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信息资源管理方式

信息资源管理方式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1 11:44: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信息资源管理方式

篇1

    信息资源管理(IRM)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成为重要经济资源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有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本文拟从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入手,浅探一些相关的问题。

    1 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如果我们以文献的内容是否涉及某一特定地域作为分类标准,便可以将人类全部的文献系统划分为超地域性文献与地方文献两大系统。而后者则是从地域角度出发,对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进行详细、客观的记录和研究。所谓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具有地域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只要文献具备了以上两个特征,则无论其出版地、出版期、文种、文献形式、载体类型如何,都可纳入地方文献的范围之内。

    地方公共图书馆具备着地方文献资源积累的条件,而这种资源的积累能够相对全面地代表本地的地方文化。同时,它在为促进当地的各类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助力。

    2 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信息量激增、用户需求日趋多元化,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使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也从保存文化的功能发展到信息传递乃至信息服务的功能。

    依据上述的社会职能,在地方文献工作中引用图书馆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同时,研究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搜集、整理、传递等业务程序,认为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上大致上有三种模式:即馆藏模式、服务模式和市场模式。

    2.1 馆藏模式

是指将收集、贮存的各类地方文献信息进行集中分编处理,并编制各种目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及确定文献典藏方式等一系列地方文献藏书建设相关的工作模式。

在讨论具体工作模式以前,有必要探讨一下地方文献的业务工作性质。由于地方文献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如地域性、史料本质等,决定了地方文献工作虽依附于地方公共馆内,但文献的采集、分编加工、开发利用、研究等一系列的业务环节的工作模式大都有所不同,其工作的展开更近似于参考图书馆或研究图书馆的性质。因此,将其完全置身于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各部分里,不利于地方文献工作的展开。

    2.1.1 地方文献的类型

    上面已经谈到,只要内容具备了地域特征,又具有重复使用价值,无论其文种、文献形式如何,都列入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在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的今天,网上信息也是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

    2.1.2 拥有相对独立的分类思想与文献标引依据

    从地方文献的内容来看,它所反映的是特定地域范围内客观事物的“存在”现象,而不是人类现象的主观认识。因此,它与一切学科体系本身存在着较大差异。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地方特性,而不是该事物超越地域范围的共性。它所容载的内容并不是学科信息,而仅仅是地方事物的客观记录,这就是地方文献的本质。

    依据学科的事物属性类分图书资料是图书馆整理文献的一种标准。而地方文献的分类体系如果完全依据事物学科来划分的话,是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地方文献内容本身的特征。因而,分编人员使用基于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主观认识的分类法,如《中图法》、《科图法》,或其他同样的方式来类分地方文献,显然会在读者与文献之间造成明显的沟通障碍,因而是不适合的。反之,以客观存在的地方事物作为地方文献分类的依据,制定《地方文献分类表》应该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地方文献的分类标引如此,地方文献的主题标引也是如此。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都是以揭示文献内在特征为目的的标引方法,只是揭示的角度不同。

    由于地方文献是对某一地域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客观描述,它所表现出的地域性和专指性极强。用综合性的《汉语主题词表》来标引各地的地方文献,则将有相当部分文献不能被准确地表达其主题概念。其次,地方文献的内容范畴与反映人类所有学科内容的《汉语主题词表》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参照《汉表》(其选词全面,用词规范),编制适用的《地方文献主题词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对地方文献进行主题标引。

    2.1.3 地方文献的典藏

    地方文献专藏库的设置,不是关于业务布局的单纯技术问题。不仅仅是出于插架方式和保藏手段的考虑,其主要原因仍在于地方文献特有的内容、读者对象的专业性和分类排架方式与大馆中其它文献有所不同。它关系到读者服务方式的主动程度,关系到信息开发的方式与规模,关系到是否能够从专业化的角度来开展地方文献事业。

    2.1.4 地方文献的目录与索引

    应编制反映全部地方文献专藏的公务目录和读者目录系统。每套目录系统中都包含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书目目录和责任者目录。此外,还要根据文献类型设立报刊目录、照片目录、缩微目录、金石拓片目录、特征文献目录等。

    为适应读者和用户从信息元的角度检索地方文献的需求,地方文献的分类目录中强调使用各种辅助著录法,对一些论文集、史料汇编等,在作出整体著录的同时,要求对其中与读者需求相关的单篇论文或信息点作出分类分析款目。

    另外,根据社会需求编辑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知见目录和专题目录以及各种类型的索引,如专题文献索引、报刊资料索引等,它是开发利用、研究地方文献的基础。

    2.1.5 各种数据库的建设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编制各种地方文献书目索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是地方文献信息开发和建设的物质基础。各地地方文献机构应选择技术先进、功能完整、运行可靠、容易维护、易转换的统一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利于地区之间的数据共享。

    2.1.6 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问题

    文献资源共享是研究文献资源的社会利用问题,但这种利用已不同于传统的小范围图书情报机构的文献借阅。要想真正实现大范围的文献资源共享,首先要进行文献整序、编制馆藏文献资源联合目录和建立数据库,这些工作本身的性质已不属于文献借阅的内容,而是属于文献资源整体布局的内容。

    地方文献的统一整序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尽管地方文献的内容被限定在各自的地域范围之内,但它们的共性是相同的内容范畴。地方基础信息的范围,至少包括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方事物三大要素。具体而言,大致包括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历史、人物、经济管理、工业、农业、城乡建设与管理、政治与法律、社会、文化、教育和地方艺术等等。

    基于各图书馆地方文献机构采取统一的手段处理各地的地方文献,并采用统一的格式编制本馆的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以及实现文献信息的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就能实现地方文献的资源共享。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主要目的与一般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不同在于,不是解决经费重复使用所购置了相同的文献,更主要的在于开展有关地方文献方面的研究,拓宽地方文献搜集者的思路,从不同角度把握地方文献产生的渠道,同时,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为社会服务。

    2.2 服务模式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服务模式是建立在丰富的地方文献藏品资源上的。随着为读者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服务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读者来馆到走向读者;从局限库藏本身所拥有的地方文献转变为开发利用多种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从提供一、二次文献的服务转向高层次、针对性的专题信息服务。

    2.2.1 地方文献的用户

    读者与信息用户的概念不完全相同。读者是通过阅读一次文献来获取知识;而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为获取信息,除一次文献外,他们还接受口头传递的信息和二、三次文献以及利用其他信息渠道。由于地方文献内容的专业性所决定,地方文献的用户多数为研究级人员,他们都不单纯使用一次文献,而是向地方文献工作者提出自己的信息需求,完全依靠地方文献工作者所作的一系列文献情报服务。

    2.2.2 提供多种信息为用户服务

    研究型用户的目的是探索未知领域,其信息需求难以准确预见,因而,他们习惯于自己查阅一次文献。在资料的查找过程中,其信息需求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或扩充,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科研课题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地方文献工作者对这类用户的服务方式,以提供书目、索引和信息数据库等二次文献为主。

    2.2.3 专题信息服务

    应用型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具有明确的专指性、时效性和实用目的。他们希望在明确的时间周期内得到完整、适用的信息产品。这实际是地方文献工作者与用户之间的一次劳务协作,信息服务者通过参考咨询和专题文献信息服务,向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信息产品,并要对用户的使用效果承担一定的责任。

