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8 14:44: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决策有用论与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当代公司两权分离,管理层与股东形成典型的的委托——关系。委托方的一种即是股东,其最关注的热点就是资本的保全问题,关注其补偿与资本投入过程,目标是最大化的投资价值,而管理层对公司受托实行管理。在薪酬、业绩的压力下,常常追求的是企业规模,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而做虚假报表。委托方为达到其收益最大化,资本保全的目的,指出会计信息计量应以事实为基础,对所产生的经济事件进行真实的反映,而管理层为了对受托责任的践行情况进行反映,也对可验证的会计信息需求较高。因此,如何在我国体现受托责任呢?历史成本计量对于受托方和委托方都是能够接受的,中国的经济体制主要是国有经济,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最大规模的是国有经济,而两权分离形成的国企特殊的受托责任制,和一般的受托责任制有异。我国愈加重视的是如何经由分配资源,达到其调控宏观的目的,如何避免流失国有资产等。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历史成本计量是必然占据主导地位的。
(二)政治经济环境的必然选择
从中国的社会制度角度来看,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由国家来掌握经济命脉,由政府来调配生产资料,是在政府的计划管理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所采取的方案是“渐进疗法”,是依照国情按顺序颁布各项措施,而非是如“休克疗法”一般各种措施同时出台,这也是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符合的。后事之师,前车之鉴,国际上有着无数经济体制改革的案例。斯洛文尼亚、波兰历史上政府权力不强,不会对国家经济做出太多干预,有较强的国内市场传统,同时其地理位置也决定了他们与西方国家联系密切,且受西方国家较大影响,因此,他们采取“休克疗法”令经济成功转型,迅速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乌克兰、俄罗斯中央集权,市场经济传统比较弱,长期推行计划经济,采用“休克疗法”后宏观经济政策难以协调,改革引起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就中国的社会制度而言,会计信息首先要考虑国家需要是改革模式所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的经济颇具“杂糅”的特点,这也是我国会计目标双重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并存是最佳的选择。综合前文所述,表明了中国多属性会计计量模式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而这些年来我国科技的进步,会计人员素质的升高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成为可能。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学历水平,整体素质均在不断的提高。提高的能力,使得会计人员可以更好的对公允价值进行理解,研究分析其具体使用。综上所述可见,双重计量模式——以公允价值为辅、历史成本为主是中国当前情况下的现实选择。
二、我国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一)多属性计量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并存发展趋势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多属性计量模式在中国并存的事实,同时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可以知道,这样并存的状态还会在很长的时间持续。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用的是“渐近疗法”,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体为国有经济,推进其它多种所有制模式协调发展的改革,而且特大型国有垄断公司的改革一直难以真正的推动,能源、金融等行业垄断民营资本依旧难以进入。如此改革虽然有利于我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平稳运转,然而肯定会导致多重体制的问题。如此多重体制的产生也使得我国财务会计的计量应当采用的是多属性多元的计量模式,目前公有制最需要的是通过历史的成本所衡量的会计信息,同时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的会计信息更被其它所有制所重视。当前经济体制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由此,我国财务会计计量模式也肯定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为辅,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二者并存。
(二)多属性计量模式最终向现值计量单一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
(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
(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
(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二、逻辑必然:国民经济学在当前我国的存在
当前,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与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不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由政府主导下的以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渐进性改革,这也是国民经济学在当前中国存在的逻辑必然。
(一)逻辑起点: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改革
中国所实行的经济改革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改革,因此,在经济改革进程中政府行为显得非常重要。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的定位以及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经济改革的进程和效率。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未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行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1.政府“越位”问题的解决中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体制惯性,政府在诸多方面还对经济还存在强大干预,这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如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生产管得过多过死,每年政府对国有企业大量的亏损补贴及政策优惠,对其进行扶持,极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形成;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为大力发展经济,亲自参与招商引资,将本属于竞争性领域的商业行为纳入政府职责范围之中。这种政府“越位”行为屡见不鲜,极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越位”行为正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的表现,解决政府“越位”行为是还原市场的过程。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及时解决政府“越位”问题。政府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方式退出市场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难题,这也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政府“缺位”问题的解决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等因素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但目前来来看,中国政府在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职能并没有到位。如中国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垄断行为规制不利,垄断企业的价格同盟、价格歧视、供应不足、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政府在提供经济制度等公共物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如对于经济改制中出现的急切需要解决的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经济改革中存在的寻租问题等,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制。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必须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正确解决政府“缺位”问题。需要寻找合适的方式,令政府有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中国当前情况下需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必要性: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性与长期性
与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市场化改革不同,中国采用的是市场化改革是渐进性改革,这决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的经济改革过程是一个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改革国家,也不同于基于“华盛顿共识”的苏联、东欧国家的市场化改革,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性改革(又被称为“北京共识”)。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中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进行探寻,对国民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研究,更应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总结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长期性特征决定了国民经济学学科以及该专业的研究生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国民经济学学科研究发展内容展望
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中国现实和该学科的发展历史情况,未来国民经济学研究可能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展开:
(一)宏观调控与政策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混合经济依然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宏观经济计划和管理依然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从目前来看,中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而财政手段运用也不熟练,计划仍是目前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此处的计划已不是原先意义上的计划(高度集权的政治手段),而变为类似管理学意义上的指导性计划和政策性计划。因此,政府要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中政府调控的成熟理论与经验,更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符合国情的主张,同时深入研究各个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手段的组合与协同问题。
(二)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战略与规划原本是“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的核心方向,现在仍是国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学与财政学、金融学相比显得更为宏观。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中国政府依然会重视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以规划的方式指导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民经济学应着重突出市场经济中的国家战略和规划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涉及的重大项目课题的研究,比如,城镇化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等。
一、我国房地产体制的概念及构成
房地产体制是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体现形式。一般而言,房地产体制是指联系房地产社会有机体三大子系统――房地产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结合点,是三者之间发生联系作用的桥梁和纽带。房地产体制主要由房地产体制子系统有机构建而成,这些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房地产体制的有机整体。
1、房地产宏观调控体制。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各种要素与资源在市场中按供求关系完成配置。但是,市场配置中“看不见的手”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为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平稳、健康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也要进行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调控,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法规政策、财政手段、金融手段等,由此,房地产宏观调控体制主要包括房地产政策法规体制、房地产财政税费体制、房地产金融保障体制、房地产政府监管体制等。
2、土地制度。土地是进行房地产开发生产必不可少的基本生产要素,没有土地就没有房地产,土地是房地产体制的基础与前提。
3、房地产市场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中商品的交换与配置是通过市场完成的,市场包括租赁市场和买卖市场。商品最终如何完成配置和交换是围绕着供求关系,由交易双方通过对资源与要素的控制与掌握进行市场博弈完成的。
4、住宅保障体制。房地产业尤其是其中的住宅业除了具有商品属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其具有产品的社会保障属性,住宅社会保障属性发挥得有没有效率,不仅对整个房地产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更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没有科学合理的住宅保障体制就没有经济的健康高效发展。
5、房地产中介体制。房地产中介是市场经济体制中促成交易双方完成产品交换和配置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房地产商品所具有固定性、差异性等特点,使房地产中介在房地产体制中具有其必要性。房地产中介是为房地产投资、开发和交易提供各种媒介活动的总称,包括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等活动。房地产中介体制科学与否会较大地影响房地产商品交换与配置的效率与效果,进而影响房地产体制的运行。
二、我国房地产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虽然房地产业目前在我国经济领域中是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产业,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业市场化改革时间较短,再加上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性,是公民的最基本生活需求之一,涉及面非常广。而且由于房地产具有价值大等特点,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导致我国房地产体制建设直到目前为止还处于初始构建阶段,漏洞、困难和相互矛盾之处很多。如果继续沿用现行的房地产体制指导房地产业的发展,会给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和负面影响。改革现行房地产体制,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房地产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行房地产体制给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弊病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房地产价格泡沫巨大,住宅价格上涨趋于失控状态。自2004年开始,我国大中型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住宅价格一直处于超速上涨的阶段,至目前止,大中型城市商住房价格已经严重高于普通居民的购买力,按照国际标准,房地产价格一般在居民家庭收入的3-6倍比较合理。但是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往往是居民家庭收入的10多倍甚至几十倍,另一个判断房地产泡沫化的指标是房地产的租售价格比,合理的租售价格比一般为200―300。但是目前我们租售价格比普遍超过400甚至更高,由此导致的房地产投资收益率往往只有2%~3%左右,低于银行的实际利率。这些都表明现阶段房地产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房地产价格泡沫化严重。而且,在目前的房地产体制条件下,住宅价格的上涨实际上已经处于某种程度的失控状态,严重影响普通居民实现其基本的居住需求,不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2、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严重。自2004年起,由于房地产价格一直处于超速上涨阶段,国内外的房地产投机炒房情况严重,导致许多调控政策失效。其证明就是目前在限房限贷限购等众多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出台的情况下,在房地产租赁市场状况交易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房地产买卖市场交易量快速萎缩,说明在此之前的房地产买卖交投活跃的情况中实际上大部分均是投机炒房。而真实的房地产居住需求实际上早在2007年左右由于房价的超速上涨已经无力购买了。按照投资理论,轻微的投机实际上对产业是有正面效应的,但是严重的投机行为会对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控制得不好,极易引起经济的大起大落。
3、房地产企业暴利严重,导致其他产业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业,严重影响我国实体企业的发展和创新。由于现行房地产体制的不合理,导致房地产泡沫化严重,房地产企业可以获取相当的暴利。按照市场经济理论,一个行业如果其投资利润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时,大量的投资资金就会迅速流入该行业,由此导致大量热钱流入房地产业。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经济发展逐渐趋缓的情况下,全球的大量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国房地产领域,严重推高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另外,从国内来看,目前由于我国的比较优势还是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大量实体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均远远低于投资房地产,因此导致国内的许多资金也迅速流入房地产领域,严重影响了我国实体企业的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而且,由于热钱所具有的特性,巨量的热钱极易引起经济的大幅波动。
4、地方财政严重依赖房地产业,隐含潜在财政赤字和坏账风险。自房地产市场化及采用分税制以来,地方财政越来越严重依赖房地产业,土地及房地产业在地方财政中的重要性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由此也导致地方政府对于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执行主动性严重不足,反而是对于土地及房地产价格的屡创新高乐观其成。但是,一旦房地产破灭,则会使地方财政将出现大量赤字和坏账。
5、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与执行情况不理想,导致政府调控职能错位。现行房地产体制对于住宅的社会保障属性认识严重不足,在住宅保障制度建设原则与规划上严重滞后,进而由于不科学的住宅保障体制又导致其执行情况不理想。这本应是政府份内之事反而由于原则、思路、规划的不科学致使执行效果极度不理想,甚至在国家三令五申、严格监督下其执行仍然出现许多困难。另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本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由于对市场认识不足,反而频频出台许多治标不治本的政策,容易授人以柄。
6、现行土地制度存在较大漏洞,容易激化各种社会矛盾。现行房地产体制下我国土地所有制是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同地不同权,尤其在集体土地的征收征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导致农村老百姓的利益得不到合法保护,容易激化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矛盾以及政府基层干部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
