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区绿化设计规范

小区绿化设计规范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1 11:44: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区绿化设计规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区绿化设计规范

篇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has clearly points to realize the idea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gradually reduce rural and urban differences. So i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process, what we do, according to the city in the pattern of development of standard and to practice. In rural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and fully reflect the whole city function. In this paper, the integral train of thought of township construction.

Keywords: social, desig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现状分析

1 区位分析:本项目用地位于黑龙江省新华农场,隶属宝泉岭农场管局。2 背景分析、3道路分析

二 设计理念

1 绿色-生态生活挖掘当地自然景观优势丰富的小区内部环境。

和谐-人居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居民邻里互助友爱,人与人的友爱生活。

活力- 快乐生活舒适的生活街区,高品味的生活方式,完善的商务服务设施,便捷的交通出行体验。

文化-人文生活充分展现人文遗产完善的教育,文化设施环境设计注重人与人的沟通。

2在建筑立面设计上运用自然中自由曲线的元素符号,同时在立面处理上运用民族元素,

加强城市和自然之间的沟通,也体现地域特性

三 规划设计

1 总平面图、2 技术指标、3 功能分区图、4 户型分布图、5 道路分析图、6 景观分析图、7消防分析图。

四 设计说明

1 总说明

1.1 设计主要依据

1.1.1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

1 j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 j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3 j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 年版)

4 j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 j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 j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 j 汽车库设计规范JGJ100-98

8 j 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令法规

1.1.2 工程设计相关文件

1) 规划控制要求、控制文本

2) 某住宅小区设计条件任务书( 建设方提供2011 年5 月26 日)

3)经甲方同意的方案设计及修改建议和相关的会议纪要

4)工程设计合同

1.1.3 4) 带勘测坐标的用地条件图

1.2 场地概况

本项目坐落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小区,位于两农场交界,东南为松花江北岸、梧桐河、鹤立河的冲积平原,西与红旗林场毗连。距离佳木斯市区5km, 鹤岗市

25km。

本项目坐落在黑龙江省佳木斯某小区,西侧为新建筑道路宽12 米,南侧为新华大街街宽12 米,

小区北侧为朝阳街街宽12 米。

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3.1 工程的建设规模及项目组成

某小区项目总用地1098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127 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为25280 平方米,住宅面积为17524 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服务网点为7756 平方米,地下面积为6847 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面积为3536平方米,住宅地下室面积为3311 平方米。

总共包括5 栋住宅楼(编号为1#—5#)与两片商业服务网点及6# 会所组成。1#—4# 住宅层数为9 层,5#住宅为6 层,住宅层高2.9 米,商业服务网点两层,一层层高3.9 米,二层层高2.9 米,6# 会所一层层高3.9米,二层层高2.9 米。地下一层为住宅地下室及车库,层高4.5 米。

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1 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当地特点设计符合当地特色的小区。

自然资源:某场区内有松花江、鹤立河、阿凌达河、伏尔基河、石头河和乌龙河一江五河。有青石山、老头山、元宝山、向阳山、七号山、二连山。

产业:有10 万亩优质水稻、5 万亩绿色食品、3 万亩有机食品种植基地,6 万亩小杂粮和3 万亩经济作物示范带。

在这样的区域中规划设计注重于:

1)强调地块所体现的现代性与老城区的历史性的融合。

2)挖掘历史文化,营造具有民族气息的现代城市,对现状建筑按照总体的风貌控制进行改造。

地块的规划概念是创建一个具有人性化具有亲和力的都市环境,一个商业服务网点零售、居住休闲、文化游憩为一体的中心区域,一个可以享受居家的生活环境。

1)小区应具有多样化、舒适性、生动性和高度的相互作用。

2)小区具有方便、不断改进的服务,必需的基础设施,人们充分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舒适与好处。

3)地域环境保持其独有特色,创建户外自然环境的多种形态。

4)保持历史,风俗习惯,展现历史的文化,扮演在历史中的特殊角色。

1.4.2 设计特点

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营造优雅的居住氛围,为居住者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人、建筑、文化、城市四者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社区配套、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

体现“以人为本”,意在营造适宜人活动的尺度和空间。组团——邻里空间在此得到了强化,同时限定空间,增强归属感,强调邻里空间,促进人与人的交往,塑造亲切的可交流的界面。以人为本,注重居民的亲身感受,以此为设计出发点。

采用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设计手法,对小区的住宅建筑进行规划,关注小区的环境空间,刻化小区的景观绿化,群体环境和空间完整,创造安静、舒适、方便的小区。

注重朝向、通风、视野,组团之间绿地相连,中心绿化、组团绿化和宅旁绿化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造园手法,以水面、曲桥、雕塑、小品等多种构成元素与草地、树木、小路、铺地及小区设施等相得宜彰,打造出动静分区、层次丰富、适于居民使用的小区环境。

道路构架清楚,分级明显,方便居民出行使用,曲线型主道美化整个小区,生动、便捷、通而不快,安全实用。

1.6 小区节能措施

为打造优质楼盘,本小区将运用新能源、新技术。

小区路灯全部采用太阳能灯,住宅供热采用地热水供暖,在不影响建筑外观效果前提下,住宅屋顶设置太阳热水器安装平台,使住户能使用太阳能热水

2 总平面

2.1 建筑场地现况

本项目坐落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小区,建设用地10980 平方米,小区北侧为朝阳街街宽12 米,南侧为新华大街街宽12 米、西侧为新建筑道路宽12 米,东侧为现有建筑。

2.2 总平面设计

考虑到本地块的形状、地理位置﹑气候朝向和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运用横向排列、道路环成形布置。建筑沿绿化带呈南北向布置,即拥有良好的朝向,又得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在地块四周设计底层商业服务网点并结合设置公建配套设施,是小区娱乐休闲的场所,充分发挥地块多样性的利用价值。住宅主要采用行列式布局,日照间距符合当地相关规范要求,保证良好的日照﹑通风和景观。

2.3 出入口与道路

地块中的车行入口选择在西侧新建筑道路上,地下出入口的位于小区的入口位置,地块内部空间中的大型景观区不仅构成整个地块空间的中央景观点,也成为展示整个住区品质与形象的一个窗口。

在地块内规划独立的步行系统。使其在小区内部与小区绿化景观系统、户外活动场合而为一,使小区步行系统将各部分外部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绿地、有机联系在一起,创造出宜人的住区户外活动空间。

机动车在贯穿地块内部的主交通流线上可以直接地到达每幢住宅的入口。

机动车停放利用一层停车库停车及车行道路两旁停车的形式。

2.4 绿化景观

篇2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居住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设部门对土地容积的要求往往会和居住区的环境质量要求产生矛盾,设计师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在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土地,同时在建筑容积率及密度确定的条件下,利用架空层绿化等有效的建筑处理手法,尽量营造优良的生活居住环境。以下就此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居住区规划的设计思路论述

1、空间布置要以人为本。

住宅空间布局的合理化、科学化应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30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居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交通、景观绿化等功能上也要围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而不能盲目追求高档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的道路应该“使内外联系通而不畅”。其实,“建筑没有街道便不能存在,它们互相确定对方的地位,为对方服务。”交通道路应该合理分流,居住区道路系统应该分级明显、架构清楚,要与城市公共系统有机地衔接。有可能的话,可以设计地下通道,将机动车通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从而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2、配套设施要经济实用。

目前的住宅大多数以居住区形式为主,而且《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居住区应配备一套完整的公共基础设施且比重为18%~22%,这样的小区实际上成了一个缩小的城市,几乎涵盖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大量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和低效率利用,而对于居民来说,实际上承担了一份额外成本。其实,在规划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能够有效利用附近的资源。居住区规划应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3、景观设计要融洽和谐。

