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商业文化与素养

商业文化与素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6 10:16: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商业文化与素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商业文化与素养

篇1

一是兴商创业。商祖王亥服牛经商,开创了华夏商业的先河。举办商丘国际华商节,就是要使海内外华商更好地了解商丘、走进商丘、投资商丘、扎根商丘,探寻商祖圣地的商业文明,学习商祖王亥的开拓精神,开阔视野,激发活力,拓宽思路,形成竞相兴商创业的发展局面。

二是传承文化。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源头。举办商丘国际华商节,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商文化,借鉴吸收世界各地的现代商业文明成果,进一步挖掘尊商、爱商、安商、富商的文化内涵,弘扬以诚信为本、一言九鼎的传统商业道德,让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与世界现代商业文化有效融合,为商丘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篇2

大众文化源自于西方国家,是现代工业与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其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自身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是一种以都市大众为主体和对象、以现代传媒为传播对象、以满足人们精神感性娱乐需求为目的的文化形态,因此大众文化可以说是一种遵循市场经济的商业文化。在我国,大众文化正是因为迎合了我国的市场规律,才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它的崛起在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那么,如何看待大众文化,如何正确对待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呢?

一、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融通俗、娱乐、流行于一身,这对年轻的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给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首先,大众文化因其自身的多元性,给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方向,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由意识。虽然大众文化给学生提供了多样的文化意识,但其良莠不齐,极易蒙蔽学生的双眼,大众文化因其自由散漫存在着许多不良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利诱下,大学生作为从未踏入社会的群体,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让大学生群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甄别大众文化中的是非曲折,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次,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产物,虽然并未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产生实质的冲突,但它却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中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来适应这种影响。高校思政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指引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弘扬主流政治文化的任务。因为自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高度统一的主流文化与单一严格的精英文化共同构成了社会文化的主体。然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却打破了这一局面,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形态,其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占据一席之地,这本身就是对其他社会文化的一个挑战。

最后,正如杜勒斯所说:“如果我们能够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并随之舞蹈,那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要求他们采用的方法进行思考。”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理念和思维,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干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阻碍了学生自我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为什么它能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文化形态之一呢?这种迅速崛起的模式可以给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的启示。

首先,大众文化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以最高价值目标的文化形态作为迅速崛起的途径。从这个方向来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但是由于缺乏活力的注入、方式的改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提高和进步。而大众文化的传播、渗入,给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实效性等方面带来更多的选择与机遇。虽然对于大众文化不能全盘接受,但通过与大众文化的借鉴对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在很多方面得到不断的调整、补充和完善,向更加契合现实社会的方向发展。

其次,大众文化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社会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因为其以活泼的动力、感人的形象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高校思政教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呆板、空洞,难以让人提起兴趣,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引入大众文化的这种传播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思政的教育现状。

最后,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大众文化的传播增强了学生的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尤其是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独立意识飞速提升的时刻,通过合理的判断甄别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大量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素养,也在推动着思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发展。

可以说,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主流文化,其影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批判又是息息相关的。大众文化中的正面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给高校思政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而思想政治文化素养是判别大众文化好坏的标准,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够在文化中找出正确的所在。大众文化对当今高校思政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要辩证看待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3

二、企业制度文化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对接

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中职教育的发展,健全中等职业规范、强化素质教育,教育部在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多项关于中等职业教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这对中职学校的班级规章制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企业制度文化的导向作用,将有助于中职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同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但是,校企文化的建设对接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工作量大,只有将中职学校班级规章制度建设与企业的制度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政府部门、学校、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加强协调配合,才能实现预期的建设对接效果。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牵头引导作用,制定鼓励旅游企业参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办法,并鼓励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及时熟悉企业的制度文化,汲取企业制度文化中的精华,并应用到班级规章制度建设的具体实践当中。另一方面,对于旅游企业和中职学校的双方来说,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制度立校,文化治校,将旅游企业的制度文化逐步内化为班级规章制度,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制度文化在班级“软文化”建设上的逐步渗透,往往能够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企业精神文化与班级价值观念文化的建设对接

在班级的“软文化”建设活动中,学生共同价值观念的建设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还要发自内心的具备相应的责任感和对旅游事业的热爱,由此产生相应的旅游事业奉献精神。在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旅游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旅游市场意识和专业能力,还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旅游价值观,在旅游工作岗位上要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积极为中国的旅游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当前很多旅行社企业却因为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出现相应的不诚信或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消极思想对中职旅游班级的学生的价值观念也会产生了相应的不利影响。而中国的生态旅游建设,不能过分强调短缺经济效益,而是要着眼于中国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因此,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或授课教师可以以优秀旅游企业的精神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旅游意识和职业道德精神为主导,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这对学生顺利走上职业岗位并实现良好发展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篇4

