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自然灾害的防治

自然灾害的防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6 10:16: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自然灾害的防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自然灾害的防治

篇1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60―01

陇南是全国四大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之一,同时位于我国地震频发的南北地震带上。近年来,陇南连续多次出现几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成县一中开展了“‘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省级课题研究。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选修模块五知识的理解,而且贯彻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提高了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一、开发构想

1.开发基础。开展灾害教育活动是减轻人类遭受自然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我校学生在学完选修五模块后,对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加之对“成县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他们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亲身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其学习“乡土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学生的需求,开展灾害教育的紧迫性成为开发“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的强大动力和基础。

2.校本课程标准的制定。“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标准主要由“内容”和“活动建议”两部分组成。其中,内容包括:陇南自然灾害的特点、类型及分布;人类活动对陇南自然环境的影响;成县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陇南和成县在防灾减灾中取得的主要成就。活动建议包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各种资料,了解陇南及成县自然灾害类型与分布;列举当地发生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各一例,分析陇南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实地参观学校或家乡附近的自然灾害现场和治理现场,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利用当地科普馆、气象局等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组织一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利用板报、展板等展示陇南减灾的成就和灾害防治措施;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近年来陇南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等进行初步探讨。

二、实施途径

1.课程实施前的师生准备。校本课程实施前,教师下发“陇南自然灾害”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陇南及成县自然灾害的关注程度与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情况。参考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等“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编写内容,收集资料,编写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要做好以下准备:一是填写“陇南自然灾害”调查问卷,增强对陇南自然灾害与防治现状的了解;回顾选修模块五中的相关内容;撰写令自己印象最深、亲身经历的有关自然灾害的短文。二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报纸、书籍等收集陇南及成县自然灾害与防治资料。

2.合理开展课堂教学。“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主要采用“问题―阅读―课堂探究” 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即先以问题引入新课,如,用“2013年陇南发生过哪些较大的气象灾害”引入“陇南主要气象灾害”这一学习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有关陇南某次重大自然灾害或防灾减灾成就的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某种灾害的危害、时空分布特点或防灾减灾成就及应对措施。最后,开展课堂探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3.实地参观考察。在“陇南自然灾害”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组织学生参观成县防震减灾科普馆,考察5・12地震后陇南农村的变化,与受灾群众及灾害治理人员进行座谈。学生通过参观考察,亲身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危害,提高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防灾减灾的意识。

篇2

一、气象性灾害的种类 

 

就全国来说,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水涝、风灾、寒潮、霜冻和冰雹。而东北地区则以旱、涝、低温、霜冻和雹灾为主。 

干旱:有两种。一种是因为长期雨量很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而造成的土壤干旱;另一种是因为温度高、风力大,相对湿度很低,空气十分干燥,土壤虽不缺水,但作物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本身蒸腾的消耗,因而产生青枯,萎蔫等症状,通常称干热风为害。 

涝灾:也有两种。一种是下雨时间长,河水猛涨,近河流的农田被大水淹没成灾;另一种是降雨强度大,土壤一时不能吸收,积水一时不能排出,土壤水分过多或洼地积水而形成灾害。 

低温冷害:在作物生长季节内,由于温度降低(并不一定低于零度),致使作物处于当时生长发育阶段下限温度以下,引起生理活动受到障碍,严重时可使作物某些组织受到损害,称低温冷害。低温冷害又有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延迟障碍混合型冷害。 

冰雹:冰雹形成于具有剧烈对流运动的积雨云中。雹心形成后,在云中上下运动而增大。当冰粒大到一定重量,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堕落地面。造成作物机械损伤或冻害。 

霜与霜冻: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霜:在降温时,如果空气的水汽达到饱合壮态,在低温影响下水汽直接凝华为冰晶,这种冻晶凝聚在植物及其他物体表面上,便是霜。 

霜冻:当地面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骤然下降至接近0℃或0℃以下,引起作物因体内结冰而造成的伤害死亡。这种短时间的低温称霜冻。由于霜冻的成因不同,可分为平流霜、辐射霜和平流辐射混合型霜。 

东北地区,除以上五类主要气象灾害外,还有寡照、龙卷风等自然灾害。 

 

二、灾害性天气的防御措施 

 

灾害性天气的防御措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就我们的条件和能力而言,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一些工程的、栽培的防范措施。 

1、对干旱的预防措施:一是要营造和完善农田防护林,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风速,降低气温,增加相对湿度;二是要选择抗旱能力强的作物品种,如早熟品种,耐盐性品种;三是要加深耕层,狠抓适墒作业,早整地、整好地、春旱秋防;四是人工降雨,如采用高炮催雨等。 

2、对暴雨和涝灾的防御:一是挖截流沟,特别是沿山地号,要截住山水,防止山水冲刷耕地;二是要挖好低洼地的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三是平地洼地采取垅作,原则上不要在平地、洼地搞大田平播密植。 