我国的住宅区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事实上也证明它是一种比较适合城市规划的模式。但是,每个城市都应有其独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建筑形式,在小区建设中要形成自己的居住风格。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中保持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居住区整体景观的和谐与否,要看建筑的风格与周围景观的风格是否统一在整体景观构思之下。若随心所欲地将中国式园林与西洋式建筑无序地并置,将会造成整体风格上的杂乱,是很不可取的。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要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人工为辅,要以借景为主,建景为辅,着力创造能优化人群身心素质、富有地方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居住环境,从而提高城市总体景观的品质。

4、绿化规划要简单自然。

居住区环境不仅成为整个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而居住区环境中,绿地景观环境又是居住者对居住区外环境的第一认识。其实,居住区不仅仅要强调绿化率,而且绿化率也应该适可而止。居住区的绿化要巧于借景,以自然为主,人工为辅,合理利用其自然资源来形成小区的生态环境。

5、土地综合利用要体现效率和价值。

当前国家的土地利用情况非常紧张,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土地的价值直接和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充分挖掘土地的利用潜力,全面分析确定合理的容积率和建筑高度等规划指标,避免资源的浪费,充分地利用了土地也就同时相应减轻了居住者为居住而付出的代价。

二、居住小区绿化环境设计具体方法分析研究

1、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思路。

第一种是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实施规划方案。根据此规范,一个居住小区按面积不同分为不同级别,但都必须有一块中心绿地,供区内居民休憩。这种腾出一块大面积地段搞中心。绿地固然使小区居民有一个相当大的绿地,适合老人、孩子等闲暇时间多的人群使用。但中心绿地牺牲了其他地段的绿色空间。第二种是贯穿式绿地,即根据目前人们生活方式变化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的特点,“打碎”集中绿地,增大楼间绿色活动空间。由于人们更趋于忙碌,居住在居住区内时间变少,更希望下楼即可到达绿地内休息、与近邻聊天、交流或带着宠物散散步,而不愿或没时间到相对远些的集中绿地去。因此,能够有较大空间的楼间绿地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本”思路的一项“生活方式”定位内容。

2、城市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理念。

住宅外形构成的灵活化。住宅中的组团由以往的“行列式”变为“半合围式”,这对环境艺术的设计构思比较有利,各种不同的组团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绿化设计,形成独立的个性与特点,从而达到“园中之园”的意境。外部空间环境营造的立体化、复合化。设计师运用“挖、填、堆”等传统的造园手法,力求在竖向上有层次、有变化,并且尽可能地利用地形本身的高差避免环境设计平面化、图纸化。“复合化”则是近几年来很多明星楼盘提出的新概念。多种功能的复合,增加了小区环境视觉上的兴奋点,把旅游与居住两大概念较好地结合起来。植物布置与搭配多元化。在植物的布置与搭配中,除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也在小区内创造出逼真的人工景观,使业主从各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小区的优美环境,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小区配套设施的符号化。利用“建筑符号”是设计学中的常用手段,小区中每一个小品、部件,如小区路标、入口指示牌、果皮箱、座椅、灯具、雕塑等都是极好的宣传载体,采用以一种色彩搭配或相关符号反复在视野中出现来。加强人们的领域感、归宿感,与其它构成要素一起成功地营造外部空间,将现代商业与住宅建筑设计有效地结合,使整个建筑更精致,增加了其观赏性。

三、现代居住区停车位的设计分析研究

1、停车位设计规范要求

在居住区设计规范中,要求停车位数量为住户的10%,且规格为3×6m。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城市水平的提高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轿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固定停车位及停车库根本达不到停车的要求,造成目前许多居住区的道路上都停满了车,给小区的物业管理以及住户出行都带来很大的不便。

2、停车位形式

篇3

0.引言

成都市青羊区光华锦苑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三环路以外,光华大道与成温邛高速之间,临近规划中的青羊区政府行政办公中心。总用地面积为52272平方米,用地大体呈方形,南北最长约260米,东西最长约220米,地势平坦。建设规模为地上部分(共1574套住宅):181平米户型共67套,其中三户为顶跃,133平米户型共829套,104平米户型共182套,97平米户型496套。单元共分为A、B、C、D、E五类,A单元为一梯三户,B、E单元为一梯四户, CD单元为一梯六户。共21层。地下两层:-1层(层高3.8米)汽车库及自行车库、设备用房;-2层(层高3.6米)为人防。小区总平面图见图一。

图1小区总平面图

1、设计指导思想

为做好设计工作,我们设计团队深入建设场地查看,做多方案比较,力求营造新颖的建筑空间,造就优良的高品质居住社区小气候。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充分利用建筑之间的围合所形成的公共空间,提高绿化用地面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使户户能观景,力求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合理组织交通,内部道路与已有城市交通网络有机衔接,解决好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图二。

图2小区建筑效果图

2.总平面布局设计措施

按该项目设防比选文件的要求,本着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指导思想,围绕着小区区域特征,在力求节约土地,平面布局紧凑的原则下来开展工作。具体措施为:

1.结合现代生活方式等基本文化元素,创造真正人性化,适宜居住、环境和谐、邻里关系亲切的住宅组合空间。

2、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使户户能观景,将9栋建筑在基地内较为均质布置,形成宜人的建筑空间,围合成若干个中心景观庭院,力求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9栋建筑错落有致的围合布置,使整个小区空间围而不死,户户均有良好日照及景观视线。

3.为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沿东西两侧道路的建筑底层布置小型商铺;同时为提高小区居住品质,沿西侧道路建筑底层布置成社区活动中心并与中心景观庭院结合,提供最佳活动场所。

4.在交通组织方面,小区主要出入口的布置,充分考虑与现有城市道路的联系,在东西两侧道路上开设车行出入口,并在小区内形成环状交通,方便居民出行,并满足消防及居民搬家、救护等。小区内部采用人车分流方式:在东西车行出入口处均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辆直接入库,在小区内部为居民提供一个轻松自如的步行环境,保证小区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优雅见图三。

图3总平面布置图

3、建筑空间设计

3.1.绿化景观组织设计

在景观组织方面,小区内的绿化景观同建筑互为渗透,连成一体共同形成区内景观系统,在小区的景观庭院中心设计划分不同主题景观广场,丰富景观层次,满足不同层次人们需要。根据最新的体验式生活中心人居模式的要求,在中心景观庭院中设计雕塑、小品等,将各功能广场紧密联系,使之成为更似一座社区客厅的开放式的景观庭院,处处充满诗情画意,弥补了很多小区缺少公共交流空间的不足。

3.2.竖向设计

地下室顶板覆土高度为1.35米,设计场地东侧平均标高高于城市道路平均标高约0.2m,西侧平均标高高于城市道路平均标高约0.8m

本次工程设计±0.000暂定绝对标准值519.450(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3.单体设计

3.3.1、住宅设计

小区内住宅设计是住户密切关注的重点,设计时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以体验设计的手法,通过科学、实用、卫生、方便、舒适等几方面的仔细推敲,强调住宅平面方正,紧凑经济实用。

所有户型动静分区,干湿分区明确合理,户型均做到明厅、明厨、明卫,同时配置阳台,入户花园,在限定的面积内为住户提供舒适、健康齐全的居住环境。每户住宅的日照均满足成都市的规定。同时在设计中以面向景观为基本出发点,主要居住空间面向中心庭院,与自然光影,绿化景观融为一体。

