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9 14:45: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媒介融合定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虽然对于媒介融合这个词很熟悉,经常听到,但是要准确的将他说出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真正的研究媒介融合,就必须弄清楚到底什么事媒介融合?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1】
伴随着数字化的到来,受众对于信息传播的需求进入了新的阶段,原有的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科技的发展为媒介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有过这样的理论:“媒介即讯息”,在今天,网络媒体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日益精进,推动了媒介的融合。在美国,各大传媒集团的出现就是媒介融合的标志性产物。今天的媒介融合与从前媒介融合有很大的区别,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理论,进行了丰富和新的阐释。传统意义上的媒介融合侧重于传播媒体的融合,广播和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融合,即视觉和听觉融合。但是媒介融合发展到今天,更多的是对于全感官的延伸。3D影片的出项就是最好的例证,媒介融合已经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世界上很多国家早已经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 sNews Center ),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比较成功的典范。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将《坦帕论坛报》、网站Tampa $ay Online、电视台W FLA-TV一起搬人办公,形成了真正的媒介融合集团。【2】
我国的媒介融合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从早些年上海文广集团对媒介的融合的尝试,到最近的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敲定,都展示了我国媒介融合的的既有景观,我国的媒介融合具有无限空间。
(二)学术研究需求强烈
媒介融合在改变受众的信息接收的形式的同时,也得到了学者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相关领域的学者燃起了研究的热潮。自2008年中国首届媒介融合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后,相关学界人士给与了高度重视。 2009年11月22日,“2009中国第二届媒介融合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着战胜挑战、创新模式、加快发展的目的,又一次针对媒介融合进程中一系列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对业界和学术界的理论需求也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由于媒介融合的前沿性,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美国进入媒介融合时间较早,因此他们的理论相对比较完善。但是这些完善的理论并不全部适合中国。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本土化倾向严重,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征,融合的发展模式也极为不同。美国的理论并不能完全解读我国的媒介融合模式。所以我国的媒介融合发展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另外,媒介融合是一个边缘学科,包括众多的内容,涉及的其他范围较为广泛,所以更需要各领域的学者进行共同研究,使理论不断地完善,最终指导媒介融合更好发展。
二、美国媒介融合发展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美国的媒介融合以技术为保障
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较早,这是得益于他们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为媒介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当下的媒介融合要求对于大流量的视频传输,先进的技术为新型的媒介传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IPTV的兴起正是因为有了技术为保障,才得以很好的发展所以美国的媒介融合的先决条件就是有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作为保障。另外完善的网络设备建设和管理体制也为媒介融合奠定了物质和设备基础。麦克卢汉的“地球村”预言成为了现实。网络技术的发明为媒介融合的提供了全球化的保障。这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在我国进入媒介融合时代时,我们是否具备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是否拥有技术的保障。
(二)有效整合的经营模式――资源最大化利用
美国的媒介融合的良性发展得益于有效整合模式,使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实现了资源共享。媒介融合的经营方式可以将新闻时效性演绎到极致。最好的例证就是坦帕新闻中心对sunskne skyway大桥坍塌事件的稠查和报道。这座被公认可以经历100年风雨的大桥在短短10年后,一个最重要的支柱就因为被侵蚀等自然原因而坍塌了。当时是一名电视台记者最早获得这一消息。《坦帕论坛报》在经过新闻中心的调节下,最先此消息。《土日帕论坛报》作出了这座大桥的设计图,这些资料包括制图的依据同时提供给电视台和网站。报纸付印后,一个谈话类电视节目看到了这则消息的新闻价值,邀请《坦帕论坛报》和电视台的记者和编辑,共同讨沦这一事件的调查进程。【3】
在这个整个过程中,媒介集团秉着统筹兼顾的原则,在整个过程中扮演者决策者和协调人的角色,充分挖掘新闻的使用价值和信息传播附加值,使这则新闻价值得到最大发挥。由于新闻中心的统筹策划和完美的媒介协作,在加上多样的报道方式,那天电视台的收视率提高25个百分点,报纸阅读量也大幅攀升。无论在对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存对报道流程的处理,这种媒介的融合都使新闻价值的实际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并在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内容附加值,达到了利益最大化效果。新闻中心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由此可以看出,在良好、有序、完善的媒介融合中,可以将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使新闻的价值不单单体现在它的时新性和本身的价值,还体现在他的传播价值当中。良好的制作和传播方式将极大地增加新闻的附加值,这将成为媒介竞争的新的增长点。
但是媒介的融合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内部关系也将带来不利的后果。在2000年美国时代华纳(拥有报纸、广播、电视、影视、期刊的传媒集团)和美国在线(当时美国网络的巨头)“联姻”了,这个曾被看作是强强联合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传媒集团,在经历了十年碰撞之后终于“离婚”了。内部文化的不相容和管理上的失误都是造成悲剧的原因。如果说定义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这次联合为媒介融合,我认为且妥的。这次的联合并没有实现融合的真正内涵,而是仅仅的拼在一起。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AOL――时代华纳,仍然是各自为政,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形成整体,所以他的的联合只能叫做合作。从他们身上我们也能看出媒介融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每个成员齐心协力的为整体付出,良性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命运。通过借鉴和学习,所以我们更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相应的对策进行处理。
三、我国媒介融合方向与策略
(一)媒介公信力的打造
通过对美国媒介融合的一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媒介融合将给信息产业带来春天,为媒介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媒介融合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做到公信力的打造。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的原因,我们的媒介传播肩负着公益事业的使命,媒介即是政府的耳目喉舌,更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在媒介融合后,双向互动的特点将更加突出,因此媒介公信力的打造将直接影响融合后的媒介的社会认同,也就会直接影响到媒介的发展。所以在中国,媒介的公信力打造是媒介融合的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媒介一直很注重公信力的打造。
(二)技术保障
从美国的媒介融合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技术保障对与媒介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在我国要想媒介融合顺利进行,技术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就多次强调了对于网络的建设问题。双向进入和各地的有效整合将会极大地促进网络设施的建设,从而推动媒介融合的进程,最终使广大的受众享受全方位的信息体验,“金媒介”时代也将尽快到来。
(三)本土化与内部管理
我国由于政治经济体制与美国的不同,美国的经验虽好,但是我们不能全盘抄袭,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于本土化的研究。美国在线进军中国的失败的例子也充分展示了我国人民对于本土化的倾向。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将会成为我国媒介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时代的失败和坦帕的成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同时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良好的内部管理体制将是媒介融合并且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有序的结合,才能真正的融合,最终达到1+1>2的效果。
(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更要注意对于新闻符合型人才的培养。2005年9月,经过两年的前期调研,麦金教授正式创办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如今这个专业已经发展成密苏里新闻学院第三大系。【4】这个专业培养出的新闻人才都属于复合型的人才,除了编、写、采、评,这些记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外,综合性的新闻人才还具有摄影、编辑、策划等很多技能。当下,媒介融合迅速发展,这些传媒集团更需要这种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这方面还需要学者和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
另外,在媒介融合的今天,还要注意受众媒介素养的培养,媒介融合后对于信息的双向互动要求会更加明显,所以拥有较高的媒介素养的受众,将会促进整个信息传播的有序进行。美国早就开始了媒介素养的教育,并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之一,而我国还只是属于探索阶段。在媒介融合的今天,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相关学者和有关部门应给与高度重视。
四、结束语
媒介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信息社会发展中媒介的必然趋势与走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在学习美国的经验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媒介生态和本土化,对我国的媒介融合进行整体的规划,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各部门积极配合,就会顺利进行。全国人民携手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注释
【1】 百度知道定义
【2】 蔡雯.郭翠玲.《美国坦帕新闻中心媒介融合的策略与方法》.中国记者.2007,(9)
【3】 蔡雯.郭翠玲.《美国坦帕新闻中心媒介融合的策略与方法》.中国记者.2007,(9)
【4】 付晓燕 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新闻与写作 2009,(8)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周鸿铎.《媒介经营与管理丛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3】杨雪峰.《三网融合给有线电视网络带来的机遇及挑战》.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0,37(2)
【4】赵云刚.胡勇军.《三网融合需要创新模式》.通信企业管理,2007,(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在《媒体实验室:在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未来》一书中描绘了“媒介融合”的蓝图。尼葛洛庞蒂用三个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并且这三个圆圈呈现出叠加和重合的发展趋势。他认为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尼葛洛庞蒂在网络技术尚未普适化的情况下以预言的方式对媒介融合提出自己的设想,但对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论证,对媒介融合的层次和多元化没有涉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以其为技术支撑的诸多行业之间的边界正在由清晰走向模糊。正是这一重大变化推进了信息、电信、文化、娱乐、传媒、出版、金融、证券等众多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全球形成了大规模并购、重组的浪潮,多元化成为大公司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资源配置、整合方式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许多新的业态应运而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直接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以顺应行业边界模糊的发展趋势。
