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2 14:57: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网络的现状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美国广告商减少了对网络媒体的广告预算投入。2008年10月金融风暴正酣之时,美国comScore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广告主被问及金融危机之时是否减少网络媒体的广告投放时,年均收入为5万美元的阶层中80%的人认为会减少这些花费;75%年均收入在5万至10万美元的阶层认为会减少在网络广告上的投入。这种状况的原因显而易见,由于经济现状低迷,多数商家会想方设法减少支出,对于新媒体互联网的投入也不例外。
也是因为商业业务的减少,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互联网收入的减少。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认为,在美国2008年至2009年前半年期间,顶尖级的100个网站中,有34%的网站靠广告来获取收入;有12%依靠订购存活;有8%依赖虚拟下载品谋生;剩下者多为免费开放的网络。也就是说,对于美国的互联网市场来说,大部分的互联网都暂时没有获得利润。即使这样,金融风暴期间,在年收入为10万美元的网络媒体那里,2008年第3季度仅有3%的增幅;而在年底的第4季度,网络媒体获得的收入从上年增幅的23%下降到6%。更为让人惊奇的是,2008年第2季度里,美国的互联网媒体收入总额为56亿美元仅仅比上年同期增加2%,远远落后于预期11%左右的增幅。由此可见,金融风暴对美国的互联网媒体影响有多大。
金融危机对互联网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上呈现衰减趋势。传统媒体必须与互联网媒体接轨,这是媒介的一个共识,人们常称之这段时间的转化为“拐点”。融合的主要形式是并购,其好处在于加速传统媒体的资产重组,使各类传统媒体纳入网络传播的形式,互联网媒体也可借助传统媒体提高影响力。由于金融危机,媒体由于收入的减少而不敢轻举妄动。2008年的12月中,在线媒体的并购次数仅为258,比2007年的315次减少了18.1%;交易值为90.49亿美元,比2007年的122.98亿美元降低26.4%。2009年以来,这种衰减趋势还在加剧:并购次数仅为43次,比上年同期的77次降低44.2%;交易值仅为3.9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0.45亿美元衰减了86.9%。互联网媒体的突出优势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损害。
互联网媒体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另一个表现为其内容影响力受到限制,一个有力例证就是普利策新闻奖。今年的93届普利策新闻奖第一次把网络新闻与网络媒体囊括在内,然而等到4月20号宣布时才发现,除了美国“政治新闻网”被提名以外,其他全部被排除在外。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增长受到了抑制,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它在内容上的影响力。
网络媒体利润丰厚与分布不均
网络媒体市场依然充满活力,虽然受到当前金融危机的困扰。根据TNSMedia Intelligence公司宣布的数据来看,进入2000年以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美国互联网广告额保持在13.30%的增幅。未来的互联网媒体市场增值前景依然令人乐观,只是在于利润的分配不均,主要是因为传媒市场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剧,网络市场呈现出新的局面。
首先,从形式上来说,由于科技含量的不同,互联网的各类广告效果不一样,也会造成利润分配的差异。以美国互联网视频广告为例,其广告市场总额年均保持两位数的态势稳定增长,从2000年3千万美元,到2006年的2亿2千5百万,而且增长的速度在逐年加快。这几年的增长速度分别是33%、37%、54.4%、62.5%、66.67%,这种加速度的增长;远远高出TNSMedia Intelligence公司预计的13.3%的整体增幅。就技术成本比较低的互联网展示广告(display advertising)来说,因为效果比较差,据CompetitiveMedia Reporting公司统计,2008年第2季度其广告额增幅仅比其上年增加7%的利润,远低于互联网广告平均利润13.3%。更有甚者,美国著名媒体调查公司统计显示,网络展示类广告已经出现了数年的6%的利润下滑。
网络媒体广告的增值还表现在内容的细分上。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及相关各类信息增值幅度要大得多。比如,传统媒体的时事通讯的增值在不断减少:2001年至200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0.3%;而2007年至20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衰减速度更快,为—6.7%。同时,新媒体互联网因为内容、方式不同,增幅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数据库信息服务年均复合增长率两段时间的数据分别为8.6%和8%,低于互联网广告额13.3%的年总体增幅;在B2B网络信息这一块,2007年之前的增幅为13.9%;2007年之后的增幅为22.3%。这说明B2B网络媒体将会是未来新媒体的一个新增值热点。
需要关注利润分布不均的网络内容还在于互动营销与在线消费类媒体。在线互动营销2001至2007年这个时间段里年增幅为40.4%,比传统营销的4.2%高出近90%的比例;而2007至2010年之后,减为增幅29.9%,传统媒体年增幅为3%,依然高出90%的增幅。之所以在线互动营销2007年之后会出现增幅的减少,是因为这块市场里,这块市场份额的基数在增大,只是比例上的相对减少,绝对增幅依然相当惊人。故此,利用互联网的互动特征,争夺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是一种趋势。美国商业媒体(ABM)乐观的预测:2007年至2010年这段时间,互联网获得媒体利润将从2007年之前的33%份额到2010年的88%;传统媒体的份额将会相应地从67%减少到12%。而互联网媒体内部利润主要集中于专业化的内容制作上,如B2B信息与互动营销等领域。
网络媒体利润藏于深专业化运作
就美国当前的网络媒体市场的盈利情况来看,一般的媒介融合并不能带来丰厚的利润,真正的利润藏于深专业化的运作中。由于网络培养出一系列品味不同的长尾受众,对信息的需要已经进入到细分的时代,媒体需要在深专业化上下功夫,这已经是当前新媒体时代媒体人盈利的心得。
美国互动广告局(InteractiveAdvertising Bureau)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10月为止,美国的在线广告收入总额已经达到59亿美元,当年第3季度的总额增幅为11%,低于13.3%的互联网平均增幅;而当年第2季度的增幅仅仅为2%。与此形成对比,这一时期的互联网搜索类广告额却占据增加值的50%,而搜索类广告与内容的深专业化运作紧密相连。Outsell公司预测,从2007年到2011年,具备搜索功能的新媒体,其年增值率可以达到15.6%。
