,却没有多大用处;有的村民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让他们任意乱花钱、逃学旷课、游手好闲、酗酒斗殴、惹事生非。不合理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开始出现一些。群众面对突然增加的巨额财富,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相应的科学、合理消费意识及理财知识,有的甚至出现了一些消费上“低收入、高消费”、“请客送礼”、“寅吃卯粮” 的现象,进入消费的误区。但从总体来看,我州农村经济处在一个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阶段(全州恩格尔系数为0.45),大多数农民都是刚刚走出节衣缩食的困境,绝大多数的农民手里有了钱以后,都是用于添置各类生活用品,改善生活条件,消费是理性的,是符合农村及农民现状的。
二、全州农村、农民收入及收入构成情况
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跨世纪战略决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就制定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6个部门隆重启动了“三绿工程”。在此前后,武汉市提出了建立“山水园林城市”的规划,随后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最近几年又着力推进包括“四城同创”、建立循环经济、推进绿色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重要发展计划。所有这些不仅高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大大推动了武汉城市可持续发展,而且逐步培育了武汉市民良好的环境保护、绿色消费意识,为全面推进我市绿色消费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可以预见武汉市现在进行的“两型社会“改革试点,对于继续转变传统消费观念、加快绿色消费的进程也必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但是目前从总体上说,武汉市包括整个武汉城市圈,不论是绿色消费被公众所了解的程度还是绿色消费的推进,与当前正在进行的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还是有着较大距离。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绿色消费意识仍然较为淡漠。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新型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从内容上来看,包括对绿色产品的消费以及物资的回收利用、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其涵盖的范围扩展到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消费方式相比较,绿色消费是人类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它修正了人类把自然作为自身对立面的误区,突破了以往消费增长导致生态恶化、环境破坏的悖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有较高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为终极支撑的。不可否认,最近几年我市大部分人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虽然有明显的提高,但仍然未达到实现绿色消费的基本要求。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它和自己无关,缺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只希望政府机构解决环境问题,而自身则做着各种不利于环保的非理;加之近些年农村人口的大量迁入,使得我市人口绿色消费观念总体上呈现低落态势,制约着绿色市场的发展。因此转变消费观念,增强绿色、可持续、循环经济的意识,是发展绿色消费的首要任务。
二是不论是生产者、管理者还是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理解均不够完整。多数人认为,提倡绿色消费的目的,只是通过发展食品行业的绿色或清洁生产,带动其他行业的绿色消费,它主要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只考虑绿色标识和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很少考虑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事实上,绿色消费不仅仅是指消费绿色,也不能仅停留于健康的层面。绿色消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可以用国际通行的“5R”原则来概括,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可见“绿色消费”要求人们在物品生产和消费中,既要注意对自身健康是否有益,更要看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绿色消费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意识,要求人们的消费活动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它体现了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我们应该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全面把握绿色消费的本质要求,以便更好实现武汉城市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改革目标。
三是绿色消费市场发育处于较低水平。不论是绿色产品的生产、供给还是需求,均处于较低发展状态。突出表现在绿色产品不多,开发难度大、风险高,品牌建设更是严重不足,绿色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加之企业从技术的选择、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包装方式的采用、运输仓储方式的选用、废弃物的处理,直到产品消费过程都必须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做到安全、卫生、无公害,企业生产绿色产品一般要比生产传统产品多支付成本费用。因此绿色产品的成本与售价较高,直接制约了绿色产品的购买。另外绿色产品流通渠道不健全,在整个流通体系中的比重过低,在流通中还存在管理上的阻滞,虽有“绿色食品”统一标志和标准,但宣传和执行不力,导致鱼目混珠,市场秩序较乱,影响和阻碍了绿色消费需求的实现。不难预计,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武汉市绿色产品的市场培育和开拓的任务将异常艰巨。
四是推行绿色消费的力度不大。构建绿色消费模式,需要有坚定持续的决心、明确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系统衔接的政策措施和有力的奖惩规制。但是很显然,这些推行绿色消费的制度化、系统化、组织化的东西目前仍然不够充足,整体工作还是属于初期或起步阶段,我们在今后还需要为此继续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推进绿色消费方式需要加快推出多种层次和系统有效的综合性措施
发展绿色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社会再生产全过程,涉及社会各层面。因此发展绿色消费不光是政府或者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需要社会全体的共同参与。结合我市改革试点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需要,重点是要调动全市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构造完整系统的对策措施。当前主要对策是:
(一)大力开展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绿色消费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