1994年,《纽约财报》报道美国在线与《圣荷水星报》联合推出《水星中心新闻》的电子服务时,使用了“一次传媒聚合”的标题。同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关于产业融合的学术论坛,即“冲突的世界:计算机、电信以及消费电子学”。参加者除了学术界以外,还包括康柏、英特尔等著名计算机整机或芯片生产公司以及软件、消费电子产品和信息服务等相关行业的人员。这标志着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话题。
1996年,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1996年电信法》。该法案将电信和媒体统一立法管理,引发出一场电信、电子、媒体和文化企业的交叉兼并和产业重组。
1997年6月在加州伯克莱分校召开了题为“在数字技术与管制范式之间搭桥”的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对产业融合与相关的管制政策进行了讨论。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媒介融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
1997年,欧洲委员会推出的绿皮书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与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重合”,并把媒介产业融合视为新条件下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这无疑将媒介产业融合扩展至整个信息市场,乃至催化今后世界经济的综合。
1997年,美国学者Greenstein和Khanna从产业变动的角度,针对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融合,提出媒介产业融合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1998年,奥诺和奥基对媒介融合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此揭示电信、广播等媒体信息服务融合的过程。他们指出,从专用平台到非专用平台的转换以及从低带宽要求到高带宽要求的转换,基本上反映了媒介产业融合的方向。
2000年,Raghuram指出,产业融合从根本上是指数字技术允许传统的和新的通讯服务(无论是声音、数据或图片)通过许多不同的网络共同传送的现象。同年,《澳大利亚产业融合评论》则指出,融合就是因数字化驱动的服务部门结构调整,这个调整的实质是两种服务传递的结构模式的转换,传统模式是由模拟和物理技术主宰的、以大规模生产为特色的、以国内市场为重点的、以水平和垂直联结为整体结构;新的服务传递模式使用数字编程网络,以促进实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对国际市场关注、在用户看到的服务和潜在的传送平台之间的垂直分布。
2000年,托马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依、查尔斯・斯坦菲尔德等三位学者在其合著《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中提出:以前电信业、有线电视业、广播业和计算机业各自为政,现在在宽带技术和政策的指引下汇流到一起,产生了“整合宽带系统”。因此,媒介融合有了更好的技术支持,并将在更宽泛的领域内进行。
媒介融合与产业革命的序曲
2000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和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宣布合并。合并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成为融媒体、娱乐和通讯为一体的世界巨头,公司市值为3500亿美元,年销售额为300亿美元,交易额达1840亿美元。这个“天作之合”代表着传统媒体产业和网络产业的融合,同时也成为国际媒介产业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并拉开了媒介产业融合与产业革命的序曲,这场革命将是全方位、跨行业、深层次、超国界的。
2001年,日本学者植草益在对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进行研究以后,从动因的角度,把媒介产业融合定义为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壁垒、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并认为媒介产业融合不仅出现在信息通讯业,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的产业融合也在加速进行之中。由于产业融合,企业间以及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发生相应变化,企业并购、流程重组、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等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主流。正如他所预测的那样,近年来媒介融合并不仅仅限于这4个产业领域,在制造业,产业融合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产业革命的浪潮在媒介融合推动下,一浪高过一浪。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088-02
媒介融合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于美国兴起后就快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发展。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媒介融合的定义更为复杂和多变,由此引发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激烈讨论。在国内虽然媒介融合发展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但是目前为止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且已逐步应用到现在的新闻业发展中。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一步,农村文明的发展也是新闻业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运用媒介融合技术大力发展农村传媒,丰富农村新闻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协调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媒介融合的界定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浅析
媒介融合的定义有较大差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葛洛庞帝把媒介融合定义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汇聚到一起。”而另一教授亨利•詹金斯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框架,即“媒介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媒介技术、产业、内容及受众之间发生的各种交集;这不是终极状态。”据以上两位教授对于媒介融合的理解,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将技术、媒介形式等全部融合在一起的综合形式,其基本状态就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永远都没有确定的终点。其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不同的媒介工具为载体,以不断更新的媒介信息为传播内容,在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一体化展现。分析其内涵可发现,媒介融合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技术的统一化和应用的广泛化。在现代,无论是传统的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是web2.0时代下基于网络平台的网页、微博、微信、客户端等都有基本相似的传播基础,都是由卫星、电缆等数据技术来获得相关的内容,而在这背后就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技术的融合与汇聚。通过技术将信息发送到不同的媒介工具上,再通过媒体将其整合向外传播,最后形成多方媒介的融合。除此之外,亨利•詹金斯教授提出的内容与受众之间的交集则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新闻行业及其受众当中,不同媒介下的新闻人在媒介融合的条件下是紧密结合的,而其能为受众所提供的内容也由于事件的集中性和受众关注的聚集化而结合密切。在受众这方面,由于当代受众的主体意识逐渐加强,对于事件的好奇性不断提升,且与媒体的联系更加紧密,造成其在媒介融合下不断交集、裂变和发展。
(二)融合的两个方面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媒介融合是一个有多方控制的复杂体系,不是单独的技术媒介或者媒介载体可以把握与决定的,为便于分析其特性和内容,可以将媒介融合简单地理解为以下两方面:思维层面的融合,物态层面的融合。思维层面的融合:思维层面的融合是一种意识方面的深度融合,它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两个方面,对于信息的传播者也就是广大的新闻工作从业者而言,媒介融合在思维的层面主要体现于其在发现新闻和传播新闻是已经提前准备好在多方面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同时他们开始努力思考新闻的应用广泛化,即一种新闻或是一条新闻可以在传播的同时适用尽可能多的载体与传播媒介。而针对传播受众而言,他们也已经转换了传统的获取信息的思维方式,开始利用各种媒介渠道获取信息,不再单一地关注报纸、电视等,而是将现代生活碎片化的时间运用到移动媒体上,多方位地接受信息。很多学者和教授认为:同任何事物都有客观发展规律一样,媒介融合也有其规律,确实需要从规律性方面对媒介融合进行探讨、认识和把握。物态层面的融合:物态方面的融合主要有传播工具方面的融合,业务运营方面的融合以及资金等方面的融合。传播工具即传播渠道,在网络时代和数字化的今天,传统媒介和新媒体之间的渠道被打通,新媒体全面渗透到传统媒介中,手机报纸、网络电视、手机广播等崛起,而微博微信等成为受众使用最多的媒介。此类技术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是媒介融合的前提和支柱。而在业务运营方面,新闻工作者不仅要能挖掘新闻,同时还要具备可以使得新闻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编辑、制作和传播的能力,以满足不同的传播渠道对新闻的要求。在资金方面除了政府对于公共媒体的投入之外,企业和个人也在积极地投身于媒介融合的发展当中,为媒介融合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支撑。
二、农村新闻传播分析
由于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进步,很多传播媒介在农村有了较为良好的发展,农村的媒介种类日益增多,网络媒体和移动终端也不断渗透到农村中。但是,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新闻传播的内容仍然有很多需要改善和提升的空间。
(一)农村新闻传播内容及设施分析
首先,在农村新闻信息的供应上,农村相比于城市信息资源的占有量明显较低,许多信息在农村的传播基本表现为不出现或者是不及时出现。而对于此类信息,各类媒介表现出明显的将农村视为信息的末梢,即传播的边缘化地区。而从信息的选择方面来看,农村新闻信息相对较为保守和封闭,所传播的信息大多是政治类、农业类以及与农村相关的信息,实事、文学、科技、娱乐等信息相对匮乏,信息单一化严重。此外在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的处理上,在农村地区,正面报道以绝对优势压倒负面的报道,负面报道又做了不同程度的正面化处理。其次,在已经传播的这些信息中,有效信息的数量也明显呈现较低的状态,很多信息虽然打着关注农村、关爱农民、支持农村发展的标题,但是其内容却少有含金量,许多内容根本无法起到对农村建设以及农民的帮助作用,其探讨和影响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根本不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最后,在传播设施上,无论是从硬件的建设还是从信息资金的投入方面来看,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硬件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我国农村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为重要的时段,然而在新闻传播业中,有关农村方面的建设发展缓慢,农村的广播电视业也徘徊不前,再加上新媒体技术对农村方面的忽视,使得农村整体长期处于劣势地位。
(二)新闻传播媒介分析
报纸杂志媒介:报纸杂志在农村的发展近几十年来一直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城市中报纸的发行种类多、周期短,而农村的报纸发行种类少、周期长;在农村发行的报纸覆盖面积小,仅仅在学校或者政府机构有发行。在杂志方面,由于杂志的费用高,印刷相对复杂,以及运输较远,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农村的杂志媒介少之又少,发展缓慢。广播媒介:由于发展时间长,目前在农村地区,广播媒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近几年农村的广播媒介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第一,农村地区广播事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广播的影响力日渐让位给电视,处境十分尴尬。第二,广播的覆盖面积在农村中越来越小,且种类匮乏,相比城市的交通广播、城市广播、音乐广播,农村的广播电台种类少,节目的质量低,不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内容有限,不能覆盖到全镇的居民。第三,广播的基础设施陈旧,且长期没有维护和修理,导致很多广播设备只是摆设,并没有实际起到作用。电视媒介:电视是目前农村应用最为广泛的媒介,也是传播效果最好的传统媒介,电视事业在农村由于国家和政策的扶持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农村节目和农业频道不断发展,农村电视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而在此期间,农村电视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农村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农民生活相聚较远,不能更好地贴近农民生活,同时农村农业节目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不强,很多节目并不能与农民形成良好的心理认同和心理互动。其次,农村电视节目鱼龙混杂,真实性和质量都难以保证,虚假信息在农村农业节目中广泛出现,这对于分辨力相对较弱的农村群体而言是一个严重的挑战。最后,农村电视节目的趋同化日益显现,创新是现在农村电视发展的当务之急。越来越多的农业节目在形式上、内容上不断相互抄袭,使得越来越多有关“农”的节目索然无味,并且使农村离创新与先进越来越远。网络及移动媒介:互联网媒介是现代最为活跃的媒介,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我国农村的互联网不断发展,调查显示,现在来自网上的信息已经占据了农民信息总量的20%。可见,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终端在极大地改变着农民的生活,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起步晚,发展不完善,硬件设施较为落后,所以目前农村的网络及移动媒介使用率仍然较低,很多农民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互联网。再加上网络信息监管不严,很多农民无法有效分辨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造成对网络的不信任,因而在当下,我国农村对于网络及移动媒介建设和应用发展缓慢。
