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

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08 14:44: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

篇1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养老院“公私合营”运营模式的可行性探究――以上海市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5月6日

我国现在正面临“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社会养老形势十分紧迫。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78亿。民办机构目前在获得少量资助的情况下自主运行、自负盈亏,即使是政府的补贴也不易拿到。还有在上海,养老机构几乎全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所谓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创办的从事非盈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非盈利性决定了养老院是个“不挣钱的行当”,而社会资本是以盈利为导向的,这就要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家的养老事业。

我国敬老院的运行现状矛盾突出,亟待积极探索出新型的敬老院运行模式。公办难进门槛高,民办太贵养老负担重,这让社会养老的刚需群体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养老资源。公办敬老院虽然是福利性机构,但他的运转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维持,在护理人员配备和硬件设施的配备方面都将给国家财政带来极大的压力而且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民办敬老院更是问题重重,虽然它有着活跃广泛的资金来源,但国家在资金、政策上对民办养老院的扶持有所欠缺,这使得民办敬老院的养老条件参差不齐。

一、敬老院“公私合营”理论构想解释与条件分析

(一)“公私合营”的理论构想分析。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性质主要是以公办、私办和私办公助为主,但这远远不能缓解社会养老的压力。“公私合营”的设想是基于对现有养老模式的整合,增加国家的养老专项投入,更多的让利给私有资本成分,让更多的社会私有资本进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扩大社会养老容量,减轻国家的养老负担,同时提高社会的养老质量。形成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私有资本增加投入,个人适量负担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模式。“公私合营”的目的也就是在于国家让利,平衡私办敬老院的利益格局,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扩大社会养老容量,以达到国家减轻财政养老负担,私有资本合理盈利,养老人群享受更多更好养老资源的三赢格局。

“公私合营”就是在国家养老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将养老事业推向市场化和产业化,让市场起基础性作用,有效调节资源的配置,而不是政府大包大揽肩负沉重的财政负担。“公私合营”的实现还需要政府在政策设计上,法律保障方面以及税负上合理规划,平衡好各方利益。

(二)上海市实现“公私合营”的条件分析

1、上海市老龄化现状。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早和最严重的地区,在1979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达到10.2%,65岁以上人口占7.15%,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在上海显得尤为突出。人口老龄化将对劳动力供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负担等诸方面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就目前上海养老模式而言是无法满足社会养老需求的,上海地方财政也负担不起这样沉重的养老压力。扩大上海的社会养老容量,改革社会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2、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充分,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经济发展活跃。上海同时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社会资本流通快速,有较好的融资环境。上海每10元GDP中,有6元是服务业创造的。上海市统计局将正式对外宣布,2012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60%的重要水平线,由此看出上海市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可以有力地支撑养老事业的发展。

上海市有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压力,但同时有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优势,基于这两个主要的因素为上海的养老体制改革和养老模式选择提供了基础。

二、上海市敬老机构发展现状

(一)上海市老年人口规模。截至2012年,上海市户籍人口1,426.93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67.32万人,占总人口的25.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5.27万人,占总人口的17.2%,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9.13万人,占总人口的11.9%。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67.03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8.2%,占总人口的4.7%,100岁及以上老人1,251人,其中男性282人,女性969人。

(二)上海市养老机构的社会容量。全市的养老机构共计631家(据2012年统计数据),其中政府办301家,社会办330家。床位数共计105,215张(其中2012年新增5,891张),比上年增加3.3%,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9%。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全市共计313家,服务人数共计1.10万人,比上年增加22.2%。社区助老服务社全市共计231个,服务人数共计27.20万人,比上年增加3.8%;其中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人数为12.60万人,比上年减少5.3%。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全市共计492个,比上年增加42个,受益人数5.40万人,比上年增加12.5%。老年活动室全市共计6,093家,使用面积达171.89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化老年活动室5,028家。据数据来看,从绝对量上来说并不少,但相对于上海市人口基数以及有养老需求的老龄人口基数来说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三)上海市养老机构发展状况分析。在全市的养老机构当中据2012年统计数据来看,社办养老机构超过了公办机构,但这两类养老机构的发展水平,甚至同类型的养老机构的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到硬件设施、服务标准、资金配套、政策配套以及区域分布和区域整体差异等诸多方面。

就公办养老机构而言,整体水平相对较好,无论是在硬件设施、服务标准还是资金、政策配套上,但公办的养老机构进入门槛较高,数量极其有限,同时政府负担较重。社办养老机构这几年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养老压力,但社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水平差异却很大,特别是在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以及政府的政策扶持上,同时在规模和区域分布及区域水平方面也极不均衡。据笔者在曹路镇政华敬老院(社办)、高行老年中心(公办)等5家养老机构进行实地抽样调查以后,发现社办和公办养老机构在硬件设施上,服务水平等方面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对振华敬老院负责人进行采访时,负责人说敬老院并不是一个赚钱的行当有一定的风险,在老年人的管理和服务上有很多现实的困难,据该负责人说,公办养老院和社办养老院收养的老人在自身身体状况,家庭背景和个人社会阶层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社办收养的多是一些条件较弱的。这个敬老院主要靠投资人的附属产业支撑,国家在政策的扶持力度上也不够,这就让大量的社会资本不愿进入这个行当。然而,对于公办的养老院来说情况就要好很多,在设施、服务和国家政策、财政支持等方面都明显好于社办养老机构。

