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3 16:28: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篇1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回顾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对教育技术的五次不同的界定,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本质;然后,结合实际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设性措施。

关键词 :教育技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本质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2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5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启动基金项目“大学英语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和一般教学自我效能的研究”的部分成果(编号:2010QDJ04)。

收稿日期:2014—06—26

作者简介:王国良(1975— ),男,湖北襄阳人。湖北医药学院大学英语课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基于课堂和计算机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1]现代教育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但是,回顾十余年来的改革历程,现代教育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依然步履蹒跚。因此,本文力图正本清源,通过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在教育技术认识方面的误区和在运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障碍,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美国对“教育技术”界定的变迁

美国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执牛耳者,探析美国对“教育技术”界定的变迁有助于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教育技术”于1970年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首次提出,后来经历了1972年、1977年、1994年和2005年的四次修改:

(一)AECT在1970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特定目标来设计、实施与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以对人的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力、物力资源,以达到更有效地进行教学的目的。

(二)AECT在1972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

(三)AECT在1977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

(四)AECT在199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及实践。

(五)AECT在2005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

上述定义的变迁说明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逐步深化,也反映出教育技术发展的两种基本趋势:(一)教育技术研究的目标由强调“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目的”(1970年)转变为“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2005年),体现了现代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二)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教育技术的正确的、适当的利用,将那些违背基本教育原理和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论及实践排除在教育技术之外。

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演变及发展趋势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点: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是由教育硬件、软件、方法和理论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也是运用系统方法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以及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的过程。因此,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所包含的七个维度的知识和技能。[2]

第二,教师在将教育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居于非常关键的主导地位,[3]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对技术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引导、监控、评估以及及时采取补救性措施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任何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改革都不能抛弃“教”,而完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第三,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这个中心,不能为技术而技术,更不能违背基本的教育规律和教师道德规范,滥用或错用技术。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必须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

自从2003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式启动以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日益普及。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下,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正朝着自主化、个性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实证研究表明,计算机网络与课堂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优化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4]但是,在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因受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所限,对教育技术主观认识片面,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滥用和低值利用。

教师对教育技术认识的片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有些教师认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必然能够改进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度地依赖现代教育技术,在PPT课件的制作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却忽略了对教学内容和本质的探究,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二)有些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实际上,在情感、人生观等教育功能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绝不可能取代教师。

教师在实践中对技术的滥用以及低值利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英语课堂教学娱乐化和低智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过多的与英语学习毫不相干的英语影视,浪费了学校宝贵的设备资源和学生的时间。(二)有的教师在备课时几乎不对参考课件作任何修改,上课时也基本上是从头到尾不停地翻PPT,课堂气氛十分沉闷,缺乏语言学习中所需要的人与人之间起码的情感交流。

大学英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不足成为制约教育技术和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瓶颈。大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仍然缺乏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缺乏教学设计,交互性和趣味性不强,缺乏熟练使用先进教学管理平台的能力。[5]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方面接受的在职培训相当有限,状况非常令人担忧。[6]

四、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深入地研究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摒弃对于教育技术的消极的、错误的态度和看法,系统地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地设计和开发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较为理想的学习环境。

其次,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而绝对不是为教师减负,教师的作用比以往更加重要。[7]所以,必须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从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入手,帮助学生制订合适的学习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必要的监控,并提供及时的反馈,指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同时,应经常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最后,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以及各高校应该不断地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投入和技术支持,通过定期进行校本培训、外派学习等形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逐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静.三重视角下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之内涵与特征[J].远程教育杂志,2014(1).

[3]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

[4]李晓玲,杨苗,陈荣歆.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对大学英语各项技能的作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

篇2

中图分类号:G7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1.006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HU Jinpin

(Xichang College, Xichang, Sichuan 6150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 about the teachers misunderstood minority area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ncepts, for teachers in minority areas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appl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promote natio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inority areas; application

1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1970年美国AECT给国会递交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教育技术”这个词。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教育技术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其中94定义一直被人们熟悉和研究。AECT94定义为“教学技术是把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融于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领域”。①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一直围绕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涉及了关于学习过程与资源的研究,各研究领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围绕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在使用技术和研究技术的过程中,人们对技术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人们更加关注技术应用的绩效以及伦理道德。AECT在2005年提出了教育技术的新定义:“教育技术是研究如何利用适当的技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创造、使用和管理,从而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学科和伦理实践”。新的定义强调了资源使用的适当性,强调了教育技术不应该是一小部分人的教育技术,也不应该是研究所或专家的教育技术,应该是一种公众的教育技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教育技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要能在实践中真正地“利于学习,改善绩效”。②

