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7 14:46: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

篇1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市地质灾害多发于低山丘陵区、采空区及地下水开采严重区域,类型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缓变型地面沉降为副。截至2021年x月,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x个,威胁人数x余人,威胁财产约x万元,隐患点分布于xx山区xx、xx、xx、xx四个镇以及xx街道、xx林场两地。不规范的建设活动(尤其是切坡)、连续强降雨、过度抽取地下水等成为近年我市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

(一)重点防治区(见附件1)

1、滑坡和崩塌重点防治区。滑坡和崩塌主要分布在xx、xx、xx、xx等镇低山居民区及切坡建设区域。

2、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地面塌陷分为采空区地面塌陷和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岩溶塌陷。采空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xx、xx等镇;岩溶地面塌陷区域主要在xx镇查林村。

(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见附件2)

经汛前排查,2021年我市新增x个隐患点,分别为xx镇xx崩塌点、xx镇xx崩塌点、xx市林场东岳庵内崩塌点;通过实施治理工程,今年我市依法依规核销隐患点x个,分别是xx镇xx滑坡点,xx坡点。今年共确立地质灾害隐患点x个,同比去年增加x个,按《xx省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技术要点》中的危险性分级标准,x个隐患点中x处危险性小,x处危险性中等,x处危险性大。

二、2021年全市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今年我市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梅雨量接近常年,局部地区可能偏多2成以上,影响我市的台风为2~4个,可能有1个影响较重。

综合分析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特征、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和降水等诱发因素,预计2021年我市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总体趋势与常年持平,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为主。5~9月汛期以及强风、高强度雨雪等极端天气是地质灾害的重要防范时段,连续降雨3天以上或日降雨量超过30毫米,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以及雨后120小时内,更应重点防范。

三、防治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xx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全面提升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为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护航。

加强地质灾害“三查”、调查工作,健全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体系,抓好监测预警,开展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强化应急值守,扎实推进治理工程,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完成新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能力。

四、防治措施

(一)科学部署防治工作。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要本着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性地选择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宜防则防、宜治则治、宜搬则搬。要根据“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要求,认真总结评估上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成效,准确把握规划编制重点,严格按照规划编制工作进度推进,确保年内完成规划审批和备案。

(二)加强“三查”、调查工作。

各相关镇(园区、街道)、要全面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市住建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文体广电旅游局、民宗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本行业地质灾害的“三查”工作。巡查、复查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工程建设、切坡建房等影响,发现新隐患点时,要及时查明现状与变化趋势,纳入防控体系。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要充分应用好我市低山丘陵区、岩溶分布区1:5万地质灾害详查和开发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等工作成果,加强与防治技术支撑单位的对接,切实加强对“三查”工作的指导;按照《xx省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推进历史地质灾害调查与行业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地质灾害致灾背景调查、承灾体调查等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查清孕灾背景和隐患底数,科学评估风险,努力实现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夯实防灾减灾基础。

(三)加强监测预警。

各镇(园区、街道)、各相关责任单位要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网络建设,逐点制定应急预案,发放明白卡,落实防灾责任和措施,采取“群专结合”的监测手段,通过人工、视频监控及自动化监测等方法,密切掌握隐患点动态,增强基层识灾报灾和监测预警能力;市自然资源规划和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积极利用多部门预警预报平台,拓展信息渠道,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和及时性;对于地下水取水严重的西北乡镇,要定期开展地面沉降灾害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地下水管理,严格控制水产养殖业地下水抽取。

(四)提升综合能力。

有重点防治任务的镇(街道)、市应急及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要组织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员和专业防治队伍开展管理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增强基层一线人员的识灾防灾救灾的能力,提高专业队伍应急救援能力;各级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强各类规划、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强化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多元化的优势,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识灾防灾、灾情报告、避险自救等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全社会防灾意识,形成良好的防灾氛围。

(五)推进项目治理。

各相关镇(街道)要按照我市2021年度市级投资项目地质灾害治理类项目计划安排,积极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相关镇要扎实做好上年度结转项目的治理工作,保障项目质量与进度,会同自然资源部门抓好项目验收。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及治理责任单位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全过程的监管,对已完成治理的隐患点要开展“回头看”,强化动态跟踪监督,发挥好治理工程的防灾减灾效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全局性安全生产和减灾工作统筹起来,同时部署、同时落实、同时检查。

(二)严格责任分工。

要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关于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的通知》等要求,精心部署谋划,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住建、交通、水利、教育、文体广电旅游等多部门的联动协同机制,实现“防”和“救”全链条无缝对接,扎实做好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监督、指导职责,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共同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应急救援工作。要严格考核问责,年内将不定期组织工作检查,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领导不力、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三)加大经费保障。

篇2

关键词:

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撑体系

由于地质灾害对经济建设、国家稳定、居民安居乐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具有灾害意识且准备充足的政府或社区应急响应技术的支撑体系。此体系应包含专业的人才队伍、先进的技术装备、充足的理论支持等,以实现我国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由经验转变为科学,由感性判断转换为理性分析,从而提升我国的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撑能力。

1建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性

国内外历史上,地质灾害带来的灾难和教训值得每一个人反思,这是血与泪的惨痛经历,值得铭记。在地质灾害处理中,虽然存在一定的客观不可抗因素,但是人为原因也不容忽视。普通群众普遍缺乏防灾减灾意识,科学技术支撑力不足、风险判别能力较差、公共措施缺乏管理以及应急预案缺乏可行性等均使防灾减灾工作没有发挥最大作用,因此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提高政府面对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强化应急响应工作的体系结构,加快构建技术性支撑体系,成为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客观需要。