Google媒体是满足长尾受众深专业化运作成功的最好诠释。2008年Google网1400万个样本的搜索词里,该网站排名前100个词条只占1400万词条总点击数的5.7%;前500词条只占样本总点击数的8.9%;前1000词条只占10.6%;排名前10000个词条只占搜索总点击率的18.5%。也就是说,一个网站拥有10000个成熟的搜索词条,获得的点击率仅仅只是应有注意力经济的20%市场;这样就可能失去80%的市场。故此,Google媒体的成功在于它面向长尾市场的深专业化运作,长尾最大的特点在于多样化的需要产生多样化的生产。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049-020引言
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经济联系逐渐紧密,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严峻,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我国的网络营销起步较晚,营销水平低。如何突破网络营销的弱点,塑造企业市场优势以应对新的竞争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1网络营销概述
网络营销作为信息时代全新的营销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并将成为21世纪市场营销发展的大趋势。网络营销以其独特的优越性使市场营销的手段和内容正在发生史无前例的变革,对企业传统经营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1.1 网络营销的产生和概念20世纪90年代初,Internet的飞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互联网应用热潮,在互联网络上可以很容易地与任一联网地区进行联系。所谓网络营销,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网络营销定义为: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来更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欲望,从而实现企业营销的目标的一种手段。
1.2 网络营销的特点网络营销是互联网时代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是电子商务的一种主要模式,因为较传统营销而言,网络营销成本低,效率高,减少企业商务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不良影响,节约能源和资源。网络营销的核心理念与交互方式的独创性决定了它有别于传统营销的自身特点。
1.2.1 说明性说明性是指市场营销者在顾客购买前认识顾客的能力。因特网技术使访问者能够在访问网站时表明身份,在购买前提供有关他们对产品需求的信息。由于因特网的介入,营销者们才可以以相对的低成本复制大规模的销售能力。营销者们可以更精确地将营销组合针对更小的具有某一兴趣的目标顾客。
1.2.2 互动性互动性使顾客在公司的营销交流中可以直接表达他们的需要与欲望。这就意味着营销者可以真正地和预期的顾客进行实时交流(或接近实时)。当然,销售人员也是可以做到实时推销,但花费更大。网站向销售代表提供了展示的优势,并且有更大的市场覆盖面和更低的成本。
1.2.3 记忆性记忆性是指一个公司获取包含顾客个人档案和过去购买记录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在现实中使用这些数据来为特定的顾客提供特定的营销服务的能力。
1.2.4 控制性控制性是指顾客调整他们所看到的信息和他们认识信息的速度和顺序的能力。网络有时被称为“推动”的媒体,因为用户决定了他们将浏览网上什么东西;网站经营者控制用户所看到的信息和以什么顺序的能力是有限的。
1.2.5 获取性获取性是指顾客可以深入了解竞争产品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了解公司的产品与它们的相对价值。例如,一个想买一台电视机的人,可以进入长虹、海尔、金星的网站,比较一下这些电视机厂商的产品。这个购买者还可以访问在线杂志和价格指导、中间商网站,以获取产品性能、款式、价格的更详细的信息。
1.3 网络营销的产品分类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其他科学技术进步,将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在网上销售。为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应分析企业产品的性质、形态、特点,划分不同的网络营销类别,采取适合的营销方式。(表1)
2我国网络营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通讯服务质量不高,尤其是宽带不够一直捆饶着网络用户和ISP服务商,国外正在迅速普及宽带和互联网,在我国占比例较低。
2.2 网络营销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不同的地区,在网络营销发展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华东、华北、华南经济发达,观念先进,对外交流畅通,企业信息化进程比较快,网络营销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以及企业认知度等方面都明显好于其他地区。(表2)
从CN下注册域名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华东、华北、华南的CN注册域名比例为78.5%,WWW站点的比例为88.8%,占据主要地位。东北、西南、西北的CN注册域名比例为12.7%,WWW站点所占比例为11.2%。
2.3 企业对网络营销认识不清,网络竞争意识有限某些企业对使用互联网和开展网络营销还缺乏了解,把网络营销和网上销售、电子商务等混淆,认为网络营销是一个可以单独运行的营销方式。
2.4 网络安全和信用程度存在问题网络交易由于隐蔽性高、陷阱多,交易对手不可知性,存在着交易风险。近年来网络诈骗案呈上升局势,利用网上信息,电子邮件诈骗时有发生。表3显示我国网民对当前互联网安全满意不到三分之一。
3我国网络营销问题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
3.2 加强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国家将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网络设施标准和网络运行质量。其次,政府要指定政策,引入竞争机智,打破垄断,使各网络企业在公平有序的良性竞争进一步完善服务降低上网费用,再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到优势互补,使上网费用降低,加快网络营销的发展。
3.3 培养网络营销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引发的一系列商业革命已经如火如荼,网络营销需要具备全新信息观念和新型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实施网络营销的中坚力量。网络营销对人才的要求很高,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需要懂的电脑、互联网,还要精通金融贸易、物资经营管理,并且要很好将这几方面结合在一起。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对口的网络、计算机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网络出版的概念
