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5:00: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和环境的关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自然地理学概述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上部。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自然地理学具有环境科学的面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要素。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这就是地理学上所说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3.贵州石漠化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的演变过程。贵州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威胁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并且影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贫穷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3.1 石漠化的成因
贵州石漠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所导致的,但主要是以人为因素为主,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协调岩溶地区的人地关系。
3.1.1自然因素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的东部,全省地形多为山区,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西部地势较高,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坡度较大,属中国中部地势第二级阶梯东缘部分。高原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深切河谷和岩溶地貌发育,造成高原表面支离破碎,地形起伏不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并集中于夏季。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岩化学溶蚀作用强烈,形成丰富的岩溶地貌形态与洞穴系统,加速了地表水向下渗漏。地表土层含水量较少,土质疏松,一旦遭受高强度暴雨的冲刷,表层土壤极易流失,形成土地石漠化。
3.1.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为了生存和发展,石山区居住的人们不惜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形成“人增—耕进—林退—岩石出露—土壤侵蚀—石漠化”恶性循环。主要表现为:
(1)陡坡开垦。喀斯特岩溶地区耕地总量少,人均占有数量低,长期以来,毁林开垦,刀耕火种,植被对土壤的固持能力减弱,土壤流失,造成大量岩石,土地向石漠化方向发展。
(2)过度樵采。喀斯特岩溶地区群众生活能源相当一部分是靠薪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过度樵采更加快了植被的丧失,导致石漠化进程的加速。
(3)过度放牧。喀斯特岩溶地区农村牲畜放养,不仅毁坏林草植被,还造成土地板结,有机质流失,导致土地石漠化。
(4)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合理开采挖掘和厂矿企业产生的垃圾,所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废水和废物,抑制林草生长,加快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加剧了石漠化扩展。
3.2 石漠化主要治理措施
前言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及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也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应着重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因为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紧密相关,并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有效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于森林绿化、生态建设、保护这三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森林绿化
森林绿化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保障。森林绿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森林自身具有美化环境、蓄存水资源、抗风固沙的功效,它和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1]。森林绿化隶属于生态林业事业,它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严重的河流泛滥问题,这不仅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构成严重威胁。植被破坏、乱砍滥伐是引发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进而出现水土流失。而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效,它在洪灾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二)森林、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反,经济的发展还能优化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开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毫无节制地向生态系统索取,这不仅会破坏自然资源,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时严重可能出现经济倒退[2]。
三、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与发到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我国生态建设水平并不高,影响因素众多,例如,国家的整体实力、生活水平等,具体因素如下:
(一)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均森林面积较为理想,大约为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一,但人均森林蓄积量较低,几乎名列世界末端,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生态建设不完全。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可知,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这是因为,虽然实现森林绿化的面积较多,但质量几乎都不合格。例如,在森林绿化中存在品种单一、成活率不高、养护不到位等问题,无法达到保持水土的功效。
(三)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完整。一直以来,人们均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进而导致与之相配套的法律规范不完整,外加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有效、可行的奖惩与鼓励机制,这大大增加了森林绿化、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系数。
四、有效开展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从长远角度出发规划生态建设。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愈发关注经济效益,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现阶段,我国生态系统面临严重的破坏,其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应从长远角度出发,科学规划生态建设,全面分析,循序渐进。另外,还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可在现有林区内设置自然保护区,依据生态系统的实际类型合理划分、科学布局。对于国家珍贵、稀少的动植物,应加强保护。同时,在规划的过程中,还应有效考量[3]。
(二)加强宣传。宣传是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关键,加强宣传,不仅能增强社会各界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以印发宣传手册,也可以组织观看环保视频,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明确生态环境是我们全人类唯一的,也是共同的生存环境,不可替代,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三)加大扶持力度。政府作为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的主要资金来源,应加大扶持力度,并将相关投资列入财政预算的范畴,提高关注度,优先开展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这是因为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支持,经济资源是其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科学研究和防火等各种活动均需要资金支持。同时,还应全面管理在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中的投入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金,并编制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管理补偿规范,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另外,制定科学的优惠政策,有效发挥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对于长期贡献于荒山开发的人员,应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其切身体会到政府的重视度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四)注重管理。行政管理是有效开展生态建设以及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应注重管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我们应制定具体、规范的管理职责,明确自身职责,实施逐步管理。在生态系统中,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部门,且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保护情况,同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构建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对于表现积极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并严肃惩处表现消极或者犯错误的人员,如若违反法律,应对其实施法律制裁,借助法律处手段来规范和约束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各部门之间,应加强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全面落实生态系统重建工作,快速恢复生态系统。
(五)全面种植阔叶树。现阶段,人工生态林种植、砍伐以及修复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应全面种植阔叶树,且完成种植工作后,禁止采伐,这是因为阔叶林不仅具有抗风固沙的功效,还具有较强的蓄水功能,绿化配置较为合理,大大推动了林业生态建设进程。另外,种植阔叶树时,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并且在特定的年限后会将其划给集体。
结语
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我们应为子孙后创造一个不存在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从森林绿化着手,有效开展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并妥善处理森林绿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永续。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水利的概述及重要性