三、农村新闻媒体的未来发展
(一)思维层面的传播内容发展
媒介融合是新闻媒体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农村媒介传播内容来看,必定要将新闻的广泛性、时效性与受众相结合,将新闻传播的广泛化思维与多元化形式与农村的传播内容单一化相联系,在发展农村新闻时,本着多种渠道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媒介融合的思维对农村的传媒内容进行深刻地改造。同时,需要重视受众反馈,媒介融合思维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受众,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对于新闻传播的发展至关重要。媒体方面应该本着提高农民素质的原则发展农村新闻传播,发现农民的问题,吸收农民的反馈,与受众紧密联系,从而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促进农村新闻传播的发展。
(二)物态层面的传播媒介发展
在物质方面,农村新闻传播也应该完善传播工具和业务层面。首先是各领域的媒体建设,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农村都应该加强建设。在硬件设施方面,政府应加强投入和扶持,保证基础设施的运营,还可以吸收多方的资金,将企业和政府结合起来,共同完善农村媒介;同时加强信息的监管力度,在保证信息及时有效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虚假信息,保障信息的真实度。其次,各类媒体也应该严格把关农村农业信息,对于重要的农业信息应做到多渠道、多种类投放,使信息尽快到达农民手中。对于传播内容的种类,应该尽量避免趋同化,在新媒体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在业务层面上根据农村的现实情况和当前问题以及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进行分层的细化,使信息层次清晰,针对性强。更好地满足每一类农村居民的需求。媒介融合是尚处于发展中的新事物,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正处于发展探索之中。农村的新闻传播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媒介融合的理念下推动我国农村新闻传播业发展,在数字化的同时融合多种思维和实体,无论是对传统媒体而言还是新媒体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鲍德温著.龙耘,官希明译.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赵树旺,栗文达,白杨等.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3]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4]徐景华.新闻传播在农村:关于农村新闻传播现状的分析与未来的展望[D].南昌大学,2006
[5]王海峰.新闻媒体与新农村建设:农村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河南大学,2007
随着新闻理念从“传者本位”逐步转变为“受众本位”,受众的心理需求成为影响业界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怎样生产产品的重要因素。同一新闻内容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形式,以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多种传播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衍生为融合新闻产品,受众根据不同的心理需求选择不同的新闻产品。在此条件下的新闻写作既要与各种传播方式相适应,更要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化的心理需求。
受众的心理需求诱导了差异化、分众化和小众化的新闻传播
美国传媒产业集团总裁默多克说,今天,内容正在被定义为满足当代受众需要。对此,传播学教父施拉姆还有一个经典的比喻:受众使用媒体就如同到自助餐厅就餐,吃什么、吃多少都由受众根据自身喜好决定。媒介不可能将自己提供的信息、观点强加给受众迫使其接受,而只能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现阶段,受众的心理需求大致有娱乐休闲需求、信息知晓需求、研究思考需求、平等参与需求四种。
娱乐休闲需求是受众最普遍也是基本的心理需求。基于这种心理,受众要求新闻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轻松活泼,能够满足茶余饭后的消遣休闲。信息知晓需求是受众娱乐休闲需求的发展。受众要求新闻能够满足其对日常生活信息的关注、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知情以及自己兴趣和工作所涉及的知识需要等。通过获取上述与自己的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把握环境的变化。研究思考需求和平等参与需求是受众需求的最高层次。研究思考需求是指受众将新闻事件本身及新闻传播的方法等作为研究对象,继而引发受众关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等更深层次思考,从而将新闻传播的核心理念从大众传媒领域引申到政治学、文化伦理学、经济学等领域,从而增强新闻的民生含量。按照传播学理论,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和反馈是构成传播活动的五要素。平等参与需求是受众在主体意识增强后,对新闻传播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受众积极与信息传播者进行反馈互动,并新的信息,以此获得平等的舆论话语权。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受众在媒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媒介印象将影响其以后的媒介选择行为。随着新的媒介形式的不断出现,受众在媒介选择上产生了差异化。这种情况下,传播的大众化已经向分众化和小众化转变。可以说,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受众心理需求的纷呈性导致了差异化、分众化和小众化的新闻传播。
新闻写作应观照受众的心理需求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曾指出:“不论传播技术和现代媒体如何发展,传统新闻学的那些核心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新闻学的根据和核心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和学问。”[1]作为新闻生产的重要环节,新闻写作要观照受众的心理需求,就必须与差异化、分众化和小众化的新闻传播相适应。
要树立融合新闻的写作理念: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融合新闻生产模式已初具形式。目前融合新闻尚未明确界定,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所中心主任Andrew Nn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2]。媒介加速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产生融合新闻。而且,融合新闻传播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超越“融合”界定,转变成一种自主运转、流程规范、操作专业齐备的新闻生产模式,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模式的主流。融合新闻出现的意义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它为个性化的新闻信息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受众带来了多种媒体信息的聚合、重组和反复利用的方便性;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新闻信息的传输、变得更为精彩纷呈,为受众使用更个性化的方式获取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笔者认为新闻写作已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文字写作能力,而是能够在同一信息操作平台上,针对日益细化的受众不同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传播方式的新闻特点,对新闻事件进行恰当表现,具备事实展示的差异化、跨媒体的写作能力。
要在新闻写作艺术特色上不断创新:
在“融合新闻”写作理念指导下,新闻写作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写作思维、写作文种、写作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不断创新。
新闻写作思维方法创新。实现融合新闻写作首先要了解不同传播方式的传播优势,分析、找准各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再从新闻写作的总体要求出发,创新新闻写作的文种、技法,确定写作力度、写作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新闻内容。同时,又要充分尊重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热情,以开放性的思维与受众互动和交流。
新闻写作文种的创新。受众在通过手机上网、QQ空间、邮件、论坛、微博等渠道参与信息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创造出了各种新语言、新文种。这些新语言、新文种已经逐渐被接受并广泛使用。因而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写作文种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写作语言也更丰富。如能恰当地运用,就能够让新闻产品更富有个性化,有效地缩短大众媒介与受众的距离,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
新闻写作资源内涵发掘创新。“融合新闻”生产模式下,新闻写作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产出适合不同受众口味的新闻产品,最关键的就是要对新闻资源不断深入开掘。深入开掘新闻写作资源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视角对纷繁的信息源的多维价值体系进行探索和思考。其外观形式表现为新闻写作着眼点的选择、写作载体的取舍、相关材料的补证、事件叙事的顺序结构等。通过深度开掘,将新闻产品构筑成短时迅速信息传递、综合表现事态进程,纵深报道隐含于新闻事件内部的故事,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不同心理需求。
新闻写作表现形式创新。“融媒时代”由于不同媒体对新闻写作的需求差异化,增大了新闻写作的多重复杂性,对新闻写作的系统性、综合性要求越来越高。新闻写作已不仅仅是传统概念上单纯的文字表述、信息传递与情感表达,而是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于一体的全方位运用技术,多视角、立体化地展示新闻内容的写作活动,从而使枯燥的新闻兴趣化、多样化。
新闻写作应引导受众心理需求,避免媚俗化
新闻写作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是吸引受众,引导舆论。因此作为新闻产品的生产环节,新闻写作既要观照受众的心理需求,更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种引导,就是以责任媒体的权威性、可信性和公正性使受众对传播的观点和情感产生顺从和认同,进而内化为受众自身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也就会在媒体引导下不断提升。新闻写作引导受众心理不是单纯地说教,而是人格化地走进人的心灵。“所谓传播的人格化就意味着把机器的传播者变为人的传播者。这个‘人’是传媒的代言人,而在受众的感觉里,他就是他本人,他在表达着他自己,他说的是从他的思维情感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受众感觉着他内心的波澜,从而自己的内心也掀起波澜。”[3]唯有这样,受众与传播者才能精神与精神相融、心灵与心灵相通。
同时,新闻写作也要避免媚俗化。“融媒时代”,以市场为核心的大众文化以其强劲的势头迅速占据新闻传播阵地,以搞笑、娱乐、恶炒为宗旨的世俗文化形成了一种廉价的视觉轰动效应。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凡是能博得眼球的东西都成了新闻报道竞相追逐的热点,造成了媚俗化甚至虚假的新闻写作。这种新闻写作媚俗化势必大大削弱新闻媒体的美誉度和公信力,从而失去引领受众心理的基础和力量。
(本文为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融合新闻”传播与和谐辽宁文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2011088)
参考文献:
[1]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2]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6(5).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多元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世界级企业纷纷完善自己的业务体系,进一步向传媒产业发展。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我国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先进技术,建立自己的传媒系统,促进传媒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而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媒介为网络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促进了网络媒介自身的发展。各种新兴传媒以及网络媒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伴随着用户的增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壮大,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且新兴媒体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通过媒介融合发展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这也成为新时期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网络媒体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启示。对于传统的电视、报刊、杂志等传媒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扩大市场的同时,丰富了传媒产业的发展形式,推动了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电视传媒的发展逐渐与网络媒体的发展相结合,建立起自己的视频终端传输播放设备标准,利用网络、手机等扩大自己的市场规模。传统报纸行业的发展也在向网络传媒靠拢,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丰富自己的业务范围,将电子新闻更加迅速的传输到更多的人手里。与此同时,很多杂志期刊也将传媒产业的发展触角延伸到网络媒体,不断发展电子期刊产业,促进了我国传媒产业媒介融合的发展,加强了互联网技术与现代传媒产业的结合,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媒介融合,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变革进行研究。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各种传媒形式以及产品交错复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因而,我们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变革进行研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传媒产业发展的特征,对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对传媒产业的发展创新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以及变革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充分考虑到我国传媒产业当前发展的困境以及问题,在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结合信息对现代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对社会发展环境以及发展机遇进行分析,明确现代传媒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提出合理的产业发展策略,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更加符合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实际标准,从而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二、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信息对现代而言比金钱更为重要,随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的快速传递成为很多人的追求和选择。因此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以网络传媒为代表的新媒体获得迅速发展,占据的市场份额不断加大。各种网络媒介以及传媒产业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中国的传媒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做出调整,以与市场更加吻合的发展模式,提升传媒产业集团的企业实力。
本文基于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传媒产业的发展背景以及目的、意义进行论述分析,明确了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在第二部分对传媒产业发展中的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对新时期媒介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论述;在第三部分针对新时期的传媒产业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明确了我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然后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垄断与竞争进行分析。针对传媒产业发展的价值链体系进行研究,结合传媒产业的发展机制与媒介融合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研究;在第四部分,对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发展模式以及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新时期传媒组织内部的发展变化,然后对传媒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对传媒产业的媒介融合策略进行研究;在第五部分,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创新进行分析,首先,对技术创新与传媒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然后分别以创新管理运营模式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在进行研究的同时,紧密结合当前传媒产业发展的背景以及变化。基于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进一步寻找适合我国传媒产业发展实际的发展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以及变革。以这个研究思路为主线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以及变革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文献查找法、总结归纳法以及比较研究发展对我国新时期传媒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新时期我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产业的发展。
三、文献综述
(1)媒介融合概念
随着新兴传媒技术的发展,为我国传媒产业带来新的改革,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新时期,媒介融合无疑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而显著的特点。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媒介融合的相关概念也涉及到很多的层面,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媒体产业,也包括新兴的网络媒体、技术以及相关业务等。对于新兴传媒产业的发展而言,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对于他的研究意义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于媒介融合的定义,就是利用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以信息为核心,以快速便捷的信息传递为目标的业务拓展,将客户的需求作为产业发展向导,将现代的网络媒体、信息内容以及客户终端三方面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促进现代传媒产业的顺利变革。根据媒介融合定义中的三个核心要素,可将媒介融合分为三种,即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其中,内容融合是媒介融合实现的资源基础,网络融合是实现媒介融合的前提条件,终端融合则是媒介融合最终得以实现的载体,是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的集成端口。
(2)核心能力的概念
对于任何行业而言,核心竞争力都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核心能力则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能力。核心能力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核心能力突出企业自身的优势地位,进而提高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因而这种核心能力是企业的对手很难达到或者拥有的。对于核心能力而言,主要通过各种技术以及对应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通过这种协调的配合和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实现长期发展以及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于自身而言,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自身属性,因而具有独特性、价值性以及不可替代性等直接而明显的特点。
(3)核心业务概念
核心业务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为自己赢得利润的主要业务,因而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够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产生相互联系,并且通过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完善自己的多元化业务,提升企业在多元化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企业最具有优势以及代表性的业务,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核心业务也是基于媒体融合背景的传媒产业所必须拥有的。
四、新媒体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发展特征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媒产业的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政治作用,传媒产业自身的事业属性比市场化经济中的产业属性更为突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传媒产业逐渐顺应市场化发展的趋势,本身的产业属性逐渐得到加强。新媒体背景下的垄断与竞争对于我国的传媒产业而言存在较为严重的地域差异,现有的传媒发展体制一直是四级办媒体体制,因而我国的媒体数量较多,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并且存在较多的小媒体。在很多省份省级媒体都具有不可比拟的绝对性垄断地位。媒介融合下价值链的构建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在媒介融合新的背景条件下,要想构建新的价值链,就必须注重受众,这也是传媒产业价值链的核心。媒体融合规制落后于媒介融合发展,媒介的发展是与科技发展同步的,因此,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导致了新兴媒介的快速增长。对于传媒产业来说,要想实现媒介融合,就必须制定完善的媒体融合规制,这也是促使传媒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五、新媒体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发展模式及策略
新时期传媒组织内部的发展变化,传媒企业同其他任何的产业一样,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企业构成,微观的企业构成了宏观的产业。上述中所提及的传媒产业的媒介之间融合策略及模式,在实质上,只是针对于单独的传媒集团或传媒企业来说。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根据上文可知,传媒产业要采取媒介融合的发展策略必然会导致更好的行业融入到传媒产业当中。基于新媒体下的传媒产业媒介融合策略。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媒体之间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究其表现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传统媒体企业与现代媒体企业的并购融合实现企业之间的重组,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打造出新的适合现代社会的媒体团队。
二是通过融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之间的关键技术,使得两种媒体互相取长补短,让传统媒体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
六、 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创新
技术创新是媒体创新的核心,在客观上,集团的跨媒体运营、媒体融合,需要对各类信息进行统一采集,放在同一平台上,采取多种介质、多格式生成的方式,以此实现一次性采集、多次生成、销售。媒体融合迫切需要储备、培养、打造一支精英团队,来指挥和完成多媒体的采编管理工作。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媒介融合发展。从20世纪末开始,媒体融合成为世界媒体产业发展的趋势,由于在同一市场拥有多种媒体可以覆盖更多的受众,越来越多的大型媒体集团要求本国政府开放媒体所有权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似乎都在经历一场媒体体制上的变革。
七、总结及展望
当前,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我国传媒产业主要的发展和变革手段。在崭新的传媒环境中,媒介融合意味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这也是对我国传媒企业的一个不小的挑战。虽然我国当前已经开始不断重视媒介融合对于我国传媒产业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开展和深化相关内容的研究。但是目前大多数对于我国传媒产业的研究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或者是对于一些理论设想的整合。 虽然我国当前已经开始不断重视媒介融合对于我国传媒产业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开展和深化相关内容的研究。但是目前大多数对于我国传媒产业的研究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或者是对于一些理论设想的整合。所以,如果仅仅是对于传媒产业表面层次的研究,就必定会造成该领域的研究流于简单化,从而无法实现媒介融合策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对于我国传媒产业发展变革的研究,必须要创新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可以通过借助其他的社会科学理论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Tim Porte. London Bombings: T he Unread News paper [ EB/ OL ] http: / / timpor ter. com/ fir st dr aft/ ar2chives/ 000468. html, 2005- 07- 07.