1、网络出版的内涵
网络出版是一种新兴事物对于它的概念众说纷纭,由于网络出版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普遍接受的概念。
1971年的《世界版权公约》第六条对出版下的定义是:“系指对作品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复制,并在公众中发行,以供览阅或观赏。”现代出版学上对出版的定义是:将文字、图画、声音、图像、数字或符号等信息知识记录在一定介质上,并进行复制、向公众传播的行为。它强调的出版构成要素是信息知识、复制和广泛传播,只要具备了这三种基本要素的行为就构成了出版。
网络出版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认为网络出版是指出版机构以电子技术为手段,以网络及磁性、光学、电子介质为信息知识的承载和传递工具,实现出版物的数字化创作、生产、宣传和销售,并且最终实现数字化从生产者向需求者转移这样一个过程。从广义上讲,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可以叫做网络出版;从狭义上讲,网络出版是指出版单位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即主体限定为传统的出版单位。
无论从何种角度和层面对网络出版进行界定,网络出版的概念的基本元素应该是一致的:(1)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手段;(2)经过选择和加工的数字化内容和作品;(3)传播的交互性和个性化。
2、网络出版的主体
关于网络出版主体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出版主体自由化、大众化。这种观点以彭静、师曾志等为代表,他们认为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人人成为出版者提供了可能,网络出版不再是出版机构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是出版者。另一种主张是出版主体合法化。这种观点以张志林和杨祖彬为代表,他们认为网络出版主体是一种合法的实体,但不是传统出版实体简单的物理转移,应将网络出版主体认定为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
3、网络出版的分类
出版业是一种特殊分类的行业,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武汉大学的徐丽芳教授从出版物的表现形式的角度上将网络出版分为了主题讨论性、定期不定期型、数据库型和综合型等四种形式。黄科舫则将网络出版分为了数据库型、电子邮件型、网站型、平台型、互动型等五类。
各种分类方式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合理之处,但同时也有相互交叉之处。迄今为止只有周荣庭在《网络出版》中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归纳,他认为网络出版分类标准是:(1)按互联网信息服务模式分类;(2)按信息媒介分类;(3)按信息最终形式分类;(4)按支付模式分类;(5)按经营模式分类。
二、我国国内网络出版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2008年我国网民数已高达2.53亿,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网民大国,这无疑是网络出版的巨大机遇。网络出版在我国已初具规模,《中国网络出版发展状况及政策》报告称“全国现有的80多万个网站中,涉及到出版的占25%,这些网站的编辑量超过总编辑量的40%左右,从业人数超过4万人,销售收入超过130亿元,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产值1500亿元左右。”虽然网络出版呈现出了可喜的局面,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网络出版还主要集中在学术方面以及大众消费方面,其中网络游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网络出版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1、我国目前的网络出版的主体
目前我国网络出版占主导地位的主体主要有:传统出版社主导、网络公司主导、门户网站主导等三种。
传统出版社作为出版的中流砥柱当然不会落后于时代潮流,积极开发网络出版业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辽宁出版集团,该集团早在2000年就推出第一代中文电子图书,成为我国最早涉足网络出版的出版集团。从现在看从事网络出版最多的还是网络公司,博库网可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网络公司,该公司逐步向读者提供免费的电子书下载,其规模之大可以说开创了中国出版业界的先河。至于门户网站方面,搜狐网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搜狐网有着成熟的网络出版运营模式即采用佣金方式,类似的还有当当网,阿里巴巴等。虽然这些网站比较成功,但真正意义上成为网络出版的国内先锋的是一直倡导文学原创的网站——榕树下。
2、我国网络出版存在的问题
(1)虽然我国网民人数居世界首位,但是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网民上网主要是浏览新闻、玩游戏、聊天等,虽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网上购物,但他们主要选择的是数码商品、服装以及其他日用品等,而通过网络购书的仅占一小部分,所以网络出版在销售方面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2)网络本身就是一种虚拟平台通过网上购买的电子书之类的是纯数字化的出版物,而大部分人都养成了阅读传统书籍的习惯,对于电子书他们觉得不如传统书来得实在。另外,如果电子书可以免费下载,那么它的访问量势必会过大;如果收费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的读者流失。
(3)网络出版是一种非接触的经济形式,由于没有现实的接触,网络出版的诚信问题成为了网络出版能否顺利发展的重点。对于习惯了面对面交易的人们来说,网上交易可能还不大习惯,甚至会怀疑对方身份的真实性,担心上当受骗,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网络出版的发展。
(4)由于网上购书需要有能上网的电脑或其他设备,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还不具备这一条件,势必又有一大批读者流失。虽然我国网民众多但网络普及率却不高,对于网络出版的市场拓展来说还存着一些难度。
【参考文献】
