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金融资产的估值

金融资产的估值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3 08:19: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金融资产的估值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金融资产的估值

篇1

本通知所称直接股权投资,是指国有金融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行业监管法律法规等规定,以自有资金和其他合法来源资金,通过对非公开发行上市企业股权进行的不以长期持有为目的、非控股财务投资的行为。

本通知所称投资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外依法注册登记,从事直接股权投资的机构;所称专业服务机构,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具有相应专业资质,为投资非上市企业股权提供投资咨询、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法律意见等服务的机构。

二、国有金融企业开展直接股权投资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遵循稳健、安全原则,综合考虑效益和风险,建立完备的决策程序,审慎运作。直接股权投资项目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投资、宏观调控政策。

三、国有金融企业开展直接股权投资业务,可以按照监管规定组建内部投资管理团队实施,也可以通过委托外部投资机构管理运作。内部投资管理团队和受托外部投资机构应当符合监管部门要求的资质条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决策流程和内控体系,设立资产托管和风险隔离机制。

四、国有金融企业通过内部投资管理团队开展直接股权投资业务的,应当按照风险控制的要求,规范完善决策程序和授权机制,确定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决策及批准权限,并根据投资方式、目标和规模等因素,做好相关制度安排。

五、国有金融企业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可以聘请符合相关资质条件的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尽职调查和估值、投资咨询及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对拟投资企业的经营资质、股权结构、财务状况、法律风险等进行清查、评价。

六、国有金融企业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应当根据拟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国际通用的估值方法,对拟投资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得出审慎合理的估值结果。估值方法包括:账面价值法、重置成本法、市场比较法、现金流量折现法以及倍数法等。

国有金融企业可以按照成本效益和效率原则,自主确定是否聘请专业机构对拟投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结果由企业履行内部备案程序。

国有金融企业应参照估值结果或评估结果确定拟投资企业的底价,供投资决策参考。

七、国有金融企业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应当根据尽职调查情况、行业分析、财务分析、估值或评估结果,撰写投资项目分析报告,并按公司章程、管理协议等有关规定履行投资决策程序。决策层在对投资方案进行审核时,应着重考虑项目的投资成本、估值或评估结果、项目的预计收益、风险的可控性等因素,并结合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经营情况统筹决策。

八、国有金融企业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应当加强项目投后管理,充分行使股东权利,通过向被投资企业提供综合增值服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进行直接股权投资所形成的不享有控股权的股权类资产,不属于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范围,但国有金融企业应当建立完备的股权登记台账制度,并做好管理工作。

九、国有金融企业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应当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包括:公开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协议转让、股权回购等方式。

按照投资协议约定的价格和条件、以协议转让或股权回购方式退出的,按照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由国有金融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或其他机构自行决策,并办理股权转让手续;以其他方式进行股权转让的,遵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十、国有金融企业所投资企业通过公开发行上市方式退出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国有股减转持义务。可豁免国有股转持义务的,应按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豁免申请。

篇2

(一)宏观因素

1.市场透明度:它是指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股权资产时,买方对信息的知晓程度。只有在透明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才会增强购入资产的信心。

2.经济周期:只有在经济增长迅速,投资和消费需求都十分旺盛的经济复苏和繁荣时期,不良股权资产的定价才会随着市场需求而提升。

3.法律体系结构:只有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增加投资者的购买积极性。

4.投资者的退出机制是否健全:这主要指不良股权资产转让的二级市场是否健全。只有存在健全的二级市场,不良资产的购买者才可能通过重组、打包、担保、证券化等多种手段使资产增值,从而增加其介入一级市场的积极性,并最终提升不良资产的价值。

(二)中、微观因素

1.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风险程度。企业所处行业的供求状况、行业产品结构、行业集中度、行业竞争格局以及国内和国际环境对该行业的影响都将对不良股权资产的定价产生影响。

2.企业所处行业所居于的生命周期阶段: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每个行业一般都要经历初创、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企业所处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不良股权资产的定价也有重要影响。

二、不良股权资产处置定价的方式

目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出售的定价方式主要有市场竞价法、协商定价与聘用中介机构进行评估等定价方式:

(一)市场竞价

系指通过拍卖等市场手段来发现不良资产的真实市场价值,以此为不良资产定价。其主要是依据购买者对金融不良资产的认可价值制定价格。理论上讲,这一方法与现代市场定位观念相一致,可以得到一个较公平的价格。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育还不够健全,信息披露不完整,并较易引发道德风险甚至法律纠纷。

(二)协商定价

系指买卖双方先各自报价,然后各自发挥谈判技能,最后达成一致的交易价格。但这种方式在达成交易价格的一致意见之前,会是一个漫长的谈判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交易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并由于信息不对称,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者可能是一方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处于弱势地位,最终的成交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谈判技巧和个人能力的影响,因而也较难以反映不良资产的真实价值。

(三)聘用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系指资产管理公司委托专门的评估机构对不良资产进行评估定价。这一方式应该说可以达到公正与客观。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所采用的评估方法与出售不良资产的评估目的常常不相匹配,且评估往往是在有限的信息资料基础上和资料的真实性难以判断的情况下得出的,因此这样的评估结果市场也难以接受。

三、案例分析

为了说明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聘用中介机构评估定价时存在的问题,下面对某煤矿集团的股权处置中一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案例进行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某煤矿(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牵头,于2002年5月实施债转股时组建成立的新公司。公司总股本33.20亿元元。其中,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市办事处持股13.11亿元,原为剥离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本息。

该煤炭企业2001年以前运营始终处于低谷。受经济需求的拉动和在非法矿井关闭的有利条件下,生产形势趋于好转。由于债转股后,资产管理公司需要进行股权退出,因此,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市办事处决定处置所持煤矿集团的股权,并决定由某资产评估公司对煤矿集团进行整体资产评估,以此作为定价依据。该评估报告的评估基准日为2003年12月31日。评估目的为出售股权估价,评估方法为重置成本法。

资产评估公司的评估报告显示,评估后集团净资产的评估价值为12.03亿元。由于其总股本为33.20亿股,评估后每股净资产价值仅为0.362元。经过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与收购集团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商议,最后确定以评估后每股净资产价格0.362元作为协议转让价格。按此价格,所处置的13.44亿股股权的交易金额为4.8654亿元。

