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

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08 14:44: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生态平衡的主要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S2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225

新疆湿地资源在保持区域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时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保证从根本上保护新疆湿地资源的保护,维护新疆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

1 新疆湿地资源时空变化的主要特征

1.1 时空变化的速度和幅度特征

新疆湿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以通过湿地变化的速度、幅度、数量的区域差异来表示,其中湿地变化的速度可用湿地变化率定量描述,湿地变化率有利于正确的预测未来湿地的变化趋势、比较区域湿地变化的差异,其公式为:

R=

其中R表示某类型的湿地年变化率,T表示时段的长度,单位为年。而Ua、Ub则表示某类型湿地的面积。根据这一公式可对新疆的全部湿地类型进行时空变化率的计算。如对稻田湿地、库塘湿地、冰雪湿地、滩涂湿地、芦苇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进行实际面积测量之后,根据该公式计算出近10a新疆湿地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具体增长或减少的湿地面积。根据计算出的数据信息,芦苇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而这2种类型的湿地对改善和维护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对其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芦苇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的减少[1]。

1.2 湿地资源时空变化差异特征

湿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还存在区域差异的特征,在研究时可以利用各区域的湿地相对变化率来表示,即

其中Ca和Cb表示研究初期和末期湿地的总面积。但R值为正值时,表示该区域与的湿地变化趋势与整体一致,若R值为负值,表示该区域与的湿地变化趋势与整体变化相反。根据该公示对新疆的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伊犁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的湿地变化情况与新疆地区整体的湿地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在计算出具体的变化率可以直接判断出各地区不同湿地资源的变化情况,从而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1.3 湿地资源时空变化类型特征

根据新疆湿地资源的的空间重叠数据情况,各类型湿地资源之间具有相互转换的特征,芦苇湿地、沼泽湿地成为其主要的耕地类型,稻田湿地成为水浇地。由此可以说明该区域存在开垦湿地种田的问题,而保证湿地资源的空间稳定性,才可以有效的正常发挥其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空间面积变化超过20%就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因此,要重视研究和保护湿地资源的空间稳定性。

2 新疆湿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2.1 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

新疆湿地面临的重要威胁就是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天然湿地的减少,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可以实现有效保护湿地生物和湿地环境的目的。新疆建设完成的23处自然保护区中都有湿地资源,其中7个自然保护区为湿地类型的保护区。因此要全面评价湿地的效益和功能,确定对新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湿地类型,然后针对这些重要湿地采取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机制,保证保护和管理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从而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2.2 多方合作综合管理湿地资源

目前新疆湿地资源管理的主体包括环保、水利、国土、林业、农业等多个部门,在实际管理中常常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管理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协调性,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的漏洞,造成各部门权限存在冲突,从而导致难以实现有效的湿地管理。因此,在进行湿地管理时应当加强湿地资源的综合管理,通过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分类分层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切实实现对湿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3 加强法制监督

建立湿地管理法制管理机制,进行有利的法制监督。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效用,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法规,坚持建设直达队伍、执法机构的力度,提高相关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采用切实可行的执法方式,从而为湿地资源保护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3 结 论

篇2

一、绿色营销产生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市场最具有生命力的五种营销方式分别是“绿色营销”,整合营销,网络营销,直复营销及特许经营。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观念是“以消费者需要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我们说这一观念的产生相对于以往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而言是一次企业经营思想上的革命的话,那么,绿色营销观念将掀起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

人们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平衡,大气污染和生物灭种等环境危机,越来越认识到在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后遗症这些表象后面,隐藏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观念问题。今天,我们普遍感觉到正是那种过度掠夺式的消费方式和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这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危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企业行为缺乏生态观念,那种对自然资源釆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方法,以追求一已的、一时的高效益、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由单纯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转变,资源配置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和发展会议制定了《21世纪议程》,该《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绿色革命为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也给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

二、绿色营销的特征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以保护环境和回归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绿色营销活动。这种营销活动的主要特征是:

1.提倡绿色消费意识。就绿色产品购买意愿而言,绿色消费者除了关注购买和消费过程,还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处置问题(如可回收等)。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变化,日渐出现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渴望,人们开始关心消费的环境代价,呼唤既无污染又有益于健康的绿色产品。据市场调研报告表明,91.6%日本主妇对绿色食品感兴趣,大约50%的法国人、80%的德国人在超级市场购物时,都愿意挑选环保商品。在美国,有30%的消费者声称他们关心大公司的环境记录,有84%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会考虑公司环保方面的声誉。绿色消费观念代表了当今世界公众消费观念的新朝流。

2.“绿色”标记贯穿于绿色营销的整个过程。绿色营销与其它营销方式根本区别就在于,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分销和售后服务等活动中,都和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情趣的“绿色”观念紧紧相联,并将其贯穿于营销活动的始终。

3.绿色营销在注重满足消费者需求并由此取得利润的同时,要符合环保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长远利益。它表明企业在发展中享有正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的环境的权利,但又必须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4.绿色营销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企业在获得持续利润的同时,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的优势。

5.采用绿色标志。采用绿色标志是绿色营销的重要特点。我国现行的绿色标志,是由国家指定的机构或民间组织依据环境标志产品标准及有关规定,对产品的环境性能及生产过程进行确认,并以标志图形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哪些产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更为有利。

三、实施绿色营销的战略意义

1.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必须认识到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顺应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获得良好的效益。

2.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的象征。以发展循环经济、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企业形象的树立,是企业及其经营者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长远发展的高尚思想境界的体现。追求绿色形象的企业,其理念和行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是现代企业的楷模。

3.实施绿色营销有利于打破绿色壁垒。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和最难对付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产生了。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逐步向外向型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也以环保为名,构筑起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冲击。通过强化绿色观念,重视绿色设计,推行清洁生产,强化绿色包装,积极争取ISO14000认证等措施来实施绿色营销,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是突破“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

四、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企业的绿色营销在博弈中很容易陷入“囚徒困境”的尴尬境地。中国绿色产品市场还处于市场引入期,人们的绿色消费观念淡薄,绿色消费水平还很低,绿色产品引入市场需支付巨额费用,并导致利润为负值(绿色产品成本含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从而使广大企业陷入“囚徒博弈”的营销两难困境。

我国绿色营销的发展尚处于起步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因为:第一,企业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实现规模快速扩张是企业行为的主要目标,表现为宏观的、长远利益的生态环境因素远未成为影响企业运作的“内生变量”。第二,我国的环境产权机制不健全,政府的环境立法和司法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基层政府出于地方主义的利益保护,对环保法规执行不严,职能部门在生态环境的管理上亦缺乏力度。第三,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整体水平较低。第四,社会范围内的环境意识还有待提高。由于上述原因,我国除若干大城市之外,绝大部分地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尚未形成,除了少数具有领先水平的企业之外,绝大多数企业的环保意识仍然十分淡薄。如果这种情况不能迅速改变,我国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国家生态安全计划都将成为泡影,企业在即将到来的全球竞争中,也不可避免地陷于被动甚至遭致灭顶之灾,我们相信这绝非杞人忧天或者危言耸听!