2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误区

由于受特殊的地域以及其历史发展等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特别较偏远的地区发展比较缓慢。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的应用在逐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知识量的剧增,数字化的差距也在逐步增大,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除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与能力外,还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但是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存在很多的误区。他们把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简单等同于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1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解决传统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中小学教育的数学教学中,存在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仅仅借助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模式是不够的。当有了多媒体技术以后,热衷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教学问题的老师就希望能够把那些不容易理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使学生理解,并认为学生不能理解的或者复杂的问题,只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就一定能够解决。

2.2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用计算机来演示的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就是用计算机演示来进行教学。一些老师纯粹地认为只要在上课的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机演示来进行教学就是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或把不相关的视频、图像、动画、声音、音乐加入在教学课件中,就算是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教学。

2.3 现代教育技术不应使用在教学中

有些教师完全否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把声音、视频、动画、图片引入课程中,这些多媒体素材不仅没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反而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五花八门的多媒体素材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吸收知识,同时让老师更难掌控课堂的教学秩序及把握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点。

3 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不应被简单地理解成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系统科学及信息技术等领域。正确地理解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在传达及使用信息技术中给学生传播正确的观念,引领教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有利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仅仅只是工具。现代教育技术中技术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技术包含了传统的媒体技术,也包含计算机技术,在现有的观念中偏向于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功能之外,由于其独有的多媒体技术,使其在展现教学内容过程中更受老师与学生的偏爱,但是多媒体技术仅仅是将我们的教学内容以视频、图像、动画、文字的方式呈现,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形象以及能够展现一些无法通过文字让学生理解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个知识点。但作为工具,它并不能解决所有传统教育中无法解决的教学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计算机演示教学不等于现代教育技术,它只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应注重理论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用技术的指导意义,注重教师在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方面知识的提高。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教育学的相关原理,知道传播原理及传播方式,通过理论指导教师,更好地发挥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2)理性看待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新的技术产生并应用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夸大新技术的作用,也不能因为新技术存在某些缺点而将其完全否决,更不能固步自封地只使用传统的技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它的优点,使新的技术为教育和社会作贡献。

4 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应用

4.1 加强理论对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必须认识到理论对技术的指导作用,理论与技术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因此民族地区的教师更应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定期将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相关的理论传递给教师。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都是一线教师,除了通过定期的传统培训方式外,更便捷的方式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培训。可以通过专门负责的教师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源,将这些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传递给需要学习的教师,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考核即可。

4.2 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

技术的应用是民族地区教师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除了教师应用技术能力本身比较弱之外,还与民族地区的硬件配置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应用技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一些短期的培训来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保证教师能够进行简单的课件制作、素材处理等。此外,还应结合教师所教授的不同学科,利用适合不同学科的软件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观摩让教师学会将课件、网络资源熟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检索、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民族地区的教师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4.3 重塑民族地区教师对技术的认识

应使民族地区的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事业。教师应正确认识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重视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认清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要使教师认识到恰当使用技术才能推进教育的发展,通过学校组织相关的学习、同事之间的相互观摩,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应用技术并进行正确的指导,改变教师对技术的片面认识。加强民族地区教师与发达地区教师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自己应用技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正确认识和合理应用,促进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使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课题(以教师教育技术素养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探究,项目编号:12SB141)

篇3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技术这一名称从出现开始,人们便开始探讨它的定义。诸多文献中引用较多的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定义教育技术为:“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类”;被我国学术界所广泛接受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04新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应该包含教育理念和技术,是教学硬件、软件和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共同组成的系统。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从教学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整合自己的教育观念、能力素质、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优化教学结构、教育效果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应该认识到,教育技术不只是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革;同时,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观念,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在大力地促进创新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各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都必然会考虑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投资,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变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越来越先进,使用越来越广泛,为教育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正有效地推进着素质教育进程。

1 现代教育技术对素质教育的支持作用

学校教学往往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支配下进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才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和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有效工具。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双主”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情景的创设、学习环境的设计、合作学习的构建都完全与人的认知特性相适应。两种教学理论与模式的教学过程有助于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新的内容不断出现,这就激励着人们要不断地学习进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完善自我,丰富和提高自己,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教育在理念、模式,对象、主体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教学建立在简单教具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上,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教育则是以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依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学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黑板讲台,出现了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维展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可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素质教育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还为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信息提供了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2 合理完善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为现代教育提供技术保障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硬件资源为条件,也离不开软件资源的支持。但在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设备齐全且装备精良,然而却常常忽略教学软件、师资培训等软投资方面的建设。如今一些学校购置诸多的多媒体设备却没有适当的软件教材可用,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脱节。更有许多教师不了解操作硬件设施的技能和相应的软件教材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技术。事实上,硬件设备如果没有人的恰当运用就只能形同虚设。因此能够灵活、恰当地将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设备运用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在软环境方面的投资其实更为重要。学校在购置设备之前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以防在设备购置后出现不能使的闲置,在硬件投人时,更应注意软件建设,加大各种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开发、利用、网页的制作,网上教学资源的维护与更新。