2建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撑体系的思路分析

2.1对应急响应的基本认识

结合国外抗灾减灾的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国相关科技的发展水平,自然灾害防控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风险管理、工程控制、应急响应,在实际工作中三个阶段会有交叉点,但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总体呈现上依然以某一个阶段的特征为主。中国目前的自然灾害防控基本处于应急响应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处于风险管理阶段,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国家形象和国家责任的体现,其涉及到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具体执行等问题,是具有广泛性和特殊性的动态过程,其意义对公众和政府同等重要。按照周期性对地质灾害进行区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潜伏阶段-显现阶段-突发阶段-衰减阶段-终止阶段,但是在发生地质灾害时,五个阶段能否全部显示,与地质条件以及引发因素有较大关系。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科技队伍、技术装备、科学理论。其中技术装备是指一国抗灾减灾所具备的“硬件设施”,是应急平台所必备的基本装备;科学理论是指一国抗灾减灾所具备的“软件设施”,是应急平台的运行程序,只有将“软件设施”与“硬件设施”同步增强,才能保证其实现效益的提高。科技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文情怀、应变能力、工程经验,执行力高且能够适应高强度工作。

2.2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对象

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对象为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突发性的灾害,本文论述的重大地质灾害为人员大量伤亡、经济损失严重、引起社会严重恐慌的地质突发事件。

2.3应急响应等级与类型

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等级分为特大型地质灾害--I级响应、大型地质灾害--II级响应。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等级分为“险情应急”、“灾情应急”、“灾情险情应急”三种。

3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及任务

3.1应急响应的工作流程

根据我国针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经验,可以将其工作流程分为八个阶段,即:响应启动阶段-调查评价阶段-监测预警阶段-会商定性阶段-防控论证阶段-决策指挥阶段-实施检验阶段-总结完善阶段。

3.2应急响应的工作任务

首先,按照国家关于水土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采用逐级报送制度,随时关注媒体信息,并对国家机构的指令进行及时下达。其次,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值班人员及时进行信息查询、相关技术人员就位、将所需装备和先进的职能系统进行调集和调试、集结专家。再次,及时进行相应级别确定。在响应级别确定以后,要立即进行响应程序。最后,按照国家规定,进行I级、II级响应启动。

4应急平台介绍

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技术装备系统中应急平台是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国日常备灾的重要基础。其主要包括:基础平台、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体系。其中基础平台是建立在信息技术、GIS、GPS、RS、信息资源整合保障技术系统;应用系统包括:应急值守系统、数据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模型分析系统、数据更新系统。系统所用的对象关系进行数据管理,充分发挥RDBMS的数据管理的优势,利用SQL语言进行非空间和空间的控制;互联互通体系是指实现指挥机构与应急管理的信息共享,并通过制定共享信息的标准、信息中间件进行开发,实现信息对位处理,相关平台的联通,形成通讯系统和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网络系统。

5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路线以及具体工作方法

5.1技术路线分析

以地质灾害中危害系数较高的滑坡为例,滑坡是一种非标准化、非结构化的复杂的地质系统,但是滑坡的建模工作尚且没有准确的规律和定理,只能单纯依靠灾害地质和工程地质作为实际应用的理论方法,将所有数据进行科学集成,分层次的进行定理确定,对主导因素进行提取,并对有决定性作用的物理变量进行模拟构造,以实现对重大滑坡应急响应的技术支撑目的。

5.2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滑坡的应急响应问题由于地震、人为因素、降雨等原因,所采用的应急响应和预警时期也不同,导致灾害发生速度也不同。根据滑坡成因,并结合具体方法,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滑坡应急响应:信息获取-分析研判-预测预警-模拟仿真-方案论证-风险评估-决策支持。

6结语

重大地质灾害危害性和破坏性极大,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建立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技术支撑体系进行探究,按照轻重缓急的要求建立灾害处理技术体系,使我国的减灾防灾技术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红旗,徐永强,庄茂国,等.地质灾害应急支撑体系建设基本问题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22).

篇3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分级负责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加快实现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有效衔接,健全预警信息、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到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至30分钟发出,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一)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等监测系统以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按照共建共管、代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和通信干线、输电线路、水利工程、林区、旅游区、重点经济区等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资源、气象、水利、林业等部门联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制订实施全省防治山洪地质灾害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与农业气象服务工程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和农业气象监测系统,提高农业趋利避害水平。组织开展小流域、森林、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跨部门监测,建设综合气象信息网络共享平台,提升观测资料的管理、应用和信息共享能力。强化我县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完善气象应急观测系统和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二)强化监测预报。开展气象灾害调查,建立气象灾害预报系统,重点加强城市、乡村气象灾害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强化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和预警,缩短突发性、局地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在强降雨、暴雪、冰冻、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及时做好滚动预报,特别是要做好短时临近过程的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完善山洪地质灾害预报系统,加强西部山区的雷电灾害监测和预报。建立火险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和森林火险信息交换平台,及时高火险天气预报预警。

(三)开展风险评估。各乡镇政府要组织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查清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建设以乡村为单元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推进基层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完成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及评估。建立健全雷击风险评估制度。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建设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前,要严格按规定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三、加强预警信息

(一)加快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快速。依托国家、省、市气象频道完善我县综合防灾减灾栏目,加快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插播系统建设,实现预警信息在县内电视台和广播中的快速插播。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情况纳入公共安全监管范围,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二)加强预警信息规范管理。制定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明确预警信息权限、流程、渠道和工作机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县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制作,根据政府授权,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自行向全县。