    2.3 市场模式

    将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已成为共识。按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和理解信息的生产、交换、提供的过程,这也是完全可能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市场模式是利用丰富的特藏资源,科学、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以及地方文献工作者的市场经营意识,为社会提供加工好了的地方文献信息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图书馆社会地位,创造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是实现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增值的过程。

    2.3.1 地方文献信息产品的生产

    专题咨询服务为信息用户提供加工好的情报产品,是地方文献工作者为社会上的个人或团体用户所提供的一种参与型的专项服务。在用户事业的全部过程中,咨询人员负责有关知识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将文献信息中杂乱无章的思絮整理成对用户有用的清晰思路,乃至完整的思想。专题信息服务的用户,一般不再参加或至少不参加全部的文献信息收集、选择、整理工作,而只负责在专题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演绎,最后升华成为决策、理论、设计或具体产品等成品形式。

    咨询人员所做的特种服务在用户的全部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将通过用户的事业表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地方文献的信息产品中,不仅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简单的事务性劳动,同时还包含着图书馆专业咨询人员的创造性劳动。

    2.3.2 地方文献信息产品的市场前景

    我国的信息服务业从7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后期进入有偿信息服务阶段。目前,一些政府信息机构逐步改变仅为内部服务的做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备、技术力量等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在转向以服务为重心的过程中,进入信息市场实行有偿服务也是大势所趋。从文献信息内容服务上看,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地方文献内容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信息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具有独占性。因此,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无论是以专题资料汇编形式,还是以书目索引形式;无论是纸本形式,还是数据库形式,甚至以网络形式出现,都会有相当广阔的前景,是其它文献信息资源所无法取代的。

    3 模式之间的关系

    地方文献资源管理的三种模式并不是后者取代前者,而是共同向前拓展,不断丰富。三种模式并存及互相渗透。

    随着地方文献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使得特藏的结构有所改变。电子文献、机读文献的收藏丰富了地方文献资源的内容。再加上网上信息资源的采集,使得地方文献工作者必须针对新形式的要求,认真研究文献资源的加工整序、相关数据库建设、藏书资源的体系与结构,以及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等工作。所以,馆藏模式在新的形势下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服务是建立在丰富的文献资源基础上的。服务的能力也通过所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的规模和质量来体现。随着读者服务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服务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读者到馆到走向读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提供原始文献到高层次、针对性的信息咨询服务。因此说,以馆藏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服务模式,是逐步发展起来了的新模式。它的发展过程也是从传统的“重藏轻用”转向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想认识过程。

篇2

1.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式要以人为本

目前,企业管理方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较多,如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管理模式,需要企业边思考、边实践、边创新,边探索。总体来说,应该增强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这是很多企业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趋势,企业应该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最宝贵、最重要资源的观念,一切以人为本,努力创新和提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才能保障企业在激烈的人力资源争夺中,塑造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从最基本的人性需求展开探索

人性最基本的需求,有两大理论,一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二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下面笔者就借鉴、分析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式做进一步的探索。

2.1生理需要

这是人性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包含呼吸、睡眠、水及生理等,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生命就会受到威胁。马斯洛认为,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后,其他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2.2安全需要

这是人性对安全、健康、财富的认知,对道德和工作以及家庭的保障。马斯洛认为,人的感受、效应等器官,智力和其他能量在寻求安全的时候,可以把人生观当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2.3情感和归属需要

这一层次包括对亲情、爱情、友情等。人人都希望得到彼此的关怀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生理特性、经历、教育、都有关系。

2.4尊重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承认。该层次包括对信心、成就和被他人尊重等。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充满信心,体验到自己活着的价值。

2.5自我实现需要

该层次包括对道德、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公正度和接受现实能力。这是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需要。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而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通过上述理论的分析和探索,深刻阐明了随着物质条件的满足,每个人最终都应达到马斯洛所论述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从而受到其他人对自己应有的尊重。但是,有一点要说明,有句话是“没有无用的人,只有放错位置的人”,是金子在哪里都闪光吗?非也。是骏马,就要到草原上驰骋;是雄鹰,就要去搏击长空。只有真正发挥自己拥有的才能和作用,自身的价值才能实现。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门下宾客三千,因为他善于爱惜人才,储备人才,能够合理使用人才,在被困秦国性命攸关的时刻,他们团结一致,由“鸡鸣狗盗”之辈使计救了他的性命。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式上,一定要团结协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人才,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让其发挥个人最大的潜能和效用,也就是施展出了“冰山”下面潜藏的才华,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3.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式的源泉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全球的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企业都应该认识到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创新方式是企业的重中之重是企业能否激发创意和延续生命的原动力,尤其对于现代企业的智力资本而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式,是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在企业想要做大做强时,更新观念是推动创新工作的源泉,观念不创新就难以推进工作的全面开展和长期规划,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通过人力资源在规划、招聘、培养、选拔、使用人才中,可以从企业内部挖掘、培养,也可以在外部招聘。无论哪种方式都有优劣之分,内部培养、选拔的优势是熟悉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便于制定工作思路,易于开展工作,可以在短时间显现工作成效;劣势是由于长期在本企业,管理观念不易创新。在对外招聘、引进人才上也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是,新人带来新观念,新思路。弊端是外聘人员会不自觉地用不一定适应新环境的老经验开展工作;另外,外聘人员会使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受到制约,进而出现冗员现象,影响老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的发展还必须有充裕的人才资源作保障,如果没有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会出现人才断代,严重影响人才开发的长远目标。因此,要建立创新、长效的人才选拔机制,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的、不拘一格的选拔各类优秀人才,将他们放在最需要、最合适的岗位上。只有把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式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对不同阶段人员需求状况做出科学的调研,在企业发展规划中对人才开发、培养进行合理分析、认真规划,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需要。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式要有大局意识,能够把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局面,要建立健全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完善企业的管控体系,满足员工自爱自尊和自我成就的最高需要,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教育,提高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不论是企业在内部培养,还是外部招聘的人才,都要一视同仁,并且要求企业敢于在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在做好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为他们提供创新思路的平台,升值的空间,提升的机会,激励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创新职业生涯,为企业奋斗目标的最终实现而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把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最后,要想做好这些,那就需要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当作是可开发的第一资源,认识到人是能创造价值的资本,要深入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性,发挥人的自觉性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培养和选拔优秀之才,注重正向引导职工,“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结合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使其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积极正向的因素越多,对于提升人力资源创新的价值率也越高,要充分激励人积极主动参与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最重要的人的问题,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

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发展一定要依靠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最根本的途径,只要能够真正理解、尊重、以人为本,激发人的积极性,通过全体成员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达到跨越式的发展,创造企业新的辉煌业绩。 [科]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吴坚.浅谈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

篇3

一、开放式实训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粉笔加黑板”的传统学习方式,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探究、协作互动的学习模式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而如何开发出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利于自主学习的优质教学资源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我国的开放式教学资源逐步丰富和完善起来,“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建设了4000门国家精品课,两万多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以来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微课、MOOC等开放资源在网上陆续出现,深受大家喜爱。尽管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就,但仍面临许多挑战与困难,由于建设刚起步,这些资源还比较分散,不成体系,还不一定完全适合于各地方院校的教学需要,因此高职院校需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开发优质的开放式教学资源。

