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关于生命的看法

关于生命的看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2 14:47: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关于生命的看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在素质教育中,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已然成了重要的一项指标,也是语文人性化的一种体现。生命意识是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那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呢?

一、在对于文本的阅读中进行渗透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也就是说在对很多文章的描写过程中,作者或多或少都会将自己的情感寄予在文本文章中,这就让作品比较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能引发读者的共鸣。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选用的文本一般都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对于生命的情感很直接地传达到学生的心里。

这时候,作为初中语文的教授老师,就要通过文字的力量,唤醒学生对于生命的意识,激发出学生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生活的激情。[1]如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中,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通过描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于生命给予苦难的那种抗争的过程,体会到了活着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最终,他还是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现状,顽强地活着。通过对这个文本的阅读,学生们无疑会深深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作为一个身体完整无缺的人,怎么能不认真而又充实地活着呢?老师可通过对于文章深刻含义的讲解,将生命意识一点一点地渗透其中。

又如在鲁迅的《祝福》中,通过对可怜又可悲的祥林嫂的描述,痛斥了封建礼教对于生命的践踏和摧残。[2]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我们如今的社会是多么开明,是一个自由而平等的社会,让他们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拿出人道主义精神去关怀他人的生命。

二、在写作教学中进行渗透

写作训练,当然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议程。说得抽象点,它是生命和生命之间另一种形式的对话。作为老师,应该去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并从中汲取积极的力量阳光地生活。

首先,老师应引导学生以生命问题为素材,去写一些关于生命的正能量的文字。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让学生提取出对于生命的感悟,感受生命的伟大。如在学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让学生写关于保尔・柯察金对于生命的看法。老师通过对于生命问题的引入,从而引导学生去感知生命的美好,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关怀生命。

再者,老师可以通过对于一些社会热点或是一些公益广告的阐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如之前长江大学三名学生为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献出了自己的生命。[3]让学生对这件事情说出自己的看法,应不应该去救?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可以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宝贵,还懂得了要去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生命。

三、在综合学习中进行渗透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课程一个很特殊的部分,它的学习空间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它可以在电视上,在一些课外书本里,或是在周边的自然环境中。学习方式也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导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践得出一些结论。

在综合学习中,首先学生要懂得认识自己。要想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必要的是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老师必须是和蔼可亲的,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老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学生的感受,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地去创造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其次,要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身边的生命动态。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写成观察日记,这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意识渗透的有效途径。就如沈复的《童趣》里的,他把自己童年对于小生命的观察写得充满了趣味。[4]初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对自己周边环境中小生命的关注,从而感受到生命的重量,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增强对生命的感知和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中进行生命意识渗透,可以让学生能够对生命的价值产生思考,帮助学生去真正理解生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不停地给学生做出思想上的导向,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充满对生命的爱和尊重的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很多的学生会受到感染和熏陶,能够用满满的爱去接受其他的生命,给其他的生命以温暖和慰藉。这个世界会因为语文教学对生命意识的产生而产生一种和谐的美。

【参考文献】

[1] 叶继生. 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 上海师范大学,2010.

篇2

按照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看法,生命具有“信息性”,生命本身就是信息,生命个体性可以被理解为“信息交换”。因此,现代分子生物学和亚里士多德的生命观都认识到了,所有的个体生命中都存在着一个逻各斯或概念。当然,康吉莱姆在这里只是以类比的方式表明了生命与概念之间具有同一性关系,而他对这种关系的证明,是通过吸收柏格森的有关思想来完成的。按照柏格森的观点,概念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诞生的,它本质上是一种用以扩展人类机体适应其环境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概念就是工具,换言之,概念认识是有用的。但与此同时,概念认识又是虚构的,它不能揭示生命的真实本质,只有直觉认识才能够使我们真正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就此而言,概念是与生命相对立的。另一方面,就有机体都可以同化它们体外的事物以用于摄入营养和维持生存来说,它们也完全可以被看作具有“概括”这种官能。在此基础上,康吉莱姆进一步指出,“并不是只有完善的有机体、肉眼可见的有机体才能够概括。所有的生命体,细胞、机体组织都可以概括。在任何层级上,生存都意味着选择和忽略。”由此来看,概念和生命就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一的。因此,如果说从环境中来吸取生存必需物是所有生命体的典型趋向,那么人类的抽象认识是对这种典型趋向的一种独特而重大的扩充。根据生物信息和认知信息之间所存在着这种同一性,康吉莱姆得出结论说,“生命即概念”,生命是意义和概念,概念在生命之中。

二、生命现象的深层特性:疾病、健康与差错

在阐明生命的本质是个体性这一核心旨趣之后,康吉莱姆接下来试图揭示生命现象的深层特性。而他对生命现象的探索,是在对现代医学中的“健康”、“疾病”、“差错”等基本概念的哲学反思中完成的。1.疾病疾病并非对“常态”的偏离,而是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所遭遇的痛苦。法国医学传统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基本观念是,“健康即常态”。这里,所谓“常态”是指“理想常态”,也就是一种用以定义健康状态的“统计学的常态”。基于这一常态概念,法国医学对疾病和健康进行了界定。疾病被定义为一种对理想常态的偏离,它表现为“正常状态的量的变异”。就是说,病理现象被描述为一般生理现象在强度上的增大或减弱。在康吉莱姆看来,这是一种疾病的实证主义观念;然而,实际上,疾病不能被还原为一种生理参数的量的变异。他认为,这种量的变异无疑可以成为疾病的一种指标,但只有当它反映作为整体的有机体的偏离,反映一种量的变异时,它才能被认为是病理的。例如,根据与血糖含量相互作用的其他参数,血液里同样的葡萄糖含量对一个个体来说是病理的,但对另一个就不是。确定一种症状是否为病理的关键,在于“它在一个个体行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中所具有的内在关系”,脱离这种内在关系、孤立地谈论症状和疾病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说器官、组织、细胞有疾病,这种说法在医学上是不正确的,“对所有的生命体来说……疾病只是作为整体的机体组织的疾病”。而从机体组织这个整体来看,疾病其实是生命的消极价值的存在,而消极价值是整个生命价值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疾病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独特性质。正因为如此,用以确定疾病状态的,就不是对规范和标准的偏离,而是病人所遭受的痛苦。病人的痛苦具有个体性,正如中国传统医学所表明的,医生所治疗的每一位病人都代表着一个不同的病例,他们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特殊性。2.健康健康并不是“常态”的恢复或持续,而是生命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创造。与上述关于疾病的哲学定义相适应,在康吉莱姆看来,健康也不是指恢复到由理想常态所定义的正常状态,相反,健康是指生命体经由容许自身变异的空间而对变化无常的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不应该被理解为“自我保存”,“自我保存不是生命的普遍特征,而是一个衰弱与退缩生命的特征。一个健康的个体能够面对风险。健康是创造性的,能够在剧变中存活并且创造。”

与此相应,痊愈,作为一个从疾病到健康的概念,也不应被理解为是恢复到先前理想健康的状态,而应理解为一种新的“个体常态”。痊愈不只是一种对先前正常状态的回归,它在本质上意味着一种新秩序的出现。3.差错差错,是生命的正常表现形式,是生命多样性的表征,是生命适应环境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思想史的“连续”。“差错”本来是一个病理学概念,但它一经诞生就立即引起了法国哲学家的注意。法国哲学界对于差错的把握主要有两条研究轴线,一条是科学认识论轴线,另一条是生命科学史轴线。但不管是哪一条研究轴线,都深受康吉莱姆差错观的影响,以至于福柯称康吉莱姆为“一位关于差错的哲学家”。那么,康吉莱姆的差错观究竟是什么呢?康吉莱姆首先提问道,假如某些生态学家或分子生物学家的观点是正确的,即:生命体早已被编程,生命是严格地按照既定程序来展开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解释生命现象中的“差错”?生命科学家把“差错”归因于遗传错误,又将遗传错误归结为信息错误。与此不同,康吉莱姆认为,大量的错误是在对环境的错误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人类出了错误,是人类将自己置于错误的地点,与环境产生了错误的关系,以及在错误的地方接受了使自己生存、行动、繁荣的信息。然而,这是正常的。康吉莱姆坚信,为了生存,我们在出错后适应,这应当是生命的基本形式。生命的本质中已包含着出错的可能性,比如先天基因遗传缺陷。不过,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的可错性,正是生命的多样性的表现,它体现了生命打破旧规范的能力。基于这种理解,康吉莱姆指出,科学认识无非是对正确信息的“迫切探寻”。这种正确信息只能部分地在基因中发现。遗传密码为什么以及如何被激发而起作用?结果是什么?康吉莱姆认为,这些问题只能在生命的前后具体情形中被恰当地提出并给予解答。以差错之于生命的内在性为基础,康吉莱姆进一步提出,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是永远不完全在其位的生命体,是注定会“出差错”、必定有“差错”的生命体。概念,就是对这种偶然性的回应。而“一旦承认概念就是生命自身对于这种偶然事情的应答,那么我们就应当承认,差错乃是造成人类思想和思想史的根源所在。”