1.1 生态水利的概述
传统的水利工程主要目标在于控制水流来满足人们的供水、防洪、发电、航运等要求,但是在水工建筑物发挥其功能的同时,生态环境已经一步一步遭受破坏,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严重失衡。而生态水利指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兼顾水利枢纽建设和生态系统建设的水利系统,河流成为了这个生态系统的骨干,既满足了人们需求又保留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2 生态水利的重要性
(1)生态环境恶化
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就是能源和生态问题。虽然随着经济建设的加速,我国在河流治理、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人口增长和消费需求增多,造成了许多地区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危机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传统的水利工程过分强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忽视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这更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由于在我国传统的水利工程理论中,比较多的受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思想的影响,没有把人类作为流域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和考察,而是片面强调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愿望,以至干扰甚至破坏了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均衡。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的恶化己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寻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是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2)生态水利是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水利工程数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水资源的利用趋向综合性,单向工程逐步发展成流域系统综合利用开发,除了传统水利具有的功能之外,还与生态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因为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自然资源,而传统的水利工程无法长远持久的实现人们和环境的双赢,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只有稳定发展生态水利才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3)生态水利是实现生态系统循环的需要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保持其动态平衡的关键就在于控制其关键因素。生态水利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维持好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良性发展。
二、河道治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现状
河道的主要功能是行洪排涝,而现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主要特征,不再是为了治河而治河,而是通过综合整治流域,充分发挥水系的基本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2.1 河道治理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河道治理,往往只单独考虑河道自身的功能,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更加忽略了河道与周边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协调,对原有生态景观、人类生存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具体来说,河道治理工程通常是在天然河道基础上进行的,这就直接破坏了原有的长期形成生态系统,导致了河流局部形态的单一和非连续。例如水库的建设改变了其水温水质,蓄水后的坝前水温高于河道水温,严重干扰了鱼类繁殖,而河流流速的改变则降低了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降低了其自净能力。另一方面,河道治理施工势必破坏大量植被,对陆生动物造成了极大影响,同事施工中排放的污废水将改变河道理化性质,危害周边生物的生存发展。
2.2 河道治理现状
因人们需求和社会经济环境不同,我国的河道治理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依附自然被动阶段,该阶段基本是在原有自然条件下进行,河流防洪效益不高;与河争地的阶段,该阶段是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修建了提水灌溉、河道治理、堤防建设等工程,但治理方法落后、单一、不科学;经济治河阶段,主要是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河道整治以保护耕地、道路设施和排放污废水;和谐治理阶段,在我国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首先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考虑到提高生活品质和创造优美环境,河道治理工程保持了河道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坦白说,我国河道治理理念仍相对滞后,导致了我国的河道系统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防洪能力下降、堤防功能单一、基流减少、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等。可见,生态水利建设迫在眉睫。
三、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现实工程之中,河道治理工程当中已经涉及到一些生态方法,如构建水生植被、构建水生动物种群、种植水生花卉和机械除藻等。整体而言,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在生态河堤和自然化河流建设两个方面。
3.1 生态河堤建设
生态河堤指的是对自然河堤进行人工恢复的人工护岸,它保持了河床的原有功能,同时兼顾渗透性,充分保障河流与河岸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又具备足够的抗洪功能。一般生态河堤有以下几个类型:(1)自然原型护岸,通常采用植物保护河堤,如柳树、水杨、芦苇等;(2)自然型护岸,相比前者增加了天然材料护底;(3)人工自然型护岸,在前者的基础增加混凝土等材料增强防洪功能。
一般来说,生态护岸的设计有以下几个原则:经济性原则,即是保证相关功能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协调性原则,为美化工程环境,应尽量减少刚性结构;需要进行准确的水文分析,确定不同区域下的植被种类和数量;多孔性构造原则;自然性原则,即是尽量采用自然材料,避免二次污染;亲水性原则。在实际工程设计之中,应切实考虑岸边线的布置,因为它的布置直接影响着河流的整体形态和景观效果。另一方面,要考虑亲水性,如以低护岸制造近水的感觉。最后,相关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河流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注重护岸表面形态的多样化,主要有天然材料、叠砌块石、浆砌块石和混凝土等,具体做法本文不再赘述。
3.2 自然化河流建设
自然化河流建设是指河流治理既要保持、重现及创造河流原始的自然风情又要实现其相关水系功能。它不是简单的保护自然环境,而是在采实现防洪抗涝等作用的同时,降低人类对河流环境的损害,与自然和谐共存。在自然化河流建设之中,水边环境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包括空间环境、生物环境和水环境三部分。
自然化河流建设的原则主要在于在趋向自然的前提下创造丰富的环境条件,例如将河岸线设计成不规则型,彰显结构多样性;尽量顺应自然,例如分区域分阶段的治理河道,尽量利用自然动力进行治理,宜冲则冲,宜弯则弯;建设绿化网络,河流是较为孤立的生态系统,应将水和绿化网络化,使丰富和稳定生物物种;构造简洁的河流景观,尽量采用自然的植被石材,让建设的河流形态尽可能的接近原生态。自然化河流建设方法有以下两种:(1)河道治理,河道治理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善河道流路及河床的物理特性,从而构造出最自然状态,河流具有有不同的流速带,河底的冲刷不再那么大,即是河流有浅滩也有深潭,采用多孔化河床,保证水体流动多样性从而让生物物种具有多样性。如植石治理法常常将自然石埋入河床构造深沟及浅滩,营造出鱼类喜欢的栖息环境。但是这种植石治理法有一定的限制,适用于河床比降大于1/500,植石带不易被洪水冲走且不会被沙土堵塞的河道。为了提高抗洪能力,另一种常用方法为浮石带治理法,它是构造混凝土框架用来抵御洪水的同时又为鱼类提供巢穴,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2)护岸治理,即是选用生态水利方案构造自然型护岸。
结束语
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将会加重环境负担,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水利工程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只有认识到水利河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河道治理中充分的应用到生态水利。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050-04
[关键词]河北省2008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北省制药企业复合生态工程及其评价研究”
(批准号:08457251D)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苗泽华,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市场营销学科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企业集团管理;
孙增辉,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杨树岗,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河北石家庄050031)
一、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经济中自觉遵守和运用生态规律,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它既要求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重复利用,进入系统的所有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过程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尽量减少对物质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又要求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被大自然吸收净化。循环经济要求企业不仅仅提品本身,而且要求产品利用最大化。循环经济包括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这些层次是由低到高依次递进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平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倡导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当说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简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可称是一种绿色经济,“点绿成金”的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所指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包括再生资源。所指的“能源”不仅是一般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而且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也就是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包括:1,新的系统观。它要求从复合生态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2,新的资源观。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还必须考虑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3,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是用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的。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4,新的生产与消费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要求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5,新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受到日益增多的自然惩罚后