3、对冷害的预防措施:一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我省热量资源,尽量做到早种早收;二是扩大早熟高产品种面积,玉米、大豆严禁越区种植;三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旱、排涝标准,使作物生长健壮,以增强其抗寒能力,减轻冷害;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如多锄多耥,增高地温,促进作物早熟;五是喷施磷肥、微肥促早熟。 

篇3

一、社区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xx街道办事入东 2公里,辖区有企事业单位8个,4个家属院落,2个物业小区及1个城中村,另有学校1所,辖区共有常驻居民2187户,4000余人。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xx(社区主任)

副组长:xx(社区党支部书记)

成 员:xx(副主任) xx(委员) xx(委员) xx(委员)xx

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2、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社区居民公布本预案。

(2)副组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

(3)成员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负责地质灾害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4)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辖区居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5)应急的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社区巡查小组:社区两委会、社区居民小组、社区志愿者组成社区巡查小组。

三、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8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自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增加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社区居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社区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四、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社区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社区居民公布。

篇4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9.028

〔中图分类号〕G2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9-0140-05

当今世界,地球变异,生态恶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且破坏力逐渐加大,对于肩负维护历史真实面貌之重任的档案部门来说,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在档案自然灾害防治过程中,经过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面为墨西哥湾,大量的水汽经常向美国大陆汇集;而美国中部以广阔的平原为主,使得南北方气流可以直接汇合,从而产生强大的气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得美国飓风灾害频发,给包括档案部门在内的全国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而日本由于地处大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板块之间经常碰撞挤压,使得地震灾害频发,档案部门在灾害中遭受的损失巨大。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档案部门依托国家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全球领先的科技实力,建立了一流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并在长期的灾害防治实践中提高了危机防范意识。深入分析并总结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档案部门自然灾害防治的举措,对于提升我国档案自然灾害防治水平和能力是不无裨益的。

1美国的档案自然灾害防治

1.1美国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演变

篇5

中图分类号:U416.14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protecting strategies for natural hazards in southern Shaanxi segment of G108

Abstract: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influence on highway traffic of natural hazard, the Zhouzhi, Foping and Ningqiang segments of G108 are studied by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ma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geological structure, rock properties, river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ndwater, are identified. Also, 27 disaster points, including collapse, landslide, mudslide and heavy rain flood, are investigated, among which, the seven larger disaster points with complex cause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In the end, protect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rom aspects of line selection, process controlling and engineering controlling. This research can be used for prevention of highway natural hazards in Qinling-daba Mountain of southern Shaanxi.

Keywords: G108; southern Shaanxi; natural hazards; investigation; protect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U415

概述

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G108陕南段高填深挖较多、路线展布困难,加之降雨充沛和人类活动强烈,沿线自然灾害发育,给公路的正常运营带来了很大困难。2012年7月22日,暴雨导致G108线宁强段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2万m3的山石将路面掩埋,造成交通中断,经公路管理部门连续作业,道路在中断27h后才被抢通,受阻车辆得以单向通行。因此,加强G108陕南段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势在必行[1]。

G108陕南段总的特点是道路等级低、路面和线形比较差、转弯半径比较小、长大纵坡比较多、沿线灾害发育,造成山区公路行车隐患比较多,经常发生交通事故[2]。对上述路段灾害类型及特点进行实地调查,结合陕南秦巴山区主要环境特征,提出公路灾害防治措施,对减轻灾害破坏和损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陕南秦巴山区主要环境特征

1.1 地质构造

调查区域为秦岭~昆仑巨型纬向构造的一部分,主体是东西走向的强烈挤压带,由一系列压性断裂和紧密褶皱构成。山系和新生代构造凹陷相间出现,圈层构造地貌清晰,新构造活动明显。中新生代断凹有十余个,沿长期活动的断裂带分布,在一定地区有等距性,这种分布受南北向挤压产生的剪切活动控制。新构造运动强烈,侵蚀、剥蚀作用显著,河流深切,谷坡陡峻,斜坡稳定性较差[3]。

1.2 岩体性质

区内变质岩片理、裂隙发育,风化剧烈,岩性较弱,变质岩中片岩、千枚岩、板岩广泛分布,由它们组成的斜坡极不稳定,对滑坡发育敏感性高;侵入岩包括花岗岩类、闪长岩及辉长岩等,风化剧烈,节理裂隙发育,在陕南山地广为出露。

松散土主要有膨胀土,以棕红、棕黄色粘土、亚粘土为主,夹透镜体黄绿色、灰白色粘土以及钙质结核,厚度从数米到20m,胀缩强度不一,以弱膨胀土为主。风化裂隙带一般为2~6m,遇水后极易产生塑性变形。其他松散土包括亚砂土、亚粘土、砂砾石及陕南山地的坡、残积含碎石亚砂土、亚粘土等,厚度从数米至数十米[4]。