(二)评估价值评析

1.评估方法不当

以出售股权为目的的评估,是对持续经营企业整体资产的评估。国际通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三种,即资产基础法、收益法与市场法。资产评估操作者应尽可能地采用此三种或至少其中两种评估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才能使评估结果具备一定的说服力。但接受委托的资产评估公司在评估报告中仅以“收益现值法的预测中,对未来收益影响因素太多,不便于准确把握,而我国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业走势模型”为由,排斥了收益法,依据显然是不充分的。作为持续经营企业的整体资产评估,必须对企业资产未来收益状况进行评估分析。还有一个需要强调的问题是,以往我们的资产评估机构在评估企业整体价值时,往往只采用重置成本法对会计帐面上出现的固定资产评估,对会计帐面上出现的流动资产略加调整的方式,这并不符合国际上通用的资产基础法的定义。资产基础法除了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需要重估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之外,还需要评估目标企业原资产负债表之外的无形资产(包括经训练和经组合的员工团队、供销渠道等等)和有形资产,以及评估企业的或有负债,尽量采用多种方法(即采用成本法、收益发和市场法)进行评估。在这方面,我们的资产评估机构做的是很不够的。

2.评估报告的应用不当

篇3

由于古川令治当时年纪已超过40岁,银行不为他安排出路了,他只能自己去找工作。在银行倒闭两个月后,古川主动向公司提出辞职。从银行离职后,古川仍然在该食品加工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在这一时期内,古川先生一直在思考着不良债权处理和企业再生有关的金融商业模型。对于一个在银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人来讲,不能就轻易地放弃自己的投资银行经验。

当时古川所考虑的商业模型是,运用当时在美国流行的现金流折现法来进行资产证券化。虽然原理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却很复杂,因而这种方法在当时的日本从未使用过。但是到现在,就连日本政府大藏省金融厅也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资产评估。这得益于古川先生的大力推广。

2000年3月的时候,古川从食品加工公司离职,成立了从事不动产证券化的Asset Managers公司。创业伊始,公司在东京只租了一间很小的两居室,房租每月13万日元。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只有电话和家用传真机。虽然有着通过不良债权处置而实现创业的梦想,但是现实也是相当残酷的。4月份公司的收入几乎为零,每天都担心付不起房租,吃的也是盒饭,日常开销常常赊账。

当时,日本西武百货东京池袋分店需要进行融资。银行只愿意提供600亿日元左右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古川先生提出运用现金流折现法来实现西武百货东京池袋分店的证券化,但是资产证券化在日本当时并不为大众所接受。很多银行业同行都认为,如果采用特定房地产周边房产的价值来衡量,该项目要想通过资产证券化募集到1000亿日元几乎是痴人说梦。

但古川先生坚持认为,房地产的价格不是由周边房地产的可比价格决定的,而是由房地产未来能够产生的现金流决定的。西武百货东京池袋分店的不动产价值恰好在于,它能够不断产生强有力的营运现金。以不动产能够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依托,将不动产实物转化成信托收益凭证的证券商业化模式,正是不动产市场再生的关键。

古川先生的建议,得到了一个曾在摩根斯坦利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工作的朋友的强有力的支持。这位朋友准备了很多资料来支持古川的观点,并且向西武百货池袋分店进行游说。最后,Asset Managers公司拿到了这笔业务。

经过不懈努力,2000年8月,通过采用优先次级安排的信用增级方式,西武百货东京池袋分店的证券化成功募集到1081亿日元。这是日本当时国内募集资金第一次超过1000亿日元的不动产证券化项目。此外,Asset Managers也发行了价值400亿日元的AAA级公司债券,以及价值118亿日元的BB级公司债券。Asset Managers的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代表了日本金融历史的改变。

篇4

文图分类号:C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251-0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资产行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资产评估人才匮乏与市场需求激增的矛盾日益突出,市场需求的一系列变化对培养资产评估师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资产评估教育与市场需要相适应,将培养职业胜任能力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日程教学之中,成为人才培养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胜任能力的内涵

(一)职业胜任能力

能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汇,不同行业对职业胜任能力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通俗来说,职业胜任能力即指在工作中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始终保持在应有的水平之上,从而确保能为客户提供具有专业水准的服务。国外对职业胜任能力的关注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职业胜任能力内涵也有了不断认识与深化。

(二)资产评估师职业胜任能力的要素

资产评估业是一个在我国仅有20余年的新兴智力密集型行业,资产评估师的职业胜任能力要素应该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要素。

1.职业知识。职业知识是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进行实践的必备知识,丰富的职业知识是形成职业胜任能力的重要要素。资产评估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资产评估活动中将涉及到会计学、法学、经济学、统计学、营销学、工程学、咨询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因此,对于一名资产评估师来说,完备职业知识可视为执业的基本工具。目前,高校在发展专业科学知识体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体系的系统化、合理化至关重要。

2.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是对知识的应用,具有“操作”和“运作”的特性。在知识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资产评估业务的复杂性和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使得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资产评估师应具有的职业技能包括:(1)学习能力,即评估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中善于接受新知识,不断调整和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管理水平。(2)创新能力。在信息社会,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源泉,资产评估师的经验积累固然重要,但其创新能力是行业发展的立足之本。创新能力要求评估师面对无固定解决模式的新问题时有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3)沟通能力。在一个完整的评估项目流程中,从业务承揽、项目洽谈、资产盘查直至评估报告完成需要资产评估师与委托方、政府、团队的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其他成员的通力协作,因此资产评估师在工作中的理解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职业道德。由于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交易的需求产物,资产评估师在工作中肩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职责,只有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不越雷池,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顺利完成评估工作。而这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形成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潜移默化、一点一滴形成的。

二、金融资产评估课程的特点

篇5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重点内容变化及处理方法

(一)固定资产的入账标准重新确认和其影响核算内容的分析与处理

1.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构成条件的单价标准有了新的提高,专用设备单价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由原来的500元提到1000元。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的提高,直接影响了原账务中按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实物资产,其中将有一部分按照新制度的内容转变为低值易耗品管理,转账中对原账务中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产生影响的分析: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上,对已领用的出库,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作为一次性摊销。

