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仓储管理的性质

仓储管理的性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5 14:49: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仓储管理的性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仓储管理的性质

篇1

男,71岁,间断性头晕、乏力、心悸三天既往有冠心病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并室壁瘤形成,心功能2级、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连续7跳。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植入ICD是一种新疗法且费用高,患者多数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清醒状态下被电击除颤过的患者,感到恐惧不安,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ICD系统的基本知识,手术指征和治疗效果,介绍手术方法,小切口,出血少,手术安全可靠,局部麻醉,患者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解除病人及家属的思想负担,让家属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1.2术前患者的准备:术前停用抗凝药物一周可减少切口出血,常规术前备皮,药物过敏试验,协助患者做相关检查,保持静脉通畅,术前禁食4-6小时,术前30分钟可给镇静剂。

2.2术中护理

2.2.1导管室房间的准备:ICD的植入技术必须在无菌技术条件下进行,护士要在术前4小时导管室内环境清洁消毒,用500毫克/L含氯消毒液擦抹桌子、手术台、手术床和拖地,空气循环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2.2.2抢救物品准备:监护仪,体外除颤仪,起搏器分析仪,必须具有ICD功能及能程控ICD参数的程控仪,心电图机,微量泵,吸痰器等。

2.2.3药物准备:如胺碘酮、阿托品、利多卡因、阿拉明、多巴胺等,护士术前抽好药物,标明药名。

2.2.4术中配合:植入一枚BD留置针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术中密切观察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患者神志及倾听患者主诉,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术者处理或暂停手术。特别是在起搏器功能测试时,诱发室速或者室颤时必须做好应急除颤抢救措施,台上台下工作人员做好分工负责,重点监护,如ICD未能成功启动,护士配合医生使用体外除颤器,保证心室除颤成功,记录好抢救时间,药物剂量,三查七对不能因抢救而忽略。并做好护理记录。本例患者先后两次经体外程控仪低压直流电诱发室速室颤,ICD脉冲发生器放电25焦耳、35焦耳即刻终止室颤,恢复自身窦性心律。

2.3术后护理

2.3.1病情观察:术后送入CCU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起搏器感知是否良好,有无异常或正常除颤放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随时准备体外复律或除颤。定期回顾监护记录并积极听取患者的主诉。术后第4天,按常规要求用体外除颤分析仪进行电生理检查,诱发室速,观察ICD功能。此患者经检查起搏器除颤功能良好。

2.3.2护理:术后绝对卧床休息三天,保持病房安静,一周内肢体按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限制术侧手臂外展,搬动患者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右侧卧位,以免电极移位,伤口沙袋压迫止血6h,每小时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每天换药1次,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观察切口处皮肤色泽、有无红、肿、热、痛。

2.3.3用药指导:术后配合适当和足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降低ICD患者的病死率,延迟首先除颤发生时间,减少除颤次数及减少误放电,具有特别重要意义。该患者口服可达龙0.2毫克一日一次,倍他乐克片25毫克一日两次。

2.3.4心理指导:虽然ICD能迅速有效地转复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猝死的发生。但反复放电,尤其是高能量电击,患者可有明显不适感,胸部有发热和触电濒死感,因此,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和忧郁,继而使交感神经张力升高,易产生胸闷、心悸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正确数脉律,指导患者了解ICD的功能,注意有无出现心律失常而产生放电的感觉或其他症状。如放电不适、放电无效或反复放电,胸闷、心悸、眩晕、黑朦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或者拨打急救电话。

3出院宣教

出院时告知患者植入ICD后并不等于疾病治疗的结束,仍应坚持原发病的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三个月内每月复查一次,以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可半年随诊一次或遵医生通知随访,随访时了解ICD安置患者的情况,ICD工作状况、有无并发症(感染、血肿、电极脱位、误感知、误放电等),提供一些相关的书面资料,及时处理ICD故障,调整相应参数。同时观察电池耗损情况以判断ICD的寿命。指导患者不能接触磁铁及靠近高压设备,伤口部位不能接受理疗,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月内禁止术肢高举过肩或提重物。

4体会

在本病例中我们体会到了随着ICD在临床广泛应用,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及有关ICD方面的知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全面了解,消除手术恐惧感,主动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使手术顺利进行。术中护理配合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术中检测ICD性能诱发室颤时,如果护理配合工作跟不上,一旦ICD除颤不成功,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熟练、准确、及时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总之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善于总结经验,掌握更多、更新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技能。为安装ICD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护理,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玲.16例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术后随访[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3.17(5);258-360

篇2

    一、“通知”规定需要进行菌种保藏或者需要提供微生物菌种商品目录或微生物菌种在专利公告中公布或授权日期证明的涉及微生物的专利申请,应当使用“涉及微生物专利申请请求书”。不属于上述范围的专利申请,应当使用一般的专利请求书。

    二、使用“涉及微生物专利申请请求书”的,应当在中国专利申请日起三个月内主动提交“通知”规定的证明材料,或微生物菌种保藏证明,逾期未提交证明材料的,专利申请将被视为撤回。

    三、提出专利申请的同时,如果提交了微生物菌种商品目录或微生物菌种在专利公报中公布或授权日期证明的,应当在涉及微生物专利申请请求书附加文件栏内注明,如果在提出专利申请之后三个月内提交微生物菌种商品目录或微生物菌种在专利公报中公布或授权日期证明的,则应当使用补正书,在补正书上注明文件名称。

篇3

1 引言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仓储管理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管理、保管管理、安全管理多种管理工作及相关的操作。在这里我主要想讲讲我们铁煤集团在这几个方面是怎么管理的。

2 仓储资源的管理

仓储资源管理除了仓库管理本身外还包括了仓储结构、仓储设备以及仓储作业人员等资源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仓储设备的合理调配,合理配置仓储结构,提高场地利用率;合理组织仓储作业人员,使仓储作业效率能够得到最大化,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例如我们铁煤集团大兴矿仓库,按照物资的性能、形态、特征,分别设有专门的库房(坑木场、仓库、油库、油脂库、超市)。木材、坑代等大型材料分别按类码放在木场,钢材、型材、管材等一类物资放在仓库的院内,零散的、便于摆放的二类、三类物资存放在库房内。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油库和油脂库。而且我们的每个存放地点都有专业的人员及设备对存放的物资进行保管和摆放。我们还有经过培训的仓储作业人员,可以按照专业的仓储作业规程进行操作,使我们的仓储管理达到一个科学管理的水平。

3 仓储商务管理

是指仓储经营人对仓储商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过程,是独立经营的仓储企业对外商务行为的内部管理,属于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在我们铁煤集团属于生产性质的仓储,所以这部分略谈一二。

4 仓储流程管理:包括入库流程、出库流程、库房管理等。

4.1 入库流程:仓库的入库流程也可以称之为收货流程,它是仓储作业的开始。成立物资入库验收小组,验收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物资到货后的现场验收。对入库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的验收,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不得掺入自已的主观偏见和臆断。要如实反映物资当时的实际情况并真实、准确地加以记录;来料的数量清点,检查外包装是否损坏。及时的提出验收结果,以保证物资尽快入库、及时供应。保管员对所有入库物品及时入帐,做好验收记录,实现日清月结。分清厂家、运输部门部门之间的责任,组织商品的入库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把关,保证质量,缩短商品的入库时间,提高入库效率。