7、房地产政策和财税政策的实施与监控存在较多问题和弊病。现行房地产制度容易导致各执行部门之间有利益时相互争夺没有利益时相互推诿,出现管不好、管不到等问题。在房地产财税政策方面,方方面面将房地产看着“唐僧肉”,在房地产开放建设中各种税负繁多。在应该收税的房地产保有环节,由于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在保有环节基本上没有税收调控,其结果就是在房地产销售环节由于各种税负过重而导致房价居高不下;而保有环节由于没有税负调控,导致投机及腐败泛滥。
8、房地产业体制上的不健全容易使我国房地产业成为外部力量攻击的突破口。现行房地产体制的不科学和不健全,使其极易成为外部势力对我国发动经济侵略的天然突破口。实际上,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施压,除了国家贸易的不平衡因素以外,更重要的理由是通过推高人民币,促进全球热钱流入我国,推高我国房地产泡沫化,将泡沫推高到顶点时,通过各种合法与非法渠道快速撤出热钱,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应对,极易重蹈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悲剧。
三、房地产体制改革应明确和解决的问题
房地产业的问题其实有相当比重不是由房地产业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等滞后引起的,是一个系统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其经济体制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住宅与房地产并没有被看成商品,而是作为产品,是不进行流通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房地产的商品属性得到确认。另外,由于房地产具有不可移动性、差异性等特点,尤其是房地产商品具有价值巨大等特点,在目前的房地产体制下,房地产业担负了太多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应该也不能够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无论是政府、开发商及关联方、投资投机群体、普通老百姓都对房地产寄予太多的期望,政府希望通过发展房地产业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开发商及关联方期望通过房地产业获取超额利润甚至暴利,投机群体希望通过钻房地产政策及市场机制的漏洞炒作房地产,普通老百姓将住宅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及对自己财产保值增值的载体。这就导致房地产业在现有体制下的作用和认识出现混乱和不科学。致使我国房地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位和作用与同样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我国房地产业既承担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发挥的效应,同时也需要承担许多非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的效应。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房地产体制建设发生扭曲,由于需要兼顾许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不需要兼顾的因素,最终导致体制建设中应该或者必须完善的完善不了。另外,基于上述原因及我国其他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清楚的说明现有房地产体制中的问题有相当比重是由房地产以外的其他问题引起的,要进行科学的房地产体制改革,必须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并正视和处理好相关问题。
1、在现有房地产体制下获取大量利益的群体对房地产体制改革的阻扰。由于我国的房地产业市场化改革较晚,在此过程中初步建立起来的房地产体制具有许多不足和不完善之处。由此使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房地产业获得超额利益和利润,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及其关联方,另外还包括依靠土地财政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于开发商而言,在我国房地产业短短的市场化过程中,可以说赚取了大量利润,从我国的福布斯排行榜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如果对现有房地产体制进行改革,必然会影响开发商及关联方利益,虽然他们从人数上来讲不多,但是他们对于政策的影响力是比较强的。另外,目前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性较强,改革现有房地产体制对于地方财政也会产生影响。再有,由于房地产商品具有价值巨大等特点,对于极少数腐败分子而言,是获取财富及洗钱的最佳工具。基于以上原因,改革现有房地产体制会受到利益方的阻扰。
2、社会其他配套改革的不完善与滞后会影响房地产体制改革。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与行政体制改革即将起步阶段,许多体制改革都还需要深化或推进,体制的不完善也会影响房地产体制改革的进程。如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由于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及管理制度等目前还存在极大的区别,效益好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等可以通过职工福利或者集资房等方式解决职工的基本住房福利。而作为国家经济领域非常重要、职工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及福利不好的行政、事业单位就没有办法按福利方式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这就导致在房地产体制中部分采用市场化解决住房问题,部分采用非市场化解决住房问题,导致房地产体制复杂化和扭曲配置,严重阻碍了房地产体制改革。
3、公民的诚信问题及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住宅配置出现较严重问题。目前政府对住宅业产品属性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意识到住宅分配的保障性比商品性更重要。各地不同程度上开发建设了一些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等,但是由于公民诚信体系及相关配套管理办法存在严重漏洞,导致往往是真正符合条件的公民无法购买这些价格远低于商品房的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反而是许多有一定权力或者关系的高收入群体获取本不属于他们的保障房购买资格。另外,相关的资格监控政策及违规处罚力度均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4、经济结构升级问题影响房地产体制改革。我国目前经济结构转型还存在许多困难,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衰退阶段,出口受到严重制约,内需由于福利制度等因素影响也发展不理想,使得政府及各种主体均将目光寄托在房地产业上。另外,由于我国投资机会过于单调,导致投资与投机资金大量聚集在房地产领域,撑出了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房地产泡沫,而且在这种泡沫难以缩小的同时,反而导致各种实体逐渐萎缩,由此也制约了房地产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引言
在经济体制转型的30多年来税制改革步步配合,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服务于财政收入的不完全税收制度,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以财政收入为主体的全面税收制度,税制的改革基本满足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然而,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这就需要解决经济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
一、当前经济形势下的税制改革与经济法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急速发展,相应的国际经济组织也迅速发展,国际经济调节能力增强,国际经济法规也逐渐完善,资本对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际间贸易、文化等的交流,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有要求各国加快税制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形式的变革。为适应国际经济日趋复杂的新形势,2013年,我国的宏观政策将延续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搭配,在税制改革上也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以及“营改增”等改革举措。笔者认为,通过近年来税制改革的趋势来看,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新一轮财税改革将会结合经济法创新,形成价、税、财、金融等相互协调配套的新型改革形式。
二、税制改革与经济法创新的必要性
作为税收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税制结构是一国税制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它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税收宏观调控功能的发挥程度。我国税制的改革不仅要与国际经济形式以及各国税制改革相关,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并适应公共财政的需求,税制改革和经济法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具体如下几点必要性:
1.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是转变经济结构的前提。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还存在着投资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力低下、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基于税收聚财和经济调控的功能,税制的改革对于经济发展及其重要。同时,在深化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的同时,税制作为政府经济干预的重要手段,其改革必须与推动经济发展的整个经济政策相结合。
2.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是贯彻国家政策的需要。
首先,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其次,其是国家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如外贸、经济、科技、教育、民政、财政政策等。这些政策必须在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中得到全面的贯彻,并注意方式的选择,进而保障政策的顺利实行。
3.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手段。