三、上海市养老模式的选择因素分析

(一)目前的养老模式结构

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作为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抚慰的一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作为中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在社会伦理和老人意愿等方面拥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对老人的精神慰藉方面是最优的选择,老年人都希望在家庭中享受天伦之乐,能得到子女的及时照料,稳定的人际关系拓宽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选择内容。在传统意义上来讲,家庭养老无疑是老人们的第一选择。

2、社会养老。社会养老是一种老人的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主要靠社会来完成的一种养老方式。老年人的养老资金靠社会支持,例如老人的退休金,国家的社会保障,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等;生活护理主要依靠社会的养老机构,例如养老院、敬老院、托老所等,社会养老是一种集中养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中许多传统的养老客观因素在发生着改变,社会养老成为主要的养老模式之一。

3、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介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一种养老模式,它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方式,老人通常在家中居住,由社区或者国家组织服务机构包括生活、医疗、娱乐场所等方面为老人提供特定时间或者短期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是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一种有效整合。

(二)三类主要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家庭养老是一种最优的养老方式,老人在经济和生活以及精神慰藉上都能得到良好的保障,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还有中国人口的代际更替等问题,出现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421”家庭模式已成为普遍现象;再加之中国的经济发展地域不均衡问题,在东部地区人们的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较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东迁,无论是在东西部这些因素的出现,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空巢”老人现象,老人得不到及时的照料,出现了很多社会伦理问题,因此家庭养老的客观保障条件在渐渐缺失。

2、社会养老作为目前一种普遍的养老方式,在促进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有很多的不足。以上海市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资金投入不足,社会需求覆盖面较小;(2)养老机构养老成本较高,大部分老年人负担不起;(3)行业标准不一,服务水平参差不齐;(4)缺少归属感和精神慰藉。

社会养老虽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就目前中国的社会状况而言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无论是对个人、家庭和国家而言,这种养老方式要不断地发展,扩宽它的发展渠道。

3、居家养老是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一种折中,是平衡各方利弊的一种养老方式。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理想的养老方式,但其中也有一些不现实的因素,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养老成本大大增加,特别是在人力成本上。一方面居家养老并没有减轻赡养老人者的负担,也没有减轻老人的养老支出;另一方面却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就目前上海的人力成本而言一老一小的抚养成本是最高的,保姆的工资居高不下,养老护工特别是居家养老工资也较高。居家养老是一种双重成本的养老方式,对于大部分的家庭来说是不太现实的。

目前,三种主要的养老模式各有各的优缺点,但就国情和上海市的市情来看,家庭养老由于“421”的家庭现状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居家养老虽然能多方面照顾到,但大大增加了养老成本,对于个人、社区和政府而言都是一个较大的负担。所以,社会养老是一个结合国情和个体实际情况而言都要大力发展的养老模式,但扩充社会养老的社会容量,提高社会养老的服务水平,改革养老体制是一个不得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四、养老院“公私合营”体制可行性分析

(一)进一步发展社会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对于像上海这样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来说,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等养老模式的选择就好比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关系;相对来说公交运输条件较差,但却是成本较低,容量最大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对解决一个城市的公共运输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社会养老对于上海市来说就好比公交车运输,需要大力的发展。上海市的家庭结构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家庭结构多是“421”,子女在资金、时间上来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具有现实的困难,不可能大面积的普及,甚至以后还会出现一定量的丁克家庭;居家养老的成本较高普通家庭难以负担,因此社会养老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是目前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有效方式。

(二)上海市发展社会养老需要解决的问题

1、扩充社会养老机构的容量。

2、平衡好公办和私办养老机构的关系,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养老院的等级划分。

3、协调国家财政和社会私有资本在养老机构中的配比问题,增加社会私有资本在社会养老机构中的比例。

4、以政府为主导,配套好私有资本进入养老事业的软件;从制度、政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减免以及法律保障等,让私有资本进入养老事业有一个完善的投资环境。

(三)养老院“公私合营”可行性总结。针对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在结合市情、本市老龄现状和养老现状,再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投资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上海市在进行养老机构“公私合营”的探索上,有现实需要,具备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养老机构“公私合营”的探索即政府不再大包大揽,承受较大的社会养老压力和财政压力,让利给社会资本,从财政税收上,财政专项支付上,养老制度和企业准入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让养老事业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行当,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机构,最终形成国家减轻养老压力、个人适当承担、社会资本有利可图的三赢局面。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就是政府释放政策红利,只有政策才能办到,例如进行“公私合营”的有益政策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住宅规划;社区规划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趋势

人口老龄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长;二是指人口结构重心向老年人方向偏移,整个社会趋于老龄化。国际上,如果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就可以认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我国老年人的数量急剧增长,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19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为0.4亿,2000年末达到了1.3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近1.8亿,按照目前的情况推测,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4.5亿(如图1所示)。可见,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因此,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规划出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社区,妥善安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未来发展趋势

二、 老年人的行为变化特征分析

1. 生理机能方面的变化。

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老化,思维敏捷度会逐渐降低,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做事力不从心,严重的需要借助拐杖、扶手或者轮椅保持平衡;语言表达障碍,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完整、流利地表达给对方;自身协调性降低,容易磕碰或者跌倒等。以上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以后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

