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9 14:54: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篇1

1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现状

企业文化成为一种研究和实践的领域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几乎同时也开始为我国企业所接纳。尽管企业文化从术语上看仍有一些歧见,但对其内容所揭示的本质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企业所认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各国的企业文化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甚至在同一民族条件下,企业文化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企业在全民所有、集体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企业文化,本质和形式基本是统一的、一致的。“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是企业的基本管理理念,“多、快、好、省”则是建设社会主义当作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手段。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这改革开放公有制形式在我国企业中比例越来越小,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全方位的运用,使原有的“企业文化”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弱化了。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引进外资、技术和接受新的管理理念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成为企业彰显个性、代表企业利益的旗帜。而真正把企业文化作为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沟通外部环境及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还是在市场经济在我国确立以后。这时,企业已不满足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形象工程,简单模仿国外及在我国的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中于搞所谓的CI形象设计等,而是把企业文化与市场经济本质联系起来,把企业文化当作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的手段、把企业文化当作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沟通的工具、更是把企业文化当作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中、西方企业文化比较

中国与西方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地理渊源都有所不同。不论是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西方文化,还是早期古希腊、罗马西方文化都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不断认识、征服和改变,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逐步摆脱自然状态的束缚,同时也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获得相应的权利和彼此的尊重,形成了如今的以注重自我权利为特征的人本位型伦理的价值观,并以此通过鼓励个人奋斗、创新竞争的核心价值概念,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而中国的文化、文明的形成与发生是在原始社会,以家族、联系为基础的宗法文化及政治并没有随以后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出现而削弱或消失,反而成为以后两千年来中国“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核心政治的基础,自然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求仁”、“内省式人论”的基础。这种以家为基础,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基础建立和谐又绵绵不绝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从而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不难看出,东方文化走的是悟性发展道路,其非逻辑特性决定了它不适合学科化和学校化的传播方式,因而在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时代呈现出逐步衰落的状态。西方文化走的是理性发展道路,其逻辑特性决定了适合学科化和学校化的传播方式,因而主导了世界几百年的发展过程。

但不可否认,中西方都以几千年的各自特色传统文化贡献与世界文明,但也有其不好的糟粕及思维方式,阻碍着彼此间进一步交流与融合,阻止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因为企业的治理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更是国际化、市场化、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背景下的产物。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中西方企业文化之间在法制上、道德上、权力关系上、信用上、人事关系上、环境上方面的差异。

3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企业文化发展影响

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冲击,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作用将进一步显现。面对工业领域的部分行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不断面临各种困境,我国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并也取得了出色效果。但我国的企业文化仍需要有一较长时间的适应与变革时期。一方面是这次金融经济危机对我国企业文化发展影响深刻程度则显得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企业文化发育度还不够;还有就是这次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企业文化发展影响冲击力度相对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负面影响也将越来越显现。

3.1本土文化影响力日益弱化,外来文化乘虚而入一般而言,当经济危机冲击实体经济时,相对文化及文化产业却是个机会。而我国的经济文化、企业文化却相反。去年年底中外两部电影《阿凡达》、《孔子》的先后放映所产生的直接对垒,票房比拼的巨大差距足以让人深思。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署名文章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最近中国发生几条令人很不自在甚至啼笑皆非的新闻,张家界乾坤柱改名哈利路亚山;湖北蕲春宣布韩国女星张娜拉为李时珍形象大使;山东发行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这些都说明在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中、中国在经济依然保持一定强劲发展势头,但一些企业和国民接受排山倒海而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文化上显示出茫然无措。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正从本质上遭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正从内容或形式上日益成为经济文化的符号;这也说明国人与企业对追求符合市场经济本质的社会文化需求的迫切性。这些都会对当前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

3.2各种不同背景文化特别是不同层次文化的矛盾这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对我国企业文化发展影响莫过于丰田召回门事件。丰田召回门初看上去和我国企业文化没有关系,但仔细分析,却有相当大的关系。其反映的更深刻国际背景是:与经济危机相伴相生的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日本经济的衰弱;另一方面,这次丰田门其实也是亚洲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冲突,更是亚洲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在法制、诚信及信誉善于西方文化的冲突。引起丰田门的这些内部外部的文化因素,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

已存在,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和设法改变完善。我国企业管理者及公司员工从中应汲取的经验教训是:重视企业产品的市场反馈;重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任何时候,绝不能忽视消费者的利益,否则必将自食其果。

3.3“沙滩文化”难以抵御金融海啸的冲击尽管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及社会各整体行业面临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及新企业管理模式探索的社会发展阶段中,我国的一些企业都会面临生存与发展问题,企业员工也会为企业的前景及自身的生存前途担心。但这些并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在于改革开放而重组、合资发展起来的我国众多企业以及日益大量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正在成为我国现代经济的基础,而恰恰是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根基浅薄、企业理念和企业社会责任不成熟甚至淡漠。有这些企业构成的企业文化,无疑是一种“沙滩文化”。

4经济危机下构筑新世纪的我国现代企业文化

4.1坚持科学理念,明确社会责任和坚定发展信心,客观应对困难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谁能解放思想、把握机遇,谁就能竞争中脱颖而出,勇立潮头。经济危机,企业文化的试金石。企业在自己的成长发展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危机中发展起来的,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而这次经济危机更给了那些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以重塑现代企业文化的良机

4.2抓住机遇,明确战略目标,完善企业管理企业总是要先有战略然后才有企业文化。对于先有战略还是先有文化的问题,就有些像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不好回答,但中国联想集团柳传志先生就通过自己的实践给予了明确的回答。他总结的这三个基本工作是这个顺序: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实际上,搭班子的工作就是组织、建设和形成有共识的团队。团队的确立就是战略的开始,只有通过战略,才能使企业的理念与使命得以实现。而战略的成功是以全体成员及整个队伍的成功为前提,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抓住机遇、明确战略目标,完善企业管理的基础。因此,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就是企业文化传播、影响、共享、内化的过程,是企业文化才真的形成和实现过程。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当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和创新本企业的优秀文化、借鉴社会和民族的优秀的文化,才会力克当前困难,化解经济危机与矛盾。并通过培训、沟通等多种推广方式来支撑公司经营管理举措的实施以克服当前遇到的困难,化解经济危机;对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予以及时修正,形成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消除公司推行经营管理措施的思想和文化障碍。因此,转变观念、增强企业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与社会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的自主创新密不可分。只有这样,培育出得到社会市场认可的企业强势自主品牌,现代企业文化也就建立起来了。

4.3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这次金融经济危机,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次绝好时机。它不但可以促进我国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以及促进总体经济运行更加有效合理。而且,可以一扫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颓废气,重塑民族道德新理念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转变经营观念、增强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与开展企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紧密相连。只有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基础上进行企业品牌和形象建设成功了,现代企业文化也就建立起来了;另一方面要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企业管理工作,引导和培育创中小企业的先进企业文化的形成,来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在经济危机中,把握好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机遇,为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和一个切实有效的、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新型的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

篇2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区域经济

在对区域文化非常多的观点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范围,狭义的是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是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对生产要素和市场空间的特定需求,决定了它对区域是有所选择的,而区域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以及市场空间,又决定了它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性。然而当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有文化产业来提供强大的经济动力以及文化的促进能力,而文化产业达到相应的水平,也要在某一个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来取得丰富的资源以及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社会经济条件、技术经济政策甚至自然条件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而比如像水分、光照、土地热量、和灾害频率等这些自然条件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有时还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又会受到什么因素所影响呢?其中包括:资金、技术以及劳动等这些因素所制约。区域经济反映出了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单只反映在一些指标数据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二、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的基本关系

首先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不仅是相互促进而且是相互约束的一个统一体,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文化和经济,是社会系统的两大子系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作为人本质的一种体现,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都是人为维持和繁衍自身生产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知道,交通条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差异不太大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却不尽相同,有的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这其中的原因不能仅仅只靠经济因素来解释的。因此,我们应该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作用,以此解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奇迹”和“欠发达”现象。由此可以得出:落后的文化所带来的不可能是先进的经济,而滞后的经济同样也不会产生先进的文化意识。

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区域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孕育着不同特质的区域文化,也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文化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础,优性的区域经济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上述分析的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来看,不同区域即使实施相同的经济政策,实施的过程和绩效都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区别,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正是区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所带来的。