4.2 出库流程:仓库的出库流程也叫做发货流程,保管员要熟悉所管物资的型号,性能,使用等的相关知识。要推陈出新,先进先出,按章办事的原则。发放物资做到一盘点,二核对,三发放,四减数。同时做到单物不附不发放,残损变形不发放。对任何单位不许不办手续先发放,严禁先出物资后补手续的现象,严禁无凭发放。商品出库作业是商品的存储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工作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仓储企业的形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因此,准确做好商品的出库作业是仓储企业的重要工作。

4.3 库房管理:码放物品要科学,保证存取方便,维护库房卫生。建立台帐,认真作好帐目的登记管理,进出库时,认真填写进、出库单。各种帐目、单据要妥善保管,归档备查。每月对库房内的全部物品进行盘点、检查,发现遗失、损坏或其他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如因保管不当造成库存物品丢失或损坏的、挪用库房内物品的及库房帐目混乱不清的,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各个环节的误差会导致理论上的库存数量和实际的库存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有效的控制和掌握货物的数量,就必须定期的或不定期的对所存储的商品进行清点。通过盘点作业可以查出作业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减少经济损失。

5 仓储作业管理

是对企业业务,如收发,结存等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有利于合理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仓库作业管理要求必须做到,“三化”、“三清”、“三保”、“两齐”、“四一致”、“五防”。

5.1 三化:“仓库规范化”、“存放系列化”、“养护经常化”。

5.2 三保:“保质”、“保量”、“保安全”。

5.3 三清:“材料清”、“规格清”、“数量清”。

5.4 两齐:“库区整齐”、“工位整齐”。

5.5 四一致:“帐”、“物”、“卡”、“资金”相一致。

5.6 五防:“防火”、“防潮”、“防盗”、“防虫”、“防变形”。

6 保管管理

6.1 堆码

又称物资堆垛。根据物资各种属性以及外部环境等条件,选择堆垛形式、堆码技术和堆码高度。原则是尽量利用空间,采取立体储存方式;通路与堆垛间距离有适当宽度,以提高装卸效率;根据商品的不同收发批量,形状,性质,盘点方便等要求,利用不同的堆码工具,采取不同的堆码形式。危险品与非危险品,性质相互抵触和互有不良影响的物资,不得混存。不轻易更改位置,堆垛有利于先进先出。没有必要时尽量避免覆盖。

6.2 养护

根据物资性能、储存条件和各地气候变化的特点,分别执行经常的或定期的检查制度,使物资损耗得到最小化。

6.3 盘点

对于贵重或易于变质的物资,盘点次数愈多愈好;一般物资每季度要求全面盘存一次;盘点要做好记录,与保管帐核对,做到帐卡物相符。

7 安全管理

仓库的安全工作应该位于一切管理工作的首位,并且始终贯穿于整个仓储的全过程,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在仓库的安全工作中,造成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管理人员知识上的局限性造成的,如对某化学品、危险品、易燃品、腐蚀品的性质不了解,对某些商品储存的规律没有安全掌握,以至于发生事故;另一类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引起的,如有的仓库管理人员失职等。领导做好安全指挥工作,工人按章操作,人员培训上岗,做好物资的妥善保管保养。控制好薄弱环节,合理安排生产任务,保证安全。

8 结束语

做到以上工作,才能可以说基本做到科学的仓储管理。然而,仓储不是自动化业务,仓储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对仓储内外物资的摆放,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动态,天气的改变做到预想,预知,预查。只有在良好的组织基础上才能发挥人员的作用。形成结构简单,分工明确,互相合作的机构和队伍。有了良好的仓储管理团队,有了完善的科学仓储管理,才可以有效的提高物操作水平,提高仓储的整合作用,平衡作用和控制作用。才能使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仓储的增值服务。

篇4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企业每个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1]

精细化管理强调目标的细化、分解和落实,强调运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以取代笼统、模糊管理的不足。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追求品质卓越、领衔发展的选择,是企业战胜竞争对手、超越自我的需要,也是保证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指导思想。“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市场分工越来越细,产品利润趋向于零,同质化越来越强,差异越来越小,对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2 出版企业图书仓储管理之现状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仓储获得了巨大进步;然而,部分出版企业,尤其是民营出版企业,在图书仓储过程中仍沿用粗放管理模式、强调经验管理。出版企业图书仓储书目种类多、货量大,仓储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责任意识,因此在图书仓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2.1 仓储图书货位凌乱

由于仓储图书品种多、货量大,图书在入库时间和数量上不一致,加上仓储货位的易变性以及仓储图书整理的不及时,入库图书的存放货位很容易出现混乱,给配发货工作带来了不便,尤其对于仓库新进员工,需要较长时间(15-30天)才能掌握一个仓库所有品种图书的确切货位。

2.2 仓储损耗居高不下

出版企业图书仓储损耗来自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原因,人为方面,仓储员工乱扔、乱踩、乱拆、乱画、遗失图书时有发生;自然方面,仓库迟滞货物多,占用仓储空间,导致新到图书不能及时入库,库外存放即会因保管不善而发生损毁。此外,仓储作业工具、材料运用无标准,不合理使用及无节约意识导致浪费发生。

2.3 仓储员工消极怠工

从事配发货的员工多以初、高中毕业生(短期工)和接近或已达退休年龄为主,前者年龄偏小、流动性大,对于职业缺乏认识,表现为“混日子”、“打发时间”;后者年龄偏大、稳定性较高,但年迈体力不支,抱有“混饭吃”的心态。而基层管理者缺乏科学管理意识,从而发生了仓储员工的消极怠工现象。

2.4 工作考评难以量化

出版企业仓储员工工作繁琐、量化程度低,缺乏严密的考评体系,员工工资评定仅依据管理人员主观印象,使其工作努力程度与报酬不成正比。另外,该类出版企业对管理者和员工均施行区别化管理,导致员工心理不平衡,影响了工作量的完成,并加深了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矛盾。

2.5 仓储员工缺乏培训

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多数民营出版企业对于从事仓储工作的新进员工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仅依靠以老带新以及员工个人的实践摸索;另外,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同样缺乏管理技能,粗暴对待普通员工。员工与管理人员均缺乏培训与发展机会,工作乏味、关系紧张,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2.6 仓储工作环境较差

部分出版企业图书仓储工作环境差,仓库外表整洁,但内部不乏脏乱现象,反映在:仓库地表和货物上布满灰尘、货物违规摆放、作业巷道狭窄、空气刺鼻等。员工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任务安排,主动性差;领导与员工相互妥协,忽视了仓储环境对于图书质量、员工身心健康与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3 出版企业图书仓储精细化管理之策略

实现出版企业图书仓储的精细化管理,近期来看,可以规范员工仓储行为,提高企业仓储效率,降低企业仓储成本以提高企业竞争力;长远来看,对于员工精细化管理意识的培养,可为企业发展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人力资源。