那么,一只大黄鸭子,为何会造成如此效应呢?故事还得从20年前说起。当时据说有一艘中国货轮,不慎把本想运去美国赚美金的一个货柜掉入了大海。从此,货柜内的黄色鸭子、蓝色海龟和绿色青蛙过上了奇幻漂流的日子。日后在经历了不可思议的无动力随波逐流之后,居然在世界各国的海边被陆续拣到。可以想象当时那些鸭子的心情,这是一种探险成功的喜悦,也可以想象当时那些拾到鸭子人的心情,那是一种意料之外的惊讶。从此以后,鸭子又多了一层冒险家的特殊身份。

正当禽流感再次造成人类社会恐慌之时;正当有专家说禽流感或许来源于鸟类的迁徙之时;正当广大不知所措的人民谈鸡、鸭色变之时。一只体型巨大,色彩明亮,经历过惊涛骇浪具有探险精神的大黄鸭着实让人为之振奋。在香港这么一座经历许多风雨,站在风口浪尖的城市里,以憨态可掬的笑容,以充满阳光的色彩,给自己打气站起的同时也给这座城市打着气。

效果可谓立竿见影,由大黄鸭的爆棚人气,带动了港湾边商铺的红火生意。据电视报道,饭店做起了餐饮延伸品,大黄鸭糕点、大黄鸭冰淇淋、大黄鸭小吃。人们不远千里,从台湾和大陆直奔大黄鸭,为的是坐在港湾边与它合影留念。当然,同时享用着鸭子形态的各式餐饮,更不失为一种享受。

当商业与艺术如此交融,红红火火之时,一些人士不免又开始担心起艺术的纯碎性。其实大可不必,大黄鸭本就是为了娱乐而成为商品,大规模生产的玩具,无论是它早期的属性,还是今天,都脱离不开和商业千丝万缕的联系。好的商品是文化产物,同时也是艺术品。我们走进博物馆去欣赏展品的时候,又何尝去仔细区分哪一件属于当时的商品,哪一件又属于当时的纯粹艺术品呢?瓷器也好,丝绸也好,茶叶也好,在历史上他们即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同时,它们又是以商品的形式在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商业能推动文化的交流,文化也能促进商业的发展。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一只曾经背负着国人打开国门,与世界进行交流,同时赚取美金的小黄鸭。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之后,如今已成长为一只大黄鸭。这次回国探亲,尽管是由外国人包办,但我们确实是从它的身上看到了我国在经济与文化方面的成长。

篇5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双向互动的路径——双元一体模式的建构

篇6

“理想的文化是民主的文化,是应该容许所有人参与的文化”。①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最理想的状态是所有人都有参与和享受文化的权利和能力,文化由小众化走向普及化,由精英走向大众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表征。因为文化的主体是人,人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如果一种文化仅供少数人享有,那么它的生命力注定不会长久,它的延续和发展也不会是一帆风顺。反观中国的精英文化,之所以能占据如此长的历史时段,并不是因为它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而恰恰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因为自春秋战国以来,私学兴盛,教育相对普及,识字人数增加,这就为精英文化的发展输送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文化的更新。以后的历朝历代,虽然精英文化一直游离于大众之外,但总体来说,精英文化的主体是呈上升状态的。

另外,衡量一个社会先进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文化的普及程度,文化与社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互为对方发展的表征,也就是说,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同步的(既使两者之间偶尔有不和谐的音符,那也只是暂时的现象),文化的发展必定会带来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发展也必定会推动文化的普及,这是历史规律。反观当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文化的普及既是原因也是结果,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打破精英文化的樊篱,低姿态融入大众的世俗生活,已是题中应有之意。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非二元对立性。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大众文化并非一无是处,从最低的限度来讲,大众文化愉悦了我们的精神,释放了我们的压力,缓解了我们紧张的情绪,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找到了表现自我的空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非绝对的对立和不相容,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传统上一直集中于趣味和艺术价值”,②其实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构成了互补:精英文化弥补了大众文化缺乏深刻性和启蒙性的不足,大众文化则弥补了精英文化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缺憾。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技术层面上的不同,正是因为大众缺乏接受精英文化的条件或能力,才有了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分野。但这种不同也只是相对的,任何一种文化究其本质都不是专属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的,它是人类共同的劳动成果,某种文化的圈层性和排他性也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所以,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讲,精英文化与大众并非是彻底绝缘的,它具有走向大众的文化特质。