[2] 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 EB/ OL ] . H ttp: / / xici. net/ b244699/ htm. 2001- 5- 10.
[3] The Daily. About The Daily [EB\OL]. http:///about/, 2011-02-01.
[4] 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报社,2007.
[5] 熊澄宇.信息社会4.0[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6] 刘颖悟.三网融合与政府规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7] 迈克尔.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M].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广播电视到平面媒体,在推进媒体发展方面渐成共识: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媒体融合事关传统媒体的生存问题,事关主流媒体还能不能拥有话语权的问题;媒体融合也将深刻影响新一代媒体人的生存与发展。正如所要求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只有@样才能“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一切发展问题的根本是管理问题,“管理”既为“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撑,也从根本上决定了融合“如何走”和“走多远”。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认为广播媒体在深入参与媒体融合实践中,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重点在以下三类问题上多思考、下功夫。
一、融合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制播流程管理
2016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协同创新,用深度融合的战略谋划,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展、平台运营、流程再造、组织重构、安全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协同演进和一体化发展,通过双向驱动、并行并重、资源共享、此长彼长,实现广播电视媒体与互联网从简单相‘加’迈向深度相‘融’的根本性转变。”其中,“流程再造、组织重构”就是强调广播电视的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它应该是一个操作性的定位描述,指的是流程分析、流程定义与重定义、资源分配、时间安排、流程质量与效率测评、流程优化等。因为流程管理是为了客户需求而设计的,因而这种流程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得到优化。
从当前广播界的情况来看,融合过程中要加强制播流程管理和再造,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新媒体呈现迅猛发展之势,并对传统期刊形成强烈冲击。相比新媒体的蓬勃兴起,传统期刊如何突破其客观局限性,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各类资源、突破发展瓶颈,在一个更加自由、开放、透明的环境中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本文所指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对处于传统媒体之后的各类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总称,指区别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限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新闻信息和娱乐服务,以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为其主要特征,为媒介不断变化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最新形态。
一、传统期刊发展的困境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新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开来,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以互联网络和通讯网络为数字化传播手段,将信息生产、传播与接收集中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新闻视野和传播平台。人们的阅读习惯正逐渐发生变化,包括期刊在内的传统纸质媒体,均面临着发行量骤减,广告业务日益萎缩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更倾向于从网络等新媒体获得信息,传统期刊潜在读者群正面临大量流失。这是一次由技术进步引发的洗牌,一方面,新媒体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发展,其外延在不断扩大,涵盖了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电子杂志等多种形式,时下流行的博客、播客、维客、微博等均在此列,互联网发言的空间越来越广阔,也越来越个性化;另一方面,越来越普及的网络、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便捷迅速的技术手段把使用这个终端的主体——人链接起来,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承载,更多变成一种群体性的全面参与。因而由此形成一种奇特的并存现象:信息提供的膨胀造成多余信息的泛滥;对内容的海量需求被激发出来但有效信息却跟不上。
实际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多重因素猛烈冲击下,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传统期刊杂志业均呈现出风雨飘摇之态势,订阅数的持续萎缩所导致的报界裁员、减薪、缩版、合并、倒闭的消息时常见诸新闻。从2009年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发行量剧减甚至申请破产,到2012年11月,在近代定期报纸发源地德国,有两份报纸宣布关门大吉:一个是《法兰克福论坛》,另一个是《金融时报》;同年12月,传媒大亨默克多新闻集团旗下的首份iPad付费报纸《每日》(The Daily)宣告停刊,令一场“大手笔”纸媒向新媒介终端延伸的尝试无疾而终;12月31日,全美第二大、仅次于《时代周刊》的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在美国各个城市的报刊亭里显得格外醒目,黑白封面上的“最后印刷版”字样,标志着这份自1933年创刊以来、走过80年风云变幻的新闻杂志纸质版正式画上句号。这些看似散乱的信息,其背后隐藏的都是传统纸媒生存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传统期刊同样既面临着细分市场的同质化竞争问题,也面临着数字化阅读的压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台式电脑网民为3.80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1]。互联网在我国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活动甚至政治生态产生巨大影响。
传统期刊独领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转型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面对新技术、新媒体的挑战,许多品牌期刊纷纷拓展新的门路,实施跨媒体战略,在发行纸质媒体的同时,加快了新媒体建设步伐。如同步设立官方网站、提供电子报纸免费在线阅读、与通信营运商合作开发手机等增值业务。尽管现在传统期刊的广告市场和读者市场客观上受到了分割,但很多固有的优势还是存在的,而认清自身的优势是继续探索、前进的重要环节。
二、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的优劣势比较
若将传统期刊与新媒体当下发展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新媒体作为信息与科技的产物,其竞争优主要表现在:
1.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方式上的便捷性。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和漫游全球的通讯网能够使新媒体实现新闻的即时和即时接收,且可以借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组合形式来传播最新发生事件,还可以让读者迅速链接阅读过去已发生的类似新闻,因而在传播方式上具有时空的无差别性。尤其是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和地震、疫病等自然灾害的报道速度远远快于传统期刊。
2.新媒体在新闻内容与生产机制上的创新性。新媒体除了能保留传统期刊的文本格式和外观特性外,还可加入逼真的图像、动态的图形以及真实声音的模拟等元素,视觉表现形式更为丰富更趋多元化,这些都能极大丰富新闻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此外,互联网上网友们在论坛信息、话题跟帖、网友博客、微博和QQ空间的个人诉求以及在手机用户间传递的幽默短信,都可源源不断地进入公共话语空间,构成新媒体甚至是传统媒介潜在的新闻源头。
3.新媒体的信息量丰富,内容包罗万象,涵盖现实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网络信息的提供者众多,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均不像传统期刊读者那样固化,而且信息传播方式从原来的单向传播变成互动式传播,受众不再局限于只是被动接受消息,他们不仅可以积极参与进来表达各自的立场,甚至可以积极参与媒体的生产过程。在这个信息场中,信息的制造者、传播渠道、受众之间的传统界限被打破。