篇3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的知识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食物网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人们利用转基因羊生产含有药物的奶,这叫做乳房生物反应器。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

染。模仿生物的某些特点发明创造出特殊的仪器设备,这叫做仿生,如:萤火虫与冷光,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的知识2细菌和真菌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观察菌落

菌落的大小/菌落的形态/真菌的菌落

区别细菌和菌落的颜色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

接种

恒温培养

3.归纳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二、细菌

1.细菌的发现

17世纪后叶,列文 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细菌

19世纪中叶,巴斯德研究细菌,说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德

大小:个体微小,高倍镜或电镜下可见

形态:单细胞,有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形态和结构

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构成,无成形的细胞核;鞭毛、荚膜、芽孢

营养方式:没有叶绿体,异养型,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方式

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遇到不良环境,可形成休眠体芽孢,速度很快。

三、真菌

多细胞个体:蘑菇:食用或者药用

1.各种各样的真菌

霉菌:青霉和曲霉的观察比较

单细胞个体:酵母菌:酿酒、做面包等

2.主要特征

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3.真菌的繁殖

孢子繁殖

四、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认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和类型

细菌的种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由一个细胞构成,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荚膜、鞭毛,没有叶绿体。

生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能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细菌快速繁殖和能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真菌:细胞具有细胞核。种类:除多细胞的霉菌(青霉和曲霉)和大型真菌(如:香菇、木耳、灵芝、牛肝菌)外,大多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还有单细胞的种类,如酵母菌: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生活方式:腐生

真菌细胞与细菌细胞的最大区别是有无形成细胞核。

五、人类在不同领域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③与动植物共生(如:地衣真菌+藻类,根瘤豆科植物+根瘤菌)。

2.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1)食品制作:酵母菌:无氧时,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如酿酒时。有氧时,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如制馒头、包子、面包等。乳酸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制酸奶、泡菜等。(酿酒:酵母菌;制醋:醋酸菌;生物固氮:根瘤菌;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制酱和豆豉:霉菌)

食品的腐败原因

由于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

防腐

脱水法、腌制法、烟熏法、真空包装、冷冻法、罐藏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食品保鲜的原理有两条

①杀死细菌、真菌②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食品保鲜办法:高温灭菌法、真空包装法、冷藏法、腌制法、罐藏法、巴氏消毒法、脱水法等。

(2)制药:抗生素和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药物

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叫做抗生素。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控制合成胰岛素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体内,生产出来的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3)净化环境:厌氧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好氧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的知识3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

3.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既牢固又灵活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覆盖有一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连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4.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运动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调节)、消化系统(提供能量)、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动作产生的意义: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从动物行为的表现上,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防御行为(警戒色,拟态,保护色)等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①先天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是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由遗传因素决定。

实例:蜜蜂采蜜、蚂蚁作巢、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

②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实例: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3.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

三、社会行为

1.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一系列行为。

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

2.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举例

白蚁群体(无等级制度: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狒狒群体(有等级制度:“首领”雄狒狒、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幼狒狒)

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动物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探究蚂蚁的通讯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的知识4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生物分类法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

2.从种到界

生物分类的目的和依据

生物的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马:马种、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桃:桃种、梅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植物界

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生物类种多样性(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每种具有独特基因库的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是相联系的。生物数量的减少,将导致基因资源损失,并且必然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将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我国特有的部分珍惜动植物濒临灭绝的边缘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

生物的栖息地的破还(最终要的原因)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人类的偷猎和捕杀野生动物)

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入侵

3.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是天然的基因库

天然实验室

活的自然博物管

实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颁布和完善法律和法规。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的知识5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代表动物:水母、水螅、海葵、珊瑚等;

水螅的繁殖方式:出芽生殖(无性)和有性生殖

2.扁形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

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大多寄生生活;

涡虫的消化器官由口、咽、肠组成;

血吸虫生活史:受精卵在水中孵化,幼虫进入钉螺体内继续发育,最后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

猪肉绦虫生活史:受精卵在猪体内发育成幼体,感染猪肉,形成“米猪肉”,进而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

3.线性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细长,不分节,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

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线虫等;大多寄生生活,消化结构简单,生殖能力强;

蛔虫的雌虫较大,雄虫较小,尾部向腹部弯曲;

4.环节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

(1)体形:长圆柱形,两端尖细,可减少土中钻动时的阻力,适于穴居钻行生活;

(2)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3)环带: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

(4)刚毛:协助运动;

(5)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少数寄生;

作用:蚯蚓可入药,可以分解有机垃圾,提高土壤肥力;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5.软体动物

主要特征: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河蚌、蜗牛、乌贼等;

乌贼的壳—海螵蛸;鲍鱼的壳—石决明;

6.节肢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和附肢分解,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代表动物:甲壳类(虾、蟹);多足类(蜈蚣);蛛形类(蜘蛛);昆虫类(蝗虫);

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个口器;腹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有气门,是呼吸器官;

二、鱼

水中生活的动物、四大家鱼:青、草、鲢、鳙;

1.鱼的尾鳍可以控制前进方向,也可以产生前进动力;鱼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②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③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④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⑤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

⑥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⑦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3.观察鳃

形 态:鳃丝呈细丝状

颜 色: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结 构:有鳃弓、鳃丝、鳃耙组成

三、哺乳动物

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对家兔维持体温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②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③血液循环:心脏为完整的四个腔,两条完整的循环路线,体温恒定。

