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学进步的动力

科学进步的动力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8 14:45: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学进步的动力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学进步的动力

篇1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关键是农业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农业的增长率。但是相关数据显示,农业技术发展方面缺少农业生产的高标准条件的匹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个单元发生了变化,其技术能力的创新和农业技术产业链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农业科技水平逐年发展和农业科技多层次的投资机制的产生,使农业生产出现了很多不能与市场需求同时进步的缺陷。因此,通过对农业生产对社会和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和贡献的分析,提出了有关农业生产的相关意见和途径,做出如下论述。

1国内与国外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概述

1.1国外对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概述

国外的相关学者认为,农业技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农业增长的关键。农业技术进步的模式与国家原有的农业资源先关,选择农业机械型模式的国家,大部分是因为国家的劳动力不足,所以选择机械的农业技术来代替昂贵的劳动力。农业技术的进步程度与市场的发展方向有不可割舍的关系,市场的多形式的竞争模式,能够促进农业新型技术的产生,从而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国外的农业研究专家发现,农业生产是农业技术进步的支持,是促进农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1]。

1.2国内对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概述

国内的农业经济学的相关专家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制度与农业技术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国家制度是影响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农业技术的进步也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农业金融的发展可以为农业技术的提高增加投资的额度和力度,从而促进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的科学体系的建设是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农业体系中农业生产是农业技术发展的关键。

2农业生产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2.1农业生产业的金融服务和创新监管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周期长,其在发展进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及资金的投入量是巨大的。农业的技术创新在农业相关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由此,其不同阶段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的额度和性质都是不同的。农业生产在金融服务于农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进步的同时,进行资金支持的监管,确保农业技术进步的各个阶段得意顺利进行。

2.2农业生产中农业信息的整合能力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农业技术在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其农业中相关动植物主体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需要农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产业部门进行沟通。农业生产中农业信息整合的平台可以为农业技术发展提供相关的技术信息和创新技术的支持,同时提供农业市场变化趋势的需求方向,从而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2]。

2.3农业生产中技术能力的转换和推广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技术水平下的农业技术能力的需求。农业生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的相关需求,使农业生产不断专业标准化,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加速创新技术投入现实农业生产的进程,实现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加强农业生产业对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策略

3.1制定支持农业生产也发展的相关政策

根据近期我国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业生产产值仅占了农业生产的总产值的2.3%,其发展的规模较小。我国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要关注农业生产要素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使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土地、融资等方面进行大力的支持,促进农业生产能具有很好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生产对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

3.2新型农村制度的建设

新型农村制度,新型的城镇建设和土地流转的新模式,是农业生产业发展的关键。农业适度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是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农业生产会向聚集型模式发展,使农业的产业链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转型,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技术水平的进步。3.3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水平和科技文化水平也在逐步的发展。各级政府要紧追国家的发展方向,要积极学习和吸收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明确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的重中之重。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的教育和农业技术信息的分享平台。同时,加大对农村的金融的资金、信息和生产流通行业的建设,加强对农业金融服务行业的监管能力,促进农业生产产业链的形成,加快农业技术发展的步伐[3]。

4结论

国家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国家粮食产量的提高,而决定国家粮产量的关键因素即是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是提高农业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生产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农业技术的进步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关键。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概述和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内容的论述,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的策略。希望通过阐述,为农业生产的相关部门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方面提供借鉴。

作者:黄巧玲 冼承斌 单位: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农业局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技术进步;就业量;Malmquist指数;协整分析

Key words: technology progress;employment;Malmquist Index;cointegr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9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077-03

0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经济快速发展,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但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对劳动力需求减少以及人口“相对过剩”等的出现,从而对就业产生冲击效应;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品价格的降低所引起的对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都会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对就业产生补偿效应。由于国内外学者对技术进步和就业关系看法不一,并且选取的技术进步变量不同,因此,对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进一步探讨,建立长期预测模型,对于深化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我国近年来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鼓励大力发展技术,因此对于如何合理利用技术进步,促进我国的就业增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国外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技术进步导致就业减少和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补偿效应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上。

经济学家最初开始关注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多数学者认为技术进步将导致就业减少。道格拉斯・琼斯(1983)利用哈罗德―多马模型框架证明技术进步的总体效果是增加失业[1]。熊彼特(1912)依据对近百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周期的实证分析指出,技术进步是造成国民经济体系中失业危机的最根本动因[2]。Aghion和Howitt(1994)建立了一个失业和增长的模型,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破坏率内生化,得出当生产率的增长是通过具有较高生产率的工作来替代较低生产率的工作时,就会增加失业[3]。

也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补偿性。Pissarides(1990)尝试分析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机制,他运用搜寻和失业理论,提出技术进步对就业间接补偿的“资本化效应”[4]。Vivarelli(1995)和Petit(1995)等人综合了马克思、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补偿的各种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的成果,提出六种就业补偿机制[5]。Fernando del Rio(2001)认为在利率可变条件下,技术进步提高利率,进而引起资本的使用成本相对上升,促使企业使用更多劳动力代替资本,使失业率下降[6]。

国内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以替代作用为主。张军等(2002)认为技术进步及相应的“资本深化”过程,使得以国有工业企业为主的企业资本密集程度迅速提高,不仅不吸收新增劳动力,还要不断排斥大量富余人员,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失业压力日益严峻[7]。彭绪庶等(2002)通过实证分析美国1948-1999年的数据,研究了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得出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劳动替代特征[8]。姚战琪等(2005)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与就业存在反向的关系[9]。

第二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起着积极的作用。丁仁船等(2002)认为技术进步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总的影响是增加了就业[10]。昌盛(2005)采用1978-200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技术进步增加就业的结论[11]。瞿群臻(2005)在分析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就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技术进步对于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就业压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

第三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龚玉泉、袁志刚(2002)认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是双重的,从技术冲击的短期效应来看,由于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同量产品和资本所需的劳动力投入逐步下降,从而产生技术进步的就业排斥效应。但从技术进步的长期的影响来看,技术进步能增加社会产出,提高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演进,尤其是具有劳动密集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技术进步在长期又具有就业增长的效应[13]。杨淑华(2006)强调了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吸纳和排斥的双重效应,并且认为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并不一定带来失业率的增加[14]。

第四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微小的,二者的关系不明显。毕先萍等(2003)的研究发现无论从总体还是各产业来看,均不能断言技术进步影响中国就业总量的增长[15]。黄赜琳(2006)认为尽管技术冲击对中国实际经济波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增长效应较小[16]。吴小松(2007)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增长的贡献较小,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方向不确定[17]。

从已有文献来看,大多数都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解为补偿效应和破坏效应,有些学者将两种效应进行测算,以得出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总效应。但是这些都只是对已有数据的检验,并没有建立长期的预测模型,没有给出技术进步和就业之间的确切关系。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出中国各省份1979-200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率,并在测算出技术进步率的基础上,建立协整模型,考察技术进步和就业的长期关系。

注释:

①c取c表示有常数项,取0表示无常数项;t取t表示有趋势项,取0表示无趋势项;k表示滞后期数.

参考文献:

[1]李晶,张楠,刘唐勇.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J].经济研究导论,2007,(1).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九州出版社,2007.

[3]Aghion和Howitt著,陶然等译.内生增长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Pissarides, C. A.“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Theory ”, Basil Blackwell,London, 1990.

[5]Petit, P., “Employment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P. Stoneman (ed.),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Technical Change, Basil Blackwell, Oxford, 1995.

[6]Fernando del Rio, “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 and Unemployment”,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Institut de Recherches Economiques et Sociales (IRES) Discussion Paper, 2001,No.031.

[7]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8]彭绪庶,齐建国.对美国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

[9]姚战琪,夏杰长.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1).

[10]丁仁船,杨军昌.技术进步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2,(12).

[11]昌盛.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1).

[12]瞿群臻.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就业[J].运筹与管理,2005,(5).

[13]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

[14]杨淑华.中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6,(11).