税收的重要职能是调节收入分配,我国现行税制在税收调节功能上还未充分发挥,因此,必须继续深化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只有税制能够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功能,才能协调好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4.税制改革和经济法的创新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化。在新的经济形式下,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深度调整,迫切需要我国在正深入了解国内和国际两个经济局势的背景下,正确定位我国在全球经济分工,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和经济法创新,进而保障我国的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取得竞争新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税制改革与经济法创新的途径选择
本文通过对税制改革与经济法的创新问题的研究认为,税制的改革与经济法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在经济法创新的同时,必须注重税收制度的改革,具体可以从实行“双主体”税制结构、完善主体税和合理调节税负三方面着手。
1.合理选择主体税和合理调节税负是税制改革与经济法创新结构的关键问题
(1)合理选择主体税种
目前,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一般都是由多个税种组合的复合税制,主体税种的合理选择是税制结构是否完善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主体税种在税制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税制结构基本形态和特征。由于税收体系的财政、公平和效率目标需要由主体税种来实现,因此我国在进行主体税种选择时,需要对直接税和间接税进行合理组合,进而实现税制的公平和效率,这也是税制改革和经济法创新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具体可以通过降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来缓解所得税对储蓄和投资的压力,实行增值税来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
(2)合理调节税负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规定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原则和财政运行机制,明确事业单位收支范围及权限的一系列制度。它具有资金来源多样性、资金使用节约性、管理目的服务性、管理程序严密性的特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应坚持勤俭办事的方针。必须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必须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新形势下,要通过财务管理创新来适应改革的需要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事业单位生存与发展的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财政虽然对一些事业单位仍然予以一定的支持,但事业单位的运行与发展资金不能完全依赖国家,也就是说国家不再统一计划管理,事业单位要发展就必须面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创造经济效益,弥补发展资金的不足。这样就对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提出了挑战。只有自主开展与本单位工作性质和职能相一致的业务活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形势下,逐步打破了行业垄断,行业内部也引入了竞争机制。然而财力大小才是行业竞争的基础。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在对外交流合作过程中,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规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因素,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这在客观上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进行创新。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迫切要求财务管理创新
1、制度不健全
例如: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出现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因没及时收回资金出现呆账、坏账、资金分配也存在严重的随意性等现象;对原始票据记载的内容信息失真,“假冒伪劣”的数据粉墨登场;对应缴款项的管理不够规范,使用上比较混乱,大部分游离于政府监督之外,乱支乱用,还助长了腐败行为的滋生。
2、管理思想观念落后
事业单位的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不够,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一些事业单位领导认为财务管理人员,只是充当付款人的角色,忽视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甚至会把个人的主观意识强加到财务管理人员的头上。
3、人才素质不高
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因缺乏专业的系统学习以及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的不快,有的甚至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大部分财务工作者工作前未经过专业学习训练,专业技能差,业务素质偏低。如果不加强业务学习,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要求,很难担当财务管理的重任。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
1.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挖掘财务管理人员的创造潜能,建立民主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
第二,要创新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以适应财务来源多样性的现实。实现投资管理多元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进行资金运筹,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寻找发展机遇,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现金、采购、资产管理、报销、审批等财务管理要程序化、制度化;财务处理流程规范化;财务管理模式要“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2.适应时代挑战,树立财务管理新观念
第一,人本理财观念。这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这是有效地开展财务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第二,共赢理财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经济的一体化,必然要求各单位之间相互沟通和协作。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决策和日常管理中,只有善于抓住机遇,从容应对挑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共赢。
第三,信息理财观念。近年来,信息化管理是组织内部管理的发展趋势,若干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业务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基本实现资源共享,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3.重视甄别与选拔,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素质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改革对财务队伍整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从业资格。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加强为实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知识更新的后续教育的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者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
总之,笔者认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需要,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应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极尽可能地调动各个事业单位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事业单位本身若想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就要乘深化改革的东风,开创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孙莉;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10)
[2]殷典平,林涛.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创新工作[J]现代商业;2008(2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一种军、政、企合一的社会组织,成立于计划经济时代。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必然要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人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不断推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的完善。
1.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简介
对于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有很多专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综其所述,当前普遍认为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能够通过股份制,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1]。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引进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通过机械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来提高土地的边际收益。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打破农业家庭经营模式的局限,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行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的现状和问题