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⑤生殖:胎生(有胎盘)、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例如:蝙蝠、鸭嘴兽、袋鼠鲸、虎、黑猩猩等

四、鸟

家鸽适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翔的翼:两翼和尾部生有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②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

③有的骨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充满空气,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

④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有喙无齿,直肠短,不储存粪便,有利于减轻体重;

篇4

[中图分类号] S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096-01

一、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林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对林业这个概念进行充分的解释和说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林业有着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林业是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事业。说他老主要是由于自从我们诞生之后,林业就一直的存在,支撑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说他年轻主要是由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森林的认识不断的深入,林业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不断的显现出来。根据我国赋予的职能和作用,我国的林业承担着保护和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荒漠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而生物多样性被称为地球的免疫性系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林业是一项关系着地球生命健康、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事业。而生态平衡主要是通过物质的循环和信息的传递达到高度的适应,使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各项功能能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这就是生态平衡。地球的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海洋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但是对于一个国家和一地区来说,生态平衡主要取决于陆地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草原、湿地的生态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文献研究数据显示,森林和湿地已高度的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的整个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维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林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自然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能量的生产者,比如绿色植物,另一个是消费者,比如各种动物等;最后一个是分解者,比如微生物。在自然界不断进化的几亿年间,这三个系统之间形成了和谐统一,闭合式的循环发展模式。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谓的循环经济主要说的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遵循自然循环的原则而构建的一种发展生态经济的模式,是一种经济生态发展的经济类型。 循环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则,一个是降低资源的消耗原则,一个是重新利用原则,最后一个是重新建立再循环的原则。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从资源到生产到污染排放的方式,是一种单项消耗型的高耗能的排放,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经济和生态环境存在严重的不协调的现象。循环经济是把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作为一个循环式的发展模式,主要特征就是消耗低、利用高、能够实现零排放,倡导的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新模式。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循环经济体,主要是其完全符合上述的原则,并且其生产出来的经济产品具有可自行进行降解的功能,从而实现了再生。 森林是支撑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我国拥有超过57亿亩的森林资源,具有十分丰富的物种资源,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只要我们积极的对其进行培育、科学的经营、合理的利用,我国的森林资源就能够源源不断的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最终有效的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推进林业现代化发展,在思想观念上要不断的对现代林业的认识进行不断的深化

首先,现代林业在发展过程中,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发展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把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提供给人民群众。这就要求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兴林富民的基本要求,把林业发展与当地群众的创收结合起来,实现林农的脱贫致富,持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对森林进行科学的培育和经营并合理的利用各种森林资源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其次,在发展林业过程中,通过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发达的林业生产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和不断地提升林业资源的多种生态功能,努力提高林业资源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各种效益,最终满足社会和群众各种不同的需求;再次,现代林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只有坚持科学创新才能保证其有强劲发展动力,使林业生产关系不断适应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使林业生产制度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保证林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的协调发展和进步,让林业发展的活力得到全面的充分的释放;第四,现代林业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与林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在发展林业过程中,通过广泛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等各种先进的技术,使林业成为现代科学科学技术使用的集中区域,彻底改变传统的林业生产和经营模式,不断转变管理的理念;最后,实现现代林业管理的科学化、经营集约化和标准化。在发展林业过程中,通过对林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实现管理从粗放型向经济节约型转变,解决好林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和社会大生产、公益性和商品性之间的矛盾,更好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晋发展.加快林业发展全力推进焦作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文化.2010(06)

[2]贾治邦. 认真落实中央对林业的战略意图 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J]. 生态文化. 2010(05)

[3]齐联,姬乃建. 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林业发展提供新机遇[J]. 生态文化. 2010(04)

篇5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森林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还是全世界发展战略性的资源。目前林业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运用森林资源以及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方面进行有目的的维护、干预,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功能,进而持续获得森林资源产品及服务。

1 现阶段林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1 高效性

在现阶段,林业发展一定要具备高效性,要以提高森林培育为中心,合理运用林业资源,开展高效、优质、高产的林业,增加森林资源。一定要做好森林经营,对地产林采取管理和改造,合理提升森林效益以及质量,给林业的发展增加活力和生机。

1.2 节约性

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均森林面积过低现象极为明显。所以,在现阶段,一定要重点开展循环经济,将林业的链条进行延伸,提高综合利用率。努力实现网络化、无纸化的办公形式,有效降低行业成本。

1.3 开放性

目前和未来全球发展整体趋势呈现了开放性,林业要顺从当前的发展形式就要进行对外开放,一定要在各个国家、地区、行业之间建立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开放形式,从而进行开放化发展、和谐发展、合作发展以及互利发展。

2 林业的保护

2.1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对森林的生态平衡起到了破坏的作用,经过火烧之后森林生态系统极难恢复,如果出现高强度、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就会对森林资源乃至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对于百姓的财产、大气环境、日常生活都有所影响。应当积极开展一些关于严防森林火灾、创建平安森林的宣传活动,不断推广《森林法》以及《森林防火条例》的宣传,通过森林防火知识的普及,做好火源管理工作,谨防森林再次出现火灾。

2.2 滥砍乱伐

有的人由于利益熏心,对森林里的树木进行滥砍乱伐,使得生物不断灭绝,森林的生态平衡也遭受破坏,资源价值迅速下降。虽然每年都会出现人工林,可是天然林却逐渐减少。面对滥砍乱伐的现象,要提升执法力度,对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治理。一旦出现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等一些违反林业法律法规的行为,就要及时进行处理。

2.3 病虫灾害

病虫害对于林业来讲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林业保护的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病虫害出现的原因是防治不当以及生态失衡。通过科学的方式对森林进行管理,不可以只治不防,以免出现治理不当的现象。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可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降低灾害发生、改良生态平衡、加快林业迅速、持久、健康化发展。

3 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想要在实现经济发展的进程里加快林业的发展,就一定要把2者进行充分的结合,让其在发展的道路上相互辅助。这样才可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里,通过对我国林业的发展研究,可以看出我国林业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积极推广开展林业循环经济

林业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部分之一,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脱离不了林业,林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林业生态系统可以借助本身的优势,把生态以及环境进行合理的融合,把环境内的能量物质以及价值资源变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在不断推行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林业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双方互利的局面。