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新经济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经济、自然的共存共荣,促进永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生态工程原理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他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逐渐从稀缺走向枯竭,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所构建的末端治理范式逐渐为循环经济范式所替代。他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
生态工程(Eeologieal engineering)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解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危机,尤其是生态危机加剧,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巨大压力,在人们执着寻找解决危机的对策及资源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它是生态学及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也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新分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给生态工程定义为: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国际范围内的生态工程建设异常活跃。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生物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工程;废弃水分散治理、系统回收再利用生态工程;清洁能源系统开发组合利用生态工程;生态复台肥料生态工程;绿色化学工程等等。在发达国家,生态工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当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整体优化原理。以污水的土地处理为例。在污染的生态系统中,污水的土地处理涉及点源控制、污水传输、预处理工程、布水工艺、作物选择和再生水的利用等基本过程。把污水的土地处理看成一个整体,对这些基本过程进行优化,才能达到控制和消除污水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2)循环再生原理。生态系统一方面利用非生物成分不断合成新的物质,另一方面又把合成的物质降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并归还到非生物组分中。如此循环往复,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作用。这样,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进行着循环和再生。例如,水的循环和再生为生态系统中化学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而且还起到了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和净化环境的作用。
(3)区域分异原理。由于生态系统存在着经度和纬度的地域差异,从而导致污染物质在迁移转化和生态行为上的区域分异,这种区域分异不仅表现为空间位置的不同,也表现为污染物的毒性、循环通量、作用时间、积累和降解等生态行为上的差异。
(4)多样性主导性原理。系统只有以优势组分和拳头产品为主导,才会具备发展的实力。必须以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为基础,才能分散风险,增强稳定性。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5)生态发育原理。发展是一种渐进的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系统演替的目标在于功能的完善,而非结构或组分的增长。系统生产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的服务功效,而非产品的数量或质量。
(6)生态系统的开放原理。生态系统全方位地与系统的外界进行交流。即使是相对独立的池塘生态系统也是如此,它的四面八方都是与外界相通的,不断有能量和物质的进入与输出。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也表现在熵的交换,生态系统不断摄入能量,并将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熵排向环境。生态系统本质上不同于孤立的全封闭系统的行为,而在于同环境之间有熵的交换。
(7)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也是生态系统的实质和核心。整体性是指系统的有机整体,其存在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多个要素结合而形成的统一体,这个系统不再是各要素结合前的分散状态,集中表现出系统的整体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整体性大于各个部分之和;一旦形成了系统,各要素不能再分解成独立的要素而存在;各个要素的行为和性质对系统的整体性是有作用的,这种作用是在各个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三、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的联系与区别
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都以生态学为基础,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另一方面,二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循环经济主要在宏观层面上以社会总效益为着眼点,以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决策依据,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实现环境保护为目标。而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则主要在微观层面上以企业效益为着眼点,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决策依据,以提高企业生态系统优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目标,同时兼顾社会生态效益。
四、实施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是促进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我国是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满足这一目标要求的自然资源储备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日益突出。
(1)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互动的层面:一是微观层面,即单个企业层面的循环,简称小循环;二是中观层面,即特定区域中企业之间的循环,简称中循环;三是宏观层面,即社会所有企业之间的循环,简称大循环。三个层面的循环,表现出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环环相扣,推动大循环的显著特征。并且,每经历一次循环,都促使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单元和微观基础,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也是体现循环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个体,中循环和大循环都是建立在发展生态企业这一小循环基础之上的。在企业层次,循环型企业在企业内部交换物质和能量,建立生态产业链,通过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集约型经营和内涵型增长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有企业积极参与循环经济,系统设计并实施企业复合生态工程,促进企业之间的共生与循环,才能更好地推动中观及宏观层面的循环,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实施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撑,企业作为耗散结构体,在生产产品满足需求的同时,是以消耗大量资源、不同程度地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而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就是要按照大循环和中循环的要求,按照复合系统的要求,对企业进行系统地设计,实现传统增长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而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
也有利于企业主动调整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变革生产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3)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也是全球化及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一些发达国家不仅非常重视发展循环经济,重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实施清洁生产模式,加强产品生态设计,引导绿色消费,而且往往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在资源、环境等方面设置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目前还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从而形成了“绿色贸易壁垒”。这些壁垒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工业企业应积极实施复合生态工程,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这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4)实施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工业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复合生态工程的最大动力。所谓动力是指工业企业受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所产生的驱动力总和。工业企业实施复合生态工程,不仅是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利用系统生态控制原理及其技术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调整、重组、控制与优化,促进企业趋利避害,以达到工业企业与区域协调发展为目的的系统工程。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要求
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社会探索,已经在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作为一种可借鉴的方式给予发展中国家以启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深化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探索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已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尽管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模式已成为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政策的主流,循环经济战略必将会全面实施。因此,我们必须对它保持高度的关注,用良好的运行模式设计和制度保障建设促进循环经济战略的贯彻落实。
