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政治发展的内涵

政治发展的内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22 14:57: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政治发展的内涵

篇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企业的发展逐渐从依靠资本积累转向依赖于知识的积累与更新,这就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困难:一方面技术发展加快,知识型产品成为市场主流;而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知识增长的速度,特别是专业知识增长的速度相对较慢,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认识水平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速度。这种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这种原因,一种新的营销理念――知识营销,应运而生。

一、知识营销的内涵

知识营销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立场、理解和需要出发对知识营销强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概念内涵也自然有所差异。通过分析2003―2009年有关知识营销的论文,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知识营销的基本点,以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营销的概念。

1.知识营销的主体是企业;客体是由企业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理论上说,任何产品都可以作为知识营销的客体,但市场实践中知识性产品更适合采用知识营销)。

2.知识营销的目的在于向消费者推介产品并实现销售,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消费者知识增加和客户满意及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3.知识营销的实现途径是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通过对产品或服务附加知识价值、提高潜在客户的相关知识,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动机。

4.知识营销不仅仅是一种营销理念,更是一种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营销的基本理念可以用于多种产品或服务的营销实践,这种时间又必须服务于其时该企业的整体战略利益和管理过程。

综上所述,可以将知识营销定义为:企业主体在营销过程中,通过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附加一定的知识价值,并对其潜在客户进行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实现产品销售和客户满意,进而在企业整体战略要求下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消费者知识增长的有机统一。这种市场营销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就是知识营销。

二、知识营销的特征

知识营销作为符合知识经济市场特性的营销新理念,是对社会营销观念的丰富和发展。它通过产品的科技创新和创新产品的科普推广,从而培育和创造市场营销活动,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拓展了企业的市场营销功能,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1.知识型产品与知识化营销方式的相结合,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营销产品逐步被知识型产品所替代,而知识型产品则要求知识化的营销方式,以知识推动营销,这样既可以在营销活动中让消费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消费素质,又可以为他们树立新的营销观念。并且企业在生产、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更要注意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知识含量,通过知识营销与消费者形成共鸣的价值观念,进而建立起稳固的供(给)消(费)关系。

2.在创新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特征是以全面发展不断创新为依托,以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为核心,诱发了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地缩短;竞争环境的激烈变化和市场的全球化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要求企业为顺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因此,知识营销要求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断创新,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实现既包括制度、观念、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又包括营销观念、产品、渠道、组织、方式的创新,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3.企业与消费者相互学习,不断获益,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种依赖于知识的积累、生产、扩散和应用的新型经济时代。美国麻省理工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在知识社会里一个企业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而团体学习和个人修炼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一方面由于知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功能复杂,怕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企业就必须对消费者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使消费者学习到必要的基础性知识,消除其消费障碍。另一方面,由于知识资源的共享性,企业也可向消费者、同行甚至社会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好的经验、方法,完善自己的营销管理过程。

4.信息技术既拓展了企业的营销空间,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和普及,使企业生存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对于制造商和中间商来讲,利用互联网络可以以最少的资本投入,将市场拓展到最大的空间,并以较低的成本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消费者来讲,利用电子交易和网上购物可以节约购买时间,降低购买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由此可见,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营销中的应用,将使市场营销的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调研、营销组合策略等各个环节发生重大变化,形成新的营销格局和模式。

5.知识营销实现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完美统一。

在知识营销过程中企业通过不断地向消费者传递各种产品和技术的新信息,做好各种服务工作,确保消费者的正确使用,让消费者不仅从直接的使用中获益,而且还从中得到文化、知识等精神享受。以顾客满意、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长期发展作为目标的知识营销既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又满足了消费者的要求,也为社会带来了整体文明水平和知识素质的提升,实现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完美统一。

知识营销整体特征如图1所示。

三、知识营销的发展策略

知识营销的出现和兴起,标志着由于知识经济而引发的经营环境进入新的阶段,是企业适应资源环境由经济资源为主变为知识资源为主的必然结果。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知识与经济的一体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依靠企业创新和企业的知识资源才能赢得市场。知识营销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企业只有尽快地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时期营销的新特点、新策略才能在新时期快速多变的经营环境中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培育新型营销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和个人都需要转变营销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经营宗旨,重视市场需求变化,通过传播知识和传授技能来诱导消费需求,赢得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多增加知识含量,使消费者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使消费者感到同样的付出,可获益更多,从而产生购买欲望。培育新的营销理念首先要从企业的高层做起,然后再向全体员工灌输这种理念,潜移默化使之渗入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使全体员工在行动上体现这种新理念,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2.打造新型营销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营销要求营销人员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千变万化的需求,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技术创新带来的营销观念、营销策略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还要将自己培养成为洞悉消费者行为、熟悉业务分析的专家。同时要在思想上形成一个明确的观念,那就是自己是企业与客户间的桥梁、是企业通过知识而创造并获得价值的催化剂。营销人员不仅仅要把客户对企业经营有利的知识传递给企业,同样也要努力挖掘与企业或企业产品有关的知识并扩散给自己的潜在客户,在客户的心理上形成对企业有利的影响。并且企业应通过创办知识营销培训学校,强化营销实践性,以国际营销人才交流的方式,发展、创造出一批现代知识营销人才,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提供人才保证。

3.实行新型营销渠道

知识营销要求对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具有灵敏的感知能力,对顾客的需求能迅速做出反映。而在传统的营销渠道中,企业不得不大量借助于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实现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这种长渠道的传统营销策略虽然实现了广泛分销,但过长的营销链条增加了企业的流通费用,并且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扁平化的营销渠道使更多决策权下放到最接近顾客的一层,使其能对外界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这无疑使企业的营销效率极大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力逐步加强。并且,扁平化的销售渠道可以拉进企业与市场的距离,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降低了企业的市场风险。

4.开发新型营销产品

知识营销的特点在于向公众传播知识,扩大潜在市场,从而达到营销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高新科技,努力开发新产品。产品技术含量越高,对现有市场升级换代的作用就越大;产品的个性化也是知识经济的特点,营销策略也要相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顾客进行特定的设计,使其产品、服务适应客户的消费特点、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用各种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立名牌产品,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使消费者能够根据企业的“名声”和“印象”来选购产品。

5.开展新型营销方式

网络营销是知识经济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方便、快捷、有效的营销方式,其优势显而易见,它集声音、影像和文字信息于一体,具有及时性和互动性,能够提供给顾客及时充分的商品信息,并同时实现顾客与企业之间的直接沟通。企业通过网络供应信息,使顾客可随时调阅检索。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去主动检索顾客的需求信息,并根据用户要求对产品做出改进、创新。网络为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了一个即时反应,交互式的信息交流系统,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极为重要的交易方式。

6.建立新型营销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产品中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结构层次上的营销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结构层次,即企业与顾客之间在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习惯结构上吻合,从而建立起稳固的营销关系,使顾客对厂商及其产品有一种深度认同感,成为产品长期、忠实的消费者。一位市场调查人员在为英特尔公司做市场调查时发现,某公司购买的一种存储芯片几乎全部来自英特尔公司,而且表示以后也会从英特尔公司购买。因为他们和英特尔公司有长期广泛的业务联系,对英特尔公司非常信任,已经习惯于从英特尔公司购买芯片了,形成了牢固的结构层次上的营销关系。

四、结束语

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急骤膨胀更显日益的浓烈,这为我们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提供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为刺激需求,扩大内需提供又一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营销途径。所以,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应该是在研究消费者已有的需求之同时,更应把握市场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创新去创造和引导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开发消费需求的潜力,推动消费需求不断扩张,不断升级,让脚下的路越走越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营销将会使商机无限!