构建绿色消费模式,首先要把开展绿色教育转变消费观念、放在首位。要让全社会认识到,绿色消费不仅是个人权利,也是个人的社会义务,更是一种高度的思想道德境界。要加大对绿色消费的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市民绿色消费意识或素质。要从政府的以身作则开始,在全社会树立起简洁为荣、奢侈为耻;讲求公共卫生为荣、破坏公共卫生为耻;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良好风气,澄清错误的消费观念,提高全市的文明水准。要树立合理利用资源、适度消费的新风尚,提倡不浪费资源,按需而用;提倡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教育全体市民避免过早使用生长周期长的资源;尽量不用或少用稀缺资源或不可再生资源,抛弃炫耀型和猎奇型消费行为。通过提高闲置物回收点的密度,增加和强化民政系统、慈善机构受赠点和健全落实教科书无偿借用制度等措施,尽可能循环利用资源,提高闲置物和废旧物的循环利用率。教育市民在采购、消费过程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教育市民尽可能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和一次性用品;在超市等自选商场挑选商品时,应轻拿轻放,尽可能不损坏商品及其包装;在消费过程中尽力消减消费时所产生的负效应,如噪声(高分贝地听音乐、唱卡拉OK等)、不良气体(烧烤食物产生的油烟、放鞭炮产生的硝烟等);在消费过后注重科学处置垃圾等等。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付出持续性的努力,决不能搞一阵风,更不能搞花架子。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重点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个人,核心是确保教育的经常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关键是宣传教育的组织化。要充分发挥政府、媒体、社区、企业、学校,民间绿色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与功能,确保绿色消费知识普及和综合教育活动落实到位。
(二)采取系统有力措施,突出法律和政策层面重点对策,加快绿色消费发展。
由于经济活动外部性的存在和环境的公共资源性质,无论消费者个人或者企业都难以真正做到绿色消费。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发挥法律和政策的引导和规制作用。当前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完善和切实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减少和最终消除污染排放,确保绿色产品的生产质量。二是税制改革向绿色产业倾斜。按照以资源税为核心的税制体系改革为方向,逐步通过征收环境税、补贴和反补贴等选择性的激励奖罚机制,促进企业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扩大绿色产品生产。三是加强对绿色产品的检验监督和对绿色食品生产厂家的抽检、监控,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厂家应限期整改或取消资格。同时加大对“仿绿色”产品或假冒伪劣产品的依法打击力度,消除假冒伪劣产品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绿色产品的侵权,规范绿色市场秩序。四是通过绿色立法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有碍于经济持续发展和持续消费的非绿色消费予以有效的约束。五是在现有的绿色产品认证法规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色产品认证和准入市场制度。
由于我国关于绿色消费立法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必须紧随日益繁杂且多变的社会经济活动不断完善,这就需要有一个常态运行、随时启动的立法机制,以便及时应对新的立法需求,而不至于等问题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匆忙应付。当然,为了确保绿色立法机制的及时启动,社会相关民间性组织和新闻媒体的监控和督察作用,也应该受到真正的重视。
(三)发挥现代商贸业促导绿色生产引导绿色消费的先导作用。
实现“清洁生产、绿色流通、适度消费”是构建全社会绿色消费模式的总体指导思想,流通在其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生产决定流通,流通积极反作用于生产并促导生产。由于商品流通业直接服务于最终消费,因此它在促进绿色消费的进程中,更是处于非常关键的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为了发挥现代商贸流通业的绿色先导作用,必须从完善绿色商品供需链出发,积极主动地调整流通经营结构,发展完整的绿色商品流通体系。
一是发挥现代商业促导生产的特有功能,促进绿色生产的发展。商贸业要积极促进生产企业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生产企业不仅要在设计生产过程中考虑有益健康的问题,而且要考虑产品使用后的废弃物销毁和环境保护等问题。要积极提供国际国内有关绿色产品生产与技术信息,使生产者充分了解国际国内的绿色需求。要大力扶持开发符合国际潮流的绿色产品,不断扩大绿色产品经营比重,运用各种优惠条件,积极引进名优绿色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加大绿色产品品牌的市场培育力度,鼓励开发绿色生产高新技术,不断满足绿色消费需求。
二是要按照“开放先导”发展战略,构建我市绿色内外贸经济运行体系。要根据武汉城市圈发展需要,从政策导向、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上逐步建立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品生产出口体系。要加强进口商品检验与投资审查工作,防止“病从口入”。同时积极有效收集发达国家环保标准与评估等相关信息,扩大引进绿色项目投资。要因应发达国家“绿色壁垒”建立我市绿色外贸发展战略,同时切实加强环保监管力度,加强环保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优化外贸结构,使外经工作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是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目标,对从商品的采购、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及废品回收,到流通的组织、交易方式和营销管理等领域全面进行“绿色改造”。
———充分利用商业的窗口作用,以先进的绿色营销理念,引导和培育绿色消费。要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宣传资源价值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弘扬绿色消费的伦理精神。要在尽可能多的营销场合,广泛展示和宣传绿色伦理,鼓励人们多使用绿色产品,多支持绿色营销,不断强化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要不断营造绿色消费时尚,发展绿色消费的各种互动组织,通过专家讲座、消费经验交流、生产技术与品质介绍等,促进绿色产品的推广和绿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引导和促进人们的绿色消费行为,培育人们的绿色消费倾向,形成有效的绿色需求,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消费者自身受益又受到社会尊敬的社会行为。