3.1 仓储物品精细化管理之策略

首先,加强仓储图书货位管理的精细化。合理的图书分类,对于明确员工职责、图书统计与分配、加速图书流通等具有重要意义,可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对仓库分区、对图书分类并加强对货位与图书的流转管理。依据图书版本或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对仓库货位分区,再根据图书具体品种按区摆放;平时要保证货位与图书的相对固定,以便工作人员寻找;根据图书流转速度设置流转货位、预备货位;张贴仓库平面示意图于仓库显眼处,标注出货位与对应的图书品种,并及时标注更改货位与图书的变动。

其次,加强仓储图书保管的精细化。当图书经检验合格签收入库到图书被发货出仓之前即图书的仓储保管期。为保证图书质量,仓库内图书必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一线员工在搬运、整理图书时,要做到不乱扔、不乱踩、不乱拆、不乱画。对于因仓储货位紧缺而未能入库的图书,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避免因天气恶劣而导致图书损毁,努力实现质量“零缺陷”。此外,仓库负责人应根据“ABC管理法则”对不同性质和种类的图书分别进行重点管理和一般管理,对配书中余下的散书要及时整理以避免发生图书的窜位。

最后,加强仓储工具材料管理的精细化。对于图书仓储过程中工具材料的运用和管理应有制度可循,实现操作的规范化,相关部门要培训员工以最有效的途径完成作业。为员工配备工具袋以存放作业工具,减少作业工具的遗失、损耗;节约图书在入、出库过程中的工作材料,如包装纸,要裁剪合理、回收利用,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2 仓储员工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首先,加强仓储员工精细意识的培养与贯彻。只有思想上具备了精细化意识,在实践中才会自然应用。“对于多数员工而言,在思想上都愿意接受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模式,也愿意去改变旧的意识观念,但在行动上要真正做到却很难,往往会出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3]因此,培养、贯彻精细意识就需要公司领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并在工作中给予员工不断的强化和激励,使精细意识融入到员工的工作生活中,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加强仓储员工考评的精细化。“量化考核是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和重要手段,目的在于激励,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3]由于出版企业图书仓储员工的工作量化难度大,所以有的企业就没有考评,仓储员工薪酬一致;而有的企业仅依据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印象,考评存在很大随意性。为此,公司应建立健全员工考评体系,将仓储工作进行细化分类、责任到人,吸收来自员工互评、个人自评和领导评价等多方面的意见。

最后,加强仓储员工管理培训的精细化。“精细化始于管理者,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求公司要有明确清晰的职责体系,”[4]仓储部门管理者要为企业培养人力资源,更要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效用,做到人岗匹配。在图书仓储部门,工作单一、效率低下,为调动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应建立考察机制以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能力、态度和个性特征;在企业建立轮岗制度,让仓储员工接触不同的职位,为其创造成长成才机会。此外,公司应定期开展对于普通管理者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以及对于仓储员工工作技能的培训。

3.3 仓储环境精细化管理之策略

篇5

作者:王佐

可能是为了在定义中一并反映现代物流业“混业”发展的新情况吧,但却忽视了物流活动大于配送活动,也无需用“物流”来加强“配送”。物流与配送是不能并列的。总之,《办法》的管理对象应是“仓储活动”。不管从事仓储活动的是单位还是个人;不管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还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管是仓储企业干的,还是制造业或批发零售等企业干的;不管是“入库、保管、出库”这三个基本活动,还在这三者基础上的延伸服务。这样一来,我们在立法的原则上就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架构和产业分类标准相适应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11月16日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1]111号)之附件对应税服务范围的注释。其中,“仓储服务”作为若干“物流辅助服务”的一种,“是指利用仓库、货场或者其他场所代客贮放、保管货物的业务活动。”应该说,这个定义对仓储活动本身的界定是不完整的。这种横向行政法规对仓储活动定义的差异,应该引起《办法》制定者足够的注意。另外,根据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企业名称应当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

但实际的情况是,现在还有多少叫仓储公司的呢?有行业组织召开仓储业发展座谈会,参会的企业几乎都叫物流公司。这多少有些令人沮丧,但这是传统仓储、运输业向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应该给本次仓储业立法工作新的启示。挑战二:谁来管?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一是政府部门;二是行业组织。但最大的挑战来自相关行业管理职能如何在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之间进行合理划分?长期以来,业界希望最好由一个政府部门来主管(因为管的部门太多)。但由于仓储活动分布在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既非行政的条条管理力所能及,也非市场的块块管理能自成体系。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落实需要发改委协调33个部、委、局的动作,就可见物流业或仓储业管理的难度。仓储业能否归口一个行政部门管理,还有待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行业组织的自主管理功能已成为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关商务行政部门应该把更多的仓储业管理职能授权行业组织来执行,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管理负担、减少行政对微观经济体的过多干预;另一方面则能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治功能,提高行业管理效率,也符合国家培育“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能力的大趋势。挑战三:管什么?“管什么”是《办法》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主要应由四部分构成:管仓库建设。主要是相关技术和安全标准的设定,因为这事关公共安全和社区利益。包括用地规划、建筑规范、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功能要求等。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办法》中应该对与仓库建设密切相关的物流园区建设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可以把物流园区看作是功能扩大和服务延伸的仓库。但不宜涉及“物流地产”,因为它虽冠以物流之名,但经济性质是“地产”,经营性质是“租赁”,物流或仓储企业是它的客户。除非地产商自营仓储。管仓储从业者。主要是仓储公司设立与开业条件,以及从业者资质条件的设定等。包括仓储业管理者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相关专业技能培训认证要求等。管仓储活动。主要是在“入库、保管、出库”这三个仓储核心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仓储业运营规范要求。包括仓单管理、合同管理、配送管理、质押物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公司制度建设要求等。《办法》要适当反映仓储服务新业态和新发展,以便为另行组织制定相关下位管理法规,并与其他相关法规相协调留有接口。上海仓储协会陈祥龙会长认为:重要的和带有方向性的仓储活动新业态在《办法》中必须明确点到,但不宜过细。管仓储行业信息。主要是行业统计管理,行业发展状况调查等。前者由行政部门来管,后者由行业组织来做。行业总量信息纳入国家统计报表体系管理,行业细分结构信息由行业组织自主管理,但要建立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信息管理分享协调机制。至于仓储行业价值分析,还是由市场来做。由于界定“管什么”实际上会构成对现行管理体制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所以,必须特别注意加强立法工作在行政部门间、在各相关行业协会之间的横向协调。挑战四:怎么管?《办法》的基本功能是调整仓储活动相关方利益关系。为此要理顺两个主要管理关系:一是纵向的行政和行业管理关系;二是横向的资产和合同管理关系。政府管理主要是以维护市场秩序为目的,对仓储业行业总量、产业结构和发展状况的管理和相关服务。包括行业统计管理、税收管理、竞争管理、教育培训管理、以及相关投资服务管理。行业组织管理主要是以行业自律为目的,对行业行为规范、技术标准、资质要求以及与行政部门的沟通管理和相关服务。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计算机业飞速发展,技术淘汰指标高的惊人,信息已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之后的又一大资源。谁控制的信息越多,谁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越高,谁就会在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谁就会有更多的优势。用最低的费用最短的时间提供尽可能精确、可靠的信息,以便使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信息化的管理在物资供应部门应用