参考文献:

[1]许刚.浅论知识营销[J].当代经济,2009,(3).

[2]郑学益,杜升武.知识营销――21世纪营销新概念[J].福建论坛, 2007,(211).

[3] 王玉.浅谈知识营销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报, 2005,(112).

[4] PhilipKotl.er. Marketing Management (Tenth Edition)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冷克平,郑爽,邢凯旋.知识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

[6](美)拉格斯(彻Gurgles.R.),(美)霍尔特休斯(Holtshouse.D.)著,吕巍等译.知识优势:新经济时代市场制胜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7] John Quench著,王方华译.案例选编.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篇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企业的发展逐渐从依靠资本积累转向依赖于知识的积累与更新,这就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困难:一方面技术发展加快,知识型产品成为市场主流;而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知识增长的速度,特别是专业知识增长的速度相对较慢,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认识水平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速度。这种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这种原因,一种新的营销理念——知识营销,应运而生。

一、知识营销的内涵

知识营销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立场、理解和需要出发对知识营销强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概念内涵也自然有所差异。通过分析2003—2009年有关知识营销的论文,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知识营销的基本点,以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营销的概念。

1.知识营销的主体是企业;客体是由企业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理论上说,任何产品都可以作为知识营销的客体,但市场实践中知识性产品更适合采用知识营销)。

2.知识营销的目的在于向消费者推介产品并实现销售,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消费者知识增加和客户满意及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3.知识营销的实现途径是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通过对产品或服务附加知识价值、提高潜在客户的相关知识,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动机。

4.知识营销不仅仅是一种营销理念,更是一种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营销的基本理念可以用于多种产品或服务的营销实践,这种时间又必须服务于其时该企业的整体战略利益和管理过程。

综上所述,可以将知识营销定义为:企业主体在营销过程中,通过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附加一定的知识价值,并对其潜在客户进行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实现产品销售和客户满意,进而在企业整体战略要求下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消费者知识增长的有机统一。这种市场营销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就是知识营销。

二、知识营销的特征

知识营销作为符合知识经济市场特性的营销新理念,是对社会营销观念的丰富和发展。它通过产品的科技创新和创新产品的科普推广,从而培育和创造市场营销活动,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拓展了企业的市场营销功能,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1.知识型产品与知识化营销方式的相结合,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营销产品逐步被知识型产品所替代,而知识型产品则要求知识化的营销方式,以知识推动营销,这样既可以在营销活动中让消费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消费素质,又可以为他们树立新的营销观念。并且企业在生产、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更要注意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知识含量,通过知识营销与消费者形成共鸣的价值观念,进而建立起稳固的供(给)消(费)关系。

2.在创新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特征是以全面发展不断创新为依托,以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为核心,诱发了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地缩短;竞争环境的激烈变化和市场的全球化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要求企业为顺应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因此,知识营销要求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断创新,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实现既包括制度、观念、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又包括营销观念、产品、渠道、组织、方式的创新,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3.企业与消费者相互学习,不断获益,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种依赖于知识的积累、生产、扩散和应用的新型经济时代。美国麻省理工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在知识社会里一个企业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而团体学习和个人修炼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一方面由于知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功能复杂,怕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企业就必须对消费者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使消费者学习到必要的基础性知识,消除其消费障碍。另一方面,由于知识资源的共享性,企业也可向消费者、同行甚至社会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好的经验、方法,完善自己的营销管理过程。

4.信息技术既拓展了企业的营销空间,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和普及,使企业生存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对于制造商和中间商来讲,利用互联网络可以以最少的资本投入,将市场拓展到最大的空间,并以较低的成本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消费者来讲,利用电子交易和网上购物可以节约购买时间,降低购买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由此可见,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营销中的应用,将使市场营销的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调研、营销组合策略等各个环节发生重大变化,形成新的营销格局和模式。

5.知识营销实现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完美统一。

在知识营销过程中企业通过不断地向消费者传递各种产品和技术的新信息,做好各种服务工作,确保消费者的正确使用,让消费者不仅从直接的使用中获益,而且还从中得到文化、知识等精神享受。以顾客满意、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长期发展作为目标的知识营销既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又满足了消费者的要求,也为社会带来了整体文明水平和知识素质的提升,实现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完美统一。

三、知识营销的发展策略

知识营销的出现和兴起,标志着由于知识经济而引发的经营环境进入新的阶段,是企业适应资源环境由经济资源为主变为知识资源为主的必然结果。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知识与经济的一体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依靠企业创新和企业的知识资源才能赢得市场。知识营销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企业只有尽快地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时期营销的新特点、新策略才能在新时期快速多变的经营环境中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培育新型营销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和个人都需要转变营销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经营宗旨,重视市场需求变化,通过传播知识和传授技能来诱导消费需求,赢得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多增加知识含量,使消费者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使消费者感到同样的付出,可获益更多,从而产生购买欲望。培育新的营销理念首先要从企业的高层做起,然后再向全体员工灌输这种理念,潜移默化使之渗入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使全体员工在行动上体现这种新理念,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2.打造新型营销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营销要求营销人员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千变万化的需求,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技术创新带来的营销观念、营销策略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还要将自己培养成为洞悉消费者行为、熟悉业务分析的专家。同时要在思想上形成一个明确的观念,那就是自己是企业与客户间的桥梁、是企业通过知识而创造并获得价值的催化剂。营销人员不仅仅要把客户对企业经营有利的知识传递给企业,同样也要努力挖掘与企业或企业产品有关的知识并扩散给自己的潜在客户,在客户的心理上形成对企业有利的影响。并且企业应通过创办知识营销培训学校,强化营销实践性,以国际营销人才交流的方式,发展、创造出一批现代知识营销人才,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提供人才保证。