所以,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纠正重硬件不重软件,尤其不重视人的培训的偏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投资中软件、硬件和师资培训的比例关系,是保障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而且是需要从教育技术的理论深层进行探讨的重要学术问题。

3 加强师资培训,更新观念,提升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

教师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只有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让教师从本质上理解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才能使更多的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学校在为教师提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物质条件的同时,也需要为教师能够合理、正确、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促进教师自觉运用,并进一步推广。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主动更新观念,跳出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更多地去考虑辅助“学”而不是辅助“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习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优势。

教师的技术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推动和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重要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操作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现代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帮助教师尽快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充分发挥现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教室等资源优势,让现代化的设备充分运转起来。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其成为一种面向全社会的教育。但是,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之相匹配的软硬件条件却跟不上职业院校的发展速度。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职业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创造无限的价值。它不但促进了教育模式、教学形式和教学环境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管理的更新,对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1]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界定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西尔斯(Barbara Seels)与里奇(Rita Richey)合著的《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此书提出了AECT1994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根据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研究范围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设计思想,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在日常教学中,投影仪、耳麦、音箱、打印机、计算机、摄像机、录像机、微格教室的使用都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

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的评估制度建设,与国家接轨,探索具有本土化的职业教育模式。但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学环境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比如说,黑板、粉笔依然是主要的书写工具,教案依然是经过教师精心的挑选和压缩后提炼出来的文字材料,感性知识变得抽象,理性知识晦涩难懂,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实训课程是职业院校的核心部分,在学校硬件条件低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真正的环境中参与实习和实训呢?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如果学校不能提供给学生一个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那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如何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完成工作任务?

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之所以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发展的位置,是因为职业教育是发展经济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来,是对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一种促进,凝聚职业教育发展的正能量。

(一)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

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是“双主”教学模式,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为主,是一种说教式教学,学生扮演一种被动接受的角色。而现代教育技术则把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探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推广,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内容结构开发出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资源。如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模式、网络交互式模式、多媒体自主化模式、虚拟现实教学模式、远程教育模式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二)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汇聚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资料,以其保存时间长、涵盖面广、容量大为优势,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通过网络技术或其他通讯手段广泛传播,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4]对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利用,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仿真软件系统来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较为宽松和舒适的教学环境,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努力用创造教育的思想把握现代媒体在职业教学中的应用[7]。利用电子教材,可以时时记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到之前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可以进行前后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修改。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适时的指导和督促。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的仿真性,通过特殊的设备,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模拟训练。采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CAI、情景教学等,能大大提高现行教材的教学效果。[5]

(四)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实训基地的建设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仪器的外观、内部结构,既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用大量抽象的语言来描述仪器所消耗的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同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还能规避风险,提高安全性。有些实训过程是高成本、高风险、高消耗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初次接受不能顺利完成,因此,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仿真系统,既可以规避风险,又可以降低成本,还能让学生更直观地发现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瑕疵,以备在真实的环境中减少损失。(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阳,孙雪冬.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J].科技信息,2007(33).

[2]李芒,金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

[3]赵悦品,杜文丽.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08.

篇5

一、关于一系列教育技术定义的比较

我认为AECT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和美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史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必要说明。见右图(何克抗,教育技术学,p36):

1.1963年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AECT的前身)与AECT94定义的比较

(1)从名称上来看,1963年的定义是“视听传播”而1994年的年的定义是“教学技术”。当时之所以定义为 “视听传播”而没有定义为“教学技术”主要因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视听教学盛行(如幻灯、电视、电影等),认为这个定义可以更好地说明问题。但需要指出的是,1963年的视听传播定义在于“为教育技术领域提供一个工作性定义,作为领域未来发展的框架并引导教学的改进(Ely,1963)”,“在原先视听教学领域的已有的基础上界定出一个较广的教育技术领域”。

实际上,该报告采用了视听传播和教育技术两个名词并用的做法。该委员会在1963年发表的一份专题报告中指出:“视听传播这一名称是为了方便起见而采用的,如果今后有比这更合适的名称的话,肯定会取而代之。”(何克抗,教育技术学,P47)

(2)从学科定位来看,1963年的定义中视听传播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它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研究范畴及对象。而1994定义中教学技术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畴和对象。

(3)从研究对象上来看,视听传播的研究对象是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这些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包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图像信息和非表征信息。而在1994年的定义中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比1963年的研究对象的范围要广,除了包括和学习相关的信息资源外,还把学习过程本身作为研究对象。

