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碳中和的前景

碳中和的前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08 14:44: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碳中和的前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二、现状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共睹,中国凭借其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等优势,承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生产外包订单,扮演起新一代“世界工厂”的角色,取得了世界贸易的高速发展。纵观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幻莫测,中国正面临着如何定位自己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以及发挥怎样作用的十字路口。

从对原材料的初加工到高精尖项目的自主研发,从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到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和经济发展正经历从过去以有形贸易为主的外延型增长逐渐转向以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为主的内涵型增长。从此来看,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在我国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的潜在能力。

三、对策

关于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可以从不同主体和不同角度实施不同的策略。于政府,要善于整合国内优势产能,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多元外包,积极寻求海外市场;于市场,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产能;于企业,特别是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中小微企业,要加速提高企业内部的科学技术水平,灵活运用国内外优惠政策,逐渐转向以资本和知识为主导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唯有将所有可用的一切资源充分调度,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蓬勃发展。

(一)积极推动基础设施走向国际

面对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严峻形势,中国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与其他国家一道努力寻求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以共同利益作为汇合点,努力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谋求均衡发展。目前,世界多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需求很大,而我国与此相关的配套设施又具有竞争力较强的比较优势。因此,在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上,要在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基建材料的基础上叠加其与之相关的优势产业出口,积极寻求产业外包,不断推动我国基础设备和优势产能走向国际,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创造又一重要平台。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销我过年优势产能绝非是将我国的过剩产能单纯地转移他国。以非洲为例,其发展速度大约落后于中国三四十年,但其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价格却数倍于中国,进而把我国类似的优势产能输入到非洲国家无疑是满足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二)政企商共铸合作平台

要想中国基础装备“走出去”“走得更远”,除了依靠国家力量推动相关产业不断“下海”,更为关键的是要完善以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商业运作的三位一体的长效合作机制。

一是政府深化改革,简政放权,逐步减少或取消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的不合理的约束行为和收费制度。不仅如此,政府还应该筹划和起草相关的试行条例和奖励政策,积极引导中国企业以高技术、高服务和高标准的姿态实现高层次的外包服务。推动政企合作,给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一颗“定心丸”。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我国企业为主体,遵循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依照商业原则,创造出形式多样的“走出去”模式,利用好市场和企业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努力实现国内产能与国外市场的无缝对接,灵活调度现有的一切资源,为我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企业在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过程中要认真履行其职能与责任,讲信誉、守规则、重质量、铸精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成中国又一张“名片”。此外,不同企业还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推进大中小微企业的优势互补,逐步构建全产业链“一条龙”战略联盟,依靠“企业群”这一整体优势增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能力。

(三)金融服务产业要提供有力保障

除此之外,金融服务产业在国家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的过程中,应发挥自身的强大优势助力其蓬勃发展。一是要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各商业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应尽早制定相关方案,为我国企业在境外的投资活动和外包任务提供便利的外汇流通“绿色通道”。在一级市场上发行专项债券等商业票据,不断拓展企业融资的新渠道和新空间。二是要逐步清理企业在商业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简化企业融资手续和时间,逐渐取消繁琐的各种制度,确保“走出去”的企业能及时高效的实现对外拓展。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目前基本建成与“一带一路”战略所涉国家和地区高度重合的境内外网络布局,在沿线的18个国家有120家分支机构。在助力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本土金融机构同样“走出去”,从而真正实现中国各具优势的企业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总之,加快基础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并非一蹴而就,在现阶段,只有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机构的积极性和灵活运用各种推进手段,才能从长远角度实现上述目标。但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必须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对外开放国策,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统筹兼顾、相互配合,确保上述任务循序渐进高效完成。

四、前景

首先,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面对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改变,我国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探索企业盈利的新方法,逐步改进产品结构积。种种方式都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并在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次,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当前一段时期,新常态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我国应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方式的逐步升级,使我国经济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转变。积极开展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投资合作,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长效发展。

最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彰显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基于当前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掀起新热潮,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相关制造装备和基建材料以其鲜明的特点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不断推进这一合作,拓宽了我国国内优势产能在对外合作上的平台,深化了我国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合作,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豪感。

五、总结

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互利共赢,诚然,回首一年以来我国各界为此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尝试,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浪潮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层出不穷,中国能够立足实际国情,审时度势地提出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必将载入中华民族经济发展的光辉史册。纵然前方探索的道路仍旧蜿蜒崎岖,但前途却终究是光明的。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篇2

以我二十余年的幼儿教学感受,我认为:父母儿女亲情,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基础情感,也是成人后各种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要培养孩子有爱心,首先要培养幼儿有孝心。因此,在幼儿心中播下孝敬的种子的确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一、培养孝心的土壤

在幼儿心中播下孝敬的种子,必须要有合适的土壤,这土壤就是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家长、教师的言传身教。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要求孩子学会孝顺,长辈首先要做出孝顺老人的榜样。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最初的认知、言行甚至一些细微的动作都是从父母那里开始的。起初幼儿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因此,父母在与自己的长辈和其他老人相处中,态度要谦逊,生活要关心。有时间就尽可能地陪陪老人,给父母端茶送水,打扫卫生等;公共场合给老人打招呼、问候、让座,帮助老人等。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时刻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即使有时不是很明白,但是在耳濡目染中他们也会像父母一样善待、照顾老人。在孩子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