篇3

在我国测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践中,关于增长速度方程法的讨论和应用是最多的。本文将对此法的应用情况做一些初步的归纳与总结。并就科技进步贡献作用的测算提出两点思考。

1 产出量的确定

理论上,产出应选取实物量指标以消除或减少价格变动的影响。然而,在实际中,由于综合实物量指标不容易得到。所以一般选择使用价值量指标。索洛认为,总量产出最清楚的度量应该是实际的国民生产净值,如果使用国民生产总值,则资本的贡献份额中必须包括折旧。

但观察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定的讨论,在产出量指标的具体选择应用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情形:一是使用增加值指标,这也是大多数学者的选择:二是使用总产值指标,其中又有两种情形,其一是实际总产值,其二是按累计生产能力计算的理论总产值(肖辉赞,等,2003年);三是使用增加值指数(宋忠敏,等,2003年);四是使用利税额指标(袁晓云,2003年)。

显然,以增加值指数或利税额或理论总产出等作为产出量指标是值得商榷的,这样一些指标本身并不能反映产出的实际总规模,因此在此基础上来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其结果在可靠性上存在问题。至于总产值和增加值之间,差别在于价值构成不同,但都能反映经济运行的总规模。由于在衡量经济增长时常常使用的是增加值而非总产值,所以,本文认为还是以增加值作为产出量指标更合适。

2 劳动投入量的确定

一般以全部劳动者投入生产过程的有效劳动时间总量为劳动投入量的计算指标。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劳动时间统计资料,所以在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际测算过程中,往往选择劳动者人数来代替,然而在具体处理上仍存在比较大的差别。

首先,从具体指标的内涵上看:有的用劳动力人数,有的用劳动者人数,有的用职工人数,有的用从业或就业人员数;其次,从指标的时间属性上看:有的用年末人数,有的用年平均人数,还有的在使用中没有强调指标的时间属性:最后从指标数值的确定上看,有的使用直接的统计结果,有的根据劳动生产率进行推算,有的用全社会工时利用率对统计结果进行调整。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投入量的确定在实践中不仅非常混乱,而且也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一,指标名称使用不规范,职工人数、从业人员数、劳动者人数等不仅在概念上存在差别,在统计口径与范围上也存在差别,使用中不加区分显然是不合适的:第二,指标的时间选择不科学,作为劳动投入量显然是一个时期指标,而年末人数则是一个时点指标,以时点指标直接代替时期指标肯定是有问题的;第三,直接使用人员数指标的前提假设是劳动者个体在劳动中没有质的差别,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实际上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有差别的;第四,也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用人员数代替劳动时间即使在指标的时间属性方面保持一致,也必然会使得劳动投入量被严重低估,尽管劳动时间和劳动者人数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低估仍然是无法避免的。

3 资本投入量的确定

资本投入指标选择要能体现生产过程的经济成本,应是生产过程中所占用的资本所能提供的潜在服务流量,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流动资金和服务于生产过程的资本存量所提供和能提供的服务流量。比较现实可行的办法是用使用中的资本商品的存储量,一般以某年的固定资产净值(在产出量用增加值时,则选固定资产原值)加该年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值,作为当年的资本总投入量。

而在实践中、不同的学者使用的资本投入量之间差别非常大,十分混乱。归纳起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10种情形:一是用的是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指数;二是用总投资减去各年的折旧;三是用物质消耗;四是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是用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与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之和;六是用年末资产合计;七是用全社会固定资产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之和;八是固定资产原值与流动资金平均余额之和;九是用固定资产净值与自有机械设备净值之和;十是按永续盘存法确定各年的资本存量后,再乘以同期全社会综合开工率来代表实际资本投入量。

显然,在上述应用中关于资本投入量的确定过程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更多的只是基于资料获取上的便利性来考虑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和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同时,也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流量与存量的关系,甚至还出现违反基本统计运算法则而将流量与存量直接进行加总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出于对资本范畴的不同理解和资料占有原因,采用差异很大的数据序列来表示资本投入量,使得由此测算结果不仅相互之间出入很大,不具可比性,而且也使得人们对科技进步因素究竟在经济增长中做出了多大贡献感到困惑。

4 参数α、β的确定

参数α、β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理论上讲,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条件下参数“α、β的值是不同的,即使是在同一地区或同一行业,其值也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量。科学合理地确定出α、β的值对于应用增长速度方程来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十分关键。

在实践中,研究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提出了多种估计方法。一是回归法。即根据增长速度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参数α、β。这也是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二是份额法。即以资本与劳动份额分别作为参数α、β的估计值。但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意见分歧。有人主张以当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的积累额与消费额的比重来估计α、β。由此得到的α、β即相当于资金和劳动匹配使得产出达到最大时的弹性值。这里的积累额不仅是当年积累,还包括当年仍在起作用的、在这之前的累计积累。也有人主张以中间消耗占总产值的比重作为资金产出弹性。还有人主张以物质消耗占总产值的比重作为资金产出弹性。三是经验估计法。即根据研究者的经验判断来估计出α、β的值。如原国家计委曾以文件形式规定资本和劳动弹性的参考取值范围,α=0.2~0.3,β=0.7~0.8。此外,也有人提出了迭代法,即通过建立C-D生产函数与索洛增长速度方程间的联立方程,在α的任意初始赋值基础上,利用反复迭代的方式来确定最终的α值。

比较而言,回归法、份额法和经验法应用简便,但回归法只能给出一个平均的估计结果,份额法的计算数据难以取得,经验法的主观因素很强。迭代法的应用很不方便。

5 异常值问题

从理论上讲,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处在[0,1]区间内。但观察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利用增长速度方程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结果,有的出现了负值,甚至很大的负值,有的还出现了超过100%的值。我们可将这些落在[0,1]区间之外的值称为异常值。

应该怎么理解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异常值?多数人的研究回避了这一问题,只有个别学者给出了解释。王元地(2005年)认为: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负值,主要是由于某些生产要素存在负增长所致,另外,用工资总额来代替劳动投入也存在很大误差。薛国华(2006年)认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出现负值。从经济意义上可以解释为资金与劳动力等要素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虽然产出有所增加,但是产出的增长速度低于资金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的加权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因此,表现在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上就出现了负值。王博,等(2006年)认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小于零,这并不表明科技进步没有发挥作用,而是说明当年对资金和劳动力的利用太低,产生了巨大的浪费,以至抵消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效果;科技进步贡献率大于100%是因为年度间人员的减少,使得劳动力对新的经济效益没有贡献,在计算结果上表现为负值,于是使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了100%。在王博的研究中,将1998-199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对水利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很大的负值解释为由于遭受大洪水的袭击,使当地农业受到巨大的损失,农业发展变慢,因此,计算结果上表现为技术进步速度为负值。

有解释总是要好过没有解释。但我们注意到上述解释更多的只是现象方面或形式上的,部分涉及到数据误差方面,然而,总的感觉现有解释仍然缺乏理论或方法层面的更有说服力的根据。也许,异常值的出现确与所运用的测算方法不无关系,如果真是如此,则测算方法的选择就应慎之又慎。

篇4

就本质而言,科学如同生命树一样,有其自身成长的条件,固然不能扭曲摧残,但也无法拔苗助长。纵观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不难发现,科学作为思想的结晶,智慧的升华,从来都是寓于浓烈的兴趣之中,是在强大的好奇心驱动下饶有兴趣的探索。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研究过程就是典型代表。

科学作为高尚的、圣洁的追求,其发展绝对需要平等自由和包容的氛围,以实现对人的尊重,对思想的尊重。唯其如此,人的思想活力、人的智慧潜能才有可能得到释放与发挥。这是科学发展的生长点所在,近代科学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中发展起来。

14世纪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向笼罩全社会的神权与君权发起了挑战,结束了长达一千年的黑暗时代,提升了人的价值,掀起了人文主义、人本思想的巨大浪潮,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自16世纪以来,当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尚昏睡在专制或部落社会之中时,欧洲却前赴后继涌现出大批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根本原因所在。

文艺复兴影响了整个欧洲,在17世纪到19世纪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从而使欧洲获得了空前的经济技术大发展,其精神以势不可挡之势传播至全世界。

所以,恩格斯说文艺复兴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人类的历史还告诉我们,社会发展虽然乱象纷呈,但进步的脉络却十分清晰,这就是从奴隶到专制到民主共和,是一个权力不断得到制约,人民的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其集中代表就是人权思想,代表了300年来人类自身理性的逐渐觉醒,并洪流般地涌向全球。