1,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扶持循环经济应该体现在:逐步提高各项排污费用,使污水、垃圾处理单位达到保本或盈利水平。这样既可以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技术,保证其良性发展,也可以促使全社会加快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排污,提高社会产品的循环率。同时,对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鼓励措施。
2,加快环境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对循环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环境市场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还相当不成熟。因此,需要采取一些举措以振兴我国的环境市场。首先,要有效地发挥环境法规的制约作用,确保他们能对环境产业的开拓和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其次,要有效地提高环保设备的运行效率。第三,还需要加强政府对环境产业的管理职能,促进环境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3,加快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的研究和科技发展,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每一个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也离不开先进设备的开发和更新。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1]。城市化具有多维涵义,它主要包括人口迁移、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和生活提高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人口迁移和地域扩张是表现,生活水平提高是最终结果或目标[2]。而生态环境是指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物质能量流动众多因素的集合[3]。根据生态环境诸要素对城市化的不同作用,可将生态环境划分为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压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城市化中的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的4个方面与生态环境的3个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中形成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作用、交互耦合的关系。其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和城市的地域扩张都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作用,而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通过环境选择、人口迁移、资金分配、政策制度影响和环境变化等都对城市化的进程产生约束作用。
地学信息图谱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著名地理学家陈述彭等首次提出,是中国科学家首创的一种新概念和新方法[4-6]。地学信息图谱是按照一定指标递变规律或分类规律排列的一组能够反映地球科学时空信息规律的数字形式的地图、图表、曲线或图象[7]。运用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基础与动态数据库的大量数字信息,经过图形思维与抽象概括,并以计算机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显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耦合的空间形态结构与时空变化规律[8-9]。本文主要通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研究,结合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论,利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以图谱的形式来表达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1研究区概况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部,陆域介于北纬23°30′至28°22′,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福建省人均土地资源和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地矛盾突出。近十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结构变化剧烈,耕地面积锐减,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和园地迅速扩大,交通用地显著增加,未利用地大面积开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余地十分狭小。福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时空差异较大,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沿海水资源供需平衡矛盾突出,对局部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压力。
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首先,最主要的差异体现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闽东南沿海地区和内地沿主要交通干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闽西北、闽东北欠发达地区。其次,进一步的差异主要体现为 “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在工业化基础较好的地区,第三产业兴旺发达,城镇体系完善,这都是城市化进程深化的表现,是城市化向后城市化阶段过渡的标志,如福州市。但在一些工业基础较薄弱地区,或专以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尽管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但第三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7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221);福建省教育厅项目(JK2009032;JA08202)资助。
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比却较高,如武夷山市、宁德市,这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化道路[10]。
2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模型的建立
2.1 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福建省及其各地市的2007年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空间基础数据采用国家1:100万电子自然地图集。利用SPSS 16.0软件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由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耦合、互动的关系,为了揭示它们之间发展的耦合强度与协调程度,本着指标选取的主导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分别对区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指标予以筛选,建立指标体系,如表1。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几位专家对各个指标进行的评分之后,求得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指标矩阵R和权重计算公式⑴,通过评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然后数量化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Wi。具体公式如下:
⑴
通过专家的评分和公式处理完数据后,可以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各个指标的权重见表1。
2.2 耦合关系模型的建立
耦合度就是描述系统或要素相互彼此作用影响的程度。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11]。由此,可以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彼此影响的程度定义为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度[12],它的大小反映了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作用强度和贡献程度[13]。二者是一种相互作用、交互耦合的关系。本文中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交互作用的模型由两部分组成,即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度协调度模型[14]。
2.2.1耦合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可以得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函数[15],如公式(2)、(3):
(2)
(3)
式中:变量 (i=1,2,…,n)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序参量,其值为Xi (i=1,2,…,n),为子系统对总系统的总序参量; 为各个序参量的权重;A为系统稳定区域[16]。对耦合度值C进行划分并定义,如表2。
C取值范围 定义
0.437
0.468
2.2.2 耦合协调度模型
由于每个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得影响因素都有其交错复杂、变化和不均衡的特性,单纯依靠耦合度判别有可能产生误导,为此,构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函数[17],其目的是评判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其算法如公式(4)。
(4)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调和指数,它反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a,b为待定系数。在实际应用中,最好使,这样可以保证。为便于使用,耦合协调度可划分为:1)0
3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的图谱分析
3.1 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的空间格局分析
利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福建省各县市的耦合指标的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利用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建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图如图1和图2所示。
(1)2007年福建各个市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时序基本处在颉颃时期,但耦合度明显存在着地域差异,如图2所示。依据大小排序对地区的耦合强度进行划分,可将福建67个县市划分为3类:①高强度耦合作用地区;②低强度耦合作用地区;③中等耦合强度的其它地区。
(2)耦合协调度数值较小说明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不尽一致,相互协调程度不够。如图1所示,从2007年福建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看,不仅福建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类型存在地区差异,而且耦合协调的程度也明显存在着地域差异,市辖区的协调发展程度普遍高于其它地区。结合耦合协调度区间划分的标准,可以将福建省67个县市划分为三类:①高度协调的地区,说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同步型、较理想;②低度协调地区,说明城市化发展超前型、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阈值范围内;③中度协调省区,说明城市化发展滞后型、保持在环境承载力阈值内。