今日的中国消费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从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消费者在衣着服饰上的支出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服装市场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而服装消费由最初蔽体保暖的需求转变为对美体享受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选购服装的决策因素也在发生变化。
1 实施网络营销的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成为现代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智慧的信息得到聚合,人们已经对Internet越来越熟悉,它覆盖世界的各个角落,网络的普及使人们获取信息的差别越来越小,它的平等性和自由性,充分体现出人的自由空间,释放了更多的价值观念,成就了多种正向思考的信念。可以说网络市场作为以虚拟空间为媒介的交易方式,流行影响力很大的行业,迫切需要接收最新反馈信息,服装行业的网络化发展紧随时代步伐,这是交易方式上的又一次革命。它将企业信息进行推广,树立品牌形象,实现持久利润。另一方面,服装消费群体的年轻化,网络成为白领和准白领人群的生活必备品,从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角度上分析,服装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已成发展必经之路。
互联网网络营销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希望通过一个聚合的网络平台来实现对互联网的运用及网络对于消费者个人所带来的功能和价值。这无疑为服装企业带来了更多参与网络营销的机会。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的发展,通过网络来构建网络渠道逐渐可行,鼠标加服装就是我们创新营销的主要力量,我们需要整合消费者信息,也要创建服装品牌消费者的社群社区消费空间,通过消费者在网络中自由交互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去传播服装品牌。
目前,我国的服装企业网站建设情况相对其它国内行业而言,处于中等水平。据统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近一半的服装企业还尚未意识到企业网站建设的重要性,只有55%的服装企业进行了企业网站建设,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和北京占前五位,只有这些比较发达的城市,才会具有比较集中的企业网站建设,在中西部地区,服装企业更少,平均比例不到15%。在网站的产品更新和信息反馈接收上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服装企业中专门负责网络营销的人才资源的缺乏也是目前造成网络营销局限性的原因之一,是亟待改善的地方。
此外,我国的服装业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这给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实现带来很大的难度。而服装企业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和繁琐,许多企业每天需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库存单位,需要管理无数的款式、结构、客户标示甚至更多数据,这也无疑对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网络管理施加了很大压力。而传统的服装企业依靠目前枝繁叶茂的渠道尚能获取足够的利润,网络营销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多年的积习与庞大的身躯使它们难以在网络的海洋中游刃自如。但是,随着三维试衣的发展,优服网、和炫网等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都集成了大量品牌,运用三维试衣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将网络试衣变得轻而易举,解决了一些问题。网络技术和软件的发展和升级必将为服装的网络营销开拓更广阔的上升空间。
面对后信息时代形成的新一批消费者,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空间中形成的多种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地碰撞和融合,在多元化的消费市场结构下,网络营销能否在整合营销的潮流中持续成长,关于服装品牌网络营销的论述层出不穷,给有志于利用网络平台的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这一网络时代兴起的新理论,给服装企业在互联网条件下的盈利带来了新的契机,我国的服装企业需要突破区域化市场优势,使各个区域都达到它的消费者市场份额的平衡和覆盖,服装品牌似乎能从长长的利润尾巴中获取更多的收益,抓住消费者的形态,来做企业的营销创新,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索和探讨。
2 服装业网络营销的现状
一、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导致学员道德观念选择的多样化
道德认知是指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知。道德认知的解雇是形成道德观念和原则,并运用这些观念和原则判断是非善恶,调控自己的行为。网络极易造成学员在网络上和社会生活中道德认知的紊乱。众所周之,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军校学员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交往,不必真实地展现自我,可以心安理得地抒发一些与现实中的自我不一致甚至是虚假的情感,常常以假对假,以假乱假。不同的道德标准、多样的社会思潮和个体的是非准则通过开放性的网络持续性的冲击学员的价值观念。学员的道德孕育环境得到拓展,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环境变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四个环境,各种不同的道德观察能够在网络上快速、激烈的“冲撞”,这是其余环境不能比拟的,网络使得学员的社会价值观念难以在保持统一的前提下取向于个性化、多样化,以至于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彼岸准并存的局面,使院校、部队甚至社会传统一直所倡导的道德观念仅仅成为学员众多道德选择的一种,军队主流道德规范的支配性作用则可能被削弱,由此造成道德评价的失范,最终必然导致学员道德选择的迷惘和道德观念的多样化,形成一种“脱离自我,脱离现实,多样化”的虚拟网络道德观念。
