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4 15:50: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篇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准则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政策迅速向以效率为基准的资源配置政策转移。日本高等教育进行了种种改革,其中以修改大学设置基准、放宽学校办学自、引导高等院校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建立一套具有约束机制的评估制度,引导教育资源向以效率、效果为基准的方向转移为两条主线,即放宽与约束。在教育财政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削弱统一分配制度,减少统一分配额度,强化倾斜分配制度,加大倾斜分配力度。经过1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在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分配制度改革中市场机制、竞争原理已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并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一、缩减国立学校定量拨款,增加学校自筹资金比率

日本《学校教育法》规定:学校设置者……除法律特别规定外,应负担其学校的经费。根据这一规定国立学校教育经费应由国家负担。从日本国立学校财政收入构成情况看,20世纪60年代国家教育财政拨款高达80%多,充分体现出“谁设校谁支付”的原则。90年代下降到50%左右,近年一直保持在50%~60%的水平。相反,学生缴纳的学杂费等学校自筹资金迅速提高,由20%上升至50%。出现这一结果的背后实际反映出一种观念的转变――由教育投入向教育消费观念转变,而这种观念的转变又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和高等教育财政的短缺性密切相关。在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或 “普及化”阶段以后,一方面强调受益者为国家,另一方面也开始强调个人,这样受益主体为国家、个人双方,且出现受益主体不断偏重于个人的趋向。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引发出高等教育费用应“用者自负”、“国家负担”或“政府与个人成本分担”等争议。其结果出现了国立学校教育经费应由国家和个人共同分担,减轻国家负担,增加个人或地区社会负担比率的政策导向,使国立学校财政收入构成中呈现出政府财政性拨款与学校自筹经费两条曲线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结果。

二、减少私立学校定量性财政补贴,增加倾斜配置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对私立学校给予财政补贴。日本政府对私立学校补助分为一般性补助和特定补助(专项补助)两种。一般性补助主要根据学校是否按计划招生、师生比例等指标进行配置,是一种定量性分配制度;而专项补助则侧重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学术研究、实施情报化和国际化活动、促进大学教育改革等等,属于一种倾斜配置制度或差额配置制度。上述两种分配制度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各有侧重。私立学校教育事业费中来自政府的财政性补贴比率不断下降,1981年为28.9%,2000年为12.2%,大大提高了私立院校财政收入依存于市场的程度。相反,国家对私立学校的专项补助大大提高,通过竞争机制使补助资金达到有效配置。

三、私学主导型特征进一步突出

国立高等院校数量不断下降,1990年为15.9%,到2000年降为12.2%,进一步突出了日本高等教育私学主导型的特征。从学校经费来源分析,私立大学主要依存于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国家只支付极少的补贴,而且政府还可根据教育财政状况、教育政策的调整减少其补贴金额,因此大力发展私学是减轻高等教育财政、引入竞争机制的有效途径。国立大学特殊行政法人化也是如此。随着国立大学特殊行政法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2003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国立学校特殊行政法》。法人化以后的国立大学与政府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契约关系。基于这种关系的变化,高等教育财政制度亦随之作出相应调整,如原来财政制度中禁止接收地方公共团体捐赠款的规定得以缓解,规定可根据具体情况接收捐赠款。国立大学法人化后也要求国立大学通过各种渠道广开自主财源,鼓励国立大学进一步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实施受益者负担的原则,不断强化学校自筹经费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将国立大学过渡到由地方政府管理。

四、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国际化倾斜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围绕着接收留学生和海外教师的国际交流等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国际化的重点转向大学教育计划、教育课程、学校经营管理等领域,要求教育内容、方法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从而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加强国际学术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竞争力,最终实现科学技术创新“立国论”的战略目标。