文化模式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经生成,就以其特有方式对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全面的调节和控制,使社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

文化模式的这种特殊方式作用,不但让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更让地区经济的发展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最终会让区域经济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区域文化渗透于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就这样形成了区域特色经济。所谓的特色经济,一般包含特色产业、特色技术、特色产品、特色资源、特色经济区域。

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从这些阶段中可以充分的说明了文化观念的更新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起着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以及指导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化观念的更新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的开始。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现代文化,才能使文化真正成为增强综合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战略资源和内在精神动力,成为团结凝聚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作为区域内经济合作中一个必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则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合作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基础支撑:一是经济基础;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经济和文化又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的。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我们中国存在很多亚文化,比如温州、苏南、珠江三角洲有着不同的较为开放型的亚文化。还有较为封闭的孤岛文化、山地文化、盆地文化。山西的山地文化,很封闭、守旧、保守、保护性强、排他性强。盆地文化也是一样,自娱自乐,像成都就是这样。温州、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的亚文化形成均受其要素禀赋、自然区位环境、历史环境、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政策制度环境的影响。温州、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的不同亚文化反过来对他们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化影响到经济、经济影响到文化,但不是决定性的。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各地出现了多种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便是其中最著名的。温州模式主要是通过发展个体私人经济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苏南模式主要是通过发展乡镇集体经济来发展地方经济,珠江模式则是指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模式的趋同不是要超越地方文化,有些地方文化与全球化市场文化一致,不存在超越的问题,有些不一致,也不一定要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文化,需要他们自我觉醒,因为如果要发展必须跟其他地方交流,必须开放,必须减少保护,必须要吸引外地资源,在交往当中他们自然而然会对文化做出选择。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文化竞争、制度竞争、改制与市场冲击,对于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五、结束语

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但是形成之后又有相对稳定的过程,经济过程本身变化比较快,而且在动态特性上非常明显,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发生变化,在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排除可能会有。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现在越来越小了,世界文化的差异就凸现出来了,所以更要重视文化了。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就必然要把文化作为重要要素提到规划议程上,没有文化的规划是不完整的,是欠缺的,并且文化要占相当大的比例。

所以我说可以包容多种文化,走向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谭希培.邱建明.论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船山学刊,2005(3)

[2]徐李全.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江西财经大学学报[J],2005(2)

篇3

开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

教育对青少年的文化积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对文化的深刻认识来自于学校文化的熏陶以及教师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对文化的引导,同时也来自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来自他们对高雅文化的爱好和追求。在这样的过程中,青少年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视野。

(一)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文化积淀的重要途径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人的灵魂。当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时,文化自觉也就在其中了。所以怀特说:“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往往崇尚人的自主性,因而他自己就富有主见,并对其他人的独立思想持同情态度。……审慎、勇气、克制、仁慈以及明智、思想独立、智慧、幽默和活力等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征。”[1]事实上,在学校教育中很难把知识与文化分割开来,在文化和非文化的积淀中这两者高度重叠。知识没有文化的内涵,课程就变为空洞的说教;文化倘若成为主流,学校就无法让学生掌握生存所必须的技能。贝克罗列了九个主题都是有关文化的,包括基本的人类价值观、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社会政治价值、价值中心机构、谋生方法、学校学科的价值广度、价值本质和当代价值问题等。[2]学校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不但要让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得到文化素养的提升。正是这种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了身份、地位和希望,让他们感受到自信、自尊、自立,使他们思想得以开化,为后期的文化自觉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是促使青少年文化自觉的不可替代的力量。长期、系统的学校基础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又是一个雏形社会,为学生提供了社会互动及文化实践的平台,使学生能够体悟自己所承担的文化角色;而学校的制度文化又能使学生获得对非个人规则和权威的认同和遵从。然而,当前的中小学校在建立正确的文化导向上依然举步维艰,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常常停留在理论层面。成绩至上的普遍做法使读书风气日渐衰退,学习已经退步到在题海中“苦作舟”。学校规模日益壮大,而学生思考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在被逐渐蚕食,以致文化无法成为莘莘学子的自觉追求。尽管学校教育的手段在不断现代化,教育评价在不断精确化,但是人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发展却被悄然取代;课堂教学的文化含量越来越低,教师的人格魅力荡然无存。这一切使得我们在确立学校的正确文化导向上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启学生文化自觉的先导作用

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的广大青少年,由于很少能够遇到挫折及磨难,因而他们相当一部分人感悟不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把自己的发展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缺乏对人生真正价值的领悟,缺乏社会责任心,缺乏肩负实现民族复兴重任的品格和思想准备。而学校文化可以预先奠定青少年对国家、民族的基本认知、情感和认同,让学生通过相关的文化活动了解具体而又深刻的人生道理,并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千方百计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生搭设生活的舞台,让他们通过当志愿者、义工等多种形式,体验与课堂不一样的生活,感悟生活本身蕴涵的哲理。

今天的学生与他们的前辈不同,社会早早地把他们推向市场。在大众媒体的笼罩下,青少年不得不直面五光十色的成人世界。媒体模糊了成人与青少年的界限,把不谙人生的青少年过早地投入到纷繁的大千世界中。青少年由于阅历有限,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难免受到媒体特别是时尚文化的侵蚀。由于这种文化的本质是商业的、世俗的,是为了迎合人们感官需要而产生的,所以这种时尚文化特别容易刺激青少年情感中低俗的那一部分,如果没有文化自觉,青少年很容易陷入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泥坑,给他们一生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学校教育必须承担起扬善抑恶、赞美贬丑、扶正祛邪的责任,通过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我们的时代精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烙上道德理性、审美意识和人文关怀的文化理念,让他们终生不会偏离社会的主流文化。

文化自觉还意味着让学生在学习、体验、实践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反省时间,从而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思考。青少年往往容易陷入一种错觉,以为看到的、听到的就是知道的和了解的,而文化自觉则可以帮助他们走出这种认识和思维的误区,从更新更高的角度观察个人价值与集体发展的统一,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个人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人的发展。

二、如何使青少年走向文化自觉

学校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奠基工程,需要创设一种开启学生文化自觉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学校需要确立正确的文化导向,优化复杂的师生关系,关键是要生成一种促使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社会环境。

(一)学校要引导正确的文化方向

学校要帮助学生走向文化自觉,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在文化的观念形态上,学校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讲师作为当前的主线。与资产阶级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资产阶级文化理论(理性论、人心论、平等论、价值论、契约论等)协调起来相比,我们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我们对其中文化的变化规律并没有真正认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等方面还需要做出巨大努力。今天我们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所遇到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归属等因素的冲击,面临着许多新趋势和新特点,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文化观还需要认真研究探索。但是学校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已经毋庸置疑。文化需要教育,更需要觉醒和实践。“从深层意义而言,文化问题是政治问题和伦理问题,需要力量和教育的实践,在这些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从事不断的对话和斗争,并承担批判的公民义务和公共领域建设的责任。”[3]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社会资源,用生活中鲜活的材料去陶冶学生的心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评判、选择、认同,形成正确的文化取向。

(二)青少年文化自觉的形成依赖于师生关系的优化

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不但依靠教育或者媒体传播,而且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承。因此,青少年的文化自觉还依赖于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也是一种价值交融的关系,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教师是主导者、引领者。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为学生的文化自觉创造良好的传播渠道和氛围。调查表明,教师认为学生能跟自己讲知心话的几乎占全部,而学生认为自己能把知心话说给教师听的仅占4%,巨大的反差使我们看到目前师生关系的走向并不理想。教师普遍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却对教师表现出不信任,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或者难以沟通就成为文化传播的障碍,成为妨碍文化自觉的症结。

从目前学校教职员工的情况看,文化失范的现象屡有所见。一些教职员工常常以自身利益为准绳,使教育的文化含量减少或者变质。作为教育主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利他精神、奉献意识、自律精神减少,而被雇佣意识、利己倾向、索取观念、个人主义等增强,这一切都会诱使学生竞相仿效,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反叛。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正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倡导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优化师生关系已经成为促进青少年文化自觉的重要方面。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文化自觉的正面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即使在旧中国,一大批有觉悟的教师常常成为学生的精神引路人。这与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有关,也与学生潜意识中的向师性、对知识和精神的敬畏心理有关。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能否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学生的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的成长始终秉持期待和赞赏的态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理解、包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是能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思考习惯是走向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