具体地说,真与假的对立,人们对此二者的赋值,以及不同的社会和同一社会中各种机构所产生的与这种对立相联系的权力效果,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对生命所固有的差错所做的延迟了的答复而已。如果说科学史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只能把科学史当作一系列的“修改”,那么“修改”实质上就是真与假的再分配。不幸的是,这种再分配永远不会把终极真理透显出来,因为在康吉莱姆这里,“差错”并不是某种真理的遗忘或延误,而是人类生命和物种之间所特有的维度。在康吉莱姆看来,生命在自身中包含着差错的可能性,因此在生命的日程表上真理即是错误,而真与假的剖分,以及人们赋予真理以价值,是生命所能发明的最奇特的生活方式。差错是生命史和人类历史所固有的持久的偶然之事,由这种差错观出发,康吉莱姆紧密地将生物学知识同他自己的独特的生物学史写法结合起来了。他拒绝像进化论者那样去“推导”生物学史,他所关注的是显示生命与生命认识之间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来追寻价值和规范的踪迹。

三、对生命科学的哲学反思

根据以上对生命本质和生命现象的哲学思考,康吉莱姆对包括生物学、医学在内的生命科学进行了哲学反思,试图为现代生命科学奠定新的哲学基础。对于生物学,康吉莱姆特别关注研究对象的建立和概念的形成。顾名思义,生命科学是“关于生命的知识”,但问题是:生命如何能够成为科学认识的对象?康吉莱姆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包含如下几个要点:第一,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自在地就成为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相反,它是被“假设”出来人为地成为生物科学的恰当对象的。通过对反应、畸形、畸形环境、细胞、内分泌和调节等概念的考察,康吉莱姆得出结论:生命概念实质上是从全部生命现象中抽离出生命体所特有的过程的产物。因此,生命与认识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冲突。第二,生命固然意味着调节和自动保存,生物学当然要去探索保证这些程序得以顺利运行的物理和化学机制,但是,另一方面,生命科学家不应忽视的是,这些机制同样显示出了生命的特殊性,例如疾病、畸形、怪胎、差错等。因此,生物学如果忽略了生命特殊性的具体表现,那么它就不可能真正地成为关于生命体的科学。实际上,人的理解力只有承认生命的独特性才能适用于生命,或者说,人的理解力只有在承认生命具有独特性的前提下才可能真正地认识生命。第三,生命科学作为“科学”,它要获取认知信息,就此而言它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然而生命科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正是这一点使得生命科学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也决定了生命科学不可能更不应成为物理学、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的殖民地。针对生物学完全被物理学和化学的精神所笼罩的现实状况,康吉莱姆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对一种沉溺于物理化学科学的生物学没有什么好期待的,这种生物学被还原为或沦落为了那些科学的附庸”。言外之意,生命科学有着不同于物理和化学的独特的研究范式。第四,从总体上说,一种认识如何能够成为生物学的认识?康吉莱姆给出的答案是,由于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存着的和倾向于生存的个体,即那些倾向于在一个给予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实现自己的能力的个体,生物学在根本上所要研究的,就不仅是那些可以纳入分析视野的作为部分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还有那些价值化环境的个体性全体。针对在生物学研究中大行其道的分析方法,康吉莱姆强调对于生命现象应该持一种整体论观点,其目的是要生物学研究恢复生命与认识之间的亲缘性。正因如此,生命科学需要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来编写自身的历史并自觉地提出专属于自己的认识论和价值论问题。具体地说,生物学应当把自己理解为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紧张关系的一般方法。众所周知,现代医学常常称自己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于正常和病理的科学。针对现代医学的这种自我意识,康吉莱姆在其1943年撰写的博士论文《论正常与病理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存在关于正常和病理的科学?”在他看来,医学不是一种关于正常和病理的科学,现代医学中的“正常”和“病理”概念是有问题的。在现代医学中,这两个概念都是基于理想常态概念而建立起来的,所谓“正常”是指符合理想常态的状态,而所谓“病理”是指对理想状态的偏离。这两个概念的问题根源于理想常态,因为后者本身就是成问题的。理想常态是指一种统计学平均值、一种抽象物,它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是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具体个体,这就表明,它的最大问题恰恰在于它完全忽视了个体性。因此,如何基于个体性来重建正常和病理概念,是现代医学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他的生命个体性概念出发,康吉莱姆提出,如果现代医学是一种科学的话,那么它也应该是一种相当不同的科学。在他看来,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病理的,这个医学问题其实只是生命价值之本质这个一般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对所有的生命存在者来说,“常态只是自然选择所维持的一般偏离形式”。他强调了生命价值与个体变异性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把不规则和反常设想为影响个体的意外,而应看作是个体的实存自身,“生命体的各种形态不被看作是参照某种先定的真实类型的存在者,而更多地被视为一些机体组织,这些组织的有效性,即它们的价值,需要参照它们可能的生命的成功。”

针对理想常态,康吉莱姆提出了他自己的常态概念,即“个体常态”,以个体常态来替性常态。个体常态不是一种统计学平均值,不能以统计学的方式被定义,它是一种新的常态,即个体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新结构。康吉莱姆并不满足于仅仅提出关于现代医学的规范性观念,他还力图将这种观念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之上。他所采取的策略是将现代医学和现代生物学沟通起来。这里,我们以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特例和变种的看法与现代医学中关于病态和常态的看法的类同性来说明这一点。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特例和变种的流行看法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它认为特例或变种因为偏离了理想常态因而是病态的,另一方面它又认为,如果变种或特例成功地存活下去的话,那么它就是正常的。这种矛盾迫使康吉莱姆去提问:一个偏离理想常态因而是异常的个体,例如一只无翅的果蝇或一位酷儿,究竟是有病的个体,还是生物学或生活方式的创新?康吉莱姆指出,如果我们放弃理想常态概念,而将生物学中的常态概念理解为生物构造、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生命形式的变异恰恰就是对剧变的环境的一种有弹性的、有成效的适应。相反,缺乏变异的即常态的生命形式有可能因生存条件的改变而走向灭绝。事实上,在生物界,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变,新的生命形式取代旧的生命行为而成为常态是屡见不鲜的客观现象。同样,现代医学中所谓的“病态”,在一定条件下其实就是常态。在既定情境下,任何存活的生物都是常态的。既没有常态的环境,也没有哪种生物构造就其自身而言是常态的,而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界定了什么是常态。现代医学中所谓的“病态”其实只是指不符合已经得到确认的常规,其实这种“病态”也应该被理解为常态,即理解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篇3

中国古代养生体育思想首先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基础上的。人的生命与自然万物的一体性联系要求养生必须顺应自然运化及其规律。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顺应自然大化,二是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节律调养身心,从自然运化整体高度关照生命现象,超越生死、穷通、名利的束缚,获得心灵的超脱和安宁。中国古代养生观从人与自然一体相通的高度认识生命的本质,探讨养生的法则,虽则带有直观、经验的局限,但较之现代体育观立足人体自身,将人与自然分离开来,片面强调形体锻炼,实际上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天人合一的整体论自然观延伸到关于人自身生命的看法上便是生命整体观。就形神一体的生命整体观而言,《淮南子》关于生命与形、气、神关系的论述最有代表性。在形、气、神三者当中,养神放在了首要位置,传统养生观了强调精神对形体的主导作用。

现代体育观主要是西方体育观,即一种竞技性、功利性体育观,它追求充分发挥身体潜力,应对社会生存需要。这种体育观在当今人的生理、精神带来巨大压力的社会状态下,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中国古代养生观注重身心和谐,注重发挥人体本身具有的整体协调能力,注重顺应自然运化规律净化精神、调养身体的观念,对于克服人与自然对立,身心分离,对于缓解人类精神紧张,抵御现代“文明病”增进健康反面无疑具有深远的卫生学价值,正越来越引起现代体育的重视。

摘自《管子学刊》(淄博),2005.3.85~88,110

篇4

1982年维也纳世界人口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0岁及以上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10%以上或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称为“老年型”国家。我国政府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8%。这标志着我国步入老年型国家行列,我国社会也相应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呈现出不同于年轻化社会的样貌,也存在着相应问题。整个社会未富先老,给我国社会生活提出挑战。国家也启动了应对人口老年化的战略研究。这些研究既涉及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又涉及其精神生活。因为倘若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能保证充实快乐,长寿对其又有何意义?我们不仅要让辛苦一生的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而且还要让他们健康从容地安享晚年。实现“健康老龄化”﹙healthyaging﹚的目标,就不能忽视老年人审美教育问题。