3.实行新型营销渠道

知识营销要求对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具有灵敏的感知能力,对顾客的需求能迅速做出反映。而在传统的营销渠道中,企业不得不大量借助于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实现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这种长渠道的传统营销策略虽然实现了广泛分销,但过长的营销链条增加了企业的流通费用,并且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扁平化的营销渠道使更多决策权下放到最接近顾客的一层,使其能对外界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这无疑使企业的营销效率极大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力逐步加强。并且,扁平化的销售渠道可以拉进企业与市场的距离,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降低了企业的市场风险。

4.开发新型营销产品

知识营销的特点在于向公众传播知识,扩大潜在市场,从而达到营销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高新科技,努力开发新产品。产品技术含量越高,对现有市场升级换代的作用就越大;产品的个性化也是知识经济的特点,营销策略也要相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顾客进行特定的设计,使其产品、服务适应客户的消费特点、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用各种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立名牌产品,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使消费者能够根据企业的“名声”和“印象”来选购产品。

5.开展新型营销方式

网络营销是知识经济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方便、快捷、有效的营销方式,其优势显而易见,它集声音、影像和文字信息于一体,具有及时性和互动性,能够提供给顾客及时充分的商品信息,并同时实现顾客与企业之间的直接沟通。企业通过网络供应信息,使顾客可随时调阅检索。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去主动检索顾客的需求信息,并根据用户要求对产品做出改进、创新。网络为企业和客户之间建立了一个即时反应,交互式的信息交流系统,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极为重要的交易方式。

6.建立新型营销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产品中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结构层次上的营销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结构层次,即企业与顾客之间在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习惯结构上吻合,从而建立起稳固的营销关系,使顾客对厂商及其产品有一种深度认同感,成为产品长期、忠实的消费者。一位市场调查人员在为英特尔公司做市场调查时发现,某公司购买的一种存储芯片几乎全部来自英特尔公司,而且表示以后也会从英特尔公司购买。因为他们和英特尔公司有长期广泛的业务联系,对英特尔公司非常信任,已经习惯于从英特尔公司购买芯片了,形成了牢固的结构层次上的营销关系。

四、结束语

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急骤膨胀更显日益的浓烈,这为我们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提供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为刺激需求,扩大内需提供又一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营销途径。所以,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应该是在研究消费者已有的需求之同时,更应把握市场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创新去创造和引导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开发消费需求的潜力,推动消费需求不断扩张,不断升级,让脚下的路越走越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营销将会使商机无限!

[2]郑学益,杜升武.知识营销——21世纪营销新概念[J].福建论坛, 2007,(211). [4] PhilipKotl.er. Marketing Management (Tenth Edition)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冷克平,郑爽,邢凯旋.知识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

[6](美)拉格斯(彻Gurgles.R.),(美)霍尔特休斯(Holtshouse.D.)著,吕巍等译.知识优势:新经济时代市场制胜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篇3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37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trend of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is not enough,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s to be further enhance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truly underst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edi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first to get rid of the "Four Misunderstandings", based on to establish "three concepts oriented", to clear the “four inner dimensions ".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Media; connotation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引发了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革命性变革,昭示了一个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传媒时代的到来。现代传媒在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同时,也在从各个层面改变和重塑社会生活。在这种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可避免地遭遇了巨大挑战,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成为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而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适应传媒时代的要求,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来,但当前对其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其内涵和理解更是有待增进。因此,在展开各种具体性研究前,对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 解读之基: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在传媒时代背景下,着眼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有待深化。基于此,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要得到广泛的了解和认同,首先要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1)狭隘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主要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维护秩序保持稳定的角度,认为所谓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舆情强化监管,以期营造和谐氛围,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加强监测和督管的新形式;二是教育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是排斥多元思潮共存,强化主流核心价值观一元控制,简单粗暴而有失灵活变通,关键是在不能充分了解洞悉高职学院心理的情况下开展教育。

(2)片面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借助传播平台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这种观念对传媒时代缺乏深刻的理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之所以被称之是革命性的,就在于它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模式。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彼此影响,相互融合的。片面论观念误区正是割裂了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的统一性。

(3)机械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教育内容直接从通过现代传媒进行传播。在传媒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复制”和“粘贴”,而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根据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和心理习惯进行重新“加工”和“包装”,从而既让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教育实效。

(4)形式论误区。缺乏独立性是这种观念误区的核心认知,它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现代传媒的先进技术和传播方式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本身缺乏独立性,只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这种观念只是单纯凸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传媒的充分运用,而忽视了这种运用本身是带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从初始就具有相融相生的延续性和独立性。

篇4

对思想政治教育该学科的定位与内涵进行研究,是对该学科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基本性的问题,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学科设立了之后,学界之中一直在对其进行研究,在马克思理论被设立成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编程了其下属的二级学科之后,该学科的地位便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高,这也使得对该学科进行研究的学术人士有着更为开阔的学术空间,学者们研究的热情也被激发了出来。

1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内涵方面的研究

1.1对于该学科的内涵的几种不同的认识

1.1.1 “学科专业论”。该说法与理论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认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差别。

1.1.2 “知识体系论”。该说法与理论主要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是被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体系之下的一门教育学科。

1.1.3 “综合要素论”。该说法与理论主要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并不是由单一的要素所构成的,而是通过多种并不相同的要素共同构建而成的。

以上三种不同的认识之中,“学科专业论”主要是侧重对学科的发展同专业建设之间的联系进行强调,其主要目的是使得学科的发展与专业的建设能够共同地发展;“知识体系论”则主要是强调构建出严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科的发展与建设的基础性的地位的发展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促进与深化,“综合要素论”则主要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其组成的要素以及结构与功能进行阐述,这对于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内涵之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路径的参考。

1.2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对象

1.2.1 “现象论”。这一观点组要是将思想的现象作为该学科的逻辑的起点与元概念,主要提出的概念有“闪光的思想”以及“思想的闪光”两个不同的概念,学者认为,从思想闪光到闪光的思想是思维运行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一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的表象的思想与活动均被包含在思想现象的概念里。

1.2.2 “关系论”。应将整个社会分成思想的关系以及物质的关系,思想的关系是并不以人为的意识以及意志为转移而构建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对思想的关系进行强调才是该学科需要研究的对象。

1.2.3 “观念论”。有研究人员人为,一般来说,思想与政治的教育所进行的大量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思想价值的观念来进行展开的,其最终的目的便是成功地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价值方面的 引导,最终使得人们的思想价值出现转变。

2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定位方面的研究

2.1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定位在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

有学者认为,作为理论学科所下属的二级学科,在对该学科的定位进行探讨时应主要对两个方面的不同问题进行解决,其一是对学科的认识,主要是为了对一些知识上的困惑进行澄清,其二则是学科的清理,主要是为了对学科的建设之中一些实际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另有学者认为,作为理论学科所下属的二级学科,这是对其最为基本的学科的定位,而想要准确地对这一定位进行把握,还需要深入地对理论所下属的其他的二级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地理解,并对其中的关系进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应在对学科进行准确的定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学科的依托,以此来增强学科的依托意识,在依托之中来谋求新的发展。