3.3.2、立面设计

项目突出欧陆浪漫的高雅情调,采用隽永的欧洲建筑手法,既有现代主义住宅造型元素,如大面积开窗、飘窗等,又吸收欧洲建筑的基座厚重线脚,着重的竖向线条划分等手法,镌刻出一种欧陆的浪漫高雅情调见图四。

图4立面图

4.消防设计

4.1、本工程住宅为16至21层,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属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防火设计。

4.2、总平面布局

小区四面临城市道路,东西面设车行出入口,在小区内形成4米宽环状消防通道,满足每栋消防扑救面的要求。高层建筑至少1/4周边且大于主要长边直接划等号地,满足规范要求,消防控制中心设于6#楼底层,有独立出入口。

4.3、防火分区与安全疏散

住宅每个单元一楼层自成一个防火分区,每一单元均设一座剪刀防烟楼梯,二台电梯(均为消防电梯),电梯载重量为1000kg。速度2.5m/s,并直通二层地下室,满足规范要求。

地下室均设自动喷淋系统,自行车库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1000m2,共3个防火分区,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4000m2,共设24个防火分区。

4.4、防火构造

所有填充墙均为页岩空心砖,部分为页岩实心砖,防火分区隔墙用200厚页岩空心砖,所有承重构件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均为不燃。

所有设备用房均为甲级防火门,设备管井在前室内均为乙级防火门,地下室相邻两个防火分区间用防火墙或特级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分开,竖向设备管井每层封板,缝隙用防火材料封堵,设备管井门为丙级防火门,开在前室时,为乙级防火门。前室与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也为乙级防火门,消防电梯梯井底部设集水坑并考虑了排水措施。

5.建筑节能设计内容及措施

5.1、良好的朝向---根据成都的地理、气候条件,小区采用最佳和良好的朝向,冬季争取良好的日照,夏季建筑争取常年主导风向,并有利于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

5.2、适宜的间距---建筑间距满足当地建筑规划部门规定的技术指标,保证冬季住宅日照和室内天然采光的要求。

6.3、绿化景观---小区规划从生态环境考虑,绿化率大于30%,形成良好的小区微气候环境,也改善了住宅区环境质量。

6.4、住宅采用外墙内保温系统,内保温材料采用30厚中空玻化微珠,外墙窗采用中空玻璃,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6.结束语

建筑设计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它既要创造单个使用功能所需要的内部空间,又要创造和谐舒适的外部环境。本福利中心的设计正是较好地把握了这一设计理念,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关怀,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功能合理,环境优美,舒适别致的生活空间,对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保障弱势群体利益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篇4

1、景观规划设计依据

公园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住宅区规划设计规范;九龙湾规划方案;基地现场条件、规划地形图、建筑平立面;和其他一些相关资料和景观设计理论与原则。

2、设计理念

努力使景观与建筑谐和——即令建筑与自然谐和,更令生活其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即是遵循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结合“天人合一”的原理,强调给都市人再多一些风景,努力营建“仿自然的真实空间”。在各种景观空间和元素的处理上采用人体工程学的尺度,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切实在每一个细节上尽显人本原则。场景和诗意的遐想——在不同氛围的住宅空间营造不同的场景意境,满足中国式的诗情联想。空间的时尚元素——结合建筑形式和开发区氛围,采用一些现代和时尚的元素,使其在传统氛围中点缀出自己的时尚。

3、设计构想

住宅建筑、住宅小区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础的聚集群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居住群落的地域性培育的地方人士的文化性格,汇合了高度认同性,构筑了遗传千百年的集体潜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扬州有“园林甲天下”之美誉,或者居者多有“园林情调”,我们意在设计园林式住宅空间。九龙湾地处在开发区,这里建筑和氛围有着引领时代潮流的时尚感,基地周边周围环绕有滨河绿地,而扬州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为协同整个环境的“文化和时尚”的氛围,我们自然地延续一些“文化”的感觉、“诗情”的烂漫,以及“时尚的元素”,力图将景观设计成清新典雅时尚的氛围——回家的人,感受一种浪漫温馨和时尚休闲的空间!

社会的发展情感的需求,让人们对住房的要求已不仅仅是限于“住”的要求,而是充满了温情的一个“家”的概念,对环境有“诗情画意”场景的空间要求。

4、景观构思及总体布局

4.1 景观构思

根据规划的总图布局,没有强调一种大中心效果,似乎意在“追求与营造”种种庭院空间之感。我们根据这个规划布局与地块特征对小区的品质进行定位为:自然、温润、时尚、浪漫居住社区。根据这种思路,我们将宅间绿地分隔为几大庭院空间,营造不同的园林景观。这种生活的品位缘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融合,营造“城市中的花园,花园中的家”的浪漫居家氛围!

4.2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上延续扬州“增假山做陇,家住青山城间;开止水为渠,可处处见烟波飘渺”的居住文化,而增山,开渠,种花、植树,强调出“红尘紫陌、蓝水和绿茵”的绚烂飘渺之效果。

蓝脉:原有的规划设计将整个社区分设成若干庭院格局,我们将营造舒缩有致的水体穿行在不同的空间,并用跌水、曲流、折桥、来延伸和划分水庭院的空间,使空间的景深拉大。主要体现“蓝水的灵动和烂漫”。绿荫:主要是强调宅间和建筑周边的次空间的处理上,强调绿茵覆地的景观效果。

5、主要景观设计

主入口景观:走近社区的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舒展的画卷,构筑出一个半围合的空间。以“开卷有益”拉开了园林景观的序幕。不同的画轴、漏窗、花钵、流水伴随着阳光应和着墙面色彩构筑出流光溢彩的生动画面。漏窗空间,犹如“画中画”——隐约可见绿树、红花、翠竹展示着春回秋转的不同景致,那是一幅灵动的画面。画中画流水景展示着“淡烟流水画屏幽”之感。而简约大方的门卫房是是一种点缀和隔离,起着一种随同画卷营造一种障景效果,无形中拉伸小区的景深感。

6、次空间的处理

在宅间绿地空间处理上,我们主要强调以种植绿色植物为主,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考虑绿化色彩搭配和层次处理。地下车库出入口:几个地下车库的的顶上,我们主要考虑用木质的构架,或者铁艺的构架进行处理,上面点缀色彩丰富的爬藤植物,营建的是一种协同建筑的新古典烂漫风格。再将腾本植物环绕其上,使车库与旁边的建筑、景观过度更为自然,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噪音。围墙:小区的围墙是采用通透式的围墙,墙边种花卉及灌木,形成花围墙的形式。

7、道路交通

原有规划的车行交通我们基本不以改变,但在景观上根据我们的需求加以组织。入通,由人行道和车行道之分,岗亭杆件划分到人行道边沿,有助于人与车的分流与管理。社区主干道保留了原来的9米宽度,而宅间消防车道路及消防等高场地我们则根据最新的规范进行处理,基本是用6米(中间为3米宽道路两侧各留1.5米的硬化草地)宽的硬地作为消防车道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面积的等高场地,而且在视线上可以扩大绿地的效果,尽端考虑一个回车场地。临水的景观,我们则基本在水边设置有1.2-2米景观游步道,或者设置木平台曲桥等,这样满足了人们亲水、赏水、戏水、玩水的需求。在铺装上,大面积的硬质,我们则采用简洁大方的花岗岩、板岩、锈石板加以处理,而沿公建的临建筑铺装,则是考虑采用陶土砖进行造型划分及铺设;景观游步道,则是根据需求,而分别采用不同的铺装,有自然卵石、板岩等接近自然的铺装。