精英文化走向大众的现实可能性

传媒技术的发展为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印刷媒体时代,只有具备一定识字能力的人才可能接触到精英文化,这就把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大众排斥在精英文化之外,从而造成精英文化与市民文化或大众文化的对立。电视出现之后,其声画并茂的传播特性为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文化精英们可以利用电视把高雅文化以更有亲和力、更通俗的形式传播给受众,此时受众不需要具备太高的文化水平就能听懂、看懂声音和画面信息。利用电视传播精英文化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央视的“百家讲坛”,刘心武、易中天、于丹等文化精英们把精英文化通俗化之后,又利用电视传播的面广量大的特点进行传播,不仅增进了广大受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且提高了收视率,可谓“两全其美”。互联网出现之后,博客、播客、威克等更拓宽了精英文化走向大众的途径。文化精英们以各种方式把内容丰富、意蕴深厚的精英文化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受众则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解读,电子媒介如此广泛的渗透力是其他传播方式不可比拟的,同时也为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精英文化固有的人文关怀为其走向大众提供了关照现实的可能性。精英文化虽然被称为是高高在上的庙堂文化,超凡脱俗,游离于大众之外,但却决不是超然于社会之外的文化形态,它所坚守的人文关怀使它深深地扎根于社会,并且服务于大众。面对大众文化的凶猛攻势,虽然日渐偏离中心区域,但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却从未放弃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针对世俗化与大众文化提出了“人文精神”的口号,核心就是“以终极关怀、宗教精神拒斥世俗诉求,用道德理想主义与审美主义拒斥大众文化与文艺的市场化、实用化与商品化”③面临中国大众文化的种种弊端以及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挤压,这种道德批判和审美批判体现出了文化精英们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④正是这种对人类、对社会的终极关怀,才使得他们对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以及个人生活的错位不能袖手旁观,同时也促使他们不得不认真面对日渐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进行大众化的改头换面,以此实现对社会、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大众对精英文化的期盼为其走向大众提供了接受可能。一种文化形态如果不被受众认可,无论它以何种方式传播,都不会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相反,受众对所传播的内容越期盼,所达到的传播效果就越好。历史地看,精英文化一直是各阶层向往的文化形态,因为它不仅是先进的、启蒙的、高雅的文化,它还是社会身份的象征,社会权利的隐喻。纵观中国的历朝历代,谁掌握了精英文化,谁就有可能跻身于上层社会,谁就是权利的拥有者。今天,除了它的文化价值,精英文化同样也是身份的象征和权利的隐喻,所以大众都有接触它的渴望,这就为精英文化的大众化提供了广大的受众群体。

避免精英文化大众化过程中的低俗化

首先,坚守理性启蒙,避免“大话”、“歪读”精英文化。

我们所讲的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并不是要降低其格调,消解其启蒙精神,而是要求精英文化在全新的语境中以更具亲和力的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改变的只是内容的表现方式,而不是它的精神内涵。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兴盛,迎合大众口味的“大话”、“水煮”、“歪说”经典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潮流,这种“消费经典”的解读方式具体是指“……以漫画的方式,以新型的网络为主要媒介,对中外文学艺术史的经典作品进行戏拟、拼贴、改写,消解经典文本的深度意义、艺术灵韵以及权威光环,使之转化为集政治寓意、感官刺激以及商业气息为一身的平面图像或搞笑故事,成为大众消费文化的构件、装饰与笑料”。⑤这种“大话”、“水煮”的解读方式主要特点就是对精英文化的改写和戏说,例如《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刘备日记》《麻辣三国》等,这就难免会使精英文化走入低俗化、庸俗化的胡同,从而失去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培养良好的接受习惯。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这一理论的提出,对泛信息化时代的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受众不仅具有辨别信息优劣的能力,还要具备批判能力和分析能力。因为受众是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是传播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他的爱好、兴趣、职业、年龄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传播内容的选择和传播的方式。而且,在媒体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时下,受众已经成为各媒体争夺的重要资源,媒体市场已由传者本位过渡到了受众本位,受众媒介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所传内容的优劣。因此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培养良好的接受习惯是优化传播内容、取得最佳传播效果的策略之一,同时也是避免精英文化低俗化的重要举措。

最后,提高媒体的传播品位,优化传播策略。

媒体的形象定位往往决定了媒体的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追求刺激与享乐已成为受众接触媒介的主要理由,受众渐渐放弃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满足于单纯的感官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地以受众的趣味爱好为转移,盲从受众的不良接受习惯,势必会导致传播内容的肤浅与单薄,消解其深度的哲学思辨与文化内涵,也必将会降低媒体的传播品位,成为消遣娱乐的工具,从而失去媒体引导社会的功能。另外,媒体所传播的内容与形式之间是一种哲学的辩证关系,优秀的内容要借助良好的传播形式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反之,如果传播方式失当,必定会损害优秀的传播内容,不仅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避免精英文化的低俗化必须提高媒介品位,优化传播策略。