2.心理感知方面的变化。

人的心理活动是外界刺激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大脑的结果,没有感知觉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心理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可见,感知觉是比较初级的心理活动,却也是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也是从感知觉的渐变开始的。老年人到五六十岁之后,听觉、视觉、嗅觉以及味觉等感觉系统就开始衰退,感知能力下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敏锐度减弱,从而影响了其对周围环境中信息的接收,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失落、孤独、疑虑、抑郁、恐惧等消极的情绪和情感。

3.行为特征的变化。

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的时间分配会有很大的改变,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不再受到与工作相关的各种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活动的区域本应更大。但是,从老年人自身的角度分析,他们一方面渴望与外界有更多的交流,一方面又碍于自身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限制,不敢与人交流,因此,大多数时间他们都选择在住宅内或者社区公共活动区域度过。可见,良好的社区环境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重要前提条件。

4.社会角色的变化。

退休给老年人带来的工作角色的丧失是一项极大地改变,许多老年人在刚退休时有很强烈的不适应感,这主要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其公众角色发生了变化,即退居至社会公共活动的“二线”地位,一瞬间丧失了原来几十年形成了的工作生活习惯以及倾注于原来那个角色的全部感情,因此许多老年人常常会感到生活单调乏味,内心空虚,茫茫然不知所措。其二是由于其家庭角色的变化,退休后的老人缺失了经济来源,在家中地位骤降,从原来的“决策者”变成“依赖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年人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三、老年居住区规划的探讨

1.老年人居住现状的分析。

(1)家庭养老――家庭化模式。

家庭养老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形成的传统养老模式。中国人“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对老年人来说,生活在自己原本的家庭会比较自由,不会有陌生环境的排斥感。另一方面,家庭养老在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不需要任何社会硬件设施。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养老占据了国内养老模式的主流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养老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就显现出来,特别是随着“421”家庭的增多,青年人家庭养老负担不断加重,家庭养老的弊端日益明显化。因此,家庭养老必将逐渐向社会型养老模式过渡。

(2)机构养老――社会化模式。

机构养老,即老年人自身或者家庭交纳一定的费用,由专门的养老机构(比如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将老人集中起来,由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服务人员对老人进行全方面的照顾。与家庭养老相比,机构养老更为专业化、系统化,并且能够避免家庭养老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机构养老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是费用过高,中低收入水平的家庭负担不起,普及性不强;其次,养老机构属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跟不上老龄化的步伐,造成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屡见不鲜。因此,机构养老也不能成为养老模式的最佳选择。

(3)社区居家养老――双赢模式。

不同于以上两种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兼顾家庭与社会的养老模式,即在老年人不出社区的前提下,由社区的相关服务人员为其提供相关的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一方面体现了居家养老的中不改变老人生活环境、不割裂老人社会网络的优势,另一方面又兼具社会养老中的在不影响子女正常生活节奏前提下,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系统化服务。显然,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年龄偏大、行动不便老人的需求,并且不改变老人的生活现状,使其在自己家中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正因为如此,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渐渐受到更多老年人的青睐,成为最适合目前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的养老模式。

2.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可见,建立系统性强、功能完善、服务面广的养老体系已经成为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了确保老年人对自己的所去之处,都能够按照自身意愿毫无障碍的出入,老年居住区规划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可及性。

可及性,即包括可感知性、可到达性以及可操作性三方面的含义,是老年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最基本原则。因此,在设计中应保证老年人可以到达尽可能多的地方和建筑物,并在没有辅助设施的前提可以无障碍的接近、出入和通过。

(2)安全性。

老年居住区的服务主体是老年人,安全性是设计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功能性元素。由于自身年龄、生理、疾病等方面的原因,老年人行动不便,对环境的感知力较低,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度不高,容易发生危险。因此,需要再规划设计中予以弥补,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3)安定性。

也即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力求保持老年人所熟悉的环境,在不破坏老年人空间归属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避免使老年人产生对外界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与不适应感,保证老年人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圈。

3.老年居住区的具体规划设计。

(1)内部环境(住宅)的规划设计。

① 内部空间结构设计。

对于多代人合居的大户型,为了保证老年人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可以采取“分而不离”的小套居模式,即将原来的大套型分为两个或者三个小套型,保留公共部分(比如厨房、阳台、大客厅等),使老人与子女之间既保留生活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又便于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与日常生活的照料。

② 楼层布局。

首先,老年人行动不便,楼层宜选择中低层,以方便老年人进出。另一方面,对于不跟子女住在一起的老年人,为了便于子女对他们日常起居的照料,两代人的住所适宜采取“上下型”、“邻居型”、“对门型”布局。

③ 细节设计。

细节设计,也即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出发,着眼于细部,确保老年人住宅的可及性、安全性以及安定性。比如出入口平台、台阶踏步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以防使用过程中由于地面凹凸不平等变化造成人身事故;老年人行走的通道两侧需要设置扶手和护墙板,以帮助各类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安全通过;内部装修应采用明亮和谐的色调,以弥补老年人视觉的减弱等。

(2)外部环境(社区)的规划设计。

① 外部交往空间设计。

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目前在社区内一般布置以下两类外部交往空间:

动态开放式:也即老年人进行健身、娱乐、交流等休闲活动的空间,按照其所在位置以及服务范围又可以分为组团级、小区级以及居住区级三个等级,充分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的人口密度区域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求。

静态私密式:也即老年人寻求安静、零干扰的空间。目前主要有两种布置形式:首先是利用社区内的绿地、住宅出入口等空间,以周围的树木为遮挡物,并配备凉亭、阅报栏、桌椅等基础设施,共同组成一个安静、舒适、私密的小空间,供老年人休息、晒太阳、遛鸟等等。另一种布置形式是利用人工或者天然的景观,加上富有时代特色的雕塑等特色建筑,充分体现了地域与时代的紧密结合,以此营造出一种兼具时代感与回归感的休憩空间。

②交通环境。

随着我国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交通的发展,致使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在老年社区规划中,交通问题也逐渐成为重中之重。具体而言,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公共交通环境的设计:这里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公交,就目前情况而言,公交状况对老年人仍有许多不便之处,在规划时应注意汽车台阶的高度要适宜,公交站点的布置应尽量在老年人居住区附近等等。

步行环境设计:老年人行动不便,活动范围有限,因此就决定了他们出行大多以步行方式为主。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要避免漫长的路线,通过色彩对比、文字图案标示等手法强化空间的秩序感,以防老年人因方向感不强而迷路;路面应尽量平坦,避免较大的坡度,并且做相应的防滑处理;道路两旁设置长椅、扶手等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休息的场所。

③公共服务设施环境。

目前,老年人服务设施的建设尚未纳入城市规划中,这就造成社区老年人设施不完善、数量分布不均、质量较低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了保证老年人有一个老有所养的生活空间,在具体的社区规划中,一方面应完善供养设施、医疗保健设施、娱乐设施以及教育设施四项硬件服务设施,与此同时,规划部门也应及时调整社区公建的配套指标,尽早使老年服务设施在城市规划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街道管理部门的核心力量,动员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公共服务设施的构建与维护中去,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后期持续使用。

④绿化设计。

从某个层面而言,社区也是一个内向型的生态系统,社区内的空气、水、植被、土壤等都是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元素。因此,为了维持整个社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加强社区内的绿化设计。在具体的规划中,居住中心应保证不少于15%的集中绿地,住宅与绿地应交差布置,特别是老年社区规划中,绿化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

四、结语

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阶段,我们应及早着手,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老年人人居环境规划方案,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胡志鹏,胡惠琴.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居住区适老性规划设计的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10,(9):38-42.

[2]李梁.浅析老年人生理机能与居住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03,29(1):12

[3]姜德珍.老年人社会角色的变化与调试[J].保健医学杂志.2002,4(3):189-190.

[4]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72-74.

[5]徐涵.无障碍的老年人人居环境的实现[J].规划师.2001.17(4):91-93.

篇3

在《联合国2003年全球人口报告》中指出,人口过快增长和老龄化是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直致力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然老龄产业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并发展起来的,那么加强合作,并用开放的眼光寻求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应成为一条重要的途径。

疗养服务贸易问题的提出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的人口再生产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传统类型逐步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类型转变,由此形成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向“老年型”过渡的结果。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老龄型社会。依据联合国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便被称为“老年型”国家,我国于2000年跨入了这一行列。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有学者将我国老龄化特征概括为“二高三大”,即高速、高龄;老年人数量大,老年人扶养比大,地区差异大,真实地反映出我国老龄化的现状,同时也表明老龄化将给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将经历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和稳定的重度老龄化三个阶段。2030年到2050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而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50%。届时,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虽然老龄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就业水平,但也会造成劳动力比例下降,形成劳动力供求不足的新矛盾。加之过去人口高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终将消失,由此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下降。不仅如此,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了社会负担系数,客观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目前我国的老年扶养比为0.11左右,即大约9个多劳动年龄的人就要供养1个老人。据测算,到2050年将上升到0.4左右。如此高的社会负担系数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保障作支撑,也决定着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维继。而到2005年底,我国养老金“空账”已达八千亿。这需要大量的养老资金投入,但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提前步入老龄社会使得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与发达国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相比,我国成为世界上惟一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特征。这种状况表明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上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缺口。

老龄化也同时引发了严峻的产业结构矛盾,集中体现在与老龄人口消费需求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上,包括医疗保健、生活抚养、休闲娱乐等方面。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存在前景广阔的老龄市场,但另一方面却对老年市场多元化的需要供给不足,同时又需维系并加强老年市场的购买力。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等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养老方式的城乡差异交织在一起,使老龄化问题愈加复杂、艰巨。

上述分析指出的种种矛盾是化解老龄化危机不能回避、必须正视的问题。然而事情总有利弊的两面。因为在压力背后是开拓老龄市场和老龄产业的机遇,这必将对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确实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需要,但那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市场,要真正形成市场供求,就需要老年人具有持续且具有一定水平的购买力,从而推动老年市场供给的增加及老龄产业的发展成熟。

疗养服务贸易是指以国外人口、特别是老龄、高龄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医疗保健、旅游、休闲消费、养老托老等综合服务功能为主要内容,以创汇为主要目的的新型国际服务贸易。最早提出发展疗养服务贸易的设想是在上世纪末。然而由于发展条件和认识条件所限,并未在实践中引起重视。近年来,经济的繁荣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使得从人口、市场、产业等多重角度的综合审视具备了较为充分的条件,因而该领域的发展也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疗养服务贸易潜在的国际市场

