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温室效应的特点

温室效应的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08 14:44: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温室效应的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温室效应的特点

篇1

任何企业都如同生物有机体一样,生存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企业的营销活动不可能脱离于周围环境孤立进行,而了解和预测环境因素,将有利于提高营销活动的有效性。本文将从数字移动电视营销环境的几个构成因素入手,结合营销学中的$WOT分析理论,对移动电视的市场营销环境进行浅析。

一、数字移动电视的含义

老百姓平时所知道的数字电视实际是由彩电生产企业热炒的一个产品概念。数字电视包含的是电视节目采集、制作,信号传输、接收等整个链路的数字化,而仅信号传输角度又可分为三种方式: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移动电视其实就是地面数字电视,与传统的模拟无线广播电视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支持在移动状态下接收。

二、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

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职能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是与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容的扩大和自身各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发生影响。

三、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由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自然、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所组成。这些环境因素对移动电视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主要是以间接的形式而作用于企业的营销行为。

1、媒介自身的趋利性促使其不断地寻求新的经营增长点

在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看到新兴的数字技术推动中国广电经营的升级、发展,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广电经营不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探索新的经营突破口的战略姿态。当前的广电经营正逐渐转型,由一个已经恢复自主经营意识的个体,向一个具有自身发展逻辑和自身发展能动性的产业过渡。

2、人口因素与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关系十分密切

人是市场的主体,人口容量决定了市场规模,数字移动电视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主要包括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和车站的户外流动人口,他们大多处于无事可做的空闲状态。传统的电视针对的是在某一个地方相对“静止”的人群,而白天出行在外的人群是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的。这个群体不仅流动性大,而且随时段呈现规律性变化,为移动电视开展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有线网络资源积极推动数字电视的发展

数字化是一场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数字技术虽然只是充当了广电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营效益的技术基础和手段,但它自身的优势是对营销的有力支持。

四、数字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及优劣势分析

企业的微观环境包括企业本身、顾客、竞争者和社会公众。前面我们提到,数字移动电视从传统的“盲区”中挖出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它针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受众群体——移动人群,这就是移动电视广告营销潜力蕴涵的根本所在。

1、受众群体的流动性大

以车内受众为例,乘客们乘车去往不同的目的地,在车内停留时问各不相同,这个时间因城市规模的差异而不同。

2、受众随时段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不同时段内,乘客的人员结构呈现明显的一致性。比如说,早晨6:30到7:00,乘客以10几岁的学生为主;7:00到8:30,乘客以上班一族为主,收入水平非常近似;16:30到18:30,又以20到40岁的上班族为主。因此,不同时间段的观众结构是可控,相对稳定的。客户可以根据不同时段的不同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广告投放。

3、对受众的垄断和伴随性传播

移动电视的行动路线长而且固定,它的流动也导致电视广告能不断在特定路线上反复,从而增加了广告受众的数量和接触频牢,决定了移动电视广告的优越性,能使信息更精确、更有效的击中目标受众。但另一方面,数字移动电视传播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比在家里更多,观众的心态也更浮躁不安,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注意力,虽然关注屏幕频次高,但是单次连续观看时间短。

4、无竞争传播空间

移动电视将电视媒体从户内搬到了户外,搬到了一个低干扰的环境里,抢占了传统电视媒体无法覆盖的空间。但同时,观众也要求伴随在身边的移动电视能提供更实用,更有效更贴近的资讯。观众是媒介微观营销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媒体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或消费者。对消费者的把握,要从规模和观众需求的质与量两方面分析和了解,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考察,为特定受众服务,创造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受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五、移动电视市场营销的环境威胁和市场机会

环境威胁。环境威胁是指市场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对企业发展形成挑战,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对移动电视而言,环境威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目好坏是影响其经营的关键所在。由于乘客在车内停留时间不长,在公交车上的收视常常呈现为一种伴随性的行为,移动电视的覆盖率和渗透率相对大众多媒介而言,还是小众媒体。如果不能根据自身传播条件及特色来生产节目,将很难维持市场优势。要把握目标受众,移动电视应该按营销学的思路来组织和设计自身的传播产品,有效吸纳受众注意力,使观众获得满意的心理报酬,从而更有利于营销活动的开展。

第二,技术层面的问题对收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音量的大小,人声与车声的嘈杂程度,乘客的密集程度,人群的流动性,移动电视图象信号的接收情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电视的传播效果。

第三,模式是运营中实际的问题。在模拟电视经营模式当中,主要是媒介、广告公司、客户之间的三角游戏。作为广告经营的重要依据,数字移动电视收视效果检测机制的建立速度远远落后于技术和节目的发展。此外,数字移动电视该如何赢利,依据什么样的价格体系,什么样的成本核算才能赢利,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开拓用户市场等问题,仍具备一定挑战性。

市场机会。市场机会是指对企业营销活动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企业拥有竞争优势。

第一,媒介产品的质量是根据受众满意来定义的,数字移动电视可提供的实用性信息包括:时政新闻、交通路况、出行气象、车位引导、消费资讯、商场促销等,这些信息看似平常,传统电视媒体也可以提供,但因为移动电视在户外实时传播的媒介先天优势,使这些信息具有更大的实用性,也使用广告的传播更有效,人们可以根据实时交通路况选择出行路线,可以根据消费资讯改变吃饭的地点,可以根据商场的促销信息决定逛街的去向等等。

第二,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视已经实现了在手机终端梦想成真,实现了面对面的商业传播。所谓“得终端者得天下”,拨开趋同认识的雾障,彰显自己的个性才能赢得市场。

篇2

既然是短消息,“短”自然是最鲜明的特征。短小精悍、节奏明快,在1分30秒的时长限制下,不可能用一个几十秒甚至几分钟的长镜头将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完全展现在观众面前,静静地等着新闻事件一点点地发展。那么如何将一个新闻事件说清楚,就需要进行影像的选择与重组,而非原封不动地呈现。影像是对人的肉眼功能的超越,是“选择的艺术”,影像的节奏比生活的节奏更凝练、更集中。摄影机的镜头不仅仅表现了空间上的延展,更重要的是时间上的变化,时间在镜头中具有压缩与膨胀、加速与减速的能力,蒙太奇通过接合、删减及错接而得以成为画面叙述的重要手段。

用蒙太奇对新闻事件进行重述的方式在电视新闻短消息中俯拾皆是。在时政新闻中,国事会晤是重要内容,由于国事会晤通常持续时间较长,除了全程直播之外,往往在新闻中采用蒙太奇手法对其进行叙述。例如,朝鲜劳动党总书记2011年5月20日至26日应胡主席邀请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并对吉林、江苏等省市进行考察。像这种时间跨度和地域跨度都比较大的重要事件,在电视新闻短消息中往往只用几个画面来进行表述,如与胡主席握手、双方会晤发言、宴请,在其他省市考察片段的截取等,充分显示了蒙太奇叙事对于现实时间的浓缩能力。当然,新闻毕竟讲求真实客观性,蒙太奇将一些不连续的镜头进行重新连接时体现了一定的主观性,没有长镜头客观,所以用影像语言来叙述事件的时候要秉承真实客观的态度和思想。此外,还需讲究影像的逻辑,镜头不能乱接。例如,2012年5月2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发了一条福建莆田村民无意间捕到150岁的绿海龟并放生的过程,镜头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先交代捕捞过程,再交代上报边防所的过程,最后交代放生过程。虽然每个部分都只有短短几个镜头,但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来组接,没有乱了影像的章法。

镜头样态表达客观真实

固定镜头是摄像机在机位不变、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不变的状态下拍出的画面,它的稳定性常常给人带来静观其变的感觉,因而被认为主观色彩较少,更富于客观性,常常被用于电视新闻当中。那么与之相对的运动镜头到底适不适合用于电视新闻中?其实在现实拍摄中,推、拉、摇、移等方式都是存在的,在电视新闻短消息中摇镜头和推拉镜头也屡见不鲜。单拿推镜头来说,从新闻客观性的角度来看,其主观色彩比较重。例如在电视新闻中,为了渲染和煽情的需要,常常会在受灾者流泪的时候推出特写。特写是一种表现细节的景别,能够将被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的局部进行放大,强化了画面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苏牧在《荣誉》一书中提出景别的主观性,称在诸多的视听元素中,“没有比景别再主观的东西了”。景别集中体现了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在较小的景别中创作者是“叫”欣赏者看什么,体现的是一种创作者居高临下的主观态度。而在较大的景别中,则是“随”欣赏者看什么,体现了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虽然特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景别,但为了表现细节的需要,不能在新闻中完全被排斥,只是“推”特写的过程就显得过于主观了,特别是急推,有一种强迫观众注意被摄主体的作用,因此在新闻中应当少用。