注释:①陶东风.《赢者输与颠倒的经济――于丹现象解读》.紫金网.2007-4-13

篇7

《文化生活》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充分反映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的对学生进行基本观点教育,让学生初步树立文化观。同时,当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生活中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生活中的冲突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在文化层面。因此,为了突显课程的基本性质,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文化生活》课堂应该体现出本学科特点的独特风格。

1 《文化生活》的教学应贴近生活

文化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文化。从文化与自然、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文化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从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的产生方式来说,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教育等途径逐步培养出来的。

理论离开了实际生活,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它存在的真正意义。只有从实际生活中产生的理论才能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文化生活》教材的编写也充分体现了贴近生活的特点。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生活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也使得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肆意传播,污染我们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现实问题或亲身经历,然后进行权衡与取舍。在新课导入、活动探究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的材料,启发学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教学的三维目标顺利完成。

比如在讲文化创新的途径时,可以用谢津的歌曲《说唱脸谱》来进行情境设计,让学生欣赏其中的片断——“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也听不懂,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乐队伴奏一听光是锣鼓家伙,咙个哩个三大件,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跟上潮流,吸引当代小青年……老爷爷你别生气,允许我来申辩,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要创新要发展,哇呀呀,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这首歌曲既是流行歌曲的范儿,又有传统精华文化——京剧的魂儿,学生非常感兴趣,适当设计问题,学生便明白了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精神。

2 《文化生活》的教学应体现文化特色

凸显观点,是《文化生活》教材编写思路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但这个观点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观点,而是指思想政治观点,也就是发挥观点正确价值导向的作用。用思想政治观点来统领知识点,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的根本原则。所以我们在把握教学重点时,首先,要处理好“观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篇8

一、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的重要意义

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地方经济的增长点。发展、利用和传承城镇文化,日益受到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城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已成为一种共识,并且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一是促进城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传承和保护城镇文化的需要,也是传承和保护城镇文化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城镇发展进程中对城镇原有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才能为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相结合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财富,为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相结合提供丰实的基础。二是促进城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加快城镇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开发城镇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项目与内容,并将其与旅游相结合,吸引游客,拉动需求,能够带动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的现状

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城镇的开发都以大城市建设为学习模板,导致许多城镇在建设中丧失地方特色,丢失了传统的城镇文化元素,不能够有效的将城镇文化与旅游有机的结合。本应充分利用城镇的文化特色,走乡村路线开发休闲度假的城镇,反而不顾一切的牺牲本地文化特色的优势,向大城市靠拢,在旅游项目开发中,忽视了城镇文化资源的优势,使游客感受不到感官的新鲜触感。

(二)城镇特色文化产品较少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镇在开发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状况,就是趋同性。若节假日去城镇旅游,会感觉到各个城镇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特色大体上相同。各地区的城镇的旅游文化产品制作无特色,旅游商品粗糙雷同,给游客们的感觉是文化氛围不浓厚,文化底蕴不丰厚,文化素养不够高。这种问题在很多城镇旅游产品中都有存在。特色文化产品较少这个问题制约着城镇文化与旅游更好的结合,从而阻碍了旅游给城镇带来的种种益处。

(三)文化旅游经营者过于注重经济效益

一些缺乏长远眼光的文化旅游经营者在城镇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只考虑短期的经济利益,使得当地城镇的弱势文化逐渐向外部的商业文化发展,导致城镇文化庸俗化和舞台化日益严重。表演者和组织者并不完全理解城镇文化的内涵,导致城镇文化被随意的整改、曲解,使城镇文化遭到破坏。景点与景点之间也存在互相压低价格、争抢客源等不良现象。

三、城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的对策分析

(一)找准特色,因地制宜

目前可供开发利用的城镇旅游的类型各式各样,如度假旅游、养生旅游、民俗旅游、瓜果蔬菜采摘游、观光农业旅游、城镇文化欣赏游。要想将城镇文化与旅游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就要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在城镇文化资源开发的实际运用与操作中,应当充分尊重自然资源和城镇特色,使城镇旅游因文化吸引而更具延续性和生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城镇要开发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城镇文化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加大对城镇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力度

加大对城镇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力度,能够促进城镇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一是建立健全城镇文化的保护机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城镇文化保护机制,加大对城镇文化的保护力度。二是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城镇的相关部门应明确各自职责,制定城镇文化保护措施,增加对城镇文化保护方面的投入,形成相配套的措施体系。三是加大对城镇文化的开发力度。在城镇文化的开发上,注重对当地原生态城镇文化的开发利用。但要突出特色,不能照搬照抄。