1.3 河流特征

秦岭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水系甚为发育,且以主脊为界分属长江流域的汉江、嘉陵江和黄河流域的渭河、南洛河等4个水系。其中,汉江水系集水面积占61.2%,渭河水系占23.9 %,嘉陵江占8.9%,南洛河占5.8%。秦岭南坡的丹江、旬河、乾佑河和金钱河为汉江支流。

旬河是汉江在秦岭南坡的一条主要支流,河长218.1km,包括东、西两条干流,东干流称为乾佑河,其支流较多,由于受地质构造条件影响,两岸多为花岗岩,河床为砾石,河道弯曲,水流湍急。丹江又名州河,是汉江在秦岭南坡最大的一条支流,其在陕西境内的河段长度为249.6km,河床比降为4.75%,流域面积为7510.8km2,约占全流域面积的40%,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6亿m3。子午河也是汉江在秦岭南坡一条主要的支流,全长160.8km,流域面积为3012.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15亿m3。

1.4 地下水

陕南板岩、片岩、千枚岩等岩层分布地区,坡、残积层较厚,常在其接触面上有泉水溢出,地下水丰富[5]。

2 G108陕南段自然灾害概况,

2.1 自然灾害概况

调查区主要有崩塌、滑坡、暴雨洪水和泥石流灾害4类,其中,崩塌灾害17处,滑坡灾害4处,暴雨洪水灾害4处,泥石流灾害2处,其中目前稳定的有16处,不稳定的有11处,如表1。

表1 调查路段主要地质灾害点

2.2 公路崩塌地质灾害

公路崩塌灾害是指公路边坡上的岩体因重力作用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路面、路基、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灾害现象。调查路段共有崩塌灾害17处,其中,K1784+300~K1784+600处灾害点规模较大,危害较严重。

K1784+300~K1784+600处路基形式为路堑式,边坡为土石混合的凸形坡,近水平层状结构,坡高40m,坡度85°,片理产状260°∠12°,片理长度30m,间距0.3m,节理不发育,植被覆盖度<5%。该边坡目前正在发生碎落,在降雨、地震和风化等影响下,可能出现更大规模崩塌灾害,如图1。

图1 K1784+300~K1784+600崩塌灾害点

2.3 公路滑坡地质灾害

公路滑坡灾害是指公路边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并对公路设施带来危害的现象。调查路段共有滑坡灾害4处,其中,K1398+450~K1398+500灾害点危害较大。

K1398+450~K1398+500处路基为台口式,岩性以土质为主,类均质坡体结构,风化严重,地下水发育不明显,植被覆盖稀少。目前该边坡基本稳定,但在外部诱发因素作用下,仍有可能发生大滑坡,影响范围长达50m,如图2。

图2 K1398+450~K1398+500滑坡灾害点

2.4 暴雨洪水灾害

暴雨洪水灾害是指在暴雨洪水作用下,河流凹岸因水流的顶冲和斜冲,导致沿河公路路基和路面发生水毁的现象。调查路段有4处暴雨洪水灾害点,其中,K1489+450~K1489+750处灾害较严重。

K1489+450~K1489+750处为半填半挖沿河路基,路线走向195°,河流为山区开阔段,河床质为巨石、漂石,河宽约20m,河床比降2%,压缩河道宽度8m,凹岸长度300m,弯道进口角度180°,出口角度210°,顶冲桩号K1489+650。路基采用路肩墙防护,坡高约3m,坡度85°,部分路肩墙基底被冲刷,如图3。

图3 K1489+450~K1489+750暴雨洪水灾害点

2.5 公路泥石流地质灾害

公路泥石流灾害是指在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山区,对公路带来严重影响的,由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调查路段有2处泥石流灾害点,其中,K1429+500~K1429+580处灾害较严重。

K1429+500~K1429+580处为半填半挖路基,泥石流沟与路线走向基本垂直,沟道出口宽度约30m,堆积物组成特征为土石混合,厚度约2m,泥石流沟主沟平均比降65°,堆积物平均粒径5cm,最大平均粒径15cm,植被覆盖稀少,边坡坡面长40m,宽20m,岩体破碎程度严重。该泥石流沟已发生过灾害,目前该边坡基本稳定,影响范围长15m,宽约4m,如图4。

图4 K1429+500~K1429+580泥石流灾害点

3 G108陕南段自然灾害防治对策

公路灾害的防治方法较多,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灾害所处的阶段和危害程度,由一种或几种措施组合,对公路灾害进行防治。在工程措施的选择方面,要考虑防治工程的特点、组合防治的效果和经济因素,在防治效果和经济上选择平衡点[6]。