从景别的角度来说,要求拍摄电视新闻时景别能够精确到位,准确交代新闻要素。从构图角度来说,新闻镜头的构图要客观真实,不能盲目夸大,毕竟新闻镜头不同于艺术镜头,不能过于主观和宣泄个人主观情感,否则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新闻事件。

摄影是光的艺术,光线是影视画面最基本的形式要素。新闻画面不同于艺术画面,对光线的运用要求也不同。基于新闻客观真实性的需要,新闻画面不许任何的人为艺术加工和虚构,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光线的使用,适当地进行人工照明有时反而有助于正确还原色彩,表现新闻的真实现场。但是,这种应用要结合具体的新闻现场环境,能不用的地方尽量不用,一般最好采用自然光,而不能像艺术镜头那样夸张地进行视觉的渲染,否则会影响新闻特性,破坏新闻的真实性。例如,在表现人们对汶川地震逝去生命的追悼时,在现场不可避免地会有手捧蜡烛默哀的环节,此时光线必定不利于拍摄,但如果进行人工补光的话,显然破坏了现场的气氛,不利于真实展现新闻现场的情形。

手法得当扩大信息量

传递信息是新闻最基本的职能,短消息肩负着快速、大量传递信息、告知受众的任务。因此,有效信息量的多少是评价一则短消息的可视性和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如何度量一则新闻的信息量可以通过冗余度来衡量,即在任何一条新闻中,冗余量与信息量是互为消长的。因此,如何扩大新闻的信息量,在于恰到好处地减少冗余。通过影像来表现,一是在于多用短镜头,二是在于大景深大景别。

镜头可以分为“长镜头”和“短镜头”,4秒以内的称为“短镜头”,超过4秒的即为“长镜头”。短镜头在消息新闻中占很大的比重,通过快速切换的短镜头,一方面可以让观众感觉到新闻事件进展的节奏,另一方面镜头编辑得越短,镜头的数量就越多,整个新闻的画面就越丰富,向观众传递的信息也就越多。

影像的表意作用通常可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在新闻中更多的是凸显其写实的作用,多提供说明性信息,满足观众的知情权。从景别的角度来说,远景、全景这些大景别有助于交代新闻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表现了一个信息相对全面的空间关系;从景深的角度来看,大景深更有利于增加新闻的信息含量。例如,在介绍东风汽车生产经验的新闻中,采访对象的出场选择在生产车间中,前景是采访对象,背景是忙碌的工作场景,观众可以在听采访对象同期声的过程中,通过背景清晰地观察到该公司的生产情形。大景深的使用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否则虚化的背景将造成信息的衰减。

过程记录强化亮点

观众每天都要接触无数条的新闻消息,如何使自己的消息脱颖而出,形成记忆点,除了依托于新闻事件本身的特质之外,在影像表达上则应当多采用过程性记录,少用状态性镜头。状态性镜头即碎片化、图片化的镜头,往往通过解说来介绍新闻事实,再“贴”相关画面来表现,体现的仍然是一种文字思维而非电视思维或影像思维。这样做出来的新闻,其画面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难以形成体验。过程性记录主要是在诉求一种叙事,通过一小段相对连贯、完整的过程使观众形成切身体验和经历性,从而形成记忆点。

在获奖新闻《小金飞:勇向总理进一言》中,就使用了这样一段过程性记录。温州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台风灾害后不久,总理到温州乐清视察。到龙西中学前时,一个叫小金飞的女生离温总理只有两三米远,她在人群中挤向总理,记者发现了她,并在其身后进行了跟拍。小金飞挤到总理面前鼓起勇气说:“总理,我想向您反映一个问题。”温总理连忙伸出手,亲切地把她拉上来,和自己站在一个台阶上,亲切地说,“你讲。”小金飞站在总理面前说:“陈家坑、兰田村附近山体也出现了裂缝,给住在附近的村民带来危险,希望总理关心。”总理问,“你叫什么?”小金飞答,“我叫叶金飞,乐清三中高三学生。”总理说,“小叶,我答应你,你反映的情况一定会得到落实”……

这样一段内容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就在于它的过程性叙述,通过一个相对较长的镜头跟拍,为观众提供了一段完整连贯的真实生动的现场同期声和画面。同样在获奖短消息《万吨巨轮下水 浪卷员工入江》《听证会上的惊人一“抛”》都是将最精彩的片段进行了过程性呈现。而《北京二环路竣工》《首都机场高速单向收费鲜为人知》等新闻消息中,则是通过对记者亲身体验的过程进行记录,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增添了生动性和现场性,形成了新闻的记忆点。

篇3

严峻问题

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全球最严峻的环境问题。由于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森林被破坏,导致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里昂等气体的排放增加,使地球气温上升。现已证明,全球变暖趋势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相一致的。与此同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又不谋而合地从中作乱,更加重变暖的程度。另一个说法是,地球是个开放的系统,自然因素在气候变化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如太阳黑子相对数近年来呈现增加的趋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在缩短,与太阳的距离正在拉近。

不管是什么样的说法,温室效应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最近美国出版《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讨论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有一点可以肯定,气候总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进而影响社会发展。气候的变化也会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后果:影响全球生态系统,使一些物种无法适应气候变化而消失;影响水文、水资源、农业生产,如虫害、干旱、洪涝导致农业减产;气候变化使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海岸地区遭受海浪和风暴袭击。气候变化还可给经营活动带来冲击,使一些企业受损,如生产御寒商品的企业濒临破产,同时也带来新的商机和产业形态。除此之外,温室效应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将给人类健康带来更为广泛、严重,甚至灾难性的后果,这些都是人类难以接受的“礼物”。

“礼物”清单

1.热致疾患。这是温室效应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在急性热致疾患中,最常见最严重的是中暑。年老体弱的老人、婴幼儿最容易发生中暑,中青年也可因在高热环境活动过多而中暑。有人错误地认为,由于空调等降温设施的普及,中暑将不会发生。事实上,当人体热适应机制减弱时,如遇热浪突然袭击,中暑很容易发生。当然,温室效应也可使痱子、头痛、失眠、高血压、减退、障碍、心肌损害、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肾结石等发生增多。

2.传染性疾病。冬天的严寒是一位“冷面杀手”,使诸多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遇到暖冬,该被冻死的没死,本没有繁殖力的仍进行了繁殖,使病毒、细菌和携带它们的蚊蝇、老鼠等数量增加,密度增大,这使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增。温室效应所伴随的环境污染加重,含有病原体的污染颗粒物随风漂游,可加速疾病的传播。与温室效应有关的特大洪水,又使深藏的病原体显露出来,随着洪水流向不同地方。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必将导致流感、出血热等传染病增加,或导致新的传染病出现。

3.其他“礼物”。温室效应所致的气候变化,其特点是气温变化大,时冷时热,持续高热或高寒,可使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等疾患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适宜温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长和发育必然产生一定影响。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温室效应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的生活空间将大大缩小或被剥夺。

全球总动员

篇4

摘要:城市的工业发展程度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评价指标,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要承受着由于过度的能源消耗和快速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其中气候的变化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温室效应”是目前受到严重污染的城市普遍存在的,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就要从科学的角度将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查找出来,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减缓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将温室效应对城市的损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 :城市进化程度;温室效应;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15)01-0046-06

城市记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每一座城市都经历过繁荣,其繁荣是因为处于最佳的地理位置,占据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城市进化的过程,书写城市历史的过程。从城市初建,到走向没落,只要我们翻开书写城市历史的篇章,就会从中寻找到城市所经历的各种故事,与人类的文明进程并肩而行,相互照应。这就意味着,寻找城市的足迹,也就是在从人类文明的视角审视城市进化的脚步。城市在发展着,发展的过程也是进化的过程。城市遵循着“扬弃”的进化规律,将适合于自然发展规律的部分保存了下来,而妨碍城市前行的元素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人类乃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不仅能够很好地适应自然规律生产,更重要的是人类能够改造自然,以改善生活质量。城市的现代化就是人类的创造,堪称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是,过度的自然资源耗费,以及向自然环境中所释放的各种污染物,已经严重地干扰了生态环境,同时对人类的生活也造成了威胁。