———强化绿色产品采购管理,不断扩大绿色产品采购。商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除了高度重视并加快企业环境标准与国际接轨,搞好ISO14000的引进采用和认证申请,通过确立先进的管理制度、管理工艺、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还要严格绿色产品的标识管理。绿色标志是绿色产品通向市场的通行证,也是商贸业绿色流通的重要依据。对采购的绿色食品必须考察产品或原料产地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农作物果蔬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是否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产品包装、贮运是否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等。要按照绿色产品标准,有计划地发展一批稳定的绿色商品加工生产基地。要在绿色标识管理基础上加强绿色商品品牌化管理,定期对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品特性及质量进行评估与调整。要高度重视绿色标志的认证申请工作,同时自觉抵制各种不规范的商业性的绿色标志推广活动。要积极参与建设绿色商品诚信体系,抵制假冒伪劣,确保绿色市场的正常秩序。
———进一步发挥我市商贸连锁经营体系的规模化集约化经济优势。要发挥连锁经营统一进货、统一送货优势,不断减少多头进货、重复运输带来的物质损耗和商品库存流转与装卸的资源损耗。要通过合理设计物流线路、合理布局连锁经营网点,促进物流方案的不断优化。要发挥连锁超市的集约化优势,进一步扩大食品集中加工,不断减少分散加工所产生的能源材料消耗和废弃物污染;通过规模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满足更多的绿色消费需求。要发挥连锁超市的现代物流优势,通过发展高效物流或绿色物流,减少不合理运输,减少运力损耗、空驶率和废气污染。要发挥连锁物流的供需链优势,积极协助生产部门的包装物品和废旧物品的回收。要发挥连锁经营的品牌优势,协助社会搞好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做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表率。
———要积极开展绿色营销活动,使商贸企业成为我市绿色消费的坚实后盾。广大商贸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取消一次性使用、降解性能差的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大量使用易于回收、可再生、降解、需求量大的塑料材料。要反对过度包装,提倡采用简易包装和周转包装。要开发并提供便于携带和回收、无污染且可以多次使用的购物工具,缓解废物回收压力。在营销过程中,要自觉减少排放噪音、废气、油烟等,创造绿色舒适的消费环境。要继续发展网上交易、邮购和电子商务,不断提高无纸化流通、无纸化经营和无纸化管理比重,减少流通的物质消耗和污染。要注重节约资源,大型卖场要大量采用节能照明设施,增加绿色空调配备,合理调节空调温度,避免顾客产生不适感和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浪费。
———创新商贸业态和服务方式,增加绿色服务含量。要积极调整业态结构,鼓励服务类流通业态的发展,提高创意设计等服务价值在流通中的物质资源总消耗的比重。要搞好绿色信息服务工作,定期绿色产品与技术知识信息,不断引领绿色消费新潮流。营销过程中企业可以将商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积极组织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发展绿色商品的体验营销。通过组织绿色生产基地的实地考察和绿色体验,使消费者获取绿色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完整信息,进一步展示和传播绿色文化价值理念,宣传企业绿色形象,赢得消费者信任,坚定绿色消费信心。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94-1
一、消费经济的发展
消费经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是商品交换价值占据了支配地位,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符号。符号商品充斥于日常生活,它以信息的极大丰富和形象的急速增长为基础,强调商品形象的观赏效果,感性主义特征明显,并以此操纵人们对趣味和时尚的追求,凸显个性。
形象是消费文化的核心,通过广告、大众传媒和商品展示技巧,消费文化动摇了原来商品的使用或产品意义的观念,并赋予其新的形象与记号,全面激发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从主题公园到城市建筑,从产品包装到广告,从家居装饰到图书装帧,形象成为这个时代最富裕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文化的仪式。
在消费文化中,人们不仅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主要是消费它们的形象,即从形象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因此,形象就代替了使用价值,成为使用价值的代用品,形象自身也变成了商品,而且是最为炙手可热的商品,脱离了实用价值的商品形象构成了一种崭新的现实,即波德里亚所谓的那张由纯粹形式和独立自足、自我指涉的形象统治日常生活和人的主体的“超现实”。
二、情感设计
(一)什么是情感设计
情感设计即强调情感体验的设计,就是使设计向用户传达能够激发某种情感的信息,并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获得难忘的体验。情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自我存在的一种评价,因此情感设计承载了为人们提供信心,并改善评价的功能。
这里的“情感设计”,不是那些以情感体验为基本目的的设计,而主要是设计师通过对人们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情感产生的一般规律和原理的研究和分析,在艺术设计作品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激发人们的某种情感,使设计作品能更好地实现其目的性的设计。
(二)情感设计的特征
情感设计的核心相应也在于三方面的情感激发:
第一个层次,造型自身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组合形成的结构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人们的相应的情绪,如寒冷、温暖、饥饿等;同时伴随着相应的情感体验,如温暖、明亮伴随着愉悦,寒冷、幽暗伴随着厌恶或伤感等。
第二个层次,“使用的情感体验”,使处于具体使用情境下的用户产生适当的情绪和情感。具体包括:提高设计可用性,使用的趣味性和乐趣,并且在某些设计作品的使用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思考余地,使用户能具有想象的空间、思维的可能、发挥的余地,体会到自我实现,征服的乐趣等。
情感设计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在于形式的象征涵义,观看者通过对形式意义的理解而体验相应的情感,这是最高层次的情感激发与体验。正如康定斯基在评价抽象艺术的价值所提到的,“新艺术(抽象艺术)旨在使符号变为象征”,基于这一观点,他运用几何学对绘画诸形态进行元素分解,并赋予这些元素以象征的意义,例如他认为水平线是女性的,垂直性是男性的,黄色象征着世俗,蓝色象征着高贵等。
(三)生活中的情感设计
日本有一些酗酒者,酗酒后爱在街上摔酒瓶,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设计师针对这一现象,设计出了一种具有女性曲线美的酒瓶,酗酒者拿起酒瓶刚想摔的时候,看到这么优美柔和的曲线,就会产生怜爱之心,再也舍不得将酒瓶摔碎。从此摔酒瓶的现象便大大改善。我们不是酗酒者,无法体验醉酒后看见这样的酒瓶是怎样的心情,但是我们身边的很多产品确实会激发我们心中的美好情感。
今天的产品广告,洗衣机没有强调技术先进使用方便,而是取一个亲切的名字――“爱妻号”;运动品牌服装没有展示种类多样质量优良,而是打出一个个性十足的广告语“不走寻常路”;汽车没有昭告功率强大性能优越,而是以一句“最重要的是一路上谁与你同行”波动听着心底最温柔的一根弦。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原因在于当前消费者已经很难通过产品的生产技术、质量和价格来区分产品,所以厂家不再简单地宣传这些因素,而是转而诉诸于情感信息的传递。
三、在消费经济的发展中,情感设计的未来