二、播撒孝心的种子

有了合适的土壤,就需要在适当的季节播撒孝心的种子。这就是说寻找恰当的机会启发、诱导幼儿尊老孝老。在幼儿教材中,有一些关于“孝敬”行为的教材可充分利用。中班《蚂蚁奶奶的房子》,通过小蚂蚁帮助蚂蚁奶奶把家搬到从早到晚都能晒到太阳的向日葵花盘上这件事,可引发幼儿关爱老人的热情;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注重幼儿感受小乌鸦为妈妈捉虫不贪玩和大家对她的称赞,让幼儿明白什么叫孝敬父母;《不再麻烦好妈妈》使幼儿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爱妈妈孝敬妈妈的一种具体表现。每年过生日、过儿童节,那就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他们可以尽情的享受生日和节日的快乐,收到亲人、朋友的美好祝福和礼物。同样,我们可以借助老人的生日、重阳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让孩子参与筹备活动,送蛋糕,送祝福,引导幼儿的敬老孝心行为。有时候一幅画或一句祝福的话语,这也是一种感恩家人的好办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处处留心,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让孩子给长辈捶捶背、端杯水;出门时给长辈打个招呼。日积月累,幼儿敬老爱老的孝心就会逐渐养成。

三、给种子辛勤浇水

种子要生根发芽,开花成长,必须多施肥勤浇水。认同幼儿的思想,肯定幼儿的成绩,欣赏幼儿的品行,夸奖幼儿的每一个孝顺行为,这就是给幼儿敬老敬孝的种子催生。心理学上有个“暗示效应”,一个人被看成什么样,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变成现实。

通过游戏活动来体验“孝敬”行为。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将教育贯穿于游戏中,诱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在娱乐中愉快地体验“孝敬”行为。例如角色游戏《公共汽车》,老师以“老奶奶”的角色和幼儿一起游戏,从而引导幼儿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座等活动,并从中感受到快乐。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当幼儿有孝敬行动时,马上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及时地进行强化巩固。例如针对在幼儿园大门前看到的场景:有的幼儿对长辈乱发脾气、有的幼儿非要年迈的爷爷奶奶背着走路不肯自己走,而有的幼儿懂事地为奶奶擦汗…….引发幼儿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通过引导、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净化孩子的心灵。像这样典型的日常小事,是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所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等形式进行孝敬教育。

《三字经》中讲“人之初、性本善”。古代《黄香温席》里的黄香怕自己的母亲受凉,每天睡觉前都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母亲的被窝,然后再请母亲入睡故事。像这些故事,能唤醒幼儿心灵深处感恩的善根,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进化,促使幼儿孝敬心理的形成,激发自己也要孝敬父母的欲望。

篇3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在学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高尚风格,形成青少年求知学习成长修身养德的好风气,下面就德育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二、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课堂上,还要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座位,把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课下,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动小组”,相互质疑问答,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活动,发挥优等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在班会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良好的学风,促进整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赶奔优异的好风气,坏的习气逐渐减少的好局面。

三、营造诚信教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角度营造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 通过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争论,引发学生产生内心震动。

2. 充分利用黑板报、教室标语作为宣传阵地,着力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关注诚信教育。如组织学生出版“诚信专刊”,阐述诚信的含义,列举诚信的事例,对涌现出来的诚信人物加以表扬。在班内张贴“诚实守信,立身之本”,“取信于民,方可得天下”,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关注诚信教育。

3. 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先进任务,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广播等形式,给学生设置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诚信观念。

四、采用榜样教育法

树立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在树立榜样时,既要注重树立优等生榜样,又要特别注重树立中等生、学困生的榜样,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发扬他们的优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成为不同方面的榜样,可以是劳动方面的,可以是助人为乐的,可以是守纪律的,可以是文艺的,可以是体育的,等等。总之,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篇4

进入21世纪后,国内的商品越来越丰富,消费者也见得越来越多,所以对商品功能的诉求已经不再像上个世纪八十年年代那样简单了,商品除能提供自身最基本的用途外,还需要有更多额外的需求要素。产品经理,又称品牌经理,可以说是品牌的塑造者、也是企业营销的骨干。举凡产品从创意到上市,所有相关的产品研发、生产、市场调研、编预算、广告策划、促销活动等等,都是由产品经理掌控,下面我们就浅谈下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

一、设立产品经理的目的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考虑,一百个顾客可能会有一百个不同的需求,比如就目前被炒得最热的智能手机市场而言,有的用户可能需要屏幕大的手机,但有的则希望待机和通话时间长的手机,有的喜欢翻盖的,有的喜欢直板的……

业务会想办法变出种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却没有考虑到一种产品的后续服务的成本;对于企业的制造部门来说,他们都极力反对产品的多样化,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研发单位总是希望做出完美的东西,时刻都想着如何改进现有产品的点子,不断改进的结果就是产品上不了生产线。所以如果放任各部门各自做各自的,则产品的开发周期将会无限被拖延,生产的效率将极其低下,售后服务成本也将高得吓人,所以每个产品都需要存在着这么一个人,告诉业务部门该怎么取舍,告诉研发部门是否还有时间再修改。所以产品经理存在的目的就是:能影响甚至指导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利产品能够在市场上成功。