2.2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同社会科学、哲学等其他的学科的关系进行定位

思想政治的教育是一门有着极强的综合性的学科,其自身有着较为鲜明的学科特点,作为学科的存在,其并不是孤立的发展与存在的,其主要是在的理论的指导之下,辩证地从其他的学科中吸收其需要的、有益且合理的理论成果来壮大自身,因此,将该学科防止在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的体系之中,对学科的外部的关系进行考察,这也将成为对学科的定位进行研究的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角度。

3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我国的诸多学科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以作为指导方针与思想的国家,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的二级学科,其所包含的意义与占有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对学科的内涵与定位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笔者在本文中较为简略地从内涵与定位两大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进行了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一、实践概念的多维解读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改造自己,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因而,实践一直是社会科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践作为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领域,古今中外哲学家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实践活动,阐释其内涵,形成了诸多的实践哲学派别。

(一)中西方传统哲学的实践内涵

早在哲学产生之前,许多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实践概念。但由于他们未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实践活动的本质,未能从直接现实性和自觉能动性的内在统一中把握实践,最终未能形成科学的实践概念和实践观。

1.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实践问题的探讨始终是中国哲学认识论探讨的主题。中国传统哲学侧重从知行关系角度阐发对实践内涵的理解。一般认为,中国,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国最早的知行学说“知之非艰,行之维艰”,(《尚书·说命中》)经过孟子的知先行后,到荀子的行先知后。第二阶段是,是从荀子的行先知后,经过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再到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第三个阶段,是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经过王夫之的“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发展到颜元的重习行、轻知识。

总之,中国传统哲学非常重视对实践即行的阐释,也突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即“知”对实践的引导作用。但是受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的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直观的、笼统阐释实践概念。中国传统哲学对实践概念的解释往往从直观出发,把实践看作或者是主观精神的活动,或者是人的道德行为,缺少对概念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分析,实践的内涵往往是笼统的,不可能真正揭示实践的内涵。同时,由于没有逻系统辑的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也没有真正阐释实践的作用,特别是对“知”的决定作用,没有科学说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西方传统哲学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

实践概念是西方传统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它最早出现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最先把实践内涵化,对实践概念做了初步的解释。德国古典哲学在继承古希腊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内涵的基础上,对实践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发展,突出体现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概念中。

(1)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把实践加以明确系统提出的思想家,他的实践哲学“把人的实践提升到一种独立的科学领域”。

他对实践概念的本质规定主要在对人的活动的划分和学科分类中体现出来。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把人的活动划分为实践的、创制的与理论的三种。理论的活动为求知而求知,以探究万事万物的第一原理为目标。创制活动以制造产品为目的,主要指生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行为。实践活动主要是在求知的基础上伦理的行为和政治行为。就个人而言,实践的目的是使人富有德性,获取幸福;就公共领域而言,人的实践是政治的实践,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应当过集体的生活即城邦的生活。但无论在个人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无论是伦理道德的实践还是政治生活的实践均以善为终极目的。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有难以掩盖其光辉的本质,尤其是其人之为自己好的行为,有了重大的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乃至实践观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养料。但是他的实践观也有其局限性:

第一,实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理论本身的产物。

第二,实践的划分是有其缺陷的,过于注重人,注重人关于人的“善”的目的实现的过程,而轻其存在的基础———物质世界的生产。

(2)黑格尔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对德国古典哲学继续了系统的梳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哲学体系。实践是黑格尔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黑格尔对实践内涵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批判继承前人的认识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认识,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他认为实践是对客体的改造,而且是物质性、创造性的活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认识是历史性的突破,超越了前人的认识。同时,黑格尔还注意到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劳动,并且详细论述了内涵。最重要是黑格尔把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实践领域,用辩证法分析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科学揭示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篇6

作者简介:韩耸, 女 ,1982年1月4日出生,助理政工师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范围内的意识形态,能使得员工形成共同的心理素质以及行为规范。不难理解,这也就是为何任何企业都很重视对企业文化构建的原因。企业文化由上至下形成,必然承载着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目标愿景。

伴随着国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安排的构建,以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都从宏观层面上为建筑企业的组织文化赋予了新的元素。包括“内涵式发展、学习型团队形成”等时代要求,都须在企业文化的营造中得到实现。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形成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便成为目前建筑类企业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

简单而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国企业传统文化的继承,必然在新时期支撑起企业文化的构建。最终,在二者有机结合的共生效应下,推动员工发挥在企业“内涵式发展、学习型团队形成”中的能动作用。

一、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所面临的困境

不可否认,受到“任务导向型”的企业运营特征的影响,作为建筑企业往往忽略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即使在构建企业文化时,也着重从团队精神、进取精神的培养入手。由此,这就使得二者在有机结合上缺少切入点。

(一)二者有机结合缺少共同的目标导向

从传统观念上来理解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其分别为: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员工形成相似的认知模式,从而能有效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则主要在于管理员工的工作态度。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在面对这两种要素时,便习惯于将二者用于互不关联的途径上。由此可见,在缺少共同目标导向的前提下,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则难以找到切入点。

(二)二者有机结合缺少必要的实践基础

所谓“实践基础”是指:根据建筑企业的工作实际,而开展二者的有机结合。或者说,二者的有机结合应具有实效性。然而,分别考察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发现:前者更注重工作氛围领域的元素,而后者更关注思想领域的元素。这种“形而上”的东西,却难以满足建筑企业在内涵式发展,以及学习型团队建设上需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者的有机结合缺少切入点。

综上所述,惟有摆脱以上两个方面的困境,才能最终实现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

二、面对困境二者有机结合的思路

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企业文化的构建是由上至下的过程,文化所承载的信息体现为,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和愿景。这就表明,若要摆脱上述困境,关键还在于建筑类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态度与实践。

在此理论基础上,二者有机结合的思路如下所述:

(一)管理者应准确找到二者结合的实践基础

准确找到二者结合的实践基础是第一步,其充分应证了“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道理。针对目前建筑企业而言:伴随着金融环境的日趋紧缩,各类建筑公司林立而起,因此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不难预测,这一客观现实必将持续提高行业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为此,如何实现企业的内涵式发展,如何推动企业学习型团队的形成,就成为了关系建筑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从而,这一“前提”也就自然成为了实践基础。