当今的设计,正在将其核心竞争力从以往的设计图纸转化为设计理念,从表现风格转向设计创新,从关注造型转向注重商业层面的成功。从生态理论观点看,简约的设计更符合人类生存环境发展的需求。设计远远没有生活重要,但没有良好设计的生活却是乏味而不可想象的。为人设计,为生活方式而设计,创造合理舒适的生存、生活方式,这是人类理想化的生活方式本能。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情感体验的追求成为可能,情感设计在强大的物质和技术支持下,使产品从过去的让人适应向主动适应人而转变。在消费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情感设计的主题地位将更加的突出。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引言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中国的能源正面临巨大挑战。我国的能源勘探水平相对不高、利用效率较低,加上相关产业对能源资源的不断索取,长期处于能源高度紧张状态。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相关规律特征,并针对能源发展现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能源消费现状
1.1经济增长进一步带动能源消费
十多年来,中国伴随经济飞速增长的能源消费总量基本呈线性增长。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基本持平,一方面表明过去十多年中国工业化发展迅猛,现在重化工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产业逐渐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说明能源的贡献度高,能源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1.2经济增长引起人均能源消费量发生巨变
每一个国家的人均能耗的稳定值很大程度上与该国所采用的能源消费模式有关[1]。目前,各国的能源消费可分为高度耗能型、一般耗能型和节能型三种。在今后一定阶段内,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仍将呈上升趋势,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的原因所致。以电力资源消耗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电力建设的强劲,致使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有效地保障了经济强劲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从1994年开始,中国经济实施严厉的宏观调控,GDP增速迅速下降,电力需求增速放缓,全国电力供需达到平衡[2]。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加入WTO、举办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大型国际活动,经济发展迅速,电力工业也厚积薄发,不仅仅只是规模扩大,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也都更为绿色。2019年,我国装机容量达到19亿kW,其中火电11.4亿kW,占比大幅下降,仅占60%。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发展,2004年仅74万kW,2019年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亿kW,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2019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1.86亿kW,新增装机容量已连续数年全球第一[3]。中国已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向前,电已从百年前的奢侈品,成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伴侣,使生活变得更清洁、更智慧、更美好。
2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消费遇到的问题
2.1经济总量大但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201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及高收入国家的10%。产业结构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工业特征较为明显。2018年,中国城市化率是59.58%,虽然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但仍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市化率。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约为东部地区的一半,农村尚有部分人口将在2020年实现“脱贫摘帽”。部分地区仍在生产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品。广大农村地区仍在使用传统的生物质能源,消费总量超过2.5亿tce。每百人汽车拥有量还不到20辆,在全球的排名在130名以后。2018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68449亿kWh,同比增长8.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国全口径发电量69940亿kWh,同比增长8.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但就人均看,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4]。
2.2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增长质量有待提升
中国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在2003~2011年期间年均增长率10%左右,2012年以来在全球经济都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也依然保持着6%~7%的中高速增长。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的同时也显现出一些突出矛盾和冲突。过去的发展大多靠着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拉动经济增长,也因此出现了雾霾等环境问题。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已向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转变,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增长质量。
2.3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有待缩小
区域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城乡发展差异化,东中西部发展的差距、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各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两倍,有的省份甚至达到了三倍之多,东部的人均GDP接近中西部之和。造成这种局面有多种原因,有历史的、地理的,也有科技投入、人力资本等诸多因素。科技投入方面东部地区仍然占据优势,2017年中国的科研规模指数居于世界第2位[5],但国内东西部差异很严重,如由于重点高校分布的不同,高水平成果产出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高水平院校较多的东部省份,而中西部仅湖北、四川、陕西三省排名相对靠前。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有待缩小。
3对策建议
3.1充分认识中国未来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