8、植物规划的设计原则

小区的绿化植物配置在营建生态居住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篇章。总体配置思想是乔、灌、草合理搭配,提高生态含量多配置花灌木,色叶植物,香源植物以及多年生花卉,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的比例控制在1:1—2范围内,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在1:3—6之间。设计首先要从生态功能上去着手,注重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植物的保健作用,环保作用和固氮作用。同时为提高小区居民生活质量,注重人的视觉、味觉、听觉,从视觉上分析要求选择树型好、花朵美丽的植物以及色叶植物;从味觉上选择芳香植物;从听觉上选择鸟嗜植物,蜜源植物,招徕鸟雀及其他生物,给整个环境带来生机,这也促进了整个住区的生态平衡。

为营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根据植物的生态位及组群关系进而合理配置稳定的人工生态植物群落。植物群落设计同时还结合“三季有花、四季有景”,营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

8.1 该区的植物布置

主要采用当地本土植物为主,以便植物的生长和维护。主行道树:主要采取常绿植物为主间插一些高大的落叶乔木,如香樟、大叶女贞、榉树、无患子等等。

次行道树:主要采用落叶植物,或者赏花、赏叶、闻香的植物,一方面可以赏景,另一方面又可以不影响夏日遮荫冬日日照,如樱花、玉兰、合欢、银杏、鸡爪戚;而秋日闻香的植物最好则是莫过桂花了。绿化与建筑关系较为密切,绿化多采用开花灌木,如含笑、茶花、海棠、碧桃、紫薇、木槿、石榴、木芙蓉、紫叶李等。

篇5

2015年11月,随着时隔37年之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再度召开,体现了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重视,也说明了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问题的突出性。意在说明要城市建设的重点要放在细处,建设生态友好型、服务全面型、能源节约型的舒适宜居城市,使百姓生活更加幸福。而经过几十年的城镇化建设,各大城市已出具规模,以社区为单位的城市规划最为常见,社区以其相对独立性和有专门的物业团队管理的特点,成为新型城市建设的着手点和出发点。

1绿色建筑小区的节水系统

沧州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地下水严重匮乏,水资源紧缺问题突出,对于城市用水大户的居民建筑小区,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中水资源,将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用水压力,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1.1中水回用系统绿色建筑小区给水系统可分为两条管线,一条管线来自于城市自来水给水管网,供给居民洗衣做饭等日常用水使用,另一条管线来自于小区自建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于居民冲马桶、拖地、浇花等水质要求不高的场所使用,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自来水还是回用中水,相对来说,使用中水的费用要低于自来水费用。同时,小区自建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可用于小区及建筑周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包括湖泊、喷泉及瀑布等;喷洒道路用水;消防及洗车用水等。《建筑中水设计规范》提出,建筑中水水源的选取种类及顺序依次是沐浴排水;盛洗排水;空调冷却系统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冲厕排水。在城市的建筑小区中,一般可分为优质杂排水、杂排水和生活排水三种。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包括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洗菜排水等优质杂排水,进入到小区地下建设的污水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该处理产生的污染物为剩余污泥,该污泥部分可作为有机肥料填埋进小区绿化带中,剩余部分可设置管道定期排入小区内化粪池当中,进行厌氧水解酸化处理,这样建设的社区基本能实现生活污水的零排放。1.2经济效益分析该系统相比传统的小区新建了一个污水处理设备和一套中水供给系统,建设费用可以划归居民的房价当中,后期运行费用可以从用户使用中水的费用中获得,百姓从这里多交的钱,完全可以从省下的水费中补偿回来。长期使用的话,甚至能够实现盈利。(表1)1.3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正作为新的城市生态建设理念改变着城市面貌,目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小区雨水控制技术一般包括屋顶绿化、植被浅沟和下凹绿地、渗透性铺砖、雨水花园、景观水体调蓄池、雨水断接、渗透沟等。沧州地区的降雨量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4倍,一年中汛期(6~9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且多暴雨,7、8月份2、3场降雨量即可达年降雨量59.6%。对于沧州地区的高层建筑小区,屋顶有放水处理,可采用屋顶雨水收集系统,雨水通过管道进入过滤系统、贮存系统和回用系统。同时,小区绿地可采用植被浅沟、渗透性铺砖以及景观水体调蓄池等实现雨水的存储,存储下来的雨水一方面可以作为绿化灌溉的补给,一方面可以通过管道进入屋顶雨水过滤系统,经简单处理实现雨水的回用,可用作小区绿化灌溉、冲厕所、道路清洁等用水。对于一个4000人口的小区,占地面40000m2,绿化率40%的建筑小区,全年平均降雨量约550mm,可收集雨水8800m3。

2社区化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解决垃圾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而生活垃圾有效的进行分类则成了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先决条件。2.1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设备一种应用于社区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收集的垃圾箱,可以实现指导垃圾分类、自动称重、确定奖励金额、反馈存储状态等方面的功能,可有效提高居民参与度,还可提供部分就业岗位,是一种新型的废品收购模式。这种垃圾箱包括箱体、箱门、基于云计算的可视化交互平台、检重秤、图像采集设备和遮雨板。如图所示,每个箱体上均设有电磁阀控制自动开门的箱门;基于云计算的可视化交互平台,该平台主要由4部分组成:资源层、应用层、用户访问层、管理层;用户交互平台下端设检重秤;检重秤与交互平台相连,称重结束后将结果通过信号反馈给平台;检重秤内设图像采集设备,称重的同时完成垃圾图像的采集并传递到交互平台,进而提交到服务端;遮雨板位于整个箱体上方,具有遮阳挡雨的作用。具体操作如图1。2.2餐余垃圾垃圾之所以要分类,就是要将餐余垃圾与其它固体垃圾分开,以减轻后期处理的难度,餐余垃圾的特点:含水率高,易降解,具有高营养物质,如果居民按照上述办法,已经将能够回收来的废品按照产品上说明的办法回收的话,剩余的生活垃圾大部分就是餐余垃圾,上述智能垃圾箱两旁会各设一个垃圾桶,盛装餐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起来的餐余垃圾可由管理人员送往有机肥料厂等进行除油、堆肥处理,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肥,回用到耕地中,实现了餐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其余垃圾包括餐巾纸、尿不湿、卫生间用纸等可送往热电厂燃烧,该类物质易于燃烧,且热值较高,产生的热量可以再次得到利用,进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3结论

新型城市社区节能模式就是要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结构模式的转变,遵循节约能源和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因地制宜的原则,实现水资源节约化、垃圾资源化的和谐社区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探索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创城市建设的新格局。

作者:郭幸丽 左仲善 孙 超 田志民 单位: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旭.建筑小区节水关键技术及给水系统优化研究[M].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3.

[2]薛必春,刘晋军,王平.浅谈建筑中水的资源化利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74-75.

[3]GB50336-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S].

[4]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5]张书函,丁跃元,陈建刚.德国的雨水收集利用与调控技术[J].北京水利,2002(3):39-41.

[6]邹承江.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小区雨水设计策略[J].江西建材,2016(21):58-59.