(4)从研究范畴上来看,1963年的定义中只研究了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而没有考虑到设计和使用的有关学习过程的信息是否合理、恰当,因此少了评价这一环节。在1994定义中就对评价这一环节做了明确的说明。如果没有评价,设计的课件的质量就不能进一步提高或改善,永无止境的重复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达不到教学目标。

2.1970年美国教学技术委员会的定义与AECT94定义的比较

需要说明的是教学技术委员会在向美国总统和国会提交的报告中,对教学技术按两种方式加以定义,由于第一种定义较为通俗易懂,在这里不再做比较。只将第二种定义与1994年的定义做比较。

(1)从名称上来看,1970年的定义改为“教学技术”与1994年的定义一致,从70年代以后就一直沿用至今。

(2)从定位上来看,1970年的定义中虽没有明显规定教学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但实际上同样把教学技术定位在了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上。教育学包括方法论、过程论、课程论等重要的理论,而教学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教学方法论。它认为教学设计仅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和1994年的定义的差别是相当明显的。这个定义也受时代的局限性,并没有独立于教学理论外的其他理论来支持教学技术,也就是说教学技术当时并没有自己的理论根基,它是建立在教育学这个大的根基之上的。

(3)从研究对象上来看,1970年的定义是对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较之1960年的定义可以看出它不仅把学习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而且把教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这是教学思想的一次提高,与1994年的定义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但是与1994年的定义比较,1970年定义的研究对象缺少了学习资源,只是说它以学习与传播的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费人力资源,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定义只是把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应用到了教学和学习中,并没有如1994年的定义那样把它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

(4)从研究范畴上来看,1970年涉及了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范畴。较1963年的定义,此定义有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把评价作为一个独立范畴进行研究,这就在教育技术的体系结构上较为完整。因为评价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反馈阶段,只有有了反馈,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实现相应的教学目的,这三个范畴与1994年的定义五个范畴中的三个范畴吻合。

3.1972年美国教育传播技术协会的定义与AECT94定义的比较

“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与1970年6月25日通过大会表决,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71年5月25日,AECT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级学术组织,在伊利的组织下,AECT100多位专家经1年时间讨论,于1972年10月发表了《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表述》给出了教育技术的定义。

(1)从名称上来看,1972年定义首次提出了“教育技术”这个名词,从英文名称上看更为明显,由“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改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在以后的定义中也出现过变化,如1994年的定义改为:“Instructional Technology”,2004年定义改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数次的改变,在教育技术领域对此的翻译没有过分的限制和要求,采用教育技术也行,采用教学技术也行。因为在AECT当年的有关1994年定义的说明文中就曾指出,可以把教学技术视同教育技术,(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和思考)所以在此不做过多讨论。

(2)从定位上来看,1972年的定义把教育技术定义为一个实践领域。与1994年的定义比较,1972年定义只是1994年的定义的一个分支。因为1994年的定义把教育技术定位成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而1972年的定义仅把教育技术定义为一个实践领域,因此说1972年的定义是1994年的定义的一个分支,定位过于狭窄。

(3)从研究对象上来看,1972年的定义把所有的学习资源定义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如何鉴别学习资源,开发学习资源,以及如何管理这些资源,也就是说它的研究对象是媒体,如幻灯、投影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与1994年的定义比较,少了对学习过程的这一对象的研究,即对理论方法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1972年把1963年对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研究改为媒体的研究。可以说1994年的定义是1963年和1972年定义的整合,这也恰恰说明了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随时代的改变在逐渐完善。

(4)从研究范畴上来看,1972年定义涉及了鉴别、开发、组织、利用、管理五个范畴,这些范畴涉及了1994年的定义中的四个范畴,但还是缺少了评价这一重要范畴。

4.1977年美国教育传播技术协会定义与AECT1994年的定义比较

(1)从名称上来看,1977年的定义依然沿用“Educational Technology”这一概念。

(2)从定位上来看,1977年的定义与其他定义较为明显的区别是它把教育技术定位在了过程论上,强调了教育技术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更为偏重实践,这是这个定义的一个亮点。1994年的定义将其定位于一门学科。

(3)从研究对象上来看,1977年的定义研究人类学习所涉及的问题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这个定义从研究研究上来说既没有研究学习过程,又没有研究学习资源,而是研究在解决问题中涉及的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严格地讲,它也涉及资源,如设备、人员等,只是没有像1994年的定义那样概括说明。

(4)从研究范畴上来看,1977年定义包括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与1994年的定义的五个范畴基本上吻合。

5.2004年美国教育传播技术协会与AECT1994年的定义比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有的文献中叫做2004定义(如彭绍东的《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之》),而有的文献中则使用2005年的定义(如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和思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2004年7月23日,在“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著名教育技术专家巴巴拉,在题为“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及在线课程的设计”的报告中,首次介绍了AECT的“定义与术语委员会”关于教育技术领域研究中的新界定,其正式在2005年。因此,会出现前面提到的那种现象。