表3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综合评价结果表
县名 人口城市化 经济城市化 社会城市化 空间城市化 城市化指数 生态环境水平 生态环境压力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指数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耦合强度与协调程度
福州市辖区 1.000 0.766 0.578 0.634 0.772 0.292 0.307 0.680 0.452 0.483 0.563 高强度高协调
福清市 0.071 0.420 0.254 0.273 0.253 0.356 0.861 0.819 0.693 0.443 0.490 中强度中协调
长乐市 0.110 0.350 0.280 0.300 0.254 0.358 0.702 0.859 0.662 0.448 0.484 中强度中协调
闽侯县 0.000 0.374 0.255 0.087 0.181 0.501 0.795 0.812 0.714 0.402 0.456 低强度中协调
连江县 0.097 0.296 0.202 0.187 0.196 0.409 0.927 0.539 0.616 0.428 0.447 低强度中协调
罗源县 0.187 0.235 0.247 0.058 0.188 0.569 0.865 0.412 0.595 0.427 0.439 低强度低协调
闽清县 0.136 0.367 0.318 0.046 0.224 0.724 0.628 0.535 0.619 0.442 0.462 中强度中协调
… … … … … … … … … … … … …
大田县 0.160 0.313 0.208 0.031 0.190 0.595 0.620 0.213 0.450 0.457 0.408 中强度低协调
图1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度空间格局图
图2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图
图3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分级面积比
(3)对比图1、图2可得知,2007年福建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分布不具有对称性,依据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组合可以将67个地区划分为8类,其分级面积比见图3:①高强度耦合高水平协调发展型,主要是大部分市辖区,属于福建省经济发展最高水平地区,其城市―经济―生态环境显示出互相促进,相互发展的态势;②高强度耦合中等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莆田市辖区、宁德市辖区等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其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也显得较为和谐;③高强度耦合低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永定、周宁两地区,这两个地区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但由于本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协调程度很差,急需改变发展方式调整二者的发展关系;④中等强度耦合高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明溪地区,城市化得到较快的提高,并且当地本身的环境承载力较强。⑤中等强度耦合中等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建瓯、长泰、华安、仙游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城市化发展已有一定历史基础,它们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已经处于一定适度范围内;⑥中等强度耦合低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上杭、柘荣等地区,它们都是城市化发展基础较差的地区,近年来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与城市建设不协调;⑦低强度耦合中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闽侯、武平、连城等地区,经济落后,但生态环境的建设却有足够的重视。⑧低强度耦合低水平协调发展型,包括寿宁、尤溪、清流等地区,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压力都很大,这些区域目前也急需要调整发展方式。
3.2 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的区域分异状况分析
图4福建省各地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分级面积比
从各地市的地区分异来看,如图4所示:(1)厦门市的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度都很好,是高强度高协调的地区。事实上,厦门高强度高协调的耦合现状是依靠该地区发达的经济支撑着。(2)福州市的耦合程度从图4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中强度中协调的面积比较大,其次是低强度中协调和低强度低协调程度,高的协调度和耦合度在该地区所占的面积比较小。(3)莆田市地区的耦合和协调程度相对比较好,莆田市的人口城市化指数很低,这就制约着莆田的城市化发展。在协调程度上,虽然莆田市是中等协调程度,但环境污染却较重,这说明它是典型的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还是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4)三明市各地区的耦合和协调度情况主要呈低强度低协调的程度的状态。虽然在生态环境水平上该地区指数都比较高,但是由于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也大大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二者不能建立一种很好的协调耦合关系。(5)泉州市地区整体耦合强度和协调程度良好。在图4中,该市耦合度与协调度等级主要是高强度中协调、高强度高协调和中强度中协调这三个程度等级上面。(6)漳州市地区耦合强度和耦合协调程度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强度中协调度和低强度中协调度上。在该地区突出的一点是环境压力总体上都很大,单方面的发展城市化,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环境失衡。所以,未来这个地区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减少生态环境压力这方面。(7)南平市协调程度都在中等程度以上,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二者的整体协同效应是比较好的。(8)龙岩市地区的耦合强度和协调度的面积比分布较分散,程度等级分布也很分散。可以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水平的优势,加快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良性增加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来带动该地区的城市化发展。(9)宁德市协调程度都是在中低水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协同效应不好,城市化不能很好协同生态环境的发展。因此,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中,既要加大人口城市化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4结论
在本次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耦合关系的研究中,将地学信息图谱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图谱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层次分析法善于多要素综合评价的长处,实现图谱和数学模型的结合,以图形与谱系的方式来表达生态环境的质量,建立福建省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耦合关系信息图谱,并分别从综合评价的等级图谱、综合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及各个地区的具体现实情况三方面对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耦合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具体分析了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耦合关系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具体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为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耦合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从福建省的总体情况来看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1)一个地区的市辖区的耦合程度优良而下属的几个县区的情况比较差,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地区不能只发展龙头区域,辖区的发展也要能带动地方县区的共同发展。
(2)福建省的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水平优良所占的比例比较高。福建省是全国植被覆盖率最高的一个省份,这对生态环境水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环境优势。虽然人口城市化的指数高的地区比较多,但是福建省人口密度的分布不均匀,形成两极分化,高的上千,低的只有几十。密度高的都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几个比较发达的城市。应大力推动人口向内地迁移。推动空间城市化的动力来自人口密度,而推动人口密度平衡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平衡发展。社会城市化是福建省的主要薄弱环节。
(3)从整体上看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关系,中强度中协调的地区比较多,低强度低协调的地区比较少。福建省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关系较好,协调度比较高,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的整体协同效应比较好。二者协同发展的能力比较强,对于福建省这个高森林覆盖率的省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2):212-220.
[4] 陈述彭.地学信息图谱的探索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 陈述彭,岳天祥,励惠国.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及其应用[J].地理研究,2000,19(4):337-343.
[6] 廖克,秦建新,张青年.地球信息图谱与数字地球[J].地理研究,2001,20(1): 55-61.
[7] 陈燕,齐清文,杨桂山.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理论探讨[J].地理科学,2006,3(26): 306-310.
[8] 陈燕,齐清文,杨桂山.地学信息图谱时空维的诠释与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2006,26(1):10-13.
[9] 陈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研究――以福建省为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10] 谢先全,晏路明.福建城市化类型的数值划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1):21-24.
[11] 吴大进,曹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12] 吴跃明,张子珩,朗东锋.新型环境经济协调度预测模型及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3):466-473.
[13] 刘耀彬,宋学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1): 91-96.
[14]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05-112.