二、网络的现实封闭性导致学员道德情感的异化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常常成为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网络环境具有“人-机-人”特性的虚拟开放性,但不可避免的产生“人-机”的现实封闭性,由于网络割裂了“人-人”这样的现实交流环境,在“人-机”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极有可能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不少学员因沉迷网络而整日恍恍惚惚,无精打采,对什么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并经常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系冷淡、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现象,严重危害了身心健康。学员是军校院校所培育军官的主体对象,如果长期处于“人-机”现实封闭环境,则很容易产生人及的冷漠和道德情感的变异,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网络道德和行为,导致网络道德情感产生变异。进入部队后影响官兵之间关系,导致官兵关系疏远、官兵感情淡化,影响军队建设。
网络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影响越来越大,为我们开辟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领域。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工作一项长期的任务,是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的影响,也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时展的要求,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红塔区纪委监察机关在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上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但从目前状况来看,此项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现结合红塔区纪委监察机关的实践,对我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红塔区纪委监察机关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在红塔区政府网站设立纪检监察网页,上传纪检监察相关信息;选送1名同志参加省纪委网络评论员业务培训,撰写反腐倡廉网络评论/article/lunwen/" target="_blank">论文章均被人民网强国论坛采用。
存在问题:在硬件设施方面,目前尚未建立开通专门的反腐倡廉网站,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仅仅是挂靠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及同级政府部门开设的网站发表和上传一些反腐倡廉/article/dangtuan/" target="_blank">思想实际,采取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正面的声音能够入情入理、入脑入心,从而增强网络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开设不同的反腐倡廉宣传专栏、网页,吸引更多的网民点击,扩大反腐倡廉网络宣传的影响力。切实加强对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的调查研究,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加强对反腐倡廉网络宣传的管理和疏导。通过积极引导,使广大网民正确认识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成果和经验,增强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透明度,从而较好地实现网络宣传的效果。
一、引言
近年来,尤其是2001年教育部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自主学习”越来越成为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高频词。多媒体技术网络条件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条件,促进学生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的形成。现在全国许多高校都为大学生英语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多媒体技术网络学习环境,旨在为学生提供英语课堂教学之外的丰富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了很大的提高?是否还有改进的地方?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一)积极效果
1.通过网络信息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网络技术用于英语教学,提供了真实的交际需要和语言学习氛围,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动感内容,因此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利于学生获取大量背景知识,利于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轻松的学习环境,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学生更加容易释放情感焦虑,因此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将网络技术用于英语教学,在教师讲解和指引下,学生可以通过人机交流和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终完成建构知识的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参与不够主动,自主学习能力仍待提高。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仍有少数学生对教学平台的学习流程、内部结构、功能等“不清楚”、“不知道”、甚至“根本没有使用过”。甚至有些学生竟然“挂机”学习。这都说明学生需要提高自学能力。
2.网络技术支持系统亟需改善。在访谈中也了解到,系统经常出现问题故障,如无法登录、网速太慢、掉线,大厅的作业、论坛、约课功能难以实现。另外对于一些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网络课程系统中没有用帮助页面的方式给出指导,没有便捷的检索方式来帮助学习者快速而简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3.有问无答,缺乏老师的及时指导。调查数据反映出教师不能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少有更新,缺少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答疑,与学生的交互程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4.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和机器躲猫猫。评价与反馈形式单一。不少老师还是主要按照卷面成绩来评定学生,导致平时表现与最后结果不对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者学习的热情。 转贴于