2.处理措施是在新旧制度对结时,把部分固定资产转为库存物资。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清查,把不构成新制度固定资产单价标准的挑出来,形成一张清查表,作为结转的依据。

(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作为重点新增内容的分析与处理

1.首先,将原来的计提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改为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以便真实、完整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有形价值折损和固定资产的净值。其次,是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再记入专用基金科目,直接计入医疗成本,防止医院成本费用的重新计算。再者,是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按照不同的资金来源和用途,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使用财政补助收入等形成的固定资产,在折旧时,增加累计折旧,不计入医疗业务成本,而是冲减待冲基金。对于医院自筹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则应在计提折旧时增加累计折旧,并计入医疗业务成本,出租的固定资产折旧列入其他支出。同时,使用财政补助等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冲减待冲基金的处理方法有利于完善医疗业务成本的核算范围,夯实医疗成本数据,体现了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财政补助等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医疗业务成本,既可以更好地体现医院的补偿机制,又有利于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对财政项目收支及结余进行核算。

2.处理措施:首先,要认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最关键的问题是形成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不同的资金来源有不同的账务处理方法。使用医院自筹资金形成的计提折旧,要记入医疗业务成本,使用财政补助等资金形成的计提折旧要冲减待冲基金。所以在清理固定资产工作时,划清固定资产的结构十分重要,主要办法是在固定资产明细账中注明资金的来源,还有在固定资产总值中确定财政补助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比例。具体工作步骤是对固定资产的原价、形成的资金来源、已使用的年限、尚可使用年限进行清查,为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追溯确认待冲基金作好准备,并编制核查表。

二、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账实不符,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首先,固定资产制度管理弱化,在具体核算业务中固定资产卡片管理有名无实,卡片内容中规格型号往往是空的项或临时充填,并不能真实反应实物资产详细信息,形成单位资产存量不实,账、卡、物不符。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管理,无定期盘点制度或走形式盘点。其次,为了会计核算的方便性。增加资产时只作事业支出,不增加固定资产。使其资产直接在账外管理,单位大额固定资产同样失去控制。单位负责人的固定资产责任意识薄弱,只重视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情况,对管理固定资产工作不重视,这就不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二)在固定资产购置和处理环节,未经过财政部门审批,私自处理现象严重

按照相关规定,国有固定资产在购置、出租、出售、报废流程必须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有些单位不通过财政部门的审批,随意出售、核销国有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报废更新过程中,报废资产不按相关制度处置,报废收入不作账务处理,报废的固定资产仍存在着继续使用的情况。有些医院的交通工具、房屋建筑不做国有资产价值评估,不报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擅自变卖,形成账外账,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产生违纪腐败问题。另外,单位在购置大批固定资产时,不按相关政府采购程序办事,暗项交易,以高出市场同类商品价格购进,使单位经济利益受损严重。再者,接受捐赠、抵账的资产,不办理入账手续,不能真实反映资产总量。

(三)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没有得以体现

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因此,一经入账,直到报废,会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净值一直等于原值,不做任何变动。无法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情况,这种价值背离的做法,最终导致虚增净资产。同时,资产的折损成本不能计入医院各科室的成本核算中,至使医院在成本核算中缺少固定资产价值的磨损成本体现,各科室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重视态度不够,缺乏相关责任制度。

篇6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6-0059-02

006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 22)第七条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1)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了与相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持续趋同,财政部于2014年3月17日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对CAS 22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CAS 37)进行细化和补充,并于2014年7月1日正式执行。正式执行后,上市公司需要对金融工具重新进行确认后予以变更,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研究。

一、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现状

本文选取2011―2014年沪深A股(不含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并分为金融类上市公司和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两类,从其年报中分别选取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三个项目的数据研究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现状。

(一)2011―2014年金融类上市公司倾向于持有两种金融资产的组合

根据大智慧365的行业板块划分,沪深A股上市公司(不含创业板)中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年41家;2012年42家;2013年42家;2014年43家。2011―2014年金融类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状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11―2014年,同时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融类上市公司占90%以上,是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存续期间可能会因为公允价值变动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即当市场资本下行的时候,可以抛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金融资产对利润的影响;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相对稳定则不会影响当期损益,因此,利用其自身较强的金融资产管理能力,运用金融资产的组合趋利避害,90%以上的金融类上市公司选择同时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短期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有明确的到期日期和回收金额。因此,65%左右的金融类上市公司为了规避风险而选择能提供相对稳定的长期现金流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2011―201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倾向于持有单一的金融资产

根据大智慧365的行业板块划分,沪深A股上市公司(不含创业板)中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年2 007家;2012年2 073家;2013年2 087家;2014年2 093家。2011至201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状况如上页表2所示。

对比表1和表2的数据,可知:

首先,(1)同时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2013年不到9%、2014年为14.23%,与表1中金融类上市公司同时持有两类金融资产的比重90%以上有很大差异;(2)仅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在11%左右,与表1相比,比重相对较高;(3)仅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2013年在11%左右,但2014年上升为43.43%,与表1中的比重为0,反差较大;(4)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4%左右。

其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的投资比较保守,主要因为:和金融类上市公司相比,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的分类相对比较简单,持有金融资产大体为处理闲置资金或者处于其他投资的目的,主营业务也不是投资金融资产以获得收益,因此投入的较少。

最后,金融类上市公司利用行业优势和风险管控能力,更倾向于进行两种金融资产组合的形式;而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基于保守考虑,更倾向于持有单一的金融资产。

二、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现状的原因

(一)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准不明确

CAS 22规定: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是短期出售或回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初始确认就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但是,首先,很难彻底区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的时间点;其次,在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内容时,一般都确认为股票、债券、基金投资等金融资产,因此,如果从投资股票、债券或基金等金融资产持有时间点上的不同来区别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显然比较模糊,一定程度上导致表2中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持有单一的金融资产。