(三)创办具有城镇特色的文体赛事和推出优秀的文化演艺作品

每个地方在数百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都积累了自身的民俗风情,在打造城镇文化旅游中,要立足城镇特色资源,深度挖掘城镇原有民俗风情、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独具城镇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底蕴,扩大知名度。将文化场所建设和生态文化景观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的体现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与生态文化建设效果相协调的自然清新的文化特色。举办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节”,推陈出新设立各类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实现城镇文化与旅游有机的结合。可以沿袭地方几千年以来积累的风俗习惯,形成规模性文化活动,演绎城镇发展的人文历史和发展变革,丰富城镇文化的内涵,展示城镇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城镇的良好形象,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镇文化品牌。

四、成功案例分析

中国著名的旅游小镇乌镇和西塘充分将城镇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的旅游名镇,不仅发扬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而且还带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1、西塘古镇的成功分析

“深深的雨巷依依的楼,曲曲的廊棚扁扁的舟;舟行廊下牵动江枫的渔火,楼入巷中吟唱吴越的歌”,西塘,这个积淀了千年的江南古镇,正以独特的人文魅力备受瞩目。西塘自从1997年开发旅游以来,凭借着丰富的资源、独特的传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2003年11月,西塘被评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古镇,2003年12月,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年度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古镇,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6年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07年获得“最具水乡魅力的影视基地”的美誉。

作为我国的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西塘的田歌、越剧、七老爷庙会、杜鹃花展、剪纸艺术等城镇文化与旅游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成功的做法与经验包括:一是以制定保护规定为基准,优化古镇的功能布局结构。编制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将西塘古镇的历史风貌得以保存。二是以挖掘整理为核心,再现西塘多彩民俗文化。对于民俗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采用放进博物馆或者是组织当地的居民进行演绎。三是以开发式保护为策略,展示古镇特有的历史文化。聘请行家和专家亲临指导,选择擅长古建筑修缮的施工队伍,采用原工艺和原结构,保护古建筑的完整性。

2、浙江乌镇的成功分析

小桥,流水,古街,青瓦房……一派江南水乡的美好景象。街巷中,擦肩而过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河道里,穿梭着一艘艘载着游客的小船。作为文学巨匠矛盾的故乡,乌镇在众多的水乡城镇中以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征服了很多游客。2003年,乌镇获得“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乌镇曾获得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景区、嘉兴市十大休闲旅游景区以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等称号。

乌镇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充分利用了文化名人线(利用名人效应对矛盾的故乡及与之相关的建筑物进行重点保护)、水乡风貌线(充分利用小镇的特色资源开发旅游)、传统民俗线(将传统的厅堂、建筑物改造为特色的博物馆和民俗馆)来充分展现了乌镇的传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充分发掘和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和修缮古老的历史建筑;保护乌镇水系和古老名贵的树木;建立具有城镇特色的陈列馆、博物馆和纪念馆;恢复和保留传统的作坊和店铺;保护乌镇的风貌特色和延续古镇传统的历史格局。

篇9

二、“6C”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架与具体培养路径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就指明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融入企业的元素,包括培养某一岗位人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企业行业文化等等,即需要一个职业化的培养过程。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即从职业化的培养过程入手,注重校企联合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改变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6C”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架。根据我校对现代流通业专业布局的战略,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商贸流通业专卖店店长级管理人才”,改革推出的“6C”人才培养模式(“6C”为cooperation、career、calibre、culture&knowledge、capacity、continualdevelopment),即校企合作共建育人同平台,实施职业化的培养过程,造就具备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素养、文化与知识、管理技能且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人才。“6C”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图2.“6C”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培养路径。2.1依托企业和行业协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项目,共建育人同平台。目前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与曼卡龙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久加久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按照企业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素养、文化知识以及管理技能,构建职业化的课程与教学体系。2.2实施职业化的培养过程。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从企业基层岗位做起,通过从基层岗位(初级、中级、高级销售顾问)、中层岗位(店组长)再到门店主管岗位的全过程培养,实现岗位能力的递升,使学生在毕业时达到店长职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方法的传授、专本衔接课程的学习、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考试、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生涯的规划等,使学生最终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三、“6C”人才培养模式的育人平台建设及校企课程体系构建

1.校企合作共建育人平台。学校目前与曼卡龙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浙江久加久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资源互补优势,建立互惠多赢的有效管理机制,启动校企合作办学项目,共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推进“6C”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成立以行业企业专家、学校领导、专业带头人等人员组成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工作会议;聘请一批行业企业兼职导师,开展企业导师进校教学、指导,提高企业对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参与度;学校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证书考证、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合作。2.基于职业化培养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职业环境为切入点、以专卖店经营管理活动(工作内容)为主线,以职业岗位所需具备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职业化培养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出一批学生乐学、企业爱用、学生能长足发展的商贸流通业专卖店的管理人才,同时形成我校工商管理专业自身的培养特色。