1.建设30所国际一流水准的院校。日本科学技术省制定的《日本第二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明确提出:“力争在未来50年内培养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就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制定了具体目标。文部科学省在《大学改革计划》中重点指出:要建成一批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数量为30所,占日本高校总数的5%。为此在政策层面上首先出台了重点调整院校结构、增加竞争性研究资金的投入力度等措施。根据日本大学类型的划分标准,研究型大学一般指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它包括:①在所有的学部之上均设有博士课程,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率:国立和公立大学为9∶100,私立为6∶100,医学专科院校为20∶100。有关研究生院大学的选拔方法在《大学改革计划》中明确指出,不考虑设置的主体(国立、公立、私立),所有研究生院大学均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产生,产生后为改善更新其学校或学科的研究设施设备,使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财政给予重点配置。这样的选拔方法扩大了选拔范围,将私立大学纳入了选拔范围之内,在政策上缩小了国立与私立大学之间的距离。

2.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挑战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成为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向国际水准倾斜的另一大举措。日本科学技术省制定出两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计划期间为1996―2000年和2001―2005年)。在这两次计划期间逐步扩大科研经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成为实现总目标的关键。因此日本文部科学省率先在高等教育预算中加大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把材料工程学、遗传学、环境科学及能源四大科学领域作为投入的重点给予极大支持。从分配方式看,日本文部科学省所管辖的科研经费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科研经费,另一种是竞争性科研经费。一般性科研经费属于定量分配,而竞争性科研经费是通过科研人员或研究小组提出研究开发项目,经专家小组事先审查、评议后发放的一种研究项目的资助经费,属于倾斜式分配方法。竞争性科研经费是科研经费发挥高效率的载体,是产生高质量、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2000年在文部科学省所管辖的科学研究补助费中竞争性科研经费的比率不断提高,占科研补助金总额的27%,2003年达到了近40%,竞争性资金增长幅度之大显而易见,它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活动、战略性创造研究以及科学技术振兴等项目上,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进一步向高质量、高效率,即高、精、尖领域转移。

作者单位:张自强河北赫达实业有限公司

王颜林河北大学

篇2

        由“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观念出发,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一些观点进行剖析,可以看出,对高职教育认识最大的误区就是不明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由此导致了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出现了诸多误区。而从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不仅有利于加深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对高职教育认识中出现的一些观念,也起了检验的作用。

        一、关于高职教育的概念问题。当前,在高职教育的概念问题上,存在着诸多误区。如许多观点在解释高职教育的概念时,基本上不涉及其本质特征问题,而仅从一些外在的特征上进行分析,具体表现在:有的从学校名称来定义高职教育,认为由高职院校实施的就是高职教育;有的从规格层次来定义,认为高专就是高职教育;有的则认为成人高教就是高职教育。有的观点则致力于从高职教育的某些特色来定义,如“服务地方”、“能力本位”、“按照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市场导向来选择课程内容”,等等。也许这些观点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某些方面的性质与特征,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对认识高职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这些观点并不是从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来阐释高职教育,因而并未解释“什么是高职教育”,而是仅仅阐述了高职教育“是怎样的”,所以很难说这些阐述能够作为高职教育的严格定义。没有涉及事物本质的所谓概念是没有生命力的概念,是认识上不清晰的表现。

        二、关于“高职教育等同于专科层次的教育”的说法。“专科层次”是我国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当前的特征是否等同于永远的特征?根据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形式进行分析,该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既然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相对于学术型、工程型、技能型人才的技术型人才,那么,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应在于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上的差异,而非层次上的差异。技术型人才作为独立的人才类型的一种,本身就有层次上的分别,既有低级阶段的专科层次,必然也有高级阶段的本科、研究生层次。当前高职教育主要以专科为主,并不表明专科就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高职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类型上的特异性,而非层次上的特异性。

        三、关于“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高职教育就是为职业岗位服务的教育形式”的说法。高职教育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观点一向认为,高职教育就是为职业岗位服务的教育形式,这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根据“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的观点对此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该说法是不正确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的确是要为职业岗位服务,但是,“技术型人才”与“职业性”并没有必然的对应性,为职业岗位服务并非技术型人才特有的功能,不是高职教育独具的特征,因为,为职业岗位服务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专门教育所共有的特征。专门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之处就在于其要为未来的职业生活做准备,而普通教育只是为个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高职教育作为专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职业岗位做准备是必然的。