3.1基于灾害防治的线位选择原则

在线位选择时,当通过灾害体或灾害易发路段时,避让是最有效的防灾方式。但由于经济的原因,工程中不得不辩证地处理防灾与工程投资间的关系[7]。本文针对水毁和地质灾害防治两个方面提出以下10个基于灾害防治的线位选择原则:遵守标准;避凹就凸;临河设防;避窄就宽;综合规划,考虑变迁;绕避“大型”和“特大型”地质灾害体;隧道口、桥头应远离不良地质体,即结构物应在灾害影响范围之外;路基可从古滑坡体坡脚以填方通过,在其上部则以挖方卸载方式通过;路线应避免从顺倾岩层斜坡地段通过,不得已时应预加固边坡;缓坡轻扰,陡坡防护。

3.2公路自然灾害的过程防治对策

各灾种防治对策要针对危害的发生机理、规模、危害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8]。根据这些方面再结合要达到的效果,从防治对策系统的角度确定治理措施。同时要从灾前、灾中、灾后几个方面进行防治,使灾害的防治效果达到最好。

1)灾害的监测:通过灾害的监测能掌握灾害体的活动性及稳定性,当监测到灾害体以一定的速度在逐渐变形时,监测结果不仅表明了其活动性,同时也表明了灾害体的不稳定性。

2)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当灾害处在加速阶段时,需尽快采用一些手段,把灾害的活动速度控制下来,把其对公路的损害降到最低。

3)灾害稳定后的修复工作:灾害发生后应尽快对灾害体进行勘察,进行修复和防护。即对损坏的路基路面、公路附属设施进行修复,使公路恢复到原来的面貌,正常发挥其通行能力。

3.3公路自然灾害的工程防治对策

公路自然灾害工程防治对策的选取应遵循“安全、经济、耐久、和谐”的理念。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上,防治工程尽量做到与环境协调、经济。表2为常用的公路自然灾害工程防治对策,选取防治措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自然地质条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采用一种或几种工程结合治理。

表2 公路自然灾害的工程防治对策

4结论

1)通过实地调查查明了陕南秦巴山区地质构造、岩体性质、河流特征和地下水等主要环境条件,表明该区自然状况极易诱发公路自然灾害。

2)查明了G108线周至、佛坪和宁强段主要自然灾害点,主要包括崩塌17处、滑坡4处、暴雨洪水4处和泥石流2处。对于灾害规模较大、成因较复杂的灾害点,对其边坡形态和对公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3)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暴雨洪水灾害,从线位选择原则、过程防治对策和工程防治对策等3个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webnew/news_view.asp?newsid=1155.

[2]张红梅.秦岭北坡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3]王福恒.基于GIS的区域公路边坡灾害评价与预测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4]于德海,彭建兵.陕南公路软弱变质岩边坡变形破坏特征的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15(4):559-563.

[5]于德海,彭建兵.陕西秦巴山区公路斜坡灾害发育规律的研究[J].公路,2007,25(8):136-140.

篇6

中图分类号:TU352文献标识码: A

基本概况:合肥市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全市常住人口460万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60亿元,经过不懈奋斗,合肥市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2010年我国就先后发生旱涝灾害、特大地震、流域性洪水、局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面对这些灾害,不由让人再次深思。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七十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后,加强了地震灾害监测、预防的组织领导。八十年代以来注重了建立健全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规划及对自然灾害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我市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但是森林减少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是加重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加速河道、湖泊的淤积和导致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以及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等一系列问题。

二、存在问题

灾害高风险区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是灾害损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灾害高风险区的开发在中国是不可回避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另外,近代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更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风险度。过去我国体制中国家政府部门中直接面对有关防灾减灾的部门不少,比如民政部有减灾委员会,水利部有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地震局有相关防灾减灾机构,国土部又负责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农林部门负责各自范围内自然灾害防治,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发各的文件,各统计各的数据,各组织各的行业开展工作,于是乎基层政府应接不暇。比如这次地震,各个部门为了显示自己所做了很多工作,很重要,先后派出多路工作组下基层,基层的政府群众除了要组织抢险,还要应付许许多多的上级领导,可谓苦不堪言。这些在现实中存在的体制不畅、政出多门的现状,已经到了不能不改革的地步。按照一个部门负责一件事情的原则,有利于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利于各专项经费的直接下达,避免多渠道、多环节、多层次的弊端,有利于建立综合、专业性防灾减灾预备队伍,有利于突发特大灾害后第一时间依靠庞大的国家机器(军队)投入抢治,有利于专业性人员的培养,总之,我们认为成立国家级专业防灾抗灾减灾委员会,是进一步进行机构改革和精兵简政、全面行使政府职能和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大势所趋。

三、建议与措施

一要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要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约束;