城市的温室效应就是城市进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副作用,也是人类文明中的“阴暗角落”。从城市进化的角度研究温室效应已成为目前诸多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

1温室效应

1.1温室效应的概念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所以通常又被称为“花房效应”。人类经历了工业革命后,导致了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被大量地排入到大气中去,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随着大气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就使地球表面与低层大气的温度不断地增高。这种“温室效应”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大棚有相似之处。当太阳向地球表面照射的时候,就会有太阳短波辐射随着光线被放射了出来,而大气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这种太阳短波辐射达到地面。但是,如果整个地球表面出现了温室效应,由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也同时被大气所吸收。

从城市进化的角度理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工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加之城市人口的短时间剧增,导致大量的自然资源消耗而无法在短期内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原有的自然规律失衡,而资源耗费还在持续着,就导致了一系列温室效应凸显出来。此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温室效应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不采取行动制止,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危害。

1.2关注温室效应,提高城市生态保护意识

多年以来,全球的温室效应就备受关注。但是,一旦付诸到行动,就会涉及到低消耗、控制消耗,而没有寻找到一个具有成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自然环境保持在可以自我循环的状态。可是,对于已经被破坏掉的生态环境如何才能够对其加以恢复,还有待使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要恢复原有的城市自然生态,控制消耗,倡导低消耗,是生态环境保护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其目的是将遭到破坏的城市生态环境重新恢复并实现新的平衡。做好“保护”是首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让生态平衡的状态循环下去。以此为前提,让城市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地发展。这才是真正地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缓解,但是,日益严重的趋势还在继续着。现在,几乎有一点环境保护常识的人都已经意识到,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如何才能够在保证人类消耗的前提条件下,让温室气体少量排放的同时,又能够遏制住全球变暖的趋势,避免未来自然灾害的发生,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一个攻坚难题。

绿化城市成为了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上空大气质量的关键,当然也是人类目前所能够想到的一个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更重要的是,采用绿化的措施,主要在于树木具有很高的成活率,而且繁衍比较快。根据环境特征保护好城市中易于生长的树木,还可以因地制宜地栽种各种树木。伴随着树木成长的各种植被以及微生物繁殖出来,这些都是对生态环境不断自主完善的过程。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自然生态实现良好循环状态的地方。在推进人文社会历史文化的同时,也通过植物的自然生长实现了城市的进化。

1.3关注自然灾害,认识温室效应的危害

基于近些年来各种灾害性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得不让人们逐步地认识到自己存在于自然中,就要对自然现象负责的道理。人类应该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贪婪满足了自己贪欲的同时,也在为向自然的大量索取而付出代价。虽然我们所能够了解到的都是大型的自然灾害,如龙卷风、海啸、火山喷发等等,都属于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在承受这些灾害所带来的痛苦的同时,事实上自己却是间接的罪魁祸首。

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发生,与人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同时,让地球上的气候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变化。厄尔尼诺现象由于地球温室效应逐渐变得更加猖獗起来。针对厄尔尼诺现象,有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人类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财富,同时,又在为自己制造着更大的灾难。也就是说,人类是厄尔尼诺现象频繁的推动者。

所谓的“频繁的推动者”,就是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地球本身的原因。从一些科学数据显示,在20世纪的50年代以前,地球的自转的平均速度几乎是在每10年变化一次,可是,在50年代以后,这个规律就被打破了,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一些周期性的变化频率出现了加速现象。它已经不再遵循过去那样的运转规律,而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球自转的平均加速度平均每4年到5年就会出现一次波动。也就是说,地球自转的变化周期已经由10年缩短到了4年至5年的时间,变化的频率加快导致了地球上出现了一系列令人难以预料的自然现象发生。

1.4实施城市生态保护,抵御温室效应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要消耗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但是如果消耗的程度不超越到自然资源自我恢复的程度,就说明人类的消耗是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的。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地增多,城市中有效的各项资源耗费连年递增,同时还没有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弥补所耗费的资源。随着城市上空中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就会日益加重,这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也是城市进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最为令人担忧的问题。目前普遍倡导城市居民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为城市的自然恢复留有余地,同时,还不断地将一些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起来,以促进城市自然生态的平衡。

《京都议定书》的审议通过,说明了有关部门对环境生态保护意识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加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植被的恢复以及保护,就已经认可了森林会对减缓气候变暖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人类生存的角度而言,城市中的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也应该被列入到保护范畴。但是如果城市资源所消耗的程度已经远远地超越到自然资源自我恢复的程度,就意味着城市居民所消耗的资源超出了维持城市进化的合理的范围。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地增多,城市各项资源的耗费连年递增,与此同时,还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弥补。此时,城市居民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减少自然消耗的同时,要不断地将一些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好。否则,随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就会日益加重。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最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也许在常人看来,维护城市进化过程中,实施城市生态保护就是采取多种绿化。实际并非如此,城市生态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它需要遵循生态保护规划,而同时还要具有城市发展的前瞻性。此外,生态保护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少则几年的时间,多则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城市生态保护关乎到城市的进化,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效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态保护所涵盖的问题极其广泛,并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地理特点以及城市人文理念等等各种因素来定位如何来治理城市的生态环境以获得显著的成效。但是,根据生态功能以及生态敏感区域的分布特点,可以总结出一些主导生态的功能,比如土壤、水源、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蓄洪防风固沙,这些都属于是自然环境保护。还有一些是人类的生活区域,这就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状况,并将其纳入到优先考虑的范围。

2改善城市温室效应的建议

2.1建立绿色基础设施

科技的发展,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出现了“生态足迹”的概念。从概念本身而言,“生态足迹”是用每个人平均所需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来衡量并表示人类所消耗地球资源的量。这个概念的提出,从侧面在提示人类,生态保护已经被列入到了科学研究的领域,而“生态足迹”,就是衡量人类资源消耗量的一种标准。人类所生活的城市空间就是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正在通过高科技的工具和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高产低消耗的新产品,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绿色基础设施”就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的一些城市每到干旱季节,就会受到气候的影响而刮起沙尘暴。沙尘暴是受到空气不稳定时热力条件下形成的。沙尘暴很容易发生的环境条件,是低层空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下,受到对流的影响而使沙尘卷扬得很高。当然,如果低层空气相对比较稳定,就不会将沙尘卷扬得很高,此时,就不容易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善沙尘暴的污染程度,一些城市采用了种植植物的方法,可以将气流与沙尘之间的传递减少,以分散地面上的风动量,并阻止土壤、沙尘等的运动。沙尘暴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这些由于人口膨胀而导致的负面效应有着一定的关系。作为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由于风与沙的相互作用,导致灾害性天气现象形成。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抑制沙尘暴的一种措施,在城市建设中绿化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会让城市的环境更为理想。

有效解决城市中的污染问题,建立绿色基础设施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的“绿色基础设施”,就是指由各种敞开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绿色空间网络,使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要素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城市中,充分地发挥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可以自然地管理暴雨,调控自身所需,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索取资源,杜绝浪费。这些具备自动功能的网络系统,不但可以节约城市管理成本,而且还可以改善水的质量,减少洪水的危害。“绿色基础设施”所模仿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其中的系统和元素都发挥着类似于自然过程与功能的作用。所以,其在本质上是城市系统所依赖的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整体性的“绿地结构”,其中包括植被、土地和水体所产生的水系和微气候系统。在城市中,林地、开放空间、草地与公园以及河流廊道等,是“绿色基础设施”中最常见的内容。可以说,这里已经被设计成了具有渗水性地表和能够支持植物生长的土壤的场地。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空气质量、水质、微气候以及管理能量资源等功能可以得到自动的调节,这些自然及人工系统和元素组成的基础设施在城市中充分地发挥着调节的作用。

2.2建立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当城市中的居民在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享受城市生活的时候,也面临着城市中科学技术带来的弊端。大量自然资源耗费导致温室效应,造成城市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都已经成为了高科技的副产品。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些城市不良状况导致的居民焦躁不安,社会矛盾突出加剧,安全隐患频频出现,从而制约了城市的进化发展。如何让城市中的居民与环境和谐相处,这就是解决温室效应,打造智慧城市的基本目的,带给城市居民未来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望。建立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了一种必然,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繁荣经济,智慧城市成为了一个发展主题。