所以,“职业性”与“技术型人才”的教育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技术型人才”教育要考虑“职业性”问题,但考虑“职业性”问题的教育形式绝非只有高职教育,任何专业性教育都要考虑“职业性”,“职业性”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四、关于“高职教育是由高职院校来实施,普通高教是由普通高校来实施”的说法。一般情况而言,学校与教育类型是相对应的,但是,通过对普通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进行分析判断,结果可以看到,普通高校也存在高职教育,培养了大量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如飞船、卫星发射的操作者,飞机、潜艇、大型船舶、火车等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以及飞机、船舶的领航员等,雷达、导航、计算机等大型电子设备的操作者等高级操作人才,以及一些高精尖仪器的修理工、装配工、调试工等,这些人才在我国大都是普通高校所培养的。普通高校也培养一些较低层次的技术型人才,如一些普通高校的中文系往往会附设所谓中文秘书专业,美术系附设广告设计专业,外语系附设商务英语、英文秘书等专业,理工科院系更多,如三年制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财会专业等等。当前的高职院校也不是纯粹的高职教育,大多还存在普通高教的培养模式。这种教育形式与院校形式界限淡化的现象对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院校将如何对待这种现象,是鼓励之还是改进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五、关于“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企校结合,实行双证书制度”的观点。这并非高职教育的特征,而是应用型人才所共有的特征,如当前工程师、教师、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都具有职业资格证书,而他们都不属于技术型人才。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会计证考试的人员,也未必都是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所以,职业证书制度与人才的类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是职业岗位,就可能会有职业岗位证书,职业岗位证书并非高职教育特有的。

篇3

[DOI]10.13939/ki.zgsc.2017.01.243

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年呈现出了飞速发展的态势,各大院校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高等教育发展是以质量为主,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基。而随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中的传统经验管理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此时建立绩效管理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实施绩效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基础,更是国家政策对我国高校发展提出的实际要求,而我国的各大院校也认识到在这一阶段,能不能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学科建设的发展等方面获得成功,与高校是否具备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关系的。

1 高校绩效管理的本质特征分析

高校的绩效管理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发展战略的建立等将效的成绩用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以此来激励广大教育职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实现高校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高校的绩效管理具备以下本质特征。

1.1 学术性特征

高校从本质上讲属于大型的学术组织,所以高校的绩效管理在运行的过程中就会带有非常典型的学术性特征,高校的绩效管理要在符合大学学术权力本位结构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而作为从事专业知识传授的高等院校,学科知识的传授是大学发展的基础,创建学术权力本位结构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学术委员会对教学以及科研等学术事务的决策权。强化高校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在学术工作上是没有上司这一称谓的,虽然说大学是需要管理,但是大学管理有其管理的特殊性,大学的管理主要是以学术的发展为主。而学校的行政管理要以服务学术组织为基准,所以我的高校管理人员要加强高校行政组织的改革力度,不断强化高校行政组织服务的相关职能,这也是高校绩效管理学术性的重要体现。

1.2 复杂性特征

高校的绩效管理是一个涉及多内容、不同部门的复杂系统,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不同部门的紧密配合,由于我国的高等学校都是非常典型的松散性质的结合体,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有很多个职能部门,不同的职能部门所承担的责任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这些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又是非常紧密的,尤其在涉及到绩效管理方面。

除此之外,高校的绩效管理还要体现出时代性,在高校的绩效管理中,由于涉及的因素相对较多,而且这些因素都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因此与之相联系的绩效管理也会随之出现变化,基于此,我们在实施绩效管理的时候也要与时俱进,体现出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对学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

2 高校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分析

2.1 始终坚持教学学术化的价值取向

在高校的工作中,教学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而除了教学这一工作以外,高校还具备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职能。所以我们会发现,在高校绩效管理中,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我们的研究人员在处理二者关系的时候,既不能一直追求教学忽视科研,又不能强调科研而忽视教学。最好的平衡就是以科研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用教学来不断深化科研的水平,二者应该是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的绩效管理通过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具有研究性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并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增设了课程教学的种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为高校绩效管理的进一步更新完善提供有效的帮助。