一、网络教学和学习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相对性、个人性、情境性、文化性等属性。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认为认知和情感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和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样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重视学习者内在自我的发展,倡导着重于过程的教学,强调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它提倡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真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而网络环境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作为手段,那么学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因此,可以说,教育技术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
3.跨文化交际理论。多媒体技术使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变得越来越小,Internet不仅具有巨大的语言与文化的学习资源,而且是一个最大的跨文化交际网络。运用网络教学,实践跨文化交际的策略,跨文化交际的身份,跨文化交际的适应性、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网络文化信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及网络文化的感悟,以适应“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交际和学会创新”的新世纪人才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本校学生对网络英语学习的观念和态度,作者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调查研究。
1.调查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陕西理工学院2006级部分(共39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
2.调查工具。这项描述性研究的调查工具为问卷调查。
3.数据收集。就学生对网上学习英语的态度和观念方面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向2006级部分学生(390名)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376份。
关于学生对网上英语学习的观念和态度问题,作者设计了相关的20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对所得数据进行了输入和统计。(见表1)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对网上学习重要性的认同度。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网络教学作为英语第二课堂学习的认同度非常高,赞同和非常赞同的人数达到了77.1%(选项1)。和其相关的几个选项(19、20)对网络英语学习的认同程度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比例(79.8%和71.8%)。说明学生非常愿意进行网络英语教学与学习的尝试,对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比较感兴趣(选项10,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比例为58.3%)。
2.学生对网上学习与提高英语各项技能认同度。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网上学习会对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益(选项8、11、12、15,认为能够提高自己这几项技能的比例分别为:75%、48.4%、51.1%、73.6%),特别是对接受性技能听力和阅读的提高非常有用。学生的这种看法和张日美对北京交通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一致(张日美:2004)。
3.学生对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比较的态度。认为网上学习与课堂学习同等重要的比例为55.6%(选项2),而认为网上学习比课堂学习重要的仅占17.3%(选项3)。这说明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仍有相当高的认同度。79.8%的学生赞同网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很好的补充(选项19)。
4.网络教学与自主学习。有74%的学生认为网上学习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选项7)。众所周知,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学生的青睐。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建立自主语言学习中心供学生自学,这种语言学习中心除了提供传统的书籍、报刊、杂志外,更重要的是一些电子、音像资料和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
5.网络教学与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高达86.5%的学生认为网络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选项9),还有71.8%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量大于课堂信息量(选项20)。因为网络教学跨越了空间的限制,使课堂内教学环境得以延伸,学生可以从网上获得庞大的信息资料和最新的教学、科研、学习动态(80.5%的学生认同,选项13)。
6.对网络环境的满意程度。从问卷调查表中可看出有一半的学生(51.9%,选项17)对校园网络环境表示不满意,说明学校的网络环境还不能满足学生上网学习的需求,也给网络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是学校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四、对开展英语网络教学和学习的启示
1.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角色变化。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变为任务设计者、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管理者与评估者。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提出具体的教学任务,在庞大的网络资源库中,教师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有效的设计,以达到教学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或讨论中,教师应能积极给予指导,不断启发、鼓励学生,从而促进交际和交流的继续和不断深入;教师同时要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使学生时刻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让学生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满足教学需要。
当今时代,组织发展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从而引起生态学家和环境学家的高度重视。作为一门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组织现象的科学,组织生态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英美等国兴起的新兴边缘学科。目前,我国的组织生态学研究正在起步。
组织生态学的内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由“oikos”和“logos”两个词根组成,其本意是“研究住所”的学问。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本世纪初,生态学已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并且在植物生态学(plant ecology)和动物生态学(animal ecology)两大领域发展迅速。此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被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以帕克(Park,R.E.,1864-1944)和伯吉斯(Burgess,E.W.,1886-1966)等人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的学者们最早将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问题研究。组织环境是组织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我国的组织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有关研究大都是从宏观上对组织生态系统、组织与环境关系等问题所作的一般性探讨,而较少有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成果;一些专著也带有学科初创时期所不可避免的生态学原理类比与演绎的特征,对有关组织生态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也有待进一步深化。
组织生态学研究建立在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基础上。其一,组织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组织生态主体与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尤其侧重于考察各种组织生态环境及其构成要素对组织生态系统和组织生态系统中作为生态主体的人的影响。其二,组织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人、组织(活动)、环境共同构成的复合系统。
基于以上对组织生态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假设的具体考察,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思想观念上得到某些启示,那就是对人、组织、环境之间的关系应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在目前,确立和强化组织生态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优化组织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环境,提高组织生态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组织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在理论层次上抽象出能够基本反映组织生态系统与各种生态环境之间、不同组织生态主体之间复杂关系的范畴,更是今后组织改革与发展应当承担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
组织生态意识的确立与强化
(一)关于人、组织、环境
组织生态学研究和探讨生态环境与组织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而组织活动又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以人为实践对象的社会活动,这就使得组织生态与一般生物生态、一般社会生态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组织生态主体具有多层次性。本文认为,构成整个组织生态系统的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人、组织(活动)和环境。人、组织、环境(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多边的。作为生态主体的人以及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组织生态系统(以及组织),正是在这样一种相互联系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寻求着各自的和共同的发展。
(二)组织生态意识的确立与强化
所谓组织生态意识,是一种对组织生态系统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总体认识,尤其是一种有关组织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意识。当前组织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生态问题,涉及组织生态系统与种种环境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危机;涉及组织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生态主体(如各级各类组织之间)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危机;涉及不同组织生态主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方面的危机。在各种组织生态问题迭出、组织生态系统发展面临种种危机之时,强化组织生态意识,是我们解决种种生态问题的思想基础。
组织生态环境的优化
(一)组织生态系统外部环境优化
从作为组织生态主体的组织生态系统来看,所谓组织生态系统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的优化。而自然环境的优化最根本地表现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上,体现在人类利用自然的审美性对人类自身的组织上。社会环境与规范环境的优化,表现为各种社会关系的日趋合理和整个社会组织的日益完善,表现为人的个性心理素质与群体心理素质的普遍优秀。一方面,社会各子系统本身应当为组织生态系统创造适宜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如民主的政治环境、发达的经济环境、丰富的文化环境、适度的人口环境等。另一方面,应理顺组织生态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对于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子系统来讲,既保持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又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有助于保持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平衡,特别要降低和减少社会各子系统对组织生态系统各种派生功能的期望与要求,使组织生态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培养人的本体功能。
(二)提高组织生态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组织生态系统自身来讲,要提高自身适应外部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的能力,一方面要使组织生态系统达成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如使组织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使组织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与相应的环境要素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等。另一方面,要保持组织生态系统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增强组织生态系统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更新意识,充分发挥其自我更新的功能,在组织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生态主体之间引进竞争机制,进而增进组织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活力,提高组织生态系统承受外界环境压力的能力。
(三)组织内部生态环境优化
组织生态环境的优化,就是根据当时当地组织的具体情况,宏观调控组织内外各种环境要素,使之处于有利于组织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组织成员身心发展的最佳状态,它具体地表现为组织物质环境的优化、组织组织环境的优化以及组织规范的优化。就组织物质环境优化而言,首先要为组织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在具备了基本活动条件的基础上,则要考虑通过对组织活动场所的精心设计、布局、装饰等,使组织物质环境体现出美的价值与意蕴,更加富有组织意义。组织组织环境的优化,其目的在于使组织成为“健康的组织”,为此,应做到:一是保持组织组织所应有的开放性;二是建立、健全适宜的组织组织机构,使组织组织机构的层次、规模与组织规模相适应;保持各种组织之间的和谐一致的关系;三是保持组织组织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的愿望和努力;四是具有既体现组织组织目标又体现不同成员的个性特征的组织价值气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五是组织组织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组织规范环境的优化,则主要体现在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上。
组织发展的生态哲学
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组织生态系统与各种环境要素之间、不同组织生态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认识组织现象。
(一)适应与发展