二、开放式实训教学资源管理内容及思路

依照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会计实训教学资源主要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

(一)基本资源

基本资源必须多样而广泛,系统完整,能系统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主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二)拓展资源

课程拓展资源能充分反映本课程教学特色,具有通用性、交互性、可扩展性,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主要包括: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三)管理思路

下面笔者以我院《会计基本技能》教学资源建设为例进行探讨。

1.确定建设原则。《会计基本技能》网络课件是在原来的院级精品课程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我们确定的建设原则是:自主学习,资源共享,直观实用,标准规范。

2.确定资源特色与功能。我们确定的《会计基本技能》的教学资源的主要特色与功能是:

第一、资源丰富,平台共享,方便师生查阅与调用。《会计基本技能》网络课件资源有:教师授课视频、操作示范视频、操作示范动画、教学PPT、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图库(各种原始票据)、教学案例、考证指导、题库、测验平台。实训教学资源丰富,并按照教学模块分门别类的归集,有快速检索和进入功能,非常便于查阅与调用。

第二、教学直观,反复演示,解决课堂演示有限的瓶颈。例如,采用视频演示“手工”、“仪器”方法进行点钞教学。视频可以反复播放,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因为视觉角度限制而观看不清,模仿不到位等问题。

第三、教学规范,操作标准,弥补教师示范的不足。例如,用动画演示凭证、账簿填写要求与规范。稳定的动画演示,可以弥补教师在课堂上的操作示范,因技术水平或外部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不足。

第四、模块教学,项目训练,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例如,《会计基本技能》网络课件整合了出纳实务、会计基础、纳税实务等课程内容,分会计书写技能、珠算技能、点钞技能、真假货币的识别技能、电子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现金结算技能、银行结算技能、记账技能、计税报税技能等共9个模块,这样的整合,解决了原来只有会计综合实训,没有课程配套实训的问题。在9个模块中,我们又细分为38个项目、150个工作任务来介绍。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自主学习。

第五、界面清晰,功能齐全,支持互动,提供练习与自测平台。例如,《会计基本技能》网络课件应用平台界面人性化,操作方便、灵活;有章节导航功能;有连接通道、返回功能。可以容纳数百人同时访问。练习以“项目”为单位、测验以模块为单位、以网上无纸化考试的方式进行设计。

目前我院已完成初步建设并取得一定应用成效的会计实训课程是会计基本技能、涉外会计综合实训、财务报表分析三门课。这三门课程已经通过了学院的项目验收,期中有两门课的网络课件在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因为资源丰富及特色鲜明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名次。

三、开放式实训教学资源建设注意的关键问题

(一)转变观念,积极改革

很多人认为开放教学资源建设是在重复建设,是浪费人力和物力,即便建成了,学生也不会自主地去应用。其实只要转变观念,总是有解决的办法。没有经费,就想办法向国家争取,或者与社会团体、企业合作建设,如我们的资源建设经费除了学校投入,还有国家示范实训基地项目资金支持;认真做好前期的科学设计,就可以避免后期的重复建设,如我们所有资源编辑前都会经过团队的反复研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都事先编写脚本等;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贴近生活的自主学习任务,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建立长期有效的考核机制去约束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如采用颠倒课堂教学法开展教学,并通过发帖、讨论、视频会议、网上作品互评、定期测验、技能竞赛等方式进行监督和考核,这样的方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

(二)成立优秀的资源开发队伍

开放式会计实训教学资源应该由教学经验丰富、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娴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建设,建设团队结构要合理,应包括专业教师和信息技术骨干、企业专家、行业监管专家等,同时还有加强资源开发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提高。

(三)保证资源内容的质量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意资源的原创性。出于开放性的要求,为避免知识产权纠纷,要求教学资源必须原创,在这方面我们的配套教材是由自己老师编写,并出版;凭证素材全部是以我省的凭证格式来仿真设计;动画资源,都是教师设计意图,然后由技术人员实现;视频资源主要是由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作示范并拍摄,或者到银行、企业等单位进行现场工作录制而成。这些资源不仅是原创,而且也取得了制作者的同意后才使用。

2.注意资源的精品性。优质的教学资源必须要精雕细琢。例如,在视频录制方面,我们除了录制常规的40分钟课堂教学视频,还录制了大量的用于解决重点、难点技术指导的12分钟以内的微课视频,而且为了保证资源的精品质量,所有多媒体资源在制作前都经过了反复设计和修订。

3.持续的资源维护与使用

由于会计政策与财税政策变更,教育信息技术的推陈出新,要保证会计实训教学资源的时效性和先进性,必须要对资源进行不断地更新维护,目前《会计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兴趣,正着手准备开发“微电影案例视频”,用于会计案例的介绍。其中微电影剧本编写、导演、拍摄全部由学生完成,这样的视频对学生来说更有亲切感,也就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我们计划开发学生编辑终端,让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实训教学资源的完善与改进中,他们可以把实践过程中碰到的新问题、疑难问题,编辑成实训题,设计相关原始凭证,然后上传到共享平台,让师生一起讨论和解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放式的实训中心,能够较好的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有效的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技能的零距离接触,有利于学校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以满足社会需求,我国还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在运行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还需要后来学者发挥才智不断优化开放式实训中心的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重要性

一、引言

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焦点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已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 然而信息时代国际人才争夺战的焦点就是掌握尖端科技的创新人才以及经营管理的复合人才。伴随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时代的到来了,人才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日益突出,即人才在全球争夺; 国际间人才转移与智力流动将不断增强, 国际性人才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 谁先招聘到有用的人才, 谁就多了一份获胜的把握。

二、信息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是社会化的人, 如果在社会化过程中带到企业去的价值观念、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之后,就已经形成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 就将会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关键问题却是企业文化的建立。

1.最有效的激励是员工的发展。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学习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企业学习能力最终表现形式是企业成员的学习能力。企业成员学习能力提高后使他们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这样就减少了管理监督和协调的成本。

2.企业主动倡导良好的员工关系。员工关系是企业与雇员之间被动的劳资关系。在信息时代, 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协调一致。良好的员工关系是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新员工进入企业时,首先要进行能力评估, 然后才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这样就能引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用最好的态度为公司争取更多的客户。在这种新员工管理理念下,原来员工那种被动式的劳资关系就转变为主动的员工关系。

3.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我们国家正处在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过渡时期,人力资源管理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 系统开发人员流动正在加剧, 这就使得系统适应不了变化的需要。所以, 在信息时代, 如何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推广正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三、企业必须适应新时代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变革

1.需要转变观念。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建立以下观念:第一,信息观念。争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当中去。第二, 学习观念。网络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 应该在企业内部营造使用网络学习的氛围。第三, 人力资本观念。应将员工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将其视为具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并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积累。第四, 员工发展观念。注意员工的需要,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 从而确定员工发展的有效途径,确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每个员工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持。第五, 企业文化观念。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把企业文化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来抓。