篇6

1、住宅建筑概念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住宅建筑功能需要添加新的内容,如信息化、防盗、报警等。就安全来说,安全设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以及安保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不能只依靠防盗窗等的使用。要不断强调可持续发展。这个要求对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的我国来说尤为重要。建筑行业对我国目前来说是一个支柱性行业,其耗能、耗材都十分大,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因此建筑上的节能环保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住宅设计在可持续发展上的创新,应当全面考虑到整体、局部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线路的使用以及其他新节能技术的开发和使用,能够同时满足建造和使用阶段的节能环保要求。强调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可谓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对于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些年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智能住宅的概念能够逐步变成现实。可以说,住宅建筑智能化可以作为突破传统住宅建筑的一个有效手段。强调安全舒适。安全舒适本就是一个建筑的基本要求。

2、建议按照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行业是一个坚持原创,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对于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关系,应当积极遵守,这样才能为与世界接轨的建筑设计标准体系打下基础。采用“性能规定型”建筑设计标准体系,提高设计自由度,实施以性能规定为基础,密切结合设计及使用实际,重视私人住宅场所必需具备的私密性与舒适性,力戒合法而不合理的设计规范条文。适应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适应时展的要求,确定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尽快完善产业化住宅的专项设计标准,加强基础标准,特别是标准建设,要求做出全面、科学和适用的规定。

3、住宅建筑外观

新型住宅应当强调与环境的结合。住宅建筑一般是单体或者群体的,然而在进行住宅的设计时,应当能够将其与周边环境相结合,融入整体的风格中,尽量减少因一味地追求特点而与周围环境相冲突,减少对周边景观的影响,有相辅相成的效果。设计时,设计师要抓住和提炼出周围环境的特点,注重色彩、形体、材质等风格的一致,同时也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元素,赋予建筑物特定的文化内涵。通过造型、色彩的和谐以及文化内涵的注入,让住宅建筑拥有生命力。

4、住宅建筑主题明确

设计主题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在建筑设计前,必须根据不同的居住群体、地理环境、品质定位、环境因素,在满足受众群体要求的同时,不断展现设计特点以及理念,从而在众多设计中,拥有鲜明的设计特点。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住宅建筑的服务群体是人类,因此,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同时,必须以人为本,方便人群使用。在特有的主题思路中,通过结合设计思路,努力寻找主题元素、特点,从平面、总体、立面、管线、设备、景观中,进行综合分析,避免片面因素对建筑设计造成的影响。

5、住宅建筑设计要充分运用节能措施

5.1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基础节能措施

住宅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措施一般分为建筑形体、建筑维护结构及屋顶的节能设计措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操作,其中不得偷工减料也不得以次充好,才能保质保量,初步实现住宅建筑的节能。

5.2节能住宅建筑中遮阳设计

建筑遮阳构件多种多样,如何保证其功能性的同时也节能简单介绍一下实际中常用的节能遮阳的基本形式有:(1)水平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大。从窗户上方照射下来的阳光,适用于南向窗口。(2)垂直式遮阳能遮挡高度角较小。从窗口两侧斜射过来的阳光,适用于东北向和西北向窗口。(3)综合式遮阳遮挡效果较好,能遮挡高度角中等从窗口上方和两侧斜射过来的阳光,适用于东南向和西南向窗口。此外,还有多种多样形式的遮阳系统,例如人们经常使用的折叠、滑动或介于闭与开之间的百叶窗、能调节叶片角度的百叶窗、遮阳窗帘等可调节式遮阳夏天可遮阳,冬天可减少夜间窗户散热,改善室内热环境,其节能效果显著,是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的一大因素。

5.3节能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绿化系统植物

绿化植被,有遮挡阳光、净化空气、滞尘降噪等诸多功能,在住宅建筑本体上充分考虑统一设计能达到很好节能减排的效果,被称为“绿色空调”。住宅建筑物绿化系统分为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空中花园几种方式:屋顶绿化推荐采用植被屋面,此方式具有荷载;垂直绿化(指外墙绿化),此方式能起到隔热作用,达到改善室内空气,还有空中花园的方式,这是在设计中常采用的手法,用户一般采用盆栽处理有限绿化空间,有时在设计中加入一些花池、花槽、花斗的手法,可有效增加绿化空间,到达节能效果。这些做法相结合使用,可以解决高层住宅建筑的绿化问题以及显著节能效果。

6、生态住宅设计建立

6.1住宅小区内的花草种植的覆盖率并不能完全代表小区内的整体绿化程度,真正意义上的住宅小区环境绿化是指生态环境学、建筑学、地理学、美学、水资源学、园林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体,通过上述学科的科学合理的整合,实施对小区的设计与规划,从而实现人居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共存。

6.2降低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建筑工程是一项对土地资源消耗较大的项目,为在最小的土地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加大对建筑材料选择的重视力度,通过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的使用来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效果。

6.3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水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是建筑设计人员所要考虑的内容,也是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一项重点环节。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对水资源的收集循环的利用率也普遍不高,一旦水资源干枯将危机万物生命。因此,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加大对水资源的节约力度,不仅为万物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保障,更符合现代生态小区建设的宗旨。

6.4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在对建筑住宅设计中应将建筑生态理念引入其中,以满足生态小区建设中的各个生态系统特征的稳定性。在生态小区中存在着的两种生态系统分别是生态循环系统与生态能源系统,为使得两项系统能够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应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加大对太阳能的收集于利用,以节约电能等资源的损耗,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6.5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在生态小区中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一方面有利于各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生态住宅小区自身的生态价值。

7、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住宅设计的概念要有突破,当然追求更舒适、方便。充分考虑到建筑形体、景观设计、建筑设备以及智能化、节能等方面的要求,使得住宅建筑能够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设计有条件去追求住宅建筑的设计主题和一些艺术形式的结合,将当前比较单一的设计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设计,同时兼顾到景观设计和建筑单体和群体的艺术创造,赋予建筑符号以独特的文化品质和艺术美感,创造出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新型住宅。

参考文献:

[1]黄志英.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应用探析[J].福建建材,2012(10)

篇7

一、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

在不增加小区地面建筑密度和不减少地面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住宅小区的停车设施已成为一种趋势。

1、住宅小区的地下停车库平面布局设计与独立的专用地下停车库不同,受地面以上住宅楼的影响较大。通常在整体社区规划中,首先考虑的是地上的容积率、建筑密度、楼体间距等指标要求,待这些指标规划完成后,才会考虑地下停车库的布局,这种设计思路很大程度上造成车库设计不合理,实用性差。因为住宅的柱网、建筑结构体系布局、和延伸至地下的垂直消防交通系统(电梯井)都会对车库布局造成很大干扰,常常在地面部分的设计构图全部完成后,再设计地下车库时发现,住宅的密集柱网设计把停车库分隔成零散的片区,造成停车效益降低,车道不通畅,车库的实用性很差等缺点。所以在设计初期,必须把地上、地下统一考虑,地下车库决不是设计的附属品,要尽可能把车库集中在一个整体空间中,以提高相同面积下的停车数量。一种方法是,把地上住宅沿地块布置,就是“围合式布局”,社区中部形成比较开阔的园林空间,下面做停车,这种方式能够形成开阔的楼间距,住宅单元的通风、景观效果非常好,同时地下车库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另外一种方法,把住宅楼多栋组合,提高小区空地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地下停车库空间的完整性,对于大楼盘而言,有时地下停车库被分割成几个片区,这时还要考虑各区之间的连接通畅,不应产生瓶颈现象,避免对交通、消防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2、地下停车库的平面布置

主要包含车道和停车位布置、柱网布局、与地下室其它功能部分协调等。一般住宅小区以中型轿车:长(4.9m) X宽(1.8m) x高(1.8m)为设计标准车型尺寸,停车位尺寸应为:长(5―6)m x宽(2.5―3)m。车位与车道成90°直角,且车辆“倒进顺出”的布置,每台车所占车库面积的比例最小,按照此方式布置的地下停车库每车所占面积应在28―35。较大型车库的停车通道,应尽量设环形车道。当采用与车道成90°直角的停车位布置时,车道宽应在6m以上,车道车行路线方式可采用双车道双向行驶。按照标准车型与车道尺寸,柱网宜在6X8m(柱间停两辆车)或8X8m{柱间停三辆车)左右。