(二)利用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准不明确以操纵利润

CAS 22规定,公司可以以管理层持有目的和意图划分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划分标准模糊,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对当期会计利润的影响不同: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升值或减值记入损益类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影响当期期末的会计利润;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差额是记入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资本公积”,不直接影响当期期末的会计利润。当上市公司持有较高价值的金融资产时,如果归属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核算,就会导致公司利润的虚高;当归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时,这部分虚高的利润就会被隐藏。因此,利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不明确,公司可根据管理层意图调整金融资产的分类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为公司操纵利润留下了空间,导致表1中金融类上市公司利用行业优势、更倾向于进行两种金融资产组合的形式。

(三)公允价值计量发展不成熟

公允价值是金融资产估值的最好方法,国际会计准则长期以来一直将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作为估值金融资产的长远目标,但相比于国际社会,一方面,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低、市场信息不对称、难以直接利用活跃市场上的价格进行报价,因此,公允价值难以直接采用公允的市场价格来计量;另一方面,由于公允价值不能直接采用公允的市场价格计量,就需要采用估值技术确认公允价值,但是估价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不是太成熟,如果用“预计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进行公允价值的估值,受公司意图影响较大,主观性强。

三、改善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现状的建议

(一)明确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准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本公积”,公司可以调整金融资产的分类来操纵利润。因此,在会计准则中可以考虑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并为一项金融资产,具体会计处理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这样既能解决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定义模糊的问题,也能避免公司采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导致报表缺乏可比性的情况。

(二)持续提高公允价值估值技术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发展并不成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市场化程度低,市场信息不对称;二是我国公允价值引入时间晚,估值技术落后。因此,一方面我国需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活跃的经济市场,公允价值就直接利用公允的市场价格进行估值;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引导资产评估单位制定相应的资产评估规范,不断提升自身的估值水平、促进估价技术的发展。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一方面,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避免公司为了操纵利润利用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准不明确钻会计准则空子的行为。另一方面,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财务报表的真实有效,给予信息使用者可比性的财务信息;也有利于公司抵御经济危机带来的风险,减少外部风险带来的损失。

总之,为提高财务报表列报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一方面,财政部应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必须遵循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Z

篇7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3-0017-15

一、股票全流通冲击市场估值体系

股权分置改革使金融资产和产业资产的转换更为顺畅。托宾Q值是目前度量金融资产和产业资产均衡转换较好的方法。随着A股全流通进程的加速,不可避免对市场估值体系造成冲击。2007年以来,市场整体估值中轴不断下移,但随着全流通进程逐步进入尾声,估值的下压过程将趋近结束。分板块看,沪深300的全流通进程要快于中小板,考虑财政部和汇金持有的银行股基本不减持,沪深300全流通进程已经超过80%,但中小板目前仅为54%,创业板为37%,未来中小板和创业板估值下压过程仍将继续。

(一)两种资产:金融资产和产业资产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资产可分为产业资产和金融资产两大类。股权分置改革之前,金融资产和产业资产是相互隔离的,二者无法转换。但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大小非”的解禁,并全部转为可流通股本之后,金融资产和产业资产间可顺畅转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关于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一般均衡模型及传导机制的论述最具广泛性和完善性,其中于1969年提出的著名的“Q”比率(即托宾Q值)理论更是成为分析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化如何对投资产生影响的权威理论,而托宾Q值也因为其易于计算而被学者广泛运用于数理分析中。

(二)两类参与者: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

产业资产的参与者比较广泛,且无分割。但金融资产在股票全流通之前,参与者是分离的,分为非流通股股东及流通股股东;股票全流通后这种界限被打破,全部转换为流通股,金融资产的参与者将与产业资产的参与者一样,无明显的分割,且产业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参与者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可相互转换。

(三)两种估值体系:传统的估值体系及托宾Q估值体系

衡量股票市场均衡点的方法有许多,典型的如市盈率(PE)估值中枢、平均市盈率(PB)估值中枢等,托宾Q理论作为研究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经典理论,同样适合研究A股市场均衡点,且从A股市场独特的流通状况看,托宾Q理论更具实际意义。传统的估值方法如PE估值中枢、PB估值中枢等,在全流通之后对市场的参考意义在下降。对资本市场来说,利用传统估值方法,2010年很多投资者认为估值见底,2011年继续见底,2012年还是估值见底。市场的估值持续向下,且连续打破此前估值的低点,所以更多的投资者从纵向角度来考虑,即参照A股市场20多年的历史来比较。但全流通之后估值将与此前完全不同,股票的供给无限量放大,股票不再具有稀缺性,所以横向的估值比较将有更重要的参考意义。

托宾Q估值方法在目前市场上更有意义。因为股票全流通后,金融资产和产业资产可顺畅转换。托宾Q值是衡量金融资产和产业资产的一般均衡体系,有更为广泛的参考意义,且其临界值和阀值较为清晰,一旦托宾Q值大于1,意味着金融资产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此时可减持金融资产,增持产业资产;反之,托宾Q值小于1,则意味着金融资产存在低估,投资者持有金融资产是更优的选择,企业可回购股票或兼并重组。

(四)全流通之后估值回归

沪深300全流通进程已过大半,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目前全流通进程依然偏低。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后,非流通股的解禁加速。从流通市值占比看,沪深300在2007年的流通市值占比为15.75%,2012年10月已攀升到67.36%,如果进一步剔除汇金和财政部持有的银行股股份,沪深300全流通进程基本接近尾声。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全流通进程远没有沪深300那么快,中小板目前流通市值占比为54.2%,创业板仅为37.3%,未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全流通进程将对市场格局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估值角度看,全流通对A股的估值体系有较为明显的冲击,沪深300的托宾Q值从2007年底高点的4.43滑落到目前的1.21,距离托宾Q的理论均衡值仅一步之遥。但中小板和创业板流通市值占比不高,二者全流通程度依然偏低,中小板托宾Q值从2007年底的5.1下滑到目前的2.27,中小板和创业板目前估值依然偏高,未来托宾Q值依然存在继续下行的压力。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速以及中小板和创业板流通市值占比的提升,其估值未来必然会回归或下沉。

(五)业绩将成为支撑股价的核心

从美国等成熟市场看,由于交易者的多元化及市场的投资属性,其托宾Q值波动非常小,这决定了业绩将成为支撑股价的核心要素。美国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E)在2009年之后持续攀升,各市场指数同样不断创出新高。从我国看,一方面随着全流通的推进,A股估值中枢不断下移。另一方面,企业ROE未能持续提升,造成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估值正在逐步接近合理值。未来企业业绩将成为支撑股价的核心。