2.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是人力资源战略层面的全局把握与操作层面的科学管理。首先弄清楚企业经营的宗旨,即企业需要成为怎样的企业,短期目标是什么,企业的中期目标是什么。其次是去确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包括指导思想、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计划等。最后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核心来构建内部统一的操作体系。操作体系应以服务战略目标为前提,在整个过程中,有包括董事长在内的高层管理者的全面支持与参与。

3.建立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地位、企业对人才的日益重视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 不仅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他们必须是专业人才,具备有很高的素质。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具备的素质应当有: 一是要精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 具有专业化的工作态度和掌握更多的人际沟通知识与技巧。二是要精通信息技术, 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有关问题的能力。

总之,现代企业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环境、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生产经营组织,具有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组织管理制度和高效经营模式等特征。现阶段如何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战略性逐渐引起企业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贺爱忠.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3(8):146

篇5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1.013

〔中图分类号〕G2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1-0052-04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逐步由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源转变为以数字化为特征的非书资源,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非书信息资源是一切非印刷文献资料的总称,包括电子音像资源、随书光盘、电子图书和网络文献资料等有形和无形的电子出版物。非书信息资源发展迅猛,但是图书馆界还没有统一的非书资源管理模式,且非书资源管理模式的绩效也没有合适的量化评价方法。因此,非书资源的管理方法及其绩效分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语言学和教育学经常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绩效分析的理论研究[1-4]。刘桂宾等[5]采用卡方检验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学科建设进行一致性的判断,判别各学科的馆藏是否平衡。在各类非书资源中,随书光盘和磁带的数量增长最快,附盘出版物约占出版物总数的5%。因此,随书光盘是图书馆目前非书资源管理的重点。本文以随书光盘为样本,调查了随书光盘管理模式和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随书光盘的管理绩效。

1 非书资源管理模式的分析

非书信息资源发展迅猛,种类繁多,但是图书馆界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对于录音资料,高校图书馆主要提供外语录音带的有偿翻录、FTP或WEB下载服务。对于影视、音乐和艺术等光盘资料,图书馆往往将其存放在图书馆服务器上,在图书馆的网页上设置视听栏目,提供在线点播。图书馆还可以提供集中播放,或通过视听室或电子阅览室提供个人欣赏空间,实行馆内租借、限时归还服务等,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是图书信息资源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各个图书馆基本各自为政,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图书馆对随书光盘的管理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书盘合一模式、书盘分散模式和网络管理3种[6-8]。表1列出了随书光盘的3种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存在问题。

书盘合一模式和书盘分散模式存在的问题较多,已经不适合随书光盘管理的需要,而网络管理模式比较先进,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优质服务,满足读者需求。但是网络管理模式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现有的非书资源管理的研究只是定性论述,缺少量化的评价方法,网络管理模式的优越性的论述缺少数据支持。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量化分析非书资源管理模式的绩效,为图书馆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 非书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对读者的影响

图书馆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很多,只有选择了合理的指标参数,才能做出正确的绩效分析。读者对非书资源使用的情况和用户满意度则是衡量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主要依据。为了简化处理问题,以随书光盘为样本,研究非书资源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绩效。采取书面问卷调查和网络检索的方式,获取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书面问卷调查的对象是进入校图书馆的读者,调查内容包括随书光盘的使用与否、使用方式、使用次数、用户满意度等。而随书光盘的借阅数据的调查,主要采集一定时间内随书光盘的借阅、复制或下载记录。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对随书光盘主要采用了书盘分散模式(但不外借)和网络管理模式两种管理模式。我们采取问卷方式调查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调查问卷将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情况分为7种方式:(1)未借阅附盘图书,因而未使用随书光盘;(2)借阅了附盘图书,但未注意或不知道图书附有随书光盘,因而未使用随书光盘;(3)知道附有随书光盘,但不知如何获取随书光盘,因而不使用随书光盘;(4)知道有随书光盘,但认为随书光盘用处不大,不愿使用随书光盘;(5)在阅览室借阅或复制随书光盘;(6)在网上阅读或下载随书光盘;(7)其它方式阅读或获得随书光盘,如购买附盘图书、从图书馆以外的其他地方借阅或复制等。

问卷统计结果发现,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具有多样性(如表2所示)。表2显示,13.33%的读者没有借阅过随书光盘的图书。7.78%的读者不知道图书具有随书光盘,7.22%读者不知道如何使用随书光盘,9.44%的读者认为随书光盘没有用处而不使用光盘,以上这3项合计为“不使用随书光盘的读者”类型,占总数的24.44%。19.44%的读者在阅览室借阅光盘,32.78%的读者选择网络阅读随书光盘。6.67%的读者采用其它方式阅读或复制随书光盘。这3项可以归类为“使用随书光盘的读者”类型,占总数的56.66%。综上所述,非书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对读者具有明显的影响,读者更多地使用随书光盘,网络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的读者,读者较多地通过网络阅读或下载随书光盘。表2 读者的随书光盘使用情况的汇总表

3 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研究方法及其绩效分析

卡方检验一种用途广泛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可用于拟合优度检验、两个或多个率或构成比之间的比较等。卡方检验通过比较两项或多项频数,检测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上实际频数与以某种理论模型或分布特征假设为基础的期望频数的差异度。卡方检验可以用于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检验。

卡方检验第一步是建立原假设(或检验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第二步则是根据理论经验或理论分布计算期望频数。第三步根据实际频数和期望频数计算样本卡方值。如果运算出的卡方值大于卡方临界值,接受原假设H0,反之,接受备择假设H1[9-10]。

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很多,本论文采用单因素检验分成多项的单因素频数之间有没有显著性差异,采用多因素检验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之间有无关联、判断因素之间的差异是由于样本抽样造成的随机差异还是由于来自不同总体造成的真正差异。

3.1 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随书光盘的管理绩效

用户对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具有多样性,为了卡方检验分析读者使用随书光盘方式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将表2中“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方式”重新进行归纳。将“不知附有随书光盘、不知如何获得光盘、不愿使用随书光盘”这3种方式合并归类为“不使用随书光盘”,则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可以归类为5种,如表3所示。表3 读者的随书光盘使用方式的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

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AiTi没有借阅附盘图书2436不使用随书光盘4836阅览室借阅光盘3536网络阅读光盘6136其它方式阅读随书光盘1236合 计180180注:Ai为每种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的实际频数,Ti为每种随书光盘使用方式的期望频数。在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时,首先建立原假设(或检验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检验假设H0为“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方式没有显著差异”,而备择假设H1则为“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方式具有显著差异。”检验水准(或显著性水平)α确定为0.05。其次,根据原假设,计算出期望频数。根据原假设,如果用户随书光盘的借阅模式没有显著性差异,那么用户对随书光盘的借阅模式选择概率相等,则每种状态的期望频数也相同,其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期望频数的计算公式:

从卡方分布表查得到当自由度为5、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的卡方临界值为9.49。因为计算的卡方值远大于临界卡方值,说明观测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拒绝原假设H0,接受备择假设H1,即用户的随书光盘使用方式有显著性差异。由表3可知,网络阅读和下载随书光盘的人数最多,即网络模式是用户主要的随书光盘使用方式。

3.2 多因素卡方检验分析随书光盘管理模式绩效

在随书光盘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和网络平台的功能,向读者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以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表2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分析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状况,如表4所示。在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上,36.46%的读者选择阅览室服务,其中57.14%读者复制光盘,63.54%的读者选择网络服务,其中77.05%的读者现在随书光盘,网络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有些读者是由于自己没有上网条件而选择阅览服务的。可以预见,随着读者的计算机拥有率以及读者上网率的提高,选择网络服务的读者将会进一步增加。表4数据显示随书光盘的书盘分散模式和网络管理模式对读者的使用方式的影响。表4 随书光盘管理模式对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影响

4 结 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非书资源的数量与品种越来越多,非书资源管理不仅是图书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本项目研究了国内外图书馆的非书资源的管理模式,以随书光盘为样本,探讨了卡方检验用于管理绩效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随书光盘的管理绩效。非书资源管理模式影响了读者的使用方式,网络管理模式具有更大的绩效。本项目建立了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量化评价方法,这将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缩小我国图书馆与世界先进管理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Steen,G.Genres of Discourse and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J].Discourse Processes,1999,28:109-120.