(二)管理者应主动调和二者结合的目标导向

改变二者所存在的不同目标导向的事实,不仅需要管理者从观念上进行纠正,更需要从手段上给予调和。而调和的载体便是上文所指出的“实践基础”。“内涵式发展”与“学习型团队”的形成,是一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其中,在企业文化的营造下形成一种“学习”文化,并伴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必将实现二者目标导向的统一性。

三、具体的实施过程

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所述:

(一)向员工指出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

向员工指出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危机意识,从而,在本能驱使下引致出他们的学习动机。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应针对目前的市场状况,以及企业面临的困境,来向员工阐述内涵式发展的意义。此时,实践基础就建立了。

(二)通过企业文化营造出学习氛围

此时,管理者应起到示范作用。在企业文化的具体构建中,管理者在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学习任务、设立学习小组。在建立学习任务时应把握实效性,即:根据各职能部门员工的工作内容,来具体细化学习任务。高层管理者通过自身学习任务的完成来影响基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自身学习任务的完成又影响一线员工。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逐渐将“学习元素”引入到了企业文化的构建中。

(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员工的学习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学习”态度。新时期为了配合企业文化的构建,应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如,树立企业学习标兵、表彰企业优秀学习团队。通过标杆作用不仅激励了先进代表“学习”的持续性,也实现了其他员工学习意识的增强。

综上所述,建立在合理实践基础之上的建筑类企业,必然能实现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最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结

伴随着国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安排的构建,以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如何有效形成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便成为目前建筑企业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建立在合理实践基础之上的建筑企业,必然能实现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最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与作用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的内容来说,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的有效建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教育效果等都要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其主导者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2、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制约作用。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不能否认其中必然存在着的具有一定负面影响的文化产物,这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思想文化培养等都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限制与制约下,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文化产物将很难出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从而为当代高校校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④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分属不同部门,无法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组合从高校的实际工作来看,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仍分属不同的教育部门。一般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属于学校团委以及宣传部的工作范围,其大都是通过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学生社团等来开展活动。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分属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研中心等机构,其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教授来进行的。⑤这两者之间的影响与渗透较少,不能进行有效的融合与统一,从而降低了学校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性,限制了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性能发挥。

(二)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发展失衡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来看,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都注重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却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而物质文化建设仅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精神文化的发展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但是,当前许多高校都陷入了这一误区:仅是对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方面进行探索与挖掘,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这种缺乏精神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引领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主要途径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想要切实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就需要要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样才能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并将其纳入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的总体规划纲要之中。⑥就校园文化建设来说,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对于学生社团的活动组织等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育人环境的营造,能够督促教师在专业课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内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身发展。

(二)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为了使当代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行为规范,就要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从而对其各种不良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切实督促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发展。但是,我们仍需要注意,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不是让大学生被动性地被这些制度、规范所管制、所约束,而是要使得其将自身的行为与制度要求结合起来,从而逐步地引导自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者,相关制度的建立对于校园文化的良好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制度的建立对于具有负面影响的不良文化产物的产生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切实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⑦

篇8

一、引言

法律产生并影响着人类社会。其产生之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虽然那个时候没有所谓的名义上的法律,但普遍的、宽泛的法律意识及作用在我们远古先人日常的行为习惯中早已产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所有的人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他们所认为的善,作为约束与保护人类个体与族群之间和谐共生的一种明约,其中必然包含着人性中某种不可磨灭的善的价值。透过时间的长河,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当今文化差异悬殊的地区,其法律间都有一些在体现基本价值方面的相似性,但其表现形式却又悬殊异常,为何基本内涵有其共性却在表现形式上差距如此?或者说,内涵与表达形式是否存在同一性?影响法律内涵与表现形式的因素究竟是什么?要想完全且无懈可击地说明这些问题,恐怕是一种奢望,然则,万事皆具有其普遍性,如果仅从其普遍性上来说明其缘由,就有可操作性了。而要想完成这一方面的研究,必然先找到可以代表其普遍性的事物。法律亦是如此,作为现代法律源头的欧洲,无疑是具有其无可替代的普遍性,在那里,产生了法律的分类(公法,私法),在那里,产生了法律的两种代表性的体系(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研究欧洲的法律发展进程可以使我们对法律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立体的认识,正像先人所说,“未知其源,难知其行”。本文截取欧洲法律发展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中世纪,通过对欧洲典型国家(法国,英国,德国)法律发展与变化的研究,意图通过其发展过程及结果的对比、总结,从而能从宽泛意义上回答与解释上述问题。要想弄清彼此关系,让我们先从法国开始分析。

二、影响法国的法律发展的因素

(一)政治制度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中世纪的法国处于三级社会模式,君主高高在上,为第一阶层;贵族、神父处于第二阶层;平民及手工业者处于最底层,由此衍生出所谓的君主专制不难想象。在法国,君力比中世纪的其他国家君主更有力,它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很大程度地强加于其他阶级,“朕即国家”这一词可以很形象地表现出当时法国的政治面貌。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法律,无疑也顺承这一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法律的外在表现是为了维持君威的宣言书,其形式多以君主的赦令的形式出现。作为第二阶层的宗教分子,其对法律的影响也并不小,譬如,受托马斯所谓平均正义及矫正正义的影响,法律分阶级立法,法律作为维护现世阶级秩序的工具,但由于其君威过盛,使其没有将所谓的上帝法凌驾于人法之上,使得法国法律偏人性化。

(二)经济发展模式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法国由于地处西欧平原地区,国土多平坦开阔,加之其境内河流广布,其气候湿热,热量与雨水皆充足,故农业发展较其他欧洲国家更为先进,突出表现在种植业上。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基于这种相对自给自足而又脆弱的经济单元,其对社会秩序的需求是刚性而又迫切的。而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兴商人团体,作为促进社会资源流动环节主要力量的商业,此时是依附于农业发展的,其对社会秩序的诉求与农业的要求具有一致性。这种统一性所带来的动力,促使政府在立法时要进行双重选择,既稳定而又普适的法律整体(内涵及形式),正是由于这一背景(以小农经济为主产生的贵族治世的普世模式),使得法律内涵在这里更多的是阶级性,其所代表的正义价值更多的是阶级下的有偿分配正义,其表现模式更多的是赦令及贵族领主命令而非民间的习惯。

(三)文化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中世纪的法国正处于天主教会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法与神合二为一,神谕便是至高法律,任何与神谕相冲突的世俗命令皆是乱命。在此思想支配下的法国是一个封建、保守的代名词,其文化色彩在此时代是以灰暗为基调的保守色彩,其法令特质受此时代文化影响,体现更多的是维稳、保守的特性,其法律形式更多的是以教会教条的形式来约束各阶级。这一时代的法律更多的是受到天主教会影响的精神上的感性表达,而非客观理性的人文规定。基督文化在此时代对法国立法及司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以至于出现上帝之法凌驾于世俗之法的局面。由此看出,一国文化对该国的法律内涵及形式影响之深。