就智能手机市场来说,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经理在这方面的控制做得非常到位,与三星、HTC等公司对比,iPhone的产品线可以说少得可怜,虽然iPhone销售数量在智能机市场的份额近年来有一定的下降,但利润总额依然遥遥领先于三星和HTC等主要竞争对手。

据Canaccord Genuity报告表示,2012年第二季度苹果占了全球智能手机运营利润的59%,但按手机销量算,苹果只占份额6.3%,按智能手机销量算,也只有15.4%。三星在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中占了运营利润的47%,按销量计,三星占了25.6%。可见产品经理是何等的重要。

二、产品经理的职责和定位

产品经理的职责概括地说就是需要利用一系列的消费者需求工程的手法,了解消费者需求,定出产品规格,进而利用产品管理的手法和公司内部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把产品与相关服务建构起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策略。

第一,负责产品从无到有的规划,包括市场分析,认真搜集用户的新需求、竞争产品的资料以及研究产品的发展趋势等,制定产品方案或策略,并协调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保证高质量产品按时完成和。

第二,负责产品上市后的数据跟踪、用户调研,并根据各项反馈完成产品改进及新版本推出,不断提升竞争力。因此,产品经理的工作贯穿整个价值链的始终,但不同的行业要求各有差异。

按照前面的定义,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就是要协调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但是,在实际运作上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问题之一,要达到让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利产品在市场上成功的目的,是否公司需要设立一个叫做产品经理的职位,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其实,如果要让大家好好合作的方法有很多种,完全不用依靠产品经理,各部门的人坐下来好好开会,一般也能达成共识。那时否就没必要花钱雇用产品经理只负责找大家来开会,或是当不同部门的传声筒呢?

问题之二,不同部门间合作的过程中,若是遇到各抒己见,无法达成共识该怎么办?最麻烦的是,大家都用各自的认知表达消费者的需求,各部门都说“我认为这样做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或是互相指责“你这样做肯定没人买”。“消费者的需求”这个挡箭牌,就这样被大家拿来当作护身符而激烈争吵,互不相让。

问题之三,产品经理要“协调”和“指导”各部门通力合作,凭什么让别的部门对产品经理的决定会心服口服。论研发,产品经理比不上工程师,论人脉关系比不上业务,论采购比不上财务,没有各领域专业权威的产品经理,凭什么能有效的协调其他部门。

因此我们还需要给产品经理定一个不可替代和或缺的地位,才不会让产品经理被“夹心饼干化”。产品经理如果指挥不了别人,每天只能在“求”别人帮忙,可能导致业务部门骂产品经理,研发人员也嫌弃产品经理,甚至变得两面不是人,这都是产品经理定位不清所造成的。

产品经理的定位要能说明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知道什么事情不该做的产品经理,才能够将份内做的事情做到卓越,而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那些效果不显著的事情,进一步将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可以说产品经理就是负责产品的成败,所以可以定位在产品负责人的角色。

三、产品经理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模型

现代高科技企业纷纷设立产品经理一职,以统合技术和市场资源,提升产品适应市场的敏捷性,提升产品技术团队为企业财务成功负责的意识。产品经理在高科技企业的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合格的产品经理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担此重任呢?

篇5

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成本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医院需要通过不断强化医院成本管理,努力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走出一条内涵效益型发展之路。

一、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作用与意义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作用与意义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进行阐

述。

1.从宏观上讲,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可以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物价、财政部门合理制定卫生服务收费标准、经费补助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1)医院全成本核算中的医疗项目成本是制定收费标准的依据。成本核算人员要深入科室,详细计算不同医疗项目的直接发生成本,如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直接劳务费、专用设备的折旧费等等。并将医疗项目间接发生的成本,如行政后勤、医辅科室的成本要素消耗,按照科学的分摊系数分摊至医疗项目中去。(2)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深化卫生改革的要求。建立鼓励质量和效益的机制正是深化卫生改革的目标之一。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政府部门按卫生服务社会平均成本制订收费标准,鼓励卫生机构开展公平竞争,有利于建立、培育和完善医疗服务市场。

2.从微观上讲,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制定科学决策、加强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对于一般商品生产和交换而言,市场竞争意味着价格竞争,价格竞争实质是成本最小化竞争。对医疗服务市场来说,虽然价格竞争不是主要竞争手段,但面对政府规定的价格,在保证服务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成本控制己经成为并必将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2)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为评价分析卫生服务综合效益提供信息资料。卫生投资的效益,不论是宏观的社会效益和微观的经济效益都与成本成反比。医院的资源也存在合理配置问题。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针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措施改进工作,挖掘潜力,使各类卫生资源处于最佳利用状态,减少浪费,从而达到提高资源综合效益的目的。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内容

1.建立核算网络。为了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医院需设立由院长主持的成本核算小组,包括医务部、科教部、护理部、院办、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药剂科、物业部、信息科等职能部门及各核算科室组成的核算网络,负责实施成本核算工作。各核算科室设立1名兼职核算员(可由护士长兼任),协助主任对本科室的收入和支出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行核算,使成本核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落实责任制的基础上,采用常设机构专人组织协调和定期集中研究决策的管理模式。采用HIS系统进行全院的微机联网,建立最小核算单位,并建立各收费项目的编码库。注重对各核算单位录入人员的培训,规范其录入操作和检查审核,以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可靠。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根据核算单位的需要及时进行技术指导,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各项收入数字的正确归集。