[2]钱峰.基于卡方检验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比较[J].情报杂志,2008,(9):56-58.

[3]Unger C.Genre,Relevance and Global Coherence: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Type[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4]Yin Guosheng.Bayesian goodness-of-fit test for censored data[J].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2009,139(4):1474-1483.

[5]刘桂宾 王娟萍.基于K.Pearson卡方假设检验模型的馆藏结构合理性判别[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2(8):45-47.

[6]李明子.网络环境下随书光盘的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8,28(8):71-74.

[7]吴松华.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J].图书馆学刊,2005,(2):69-70.

篇6

社会的发展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让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变得更高,医院也需要进行资产管理优化,适应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医院的资产使医院拥有或可控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对资产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也可以降低医疗成本,促进收益的增加。进行高质量的资产管理不仅需要管理层形成意识,更需要医院员工的统一意识。因此本文将对医院资产管理进行优化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一、医院资产优化管理的价值

(一)医院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社会经济结构正在不断改变,市场化的形势让医院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严峻。医院要想满足消费者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资产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优化管理后不仅能够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与合理的资源配置,还能减少医院的运营成本,促进医院的健康良性发展,将资金大量投入其他方面建设,促进医院的服务水平与医疗质量的提升,从而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二)实现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性

随着医院经营规模的扩大,医院需要进行采购的资产也越来越多,传统的采购、处理等资产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医院的自身发展需求。而进行资产优化管理后,对资产进行定额,实现财务的透明性与可公开性,对资产分布进行年度回报,让大众了解医院的财务信息,对医院的长远发展充满信心。

(三)整体管理质量的提高

对医院进行资产管理优化模式,领导者重视资产管理,对资产的集中管理与合理配置,也会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及寿命,从而实现外部适应力的增强。而面对市场的需求及变化,能够及时应对,这也就意味着医院形成管理意识,在进行整体管理时会积极配合,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与质量。

二、影响医院资产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医院整体的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医院员工作为固定资产的使用者,不具备所有者的爱惜心理,而目前医院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员工对于资产管理的意识薄弱,不会产生“主人翁”心理,同时责任心不强,从而导致资产的寿命大大降低,使用效率不高。资产进行采购与配置后并没有进行使用、维护、保管等工作的培训,从而导致员工不具有资产管理的素质与技能。与此同时资产部门负责人过度重视经营活动,而忽略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从而造成资产的闲置与浪费现象频出,也让医疗成本一直降不下来。

(二)资产管理与使用的权权分离

大部分医院采用的是权权分离制度,即资产管理者与使用者的不一致,从而造成了资产管理者与实际的严重脱节,不能进行管理方案的及时调整。而对于资产的管理也因为类型的不同由不同部门进行负责,财务部门管理固定资产的价值,医疗设备科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等,不同部门对资产进行管理时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内部管理也存在分散性,由此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出现账目与实物的不符合。而资产采购部门也需要进行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避免出现部门分配不均、资源浪费现象。在医院进行资产年报汇总中需要进行资源总结,按照标准化工作,对资产的管理年报也是基于整体性来看,而孤立的资产管理也会导致信息质量的不高,不具有参考价值。

(三)资产使用率较低,处置审批流程冗长

由于没有进行资产定额限制,而导致资产丰盈,或者使用者的不爱惜造成资产的限制以及资产寿命的缩短,在进行资产管理时需要提高资产的使用率,此外也需要对结束生命周期的资产进行处置,而目前对医院资产处置的审批流程较冗长,需要对医院各部门进行汇报,提供数据资料,手续完整后方可审批通过。其中由于部分资产存在使用周期较长,原始资料的遗失,处置审批也会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提供相关证明人及资料等。

(四)不规范的资产处置流程

资产处置需要根据资产本身进行价值评估,提高资产的使用价值,减少资产流失风险。因为更新换代被淘汰的资产需要进行价值评估,是否可以进行零件升级进行处置;对于出借却出现故障的资产,未经检查不能随意进行报废处理,需要进行价值评估,一经确认方可报废;对于部分资产可以进行维修的,且维修价值是远低于购买新资产费用的需要进行及时维修与补救。因为资产报废处置流程较长,大型的医疗设备报废手续没有下来,会占用空间,而造成新采购的设备不能及时就位使用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资产定额标准对医院资产质量管理优化的意义

(一)定额标准的概述

资产定额是对人力、物力进行合理安排,对资产中的消耗品、固定资产等进行有效控制,制定一个资产支出標准的方法,从而达到优化资产管理的目的。其优势在于实现财务信息的透明化、精确性,避免资产管理者对于资产预算的错误估计,造成对发展趋势的无效分析,而定额标准的使用也可以控制资产的成本,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医院的三阶管理架构的资产定额标准

1.建立资产定额标准

对医院的资产定额包括数量定额、寿命定额、参数定额等多方面。按照医院科室的申请需求以及实际需求进行衡量,对分配数量进行控制。对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定额,提高使用者的责任心,增长资产使用寿命,此外根据科室的以往资产数据、需求、实际情况进行资源配置,制定参数定额,比如牙科科室手术室的设备需要更多牙科手术设备,而对于其他类型的设备需求量较少,就可以进行参数定额,从多方面进行定额可以避免资产的浪费与限制。

2.三级管理架构

主要是为了是实现对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之间的有效沟通,因为不同的部门对于资产的需求量不同。由一级部门由医院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分职责地进行管理工作,对医院的所有资产进行清理与记录,并制定总报表以供上级领导决策参考,对医院的整体资产进行成本定额与数量定额;二级部门由相关专业医院部门负责,根据资产的专业及类型进行区分,包括对资产的采购、验收、设备管理等部门进行分专业的管理,该专业负责人也需要对资产做好定额;三级部门即由资产使用者的科室负责人直接管理,而该管理者需要进行资产的定期盘点、申领、处置等工作的管理,因此需要对于资产进行寿命定额,确保使用者对于资产的责任感提高,实现资产的效益最大化。

3.建立资产管理系统

资产管理系统需要将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进行监管与记录,方便资产管理人员的后期报告总结以及问题分析,从而调整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质量。构建信息化的医院平台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对需要进行处置的资产报废并及时采购更新设备,从而实现资产管理部门的统一性。