四、强化预警信息传播

(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的作用。广电、通信主管部门及有关媒体、企业要完善预警信息联动机制,建立重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绿色通道,在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5分钟内,要采取增播、插播、增加播报频次和滚动字幕等形式准确播发。电信运营企业要根据应急需求对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按照政府及其授权部门的要求及时向预警区域手机用户免费信息。

(二)完善预警信息传播手段。要把气象预警信息配套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的工程范围,在车站、旅游景点、重点林区,以及学校、医院等气象灾害敏感区域配备预警信息接收、传播设备。建立政府主导、各部门自建电子显示屏共建共享机制,因地制宜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

(三)加强基层预警信息接收传递。乡、村和学校、卫生院、社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要指定专人负责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各类灾害防御责任人包干到户的预警信息传播机制,形成乡—村—户直通的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将气象信息员等队伍纳入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范围。

五、有效发挥预警信息作用

气象部门要与民政、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务、农牧、卫生、教育、安全监管、林业、旅游、通信、电力等部门及有关单位,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完善气象灾害预警联席会议制度,会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中的重要事项。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网络专线等方式,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为全县应对气象灾害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各乡镇、有关部门要适时修订相关应急预案,实现与气象预警信息的有效联动。对矿山、旅游景点、重点林区、水库坝区和重要交通、输气、输电、通信线路等重点区域,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的强制性标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能力。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要在第一时间传递预警信息,迅速组织群众防灾避险。

六、保障措施

篇4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

的发展方向,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和扩大覆盖面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提高趋利避害水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靠法制、创新科技,统一、分级负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重在基层”的原则,有效落实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防灾减灾责任,多种形式增加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播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传播快捷、应对高效,最大程度扩大预警信息公众受益面,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

(三)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有序衔接,预警信息、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体系,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盲区”。

(四)职责分工。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县级气象台站负责本预报服务责任区内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制作,根据政府授权按预警级别分级;市、县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迅速播发主管部门的预警信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研判预警信息对本地、本行业的影响,科学安排部署防灾减灾工作。

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五)加强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建设,建成我市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快推进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全市各乡镇布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辉县市、卫辉市加密布设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自动雨量站,站点平均间距缩短到5公里。强化我市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监测设施。交通运输、水利、通信、电力、林业、旅游等部门与气象部门按照共建共管、代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和通信干线、输电线路、水利工程、林区、旅游区等的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市至少建设1套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各县(市、区)根据需要配备移动气象服务设备。市气象局建设高性能计算机和海量存储设备,实现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快速收集、处理及共享。

(六)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等重点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建设气象灾害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实现对暴雨、雷电、强对流天气等突发性、局地性灾害天气的实况监测和实时预报预警。气象、水文、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合作,建设综合临近报警系统,在人口密集区及多发、易发地质灾害地带加强联合监测,及早发现山洪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险情。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和手段,加强森林火点监测,及时森林火险等级天气预报。

(七)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各级政府要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查清本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建设以社区、乡村为单元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全市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范围,开展基层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市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编制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建立健全雷击风险评估制度。在城乡规划编制和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要严格按规定开展气象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八)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传播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快速。充分利用当地主流媒体,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面、快速、及时地插播工作,完善预警信息传播功能,即时播发公共应急预警信息,推广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根据应急需要,及时对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提高预警信息发送效率。

(九)加快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传播资源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设施建设,在学校、社区、车站、旅游景点、工矿企业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建设电子显示屏等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接收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偏远地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利用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

三、完善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

(十)完善预警信息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细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标准及流程,分类别明确灾害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等。市通信管理局和各级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要与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密切配合,协调各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制度,定期督促检查各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落实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等责任。

(十一)健全突发事件信息组织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加强突发事件信息组织体系建设,规范信息程序,拓展预警信息功能,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平台。各级突发事件信息组织要加强对包括气象灾害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根据授权及时预警信息,提醒社会公众主动应对防范,形成全社会共同预防突发事件的有利氛围。

(十二)建立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渠道。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科学、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刊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努力提高预警信息时效和公众覆盖率。对暴雨、暴雪等气象灾害红色预警和局地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要减少审批环节,确保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接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插播,实现实时播报。电视台插播时,应在屏幕上悬挂相应等级的预警信号图标。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接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向灾害预警区域内的手机用户免费快速全网发送。

(十三)建立面向基层的预警信息传递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县级政府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要指定专人作为兼职气象信息员,并将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单位负责人以及乡村种养大户发展成为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延伸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网络。健全传递工作机制,形成县—乡—村—户直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传播预警信息的作用,为其配备必要的装备,进行必要的培训,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四、加强防灾应对工作

(十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气象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国土资源、环保、交通运输、铁路、水利、农业、卫生、安全监管、林业、旅游、地震、电力监管、通信管理等部门及军队有关单位和武警部队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时共享。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通报当地驻军有关单位和武警部队,共同做好应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的协调、指导和监督作用,定期召开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会议,沟通预警联动情况,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十五)组织做好防灾避险工作。预警信息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采取防范措施,做好队伍、装备、资金、物资等应急准备,加强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监控和水利工程调度等,并组织对高风险部位进行巡查巡检,根据应急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疏散、救助安置等工作。灾害影响区内的社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居民群众和本单位职工做好先期防范和灾害应对工作。

五、强化支持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督促落实部门职责,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手段,大力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认真落实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度,定期组织开展预警信息、传播及各相关部门应急联动情况专项检查,做好预警信息、传播、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

(十七)加大资金投入。市、县(市、区)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资金,保证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及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建立财政支持的灾害风险保险体系,探索发挥金融、保险在支持气象灾害预警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市、县(市、区)政府要把气象灾害预警工作作为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相关工程项目建设。