4.新媒体更容易实现资源的相对共享。依托谷歌、百度等引擎搜索,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信息。而且网络信息可以被多人同时使用,重复使用,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如电子期刊即可通过P2P平台进行下载订阅,用户只要下载一款客户端软件,电子期刊运营商就可以把用户阅的杂志“送”到客户面前,几十本杂志几分钟就可以发送完毕。而P2P的特点是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使得文件分发成本趋近于零。这是纸质媒体无法做到的。
相比之下,传统期刊的自身优势则主要集中在:
1.传统期刊经过长期积累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固有的出版模式。如严格的审校制度、独有的定位风格、相对稳定的出版周期和价格区间等。传统期刊长期积累形成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读者中有很大影响并产生阅读追随,尤其是一些品牌期刊杂志,其权威性和影响力绝对不是新媒体短时间内可以轻易取代的。
2.传统期刊资源丰富,历史积淀丰厚。从市场竞争中一路拼杀过来的品牌传统期刊,大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拥有庞大的工作团队、比较完善的运营系统以及规范的管理机制,这些丰富的办刊资源也是新媒体暂时无法比拟的。
3.内容原创上的天然优势,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传统期刊的内容大多为作者原创,而网络等新媒体的核心内容则是以转载传统媒体内容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期刊依然是新的信息、知识和思想的者,依然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和生命力。特别是各学科的专业期刊杂志,仍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纸质媒体时代长期养成的“一目十行”的阅读习惯,不是容易很快改变的。即便是电子期刊,阅读也需要借助计算机、通讯网络等与之相匹配的硬、软件,同时要求读者素质上具备一定的自动化设备使用以及网络搜索知识。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网上阅读,但仍有为数不少的读者无法从网络阅读中受益。即使是习惯于网上阅读的用户,在阅读数学、理工科制图等文献时,仍觉不如阅读纸媒让人思维连贯。相比之下,传统期刊更便于阅读和收藏。
当前,新媒体凭借其自身优势迅速扩张,大势分割传统媒体的市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也显露出其客观存在的局限性:
1.内容的原创性和真实性存在问题。大多数网络信息都转发自传统媒体,“二手”内容是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个“硬伤”。作为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信息平台,新媒体不像传统报纸和期刊那样有专门的编辑人员进行信息核实审查,更容易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同时繁多芜杂的信息又让它缺少侧重及深度,并不利于用户获得高质量的有效信息。
2.知识产权和著作权保护问题。在互联网上,人们打破传统信息获取方式,使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譬如电子期刊论文在网络中传播发行就涉及知识产权的使用与管理问题。而对这一系列问题以现有法律法规作出适当规整,妥善解决尚需时日。
同样,传统期刊的自身建设也存在突出的问题:
1.传统期刊在市场竞争中始终面临巨大压力。自上世纪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包干办刊模式终结后,传统期刊发展就不断遭遇生存危机,刊物必须面对市场求得生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从“酒好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不愁嫁”到主动面向市场,从简单的“内容为王”开始走向精心制作内容、拓展发行渠道、挖掘广告客户,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只有积极主动地多方位突破,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2.传统期刊的办刊质量亟待提高。因为长期以来的信息单向传播模式,传统期刊刊发的文章无论质量高低、读者是否认同,都不会对期刊的发行流通产生决定性影响。加上受期刊版面和出版周期限制,对重大事件、深度报道往往不够及时全面,在优质稿源的争夺中常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在物化形态上,由于设计理念、纸品价格、印刷工业等不同,都会影响到期刊的品相和阅读体验。
3.较之新媒体内容端的低成本制作,传统期刊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新媒体不需印刷、不走传统发行路线,省去了纸张和印刷费用、物流费用,加之出刊快、人力成本低,这种新媒体的优势恰恰映衬出传统媒体的劣势。此外,传统期刊还有发行量小,装订麻烦,发行成本高,检索过程繁琐等。
三、创新背景下的融合与坚守
传统期刊在快速突破的新技术条件下,要守住自己的阵地,并且有所发展、有所建树,无视网络的巨大影响是不现实的。两者在相对对立存在的同时,又必须吸取对方合理的因素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实际上,二者不是对立与割裂的,它们既是竞争关系,更是互补关系。目前数字出版俨然已经成为新世纪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传统期刊与网络媒体、移动互联技术相互融合,调整发展模式、拓宽发展空间,成为走出发展困境的一种客观选择。
当下,学界对媒介融合当下并无完整定义,从欧美新闻界的实际做法看,它应该专指跨媒体运作,特别是多媒体采编工作的合并兼容,但近年似有泛化趋势,将媒体兼并、重组、联合等都归入媒介融合定义中。美国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的李奇?戈登(Rich Gordon)在他的《数字新闻:显现的媒体与变化的新闻视野》一书(2003年出版),将其分解为以下六大类:1.媒体科技融合;2.媒体组织融合;3.媒体所有权融合;4.媒体战术融合;5.媒体结构融合;6.采访技能融合;7.叙事形式融合。尽管翻译有所不同,戈登上述定义还是被国内学界广泛引用[2]。
从学术上探讨上说,这个分类和定义是比较全面的,但业界需要的是边际更加清晰、针对性更强的更具指导性的解读。笔者以为,在创新背景下的融合不妨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关键词:
1.多媒体。单个的媒体技术改造或同类媒体的相互兼并还算不上媒介的融合,这种融合必然发生在两种以上媒体之间。譬如期刊业务与网络业务的融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的结合,搭建更为优质高效的互动平台。目前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更多还处于初始阶段,传统期刊的网站上大多是照搬期刊的内容,没有太多的原创、独立、创新的东西,只是介质不同,将纸质换成了智能手机、电脑和显示屏。而真正实现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的结合,应该是结合音频、视频技术,互动性更强,界面更丰富的综合数字产品,其本身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媒体,其核心就体现在这个流程“再造”上,也只有这样,传统期刊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方面,国内很多区域报业集团采取了更为积极主动的应对,也取得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2.资源共享。融合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使得媒体从业者在新闻现场就能完成两种以上媒体形式的稿件,这不仅带来“叙述方式”变化,也为信息内容生产制作降低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信息才是新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旧媒介赖以生存的基础。传统期刊在深度释疑解惑、交代事件来龙去脉、分析负责社会想象方面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提高期刊内容质量,确立其在内容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确保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在当前媒介融合的潮流中,无疑是新媒体更有积极性也更具有资源优势,国内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地区性门户网站,大都实现了文字、视频和音频内容的一体化。
3.组织整合。这不仅包括不同媒体的编辑机构可以归并合拢,实现管理职能的革新,从而形成更为有效的协调工作统一体;也包括建立多元的阅读形式,通过各种新媒体的渠道拥有海量用户群,从而赢得更多的广告客户。但更为关键的是,不同期刊需要正确区分自己的读者市场,如何扬长避短、以质取胜,坚守自身的个性和品质,才是新媒体风起云涌时代的生存根本。期刊受众被新媒介不断分流是一种客观的事实,但一些传统期刊和专业期刊仍然拥有几百万忠实读者,其原因就在于独家的无可匹敌的内容特色。新闻不仅仅是原创的,不同信息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之后,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经过特殊排列组合的第二次传播,其效应可能远远大于第一次传播。结合背景、有更多分析、经过整合后的信息,才是具有能够帮助读者节省时间、使读者对信息所反映的事件做出判断的有效价值。传统期刊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4.效益链条。无论是内容寻找平台和渠道,还是平台增加新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手段,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必然充满坎坷。传统期刊要尝试数字化转型,找到适合的盈利模式是重要前提。如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读览天下、阅读网等,试行付费阅读方面,都作出了有益尝试。但传统媒体、新媒体、渠道运营商三者由于背景不同、利益有别、观念差异而产生碰撞,以传统媒体为母体孵化的全新媒体也有各种先天问题亟待解决。那种以扩大发行实现盈利的模式早已被打破,传统期刊在经营理念上亟需取得创新突破。怎样实现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成全新媒体的价值创造,最主要还是看市场的反应。