但是有了民主共和,科学就能接踵而至吗?启蒙运动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尽管人们总喜欢将赛先生与德先生放在一起,但二者绝非孪生兄弟,科学无法自动到来。这是因为,科学之树的成长壮大,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全面提升与激发人的社会进步过程,要远比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艰巨、深刻、复杂得多。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受大量的因素制约,如,国民素养、文化背景、社会机制、发展水平等。而推进与提高这些因素,也绝非一日之功。所以,民主只是激活国民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前提。那么充分条件是什么呢,历史从未给出标准一致的答案,各有各的模式。但文艺复兴所显示的原理是一样的,无法回避的。

国民精神影响科学创新,历史上比比皆是,无一例外。

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跨越欧亚非三大洲、持续了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1300-1920),虽然毗邻欧洲,但由于封建意识和封建统治十分顽强,未能随文艺复兴而与时俱进,最后分崩离析。而这一点与它在经济技术上的落后有密切关系。

印度是一个很有人文特色的快速发展国家。印度人口压力很大,气候环境条件欠佳,特别是酷热对人的积极性非常不利,资源也不丰富。而且,民族、宗教和贫富问题也很多。但印度又是一个开放民主的社会,金融活跃,城乡自由,市场诚信,人们淡化物欲,追求简朴,讲求道德,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人权。这些良好的传统习俗和意识,一直在继承,从未受到自我摧残。在这样的国民素养和社会氛围中,在现代科技的激励下,印度的GDP虽然不高,但却有相当高的科技含量,被誉为世界办公室。以相对较少的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获得快速的GDP增长,意义深远,发展有后劲。

中国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了封建专制建立起民主共和。此前的70多年,由于国民愚昧、创造乏力和科技落后,饱受列强蹂躏,其规模之大,惨痛之烈,刺激之深,在人类历史上难觅其左。但此后的100年,虽以“德赛二先生”为标志的举国共识,唤醒了国人,而作为“灵魂”与“动力”的国民科技创造力却始终未获大幅提高。这段历史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在这片延续了2000多年官本位意识相当浓厚的土地上,提升国民创造力是何等的复杂艰巨!今天,中国的GDP虽已获得飞速增长,现代化已有长足进步,但在科技上依然存在很多的差距,并且发展本身还付出了难以治愈的巨大资源代价,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其所带来的物质繁荣,在一定条件下,还极易诱发出人性中之负面,包括钱欲横流、急功近利、道德不振等,冲淡乃至嘲笑对志趣的艰苦追求。这真是创新路上的最大悲剧!但要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走上以创新引领繁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远非易事。只有那些干扰国民志趣与创造力发挥的一切负面因素得到改变,这个历史重任才能实现。

今天,科学发展在深度、广度和难度上已远非启蒙运动时代可比,科学之树的成长壮大相应地更为艰巨复杂。因此,哪个国家能创造条件加速国民创造力的提升,哪个国家便会拥有巨大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也是一个国家成功与否的最高分水岭。

现在,让我们放眼看一下,如果有了民主共和就立即有了科学富强,那么,今天世界上那些热火朝天的竞选国家岂不早就都成为科学强国了吗?可见,民主共和并不能自动转化为科学。因而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世界性大问题。

进步一创新一自然,实际是交织在一起而无法分割的整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上看,应当说都比较明显。关键是社会进步,尊重权利,激发民众,释放潜能。这一点无论如何无法绕开,尽管这是一个艰巨的历史过程。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语)

今天的世界,一边是社会进步与科学创新之艰巨漫长,一边是资源与环境的迅速耗蚀。因此,这将是全球性的空前大决赛,背水一战,不进则退!以耗蚀国土健康为代价的GDP,终将“被自然所报复”(恩格斯语意),乃至淘汰;以社会进步和科学创新为增长点的GDP,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欢迎。大自然不管你有多少困难,不管你有多少理由,也不管你以何种名义,顺昌逆亡,绝无商量。何去何从,一切由人们的理性、智慧与勇气来决定。

科学无法呼之即来,科学之树的成长壮大,艰辛漫长,时不我待,时不我待!浅议科学创新与社会进步丁照

德先生与赛先生是20世纪初叶中国人对现代世界历史最深刻最简洁的总结,认为这是实现民富国强的最基本要素。话虽精辟,但落实下来却远非易事。专制制度固然与这二位“先生”无缘,但有了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就能自动接踵而至吗?

今天,世界上可能无人不知科学的重要性。没有科学,不但不会有以太空技术为标志的人类文明,不会有全球性的快捷与方便,恐怕连70亿人口也难以养活。科学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技术进步的源泉,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科学的确太重要了!世界有哪个国家不想成为科技强国?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科学发展靠什么呢?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那么,世界上人人都有智慧,为什么科学创新的水平却相差天壤?

就本质而言,科学如同生命树一样,有其自身成长的条件,固然不能扭曲摧残,但也无法拔苗助长。纵观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不难发现,科学作为思想的结晶,智慧的升华,从来都是寓于浓烈的兴趣之中,是在强大的好奇心驱动下饶有兴趣的探索。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研究过程就是典型代表。

科学作为高尚的、圣洁的追求,其发展绝对需要平等自由和包容的氛围,以实现对人的尊重,对思想的尊重。唯其如此,人的思想活力、人的智慧潜能才有可能得到释放与发挥。这是科学发展的生长点所在,近代科学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中发展起来。

14世纪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向笼罩全社会的神权与君权发起了挑战,结束了长达一千年的黑暗时代,提升了人的价值,掀起了人文主义、人本思想的巨大浪潮,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自16世纪以来,当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尚昏睡在专制或部落社会之中时,欧洲却前赴后继涌现出大批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根本原因所在。

文艺复兴影响了整个欧洲,在17世纪到19世纪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从而使欧洲获得了空前的经济技术大发展,其精神以势不可挡之势传播至全世界。

所以,恩格斯说文艺复兴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人类的历史还告诉我们,社会发展虽然乱象纷呈,但进步的脉络却十分清晰,这就是从奴隶到专制到民主共和,是一个权力不断得到制约,人民的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其集中代表就是人权思想,代表了300年来人类自身理性的逐渐觉醒,并洪流般地涌向全球。

但是有了民主共和,科学就能接踵而至吗?启蒙运动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尽管人们总喜欢将赛先生与德先生放在一起,但二者绝非孪生兄弟,科学无法自动到来。这是因为,科学之树的成长壮大,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全面提升与激发人的社会进步过程,要远比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艰巨、深刻、复杂得多。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受大量的因素制约,如,国民素养、文化背景、社会机制、发展水平等。而推进与提高这些因素,也绝非一日之功。所以,民主只是激活国民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前提。那么充分条件是什么呢,历史从未给出标准一致的答案,各有各的模式。但文艺复兴所显示的原理是一样的,无法回避的。

国民精神影响科学创新,历史上比比皆是,无一例外。

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跨越欧亚非三大洲、持续了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1300-1920),虽然毗邻欧洲,但由于封建意识和封建统治十分顽强,未能随文艺复兴而与时俱进,最后分崩离析。而这一点与它在经济技术上的落后有密切关系。

印度是一个很有人文特色的快速发展国家。印度人口压力很大,气候环境条件欠佳,特别是酷热对人的积极性非常不利,资源也不丰富。而且,民族、宗教和贫富问题也很多。但印度又是一个开放民主的社会,金融活跃,城乡自由,市场诚信,人们淡化物欲,追求简朴,讲求道德,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人权。这些良好的传统习俗和意识,一直在继承,从未受到自我摧残。在这样的国民素养和社会氛围中,在现代科技的激励下,印度的GDP虽然不高,但却有相当高的科技含量,被誉为世界办公室。以相对较少的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获得快速的GDP增长,意义深远,发展有后劲。