3.2 政府强化对社会林业政策的指引

将荒地变为森林并不是林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只能当做其发展的一个方式,它的最终目的是透过林业的发展来改良贫困地区的经济情况,让其通过林业的循环经济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贫困区在选择林业项目的过程中,不但可以综合本身所在的环境,还可以听从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集约经营。政府可以通过减免赋税等方式,大力支持农民对林业进行投资。并且,政府也可以通过相关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以便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

3.3 加快林业权属问题

加快林业使用权的流转成为了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和保护林业资源,创建高效林业的必经之路。激励

森林、林木以及林地的使用权流转,不断培养多层次、多门类的林业市场。只有从根本上处理好林业的权属问题,才可以保证林业此后的发展,才可以从本质上加快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 结束语

一定要在加强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生态效益,一定要建立林业正确的发展道路,加快推动林业的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排放的污染防治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可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开展生态保护的前提,是实施生态管理的基础,是建立生态法律法规的依据。

一、生态监测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它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

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每一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具有多样性,它不仅包括了环境要素变化的指标和生物资源变化的指标,同时还要包括人类活动变化的指标。

国内对生态监测类型的划分有许多种,常见的是从不同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可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根据生态监测两个基本的空间尺度,生态监测可分为两大类:宏观生态监测,微观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

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又可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和治理性生态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生态监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综合性生态监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各个生产行业。

2长期性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短期监测往往不能说明问题。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如北美酸雨的发现就是典型的例子。

3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生态监测中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和人为干扰(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这两种因素的作用有时十分困难,加之人类目前对生态过程的认识是逐步积累和深入的,这就使得生态监测不可能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4分散性生态监测站点的选取往往相隔较远,监测网的分散性很大。同时由于生态过程的缓慢性,生态监测的时间跨度也很大,所以通常采取周期性的间断监测。

二、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与优先监测项目

1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主要指一系列能敏感清晰地反映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并相互印证的项目,是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工作。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生态类型及系统的完整性,一般说来,陆地生态站(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等)指标体系分为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六个要素;水文生态站(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分为:水文、气象、水质、底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生物和微生物八个要素。

从生态资源的环境价值、评价问题、所受的环境压力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间关系的角度出发,生态监测指标可分为条件指标和环境压力指标,其中条件指标又可分为反映指标、暴露指标和生态指标。反映指标是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在各层次上(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组合状况的环境特征的指标;暴露指标是关于反映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压力大小的环境特征指标;生态指标是生态系统中受外来环境压力下,能满足生态系统中层次生物正常生活和循环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状况的指标;压力指标是关于自然力和人为因素影响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指标。

2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在可作为监测指标的众多要素中,科学性、实用性、代表性、可行性尤为重要。一般来讲,选择与确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2.1代表性指标应能反映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2.2敏感性确定那些对特定环境敏感的生态因子,并以结构和功能指标为主,以此反映生态过程的变化。

2.3综合性真实反映生态环境问题。

2.4可行性指标体系的确定要因地制宜,同时要便于操作。

2.5简易化从大量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

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的指标进行研究。

2.6可比性不同监测台站间同种生态类型的监测应按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

2.7灵活性对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在不同地区应用时指标体系也应作相应调整。

2.8经济性尽可能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

2.9阶段性根据现有水平和能力,先考虑优先监测指标,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已确定的指标体系也可分阶段实施。

2.10协调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问题,所确定的指标体系,尽量和“全球环境监测系统”(CEMS)相协调,以便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3优先监测的指标体系

优先监测指标体系必须满足对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能力进行评价的最大的要求。优先监测指标的确定原则是:当前受外力影响最大、可能改变最快的指标;反映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能力的关键性指标;有综合代表意义的指标。

根据专家意见和安徽省实际,下列指标可列入优先监测的指标体系中: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或植物区系位移的监测;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水土流失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原、农田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监测;水体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水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监测;主要污染物(农药、化肥、有机物、重金属)在土壤———植物———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的监测;各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等。

三、结语

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领域的扩展和对环境监测的新的要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为满足更深层次的环境管理的要求,我们对不同的生态系统开展了一些生态监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吴忠勇.生态监测指标选择一般过程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6,4.

[2]王洪庆,陶战.农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探讨

[3]张增祥,彭旭龙.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动态监测的空间信息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篇7

[分类号]F270.7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正朝着知识化和生态化发生巨大的转变。其一,智力资源逐步替代物质资源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其二,企业也遵循生态规律,按照自然资源和市场容量的情况而发生经济活动,即企业的成长空间由环境资源容量来决定,二者同时发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此背景下,诞生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不仅帮助企业扩大了可利用的生态空间,提升企业竞争力,更加展现了发展企业信息生态化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近年来新生的一种企业运作系统,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对信息生态学、企业信息化及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阐述,但关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仍然非常稀缺。本文站在信息生态角度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解析,究其本质是由信息、生态、系统这三大基础元素构成。信息是主体,是生态系统传递的客观内容;生态是尺度,是系统运行的潜在规则;系统是基础,是一切元素构成的整体集合。三大元素的结合构成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为未来研究系统内在机理、运行机制、运行模式等相关理论与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于挖掘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内在潜力、探讨其演化特性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见,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生态、系统三元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今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推波助澜。

1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解构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由企业中的人、信息、技术、实践构成的一个系统,它以企业为个体元素进行各种商业活动与信息交流。它是围绕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在企业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换和转移的过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动态系统,系统中的人、信息和技术等组成要素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协同发展。传统形式下,企业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而进行破坏性的竞争,以牺牲他人为代价而生存。如今,站在信息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共生,形成一种基于产品、技术之上的增值服务,是信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一种新生的企业运作系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稀缺,其系统构建也是基于逻辑模型进行研究。从系统运作角度,可将其细化为生态信息管理子系统、生态资源调度子系统、生态因子自我调节子系统、生态决策评价子系统。而从整体、全面归纳来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实际上就是由系统、信息、生态三大要素构成。系统即为管理子系统、调节子系统、决策评价子系统;信息即为企业需求信息、企业传播信息、外界生态环境信息;生态即为生态资源、生态因子、生态平衡、企业生态决策。因此,系统、信息、生态便是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具体化、缩影,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便是通过这三者的集合进行着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系统、信息、生态是构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三大重要基本要素。信息在整个系统中无处不在,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别与不同的信息需求者进行信息交流,它是系统运行的粘合剂;生态是企业个体之间、企业与外界环境之间共进、衍生的生存状态,它们相互辅助、协调,最终达到生态平衡、长久发展的目标,是系统的灵魂支柱;系统,即为企业运行的整体、集合,是企业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界面,同时是信息和生态运作的基础、展现的平台。