2.进行分级核算。根据医院医疗业务特点,实施院科两级核算体系。一级成本核算即医院总成本核算,以医院为核算单位,由财务科核算医疗业务的收支,实施对外报告;二级成本核算即科室分成本核算,由成本核算控制中心按职能分工负责做好一定时期的科室成本的归集和计算,并实施对内报告。同时,要求科室内部拉开档次,实行三级分配。明确了科室对所管理的工作人员奖惩、分配的自。拉开了科室之间和个人之间收入的档次;拉开了不同岗位间的档次,体现出“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

3.实行目标管理。对核算科室以及后勤服务工作部门,按月确定相应的经济指标,完成或超过经济指标,按比例发给奖金,否则,不发或扣发奖金,年终考核完成或超过经济指标的,给予年终奖励。

4.开展全过程成本核算。医院成本核算中心负责全部核算科室的收入、成本的归集和核算,各核算科室核算人员负责控制本科室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内容,按支出科目和成本项目分别将成本要素划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类。直接成本按各核算业务对象直接归集;间接成本按确定成本分摊的部门和步骤进行合理分摊。对独立核算的核算单元之间相互提品或劳务时,需要制定一个内部转移价格,才能规范各个核算单元的收入。内部转移价格有以下几种形式:市场价格;以市价为基础的协商价格;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和全部成本转移价格。根据对4种内部转移价格的比较分析,建议使用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这样可以调动各核算单元的积极性,实现医院整体目标的一致性。

5.坚持定期成本分析。医院成本核算控制中心运用管理会计的专门技术和方法,把医院合理组织的收入、控制成本支出的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核算并编制收支结余表及比较分析表。这些定期作出的对内报告,就如同交给了科室1本二级核算明细账,更明晰地反映了医院各部门在医疗活动中的动态性经济面貌,给医院管理者和科室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了更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院成本核算控制中心运用对内报告的会计报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及时向医院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作为修订未来规划的参考;科室取得科室月收支结余表后,对自身业务量和经济运营状况作出分析比较,以便及时制定相应对策加以修正。医院和科室运用这些会计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总结或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分析,大大地提高了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水平。

三、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的效果

1.加强了核算,使“糊涂账”成为“明白账”,全面落实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后,解决了过去成本不实、收益不准的问题,使“糊涂账”变为“明白账”,即医疗收入和成本消耗、医疗收益、家底均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2.规范了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堵塞了漏洞。通过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加强了财务自身管理,发挥了经济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了财产物资出入库制度,完善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内部结算价格,规范了各项原始记录的收集整理和费用的分摊方法。在堵塞漏洞方面,做到了防止在院病人欠费增大,减少了出院逃费现象;在价格管理上防止了科室自定价格乱收费,端正了医风,塑造了医院形象。

3.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月终经过核算后,及时将科级成本核算数据反馈到科室,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对本科室当月的收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调整收支计划,提出降低费用消耗的具体措施,教育全科人员增强开源节流的意识,自觉减少浪费,努力提高效益。

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才能使他们产生最持久最有效的学习动机,而有了积极学习的意愿才能使学生以盼望和期待的心情对待这门课,学习中就会自觉地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要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写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作文是苦差事的畏难情绪。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基础,因材施教。平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互评作文。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先把每个学生的作文都看一遍,但不作点评,然后选择其中写得较好的或某一方面有亮点的作文,让习作者本人在班上朗读,然后全班学生再对习作进行评优说劣,最后教师总评。这不但可以让其他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让习作者本人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开展读书谈体会、朗读演讲比赛、手抄报竞赛等活动。

二、作文训练既写书面作文,也练口头作文

要打破作文中的“一贯制”,就要结合阅读教学和课外活动,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上教师首先要放开手脚,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作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选材、立意,不论体裁、文体、表达方式,不规定字数,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留给学生一方自由的天空。其次,针对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让学生写作前,给出一个具体的命题,让学生自由地讨论,该题目怎样去立意,怎样去选材,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中心思想,在发言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产生了非辩不明、非吐不快的强有力写作态势,在这种态势的支配下,去探索、去争论、去构思、去表达。然后以学生口头作文为载体,促进书面作文的提高。

三、科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篇7

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有水的地方生命总是比较旺盛的,缺水的地方生命总是稀少的。在草原上,草本植物的多少,会对植食性动物的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反之亦然。这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为环境条件的。某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会对环境中其他多种生物产生影响,也就是会影响到环境中的生物因素。

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柳杉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人类是生物界的成员。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人类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2、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生物界中,植物比动物更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和危害。这是因为植物既有庞大的叶面积与空气接触并进行着活跃的气体交换;又不能像高等动物那样具有优异的循环系统,可有效缓解外界影响,为其细胞和组织提供较为稳定的内环境;此外,植物的分布一般又是固定不动的,不像动物可以通过移动避开污染。植物若受高浓度的大气污染的袭击,短期内即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称为急性伤害;若长期与低浓度污染物接触而使植物生长受阻,发育不良,出现失绿、早衰等现象,称为慢性伤害。也就是说,只要大气污染的浓度超过了植物的忍耐程度,就会使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受阻,使得产量下降,品质变坏,甚至造成植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植物个体死亡、种群消失。

3、环境激素对人类繁衍生存的危害

对于激素,大家并不陌生,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看,激素是人体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对人体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微量物质。例如,性激素可刺激生长发育和生殖系统的成熟。那么,什么是“环境激素”呢?