一位知识系统专家在其所著《知识城市》中提出了自己对知识城市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知识城市是那些通过研发,技术,智慧创造新产值来推动经济的城市。由此可见,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发展主题,要发展成为智慧城市,需要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因为智慧城市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及科学的治理城市,才能够使城市趋于合理的发展。以新的技术作为强大的驱动力,在城市科学的指导下,并结合城市的区位优势,实现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目的。

目前,对于智慧城市的界定,还有很多理解上的偏差,认为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运转城市,就是智慧城市的表现。一些城市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应用高科技的传感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和提升城市化建设,可是,这也不过是构成智慧城市所需要的少部分元素。智慧城市,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机制汇聚智慧、发挥智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具体来讲,智慧城市是一种根据现代的高科技发展水平而设计的,面向未来发展的全新的城市形态。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产业发展、新的社会管理等模式,都是建立在新的城市理念基础之上的。利用城市中所具备的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发达的信息通信产业,领先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还有一些快捷的电信业务以及优良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等,都是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的先进技术。

城市要实行科学的发展规划,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在城市中汇聚更多的人才,建立更好的意见表达机制,城市才能够合理地发展。此外,智慧城市还有很多种的核心技术,这要根据城市的基础及发展目标而定。智慧城市是建立在知识城市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说知识城市是一个有目的地鼓励培育知识的城市,那么,通过在战略上执行一项有目的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提升创造力,来推动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智慧城市不是单纯的数字城市的简单升级,而是建立在城市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以民生需求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通过网络化管理,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将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基础环境以及与城市中的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通过多方位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进行实时处理和充分利用,使城市的治理与运营更为简捷、高效、灵活。创新技术的应用与安全、环保的服务模式,让现代城市更安全、健康地向未来发展。

2.3丰富城市的内涵

城市因为有内容,才会发展;城市要有内涵,才能够进化。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丰富城市的内涵,打造宜居城市,建立在城市经济繁荣的基础之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作为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城市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在城市中,经济要素高度聚集,为宜居城市的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了保证。城市本身只有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潜力发展空间,才能够解决城市中的其他相关的问题。如城市中的居民就业问题,是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城市居民就业匮乏,那么,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无法被很好地带动起来,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城市的工业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

城市的进化程度要以公共安全度作为衡量指标。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被称之为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的内容包含有很多,如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公众出行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建筑安全等等。城市中,为了提高居民对于各种安全行为的意识,就需要使用公共安全标志来规范每个人的安全行为。

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能力。对于一些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雪崩;对于疾病防御方面的灾害,如瘟疫,各种流行病;人为的灾害,如暴乱、示威游行、恐怖袭击等各种突发的事件。如何防御和及时调度、应急处理,成为了城市安全的重要指标,也是考验城市确保居民的生命和个人以及公共财产安全的能力依据。其中的自然灾害,就是温室效应的直接反应,而各种人为灾害则是温室效应作用下对人的间接危害。人的生理健康状况以及思维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恶劣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导致自制力不够而造成各种突发事件。作为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一,城市安全度提升,才能够实现城市安全感,才能够让城市中的居民安居乐业。

另外,城市社会的安全,也是构成宜居城市最关键的因素。如果一座城市中,社会秩序令人堪忧,不但妨碍了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也会给城市中居住的市民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如果城市缺乏安全感,会使居民整日惶惶不安地生活。

城市,作为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要成为宜居城市,就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自然条件。城市中要空气清新,道路清洁、水源充足而洁净。另一方面是人文条件。对于城市中的居民来讲,城市就是自己的家园,自己是城市的主人。城市中具有一个人性化的环境,到处都充满了人情味,才能让人有一种归属感。

人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在物质文明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精神文明的创造力,同时,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也建立了起来。创造一座宜居城市,有3点重要的因素是缺一不可的,除了城市的绿化和生态环境是“生态宜居”的基础和前提以外,社会人文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安全稳定,生态功能健全,设施结构完善,至少要将人类给城市带来的环境污染限制到可以实现环境的自我调节和净化功能,这才是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

2.4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

城市的温室效应治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城市本身,而要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宏观角度审视问题,并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生命显得格外的短暂。这就需要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具有远见性,将生态保护意识推广到宏观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想到自然生态保护其实是在为地球的未来发展而努力,那么我们的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园。

环保主义者和生态学家以及一些环境系统分析人员,都在为地球的生态环境而努力。他们在研究地球资源的同时,也在倡导人类要为地球的未来发展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与此同时,他们也提醒人们,自然生态的未来发展趋势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的未来。如果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依然没有节制,那么人类在未来将付出严重代价。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努力以积极的方式来减缓资源枯竭大灾难的到来。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持自然资源以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而且生物的良性循环也会给人类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利益。而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大自然再造资源的速度。可想而知,在地球上所生存的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不断地被压缩。所以,生态保护的前提是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特别是要以不侵害到野生生物的生存空间,让生物在为人类所利用的同时,还可以自我恢复为底线,以实现地球生物物种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进化与人类的发展相协同,才能够促进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可持续性。然而,目前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巨大。城市是物质的家园,也是精神的归宿。只有居民安居乐业,才能够有闲暇享受现代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已经集中化了的城市,实质上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由于温室效应而导致的城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加之公共设施以及人口过于密化,导致了城市变得比较脆弱起来,任何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城市的瘫痪。那么,就要积极打造宜居城市,让城市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更符合人类生存的需求。作为城市的主体,城市居民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虽然人类的文明,对城市的生态平衡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资源过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城市的自然资源的耗费量不断地加大。造成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速度加快。社会的和谐稳定,依赖于宜居城市的塑造,并以此为前提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拯救城市已经失去的自然物质,减缓温室效应。此外,温室效应不仅是城市问题,更是整个地球的问题。人类已经开始发起拯救地球的行动,抵制温室效应。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已经明显见效,从各种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自然变化中,就能够体会到人类正在为自然的生态平衡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有义务让地球的未来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张雯娴.计算机建模及其在空气质量模拟和预测中的应用[J].环境科技,2012,25(5):73-77.

2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5.

3严书翰.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夏显泽.“天人合一”:儒家关于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9-22.

5克雷思迪安·阿瑟.温室效应的历史回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6):213-218.

6程东来,钟学斌.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6):86-88.

篇5

关键词:

全球变暖; 辐射换热; 滞后现象

中图分类号:TM 124 文献标志码:A

Analysis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hysteresis of global warming

HUANG Xiao-huang1, CUI Guo-min1, ZHANG Zhi-qin1, HUA Ze-zhao1, XU Jia-liang2

(1.Institute of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China; 2.Shanghai Meteorological Bureau,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

The greenhouse gases generated by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es can result in the global warming.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discharge of industrial waste gases, the global warming has a certain lag on time.Through an analysis of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in the heat balance system of the earth, the atmosphere and the sun, a 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The main reasons of changes in the earth’s temperature and the hysteresis of global warming were analyzed by this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 excessive discharge of industrial greenhouse gases can increase the atmospheric absorption of earth’s radiation an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earth’s temperature.At the same time, the increase of solar radiation energy can raise the absorp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atmosphere to the solar radiation and makes the earth temperature to rise.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arth’s temperature rising phenomenon caused by human factors in recent year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earth temperature change trend was predic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linear increase i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greenhouse gase CO2.

Key words:

global warming;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hysteresis phenomena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报告[1]表明,工业革命百年以来,全球温度平均升高了0.74±0.18℃.其产生的根源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浓度大幅提高的结果[2-3].地球上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H2O、CO2、CH4、N2O、O3以及氟氯烃等.其中水蒸气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温室气体,但是由于其产生并非人为造成的,因此一般在探讨气候变暖时都不予考虑.而其它的温室气体,其浓度的变化都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是造成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目前,由于全球变暖的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由其产生的气候和环境问题也已经逐渐显现,因此,正确预测温室气体浓度及其产生的地球变暖,并据此给出人类排放的控制时间表,是目前解决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首要问题.鉴于此,气象学家采用多种气候模型预测了地球未来的温度趋势,几乎都得到了令人不安的结果: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CO2的排放,到2100年地球表面温度可能再升高1.1~6.4℃.这将导致灾难性结果[1,4-5].

但是,尽管各种预测模型都得到了地球未来将升温的结论,然而各种结果的差异却很大.虽然最终的1.1~6.4℃的升温都是不可接受的,但是预测结果差异也表明这些模型的不确定性.同时在具体数值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例如,比较文献[6]和文献[7]可以看出,有些项目的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大气层向地面的辐射能量、地球表面向外的辐射能量分别相差9 W·m-2、7 W·m-2.这些都会影响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而使得预测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是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内在机理的不确定性使然.从上述分析来看,一种准确严密的预测模型需依赖于对地球、大气、太阳构成的系统的准确数学建模,才能揭示温室效应产生的全球变暖的阶段性以及最终结果.