三要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止灾情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是灾害管理是市政府、有关单位与社会集团为防灾、减灾所进行的一系列立法、规划、组织、协调、干预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总和,贯穿防灾活动的全过程,是社会减灾行动系统的中枢。政府部门临时性协调机构下设常务性行政办事机构、可以依托的灾害信息管理机构和从事宏观灾害管理研究的专家组织,对负责统筹规划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的流域管理机构,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其管理权限和保障这些权力实施的各种措施,加强中央政府对流域管理机构的支持和管理上的直接参与,协调解决流域治理中地方行政区域间的冲突,健全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和监督职能;制定提高行政领导灾害管理水平的培训计划,形成制度,长期实施,健全灾害调查、评估与统计的组织管理体系;

五是防灾减灾体系是人类社会为了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增强抗御、承受灾害的能力,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而建立的灾害管理、防御、救援等组织体系与防灾工程、技术设施体系,包括灾害研究、监测、灾害信息处理、灾害预报、预警、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系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体系。

篇7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134-02

随着工程项目的逐年增多,各种资源开发的力度逐渐加大,地球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面对频繁的地质工程建设,各种的自然资源也逐渐地呈现出匮乏的趋势,而且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1 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

岩土工程是一个土木工程中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有岩石和土地的研究和利用,以及对其进行科学性地整治或者合理地改造。在二十世纪末期,我国开设地质工程学学科,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地质勘探已经进入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展开研究。这一学科主要是针对地质工程的建设而展开的。从矿山工程的规划、实施,以至工程的竣工,包括工程运行的后期影响等等,整个的过程都会对于施工现场的地质现状产生各种影响。地质工程学所研究的,就是其中涉及与地质有关的问题,研究范畴涵盖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两个方面。

地质灾害,简称为“地灾”,即为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以及地质活动的异常而形成的不良地质现象。一旦地质灾害来临,其所发生的地质现象,爆发的威力,不仅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作用,而且还危及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其中形成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当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因素而引起的,使地质环境发生了变化,即为“第一环境问题”;如果由于是人类的活动而引起的地质环境破坏,则属于是人为灾害,即为“第二环境问题”。

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环境是赖以维持生命的载体。对于自然因素所引发的灾害,人类是无法抗拒的,那么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将灾害再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而由于人类的活动而给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则需要人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并付诸实际。中国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条例已经于2003年11月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并且在2004年3月份开始正式实施。在“条例”中,对于地质灾害以明确的界定,即所谓的“地质灾害”,是一些在地质活动的影响下,而引发的诸如泥石流、滑坡以及地面出现裂缝或者是山体崩塌等的各种地质变化,这些地质作用主要是在自然因素或者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其直接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来,中国的自然灾害频发。在各种的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的威力之大,其所造成的损失已经达到了20%~30%。着重研究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 我国地质灾害的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在很多地区呈现出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状况。加之全球生态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作为一个农民大国,中国在近些年来虽然社会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处于自然灾害易发地的经济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各种自然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泥石流的破坏等等,使这样的地区成为了灾情严重的地区,并因此而导致越加贫困。

2.1 自然因素的存在

以四川省绵竹市为例,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了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①地形地貌特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绵竹市处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这里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作为一个水系丰富的地方,也成为了山洪暴发的危险之地。从地形特点上来看,绵竹市的地貌形态高差悬殊,西北部为山地区,山区的河谷的落差很大,非常的陡峭。山地区的支流也发源于这里,呈现出树枝状的分布特点。从地貌特点来看,这里呈现出高山、中山和低山,而且东南侧位平原。在平原的斜坡处的平原,都呈现出一级阶地冲洪积扇状。

②水文气候特点。在四川盆地中,绵竹市属于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春天赶海,消极多暴雨,洪涝贫乏,冬季连绵阴雨不断。

③地质环境特点。地质环境特点在西北部的山区体现得较为明显。断裂发育,褶皱多表现为方向多变的推覆体内部的次级褶皱,而且陡倾和平缓性并存,这里岩体破裂,而且各种裂隙已经呈现出来。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一旦有外界条件的刺激,就很容易形成自然灾害。

2.2 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所有的地质灾害中,超过一半以上都与人为因素有关。乱砍乱伐、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等,都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在山区地带,如果大面积毁林,并且大量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就会在进行大量的开发利用之后,特别是矿山的开采,不但使植被遭到了破坏,而且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产生出来的大量矿渣和废土被倾倒与河流当中,一旦造成河道的淤积,那么,如果气候变化导致河水流量猛增,泥石流灾害就很有可能会形成。

山区地带出现地震,是造成滑坡的重要因素。随着地震的发生,各种地质灾害都会出现,而且多处频发。经历了地震之后,也会留下灾害的隐患。加之外界因素的刺激,一些较为地质较为脆弱的地带成为了灾害多发地。而这些地方,也成为了做好防止措施的重点地区。