物资供应部门是企业与生产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是企业正常生产的物资保障部门。正因为供应部门是关键的中转环节,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如何有效的把本单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及时、保质保量的供应上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微观上讲,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加快物资的周转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加强了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本单位的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讲,顺应了社会的信息化、社会化潮流,缩短了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周期。

众所周知,物资的管理种类繁多,在各部门进出频繁,作为物资管理者,希望能对物资的整个流程状态、库存状况了如指掌,并为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工作人员希望能够避免繁琐的手工操作,甩掉陈旧的手工记账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资管理应用软件不仅使以上的希望都变成了现实,而且能间接减少库存的无谓积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仓储的含义

仓储管理是企业物流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企业针对存货收发存与产供销各环节的特点,事先制定的一套相互牵制、相互稽核、相互验证的内部监控管理系统是企业整个内控中的重点的中心。“仓”可以称为仓库,是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是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适当用有形物品的行为。它的性质可以归结为仓储是物质货物的生产持续过程,物质的仓储也创造着货物的价值;仓储既有物品静态的储存,也有物品动态的存取、保管、控制监督的过程;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的场所;仓储的对象即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仓储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向物品提供存放场所、物品的存取和对存放物品的保管保养、控制监督与核算等过程的统称。现代仓储与传统仓储比较有着较大的区别。传统仓储管理主要体现是对物品的管理,体现出静态的特性,而现代仓储管理更注重满足客户需求、高动态响应和低成本等的管理

三、物资管理流程

所谓物资管理系统就是通过物资申请计划、采购、运输、仓储、保管、领用等活动,解决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规格以及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矛盾,衔接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日常事务处理的顺利进行。物资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物资已成为企业中很重要的一个管理对象,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直接影响,物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成本。此外,物流和资金流直接相关,一方面,采购价格决定着采购成本的高低,另一方面,运输、仓储、装卸、库房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成本。

因为物资管理涉及到计划、物料平衡、采购、库存、入库、领用等活动,这些业务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供应商、品种、规格、价格、库存情况、领用情况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报表制作和综合分析等,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质量要求是相当高的,任何信息的遗漏、错误或失误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若采用纯人工的方法来管理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四、信息化在仓储管理中的重要性

管理科学化必然要求管理信息化,在从传统仓储向现代仓储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要实现优质、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标准,加强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乃势在必行。传统仓储管理完全由人工来完成,以手工记录为主。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加速,使得仓库的进出更为频繁,仓库信息更为重要。

仓储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化仓储管理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化的应用,仓储信息处理越来越复杂,信息数据量也更为庞大,来源分布广而复杂。如果仍采用手工收集数据,会大大增加信息采集人员和信息输入人员,降低信息正确率和信息系统的执行效率。为了实现信息的快速准确的输入,现代仓储管理中必须依靠计算机系统。

五、计算机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现代仓储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实现仓储信息获取的多(全面) 、快(及时)、好(准确、安全、可靠)、省(省钱、省力、省人、省事)。

2 、利用电子工具可以不使用纸张来记录仓储数据,代之以磁盘、光盘等,实现无纸化作业,从而节省大量办公消耗。

3 、易于实现对仓储物资的仓储状况的及时监控。从而有效的控制仓储成本,最大限度的利用仓储企业资源。用电子计算机指示存取,可以防止人工存取所易于出现的差错,如果在被存物上采用条形码认寻技术,使识别计数和计算机联结,每存、取一件物品时,识别装置自动将条形码识别并将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会自动做出存取记录。这样只需向计算机查询,就可了解所存物品的准确情况,而无需再建立一套对实有数的监测系统。

4 、有利于仓储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降低仓储企业市场风险。

5、打破仓储企业的信息瓶颈,突破“水桶理论”,实现仓储企业的信息制高点。

6、提高仓储企业劳动力水平,培养适应现代化仓储企业的新型员工。

六、现代仓储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意义主要有几个方面

1 、实行物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计算机的使用,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数据处理速度快,商业信息流转量大,最大限度地缩短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仓储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

2 、实行物资信息化管理可以更新管理理念。在党的“十六大”别强调: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将依靠信息化发展,这对于仓储企业如何发展自身,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要求。在现代仓储管理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不仅提高了仓储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对仓储企业员工、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工作程序有了新的要求,因而仓储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将得到更新。

3 、实行物资信息化管理可以改善管理质量。计算机处理数据不仅有快速性,而且同样以准确性著称。与人工处理数据相比,计算机所提供的数据更快速、准确、及时。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改善仓储企业管理质量。实行物资信息化管理可以有利于业务的开展和客户的开发。现代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管理细化、丰富工作手段,迎合客户需求,提高仓储企业的竞争力。采用不采用计算机管理已经成为仓储企业能否吸引客户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越是有价值的客户对仓库是否实施计算机管理越在意。推行仓储管理软件,有利于仓库争取到有价值的客户,从而获得业务的高附加值和收益。

4、加快仓储企业现代化进程。WTO已经是昨天的事,如果说今天的仓储企业还只是把眼光放在国内,甚至更狭小的范围,那么将注定其灭亡的命运。当然,所谓现代化仓储企业并不只是购入几台计算机,处理一些商务公文,或者利用一下电子表格、打印工资表等等,就俨然算是现代化仓储企业了,还必须在管理上用好计算机。当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仓储企业是绝对不能离开计算机管理的,它能较好地展示现代化管理的特点,影响仓储企业人员主动接受现代化改造,加快仓储现代化进程。

篇7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090-02

航材仓储是航材物流的重要环节,是连接航材采购订货、调运和供应的“桥梁”,具有调节航材流向和流量、保持航材质量等功能。科学合理地做好航材的仓储管理工作,对于提高航材管理水平,从而降低航空维修企业的成本至关重要。

一、航材仓储的意义

1.航材仓储的概念。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里,生产资料以物质形式暂时退出物流或资金流,在特定的时间,停滞在特定的地点,叫做仓储。

为了保证民用飞机的适航性,航空维修单位必须具有库存航材。库存的航材,虽然暂时退出了物流或资金流,但它仍然是生产资料航材的库存,则属于资本的运用和投入,是生产经营。航材仓储追求的目标是:最少的投入,最多的产出。也就是说,航材仓储工作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也有成本和效益问题。不但如此,保护储存物资的使用价值,不受物理的破坏和时间的磨损,也是航材仓储工作的重要作用之一。

航材仓储的特点是要求每一个库存航材在任何指定的时间和指定的空间都能转化为可使用的航材。因此,仓储航材的数量呈周期性波动。此外,航材仓储还有库存价值高,物品种类多,储存条件千差万别,安全性、适航性要求高等特点。因此,仓储管理要求作到畅通物流,控制信息。

2.航材仓储与航材管理、机务维修的关系。航材仓储处于航材计划、采购、报关、运输、检验、入库之后,机务维修领用之前。在航材管理工作中,它是航材所有工作的终极体现,是物流和信息流――账与物的结合点,可以真实反映合同的最终执行情况、数量、质量等;准确反映库存水平的变化情况,为合理制订航材计划提供依据;可以反映出送修周期和送修质量。航材仓储工作与机务维修的关系:航材仓储工作是航材为机务服务的窗口;航材仓储工作是机务需求的一个反映渠道;航材仓储工作可以为维修成本在单机水平上的核算提供依据。