鉴于此,本文通过能量守恒原理分析地球、大气、太阳三者热平衡体系的能量平衡关系,基于自动控制理论建立地球及其大气的动态数学模型,考察造成地球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代价和滞后现象,据此揭示地球升温过程的本质和过程特点.

1 地球及其大气升温的动态数学模型

近年来,由于工业排放的作用,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其中以CO2、CH4和N2O的增加最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工业排放量大,并且三者都具有很长的自然滞留时间的缘故.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无疑将导致大气对于地球辐射温室效应的增强,并且最终导致地球温度的升高.为了考察地球温度随着不同的温室效应变化(由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决定)的规律,以地球和大气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温度变化的动态模型.忽略地球表面水蒸气蒸发潜热以及对流换热作用,地球本体得到的能量包括太阳辐射吸收部分以及温室效应造成的大气逆辐射部分,发射的能量是基于自身平均温度的黑体发射力;而对于大气来说,其能量平衡则是太阳辐射以及地球辐射能量的吸收等于其自身的发射.

根据地球及其大气能量收支关系,如果达到平衡,则有

式中,Qout为最终由地球大气系统向外太空辐射的总能量;Qnet,earth,out、Qnet,atm,out分别为地球辐射穿过大气进入太空的能量和大气辐射进入太空的部分,具有如下能量平衡关系

式中,Qearth,emit为地球本身的辐射能量; Qgreenhouse effect为由于大气温室效应吸收的能量; Qatm,emit为大气的辐射能量; Qatmsun,a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量; Qearth,emit为地球本身发射能量; Qearthsun,a为地球吸收太阳辐射能量; Qearthatm,a为地球吸收大气辐射能量.

当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能量维持上述平衡关系.但是一旦某一能量发生变化(一般都来自于发射体的温度变化),这种平衡就将被破坏,从而带来地球或者大气温度的变化,并通过改变其辐射量来平衡热量的变化.

总的来说,地球表面温度Tearth的变化与大气温度Tatm的变化存在以下关系

式中,ΔTearth为地球的温升;ΔTatm为大气的温升;A为常数.

从式(3)可以看出,地球表面的温升与大气的温升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但是存在一定的正比例关系.这里,以“持续升温”模型,得到在外部强迫作用下地球温度升高的动态数学模型为

式中,Qatm,emit为大气温度的函数,表示为f′(Tatm).

由式(6)、式(7)构成了地球表面和大气温度变化的动态方程组,其中Tearth和Tatm为未知量,两者存在着强烈的耦合效应.根据式(6)、式(7),可以揭示地球表面升温的两个主要原因:

(1) αatm-earth提高,此时大气对地球发射的红外辐射的吸收增加,导致更为强烈的温室效应,从而将使地球温度升高.而导致αatm-earth升高的直接作用就是工业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因此这一作用是地球升温的内因;

(2) 地球和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Qsun,a提高,其包括地球和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增加.从式(6)和式(7)中可以看出,当太阳辐射增加以后,地球和大气温度都将受到影响.这一作用一般与太阳的活动周期密切相关,属于地球升温的外因.

2 温室气体造成的地球升温的滞后效应分析

由于太阳活动周期具有一定的规律,而且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所以这里只讨论由于温室效应增强带来的地球表面升温的滞后效应.

2.1 地球和大气升温的时间常数

根据自动控制理论,将式(6)和式(7)等号右边的热量差处理扰动作用,则地球表面和大气的升温过程呈现为典型的积分环节特性,两者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从式(10)、式(11)可以看出,由于地球和大气的总热容量不同,因此在扰动作用下的地球和大气的升温也将不完全同步,存在一定的相位差.而平衡此不同步作用的方式除了大气与地球之间的辐射传热以外,对流换热将起到更大的作用,这里不作深入讨论.取地球的总质量的1/10参与升温作用,则其质量为5.69×1023 kg,并取其平均比热容为0.85 kJ·kg-1·℃-1,则其时间常数为30.49 a;取大气的总质量为5.136×1018 kg,其平均比热容为1 kJ·kg-1·℃-1,则其时间常数为2.78 h.由时间常数可见,大气和地球动态温度变化具有很大的滞后特性,而相比于大气来说,地球的滞后作用更为明显.

2.2 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后的地球温度变化

由于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的浓度逐年升高,导致了其温室效应的逐步提高,这样就破坏了地球和大气系统的热平衡,从而导致地球的升温.鉴于此,将热量扰动与温室气体浓度升高产生的温室效应增强联系起来.以CO2为例,在近50年内其体积分数从3.20×10-4增加到3.80×10-4,假设其增加为线性变化[1],根据大气压缩模型方案[8],得到温室效应增强量ΔQ与距离1960年的时间间隔t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可见,其总热量基本呈现为线性变化,拟合公式为

将τearth=30 a代入式(15),得到地球在当前CO2体积分数增加情况下地球表面的温度响应,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因为人为的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地球温度自1960年以来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至2010年,气温升高了0.617 ℃,这与IPCC报告给出的数据基本相符;另一方面,由于大气中的CO2体积分数近年来基本呈线性关系变化,地球表面温度响应的滞后特性在未来将被极大地体现出来,其温度的升高在未来多年将得到一定延续,并且会出现升温加速的现象,除非其自身辐射抵消温室效应为止.此时,地球表面温度将维持在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即所谓的“积分保持”作用,除非温室气体体积分数有所下降.因此,如何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已经被列入各国政府、联合国会议的首要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9].

3 结论

基于能量守恒及自动控制原理建立了地球变暖动态数学模型,通过此模型,考察造成地球温度变化的两个主要原因,即: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会造成地球升温加剧;太阳辐射能量增强会造成地球一定的温升.在此动态特性基础上,对于地球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时间上的滞后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大气和地球动态温度变化具有很大的滞后特性,大气温度变化滞后时间为2.78 h,地球表面温度变化滞后时间为30.49 a.可见,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全球变暖具有很大的滞后效应.

根据全球变暖动态模型,本文结合现有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水平,预测了地球温度的未来走势.结果表明,根据地球变暖滞后时间常数,可以得到任意时间的地球温度变化.同时,地球环境温度对于温室气体体积分数的响应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在现有排放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地球表面温度仍将进一步升高.

参考文献:

[1] OLOMON S,QIN D,MANNING M,et al.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limate Change Physical Science Basis[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 LE T H,SOMERVILLE R,CUBASCH U,et al.2007:Historical Overview of Climate Change.In: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 FORSTER P,RAMASWAMY V,ARTAXO P,et al.2007:Changes in Atmospheric Constituents and in Radiative Forcing.In: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4] MYHRE G,HIGHWOOD E J,SHINE K P,et al.New estimates of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well mixed greenhouse gases [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998,25(14):2715-2718.

[5] HAIGH J D,WINNING A R,TOUMI R,et al.An influence of solar spectral variations on radiative forcing of climate[J].Nature,2010,467(7):696-699.