中国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了封建专制建立起民主共和。此前的70多年,由于国民愚昧、创造乏力和科技落后,饱受列强蹂躏,其规模之大,惨痛之烈,刺激之深,在人类历史上难觅其左。但此后的100年,虽以“德赛二先生”为标志的举国共识,唤醒了国人,而作为“灵魂”与“动力”的国民科技创造力却始终未获大幅提高。这段历史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在这片延续了2000多年官本位意识相当浓厚的土地上,提升国民创造力是何等的复杂艰巨!今天,中国的GDP虽已获得飞速增长,现代化已有长足进步,但在科技上依然存在很多的差距,并且发展本身还付出了难以治愈的巨大资源代价,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其所带来的物质繁荣,在一定条件下,还极易诱发出人性中之负面,包括钱欲横流、急功近利、道德不振等,冲淡乃至嘲笑对志趣的艰苦追求。这真是创新路上的最大悲剧!但要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走上以创新引领繁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远非易事。只有那些干扰国民志趣与创造力发挥的一切负面因素得到改变,这个历史重任才能实现。

今天,科学发展在深度、广度和难度上已远非启蒙运动时代可比,科学之树的成长壮大相应地更为艰巨复杂。因此,哪个国家能创造条件加速国民创造力的提升,哪个国家便会拥有巨大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也是一个国家成功与否的最高分水岭。

现在,让我们放眼看一下,如果有了民主共和就立即有了科学富强,那么,今天世界上那些热火朝天的竞选国家岂不早就都成为科学强国了吗?可见,民主共和并不能自动转化为科学。因而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世界性大问题。

进步一创新一自然,实际是交织在一起而无法分割的整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上看,应当说都比较明显。关键是社会进步,尊重权利,激发民众,释放潜能。这一点无论如何无法绕开,尽管这是一个艰巨的历史过程。

篇5

1.1起点低发展较为困难

农业技术进步的水平绝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农业技术基础的水平的,因为技术是对具体形式与途径的改良,农业上的技术更是要在经济良好、政治环境合理、文化和谐、自然资源丰富以及其他一些条件的前提下得到发展,并且由于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技术进步对一体化的要求是必然的,然而我国的现状就是这些基本的条件是不能够完全满足的,他们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技术种类以及过程等因素的限制。此外,技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具有高度多元化的特点,在开发新的品种时会受到技术的制约,在改良已有的品种时也会受到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可以知道科学合理的技术对农业种植方面来说是多么重要,好的技术水平可以让制度创新进行的游刃有余,更可以让化肥等农药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与价值。之所以说基础薄弱是因为对农业技术进步的诠释要从啷个方面考虑,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对生产者自身条件的考虑,主要的考察方向是文化水平以及以往的种植经验,因为经验是直接影响使用先进技术的顺利程度,丰富的经验可以让技术的推广工作顺利的完成。另一个方面就是生产者在使用农用的机械时的生产效率与水平,因为这是影响技术实施的最直接因素,生产者不仅要符合对生产效率的要求上,更要对其自身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以此来建立一个技术发展与使用的合理基础平台。

1.2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式选择较为困难

由于每一个地区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因此在技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因为地域差异引起的问题,且进步的方式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现今的典型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农业资源的稀缺成为了阻碍农业技术进步的最大难题,进而对技术进步的方式造成影响。

2.提高农业技术进步效率的主要方法

2.1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设备

美国是一个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其在农业方面的造诣也是不可超越的,因此,我国的农业技术目前还是有待提高的,且在技术水平提高之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是比较低廉的,改变这样的情况就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科学带来的优越感。此外,引进设备是对土地的一种解脱,因为我国的土地条件可能并不如从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购买先进的农业设备。此外,引进设备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要实现对劳动力的尊重,而且能够在增产增收的前提下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我国的农业情况,为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2.2为农作物施用合适的肥料

篇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GL080,14BSH040);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3SHB00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江苏省物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7日

引言

物流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生产服务业。物流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活力热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喻为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资源”、“加速器”。作为经济发展的承载力之一,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性也愈加明显,物流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产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009年,物流业被列入国家十大调整振兴产业之一,物流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上,“十二五”规划从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及管理与技术等诸多方面,系统阐述了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进一步说明了物流业的发展进步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经济的发展与成长。

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江苏省开拓和发展物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江苏省积极投身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公路、铁路、水运、管道及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已相对比较发达,运输能力不断提升。物流业在此良好基础之上迅猛蓬勃发展。本文采用索罗余值法,对江苏省物流业发展中的技术进步贡献度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技术进步贡献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

1957年,美国的经济学家索罗(R.Slow)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测算技术进步作用的新方法,即索罗余值法,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函数形式为:

二、江苏省物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及结果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在对江苏省物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时涉及产出量Y、资本投入量K和劳动力投入量L的确定。

1、产出量Y。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产出指标,即选取江苏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值表示物流业生产总值,并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转换成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2、资本投入量K。为了研究的方便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选取江苏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本投入指标,并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均转换成1990年不变价格的固定资产投资。

3、劳动投入量L。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方法选取江苏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历年职工人数作为劳动投入指标。

(二)江苏省物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根据上面介绍的理论方法,并结合1990~2013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得到科技进步、资金与劳动分别对产出的贡献率。资本投入贡献率从1991年到2001年,波动中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其中最高年份1992年,达到153.94%,其次是1994年的74.90%。但2002年开始出现负贡献率,明显的过渡时期的贡献率波动中下降,但随后又有小幅度回升。劳动力投入贡献率短期的大幅度提升之后,又短时间的急剧下降,甚至同样出现负贡献率的情况。2005年之后,虽仍存在小幅度波动,但正向贡献率已趋于稳定。技术进步贡献率波动程度最小,但整体呈现不断提升到回落的平滑趋势,从1991年的76.18%到2003年的194.76%,继而又下滑至2014年的78.91%。

(三)测度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除少数几年外资本对物流业的贡献率显现出正向的效应。具体来看,1992年上升幅度较大,为153.94%,之后一直呈现波动态势,直到2009年到达了最高峰186.17%,2010年又下降了较大的幅度。此后两年略微有所下降,维持在10%左右。总体来看,资本贡献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1991~2012年物流业的发展中,资金依然是其重要的发展推动力。

劳动力对物流业的贡献率经历了1991~1994年的缓慢上升期后,从1995开始下降,直到1999年开始呈现出波动趋势,2003年到达最低谷-156.63%,之后经历两年上升期之后又开始波动。1991~2014年劳动投入贡献率平均维持在5%左右,说明劳动投入对物流业的贡献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作用不大。长期看来,如果不能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劳动力对物流业的贡献率将不会有明显的改观。

技术进步对物流业的贡献率起伏度较大。整个周期内基本在50%左右上下波动,1991~1998年一直呈现波动趋势,除去2001年,1999~2002年是其缓慢上升期,经历了两年的下降期之后,2006年和2007年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之后的两年呈现出大幅度下降,到了2010年出现反弹,贡献率达到78.63%,在今后的两年中均出现缓慢上升。可以发现,研究期间科技进步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59.62%,且有16个年份技术进步贡献率超过了资本贡献率,有17个年份技术进步贡献率超过了劳动力贡献率。由此可见,科技进步对物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已经成为推动物流业发展进步的主要力量。

由此可见,江苏省物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并不能单纯依靠资本,还要不断进行创新,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掌握能够有效改善物流业的核心技术,增加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江苏省物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影响因素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于江苏省物流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20年,技术进步对于江苏省物流业的贡献率平均值达到了59.62%,已经成为了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面对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以及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的现状,如何提高技术进步在物流业发展中的贡献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收集了1990~2014年的数据,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学术界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众多,不同学者在不同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马宁、宫建成认为影响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是研发投入、自主开发能力开发引进、技术合作等。虞晓芬、池仁勇等通过研究,将影响因素归纳为产业结构、企业性质和人力资源。李晓宏、孙林岩在研究区域技术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对不同区域的技术进步具有差异。物流业发展水平X1指的是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其直接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质量。本文选取江苏省1990~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的GDP占全社会GDP的比重来代表江苏省物流业的发展水平。资金投入X2代表资金投入越多,表明越重视物流技术的创新,同时强大的资金支持能帮助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本文用1990~2012年江苏省每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来表示资金投入水平。劳动力投入X3,由于科技人员数据难以获取,本文用1990~2012年江苏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方面的从业人数与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来表示劳动力投入水平。据数据统计,江苏省物流技术进步贡献率呈现较大波动趋势,有些年份的变动幅度超过80%,属于异常规数值,本文采用指数平滑法对数据做相关处理,以保证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平滑公式为:St+1=?琢At+(1-?琢)St。分别比较=0.3、0.4、0.5条件下的实际值与平滑值的误差,选择误差最小的?琢=0.4作为一二三次指数平滑参数。