2.2 始终坚持学术权力本位的价值取向思想

我国高校在学术职业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行政权力强势、学术权力微弱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教育发展都有出现,这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行政权力主导的治理结构,这种结构的出现使得原本高校一直遵循的学术本位思想发生了偏离,高校的行政领域逐渐成为了学校发展的根基,高校的发展行为价值也与学校的行政权力顺应程度联系在了一起。这也导致学术人员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行政权力的扩大也使得教育资源在分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和不均衡,学术与行政的高度统一,也极大的削弱了教师在整个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违背了当前的学术自由原则。所以说为了纠正高校的行政化倾向,我们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发展中,要从治理学术行政化入手,将学术本位回归到高校发展中,要不断贯彻学术自由、民主的发展原则,为科学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术自由、学术公正以及学术民主是学术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如果说因为行政权力过大而影响到了学术发展,那么高校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行政权力的不断强化会直接降低学术权力,那么最终的后果就是学术生命受到了牵连。高校的发展将会变得举步维艰。高校要从正提升来强化各个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理清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除此之外还要创建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绩效管理队伍,这样一来高校的教育发展也就有了强大的支柱,与此同时高校的行政组织还要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改变原有的服务态度,彻底解决高校行政组织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3 结 论

高校的绩效管理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像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对高校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剔除上述问题,不断完善高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高校的教育水平,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不断提升高校的教育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始终坚持教学学术化和学术权力本位的思想。提升行政组织的服务意识,全面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层次。更好地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适用性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蕾.对高师院校师数学类师范生教育的若干思考[C].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2]康婷.国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启示[C].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2009.

[3]赵昊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机制设计[C].科技支撑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2009.

[4]邹海燕.美国师范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2009.

[5]王传旭.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C].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2005.

[6]刘艳霞.如何提高实训在应用型大学教育中的作用[C].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7.

篇4

一、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

1.职业定向性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都姓“高”,这是它们的共性;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学术定向性,培养的是理论型人才,高职教育则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它们的不同之处。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味地因袭或拷贝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模式,而必须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尽可能突出职业特色,凸显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

2.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实现高职人才的高素质和高技能,除了理论知识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之外,高职学生还必须接受相关行业、职业和岗位的文化熏陶,提高职业综合素质。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院系)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高职学生接受职业、岗位文化熏陶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着力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求更好地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3.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促进高职生就业创业的需要。调查显示,社会和企业不仅需要高职学生有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和企业并在其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将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标准及职业素养等知识融入课堂和校园文化当中,让学生从入校那天起,就接受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并在实习实训和技能操作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成功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4.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创立学院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和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创立特色品牌。因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品牌一旦创立,便可成为高职院校在一定时间段内较为持久的竞争优势,并保持持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二、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探讨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基本形态,因此要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篇5

有专人组织的教学模式。在春播、秋收后,农牧民聚在一起学习相同知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乡,种植业与畜牧业侧重点不同,安排的课程有显著差异。传统农业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

2.面对面教学教师和学员处于同一物理空间

师生面对面连续进行教学,基本通信媒介是教师的语言。师生间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接触,可相互探讨,得到好的学习效果。但它存在一定缺点,课堂教学中,学员被动听教师讲课,优秀资源不能共享,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个学员。

二、远程教育与传统农业教育的融合

传统农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二者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才能充分的利用教育资源,科学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从而提高农村的社会生产力。

1.在传统农业教育中开展适度的远程教育活动

传统农业教育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其产生与发展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于教育资源和教育要素的供求关系。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是在短时间内使学习者获得大量系统、扎实的科学知识,从而扩大教育规模,其最大局限性是难以实现因材施教。为使远程教育活动融入传统农业教育,我们应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的教学环境。创新型教学环境有利于创设多种情景,使许多深奥、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便于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总之,在传统教育中引入远程教育,可在保持传统面对面授课制的基础上,更好地因材施教,它优化了传统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有利于学员的知识获取。