二、低托宾Q值意味着可能的并购浪潮

从理论上说,较低的托宾Q值意味着金融资产的价值低于企业重置成本,即金融资产被低估,这构成了兼并重组的温床。

(一)美国低托宾Q值下的并购浪潮

较低的托宾Q值意味着金融资产的价值低于企业重置成本,即企业此时新增投资是不理性的选择,但如果通过股权的运作来进行并购重组,对企业来说是理性的行为。反之,较高的托宾Q值则意味着金融资产是高估的,此时企业重置成本相对较低,企业在二级市场上减持后进行再投资是明智的选择。从美国1900年以来托宾Q值的变动可发现,其托宾Q值波动率和波动区间相对较小,100多年的波动区间仅在0.5到3.5之间。(而我国沪深300自2007年以来托宾Q值波动区间则在1~4.5之间,中小板块自2007年以来托宾Q值波动区间在1.5~5之间,整体波动区间更大,这与股权设置和投资者行为有较大关系)在较低的托宾Q值背景下,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出现了两次大的并购潮。1922年,美国的托宾Q值在0.5的低位,意味着金融资产是被低估,并购重组的成本低于重置成本。从实体经济角度来看,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行业上下游联动增强,纵向并购开始加速出现,发起收购的往往是大企业,目的是确保大企业在供给、生产和流通等方面能平衡发展,达到垄断整个产业的目的。在该次浪潮中,石油、金属、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得到很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托宾Q值低于1,这意味着重置资本品的价值要高于现存资本品的价值,企业通过并购来扩大生产规模更为划算,因此这一时期又出现了并购潮。这次并购浪潮出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的并购方式:杠杆收购。其主要特征是回归主业,也就是逆多元化经营,以兼并、分拆的方式,出售、关闭企业内的枝节行业,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公司的主营业务。这一时期,制造业进一步调整和整合,竞争力得到增强。同时,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跨国并购的浪潮。这一时期的跨国并购主要体现在日本企业对美国企业的收购上,且这一过程伴随着日元的不断升值。1989年,日本企业购买美国资产达到顶峰,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的价格成功购买了美国娱乐业巨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此举是索尼公司由制造业转向娱乐业的战略行动之一。此前,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了更重要的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

(二)国内可能的并购浪潮

我国目前托宾Q值接近于临界值1,很有可能出现并购潮。出现并购潮的表现有:一是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案例增多。2012年8月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案例逐渐增加(见表2)。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的股票,从理论上讲是股票价值被低估的表现。从2012年8月以来的上市公司回购案例看,宝钢、安凯汽车、江淮汽车等以自有资金陆续回购股票,这显示钢铁、汽车等行业的托宾Q值可能低于产业资本的心理阀值,表明这些行业的股票价值存在低估的可能。二是股权收购逐渐增多。近年来,随着股票市场的持续下行,金融资产价值同样有所下滑。随着金融资产接近甚至跌破临界值,企业家感受到一些企业价值明显被低估,在此种情形下,并购重组就成为必然。2006年之后特别是2011年由于金融资产大幅下滑,出现大量并购重组案例。从单季度看,2012年前三个季度并购案例数及并购金额均持续上升。随着部分行业的托宾Q值跌破临界值,并购重组将会更多,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并购潮。

从并购重组的行业分布看,2011年的并购潮中能源矿产及房地产业占比较高,2012年地产、化工等行业并购明显加速。特别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在2011年的持续攀升,能源矿产行业出现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活动。从2012年前三个季度的情况看,房地产、化工等行业的并购重组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房地产、钢铁、建材、交通设备等行业的并购重组规模将上升。因为一方面,从托宾Q值看,这些行业的估值均低于临界值1,这是行业并购重组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这些行业2009年后发展非常快,存在较严重的低效投资问题。

(三)并购浪潮意味着企业的分化加大及资源的再配置

近几年上证和深证指数的不断下跌只是对托宾Q值的均值回归做了证明。实际上,托宾Q值的下降伴随着企业资产的减少,沉重的债务负担限制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因而许多大企业的公司债券风险等级下降,甚至沦落为垃圾债券,从而使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大企业开始破产清算。企业的破产引发大规模并购,逢低套利机制开始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扩大规模,大规模并购那些濒临破产的公司。在此背景下,企业间的分化不断加大,一方面,很多公司资不抵债,勉强维持,甚至有些开始破产清算;另一方面,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寻找并购良机,趁机扩大市场份额,低价并购企业,获得规模和资产上的持续扩张。实证研究表明,并购破产目标公司的企业比并购非破产目标公司的企业能表现出更好的经营绩效,因而逢低套利的并购对企业有相当的吸引力。

目前,并购重组实际上是对此前无效投资的清理重组过程,一方面将资源配置给更有效率的企业,另一方面对产能的持续扩张是一个抑制。并购潮一旦出现,将是企业分化加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实力的企业借机扩大市场份额,而另一些经营较差的企业将被淘汰。这意味着企业效率的提升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这对市场是相对有利的。

三、行业的托宾Q估值分化较大

由于各行业全流通进程参差不齐,行业的托宾Q值分化较大。资本品行业中,钢铁、建材、交运设备行业托宾Q值低于临界值,有色金属、机械、信息设备、电子等行业托宾Q值高于临界值;消费品行业整体托宾Q值偏高,其中纺织服装、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餐饮旅游、食品饮料、轻工等行业托宾Q值高于临界值,房地产和家电业托宾Q值低于临界值;服务类行业中,除交通运输业外,其他行业如商贸、信息服务等托宾Q值均高于临界值。