(三)对医院资产全生命周期进行资产定额标准

1.医院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医院的资产全生命周期包括采购、使用资产、维修资产、处置报废几个步骤,而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可以确保医院资产的各方面的质量控制,从而提高资产管理的整体质量控制。对采购资产环节进行数量定额,避免闲置资产的产生,对使用资产环节进行寿命定额以及超额资产的合理调剂,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资产进行处置需要根据寿命定额进行评估。对医院资产全过程进行管理,不仅可以统计整体的资产消耗成本,从而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也促进资产的使用率达到最高,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2.对生命周期进行资产定额,达到成本控制

对全生命周期进行资产定额从而实现医疗成本的控制,减少资产的流失。通过资产定额控制采购成本,包括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或者明白采购方的需求,进行采购成本核算,制定合同约束供应商的产品及售后,从而达到采购成本与时间成本的降低。对使用成本进行定额控制,资产的使用需要每一个员工提高对于资产管理的意识,才能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因此需要制定寿命定额,让医院员工能够意识到各岗位都需要进行资产管理,降低维修与资产报废的成本。对于闲置资产的寿命定额,有贡献价值的进行调度,可改造的资产联系负责人进行改造,其余的选择淘汰,进入资产的循环系统中。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资产定额均需要保持透明化管理,选择最佳的管理方法,促进最大化的效益。

3.进行资产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意识

医院的员工并没有形成资产管理意识,且没有掌握资产管理技能。因此,需要医院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使用者与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及水平,全面落实资产管理工作,融入管理制度与生命周期的理念,尤其是对于资产全生命周期使用者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从而推动医院各部门资产管理的工作。

四、结语

医院资产管理是医院正常运营、科研等的重要保障,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医院的资产管理质量,促进医疗成本的降低,减轻患者的负担,从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经营效益。优化资产质量管理可以采用资产定额的方法进行成本控制,并在资产全生命周期中融入资产定额思想,从而达到提高资产管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伟,等.我院固定资产处置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9(10).

[2]汪丹梅,等.大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全面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7(3).

[3]张莉,王金良.“三位一體”定额管控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8(28).

[4]李昊霆.新形势下对加强医院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

篇7

前言:当今社会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性管理,更多的是为企业未来发展来进行的综合性管理,所包含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当前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只有解决了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平稳发展。

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首先,当今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管理,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强调更多的是战略性管理和高层管理,而不是执行性的管理,因此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结构应从战略规划和决策的层面上来看。其次,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注重信息的统一性管理,资源的全局最优化,而不是个别的资源优化。此外,在当今信息网络发展迅猛的今天,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更加注意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效率。在企业中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并且信息资源不再是少数管理者的职责,是全体员工的责任。

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次较低。当前我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层次比较低,仍然处于集成阶段和数据管理阶段。虽然我国企业也将信息资源管理放到了理论层面上,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处于原始的信息系统建设或是数据处理上。信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成为资源,同时也没能为企业做出真正的决策。

2、管理能力差异。一个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上的能力主要包括了信息的收集、开发和处理等几个方面。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1]。像信息收集的范围比较小,开发能力比较弱等问题,都影响着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

3、信息管理忽视外部管理。企业在自身信息管理中对内部是比较熟悉的,很清楚哪一部分是有价值的,哪一部分是没有价值的。对这些有用的价值在利用上往往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而对企业外部的信息管理就没有清楚地了解,再加上外部信息复杂,收集困难,使得信息价值的辨别工作十分困难,想要这些信息产生效果也是十分困难的。

4、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我国很多企业对信息资源管理并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利用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上都有所欠缺,对信息资源也无法有效地提取,并加以利用,使得信息资源成为了摆设。此外,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很多企业由于正处于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发展阶段,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统一管理机制,因此使得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呈现出了无序的管理状态,使得信息资源无法真正地发挥作用,也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措施

1、知识经济应用。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了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所谓知识经济也就是建立在知识之上的经济,要想真正促进企业发展,就一定要重视起知识的支撑作用,否则企业是很难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的[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企业通常比较重视对知识的获取,然后才是技术支持,因此企业一定要将知识放在首要位置上。对此可以建立起知识网络,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或者开展知识交流活动,将企业知识与产品和服务融入企业管理中。

2、管理决策应用。对于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来说,企业获得一切知识和信息都是为了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通过管理方式和科学的决策来将企业的资源有效地利用和发挥,同时也要不断地结合其他的措施来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进行配合性的管理。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建立在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上的,对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式,将原本没有结构和规划的管理局面进行彻底的改变。此外,科学决策对企业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依照企业情况来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利的决策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

3、信息资源应用。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中,常常出现建设水平高而应用能力低等现象。对于这些问题,首先企业应不断地培养企业员工信息意识,使员工能正确地认识信息资源。企业可以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库或者系统环境,来对各种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无缝连接,进而提升企业对信息的利用率,充分利用信息资源[3]。

结语: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在企业的发展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信息资源,只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才是有用的资源。因此一定要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建立起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篇8

一、电子商务和信息资源管理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中国网络营销网”Tinlu相关文章指出,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或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两种。另外还有消费者对消费者(Consumer-to-Consumer)这种大步增长的模式。

电子商务提供企业虚拟的全球性贸易环境,大大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新型的商务通信通道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其优点包括:1.降低成本,增加销售;2.提高工作效率;3.扩展市场范围;4.与客户良好沟通;5.提供全天候的服务;6.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等。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把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管理的需求日趋增强,产生了信息资源管理IRM(InformationResourceManagement)的概念,它起源于美国政府部门,随后迅速扩展到工商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部门,经过20年来的发展,已影响和扩散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需要从全局出发,用系统的观念和系统的方法科学地管理宝贵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关注的重点。

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是信息时代组织管理的重要思想,为组织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方法,使信息成为企业的财富并为企业的总战略目标服务。IRM思想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经济性、系统性、决策性和技术性等。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的构建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机制有多重含义,例如用机器制造的;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等等。与我们常说的机制相近的含义是指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但又不等同于这个意思。简单地说,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

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由许多环节构成,而这些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就构成了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机制,良好的管理机制是实现电子商务管理的基本条件。电子商务管理机制的基础是各构成要素的联系方式。

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主要是管理过程各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搜集、加工、开发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资源,从而创造信息增值做出新的决策。实质上是对电子信息资源生产,信息资源建设与配置,信息整合开发,传递服务,吸收利用的活动全过程各种信息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技术设备、机构、环境等)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从而有效满足企业商务活动信息需要的过程。

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可以改善企业的运作模式,增加企业收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并且降低经营成本,帮助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以及企业和中介机构建立更密切的合作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资源是企业实现产品营销的主要手段,应加强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的研究。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toB)、企业对消费者(BtoC)、企业内部等。不同方式的管理机制具有不同的组织和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应以企业对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为主体,以企业对消费者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为重点,以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为辅助来构建电子商务下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机制,推动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三、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的分析