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正处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相对最为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历史表明,任何国家在走向工业化的初始阶段,都有一个高耗能发展阶段[6]。中国的工业化是十几亿人的工业化,不可能在短期内跨越工业化阶段与重工业化阶段,因此过去几十年出现的高耗能时期是历史的必然。针对能源问题,我们必须将未来需求估计得更充分、更严峻[7]。短期中,我们应着手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针对能源问题,我们应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大力开发可替代能源,通过扩大能源的供给来源,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发展。从长期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大的推动力,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的质量与效益[8]。
3.2进一步发挥市场调节能源配置的功能
市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很好地表明商品的稀缺程度,从而使能源资源自动流向效益高的领域,通过促使消费者改变消费行为来最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9]。我国应该逐步将能源价格与国际接轨,真正实现能源价格的市场定价,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结构对能源效率有促进作用。以珠三角为例,在“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就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在珠三角地区所占比重不断攀升,能源密集型产业被淘汰或转移其他地区。此外,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特征明显,出口占比较高,虽然随着传统产业的转移,出口产品中制造业的中高端产品比例不断上升,但是珠三角地区主要承担劳动密集投入的生产环节,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低附加值环节,主要依靠劳动投入,资本和能源的投入相对较少[10]。今年是中国“十三五”的收官之年。近五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有了新的格局,东北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大多数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都选择到发展更快的“外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西部经济发展乏力,目前仅有成都、重庆、西安三市在国内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东部发展势头依旧迅猛,尤其是长三角等地区呈现人才集聚效应,国家提出的长三角一体化等发展战略正当其时,各地应利用好市场机制,有效地提升能源、资源的集聚效应,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3加强能源技术储备,完善能源结构
我们必须挑选有良好经济效益与广阔发展前景的科技创新作为能源技术储备。比如发展和抽水储能相结合的波浪能、潮汐能发电站,发展廉价而高效的储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开发石油的一些补充和替代能源技术[11],扩大我国能源技术储备、丰富能源的构成格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源发电问题也会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西部山区,输电条件相对恶劣,电线搭建比较困难,成本较高,需要考虑新的供能方式,如分布式能源系统。现阶段已有的分布式发电设备,如光伏、风力发电等受气候影响较大,电能质量不稳定,无法完全实现离网输变电。因此,需要完善储能设备,如超级电容、新型蓄电池、相变储能等,能够稳定满足用户的需求。
3.4完善具有统筹与前瞻性的能源战略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化方面出要还存在:一方面可以看到体育消费的不足,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体育经济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因此,认真探索和研究体育产业化运作的实践和规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经济学界的讨论还不多。本文拟就这一课题做些初步探讨。
一、体育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地位与作用
我们可以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物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每个人都需要公共物品;第二类是私人物品,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第三类是混合物品,就是既有公共物品的特性,也有一定的私人物品特性。由此分析,消费也可以分为三大类形式:公共消费、私人消费、混合消费。
大多数的体育消费应该属于混合物品。全国健康就是公共物品,但个人参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消费又属于私人用品。由此可见,体育消费不仅国家、政府有这方面的需求,居民自身方面也有需求。
从本质上讲,体育消费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从现在至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将实现由第二步发展战略向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转变,即由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过渡。按照经济学理论,这一时期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总的趋势是人们对物质消费品需求的增势将会减弱,而对服务消费品,尤其是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直接相关的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将会迅速上升。因此,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制的。从理论上讲,只要体育需求是无限制的消费需求,那么,体育产业就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近年来,体育消费品在中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富裕农村地区相继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合乎规律的变化给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大的推动力的体现。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2000年~2005的五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在运动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己从672元增加到1688元,年平均增长20.2%。居民的体育消费明显快于收入增长。2002年~2007年,中国城市人口体育边际消费倾向是20,即城市人口收入每增加1%,它的体育消费就增加20%。这些都说明了体育市场发展的潜力。
二、“标准结构”与中国体育消费潜力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和霍利斯・钱纳里等人在研究经济结构问题时,揭示了消费率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联系,即“标准结构”。运用这个成果来分析居民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消费行为特征,对研究中国居民体育消费的能力是有借鉴帮助作用的。