(一)各行业全流通进程参差不齐

从全流通进程看,各行业分化较大。其中,家电、食品饮料、有色金属、房地产、采掘、黑色金属等行业全流通程度已达80%以上,而金融服务、机械设备、餐饮旅游、电子等行业流通市值占比相对偏低,流通市值占比在60%左右。但金融服务类行业相当一部分股份被汇金、财政部所持有,出于战略考虑,即使解禁后也不会减持。而随着全流通进程的推进,机械设备、餐饮旅游、交运设备、电子、信息设备及信息服务等行业的托宾Q值不可避免将继续均值回归。从行业托宾Q值的角度看,食品饮料业托宾Q值最高,达到4.477;有色金属、餐饮旅游、信息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托宾Q值在2以上;电子、纺织服装、信息服务、农林牧渔的托宾Q值均在1.5~2之间;而钢铁、房地产、交通运输、交运设备、家电、建材等托宾Q值在1以下,已呈现出均值回归的特性,这些行业估值安全边际较高。高托宾Q值的行业如食品饮料、有色金属、餐饮旅游、信息设备、医药生物等不可避免将出现托宾Q值的均值回归。

(二)资本品行业的托宾Q值内部分化大

从上游资本品行业看,在能源及材料行业中,有色金属行业托宾Q值远高于临界值l,化工行业、采掘行业托宾Q值接近于临界值1,钢铁行业托宾Q值低于临界值1;从中游资本品行业看,建材及交运设备行业托宾Q值低于1,信息设备、电子及机械行业托宾Q值高于1。与一级市场股权溢价的比较看,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交通运输、电子等行业均存在明显的折价,采掘、建材等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溢价。一般来说,溢价较高的行业成长性较高,折价成交的行业往往议价能力弱,行业成长性相对较差。从这方面看,采掘、建材等行业未来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三)消费品行业的托宾Q值整体偏高

消费品行业中家电业、房地产业的托宾Q值低于临界值,而纺织服装、医药生物业则明显高于临界值。房地产业较低的托宾Q值与行业总资产净值普遍估价偏高有一定的关系,而家电行业整体估值提升空间并不是非常大,纺织服装业托宾Q值依然较高,未来存在下行的风险。农林牧渔、轻工、食品饮料、餐饮旅游等行业目前的托宾Q值均高于临界值,由于这些行业普遍有较为稳定的业绩支撑,所以整体上托宾Q值跌破临界值的概率不大。从一级市场股权溢价的比较看,医药生物业溢价25%,食品饮料业溢价15%,而其他行业例如餐饮旅游、房地产、纺织服装、家电等均表现为折价交易。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业溢价交易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其资产持续增长的预期较高。

(四)服务类行业中的商贸、信息服务业托宾Q值高于临界值

除交通运输业外,服务类其他行业如商贸、信息服务等托宾Q值均高于临界值。信息服务业目前的托宾Q值为1.91,商贸业托宾Q值为1.12,交通运输业为0.97,低于临界值。此外,从一级市场交易折溢价看,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商贸等行业均呈现溢价交易的情形,体现了一级市场参与者对这些服务类行业的信心。

四、行业托宾Q值的国际对比:A股整体具有安全边际

行业托宾Q值是否具备估值安全边际,除参考理论临界值、一级市场折溢价率外,随着股票全流通的逐步推进,估值的国际比较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按照同样的测算方法,我们计算了标普500分行业托宾Q值,对比看,我国A股整体具有安全边际。在我国资本品行业中,煤炭、建材、化工等行业安全边际较高,A股有色金属行业托宾Q值偏高;消费品行业中,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行业的托宾Q值偏高,汽车业估值具有安全边际,旅游业基本趋于一致;科技类行业包括信息、电信等行业的中美估值整体较为接近,估值波动的方向并不明确。

(一)与标普500分行业托宾Q值对比,A股整体具有估值安全边际

托宾Q视角的行业估值是否具有安全边际,除参考临界值、一级市场股权折溢价率外,随着全流通的快速推进,估值的国际间比较愈发重要。按照相同的测算方法,我们计算了标普500分行业的托宾Q值。通过A股和标普500分行业托宾Q值的对比发现,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的估值安全边际目前并不明显,高于标普20年来的托宾Q均值;基础资源、旅游、电信、科技等行业与标普500托宾Q均值接近,但绝大多数行业例如建筑建材、工业、化工、公用事业、房地产、汽车、零售等托宾Q值安全边际较为明显。

(二)资本品行业托宾Q值对比,A股估值安全边际明显

在基础资源行业中,有色金属业托宾Q值偏高,煤炭业托宾Q值则低于标普1990年以来的平均值。标普500基础资源类行业的托宾Q值20多年来波动并不是非常大,波动区间在1~1.8之间。目前A股市场中,煤炭行业的托宾Q值为1.1,有色金属行业托宾Q值为2.16。建筑建材行业,A股目前的托宾Q值为0.88,标普1990年以来的均值为1.41,标普1990~2012年三季度建筑建材行业的托宾Q值波动区间在0.94~2.02之间,目前A股建材类和标普相比,处于托宾Q值的下沿,估值优势较为明显。化工类行业及公用事业类行业同样估值安全边际较高。标普1990年以来化工行业的托宾Q均值为1.92,公用事业为1.60,而A股目前化工行业托宾Q值为1.21,公用事业托宾Q值同样为1.21,目前均具有一定的估值安全边际。

(三)消费品行业中食品饮料、医药业托宾Q值偏高

篇8

一、金融工具的分类

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分类在会计处理实务中较为模糊。主要处理方式有:将其作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他应收款及其他流动资产等。理财产品在可变现性、流通性、风险性及支付手段等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货币资金,其到底应如何核算,有必要先就金融工具分类及其特点简要归纳说明。金融工具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五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其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主要特点系持有目的是为了近期出售、回购或赎回,一般具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除特定条件外(如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通常划分为此类。持有至到期投资主要为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可确定,且有明确意图及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主要特点为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无法将其划分为其他三类金融资产,则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