文化自觉既需要外部因素的引导和强化,更需要人自身的提炼和觉悟,培养青少年学会文化思考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早期的道德判断有驯顺地服从法则的倾向,儿童后期的道德判断具有自律性,有了主观意识。他的“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道阶段”四个阶段论意在表明,为了使道德可迁移,就必须展开思考。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模型也表明,在儿童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儿童对道德规则的认识,对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尊重,对他人权利和意愿的认同,以及对问题的逻辑判断、行动的决定等都需要进行思考。问题思考伴随儿童思想成熟、道德觉悟的整个过程,是他们思想道德升华不可或缺的要素。

苏霍姆林斯基也十分重视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他指出:“一个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从小就应该认识人――认识人的思想、感情、心灵的细微复杂活动、他的志趣和激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开始于:一个人在认识人时,也认识自己。”[4]218他还指出:“青少年的精神财富必须一点一滴加以积累,要从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开始积累。一个十二三岁的人,回想过去时,就应该看到自己曾经为别人做些什么,并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4]191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学生感悟的深度和广度,他认为学生对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能不能思考自己的念头,学生在活动和体验后思考得越多,越能增进领悟的深度。显然,倡导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就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成长,懂得并体验到自己在成长。对文化功能的思考,对于促使文化自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和我国加入WTO,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全方位、清晰而又迅速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过去那种非此即彼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已经无法应对生活多元化的挑战。文化思考是一种思维活动,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运用曾经经历的事实和体验,领悟到自己作为一个人、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应具有的责任以及思想道德水准。当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的所见所闻时,他的情感和认知便产生融合,就可以缓冲外面世界的挑战和内心的压力。当主流文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追求时,文化自觉就可以升华为学生独立的信念,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四)文化自觉依赖于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尽管学校教育是促使学生文化自觉的重要因素,但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必然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文化观念的形成。例如,血缘关系本身传递着某些文化因素,而家庭的经济能力、文化归属、心理状况、甚至出身祖籍等,都会左右学生的文化取向。特别是父母往往把学习作为孩子的唯一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在促使孩子文化自觉方面不可避免地起到消极作用。另外,社区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我国的社区基本属于混住型,不同文化程度、阶层、职业的家庭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文化取向。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学生同辈之间的交往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滞后于生产力的自觉,社会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给学生的文化取向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大众媒体使学生的文化偶像远离了学校的“榜样人物圈”;新兴的网络文化使学生的参与性大大增强,而学校却没有能够提供必要的鉴赏与批评能力;流行电视文化中“形象大于思想”的节目深深吸引学生,而我们却没有让他们意识到感性、刺激、放纵的危害。因此整个社会要增强对青少年文化的影响力与引导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青少年自觉加强民族文化的底蕴。

综上所述,文化自觉是青少年一代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自觉追求先进文化并逐步形成文化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对他们的要求。让广大青少年在开启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把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平等观、民主观、道德观、进步观、财富观、幸福观、生活观、劳动观、集体观、国家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怀特.再论教育的目的[M].李永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8―139.

[2] 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戚万学,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158―159.

篇4

一、经济理论

客观上对文化消费一种解释是说文化消费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主要表现为人均收入的提高),我们都知道在收入提高的前提下,人们就会相应的增加消费,其中包括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等方面的支出。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都知道收入是影响消费支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与物质消费相比文化消费是属于精神层次的消费,是高于物质消费的一层。文化消费的主体主要是以收入水平较高,接受教育时间长的人群为主。所以,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另一方面,人们收入的提高时,即也会使消费支出增加。这就为本文研究收入对文化消费影响提供了一个经济理论方面的支持。

二、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古国也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我们作为在这种文化氛围熏陶下生活的个体,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应该说并没有减少半分,人们内心依旧渴望文化和知识对自己的影响。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并不因为的时代的更迭而改变。在现代社会,在经济高度快速发展的今天,在物质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穿暖衣服的这种基本生活需求。对精神层次的追求也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点和新的满足点。

本文是主要通过研究收入对文化消费影响程度的大小,来观察在文化消费领域收入是如何影响消费的,进一步了解到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

三、计量分析

根据1993-2011年居民文化消费及人居收入的数据,采用EViews软件进行以下回归分析。

(一)变量间相关系数分析

根据相关性分析,(中等收入)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Y与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X 的相关系数为0.9767386983586031,呈高度正相关。这表明利用线性模型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适合的。

(二)绘制散点图

根据操作原理中的方法,可以绘制出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 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散点都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可认为Y和X 呈高度线性关系。

(三)建立回归方程

对统计数据做回归, 根据回归结果可得到下面的估计方程:

(1.679020) (2.623276)

根据 =0.954214可以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F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000,反映变量间呈高度线性,方程回归效果显著。

(四)参数的置信区间估计

根据变量显著性检验可以推出:在 的置信度下 的置信区间是( ),其中, 为t分布表中显著性水平为 ,自由度为n-k-1的临界值。如果给定 ,查表得 ,

从回归分析中得到

因此可以计算得出 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01263516,0.245789)显然,参数 的置信区间小,这意味着在同样的置信区间下, 的结果精度高一些。

四、检验

(一)经济意义检验

(1.679020) (2.623276)

根据公式可知, 的符号为正,即与文化消费成正比关系,且数值在[0,1]之间,符号经济发展规律。

,表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人均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文化消费增长0.065862个单位;

综合以上分析,该模型设定符合经济意义,通过了经济意义检验。

(二)统计检验

1. 拟合优度检验

由以上回归结果, , 。 、 的值越接近1。表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效果越好;反之, 、 的值越接近0,表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效果越差。

样本可决系数和修正可决系数都非常接近于1,说明本次回归模型对样本的拟合效果很好。

2. F检验

假设: = =0,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文化消费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 ,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文化消费存在显著性相关。

通过样本求出 统计量的数值后,通过 > 或 ,(n为样本个数,k为解释变量个数),来拒绝或接受原假设 。

在给定显著性水平 的情况下,查表知 ,回归结果中 ,显然有 > ,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文化消费存在显著影响。

3. t统计检验

针对解释变量 设计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为:

= = =0,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文化消费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 = ,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文化消费存在显著性相关。

给定一个显著性水平 ,得到临界值 ,(n为样本个数,k为解释变量个数),通过样本求出 统计量的数值后,根据 来决定拒绝或接受原假设 ,从而判定对应的解释变量是否应包含在模型中。

查表知 ,样本回归结果中, 的 统计量分别为2.623276,即 > 。从 的 统计量的P值小于0.05,也可以看出,解释变量X 通过了t统计检验。

五、经济预测

根据计量预测,已知的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607.2元,可预测出2012年的Y是1785.45元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就在这经济繁荣、物质丰富的背后,也带了很多负面的效应,譬如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种种矛盾不断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固然有政府和市场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因素,而影响人这一因素最重要的便是文化。从而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分析在一个区域中,其文化对于该区域经济的增长是如何影响的,旨在了解并明确地区文化在区域经济增长中作用的规律以及针对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试图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区域文化方面下的建议。

1.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

1.1 区域文化

文化是从中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发展出来的概念,曾经指的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历史上,对于文化为和意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美国的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理解为:文化是人类或某一社会整体所共同认可的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语言、价值观、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书《原始文化》中指出:文明亦或是文化,对于其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包括了全部的信仰、知识、道德、风俗、法律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理解和认可的任何其他的技能和习惯的统一体”。

由于文化的主体是人,并且人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区域之中,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说的文化就可以理解为某一区域的文化。这一文化所波及的范围也是包含在一定的地域之中,很难超越出这一区域。这一区域的文化是在这一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相互的交际方式之下形成的。区域文化持续的、不断的影响着这一区域的人们,人们的价值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对事物的理解方式、经济上的行为活动都受其影响,而外在的表现就是行为习惯、生活风俗、人际关系、政策制度的不同。