2.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体系中要渗入适量的传统教育活动

远程教育是教与学在时空上相对分离的虚拟教学环境。学员在远程学习过程中,由于自律、人文意义的缺失等问题,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要加入适量的面授教育活动。当然,远程教育的缺陷并不影响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的存在,正是它的本质特征及其优势与不足决定了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样,正是传统农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的不同特征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现实框架与发展趋势。

篇6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80-01

一、应用型高等教育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 应用型高等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结构上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因此,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成为现实的需求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应用型高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化社会的高科技产业, 在工业领域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性技术的专门人才。应用型高等教育具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特征, 与研究型学术高等教育在教育类型、培养规格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别。应用型高等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的意义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必然是下一轮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新经济的挑战之下,大学需要勇敢的探索和进取,甚至积极的“冒险”,需要“创新思考”、“创业精神”、“创造传奇”、“重新塑造”等。应用型高等教育要适应和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这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应用型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自身类型丰富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在高等教育进程中, 少数学术研究型大学承担着精英教育和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但大量高等学校应该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三、 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

(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精业,专业者创新业

结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精业,专业者创新业,为社会进步提供人才和教育支持的办学方向,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进行探讨,从而对与应用型高等教育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如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组织特征、实施策略等等。 提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寓人才培养于团队建设之中,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坚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创业团队为载体,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创业团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寓人才培养于团队建设之中”的有效载体;坚持务实和务虚相结合的道路,在工作实践中要有“问题意识”―“发现问题”;要用理论的武器务虚―“定义问题”;要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二)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创业团队为载体,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以“教练式”学习方法为引领,深刻领会“应用型高等教育、创业型大学、产业、行业、课程、学长制、创业团队、毕业后流动站”等关键词的概念、内涵及逻辑关系,明确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理清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明确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路径,找准所教课程在整个产业、学校、系、专业中的位置。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创业团队为载体,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这种新的高等教育组织形态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形势, 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 为推进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三)培养应用性、职业性的创业者是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的基石

坚持应用型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坚持工程教育为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人才(包括职业人才、专门人才、拔尖人才),坚持建设创业型大学,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为了适应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根据“三差异、三服务”的原则,坚持“政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培养本、专科层次应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雄厚、综合素质突出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努力办好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一条主线、依据双情、双基双技、实践第一是我校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之路的基本原则。其中双情是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双技是指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双情是指学情和社情。

篇7

       教育经济热点问题探讨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特征和量化测评 郝文武

        (7)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基础教育公平:体制性障碍及改革路径探索 李淼

        (12)发行高等教育债券:若干思考与对策 杨继瑞 孟宪芮

        国家教育经济重大课题研究专栏

        (16)大学财政治理结构中的政府作用 郑磊

        (19)西部农村初中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研究 梁文艳 胡咏梅

        (25)社会资本对新疆受援高校成长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蔡文伯 刘姣

        教育经济调查报告

        (30)论农村学前教育投入的底线标准——对湖北省y县的实证调查 雷万鹏 张婧梅 文璠

        (34)家庭教育支出平等性的实证研究 迟巍 钱晓烨 吴斌珍

        (38)国家助学金评选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郭昕 田辉玉

        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41)提高劳动收入占比政策:教育何所作为? 张学敏 田晓伟

        (45)产业关联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效应分析 耿献辉 刘志民

        (52)高校成本管理的价值链分析 王勇

        外国教育经济研究

篇8

课程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基础不均衡。

高职教育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工学结合的社会意识、企业意识相对落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所需的配套制度、环境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尚有距离。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我院在示范建设的过程中努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沟通,寻求各方的大力支持。目前,“校政企”合作新平台的构建初显成效,地方政府支持职教发展的政策正在推进,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热情逐步提升。但要在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尚需一定的时间与资源予以推进。

(二)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实践时间。

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艰辛的颠覆性改革过程,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等体现改革成效的指标生成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收集信息,通过比较、总结,逐步完善和提升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