(二)分析结果。利用1990~2014年江苏省的统计数据,经过指数平滑处理后,建立VAR模型如下:

其中Yt=[a1,X1,X2,X3]。并借助Eview6.0对上述变量进行分析研究。

对上述变量进行二阶差分可得数据平稳性结果,结果显示模型变量均为单阶协整。考虑到本文数据较小,同时VAR模型滞后期过大会导致自由度减小从而会直接影响模型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所以本文将最大滞后期确定为2,对不同滞后期统计得出的AIC和SC值。结果显示,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为2。

对模型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物流业发展水平和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贡献率都具有双向影响关系,而劳动力投入与技术进步贡献率都具有单向影响关系。

四、结论及建议

本研究利用1991~2014年相关数据,分析了江苏省物流业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影响技术进步的相关因素,能够较好地反映江苏省物流业科技进步的基本情况。1991~2014年技术进步对江苏省物流业的贡献率达到57.02%,超过了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率。所以,要想快速有效地发展江苏省物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在物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持续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出面进行统筹规划,建立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物流体系,利用全省生产力布局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四核五带”的物流空间布局建设。并依托省内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加强与行业及企业相配套的专业物流的发展,使得江苏省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应该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刺激物流需求。

(二)保证充足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持续增加物流业资金投入,为技术引进、人才培养以及物流设施的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提高资本利用率,明确资本投资的方向,重视投资结构的优化配置。此外,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扩大金融机构对物流企业的技术投入方式,建立有效的研发投入机制和研发资金分配体系。

(三)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物流业相关方面的人才数量是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乃至整个物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物流业的推动者。一方面要增加物流业的岗位,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要培养物流专业人才,为物流业的发展质量提供保障。加强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江苏省高校资源,重视物流相关学科的建设,同时注重引进高层次且富有经验的物流高级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5—0110—04

历史进入21世纪,当我们在赞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文明进步的同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危机问题也日益得到国内思想理论界的关注和思考,生态文明逐渐成为近年来政治、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当前,一种流行的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对立的矛盾基础上,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从物质、制度、精神观念三个层面进行改善,以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①在这种传统生态文明观的视阈下,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的核心,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生态学规律,生态危机的根源是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则是一种后工业文明。在这种生态文明观的影响下,一些人倒向了对工业文明的全盘否定,倒向了对自然力的盲目崇拜,种种妄想回归田园生活的怀旧情绪开始发酵升温。因此,为了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新理念得到科学的落实与践行,当前亟待在指导下,全面剖析传统生态文明观,积极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一、人类文明的核心任务不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文明依次历经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任务。②持这种观点的基本依据是,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文明进步的前提和基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从人类敬畏自然人类改造与征服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历程,决定了人类文明必然依次经历史前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毋庸置疑,这种观点具有合理之处,它突破了自然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片面性,认识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贯穿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双向互动关系。但是,这种观点存在的认识误区也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自然环境作为人类文明史的决定性因素。在思想史上,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直到近代的孟德斯鸠、马尔萨斯等人都认为地理环境决定历史发展。这类观点过分夸大了自然环境的作用力,忽视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能动性,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心史观。而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承认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有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③。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明确指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并

收稿日期:2012—05—2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史研究》 (11AZD04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提高欠发达地区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研究》(JD08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艳艳,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博士生,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北京102488)。

非“自然界对人的恩赐”④,自然环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要通过生产方式这一决定性因素来体现。显而易见,把自然环境当做人类文明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颠倒了内外因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是不科学的。

第二,把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运动当做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原因。唯物辩证法启示我们,决定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原因是文明进程中的内部矛盾,它贯穿于人类文明史的全过程,规定了不同文明形态的性质。创始人深刻指出,人类文明成果是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⑤之后,从而脱离原始蒙昧状态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创造物。“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就是“社会生产力(也可以说劳动本身的生产力)的任何增长”⑥。由此可见,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当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终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当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那种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影响人类文明进步根本原因的观点,混淆了根本原因与非根本原因的界限,因而是非科学的。

篇8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自马歇尔提出集聚经济以来,产业集聚问题就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理论也相继出现并日趋发展成熟,如产业区理论、工业区位论、新工业区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创新集群”理论等。基于这些理论,大量的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代表性结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集聚促进了技术进步。Lundvall(1992)基于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探讨了产业集聚、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产业集聚促进了技术进步;Ellison等人(2007)的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聚诱发的知识外溢和共享劳动力市场效应促进了技术进步 ;二是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集聚。波特(2000)从竞争战略的角度理论阐释了产业集聚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认为集聚区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能使企业获得技术研发的成本优势,关联组织与企业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技术创新;二是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集聚。Marshall(1961)在研究产业集聚的成因时发现,获取外溢的技术及知识是企业向特定区域集中的一个重要原因;Josep等人(2008)对集群内企业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后指出,技术进步使得集群组织网络更加紧密,进而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

从我国的实际看,随着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和集聚式发展,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已经出现,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张宇等(2008)在对长三角地区的FDI与产业集聚的关系进行考察时发现,产业集聚与行业技术水平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梁琦等(2005)对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研究发现,高集聚产业的技术进步明显快于低集聚产业;苏李等(2010)对中国2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地理集聚以及技术进步进行研究后发现,产业集聚是制造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叶建亮(2001)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改变了集聚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诱发了企业技术进步。

国内的现有研究多是在研究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时涉及了技术进步问题,且研究的重点在于产业集聚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对于技术进步对产业集聚的反向作用还未见研究。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波特产业集聚的“钻石”理论认为,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产业集聚作用于技术进步的问题,技术进步对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拟利用两位数水平的中国装备制造业行业,对这一双向关系进行实证考察。厘清这一关系不仅有助于拓展产业集聚的成因,而且还能为通过技术研发战略促进装备制造业集聚的发展与集聚升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研究方法与相关说明

(一)研究方法

考察产业集聚(以EG表示)与技术进步(以TC表示)互动关系的基本方法就是格兰杰因果检验。但因传统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数据量要求较大,本文借助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该检验进行扩展,以突破大样本要求的限制,同时也使得结果更加科学可信。利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因果关系检验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出现,但国内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其具体过程包括四个方面: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因果检验。

1.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是规避计量模型“伪回归”问题的重要手段。数据平稳性检验包括两类:一是各截面序列的相同单位根检验,主要检验方法有 LLC检验、Breitung检验、Hadri检验;二是允许参数跨截面变化的各截面序列的不同单位根检验,主要检验方法有Im-Pesaran-Skin检验、Fisher-ADF检验、Fisher-PP检验。

2.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协整反映了非平稳的单整序列数据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方法很多,但使用最广泛的还是Pedroni检验,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内检验,主要有Panel v检验、Panel ρ检验、Panel pp检验和Panel ADF检验;二是组间检验,主要有Group ρ检验、Group pp检验和Group ADF检验。

3.建立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在对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后,需对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为此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其模型的设定形式见式(1)和式(2):

(1)

(2)

式中:TCi,t为t时期i产业技术进步项的一阶差分项,EGi,t为i产业t时期的产业集聚项的一阶差分项,εi,t-1为技术进步TC项与产业集聚EG项的回归残差项,TCi,t-k、EGi,t-k为滞后k期的一阶差分项,、η分别为常数项和残差;λ为调整系数,反映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非均衡拉回均衡状态的调整力度。

4.因果检验。产业的地理集聚是否是技术进步的原因检验包括两类:一是短期因果关系检验,即根据式(1),对=0进行Wald统计检验。如果检验结果在置信水平下显著,则短期内产业集聚促进了技术进步,即产业集聚是技术进步的短期原因,反之则反是;二是长期因果关系检验,即对+λ1=0进行Wald统计检验。如果检验结果在置信水平下显著,则表明长期内产业集聚有利于技术进步,即产业集聚是产业技术进步的长期原因,反之则不是(J.M.伍德里奇,2003)。