1.2区域经济

人类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总的来看基本算是一部经济的历史。 穿衣、食物、住房、行为、养育子女、游乐都离不开经济。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问,“经济”一词是从中国古代就一直流传下来的,它本身的含意与我们现在口头上说的“经济”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我们所说的“经济”有着“经邦济世”的含意;而现在我们口头上说的“经济”应该是外来品,约等于物质财富。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家进一步提出“资源配置”学说,经济学称为: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但其实质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然是“唯利是图”,过分刺激物质欲望,弱化人性或是将人性物化。当代经济学界最流行的“经济”的概念是:为满足需要而合理的对待稀缺资源。

通过上述描述,则区域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某一区域的经济情况,反应了该区域的经济,其发展的规律,以及其经济发展所具备的内涵,还包括外延部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按照老祖宗的意思来理解经济,便是“经邦济世”的意思,那么我们现在所谈论与分析的区域经济,其含义就在于一个区域的全面而可持续的发展。

1.3区域中,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性

谈论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首先需要明确的了解到,区域文化是通过对这一区域中的人们在精神和心智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从而导致其经济的改变。对于文化这样一个大的概念来说,它包含了很多的内容,比如传统的行为、、神话传说等等各种规范与不规范的制度,但这些内容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因为文化是作用于人们的思维,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所以说,文化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既然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所思所想所做,那么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这一社会政策的选取、运行模式的选择、发展方式的决定,也都和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其独特性也会使这一被影响的区域产生出独有的经济形态。而这独有的经济发展形态也会反过来造就独特的文化。

2.四川省区域文化的特征

2.1巴蜀文化的开放性

巴蜀文明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如若要追溯到其初始时期,那么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它是一个容纳性很高的文化,同时它的开放性也非常的大。我们常说的三星堆,在里面出土的铜饰就和夏文明相类似,这也可以说明,夏禹文化由西兴起并逐渐往东发展的历史过程。三星堆、金沙遗址同时与良渚文化也非常的相近,这也说明了在广大的西部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很早就发生的。种种事实都说明,巴蜀文化是一个开放性很高的文化。

2.2巴蜀文化的整体性

追溯到巴蜀文明的起源就会发现,从一开始,巴蜀文化就有相中原发展的趋势,并不断的实现自身的拓展。其一,在秦汉以后,巴蜀文化在不断向中原拓展的进程中,文化认同感是非常强的,这也为其成为汉文化的一个分支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二,由于巴蜀人自身的个性特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不同,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巴蜀文化,使巴蜀文化更加的具有时代感,更加的能够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3.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的路径分析

在一个区域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毋庸置疑的一个因素就是其都一定有人的参与,否则就不能成为经济活动。既然是由人们的参与,那么人对于经济活动的发展与走向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用电脑来比喻,众所周知,一台电脑的成功运行不但需要好的操作系统,也同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软件,只有二者相互适应,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既定的目标。而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其文化就是这台“电脑”的操作系统,而其中的人则是软件,只有文化与人相互适应,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具体来说,该区域中人们的思维观念、意识形态、精神活动、心理因素,都是该区域文化的外在体现。这些外在的体现就决定了人们怎样去行动,怎样去思考,也就决定了经济如何去发展,如何去进步。人们思考的不同,行为方式的不同,消费观念的不同,就直接使经济发展的走向产生了不同。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区域的文化是决定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内在的价值体现,是基础。

3.1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模式产生影响

上述段落表明,一个区域的文化形成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软性环境。但是,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区域的文化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影响就一定会伴随着消极的因素存在。对于大的方面而言,我们可以说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但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就可以区别出“好”与“坏”,好的文化就是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坏”的文化就不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不能够恰当的融入到市场经济的要求之中。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该区域选择的发展方向与道路,而这一选择的主体是人,人们是依靠对于经济的理解,对于本区域的了解,对经济规律的总结而选择的,在这一选择的背后,就是观念的差异,也既是文化的差异。

正如前文对文化的探讨中所阐述的那样,文化在一个区域中是经过这一区域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日积月累、不断的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每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机遇不同,就导致了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一文化特征一旦形成并且固定下来,就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那么就会持续不断的影响着这一区域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价值评判,从而逐渐的渗透到人们日常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经济活动,这也因此,形成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特色轨迹。

3.2区域文化对区域制度的影响

3.2.1区域文化影响制度的选择

由于文化是不断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那么文化在这一层面上与制度有着相似的作用,但文化的这种约束与引导作用不是强制性的,因此,其可看做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但这样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又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制度的设定与实施也是根据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所需要而设定的,人们的需要就是文化的体现,从而,制度的设立也和文化的特征有很强的关联性。而制度的实施与发展,就会对经济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2.2区域文化影响制度的变迁

一个制度不是说确立完成就永远不会改变,之前已经说过,制度的设立也是因为在这一区域中人们的生活、工作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向前,人们对事物的理解,经济环境不断的在变化,那么,有一些制度就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势头,需要作出调整。但从另外一方面说,制度的改变会存在路径依赖的特征,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特征,其本质就在于一个区域中文化的稳定性。文化是长久一来不断继承和发展的,是几乎固定的,而文化又对制度的设立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所以制度的变迁必然要收到文化这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说,如果不考虑文化的这种稳定性而变迁制度,是一种耗时耗力的行为,也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而基于文化的制度变迁,就是回归本质,找寻规律的一种做事态度,会对制度的变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对策与建议

我们已经了解到,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在现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条件下,从文化方面提出一些对于经济发展有益的建议与意见就显得非常的关键与重要。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单单是其物质财富的不断暴涨,对于这个区域中人们的生活水平、精神活动、生态环境都有着一定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从经济、政治、文化上来说都是一样的。事实上,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区域间无序竞争的异常的惨烈、不均衡发展的态势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也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事情,这种种困难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政府的原因、市场的原因、制度的原因、全球化的原因,但最本质的原因应该还是人的因素。人是决定一切的基础,因为这所有的状态与结果都是人参与与创造的。而对于人来说,他的行为、思维,都是由其本身的文化决定的。所以,我们说,既然区域经济会碰到各种困难,而困难的源头在于人,那么,我们就应该从文化的因素下手,来逐本溯源的解决这个问题。

4.1培育出优秀的文化人才,以人为本

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也证明了文化确实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推动或是抑制作用,另外,文化是通过人这一中介来作用于经济从而来影响经济的发展的,所以说在对策与建议中,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着眼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人才是一切的关键,没有了人才,一切也都是空谈。那么文化的传承、创新、改变也都是需要有一大批的人才来完善与实施的。因此,在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下,有一批既懂得文化发展又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人才,这样的产生出来的文化才能够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服务。而人才的培育与发展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我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因为可能我们身边本身就有很多的人才,但我们往往对他们视而不见,或是没有认真的培养他们,倾听他们,总是认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殊不知,只有本区域的人才才会更加的了解本区域的文化,更加的对本区域的这片土地保有一颗诚挚之心,才能够更好的为这片自己生长的土地服务。

4.2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取长补短

在中国这样一片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有着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那么,这样多的文化存在于我们这一个国家,其本身就为我们的文化相互交流与借鉴提供了有力的素材,因为,每一个文化在经济发展这一个面向中,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陷,都有着适应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那一面,所以,我们才需要加强相互交流的力度,不断的去交流、去借鉴、去观察、去实践,学习先进,改善自身,力求能够使本区域的文化更加的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巴蜀文化的开放性,这就是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文化特征。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分工体系之上的,而分工体系得以快速发展,也是因为不断的开放交流与合作的产物,所以,在开放性这一方面,巴蜀文化有着先天的优势。又比如江浙文化中的工商文化,使他们对于工商理解与实践就领先其他区域的人们,所以,江浙的中小企业特别的多,而且发展也非常的好。所以,我们应该对于不同的文化,把自己的视野打开,把自己的心胸打开,多去学习,不断吸收。

4.3制度入手,规范先行

我们都清楚,制度是一种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作用的一种人们共同认可的取向标准,并且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一定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制度的作用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它能够直接决定人们在某些方面该怎样行动与思考。所以,从制度层面来说,如何建立一个适应的制度来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就显得非常关键。制度的建立需要人们对于区域环境的透彻了解、对于区域文化的本质认识,制度的施行需要相关机构与人员的密切配合和严格执行,制度的变迁需要文化的先导作用,这些都是在制度的制定与发展过程中所必要的步骤。一个好的制度能够去引导这一区域的人们对经济发展的看法与行为,一个不好的制度也会抑制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制度的作用非常的明显。

从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层面来说,好的制度就是能够去吸纳这些优秀的人才,并且能够对人才起到好的激励作用,使人们愿意且乐意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使人们能够劳有所得,能够对于人们的付出起到良好的回馈作用;其次,对于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来说,好的制度就是能够去不断的鼓励外来文化的流入与本区域文化的流出,能够建立一些好的环境来使不同的文化在一个平台上相互交流与借鉴,当然这都是需要制度的制定者有很好的文化意识的基础之上的。(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13,(3).