二、航材仓储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航材仓储的成本,就是保护储存航材性能和价值免于降低所需的投入(仓储管理费用)。

1.航材仓储损耗。首先是确保不因出现安全问题而造成航材的损失,如失火、失盗等。其次保管不善、超期存放、“死货”是造成仓储损耗的重要原因。

保管不善,就会造成航材性能降低,甚至失效,从而造成航材价值的减少。对此,需要进行必要的设备设施投入,以减少仓储损耗。

对于有货架寿命或油封时限的航材,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不仅可能造成浪费,而且可能危及飞行安全。因此,要控制航材的库存时间,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通过粘贴挂签,定期库检,达到人工控制的目的;必须建立和运用航材管理计算机系统(网络),对其货架寿命进行实时监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合理控制库存量。

“死货”是指由于库存管理上的失误,造成某些航材在库内的位置与记录不符,“丢失”在数万甚至数十万种航材的茫茫大海之中,无法领用。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必须加强航材的入库、在库管理。

2.航材仓储空间和能力的管理和周转。航材仓储空间(货架)和能力,是一种资源,不能合理地管理、有效地运用、及时地周转,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增加仓储成本。

按照航材的性质、种类、体积、重量、储存要求,将库区可用空间,合理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管理,将大大提高航材仓库的利用率,降低管理费用。

周转及时与否,对验收周期、入库周期、送修周期、废品处理周期,对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对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条件等,都有决定性影响,是衡量仓储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航材仓储管理的标准和信息管理的现代化/衡量仓储管理的主要参数有三个:劳动生产率、料账准确率、收发件准确率。

劳动生产率=(库存项目总量+收发件次数)/人员总数

料账准确率=实际库存与账目在项目和数量上不符的项目数/总项目数

收发件准确率=收发件中发生的差错次数/总收发件次数

库存项目总量应该包括入库待检件、库存新件和可用件、故障件(待修件)、报废待处理件以及其他库存件。也就是说,上述五种件储存在完全不同的、坚决相互隔离的、又都必须加以严格管理的五个仓库里。收发件次数还要包括借入借出、超油封期出库等事件。收发件准确率中,要包括领件人等待超过了规定时间,适航证件不齐全、不正确,上下账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间等。

要想真正提高管理绩效,还必须依靠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一种库存航材一般包含近二十个相关信息和复杂的进出库履历信息,对于一个管理着上万种航材的仓储部门,管理的信息量以百万计。而计算机管理的优势是准确、高效、信息共享。因此,针对航空维修企业航材管理的特点开发出适合本单位的航材管理软件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但是,任何管理软件本身,都是一种固化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流程。因此,当它与现行的管理体制不相适应时,再先进的软件系统都只能是“时髦的摆设”。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某些航空维修企业的航材仓储部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表现在选配的人员素质不高,对人员的培训不重视,这就很难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因此,航材仓储管理计算机系统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取决于现行的维修、航材管理系统是否有效,员工素质和能力是否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人、体制、手段,必须一起现代化。

三、从航材仓储管理中反映出的航材成本问题

“停滞”在仓储中的资产总量和停滞的时间长短,是航材仓储成本最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航材成本控制的核心就是如何合理地控制备件库存量。

1.仓储统计分析工作。衡量航材经济效益的一个经济指标就是航材周转率,即单位时间内库存航材的周转次数。周转率大,即说明航材周转快,占用库存成本少,经济效益好。所以,应按月或季度统计库存航材的周转次数及天数,分析航材的平均周转速度。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将库存航材划分为:“流转件”(去年消耗过的件)、“慢流转件”(前三年消耗过但去年没消耗过的件)和“不流转件”(前三年未消耗过的件)。这样,可深入掌握器材的消耗规律和动态。

结合对可修件维修地域分布(内场、国内、国外)的统计,可对器材的管理制定不同的控制方法。如对于内场或国内能修的流转件,通过缩短维修周期,可降低库存储备,从而减少资金投入;对于占库存总价值80%左右的周转件,应严格订货决策和修理工作;对于不流转件,为防止库存积压,应积极做好与保障机型相同或器材可通用的相关单位间的调拨、调剂等工作。

2.航材保障率和库存量的辩证关系。航材保障率指标中的满足率,即某段时间内器材需求的实际满足数与需求总数的比,反映了航材保障的服务水平。满足率过低,不仅拖延航空维修企业的生产周期,失去航材保障工作的意义,也将导致缺货费用的增加;但满足率定得太高,必然增加库存成本的投入,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库存积压。而积压是造成航材成本高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可能造成账面资产与实际仓储资产不符的情况,给仓储的管理和运作带来混乱。

两者的辩证关系可依据器材的泊松需求规律从其累积概率来做进一步解释,该累积泊松概率公式为:

P=

式中:P为满足率;S为备件的储备量;n为备件的装机总数;λ为备件的故障率;t为备件的工作时间。

利用该式可以得到,当满足率大于95%以后,备件数的增加对航材满足率的提高十分有限。满足率大于97%时,库存资金的投入近乎直线上升,这样必然造成严重的库存积压。因此,航材满足率与库存量(资金投入)是非线性的。建议将航材满足率定在80%~95%之间。

库存量的制定,应在库存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飞机数量、各器材的实际库存量、器材的维修周期、历史消耗等参数,在确保一定保障率的前提下,趋于最小,达到最少的投入,最多的产出。

四、从航材仓储管理中反映出的维修成本问题

一是判断故障的准确性问题。一些机务人员在一个系统出现故障时,一次将该系统的所有主要部件领出,依次在故障的系统内进行通电实验,这样的做法,在系统出现短路时,就会造成航材的损坏。还有的将一个全新件领出后换上飞机,发现故障未转移,却未把误换的全新件换回来,而是将换下的可用件入了库,这样,库存的航材价值就大打了折扣。二是重复性故障的结论问题。为了排除同一个故障,连续或断续领用更换了几个件, 当故障最终排除之后,前面更换的航材很可能是误换,要从程序上对此采取措施,避免误送、误修。三是信息传递问题。在航材管理中,准确的故障信息是修理、索赔或审定维修单位的重要依据。临时从备发或组件上拆件,是节省航材储备的一个广为使用的方法,但无论拆,还是恢复,都必须由工程人员来做,而且要办好手续,以利于仓储对此类情况的管理。四是工程维修系统和航材管理系统的工作协调问题。民航现在存在管理这两块的多种体制模式,反映了这个问题既十分重要,又未获得很好解决。如果出现相互扯皮推诿,或者不能实现相互职能上的监督、互补,都会给维修工作或航材工作带来成本上的无谓增加。

篇8

2、调研原则 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完成《仓储管理实务》课改任务。

(1)突出能力培养

(2)修改传统考试方法

(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4)服务地方经济

(5)衔接国家职业岗位资格认证

三、调研对象 商贸连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企业。

四、调研内容 1、物流人才就业岗位群 表1  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群)分布

职业岗位(群)