2.1取得的成绩
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逐渐引进的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生产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公司市场化运作,团场投资以及承包管理等方式,成立了专业化的农业公司,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2]。从产业规划,到种植、加工和包装、销售等都由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对农作物各阶段的生长情况进行管理和考核,控制了农作物的生产成本,特别是降低了市场变动对职工收入的影响。此外,通过农业公司的运作,也提高了农作物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效益。
2.2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推行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2.2.1责任意识不足,生产观念落后
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残留影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干部职工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难以理解和接受,对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带有抵触情绪。很多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吃“大锅饭”的阶段,市场意识非常淡薄。很多干部职工缺乏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愿意推广新的技术和品种,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也不愿意应用新的科技产品来提高生产效率。
2.2.2“政”与“企”之间的矛盾
“政”与“企”之间的矛盾是很多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要建立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就必须建立市场化的公司体制,这就与原有的体制产生了冲突。
①在管理者的任用方面,原有的行政任命制度与市场化的人才竞争机制就出现了矛盾,公司管理者仍然由上级进行任命,不利于真正有管理才能的人才发挥其作用。由行政任命的公司管理者也不一定适合公司经营管理的工作[3]。
②公司领导与团场领导的利益冲突,公司领导主要是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团场领导往往由上级直接委任,必须追求包括稳定在内的政治效益。当团场领导与公司领导所追求的利益目标出现冲突时,就会严重阻碍农业公司化的发展。
③与一般的公有制企业不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政治职责,那就是屯垦戍边,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政治使命。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公司追求的经济利益与团场追求的社会稳定、屯垦戍边等政治目的也可能发生冲突。
3.继续推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的措施
3.1解放思想,突破旧观念
要继续推进和完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就必须从转变思想开始,从领导到职工都要不断突破旧有的思想观念,大胆进行改革,对双层经营体制进行重新定义。领导与职工要打破“大锅饭”意识,不断扩大农业公司化经营的范围。
3.2引进专业化人才,改革用人制度
要进行农业公司化经营就离不开新型的农业企业人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积极培养具有现代企业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可以与大中专院校进行合作,进行定点培养。改变原有的行政任命制度,引进市场化的人才竞争制度,促进人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对公司内部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要尽量提高其待遇,给予其较大的经营权限,创建良好的市场氛围。设立常规化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和考核机制,对人才进行现代化的管理[4]。
3.3.理顺“政”“企”关系,明确二者职能
对于公司的管理者的选拔,应该改变原有的行政任命制度,而是引进市场化的人才选拔制度,实行政企分开。团场管理者的职能要进行转变,将行政权与经营权分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对自身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团场原有的经济职能要交予公司来执行,团场作为公司经营的监督者,对公司的管理和经营进行监督。
3.4加大对农业公司化经营的扶持力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加大对农业公司化经营的扶持力度,在运输、销售、管理等方面给与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对于公司购买机械设备、开发新技术等给予必要的资金补贴和奖励,不断鼓励公司扩大规模,开发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
4.结语
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而言,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现代化经营水平。因此,要不断采取措施发展和完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曹健,李万明.兵团土地经营制度创新与农业现代化[J].新疆社会科学.2011(02)
一、天气衍生品与其风险管理功能
天气风险是天气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天气对经济的影响涉及农业、能源、交通、建筑、旅游和保险等众多行业。天气会影响这些行业的经营和发展,极端的天气甚至会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化解天气风险除了可以采用常规手段外,还可以借助天气衍生品。在宏观上,天气衍生品在能全社会范围内减弱天气风险对经济的影响,它能把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面临的天气风险相互抵消,能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天气风险管理,使经济平稳运行。在微观上,企业可以用天气衍生品对冲不利天气引起的损失。例如,在冬季到来之前,若能源生产企业预计会出现暖冬而使销售收入减少,就可以卖出取暖指数期货来套期保值。当冬季实际气温确实较高时,取暖指数就会下降,企业在取暖指数期货上的盈利可以弥补销售收入的减少。这样,企业就能通过天气期货保持收入的稳定,避免气温异常变化的不利影响,实现生产经营的长期稳定发展,增强生存能力。
天气衍生品的产生始于美国能源行业的分散化经营,垄断经营下对企业业绩影响并不显著的天气风险开始受到重视,能源企业开始寻求避险渠道。这种情况下,天气衍生品应运而生。1996年天气衍生品开始在美国进行场外交易,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分别在1997年和2001年推出天气期货。目前,国外天气衍生品的交易品种有期货、期权和场外衍生品,可管理的天气风险包括温度、降水、霜冻和飓风等,衍生品的标的城市遍及美洲、欧洲和亚洲。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盈利上缴国家,亏损由国家补贴,缺少管理天气风险的积极性。经济体制改革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就要管理包括天气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对天气风险管理工具有着的巨大需求,而市场却不能提供有效管理天气风险的产品。保险承保的一般是灾难性的风险,对非灾难性的天气风险作用有限,我国也没有天气衍生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近年异常气候现象的频繁发生,企业对天气衍生品的需求愈来愈强烈。
推出天气衍生品,能满足套期保值者的管理风险的需求。同时,天气衍生品由气象条件决定的不同于其它衍生品独特的风险收益特征能为机构投资者构建资产组合提供更多的选择。推出天气衍生品,还能丰富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增加投资渠道,也有利于推进金融创新,培养金融人才,有利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国际化。
二、天气期货合约
我国推出天气衍生品应先推出气温指数期货。因为温度在所有天气因素中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最为广泛,同时我国在期货运行和监管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温度指数可用采暖指数HDD(Heating Degree Days)和制冷指数CDD(Cooling Degree Days)。气温低于18.3摄氏度时,人们可能会取暖而形成HDD,高于这一温度时,人们可能会制冷而形成CDD。气温指数的温度由标的城市自动气象站测定。月度HDD和CDD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合约价值为HDD/CDD指数乘以合约乘数。较小的合约乘数有利于增加合约的流动性,最小价格波动为0.1个指数点,为10元。标的城市应选择经济总量较大、气象特征能代表一定区域的城市以方便该区域内企业套期保值。HDD和CDD合约都有7个合约月份,具体月份如表1所示,4月、10月为双向月份,这种安排既能合约的保持连续又能照顾到我国不同地域对取暖和制冷的差异化需求。合约的定价可以运用持有成本模型结合历史气象数据,并参照投资者对温度的预测进行。
三、政策建议
推出天气衍生品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和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市场不能有效满足企业管理天气风险的需求时,创新就是必须的。推出天气衍生品除了能细化社会分工,在社会范围内配置天气风险外,还必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议能适时推出月度温度指数期货,将来再推出季节温度指数期货和其天气它衍生品。
天气期货的上市交易所可选择对天气期货有相当研究经验的大连商品交易所或者有指数期货运行管理经验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同时,还应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风险监管,适时引入做市商制度。
参考文献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从经济体制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容来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而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来看,则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地依靠于市场机制校正跳跃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而缺乏经济核算和生产者激励机制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则更多的表现为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困难程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正是从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践中开始的。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两分法,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排斥经济核算、不注重生产者物质利益等重要问题,从而最终采取了放权让利的改革方式。