(三)教师参与新课程开发的能力有待提升。

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一批高素质专任教师的参与,但原有的专任教师队伍课程开发经验不足。经过长期持续培训与培养,专任教师队伍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在教学一线中不断实践新理念,探索新课程开发的成熟思路。

二、未来工作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各项工作都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建设中出现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基础不均衡、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时间较短、教师参与新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升、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评聘缺乏国家统一标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资源欠缺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已有的建设成果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资源加以验证和推广,因此,进一步深入推进示范建设,在新的起跑线上争创新佳绩是急切且必然的。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

在已经取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成效基础上,继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专业管理委员会、教职员工和学生等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多角度多形式接触企业,不拘一格寻找校企合作伙伴,取得企业的支持,建立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融汇各种资源,提升内涵,形成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可推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典型。

(二)进一步完善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新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已有的新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课程开发团队教师的专项培训,促进专业教师教学思维与教辅人员理念的快速转型,动员全院师生员工积极以创新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实践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并持续收集课程教学信息,通过比较、总结,逐步完善和提升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向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取经,推进校企共建课程、教学方法、配套教材、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配套研发,在推广实践新课程体系中检验示范建设成果。

篇9

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制的完善

浅谈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构建——基于大学自主构建视角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刍议

我国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基于大学生就业问题

论大学文学教育的功能拓展

论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为例

关于做好本科生导师工作的几点思考

教学型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探析

浅析科研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

加强政治引导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和途径

合并高校图书馆网络化信息服务的特征及应对之策

解析高校文化的本质特征及体系构建

大学管理中的文化思考

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障机制的选择

略论高校学生欠费及对策

从"211"和"985"看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马太效应"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浅析

试论对话视野下的大学教学改革

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启发式教学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研究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

关于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性主体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试论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角色定位及其工作职责的变迁轨迹

新时期制约学校道德教育的瓶颈探索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基于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对网络交往中个性异化的反思

高校学生干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

大学生博客行为的心理探究及其导引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思路

网络时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培养价值的研究

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人文精神培养

浅论民办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的现状、特点与变革趋势

英国成人教育法律体系建构及对我国的启示

对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和谐配置的探讨

多学科视角下大学概念的解构

生命:学校文化的生态意蕴

主体教育理念下大学生的角色定位研究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冲突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关系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角色分析

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篇10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05-02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不断创新是决定其命运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教育改革愈来愈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创新型人才教育的中心在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大有可为。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1.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所谓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指的是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能脱离教育本位及其发展规律。首先,教育具有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发展的功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虽然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制约,但其核心必须是围绕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而不是仅以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为转移。其次,教育的发展既受人的发展规律制约,又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正确处理好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将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思想统一起来,并融合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再次,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特征为:从高等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来看,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处于转型期,正趋于成型,自主性和自觉性有了高度的发展,但毕竟还是处在社会化的过渡期,高等教育对个体负有责任;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范围在不断扩大,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并不会因此而模糊了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就高等教育而言,有其自身发展的特征,如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技术性、应用性,因此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都要以技术性、应用性为中心来操作,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突出技术性、应用性特征,人才培养模式要围绕这一特征来构建。

2. 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

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同样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之所以常常要在“人才”之前冠以“创新”,一方面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才的创新具有潜在性特点,只有当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时候,人才的创造性才得以体现。这种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也就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是由创新型人才的心理结构以及这些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得以实现的条件来决定的。因此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实质也就是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条件的过程。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以及人才类型不同,需要提供的实践条件也不同。高等教育要依据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从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多样化的成长环境角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在构成要素的要求:一是要建设一支掌握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规律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的教师队伍;二是提供将完整性与有序性融合起来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三是教师能够有效运用各种流派学习理论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学习理论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可以强化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3. 遵循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层次结构中,高等院校的主办者主要是政府,政府的财政投入是高等院校持续发展所需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则决定了经费投入能否到位及多少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公众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公众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需求增长的速度,直接影响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另外,高等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高级技术(能)型人才;高等院校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以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积极主动地与企业横向合作,解决企业研究开发中的难题,通过推动企业的发展来增强经济活力。基于此,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相适应,同时要对社会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作出相应的预测,以促进专业建设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开放式互动过程中构建,而不是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封闭式构建。