一、老年人审美教育的意义

审美教育是一种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与自身。[1]它也是一种人类完善自身,造就完善人格,实现“优美的灵魂”的人类工程学。[2]一般认为,审美教育主要针对青少年,用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促进智力发展。但实际上,审美教育应贯穿一个人的生命始终。老年人同样需要审美教育来调节身心。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老年人从紧张的工作状态到闲散的休养状态,社会角色发生质变,即从国家建设者变为社会旁观者。他们惆怅于地位的失落并怀旧于过去的美好。他们常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消沉与退缩,常因无法重新定位而“捆绑”在别人身上生活,关心国家的时事与政治,儿女的事业与婚姻,孙辈的养育与教育,抱怨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医疗、待遇,还有牵涉家庭中的代际矛盾。如对上述问题不加干预,长此以往,不仅使其负面情绪日益严重,还会危害其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其晚年生活,同时也不利于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为此,需要给予老年人一种更适合的审美教育。这不仅是对终身学习理念的积极践行,而且也是老年人对自身缤纷精神家园的积极彰显。[3]其审美教育更侧重审美感受,期望通过实践性审美体验使其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体会生命的崇高,珍惜生命的历程,丰富生活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他们在感受美的过程中逐渐走出孤独、体会幸福。老年人的幸福感充分体现其精神生活和情感诉求,如何看待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诉求是判断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准之一,[4]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二、老年人审美教育的核心问题

老年型国家都很重视老年人再教育。我国也通过法案保护老年人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并积极开展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推行近二十年,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问题。教育受众面有限,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教育理论支持,整体收效不明显。开展老年教育须了解其学习期待,并以此确定教育侧重。老年教育不同于适龄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不以学习知识培养技能为重,而以充实人生为主。这种体验式教育不注重结果而重视过程。这种学习期待更倾向于审美教育,因其可帮助培养情趣加强生活感悟进而指导老年人从容健康安度晚年。这种强调回归生命本身的感性“大美学”教育主要涉及以下核心问题。

1.对生命的理解

老年人面对的难处会更多,如养老问题、疾病问题、子女相处问题、心理焦虑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重组问题等,而最重要的是如何看待生命衰亡问题。因此需帮助老年人积极理解生命从而摆脱死亡阴影,这样才有助于其身心健康从而让其生命的最后时光活得放心、舒心、幸福、美满,特别是使生命的最后一段也有意义与价值,此之谓“超越生死,夕阳更红”。[5]﹙1﹚对待疾病的看法。老年人生理机能和形态普遍发生退行性变化,动作迟缓,耐力下降,容易疲劳,抗病能力降低。他们在漫长的退休空闲中忍受疾病折磨的同时还时刻担心死亡的到来,很容易发生群体心理失衡。因此,需要引导他们科学地看待疾病。疾病对于任何生命体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科学保健可降低疾病发生,但一旦疾病发生,也不要消极对待,要积极配合治疗。有时,看待疾病的方式比知道如何治疗更重要。目前,社会上很多老年人热衷养生保健。这种珍视健康的态度是正确的,但过犹不及,有些老年人为疾病整日过分焦虑,患得患失,长此以往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还有些老年人过分依赖养生保健而排斥科学治疗,结果错失最佳治疗时间,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2﹚对待死亡的看法。人人都惧怕死亡,但也深知死亡不可避免。需要帮助老年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并客观看待死亡,从而更加珍惜有生的日子。“向死而生”的心理疏导对于老年人而言不仅是为死所做的必要准备,还帮助其重新认识时间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更加积极地审视自身的价值且更有意义地安排余下人生,从而提高生存质量。人的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并非同步。生前创造的精神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伸自身的生命长度并超越死亡。老年人的审美教育能够帮助老年人注重精神生命,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忘记死亡的威胁,享受生命的美好。

2.对于世界的理解

老年人退出了正常工作舞台,解除了物质束缚,摆脱了功利性追求,重新以赤子之姿直面生命与生活。[6]他们以相对充足的生命自由来接受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对其而言也是一种生命教育。个体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主要源于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对个体生命存在及其绵延与生活世界之间关系的一种启发。[7]其本质在于让人们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紧张”,正确体认生命的可贵,建立生活的正确态度与目的,从而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与意义,终则获得对生命的超越。[8]因此,老年人审美教育就是回归生命本真的教育,是平衡生活与生命的教育,也是协调个体与世界关系的教育。﹙1﹚对待世界变化的看法。老年人退休后易与社会脱节,不能及时接收外界信息,进而不能理解外界行为,对待问题常存偏见。且对新鲜事物不解易引起其情绪波动,很难保持其健康心态积极地生活。为此,需要帮助老年人认识到世界变化属于常态,正因变化世界才进步。老年人也要参与社会生活并适应新变化。当今时代是新媒体时代,各种媒体方式都可帮助其获得最新资讯。老年人逐渐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客观积极地面对变化,参与社会生活,逐渐形成满足感与自信心,感觉仍与世界保持同步,从不曾被遗忘。这种心态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2﹚对待周围他人的看法。闲散的家居生活使老年人的日常社交圈子也相应缩小。他们既渴望开展新的人际关系,又担心不能很好融入新社交圈。因而,他们会格外在意他人看法。周围人一句无心的话常令其心情郁闷,甚至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引导老年人客观地看待周围他人的看法。老年人已经走到人生最为从容的时刻,可以更好地体会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不再需要过多在意他人看法。老年人需要客观分析他人所给建议,如果是建设性建议,不妨接受;但如果建议不适合自身情况,也无需过分在意,更不要让他人的嘴和脑影响到自身的判断。生活中常存在一些老年人退休后过分在意与他人比较并且在不断比较中确定自身价值。这种比较会涉及子女的财富地位,自身的身体状况,孙辈的学习成绩,退休后的价值效用以及居住环境的优劣等。这种比较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家庭和睦,还会影响社会风气。为此,需要审美教育,使得老年人放下功利价值回归理想价值,领悟生命的真谛,得到精神的慰藉。他们内心丰盈了,自然不会因周围他人看法而影响自身生活。﹙3﹚对待自身定位的看法。人到暮年,不免回忆,时而满足时而落寞。老年人常困扰于自身的定位,不知该如何总结一生,很多夙愿未酬,心中不免遗憾;往昔地位悬殊,心中难免不平。他们对自身定位常有两种态度:一种觉得不认输不服老,觉得不该早早离岗,许多岗位上的人还不及自己,还有余热不曾发挥;另一种则觉得一事无成,一生碌碌,不再被需要。两种定位都不正确,一种过于自大不可取;另一种妄自菲薄也不可取。老年人应认识到从退休起,人生就进入另一个篇章。过去辉煌也好,蹉跎也罢,总之已属历史,要珍惜的是最后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通过对于老年人审美教育的核心问题的分析,可见老年人的审美教育实质上是种生命教育。老年人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死困惑,减少和消除由死亡带来的精神痛苦,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与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使自己生活得幸福、有价值,也造福更多生命。[9]这种教育不仅可以帮助老年人从生理性和自然性的生命个体化为家庭性和社会性的生命个体,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帮助他们审视生命、珍惜血缘、促进家庭和谐,最终帮助他们超越肉体生命获得永恒的精神生命。

三、老年人审美教育的实施建议

老年人经历过人生沧桑,更注重精神追求。当代新媒体时代给老年人的生活带了冲击,对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生命观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而审美教育既包括审美实践技能﹙书法、音乐和绘画等﹚又包括审美体悟,都从不同层面上帮助老年回归生命的本真以更加感性的方式理解生命,发现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改善其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使其健康寿命和独立生活寿命更长。老年人审美教育不仅仅涉及老年人本身,也涉及到老年人的子女,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因此,老年人审美教育需要遵照“个人—家庭—社区—国家”的多元模式来开展。首先,老年人本身要保持良好心态面对人生暮年的生命现实,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发展,扩大社交圈子,克服孤独感与疏离感,客观面对生死疾病问题,发现自身生活乐趣,找寻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以积极的态度打开生命中最后也是最从容美好的一章。其次,家庭要注重老年人的审美教育问题,要充分尊重老年人心理感受并与其及时沟通,保持家庭气氛和谐,时刻关心老年人使其感觉到被需要,并且体会生活的温暖与美好。再次,社区团体要注重社区内老年人的审美教育问题,为其积极提供审美实践技能方面学习和审美感受交流的场所,使其艺术专长和爱好得以发展和延伸,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最后,国家政府要重视老年人的审美教育问题,并且在审美教育目标设定、审美教育课程建构、审美教育活动推广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

作者:张知博 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曾繁仁.审美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教育[J].贵州社会科学,2008,(12):80—83.

[2]何玉龙.浅谈高校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6):35—39.

[3]王仁.老年学习的真谛:终身学习理念的先行者[J].成人教育,2016,(1):1—5.