篇5

积极参与灾害救援行动,与相关区域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减灾合作关系。工程性防洪能力现状经过多年来对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大中型水库达到100年以上一遇,小型水库达到30年一遇标准,但还有部分防洪堤坝未经除险加固,小流域综合治理还不够完善。防洪排涝工程基本达到50~100年一遇标准,部分病、险防洪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固,城市防洪能力基本可以达到100年一遇的标准,但部分乡镇、村的防洪能力还十分脆弱,一旦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受灾总是最重。非工程减灾能力现状近年来,宁城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已有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9个区域气象自动站、7个人工雨量监测点、10多个水文监测站、14个农田土壤水分监测点,2011年又增建4个自动气象站,启动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进村入户”两大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全县已有气象助理员14人、信息员309人,初步建成了乡镇信息终端、农村气象直播、气象应急流动广播、气象短信预警平台、气象信息网等。建立了40多个农村气象信息预警电子屏,在大城子镇和大双庙镇的各个村设立了80多个农村大喇叭,基本实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快速与传播。全县已有一部火箭增雨车,配合市里的增雨飞机,用以实施人工增雨抗旱,以保证全县抗旱减灾。截至2010年底,全县拥有防雹高炮8门,分布在天义镇、汐子镇和大明镇,对防御冰雹灾害发挥了巨大作用。全县建有10多个水文监测站,用于观测水位和雨量,基本能够达到对洪水、降水量的监测。国土资源部门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公室,落实了相关职责,建立了汛期防灾预案、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加强了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资质管理,提高了防治质量和水平,已初步建成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防灾网络。

现有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还不够完善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监测能力和水平仍显不足。各部门信息尚未做到完全实时共享,突发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预警能力偏低。预警信息尚未做到全天候、无缝隙和全覆盖。预警信息覆盖面和时效性尚待提高,灾情监测、采集和评估体系建设滞后。防灾减灾工程体系标准不高对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重大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仍显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建筑活动对防灾减灾工程体系造成了影响和破坏,致使防灾减灾工程难以发挥全效,部分水利设施、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防御重大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基层和公众气象灾害主动防御能力不足应急能力弱,社会减灾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法规建设有待健全,缺乏科学的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不够普及,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薄弱,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够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灾害保险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补助标准偏低。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一些灾害多发地区的避灾场所建设滞后,灾害设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住房防灾抗灾标准普遍较低。基层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不够完善,应急通信、指挥和交通装备水平落后。减灾资源普查、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尚未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分布情况掌握不清,隐患监管工作基础薄弱。减灾领域科技支撑、特别是综合减灾风险评估工作比较薄弱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处置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尚待加强,巨灾发生机理、规律、防范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还需深入。灾害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面向基层乡、村、社区的减灾科普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入,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较薄弱。病险水库、防洪堤坎除险加固工程进展缓慢这既造成了我县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的能力不高,又造成防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防洪标准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乡镇所在地河流大部分没有设防,防洪能力较低。已建的水库经过多年运行,大部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步伐缓慢。已建的堤防工程经过多年的运行,标准普遍降低。中小河流无防洪措施,投入不足。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农业用水量大,城乡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大型企业用水量高,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严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仍然受制于天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20世纪60、70年代,老化失修严重,急待配套改造。生态环境急需改善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侵吞良田,冲淤河道及水利设施,造成坡耕地土层越来越薄,土壤肥力日渐下降,致使干旱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不仅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宁城县大部分属丘陵坡地植被稀疏,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水资源贫乏,调节能力差,降水丰富时就形成洪水,降水少时又不能有效地对地下水补给。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如不加以改善,生态环境必将发生逆转。水利设施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宁城县水利设施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还主要面向农村,由于乡镇水资源和水质水量管理不够完善,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配置、管理等各个方面无法实现高效优化。防洪方面的思路仍然是以防为主,没有更多地考虑给洪水出路。水资源管理方面没有建立初始化和初始排污权分配机制,也没有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不利于利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本文作者:咸立仁吴亚娟李俊有工作单位:宁城县气象局

篇6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络建设。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山洪地质灾害气象保障工程和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工作,落实配套经费,加密和改造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自动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完善县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要充分发挥现有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作用,加快推进玉林、崇左、防城港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贺州、贵港、钦州数字化天气雷达建设。建设北海、钦州、防城港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加强北部湾海洋、公路铁路交通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农业重点种养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旅游区、人员密集的区域或场所、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重点保护区等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学校、旅游区及雷电多发区域的雷电灾害监测。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

(二)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加快推进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建设,提升乡(镇)和易灾区重点村屯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准确率,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等重点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建立西江流域致洪暴雨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提升我区防御洪涝灾害能力。推进北部湾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沿海重大工程建设、海上渔业、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气象保障能力。要强化部门联合监测及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加强会商沟通,提高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和手段,加强森林火灾监测,及时森林火险等级天气预报。要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切实增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三)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并实施本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以社区、乡村为单元的灾害调查收集网络,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查清本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推进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编制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依法开展暴雨、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在城乡规划编制、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前,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传播

(四)完善预警信息和传播工作制度。各级要抓紧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明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权限、流程、渠道和工作职责。要进一步规范预警信息工作,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各级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制作,根据政府授权按照预警级别分级,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自行向社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预警“绿色通道”的要求,减少审批环节,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和渠道第一时间无偿向社会公众。要加强对预警信息和传播工作的考核评价。

(五)加强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运行和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我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形成国家、自治区、市、县(市、区)相互衔接、规范统一、运行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体系,实现预警信息的多手段综合。自治区应急管理部门要依托中国气象频道落地本地化应用,以防灾减灾为核心,建设应急气象频道,使之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灾害预警和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信息的重要平台。