三、影响英国法律发展的因素

(一)政治制度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英国在中世纪时期较其他国家显得更为民主一些,早在1215年的英国大促使民主特性在统治阶层中出现雏形,英王约翰的妥协换来的是全新的社会秩序构架,即王不再是绝对的统治者,贵族团体的意志成为凌驾于王之上,这是其一;其二,用法律的方式来保持这个秩序的稳定为英国法制发展开了个好的先例,由此,使得英国发展出一个有别于欧洲其他地区的政治模式,即注重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这种良好的政治传统使得其法律更加注重普适性和实用性,实用与民主这一特性深深镶嵌在英国法律的内涵之中。这一特性使得英国法律表现模式是所谓的判例法而非由中央统一规定的法典法。后来所谓的海洋法系在其中孕育而生。

(二)经济发展模式对法律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影响

须知任何法律制度的背后都有相应的物质基础,这绝不是当时少数人的妄思。纵观英国全境,我们可知英国地形相对法国较复杂,由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组成;其经济发展方式呈多元化,虽仍属于封建经济范畴,但其中组成部分的多样化使得其经济模式较单一模式更具有活力,但同时管理与维护这一模式无形中增加了难度成本。片面地运用人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对复杂情况的处理,于是出现了早期的契约精神,这实质上是一种由片面人治到半人半法的过度,法律意识由此加深亦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与此同时,由于地形缘故,各地区无法自给自足,需要相互交流,各取所需,这无形中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来维持这一模式的发展,这在无形中又一次使得法律成为当时英国地区的最优选择。法律产生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得法律天生带有实用性;同时由于制定法律的成分的多元性以及实际问题的复杂性,造成法律不再像法国那样仅仅代表帝王秩序,与之相反,更具有普适性,亦即民主性。

(三)文化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中世纪的英国虽然仍脱离不了天主教会的影响,但其思想对英国的影响却并没有其他地区那么强烈,部分地区仍旧保留着其原始文化,加之英国地区本来就是多民族国家,文化成分繁杂多样,即使经受过法国的征服,也并没有使其文化失去其原有成分,相反,为原来的英国本国文化加注了法国的元素。从中可以看出,英国文化吸取了各个部分的文化内涵,使得其法律内涵先天便具有这种普适性和包容性,这也是判例法能为英国所接受的根源之一。但由于受法国文化中对秩序的强烈拥护,以及对权威的强烈热爱,使得英国法律外在表现形式更趋于严谨,其对法律外在表现形式的修订更加保守。

四、影响德国法律发展的因素

(一)政治制度对法律内涵及表现方式的影响

中世纪的德国叫德意志帝国,由于其实行分封制,使得其虽有帝国之名,内部却四分五裂,诸侯争霸,帝国皇帝只是其中的一个大诸侯而已,造成的结果便是其法律的制定需要皇帝与各个封建主一起协商制定,加之天主教会对其内部影响颇大,使得其法律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更具有一定的民主成分在里面。但是这仍不能掩盖封建法律的本质,其法律形式仍然以君主赦令的形式下去,只是由于其权力的分裂性,使得其下面的诸侯同样是制定法律的一部分,造成其法律更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

(二)经济发展模式对法律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影响

德国的地形东高西低,但总体是平原地形,使得德国仍是一个传统农业发达的国家,但其东部的少数丘陵地区,仍以打猎为生。这种以传统农业为主兼顾游牧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其地区经济具有更强的互补性,同时也使得中世纪的德国商业发展非常迅速,商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丰富了社会的内涵,提升了社会活力,使法律更加注重为现实经济发展需要的严谨性与实用性,形成了早期德国法律严谨、实用的朴素内涵。

(三)文化对法律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影响

德意志前身是法兰西帝国的一部分,其民族文化深受法兰西帝国文化影响,即罗马文化的影响,偏重于强权文化,整个民族具有很强的武士精神,加之其受到天主教会的深刻影响,其民族形成了“扶助弱者,争当强者,守护国家”的民族文化基色,其法律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贵族治世、武士守护”的基本内容,同时,德意志民族的实用性,也使得其法律文字更具有简约性与严谨性。其民族武士精神使得其对法律更具有服从性与尊崇性,这也为后来法典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先天环境基础。

篇9

1 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内涵

1.1 国家利益的概念: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世界演变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以科技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扩大再生产为契机产生并不断深化的。而国家利益的概念则是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初就一直被奉为国家的核心问题。对于国家利益的概念,众多学者定义不同,但大多都是从国家生存、国家安全、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等诸多角度以及阐述。例如,俞正梁认为:"国家利益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是民族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动因与最高原则。" 阎学通认为,"国家利益是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东西,在物质上,国家需要安全与发展,在精神上,国家需要国际社会尊重与承认。" 而陈剑峰、倪世雄则将阎学通先生的理论具体化,他们认为:"国家利益就是民族国家领土与完整、国际经济中的收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国内政治稳定,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威望。" 在西方国际政治学的三大流派中,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和建构主义对国家利益内涵理解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在如何实现国家利益的问题上也存在一些争议。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利益理论也与时俱进,产生内涵的延伸。

1.2 国家利益的传统内涵:国家利益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欧洲,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理论出现在20世纪现实主义政治理论之中。它强调追求国家利益就是追求国家权力最大化。国家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生存与灭亡,国家安全顺理成章成为国家利益的基点。由此,国家必须通过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利来维护国家安全。 可见,从马基雅维利到汉斯·摩根索的现实主义者们始终秉承"国家利益至上"的现实政治研究方法,而他们判断成功与否的标准,则是能否维持或者加强国家权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利益作为行动的源泉,需要依靠权利来实现。

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出,虽然肯定政治军事安全的重要性但是更主张不能忽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发展的诸多方面。因而,自由主义者更强调用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化解争端。需要各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和约或者国际法的框架下协商解决一系列非军事问题。新自由主义提出制度为国际合作提供了保障,因为制度减少了不确定性,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国家间利益关系的改良,即通过制度合作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建构主义的观点则从文化角度入手,重点分析文化认同对国家行为和国家利益的重大影响作用。邓春、赵海英在其论文中认为: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关于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诸如权力、安全、 财富等等,但是建构主义认为 由于以规范为中介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在抽象意义上很难说明国家利益的内容。 亨廷顿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也十分看重共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对国家间行为往来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和儒学文明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可以促进不同国家的私有观念形成相似文化内的共同观念,进而推动世界文化结构的演进。

2 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延伸

历史上,由于民族国家间的往来受到客观环境和交通科技水平的制约,国家间的交往并不像今天那么密切,而国家利益以自身生存为准绳,它的维护和实现仅限于内部和防御外敌侵略。随着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各个民族国家都在客观上参与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势必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利益。由此,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内涵也是在与时俱进的。