同理,依据同样的方法对技术进步是否为产业集聚的原因进行检验。

(二)装备制造业界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1.装备制造业范围与统计口径调整。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装备制造业包括7个两位码子行业,即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但因2003年以前工业统计标准采用的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1994》,上述7个行业的统计口径在新旧标准下有所不同。其中,新标准下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在旧标准下为普通机械制造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经仔细核对,不同标准下这两个行业的统计口径有所变化。对于这一变化,本文按照“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工业统计数据库”所提供的三位码子行业统计数据对1998-2002年的数据进行调整。

2.变量说明。一是产业集聚。衡量产业集聚的指标很多,传统的指标主要有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熵指数和哈莱一克依指数。随着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出现,这些指标的缺陷越来越明显,从新地理角度对产业集聚进行测度的方法相继出现,如空间基尼系数、空间集聚指数、产业自我集中度指数等。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本文采用目前国内外广为使用的空间集聚指数来测度装备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其计算方法如式(3)所示。式中:Sijt为t年j地区i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该产业就业人数的比,Xjt为t年j地区所有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制造业总就业人数的比,Zijt为t年k地区i产业的销售收入占全国该产业销售收入的比,n为全国地区,EGit为t年i产业的空间集聚指数。

(3)

二是技术进步。衡量技术进步指标最具有代表性的是Hausman等(2007)、Traistaru等(2003)提出的技术密集度指数。国内学者樊纲等(2006)、姚洋等(2008)以此指标为基础,对中国制造业及出口品的技术含量进行了研究。其计算方法如式(4)所示,式中j、i、t分别表示地区、产业和时间,Vijt、Lijt分别表示t年j地区i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N、M分别表示地区数和产业数。

(4)

3.数据来源。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8-2009)、《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9年)和国研网“工业统计数据库”。

结果与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依据上述方法,本文采用LLC检验、IPS检验、F-ADF检验和F-PP检验四种方法对技术密集度指数、空间集聚指数及其一阶差分进行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结果发现:技术密集度指数的四个检验值均不显著,空间集聚指数的检验结果也有三个指标不显著。据此,可以判断两个变量都是非平稳变量。进一步对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值进行检验,发现结果均在10%置信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即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由此,可以认定这两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变量。

(二)协整检验

借助Pedroni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以检验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联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结果可见,检验结果中有5个指标分别在1%和在10%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仅有一个接受原假设。由此,可以判断空间集聚指数与技术密集度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三)误差修正模型

表3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空间集聚指数与技术密集度指数之间存在长期关系。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模型1中εt-1系数为-1.1480且显著,表明当技术密集度变化偏离均衡时将以1.1480的速度向均衡量调整;模型2中εt-1系数为-0.0215且不显著,表明当空间集聚指数偏离均衡时将有以0.0215的速度向均衡调整的可能。

(四)因果检验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本文得到了空间集聚指数与技术密集度指数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1的检验结果显示,空间集聚指数在10%置信水平下显著且为正,说明产业集聚是技术进步的短期原因;空间集聚指数与残差项εt-1的联合检验结果在10%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产业集聚是技术进步的长期原因。模型2的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度指数在10%置信水平下显著且为正,说明技术进步是产业集聚的短期原因。技术密集度指数与残差项εt-1的联合检验结果不显著,表明长期内技术进步与产业集聚之间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综上结果发现,产业集聚与其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或双向关系,即装备制造业集聚推动了其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也是促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原因。那么,其背后的原因又何在呢?

就前者看,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竞争效应。产业集聚的典型特征就是企业的群居。大量群居一地必然导致激烈的竞争,这将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获取竞争优势和生存空间。不仅如此,随着产业集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之间竞争会诱发它们在研发投入上的“彩车效应”(Band-wagon effect)(多纳德等,2001),进而加速技术进步。另外,群居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为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励了企业间的联合研发,降低了创新活动的“学习成本”及创新风险,提高了创新效率,而高级要素的集聚和知识及信息的流动则为创新提供了原动力(蒋满元,2006);二是技术和知识外溢效应。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和知识外溢是产业集聚一大经济效应。伴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以员工流动为载体的技术和知识外溢加快,这必然会推动技术进步(Michael et al.,2004)。同时,伴随产业集聚的发展,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也日益发展,大批技术人员集中于此,降低了企业的人才搜寻成本,企业可以较为容易得到所需的技术与研发人员(Mariano et al.,2005)。

就后者看,主要原因同样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合作效应。从实践看,新技术及技术进步的主体多为经营绩效好、规模大的企业或某一产业中的核心企业。这些企业因技术进步获得了在产业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从而吸引上下游的企业与之进行纵向和横向合作,围绕核心企业的集聚因此会得到快速发展。不仅如此,核心技术企业的集聚还会吸引专业化的投入品和服务向该地区集中,关联产业的集聚效应因此显现;二是技术与知识外溢的引力效应。新技术的应用过程同时也就是该技术及与此技术相关的知识外溢的过程。为了获取该新技术和与此技术相关的知识,这些同类竞争企业会主动技术领先企业所在区域转移,进而使得集聚规模不断扩大。不过从长期看,作为一种产业组织的特殊形式,决定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仍然是成本、规模经济、政府行为等,技术因素仅仅是推进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一个短期因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基于1999-2008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和拓展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产业集聚不仅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短期原因,也是长期技术进步的源泉,但技术进步则仅仅在短期内促进了产业集聚。

上述结论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一是鉴于产业集聚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显著影响,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硬件设施条件改善等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装备制造业集聚,以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同时,要积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集聚环境,以利于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为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二是由于技术进步是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短期因素,因而对那些试图通过集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地区来说,政府要积极搭建技术平台,为企业的技术引进和研发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技术因素在集聚发展中的催化剂功能。但考虑到技术因素仅仅是促进产业集聚一个短期因素,所以政府应将产业集聚政策重点放在那些有助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基础设施、创新平台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张宇,蒋殿春.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8(1)

2.苏李,臧日宏,闫逢柱.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对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2)

3.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2006(8)

5.姚洋,张晔.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来自全国及江苏省、广东省的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8(2)

6.[美]迈克尔·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

7.梁琦,詹亦军.产业集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产业经济评论,2005(2)

8.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经济科学,2001(3)

9.Hausmann,R.,Hwang,J.and Rodrik,D.What You Export Matter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7,12(1)

10.Traistaru,I.and Martincus,C.V.Determinants of Manufacturing Concentration Patterns in Mercosur[R].ERSA conference papers,No.ersa03p191,2003

11.[英]多纳德·海,德里克·莫里斯著,钟鸿钧等译.产业经济学与组织(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2.蒋满元.关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2)

13.Michael,F.& Grit,F.,Innovation,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D Cooperation[J].Research Policy,2004,33(2)

篇9

金融世界化是目前世界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力发展迅速,我国身为进步中的大国,我们必须要跟随世界发展的脚步,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怎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挥中国企业的优势,扬长避短,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

1、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企业的压力

1.1面对强大竞争力的压力

在抢占我国企业市场份额的同时还严重的消减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最近这几年,好多外国公司走进我们国家,跨国公司开始逐步实行大型的兼并和收购,在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合并之后,世界跟风趋势日益严重。与这些公司合作,结合他们的资金、技术、管理以及营销经验,进而增强公司的实力。中国企业资金不足,面对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及销售等优势,很容易造成垄断形式,由于我国技术落后、设备古老,没有能力去管理强大的外国公司,在竞争过程中被击败的可能性很大。

1.2面对外国公司抢占国内金融中心份额的压力

目前很多外国企业走进中国,促进金融世界化的形成,他们带来的产品质量优良,生产技术先进,成本低切品牌大,并且在市场营销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中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的丢失着原本属于我们的机会。根据报道可知,一些外国公司的产品在我国经济市场占有非常高的份额,在2000年,诺基亚在我国开辟了全球第二大市场,其市场份额占据全球营业额的12%,在我国拥有接近30亿美元的营业额。