[2] 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3).

[3] 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

[4] 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10,(2).

[5] 李庆松,董四代.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J].前言,2009,(4).

篇6

在西方国家,一般意义的文化产业园区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地理区位,在这个区位内,城市的文化和娱乐设施等产业以最集中的方式出现。该区位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文化与消费的结合;二是多种使用功能的结合,包括供人们工作、休闲和居住等功能;三是艺术与社区发展的结合。园区内的特殊活动可包括儿童玩乐的场所、图书馆、开放和非正式的娱乐场地等,园区鼓励文化运用和一定程度生产和消费的集中。

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出现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滞后。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园区又称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群等。文化产业园区是指与文化关联的众产业集聚的一个特定地理区域,该区域具有鲜明的文化形象,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等功能为一体,园区内形成了包括生产、发行和消费为一体的产供销文化产业链。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园区内文化产业多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其他各文化产业企业和学术研究等相关支撑机构共同集聚,使产业园区呈文化多样性特点;二是核心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形成产业组合,相互联系,密切合作,产生明显的孵化效应和强大的整体辐射力,使产业园区呈功能多样化特点。

二、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北京市率先提出将文化产业纳入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之后不久,当全国许多地方还对“文化产业”感到茫然的时候,北京市便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领先性地提出了“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北京市在《2001-2005年文化建设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建设规模化的城市文化产业园区,要用推动和建设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的力度和措施,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提供不低于高科技产业园区标准的发展条件。在之后的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文化环境建设专项规划》中,北京市又明确提出要“创作文化产业孵化器扶持和培养创新型文化企业”;在《2004-2008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利用多元资本推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新型文化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北京市对“文化产业园”建设的动议和目的,对全国各地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奠定了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雏形和发展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发展模式上借鉴科技园区建设的经验,旨在存进对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二是在发展功能上,具有“孵化”文化产业的作用,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一个发展平台;三是在资本运作上,体现金融支持的多元化。“文化产业园”的建设目的,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快捷的发展途径和运作平台,政府为平台建设提供政策、税收、信贷等多方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准入和发展原则,进入、组合并形成有机发展产业链;社会各界按照利益原则加入,并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文化产业园区在政策支撑、资源整合和社会支持的优势条件下,大力尽快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划分

围绕文化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各地根据政策、资源、生产、营运等诸多条件,组建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园”。从园区性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1.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园区

此类园区,多为政府根据当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政府经济发展设想和规划而建立,这类园区的建设主要服务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意图,因而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四川成都的数字娱乐软件园,得到了四川省和成都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山东青岛的创意100产业园,是青岛市“十一五”期间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项目。

2.资源依托型文化产业园区

这类园区的建立和发展,一般立足于已有的文化资源,比如以大学为区位依托,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区位依托,以旅游文化遗址为区位依托等。大学是人才的聚集地和技术的发生器,是一个提供多元文化的相对开放的社区,因此依托大学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如上海市依托同济大学建成的杨浦区赤峰路建筑设计一条街;北京市建成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和广州市建成的TCL(广州)文化产业基地,等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拥有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批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在此聚集,科技与文化方面的智力型人才众多,因此最适宜发展文化和科技产业,是理想的文化产业园区依托资源。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和辽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都属于这类产业园区。

3.租用改造型文化产业园区

在现代化城市改造进程中,城市中有一些被废弃的旧厂房和仓库,由于其面临闲置空间再改造的境遇,并且具有宽敞明亮的空间,在租金上又非常廉价,因此常成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又一理想发展区。创业者租借这些园区,只需较低的入门费,便可白手起家开启事业之门。比如,我国北京大山子艺术区,以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工厂的老厂房为依托;上海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以上海20世纪30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厂群为依托;上海建国中路10号的“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区,以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的老厂房为依托,等等。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将文化产业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以及文化旅游三者有机结合,实现了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附:M50艺术产业园区(原上海春明粗纺厂)改造前后场景对照效果图】。

四、转变――以M50为典型代表的园区转型

1、老厂房功能的转变

M50艺术产业园经历了解放前的信合纱厂、解放后的十二毛纺织厂和春明粗纺厂。2001年第一位艺术家将工作室安置在此的时候,M50正式掀开了老厂房的转型序言,2003年登陆了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经信委挂牌M50创意园,2011年“品牌化、产业化”的大旗标志了老厂房转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传统制造业到现在的文化产业园区,老厂房的再利用成为工业史上一次最华丽的转身,机器的轰鸣声被艺术、设计、办公、展示所取代,工业厂房依然成为依托文化产业的平台,带给更多的文化产业工作者的是灵感、是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

2、经营者角色的转变

1992年,上海春明粗纺厂(M50艺术产业园)拥有1200名员工,全年产值1亿,利润几乎为为零。时隔二十年后,M50园区管理人员不到50人,全年经营收入2000余万,利润可达400万元。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园区人员的大幅锐减,从原来传统制造业的经营者已经将角色投入到经营园区运营、提供物业服务的新型服务业岗位。园区经营者不再是以前抓产量抓效益的思维模式,到了今时今日,园区的经营者更希望搭建起园区这个服务平台,为入驻的创意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好的产业环境,打造园区的品牌效应,提升客户的业态水平。现在M50艺术产业园的经营者更多的是希望园区获得更多的荣誉、更好的口碑、更高的园区知名度,从2003年M50首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起,至今已获得了多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最高荣誉,如2006年十大时尚地标之一、2007年“创意中国、和谐世界”年度最具品牌价值园区、2008年优秀创意产业聚集区、2008年度摩登上海老外眼中最上海地标、2009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2010年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上海名牌、2010年AAA国家级旅游景区、2010年度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突出贡献奖、2010上海设计展城市理念开拓奖、“2011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年度大奖”优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金鼎奖、M50获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2012上海设计之都年度品牌等等。

五、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就文化产业高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成熟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愈加明显,同时培植了大批龙头企业,成就了一批文化产业高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据资料统计,截至目前,文化部共命名了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命名了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省、

地市建成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一批新的文化产业园区正在建设和筹建中。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催生一批龙头企业,具备较强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如华强、保利、盛大、华侨城等从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脱颖而出;汉王科技、暴风影音、第一视频等北京文创骨干龙头企业在北京文化产业集聚区落户;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则集聚了浙江三分之二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其中包括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国内首批文化上市企业。2010年,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总收入2500亿元,总利润逾365亿元,获得166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2011年,北京市21个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创收入的同比增速,高于全市文创产业收入同比增速近3个百分点;湖北省文化产业园创造年产值115.63亿元,实现利润10.67亿元。同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催生了一大批文化精品力作,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区内企业先后推出了《集结号》、《潜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众多影视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7

一、引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借助语言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同时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无论是英语语言还是汉语语言,其词汇多是一词多义,同一话语形式可以有多种解释。但语言使用者往往又不是直接明了地应用话语形式的表面意义来传达自己的意思,而总是话中有话。这就增添了语言理解的困难和复杂性。要达到交际成功、有效,隐含意义的理解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那就是不能脱离语境来理解。因为无论是词语还是话语,离开了语境就无从谈意义。波兰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研究语言时曾提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脱离了语境,语义即不存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文化语境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更进一步的重视。

二、跨文化交际与语境

(一)跨文化交际

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文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如果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就形成了。然而,从理论上分析,不同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受教育情况、信仰、性别、年龄、政治、经济情况、乃至爱好、交友条件、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这样,在交际时,任何说话人和受话人对信息的理解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结论自然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双方的文化背景,可能基本相似,也可能相去甚远。文化距离可能大至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也可能小到同一文化主流内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地区,不同地方,乃至不同爱好或兴趣的人们之间等等。如果把几乎所有的、不同程度的交际都看成跨文化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将囊括:跨种族交际(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跨民族交际(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以及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等等。在我国,研究的重点较集中在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层面上。本文探讨的重点也主要在人际交往上的国际性跨文化交际。