3、车库出入口的设计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4、地下停车库顶部的园林绿化

地下车库的设置为小区的地面绿化提供了最大可能的空间,由于车库一般都布置在小区内比较完整、大块的空旷场地地下,在车库顶板上部可作覆土,形成小区的中心绿化花园。覆土平均厚度宜在50公分左右,适应种植小型灌木和铺植草皮。但如果要栽种大型乔木,必须加设覆土坑及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

二、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分析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车辆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同时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对住户的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坡道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对于汽车坡道出入口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小型车,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7.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其中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2.2m。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2.5m为宜。

另外,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在坡道开始站设一道截水沟,再设计0.1m~0.15m高反坡段,可以有效防止室外水漫流进汽车坡道内;中间坡道开口部位以内设计一道截水沟,可以把开口部位的雨水排出;坡道末端设一道截水沟,用于把其它溅进或汽车带进的雨水排出。

三、地下车库设计要素

1.是否设人防

地下汽车库宜结合人防设计,即在平时作为汽车库使用,而在战时则作为人员、物资的掩蔽场所――人防,这就叫做平战结合。一般城市规划都对有人防配建面积比例的规定,可以说是强制的,也可以缴纳一定费用,由政府异地再建。

2.确定坡道

进入地下汽车库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线的、曲线的或二者的结合。坡道设计的重点是确定坡道的位置,数量。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即:一般设计两个出入口就够了。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3.50m,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6.00m。但两个出入口距离不可过近(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规范又规定: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因此通常汽车坡道设计为4米或7米。

3.汽车库的防火

篇8

中图分类号: TU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1.1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收入大幅提高,汽车购买量急剧增加,由于原有小区设计对汽车的发展估计不足,没有为停车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现在,汽车停放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1.2调研目的及意义

为了给宜昌市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建议,本次调研深入了解宜昌市居住小区停车现状,感受居民的停车困难,通过对比分析小区间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寻求与城市居住小区发展相协调的发展模式,为今后居住小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合理化建议。

2居住小区停车概况

2.1小区规划建设情况

东山花园、兴达康居城、江临天下分别建成于2000、2003、2007年,分别于宜昌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建成,时间间隔较为合理,小区规模和设计理念都各有特色,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小区的走访调查

经走访调查,三个小区情况各不相同:

东山花园:规划较全面,做了适度的超前规划。从走访中了解到,购房时,小区停车位足以满足需求,可现在基本是车满为患。为此,居民曾多次向物业反映,物业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收效甚微,近几年车辆增加太快,已远远超出了小区的承受能力。

兴达康居城:规划不够全面,更没有做超前规划,停车位远不够,很多车主基本上是见地方就停,甚至直接开上绿化带,这样既破坏了小区的生态,也影响居民正常出入,降低生活质量,居民束手无策。

江临天下:规划较全面,停车位足以供居民停放,但由于小区物业管理不善,外来车辆过多的占用车位,使小区去年大半年停车处于“老大难”状态,通过出台新的措施,最后得以改善,居民基本满意。

2.3国家相关规范

2002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停车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8.0.6.1 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

8.0.6.2 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8.0.6.3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8.0.6.4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3典型小区实例分析

对东山花园、兴达康居城、江临天下、进行重点调查,实例的选择考虑了涵盖不同停车布局、停车指标、住区定位等方面,为调研提供了详实的客观数据和对比资料。

小区名称 总建筑面积 住户数 停车位 容积率 停车率 绿化率

东山花园 207000 m2 1526户 385个 2.8 93% 35%

兴达康居城 38157 m2 357户 122个 2.35 90% 25%

江临天下 53596 m2 466户 292个 1.07 83% 43%

表1宜昌小区停车指标对

3.1停车布局的类型

3.1.1组团内停车;

最易于为车主接受,但也最易干扰居民生活,影响居住环境。以东山花园为例,小区规划停车主要以组团内停车,利用住宅底部架空方式(图1),在设计时足以满足小区停车要求,但汽车的飞速增长,设计车位已供远小于求,对小区管理造成很大困难。

3.1.2组团外停车;

体现的是人车分行思想,停车场位于主干道两侧,人形系统与车行系统完全分离,避免人流交叉。江临天下很好的应用了这种道路系统(见图2),加上小区管理的完善,虽然小区车辆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但总体表现井井有条。

3.1.3组团之间停车。

主要是人车混行的思想,主干道位于小区内部,并将几个组团联系起来,汽车停放在组团之间的空地上,虽然缩短了居民存取车的距离,但从兴达康居城来看,小区整体会显得紧凑,人行与车行并用,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见图3)。

3.2停车数量指标的分析

3.2.1居住区的开发档次;

东山花园是针对中层收入以上者,小区相关配套设施考虑比较超前,只是汽车的快速发展使其稍显落后。

兴达康居城是针对中低层收入者,对停车问题考虑比较欠缺,车位较少。

江临天下属于宜昌市中高端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定位清晰,且规划成熟,设计完备。

3.2.2小区停车环境;

图4

图5

东山花园主要是住宅底部架空(图1),受底层建筑面积和结构体系的限制,面积大小不一,布置方式、车位的数量也不同,在入住初期,小区总体比较和谐,随着汽车的飞速增加,小区早已处于“汽车的海洋”中(见图5)。

兴达康居城主要是利用生态停车场,即铺草坪砖的停车场,但数量很有限,其次是在规建外的地面停车,占用较多的步行空间(见图4)。

江临天下是地下停车库(见图6)和路面生态停车场(见图7),规建外的增加了路边停车(见图8),总体感觉绿化效果较强,视觉效果不错。

图6

图7 图8

3.3停车问题汇总分析

3.3.1停车位紧缺;

主要是东山花园和兴达康居城停车位的配置远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且有一部分车位被杂物占据。

3.3.2设计欠合理;

规划设计时普遍对停车需求估计不足,造成小区的停车场库规划落后于实际情况。

3.3.3管理不善.

小区停车管理法规不完善,业主有车无位,无序停放的现象十分严重。其次,从法律上来讲,仅交警部门有权管理乱停车问题,而物业虽有管理权,但并未明确规定如何行使管理权。

4总结和建议

在汽车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小区停车规划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和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宜昌市小区停车现状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国家相关法规的建议

一是根据社会的发展,缩短更换周期,迅速作出相应改善,使法规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不脱钩。

二是紧跟国际标准,加紧完善现有法规,充分考虑居民与居住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到覆盖广,无遗漏,不落后。

4.2停车布局的建议

4.2.1适度超前规划,充分预估未来车辆数,不至于很快脱离社会发展。

4.2.2建地下或半地下车库,节省土地使用面积,提高小区环境效益。

4.2.3采用路边停车,充分利用土地,使布局更加饱满、合理。

4.3小区停车改造建议

4.3.1采用国外的生态草垫。

4.3.2建立体停车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4.3.3对绿化带进行改造,铺草坪砖,形成新的停车区域。

4.4小区停车管理建议

4.4.1清查车库,确认所有有标记(车位锁及车牌号)的车位,一车一位,严禁非法乱停。

4.4.2出入口安装一卡通智能刷卡系统,固定车位车辆刷卡出入,临时车辆,需领取智能卡,刷卡计时,缴纳临时停车费,且下午5点后禁止驶入,5点前进入的晚7点前必须退出,不得昼夜占用有限停车场地。