1.3面对人才流失的压力

当外国公司走进我国市场后,他们公司发展和进步的方针策略不是在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而国家工作人员从事商务事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较高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薪资便可以减少公司的生产成本,一般高级管理人员由他们来担当,其余的工作人员由我们的团队构成。并且,外公企业招聘中国员工,其薪资水平远不及他们自己,但是国内其他公司管理者的薪资要比工人多很多。这种企业经营方式,在我国聘请一个高级中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才非常容易。我国融入世界化金融过程非常迅速,同时也逐步取消了我国人才流动的限制,有些公司趁着这个进步的进会为吸引高科技人才主动实施了一些优惠的政策。根据报道,美国和德国都将考虑从每年11.5万配额升至20万做为工资,引入外国专业人才,除欧盟外引进两万IT技术人才,英国也会招募欧洲的信息技术人才。

2、面对企业全球化我国的应对策略

2.1有效利用国内金融中心存在的优势

虽然我国跨国公司的实力非常雄厚,面对全球经济世界化毕竟是一个后进者,只有国内的公司才足够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习惯,能够透彻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国内公司和国外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都各具特色,各有各得优势,例如,地理位置,与和我们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和习惯的韩国做邻居。跨国公司走进中国以后应快速的实现公司国产化,但是由于两国的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距,想要真正的与中国社会融为一体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磨合。就中国手机市场份额来看,其中三星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我国的手机制造虽然在技术上相比外国稍微逊色,可是我们比外国公司更懂得中国人的消费需求,在其他方面做更多的努力,例如:手机的品种、颜色等方面,我们仍可以重获消费者的青睐,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2.2有效利用国内劳动力的优势

中国的人口数量占据世界首位,由此可见,中国也是拥有世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也因此我国成为世界上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我国人口密集,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进步的保障,同时也要引进跨国公司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我国企业产品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日益走向成熟,在许多方面劳动力都为新型的产品技术提供了转移的可能性。最近几年,跨国公司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大量的向中国的公司进行投资,从2002年起,我国已成为国内外得到外国投资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的廉价物品出口国。中国充足的劳动力是国内公司的优势所在,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有效利用。为劳动力成立不等层次的培训机构,组建较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当前的工作重心是在农村地区加大教育的投资,培训更多有价值的人才。所以,我国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行业有效利用劳动力能源,扩大就业范围,加强生产,实现我国整体的竞争力。

2.3有效利用后发优势

落后的企业采用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成立模范公司,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学习外国公司的长处,例如: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人员管理等。这样可以避免浪费一些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降低成本损失,在公司快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国内公司可以先利用已成形的公司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采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的进步。

2.4有效利用国企熟知国内制度的优势

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金融制度以及社会环境都不相同,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将这些制度都联系到一起,对生产发展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都包括这个国家的金融、金融制度、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劳动用工系统以及环境政策等,这些事情都是在开展活动前必须熟悉且清楚的。中国经济正处在过渡期,同时也是各种制度和政策交替的阶段,与政府部门交流沟通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对于政府各部门的功能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能够快速的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而这些优势正是外国公司没有的。

综上所述,金融世界化标志着全球金融的进步,在这关键的时期,要抓住每一次挑战和机会,只有抛弃传统的观念和习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机遇,才能够长久的立足,唯有将改革和创新作为企业的动力源泉,勇于面对挑战客服各种困难,才能够在全球市场得到历练,获取经验,达到快速进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1.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农业的产业化实质就是要农业工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将农产品转化为商品,走向市场。农业产业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科学技术。

1.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要稳定、持续发展就要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在以农业为主和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多种经营,保证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1.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从长远看有利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科技进步可以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搞相关经营等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农民不需要单纯外出打工,可以在本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和从事经营,其意义是多方面的。

2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内容

农业科学技术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就要了解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从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科技进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1选择和培育优良品种优良品种是稳产高产的基础,要逐步淘汰低产的品种,并打击假冒伪劣的品种。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农民的基本利益,广大农民渴望好品种、好种子。所谓优良品种就是稳产、高产、抗病虫害、营养价值或有效成分高,对自然气候和条件适应性强。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后,使水稻产量大大提高,对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贡献非常巨大,令人赞叹。

2.2设计和生产出先进的农业生产劳动工具,主要是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由于农业生产手段的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研制和配置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特别要生产和销售适合山区农民使用的农用机械,并在操作使用上提供指导和培训。

2.3加快优质农药和化肥的研制和生产,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优质农药既要能杀灭病虫害,又要对农作物无影响,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无伤害。优质化肥既可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又不影响土壤,这就必须在农业科技上下功夫,真正为发展绿色食品服务,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在农村地区,农民热切盼望好农药和化肥,并且价廉物美,这也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科技进步应发挥重要作用。

2.4培训和指导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尤其是要研究、试验和推广科学的栽培技术农业科技进步直接取决于农民科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要帮助农民树立农业科技意识,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学科技、爱科技、用科技,以科技促进农业发展。山东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包含着科学又实用的知识,借鉴和推广这些技术可以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业收益等。

2.5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农产品深加工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通过深加工可以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挖掘农产品潜力,丰富农产品市场供应的品种,制造更高的价值,满足人们生活的多种需要。农产品深加工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取决于加工技术的应用和掌握。人们消费所需的很多食品都来自于农产品的深加工。

2.6农产品贮存和保鲜技术农产品属于鲜活产品,有些农产品是季节性生产,为满足消费需要,就需要贮存、包装、运输、保管等。在农产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保鲜技术,提高农产品的消费周期和食用质量。保鲜科技进步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措施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只有扎扎实实,才能取得成效。

3.1大力宣传农业科技知识的重要性,树立农业科技意识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管理人员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带头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媒体新闻工作者要为农业科技宣传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舆论氛围,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县目前实施的农技推广建设示范县项目、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等形式,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3.2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建立农业科技工作的组织网络主管农业、科技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领导都要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建立科技工作的组织机构并形成网络。因为农业科技进步包含着广泛的内容,任务艰巨,领导重视和组织落实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保证。

3.3制订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进步战略规划通过科学的制定农业科技工作规划,有利于激励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信心和积极性,有计划地推进和实施,加快科技进步。例如我县制订的土地平整计划、培养农业种植大户计划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了农田抛荒现象。

3.4增加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农业科技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且时间长,有一定的风险,足够的资金投入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财力的保证。资金投入要多渠道,包括财政拨款、科技贷款、直接融资、招商引资、技术入股等。同时要加强投入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农业科技资金是关系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投资,其效益是多方面的,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3.5建立农业科技进步的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通过良性的机制和科学的政策,促进全社会关心农业科技、重视农业科技、为农业科技服务。近年来我国制定了许多农业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比如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良法补贴、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提高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6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要加快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为科技人员创造条件,按其贡献提供合理的待遇和奖励。科技人员要为农民和农业服务,深入农村,走向田间地头,科技下乡、科技上门。农业科技人员要不断学习,掌握农业科技信息和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多试验、多研究,更好地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聪明才智。

3.7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教育培训对农业管理人员和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提高农业管理人员和农民的科技素质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和具体实施工作主要和直接的人员就是农业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多种形式的培训是提高科技素质的主要手段。例如目前实施的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8做好农业科技进步的配套工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做好农业科技的自身配套工作,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科技的信息网络服务,为农产品的流通创造条件,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流通将更加重要,主管部门要筹划建设物流运输系统,建设销售市场,配套相关设施等。

篇11

一、引言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在数量上呈现递增趋势,而且转移劳动力大多是具有男性化、年轻化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优质劳动力。2009年,中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了436万人。其中,男性占65.1%,16-40岁占到83.9%,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到88.3%。[1]劳动力的这种选择性转移[2]使得农业从业人员体现出女性化、老龄化和较低受教育程度等特征。农业从业人员质量的下降在一定时期内必然会对农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2009年末,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为8749.6亿瓦,比2008年增加了3.17%;全国化肥有效施用量为5404.4万吨,比上年增加了3.16%。[3]这一组数据表明,在农村劳动力进行有选择的、持续的转移的情况下,农业技术进步仍然在稳步推进中。

舒尔茨曾提到,传统农业的落后并不是因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是缺乏技术进步(1976)。就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已有学者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存量对农业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苏静,2011; 杜江,2010 ; 李谷成,2009; 李勋来,2005),然而,中国各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差别极大 (刘海英,2004; 杨俊和李雪松,2007)。目前,中国人力资本处于边际积累率递减阶段,人力资本“均化”程度与农业技术进步推进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张本飞,2011);韩宏华(2001)认为,可以通过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来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农业科技发展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彭卓(2002)认为农业技术进步的推进关键在于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