篇10

目前,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期,其中高职教育显示出蓬勃生机,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要在市场中取胜,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许多高职院校已由建校初期的求生存、求认同转变为求发展、创品牌,并逐步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院校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高职院校的目标定位是为各行各业培养服务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实用人才,这个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走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联姻”的道路,这也是形成和维系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虽然都属于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以人为着眼点,有大致相同的结构,都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内容、特点和形式。

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学校的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学校追求的最大目标是社会效益。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是在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其次,校园文化提倡的是一种宽松、自由、平等、民主、个性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而企业文化则更重视竞争、业绩、服务,更强调规范和纪律。

再次,校园文化是一种研究性文化,追求的是理性、品位,具有高雅、含蓄等特点,强调过程;企业文化则是实践性文化,再好的文化理念必须与生产、管理、经营的实践结合在一起,重结果。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联姻”的必要性

其一,由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两者存在的差异,刚从学校出来的毕业生,步入企业将会有较长的一段适应期。学生在学校一直受校园文化的熏陶,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如果学生不能改变自己某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能融入企业文化中,就很难在企业施展才华,取得成功。例如,目前大多数企业强调良好的服务理念,形成了良好的服务体系,而这也是校园文化所欠缺的。只有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实行文化的“校企联姻”,才能够一方面学习优秀企业的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学习企业为客户服务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会与企业形成更多的共同语言,学生可迅速掌握未来岗位所应具有的职业素质,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实现高职毕业生就业时两种文化“零距离”。学生毕业后可迅速转换角色,适应企业的环境。

其二,从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的发展需要来看,高职院校办学离不开企业单位的参与。从学校看:(1)高职教育就是为企业培养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要想把学校办好,就只有同企业合作,只有企业才清楚自身需要什么专业的技术应用人才,需要什么样规格的人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2)企业是学生实践教学与岗位实践的重要基地,也是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学习场所;(3)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人员是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重要来源。从企业方面来看,它需要高职院校向其不断地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提供职工技术培训。一些中小企业还需要高职院校的技术转让、推广以及管理咨询服务。

其三,国外高职院校发展的前车之鉴。国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重视校企合作。德国在二战后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就跃居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而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职业教育采用“双元制”,即学校和企业(或行业集团)为办学主体,共同负责实施职业教育,把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此外,美国的社区学院“普及开放”教学模式、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五年一贯制”教学模式、英国的技术学院“工读交替”教学模式,无不证明校企文化融合是保证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直接对接,培养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必经渠道。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途径

(一)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的平台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要融合,首先要有两者可以交流的平台。一是以活动为载体。学校主动引进企业联合主办校园文化活动,为企业作宣传,而企业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场所,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同时,邀请企业有关人士进校,以讲座或报告会的形式详细介绍企业情况,特别是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二是搭建网络平台。让学校和企业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交流。今年7月份,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带动20多家高职院校与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含企业3000多家)共同创建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职教集团,该集团正是通过网络平台把企业和学校的供需情况进行配对,学校根据自身特色专业按企业供需情况进行人才培养。三是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企业适当提供部分生产设备,让学生接触最新的生产流程,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动手能力。这些看似无奇的合作平台,不仅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有效拉近了企业与学校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对未来、对自身前景的关注。

(二)“移植”优秀的企业文化,订单培养,实行校企联合办学,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零距离”

引企入校,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校企联合办学,以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保持与社会的需求同步;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教育,甚至从一线生产单位直接调入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校实训教育。同时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进行工学交替,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实行“订单培养”。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也可以及早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解决了生产实习、工作安排的后顾之忧,使学生领略到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敬业精神,为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真正实现了企业与高职院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营造了全新的育人环境,促进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

(三)让企业专业人士参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1.让企业的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的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为学校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将学校景观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与企业的风格结合起来,处处体现出学校的行业特色、区域特色。例如,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国家航空产业园区,主要服务面向是航空企业,他们聘请航空企业专家对学校景观进行设计,从道路、楼宇的命名到风格架构都体现航空特色,以此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热爱航空、献身航空。

2.推广企业文化中的形象战略。诚邀企业的管理精英、技术精英、营销精英等根据学院的定位、历史沿革、服务面向以及职业和行业特点一起设计校歌、校徽、校旗、校标等。

3.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管委会”,邀请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参加,不定期地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设置,加强学校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等,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4.改革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引进企业的管理模式。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偏重对学生进行制度性的“硬管理”、理性的管理,而忽视对学生的“软管理”、“非理性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往往会导致管理者在管理上成功了,但是在教育上失败了,因为这种管理模式是以牺牲学生的人格、尊严为代价的。企业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全方位地尊重员工、锻炼员工、提高员工,而不仅是强调员工对管理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服从,重视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及服务意识,强调意志、情感、心理等非理性因素对管理的作用。学校应借鉴企业文化管理的经验,对学生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同时,学校的财务、后勤、人事等部门的管理也可以引进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

总之,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高职院校要求得生存并不断发展,就必须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体现其“职业”特色,面向企业,正视企业文化,主动接受企业文化辐射,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和企业文化进行交融和对接,形成自己特点的、百花齐放的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杨么英.浅析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西北医学教

育,2005,(3).