(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的作用。各级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通信主管部门以及有关媒体、企业要大力支持预警信息工作。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社会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刊载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情况下,根据应急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采取中断正常播出、滚动字幕、加开视频窗口等方式迅速播报预警信息及有关防范知识。中国移动公司、中国联通公司、中国电信公司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按照预警短信“绿色通道”的需求,对相应的网关接口和短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短信发送速率,以满足灾害预警的时效要求;配合气象部门建立预警信息反馈机制,定期对全网手机用户数据库进行更新和分区,安排最优先级别的通道,提高预警发送区域的针对性,保证在第一时间向灾害预警区域的全网手机用户免费预警信息。

(七)完善预警信息接收传播手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学校、社区、机场、港口、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以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道路和中小河流、水库、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建设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设备设施,提高预警信息接收时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气象影视节目、气象网站、微博、博客、网上社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为公众提供灾害预警信息,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

(八)强化预警信息向基层防灾一线传递。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重点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向农村地区传递,采取多站合一或专门建设的方式,按照“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标准,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实现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村村有气象信息员,建立县—乡—村—户直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建设有线广播、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气象信息员和学校、医院、社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指定的专人,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要第一时间传递预警信息,迅速组织群众防灾避险。

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整合各部门现有的基层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群测群防员等资源,建立“一岗多能”的基层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为其配备必要的装备,给予经费补助,充分发挥信息员队伍在基层防灾减灾的作用。

三、有效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作用

(九)健全预警联动机制。气象部门要及时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并与工业和信息化、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保、铁路、水产畜牧、卫生、安全生产监管、林业、旅游、地震、电力监管、海洋、海事、粮食、农垦、红十字会、民航、广播电视、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研判预警信息对本行业领域的影响,科学安排部署防灾减灾工作。各地要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预警联动情况,会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等气象灾害防御中的重要事项。

(十)强化防灾避险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根据应急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预警信息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采取防范措施,做好队伍、装备、资金、物资等应急准备,加强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监控和水利工程调度等,并组织对高风险部位进行巡查巡检,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疏散、救助安置等工作。灾害影响区域内的社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居民群众和本单位职工做好先期防范和灾害应对。要运用现代科技应对和防范气象灾害,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抗灾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

篇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大气象灾害防御建设投入,加快县、镇(乡、街道)两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夯实防灾减灾工作基础,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及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强化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加快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雷电、酸雨、臭氧、大气成分、负氧离子、土壤墒情、风能、太阳能、GPS水汽等专业观测系统。尽快做好*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的延伸工作,充分发挥其监测预报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尺度灾害性天气自动监测站网建设,实现每个镇(乡、街道)、每个风景名胜区、重点景区,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每一座大、中型水库,境内主要河流上、中、下游地段、重点非煤矿山的每一座小(一)型以上尾矿库,每一处地质灾害重点防御区等至少建立一个中尺度灾害性天气自动监测站的目标,力争今明两年分批再建4个重点地质灾害防御点中尺度灾害性天气自动监测站。尽快建成车载式气象灾害应急观测系统。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尽快建成与县级气象信息处理中心相链接的信息接收与传输系统,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和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加紧完成可视天气会商系统。建设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快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和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相关灾害气象预警服务系统以及农业、林业、水利、粮食、卫生、交通、国土、工矿企业等专业气象预警服务系统,增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服务能力与水平;重点加强对危害性大的暴雨(雪)、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大雾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和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评估分析和预测预警工作。

(三)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水平。由县气象局牵头,按照集约化的要求,以拓展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功能为主要内容的四级公共信息平台,力争2009年汛期前完成全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和不同群体的接收子系统建设。完善和扩充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广播电视、报社等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实现各种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向社会公众的免费。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天气手机短信免费群发和广播电视信息接发机制。20*年12月底前开通重大气象灾害天气信息播发绿色通道,实现对不同级别气象灾害发生地手机(小灵通)用户的免费、快捷、定向群发,以及电视全屏覆盖或滚动字幕等接发工作。加快车站、主要交通要道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建设,以便和接收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交通安全等各类公共预警信息,保障城镇、乡村等区域的预警信息的覆盖率和受众面,全面实现各类预警信息发送接收渠道无障碍。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按照《*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要利用有利天气条件,开展对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作业;要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抗旱、城市降温和绿化、降低高森林火险等级、扑救山火、消雾等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建设,在皂头、花厅等地设人工消雹基地,在中型水库(茗洋、上潭、下会坑电站)、重点林区和灵山风景区等重点地区,建立和完善不定期人工增雨作业基地。

(三)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建设。各镇(乡、街道)、村(居)委会、生活小区、矿山企业以及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要落实防灾减灾信息员。县减灾办要定期对全县560名防灾减灾信息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防灾减灾信息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传递气象灾害等预警信息和反馈灾情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要采取物质和精神激励措施,调动防灾减灾信息员工作积极性。要整合资源,将水利部门的报汛员、森防林护员、义务消防员等其他自愿者队伍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一员多能、一员多用的工作要求。