3 地质灾害的防治

发生地质灾害,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要具有受灾体,也要具有灾害体。那么,灾害多发地进行灾害防治,也要首先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为了将灾害的活动降到最低的程度,要将可能性的灾害源消除,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将灾害体活动的能量降低,以使灾害活动所发挥的能力减弱。我们都知道,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是不可抗拒的。那么,如果有受灾体存在,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使受灾体提高防御能力,尽量避免遭到破坏。

①地质灾害勘察。鉴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质状况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就需要对灾害多发地的地质勘测工作加大力度。成立专门的勘察小组和调查小组,对于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进行调查,请有关专家进行分析,从地质的特点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都要进行评估,并定期地深入现场进行观察。

②保护和治理区域自然环境。对于灾害频发地,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调动各种力量进行自然保护。将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得以改善,在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就会将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

③建立灾害预警系统。现在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更为有利于灾害的防止。将跟踪技术应用到其中,建立灾情档案以及防止数据库,一旦有相关的异常状况发生,就会迅速地将信息出去,从而得到多方的支持。灾情预警系统作为动态的系统平台,可以为有关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从而提高了灾情防治水平。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理环境、地质构造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都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工程类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并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入了新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 彭小建,程伟,陈小丽.谈谈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四川省绵竹市为例[J].城市建设,2013,(4).

篇8

1.1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处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中,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还是各种气象灾害。农业的生产对象包括种植和养殖两方面,这两种产业的生长发育都受到气候和天气的制约。东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灾和水灾,前两年发生了严重的水灾,2014年又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这些灾害都发生在粮食作物正在生长的夏季,给粮食生产带来的灾害是灭顶性的。这类的自然灾害常常是连续发生,这几年开始由洪涝灾害向干旱转变。究其原因,这些自然灾害的出现和地理环境有较大关系。在辽宁锦州一带以丘陵居多,坡陡山秃,水土流失严重。这里的水灾一部分是因为台风和海潮的袭击,另一部分则是暴雨所致。因为缺少植被,暴雨造成山洪暴发,致使水库决口,溢洪现象严重。水灾的特点来得快,泄得也快,由于这里地势平坦,所以受灾面广。还由于洼地多,积水不能及时排放和渗入到地下,积攒起来成为涝灾。

1.2人为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人为因素包括植被破坏产生的水土流失,还有农药化肥对土壤的侵蚀以及工业排污造成的影响。由于20世纪大量垦荒造田,致使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加上采薪对森林的破坏,使植被面积减少,土地大量,地面缺少遮拦,蓄水能力下降。因此,在雨季地面无法吸水,造成雨水白白流失。这不仅是对雨水的浪费,在雨水流过地面时,也带走了土壤和养分,使土壤养分减少,沙土化严重,形象农业收成。此外,各类工矿企业生产的工业废水排放在河流里,然后被引用到土壤里,使土壤里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重金属渗透到农作物里,对食用者的危害更大。同时,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形成的烟尘和酸雨对土壤也有较大的危害。还有城市生活排放的废水都对土壤造成伤害。

2影响农业发展的环境问题治理对策

2.1对自然灾害的防治

防治自然灾害要从预防和提高抗灾能力抓起。防治旱涝灾害的基础就是要顺其自然。例如,不能过度地垦荒造田,将一些靠近山坡的田地退耕还林,增加植被面积。同时,还要在山坡地头植树造林,这样不仅可以防治水土流失,还可以预防风蚀土壤。对于土地的使用还要进行科学搭配,如在容易被水淹没的河边种植水果,草地这样的农作物,既可以增加植被,也不怕水淹。在预防自然灾害中,还要定时清理河道,疏通水路,做好蓄水工作,这样才能在水灾来临时减少损失,旱灾来临时有备无患。

2.2对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的防治

在对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防治时,首先要做到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能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要将由此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点。在提高农产品产量时,尽量使用有机的绿色肥料,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在防治病虫害时,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生物链而减少农药的使用,例如在稻田里养殖鸭子,利用鸭子捕捉害虫。在对工业排污造成的对农业环境破坏的治理上,首先要减少工业的污水、废渣的排放。在这方面,国家和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对工业排污治污进行监督。最主要的是要发展生态型工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唯有这样才能从源头来遏制污水、废渣的排放。针对工业排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要做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征收环境税的办法来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促进节能减排,保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篇9

在中学课程中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听专业教师的讲解,再加上通过媒体了解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的信息,让中学生对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如何规避灾害,提高防灾技能与灾害意识。应该说,加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能切实增强中学生防灾减灾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更有利于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国家及个人的财产损失。