2004年的定义出现后引起了教育技术领域的争论,讨论2004年的定义的利与弊,如何克抗在《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和思考》就讨论了2004年的定义与1994年的定义比较是前进还是后退了,分析起来很令人信服,在此我就不再展开论述。

二、教育技术领域相关定义的比较

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其他定义与教育技术做比较就能清楚教育技术的具体定位是什么,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对于教育技术的概念在前一部分已做了介绍,只对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做介绍。

1.信息技术定义的理解

在CNKI上搜信息技术的定义,按其来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工具书中的解释;一种是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以下列举了我比较认同的几个定义。

(1)信息技术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第一种:信息技术指所有与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设计制造、信息的设计、处理、传输、变换、存取有关的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社会生活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二种: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与信息相关的技术。它包括产生、检测、主换、存储、传递、处理、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和利用等技术。信息技术比较典型的代表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从两种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工具书的定义主要从信息和技术两个方面,就是利用信息科学原理和传播信息相关的技术,分别介绍技术都有哪些。

(2)信息技术在文献中的解释(共有40种)

第一类:偏向技术的。如信息技术是指以通信、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和光电技术等为基础处理各类信息的现代高技术的总称。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

第二类:将原理和技术并行的。如信息技术一般是指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并对其加工处理,以及提供利用等有关的各种技术,它是人类扩展和延伸自身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

2.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归根到底是对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有姓“教”和姓“技”之争,所以现代教育技术也就有姓“教”和姓“技”之分:

第一类:姓“技”的定义。如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把计算机用于教育的技术,即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的缩写)。

第二类:姓“教”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类:直接归之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如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建立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上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服务性是它的职能,教育性是它的生命。

3.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

它的定义当然和信息技术离不开。

所谓信息技术教育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和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信息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优化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通过以上对三个定义的分类整理,我们得出结论:信息技术不同于教育技术,根据何克抗教授所提的教育技术是指技术化的教育。而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只有将其应用于教育,才是信息技术教育,这时它才能和技术化的教育画等号。现代教育技术使信息技术的界定范围缩小了,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它们的关系图如下: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8-17.

[3]卓发友.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J].电话教育研究,2002,(5):9-11.

[4]梅家驹.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J].中国电化教育,2000,(1).

[5]刘德亮.桑新民教授谈中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J],2002,(5):5-8.

篇6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学员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实现了学员线上、线下学习的有机整合。学员的学习形式将更加宽松自由,而且不会受到时间、地点限制,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学习短板自行选择学习内容,从而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选择性,对于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学习效率也会获得提高。

(二)课程内容新颖,形式灵活

采用慕课形式进行课程设计,能够增加课程灵活度,尤其是在慕课制作过程中,一般时长需要掌握在十分钟内,这就促使教员在内容制作上“优中选精”,在十分钟内展示更多的知识精华,从而对教员的课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一课程设计模式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员以课堂为核心的教学流程,学员能够利用更多碎片化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

(三)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但能够在线学习课程,而且还为学员和教员提供了在线讨论、互动、答疑等功能,有效缩短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学员之间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展开讨论,或者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等结成网络互动小组,实现课程内容在课下的有机扩展,提高课程内容衔接性,以此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人才

有关调研显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中,发散了学习者的思维、改变了学习氛围,加深了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多数教员意识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应用方面还缺少重视度,还有的教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就把这些原因归结为自身技能的缺乏和不懂相关的理论,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学生们也认为学习效果不好。

(二)学习质量和完成率问题

由于学员选择在线课程的目标、能力基础、学习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学员对于课程的期望值也有一定差异。如果仅以学员的主观判断作为评价依据,那么就会造成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在线课程学习质量和完成率的评价已经成为后续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在线课程的质量和实施效率的提高。

四、应用于教学中需注意的几点

(一)及时更新现代教育理念

篇7

在职业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特长,并根据职业教育特点进行应用,使职业教育更好的跟市场进行对接,艺术职业教育有着特殊性,通过运用教育技术可以使艺术教育走得更远,可以使艺术职业教育更高效。

一、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智能形态)两大类。有形技术是指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一直到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等各种现代教育教学媒体。无形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技巧、方法和理论等。

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人们更倾向于用系统方法来定义教育技术。不同阶段的教育技术中强调的技术着重点不同。教育技术概念的发展也体现着人类思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即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综合性学科,它根据教与学的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借助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学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

如教育技术的概念;教育技术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2)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史;各国教育技术的比较研究

(3)媒体理论与应用研究

包括媒体的分类、媒体的性质、媒体的教学功能以及各种媒体的教学应用等研究

(4)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包括以“学”为主的设计和以“教”为主的设计;教学系统开发的内容、方法、步骤等