目前跨国医疗、旅游、养老的人数不断增加,全球“医疗旅游”人数已经上升到每年数百万以上。到2010年,国际“医疗旅游”行业的年营业额将上升到400亿美元。发达国家医疗保健费用高涨,为亚洲的医疗服务公司提供了赚钱的机会。如面对日本老龄市场巨大潜力,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放远眼光,在住房、医疗、旅游等领域制定中长期计划。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已经修改了移民、税收和房地产购买的法规,以吸引富裕的外国退休者。虽然医疗旅游并非等同于疗养服务贸易,但它是疗养服务贸易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开拓这一市场的巨大前景。

从产业属性来看,疗养服务贸易属于消费者服务贸易,其不仅包括对相关服务供给能力的规定,从而对国内产业、消费结构和水平以及发展趋势有所要求,同时又需要顺应、吸引、引导外部需求以形成市场。而它也不同于一般服务贸易,需涉及自然人较长时期的跨境移动以及多方面的综合服务内容,所以需要更多的法律保障和国家之间的合作。由此来看,发展疗养服务贸易需要从供给与需求及外部条件和环境进行综合审视,其自身较强的专业特征使得除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及服务的相对价格这样的决定需求强弱的因素外,消费者对服务的评价越加困难,所承担的风险逐渐加大,因而消费服务的寻找及经验特征减弱,信任特征加强,因此对相关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发展疗养服务贸易的可行性分析

疗养服务贸易则从开放经济的视野下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途径。我国在开拓疗养服务贸易新领域中较之开发“医疗旅游”的东南亚各国,除了共同的有利环境外,更有着自身厚实的优势和基础。主要表现在:

(一)疗养保健资源是疗养服务贸易的优势和前提

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疗养保健资源的功效。这些资源涉及自然、技术以及社会人文各方面,其中以自然及技术资源为基础,以社会人文资源为依托,形成疗养资源层级、互补结构。具体而言,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疗养资源丰富,以这些资源为基础已经开发出众多旅游度假及疗养胜地,为发展疗养服务贸易奠定了基础。此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民风民俗等对疗养及形成健康、和谐的疗养环境同样重要。(二)国内外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是疗养服务贸易的关键

从服务的提供地来看,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开发疗养资源及形成配套设施和措施而言比较重要;从服务的消费群体来看,目前能够成为我国疗养服务贸易市场开拓对象的国家和地区基本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实力及消费能力不成问题,而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并为自然人流动创造条件。如同旅游市场划分等级一样,疗养客源市场依据地缘、经济实力、消费能力等标准同样可以确定需要开拓的不同等级的目标市场。显然依据我国旅游业及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形势判断,疗养客源市场的开拓具有很大的地域空间。

(三)不断增长的老龄人口是疗养服务贸易的客源基础

老龄人口无疑是疗养服务的主要对象,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家庭结构、养老托老方式的变化,为该市场的开发注入了更强的动力。统计显示,到2030年,西方7个主要工业化国家65岁以上人口将占全部人口的22%。因此,越来越多的富有的老年人选择在国外消费和养老。如西班牙,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吸纳日本的“出口”老人,积极支持国内企业在本国的疗养度假地兴办日本老人村来接待和托管日本老人,为老人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生活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赚取了可观的外汇,还引进了日本现代科学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国开发疗养服务贸易具备相关条件,并有着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价格竞争力,通过积极的应对措施,可以形成广泛而稳定的疗养服务客源市场。

(四)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合作是外部成长动因

开放经济条件与封闭状态相比,在谋求经济发展的途径、动力等方面显然具备很多优势。疗养服务贸易的开展就是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双边及多边合作,它为解决各国及各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基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旅游等方面合作的加强,在解决疗养服务贸易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上的难度会逐步降低,合作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结论

毫无疑问,依据疗养服务贸易的内涵,深入挖掘本国开展疗养服务贸易的各种资源,采取支持、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促其发展,不仅顺应了世界老龄化的趋势,充分开拓了该领域的市场,将与疗养服务相关的医疗保健、旅游住宿、养老托老等行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较长的产业链,从而对开展该服务的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发展了无烟而高利润的产业,带动了旅游保健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对于解决本国老龄化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和实践保障,因此开拓疗养服务贸易的新领域是化解老龄化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

基于对我国老龄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挑战的分析,要用开放的视野去寻求化解老龄化危机的途径,大力发展我国疗养服务贸易。而我国较之于发达国家,有着自身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来开拓更具综合性和发展前景的疗养服务贸易。这无论从财力保障,还是需求供给来看,对于解决我国不断增多的老龄人口的生存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发展疗养服务贸易的同时要清醒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困难,毕竟该领域在我国处于初始起步阶段。鉴于疗养服务贸易涉及的产业部门众多,利益关系复杂,因此需要政府与服务企业共同努力,将疗养服务贸易统一纳入老龄产业发展规划中,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引导支持,协调与疗养服务相关的旅游、医疗、保险、养老、社会保障等部门,整合疗养服务贸易涉及的各种要素资源,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区域合作,同时要重视服务标准的制定,法规的完善,创造疗养服务贸易有利的发展环境,推动该领域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拉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因之一。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235-02