二、理财产品的几种模式

下文将根据各类金融工具的特点,就不同的收益及期限模式逐一进行分析探讨。(一)理财产品保本且收益固定保本且收益固定的理财产品不存在活跃的市场报价,因其到期日固定且回收金额可确定,符合贷款和应收款的特点,应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在其他应收款核算;如该理财产品存在活跃的市场报价且以短期持有获利为目的,其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特点,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如管理层有明确的持有至到期的意图和能力,应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根据到期日是否在一年以内,分别在其他流动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列报。(二)理财产品保本但收益浮动保本但收益浮动的理财产品,不应直接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及持有至到期投资。1.如果理财产品收益与市场利率、汇率、价格指数、信用指数等基础金融变量挂钩,那么这种理财产品收益部分为衍生工具,属于在债务合同中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金融工具,其保本部分符合贷款和应收款的定义,应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在其他应收款核算;浮动收益部分属于衍生工具,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务中往往为简化核算,该类理财产品一般可采用预期收益率作为公允价值的估值基础,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如果理财产品收益浮动,但与市场利率、汇率、价格指数、信用指数等基础金融变量不挂钩,那么该种理财产品公允价值无法通过活跃市场获取,可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预期收益率作为公允价值的估值基础,根据到期日是否在一年以内,分别在其他流动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列报。如该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及风险相对较低,也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近似公允价值)。(三)理财产品不保本且收益浮动对于不保本但收益浮动的理财产品,分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理财产品收益与市场利率、汇率、价格指数、信用指数等基础金融变量挂钩,则该理财产品属于在债务合同中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金融工具,应对产品进行拆分。其本金部分应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动收益部分属于衍生工具,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上述核算较为复杂,实务中可简化采用预期收益率作为公允价值的估值基础,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如果理财产品收益浮动但与市场利率、汇率、价格指数、信用指数等基础金融变量不挂钩,其核算与本文“二之2”情况类似,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历史成本(近似公允值)或预期收益率作为公允价值的估值基础。根据到期日是否在一年以内,分别在其他流动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列报。综上所述,企业应根据不同资金状态确定相应的理财产品投资决策,并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执行,财务部门根据不同的理财产品种类、持有期限和意图,对理财产品进行准确分类核算并列报。

作者:郭云华 单位: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篇9

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投资并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包括对债券和股票的投资。新准则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指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由于股权投资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仅指对债券的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1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应使用摊余成本法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但不限于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等,只要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也可以划分为这一类。对于贷款和应收款项也应使用摊余成本法对其进行核算。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可以看出,对于金融资产的核算,实际上采用的是一种混合计量的方法,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持有到期投资和贷款与应收款项。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问题

1.公允价值计量能否避免利润操纵

在新准则实施前,我国没有对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做出明确规定。企业按照成本法核算金融资产,由于成本法不能反映企业拥有投资的价值变动,企业可以选择适当时机报告盈利而不报告损失,为企业提供了操控利润的空间。那么按照新的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能否避免企业进行利润操纵呢?如果企业在对投资进行初始确认时,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公允价值的上升企业将报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当企业试图报告由于公允价值上升而带来的收益时,可以出售部分投资,将原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未实现损益转为实际损益。因此,通过对金融资产的划分选择,以及选择适当的时机出售投资,企业还是可以影响报告损益。

2.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得出的结果,应当反映估值日在公平交易中可能采用的交易价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不难看出,不同企业由于应用不同的估值技术,对同一金融资产估计得出的公允价值可能不一致。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估值技术以及适当的管理控制体系,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3.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

公允价值可以实时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动,而历史成本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只有在交易发生时才记录损益,因而公允价值能够给报表使用者提供更相关的决策信息。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建立在其可靠的基础上,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可以得到;而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估值技术不同可能导致公允价值不可靠,进而影响其相关性。第二,金融资产使用的是混合计量模式,对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并不按公允价值计量,如果要使公允价值真正发挥作用,企业还需要披露其他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至少报表使用者需要明白并不是所有资产的价值信息都是“相关的”。

三、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对商业银行投资组合的潜在影响

1.商业银行对投资的分类及其核算

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实现资产分散化,控制经营风险以及满足银行流动性的需要。新准则实施前,不用对投资分类,银行对投资的会计核算与投资决策的关联性不强。而新准则实施后,银行如何划分其为满足流动性需要而持有的投资呢?

对于银行持有的短期投资,如果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尽管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会带来未实现损益的波动,但是由于短期投资将在一年内出售,那么分期确认损益和到期一次性确认损益对报表的总体影响不会很大。对于银行持有的中长期投资,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还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对银行报表的影响是不同的。首先,对投资的划分应取决于银行持有投资的目的。上面讲到,银行持有投资主要是出于满足流动性的考虑,同时赚取一部分利息收入。银行为了满足流动性的需要,可能会将原本想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提前出售,这在新准则实施前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而新准则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提前出售给予了重分类的限制。新准则规定,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而且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处置或重分类的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能将任何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新准则也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况,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所引起。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为满足流动性需要而提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出售并不符合新准则规定的例外情况。

不论银行将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都是按照投资摊余成本(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说,摊余成本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动)乘以实际利率来确定的,在整个持有投资期间投资收益是不变的。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仅有在到期前将其出售的情况下,才确认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将两者的差异一次性计入损益表。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要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每一年都会带来所有者权益的波动。随着投资持有期间的延长以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波动性可能会增加。要想避免报告权益的波动性,银行应尽可能地将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而这样的划分又使银行面临着在到期前不能灵活处置投资的风险。为了保持流动性的需要,银行又不得不将部分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由此带来所有者权益波动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而这种波动是由于市场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商业银行无法控制。出于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不能“达标”的忧虑,银行可能会调整投资业务以避免未来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2.金融资产会计核算对商业银行投资组合的影响

为了减少报告权益波动性,银行经理们有可能将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或改变投资组合以减少对报告权益的影响。第二个选择可以通过减少全部资产中投资的比例,或减少那些对利率变动敏感的投资而达到,由于证券价值的敏感性随持有期限而增加,缩短投资组合的持有期限会减少可供出售债券价值变动带来的权益波动性。那么商业银行的这种投资行为的改变会有什么影响呢?缩短投资的到期日会减少银行的利息收入,或增加利率风险,减少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出售弹性可能会增加管理流动性和利率风险的成本,流动性的降低可能使银行不能满足增加的贷款需要,进而降低其信用。

篇10

公允价值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是一个比较基础,却又十分重要的概念。 通俗的说,他就是一项资产在市场上公认价值。账面价值是则是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跌价准备等而形成的价值。公允价值它的出现主要基于历史成本的缺陷,国际上普遍认为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尤其是在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全面应用体现了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核算与国际准则及发达国家的趋同,为我国金融业加强对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更好规避金融风险和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公允价值的使用有利于将金融工具从表外移入表内,对我国上市银行的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经济,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1. 金融工具与公允价值