[4]黄克岐,魏春华,林良才,陈月华.老年精神需求与老年教育[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4):49—56.

[5]段瑞雪.对老年人开展生命教育的设想[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0):41—43.

[6]杨晨.缺失与回归:我国老年生命教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3):17—21.

篇5

活动背景

大学校园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的生命、生理健康情况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名族的未来。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化,致使一小部分大学生对生活和生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认真的对待生命,珍爱生命。联系到我校自20××以来出现了三次校友自杀的悲剧,为了让本班同学更好的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现由班委会主办一次主题为“珍爱生命,阳光生活”的主题班会,希望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携手共同搞好本次主题班会,体现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活动目的

结合自身实际,让同学们对自己的思想认知程度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对自己所在的班级环境(主要为思想上)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更好的搞好班级同学关系起到一个铺垫作用。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全班同学能够更好的互动,大家各抒己见,为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提供机会。

这次主题班会给了班级所有同学展示自我,锻炼自身的机会,为以后参加活动或者工作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实习平台。

丰富全班同学的生活,拓展全班同学的知识面,真正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和珍爱生命的必要性。

活动可行性分析

1,同学们都希望班级能够给自己一个平台好好展现自己,让其他同学对自己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以利于更好的搞好大学生活。

2,同学们对近期校友跳湖事件议论纷纷,所以可以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让辅导员老师和班委对本班同学的思想认知程度有一个更具体化的认识,以利于以后更好的开展本班学生工作。

3,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当它的重要性在我们大学生身上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时,需要通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唤醒大家对生命重要性的更深刻认识。

活动宗旨

健康 积极 团结 和谐

具体活动时间

20××—11—7晚6—8点

地点:

待定

活动对象

全体电子信息工程2班同学

活动内容

班委发表个人见解,分析大学生自杀背后的原因

其他同学针对大学生寻短见的原因发表自己的观点

班内集体讨论,通过综合全班同学的意见最终得出大学生自寻短见的根本原因所在,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

班委发表个人见解,分析大学生自杀背后的原因(时间不超过6分钟)

班长带头发言,列出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案例,并就其中一到两个案例做出正确而又深入的分析。特别针对我校近期来出现的校友自寻短见事件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和感想。谈谈我们大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领悟到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大学生应该珍爱生命的必要性。

团支书发言,与班长发言类似,谈谈自己就大学生轻言生命这一现象的见解与认识,着重谈谈大学生应该如何珍爱生命。站在团员的角度,谈谈作为一个共青团员或者即将入党的大学生来说,生命对于祖国发展和名族复兴的重要性,唤起大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永远不忘一个大学生的历史重任和崇高使命。

学习委员发言,与其他班委发言类似,谈谈自己就大学生自杀这一非正常现象的认识,并由此引起的大学生对学习的思考。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谈谈大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同学们能够明白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会如何感性做人,理性做事,好好学习,珍爱生命。

生活委员发言,与其他班委发言类似,谈谈自己就大学生寻短见这一非理性事件的看法,并由此引起的大学生对生活的思考。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利用充足的非学习时间,合理安排生活时间,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充实。

组织委员发言,与其他班委类似,谈谈自己就大学生自杀事件的看法,并结合班级实践谈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更多的班级活动来充实大学生活。

其他同学针对大学生寻短见的原因发表自己的观点(发言时间原则上不超过5分钟)

本环节可以分组进行谈论,派代表上讲台发言,也可自行发言。

发言内容应围绕主题,积极,健康,向上,对全班同学生活和学习有一定意义。

班内集体讨论,通过综合全班同学的意见最终得出大学生自寻短见的根本原因所在,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突出本次主题班会的重要意义。

参照宣传委员的记录情况,由班委集体讨论(时间不超过20分钟),讨论后由班长或者团支书总结本次主题班会,得出关于大学生“轻言生命,自寻短见”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

班长综合全班同学的心声,号召全班同学一起珍爱生命,为美好的未来奋斗不止。

活动总时间预计

班委发言时间:约30分钟;

学生发言时间;约40分钟;

集体讨论并总结时间:约50分钟。

预计本次主题班会总共耗时:2小时

关于开展主题班会的通知

××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全体成员:

针对近期学校因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心理承受力脆弱而酿成的自杀悲剧,经辅导员老师和班委的讨论决定,特在我班开展“珍爱生命,阳光生活”的主题班会,旨在让同学们就本次重大悲剧做出自己的评价以及谈谈自己由此引发出的感想,领悟到生命的重要性,更好的学会如何度过阳光的大学生活。

因本次主题班会需要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在辅导员的指示和班委的商量讨论下,希望每位同学做好相关准备:

1,在本次班会召开前写一份关于本次校友跳湖自尽事件的所思所感(上交辅导员,时间待定);

2,搜集相关大学生因情感原因,性格原因,家庭变故等原因而造成自杀或者自杀未遂的案例,并就其中一个或两个案例做出自己的评论,并做好相关原因分析(本环节可以由班上几个同学共同探讨准备);

3,每一个同学做好班会发言准备,可以临场发挥,也可提前写好发言稿,只要内容积极向上,与本次班会的主题相吻合即可。

篇6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17-01

生命教育在我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行生命教育的探索和实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依然面临着理论基础不足,方式方法混乱,复制操作性差,推广困难等等问题。生命教育是一个急迫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应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命教育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1 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的思路

1.1 处理心理危机的临床医疗角度

绝大部分学者研究生命教育都是从现实问题出发的。主旨在于针对青少年自杀、伤害和浪费生命的现象提出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理念。如吴顺领和蒋洪波在512地震后、邱伟光在对抗非典中暴露出学生生命意思缺乏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倡导生命教育理念;王北生在心理焦虑的角度分析解读了生命教育等。

1.2 以哲学学派为基础的生命教育理论探讨

对生命教育进行理性探讨学者们是从各种视角进行的。李厚刚以老子的“道”为主线论述了生命教育思想,阎光才根据自然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等领域的哲学观点,阐述教育中的生命意义,文雪从教育学理论出发,提出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文明进步,引导人追求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寻找生命的意义。高锦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以道家、儒家为线索,来解读生命教育思想。刘慧在生物学的角度上尝试构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体系。

2 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的内涵是生命教育研究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很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比较有见地的见解。但是,关于生命教育的准确定义,没有一个标准的版本。

台湾学者林思玲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教人:有一颗柔软的心,不做伤害生命的事;有积极的人生观,终身学习,让自己活的更有价值;有一颗爱人的心,珍惜自己,尊重别人并关怀弱势群体;珍惜家人,重视友谊并热爱所属的群体;尊重大自然并养成惜福简朴的生活态度;学会思考生死问题,并探讨人生终极关怀的课题;能立志做个文化人、道德人,最求生命的理想;具备成为世界公民的修养。

台湾学者季洁芳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教人:探索生命意义进而确定自己的生命意义;了解各宗教、哲学及各专业学科的死亡观,包括死亡的情意、历程及对死后世界的看法;引领人降低对死亡的害怕、逃避,进而能以坦然、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引领人对人生最后旅程能做事前规划;引领人了解死亡所造成的失落及哀伤,并能自我调适处理,进一步帮助家人、亲朋、同事及同学。

何仁富先生认为,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认为:“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增强生命尊严的意识,使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实践,它还是教育的价值追求。”

浙江大学的王东莉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要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关于生命教育内涵的解释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引用的一部分,虽然他们概括的有角度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生命教育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价值追求,其目的旨在提高生命质量。

2.2 生命教育的内容的组成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见解。何仁富认为,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朱虹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生命的本体价值和生命的精神价值两方面。黄荣认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关爱生命;二是直面死亡;三是生命价值教育。

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希望通过生命教育来引导了解生命的本质,启迪人们理解生命的内涵,激励人们把握生命的真谛,教导人们珍爱生命的美丽。

2.3 生命教育的途径

篇7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11-02

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教育。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1]在媒体大量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漠视生命的残酷事实面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呼吁实施生命教育,以期通过进行生命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注,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一直特别关注生命教育,因为我深深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在日常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一直在探索生命教育的方法,如何利用好班会,给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经验,愿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利用班会,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进而加深理解

每接一个新班,开学的第一次班会主题都是生命教育。让孩子们谈谈对生命的认知,或者给孩子做一个关于生命意识的小测试,或者对个别孩子进行访谈,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生命的看法,收集、分析每一个孩子的材料。一般来说,年龄不同的孩子对生命的认识也不同。低年级的孩子对生命的认识很模糊,对生与死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晰。他们往往认为死亡是去了天堂,或者是去远方了,甚至认为就像睡一觉就会醒来一样,对“人死不能复生”、“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还不能完全理解。高年级的同学对生命的理解要清晰一些,绝大部分的同学已经知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及其珍贵性。但很多同学对于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及对伤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危害性还是意识不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沟通,不能多角度看待问题