科学家认为,“环境激素”是指释放到环境中能导致内分泌障碍的化学物质。它包括大量人工合成的激素、农药、灭菌剂、洗涤剂以及一些生产塑料的化工原料、垃圾焚烧排出的有害物质等。现已查明有70余种,它们大都具有与雌激素分子相似的化学结构,如DDT、多氯联苯和聚碳酸酯等。

它们释放到环境中来,对大气、水源、土壤造成污染,再通过饮食、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产生类似激素的作用,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理平衡机制,干扰人体正常的激素分泌,导致男性数量减少,活性下降,不育症增多。

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提高学生环境意识

1、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

2、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我们开展的课外教育活动主要有三类:

1.1宣教文艺活动

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1.2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顺德一日游和游览附近的风景名胜,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1.3环保兴趣小组活动

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参加生物园的建设、培植各种植物、学习饲养小动物、进行小实验。如:香烟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洗洁精对小鱼生活的影响、青蛙食物观察等。学生们对这些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

三、加强环境意识教育

1、中学生物与环境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的初中阶段培养目标,在思想教育方面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培养以及良好品德、品质,分辩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除此之外,还应将环境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明确纳入《计划》中,从而使环境教育正式化、法规化,引起广大生物教师的重视,并付诸于教学实际中。《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行)》在政治思想方面的目的要求中充分体现了环境教育的观点,新增加了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的目的要求。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上,从“三个面向”出发,也适当考虑了环境保护的知识。这就为广大生物教师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依据和内容,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和先进性。

2、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

篇8

    在西方美学中有最重要的五个审美范畴: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其中,优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美,它与崇高相对。崇高又称壮美,它以粗犷、浑厚、博大、劲健、雄伟为基本审美特征。而优美则以典雅、清新、秀丽、细腻、圆润等为基本特征。

    在西方画坛,很多画家着力于优美的表现,尤其是在风景油画中。风景油画中的优美呈现给大家的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美,是最易为大众所接受的美的形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亲切、雅致、舒畅的视觉享受。优美的风景油画中在造型与色彩方面一般都不呈现强烈的矛盾冲突,而着力于矛盾双方的相对静止状态。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上则表现为十分协调、和谐统一。

    油画风景创作表现的是自然美,是对现实美的再创造。 但艺术美不等于自然美,它高于自然美。油画作品反映的是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油画创作的有力根据或根源。自然之中蕴含的优美与很多其他多种因素交织、共生,这就需要画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此,风景油画作品中的优美是画家审美取向与自然中内在美的一致,是画家独特的审美感受与自然内在的一种契合。画家在观察与表现自然风景时,需要对自然风景进行提炼、概括,也就是按自己的审美取向对自然风景中的各种元素进行纯化,使自己所提炼的部分达到一种总体的和谐。所以说,风景画中的狭义美即优美的本质在于画家情感与自然风景的共存与互融,是画家对自然内在美的情感认同。

    十八世纪英国的哲学家休谟曾说:“美是各部分之间的这样一种秩序和结构:由于人性的本来的构造,由于习俗,或是由于偶然的心情,这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这就是美的特征……”休谟这里揭示的“美的特征”,从根本上讲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即画家与自然的统一。而他所强调的秩序对油画风景来说,就是透视中所蕴含的形的秩序与结构,以及明暗、冷暖、纯度等色彩变化秩序与色彩配置的结构等等。我认为,对于风景油画来说,美是上述秩序的和谐。风景油画中的优美,通过表现自然风景的光、色、形等造型规律中所包含的明暗、浓淡、大小、高低、刚柔等矛盾中的和谐统一,以天然的完美和谐作用于主体的感官,使主体获得安静恬美的心理感受。众多西方艺术大师们努力追寻“优美”,对这种“优美”的迷恋,使他们终生执着于对艺术形式的和谐――即“形式美”的探索和追逐,执着于画面形式的和谐。为了得到这种秩序上的和谐,画家们会删除自然风景中的不和谐的因素,恰如提炼矿石,纯化各种绘画造型元素的对比与调和关系。

    每个风景画家都在其作品中努力表现他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风景被看作内容,只是艺术借以表现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恰恰构成了一幅风景油画的真正内容。从此意义上讲,风景绘画创作是具有强烈个性和情感色彩的精神活动,是生活与心灵碰撞之后激发出来的情感流露,油画风景作品是通过形象和技法手段传达作者感情思想以及审美理想的载体。

    柯罗是朦胧优美的诗意风景画的伟大歌手。图1《梦特芳丹的回忆》是柯罗晚期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梦特芳丹公园风景如画,为柯罗的许多风景画提供了灵感。在这幅油画中画面的大部分都为一棵枝叶浓密的大树所占据,而与其相应的则是位于左边的小树,柯罗小心翼翼地平衡了画面的构图,用身着红衣的妇女和孩童加大了左侧的分量,中间一片水域倒映着远处的土坡和树木,银灰绿色的调子统一了整个画面。柯罗在处理时并不重视细节的精细表现,而是注重自然光线和阴影的整体和谐,画中的一切就仿佛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轻纱。画家的笔法轻灵飘逸,远树如烟,近树如雾,而中间偶尔拖出的白色笔痕则恰当地传达了在这田园一般风景中的那一丝动人的反光。这一片透明的天地,这令人陶醉的光线,或许只有音乐的意境才可以与之媲美吧。柯罗天生的诗意和对色彩的微妙感觉是无人可以重复的,而且他作品的精髓显然不止是表面上的那一点诗意。在光线、大气和形块的处理中,柯罗依旧执着于优美古典的和谐结构。对柯罗而言,线条、形、团块、调子、反光以及人物都是追寻画面秩序的内在元素,他根据画面需要来编排它们,来研究自然的结构与画面结构,并创造具有不同意蕴的画面气氛。