具体岗位

企业内部

物流部门

原材料、能源、零部件及设备的采购与供应;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在库管理;库存控制;生产物流;销售与回收物流和客户管理等部门

采购员、表单员、信息员、仓管员、理货员、配送员、运管员、报关员、报检员、调度员、客户服务员、结算员等

物流企业

港口、空港、货站、集装箱货场、运输、货代、快递企业

仓库、配送中心、批发中心和物流中心

第三方物流企业

企业内部物流有着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等岗位群;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物流网络服务器管理等岗位群。

表2  仓储配送岗位分析

岗位

岗位名称

岗位能力

初始

岗位

仓管员

配送员

1、收货、入库。       2、货物出库、发运

3、运输交接。         4、拣货、包装的操作标准

5、返程货物接受处理。 6、仓库盘点,确保库存准确率

发展

岗位

仓储配送中心主管

1、配送中心操作能力。 2、人员管理、协调与异常事件处理

3、仓库工作统筹分析与工作安排。  4、员工绩效考核

5、沟通执行能力

2、仓储岗位工作职责 本次调研重点在仓储岗位上,通过有代表性的几家公司,归纳出仓储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

(1)组织商品入库、仓储、出库等环节的工作,编制相应台帐,并报送财务部和生产部;

(2)根据公司的生产销售能力,确定产品的标准库存量;

(3)及时与生产部和市场部沟通,保证商品的库存供给和市场部发送产品所需的库存供给;

(4)定期编制采购物品的入货台帐、退货台帐及库存台帐,报送财务部和生产部;

(5)组织人员保证材料库及成品库的仓储环境,确保库存产品的性质不变;

(6)制定并实施仓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7)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注:加号的也是该岗位工作流程的关键环节。

3、岗位能力要求 岗位主要负责仓储等环节的工作,履行物流计划、质量控制、技术支持和作业监管等职能,承担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具体任务,相应的能力要求是:

(1)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在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物流主管、票据中心工作人员要求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各种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网络通讯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熟练使用仓储管理系统软件。

(2)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与职位相称的专业技能

根据工作性质和职位的不同,可分为管理决策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3种类型。管理决策人员履行物流计划、质量控制等职能;技术支持人员承担技术支持任务、作业监管等职能;实际操作人员承担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具体任务。

物流从业人员一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要想在物流工作的岗位上走得更远,专业的物流资格认证也是必不可少。

(4)综合的职业素养

物流业务很实际、具体,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使得物流人要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熟悉物资采购程序,了解运输方式及特征,熟悉物流管理业务流程。积极进取,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独立工作的能力,有时要同时充当多方手:一个具备战略眼光的配送中心经理,可能临时充当搬运工。

五、课程改革建议 1、课改思路 结合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我院人才培养特色,兼顾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课改的要求是: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保证学生能够学到够用的专业知识。因此,在综合专业核心知识、人才培养方案、市场需求和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整合,本课程重点改革校本教材、课程结构、实习实训内容。

2、课改内容 (1)重构课程体系:仓储和配送岗位联系非常密切,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企业,仓管员、配送员职能合二为一,因此拟将原有的仓储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有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名称为仓储配送作业技术。

根据物流行业对仓储配送岗位人才的需求,确定仓储配送管理的具体岗位,如仓储配送商务、仓储设备管理、仓储保管、理货、安全质量、库存管理、仓储成本、配送管理等岗位,围绕仓储配送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教学情景设计,确定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情   境

典型工作任务

仓储规划设计技能

1.仓储计划编制任务。 2.仓库货区平面布置设计

仓储商务

1.仓储业务招投标。   2.仓储服务合同签约与客户维护

仓储设备与操作技能

1.仓库生产设备配置任务。  2.装卸搬运设备配置数量确定

入库作业操作技能

1.入库作业流程图绘制。    2.包装储运指示标志识别

3.危险品包装指示标志识别。4.入库货物的接运与验收操作

5.仓储货位编号操作。6.商品编号操作。7.货物入库手续办理

货物在库管理作业操作

1.入库货物堆垛操作。   2.入库货物码放垛形操作

3.入库货物苫垫操作。   4.托盘装盘码垛操作

货物出库送达作业操作技能

1.订单处理作业操作。   2.拣货、补货作业情境操作

3.配装作业操作。       4.送货作业操作

库存管理作业操作技能

1.订货量的确定与计算。 2.ABC库存管理法应用

3.MRP库存控制方法。   4.JIT库存控制方法

5.库存货物盘点操作

优化配送路线操作技能

1.配送方法的选择操作。 2.配送线路设计

3.配送车辆的积载。     4.托盘装盘码垛操作

仓库安全管理

1.仓库治安与保卫。     2.仓库消防管理

仓储成本和绩效分析

1.仓储成本分析。       2.仓储绩效分析

(2)开发校本教材

编写出适应我院实际教学需求的校本教材。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一情景都由“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内容和独立的实训项目组成,以项目为载体强化实训,力争实现专业课程在理论、实训的教学时间上、教学场所上、师生互动上的一体化。

(3)创新课程实训体系

以顶岗为目标、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形成认识实习+理论教学+企业参观+校内实验+校外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采取观看录像、参观企业、校内实训中心实际操作、校外实训基地顶岗等方式进行。

篇9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石油化工企业的仓储管理工作涉及到物料的收取、发放以及存储等环节,因为石化企业的物料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物料的数量也不尽相同,对不同规格和批次物料的管理要求也各有所异,所以石化企业仓储管理必须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定一系列标准、科学的程序来严把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提高石化企业仓储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

一、仓储库区划分

要在具体考察每个库房的不同面积以及所具备的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物料的不同性质来规划库房库区。举例来说,如果划分依据为物料的不同品种,则可以将库区划分成成品库区、原辅料库区、包材库区等;如果划分依据为物料所处的不同状态,则可以划分成收料、待验、合格、不合格以及退货等库区。

1、物料编号。在分出物料的不同种类的基础上,应当对物料进行编号。物料的编号一般为相对简单好记的文字、字母、数字、符号等,以反映物料的名称、成分、规格、归属等信息。通过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以及简单易记的物料编号,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在管理、查找物料时更为方便。物料的分类代号的构成方式一般为:“物料类型编码+品种类别编码+物料识别编码”。

2、物料堆垛。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距离要求来堆垛物料,区分出不同的规格、品种及批号,码放的物料要整齐无倾斜,做到重不压轻、大不压小以保证其牢固,重要的物料标识应尽量朝外,以方便物料的日常管理。

二、规范仓储的物料管理

石化企业应当规范仓储管理流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组织、监督物料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仓储管理方法做好物料出入库、物料存储、装卸以及计量等工作,保证物料安全,监督与规范相关财务工作,从而提高经营效益。

(一)入库保管。

入库:物料入库时要做好单证凭据和实到货物的核对,准确记载入库时间、入库种类批次以及其他相关的货物信息,以备日后查验。

物料的请验:(1)根据不同批次做好物料的请检以及取样检验工作。(2)保管员先进行物料的初检后,第一时间填写好请检单,将其与厂家开具的检验报告交到质量保证部,质量保证部门对物料做进一步的取样检验,仓库管理员根据质保部做出的“检验报告单”、 “合格证”和“物料放行单”才能办理物料的入库手续 。