适应(adaptation)与发展(development)是组织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辩证统一过程的两个层面。“适应”,包括组织生态系统对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的适应、作为组织生态系统载体的组织对其周围具体生态环境的适应,以及组织生态系统中不断成长着的人对社会环境与组织生态环境的适应。对组织生态系统来讲,适应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组织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组织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处理好组织与自然环境、组织与社会、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效益与效率以及组织、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复杂的生态冲突关系,实现组织生态系统环境合理、系统和谐、经济高效、行为规范的持续、稳定、健康的综合发展。组织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表现为人、组织、环境的有机结合;表现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组织之间的有机联系;表现为组织资源投入的不断增加;表现为现在的组织发展是未来组织发展的准备与基础;表现为组织组织的日益完善、组织活动的不断丰富以及组织质量的不断提高等各个方面。组织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全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平衡与失衡
组织生态系统中的平衡(balance)与失衡(imbalance)主要表现在组织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以及结构与功能上。平衡表明组织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生态系统所受的外界干扰超过自身调节的能力时,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失调,使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这就是所谓的失衡。平衡与失衡是生态运动过程中两个前后相继、彼此相连的阶段;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失衡不总是消极的,失衡本身也许就是新的组织变革(组织进化)的契机。从组织生态系统与其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角度来看,组织资源供应不足,不仅影响组织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发展,甚至影响组织生态系统的生存;而组织生态系统自身所特有的惰性又会导致组织滞后(educational lag)现象的产生。组织生态系统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平衡与失衡,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组织在数量、布局等方面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组织系统自身的组织是否完善、组织生态系统的育人功能是否为组织生态系统的各种派生功能所掩盖、组织内容与受组织者的实际所需是否协调等方面。
(三)共生与竞争
共生(symbiosis)与竞争(competition)主要涉及不同组织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关系突出体现在不同层次、类别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不同组织之间的共生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竞争。
竞争存在于同类同级的组织之间,也存在于同级不同类的组织之间。而随着终身学习组织的崛起,各种非制度化组织机构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使得制度化组织机构组织面临新的挑战。竞争同样存在于组织组织内部的各成员之间。在组织竞争的过程中,应当提倡正当的、合理的竞争,并以此促进组织工作的开展,促进组织成员在态度、价值、认知成就、身体健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从伦理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性学科,它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引起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本世纪以来出现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前,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揭示生态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危机阻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危机的出现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失调。由于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环境政策也不一样,因此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相同。从历史上看,环境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渡消耗自然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的。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都大大超过了发展中国家,这正是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我国是发展中家,人们为了早日脱贫致富,曾违背自然规律无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排放污染物,致使我国也面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另一类是指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三废”(废渣、废气、废水)污染。我国在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十分严重。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沙化迅速发展;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灭绝加剧等等方面。
面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必须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只能在自然界承受能力的范围内生存与发展,决不能对自然界任意摧残和索取,认识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人类应该用新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对待自然、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符合地球道德的新的伦理方式。基于此,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就成了新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西方学术界又称为“环境哲学”或“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和自然的道德学说,亦即是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与人的价值学说综合而成的一门新兴伦理学科,是如何对待生态价值、如何调节人们与生物群落之间、如何调节人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是由法国哲学家、医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施韦兹和英国环境学家莱奥波尔德创立的。他们主张,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人类需要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观点应用到处理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人与自然”应作为伦理学的一项基本准则。
三、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需要的模式。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其生存和繁衍,只能依赖于自然环境这个客体。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既可以满足当代人自身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可能给生态系统和地球带来威胁,给后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损害。因此,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要加强环境建设,处理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使自然界能够持续地满足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在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整个人类社会陷入“生态困境”、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形势下,世界上不同制度、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在考虑社会发展的模式,即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问题。
可持续发展理论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观实质上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资派的永续利用来推动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发展,它必然要求构建新的关系与秩序―生态伦理。生态伦理的基本内涵就是建立真正平等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共存共荣。它的确不仅是人类观念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更为重要的是它意味粉人类活动方式、行为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从新的视角确立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观,即是从维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出发对人们的行为予以道德约束。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的提出,无疑是从生态危机中引发的优患意识出发,是对人类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变革。可以预言,它一旦进人人类的实践而发挥其作用,必然导致人类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大改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提出的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而且需要一定的人文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及其解决,也渗透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甚至人与自身的关系。因此,生态伦理作为与生态文明相伴而生的一种新型的伦理文化,它应既关照自然,也关照社会和人生,成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台天平。
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宣传和运用,让生态伦理学学科从理论向实践方面深入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甚至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当代人的幸福,更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肩负起保护人类家园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环境管理是预防和质量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环境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协调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保障人们的物质很精神需求。本文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三个实质内涵进行分别的阐述,以前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准。
1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是调节城乡、产业以及上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在环境管理中要协调好之间的关系。
1.1城乡之间的关系协调
城乡生态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垂直生态链。在三大产业中农村是第一产业的基地,而城市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则是链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生态系统的中间环节。在三大产业的生态关系中,我们不但要实现城市化道路,消除城市化的污染转移到农村的现象出现,同时要加强新农村的建设,消除农村污染,向城市输送更多安全生态的农产品,实现城乡生态系统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1.2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协调
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是呈水平状态。在环境的管理中,我们要协调好上游生态保护与下游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让生态工程带动新城市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对于农村的环境管理要更加重视,由于农村环境管理比较薄弱,我们要控制对农田、引用水源和养殖业的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上游的污染而造成对下游的影响,积极处理好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
2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制度内涵
2.1环境管理的主流化
环境管理的主流化的概念是在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并让社会大众都能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来。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相关部门的议事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日程上来,通过各种措施和制度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让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可,并参与到环境的保护公益事业中来。同时还要协调好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积极调动社会大众的积极性。
2.2环境管理的生态化
只要是指在进行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的生态化的因素,并将生态化作为制度制定的基本原则,使环境管理制度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政府要在环境管理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给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平台参与到环境管理中来,让环境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2.3绿色政绩制度化
绿色政绩制度化主要是指树立起绿色化政绩观,将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作为考察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效能及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保证环境管理工作考核的制度化,为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提供制度上的保证。绿色政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要求,也是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之一。
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而对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和污染,也让环境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我们必须处理好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环境管理的经济目标。