金融工具

为了规范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加强对上市银行的金融和会计监管, 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财政部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关于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新准则,2007年1月1日正式在上市公司中使用。新准则详细规定了关于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特别是重点要求金融工具交易和运用的相关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的双重披露,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准则制定和实务操作指导的空白。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我们知道,要符合会计目标,会计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特征。这里所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是指可靠性与相关性。公允价值由于反映了现行市价或采用预期现值法估计的市价,因而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决策相关性,有助于投资者等利益相关人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靠性不足,体现在公允价值的可核性较弱,然而它却能基本满足其真实性和中立性的要求,体现在公允价值无论初始计量还是后续计量都是比较客观的反映市场价格的情况,且以市场参与者的假设为基础,独立于企业本身,为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提供了一个相对中立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公允价值计量基本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金融工具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最大的亮点,这标志着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是立足于我国现实会计环境和金融环境具体国情,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并没有完全照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和使用还是持谨慎的态度。

2. 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的影响

公允价值下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相同金融资产的公开交易价格更公允,或采用仅考虑公开市场参数的估值技术确定的结果更公允,应当采用更公允的交易价格或估值结果确定公允价值。当放弃或收到对价不符合公允价值的要求时,公允价值应当采用相同金融资产的公开交易价格或以估值技术确定的结果来确定公允价值。金融工具的后续确认采用了混合计量模式,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1)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2)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使该投资的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公允价值下金融工具的披露

对于公允价值套期,应当披露本期套期工具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被套期项目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同时企业应当按照每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披露下列公允价值信息:(1)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全部或部分直接参考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采用估值技术等。采用估值技术的,按照各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分别披露相关估值假设,包括利率或折现率、预计信用损失率、提前还款率等。(2)公允价值是否全部或部分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该估值技术有没有以相同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开交易价格和易于获得的市场数据作为估值假设。如果这种估值技术对估值假设具有重大敏感性的,必须披露这一事实及改变估值假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还须披露采用这种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的本期变动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数额。

3. 公允价值下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对政府而言,一方面,我国应该密切跟踪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后续动态,加强公允价值研究力度,公允价值计量受各种客观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的影响,在动态当中求得计量准确是很难的。在使用和计量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一些原则以及特别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应该考虑得更加周全,使计量模式更加科学、更加深入。对会计准则而言,应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调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金融危机并不是由公允价值导致的,恰恰相反,要通过这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准则在揭示、控制风险方而的功效。对金融机构而言,我国银行业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公允价值会计的问题。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另一方面,做好实施公允价值会计的准备工作,如加强执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禁止滥用资产负债表,防止为他人所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企业有能力去评估和衡量。对投资者而言,应该辩证的看待公允价值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股市大涨时,有利于企业利润上升,业绩增长;股市大跌时,可能会导致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投资者应该客观的分析银行财务报表中有关公允价值的信息,重新树立对市场的信心。

总之,在新企业会计准中,公允价值的本质仍是反映金融工具真实价值的最佳计量属性,具有长远发展性。不过我们要客观辩证的看待公允价值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调整和完善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姚莹.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J].企业家天地,2008,3:74-75.

篇11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对部分销售及回款较好的企业来说,在满足正常生产经营后仍存在大量流动资金结余。这些流动资金或短暂结余,或长期留存,如何为这些资金找到流动性及收益性兼具、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途径,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现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推出了各种理财产品,利率相对定期存款较高,有些有保本承诺,有些收益率固定或浮动,有些期限固定或不定期,能满足不同资金状态及风险偏好的需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基础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企业持有的现金、存放于金融机构的款项,以及代表在未来期间收取或支付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义务等。衍生工具是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涉及的,具有如下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其价值随着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动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由此可知,理财产品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范围。

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分类,会计处理实务中较为模糊。将其作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他应收款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处理的均有。首先理财产品在可变现性、流通性、风险性及支付手段等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货币资金,其到底应如何核算,我们有必要先就金融工具分类及其特点简要归纳说明。

金融工具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五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其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主要特点系持有目的是为了近期出售、回购或赎回,一般具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除特定条件外(如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通常划分为此类。持有至到期投资主要为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可确定,且有明确意图及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主要特点为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另外如无法将其划分为其他三类金融资产,则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我们将根据各类金融工具的特点,就不同的收益及期限模式逐一进行分析探讨。

一、理财产品保本且收益固定

根据理财协议,购买的是保本型且收益固定的理财产品。如果该理财产品不存在活跃的市场报价,因其到期日固定且回收金额可确定,符合贷款和应收款的特点,应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在其他应收款核算。如该理财产品存在活跃的市场报价且以短期持有获利为目的,其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特点,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如管理层有明确的持有至到期的意图和能力,应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根据到期日是否在一年以内,分别在其他流动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列报。

二、理财产品保本但收益浮动

因该种理财产品收益浮动,不应直接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分类,那到底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一,根据理财协议,如果理财产品收益与市场利率、汇率、价格指数、信用指数等基础金融变量挂钩。这种理财产品收益部分为衍生工具,属于在债务合同中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金融工具,其保本部分符合贷款和应收款的定义,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在其他应收款核算,浮动收益部分属于衍生工具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务中往往为简化核算,该类理财产品一般可采用预期收益率作为公允价值的估值基础,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第二,如果理财产品收益浮动但与市场利率、汇率、价格指数、信用指数等基础金融变量不挂钩,该种类理财产品公允价值无法通过活跃市场获取,可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预期收益率作为公允价值的估值基础,根据到期日是否在一年以内,分别在其他流动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列报。如该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及风险相对较低,也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近似公允价值)。

三、理财产品不保本且收益浮动

第一,根据理财协议,如果理财产品收益与市场利率、汇率、价格指数、信用指数等基础金融变量挂钩,同理该理财产品属于在债务合同中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金融工具。应对产品进行拆分,其本金部分应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动收益部分属于衍生工具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上述核算较为复杂,实务中可简化采用预期收益率作为公允价值的估值基础,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