这个“标准结构”反映人均GNP从100美元以下上升到1000美元以上(均按1964年美元统计,下同)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所发生的规律性变化。(1)在人均GNP1000美元以下的时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2)在人均GNP增长到1000美元以上后,储蓄率、总消费率就大体稳定下来。(3)消费率在下降过程中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即在较低收入阶段,消费率下降得较快;在较高收入阶段,消费率的下降开始放慢。在人均GNP200美元后,储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速度比人均GNP200美元之前变慢了。
中国居民消费率较之“标准结构”显示出很大的差异,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点上。在同样的人均收入水平上,中国居民消费率远低于“标准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中国总消费率低(这意味着储蓄率、投资率高),但不是因为储蓄挤掉了政府消费,而是因为挤掉了居民消费。“标准结构”中的居民消费率在各收入基准点上平缓下降,没有反复;而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则有较大的波动。
通过分析,可知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会随着GDP的增长而提高,这对未来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是大有帮助的。只要能够推出受居民欢迎的体育消费项目,体育产业在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至少在消费能力上是可能的。
三、起飞理论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时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理论(也称“起飞”理论)是一个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比较成熟和自成体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根据这一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对照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目前应该尚处在“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向“起飞阶段”过渡的阶段,但在局部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甚至己经达到起飞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这是由当地的GDP产值所决定的。
按照罗氏理论,体育产业真正的大发展,只有等到一国经济在整体上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之后,才可能实现。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譬如,美国是20世纪20年代进入“高额群体消费阶段”,7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西欧和日本是50年代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7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一时间表示,与50年代~60年代体育产业在美国的大发展,以及60年代~70年代体育产业在西欧和日本的大发展是吻合。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得到提高。中国体育产业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所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状况,恰恰给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如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开始率先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东部有些地区人均GDP己经超过3000美元。这些地区具有高出平均水平许多的货币支付能力和巨大消费力是拉动中国体育产业起飞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发达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1 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消费增长与投资和出口相比,发展较为缓慢,三大需求呈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因此导致消费占GDP的比重日益减少。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我国消费率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差距拉大,体制导致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出现明显反差,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
2 影响我国消费需求的因素
2.1 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对消费重视不够
对于消费的认识不够科学、不够全面,忽视了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政策导向上也是把重心放到了投资上,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政策对于消费的支持力度不够,限制了消费率的提升。因此,必须以科学的角度,转换思想、改变观念,加强对于消费的重视程度。
2.2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人们对未来生活保障信心不足
当前,大多数人们还保持着旧的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与时代的发展不能同步。此外,社会保险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人们对未来生活保障没有足够的信心,失业、养老、医疗、教育及预期收入等问题影响和困扰着人们的消费意愿。因此,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人们对社会保障的信心,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是提升消费需求的必由之路。
2.3 居民收入差距的加大制约了消费率提升
贫富差距日益增大,不同行业和群体之间的收入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在一些行业和企业中,普通员工工资增长的速度十分缓慢,而某些行业职工工资相对偏高,因此,导致了职工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消费不足的现象日益严重。实际上,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并不高,广大的低收入者虽然有消费意愿,然而却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导致社会整体消费倾向较低。
2.4 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消费能力弱
我国人口众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而农村的消费仅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知,只有提高人口众多的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才能使我国整体的消费水平得以提升。