1.企业对企业(BtoB)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将是电子商务业务的主体,约占电子商务总交易量90%,所以,要注重对合作伙伴信息资源的收集。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动力等物资资料的提供部门都是企业的合作伙伴,来自这些领域的信息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因此,任何企业都必须关注这类信息,加强对这类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面向合作伙伴的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即在Internet操作平台上,将各个有关联的企业看作是经济循环链上的各个节点,加以虚拟化,这样,经济活动的有效运行需要各个节点的相互配合与合作,上一个节点的产品是本节点的原材料,本节点的产品又是下一个节点的原材料。那么,如何保证经济活动的有序运行,或者说,如何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呢?这就需要利用Internet这一虚拟环境及时交流信息,了解需求方的需求信息。一般情况下,企业不需要再派人外出采购和定货,只是允许自己的供应商、配送商通过企业的外联网了解企业的生产、库存、配送等实时数据,以便让供应商或配送商来准确确定它们的供货或配送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数量,保证原材料的及时足量供应。这种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行效率,既不会造成原材料缺货或供应不足,也不会带来原材料的大量积压,实现合理的库存管理或零库存管理,从而节约了企业的经营费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企业对消费者(BtoC)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从长远来看,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将最终在电子商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生产的扩大,社会产品日趋丰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在此情况下,顾客选择的空间显著增大,客户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特征,为了适应这种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经营的管理理念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即由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生产管理也从“推式”模型向“拉式”模型转变,即企业生产首先是由客户的需求和交易信息所拉动的。由此可见,这种生产经营管理理念的变化,更加突出了企业对客户的信息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所处的地位。Internet技术的出现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变得更加现实和可行。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对客户的信息资源管理,主要是在Intranet操作平台上,运行CRM(ConsumerResourceManagement)系统。CRM系统首先是在企业Intranet上建立一个客户数据库,数据库中的各种原始数据来源于企业与客户交往的一切运营过程和运营管理过程,通过与客户的交往,使客户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企业的客户数据库中,其中包括客户的基本情况、收入来源及支出去向、受教育程度,以及对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购买意向等;然后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集成,以便综合管理和决策应用,这将用到数据仓库技术,通过对数据仓库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把数据转换成关于客户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并应用到企业销售、服务等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应用等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CRM系统最主要的优势就在于实现了企业内部人员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以及与客户沟通的实时性、互动性和低成本性。

3.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针对企业和客户的信息资源管理都属于企业外源信息的管理,这类信息资源的管理必须与企业内源信息的管理相结合,或者说,外源信息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内源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因为企业内部信息的有序流动是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物流、资金流的基础和前提,是企业对外输出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管理。

篇9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水监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海事信息资源管理逐渐被运用。信息资源管理有利有弊,在一定程度上信息资源管理可以对有效资源进行一系列储存和利用,然而任何一项电子信息技术都存在漏洞和弊端,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信息网络遭到攻击,黑客,病毒等入侵直接影响到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海事信息资源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一种形式也是如此,因此,建立一个全面安全完善的信息资源安全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建立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水监网系统不断发展,海事信息资源系统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海事信息资源系统是一个内容涉及广泛全面的系统,其中包括船员、通航、海上搜救等一系列的信息资源储备,这些信息资源直接关乎着海事企业的安全和切身利益,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制定主要就是确保信息资源的保密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外界的威胁和损害。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需要从资源的信息的整体性、完整性、安全性以及可适用性方面考虑,这也是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最终目标就是保障资源的合理性使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我国的海事信息资源管理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信息资源安全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充分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进而促进海事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海事信息资源涉及方方面面,无论是信息资源的收集、储存还是利用都会影响到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整体性就需要分析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改善。经过调查分析可以总结出在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于信息资源安全管理认识存在偏差

资源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需要在消除安全威胁的基础上加强原有的资源管理,大多数的海事企业对于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系统的认识片面或是出现偏差,导致在资源管理中以点概面,只是专注于一个方面,忽视了其他环节,海事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包含信息、人员、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体系。因此理解认识不当会影响整个海事信息资源管理。

2、管理方式不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电子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安全管理软件不能满足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目前大多数的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仍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杀毒软件,防火墙等,这种管理方式存在较大的风险,不能为海事信息资源提供一个可靠安全的信息储备环境。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不同于其他资源管理,它所涉及的内容关乎经济、军事、政治等领域,因此如果管理方式不当就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海事企业去注重管理方式。只有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安全管理才能促进海事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3、职工专业素质不高

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除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需要职工人员的管理和参与。职工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业素质和职业水平也会影响到信息资源的安全。大多数的海事职工普遍存在一个心理,认为信息办公是一件平常的事务,无论在使用或是操作中都不注重对信息资源的保密和清理工作,甚至由于工作疏忽还会无意泄露重要机密信息。这些行为都是由于职工专业素质不高,没有信息安全意识所造成的。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严谨的系统工程,人员的素质关乎着整个集体和系统的安全保障,因此需要十分注重。

解决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应注意的方面

通过上述对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分析,总结出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注意事项。要想解决海事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一个完善全面的管理体制,制定安全管理体制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对象

海事资源信息包含许多方面,不同的信息资源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方式。因此在制定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制度之前需要明确管理的对象和目标,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的选择。由于信息资源容量大,内容涉及广泛,所以在确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虐到其实用性和可行性,是否符合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要求,能否满足工作的需要。明确管理对象和目标才能更好更准确的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

2、规范安全管理制度

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中除了对人员信息资源管理、日常信息资料的管理外,还有安全产品的部署。然而要想规范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环节。比如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建立信息资源分类管理机制,完善应急措施以及安全管理的评估等环节。明确安全职责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信息资源也分级别,不同级别的信息资料所采用的安全保护措施也不尽相同,一般等级高的信息资源需要上级领导授权才可以启用,另外操作人员针对自身负责的信息负有责任,也是间接地让工作人员树立端正的工作态度,明确职责。建立信息资源分类机制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能够有效管理,一些内部信息资源需要制定特殊的实施方案,在基本的信息资源安全基准线上强化对所有安全设施、重要的服务器和通信设备的安全管理;另外采取相应的授权管理机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确保重要业务的安全性,例如船舶登记系统、船员考试系统。

任何安全管理体制都会存在相应的漏洞,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能将损害威胁降到最低,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体制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方案。例如针对比较重要的信息资源应当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对可能存在的安全事件进行预测,使基础设施能够在故障发生后立即恢复。最后定期的对信息资源进行安全管理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找出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职工作为资源安全管理的参与者,其工作水平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整个管理质量,因此在工作人员方面需要慎重考虑。提高职工的专业素质可以从专业知识培训做起。例如可以定期的对职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职工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另外还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一些实训,在特定场合下对职工进行相应测试,帮助其更加直观的亲身体会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要点。明确海事信息资源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

海事资源安全管理作为一项工程管理需要注意很多事项,只有结合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完善的资源安全管理机制,才能促进海事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晖;李伟;周秀玲.“十一五”海事信息化谱写新篇章[J].中国海事,2006,(10).

[2]陈红梅.浅议海事信息资源安全管理[J].中国海事,2008,(02).

[3]刘娜;张伟.电子政务中海事信息资源的共享[J].中国水运,2008,(12).