转型经济学:超越渐进与激进
本文所指出的所谓的转型经济学就是指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学视角下的转换,即经济学范式转换。从人类社会有经济这一现象开始,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依次经过了多种转化形式: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而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很多理论界学者也把知识运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运作。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由改革开放以前到现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转型:其一就是经济制度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其二就是现在理论界一直都在提倡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人类实践模式的转型,即常见的宏观与微观的相互转型。这两种转型都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微观与宏观的相互关系。本文以转型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的代表流派为切入点,分析这种部分与整体、个别与一般以及微宏观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详细阐述我国经济两分法的走向历程。
(一)华盛顿共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急剧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时期,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认为的实行紧缩的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的限制,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方式,在当时均得到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即“华盛顿共识”。后来这些观点又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随着全球化的日益盛行,“华盛顿共识”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可。
“华盛顿共识”在最初的时期,受到了来自于国际金融组织的热烈欢迎,其中的很多政策都是以经济学的教科书知识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认为,国家经济的转型必须依靠三大支柱的支持:即价格的自由化、私有化、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的自由化也就是在本国经济中实行自由价格,让市场价格能在经济中起引导作用,并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私有化的支撑与实行可以使最大的市场主体—企业产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效应,稳定化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在价格上的持续稳定性,使价格体系能够随时对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稀缺起调剂作用。“华盛顿共识”还认为,国家经济在转型中一旦引入市场体制的改革,将很快收获利益,生产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转型必须是激进的、爆炸式的发展模式。
(二)制度经济学对转型经济的观点
制度经济学研究是主要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制度对国家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各发展流派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而制度经济学在现当代的转型经济学发展领域里是一支特别引人注目的经济学分支。它强调立足于个体间的互动经济关系来解释其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它最先确立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以此经济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起点,并反过来确定以一个总量的标准如何对整个经济活动做出一定量的安排后果这一研究思路。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论的领域中,颇为引人关注。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所提供的制度经济学这一特殊角度的基础上的。当前在西方国家对制度经济学做出很大贡献并同制度经济学共同发展的经济学家主要包括: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这几位学者认为:市场之所以能够充分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足够的制度建设。在经济学中最前沿的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这一理论包含了市场信息不完善这一特点。所以,市场良好、持续的运作必须依靠市场提供的完备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市场的经济主体对一切信息了如指掌。反之,不完善的市场信息将无法保证市场良好作用的发挥。
反思:转型经济学的两种改革道路
回顾我国30多年以来的经济改革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性表现为1979年底召开的以后我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第二阶段是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时所提出的在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改革目标,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阶段被形象地誉为中国经济的三座里程碑,更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即改革实践过程的设定阶段、双轨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形成和渐进式改革道路发展的确认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经济改革理论必须是以指导改革实践、服务于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规范性理论。
(一)经济改革理论
经济改革有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即经济改革理论这个基础性要素,社会在对待经济体制改革的态度一般是首先强调利益关系,但是并不受自身利益决定,更取决于人们对经济改革所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否符合社会公正性的判断。换言之,亦即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中的公正性的某些基本价值,即国家意识形态的认识。而一旦当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发生变化,那么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表现为经济改革理论研究要受到经济实践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段性特征不同,相应也有不同的理论出现,但由于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反复性,势必导致经济改革很难从时间上来划分出清晰的、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我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必须沿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来发展经济,这点已经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共识。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原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大胆突破和扬弃的过程,更是对市场经济重新认识的过程。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普遍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定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形式和体制模式的高度,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得到结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仍旧是商品经济。同时,还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从而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观点。而对于我国公有制的改革理论探索,始终贯穿于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这方面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理念,提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局面必须是混合经济的共同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义;第二,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对原来传统的国营经济形式进行了否定,提出了多种公有制形式的观点,并使股份制逐渐成为一种公有制的全新形式;第三,在所有制关系方面,面对从宏观到微观企业财产组织层面的发展这一主要问题,提出了两权分离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论。并引入了西方经济学对于产权的理论和方法,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研究和实施,最终解决了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