全球化时代,随着各种国际组织的兴起、跨国公司的建立,国家利益受到来自国际制度、国际生态环境问题和意识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各国间往来加深使得国家间的依存度提高,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安全等方面的利益相互渗透融合。尤其是以跨国公司作为载体的经济利益可能既涉及到发达国家的利益也关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全球化背景下,尽管国家利益在形式上仍由国家决定,但其内涵早已不再纯粹是一个国家的决定,国家利益的外部决定过程迅速增强。"

上文中已经提到经典国际关系理论对国家利益的理解。本文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应当向纵深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军事安全利益、文化利益等基础要件要随着全球化的时代变化一起被赋予深层次的含义。同时单一国家是无法仅凭自身力量保持自己的国家利益不被他国侵犯,能在国际交往中利于不败之地。

篇10

基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新疆“”的此起彼伏,因此,实现“中国梦”就需要和周边国家的利益共振。2013年9月,在访问中亚四国期间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2013年10月,在访问东盟期间又首次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策划。由此,“一带一路”在成为中国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一个发展策略之时,亦逐渐进入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TPP则是起源于“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SEP)”。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参与TPP谈判,与此同时,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也相继宣布加入TPP。TPP在美国政治雄心的烘托下,其世界影响力成阶梯状增长。对美国而言,TPP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在经济层面,TPP是美国亚太战略中的经济支柱和美国争取经济发展特权的VIP;在政治层面,TPP是美国通过制定全球贸易规则来实现霸权政治的支撑点。

可见,“一带一路”和TPP均带有自身的战略价值和国家主体的发展目标。然而,“一带一路”和TPP的差异性却显著地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政治情怀。

一、“一带一路”与TPP的战略内涵

1、“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

“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是通过“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这一战略定位的高标准来实现中国亿万人民的“中国梦”。

“一带一路”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经济发展为中轴,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并以人文交流为纽带。这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独特的身份设定。

中国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并以国家间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外交政策的世界情怀。“一带一路”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理念,构筑多元共生、包容共进的区域环境。“一带一路”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推进国家间的互利合作,是一种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下用历史文化景观来助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视角。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从国家内部环境来讲主要是为了解决海强陆弱、东快西慢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对外来讲则主要是为了充分整合优化沿线国家的资源,以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协和效应。

2、TPP的战略内涵

TPP的战略内涵是通过构建高标准、宽范围的地区性协定来为“美国霸主梦”服务。

“2009年12月14日,美贸易代表柯克宣称美国将参与亚太地区贸易协定的谈判即TPP战略合作谈判,以构建高标准、宽范围的地区性协定,打造未来美国贸易的基准模板。”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推进TPP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政治的“向心力”来达到经济的“自利性”。

从TPP提出的历史背景来看,TPP是美国所面临的综合因素的衍生物。这些综合因素包括随着经济新兴体的发展,美国综合实力相对下降;在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困境。TPP是美国基于多重因素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对世界贸易规则所制定的新规划、新构想,是美国在权衡自身利益之后在国际棋盘上设下的新局。

3、“一带一路”与TPP战略内涵的区分点主要处于战略的立足点之上

同为战略,差异却颇大。“一带一路”战略内涵的根本立足点是命运共同体的利益共生点,而TPP战略内涵的核心则是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和霸权野心;“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更多地倾向于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轴,而TPP则以经济利益为诱因,以政治目的为终极;“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共同构建的发展共享体,是互惠互荣,共建共享的机遇共享之窗。而TPP则是美国牵头,其他成员国隐性地被迫服从的霸王合作;在合作机制上,“一带一路”充分利用现有合作机制,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而TPP则在美国利益的指挥棒下制定的合作条款,忽略其他成员国的发展战略。

二、“一带一路”与TPP的战略目的

1、“一带一路”的战略目的具有长远性、包容性和互惠性

“一带一路”的建设基于命运共同体的共同需求,把战略目的融合在各个国家的共同需求之中,并用自身的战略目的服务于世界的整体发展。“同志指出,‘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将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将‘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与沿线国家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推动各自市场、产业、项目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各方比较优势,培育合作新支柱,打造合作新亮点,构筑合作新平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目的是以互利共赢为基底,以“中国梦”为起点,融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所倡导的一个互惠、互荣、共商、共建的共荣俱乐部。

2、TPP的战略目的具有壁垒性、利己性和隐蔽性

TPP是美国新一轮马歇尔计划的升级版,美国加入TPP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美国推行TPP尽管也有经济层面的利益诉求,然而,推进TPP还掩藏着更多的政治因素。TPP在谈判过程中缺乏透明性,力图通过规则的模糊性来遮蔽规则的利己性。由此可见,TPP战略目的具有壁垒性、利己性和隐蔽性。

三、“一带一路”与TPP的战略前景

“一带一路”与TPP战略规划、战略实践的不同铸就了两者战略前景的差异,其差异具有先天性。“一带一路”战略前景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战略共荣属性、政策科学性、交通畅达、共同利益诉求、互动性强及友好交往史之上。

首先,“一带一路”秉承古代丝绸之路的和平合作、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这种平等包容的合作理念和战略共荣属性奠定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前景;“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合作之路,更是共赢之路。其次,“一带一路”的推进具有很强的政策支撑点。为建设“一带一路”,中方提出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这一含金量颇高的五通政策。政策上,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国内发展理念与“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共荣、共享、共赢思路不谋而合。再次,“一带一路”经济互动能力强,其沿线国家都对各自国家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设计规划,有着强烈的发展欲望,且有着很强的优势互补性和互动原生力。最后,“一带一路”沿线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诉求和交流平台;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着深刻而坚实的友好交流史,这些都为“一带一路”带来了实质性的支撑点。

诚然,“一带一路”建设既有机遇亦有挑战。纵观全局,机遇大于挑战。中国有句古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带一路”建设既符合历史发展之潮流,又符合沿线国家之利益,深得沿线国家人民的拥护,这是主观条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无论在科学技术上、自然资源上还是资金上都具有互补性,这是客观层面。因此,“一带一路”在主客观因素的动态平衡中一定能顺利推进。

从目前情况看,TPP的战略前景并不乐观。整体而言,TPP战略前景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地区国家间的固有矛盾是该计划推进的一大阻力。TPP成员国各自怀揣着自己的利益小算盘,在经济利益的摩擦中就会产生很多利益纷争,从而降低合作的契合度与积极性。

其次,TPP既是一个可能带来革命性影响的新机制,亦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TPP前身是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四国所签订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此前TPP在国际舞台上并没有多大影响,但随着美国的强势介入并将其作为美国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一枚棋子,TPP被夹杂了很多政治色彩。由于TPP存在着太多的政治目的和政治野心,TPP一直在暗箱增添条款。这种不确定性和秘密性给其效益评估带来了难题,也给成员国之间的合作造成间隙。