(5)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新发展

包括网络教育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技术、虚拟现实教育应用技术等

(6)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管理、测量与评价

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就是实践领域常由程序化的模式和相关的理论来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和促进改革作用。教育技术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法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了课堂教学领域、远程教学领域、企业员工培训领域等三个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

二、艺术职业教育中的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研究对象是过程和资源,基本的工作范畴是技术设计、技术开发(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整合技术)、技术利用、技术管理和技术评价。而艺术职业教育因其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方法的特殊性,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开展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将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艺术职业教育根据文化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专业特点设计教育资源,包括师资、装备、场地等,艺术职业学校对教育过程的设计主要是培养目标的设计、教学计划的设计、课程设置设计等等,同时,还包括技能目标与技能训练设计。

职业教育对教育资源和过程的利用就是使用资源和过程以促进学生学习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视听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对教育资源的管理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通过网络共享教育资源,对过程管理可以运用数字监控,网络监控进行管理。

三、艺术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环节需完善的地方

艺术教育有着它的特殊性,舞蹈、音乐、美术教育对教学的要求各有不同,教学地点相对于普通教育也有其特殊性,舞蹈教学除了功房外还要提供舞蹈欣赏的场所,音乐教学需要声乐房,器乐房,也需要音乐欣赏,艺术教育的欣赏课很重要,艺术教育需要“模仿”,见识的多了,才会有自己内在的东西,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已是大势所趋,已不再是“点缀”了,而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

1.师资方面

在一些有传统、有积累的艺术学校里,一些老教师,他们有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但他们对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不够了解,包括对电脑知识方面的运用。还有一些教设计的老师也往往是以一本教材为主,对网络里的一些同类教学没有进行比较、借鉴。而且一些相关的教师师资培训还不够,或有些师资培训有些形式化。

2.学生方面

艺术职业教育面临着生源难题,有艺术条件的学生到艺术职业学校就读的比例越来越少,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差距。在一些专业性强的学校里,因校园内艺术氛围好,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较好。但在一些综合性院校里,特别是一些艺术专业刚开设不久的学校里,校园艺术氛围不够浓,学生的学习氛围就总体偏弱。

3.配套设施方面

教室设施的多媒体化是一个大的趋势,但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大的教室,一些专业教室配置多媒体的可行性还不大。舞蹈功房、器乐房安装多媒体设施可行性不高。场地对多媒体的有着制约,普及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使用还存在矛盾的方面。

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而是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艺术职业教育教师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专业教学服务,更新教学观念,打开艺术职业教育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篇8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造就了现代教育技术腾飞的时代,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身临其境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课堂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表象的形成与内化,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1现代教育技术简述

1.1定义: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在2004年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由定义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现代的信息技术,比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1.2特点

1.2.1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符合加涅(R.M.Gagne)的认知学习理论,即人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阶梯式发展过程: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1.2.2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提供充实、生动的教学内容:现代教育技术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为学生创造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以多媒体为传播载体,我们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促进孩子表象内化。

2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促进小学生表象的形成和内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生动形象的感知材料,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形成表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形成数学表象;能促进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动进行思维,在思考中促进表象内化。

2.1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在丰富情境中形成数学表象

知识的学习,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来接受和理解知识,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认知结构。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数学表象的形成。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在网络环境下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就能很好达到这个目的。(1)首先屏幕上显示大小不同的长正方体物体(文具盒、药品盒等),问学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然后点击鼠标,每个图形变成大小不同的长方体,从而建立长方体的表象。(2)电脑演示画长方体的过程,然后学生尝试画图,通过手眼脑各种感官的参与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3)电脑动态展示长方体各部分,面、顶点、棱,使抽像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通过观察比较深入认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以上实例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让静态抽象的概念,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的融入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效地构建了长方体的知识表象。

2.2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在互动中形成数学表象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归纳、验证,有效形成数学表象,作出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环节的呈现,加强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互动中形成数学表象。比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来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可运用课件展示各种三角形的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

2.3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在思考中将表象内化为知识

目前的认知心理学显示,表象不仅能够储存,且能对储存的表象痕迹实施加工重组,构成新的表象,从而形成知识。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教学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在思维中完成表象的积累和内化。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一位数除法(36÷2)时,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3捆(3个10)平均分2份,每份是1捆(1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6根合并成16根,再平均分2份,每份是8根(8个1),个位商8。通过观察体会剩下一捆要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在观察中进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有效促进学生将积累的表象内化为知识。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电脑、录像、投影、幻灯等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生的表象积累和表象形成,并将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这样,就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一、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智能形态)两大类。有形技术是指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一直到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等各种现代教育教学媒体。无形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技巧、方法和理论等。