如果从收入分配这一社会现实来看,这一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按劳分配的平均主义观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效率以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同时还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提出了理论思考,充分地肯定了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力市场是现实存在的,并提出了要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紧密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
(二)商品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理论界对经济体制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经济改革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通过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而奠定的理论基础,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局部突破提供了重要以及必要的理论基础。其实这一商品经济理论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期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原型,这就是所谓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的学术观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学术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理论。以市场取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改革理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全面启动的基础上的,并根据当时的经济体制运行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是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彼此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入探索,并具有倾向性和过渡性。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依赖于我国农村的和非国有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我国一方面在实行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又在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使得我国的经济理论由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内容,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取向的改革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加突出了市场的本质、市场的有效调节以及市场经济在发展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主导可以决定大量的经济活动这一社会现实,并对生产要素应该进一步商品化、市场化给予肯定。这一过渡性的改革理论为我国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西方比较经济学的引入,以经济改革理论为理论基础,理论界重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明确将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划分为宏观调控、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微观基础企业主体这三个互相有机结合的层次。经过多达十几年的经济改革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激烈辩论,我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逐渐被确立起来,即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结论:我国经济转型的两分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由原来的农村经济改革转移到了城市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经济改革的理论研究重心已转移到了经济改革的战略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这一理念主要包括:改革目标的探索、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经济改革的基本策略以及主要步骤等问题的涉及和选择。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需要在一段漫长的时间积累中培育和引导的。更主要的是,这些内容上的经济体制是与正式的经济制度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的。总之,经济改革理论是与经济实践互相作用并不断发展的,它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是由于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遇到的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而提出的,那些不能按照传统的理论来解决的实际经济问题都将是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会计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自从80年代而引入我国后,至今仍处于介绍研究成果,探讨学科内容及其适应性阶段。然而,在我国企业有人力资源会计建立的必要性和推行的可能性。
一, 人力资源会计建立的必要性
我国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不能回避人力资源价值管理方法-----人力资源会计,因此研究它的建立有必要性。
1,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如何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是我国人力资源宏观管理必须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劳动人事管理部门已经实行了改革方案。例如,企业享有社会公开招收、考核录用工人的权力,享有自主聘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权力;允许人才合理流动;开放劳动力市场和建立人才交流中心,使得各单位和各种人员之间有双向选择的权利。这将使人力带有更多的“成本”和“价值”方面的经济特征。因此,从经济管理上看,人力将作为一种资源被开发、利用和管理。
2,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脑力劳动、科学技术在社会劳动中的作用及在产品价值中所占比例增大,使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成为现代中国人的共识。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产生过具大推动作用。争,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科技的提高必须依靠智力开发,提高人力资源素质,这必然使企业直接用于人力的开支加大。因而有必要进行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使企业明确拥有多少人才,具有多大经济竞争实力,以及需要多少投资使其拥有的人力资源潜力发挥出来。
3, 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因此,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将成为新增人力最多的行业。第三产业多是人才、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会计决策。这些有关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的数据人力资源会计可提供。
4,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随着我国企业用工招工的自主权增大,各企业展开了人才争夺战。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企业拥有了人才,就等于拥有了市场,就意味着竞争能力的提高。企业不惜用重金奖励和聘用人才,说明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对人才的投资力度的加大。企业在高薪聘用高科技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对原有职工进行培训,挖掘已有人力资源的潜力。
二, 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可能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日渐成熟,在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有可能性的,其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一些制度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环境
2,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奠定了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司法体制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探索创新从未止步,历届政府对于司法体制改革都高度重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战略标志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以及机制创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更是将司法体制改革上升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司法体制改革的具体方向,党的十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战略高度对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进行了阐述。经过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国司法体制建设与改革成绩斐然,目前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司法体制。然而司法体制改革本身是一项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回顾以往的司法体制改革更多的停留在机制层面,司法体制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这导致司法体制与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存在诸多的不匹配,严重的拖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未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将会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以及改革阻力都是前所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对于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于未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方向带来有益探索,促进事发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司法体制改革的现实迫切性