三、策略分析和解决方案
(一)策略分析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策略是应用比较普遍的,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目前在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
1.支架式学习策略。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定义的支架式教学策略为:这种策略“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这种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求老师给予及时积极有效的引导,发挥主要角色。
2.抛锚式学习策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即达到对该知识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环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这种策略就要求学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随机进入式学习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是指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种策略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这类学习中,必须给学生提供一套便捷有效的软件系统。
(二)解决方案
1.软件系统可以更高效、简捷。其功能应该包括课程学习资源检索,具有良好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功能,体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学习过程中能随时进行基于问题的检索,有灵活方便的上传与下载方式,建立有效的测试与答疑系统。多途径地快速丰富教学资源,使各类课程资料及时上传和更新。
2.学生循序渐进地培养适合网络学习习惯。一般说来,学生开始学习时都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但是随着学习的进行、学习困难的增加,学习动机的推动作用就会逐渐减弱,而维持学习持续进行的力量是意志力。换言之,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启动作用,意志控制对学习过程具有维持作用。因此除了促进学习动机外,更重要是训练学习的意志控制过程。
3.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皮亚杰说过:“有关教育的问题,没有一个不是和师资培训的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的合格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一方面,教师自身的素质需要提高,比如,除了专业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外,应具备丰富的辅导和支持学生学习的技能包括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使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全力支持他们的创造性,引导并鼓励他们开展进一步的学习活动。
4.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保留卷面考试的同时,应该提高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更看重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尤其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只要比以前有进步,我们就应该加以肯定,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四、结束语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对目前网络教学的现状做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对应方案。总之,我们既应该在理论上多多思考,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以适应目前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静,周志明.“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使用调查与思考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2]马志欣.新疆高校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及其实践的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4-6047-02
An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Learning Resource Application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HAN Xiao-qin1, LIN Chun-jie2
(1.Educational Scientific Institute, Luoyang Normal College, Luoyang 471022, China; 2.Academ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uoyang Normal College, Luoyang 471022,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Network learning resource application status on Luo Yang Normal University's different grade and professional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specific factors influential network learning resource appl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rom the Angle of effective application.