引言

公共服务是一个现代社会存在的前提,没有公共服务现代社会就会混乱和僵化。正是这些公共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秩序,更加便捷,更加丰富多彩。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离不开公共服务,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种类越来越多。在我国,目前提供公共服务的还主要是政府的一些部门、事业单位和部分国有企业。虽然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也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还是以上述这些公共部门为主。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政府虽然也提供公共服务,但是他们的很多公共服务已经外包给私营组织或者一些非营利组织。我国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领域里普遍存在着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差等弊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我国的公共服务仍处于停滞状态,比较落后,已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因而,人们对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目前,公共服务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市场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主要研究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即公共服务由谁提供更富于效率。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有公共部门、私营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当然还有这三者组合在一起的多元提供公共服务。笔者将分别对各个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激励机制进行分析。

一、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激励

在我国,以政府为领导者的公共部门垄断了大多数公共服务的供给,所以这些公共部门是我国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研究他们的公共服务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的公共部门主要包括一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部分国有企业等。公共部门由于其特殊的国有垄断、公营、委托链条太长等性质,决定了公共部门具有与私人部门完全不同的激励机制。

公共部门的垄断性质导致他们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缺乏提高效率和创新的激励。垄断使公共部门缺少竞争的压力,从而导致公共部门的人员缺乏努力工作、勇于创新的动力。垄断的公共部门更容易凭借其垄断权力独占公共服务市场,且公共服务部门在提供服务时的质量和态度都不是很好,经常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近年来,全国都在讨论和关注的公共部门就是铁路部门。全国的铁路部门就是一家垄断国有企业,垄断了全国的铁路网。没有竞争压力导致铁路部门效率低下,服务差。尽管年年投入巨资扩建,但是铁路的运输能力还是不够。铁路的调度常常出现失误,甚至造成特大列车事故,如温州动车事故等,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列车经常晚点,扰乱了人们的出行计划,这即是垄断造就的低效率。当然,垄断唯一的优势是只有一个供给者,所以具有规模经济。

公共部门的公营性质导致他们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通常比较高昂。与私人企业要掏自己的腰包支付成本不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大多由公家埋单,这样不会对公共部门的从业者产生任何经济上的损失。如果一个人生产任何东西不用自己掏腰包,并且他也不能得到产出的剩余,那么他就不会有努力降低成本的激励。铁路部门拿出3.3亿元重新招标网上订票系统,最终网上订票仍然很慢。铁路部门还曾经拍过一个5分钟的宣传片,花了1 800万元,被称为天价宣传片。铁路部门连年亏损,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负债分别为1.89万亿元、2.41万亿元和2.53万亿元,负债率分别为57.44%、60.63%和61.08%。可见,这种公营性质使该行业的从业者降低成本的激励不足。

公共部门的委托链条太长,使得政府不能很好地监督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由于缺乏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很容易滋生寻租行为。公共部门之所以成本高昂可能和一部分资源被用于寻租有关。政府虽然给公共部门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但是公共部门取得了财政资源后可能并没有完全用于提供公共服务,有一部分被用于其他领域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不可能知道资金的具体用途,所以公共部门经常会出现寻租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公共部门缺乏了解人民实际需求和偏好的激励,不能及时应对需求变化,从而导致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在普遍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出现超额供给的情况。这说明,公共部门有时候不是完全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是什么,不清楚人民的真正偏好。如果公共部门不了解这些信息,他们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向很有可能是错的,也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问题的原因可能在于时代在不断地快速变化,人民的需求也在快速变化,但是公共部门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时代潮流中落伍了。公共部门的管理者也缺乏了解人们需求的激励。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提供的服务不怕没有人要。私营企业是不会提供人民不需要的服务,也不会长时间出现超额供给的情况。私营企业会更加灵活地掌握人民的需求和偏好,及时更新自己的服务,以迎合人们的需求,这样才会在竞争中取胜。因此,要使公共部门了解人民的偏好最好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

二、私营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激励

私营企业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这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私营企业提供服务的最大动机就是要盈利,要利润最大化。所以私营企业在提供公共服务时也不会改变他们的利润最大化动机,他们仍然想要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赚取利润。其实引入私营企业的目的在于引入竞争机制,而不在于私营经济就天然比公营经济更优越。如果没有竞争,私营经济可能效率也不会很高。竞争才是效率提高的不竭动力,公私经济的优劣在于有没有竞争。私营经济经常伴随着的是市场竞争,所以效率高;而公有经济经常伴随着的是垄断,所以效率低。市场经济最大的激励在于存在激烈的竞争,从而带来效率的提高。只有让私营经济进来提供公共服务,增加竞争,才会提高效率。让公私经济一起竞争提供公共服务,会比单独由公共部门提供效率更高。这里举个美国的例子。美国把原来的垄断的邮政业务市场化了。原来一家邮政垄断全国,市场化后出现DHL服务公司、联合邮包公司、联邦快递邮件服务公司等多家公司竞争,结果是服务成本大大降低,服务质量提高。这表明,公共服务部门市场化的改革能够较好地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市场化提供公共服务更有效率。