关于“文化”概念与范畴的界定一直是学界热衷探讨和研究的主题。近代最早对“文化”一词作出明确定义的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 B. Tylor),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所谓文化或文明,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1]美国学者克罗伯(A. L. Kroeber)和克拉克洪(D. Kluckhohn)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中,对164条关于文化的定义进行了分析考察,并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2]无论是泰勒的先行尝试还是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归纳概括似乎都不能穷尽“文化”给我们带来的认识体验和空间想象。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则认为“文化”就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3]由于“文化”自身话语空间内部的不确定性和边界的宏观性,所以在其概念和范畴没有统一界定的情况下,学者们采取的研究对策往往是在“文化”概念前加个前缀框定论述的范围和细化研究的对象,又或者是避开对“文化”本体学理的纠缠而直接探讨其宏观共性的特质与作用。
城市作为“文化”的一种空间呈现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生存方式与现实境遇的反思与探索。鉴于国内外对城市文化的研究成果,本人曾以文化软实力的视角,从可操作的微观层面提出从文化价值吸引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知识生产力和文化w制引导力四个方面去构建我们的城市文化。《大英百科全书》将城市文化概括为“各种类型的城市或者城区的所有行为模式,这些模式既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是现在发生的”。[4]该论述虽然对城市文化没有作出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指出了城市文化至少包涵了文化遗产(culture heritage)、文化实践(culture practice)和文化表述(culture expression)三层内容。其中,文化遗产分为两大范畴,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建筑、景观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实践是指发生在城市空间里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包括个体实践和公共参与。文化表述则体现在文化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个体和社会的表达形式与情感意愿。在城市文化建构中,无论是文化价值、文化产业、文化知识和文化体制四个方面,还是文化遗产、文化实践和文化表述三个层面,它们都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彼此关联、互相影响。其中,非遗之于城市文化的表征功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人类存在的方式与生存需求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进程,而非遗也随着这发展进程不断地演变与存留,它承载了人类对于存在和未知的敬畏,呈现了人类的本质属性,见证了人类智慧的积累,记录了时空对城市演变的作用和文化意义。因此,非遗是人类在过去与现在的双时空下对生命存在方式的一种认同与延续,是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空间与生存媒介得以彼此区分的根源。探讨非遗表征城市文化的发生机制可助我们追根溯源,进一步地阐释与丰富城市文化的意义生产、价值认同与审美观照。同时,从非遗的表征功能反思探讨如何才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
二、社会记忆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批新兴媒体进入公众视野。我们可以不用再看报纸、电视,不用再听广播,通过一个小小的鼠标或是一部手机就能众览天下事。新媒体的优势更在于让受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选择权。另一方面,新媒体崛起,使主要靠广告经营收入的广播等传统媒体盈利模式受到冲击。由于新媒体互动性强、参与性广、成本低的特点,一些广告商纷纷尝试选择投放新媒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播别无选择,这样的出路可能更为明智:那就是放下身段,主动接近、拥抱新媒体。
二、新媒体全新的传播理念和互动方式又为广播带来生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势在必行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正致力于打破线性传播、声音易逝、不易留存的固有局限,努力摆脱传播劣势,寻找发展的新天地、新空间,而充分开发和利用新媒体正是广播发展的一个新机会。
广播节目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的方式与受众交流和互动,手机短信为这种交流开拓了新的空间。发送手机短信到固定号码,在网络上开通短信平台,充实了节目内容,增加了节目可听性。与网络融合,使节目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听友的参与更加便捷,而且容易将一些80后、90后等新生代纳入广播自己的版图。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这也是广播尝试新的媒体形式所迈出的可喜一步。
三、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势头强劲,锐不可当
1.与网站及手机客户端的融合发展
龙广新闻台致力于“龙广听友网”、“龙广客户端”融合发展,以“简洁、实用、互动、有效”为出发点,全方位改版《行风热线》栏目版面,重点采制针对“”问题的报道,并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同时,将现有“高端访谈”节目制作成每段约5分钟左右的视频访谈,实现视频内容的“碎片化播出”,方便受众观看。
《心事了无痕》节目已经在龙广听友网和龙广客户端开设主持人晨风听友俱乐部专区,目前晨风专区节目直播、点播、下载数量30641人次,位居全台所有节目和主持人点击下载量第二位。专区当中设置了主持人照片、主持人视频、主持人活动、主持人互动留言、征婚交友互动板块、手机收听节目直播、直播留言点评互动区,三年以来节目录音点播和下载等多种互动交流方式,交流互动参与量目前是龙广所有主持人和节目专区中最活跃的新媒体互动俱乐部。
2.与微信的融合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微信最适合的传统媒体非广播莫属。2014年,龙广爱家频道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龙小爱”正式上线投入使用,从而实现将过去各个节目各自为战的公众平台资源整合。截止到目前,“龙小爱”已有粉丝数量27,475人,并且以每天120位新用户的数量持续增长。
龙广爱家频道在2015年上半年的商业活动和公益活动中,“龙小爱”成为线上报名的主要渠道,公益活动“龙广心连心小分队慰问敬老院行动”,“寻找龙江最美少年”以及爱家频道年度最大规模的两场活动“声动全城”和“舞动全城”中,“龙小爱”的图文消息下行功能,以及关键词回复查询信息功能,第一时间将活动现场的温暖和震撼瞬间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群体。2014年6月,“龙小爱”实现腾讯官方认证,还链接了“蜻蜓FM”,点击关注“龙小爱”后,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用手机收听、并回听爱家频道的节目。
3.与微博的融合发展
龙广新闻台的新浪官方微博迄今共有粉丝12万多。各项重特大活动信息,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第一时间记者的采访动态。同时,融入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热点评述等,将受众关注度高、喜闻乐见的消息及时传播出去,真正意义上实现与听众全方位互动。龙广主持人叶文、卢汉、晨风、马忱等的微博的活跃度、关注度一直在省内媒体人中名列前茅,这个平台也成为听友与主持人、与龙广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
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效果显著
2015年春节的那场大雪,是龙广电正式合并后第一次在“拆围墙”的理念下取得成功的大型直播活动――《风雪中的美丽》。近90小时的现场直播,广播、电视优势互补,适时互动,龙广交通台为卫视提供实时采集的最新出行信息,与卫视共同完成“救助内蒙古8个月的患病男婴”的报道;运用新媒体手段通过“黑龙江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平台”,每三分钟更新一次路况及服务信息,共及时推送服务微信1700多条,微信公众平台浏览量达40万次,仅三天时间微信用户猛增数万名;导播间共接听听众热线电话3000多个,12580留言近万条,制作播发录音报道近30篇,与听众、记者、职能部门进行近200个现场连线报道。为全省百姓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目前,《新闻夜航》的粉丝量已经突破百万,龙广交通台的微信公众平台也已经突破10万大关。以前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许多活动大多通过线上进行宣传、推介,现在每个节目都有微信公众平台这块 “自留地”,一般百人以上的活动通过线下的微信平台,用不了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宣传造势和人员的募集,在一定意义上讲,微信平台已经成为广播节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广播业务的“第六器官”。
参考文献:
[1]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9年1月.