所以,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是需要系统、信息、生态三者相互促进、和谐统一,才能实现企业长久发展、环境绿色健康。同时,为了更好地挖掘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潜力,对系统性、信息性、生态性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2 系统性

“系统”一词来自拉丁语“Systema”,即“群”或“集合”的意思。它早在古希腊就已出现,原意是复杂事物的总体,不过在当时尚未成为一个具有确定科学含义的概念。英文一词具有体系、系统、体制、秩序、机构、组织等含义。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系统的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并且与系统发生作用的所有外界事物的总称。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际上,环境就是为系统提供输入或系统输出的场所,即环境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即指企业内部信息环境,包括许多影响信息的创建、分布和使用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由人、惯例、价值及技术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其强调企业、人类与信息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考察人在信息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企业发展与信息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与信息环境的发展能够协调一致。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为:①共享命运。即整体上企业间“相互适应、共享资源”,由传统形式下你死我活的竞争转变为“双赢”式的竞争合作,虽然企业在资源和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竞争,但因为有着共同做大市场的愿望,而能在竞争的排斥力下共处,达成信息协同,实现长远持续发展。②创新性和演化性。一个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动态发展、自主创新、处于不断演化当中,具有适应和进化能力。基于企业生态链的合作既可以使企业实现资源互补,又可以发挥自身的核心专长,挖掘较强的创新潜力,加强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内部机制创新,发挥成员的创造性和潜力,达到协作创新、共同进化的目标。③地域性和情境性。信息生态系统与不同的信息环境相对应,信息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从而体现着不同特色的地域性特征。而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人或技术在不同的情境会发挥不同的作用,也可以对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态施加影响,这也是生态区域之外的人无法办到的。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强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一个生态要素所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系统,一个企业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个行业、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变。因此,企业之间只有通过不断的“适应、利用、改善”的过程实现生存、成长、回报、获取继而再发展,才能实现企业个体系统的通畅运行、企业种群系统的持续开拓、整个信息生态环境资源均衡,这不仅创造了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战略,同时回

报给社会一个协调、稳定、共生的企业发展最佳方案。

3 信息性

近阶段,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革命正在引发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的重大变化,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以致企业信息化是跨越信息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企业信息化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建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模式以及综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率、扩大了企业竞争领域,最终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改造时,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企业流程重组之间具有互动的作用。但是,企业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角度来思考。而信息生态系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范式。其主张顺应空前积累的竞争形势,把握市场机遇,由不同企业围绕某一特定任务组成灵活的企业联盟。各企业间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信息生态系统。

在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中,首先,信息是系统构建的主要内容,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无限性、依附性的特点。信息生态系统则沿袭了信息性的基本特点,又结合生态性和系统性开创了自己的相关特性。其次,信息人即一切需要信息并参与信息活动的单个人或多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信息消费者。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构成了系统的信息循环链,在不同的阶段和场合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第三,信息环境是信息生态的背景和场所,是企业竞相争夺信息与物质能源的平台。在一个复杂的信息生态中,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被称为信息生态因子,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且互动设计是信息性的特征体现。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对企业间的信息资源有效配置和开发利用,以适应多变的竞争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拓宽了信息的流通空间,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利用效率,建立各类企业共生的信息生态圈,从而达到企业间共生的战略目标。

4 生态性

所谓生态就是生物的生存状态,它包括有机生物的生存条件、相互关系以及有机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原本运用于生物学中,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同一物种内部或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个体或群体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接着,由于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方式与生态学所研究的内容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和共通性,生态学便运用于多个领域,促进了相关的分支学科诞生,信息生态学即是其中之一。

国外学者T.H.Davenport和L.Prusak在1997年出版的《信息生态学》一书中,对信息生态学给出了如下的表述:信息生态学是指对组织内部信息利用方式产生影响的各个复杂问题采取整体的观点,显示在许多不同现象的相互作用时必须利用系统观(System Ap-proach)来分析问题。通常可以将信息生态学与生态系统中知识的获取、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联系在一起。

4.1 企业生态性

纵观企业发展历史,像自然界的生物体一样,历经由盛而衰、由小变大的生物演变过程。企业作为生命有机体,具有生存与发展的欲望,经历成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过程,同时在遗传与变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种内和种间斗争也受着环境的选择。“企业生态链”类似于生物界的食物链,按它们的营养级可顺序分为上、中、下等多级,下级为上级产品的消费者。同样,在一个行业内也存在生态链关系,按顺序分为供应商、企业、中间商和顾客,后者为前者的消费者。然而,企业与生物不同的是并非每个地区都存在着特定完整的生态链,它要求充分利用企业生态资源进行区域分工,促使企业与生态环境相互推动与制约,形成自觉目的性,使企业与资源能够合理匹配、有效运用。图2是一个企业生态链模型。

由于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导致企业环境时空的变化,企业依存的空间缩小。结合一般生态系统的物种与种群,企业生态体按照其特性划分为企业种群和企业群落。企业种群是指进行类似活动的企业集合,它们在经营中利用资源的方式类似,其经营结果也类似。同一种群内的组织为了类似的资源或相近的顾客展开竞争。企业种群生态致力于探讨企业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消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企业群落是指由若干企业或企业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企业群体。在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企业与企业、企业种群、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着相互作用,其摒弃传统的企业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而采取的破坏性的竞争方式,而是达成合作、共生,形成一种基于产品、技术之上的增值服务,这也是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

篇8

一、保险生态概念概述

根据保险业固有的运行规律、组成成分及本质属性,笔者将“保险生态”定义为:各种保险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及内部其他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复杂联系、有序竞争、良性协作的动态平衡系统。