Key words: network learning resource; college students; effective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status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日益丰富,并且大学生是一个自由的群体,他们正值青春焕发、朝气蓬勃的阶段,因此,网络为他们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广阔的学习环境。网络学习资源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1],还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目前各大学都在不断地完善校园内的硬件设备,校园网络、计算机实验室等都为网络学习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网络学习资源是现代网络学习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2],大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却不甚理想。通过对已有文献研究发现,有关网络学习资源的论述相对较少,大多集中在网络学习资源学习策略的理论探讨[3];各种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而有效性研究也仅局限于高校精品课程这种单一的学习资源[4],缺乏对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情况全面系统的调研分析。
因此,本文将在对现有网络学习资源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应用现状进行调查,从网络学习资源有效应用的角度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建议。
2 网络学习资源概述
网络学习资源是网络教育资源的一部分,网络学习资源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为学习目的专门设计或者能为学习目的服务的各种资源,不同于传统学习资源,更具有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共享性,内容的多样性,获取的快捷性和交流的互动性[5]。根据网络教育资源的分类情况,将网络学习资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图像或视听材料、电子地图、录音材料、网络或数字化文献、来自于新闻与其他媒体的资源、在线参考资源(如辞典)、个性化网络日记(例如博客)、在线小组讨论(例如:qq群讨论)、由其他院校或教师创建的课程教材或课程网站 (如精品课程、MIT开放课件)、课程包(包含电子教案、教学软件等)、电子书等。
3 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文对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三个院系进行了《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应用情况调查表》的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分布在不同院系的不同专业(主要涉及到教育技术学、心理学、物理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生物学等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在此次调查中,问卷回收率是97%,做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有291份。
问卷共分为“基本信息”和“网络学习资源应用情况调查”两部分。基本信息部分有3道题,包括学院专业、年级、性别三项;网络学习资源应用情况调查共25道题,重点是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即对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和获取网络学习资源途径的使用程度;未能有效使用网络学习资源原因的赞同程度;使用网络学习资源过程中遇到相关障碍的程度;共享和使用网络学习资源的态度。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的样本分布均匀,男女比例约为1:4,各年级比例约为1:1:1:1。调查发现,不同院系、专业、年级、性别对同一题目回答差别较大,相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对同一题目的回答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与学生个人生活、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差异有关。但为了寻找共性、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这方面的统计不再分,仅针对问卷的结果做描述性分析如下。
4.1 对不同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和获取途径
1)调查问卷中,列举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具体调查结果如图1。在调查中发现,网络或数字化文献、来自于新闻与其他媒体的资源、电子书、课程包的经常使用程度都达到50%以上,其中网络或数字化文献使用程度达到79.4%,在线小组讨论和在线参考资源都很少使用,很少使用的程度都在60%以上。可见,不同的网络学习资源在利用程度上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对于一些不经常使用的网络学习资源,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就会很低。
2)在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的途径上,将近100%的学生选择总是或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来获取网络学习资源,而与特定学科网站链接的门户网站、数字图书馆、在线展示等较为权威的渠道却很少使用,使用的比率都在30%以下,说明大学生经常使用最为简便的方法获取自己想要的网络学习资源,而忽视了一些权威机构提供的资源链接。
3)使用网络学习资源的方式:其中在完成作业及毕业论文的时候,使用资源的程度能够达到70%以上,而在课堂上,却很少使用,说明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改变的不是很明显,只有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学生才会使用资源进行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4)在通过专业协会、图书管理员、老师、同学、院校教育部门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的频率中,从专业协会、图书管理员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的程度很少,只有10.7%,70%以上的学习资源都是通过老师,同学,院系的教育部门获取的。
5)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的工具中,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占96.7%,使用电子邮件占83.5%,演示性软件占76.2%,而使用网上图书馆目录和摘要、索引数据库却都在20%以下。
综上所述,不同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平衡,一些权威机构的网络学习资源被忽视,例如:与特定学科网站链接的门户网站、数字图书馆等;学生通常习惯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网络学习资源,很少应用专业的门户网站和专业协会;在使用网络学习资源过程中,传统的学习方法仍然占主要地位。
4.2 网络学习资源的应用目的和未能有效使用网络学习资源的原因
1)在对网络学习资源应用目的分析得出:学习中使用网络学习资源60%以上都是一些任务性的学习,如获得专业内容的背景知识、了解最新学科进展;而为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和批判思维、了解更多的技术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仅有23.7%,同时8.9%的学生反对学习中使用网络学习资源则是因为觉得浪费时间。以上表明目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主动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还不是很强,不适应网络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