目前尚没有学者对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将尝试从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出发,尝试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在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下降的背景下,农业技术进步将如何实现?第二,农业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的质量改变是否相关?若二者之间互补,选择性转移下的农业技术进步将如何推进?第三,有哪些政策措施可以在解决农业当前困境中起到显著性的作用。

二、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和农业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理论描述

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对落后技术的替代。而在传统意义上,技术进步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的农业技术进步是把除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之外的能导致农产品产出增加或减少的要素都囊括其中。它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还包括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狭义的技术进步,又叫“硬技术进步”。它主要包括良种的选育、化肥的施用等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此外还包括农用机械、动力及农田基本设施等生产条件的改进与完善。本文所讨论的技术进步为狭义上的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就是要逐步完成由传统农业生产函数向现代农业生产函数的转变的过程,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将导致农业投入要素比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选择性转移带来了物质资本的快速积累,快速积累的物质资本在推动农业生产增长的同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此外,物质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对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其快速提升以满足整体发展的需要。因此,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显著提升。

具体而言,劳动力选择性结构下的农业技术进步的实现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非农部门的工资率和平均人力资本都高于农业部门,非农就业部门对从业者个人的人力资本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和其他农村劳动力相比,选择性转移的劳动力有着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获得在非农部门工作的机会也更多。留在非农部门工作的机会和更为稳定的收入吸引着更多较优农村劳动力的加入。因此,和非选择性转移相比,选择性转移能提高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率。

第二,加速农业物质资本的积累。当劳动力选择性转移过程进行到一定阶段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就会出现短缺。此时,农业生产必然产生对能够替代劳动的物质资本要素的使用倾向。在劳动力短缺的条件下,物质资本使用的有利性也激发了农民对使用该类要素的需求。另一方面,劳动力选择性转移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业物质资本的供给:首先,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农业生产剩余会因劳动力选择性转移过程而提高,而人均农业剩余是形成农业资本的来源之一。其次,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导致的非农就业增加了农民家庭的收入,这为加速农业部门的物质资本积累提供了保障。再次,选择性转移为非农部门提供了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了工业化的发展质量。工业化的健康发展也为工业反哺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农业物质资本的需求增加和供给改善,必然带来农业物质资本积累率的实际增长,农业生产函数也必然因此实现向资本使用偏向型转变。

第三,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直接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降低。如果农业部门的物质资本体现型技术同时是技能偏态型技术,那么这种转移必然会形成物质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瓶颈,进而对农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但是,选择性转移对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和投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非农部门对劳动者设置的准入标准,使农村劳动力认识到:通过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水平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收入。而这种高收入最先出现在非农部门,在劳动力市场充分开放的前提下,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实际上是一个实现人力资本最优配置的过程。当农村劳动力认识到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好处之后,他们将会加大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将会更加重视对对下一代的培养。

从短期来看,选择性转移并不能为农业部门带来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因为,当选择性转移导致的人力资本减少量大于其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量时,农业部门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就会降低,人力资本存量就会降低。但是,从长期来看,选择性转移为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随着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农村劳动力将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这将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率在未来得到普遍提高;其次,选择性转移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增加,这为农村劳动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最后,随着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农业部门将逐渐出现一定程度的规模经营,物质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也将得到广泛的运用,农业生产部门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回报率的部门,这对具备一定技能的优质劳动力也有着明显的吸引力。

三、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1、变量、数据和分析方法

假设:①中国的农业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②仅分析传统农业部门;③农业部门的投入为劳动力、资本、技术;④技术因素中只包括机械和化肥;⑤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等同于劳动力选择性转移量。

本文将把劳动力选择性转移量作为解释变量,把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等表征农业技术进步的指标作为主要的被解释变量。本部分将选择对数模型对中国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分析。

计量模型结构为:LnT=α0+α1LnL+ε(1)

LnF=β0+β1LnL+μ(2)

L:劳动力选择性转移量;

T:农用机械总动力;

F:农业化肥施用量;

计量分析所需数据采用中国198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其中,劳动力选择性转移量(L)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计算中所需数据来自《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农用机械总动力(T)、农业化肥施用量(F)摘自《2010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和《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2、平稳性分析

通过lnT、lnF、lnL等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通过检验发现LnT、LnF、LnL都是平稳数列。检验结果如下:

通过单位根检验知道LnT、LnF、LnL都是平稳数列,为了检验LnT和LnL,LnF和LnL之间是否存在平稳性,现对变量间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先对LnT与LnL进行协整检验:

由上表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迹统计量22.1148大于临界值15.4947且概率很小为0.0043,可以拒绝原假设,认为LnT与LnL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迹统计量0.1394小于临界值3.8415且概率为0.7089,则接受原假设,认为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最大特征值检验与迹检验结果一致。

同理,LnF、LnL之间肯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在5%显著性水平上,LnT与LnL之间、LnF与LnL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3、模型回归

运用最小二乘法,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LnT=0.97+0.99LnL①

R2=0.55 R2=0.53

LnF=-0.38+0.87LnL②

R2=0.60 R2=0.58

上述模型拟合程度良好。之所以和理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是由于劳动力选择性转移这一社会现象由改革开放所引致的,所以数据收集只能从1980年做起。研究数据相对较少是造成拟合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选择性转移量对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有效化肥施用量的影响为正,也就是说随着劳动力选择性转移量的增加,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有效化肥施用量增加即农业技术水平稳步推进。劳动力选择性转移量每增加1%,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0.99%;而劳动力选择性转移量每增加1%,化肥的有效施用量增加0.87%。

4、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仅考虑了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没有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短期动态变化关系。现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本文中各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对于模型(1)误差修正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Int =ECMt-1+∑p-1i=1φiIntt-1+∑p-1i=1πiInlt-i+θ③

在上式中,表示一阶差分,LnT和LnL的含义同前,ECMt-1表示误差修正项,为纠正速度系数,P表示滞后期。通过AIC法则可以得出,最佳滞后期为8。此时,动态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

D(LNT) = 0.020*ECMt-1+ 0.052*D(LNL(-1)) + 0.023*D(LNL(-2))+…- 0.682*D(LNT(-7))+ 0.094④

其中,误差修正项ECMt-1= LNT(-1)-2.529*LNL(-1) + 13.965。模型的SC准则和AIC准则都很小,所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由上述模型可以看出滞后一期的LnL对LnT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短期内,劳动力选择性转移量的增加能有效促进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加,这与上文中回归分析所得的结论相吻合。

同理,对于模型(2)其误差修正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Inf=βECMt-1+∑p-1i=1τiInft-1+∑p-1i=1λilnlt-i+ε

其中,、LnF、LnL、ECNt-1的含义同前,β为纠正速度系数,p为滞后期。通过AIC法则可以得出,最佳滞后期为7。此时估计结果如下:

D(LNF) = - 0.037* ECMt-1 + 0.042*D(LNL(-1)) - 0.060*D(LNL(-2)) +…+ 0.169*D(LNF(-6))+ 0.014⑥

其中,误差修正项 ECMt-1= LNF(-1) - 2.148*LNL(-1) + 12.767。从模型中较小的SC准则和AIC准则,可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由上述模型可以看出滞后一期的LnL对LnF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短期内,劳动力选择性转移量的增加能有效促进化肥有效施用量的增加,这与上文中回归分析所得的结论相吻合。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对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随着劳动力的持续性选择性转移,农业物质资本得到显著提高,农业人力资本得到明显的提升,农业技术进步也表现出了持续推进的趋势。之后,通过计量工具对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和农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得出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业技术进步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较高素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的背景下,如何保障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从这一角度提出以下建议:①政府牵头在农村建立技能培训机构;②为农民子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③政府农业部门应对农业生产进行积极的技术指导。

【注 释】

[1] 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2] 所谓劳动力选择性转移是一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迁徙形态,它是指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中的健康的、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谋生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镇、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使得农业从业人员的质量显著下降,留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大多是一些年龄尚幼或年纪较大、缺少文化知识和谋生手段、健康状况一般的人群.

[3] 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 ,1976.

[2] 苏静.河南农业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2011.1.

[3] 杜江.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还是对外贸易.南开经济研究,2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