如何解决好居住区停车问题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过程,以人为本,汽车是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而居住区是为了给居民一个优美、和谐的居住环境。结合我国国情,城市交通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发展公共交通,让大部分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控制住区汽车拥有率,使居住区停车和城市交通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编.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第二版)

篇9

中图分类号:TU99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18804

1引言

随着“海绵城市”的城市发展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推进,沈阳市目前也处在积极申请“海绵城市”试点的努力和探索当中,对于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已经成为沈阳市生态化进程中的必要一环。居住小区作为城市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沈阳市城市用地面积的21%~33%之间,其中蕴含着大量尚未利用的雨水资源,结合沈阳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以雷明雅阁小区为例,对小区内可利用的雨水资源进行定量计算,对居住区内雨水花园进行试设计,并利用水量平衡分析法计算得出雨水花园的面积。最终为沈阳市构建“海绵综合体”提供数据参考。

2沈阳市雷明雅阁小区设计简介

2.1项目概述

雷明小区工程地处沈阳市沈北新区,北临沈北开发大道,南至正良五路,东临沈阳亚特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西至京沈西四街,交通便利,总用地面积为56744 m2,地势平整,是城市景观及商业重要地段。该区域属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控制,其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湿润凉爽。据沈阳市中心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为7.9℃,最高为35.7℃,极端最低为-30.5℃,年平均降雨量为734.5 mm,日最大降水量为178.8 mm,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

2.2小区规划设计理念

小区规划用地形状基本完整,呈方形,具备完善的市政设施。小区规划分成两个区,北面临沈北大道为小高层,充分考虑城市景观,南向主要以多层为主,多层住宅形成相对独立的院落,每个院落形成自己的空间围合,自成体系,保持各自的完整性。小区内通过一横、一纵两条轴线将南北两个区域有机联系起来,通过景观道、中心广场和中心绿地相互联系,形成辐射整个小区的景观网络,小区景观主轴线与小区道路保持同步,创造有序的交通空间及自然化的休闲活动空间。收放的小区空间和序列化渐进式的景观布局结构,引导人们进入小区,远离城市喧闹,感受家的温馨与惬意,感受小区风情。小区人行主入口设于小区北侧主道路,居民通过入口大堂进入园区,方便居民安全出入,同时形成另一条小区轴线。车行出入口安排在园区西侧京沈西四街,缓解沈北大道的出行压力,在南向正良五路上设一次入口。

3雷明雅阁居住区雨水资源可利用潜力分析

3.1雨水资源潜力计算分析

沈阳全年平均降雨量为690.4 mm,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份,7、8月份最为集中,其中7月份达到最大值,为165.5 mm,4月份降雨量仅为39.4 mm,夏季6、7、8月份占年均降水量的60.7%(图1)。

沈阳市近30年1~12月份平均降水量如表1所示,居住区内对于雨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主要来源于屋顶径流、道路径流、绿地径流3种,结合沈阳市实际气候条件,从这3个方面对4~10月份小区内雨水资源利用进行潜力分析。

屋面、道路、绿地雨水径流量(V)的计算均可采用公式V=Aα・H・β・φ,式中Aα为汇流面积(m2);H为实际降雨量(m);β为初期雨水弃流系数,即除去不能形成径流的降雨、弃流雨水雨水等外的可回收系数,取值0.87;φ为径流系数,根据GB50015-2009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一般混凝土或沥青路面雨水设计径流系数φ为0.9;绿地径流系数φ为0.15;屋面径流系数φ为0.9(表1)。

从表2可以看出,雷明雅阁小区4~10月份绿地、道路、及屋面的雨水径流量相差均较大,其中地径流量为29.18~122.55 m3,道路径流量为280.09~1176.54 m3,屋面径流量为1295.03~5441.41 m3。雨水总径流量方面7月份最大,为6740.50 m3;4月份最少,为1763.52 m3。4~10月份之间道路总径流量为4480.21 m3,绿地总径流量为406.89 m3,屋顶总径流量为20728.66 m3。其中,道路总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比重为17.5%;屋顶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比重为80.9%,所占比重较大,不可忽略不计。可以通过引入雨水资源利用相关设施,对道路、屋顶及绿地雨水径流进行蓄渗及利用。

3.2居住小区水量的消耗估算

3.2.1绿化用水量(V4)

结合沈阳市冬季特殊的环境条件,绿化用水时间一般在4~10月间,根据GB 5055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中浇洒草坪、绿化年均灌水定额的规定,沈阳地区绿化类型为冷季型一级养护,年均灌水定额为0.5 m3/(m・α)。因此,沈阳市雷明雅阁小区内的草地绿化按冷季型的一级养护标准来确定灌水次数、灌水额定以及灌水周期。

从表3可以看出,沈阳市雷明雅阁小区4~10月份绿化用水量为236.43~709.30 m3,相差较大,其中六月绿化用水量最多为709.30 m3;4月份绿化用水较少,为236.43 m3。其中4~10月份该小区设计绿化用水总量为3310.08 m3,月均绿化用水量为472.87 m3。

3.2.2喷洒道路用水量(V5)

该居住区的道路面积为9079.04 m2,根据GB 5055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规范,选取道路浇水用水额定为0.4 m3/(m2・次),早晚各浇洒一次,年均浇洒时间为100d,通过这些民用建节水规范中的道路浇水标准来进行计算得出年均用水量(V5)=9079.04 m2×0.4 m3/(m2・次)×2×100×10-3=726.32 m3,根据沈阳市独特的气候环境特征,可以认为道路只需要在4~10月份浇水,所以月均用量103.76 m3。

通过计算得出沈阳市雷明雅阁小区需要雨水花园面积约为4599 m2,足可满足小区在较强降雨的情况下居住区内道路一级绿地雨水的蓄渗。

5结论

本文选取了位于沈阳市的一处居民小区进行了小区内雨水资源的潜力分析,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小区内在4~10月份期间的降雨量可以满足小区内的绿化用水以及道路喷洒用水,为了更加有效地收集小区内的雨水资源,降低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对小区内的屋顶、道路、广场、绿化等用地进行了生态改造,通过建设屋顶花园、使用透水性铺装、建造雨水花园等方式,来提高小区内对于雨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效率,具体提出了屋顶花园并计算出满足小区使用需求的雨水花园的面积,解决了沈阳市小区内对于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降低了夏季暴雨所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为沈阳市生态住宅小区内雨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提供借鉴以及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

程正奎,冯凯.沈阳地区雨水回收利用设计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6(5):52~53,55.

[2]李敏娟.辽宁地区屋顶花园的营造方法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4):246.

[3]胡锋平,胡松.住宅小区雨水花园的设计与计算――以南昌市某项目为例[J].建筑设计管理,2015(9):73~76.

[4]陈迪.城市道路路侧积水问题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159~165.

[5]李爽,刘慧民,许文婷.哈尔滨市居住区雨水资源化与景观整合设计[J].福建林业科技,2015(1):177~182.

[6]田葳.生态小区雨水回用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0(9):227~230.

[7]潘华贵.浅析屋顶花园防水施工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23):22~23.

[8]赵伟滔,孙迪,潘颖.沈阳地区结合雨水利用的住宅小区景观生态设计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6):62~65.

[9]向璐璐,李俊奇,邝诺,等.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J].给水排水,2008(6):47~51.