2.跨文化交际的结构模式

见:图2-1跨文化交际的结构模式图

(二)语境

1.语境的因素和概念

尽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系统的理论尚未形成。语境的概念最初是由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Malinowgky提出的。他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指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语境”这个术语后来被英国语言学家J.R.Firth接受和发展。他不仅仅把语境理解为人们活动的情景,还包括话语的文化背景以及交际双方的个人背景。把交际双方的个人背景考虑在内是对语境研究的一个突破、之后,M.A.K.Halliday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Firth关于语境理论的观点。Halliday从功能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他提出了语域的概念,从话语范围、话语方式、话语意指等三个不同的方面对语境进行了描述。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进一步发展了语境学说。他把语境归纳为八个部分:“话语的形式和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音调、媒介、风格和相互作用的规范”。海姆斯指出: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时,要有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说出相应恰当话语的能力,即“交际能力”。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对语境研究也做出过贡献。他在论述话语的合适性时归纳出六个方面的构成语境的知识。比利时的维索尔伦更是提出了语境关系顺应理论。他认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维索尔伦把语境划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并提出语境的动态生成观。

我国学者索振羽根据语境研究的发展提出了他对语境的看法。他认为:“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他提出语境应该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及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按照索振羽对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的三大分类,文化语境分别由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及价值观几方面的因素构成。

2.语境的分类

(1)语言性语境

语言性语境指语言自身的环境,如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搭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篇章的种种关系(上下文)。不同的搭配和上下文表达不同的信息。语篇由字、词组合成句并扩展而成。它们是组成一个语篇的基本单位。未进入语篇的字、词、句是孤立存在的,只有抽象概括或隐藏潜在的意义。而许多词一词多义的特点更使这些词的意义呈现多种可能性。但是,一旦字、词、句进入某种特定语境,其意义便豁然开朗了。语境可提示和帮助人们从语言意义推断出相应的语言内容。

(2)非语言性语境

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词符号(如姿势、表情)等。

三、语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和作用

(一)语境与跨文化交际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

语境对跨文化交际来说是话语意义推理的先决条件。语境对跨文化交际来说存在于交际双方的可认知范围,如果超越可认知范围交际就会中断,交际意图无法实现。

(二)不同层次的语境对跨文化交际影响和作用

1.语言性语境

语言性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是文本本身构成其语言成分的环境。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常常通过语言性语境确定词义,假如脱离集体的语境,语言的词义就会是非限制性的。因此,对词义的把握不能概括性,而往往是依赖语言性语境来确定。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Firth所说,“每一个词在一个新的语言性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词义在新的语言性语境中会产生语义嬗变或引申等等种种变化,这种词义变化的语境反映就是认知语境的体现。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结合语言性语境来理解语言的含义。

2.非语言性语境

(1)情景语境

语言的功能就是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情景语境对于语言的衔接与连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情景语境是跨文化交际得以实现的表现,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中支配语义选择的因素。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在语境中进行的。语言外语境、背景知识、行为动作(如手势、面部表情)既可以作为情景语境来支配意义的交流,同时也是实现意义的非语言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情景语境对跨文化交际有三个主要作用:①激活语言内部的衔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关系;②激活语言中的外部连贯因素,使语言和说话的情景联系起来;③激活语言中的隐含意义,使其成为语言整体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语境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制约。由于语言和文化的这种难分难解的关系,人们使用语言时总是必须参照特定的文化。马林诺夫斯基指出,言语行为不仅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语境”,而且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即指语言使用者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做到对原语语篇的正确理解,译者或听者首先必须熟悉异域文化。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我们要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两种文化意识,自觉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本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异同,注意词语的文化内涵,以免造成文化冲突(cultural clash)或文化误读(cultural misreading)。

(3)语用语境

语用语境对于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理解,说话人向听话人示意的意图(intention)分两种,一是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二是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前者是语言意义的直接解读,后者则是通过推理,从语言意义那里得出含义。前者大多是解释性的,一般只在初步语境的层次上进行。而后者则往往要经过语用推理,而语境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语用过程是一个非模块化过程,而不仅仅是语法的延伸与扩展,因此语用语境起到话语解释的作用。言语交际过程是一种交际双方认知语境假设的参与过程,成功的交际就是双方不断根据话语所取得的语境效果去改变、调整或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以实现双方认知语境假设或信息的趋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说话人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相似性。为了引导听话人的话语理解,为信息处理提供认知方向,从而实现对话语理解的语用制约,说话人会利用某些语言手段,如使用话语联系语或话语标记语等暗示相关语境和主体语境,以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使之更容易寻找话语的关联性,取得言语交际的成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有一点毋容置疑:文化语境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却被忽略了。外语学习者对英美文学越来越不重视。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使用者的语言文化功底欠缺,说出来的话就跟小学生说的话一样,也只能听懂小学生说的话。因此,外语学习者要做到在跨文化交际中游刃有余,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语境观。

参考文献:

[1]Levineon, S. C. Pragma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Mey, J. L.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Saeed, J. I. Seman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4]白解红.语境与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4).

[5]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6]李行亮、钟守满.语义结构和文化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7).

篇8

一、对Gray(1988)模型的认识

在对会计价值进行研究过程中,Gray(1988)模型将Hofstede(1980)文化模型实际运用到了相关研究中,对于进行会计价值研究是一种突破性的创新,同时Gray模型为会计价值建构了基本理论模型,它的意义在于:为以后研究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有了基本分析框架的支持。但是,这类的研究更注重对文化因素和一个Gray模型会计价值或者是多个的相关性的考察,忽视了非文化会计环境对会计价值也会产生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方向来看,只有少数的学者对会计价值受到非文化的会计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这些只是少数,难以形成系统性。从目前已经进行的或是正在进行的研究来看,研究多以非文化环境对会计制度或是会计事物的影响为主,并非是对会计价值的影响进行考察。所以说现有的研究考察忽视了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随着对国际会计准则实际应用、推广以后。已经对国际准则开始应用的国家来说,他们一般要建立至少两套会计制度即本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使用导致环境因素在会计价值影响方面的模糊,各个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会计系统。会计系统间存在的差异表现为两点:一方面就是各个国家对于一些非上市公司与非跨国公司在使用自己国家的会计制度上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就是对于不同国家与不同公司来说,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时产生的版本也不同。这两种差异性的存在共同之处就是受环境因素影响所致。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解析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能够促进我们对当前国际会计趋同的障碍全面、精确的了解,并为解决会计趋同的障碍寻找更为适当合理的方法。这样的研究有几点意义:第一,对各个国家之间会计师的财务报告出现行为上的差异能够增强理解。第二,对于促进国际会计的协调,推动经济一体化有重要意义。第三,进行政策制定时可以借鉴这方面的经验。主要是指当一定的环境因素变化时,相关人员能够凭借此项研究,进行对可能存在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

二、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影响的具体分析

(一)政治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政治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组织体制两种。我们从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量方面进行分析。相对对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由,国家不进行干预,在这种环境下的会计价值则倾向多灵活、少法律控制,这也造成了会计职业团体相对发展,对专业有独立判断的偏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同,它更多的是对国家政权的强调,进行对市场、企业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所以社会主义下的会计价值偏向法律控制的价值取向。与自由主义相比较而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强大国家政权的建立为基础,对市场经济进行保护,促进其发展,同时确保发展的安全性,这种形式与会计价值采用保守的力量方法即利润计量,用以对市场安全性进行关注是相符合的。这与自由主义有很大不同。二者在对信息的影响上都有不确定性

(二)经济体制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会计发展和经济发展二者紧密联系。所以说会计系统同时也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价格是信息涵盖的重要内容,对于进行接收信息的接收者来说,大家都是平等的。而经济体中计划为主导的时候,信息以指令为主要内容。二者之间有明显不同。市场为主导下的经济体中,企业偏向对外界的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而与之相对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会计价值则是对法律控制、统一性的偏向。从会计稳健原则的内容,以及对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价值进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相对计划经济而言,市场经济更适合稳健主义价值。