由于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孤独。再加上城市空间的拥挤、网络世界和游戏机器的充斥、学校里课程的紧张和老师专注于教学成绩、家长对于人际关系紧张的体验也使孩子耳濡目染,再加上学校和家长对他们的管教,来自学习上的激烈竞争……这些都给他们的幼小的心理蒙上了孤独的阴影。他们表面上很自信,甚至有些孩子还自高自大,但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自卑的。学校和功课似乎决定了他们终生的胜负,老师和家长以及其他成年人总是比他们更正确、更权威。在外界层层的压力下,他们把自己的心灵紧紧地包裹起来,不懂得与他人进行心灵的沟通,不懂得怎样排解自己的烦恼,更不懂如何换角度看问题。这一代孩子虽然在物质上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的,正是因为这些容易得到的物质享受,使他们失去了更多对获得幸福过程的享受。他们缺少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缺少生活本身带来的快乐,缺少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当然,也缺少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与痛苦的体验。因此,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2]

(二)对生命价值的意识不强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孩子对生命的意识不强。家长们往往认为孩子小,没有科学、认真地和孩子一起谈论和解答生死问题,对死亡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用童话和寓言来说明死亡,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对死亡的错误解释,如孩子的亲人去世了,没有告诉孩子死亡的真实信息,而是怕孩子伤心,编织美丽的谎言,说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很好等等。殊不知这些美丽的谎言给孩子带来了错误的信息,让孩子对死亡产生神秘感,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不愉快的经历时,会对死亡产生一种向往,认为死亡就是解决困难和问题的一个避难所。

(三)媒体和游戏的消极影响

现在一些媒体(如电影、电视剧)中暴力渲染的场面,对孩子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一部分孩子崇尚武力,对他人的生命不尊重,任意损害他人的生命。更可怕的是游戏中的“人”有很多条命,补充血以后竟能死而复生的虚拟情景,会让孩子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混淆。他们没有认识到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是非常宝贵的。现在一些青少年犯罪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是模仿电影、电视剧或者游戏中的镜头或情景,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问题。

二、利用班会,提升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

每接一个新班,我总要先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学生对于生命的看法,并收集、分析每一个孩子的材料,认真分析他们对生命认识的基本情况,然后制定利用班会实施生命教育的计划并付诸行动。

(一)利用班会,带学生一起读一些热爱生命的文字

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能光读那些美丽的神话故事,还应该让他们多读一些励志类的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现在一些独生子女,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王子公主般的生活,并不能真正感觉到生活中的困难。因此,利用班会给学生读一些热爱生命方面的文学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可以给学生讲讲海伦・凯勒的自传体著作《我的生活》,教育孩子要坚强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平和重重磨难,做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还有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锻炼孩子的强烈的生存欲望,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生存的欲望,培养孩子顽强的生存意志。

(二)利用班会,让学生观看几部关于生、死、爱方面的电影或电视剧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死、爱是个不太好讲的话题。讲得太深了,他们可能听不懂,也可能不感兴趣。讲得太浅了,他们又可能体会不到生命的深沉和严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一般每学期抽出一些时间,让孩子看一些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让他们感悟对生命的那份坚守,对死亡的那种镇定以及爱的博大,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感悟生命的意义。

(三)利用班会,与学生认识生命的历程

一般情况下,我会利用班会给学生讲讲生命的形成、出生、长大、死亡的简单历程,让学生对生命的历程有初步的了解;或者给孩子布置一项作业,让他们去做一个实践调查,如访谈自己的妈妈,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让父母带孩子去医院的妇产科,去亲身体验一下生命出生的过程,让孩子知道原来是妈妈经历这么大的痛苦才有了自己的生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可贵。然后让每个孩子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在班会上朗读、交流,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敬畏生命。

(四)利用班会,教会学生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

除了关爱自己,更要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学会合作,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利用班会,可以作一些游戏,如“模拟盲人”的游戏,让学生切身体验当盲人的感觉,明白盲人为什么总是要伸出双手去触摸,在黑暗中有一双温暖的手握着,那是无比的感动和力量;还可以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去养老院、福利院做志愿者或者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这样会让孩学生从活动中深深地体会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对别人是重要的,对自己也是同等重要,因为证明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总之,教育孩子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篇8

八月中旬,当高温炙烤着华夏大地时,五位北大山鹰社成员年轻而勇敢的生命永远地冻结了。来不及流泪,来不及呼救,大雪已将他们掩埋;没有畏惧,没有退缩,新世纪的勇气洒满了希夏邦马峰。

有人说当今的独生子女依赖性强,缺乏特立独行的进取意识,一群“山鹰”的选择作出了最好的回答。谁都知道攀登高海拔雪山是一项探险运动,需要付出的也许不仅仅是时间、体力和金钱,它更要付出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但敢于挑战自然更勇于挑战自我的“山鹰”们,依然从容决绝,义无反顾,勇敢地“翱翔”于山巅。虽然折翅希峰,但他们的勇气不容抹杀,他们的精神与世长存。雨果说过:“世上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五位“山鹰”的勇毅和坚韧所书写的,正是一种勇气,一种今天很多人身上已经缺失的勇气。

有人对此表示出了不理解,认为他们的举动是拿生命做赌注。山鹰社的成员一定不会同意这种看法。他们不是一群寻求刺激的人,成熟的登山者应该是理智的。他们追求的不是拿生命冒险,而恰恰是为了热爱生命,享受生命,对生命的那种关爱和默契。山,是谁也无法征服的,山就是山。登山不是要把山踩在脚底,而是为了攀登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关于登山的,也是关于成长的勇气,关于生命与自由的。当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将他们登山的法宝――经验、技术、周全的计划全部摧毁的同时,惟一毁灭不掉的就是他们勇攀高峰的勇气。二十岁,多么朝气蓬勃的人生起点,二十岁,多么灿烂的花样年华,但他们不愿让自己变成一个平庸的人。他们要让足迹踏上祖国每一座高山,他们要领略雪域美景,他们要在雪山之巅锻造自己的品格与精神,要让生命更有价值,更有光彩。

五位英勇的“山鹰”去了,我们哀痛,为他们年轻的生命,为他们未竟的事业,为他们肝肠寸断的亲友……尽管他们的死没有惊天动地般的意义,没有英雄般的壮烈,但敢于为了自己的理想执着求索而付出生命的人,同样令人尊敬。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希夏邦马峰山区一片洁白,勇士的英魂将长眠于圣洁的雪山,而“山鹰”的勇气和精神将会被发扬与光大。不仅仅是为了这些勇士,更是为了这份勇气的魅力与可贵,为了这份勇气的价值与意义。

北大的英雄已追梦远去,昔日眼神中依稀可辨壮志未酬的遗憾。今日的学子仍将为着理想而勇敢地面对一切。不为失败而退缩,不为死亡而消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山鹰”们的生命是重于泰山的。新世纪的青年,应有着新世纪的目标,为了新世纪的理想而勇于献身,这才是新世纪的勇气!

篇9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9-0029-06

人类最初的很多观念,包括美和艺术的观念,通常都同其宇宙观或宇宙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学者吉尔伯特和库恩合著的《美学史》中说,古希腊早期的美学是与其哲学的三个分支相关联的,即“(一)宇宙论或宇宙结构理论;(二)心理学;(三)关于人类有目的性活动(Techne,即技术)的理论”。其中,宇宙论或宇宙结构理论,是古希腊美学(特别是前苏格拉底时期的美学)最根本的基础。古希腊美学中“美是和谐”的思想及艺术中追求和谐的理想,实际上都是从其关于宇宙和谐的思想中引申出来的。同样,中国美学中关于美和艺术的思想,也同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宇宙观的角度来说,对中国美学和艺术影响最大的,当属《周易》以生生之“气”为本源、以阴阳对立面相互转化为宇宙万物构成(生成)原理的生命宇宙观。

一、抒写生命的形上目标

《周易》是一部依据抽象的卦象符号来阐释宇宙和人生根本道理的书,这种体例在古今中外再找不到第二本。《周易》的本文事实上包含着三个相互对应的系统,即符号系统、宇宙系统和社会(伦理)系统。符号系统即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所构成的卦象系统;宇宙系统即阴阳二气、天地万物(包括刚柔、动静、虚实、往来、顺逆等处于时空中的变化属性)所构成的物质系统;社会(伦理)系统即男女、夫妇、父子、君臣等所构成的人际系统(间接地也包括尊卑、贵贱、进退、得失、吉凶、祸福等所构成的价值观念系统)。

如果撇开《周易》的卦象符号不谈,单就其对宇宙生成变化的解释来说,那么《周易》的宇宙观,实质上是以“气”为万物本源的、气的宇宙观。卦象符号系统中的“太极”,对应于宇宙系统而言就是派生阴阳二气并进而派生天地万物的“元气”,而对应于社会系统而言就是使人的生命得以成立的“精气”(《周易・系辞下》中有“天地,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话可以为证,其中的“精”字,系指精气)。