(二)物料发放。

发料的原则:在没有审批物料的放行单或者物料的合格检验报告的情况下不得进行物料发放。物料如果超出了使用期,则应当进行复验,只有复验后出具的检验报告为“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发放物料。原则上说,每件原辅料都应贴有“合格证”,每批包材以及成品的放行证、合格证都要在货位卡的右上角贴好,才能发放。

(三)及时整理账卡。

仓库员要以领料单为依据做好货位卡和台账的相关记录,整理出不同部门的领料单并每月装订好。整理出的货位卡、检验报告、请验单等要视数量情况每月或者每季度做好归档。

(四)库存盘点。

必须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核实账面库存与物料实际库存是否相符,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财务人员必须参与盘点工作,共同核对各类物料的实点数,将实际的库存短缺率与公司规定的比率做对比,做出相应奖惩 。

三、应用6S现场管理技术

6S现场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6S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涉及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项内容。

1、整理:仓储时做好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的区分,必需品应靠近工作台以备使用,非必需品则可以置于仓库定期做检查。另外,要注意不同物料的使用频率各不相同,要及时处理已过期的物料。具体的整理步骤为:现场检查、做好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区分、非必需品及时清理或做好处理、定期循环整理。

2、整顿:在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人、事及物的定位与定量。具体来说,即物品摆放要有序合理,以方便迅速获取,工作流程、相关规定应当简洁明了,保证工作效率。同时要考虑人物、人机以及物场的相关性,将其有机结合。

3、清扫:整理整顿后应及时清扫仓库,标示或者丢弃不需要的物品,防止物料受到污染,机器设备也应定时检查、及时维修。

4、清洁:完成上述步骤后,应做好深入的完善与维护,即清洁。生产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没用的东西,因此要及时区分出来,做好文件、过道、货位、货架、运输安全工具、电气等的清洁工作。通过清洁,可以辅助消除安全隐患,使员工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愉快工作。

5、素养:以上工作能否达成并坚持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修养。因此,6S现场管理技术特别强调要注重对员工进行相关技术的训练,即展开员工培训等相关教育,让他们了解6S管理技术的内容及工作要求,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提高工作效率 。

6、安全:重视工作人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应熟悉本仓库所存放物质的性质、保管办法及注意事项,并会正确地使用本仓库的安全设施及消防器材。通道保持畅通,员工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会使生产及非生产事故减少。

(作者单位:巴陵石化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储运车间)

注释:

篇10

随着我国物流经济与港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石化、危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港口仓储成为危险品装卸、中转的主要形式,在危险品仓储领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行政因素、历史因素以及管理缺陷,港口仓储尤其是堆场成为危险品物流管理的薄弱环节,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经济、人身、社会、生态,甚至是政治损失与影响。天津港“8.12”危险品爆炸事故就是由危险品集装箱堆垛燃烧爆炸引起,目前已造成165人死亡,8人失联,直接经济损失700亿元,再一次为我国港口危险品仓储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

2我国港口危险品仓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行政审批多头,安全标准多样

因为危险品仓储的专业性、危险性,国家对危险品仓储的监管力度远远高于其他货物仓储。但总体上,我国危险品仓储监管仍比较混乱,尤其是在港口危险品仓储方面,存在行政管理多头、安全标准多样的问题。

(1)审批多头。为规范危险品管理,国务院在2011年新修订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_步明确了安监、消防、公安、质检、环保、交通、卫生、工商等各行政部门的职责,港口危险品还涉及海事和海关部门,要求共同做好危险品安全管理工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造成了多头审批、各自为政、层次繁多、程序复杂的审批局面,不仅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也给审批环节留出了寻租空间。以天津港肇事单位瑞海国际(以下简称瑞海)为例,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经营许可证》律)港经证(ZC-543-03)号及《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都是由天津市交通委(以下简称交委行政审批局审批,而天津市交委的港口审批部门与天津港在2003年以前还是同一家行政单位(天津港务局。由于经营权审批主体和权力的不唯让瑞海钻了政策的空子。

(2)标准多样。多个监管部门的多种规章和标准,不仅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而且留给企业“钻空子”的空间。比如危险品仓储用地,企业虽然按照安监部门的要求间距建设了仓库,可国土资源部门认为该间距会浪费土地资源。在应急演练方面,安监部门要求企业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但是演练中灭火泡沫液无法回收,当地海事部门会因水体污染对应急演练持反对态度。我国行业安全标准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彼此缺乏统筹和沟通,存在标准重复、标准矛盾的现象。而且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安全标准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空白也还很多。

2.2政企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2003年11月15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经天津市委批准,天津港务局实行政企分开,行政职能转交天津市交委,天津港务局转制为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据目前公开报道的资料,天津港规建部批复了瑞海的规划建设,而天津港规建部为天津港集团的下属部门,属于企业体系。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行政审批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规章委托的组织,而不是其他自然人、法人和组织。企业显然属于经营性法人,像天津港这种行政事业单位转制为国企之后,从法律上来讲是不具备行政审批权的,其对瑞海规划建设的审批就属于违法审批。天津市规划、建设和环保等政府部门才拥有对瑞海公司的行政审批权。

2.3企业唯利是图,违规作业

经调查,瑞海的危险品在存放等多个环节,都有违规之处。瑞海仓库存放规划显示,氰化钠可存放量为24t而据媒体报道,爆炸现场被证明有700t氰化钠。2013年5月4日,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的批复中,允许瑞海的区域作业范围是集装箱货场重箱区、面积1.8万m2,用来存放危险品,中转仓库为3117.81m2,允许用来存放烧碱。而熟悉瑞海的工作人物流技术2015年第34卷11月刊(下半月)津市交管局批复的危险品存储位置-集装箱货场重箱区。

按照《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未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仓库内,或者未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的,都将受到相应处罚。而调查发现瑞海存储的全是出口的危险品,且集装箱是露天存放的,也没有分类规划危险品存放区域。

根据安监总局下发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库存危险化学品应保持相应的垛距、墙距、柱距。垛与垛间距不小于0.8m,单一品种存放量不能超过500kg,总质量不能超过2t。而瑞海危险品堆垛之间的距离在0.4m至0.5m,—次装箱的危险品重量在6至30t。

另外,根据相关规定,危险品的仓储场所要求大中型仓库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等的距离应在1000im以上。瑞海严重违反这条红线,与最近的小区不足600m,且该小区建成在前。

2.4监督部门失管失查,放松或放弃监管

天津市交委作为天津港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经营业务负有审批、监管等职责,有关责任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违规发放经营许可证,对瑞海公司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监管不力。

天津市安监局和滨海新区安监局作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部门,对辖区内企业特别是危险品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有关责任人员监管不力,对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未及时检查发现和依法查处。

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作为辖区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部门,对辖区内企业经营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务规划负有审批职责,有关责任人员明知瑞海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仓储地点违反安全距离规定,未严格审查把关,违规批准该公司的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务规划。