[6] KIEHL J T,KEVIN E T.Earth’s annual global mean energy budget[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1997,78(2):197-208.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195-01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全球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危机。尤其,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工业大国、人口大国,气候危机更为严重。近几年,屡屡发生的灾难性气候问题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与健康安全。从粗放型经济模式向集约型经济模式转变,推行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战略国策。利用生物学向人们渗透低碳生活意识,进行低碳教育是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义不容辞的职责。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和主要力量,有必要通过生物学不断地向其渗透低碳生活意识,有利于未来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低碳生活意识。

1.在教学中渗透宣传低碳相关概念

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高中生物教学中低碳生活意识的渗透策略

2.1 在生物教学课堂中渗透低碳生活意识。为了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内容已经多处体现出生物教学和低碳意识的契合点。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止要教授学生一些生物知识,更应该利用课本中相关知识向学生渗透低碳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以科学和长久的眼光看待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培养学生低碳意识为教学目标之一,利用教材内相关内容有目的、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使其自觉养成低碳生活意识,自觉使用一些节能减排的生活用品。例如,减少使用冰箱的次数,能够不用的情况下就尽量不要使用。

在讲授“温室效应”一课时,教师应该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与温室效应相关的一些信息和资料。包括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温室效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改善和解决温室效应带来环境问题的方法等。通过学生预先收集而来的资料,教师可以通过必要的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与温室效应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温室效应引起的巨大危害。曾有人预测,如果全球温室效应持续增高,全球气温逐渐增高,马尔代夫这个旅游胜地极有可能在百年后消失。只有通过必要的控制措施,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等温室气体,才能逐渐改善温室效应。例如,利用植树造林增加地球植被含量,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积极研发绿色生态能源,减少使用耗能量大的生活用品。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发生问题——了解危害——寻找缘由——解决措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全方面地向学生渗透低碳意识,使其从日常的身边小事做起,养生低碳生活意识。

2.2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低碳生活意识。丰富而精彩的课外活动是向学生渗透低碳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生物教师可以借助相关节日,结合学生的特点,适当地开展与低碳相关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对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有个深层次的认识。例如,在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与“环境问题和保护”相关的主题活动,演讲、座谈等等。让学生在相互沟通和与交流间提高对低碳的了解,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低碳意识,养生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还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在广场、花园等人群聚集较为密集的场合进行低碳生活意识宣传。既有利于向更多的人宣传低碳意识,也进一步深化了学生自身的低碳生活意识。

2.3 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渗透低碳生活意识。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将低碳生活意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要积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应做到以身作则,切实地培养自身的低碳生活意识,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大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现各种生物模型。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生物模型都需要利用高科技技术,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来完成。例如,在讲解细胞增殖课程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废弃的物品制作一些真核细胞模型。既做到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也向学生渗透了低碳意识,起到了双重效果。教师需要依靠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正是由于手工制作模型的新奇性,更便于学生利用实物模型掌握生物知识。

3.总结

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渗透低碳生活意识。这样既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也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意课上、课外低碳生活意识的渗透,以及教师的表率作用,尽量做到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和低碳生活习惯。

篇7

从能源的角度看,“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其能量密度是天然气的2~5倍;“可燃冰”清洁无污染,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废弃物。

1 探究可燃冰的结构

“可燃冰”有三种结构, 如图1所示, 分别是结构Ⅰ、结构Ⅱ和结构H。

[问题1]试根据题意,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式:

[问题2]结构H型“可燃冰”是由34个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接而成的单晶,其中4种不同的空隙中:假定3个空隙各囚禁1个CH4,2个空隙各囚禁1个C2H6,1个空隙囚禁C4H10,其余空隙中为空的。77.8 g这种结构的“可燃冰”中的气体全部释放出来,完全燃烧后可产生的热量为_____kJ。

(已知燃烧热:CH4:-890 kJ・mol-1;C2H6:-1190 kJ・mol-1;C4H10:-2900 kJ・mol-1)

2 探究可燃冰的形成

[问题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等可燃性气体与水分子的结晶水合物。它是由埋在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氧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高压下形成了类似冰的透明晶体,这就是“可燃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将有可能成为新能源

B.“可燃冰”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

C.常温、常压下“可燃冰”是一种稳定的物质

D.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层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

3 探究可燃冰的开采

[问题4]我国已与德国合作,在近期启动钻探“可燃冰”的实物样品的工作,实现“可燃冰”钻探零的突破。“可燃冰”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列是有关“可燃冰”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可以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B.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

C.“可燃冰”蕴藏量极为丰富,合理开发利用,可减少能源的紧缺情况

D.可燃冰”在开采中如发生泄露,大量甲烷气体分解出来进入大气层,全球温室效应将迅速增大。

[命题意图]

试题以能源情境为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处理题给信息形成结论的能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能力、对化学事实分析判断的能力。试题构建源于教材、适当综合、推陈出新。考生只要迅速查找到课本中与之相似的知识点,理解命题者的意图,适时迁移,就能很好地完成答题要求。

“可燃冰”是一种新能源,把涉及生产、生活、科技等知识作为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因此,本题较好地体现了考试的教育功能。

[试题点评]

能源是制约国家进步的重要因素,开发新能源是各国大力研究的课题,新能源主要包括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燃冰”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温度不能太高,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最高是20 ℃左右,再高就分解了;第二压力要够,但不需太大。0 ℃时,30个大气压以上它就可能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气源。所以,最有可能形成“可燃冰”的区域是高纬度的冻土层和深海底层。

人类要开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不管用哪种方法开采,都必须保证甲烷水合物中的CH4不逸到大气中,否则,将引起灾难性的后果。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一旦这种泄露得不到控制,全球温室效应将迅速增大,大气升温后,海水温度也将随之升高、地层温度上升,这会造成海底的“可燃冰”的自动分解,引起恶性循环。

“可燃冰”有望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之一。但是,它也会带给人类新的困难,只有合理的、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才会真正造福人类。由此可见,“可燃冰”在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需要小心对待这柄“双刃剑”。

[解题思路]

本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设置基于化学基本知识但又不失灵活性, 很好地体现新教材的理念和高考命题特点。

(1)由结构Ⅰ型可燃冰的有关说明可知,结构Ⅰ中水的总分子数为:46+2=48个,甲烷分子为6个。N(CH4)∶N(H2O)=6∶48=1∶8, 结构Ⅰ的化学式为CH4・8H2O; 同理,结构Ⅱ的化学式为C2H6・7H2O。

(2)结构H型可燃冰中有3个CH4,2个C2H6,1个C4H10,34个H2O。故其化学式可写成3CH4・2C2H6・C4H10・34H2O,摩尔质量为778 g・mol-1,77.8 g结构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产生的热量为0.3 mol×890 kJ・mol-1+0.2 mol×1190 kJ・mol-1+0.1 mol×2900 kJ・mol-1=795 kJ。

(3)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之一。A项正确;水的组成元素是H和O,而可燃冰的组成元素是C、H、O,根据元素守恒,B项错误;可燃冰是在高温、低压下形成的,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可挥发成甲烷等可燃性气体,故C项错误;根据可燃冰形成的条件,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层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所以D项正确。

(4)可燃冰燃烧是因为在减压或升温后它会释放出的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不是水的燃烧,A项错误;由题已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根据CH4和CO2的摩尔质量比较,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还是前者大,B项正确;可燃冰蕴藏量极为丰富,是天然气能量密度的2~5倍,燃烧后几乎不产生除CO2外的任何废弃物。如合理开发利用,可减少能源的紧缺情况,C项正确;可燃冰在开采中如发生泄露,大量甲烷气体分解出来进入大气层,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所以全球温室效应将迅速增大。D项正确。

[答案]

1. CH4・8H2OC2H6・7H2O

2. 795

篇8

 

八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在他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应把对子女的爱,“扩张”“醇化”为对子女的理解、指导和解放。而今许多年过去了,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改天换地般的巨变,但先生当年提出的问题.仍远远没有得以解决,其主要原因就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温室效应”。所以,我们必须警惕家庭教育中的“温室效应”,以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并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童有着独特的身心特点,有自己的需要、兴趣、情感和性格。儿童一生下来是一个有生命力、生长力,能够分辨与取舍外界刺激,具有学习能力的积极个体,是一个对环境的主动探索者。孩子长大了自然要走上社会,家庭作为孩子人生的起点站,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的启蒙学校,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将决定儿童的人格和性格;人一生的习惯、知识技能、言语、思想、态度和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这个时期是发展智能、学习言语最快时期,是道德习惯养成最易时期”。 

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都爱到骨髓、爱到忘我,总希望倾尽所有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而无怨无悔。在付出这许多爱的同时,也强烈地期许着孩子的出色、优秀、成功,从人生所谓的起跑线开始,就悬起了那颗沉重的心,为他每一步的成绩进退或喜或忧、狂跳不止。但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他对人生和环境的体认、他成长中的种种困难挫折、喜怒哀乐,却时常不在我们的关注之中。 

一、呵护过多、强制过多使孩子失去自我 

一个在娇纵、强制下成长起来的人,没有完整的自我,他的心智、耐受力自然偏弱,怎么可以积极地面对人生的风霜雪雨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呢!他会无所适从、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作为家长都明白不可以放纵对孩子的爱,可惜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面对自己的独生子女,往往缺乏这种自制力,家长感情用事,孩子怎能理智?家长“心太软”,孩子如何变得坚强?“龙凤”情结又让家长对成绩过分关注,期望值过高,生怕“输在起跑线上”,从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就带着参加各种特长班,上学以后,更是每日伴读,逼孩子写作业,课余和双休日则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只求一个名列前茅的成绩,而不管孩子快乐与否。没有宽松的环境,没有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孩子是成不了才的,这样的“过度施肥”往往适得其反。 