二、学校实施灾害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发生在21世纪之前的自然灾害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发生在近十年以来较大的自然灾害,影响深刻,尤其是近5年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和日本九级大地震,这些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网络、电视新闻报道,会迅速了解到不同地区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伤害,对灾害发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说,大部分中学生对灾害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但我在2011年对我校三千多名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方法的抽样问卷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师生近78.6%的师生并不清楚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其灾害意识淡薄,甚至在进行调查问卷过程中部分师生认为我们的活动干扰他们学习,认为中学生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中学生灾害意识淡薄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中学生没有时间,更无精力接受灾害教育。这也同时说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灾害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更谈不上防灾减灾的科普实践。

2008年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灾害对人们的伤害,而在这次灾害中,灾区有一个学校在大地震来临瞬间,让全校成功逃生,几乎没有伤亡,后来才知道该校师生每年都要举行防震逃生演练,这说明灾害教育实践演练对防灾减灾意义非凡。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灾害逃生实践演练,像日本这个国家,每年政府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大范围的灾害逃生演练,所有部门都要参加,人们对逃生演练的态度非常端正,民众的逃生非常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撤离,2010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海底地震及其引发海啸,核电站爆炸所造成的核辐射,对日本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巨大;最终造成死亡1万3千多人,而无独有偶的是,2004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底9.0级大地震同样引发的海啸,却造成15万多人的死亡,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防震措施要强于印度尼西亚,这说明实施灾害教育,组织灾害逃生、救灾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学地理灾害教育面临的困难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共有10个模块,其中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按现行的高考体制,理科学生在高一阶段只参加三个必修模块学习,不学选修模块,文科学生在高二阶段学习这一模块,但一所学校,文科人数仅占全校人数的20%多一点,就这部分学生也并非都参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为《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学生只需要选修三个模块就行啦,不一定就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就导致这门课程的地位下降,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教学设置使得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才能学到《自然灾害与防治》,当然不利于灾害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而部分管理层对灾害教育的不重视,也是导致灾害教育实践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

四、学校灾害教育实践探索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的肆虐,让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并逐步实施灾害教育,尤其是学校,成为灾害的教育和实践基地,通过灾害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最终达到教育全社会的目的。2008年,我地区地震局率先和地区实验中学联系,开展防震减灾进学校的科普实践,在我校地理备课组的努力下,我们发动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实践活动,有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有野外科普考察我地区的一些地质构造(断层带)及地质活动观察点,还参加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包括防震逃生演练等活动,让我校师生对地震灾害及其正确的逃生技能、预防措施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得到学校领导、地区防灾办、科协和地区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援助, 使我校开展的灾害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防灾科普实践活动开展的很顺利。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学会了正确的避震技能;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科学素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篇10

1.1自然因素的存在以四川省绵竹市为例,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了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①地形地貌特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绵竹市处于四川盆地的西北部,这里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作为一个水系丰富的地方,也成为了山洪暴发的危险之地。从地形特点上来看,绵竹市的地貌形态高差悬殊,西北部为山地区,山区的河谷的落差很大,非常的陡峭。山地区的支流也发源于这里,呈现出树枝状的分布特点。从地貌特点来看,这里呈现出高山、中山和低山,而且东南侧位平原。在平原的斜坡处的平原,都呈现出一级阶地冲洪积扇状。②水文气候特点。在四川盆地中,绵竹市属于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春天赶海,消极多暴雨,洪涝贫乏,冬季连绵阴雨不断。③地质环境特点。地质环境特点在西北部的山区体现得较为明显。断裂发育,褶皱多表现为方向多变的推覆体内部的次级褶皱,而且陡倾和平缓性并存,这里岩体破裂,而且各种裂隙已经呈现出来。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一旦有外界条件的刺激,就很容易形成自然灾害。

1.2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所有的地质灾害中,超过一半以上都与人为因素有关。乱砍乱伐、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等,都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在山区地带,如果大面积毁林,并且大量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就会在进行大量的开发利用之后,特别是矿山的开采,不但使植被遭到了破坏,而且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产生出来的大量矿渣和废土被倾倒与河流当中,一旦造成河道的淤积,那么,如果气候变化导致河水流量猛增,泥石流灾害就很有可能会形成。山区地带出现地震,是造成滑坡的重要因素。随着地震的发生,各种地质灾害都会出现,而且多处频发。经历了地震之后,也会留下灾害的隐患。加之外界因素的刺激,一些较为地质较为脆弱的地带成为了灾害多发地。而这些地方,也成为了做好防止措施的重点地区。