四、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要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要加强灾害分析评估工作,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同时,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二)不断强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要建设和完善水库、城镇防洪排涝设施、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及时疏通河道,对病险水库、矿山尾矿库、堤防等重要险段除险加固,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加强防雷减灾安全工作。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安全技术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易遭雷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加强定期检测工作。要严格执行防雷安全管理“三同时”制度,确保防雷工程与主体建设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加强建设项目的防雷工程质量管理,切实将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和验收纳入建设审批程序中,严格规范防雷设施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和防雷安全评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要严格落实防雷减灾责任制,将单位、各生产企业应将防雷安全生产纳入各自的目标管理工作中,明确责任,健全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制;适时开展防雷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督促整改工作。要认真执行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各有关单位和企业要主动申报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工作(即年检),对安装不规范、年检不合格在使用的防雷装置或设施,要及时进行整改,以消除安全隐患,否则将依法查处和追究法律责任。要加强防雷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对使用不合格防雷产品的单位依法进行查处。要重点加强中小学校的防雷安全工作,力争用3-5年时间,对全县初中、高中部、中心小学规模所存在防雷安全隐患的学校都安装上标准化、规范化的防雷设施。

(四)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主要农业产业、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工程项目实施、重要工程设施及产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五)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要组织有关部门结合我县的气象灾害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五、切实做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气象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要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部门同意。

六、建立和完善稳定增长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

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气象支出基本预算要保持稳定增长。要将涉及民生的公益性气象防灾减灾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要充分调动公民、法人、组织等社会投入气象灾害防御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七、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篇8

中图分类号:O7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矿区水工环地质就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程度和精度,都会影响到整个矿区的评价和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同时还影响到矿床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决策问题。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与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工环地质资料是正确评价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不可缺少的。

二.矿区水工环地质内容与应用

水工环地质的概述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研究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全球环境变化和推崇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将其引入更广阔的空间。随着全球经济、资源、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各国都调整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方向和部署,相应地,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水工环一体化研究为发展趋势。以耗竭资源与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自然的发展道路,危及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促使人类对于自身行为进行反思,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只有协调相处,才能共存共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给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和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垃圾填埋场地质调查等逐渐成为目前水工环地质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三. 经济发展对矿区水工环地质需求

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各行业和不同区域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和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在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瓶颈问题方面,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治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和经济技术活动而诱发或产生的的各类环境地质问题、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需求,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地质环境的保护,已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崩滑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加剧,威胁着矿区和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加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机理研究;建立科学、实用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体系,监督、管理及预警矿山地质环境;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研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在矿山地质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闭坑一体化研究等工作

四.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技术

(一)矿区水工环地质调查

1.构造调查:调查附近地层岩性、岩层产状、各种构造形式的分布、形态、产状、规模、软弱结构面的产状、性质、断层的位置、类型、产状等。节理裂隙发育组数、每组条数(条/ 米)、单条节理裂隙的产状、长、宽深度、充填情况、充填物成分、统计线节理裂隙发育率(岩体长度内裂隙宽度之和 / 岩体长度 % )、节理裂隙切割岩体情况、切割岩石块度和形状。

2.地形地貌调查;调查地貌形态的基本特征(海拔、地形高差、切割深度、地形坡度)、成因类型和展布情况。

3.土体调查;松散碎屑土应详细观察颜色、结构、颗粒大小、形状、均一性、磨圆度、分选性、孔隙度、干等;黏性土应详细观察颜色、结构、矿物成分等。

(二)钻孔抽水试验抽水试验;一般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法,试验前先测量靓止水位。水位降深应根据试验目的和含水层富水程度而定,应尽设备能力作一次最大降深(≧10米),水量大时应作三次降深。稳定时段延续时间最低不少于8 小时,稳定水位波动相对误差不大于1%;涌水量波动相对误差:当单位涌水量大于 0.1L/s.m 时,不大于均值的 3%;当单位涌水量小于或等于 0.1L/s.m 时,不大于其平均值的 5%。{波动相对误差(%)=(最大或最小值平均值)/平均值%}。抽水试验趋于稳定时采集化学全分析水样一件。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准确观测和记录水位下降、流量、水温、气温和恢复水位,水位下降、流量的观测时间间隔为抽水开始后的第5、10、15、20、25、30 分钟各观测记录一次,以后每30或6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水温、气温的观测时间间隔为每2~4小时同步观测记录一次;抽水试验达到稳定标准停抽后,恢复水位观测时间间隔为停抽开始后第5、10、15、20、25、30 分钟各观测记录一次,以后每30 或6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直至稳定,稳定标准为8 小时内水位波动范围不超过10 厘米。

(三)水质专项分析;选择区内有代表性的泉水、地表河溪、坑道和抽水钻孔进行采样。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进行分析和放射性检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分析项目有:色、浑浊度、嗅、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铁、锰、铜、铅、锌、挥发酚类、硝酸盐氮、氟化物、氰化物、砷、硒、汞、镉、铬(六价)、细菌总数、大肠菌类;放射性检验项目主要为水中的Ra、总β和总α。以上样品的采集具有专门的和特殊的要求,取样前需与有关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采用其提供的样瓶和添加药剂,并按其规定进行采样或聘请相关卫生防疫部门人员到现场进行采样

(四)钻孔简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观测所有的施工钻孔均要求进行。由钻孔施工单位对施工的所有钻孔均进行观测详细记录钻进过程中的涌水、漏水、掉块、塌孔、缩径、扩径、卡钻等现象发生的位置深度,测量涌(漏)水量和涌水水头高度。观测记录钻进过程中每一回次的起、下钻动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并记录起、下钻动水位观

要求详细观察和描述岩芯的岩性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硬度、岩石风化程度和深度,划分各风化带线深度、裂隙性质、密度、充填情况、发育深度、统计裂隙率;地下水活动情况;岩芯形状、完整破碎程度、统计描述岩芯块度、绘制岩芯块度柱状图、计算回次岩芯采取率、按钻进回次测定岩石质量指标(RQD=Lp/Lt%,式中Lp- 某岩组大于10 厘米完整岩芯长度之和;Lt-某岩组钻探总进尺),确定不同岩组 RQD 值的范围和平均值。