二、温室环境使孩子与社会和自然疏离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陈鹤琴),实现“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现今的儿童,接触最多的是书本和网络,唐诗宋词出口成诵、电脑游戏更是得心应手,但来自个人参与和体验得来的鲜活知识却乏善可陈,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游戏,缺少同伴,缺少与大自然的接触,生活在真空状态中,与社会更是隔离的。开心快乐、自由放松、无拘无束、游戏自然的童年是人一生的宝贵经历和智慧源泉,但“类温室”环境使孩子们过早地绑上了应试教育的战车,开始了学习上的激烈竞争,玩耍和嬉戏的时间大大缩减,内心的快乐也就大打折扣了。在压抑的、强制的环境中,孩子们只会被动地学一些死知识,而不会灵活应用、更谈不上发明创新。最后导致与自然相疏离、与社会相分离。 

三、温室标准化生产模式无视孩子的个体差异,抹杀孩子个性发展 

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可是我们的一些家长通常都是瞪大眼睛盯着孩子的缺点,以榜样的标准对其求全责备。这些家长抱有这样一种教育理念:所谓好孩子,就是去掉了缺点的孩子。孩子的任务是改错,大人的任务是挑错。最好的孩子是没有错误的孩子,那最好的家长就应该是“挑错专家”。然而最能促使孩子发展的,不是批评,而恰恰是鼓励。许多伟大人物不是没有缺点的人,而是最大限度发展了自身优点的人。如果这些伟人从小就被批评包围,一直小心翼翼地做“乖孩子”,他们的长处就可能会被埋没。成功的教育经验也告诉我们,发展孩子优势是克服“缺点”的最佳办法。至于孩子有些小缺点,不理也罢,千万不可拣了一些芝麻,丢掉了西瓜。 

四、温室效应使孩子缺少生活的磨砺,意志力不足,失去了享受快乐的能力 

在“家教温室”中的孩子,不仅未经风雨,不受摔打,而且长期被娇纵的气氛熏染,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浓厚意识,缺乏严格自律和自强的观念,性格弱点比较多,尤其是心理比较脆弱。这就与社会的现实要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孩子处于以弱待强的不利地位,对于生活中的辛劳、磨难和挫折缺乏认知和应变能力,无法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体会不到把握命运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前景不容乐观。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中的“温室效应”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避免“温室效应”。 

五、开展挫折教育 

温室的鲜花生命力永远比不上山间的野草。在家庭教育中,要适度创造一些挫折环境,让孩子体验挫折并勇敢面对挫折,想办法战胜挫折;通过心理鼓励、具体指导,教育我们的孩子遇到挫折时要坚强勇敢、要找出战胜挫折的办法,决不被挫折所屈服;让孩子直面挫折,学会应对挫折,会让孩子学得更快乐、活得更美好。 

六、适度“放养” 

“圈养”给孩子提供了安全放心的小气候、小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孩子暂时是安全的令人放心的;这种环境又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别人、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习惯。但是,人总是要长大的,总是要融入到社会中去的,任何一位家长都无法替代孩子成长,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并马上开始进行适度“放养”。适度“放养” 是一种科学的、开放的教育观念与方法,解放孩子的全部身心,做到放手、放脚、放眼、放脑。为孩子更好地融入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之中提供宽广的成长空间,让孩子亲自触摸阳光雨露、风雨雷电;亲自欣赏高山平原、森林草原;亲自品尝酸甜苦辣、五谷花香;亲自体验思考的快乐、动手的感觉;亲自掌握学习方法、创新办法。“放养”的孩子,他的道德更高尚、人格更健全、情感更丰富、价值观更科学、知识更全面、视野更开阔、创新能力更强!“放养”的孩子,他的人生起点也放飞得更高,将来的事业也会更辉煌! 

让孩子走出恒温恒湿的温室,去栉风沐雨、拥抱生活、放飞梦想吧! 

参考文献: 

篇9

《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的CO2排放量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例如以1990年为基准,2008年-2012年间欧盟CO2,排放总量减少8%,英国减少7%,日本减少6%。CO2排放主要由于石化能源发电造成的。

但从1990年以来,气体CO2气体的排放总量不但未减少,反而在增加。据《DIW Berlin》最新报道,1990年全球CO2的排放量为216亿吨,而1995年增加到225亿吨,2000年又增加到240亿吨,2005年达到273亿吨。从1990年-2005年,CO2的总量增加了12.6%。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CO2排放量按前10个国家排序为:美国59.87亿吨,中国47.70亿吨,俄罗斯15.59亿吨,日本12.94亿吨,印度11.23亿吨,德国8.65亿吨,加拿大5.97亿吨,英国5.65亿吨,意大利4.90亿吨,韩国4.73亿吨等。

这里要特别提到美国和中国,其CO2排放量数一数二。这主要是石化能源发电占的比例较大。如美国石化能源发电占50%以上,而我国石化能源发电占77%以上。因此,要减少CO2气体排放量,就得尽量减少石化能源发电而采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发电。

电力的发展与CO2排放

2006年3月,我国人大审议通过“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单位GDP的能耗要下降20%左右,但在“十一五”开局之年,2006年就未完成当年节能减排任务。

2005年2月16日,旨在限制与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在议定书中,6种气体被定为需限制的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一系列灾难,其影响越来越严重。

在6类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是最大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占60%。而CO2主要源于发电燃煤。从世界看,CO2的排放量有增无减。据资料介绍,1990年全球CO2排放量为216亿t,1995年为255亿t,2000年为240亿t,2005年为273亿t。

从国家看,排放CO2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59.87亿t,中国47.70亿t,俄国15.59亿t,日本12.94亿t,印度11.23亿t。由此可见,美国和中国是CO2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这主要是石化能源发电比例很大。

我国电力工业正在快速、平稳增长,截止2006年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亿KW,比2005年约增加1亿kW。其中水电达1.2857亿kW,约占总量的20.67%,而火电达4.8405亿kW,约占总量的77.22%。2006年我国发电量达到2.8248亿kWH,增长14%。由此可见,我国电力增长势头强劲,但电力发展中,火力发电比例很高,也就使我国CO2排放量居高不下,在世界排放量国家中居第二位。

预计“十一五”末,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近8亿kW。我国将增加清洁发电和新能源电力的比重,届时水电、核电、清洁煤发电和新能源发电等电力比重将超过35%。

从全球看,电力需求量剧增,全球装机容量将从2003年的37.1kW增加到2030年的63.69亿kW,发电量将从2003年的14.7810万亿kWH增加到2015年的21.69KWH和2030,年的31.0160万亿kWH。

而对电力的巨大需求,减少石化能源发电而更多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发电至为重要,从而减少CO2,排放量,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

550kV SF6断路器

西开在引进三菱技术基础上经过自主创新研制出的550kV单断口SF6断路器被评为2005年高压开关行业十件大事之列。

西开电气公司于1999年开始启动550kV单断口罐式SF6断路器的研制计划。1999年研制成功了363kV/50kA单断口SF6断路器,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解析技术,提高了SF6气体额定压力(O.6MPA)和分闸速度,对弧触头和喷口形状作改进,优化了灭弧室结构,从而开发出550kV/50kA单口罐式SF6断路器样机。该样机分别在国家高压电器质量监督体验中心和KEMA试验站完成了绝缘试验及溶性电流、大容量开关等试验项目,并取得试验合格证。

550kV/50kA单断口罐式断路器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电压550kV,额定电流400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50kA,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1675+450kV,额定工频耐受电压680+318kV。

该断路器分相式,操动机勾挂于罐体的一端,电流互感器线圈置于套座下方。灭弧室为单断口结构,其零部件相比双短口减少约一半。该断路器配用新型CQ―I启动弹簧操动机构,可实施分级操作,也可以进行三级电气联动操作。

550kV/50kA单断口SF6断路器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超高压SF6断路器的制造水平。

新身高LW56―550/Y4000-63型罐式SF6断路器获得2006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该产品是在消化ABB公司ELH3型GIS中断路器部分为基础设计的,采用双端口小型化灭弧室结构,具有较高的电寿命,额定短路电流累计开断20次,配用ABB公司的HMB8型液压弹簧操动机构具有操作功大、动作平稳、噪音低、体积小等特点。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额定电压:550kV