[2] 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

职教论坛,2006,(6).

[3] 陈德峰.论校企文化互动的教育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

育,2003,(8).

[4] 何力.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苏

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11).

[5] 周岩.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和融合[J].机械

职业教育,2006,(9).

[6]刘登明.构建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J].无锡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7,(6).

[7] 张燕红.以校企文化的融合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教

育探索与实践,2007,(11).

[8] 朱小峰.试论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

篇11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翻译行业特别是商务英语翻译产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涌入中国,相关的国外资料、网站、软件需要和本地进行对接,从而催生出巨大的翻译市场。《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根据中国现在所处的国际环境和翻译行业自身的发展趋势预测:“到2015年,翻译机构的年产值将超过2600亿元,专职从业人员将达到200万人,企业数量有望突破6万家”。由此可见,商务英语翻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属于多文本类型综合性翻译。其翻译不仅包括语言符号的准确转换,更涉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及不同商业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融。正如翻译理论家Nida Eugene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间的巨大差异造成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传递中受到抑制,在跨国商务沟通中难免会出现文化冲突现象。为保证有效的商务沟通,在商务翻译中如何巧妙地处理文化差异,达到文化等效成为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二、商务文本翻译中文化等效的重要意义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具有商业性和专门用途的英语,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国际旅游、国际运输、海外投资、涉外保险以及招商引资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所附带的经济价值是无形的,译者如何针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不同差异,采取得当的应对策略,对文化差异可能产生的歧义和误解做到有效的化解,从而避免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与国外企业产生纠纷和经济损失,推动企业海外市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译者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如何做到对原语的文化适应以及对译语的文化选择,在两种语言文化中寻找最佳契合点。这为充分发挥商务翻译人员的译者主体地位,对两种语言和文化具有实际的操控权和话语权。在文化冲突中建立平等对话、互利互赢的语言交流模式,切实提高商务翻译质量,可以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商务翻译具有明显的商业目的和商业价值。能否准确、得体的翻译不仅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商机,更对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在跨文化交流中,各国文化之间存在影响与被影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文化走出去”所需的国际化人才首译人才,商务翻译人员能否做到文化等效对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文明友好、开放、包容的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互动的程度则决定了商务文本的翻译质量。但与语言表层的因素相比,潜藏的文化因素导致的问题往往是商务文本翻译过程中更难解决的棘手问题。商务翻译作为非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表现形式十分隐蔽,容易被译者所忽略;有时某些文化信息甚至比文学翻译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更难以驾驭。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为活跃但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主体,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面对文化差异,商务翻译人员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要求,用包容的心态去适应源语文化,选择能被目的语文化认可的表达方式塑造译文。通过积极主动的文化适应与文化选择,努力达到商务翻译中的文化等效,切实提高商务文本翻译质量。

三、商务文本翻译的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源远流长,它蕴含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宗教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一种文化的认同和接受并不意味着对另一种文化的疏远和否定,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在商务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适应是指译者需要在源语文化背景下充分地理解原文,适应原作的作者意图、话语模式、原作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价值意识形态等要素,同时兼顾目的语读者及出版商委托人的要求,努力调整自己在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平衡点,以客观、尊重和包容的视角来传递原作的文化信息,从而对译出正确的选择。这一过程对译者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它要求译者既要对商务文本中基于语言层面的语内文化因素进行适应,同时又要对超出语言层面的不易被察觉的语外文化因素进行适应。两者是商务英语翻译中不可互缺的两个阶段。

语内文化适应是指译者首先需要认识源语文本中基于语言层面的文化因素,并对其中有别于目的语文化的语内因素做出适应。例如,美国饮料品牌“7-up”中的数字“七”在西方文化中是一个备受推崇的吉祥数字,它代表着神圣、崇高、幸运、喜庆等美好寓意。但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七”具有吉凶正反两方面的寓意。它既是一个吉祥数字(如北斗七星),又是一个禁忌数字(如“头七”为中国民间的祭日,与死亡相联系)。另外,由于汉语独特的谐音文化,“七”与生气的“气”谐音,这也会使人们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趋利避害,对数字“七”敬而远之。又如,中国服装品牌“九牧王”中的数字“九”与“久”谐音,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高贵、神圣和吉祥等美好寓意。而在西方文化中,“九”的内涵没有那么丰富,或代表确切的数字,或用来虚指“多”的含义。鉴于其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译者在商务翻译中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提高文化敏感性,主动认知和适应文化差异,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来处理源语文本中有别于目的语文化的语内文化因素。