私营组织可能不能较好地兼顾公平,有时具有投机的激励。私营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时往往会因为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忽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私营企业可能会为了追求利润做一些不利于社会公平的事情。私营企业必然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更多地是考虑本身的经济利益而可能制定的价格较高,一些收入较低的人民可能负担不起这样的服务,这些人就不能分享到公共服务,不利于社会公平。

三、多元主体提供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一些学者提倡应该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中引入更多的服务主体(叶军、王文静,2012)。主要的服务主体有政府等公共部门,私营组织,非营利机构,以及他们之间的合作提供。各服务主体之间的竞争会提高整体的效率。如果公共服务单独由市场化的私营组织提供可能面临私营企业会追逐企业利益而不能达到社会公平,而单独由公共部门提供又面临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但是,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让市场化的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一起提供公共服务,这样既可以达到私营部门的高效率,又可以抑制私营部门的逐利本性,从而加强公平性。

另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一种特别值得推广的服务供给方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将一些本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外包出去,让私营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去生产,政府再购买回来,向社会公众提供。虽然政府可以购买公共服务,但不是所有的公共服务都能购买,只有一些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可以购买。根据目前一些学者的研究,可以购买的领域涉及养老、公共卫生、社区发展、教育、残疾人服务、扶贫、社区矫正、文化、城市规划、公民教育、环保、政策咨询等诸多方面。例如,上海市在居家养老、慈善救助、职业技能培训、社区发展等多方面的尝试;无锡市对公共卫生疾病防控、水资源监测、社会办养老机构、市政设施养护、环卫清扫保洁、城区绿化养护、地方剧种发展等服务的购买(苏明等,2008)。政府购买使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与提供者分开,由非公共部门生产公共服务可以提高效率,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再向公众提供,可以确保公平的实现。所以,这一供给方式可以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是一种可以大力推广的供给方式。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公共服务主体的激励角度考察了各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利弊,在考察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激励因素时指出,公共部门的垄断使公共部门缺乏竞争压力,从而缺乏应对竞争努力创新的激励。公共部门的公营性质使得他们缺少降低成本的激励。这些都导致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效率较低。私营部门追求利润最大化,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私营部门只追求效率可能忽视了公平。公私多元提供公共服务既可以增加竞争,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又由于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参与可以保证公共服务的公平。另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值得推广的供给方式。

根据本文的分析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根据公共服务的具体性质分类划分供给模式。一些公共服务可以私营提供的,最好市场化;对于一些可以实行公私多元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应该加快公私多元提供公共服务的进程。二是强调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过程。公民是公共服务的对象,他们需要什么,偏好什么质量、何种程度,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所以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要加强公民的参与程度。三是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一些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与生产者可以分离,由私营企业生产公共服务,然后由政府等公共部门购买回来,再向大众提供公共服务。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公平。

篇5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235-02

引言

公共服务是一个现代社会存在的前提,没有公共服务现代社会就会混乱和僵化。正是这些公共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秩序,更加便捷,更加丰富多彩。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离不开公共服务,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种类越来越多。在我国,目前提供公共服务的还主要是政府的一些部门、事业单位和部分国有企业。虽然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也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还是以上述这些公共部门为主。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政府虽然也提供公共服务,但是他们的很多公共服务已经外包给私营组织或者一些非营利组织。我国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领域里普遍存在着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差等弊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我国的公共服务仍处于停滞状态,比较落后,已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因而,人们对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目前,公共服务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市场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主要研究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即公共服务由谁提供更富于效率。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有公共部门、私营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当然还有这三者组合在一起的多元提供公共服务。笔者将分别对各个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激励机制进行分析。

一、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激励

在我国,以政府为领导者的公共部门垄断了大多数公共服务的供给,所以这些公共部门是我国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研究他们的公共服务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的公共部门主要包括一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部分国有企业等。公共部门由于其特殊的国有垄断、公营、委托链条太长等性质,决定了公共部门具有与私人部门完全不同的激励机制。

公共部门的垄断性质导致他们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缺乏提高效率和创新的激励。垄断使公共部门缺少竞争的压力,从而导致公共部门的人员缺乏努力工作、勇于创新的动力。垄断的公共部门更容易凭借其垄断权力独占公共服务市场,且公共服务部门在提供服务时的质量和态度都不是很好,经常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近年来,全国都在讨论和关注的公共部门就是铁路部门。全国的铁路部门就是一家垄断国有企业,垄断了全国的铁路网。没有竞争压力导致铁路部门效率低下,服务差。尽管年年投入巨资扩建,但是铁路的运输能力还是不够。铁路的调度常常出现失误,甚至造成特大列车事故,如温州动车事故等,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列车经常晚点,扰乱了人们的出行计划,这即是垄断造就的低效率。当然,垄断唯一的优势是只有一个供给者,所以具有规模经济。

公共部门的公营性质导致他们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通常比较高昂。与私人企业要掏自己的腰包支付成本不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大多由公家埋单,这样不会对公共部门的从业者产生任何经济上的损失。如果一个人生产任何东西不用自己掏腰包,并且他也不能得到产出的剩余,那么他就不会有努力降低成本的激励。铁路部门拿出3.3亿元重新招标网上订票系统,最终网上订票仍然很慢。铁路部门还曾经拍过一个5分钟的宣传片,花了1 800万元,被称为天价宣传片。铁路部门连年亏损,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负债分别为1.89万亿元、2.41万亿元和2.53万亿元,负债率分别为57.44%、60.63%和61.08%。可见,这种公营性质使该行业的从业者降低成本的激励不足。