2.5 消费品供给结构调整缓慢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从过去的满足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求向着今天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人们渐渐地更加关注于居住、出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消费结构的升级必然影响到居民的支出结构。
2.6 现存的消费政策和环境不完善
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住房、轿车、信息、旅游、教育、医疗服务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些方面的消费环境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政策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消费的增长。
3 刺激消费需求的对策
3.1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壮大保险产业
当前,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处于不合理的状态,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们对社会保障的信任感,使经济周期性波动减少,发展保险行业,提高未来收入的预期,稳定职工调整到正常合理的收入与消费心态,促进消费倾向的提升,延缓储蓄倾向的上升。
3.2 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层阶级
3.2.1 积极提高各行各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使收入差距调整得更加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拉动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倾向。推动服务行业的发展,减少社会失业人口,保持收入的相对稳定,使中等收入群体得以扩大。
3.2.2 大中等收入群体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加强这部分群体的税收管理。充分发挥税收制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依据“限高,促中,提低”的原理进行调控。加强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税法完善和征缴工作,通过征收遗产税,改善收入过高的现象。
3.2.3 推动市场的有序发展,鼓励人才和劳动力的公平竞争,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避免平均主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使收入分配关系得以规范,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进行初次分配时,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经济规律,防止人为因素以及各种行政、计划手段的干涉。进行再分配时,则应该增加力度对初次分配进行调节。
3.3 确保农民增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3.3.1 当前,农民收入呈现收入增幅下滑的趋势,为此,应建立长效机制以增加农民收入。采取利民措施,如取消农业税。还要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提高粮食收购的价格,农民收入稳定了,自然种粮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形成良性循环,带动农村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3.3.2 采取转移支付体系的方式使农民消费负担得以减轻,推动城乡的稳步健康发展,构建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
3.3.3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或非务农时段的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推动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
3.4 改善消费结构断层,实现消费结构升级
目前,我国消费市场结构出现了断层现象,且表现较为突出。以住宅、购车、旅游等为重点的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规模,而旧的消费热点却已经渐渐退出舞台。解决消费断层问题,克服疲软现象,是当前工作的要务。政府应在金融体制、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扶持,实现消费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消费领域的拓宽和消费档次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升华,非商品性消费在总的消费支出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人们的消费热点向着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等方向发展和拓展。消费档次的提高表现在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从过去的“万元级”向“十万元级”过渡,如住房与汽车。然而,高消费能力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应采取各项政策,使居民收入得到提高,使其消费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层次,促进新消费热点的形成,完成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
3.5 完善消费信贷政策,发展信用型消费
过去的量入为出的消费模式,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为了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低消费的观念,应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政策,积极发展信用型消费。使消费信贷的贷款消费对象和范围得以增加,推进个人信用制度的实行,积极开展消费信贷,鼓励收入稳定的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政策时,要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信贷需求,进而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
4 结束语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因而是最终消费,是引导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发展方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均衡消费需求问题,消费需求决定着供给,消费需求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点,消费需求的层次越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经济增长方式在消费需求的影响下得以向前。
参考文献
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是农村经济中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多年来,如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政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农村经济两个重要方面之一的农民消费问题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本来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投资与消费在方式和结构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或失衡。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民消费观念陈旧、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质量不高、消费环境较差的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消费现状分析