(三)法律渊源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法律渊源包括普通法、成文法两种。普通法以会计实务为基础,比成文法更为灵活,这点看,普通法与会计价值中所具有的灵活性是相符合的。成文法中,把会计原则及其相关制度与法律结合,纳入法律的范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需要遵循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控制、统一性的价值。与成文法的国家相对比,普通法的国家相对透明。法律渊源影响了稳健主义,并且方向是混乱的。同时影响还取决于法律所发挥的执行力与处罚力。普通法国家稳健性的程度高于成文法。其强调的法律的处罚力与执行力更适合稳健计量的实际应用。

(四)税收系统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会计价值同样受到税收系统的影响,会计报表是政府对纳税所得进行计算的需要,所以税收体系会对会计准则、制度产生影响,为了与税收规定统一,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需要对考虑当地税收。部分国家,会计功能就有执行市场这一项,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由民间的会计职业团体自己制定的,与税法不同。出现了“税会合一”、“税会分离”两种形式。两种体系下,使用会计系信息者会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会计透明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借鉴了Gray(1988)模型对会计价值的影响,但是并未做深入探讨,存在不足之处。最后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会计价值的影响。本文只是初步探索,希望大家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篇9

全运会作为集体育、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体育盛会,具有鲜明的多维性和综合性。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的第十一次全运会,恰逢奥运会、残奥会胜利闭幕之后,中国改革开放60周年之际,不仅影响到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发展,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对文化起到深远的影响。

一、全运会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1959年开始举办的全运会,基于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思想,与城市建设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具有多元化的综合功能。全运会的举办城市需要围绕比赛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和经济活动。每一届全运会的举办期间和之后的一段时期,政府和广大均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都可以利用全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商机来拉动本地经济发展,带来本地经济发展加速现象。

围绕全运会的资源进行市场开发有着显著的发展机遇。如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期间的主要收入:一是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权总体收益的49%,北京约得8.51亿美元;二是合作伙伴计划收益的33%,约2.86亿美元;三是门票和纪念品特许经营;另外还有中国政府的财政补贴,赛后物资的处理收益等。

电视转播权开发是赛事运作的重要环节。在国际上,电视转播权开发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就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在我国全运史上,电视转播权开发自上海八运会时才开始启动,在九运会上才真正进入实质性运作,初步实现了电视转播权以现金方式的有偿转让。奥运会的成功经验也将给十一届全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开发工作提供极其宝贵的经验、启示。中央电视台已成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合作伙伴,无疑会全力支持和配合相关工作。在第十届全运会期间,除国内 28家电视台和港澳台电视台争相购买了电视转播地方版权以外,十运会电视转播权开发首次成功推向了海外。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第十一届全运会应有更好的成果。

特邀服务商。也是重要收入之一。调查显示,2008奥运会后中国消费者对赞助商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更愿意买那些赞助奥运会的公司的产品。奥运会的赞助商对其进行了数亿美元的投资,成为奥运会收入的主要部分。第十一届全运会按照按大会所需的服务种类,进行周密的特邀服务商计划,按其服务质量、价格、预计回报总额进行测算,分级论价,有偿选定。如选定特邀旅行社,特邀保险公司,特邀银行、特邀电信公司、特邀运输公司、特邀洗衣公司等等。目前已有中央电视台、上海通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山东高速、扳倒井、迅华传媒、英派斯健身俱乐部、山东航空集团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等相继成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合作伙伴。

无形资产的拍卖与竞标。全运会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比赛场馆的冠名权、知识产权、专利权、专卖权、火炬接力权、比赛名称、标记、吉祥物、的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特邀服务权等等。最近几届奥运会,特许经营的收入都超过5亿美元,占奥运全部收入的10%左右。据统计,雅典奥运会特许商品销售额达7.28亿欧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分别通过出售吉祥物获利2.13亿美元和2.01亿美元。据专家估算,2008年奥运会仅和吉祥物有关的销售获利近3亿美元。

政府投资及后续活动。我国历届全运会都是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参与下举办的。第一届至第五届全运会由京沪粤轮流举办,体育比赛多半实行计划拨款,赛后核销的管理办法,实际上执行的是供给制模式,基本上完全靠中央政府及举办地政府的财政拨款维持运行。第十届全运会是第一次实行申办制,但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参与。2008奥运会投资巨大,特别是为比赛而准备的体育场馆设施多是使用率较低的间断性利用建筑。还有比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能说是全为奥运会而建,但是加速了机场、地铁、高速路等基础设施的形成。资料显示,奥运会使北京的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和现代化实现程度分别提高了7.5%和8.1%。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承办给济南市的交通和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了一次契机,实现一次济南市市政建设和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飞跃。

二、全运会对齐鲁文化的影响

在刚刚闭幕的奥运会中,有300多万参观者来到中国,50多亿电视观众收看奥运会,中国五千年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谐团结”等传统文化思想通过奥运会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中国的音乐、服装得以流行,兴起新一轮“中国热”。

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的举办也必然有利于推广齐鲁文化,宣扬和谐理念。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虽然不能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主体。齐鲁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具有极其丰厚的思想内涵,主要是:“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美,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以中庸为基本方法,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

(一)优化和提升政府形象

齐鲁文化对山东的社会稳定有积极的影响。鲁国事事处处讲究“齐之以礼”,而齐国最讲究“尊王礼邻”。受此熏陶,山东历来有礼邻奉上的美德,尊首长,恭父母,礼师长,对附近的人以礼相待,邻乡、邻里、邻居、邻业、邻人等相互帮助,和睦相处。从古到今,相对来说,山东的社会比较稳定,治安和社会风气比较好。山东受益于齐鲁文化,也受制于齐鲁文化。如部分山东人乡土观念凝重、官本位意识浓厚、商业意识滞后、思想相对保守等。通过成功举办全运会,本身也是改善政府形象、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政府的亲和力的有效渠道,是全运会社会效益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变压力为动力,借此机会加强窗口服务行业建设,广泛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文明服务活动,大力推进诚信服务、优质服务、规范服务和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推动产业调整和商业理念现代化

齐鲁文化造就了著名的“儒商”文化。受传统的齐鲁文化影响,山东人重义轻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而造就了无数反对见利忘义、讲究义利并重的“儒商”的出现。成就了一大批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著名企业。全运会举办期间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维护城市,进行大量的经济技术交流,吸引资金,进行市场运做和开发,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对于解放思想,深化营销观念,优化城市传统产业,缩小产业差距,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大有益处。

(三)发掘文化宝藏,提高民众修养

作为孔孟之乡的齐鲁文化,山东人重视教育。山东“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一直比较浓厚。全运会的承办将紧密与文化强省建设相结合,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和北京奥运会培育的崇高精神,作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大型赛事对改善人文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 迎全运、讲文明、 树新风”活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进一步弘扬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全力打造山东人民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崭新形象。

(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观众的参与及认可是大型赛事蓬勃发展的原动力,增强观众的体育鉴赏能力、培养体育兴趣、激发运动参与热情,是全运会社会效益追求的目标之一。为配合全运会将举办各类的文艺演出活动,包括全运主题晚会、全运宣传晚会等。全运会组委会将举办和全运会有关的各类大型主题活动,如火炬接力、会徽和吉祥物等征集活动、开闭幕式、倒计时系列活动、邮展、论坛报告会等。自2008年3月16日起,十一运组委会面向社会征集了9700多条主题口号,经过组委会认真研究,“和谐中国、全民全运”成为十一运会的主题口号。广泛开展“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全运作贡献”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教育,加强礼仪文明、秩序文明、赛场文明和环境文明建设,全面展现齐鲁儿女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精神风貌。

(五)提高城市的信息化现代化进程

全运会期间,大量外地运动员、游客将来到济南。对于城市服务业,信息管理和传播的发展提供机会。增加大量的网络建设项目,如组委会商业合作网站、网络直播资源开发,以及手机短信、视频等新媒体资源的开发。媒体称为做好全运会呼叫中心服务工作,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将利用现代化受理平台技术、设备、系统功能优势及快速联动的部门办理优势,承担起全运会呼叫中心的职能,为观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交通出行、天气预报、赛事预告、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多项服务,为观众和服务志愿者提供语言支持,解决观众在场馆或城市中的服务请求。全运会成为牵引城市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器。

(六)推动旅游文化,提高旅游形象

十一运会吉祥物为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肖文津、姜军等集体设计创作的“泰山童子”。吉祥物的主体形象以泰山石为核心表现内容,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入其中,是“和谐中国、全民全运”概念最为直观的艺术延展。以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泰山为基础,并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国泰民安的吉祥寓意。泰山的历史由石头写起,浓缩着东方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根、生命的根,是天人合一、社会和谐的美好精神象征。“登泰山而览众山小”,既体现了坚韧不拔、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又展现了登高望远、憧憬未来的宽广胸怀。济南是具有结合文化内涵和自然美景的旅游城市,山东省拥有泰山、曲阜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一山(泰山)一水(济南)一圣人(孔子)”已成为国家级旅游热线。借助第十一届全运会机遇,利用创意鲜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吸引全国乃至国外游客。要在发挥济南传统旅游项目的基础上扩大周边省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注意现代旅游产品的推出,充分结合全运会的系列标识、象征物等文化推广,积极宣传山东形象,拉动旅游开发。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就是体育加文化教育。”实践证明,大型运动会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全运会在山东省会济南市的举办,将进一步加深外界对于齐鲁文化的认识,可以带动齐鲁文化的流行,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萍.奥运经济:拉动内需的好商机[J].商业研究,2009(3).