公共部门的委托链条太长,使得政府不能很好地监督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由于缺乏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很容易滋生寻租行为。公共部门之所以成本高昂可能和一部分资源被用于寻租有关。政府虽然给公共部门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但是公共部门取得了财政资源后可能并没有完全用于提供公共服务,有一部分被用于其他领域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不可能知道资金的具体用途,所以公共部门经常会出现寻租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公共部门缺乏了解人民实际需求和偏好的激励,不能及时应对需求变化,从而导致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在普遍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出现超额供给的情况。这说明,公共部门有时候不是完全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是什么,不清楚人民的真正偏好。如果公共部门不了解这些信息,他们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向很有可能是错的,也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问题的原因可能在于时代在不断地快速变化,人民的需求也在快速变化,但是公共部门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时代潮流中落伍了。公共部门的管理者也缺乏了解人们需求的激励。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提供的服务不怕没有人要。私营企业是不会提供人民不需要的服务,也不会长时间出现超额供给的情况。私营企业会更加灵活地掌握人民的需求和偏好,及时更新自己的服务,以迎合人们的需求,这样才会在竞争中取胜。因此,要使公共部门了解人民的偏好最好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

二、私营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激励

私营企业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这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私营企业提供服务的最大动机就是要盈利,要利润最大化。所以私营企业在提供公共服务时也不会改变他们的利润最大化动机,他们仍然想要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赚取利润。其实引入私营企业的目的在于引入竞争机制,而不在于私营经济就天然比公营经济更优越。如果没有竞争,私营经济可能效率也不会很高。竞争才是效率提高的不竭动力,公私经济的优劣在于有没有竞争。私营经济经常伴随着的是市场竞争,所以效率高;而公有经济经常伴随着的是垄断,所以效率低。市场经济最大的激励在于存在激烈的竞争,从而带来效率的提高。只有让私营经济进来提供公共服务,增加竞争,才会提高效率。让公私经济一起竞争提供公共服务,会比单独由公共部门提供效率更高。这里举个美国的例子。美国把原来的垄断的邮政业务市场化了。原来一家邮政垄断全国,市场化后出现DHL服务公司、联合邮包公司、联邦快递邮件服务公司等多家公司竞争,结果是服务成本大大降低,服务质量提高。这表明,公共服务部门市场化的改革能够较好地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市场化提供公共服务更有效率。

私营组织可能不能较好地兼顾公平,有时具有投机的激励。私营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时往往会因为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忽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私营企业可能会为了追求利润做一些不利于社会公平的事情。私营企业必然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更多地是考虑本身的经济利益而可能制定的价格较高,一些收入较低的人民可能负担不起这样的服务,这些人就不能分享到公共服务,不利于社会公平。

三、多元主体提供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一些学者提倡应该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中引入更多的服务主体(叶军、王文静,2012)。主要的服务主体有政府等公共部门,私营组织,非营利机构,以及他们之间的合作提供。各服务主体之间的竞争会提高整体的效率。如果公共服务单独由市场化的私营组织提供可能面临私营企业会追逐企业利益而不能达到社会公平,而单独由公共部门提供又面临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但是,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让市场化的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一起提供公共服务,这样既可以达到私营部门的高效率,又可以抑制私营部门的逐利本性,从而加强公平性。

另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一种特别值得推广的服务供给方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将一些本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外包出去,让私营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去生产,政府再购买回来,向社会公众提供。虽然政府可以购买公共服务,但不是所有的公共服务都能购买,只有一些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可以购买。根据目前一些学者的研究,可以购买的领域涉及养老、公共卫生、社区发展、教育、残疾人服务、扶贫、社区矫正、文化、城市规划、公民教育、环保、政策咨询等诸多方面。例如,上海市在居家养老、慈善救助、职业技能培训、社区发展等多方面的尝试;无锡市对公共卫生疾病防控、水资源监测、社会办养老机构、市政设施养护、环卫清扫保洁、城区绿化养护、地方剧种发展等服务的购买(苏明等,2008)。政府购买使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与提供者分开,由非公共部门生产公共服务可以提高效率,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再向公众提供,可以确保公平的实现。所以,这一供给方式可以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是一种可以大力推广的供给方式。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公共服务主体的激励角度考察了各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利弊,在考察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激励因素时指出,公共部门的垄断使公共部门缺乏竞争压力,从而缺乏应对竞争努力创新的激励。公共部门的公营性质使得他们缺少降低成本的激励。这些都导致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效率较低。私营部门追求利润最大化,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私营部门只追求效率可能忽视了公平。公私多元提供公共服务既可以增加竞争,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又由于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参与可以保证公共服务的公平。另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值得推广的供给方式。

根据本文的分析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根据公共服务的具体性质分类划分供给模式。一些公共服务可以私营提供的,最好市场化;对于一些可以实行公私多元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应该加快公私多元提供公共服务的进程。二是强调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过程。公民是公共服务的对象,他们需要什么,偏好什么质量、何种程度,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所以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要加强公民的参与程度。三是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一些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与生产者可以分离,由私营企业生产公共服务,然后由政府等公共部门购买回来,再向大众提供公共服务。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