司法体制作为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司法体制建设起步晚,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供借鉴套用,因此目前司法体制建设中存在各种问题在所难免。然而随着的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司法体制存在的弊端不断显露,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阻力,在这种现实背景之下,司法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愈加彰显。
(一)推动经济体制完善的必然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经济基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产关系、要素配置机制、生产方式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经济基础的改变必然会带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在经济体制变革的推动下下,我国政治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一个现实却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政治体制已经成为了我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道路上的巨大瓶颈以及障碍,二者之间的不匹配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司法体制作为政治体制的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司法体制落后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经济体制的完善必然受阻,如果司法体制不能够尽快的适应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尽快迎头赶上,那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然难以为继,改革开放多年所取得的成果也会功亏一篑。
(二)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的客观需要
依法治国战略承载了我国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希望和梦想,依法治国强调的是法律在一个国家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权力机关以及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依法履行自身的职责,任何人违反社会法律都要依法受到追究。依法治国战略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司法体制作为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以及实现手段,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防线,执法必严与违法必究实现的保障。我国司法体制中目前存在的弊端已经与依法治国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要求不相匹配,与民众对于法治社会公平的期盼相脱离,很多司法体制方面弊端导致的社会公平正义受损,严重的影响到了公众对于司法体制信任。这种背景之下,我国必须要加快司法体制改革,立足于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建设公正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体制,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助推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落实。
(三)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现实选择
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是政府公信力提升的一个现实选择,司法部门作为政府公权力的具体运用组织,其公权力的使用中能否做到公平正义,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政府信任和满意。我国这些年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代背景下,各种人们内部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来高发以及频发的趋势,加上社会基层的不断演化,这给司法部门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些司法部门在工作中没有做到公平正义,一些权势阶层凭借自身的权力资源,倾轧弱势群体,司法部门做不到秉公执法,严重影响到了司法部门的权威,同时对于政府公信力更是一个极大地损害。鉴于此我国要加快司法体制改革,针对当前司法体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逐渐破除司法体制中存在的影响司法调制不公的因素,让司法部门运用好政府的权利,能够在代表好的政府的形象,保证对各种案件审判的公开公平,增强人们对于司法体制的信任,并带来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二、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就是要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权益,让每一个公众都能从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在司法制度建设方面,公正是司法制度的核心价值,只有做到公正,才能够让社会自觉接受、遵守司法制度,每一个人都平等的享有司法制度赋予的权利。高效以及权威司法制度公正实现的支撑,这是因为公正本身相对的,随着时空转换公正的内涵与意义都有所不同,在既定的社会情景内,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正义,因此在司法制度设计中,公正必须要依托于权威以及高效,没有二者的基础,司法制度的公正也就没法实现,当然公正同时又是司法制度权威以及高效的来源,所以公正、高效、权威三者之间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司法体制的改革要正确的处理好这几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司法制度公正权威高效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权益,司法体制是否具公正权威高效,群众最有发言权,这些年来,我国司法体制在维护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方面作用发挥的不充分,群众对于司法不公存在较大的意见。在人民法律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背景之下,司法体制改革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权利。而维护好人民的权益又是提升人们对于司法体制认同,感受到司法公平正义的必然路径,很多司法个案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司法个案的公平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于司法的认可。综上所述,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要牢牢围绕这些目标来进行设计,力争通过司法体制改革,更好的实现这些目标。
司法体制改革的并没有一个世界通用的模式,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司法体制建设情况来看,各有千秋,通过分析汲取国外司法体制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我国司法体制改革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策性、政治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党的统一领导,才能够统筹协调好司法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问题,减少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解决好各方群体的利益冲突,实现好以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国家与社会稳定。二是公民参与原则,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不仅仅是高层管理者、政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进行顶层设计、制度制定,作为与司法体制改革存在利益相关的普通公众也应参与到司法体制改革中去,司法体制改革要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的意愿,将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演变为培养公民法制精神的过程,重塑司法权威。三是尊重司法规律原则,司法体制改革要遵循司法的内在规律,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司法体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有着内一致性的规律,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中要尊重规律,一方面注意借鉴他国经验做法,另外一方面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三、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方向
当前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正处于一个攻坚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本文认为只有明确了改革方向,并持续努力,才能最终会获得成功。本文认为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司法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这些年我国司法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司法地方化,我国司法机关人财物受制于地方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工作开展容易受到所在地政府的影响,其独立性的不到较好的保证。因此未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就是实现司法机关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实现司法机关独立,在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等方面都由财政统一解决,无需通过地方政府获得支持,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司法机关不受地方干扰独立办案,实现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