2、应华.论体育赛事赞助的商业权利及其保护[J].浙江体育科学,2003(4).

3、全运会官方网站省略.cn/.

4、王修智.齐鲁文化对山东的深远影响[J].理论前沿,2008(13).

篇10

在新的世纪的今天,中国文化的样貌已经不是百年之前的旧模样了,这是个不容争辩且人人看到的事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变异了?是先进?还是落后?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好坏可以解释清楚的。它既包含了多年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创新。

1先进知识分子的认识

在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特别是中西文化观上存在者巨大的差异。一方面中国近代经济军事落后挨打的残酷现实,使人们对传承传统文化各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从开始的强势输入人们被迫接受,到当时人们对西方文化的地位与影响力盲目追求等等。于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从对外战争的失败中总结教训,“经济是基础,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克思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1]“怎样振兴国家”这样的认识伴随着先进的知识分子首先从文化领域开始。当然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图谋全面而深刻的触动和更改已流行数千年的文明传统,势必引起剧烈的社会震撼。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色,如经验理论,侧重伦理道德,传统民本思想,包容仁爱等,都是传统文化无法回避的表述。直至“五四”运动后期,的兴起,对文化变革的讨论进入了流派纷呈的时期。如《学衡》派批判的“伪欧化”就是不可忽视的例子。梅光迪说,二十年来,中国政治法制的改革失败了:“文化的改革也失败了其言教育、哲理、文学、美术、号为‘’者,甫一启齿,而弊端丛生,恶果立现,为有识者所垢病”。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就是揭破这种“工于伪饰,巧于语言奔走,颇为幼稚与流俗之人所趋从”的之“假面”。[2]这样的批判不是单纯的局限在文化创作之上,他的阐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和评论。

2经济发展与中西文化之碰撞

中国当时的文人以谋国家富强,主张全盘西化的人绝不在少数,这与民族文化“内向的”“包容的”“中庸的”特征的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人们焦急迫切的希望国家摆脱积贫积弱的心情,导致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文章《中国问题》中专列了“中西文明比较”的一章,他的看法却似乎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清新的气息。在他的那篇文章中哀叹欧洲文明病人膏育的同时,肯定了中国文明的某些光明面,寄希望于这些中国文明的优点能够得到保存,有助于拯救欧洲文明,并盼望中西文明的优点能够结合起来以创造未来的健康的新文明。但是罗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仍旧是停留在道听途说的水平,况且他偏爱老子的清静无为而厌恶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估价并不高。他还明确主张中国的传统文化亟须变革,可见远非崇信“东方文化救世”者流。[3]在此充分说明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冲突是很自然的,也是在同一件事情之上,看法很是不同,有时甚至是意见相左也不得而知。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间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个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为有不同,才会有创造的动力,才会有更深刻的意识的出现。对于文化来说,它不仅是个人的产物更是社会的产物,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巨大的力量。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分子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是先觉的人,在文化转型和变迁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维新时期,著名思想家郑观应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指出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的必要性。他在《南游日记》中写道:“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而效其用,所以事多杆格,难臻富强。”[4]这些都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群的近代化文化行为。新式的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分离于中国古老学科的新的价值系统,其知识结构也不再是以儒道学为中心的“学而优则士”的模式了,这是一个文化层的形成与创造的过程,一个为新文化事业,投身于新的目标而成长起来的新式的知识分子的群体。这些可以算是追求解放的历史,是摧毁政治抨击愚昧主义的历史,也是对明主和新文化的诉求。

3总结

这些观念批判是突进式的,对当时的中国文化有重大实际的作用。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首先区分了政治,经济,民权的问题,将在社会问题中的经济问题归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经济生活是所有各种社会生活的基础”,[5]强调经济基础的问题,当然此时的论述都比较简单,并没用深入到大众实际生活中,相对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启发了中国人民去思考明主的观念,对于国内的明主文化思想的启蒙发展有巨大的作用,是现代政治理念建立的一个基础。第三:他们的呼吁,是从古典文化想现代变迁的催化剂,属于不容忽视的助力之一。中国面对装备工业文明的西方经济与文化,积贫积弱的弊端暴露无疑,在这种情形之下,先进文化的碰撞,自强变革的尝试取得过不同程度的实绩。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传统条件的产物。由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条件,不同的人,它被传播和接受的程度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然而任何学说一旦被教条化,程式化便会产生偏颇的缺憾。我们今日观史,就是希望在经济和文化的新角度,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谋求二者的协调与互补,更加合理运用成败,创造性的发展未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理凯尔的历史哲学》《文集》下,第346页.

[2] 《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一期.

[3] 罗素.中国问题[M].学林出版社,1996:146156.

篇11

旅游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任何旅游企业想要在经济市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就必须拥有特有的、独立的企业文化,如果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文化的支撑,对旅游产业从长久的发展进行分析,将会对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以及制约,旅游产业的本质的特点主要是以旅游景点特色文化为支撑,以特色文化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的文化具有先导作用,以竞争为方式,以发展为平衡,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特色文化对推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推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一定的程度上,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旅游收益不仅与旅游人数的数量有关,而且与旅游企业的品牌、服务以及文化层次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愈紧密,企业文化因素愈多;旅游产业经济愈发达,旅游企业发展模式就会更加健全,旅游企业的发展速度就会愈快。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旅游产业也不例外,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状态下,只有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快旅游文化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旅游文化的需求,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精神的需求,从而才能推动旅游产业以及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旅游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以及理解不够,很多旅游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是表面现象,很多旅游企业只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上以及硬件设施的创新上,但是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以及文化的变更有很多的局限性,并且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注重新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而对旅游地区中的传统文化以及旧文化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建设的新形势的企业文化缺乏生存以及发展的空间,从而造成企业文化建设受到停滞的现象。

三、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观念,不断超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旅游产业中培育创新性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和核心。但是传统的文化的根深蒂固以及对传统的自然情结,从而形成人们传统的观念,因此想要转化人们的传统观念是不现实的,只有不断提高全民的现代文化素质,不断吸取、学习外来文化,并不断进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创新旅游产业文化。并且还应该进行分析并找出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从而进一步转变传统的观念,培养并体现新时代的精神的竞争观念、创新观念以及市场观念,还应该充分体现传统的特色文化,将传统的特色文化融入旅游企业文化建设中,从而将企业文化成为旅游企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企业内部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新时期管理的核心理念。随着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的转变,企业中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旅游企业这一特殊的行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十分关注人的文化背景以及人的志趣,并且应该尊重人的尊严以及价值,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不断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构建完善的体制机制

一是经营机制的创新,在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采用市场化理念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在旅游文化企业应该采取“统一管理、行业指导以及企业运作”的原则,开展管理权、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从而形成旅游企业的灵活多变的经营机制。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应该结合文化改革发展建设,在旅游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形成统一的领导以及企业管理,并且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三是投入机制的创新,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可以在企业中加强投入机制的创新,可以设立专门的旅游企业专项资金作为旅游景区以及景点的宣传促销以及人才教育培训机制,还可以根据旅游企业中现有的资金开发招商引资,实施资本运作,从而形成政府引导、多元投资以及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从而不断提高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