同时,由于“气”在《周易》中不但被认为是万物的本源,而且被认为是一切生命的质料、动力、根源和本质,因此,《周易》的气的宇宙观也可称之为有机的宇宙观或生命的宇宙观。虽然我们很难断定《周易》中所说的“气”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周易》中的“气”是一种质料也是一种动力(相应地,一切事物和生命,包括形体和精神都是气的凝聚)。作为质料和动力,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化生万物”。而从“气”能生化万物的功能,以及《周易》所说的“生生之谓易”、

“天地之大德日生”等命题来看,“气”也可理解为生命的根源和本质(它在内涵上相当于“生命力”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气”也常常叫做“生气”就是明证)。

由于《周易》的“气”和“生”都不限于人,而是包括整个宇宙,因此,《周易》的生命宇宙观或生命哲学是一种普遍生命的哲学(即视宇宙为一活跃的生命有机体)。按照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的说法,这叫做“有机的宇宙哲学”。李约瑟说:“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的宇宙哲学。”所谓“有机的宇宙哲学”,就是“生命化的宇宙哲学”或“宇宙化的生命哲学”。而按照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方东美的说法,这种理论也可称之为“普遍生命论”。方东美说:“根据中国哲学,整个宇宙乃由一以贯之的生命之流所旁通统贯,……‘自然’乃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创进历程,而人则是这历程的参赞化育的共同创造者。”与李约瑟、方东美的看法相类似,日本学者笠原仲二则把这种观点称之为“泛神论或物活论”。他认为这种“泛神论或物活论”的宇宙观是中国美学最深层的基础。他在讨论中国绘画的哲学基础时说:“中国的这种泛神论或物活论的哲学,也是中国正统绘画艺术理念的背景。”

从《周易》一书对宇宙生化过程的描述可以看出,《周易》的核心问题其实是生命问题(包括生存问题)。《吕氏春秋・贵生》中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贵生、尊生是普遍一贯的传统。先秦诸子的著述中不乏关于“生”的思考和言论,如儒家讨论的“性”、“命”问题,道家讨论的“养生”、“全生”问题。但相比之下,《周易》所建构的生命哲学最为系统。李约瑟所谓“有机的宇宙哲学”,方东美所谓“普遍生命论”,以及笠原仲二所谓“泛神论或物活论”之类的说法。主要指的是《周易》以宇宙为一有机整体或生命整体的哲学观点。而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在很大程度上讲,就是《周易》所建构的生命宇宙观(或者说,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正是以此种宇宙观为最典型的代表)。

《周易》的这种泛生命的宇宙观(也可叫做“泛神论”的宇宙观,不过与西方的“泛神论”不同,“神”在中国古代常常指“生”而非“神灵”),或者说它以“气”和“生”为核心的生命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艺术和美学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首先,它在艺术上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在艺术的表现对象上,强调对被表现物的“生气”(或“神气”)的表现。如清代画家沈宗骞说:“天下之物,本气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冈复岭以至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是以繁而不乱,少而不枯,合之则统相联属,分之又各自成形。”沈宗骞这段话所表达的思想,完全是基于《周易》的生命哲学思想(从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山水木石本无所谓“生气”)。而且这种思想,并不完全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而是贯穿于整个中国绘画艺术和美学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在中国画家看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而画家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把这种“生命”――有时也叫“神”、“生气”、“生机”、“生意”、“生理”、“神气”、“气韵”等――传达出来。如明代画家董其昌说的:“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有无“生机”,这是中国艺术和美学最根本的价值尺度。

其次,《周易》以“气”和“生”为核心的生命哲学思想,同时也影响到中国古代艺术家和美学家对艺术作品构成的看法。在中国古代艺术家和美学家看来,比照宇宙万物而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本身也应该是一个活的生命有机体。如康有为所谓:“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洁,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中国书法美学中用于审美价值评价的“神”、“气”、“骨”、“筋”、“肉”、“血”等概念,毫无疑问是从生命有机体的构成要素推衍出去的。

最后,《周易》以“气”和“生”为核心的生命哲学思想,对中国艺术还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影响,即在艺术的表现效果上强调以“曲”即曲折生动为美。借用美国符号学美学家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等书中的话来说,中国艺术追求的是一种与生命的节律相适应的“生命形式”或“动力形式”。宗白华先生曾经指出,中国古代建筑(当然也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的一个首要特点,就是追求“飞动之美”。这种“飞动之美”,从哲学渊源上说,是与《周易》的思想有关的。《周易》的宇宙观是生命的宇宙观,同时也是运动的宇宙观。

“生”在《周易》的思想中是一个合规律的即合乎阴阳之道的动态过程,因此,从艺术上讲,对生命的表现,同时也就是对动态的、有节律或节奏的生命的表现,或者说,是对生命的运动及其节律或节奏的表现。

二、追求和谐的审美理想

“和”是《周易》生命哲学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中,“和”有多种含义。它首先指的是音乐(声音)、饮食(味道)等等的协调,这是比较具体的含义。由此一具体的含义最后又引申出四个比较抽象的含义,即:宇宙本身的协调(天地之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天人之和)、人自身的协调(身心之和)和社会的协调(人伦之和)。

相比于先秦时代其他文献中所讲的“和”而言,《周易》中所讲的“和”有几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第一,它把宇宙的和谐(具体表现为天地阴阳之和)视为一个根本前提,而其他的和谐则被视为宇宙和谐的表现和“缩影”。如《周易・泰・彖》中讲的“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这句话的前半句是指宇宙的和谐,后半句是指社会人伦的和谐,二者之间构成了一种先后对应的关系。在《周易》看来,“和”是宇宙的本性,或者说是宇宙之“道”(即阴阳之道)的本性。换句话说,宇宙本来就是或应该是和谐的。因此它讲的“和”,是囊括了宇宙天地万物在内、并统贯天地人“三才”的“大和”。

第二,它把宇宙的和谐视为万物生长变化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换句话说,它是把“气”、“生”、“和”联系起来讲的。这种思想是先秦时代一个相当普遍的思想,如《荀子・天论》中说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周易》不但继承了这种思想,而且把它推衍到宇宙、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如《周易・乾・彖》中说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段话所描绘的,是一幅天地万物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图景,而它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就是各安“性命”的“大和”。

第三,它是从阴阳对立转化和阴阳协调一致(包括由此引申出来的刚柔、动静、往来、顺逆、开合等的对立转化和协调一致)的规律来讲和谐的。在《周易》看来,“和”是对立面的统一,是物与物相互限制、约束的结果,是一种非极端的平衡状态。因此,《周易》中所讲的“和”,既是统贯天地人“三才”的“大和”,也是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相对应的“中和”。《周易》的“中和”概念也称为“中”(居中)、“中正”(居中而正),它的根本含义就是指阴阳、刚柔、动静、往来、顺逆、开合等对立面的统一。这一含义是《周易》对“和”的理解中最具特色的地方。

第四,它是从交感的意义上来讲和谐的。《周易・咸・彖》中说:“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周易》中的“交感”,本意是指阴阳二气的相互交融。同时又具有精神或情感上彼此沟通的意义。因此,“交感”这一概念,实质上更进一步赋予了天地万物以生命的意味。而所谓“和”,在此一意义上,也就指的是天地万物及一切对立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周易》对“和”的理解,尤其是它对阴阳、刚柔、动静等对立面的有机统一的理解,在中国美学和艺术中也有着非常广泛深远的影响。

首先,《周易》所理解的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基础的,以阴阳二气的对立转化和相互交融为特征的,宇宙生命的和谐(“大和”和“中和”)是中国艺术创作中艺术构成的普遍法则。在中国艺术家看来,艺术作品既应当是一个富有生命意味的有机整体,同时也应当是一个富有秩序的和谐整体。而它之所以是一个有生命的、和谐的整体,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在结构上由各种对立要素彼此融通、相互呼应而形成的整体。如《吕氏春秋・大乐》中说:“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又如清代画家邹一桂《小山画谱》中说:“一虚一实,一疏一密,一参一差,即阴阳昼夜消息之理也。”在中国艺术家看来,艺术作品的构成如同宇宙构成的“缩影”,它的法则与宇宙构成的法则是一致的。因此,艺术作品的构成从《周易》的观点看来,就是按照阴阳变化之道所显示的规律或法则来构成,具体来说,就是按照阴阳、刚柔、虚实、动静、明暗、清浊、往来、顺逆、开合、隐显、高低、上下、远近、内外、方圆、曲直、深浅、浓淡等对立面相互统一的规律或法则来构成。由于这些对立的要素是无限的,因此它们在艺术作品的构成上也就有着无限的可能。而且,由各种对立的要素所构成的统一,是一种有着内在张力与秩序的“动力形式”或动力结构。因此,艺术的“和谐”,在这种意义上也就成了既富有生命意味又富有内在秩序的、动态的和谐。