基于以上定义,可进一步解析保险生态的基本特征:首先,保险生态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演进过程的动态系统;其二,保险生态的秩序结构是从竞争中形成的,竞争的最主要特征是优胜劣汰;其三,保险生态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其四,保险生态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体系;最后,保险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力影响超过限度就会破坏保险生态平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一个有效的保险生态系统一定在保险环境、保险组织、调节机制这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态特征,对我国保险生态问题的研究也应从这三方面展开。

二、我国保险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保险生态中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权的制度性缺陷,阻碍和扭曲了保险生态组织的健康成长。

具体表现为:

1.产权不明晰。

模糊的产权将导致交易过程的磨擦和障碍,必然提高保险市场交易费用,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会降低保险公司经营的积极性与创新的主动性。产权不清晰是目前国有保险公司竞争力不足、市场创新动力缺乏的根本原因。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保险机构尤其是国有公司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未完全形成符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运作模式,内控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长期低效运行。近年来,一些原国有独资公司经股份制改造与上市,股权结构有所改善,但国有产权仍占控制地位,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仍比较突出;而一些股份制公司虽较早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但主要股东多是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单一加上国有股东行使股权积极性的缺乏,使股份制保险公司同样存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

3.寻租腐败现象严重。

在我国,由于国有保险公司经理层的任职及薪酬与经营业绩无关,因此当两个目标冲突时,经理层将倾向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司利益最大化。国有保险公司产权主体的虚置,也使各种监督与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客观上鼓励了经理层的设租、寻租行为。

产权制度的上述缺陷,严重阻碍和扭曲了我国保险生态组织的健康成长:一是没有长期发展战略,短期行为居多,在规模和效益间左右徘徊;二是一些新进入市场的主体为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三是经营目的异化,不仅追求利润,更主要的是为了融资,由内部人控制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严重。

(二)违背市场规律的人为干预,破坏了保险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

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即“生态阈限”。与自然生态一样,保险生态的自调能力也是有限的。外力影响一旦超越了“生态阈限”,或完全取代自调机制,保险生态就会失衡。

1.保险主体批设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保险生态阈限。

2005年末,全国共有保险法人机构93家,其中保险集团公司6家,保险公司82家(包括外资公司4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5家)。一些新设机构为了生存,采取高回扣、高手续费等形式变相降价进行恶性竞争,使一些险种价格低于成本价,造成全行业经营效益、盈利水平的低下。截至2005年12月31日,保监会共批设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887家。其中,处于经营状态的1800家,2005年,保险中介业务收入共290.61亿元,累计亏损竞达775万元。

2.退出机制的缺失破坏了优胜劣汰法则。

只发“出生证”,不发“死亡证”的国家信用担保机制违背了优胜劣汰的规则,使得经营不善乃至严重资不抵债的保险机构无法及时退出市场,干扰了保险生态主体的“进化”,从而恶化了整个保险生态。

3.对资金运用的限制影响了保险主体的抗风险能力。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卷、金融债卷、买入返售、一定比例AA级以上企业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渠道的狭窄,使资金运用回报率低下,投资风险过于集中,对公司负债管理,产品创新,费率调整形成了不利影响,削弱了保险生态的抗风险能力。

4.保险监管体制的薄弱环节制约了保险生态的良性发展。

一是市场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不对称。我国保险市场准入机制相对健全,但对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无法继续生存的主体,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自我国全面恢复保险业务以来,至今尚无一家保险公司退出市场,整个保险市场一直处于只进不出的局面。

二是严格的经营行为监管与宽松的偿付能力监管不对称。从当前保险发达国家发展趋势看,许多国家逐步放松了对保险产品和费率的监管,更侧重于偿付能力监管。

三是强调规模的力度与强调效益的力度不对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险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得出保险潜力巨大的结论,属于认识误区。中国有8亿农民,他们生活刚达温饱,哪有多余的钱买保险。定位不准确,过分强调速度、夸大潜力,强调做大,忽略做强,必然是揠苗助长,人为破坏保险生态,后果难以想象。

四是强调社会管理职能与损失补偿职能不对称。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或给付;社会管理只是一个派生职能。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保险公司以赢利为目的,如果过分强调社会管理职能而忽略基本职能,用行政的方法要求商业保险公司代替政府承担一些风险较大的业务,只会造成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影响保险生态的自然发展。

(三)外部环境的先天性缺陷,危害了保险生态的平衡和优化。

篇9

2节能设计在绿色住宅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绿色住宅概念是现代人们生活追求的基本目标,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准,对于绿色住宅我们的理解白不要仅仅的局限于对绿化面积的要求,更多的是要专注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节能是绿色住宅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节能设计是住宅更加趋向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住宅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节能设计在绿色住宅建筑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可以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节能设计有利于降低绿色住宅的能耗,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在设计之初,我们就把节能的概念贯彻到住宅建设之中,通过修建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住宅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利用沼气取暖等等各种方法,从而有效的降低传统住宅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数量,降低能耗数量,真正的做到绿色无污染。

(2)节能设计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住宅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在住宅中大量的使用太阳能、沼气及风能等各种可再生的、无尽的自然资源,我们可以有效的减少传统住宅对煤、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环节我们现在日益紧张的环境压力,真正的起到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的功效,发挥绿色住宅建筑的环保功能。

(3)节能设计有利于绿色住宅建筑新美学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要求也不再不断地提高,科技也在飞速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绿色住宅节能环保的功效,我们就必须要及一切的努力去设计更符合人们要求的节能建筑结构,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我们对住宅的建筑模式也会不断地进步,进而会促进建筑新美学的迅速发展,提升绿色住宅建筑的整体美的理念与设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

3绿色住宅建筑中节能设计的主要表现方面

绿色住宅的建筑设计不是仅仅表现在一个方面的,而是表现在设计、建筑及后期使用的方方面面,节能作为绿色住宅的一个重要标准,它在整体建筑中也表现在了住宅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各个方面上,不仅包括规划的节能,而且包括建筑施工中的节能以及建筑使用中的节能等等各个方面。具体可以解释如下:

(1)在绿色住宅规划设计之初就充分体现节能意识。在设计绿色住宅的设计图纸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对纸张等的浪费,减少不必要环节造成的各种资源的浪费,而是切实的贯彻节能的理念,缩减设计图纸的打印次数,尽可能的利用现代的电子技术,实现信息化的传播与共享,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同时在设计之中,我们要合理地对门窗体、屋顶、墙体以及建筑结构进行布局设计,尽可能的最小程度的使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最大化的实现结构的合理布局及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提高整体建筑物的整体利用效率。