    图2 是法国画家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拾穗者》。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整幅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面部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其中蕴含的其实是画家对形的内在秩序美的不懈追求。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在画面色彩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殊情感。

    “大自然中,除了色调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是另一位毕生追求优美的诗意风景画的画家列维坦对大自然的感悟。列维坦是19世纪后期俄国艺术界的顶尖人物。图3《雨后的普廖斯》是列维坦的旅行写生作品。画里颇能展现他心爱的冷灰色调。雨后天光乍泄,万物的色彩都含而不露。在这单纯干净的天光下,色相的冷暖变化就更细腻。草色、沙土色、天色、水色、山色以及远村色,都一点点地收到灰蒙蒙的调子里。这种由宽阔的景深与细腻的渐变所烘托出的灰蓝,格外旖旎。列维坦的画具有一种温婉、明净的优美。 

    图4时列维坦的另一幅油画《月色》,这幅画更多了一种深沉宁静的气质。画中夜晚乡间的小路上的一点微黄在灰蓝、灰紫的夜色氛围中向远处平静地伸延。画面具有严格的形的秩序:左右两排夜树从高到低的秩序,路面上树的投影呈现从近到远由疏到密的节奏。夜景的细节刻画,在他来说纯粹是出于对夜色的多次观察和在画面上的重新组合。夜间云彩地变幻流变,小白桦树干上反射月光的虚实节奏,树叶成片地晃动,以及远处农舍的隐没,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班演奏着夜的静穆与遐想。

篇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部分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现在的幼儿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唯我独尊”,父母对孩子比较迁就,这样不利于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作为幼教工作者,除了向年轻父母宣传一些正确的家教方法外,要着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这是陶行知先生论述学前教育重要性时的一段话。本文拟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浅谈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

一、民主作风是培养合作精神的先导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具有好模仿、易受暗示的心理特点。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师的举止言谈、行为习惯、处事方式对幼儿的心理、性格产生着隐性的巨大影响。因此,每个幼儿教师在保教工作中必须实施民主作风,与幼儿构建新型的合作关系,为幼儿树立善于合作的楷模。幼师与幼儿的合作是人类社会关系在幼儿园中的缩影,它体现为双方在人格平等基础上实现的合作。实践证明,凡充分发扬民主作风的幼儿教育活动,幼儿就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幼儿就会极大地自主发展,同时幼师的合作意识、民主风格对幼儿会产生稳定而深刻的影响。

二、团结协作是培养合作精神的关键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与一个个幼儿形成单向式的线条联系,而幼儿之间则是彼此隔断的。这样不利于集体力量的发挥,更妨碍了幼儿合作精神的形成。其实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他们通过某种活动形式联结为一个活动整体,我们要发挥集体活动的优势,做到幼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多向式的网络联系,让每个幼儿置身于团结协作的教育情境之中。群体之间友好地竞争是培养幼儿团结协作、合作精神的有效形式。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机地穿插群体之间的竞赛活动,其教育效果明显高于单向式活动。我在教大班的小朋友学习《阿凡提和小毛驴》这一舞蹈时,教过几遍后,我让四至五名幼儿为一组听音乐跳,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并能互相指出错误,然后小组之间开展竞赛,教师辅助赞许。这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

三、分类指导是培养合作精神的保证

面向全体幼儿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的,如果没有全体幼儿的参与,光凭几个活泼好动的幼儿形成不了和谐的合作教育氛围,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只能是一句空话。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全班幼儿的个性特征,并根据各人特点,分类指导,使他们扬长避短,逐步养成与他人和谐合作的习惯。《论语》中孔子对几个学生不同的态度,告诉我们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要不同对待,因材施教。

四、唱游活动是培养合作行为的阵地

篇10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是全面的。就企业而言,任何的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特征。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将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

文化在企业的表现有:①增强凝聚力。如公司周年庆、企业运动会、各类文体活动等。②振奋精神。如表彰大会、军训、野外生存训练、技能大会战等。③挖掘潜力。如摄影、书画比赛,企业内部刊物。

因此有学者对企业文化定义: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而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利润。

二、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比较分析

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包括一个企业独特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国际化经营的中西企业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引发出的文化冲突屡见不鲜。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心理的种族文化取向

这种民族心理是在一个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一系列共同的条件特别是共同的经济生活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情感、爱好、习惯等精神素质的总合。中国文化重和谐同一,西方文化强调个性、对立中国文化重系统、综合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分析中国文化重内倾,西方文化强调外倾等。大家都认定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优越。