4.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大学生课外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活动。各科教学中的研讨活动往往局限在较狭窄的知识领域,与当今大综合的研发实际有一定距离。加强大学生的课外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活动有利于打破课程界限,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这类创新活动应纳入教学计划,提供必要的财力与物力支持,由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在高年级应将学生引入各种项目研究之中。在研讨式教学和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发明创新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学的激发下边干边学,体验创新活动的成败得失,从而有助于他们掌握创新的诀窍。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保障

1. 考试制度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考试观,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它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科学的考试观要求考试增加对学生非能力因素的考查,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改革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标准。一要根据现代学生的认知特征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做到平时考核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口试、笔试和操作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有的放矢地确定每门课程的考试方式,逐步建立起一套多样化的考试方式体系。二要改进考试评价标准,使考试与学习全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实践上来看,目前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制度建设,增强形成性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严格形成性考核的控制与监督,充分发挥形成性考核的导向作用,最终实现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考核评价个性化的改革目的。

2. 教学管理制度

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输知识量的多少,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教师有教的兴趣,学生有学的兴趣,才是成功的教育。所以,创新型人才培养首先要给学生、教师提供一个自由的创造性空间。就学生而言,自由主要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要更宽松,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其核心是要注意让有个性的学生自由成长。个性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度相关的,特尔曼在研究800名天才后发现,20%成就最大的人和20%成就最小的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个性品质。他甚至把一个人成就的75%归咎于人格因素。著名的牛津大学则通过设置39所独立、多姿多彩的学院,让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叉汇聚在一起,他们通过互相交流,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了有利于发展个性的发展环境。因此,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上,学校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度、导师制、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 教师评价制度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条件的优劣、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以高学历、高职称以及教师在重要核心期刊上的多少、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毋庸置疑,这些评价方法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但这往往又会导致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科研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工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例如,为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参与其科研项目的积极性,高校应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考核与奖励,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档案,改革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奖励勇于开拓“创新教育”的教师员工。要将奖金与课时酬金分配、评优、选优、晋级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开展“创新教育”挂钩,尽可能奖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员工,使他们的辛勤耕耘有所回报,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

4. 学生评价制度

长期以来,人们大都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尤其是学习成绩的优良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种“质量观”因用人单位发出“高分低能”的反馈而受到了质疑。不同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教学评估制度,拓宽评价思路,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要改革考试制度,从过去只考书本知识向不仅考书本知识更要考实际运用能力转变。考试方式要多样化,提倡以开卷考试、口试或以课程论文、设计等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不仅如此,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都要突出创新因素,要把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三、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1. 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在当今教育发达的国家,其研究生教育模式多呈现多元化趋势,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并存,主次教育模式相结合,相补充。在我国这三种模式也同时并存,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在专业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协作式,协作式的培养模式可以集大学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的先进设备、明确的科研课题之长处,使教学与科研联系更密切,从而培养出企业生产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或开发型人才,收到双赢的效果。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而且要有相应的交叉学科导师指导。

2.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管理中,应树立学生本位的思想,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的管理,并鼓励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组织管理工作中有创新精神,有创新成果;建立跨班级的各类学生组织,使学生有机会自己管理自己,为其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全面开放课外活动设施,将学校的图书馆、科技馆、实验室提供给全体学生使用,使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有资料、有场地;创办学生自己的报纸、电视台、广播站,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等。

3. 加强科研训练

加强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大学应加大科研投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自己创建或与企业共建创新研发中心,致力于创业型大学的转型,加快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校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组合成学科群,对接国家和地区支柱行业的产业群,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技术群。大学应打破院系行政壁垒,组织精兵强将,合力攻克重大项目,并以此作为相关学科学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支持学生风险选题,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交叉学科的兴趣,积极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等,致力于创业型大学的转型,以此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的科技创新,从而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新华文摘,2006(09).