1、生产费用支出有较大幅度增加。近年来,党的富民政策和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投入是产出的基础,农民收入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客观上要求有生产投入的相应增长来支撑。据调查,农民的支出中有50%以上用于生产性支出,生产费用的增加无疑是件好事,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起极大的关注,真正关心农民,为广大农民的利益着想。
2、人情消费居高不下。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的正常消费支出始终处于低迷状态,但农民每年用于人情送礼的支出却连年增长,居高不下。在当前农村,农民之间的人情往来已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在旧的人情观念和攀比心理的影响和驱动下,农民送礼出手越来越大方。据调查分析,当前农民的人情消费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人情消费的频率越来越高,送礼的名目越来越多,农民一年的送礼次数少则四、五次,多则十几次;二是人情消费的价格越来越高,送一次礼金少则二、三十元,多则上千元;三是部分农民本来生活就比较困难,为了不得罪亲朋好友不是量力而行,而是置自己的实际情况于不顾,不惜借债送礼,这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农民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的沉重负担。
3、教育费用支出使农民子女上学望而却步。近年来,虽然教育费用支出实行了“一费制”,但是一个子女从上小学、到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毕业,粗略计算少则五万元,多则十几万元以上,农民收入来源有限,要想子女上到大学毕业,费用已成天文数字,许多家庭的子女只有辍学,过早地去打工来维持生活,这使得农民文化素质不得不令人担忧。今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定要靠科学,而受经费制约的辍学现象,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体而言,我国农民消费水平仍较低,农民除购买生产资料、人情费和盖房子外,日常生活大都紧衣缩食,维持低水平的生活。农民消费倾向弱,储蓄倾向强。储蓄仍是当前农民处理家庭收入的主要方式。造成目前的这种消费状况,究其主要原因仍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因此,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刺激农民的消费。
二、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措施
1、加强职业教育,科技兴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农村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目前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普通教育办学模式的束缚,不能有效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做好四方面努力:一是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要改变那种按照固定岗位培养就业人员的传统观念,明确我们办学的宗旨就是培养新型农民,让学生掌握到农村创业致富的本领。通过努力,让新一代农民成为推广先进科技、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劳动致富的生力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将职业学校办成技术服务的中心。要在学校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成立技术咨询服务队,认真推广技术,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开发。做到与科技示范村、示范企业建立经常性联系,对科技示范户定期组织技术指导,或实行技术承包,不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丰富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要充分了解国内、国际农业科技新进展,广泛收集信息,尽可能地在学校里面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进行试验。在当前新技术不断产生的形势下,职业学校要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一个吸取、传播、推广新技术的重要基地;三是统筹规划。要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体系,落实责任制,建立领导在职业学校兼职制度。要统筹研究发展规划、学校布局、招生办法、毕业生安排原则、经费筹措渠道等重大问题,特别要定期对企业、乡镇、村庄和农户的文化科技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逐步建立和完善种类齐全,稳定与急需相统一的专业体系。
2、加大政府投资,政策兴农。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由于欠账太多,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同时,又缺乏长期的投入机制,资金难以得到保障。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国家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这样既方便广大农民出行,也有利于物资流通。二是国家应加大水利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特别需要关注农村水源建设。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水位越来越深,农村的水源建设将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三是要加强电讯设施建设。要加大农村电视网络的覆盖面,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普及工作。另外,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增收和刺激农民消费的一剂良方。国家应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特别是要做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加快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适当鼓励比较富裕的、条件好的、外出打工的农村居民进入有容纳能力的城镇居住,做好城镇住宅规划,逐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政府要在住房、教育、看病、就业等环节上对进城农民采取优惠政策,使他们来得起、住得上、能发展。
3、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创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要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要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刺激农民的消费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