(五)岩石物理力学性格试验;要求每一工程地质岩组均应有样品控制,样品可直接由钻孔岩芯(或老窿)采取,采样规格要求芯直径大于等于8厘米,长度10~30 厘米,每组样品数量为20 块左右。采样时需用油漆箭头标明顶面方向()并按顺序进行编号,样品取好后用石蜡密封,按组装箱运送到试验室。

(六)地表水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河溪、泉水和坑道等进行流量、水温、气温的观测;钻孔进行水位和气温的观测。

四.结语

篇9

二是进一步加强监测网络建设,主要是加强自动站建设。按照规划我市在未来三年内自动气象站将达48个,结合山洪地质灾害非工程措施的实施,明年计划新建自动气象站20余个,改造自动气象站3个。

三是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业务质量。要加强技术学习和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活动,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自动雨量站的监控和管理,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确保自动雨量站的正常运行加强情报服务工作(灾情、雨情、农情);继续抓好长、中、短期及重要气象信息的,做到及时、准确、周到、贴近生活,力争基础业务质量进入全市前列。

四是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积极探索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积极开展气候资源普查,摸清气候资源家底,建立本地气候资源数据库;要积极开展气象可利用资源即风、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专项调查评估和开发利用工作;要积极开展重大建设项目气候论证和气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增强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及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提高业务平台的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切实加强和规范气象志愿者队伍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乡镇气象志愿者(信息员)队伍的作用。

3、加大依法行政力度,认真履行行政职能责任。

篇10

我县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防灾减灾等工作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我县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比较薄弱、农村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不够健全,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此,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务必针对气候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切实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二、全面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减轻农村气象灾害损失,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目标,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快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整合气象、水利等部门资源,优化布局,加密站点,统筹推进重要流域、气象灾害易发地区等农村重点部位的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建设。要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的监测分析,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和农用天气预报,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风险评估的针对性。

(二)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建设。各乡镇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要有一名分管农业的领导分管气象工作,在机关干部中指定专人担任气象协理员,负责本地气象信息员的管理和有关指导、协调、督办工作。每个行政村设立一名气象信息员,按照公益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村干部或农业技术人员为主体,挑选具有一定文化素质、责任心强、熟悉本地农业生产、乐意为农民服务的人员担任气象信息员,并通过适当的途径解决气象信息员的通信费。县气象、农业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气象信息员进行灾害预警、灾情收集、信息传递、防灾减灾、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把农村气象信息员培养成农业气象知识的宣传员、农业气象信息的传播员、农业气象灾情的情报员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员。

(三)加强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建设。各乡镇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要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农村气象灾害普查,加快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优化各气象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预案演练,尤其要加强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和农村人口密集区的预案演练,提高农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及各单位协同作战水平。

(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要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和气象风险灾害评估制度,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管理,尤其是重点加强对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迁建选址、农民建房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避开气象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要积极开展乡镇、村(社区)和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五)加强农村防御雷电灾害能力建设。按照防雷规范标准,科学设计、安装防雷装置,推进农村学校等公共设施、企业以及成片农民新村的防雷设施建设,并逐步纳入当地政府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气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农村住宅防雷装置设计安装指导图集,引导农民按防雷规范标准建房。各地要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科普与宣传,建设至少一个农村防雷科普示范点,提高农民防御雷击灾害的能力。

三、全面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要以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均等化为目标,以推进城郊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一)开展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县气象部门要开展针对水稻、油菜等作物关键生育期、农事季节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县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影响会商分析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农业生产采取抗灾避灾措施,保障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和稳定。

(二)建设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按照共建、共享方式,结合高产创建,城郊生态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建立集农业气象观测、农业气象服务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完善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制度,开展为示范性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气象服务。

(三)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农村的传播。建成以气象服务系统为依托的县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完善乡镇、村以及气象灾害敏感行业(单位)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机制,建立村村有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大喇叭的气象信息接收平台。使气象信息进村入户,为农民防御气象灾害和安排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深入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教育、气象信息应用培训等活动,增强农民的气象信息运用能力。

(四)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农业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为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决策支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环境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气候资源普查评估和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结合农业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良种引进等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动态预警服务。积极组织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落实人工增雨作业经费、装备和队伍等,开展针对农业抗旱、水库蓄水、缓解高温及森林防火的人工增雨作业。

四、切实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领导

篇11

7月14日至7月17日,我县持续降雨80多个小时,全县27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绝大部分乡镇累计降雨量在350毫米左右,邵家桥、__、三道水、思林、许家坝等10个乡镇累计降雨量超过400毫米,其中最大降水量邵家桥镇达412.7毫米。由于__河水持续上涨,洪水水位高程达到374.39米,超警戒水位,县城河街出现内涝,沿__乡镇部分地方被洪水淹没。截至目前,我县共发生307处地质灾害(新增地质灾害点264处,老地质灾害点43处),其中:滑坡177起、塌陷56起,公路坍塌74起。严重损毁不能居住的房屋1065栋,完全倒塌房屋233栋,受灾人口38528人,安全有序转移群众12668人,紧急成功避险群众840人,直接经济损失4.9741亿元以上。同时,全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群众防灾意识不强,警觉性不高,思想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避险措施还需强化落实。二是县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抗灾御灾能力较弱。农户地处偏远,居住分散,一旦遇到突发灾害,电力、交通、通讯等严重中断,损毁较大,预警、灾情信息迅速传递与收集将造成较大障碍。三是监测监控手段滞后,预警准确度不够高。目前,我县地质灾害监测以人工为主,缺少技术手段,预测不够准确,监控不够全面。特别是对暴雨过后次生自然灾害的监测监控不到位。