篇11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育更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语文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感知、理解和鉴赏美。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千古流传的的名篇,有浪漫豪迈的诗篇,这些文学作品,就是一个个的美的世界,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审美成果和审美对象,它们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语文教师切实做好审美教学,提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间接性特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提供的物象是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带有艺术家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次我们在审美教育时就带有了间接性。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是现实存在是直接性,而“三千尺”却主观化了是间接性,诗歌在直接性的基础上做了夸张的描写,如果将“三千尺”改为“三十尺”,直接性就突出了,但间接性却没有了,没有了想象的空间,失去了鲜活灵动的美感,艺术的趣味也就消失了。朱自清的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是表现直接性,而用了比喻的修辞,其中“泻”字用的最妙,境界全出,赋予月光动态,无形化为有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月光”的间接审美想象远远大于它的直接性。中国的文章讲究“神”与“形”、“虚”与“实”的统一,“神”与“虚”就是离开了直接性二进入了间接性。为什么审美的间接性要大于直接性?因为只有艺术的间接性才能表现出艺术形象的丰富内涵。

二、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概括性特点

在谈到艺术特征时,鲁迅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因此,必然引出审美的概括性大于个别性的特点。每一个艺术形象都是艺术家对积累在脑海中的无数表象进行概括。经过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揭示出审美对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抽象出最有代表性、特征性的东西,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某一个更有血肉、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因此当人们在审美时,也必然遵循艺术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因此当人们在审美时,也必然遵循艺术形象的某些本质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这种概况性,比如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里“孔乙己”概括了被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贫苦知识分子的某些本质特征,《祝福》里“祥林嫂”概括了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善良劳动妇女的某些本质特征,《药》里“华小栓”概括了被封建迷信夺取了生命的受害者的某些本质特征,《阿Q》里阿Q则概括了被封建压迫残害得麻木不仁的贫困农民的某些本质特征。所谓艺术审美的概括性就是之艺术内涵所提供的无限丰富性,它不等于科学思维中的概念,它体现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中。

三、语文学科审美教育具有内涵性特点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起‘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任何一门艺术都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态度。李白的《行路难》是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在《定风波》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虽遭困境却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苏轼;在《荷塘月色》淡淡的哀愁和喜悦里了感到朱自清不满现实向往光明,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人们欣赏艺术,总希望从艺术中明白些什么,感受什么启示,得到什么鼓舞,在对形式美欣赏的同时,更着重对艺术的领悟。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初读这首诗,看到红绿相映、烟雨楼台的景色异常美丽,有一种赏心悦目的。但是,当我们了解诗文写作背景再去进一步体会,才能深入领悟诗歌内涵。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皇帝及世家大族都崇信佛教,而梁武帝尤甚。《南史郭祖深传》记载:“时帝士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神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这说明诗中“楼台”是指寺院建筑。面对江南春景,诗人的心境迷茫,如今佛寺楼台处处尚存,可当年南朝那些笃信佛教的人又何在呢?唐代君主也崇信佛教,晚唐时期佛教也在恶性发展,杜牧诗歌的的弦外之音,以借凭吊南朝覆亡,并讽其迷信佛教广建佛寺。

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更好的进行审美教育呢?那就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人类具有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因此当人们在进行美的创造时,就有可能对表象资料加以选择,调整,以及重新组合,创造出原来不存在的感性形象,及美的形象。如欣赏白居易的《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江水、码头、枫叶、饮酒、弹奏琵琶等图式这些储存在脑神经中的表象图式,在特定语言描述的刺激下重新排列组合,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出现在眼前,尤其是诗人对琵琶女弹奏技巧的生动描写,更是精湛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它把难以名状的琵琶声,用一连串的形象比喻,写的不仅有声韵的抑扬顿挫而且有形态的瞬息变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陶醉其间。创造想象是审美意识的最高形态,它是与创造性思维密切联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