[4]黄丽娟.海事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策略与实践[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篇10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信息资源是企业继材料、能源之后的最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将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比比皆是的商机环境中,企业要在竞争中领先一筹,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关键是要占有信息资源、管理运用信息资源。目前少数企业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视不够,信息资源观念没有深入人心、意识不强。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一、企业信息资源的特性

(1)专业性。企业信息资源与其他信息资源有着很大的差异,表现出极强的专业性。企业信息资源以企业自身为本体,根据其特点和行业需求、开发、收集、加工整理的本企业生产经营及有关的政策、法规、技术创新、行业发展动态、新产品开发、竞争对手状况等方面的资料。(2)及时性。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企业与其他单位相比更加强调信息的及时性和动态性。作为要现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其生产、经营、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变化。及时更新更中性的信息,并可以随机应变的适应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准确恰当的决策依据。如果信息失去及时性,就无法对企业做出正确的引导作用,也就不再是有效信息了。(3)共享性。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各部门之间必须建立紧密的联系,企业信息可被企业内部多个部门和个人使用,具有共享性。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就要打破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管理的限制,进行集成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信息的开发、收集的重复和交叉,提高采集效率和降低管理费用;另一方面可以相互协调,分工协作,发挥整体优势,便于信息的综合利用。

二、信息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企业的核心是决策,而有效及时的信息对于一个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企业信息资源是增强企业竞争里的基础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信息资源以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信息科技等到迅猛发展,并且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企业信息化和信息管理也迫在眉睫。企业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省时省力,并且与国内过市场接轨,把握最新动态做出及时并且准确的决定,这都是在过去无法实现的。

三、信息资源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

一般的大中型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有多个重要部分组成,如生产流程自动化系统科研开发系统,网络运用软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等。虽然看似分工明确,信息全面,然而毕竟作为新兴产物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和缺陷。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落后,信息资源的滞后,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成为企业飞速发展的巨大绊脚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对它们有深刻的认识。(1)认识不足。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对信息资源的认识很片面,还没有认识到在这个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及时准确的信息,先进创新的技术,企业科学的管理等对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浪涛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战略性的影响。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决策者对信息资源的价值及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在受旧的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制约,使得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形同虚设。所以要想很好地发挥其有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2)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信息技术是高科技新型技术,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必须具备较高的操作能力,还要懂得企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但是目前国内的信息资源管理人员都没有得到过系统、全面、专门的训练,所以在综合素质方面较差,多是经验型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也不系统,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信息开发、处理、及综合运用的要求。由此可见,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及道德素养都已势在必行。(3)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由于企业信息资源这一概念对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所以绝大多数企业对自己的信息资源储备分布、投入及应用情况等,都没做过系统分析,信息资源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有的企业还不习惯依靠信息资源来做出恰当决策,有的企业则可能对信息的有效性没有经过筛选、提取、整合就妄下决断,就误认为信息资源不足以作为有力依据而忽略其重要性,仍然对经验决策情有独钟,这一方法在过去是很有效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局限性会越来越明显,所以正确认识和使用信息资源是每个企业决策人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4)信息处理手段落后。在上文中提到过,部分企业决策人对于信息没有经过处理就妄加使用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对于信息处理的手段比较落后。由于企业信息资源具有及时性,专业性,增值性及共享性等特征,企业要活的及时准确,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对原始信息尽享跟踪分析和综合整理,这样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实用信息。就目前国内处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而言是相当落后,这也为企业决策人带来了麻烦,所以信息资源管理已成为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四、企业信息资源解决方案

(1)大力贯彻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知识。把普及信息资源管理知识这一内容加入到企业员工培训的项目中要求员工充分认识到其在企业存亡中的重要性,了解到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与时俱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大实施力度,通过决策人员对信息资源进行最终审核来支持公司的目标,是企业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之路。(2)完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大部分企业的决策依据是企业现有的信息资源,然而由于信息资源处理不足或者信息的不客观性导致决策失误。为了避免以上情况我们有必要完善我们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从信息的采集,筛选,处理,整合,归类等每一步都要努力做到“去伪存真”。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随时保持与市场,商家,客户等多个资源之间的密切联系,随时掌握信息,随时更新信息,让完善的信息资源可以有效且高效的服务于企业。(3)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团队的素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面对资源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的情况,企业应该能够为员工创造学习环境和条件,如为信息资源相关人员创造培训机会,请专业人士举办讲座,或经验交流会等。再者就是从高校吸收具有专业知识的新型人才,培养起较好的管理才能和经营头脑,再后来的企业实践中磨练成为综合型人才。关于员工的道德素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就要不断强调企业精神,合作意识,让每个员工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才能自觉保护企业信息资源安危。

当今,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企业面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信息被视为企业兴衰存亡的生命线。信息资源管理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他对于信息资源的敏感和处理程度。所以,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也将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效的信息资源管理绝对是一个企业最有力筹码。

参 考 文 献

[1]徐刚,邓胜利.《2004~2007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2009(4)

[2]王冬.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08(2)

篇11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它是企业采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对企业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组织与调配的一种管理活动,它可以使企业的人力和物力保持在最理想的结合状态,同时可以调动企业员工进行生产劳动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中依然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的现象,原因在于依然有很多企业没有将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做到位,不能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同时,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方式比较强硬,致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没有归属感与成就感,最终导致员工的流失或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等现象。另外,很多企业忽视了对员工的后期培训工作,致使员工个人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更好的提升,不利于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最后,很多企业依然没有较为完善的绩效和激励机制,单一的激励方式不能充分地调动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不到较好的激励效果,甚至会造成企业人才的流失。

二、财务资源管理的含义及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资源管理的含义

财务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企业既定的整体目标下,对于企业筹资、投资、资本运营和利润分配的管理;它是一项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并且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企业财务资源管理起到企业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和管理监督等功能。

(二)我国企业财务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很多企业财务资源管理工作抓得都很紧,但是,依然存在着对财务资源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财务人员综合素养不高、财务资源管理工作出现舞弊和财务资源监督管理不力等现象。比如,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没有充分地意识到财务资源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对财务资源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企业内部多数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处在被动的工作状态中,不能真正地做到对财务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还有部分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使财务原始凭证、会计账目和会计报表都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与此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对企业财务资源管理工作制定的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监督力度有所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财务资源管理中的舞弊现象。

三、如何妥善处理企业资源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企业财务资源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坚定后盾,而企业财务资源的充分利用又离不开企业人力资源和企业信息资源。那么,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要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企业就必须从财务资源管理入手,站在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上,综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企业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企业各类有效的信息数据,努力降低企业各类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良好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做好企业财务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我国企业要针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不足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首先,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并在配备专业的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同时注重对财务信息化人员的培养;再者就是要有序地整合企业的各类有效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内部各部门数据资源实现共享,能够为企业各部门所用;另外,制定相关的规定以保证信息资源管理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尤其是企业财务信息资源;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工作量的增大,要及时地更新信息设备,以保证工作能够正常有序进行。同时,要使企业信息资源和企业财务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企业财务信息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信息资源进行更为有效有序的组织、开发和生产,以此更好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使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系统和准确,使企业财务工作更加高效高质。

(二)充分做好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不足,我国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的规划管理工作,也要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做好企业绩效和激励机制,同时要注重对企业人员的后期培训工作;也就是说,企业要从各个方面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养住人、留住人,要让员工自愿长期为企业服务,尽量不造成企业人才的流失。那么,企业就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资源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它是把企业的各类有效资源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求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起到最大的效能;同时,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是从财务的角度出发来做好各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它侧重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它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改善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