其次,《周易》所理解的“大和”和“中和”,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境界所表现的基本特征。中国艺术所表现的境界是“道”的境界、“自然”的境界,同时也是“和”的境界。因为按照中国哲学的理解。“和”也像“自然”一样是宇宙本身的特性,因而也是“道”的特性。中国艺术所表现的“和”的境界,虽然在不同的思想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差别(如在庄禅思想的影响下,此种境界还有“虚静”、“空灵”的特点),但最主要的――尤其是在直观的表现上,还是《周易》二气相感、生生不息、和谐圆融的天地境界或自然境界。正如宗白华先生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一文中所说的:“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气积’,……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在中国艺术家看来。艺术的境界并不是一个绝对静止的境界,而是一个动静结合的境界。从形式结构上看。艺术不但要表现出静态的“结构”而且要表现出动态的“节奏”,或者说,它的结构同时也就应当是节奏化的、动态的或“一气运化”的结构(这在中国书法、绘画、建筑等所谓“静态”的艺术中也是十分明显的)。以中西绘画为例,这种看法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画面上追求“建筑”或“雕塑”般的结构是不同的,它更接近于西方近现代绘画在画面上追求“音乐”或“舞蹈”般的结构的思想。因此,中国艺术所表现的境界,是以流动而有序即动态的和谐为其根本特征的。

三、比象天地的创作原则

艺术的生命与和谐,既是艺术家“赋予”给艺术作品的,同时也是对天地万物本然的生命与和谐的

模拟。在中国艺术家看来,艺术俨然是一个“小宇宙”,它与外部世界的“大宇宙”同功(生化功能)、同构(自然秩序)。传王维《山水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这一类论述在中国古代艺术和美学文献中可以说随处可见。

这些随处可见的论述有一个共同的思想来源和逻辑前提,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假定。从中国哲学的角度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各家思想的一个共同看法。这个看法在《周易》中也有非常明确的表述,如《周易・乾・文言》中说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但必须指出的是,《周易》的“天人合一”与其他各家――譬如说道家的“天人合一”是不完全一样的。虽然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首先确定了“天”的优先地位,然后强调“人”必须“合”于“天”。但道家如庄子所理解的“天人合一”,是以摒弃人为(功利欲望、日常经验、世俗情感、主观成见和刻意作为等)为前提的,也即以“无为”为前提的。而《周易》所理解的“天人合一”是以“有为”为前提的,并且也是以“有为”(即《周易-乾・象》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目的的。因此,在道家那里,“天人合一”的结果是“人”完全从属于“天”,而在《周易》那里,“天人合一”则成为一种“平行”的对应关系,其结果是“人”依“天”而行,

“天”的功能和法则落实为“人”的思想、行为和制度。换句话说,《周易》所理解的“天人合一”同时也是天人同功同构,即天、地、人及天道、地道、人道相互分立并且相互对应、相互贯通。这种思想在道家那里是没有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艺术和美学中的“天人合一”和艺术与宇宙天地同功同构的思想,是从《周易》而来的。

在“天人合一”这个假定的基础上,《周易》所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认为卦象符号系统是对宇宙运行规律及其构成系统的模拟(这种模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变化规律及其构成体系,但究其根源来说,社会也是对宇宙的模拟,而卦象符号则是社会人事模拟宇宙规律及构成的中介和象征表现)。

在《周易》看来,符号系统、社会(伦理)系统与宇宙系统之间有着相同的演化规律和相同的秩序或结构关系。《周易・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这段话讲的是卦象的秩序(卦位、爻位)、自然的秩序,同时也隐含着社会的秩序。在《周易》看来,卦象各爻的结构和卦象之间的结构,其实是自然秩序的模拟和社会秩序的表现。如《周易・序卦》中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按照《周易》的理解。社会(伦理)秩序与自然秩序之间的一致性可以在卦象的秩序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因此,宇宙间天地万物的秩序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揭示出来的。在《周易》看来,卦象符号系统就是最典型、最简洁的宇宙图式。关于卦象是模拟宇宙天地的规律和结构或自然秩序而来的思想,在《周易》的《系辞》中有非常清楚的表达,如《周易・系辞上》中说的:“《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系辞下》中说的:“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从认为卦象符号系统是对宇宙运行规律及其构成系统的模拟这个观点出发,《周易》又推衍出一个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看法,即认为“人文”源于“天文”或“人文”是对“天文”的模拟。《周易・贲・彖》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所谓“人文”,包括社会礼仪制度及人所创造的一切器物和精神文化(当然也包括卦象符号)在内,而它所说的“天文”则是自然界的规律和结构的各种感性的表现。在《周易》看来,后者源于前者并且是对前者的模拟。

《周易》的上述看法,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有关艺术起源、本质和特征的解释,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具体来说,它影响到以下三个观点的确立。

首先,宇宙天地对于艺术而言具有毋庸置疑的优先地位,艺术作为“人文”的范畴也如卦象一样,是对宇宙天地的模拟。或者具体就艺术创作来说,艺术中的形象是通过效法或比象宇宙天地万物的形象而创作出来的(“效法”也叫“师法”,“比象”也叫“法象”、“取象”,“宇宙天地”也叫“造化”)。如南朝画家王微在其《叙画》中,曾引他同时代著名文学家颜延之的话说:“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真正的绘画如同《周易》的卦象一样,是法象天地的结果,也即通过观察天地创生万物的过程和自然生成的各种事物形象而创作出来的。与王微、颜延之同生活在南朝而稍晚的齐梁时期著名文论家刘勰,则在《文心雕龙・原道》中借用《周易》的观点来论证他所谓文章起源于天地自然之文或“道之文”的看法,他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上传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究神理而设教,……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其次,艺术作为对宇宙天地的模拟,因而也具有与宇宙天地相同的作用和结构。如北宋画家郭熙《林泉高致・画诀》中说:“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即认为画面的布局和结构应该以天地的秩序为准则。关于这一点,清代画家唐岱《绘事发微・自然》中说得更清楚,他说:“自天地一阖一辟而万物之成形成象,无不由气之摩汤[荡],自然而成。画之作亦然,古之人作画也以笔之动而为阳,以墨之静而为阴,以墨取气而为阳,以墨生彩而为阴。体阴阳以用笔墨,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其画所以称绝也。”从郭熙和唐岱的这些看法,我们可以知道中国艺术家是如何处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中国艺术家从来都不认为艺术是纯粹主观的行为,或者说他从来都是把“师造化”作为艺术创作的第一原则。但所谓“师造化”,并不是对外部事物表面形象的模仿(中国艺术反对“形似”、主张“神似”就是明证),而是对事物变化规律和结构的模仿,或者说是对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意味和阴阳变化之“道”的内在秩序(包括节奏和结构)的模仿。这种模仿,如果也算作模仿的话,应该准确地称之为“本质的模仿”和“结构性的模仿”(模拟)。

最后,艺术由于是对宇宙天地的模拟,并由于具有与宇宙天地同样或类似的功能结构,因此艺术的创造过程也如同天地造物一样,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好的艺术,看起来就应当仿佛是“自然”完成的一样,如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脱俗章》中说的“运墨如已成,操笔如无为”。在中国美学和艺术中,“自然”一直被认为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和艺术美的极致。这个看法最初并且最主要是从道家的思想引申出来的。但《周易》的思想在其中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如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中说的:“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之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刘勰的这段话和他主张的“自然成文”的思想,就主要是以《周易》“人文”源于“天文”的论点为依据的。

[参考文献]

[1][美]吉尔伯特,[德]库恩,美学史(上)[M],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M],汪受琪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3]方东美,方东美集[M],黄克剑,钟小霖选编,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4][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魏长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沈宗骞,芥舟学画编[A],王伯敏,任道斌:画学集成(明清卷)[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篇10

人们常说“一技在手,天下任我走。”我认为,在加强职校生技能教育的同时应该强化生命教育,原因有两点:

其一,中职生就业容易守业难。近年来,中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都在95%以上,但频繁跳槽、责任心不强,不关注职业前途,不自信,及时行乐甚至轻视自己的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震惊全国的富士康15连跳事件向我们敲响警钟――对中职生进行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其二,中职生群体存在多种心灵缺失。他们因为学习成绩差长期被批评而失去了自信心;因为中考落榜、大学无望而被家长放弃伤害了自尊;因为长久很少成功的体验而存在自卑心;因为周围人们冷漠忽视的眼光而觉得自己可有可无。就业后单一的劳作、繁重的加班、乏味的厂区生活让他们压抑。如果他们带着自卑阴暗的心理走上工作岗位,有可能积极进取、自信乐观、敬业乐群吗?不,不能!对中职生加强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古语云“文以载道”,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承担着传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在帮助学生习得一技之长的同时,还承担起提升人、发展人的使命。我们可通过语文课堂挖掘人文底蕴,陶冶学生情操,渗透生命教育,让语文课堂成为生命意义教育的阵地。通过对学生进行教材学习、文化熏陶、情感浸染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具体做法如下:

1、单元突击,让学生自爱、自强。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计划新教材必修课《语文》职业模块第一单元中就添加了对个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的内容。如:课文《我很重要》截取社会生活中关于生命个体在各个层面上的“不可或缺”的表现,以理性的分析和动人的情感呼吁我们:只要我们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奋斗着,我们就是重要地活着。只要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宝贵,明白生命的价值,那么还会有那些轻生的念想吗?课文《我为什么而活着》从追求爱情、寻求知识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三个不同的侧面选取材料,用充满理性而又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我们“人活着就应该有精神追求。而课文《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却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告诫我们: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从而走好漫长的人生之路。也许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富士康跳楼的悲剧就会减少甚至杜绝。珍爱生命难道不是职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吗?我认为,语文课堂在落实“双基”,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该注重渗透生命教育。

2、长期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追求完美人格

阳光心态不是一蹴而就的,光靠一两个单元或者几篇文章是不行的。其实,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关于生命意义的信息存在。文学作品中关于生命的探讨无处不在。大量的思想性极高的古今名篇,也不乏文笔犀利,思想深邃的历代佳作,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我们要将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形态、情感形式有机地融入、转化到个体的审美体验中,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作品中所充溢的生命的鲜活和质感。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如教授《伐檀》时,联系到《诗经》“国风”中的一些篇章,我们会被诗歌中那样单纯明朗、胸无渣滓,那样自然质朴、毫无造作,那样胆大率直,不加掩饰的真情深深打动,这种真情穿越几千年的历史烟尘拨动了一个个现代人的心灵琴弦。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漫润的情感的体悟。教读小说,是启发学生对现实人生的冷静思考。因此,我们可以打破常规课堂,让学生们发散思维,在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中思考得更多更远。

3、增强阅读、挖掘人文底蕴,课内课外相得益彩。

在讲授唐宋诗词和家散文等古典文献时,我们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而是让学生了解李杜、韩柳、欧苏……他们曲折坎坷的经历、忧时济世的热情、傲岸不羁的性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卓越不凡的才智识见、彪炳千载的文学创作。让他们知道苏轼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代代转诵,光照千古,而且也是曾经生活在我们这片饱经忧患的土地上的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他曾蹲过监狱、惨遭非人的折磨,他曾一贬再贬,浪迹天涯,他谪居黄州,忧谗畏讥,他泛舟赤壁,浩歌江东,他关心民瘾,兴修水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底蕴,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一次又一次震颤。还有孔子执着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的洋溢着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散文,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入里的剖析,荀子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都能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因此,多开展关于生命意义的探讨,除了记住应付考试的文学常识外,多开展读书活动,给同学们推介好书,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文人们的坎坷经历,从而对生命的意义有更深的思考。

4、话题作文,让生命教育渗入心灵

最能引起学生思考的语文活动,也许就是作文了,对学生进行与生命意义有关的话题作文的训练,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一来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二来也让学生自己对生命话题做一次深入的思考。

有人说快速发展的社会,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却让人们的心灵支离破碎,没有健康的心态,不懂生命的意义,是不可能敬业乐群,生活在阳光下的。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重视生命教育吧,让中职语文课成为生命意义教育的殿堂,给学生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他们在事业的路上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 曹福成.《大教育与现代人的培养》.江苏教育出版社

篇11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186-02

一、安匪赖母拍

“安乐死”这个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词euthanasia,这个词的意思是“在愉快中死亡”,这个词主要是对医疗水平不能救治而又忍受剧烈痛苦的病人按照其意愿,由病人自己提出要求或经过其亲属的强烈要求,经过医院的许可并经过司法部门审批由医生实施,让饱受病痛的病人无痛苦、体面地结束生命,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结束生命的方式。通过对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出安乐死的合理性。但同时也鉴于我国当前的民众意愿、教育的发展、人们的接受程度等各种请款,考虑安乐死的合理性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二、尊重生命原则概述

尊重生命原则指尊重患者生存的权利,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对一些无法医治的病患实行安乐死,既可以让患者免除痛苦,又可以保留其尊严,这正反映了尊重生命原则的深刻含义。因此,从尊重生命原则角度,实行安乐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传统的善始善终、寿终正寝伦理观念仍为人们颂扬。宣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观念,要求医生尽力维护患者的生命。同时,中国传统的思想认为,人的身体、头发以及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没有征询父母的同意,自己不能随便放弃,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孝的行为。这种观念认为个体的生命权属于自己的父母,个体对自己的生命权无权处置,否则就会有悖于伦理纲常,被认为是不孝。然而随着教育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开始变得开明。生命权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传统生命权关注生命的长度,其目的在于强调生命的延续以及防止他人随意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但这种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被注入了更多的内容,其意义也相应得以延展而主要强调的生命质量和价值。安乐死强调的不是对临终病人的治疗性,它也不以延长临终病人生命长度为目的,而强调对临终病人的姑息性并以缓解临终病人的身心痛苦,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三、从尊重生命原则看待安乐死的合理性

生命安全维护权、生命利益支配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生命权的三个主要内容。生命安全维护权即维护生命的正常延续,是指人的生命不受他人的非法剥夺和侵害。生命利益支配权,即处分自己的生命,尽管传统的生命权对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但安乐死问题和先生问题对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见义勇为以挽救他人生命以及参加赛车、滑雪等危险竞技项目的行为均被视为对生命权的合法放弃,我国立法对见义勇为和参加危险竞技项目的认可,折射出我国对生命利益支配权的默许。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徐景和认为,《宪法》关于公民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规定既包括公民个人有权选择生存的方式,也包括在特定条件下有权选择死亡的方式。安乐死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及他人利益的平衡,是在完全尊重患者意见的前提下,由本人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一种方式。德国等西方国家把安乐死合法化是伦理道德和法律博弈的结果。因此,那些认为安乐死违法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我国的1982年宪法也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肯定了国家有维护公民生命的职责,但这也不排斥公民有选择生或死的权利。从道德层面看,公民在遭受剧烈的身心痛苦、饱受病痛折磨时,公民在不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有权自主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权的社会意义主要指人们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人的生命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结合,生物性主要强调生命的周期性及生命的长短,社会性主要指人生存的社会价值,强调人生命的品质及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因此,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的价值主要指他的社会价值。安乐死不是生命的幻灭,而是生命发展历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生命的必然归宿。衡量生命的价值不是时间,而是生命的质量,人的生命是有质量的。人的生命由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部分构成,人的生命的价值也被分为两部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生命的社会价值是指人通过自己的贡献对社会和他人的所负的责任及做出的贡献,生命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活动肯定。

人们捍卫生命权的目的不是一味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让患者在痛苦中去,而是让患者快乐地、有尊严地面对死亡。实施安乐死能够缩短病患忍受痛苦的时间,让患者能够更加科学地面对死亡。安乐死的主要原则是强调对生命价值理论,把死亡看作生命发展的必经过程,服务的目的在于提高生命的质量而不在于延长患者的生命。并且安乐死还将身心健康统一起来,把减轻病患身体病痛、心理压力、精神痛苦与生命的正常延续结合在一起,将死亡视为自然的过程,以便让患者以舒适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因此,实行安乐死并不是轻视生命,反而是强调生命品质与尊重生命的表现。

四、结语

在中国对安乐死虽然没有法律方面明确规定,但安乐死一直被人们热议,反对者安乐死的大都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主张“生命至上”的观念,因此他们实施安乐死是残忍的、违背道义、没有人性的行为。但对遭受极大痛苦勉强维持生存的人来说,快捷无痛地结束终将逝去的生命,不仅可以免受死亡前的痛苦挣扎,还可以减轻了亲属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而且安乐死并不是轻视生命,只是强调对死亡的看法,面对死亡我们不一定就是恐惧、害怕躲避,还可以用一种安然的态度对待。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患者的抉择,这既是对死亡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敬重,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角度可以看到安乐死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 Bartlett.The Common Base of Social Work Practice.Washington,D.C.;N.A.S.W.

[3] 拉夫・多戈夫,弗兰克・M.洛温伯格,唐纳・哈林顿.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0.

[4] 冯建妹.现代医学与法律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

[5] 吴言.一些国家关于安乐死的争论与实践[J].国外法制信息,1998,(3).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7]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1.

[8] 徐震,李明政.社会工作思想与伦理[M].台北:台北松慧文化有限公司,2004:62.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0] 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M].王映桥,栗爱平,译.陈维刚,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38.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pect for life to explore the rationality of euthanasia

WU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