3.1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位
科学发展观是党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出只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环境管理中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走新型的城市工业化的路线,实现高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3.2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目前,生态文明社会所提倡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所以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时应注重资源的整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提供帮助。另外,应将建设生态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作为环境管理的出发点与立足点,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与经济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相互协调。此外,应将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处理收入与环境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作为环境管理的重点内容。
4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内涵在建设物质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环境管理能够很好的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就必须要了解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制度内涵和技术内涵。
作者:郑江宁 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管理是预防和质量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环境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协调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保障人们的物质很精神需求。本文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三个实质内涵进行分别的阐述,以前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准。
1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是调节城乡、产业以及上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在环境管理中要协调好之间的关系。
1.1城乡之间的关系协调
城乡生态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垂直生态链。在三大产业中农村是第一产业的基地,而城市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则是链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生态系统的中间环节。在三大产业的生态关系中,我们不但要实现城市化道路,消除城市化的污染转移到农村的现象出现,同时要加强新农村的建设,消除农村污染,向城市输送更多安全生态的农产品,实现城乡生态系统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1.2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协调
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是呈水平状态。在环境的管理中,我们要协调好上游生态保护与下游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让生态工程带动新城市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对于农村的环境管理要更加重视,由于农村环境管理比较薄弱,我们要控制对农田、引用水源和养殖业的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上游的污染而造成对下游的影响,积极处理好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
2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制度内涵
2.1环境管理的主流化
环境管理的主流化的概念是在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并让社会大众都能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来。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相关部门的议事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日程上来,通过各种措施和制度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让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可,并参与到环境的保护公益事业中来。同时还要协调好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积极调动社会大众的积极性。
2.2环境管理的生态化
只要是指在进行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的生态化的因素,并将生态化作为制度制定的基本原则,使环境管理制度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政府要在环境管理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给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平台参与到环境管理中来,让环境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2.3绿色政绩制度化
绿色政绩制度化主要是指树立起绿色化政绩观,将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作为考察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效能及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保证环境管理工作考核的制度化,为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提供制度上的保证。绿色政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要求,也是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之一。
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而对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和污染,也让环境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我们必须处理好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环境管理的经济目标。
3.1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位
科学发展观是党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出只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环境管理中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走新型的城市工业化的路线,实现高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3.2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目前,生态文明社会所提倡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所以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时应注重资源的整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提供帮助。另外,应将建设生态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作为环境管理的出发点与立足点,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与经济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相互协调。此外,应将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处理收入与环境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作为环境管理的重点内容。
4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内涵在建设物质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环境管理能够很好的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就必须要了解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制度内涵和技术内涵。
参考文献: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日益提高,城市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生态环境质量逐步下降。在去年党的十上,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出了四大举措,以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将消耗资源的多少、损害环境的程度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列为经济社会是否合理发展的评价标准。这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冲突,才会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环境受到了破坏和污染,这主要是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不了解而导致的恶果。只有了解了二者的关系,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由此,本文着重探讨的就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
1、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概述
1.1、生态建设
1.1.1、生态建设概述
生态建设是通过植树种林,治理水旱灾害,预防水土流失,减轻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程度,科学合理地建立生态农业体系等措施,来建设和保护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2、生态建设的原则目标
生态环境的建设应该遵循统筹规划原则,一定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分清主次问题;依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有步骤、有目标、循序渐进地发展;从社会、环境、技术等实际情况着手,运用科学、合理、生态的技术手段谋求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发展。
1.2、经济建设
1.2.1、经济建设概说
经济的发展是我们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将经济建设作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中心,党的十报告也指出:我国的兴国之要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寻求社会发展始终是解决我们国家所有事情的重中之重。
1.2.2、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没有发展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进步。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以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经济建设是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解决国家大小问题的重中之重,更是保证国家兴旺发达、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和平生活的根本要求。
2、城市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但与之伴随而来的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要使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统一起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就需要对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笔者认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二者应该唇齿相依,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1、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以经济建设为前提条件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无法离开经济的发展,并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条件。因为经济的进步发展所创造的出来的物质、技术财富,可以用来促进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遵循大自然客观规律、不扰乱固有的生态体系的前提条件下,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对自然坏境加以一定的改造,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在保护环境的大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能靠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经济的发展为它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2.2、生态建设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态环境中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原料产地,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在遵循大自然客观规律和保护自然的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经济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大自然的各类资源,也就是无法离开对生态环境的利用。虽然说我国的“一个中心”是经济建设,但如果撇开生态环境,经济也无从发展。就好比离开了树木,木头制品的东西也都消失了,也就没有了以此为依托的一切产物。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互依托、唇齿相依、辩证统一的关系。离开了生态环境的经济建设就像是无本之木;离开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只是空谈。在谋求社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共荣共存的关系。
2.3、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
大自然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各类能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受到污染后的环境的恢复能力也是一定的,在发展的同时应践行可持续发展观,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只有生态环境能够永久持续的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资源,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
只有正确的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才会达到共存共赢的目的。如果以经济建设为重,而忽视环境保护,只会造成对资源的滥用,对环境的破坏;如果为了保护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过多限制对各类资源的使用,这也只能遏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产生一定的阻碍。
3、结语
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城市形象的载体,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应该共荣共存,相互协调,促进共同发展,切勿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在生态环境得到良好建设、自然环境得到合理保护的同时,促进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
[3]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