语外文化适应是指译者在翻译中对超出源语文本语言层面之外的文化因素的认识和适应。相比语内文化适应而言,语外文化适应的难度更大。因为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艺术宗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的呈现方式比较隐蔽,译者很难从语言表层的信息中体会出来,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商务文本中语外文化信息的误译,造成对外贸易中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以商务广告的翻译为例,耐克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其简短有力、张扬个性的广告语“Just do it”被译者译为“想做就去做”,这种译法没有取得良好的市场号召力。因为汉语广告秉承含蓄内敛的文化价值观,注重体现东方文化的集体主义价值,具有将个人融入到团体的意识导向。而英文广告则倾向于崇尚自我的文化价值观,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人本主义和自我意识形态,更注重开放自由。译者在翻译中忽略了语外文化因素,没有考虑汉语文化中主张含蓄内敛与英语文化中崇尚个性张扬之间的文化差异。最初的译文“想做就去做”容易对年轻人的行为方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该广告词的译文后来被改为“应该做就去做”,以使目标受众产生对商品的认同感,进而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相比之下,爱立信推出的经典广告“Make yourself heard”则被成功地译为“理解就是沟通”。这则广告的译文充分体现了译者在商务文本翻译中对语外文化因素的认知和适应,既宣传了手机的功能,又将英语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和自我意识形态转化成汉语文化中重视与他人理解与沟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成功地通过文化适应,正确传递了文化内涵,利用文化的感染力来吸引受众。

四、商务文本翻译的文化选择过程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碰撞和冲突。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其文化身份和文化态度对于整个翻译过程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决定着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文的质量。译者的文化适应过程与译者的文化选择过程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如果说译者的文化适应过程是整个翻译进程的基础和前提,决定了翻译活动的总体方向,那么译者的文化选择过程则是译者在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进行实际语言操作,处理文化因素,对译文的文化倾向进行判断选择的关键环节。它是译者在对源语文本做出文化适应后,需要面临的更为复杂,更为严峻的挑战。译者要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需要具有高度的文化意识,在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时,以包容的心态,在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正确转换信息,恰当处理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选择能被目的语读者认可和接受的文化元素重塑原文。

对译者的文化选择过程可以借助对比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方法来进行比较分析,以不同的翻译目的为导向,最终为译文选择最适合的文化传播形式,构建以译者为主导的文化翻译模式。以英特尔奔腾处理器“Intel Pentium”的广告为例,其英文广告是“Intel Inside”,其中文含义是“英特尔在里面”,意在说明一部高效率的电脑,必须具备一片高性能的快速处理器,才能将各种软件功能全面发挥出来。这则广告没有使用任何叙述性语言作铺垫,而是直接进入正题,简明精炼到地展示产品的优越性能,这符合英语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特点。但如果译者倾向于源语文化将其直译为“英特尔在里面”,便违背了汉语文化思维方式的特点。英语文化的特点是重写实、重科学,其思维方式呈直线型,因而语言简洁明了、直截了当。而汉语文化的特点是重写意,重传神,其思维方式呈螺旋型,因而语言含蓄写意、感性迂回。如果不考虑中西方文化的特点,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其使用的语言的不同,就会导致翻译过程中文化选择的失败。最终译者在尊重英语文化的前提下,在译文的文化选择上更倾向于汉语文化,选择了目的语受众认可的文化元素来塑造译文,将其译为“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其中,“奔腾”既指公司名称,又象征着热情和永不止步的奔腾不息精神。“芯”指电脑的芯片,电脑的核心,是奔腾公司的主要产品。“芯”与“心”谐音,犹如人的心脏对人的重要性一样,给电脑赋予一颗强大的心,突出了奔腾微处理器的强大性能。这则译文倾向于汉语的广告文化,即内敛型文化。一改原文直入主题、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方式,使用了乐于被中国人所接受的含蓄优美的语言方式来诠释译文。一语双关,非常连贯,既突出了产品的品牌又给人以积极、健康、活跃、向上的感觉,贴切地体现了产品方便、快捷的特点,是译者成功进行文化适应和文化选择的典范。

从以上翻译实例可见,在商务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认识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之间的文化差异,认知各种文化要素,在源语文本、原作者、和目的语读者间寻求最佳的融合点,主动地做出文化适应与文化选择。根据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将目的语文化视为文化选择的参照点,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对源语与目的语两种语言与文化施以实际的操控权和话语权。通过选择适当的文化表达形式,使译文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