额定电流:4000A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63kA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160kA

额定SF6气压:0.6mPa

分闸时间:≤20ms

开断时间:≤60ms

篇10

中庭作为大型商业的一部分,使其构成的共享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感和自由感,并且迎合了人们热爱自然的天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庭通常具有不同于一般建筑形式的特点:大体量、高容积以及大面积的玻璃屋顶或者玻璃外墙,如何维持大型商业建筑利用中庭的节能功效以及维持舒适卫生的建筑环境,是建筑师和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共同协商解决的问题。

中庭有两种明显的温度控制特性:温室效应和烟囱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太阳的短波辐射通过玻璃温暖室内建筑表面,而室内建筑表面的波长较长的二次辐射则不能穿过玻璃反射出去,因此中庭获得了和积蓄了大量太阳能,使得室内温度升高。烟囱效应是由于中庭较大的得热量而导致中庭和室外温度不同而形成中庭内气流向上运动。根据中庭的这两种特性,设计者可做出不同的设计,利用中庭做为气候缓冲区进而对室内温度自然调节。

以下选取北方商场通用布局特点来说明各个季节工况下,中庭被作为缓冲区利用需要采取的措施及对节能的作用。例举营口万隆广场项目。

营口万隆广场为商业建筑,总建筑面积110000 m2,地下一层至地上五层为商场。商场部分,地下一层为超市,一层,二层,三层为商场,四层,五层为餐饮区域。大型中庭有三处,左侧截面积200 m2 贯穿一层至四层,右侧单层截面积800 m2贯穿一层至顶层,中下部750 m2贯穿负一层至顶层。

首先论述冬季商业有中庭的特点。由于冬季建筑物内需要采暖使中庭具有烟囱效应,导致中庭顶部温度比中庭下部高5-8度,在通常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一般做法是开启顶部排风设备排走多余的热量,这样不仅排走了大量的热量又加大了能耗,也更加剧了烟囱效应从而使底层空间的温度过低。本商场中庭部分空调设计针对此问题采取措施如下:商场正常供热,顶部至少有1500 m2 的玻璃顶可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利用温室效应中庭的顶部积聚了热量,四、五层为餐饮区,排油烟量四层为300000m3 /h,五层为360000 m3 /h,补风按排风的80%计算 ,则所需新风量四层为240000 m3 /h,五层为 288000 m3 /h,餐厅的达人员卫生要求所需风量四层为216000m3 /h五层为264000m3 /h,则总需新风量为480000 m3 /h,利用全新风从室外直接引入室外空气温度-14℃,厨房补入14℃的新风。则餐饮的总消耗热量为5121KW,

Q=0.28CP ρWNL(tn-twn) (公式)

(公式中:Q为耗热量,CP 为干空气的定压质量比热容KJ/(kg. ℃),tn 为中庭顶的温度30℃,twnw 为室外空气温度-14℃,ρWN 为室外空气密度kg/ m3, L风量m3 /h )

所以在中庭顶部的侧面结合建筑装饰设计风管道来收集顶部热流,并引至厨房区域,厨房送风为混合风,其中新风量为163400 m3 /h,中庭回收风量为316400 m3 /h ,同时取消了新风加热。这样节约了大量热能耗4415KW,同时也加速了空气流动,防止热量堆积中庭顶部后扩散到人员流动区域,从而影响了人体舒适度。

餐饮区的全空气系统靠增加新风比降低送风温度,室内要求20℃,不必送入超过取暖温度的热风,可直接送10~15℃的空气(通过空调的自动控制,加大新风量减少空调热水流量),使之与过热的顶层空气中和,这样可减少对建筑上部的加热量,同时也避免了顶层人员区域温度过高,增加了建筑顶层的舒适度。中庭作为气温的缓冲区及气流的流通通道,使建筑一层,二层适当的减少了新风进入量,增加了超市熟食加工区的排风强度,调节了利用中庭热流上升的速度,也平衡了上部建筑回收热量的速度,从而使各层温度均衡,不仅对顶层中庭顶部空间的余热进行了充分利用,又避免了商场冬季常见的上热下冷的问题,满足了人体舒适度的要求。

过度季节,全面通风是最好的节能方式,将中庭的天窗打开,利用各层空调设置的感温控制装置,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调节各部位的空调新风开启度,新风利用中庭热压及烟囱效应,通过天窗,多余的热量随着气流自然流出建筑,利用室外的适宜空气给室内直接降温。根据2011年的营口气温变化表可看出,4月、9月、10月可以停开冷水机组及水路循环系统,可不应用空调及新风机组,可以直接补入100%的室外新风,既提高了室内的空气质量又达到制冷的效果,达到节省空调水系统的运行费用。

营口5月、6月份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8℃,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8℃,商场营业期间室外气温一般为20-28℃,营业期间有50%的时间在24℃以下,在低于24℃的情况下,可依靠中庭效应自然补风同时带走房间冷负荷,减小冷水机组的制冷量。根据万隆选用的冷水机组单台制冷量每减少10%,可节省电能40-80KW, 2个月节省下的电能也是很可观的。

在夏季空调开启时,中庭下方设置了光感自动遮阳幕,根据室外阳光的强度调节遮阳幕的遮挡幅度,使之智能的调节太阳照度,减缓了中庭温室效应,既能使人感受柔和的阳光又能减少太阳直射产生的冷负荷.同时也可通过调节中庭天窗的开启度,调节排风量来控制新风的补入量。

上述为营口万隆广场中庭于一年四季的简单合理利用的阐述,这些利用即有助于室内空气的调节,又节省了可观的能源消耗。根据中庭的特点,很多技术措施都可节省大量能源。如在中庭顶部天窗处设太阳能集热板,收集热能并转换到用热的地方,或转成电能加以利用,或中庭底种植花草增加建筑的自然景观又可增加室内湿度,调节室内空气舒适度,与建筑结合利用中庭的热压效应做成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适时交换等等很多技术措施都可节省大量能源。只要设计师们用心设计,中庭的存在节能上还会有更突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孙超法 可调节气候的中庭空间[J] 湖南理工学原学报,2005,(9):82-83

[3]刘思民 公共建筑内生态中庭的研究与设计[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篇11

2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

2.1工业污染物排放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大部分都是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工业生产,尤其是化工领域,容易产生污染物。工业废气的排放直接导致了空气的污染,工业燃煤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由于长期以来工业企业都主抓生产,以盈利作为发展目标,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对于污染物都是直接进行排放,缺乏一定的环保措施。长此以往,就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大量的工业废气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空气当中,形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2]。

2.2能源的燃烧

冬季取暖要燃烧煤,煤炭的集中性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正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另外,当前的燃煤质量存在缺陷,燃烧时除了会产生二氧化碳之外,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以及硫化物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都是直接排放到空气当中,另外,机动车的燃油会产生尾气,尾气当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同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大气污染的防治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包括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机动车尾气加强工业的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任意进行污染物排放的行为进行严惩。加强生态建设,有效的改善环境,这些都是大气污染治理的有效办法。但是为了使这些办法行之有效,就要从防控大气污染的化学技术入手,来加强大气污染的治理。

3.1烟气脱硫

烟气脱硫主要针对于能源的燃烧。烟气脱硫根据脱硫剂的区别主要分为干法、湿法和半干法三种。干法脱硫主要应用活性炭、活性氧化锰作为脱硫剂,利用催化氧化、催化还原的方式来进行脱硫;湿法脱硫则是应用双碱法、氨法等方法将当中的硫化物气体除去;半干法兼用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的技术特点,将湿态的脱硫剂在干态环境下进行脱硫,是效率较高的一种烟气脱硫办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3.2机动车尾气处理技术

由于机动车尾气所产生的污染是当前对严重的污染源之一,对于机动车尾气的净化就变得尤为重要。机动车尾气处理技术办法有很多,但是应用最广泛的有效净化办法是对尾气当中NOx、CO以及HC进行催化氧化消除。机动车尾气当中HC以及CO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燃油组分的影响。燃油燃烧,形成的烟气仍然有未完全燃烧的组分,这是导致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尾气排放系统当中安装高效催化转化器,并向尾气当中输送O2。在催化剂作用下,对HC以及CO气体进行氧化,生成水和CO2,该办法能够有效消除尾气当中有害的气体[4]。当前,在防治大气污染化工技术开始着力于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研究。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实现在脱硫的同时,并能够对氮氧化合物进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