篇10

“生态语言学又称语言生态学,是由生态科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语言研究领域。生态语言学着眼于语言生态和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体现了将语言系统复归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认识观”。[1]P111生态系统的正常延续发展取决于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即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的,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语言在某一限度内可以自我调节,这个限度就是“生态阈限”,超越了生态阈限、自动调节就会降低甚至消失,生态平衡就会失调,整个系统就会慢性崩溃。语言与社会具有同步共变关系,伴随全球化而至的语言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语言的“同质化”。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母语日(2月21日)前夕了全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就有2500多种语言濒危的最新信息。徐世璇女士在《濒危语言研究》一书中曾明确指出,语言的消失比生物物种的消失更加无影无踪,比物种的消失对于人类认知所造成的缺憾更加完全彻底。语言是历史的博物馆,一种语言的消失就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减少。“语言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关于如何维持和调节多语现象的历史”。[2]P292高等师范院校具有以英语为主体的外语及普通话、方言等多语共生特点,出于教师职业对语言技能的特殊需求,高师对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要求亦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学校。高师学生的语言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学习使用某种语言的有效程度,会对高师校内语言生态的平衡与和谐产生直接影响。我在对云南曲靖师范学院进行语言态度、语言生态现状调查后认为,高师学生对普通话的认同度最高,英语次之,方言最低,但英语学习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情感性让位于功利性。对强势英语的过度倚重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母语生存的空间,语言生态的不平衡现状已超出了语言可以自我调控的“生态域限”,语言生态和谐意识指导下的有效调适,有助于建构以普通话为主体的多语和谐生态环境。

一、高师语言生态现状调查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态度是指个人对某种语言或方言的价值评价和行为倾向,一般说来语言态度决定着人们学习使用某种语言的有效程度,影响着多语状态下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曲靖师范学院是一所以云南学生为主体、辐射全国各地的地方性师范学院,在英语、普通话、方言等多语并存的语言生态环境中,各种语言的处境相异甚远。普通话和英语必须分别通过国家组织的等级测试及四、六级考试,很多学校与毕业证直接挂钩,方言则呈现一种自在自为的态势。为了解曲靖师院学生的语言态度,我抽取了曲靖师范学院中文专业20052111班和数学专业20052121班101位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学生进行语言态度问卷调查,调查语种包括普通话、方言、英语三种,评价指标有好听、亲切、有用、精确、时髦、有身份六项,好听、亲切、时髦、有身份属于情感性指标,有用、精确属于功能性指标。

20052111、20052121班语言态度调查表 2010.5.28

1.普通话与方言语言态度调查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方言则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高师学生必须人人达到相应的等级要求。普通话和方言不同的语言地位难免会影响学生形成不同的语言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受调查学生对普通话“有用”、“精确”的认同度分别高达89.1%和80.2%,方言仅为15.8%和9.9%,“好听”、“亲切”普通话为64.4%和1.99%,方言为41.6%和81.2%,“时髦”、“有身份”普通话为20.8%、34.7%,方言为6.9%和8.9%。高师同学对普通话的认同度远远高于方言,都能充分认识到普通话的语言功能价值,对方言的认同项目仅仅是“亲切”,且这种“亲切”感并不意味着会与学生使用方言的积极性成正比。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虽然他们对从小就使用的母语方言感情很深,但面对毕业、就业、交流沟通等诸多实际问题,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普通话,方言运用退缩到有限的私人空间,呈现边缘化趋势。不过,高师普通话虽然极受重视,但普通话与方言各有其互不干涉的生存空间,形成互补关系。

为深入了解当前高师语言生态所置身的语言背景,2010年9月,我利用带学生在市一小实习的机会跟踪考察了一个一年级班级的语言使用状况。课堂上所有学生都使用普通话,课间有70%的学生用普通话交流,20%的学生在普通话与方言两种语码间自由转换,只有10%的学生完全讲方言。深入访谈后发现,该班学生家庭中,有70%使用方言,20%使用普通话,10%的家庭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普通话氛围,刻意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哪怕普通话很别扭。他们都支持自己的孩子讲普通话,认为方言不仅难以适应社会交际需求,而且土里土气登不了大雅之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嘲讽学说普通话的人为“土蛐蛐学金蛐蛐叫”、“本地骡子学马叫”,而今只能成为历史记忆,人们对方言母语的情感越来越淡薄。相对于方言而言,高等师范院校普及推广普通话已不再成为难事,但对方言缺乏足够的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自觉意识。

早在1958年总理就说:“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国家制定语言政策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学会国家民族的主体性语言普通话,做到推广普通话,重视方言。

2.英语语言态度调查

语言接触理论认为,弱势语言向强势语言的靠拢一般是积极的、自觉的,并非无意识。普通话和方言属于自源型语言,英语属于外源型语言。高师同学对英语的情感态度要比对普通话的情感态度单一执着得多,101位受调查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把“有用”当成英语学习的唯一选择。为深入探寻100%英语功能认同度背后的具体情况,我又专门随机走访调查了31位学生,其中有5位表示喜欢英语,11个不喜欢也不讨厌,14个不喜欢,2个超级讨厌。那些对英语不大感兴趣甚至超级讨厌的学生也不得不为考个好成绩而努力学习,他们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约为课余时间的60%。但所有受访者均认为,即使英语考试成绩再好,实际运用能力也不强。同学参加通话水平测试常常是临时抱佛脚,这也正是高师学生二乙多,二甲、一乙少之症结所在,分不在高,合格就行。

教育主管部门对英语和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厚此薄彼。高等师范院校普通话课一般只上1学期18节课,少数学校会再开一学期18节提高型的选修课,而同为公共课的英语却横跨4学期高达300多节,无形中助长了英语霸权的形成。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王登峰司长曾一阵见血地指出,英语强势成为导致汉语水平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上述情况看,高师语言生态的失衡已超出了语言可以自我调控的“生态域限”,必须注意调适好外语与母语、自然母语与社会母语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

二、多语和谐认识观

绿色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了工业革命生态失衡痛苦后的理性回归,生态平衡是当代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基本需求,跳出语言工具论的圈子,从语言生态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语言,调适好各语言间的关系,可以使超越了生态阈限的失衡语言重获新的平衡。