2地质灾害的防治

发生地质灾害,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要具有受灾体,也要具有灾害体。那么,灾害多发地进行灾害防治,也要首先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为了将灾害的活动降到最低的程度,要将可能性的灾害源消除,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将灾害体活动的能量降低,以使灾害活动所发挥的能力减弱。我们都知道,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是不可抗拒的。那么,如果有受灾体存在,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使受灾体提高防御能力,尽量避免遭到破坏。①地质灾害勘察。鉴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质状况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就需要对灾害多发地的地质勘测工作加大力度。成立专门的勘察小组和调查小组,对于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进行调查,请有关专家进行分析,从地质的特点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都要进行评估,并定期地深入现场进行观察。②保护和治理区域自然环境。对于灾害频发地,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调动各种力量进行自然保护。将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得以改善,在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就会将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③建立灾害预警系统。现在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更为有利于灾害的防止。将跟踪技术应用到其中,建立灾情档案以及防止数据库,一旦有相关的异常状况发生,就会迅速地将信息出去,从而得到多方的支持。灾情预警系统作为动态的系统平台,可以为有关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从而提高了灾情防治水平。

篇11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331-01

前言:山体崩塌在我国的一些山脉地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山体崩塌给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甚至生命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那么山体崩塌是由于什么因素形成的呢?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更好的去防治山体崩塌呢?本文将会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1.山体崩塌的含义

什么是山体崩塌,大家或许对这方面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掌握的知识不够专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科学上山体崩塌又称之为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会给施工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山体滑坡的防治和预防工作。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目的是更好的去抵御自然灾害。

2.山体崩塌的成因分析

2.1 地理因素

为什么会发生山体崩塌?发生这种自然灾害的因素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呢?其实引发山体崩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种是地理因素,另一种是诱发因素,还有一种就是人为因素。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引发山体崩塌的地理因素有哪些,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岩土的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第二方面是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1]、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容易发生滑坡;第三方面,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第四方面,水文质地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上面这四方面的因素就是形成山体崩塌主要的地理因素。

2.2 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通常是指那些不直接造成山体崩塌的、但是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山体崩塌的因素。从诱因上看,地震、降雨、冰雪融化以及河流对斜坡坡脚的冲刷和浸泡都是诱发滑坡的自然原因。我们了解到,发生地震的过程中,地址版块会发生大规模的运动,而降雨量或冰雪融化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使得短时间内水质大幅度增加,从而改变土壤结构。此外,经常发生地震的地区,震动使山体变得破碎、松散;当出现暴雨和长时间降雨时,雨水在斜坡上渗入到土体或岩石缝隙中,岩石或土体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滑坡的发生。增加了山体崩塌的发生率,从而对人们的生活财产造成一定的威胁。

2.3 人为因素

人为的因素也会使得自然界发生山体崩塌这种自然灾害。从人为因素上看,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堆载、水路蓄泄水等都可能诱发滑坡。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时,如进行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会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滑坡。使得岩土或土体的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更加容易或直接引发山体崩塌。

3.山体崩塌的防治措施

3.1 消减水害

有的时候,山体崩塌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当无法阻止山体崩塌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它带来的伤害。其中消减水害就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水平钻孔疏干、垂直孔排水、竖井抽水等。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消减水害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山体崩塌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更好的保护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3.2 加强边坡的修筑

加强边坡的修筑也是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边坡的坚韧程度对山体崩塌发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2]。可以加强边坡修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第二种方法是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等作为阻滑支撑工程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对边坡进行人工加固;第三种方法是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此外,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镶补沟缝等方法也是常用的加强边坡修筑的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4.山体崩塌有效的自救与互救的措施介绍

4.1 人工呼吸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山体崩塌的防治措施,但是当这种自然灾害真的发生的时候,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自救呢?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发生山体崩塌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的自救措施有哪些。其中人工呼吸就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应首先清除患者口中污物,取去口中的活动义齿,然后使其头部后仰,下颌抬起,并为其松衣解带,以免影响胸廓运动。人工呼吸救护者位于患者头部一侧,一手托起患者下颌,使其尽量后仰,另一手掐紧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然后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将气吹入患者肺内。吹气后应立即离开患者的口,并松开掐鼻的手,以便使吹入的气体自然排出,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进行最及时的救治

4.2 心脏按摩

心脏按摩也是在进行互相救治的过程中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立即施行心脏按摩。若有两个人人抢救,则一人心脏按压五次,另一人吸气一次,交替进行。若单人抢救,应按压心脏十五次次,吹气两次,交替进行。按压时,应让患者仰卧在坚实床板或地上,头部后仰,双手重叠,指尖朝上,用掌根部压在胸骨下三分之一处,垂直、均匀用力,并注意加上自己的体重,双臂垂直压下,将胸骨下压三到五厘米厘米,然后放松,使血液流进心脏,但掌根不离胸壁。从而使得受伤的人员及时的接受救治。

结语:以上内容就是本文介绍的关于山体崩塌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虽然山体崩塌给人类带来了不可预估的伤害,但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还是可以降低或减少这种伤害的。因此,相关的人员应该加强防治措施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的保障人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