(二)管理风格不同

西方欧美企业强调管的是“理”,中国企业不但强调管的是“理”,同时也强调理的是“情”,“情”和“理”的交融才能万事通。

(三)对于信息理解的差异

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同一信息的理解产生差异形成沟通误会。

(四)沟通形式的不同

不同的文化模式有着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果沟通双方来自于不同的文化便会存在着沟通障碍。中国人沟通经常使用含蓄而不直接的语言这种过程导向型沟通往往依赖于接收者的诊释;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使用发送导向型沟通信息的发送者有义务向接收者正确传输信息。

(五)法律和政策意识

由于对于政治、经济和法律,尤其是社会文化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文化敏感性差,双方往往依据自身的文化对来自对方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可能产生误解和冲突。

当前企业国际化经营大趋势已经到来中西企业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困境也日益凸现。企业内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决策和实施决策时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沟通不畅企业外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市场只有传播和沟通的价值观念被市场认可时,才能生存。中西企业文化差异和冲突成为亚待解决的问题。

三、中外企业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

(一)相互尊重寻求中外企业文化融合点

中外合资企业要善于对合资双方企业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双方文化差异,对劣势企业好的文化应予以肯定保持优势企业如果自视优势文化,轻视、不尊重对方的业务行为和员工的价值观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员工心理、情绪不满间接反应是消极怠工降低对新组织的忠诚度,丧失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

(二)遵循规律,选准模式,为合资企业植入优秀文化基因。

中外企业文化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拼合而是合为一个整体, 形成新的企业文化主干。这首先要找准中外女花的结合点也荀以说是新的企业文化主干的生成点。企业文化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合资双方了解的深入也许会发现原来选择的企业文化融合模式不适合,需要修改企业文化融合计划,甚至要对企业文化融合进行重新定位。但这必须遵循企业文化规律选择恰当的文化融合模式。

(三)融合先进的管理方式,形成优秀的管理文化

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企业开始把文化管理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助推器。如何进一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是中外合资企业实现文化融合的一个显著标志。

(四)融合集中体现于经营思想

中外合资企业由中外双方干部组成领导集团,他们在中外文化融合基础上所达成共识的经营指导思想, 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1.立足合资企业立场思考、处理问题。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活动中,最大一个误区是双方干部站在各自投资者立场,把自己单纯看作是各方投资者在合资企业利益的代表,把合资企业办成了“联合国”。

2.不以谈判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活动中又一个误区,是在处理一些具体问题时双方针锋相对,互讲价钱,采用一种“谈判”式的方法。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是“协调式”的文化。经营合资企业最大量的工作是协调。

3.不以投资比例划定各自权限。中外合资企业活动中第三个误区是都想“以我为主”。特别是投资比例有大有小时,投资比例大的一方更容易产生"我说了算"的想法,或者划定你的权利范围。

4.实行透明式的经营。合资企业经营活动中第四个误区是中外双方各有各的盘算如果双方再不注意沟通必然拉大认识上的差距甚至有可能导致合作出现裂痕。中外合资企业的文化,应是“透明式文化”。双方的想法性格热情,为难之处都应让对方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四、结束语

中外合资企业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经营的一个缩影,对中国经济起到推动作用。中外合资企业文化的融合实际上是经济活动全球化过程中多国文化融合的一个侧面。作为一个新的课题,通过对它的研究和实践,对于经营好中外合资企业进而对于经济全球化经营活动,也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现今的高等教育

现在中国大学主要有公立大学、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三类高校,其中公立大学和独立学院都属于公办教育范围,民办高校则是民办教育。在法律上,国家规定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同等对待,但在实际的国家财政支持上,公办教育每年都会得到资金支持,而民办教育则无法得到这方面的支持。这样的结果是,在法律上,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平起平坐,但实际上却是差距甚远,实际的操作与法律上的不一致也是导致中国民办教育无法较快发展的原因之一。

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的竞争力。广度指的是大学的数量;深度则是大学的质量。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被提到很高的地位,这些发达国家除了发展公立教育之外,也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私立教育,而且私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又普遍高于私立院校。就算是在2008年金融风暴,美国依然向外国留学生发放奖学金,这个是国家和教育形成的共识,在美国每一个人都能享受教育机会,而且美国为世界提供了总学生人数的80%,这些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学成后就留在美国,为美国做贡献。对中国来说,中国的大学越多,创新性人才就会更多,会更好地决定中国整体竞争力。国家也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导致中国高校扩招和建设校园。大学扩招的同时,有一点并没有做好,就是中国大学生在人数增加的同时,素质反而下降了,课堂学生容量在不断扩大,而师资力量比没有同比例的增加,学生整体素质就不能很好提高。所以,只有公办大学好,而没有民办大学并不能很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还需要民办大学来跟公立大学一起竞争,同时也是在填补公立大学教育的空白。如果只有公办大学,那就变成纯粹的精英教育了,

(二)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应该由公立教学体系和民办教学体系组成,民办教学体系形成以后会跟公立教育形成一个竞争的问题。就像国有企业一样,属于垄断状态,服务、价格都没有保证,当教育形成垄断之后,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教授队伍多好,都无所谓,国家给学校名额后学校就可以招生,形成这样一个局面以后,公立大学竞争的积极性不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就很难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学校构成。据1993年数据,美国的私立小学占学校总数的24.4%;日本的私立小学占10.1%。1990年,私立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欧洲的法国为15%和21%;英国为5%和9%;西班牙为35%和32%;亚洲的韩国为1%和41%;菲律宾为7%和36%;印度尼西亚为17%和50%;南美的阿根廷为19%和29%。中小学阶段如此,高等教育阶段更是比例巨大。在美国的高校中,属于私立性质的高校的比例为55.3%;在日本,这个比例则高达84.6%。