首先,对普通话和方言的认识要提高到母语认识的高度。海德格尔把语言视为人类的最后精神家园,丧失母语就等于丧失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基。人的母语分为自然母语和社会母语两种,自然母语是出生以来自然而然学会的语言,如方言,社会母语与社会、国家紧密相连,属于民族共同语,具有标准化特点。普通话和方言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重视社会母语普通话绝不能以牺牲自然母语方言为代价。

其次,对英语的认识要提高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全球化使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事实上的世界通用语,是我们与世界交流沟通的工具。同时,世界上几乎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都用英语记载写成,中华民族要提高综合国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与世界接轨,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及技术,也就必须学习掌握英语。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历次战争中占领者“血淋淋”的语言同化现象已不复重现,但正变形为通过经济、科技等因素进行悄无声息的“占领”。我们必须警惕霸权英语对母语的挤压同化,因为如果放弃母语进入别人的语言系统,就会进入异族的语言思维状态,失去自己民族的根脉。因而学习强势英语绝不能以牺牲民族母语为代价。

语言是人类绿色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同质化与语言多样化正是现代化进程中语言生态文明的基本诉求。高师应在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的同时尊重方言,在珍视母语的同时重视外语学习,科学处理好语言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使各种语言都有其互不干扰的生态位,形成“多语匹配”的语言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建构一个以普通话为主体的高师多语和谐语言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篇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city as the research basis points, the introduction of ecology and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related concepts in urban ecological principle as the guidance, and through the combined action of xian city Ba biota ecological system layout and the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by the analysis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of ecological goals and to establish "ecological city" idea of the ecological green space.

Keywords: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green land system; Action Ba biota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很多城市在谈及21世纪城市发展目标时,都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说明面对日趋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已经开始对人类生活居住环境问题有了高度关注。同时,在呼吁建设“生态城市”的今天,更多的城市都在加强规划和建设绿色生态规划。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建立城市绿地生态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1. 建立城市生态系统

1.1与生态城市有关的相关概念

生态,意思是指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一词最初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他把物理学中的“系统”引入生态学,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它是一种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的人类聚居区。由于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于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成为全球的认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生态城市概念产生的主要背景和原因。

1.2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布局提出

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我们应当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来进行研究。面对当今世界局面,城市必然走生态化发展的道路,而“绿地”是城市生态区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由于我国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周边林木植被也遭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健康和谐的发展。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还原组织,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它对于缓解城市压力,改善城市环境和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建立一个生态化城市,离不开对城市的创造性规划。通过对西安灞新区的研究,了解了灞生态区是西安主城区中最注重生态绿化的一个生态型城市新区,它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有的生态环境打造成了西安市最大的一块城市绿肺。在灞生态的规划中,最主要的是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把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放在其重要甚至首要的位置上,只有环境问题解决了,才可能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和促进西安市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西安灞生态区规划与建设

2.1 灞生态区生态系统规划的现状

根据西安市的总体规划及其绿地系统规划,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生态绿化系统,所以灞新区的生态化建设主要是恢复健康的生态环境,生态区绿地系统规划主要突出大水大绿的特征,全面考虑区域内环境保护和生态优化,尽可能的增加绿化量,调整绿地布局结构,完善绿地类型。

根据灞生态区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山水”地貌优势,营造灞新区绿色生态基质。灞生态区成立以来,着重建设道路和景观绿化,形成了景观优美,独具特色的绿色廊道。目前,灞生态区区域的公园、游园、林荫道、专用绿地等绿地斑块都串联起来,共同构造了灞生态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复合型生态绿地系统格局,并且在规划中同时考虑到西安及灞区深厚的文化沉淀和历史文脉的传承,来规划实现城市的绿化和美化。其景观系统结构强调公共绿地与专用绿地之间的结合,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使灞生态区绿地系统结构极具“带状生态廊、面状生态湿地公园、网状生态绿廊”三大特色。另外,生态绿地系统中绿地植物主要以乔木为主体,乔、灌、地被和水生植物相结合的形式,以改善小气候,增强城市绿叶和绿肺功能,保护和逐渐改善灞生态区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生态绿化系统,努力创建一个新的绿色西安。

2.2 灞生态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是对城市绿地的宏观整体调控和定位,只有具备了系统化的结构框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绿地问题。灞生态区在规划中强调以生态绿化为主体,以风景区绿地、各级公园绿地、组团防护绿地等为重要组成部分,以滨河湿地、周围台塬以及山地为背景,形成了自然环境与人工绿地交融,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城市绿化系统。灞生态区绿地系统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四大类,其园林绿化主要对应用品种作出科学规划和特色设计,优化城市树种结构,建立生态性植物群落,提高绿化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的机能,营造体现灞生态区特点的山、水、城现代城市绿地景观。各种植被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使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行其能,充分利用空气和阳光、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和谐有序、稳定多样的群落,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同时依据灞生态区“大水大绿”的主要特征,打造一条作为连续的生态开放空间的滨河生态廊道,它是将郊野新鲜空气引向城市的主要通道。广运潭生态景区将成为园区中部的大型主题湿地公园,也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生态公园。我们将通过对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环境再造,净化城市污染。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均有宽阔的绿化带,与滨河绿廊和防护林一起构成网状的绿化生态走廊。以上系统叠加,形成多层次、疏密有致的绿化生态体系。

3、 对灞生态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认识

回顾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史,绿地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城市规划中始终处于重要的位置。因而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中发挥的生态效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依据西安特殊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独特的城市空间格局,以及灞生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塑造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特征。对于西安灞生态区绿地系统的发展,还需要解决三轮规划中突出的一些问题。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资源环境条件,依赖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支撑能力,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紧密相连。通过借鉴日本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和发展趋势,需要以西安为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绿地系统类型划分,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借助景观生态学理论,深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突出城市绿地生态效益与历史文化价值认识,保持生态绿地系统在人居环境中德生态平衡能力。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于协调好城市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语: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规划必须把眼光放在区域或者大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应更多的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不仅仅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及发展。从而运用现代的规划建设思想,以生态为先导,和谐为发展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绿化系统。

参考文献:

[1]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

[3][日]高原荣重.城市绿地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