[2]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09年2
美国著名出版家贝利在他的成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一书中曾说到“出版史是出版了杰出书的杰出出版社的历史,也是图书文化品位发展的历史”。然而目前出版社对图书的选题策划更多的是从市场出发,强调对市场的顺应性,树立对出版市场的竞争意识、经营意识,从而淡薄了图书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含量。然而图书产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有其独特的性质与机制,同时作为大众传媒也负有不可推托的社会责任。本文拟从社会文化和传播功能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1、文化本休之于图书选肠策划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冬中社会学对于文化的定义: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根据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理论,凝结着精神文化的精神产品也必然凝结着人的劳动,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精神产品和其它物质产品的共性。但是,精神产品又有与物质产品不同的个性,这就是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是其本身,而精神产品的消费则是其精神内容和精神文化。物质产品的消费大多是一次性的,而精神产品的消费则一般是多次性的。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图书作为精神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它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它的商品属性首先是文化。因此,在选题策划过程中针对文化与图书的这种本体与载体的关系,主题内容必须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对那些腐朽的、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消极文化则应弃之如糟粕。不仅如此,图书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和效果。美国传播学家麦克姆斯和肖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也就是说大众媒介可以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那么对作为大众传媒的图书,我们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有利的优势,以文化为导向,培养自身的引导力,走出被动由市场左右的阴影,为读者,为受众设置新的焦点与话题,而不是一味迎合市场和大众的口味与猎奇心态。
最引人瞩目的例子就是一向低迷冷清的文学市场掀起的“国学热”。<论语》、《庄子》等传统文化典籍,对于大众一向是被束之高阁。但中华书局出版的于丹《论语洛心得》把《论语》演绎成白话故事,在8个多小时的签售时间里,共签了1万多册书。当天,中关村图书大厦创下单日单本1.2万册的历史销售纪录。虽然对这一著作的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它至少引领大众走近传统文化典籍,并且从市场的角度看,这样的销售记录无疑是成功的。
2、文化结构之于图书选惬策划
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一斯特劳斯从行为规范和模式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期流行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其它人群之行为模式相区别”。英国人类学家r·弗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组织要素》一书中指出,“如果认为社会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那么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然后他们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塑造的和需要的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与流行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等。图书的选题策划也应该以此来定位,发展精品图书。何谓精品图书呢,“我们所说的出版物精品有三个方面的标志,或曰三个构成条件:一是它凝聚和浓缩了当代最新的文化成果,有高文化含量;二是它有创新,一出现就代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一个新高度,三是这个精品能够普及,能逐渐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并因此提高本领域的文化水平,乃至全社会的文明水平,最后被载入史册。精品,总是以它独有的概括性、创造性登上历史舞台,并且为最大多数的读者所接受,最后以一个文化坐标在历史上占一席之地”。
由此可见,图书选题策划正是要通过对多元文化结构的融通,确立图书雅俗共赏的文化品质。其中最值得重视,最复杂的就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即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是指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人类世界是一个由多元文化组成的社会,多元文化的共存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更是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我们的图书选题策划首先应该对外来文化持开放的态度,吸收和创新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像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外文学名著、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等。同时也要坚决抵制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和扩张。不但要“引进来”,更加要“走出去”,发展和张扬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例如2004年4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狼图腾》把中国的传统游牧民族文化和时代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以狼的角度反映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农耕生活和游牧生活的冲突等社会性话题,被中国书业协会评为2004年度最佳图书。不仅如此,“它还是中国原创性作品走向世界、版权输出最多的图书之一。截至2006年5月,《狼图腾》的海外版权已经成功签约了24种语言。可以说,《狼图腾》己经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企鹅的英语版将发行全世界11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北美、英国、澳大利亚三个地区分点印刷。能够与此相媲美的,只有<哈利·波特》的英文版”。
中图分类号: G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是所有景观的根本要素,水的直观表现同美学特征影响并烘托每一处景观,它以被植物吸收、河道中流淌、建筑中的穿越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场地空间形象的塑造。其自身具有的自然美学特征吸引人亲近、游赏。人工湿地作为水景设计中一种非常规重塑水体功能模式,意图于保持原有天然湿地系统或者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和景观的有机融合。人工湿地将场地空间自然条件重新整合定义,梳理空间脉络,营建完全契合自然生态的居住区水景。
1项目背景
抚顺湿地公园以“水”和“绿色”景观元素为彩线,编织成一幅完整的、多功能的景观挂毯。本项目位于抚顺李石河开发区,占地面积18万m2,抚顺湿地公园为做绿地剑桥的附属公园,将融合城镇居住、休闲与环境功能。受场地现状与李石河水道的形态启发,绿地湿地公园项目将现有河道与湿地结合的自然系统作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基础框架,并将其他基础设施、发展项目与绿地剑桥居住区建筑有机融合在这个基础框架中。
2 项目局限
李石河发源于抚顺县拉古乡,经抚顺经济开发区流入浑河,河流全长六公里。李石河长期服务于一个高密度人口的区域,面临来至环境的压力和沿河工程的各种问题,对水的大量需求耗尽了这条河的水量,甚至破坏了河床生态系统。
3居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
3.1居住区水景景观的变型
湿地公园作为水景形式最大程度的人工“演变”,最真实的模拟自然空间生态系统。居住区湿地景观除满足其传统的生态功能及观赏价值外,还必须满足居住区居民所需的娱乐、游憩、休闲等功能。湿地、森林和道路的框架被优先确定,在此框架下依据需求划定休闲空间、广场、儿童游乐场合其他活动场地。选取适当区段设置亲水景观,将抚顺湿地公园建造成为“人与水的零距离、文化氛围浓厚、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效益持久”的生态型休闲场所,提升居民与水景的互动性。
从地形、驳岸处理、护坡、植物景观营造等多个方面考虑,利用多种水景的组织手法,例如驳岸上植被的种植形成绿色生物过滤湿地阶梯,阶梯的排布将与居住区的规划格局相一致。
3.2居住区生态特征
绿地剑桥社区的开发将面临土地使用模式、水体政治与利用,以及结合生态技术等多重挑战和机遇。绿地剑桥社区利用凭借湿地公园为载体,通过对“水”和“绿色”两大生态元素灵活运用来实现绿色社区的建设,从而减少对大规模、造价昂贵的再生能源技术依赖性的无度需求。有条理的响应节能、减排、人居和谐和绿色环保政策,致力于将抚顺生态公园建造成为抚顺城市的“绿色通廊”和“艺术廊道”,给人返璞归真的心灵享受。
3.3居住区保护当地文脉
抚顺李石河传统水乡生活的人文景观是由一系列作为农田灌溉、记载着古老河流生活的小径以及纵横交错的河网组成的,而河流一直是附近居民的生活、休闲的主要载体。湿地公园建造包含亲水设施和人流汇集的场所,以期在修缮一新的河畔上继续保持这种古老的习俗,重现最真实的湖区生态生活。
3.4 水源储备
湿地景观是一种自然野趣景观,同时亦满足涵养水源,过滤城市径流,净化水质,削洪抗旱等功能。利用湿地的自净功能,构成水资源的净化与再利用的创造性战略平台。湿地结构加速水循环和对富余营养物高效的新陈代谢处理。
4 湿地景观的处理手法
4.1驳岸处理手法
湿地驳岸是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的场所,以及提供水体与陆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媒介。李石河湿地水位经年变化不大,其无防洪要求,主要采用模拟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种植植物的方式,即植栽护岸。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固土护坡,同时能够利用根系净化水质,又能够丰富岸边的景观层次,美化环境。
在河段适当位置预留亲水驳岸,采用如自然式草坡护岸、阶梯型护岸以及鹅卵石驳岸等。同一水体的护岸如采用多种护岸形式,不同护岸间采取一些过渡元素,如瑜伽亭、防腐木桥等,避免各种驳岸的过渡过于僵化。水景岸线选取舒缓、自然的曲线形式,以流水和绿化为基调,充分运用土石、树木、植被等自然素材构建湿地景观。
4.2 水处理技术
湿地水处理技术参照自然的水循环原理,确保水体的流动性。防止水景中出现大面积停滞水域,避免水体富营养化,滋生大量的细菌和藻类,变质、发臭等。
4.2.1消除有机物污染和黑臭
在有充足氧气和丰富好氧微生物的条件下,有机物污染指标COD和BOD明显下降,黑臭现象消失。湖底的有机物降解所产生的甲烷、硫化氢等有毒和有害气体被去除。
4.2.2减少水体营养盐含量
充氧后,抑制了湖底厌氧均的有机质分解过程,随湖底氮、磷营养盐的释放量减少。同时,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底质的无机化过程。磷可以与水体中钙相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沉降于湖底,从水中去除。
4.2.3消除藻类水华
水中曝气造成的水层对流交换条件,使表层蓝藻水华难以形成;表层水中的藻类被转移到湖底或下水层,因光照条件改变,难于维持生长,抑制藻类的繁殖。 4.2.4改善水色及透明度
被污染的水体中的多种无机和有机悬浮物、活的浮游植物及死亡的残骸、大型水生植物碎屑、分解的有机体碎屑等是影响水色和透明度的主要物质。水体曝气增氧后有效的抑制藻类过度繁殖,从而减少了水中有机质,使水体透明度明显提高,改善水色。 4.2.5减少底泥内源污染
水体增氧后,湖泊底质表层含氧量增加,好氧微生物活动趋强,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促进底泥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逐步形成无机化底质覆盖层,阻断内源污染。
4.3 野生漂浮岛
5 湿地景观植物设计
湿地植物在提供多层次景观效果的同时在净化空气、净化水质、保持水土、为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考虑李石河水质特征以及沿河土壤特征,选择黄菖蒲、香蒲、蓝花鼠尾草等适应性强的水生植物。
合理配置的水景植物形式确保场地处于良好稳定的生存环境,便于形成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以便于充分发挥湿地系统的水质净化能力。根据湿地不同的水深,合理选择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从保证净化效果和景观上进行合理搭配,既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良性循环,又能在构图上刻画出一定的美感。植物的种植不仅仅软化硬质的岸线,在岸线及岸边一定范围内的植物种植要注重和驳岸形式的结合,如在石质或木桩的驳岸边种植垂枝如金丝垂柳和攀援型植物如五叶地锦等,搭配一些不同高度的乔(如京桃、蒙古栎、梓树等)灌木(如大花水桠木、丁香、连翘、小桃红等),同时满足丰富有趣的岸边景观要求。
6结语
随着人口增长及城市扩张,水资源的利用、再生和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景观设计着眼于水资源利用的历史——从废弃不用的臭水沟到急需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再到建筑设施和空间对水资源的适应性再利用。
参考文献:
[1]刘文军,韩寂;建筑小环境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