最后,如何合理有效地平衡好TPP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标成为TPP的另一个困境。本质上TPP是一项政治化的多边经贸安排,是奥巴马政府推动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经济基石。整体上看,TPP战略是一个畸形的政治衍生物。但又基于美国日益萎缩的制造业及经融危机的影响,TPP又带有一定的经济目的。而美国的政治意图往往脱离现状,由于TPP的政治和经济性质严重脱离,这就容易出现“跛脚”政治的战略悲剧。

四、结语

“一带一路”是中国发扬古代“丝路精神”,在颇具世界情怀的外交理念下推行的合作共赢之路。TPP是美国为缓解国内压力并力保政治霸权地位所推进的壁垒政策,是美国霸权政治的行径之一。两者政治目的的不同决定了两者根本属性的差异,只有透过现象来认清事物的本质,才能给予清晰地界定,才能精准地对“一带一路”和TPP进行研判。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114―02

德育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及文化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之中的中外德育,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德育内涵、功能及定位是德育的基本理论基础,对此所作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外德育在其他方面的差异作出更明晰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我国德育的基本目标和立场。

一、中西方德育的内涵比较

“道德”一词本身丰富的内涵使得德育的内涵一直难以简单界定,而它与政治、法律、宗教、个体心理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又进一步扩大了其内涵的范围。因此,讨论德育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人手,本文主要从其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起。中西方古代德育主要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近现代西方的道德教育则从笼统的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但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西方的德育理论研究中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严格区分,但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却又将它们不着痕迹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贯通。我国虽然在德育史上曾出现“政治泛化”的现象,但总体说来,实行的是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融为一体的“大德育”。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的“大德育”在传统意义上侧重的是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从形式到理论的研究都是较少的。西方德育较之我国的德育更注重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但是它们却能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相互补充,使得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为活泼,效果也可能会更好。西方德育中的社区文化、心理咨询、宗教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为各国德育工作者所肯定,它们实质体现的是西方的“大德育”传统,当然这主要也是得益于其浓厚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基础以及它们在教育学中的运用。

西方德育在方式上经历了一个从强化灌输到价值中立再到回归传统并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道德认知的过程,体现在德育内容上就是:西方传统德育内容也是一些较为固定的道德规范、准则和单一的价值观。近代的西方德育随着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盛行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反对传统的规范、规则的强化灌输,而以似是而非的德育内容激发和发展个体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这种德育模式最终导致了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出现,于是现代西方德育又一次向传统德育内容回归,但在实践方法上仍然反对传统的教条灌输方式,提倡对个体认知、判断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国德育内容上一直延续传统德育“德性”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到了近代又有了浓郁的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与我们党在近现代历史上创造的重大贡献和其优良作风使社会成员对其产生的信任感有关。西方将德育作为一种培养个体观察和理解社会状况的能力,以及有意识地训练其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因此,其内容也是集中于最基本的个人和公民责任感的培养。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展现个体的一切社会关系,使个体理性地认识并能恰当地维护这些关系。这些都是西方理性主义精神在道德教育中的体现,也渗透着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因此,西方通常并不设立单独的德育课程,而是通过整个课程来发现美德的实际意义,通过环境、隐性课程、宗教活动等发现有关道德教育的丰富内容。这也使得西方德育成为最终导致价值观多元化的因素之一,而其一般层次的德育内容也可能会导致个体价值观的虚无主义。现代的道德教育,已逐渐地从抽象化、空洞化、圣人化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开始注重面向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生活,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为要求。

尽管中西方在对德育内涵的理解上存在许多差异,但大致上都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范畴的基本内涵,把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视为德育的组成部分或是有关联的部分,只是各国依据各自不同的国情和时代特征而有所侧重,导致其实施途径的差异。现阶段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对年轻一代的政治、法制以及宗教式世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并试图通过各种改革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中西方德育功能及定位的不同

中西方在对于德育功能概念的界定上存在众多不同见解,但我们基本上可以从其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因为这是一切德育功能问题所涉及的最基本的维度。对比中外的德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到近代德育侧重于德育的社会,强调德育在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功能,涉及个体性发展的方面,主要也是改造人性、引导人性向善进而到维护社会统治稳定这一政治目的。我国现代德育理论则已经逐步认识到德育在个人发展中的功能不仅只在改造、引导、完善人性的这一层面,最终还要促进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德育的个体是促进这种本体价值的实现,达到更高层次的价值实现。国外德育在功能方面从古代至近现代一以贯之的是同时注重德育社会性和个体性两方面功能,在强调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功能时,也注重其促进人性发展完善方面的功能。但是西方德育的个体强调的是其促进个体品德发展的功能,所依托的是道德的工具功能,最终是为其社会服务,脱离不了其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根源,脱离不了其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根本目标。我国的德育研究者认为,只有当德育在个人关系领域内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德育才不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而是作为目的来培养,德育才赋予它原应有的本质的意义。功能反映的是一种价值关系,它决定于人们或社会对德育的需求状况。德育功能本质上具有客观性,但它总是会与我们主观期望和价值设定联系在一起,即与德育的目标相联系,中外各国对德育功能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各国德育目标的差异,最根本体现的是体制、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对德育功能的不问理解,会直接导致其对德育在社会生活中定位的不同。中国传统儒家教育和欧洲古代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多将德育作为唯一的教育。二战后的西方国家曾一度将教育的重点转向了科学技术,直接导致后来的一系列社会德育问题。近现代时期各国大都认识和肯定了德育并将其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和教育的基本内容。社会发展变化中我们强化德育的社会适应,将其作为德育功能的基点。西方国家通常注重发挥德育的社会适应,根据社会现实发展,培养个体的自主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能更好地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我国传统德育在社会功能上侧重其规范、规则方面的限制和目标较高的、具有政治性的发展,只强调这两方面会造成个体在多元社会中价值选择和行动上的困惑和矛盾,不利于其个体的发展。

不同的社会构成论和不同的社会发展论会产生不同的德育社会论,不同的品德构成论以及人性构成、发展论,又会形成不同的个体观。德育功能要向个体强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的最终价值实现是落实在个体的实现程度上,因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幸福。德育不仅是让受教育者认识和维系各种社会关系,还要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各种“合道德性关系”的美好,并能从这些道德关系中享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由约束、服从发展为自我满足和幸福,由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的传递到个体“德性”的激发和引导,这是对德育个体的进一步拓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国都在试图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强化德育的功能。德育应该成为满足个体道德精神需求的过程,德育既具有工具功能,也有一种目标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38.

[3]孙英浩.试论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2008(1):109.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