当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高发、易发期,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清醒认识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将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第一目标,切实履行职能职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切实抓好当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查漏补缺,加强灾害综合防御。一是全面排查隐患。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组织力量抓好危路、危桥、危库、危塘、危房、地质灾害易发点等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到点到户的灾害隐患资料档案,为实施群测群防打牢基础。二是明确监管责任。对排查出来的各种灾害隐患,要及时安排专人监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同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不属于地质灾害监测点、实际上又确实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同样要按照地质灾害监测点的要求搞好监测排危工作。三是切实开展“十有县”建设。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深化县级地质灾害防灾机制和体制建设,提高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落实避险措施。对排查出来的每一个灾害隐患,要及时落实避险措施,明确撤离路线、安置办法和包保责任人。对处在危险区域、需要立即撤离转移的要及时组织群众撤离转移,防患于未然。五是综合排危防治。县交通、交警、农机等部门要加快危桥、危路的排险进度,确保通行安全,避免道路施工引发塌方、泥石流等灾害;县安监部门要加强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监管,彻底排查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六是作好应急准备。县交通、民政、供电、通讯等部门要加强应急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和救灾物资储备,做好各种应急准备,确保灾害来临时指挥便捷、运转有序,同时,要加快灾后重建力度。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县级有关抗灾救灾队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技能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

(二)建章立制,健全完善预警监测体系。一是要落实防灾预案和责任制。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认真执行应急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制定完善防灾救灾预案,落实应急值班人员,保证通讯畅通,确保防灾救灾工作正常运转;要组建好相应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伍,扎实开展应急演练;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让群众掌握预测灾害、排危避险的常用知识,切实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测自救能力。二是要完善监测网络。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网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走群专结合的路子,既要落实乡(镇)、村、组干部和监测员责任,又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实施即时监测,遇有险情及时预警,果断避灾,快速撤离。对威胁到50户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三是要完善快速应急机制。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建立应急救灾快速响应机制,灾害预警信息一经发出,要立即启动预案,通过网络、电话、传真、广播等方式,尽快将预警信息传达到基层,传达到农户。对现代通讯手段不能覆盖的地方,也要建立起以喊话、鸣锣、放鞭炮直至徒步通知等方式的信息传递通道,确保预警信号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到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个农户,实现无缝覆盖,让老百姓一旦遇到实际灾害快速有序转移,应急队伍快速抵达现场救援。四是要建立层级联动机制。县国土、气象、水务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完善综合应急平台,努力提高灾情预报和抗灾救灾的整体合力。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针对灾情重点认真研究并切实把握成灾规律、防灾体制和政策措施等重点环节,确保灾害防治工作能够重点突出、全面推进、取得实效,形成县、乡、村、组、户分片层级联动网络,发生灾害能够快速响应、层级联动、有序高效。五是要建立跟踪防控制度。地质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和滞后性,往往在主要灾害结束后一定时间内还有可能发生次生灾害,因此,除灾害前、灾害来临中进行严密防范外,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建立灾后跟踪防控制度,加强灾后延时监测,事后跟踪防控,预防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科学

规划,加大源头防范治理力度。一是执行评估制度。由于我县山高坡陡,地质环境脆弱,工程项目建设如果缺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极易人为引发地质灾害。道路建设、削坡建房、矿山开采等工建活动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防范引发新的地质灾害。今后,对未进行地灾危评的项目,县国土资源部门不得供地,县住建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二是减少监管监测盲点。要制定动态详查制度,通过详尽的普查,将未列入备案的盲点地带及时列入监测和治理范围,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三是制定防治规划。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各乡镇配合对全县受直接威胁的 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统筹梳理,根据轻重缓急,制定分类防治规划;要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对能治理的,尽早治理,确实无法治理的,坚决实行搬迁避让,对可能引发新地质灾害的区域,要落实管控措施,不得开展建设行为,,!防止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要扎实抓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这一民生工程、惠民工程,认真组织实施搬迁及治理,对辖区内未列入规划的,要采取“监测+搬迁+治理”的方式综合防治。县国土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整合项目资源,倡导社会捐助和村民自治,合理利用资源,加快推进地质灾害治理,逐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四)严肃纪律,加强督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国土资源局要配合县政府督查室、县监察局等部门创新督查方式,加大督查频率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实地暗访等多种方式,开展现场督办、专项督查和重点督查。要注重督查实效,通过强化督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个薄弱环节,有效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高效落实。督查中要深入乡村、农户、灾害现场,收集一线资料,掌握一线数据。对存在问题要敢督、细查、真办。特别是汛期来临,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巡查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问题,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及时传递信息,对工作不实、措施不力、等情形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按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安全生产无小事。建筑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县住建部门应尽的法定职责,更是人民群众检验我们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尺。我们一定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以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刻汲取以往事故教训,反思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强有力的措施,做到常备无患;必须坚持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必须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排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建筑安全。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是抓好建筑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建筑工地的逐年增多,在安全监管装备落后、技术缺乏的条件下,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在认真总结以往监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内控机制。督促企业开展“零事故活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增强作业人员自主组织实施风险识别、安全检查、隐患整治、事故抢险工作能力,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员参与内控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日常安全执法监察工作机制。通过实现执法监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督促生产经营建设单位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决策、管理、操作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提高安全执法工作实效。三是建立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督查机制。县住建部门和各乡镇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督办,对重点时段的建筑安全工作要成立专门的综合督查组,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方式,对各建筑企业建筑安全工作情况进行综合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督促责任单位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重大安全隐患要进行公告,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不按期整改或拒不整改安全隐患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