从上面的数据看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欧洲、亚洲还是南美洲,私立学校都是各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更是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回顾中国私立学校的发展史,中国第一家私立大学是1919年由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大学,它是在1904年严氏家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之后中国的私立大学就进入发展期,到1927年前,中国大陆出现了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批私立大学。从结构上看,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形成了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共存的局面。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统计数据,192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主要分布情况是:公立(含国立、省立)大学7所,私立大学13所,教会大学17所;1935年,公立(含国立、省立)大学53所,私立大学与教会大学51所;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公立大学的数字为39所,私立大学与教会大学27所。可见,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高等教育格局,公立大学、私立大学与教会大学平分秋色,携手并进,共同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20世纪中叶以后,私立大学被迫停办,原有的大学或不在了或被转为公立大学,之后私立大学经历了30年的真空期之后,在80年代才出现民办大学,这中间30年的断层至今仍为弥补上来。

从国外私立教育和中国自身私立教育体系的历史看,中国现在的教育体系缺乏私立教育体系来补足,未来私立教育的发展将是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内外私立大学几种模式的分析

私立教育原则上可以分为两类:模式一是盈利的私立教育;模式二是非营利性的私立教育。

模式一中,资金主要来源是资本家投入,是想要取得合理回报的,私立学校属于资本家的个人资产。这种模式下,是以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学校董事会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校长则是董事会聘用的最高行政首脑。另外,学校为个人资产,其运营性质属于营利性的。学校在为社会提供“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的同时,也是要通过学校赚钱,使其投入的资金获得尽可能多的回报。如像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教育看成是一个企业来运营,最终做成上市公司,为投资者带来应有的收益,而美国又是全方位的,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培训,还有教育图书、教育技术等等有众多上市公司。

模式二中,私立大学是完全慈善性质的私立教育,一般都是由个人捐款、校友捐款、企业捐款,此种模式,虽然学校资金也来源于社会,但是学校本身是全社会共有的。但是学校仍可以用这些捐款去外面赚取利润,同时还需要靠其他的来源使资金增长,类似于哈佛、耶鲁这样的学校就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下,其运营性质只能是公益的、非营利性的,学校就不能以赚钱营利为目的。它的存在是为推进科学与文化事业,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

以上两种模式就像是慈善基金和非慈善基金,慈善基金就不需要向国家交税收,而非慈善基金,要靠基金赚钱,需要向国家缴纳税收。慈善基金的要求要多于非慈善基金,慈善基金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属于共有性质,是公共财产;但非慈善基金就像是一个企业一样,基金自己要做好企业管理。

三、从财经眼光看未来中国私立大学经营管理

结合现在中国的现实,模式一更适合现在的中国,即营利性的私立大学,具有一定的回报更容易吸引资金进入斯理论教育这个领域。但从长远来看,非营利性的私立大学更加能代表中国私立大学的发展方向。

下面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眼光来设想中国非盈利性大学的运营和管理。

首先,学校的运营不需要国家的资助,完全由私立大学设立的基金承担。学校的一切收入都纳入这个基金,而且一切开支也都由这个基金负担。这个基金相当于整个私立大学的心脏,为整个大学提供血液。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可以包括校友的捐助,其次是企业的资助和学费收入;支出部分主要是学校的硬件建设,运营费用,以及科研经费和奖学金。这和国内现在大多数的高等院校不同,维持现在国内大学的费用来源主要是学费和政府资助,还有一部分的银行贷款和校友捐助,但这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种模式下,学校要取得研究经费或是颁发奖学金都是不独立的。而独立的基金运营可以保持学校的独立性,同时可以自由控制收支。除此之外,学校基金管理者的另一个任务是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管理。

其次,学校的经营管理也有一定的依据。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私立大学本质上是“公共产品”,学校的日常经营管理,以及发展策略都是围绕这个核心价值来展开的。公共产品即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对私立大学来说,学校所要创造的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价值,让相关人员能够从学校的这种不可替代价值中受益。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只要能不断地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并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以保持教学质量,长期下来,学校所拥有的“公共产品”的价值便会不断增加。此外,学校的影响力越大,校友们就会拥有一种自豪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能够为校友们带来更多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网;这种归属感也能更好地维持学校的传统,又保持了其核心价值。

最后,学校为维护核心价值,还要通过日常的管理上实现。一是对学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待遇问题,学校通过重金聘请好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提高学校的学术研究,或是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学校做讲座,而这些优秀的教师又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这些优秀的学生正是学校核心价值的基础。现在国内的一些私立大学则是热衷于招收要一些“富家子弟”,这不仅破坏了学校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声誉,也会破坏学校的核心价值,这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二是保持学校核心价值和校友之间的互动。由于学校基金收入主要来源于校友的捐赠,为维持学校的运营,学校必须通过这个核心价值来吸引更多的捐款。如学校的各类建筑上,各种树木,包括桌椅板凳等等都可以刻上捐助者的名字,这些捐款能够增加学校的核心价值,同是也提供更多的价值给校友。

总体来说,此种设想下,未来中国私立大学的经营哲学应是认清自己的核心价值,即“公共产品”的属性,并通过日常的运营管理来增加这种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