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人们更倾向于用系统方法来定义教育技术。不同阶段的教育技术中强调的技术着重点不同。教育技术概念的发展也体现着人类思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即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综合性学科,它根据教与学的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借助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学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研究:如教育技术的概念;教育技术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2)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史;各国教育技术的比较研究。

(3)媒体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包括媒体的分类、媒体的性质、媒体的教学功能以及各种媒体的教学应用等研究。

(4)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以“学”为主的设计和以“教”为主的设计;教学系统开发的内容、方法、步骤等。

(5)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新发展:包括网络教育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技术、虚拟现实教育应用技术等。

(6)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管理、测量与评价。

(7)教育系统最优化,教学环境的设计。

(8)远距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包括远程教育的模式与理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就是实践领域常由程序化的模式和相关的理论来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和促进改革作用。教育技术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法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了课堂教学领域、远程教学领域、企业员工培训领域等三个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

二、艺术设计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环节需完善的地方

一支笔、一张纸、几张范作加教案,这是我们最熟悉、最习惯的艺术设计教学方式。然而,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已是大势所趋,已不再是“点缀”了,而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

1.师资方面

在一些有传统、有积累的艺术高校里,一些老教师,他们有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但他们对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不够了解,包括对电脑知识方面的运用。还有一些教设计的老师也往往是以一本教材为主,对网络里的一些同类教学没有进行比较、借鉴。而且一些相关的教师师资培训还不够,或有些师资培训有些形式化。

2.学生方面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扩招以来,还有近些年出现的高考艺术热。这都为我们的艺术设计院校输送了大批学生。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差距。学生的班级人数也由以前的10—15人发展到现在的30人左右。在一些专业性强的学校里,因校园内艺术氛围好,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较好。但在一些综合性院校里,特别是一些艺术专业刚开设不久的学校里,校园艺术氛围不够浓,学生的学习氛围就总体偏弱。

3.配套设施方面

教室设施的多媒体化是一个大的趋势,但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大的教室,一些专业教室配置多媒体的可行性还不大。而艺术设计教学课堂中一开始会使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后面的课堂阶段会叫学生画草图、出方案等。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使用还存在矛盾的方面。

三、良性配合,充分运用

1.由于任何好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落脚点都在教师身上,所以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并进行信息传播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优化组合理论、教学软件的设计、编制、使用、选择和评价等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认识和能力,以促进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偏重传授向课堂师生互动发展,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还要把自己的教学通过网络与一些相关内容,让学生有学习的可选性、可比性。

2.学生的素质组合是多样性的,特别是在一些生源综合素质相对薄弱的院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可以超越时空和宏观、微观的限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把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形象具体地表达教学内容,反映事物的固有属性,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思维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由于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获得了多渠道学习的机会与学习的自由性,即补偿性、适应性的学习。此外,校方的积极领导也不可忽视。既要看到学生角色转变的外在可能性,又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关键作用。

篇10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有机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数学,将信息资源、技术以及方法和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内容以及技术进行整合。由于高等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对逻辑性和严密性的要求很高,因此数学教师在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时,必须要使学生能有效认知数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一般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有三个特点:一是生动灵活性;二是直观仿真性;三是画面可塑性。下面就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优化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技术为高等数学教学提高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在高等数学中,微积分是其核心部分,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微积分知识时,需要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微积分学,并对其采用微元分析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无法充分展现量的变化过程,而现代教育技术却能弥补这一不足。如在定义定积分时,必须要先对曲边梯形的面积进行计算,任意分割曲边梯形,并随意在每个小区间上选取一点,小窄曲边梯形的面积用小窄矩形面积近似代替,求取出所有小窄曲边梯形面积的代数和,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也就可以快速指导,并求其极限,从而得到曲边梯形面积的精确值。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将其进行动画演示,能够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求零为整,将较为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高等数学研究的对象一般是函数,函数作为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分界线,其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极限的方法,因此学生要想提高高等数学水平,必须要对极限的相关理论有充分的认识。数学教师在对极限理论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仿真演示,使学生能够理解极限理论的思想。另外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数列的具体表达式展现给学生,并对学生演示无限增大时,其是否无限接近某个数值,数学教师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讲解,将极限的定义进行整理归纳,使教学内容具体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篇1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实践教学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1.1 高职实践教学的定义

虽然近年来关于对高职实践教学研究的学者很多,也有大量的文献著作,但是对“实践教学” 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对应的,但是“实践教学”出自于何时,已经查无根据。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和高职教育始终是密切相关的。当前的社会竞争激烈,摆在各个高等院校眼前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就业。高职院校如何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打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视实践教学,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1.2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目前正在使用的教育技术,不能误认为是最新问世的技术手段,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术相比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只要能够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不管是利用传统的手段,还是现代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都称作现代教育技术。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将系统的观点引入教育技术中,指出教育技术是对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二是它注重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于教育领域。于是,在教育技术定义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者把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表述如下: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 我国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它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推动了高等教学大众化的发展;对完善高职教育体系结构贡献了力量,对高职院校的推广和转变大众对高职的看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身上背负着相当沉的担子就是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在我国的各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职教育取得的成就是看得见的,在欣喜的同时我们同样看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关键的实践教学这一环节来看,虽然发展的势头良好,在教学投入中也下大了力气,形成了一些符合院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模式的实行都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很好的实现,目前还不能实现,这样实践教学的问题依旧存在,具体如下:

2.1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任何时候,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经费的问题,高职院校要突破发展瓶颈,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解决经费的投入。在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上,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投入机制,国家和省市的职责不明确,直接导致多数高职院校生均经费不足。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靠学费收入、贷款和引进社会资金,加之我国高校收费普遍偏低,这种状况导致了许多高职院校只能靠扩大学生规模来增加收入,不仅没有改变学校财政的状况,还使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标准。

2.2 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是由来已久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是重复简单的操作,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首要位置。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应该是:“不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的是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实用性。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技术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如果不重视实践教学,甚至把高职教育当作普通高等教育对待,它的特色就无法体现出来,时间久了,就会导致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技能,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环境,无法满足社会对技能性人才的需求,也偏离了高职办学的初衷。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都得到了肯定,但对实践教学依旧理解的不到位,存在偏差。一些高职院校认为:实践教学单纯的培养学生的技能,对学生的认知、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忽略不计,使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3 实践教学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时间不长,很多是由原来的中专合并组建而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本身就很低,许多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形成了习惯和定势。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其次在选取教学资源时要合理;再次,还要协调相关教学资源管理部门安排使用,所以就出现了为了避免一系列的麻烦教师不选择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但是也不排除部分教师使用,虽然变换了教学手段,从根源上讲,更多的是为了节省时间,省了手写教案的力气。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效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育领域中,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多采用的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有关调研显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中,发散了学习者的思维,改变了学习氛围,加深了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但从教师现在掌握计算机的情况来看,对基本知识也只是有个大概的了解,要是让教师用软件来制作课件等,具备这方面能力的教师不到50%,多数教师意识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应用方面还缺少重视度,还有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就把这些原因归结为自身技能的缺乏和不懂相关的理论,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学生们也认为学习效果不好,以上的问题都反映出高职院校缺乏现代教育技术人才。

3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3.1 目标性原则

贯穿于整个高职实践教学过程的主导线路是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具有指导、协调、目的、归宿等功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必须从实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出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组织并设定教学内容,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使教学结果明朗化。倘若没有合理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将是一片混乱,从而产生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3.2 可操作性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和操作程序,不能过于复杂,既要便于学生学习,又要便于教师教授,使每一方面都真正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例如成品的CAI 课件,操作起来得心应手,简单方便,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实现。再如开通CERNET、闭路电视等,对如何科学地管理高职院校、及时地交流和分享信息资源、优化教育教学工作等都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3.3 共享性原则

此共享性指的是教学资源的共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包含很多,先进的技术能将学生在认知方面产生的矛盾外在的表露出来,通过学生的讨论共同来找出解决的方法,而不是把问题和矛盾一直埋藏下去堆积起来,更重要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外化功能不但可以展示和描述抽象的科学现象,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方式。所以,教师充分挖掘合适的教学资源,发现这些资源的利用价值,从而提高它们的利用率使他们得到共享。当然,随着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国的普及,教学资源能够充分地发挥它的共享性,其带来的收益也是颇丰的。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高职实践教学的建议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体现,要想实现教育现代化,少不了现代科技的支持,因为它们是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优势,将其合理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应用于高职实践教学,它不仅可以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强大的交互作用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还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各种能力提高的方面获得了“双丰收”。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运用它解决高职实践教学现有的问题时也不单单靠技术的支持,还要从人力、物力、财力提供保障,将四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4.1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高职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投入相对较大,办学成本较高,若是单纯的靠政府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高职教育必然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实践教学更是得不到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要将政府、企业等单位联系起来,依靠多方面的力量筹集资金向前发展。

4.2 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出现了在实践教学方面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体现在:重复建设;脱离了现实、没有结合技术发展的实际状况,一味倡导超前思想,对那些低使用率的设施过分投资,还不能产生高的效益,这样就致使资源有的是短缺,有的又是空闲。所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就显得很重要。

4.3 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教育十分重视与生产实践的联系,重点为了突出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做铺垫,有大量的实际动手演练需要学生去完成。现实情况表明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严重影响了预期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所以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完善实践教学。站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立场来看,高职教育要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就必须借助高新技术的支持,教学手段多采用现代媒体,打破时空的限制,按照社会需求,研发适合的培训项目,学习者能够按需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这对实践教学起到了完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