篇10

一、设计依据

1、国家关于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标准、规范: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 -2006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 -2004

(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200-94

(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9)《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

二、设计原则

为满足地块内业主的日常生活需求,力求为业主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各子系统设计以方便实用为原则,尽可能简洁,并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同时尽可能做到性价比最高。

具体来说,主要的设计原则可分为以下几点:

系统简单、实用、易操作

系统可靠、持久

经济性和高性价比

可扩展性和先进使用性

布局合理性

节能性和环保性

三、各弱电系统概述

1、通讯网络系统

小区采用目前先进的光纤入户模式,每单元设置光缆分纤箱,每户设置一只家居智能箱,可配置相应模块、设备,入户光纤均接入家居智能箱内,通过家居智能箱对户内统一配线。在每户的主卧室和起居室等合适位置设置网络和电话点位。

2、有线电视系统

按数字电视及互动电视发展模式,小区有线电视设计采用先进的EPON+CATV双向技术,从机房拉光纤至楼栋,在一层楼道或弱电井内设置TV总箱,内设光接收机、ONU设备、交换机、分配器等,有线电缆和网络线缆通过井道至楼层TV箱,再从楼层TV箱布SYWV75-5+UTP6入户,入户线缆均接入家居智能箱内,通过家居智能箱对户内统一配线。系统要求输出端电平保持在69±6dB。在每户的主卧、卧室和客厅设置有线电视双口点位。

3、可视对讲及室内安保系统

本系统采用彩色可视联网型,各梯口机与管理中心主机相连。系统架构采用目前先进的全数字式系统。

室内可视对讲分机采用安保型,同时每户可在卧室内设置紧急呼叫按钮,在厨房预留燃气泄露探测器管路。当某一住户有报警时,通过可视对讲系统联网,管理员机可以显示出该住户的幢号-单元号-房号,同时在管理电脑上弹出电子地图,显示该单元的具置以及该住户的资料,值班人员可以及时通知户主并采取相应措施。

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小区内一些重要区域和主要出入口及对周界防越报警后的现场情况等图像需实时掌握,并进行实时记录,方便对发生事件的有效处理。监控机房需配置一定数量的值班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

在主要出入口、道路、地下停车场、周界围墙、电梯等处进行监视,使得保安人员能及时掌握前端现场情况,并为事件查询处理提供依据。中心采用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存储,图像压缩格式为MPEG4,数字录像主机应满足监控系统连续录像2周以上时间。

5、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小区作为整体封闭式管理小区,因此在小区的围墙处设置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本系统前端采用先进的电子围栏,电子围栏周界报警系统是一种主动防范的报警系统,电子围栏沿围墙架设,悬挂警示牌,将入侵者阻挡在周界之外,触及电子围拦的高电压电网,会有强烈的触电感觉迫使其离开,让入侵者知难而退。一旦强行翻越,系统会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现场报警,充分体现“一阻挡,二威慑,三报警”的多重防范效果。

6、电子巡更管理系统

保安巡更管理系统采用“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置不同的巡更路线及巡更时间段,增加小区保安巡更工作的力度及管理;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及管理成本;同时避免了只重视小区公共区域的整体管理,却忽视一些边角区域的巡查等问题。

1)各楼外墙设置巡更点,加强保安人员对楼栋的巡查;

2)周界处设置若干巡更点,增强保安人员对边角区域的巡查。

7、背景音乐与公共广播系统

背景音乐与公共广播主要分布在小区的主要道路、景观带、绿化带等部位。整个小区可分成若干个区域,各区域可以分区分时分内容播放,可以实现无人值班自动播放。小区可按区域选择性的播放背景音乐或信息广播,场外音箱采用防水音柱或草坪音箱。

8、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对小区出入口及地下车库进行控制,完成对车辆进出的有效管理。设置挡车装置,业主车辆通过远距离卡,可不停留开闸进出。访客车辆可发放临时感应卡出入。系统准确识别持卡人的身份,确认后,并经系统记录后打开挡车闸杆,车辆进入后,闸杆自动落下,整个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无人操作。且系统具备断电保护功能,断电时系统可继续工作,资料不会丢失。各出入口联网,使系统具有集中管理及收费功能。

9、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UPS系统采用在线式供电方式,UPS容量根据具体负载的大小进行确定,负载的后备时间考虑为8小时。UPS主机、电池、配电柜等相关设备设置在监控中心内。

需要UPS电源供电的系统为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10、电梯五方通话系统

电梯轿厢内应有五方通话(电梯轿厢,电梯机房,电梯轿顶,电梯底坑,物业值班室)功能。为电梯验收通过必备条件。

11、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为保证各类移动通信系统在区块内(尤其是电梯、地下室)仍能正常使用,设置移动信号覆盖系统。在设计时,考虑给本系统预留管路及走线空间,具体施工及资金由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后期建设。

12、地下室人防通信系统

若小区地下一层为人防地下室,在人防区域必须设置人防电话接线箱及电话插座,本系统前端设备由通信部门在战时进行配置。

13、机房及防雷接地系统

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当建筑物受到雷电流直击情况下,信息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弱电机房地面作防静电地板,机房内做整体接地,与接地铜排端子相连。本工程在机房专用配电柜进入端设置防雷装置,作为一级电源防雷,在UPS出线端设置二级电源防雷装置,主要设备用防雷电源插座,作为三级电源防雷装置。有线电视信号端接同轴电缆防雷装置,主要网络设备信号接口端采用RJ-45防雷信号器,场外摄像机作好相应的防雷接地,通信电缆端作好接地措施。机房内作接地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UPS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出端的中性线(N)级采用重复接地。

四、结语

按《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因此目前设计应考虑三家运营商接入至楼道或管井,在楼道或管井内实现信号的跳接。

篇11

由于津秦客运专线现处于试运行阶段,无高铁通过,并且没有达到满负荷运行,因此,本此评价以设计能力预测,津秦客运专线全线正常通车后对本小区的噪声影响。

24 h等效噪声预测。津秦客运专线设计日通行车辆60对,1列/12 min,设计最高时速300 km/h,线路为双线,靠近该项目一侧为路堤线路,另一侧为桥梁线路,均采用无砟轨道,参考《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2010年修订稿)》,类比沪宁高铁300 km/h的CRH2型列车,8辆编组,列车总长为201.4 m,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25 m,轨面以上3.5 m处噪声源强为92.5 dB(A)。津秦客运专线运行线路中心距最近该项目住宅楼147.3 m,对其交通噪声进行预测。

根据选定的预测模式和参数,计算不同距离处噪声预测值,考虑住宅设置中空玻璃措施衰减量后,昼、夜间噪声贡献值及敏感点预测值见图1。图1津秦客运专线对该项目昼夜噪声影响预测值该项目北侧第一排建筑距离津秦客专线147.3 m,由图1预测结果可见,津秦客专运行后,铁路和小区间的空地上种植防护绿化带,本项目室外昼间噪声预测值达标,夜间噪声预测值在距列车运行线路中心420 m处才能满足标准。

为了减少对本项目的声环境影响,建议在临铁路侧自北向南的几排建筑物全部安装中空玻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中空玻璃窗隔声量约为15dB(A)~25dB(A),同时在铁路和小区间的空地上种植防护绿化带,布置形式采用乔灌草立体结构,这样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减轻铁路噪声对本小区的影响。

安装中空玻璃后,距客运专线运行线路中心147.3 m处第一排住宅楼室内昼、夜间噪声分别为41.83dB(A)和41.81dB(A),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住宅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二级标准45dB(A)。

4火车通过时瞬时噪声预测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 m区域执行2类标准。

该区段火车不鸣笛,火车通过时噪声瞬时值属于突发噪声,根据GB3096-2008,夜间瞬时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 dB,即距铁路外轨中心线≥60 m区域夜间瞬时值≤65 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