天津新港海关有关责任人员在危险品进出口监管活动中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对瑞海公司日常监管工作失察,对其违法从事危险品经营活动未及时发现并查处;给不具备资质的瑞海公司开辟绿色进出关通道,放纵瑞海公司从事违法经营活动。

(天津港集团)公司作为港区企业管理单位,对辖区内经营企业负有安全生产监管等职责,有关责任人员疏于管理,对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未有效督促纠正和处置。

2.5基础设施落后,技防水平滞后

以瑞海国际为例,我国港口危险品仓储由于周转时间快、便于装卸等原因,多采取露天堆场和简单仓库,出于成本的考虑,绝大部分没有自动化监测、报警、灭火系统,更不用说建立信息系统。从目前披露的细节来看,瑞海国际爆炸事件在起火阶段是人工报警,而当值班人员发现火情时火势已经蔓延,错过了最佳的处置时机。

另一方面,救援方迟迟得不到危险品的种类、位置、数量等信息,虽然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混乱、违规作业,但另一层面也暴露了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存档与容灾能力的不足,尤其是与海关、安监等监督部分的数据备份与共享没有建立,滞后了救援,也影响了事故调查。

3加强港口危险品仓储管理的主要措施

3.1理顺行政管理渠道,规范安全标准和审批环节

(1)建立全国统一的危险品仓储营运许可制度。审批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构和法律规定的履行审批权力的组织,各审批主体之间审批职能明晰,审批权限唯一。在统一审批条件的前提下,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安监、消防、环保、规划等部门的联合审批。

(2)整体统筹,片区化、集中化。大中城市和人口密集区的港口危险品仓储审批应片区化、集中化,由市政规划部门与港口管理部门根据城市功能区划与港口发展规划整体统筹,最大限度避免低事故伤亡和生态危机。

(3)统一设立监管标准。各管理和监督部门负责出台本部门的建设及监管标准,加强协调与沟通,标准之间不能交叉,不能矛盾。同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使标准体系更加完善、详尽,切实规范行业建设、生产、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4)严格准入门槛。建立企业资质审核与考评制度,将企业收入、诚信、纳税、环保、人员素质等纳入审核范围,对于不达标企业不予准入或续签。

3.2政企业分开,绝对杜绝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沿海港多由当地港务局改制而来,原本履行行政管理与审批职能,现在履行企业职能。因改制时间不长以及专业封闭、连带关系复杂等特点,很多港口还保留着部分行政管理与审批职能,政企没有完全分开,这就客观上存在着自我审批、甚至形成“独立王国”的风险。必须坚决剥离港口的行政审批职能,港口内企业的危险品仓储建设审批全部由交委、安监等行政部门审批,港口作为经营性实体和法人只负责管理、经营。

3.3强化企业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是危险品仓储企业的立身之本、经营之道,也是重大社会责任。

(1)建立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证危险品仓储的安全,企业需要依据危险品管理的法律和规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所储存的危险品的特性,制定严格的危险品仓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具体落实到责任人,严格履行登记、备案、报告的法律和行政义务。

(2)严格出入库制度。危险品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认真核查品名、标识,检查包装,清点数目,细致地做好登记,重点危险品要实行双人收发制度。危险品出库时,仓库管理人员除要认真核对品名、标识、数目外,还要认真登记提货人,详细记录危险品的流向。

(3)严格货位和堆垛秩序。危险品的储存方式、数量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合适的存放位置,妥善安排相应的通风、遮阳、防水、防湿、温控条件,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和包装合理确定堆放垛型和垛的大小,要有合理的间距,消防器材和配电箱周围禁止堆货或放置其它物品。

(4)规范装卸作业流程。在保管和装卸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合理选用装卸器具,对包装不符合作业要求的要妥善处理、再行作业。保管人员要定期检查危险品品种、数量和相关设施,及时清扫库场,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严格限制闲杂人员进库。

(5)建立应急预案。当危险品库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有处置预案,包括汇报情况、现场紧急处理、人员疏散、封锁现场、人员分工等。应急处理指挥人员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4明确监管部门职责,提高监管水平

(1)提高监督管理水平。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杜绝交叉、重复,同时完善监管规范,纵向到边、横向到底,扭转执法不严、监督不到位的局面。

(2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应该为域内企业负总责,要让地方政府感受到监管责任与压力,担当起维护社会利益和人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责任。

(3)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善于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让安全监管更“接地气”

(4)加大企业违规成本。“谁审批、谁负责”由监督部门作为执法主体,处罚程度要远远大于违规收益,从而使企业不敢违规、不愿违规。

(5)调动企业责任。政府应大力推动和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牵引社会、企业、自然环境三者互利互促,给予优秀仓储企业、绿色仓储企业政策优惠和财政减免,从而现实企业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良性互动,使企业自觉自愿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5引入高新技术,加强技防能力

目前,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云存储技术迅猛发展,可以更好地为危险品仓储的发展保驾护航。

(1)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为危险品货物安装电子标签,存储有危险品的存放位置、库存数量、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时间、危险品化学性质、化学成分、存储方式和要求、安全运输注意事项、突发事件处置方法等,同时通过与企业局域网建联的手持式无线数据读取仪,将危险品性质和紧急事故应对方法等信息传输到企业管理数据库中,管理者对信息进行统计、分类,以便迅速了解该危险品的数量、存放位置、存储状态等信息。通过手持式无线数据读取仪对货物进行扫描,实时查询危险品货物库存情况,通过管理系统和危险品的性质,对其进行分区管理,同时利用手持式无线数据读取仪定期对仓库危险品进行全面盘点,分析和掌握库存危险品动态。

(2)防灾报警系统。通过信息系统了解危险品的生产时间、有效期限、产品标准等信息,一旦发现环境条件不符合安全存放标准,系统会自动报警干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各种温湿度、声光、烟雾、空气成分等传感器,实时掌握库区各种技术参数,一旦有指标超出警戒值,便会自动报警,并实施干预。

篇11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应急物资 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公益作用愈显突出,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其基础性管理尤为重要。国有企业的应急物资作为应对社会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如何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提高物资统一调配和保障能力,是国有企业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故提供重要保障,根据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统一调配,随时检备,有备无患”的要求,是应急物资合理使用的基础自导原则。

目前国有企业的应急物资除了应急装备物资和应急救灾物资外,紧急采购物资也是必不可少的,紧急采购物资能在突发紧急状况下保证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完成。

国有企业的应急物资管理大多具有种类繁多、规格不一、价值差距大等特点,为能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应急物资的时效性作用,就需要科学的分析应急物资需求,根据应急物资的性质和需求情况进行存储,对物资进行分级、分类管理,降低物资仓储成本,必要时使用模糊分类、ABC管理法等科学分类管理方式。

通过理顺国有企业应急物资的管理机制,国企应急物资的管理需要依次在生产、采购、需求、仓储等方面构建分类管理和储备体系。对应急物资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对其进行合理分类,从而确定适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最终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服务企业发展。

“模糊分类法”的精髓是用相似性尺度来衡量事物间的远近关系,对受到多个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分类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定的隶属度来确定其分类关系。这样可以对处理部分样本需要划分的类型、数目等要求不明确的物资进行科学粗放管理,取得较好的实际操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