2)学习中未能有效使用网络学习资源的原因: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与第一部分反映出来的问题紧密联系,说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传统的学习方法很难改变,网络学习资源的高效率利用需要正确和有效的指导,逐渐的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由于网络学习资源种类很多,能够正确的获得需要的网络学习资源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网络学习资源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也是重要的选择标准。
3)应用网络学习资源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障碍
在统计中发现:68.4%的学生认为缺少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是个大障碍,46%学生认为缺少使用技能、缺少硬件、缺乏兴趣也是障碍,有8.9%的学生认为缺少对网络学习资源的认识和没有计算机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改进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适应大学生的需求,为学习资源的高效率利用提供具体支持。
4)共享和使用网络学习资源的态度
在调查中发现,83.6%的学生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和资源,与网络上相同兴趣的人共同探讨知识,相互沟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使用网络学习资源的时候,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最佳的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养成更加灵活的学习方法。
5 提高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网络学习资源的有效应用是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网络学习资源的应用现状却并不理想,在学生的学习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原因主要有:首先,网络学习资源分布广泛,种类多,获得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有一定的困难;其次,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很少有学生使用网络学习资源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另外言传身教的传统学习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虽然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一直在更新,但是学生没有适应这样的发展,教师的指导作用相对较弱。基于上面的原因,提出以下建议:
1)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分类汇总,及时更新,建设面向学生开放的网络学习资源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网络学习资源的有效应用。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6]。这样才能使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适应网络学习,不断搜索对自己的学习有用的网络学习资源,体验网络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和财富。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1999(1).
[2] 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6-67.
[3] 胡卫星,李凤杰,何明.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的结构与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
[4] 王佑镁.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调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普及的速度越来越快。《第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较2012年底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44.1%。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不少隐患,各种网络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关键在大学生的网络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内涵和举措,“教材”问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尽快建立起较为科学的教学体系。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问题的提出及重要性分析
(一)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快速扩张期,应用创新和普及速度前所未有,互联网“媒体化”、“可移动”、“便携化”的方向越来越明显,对现实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据《南方人物周刊》2011 年第34 期标题为《热词/榜单/数字》的文章显示,思科调查了14 个国家的大学生和30 岁左右的专家、年轻人,结果显示,33% 的人认为“互联网如同空气、水、食物和住所一样重要”。从网民属性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 年已达96.1%。我国大学生网民普及率已趋于饱和状态,如何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培养高尚的网络情趣、确立正确的网络观念,事关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响应国家战略和教育事业需要,各高校积极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持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反复性和不可预测性,大学生深受网络其害的案例时有发生:因网络交友不甚,致使人财两空;因沉溺网络游戏等虚拟生活,心理健康问题凸现;因无法抵挡诱惑,陷入网络犯罪的漩涡……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二)教材建设对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网络素养既包括技术能力素养,又包括道德规范素养,涉及面较广,内涵十分丰富。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项系统而负责的教育工程。2010 年全国两会上15 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研究力度,尽快开发网络素养教材,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客观来说,网络素养教材对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首先,编写网络素养教材,有助于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内涵进行全面的梳理。要编写好教材,就必须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组织专家队伍,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传播规律,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厘清大学生应掌握的互联网知识技能、辩证思维能力和网络规范及道德修养等内容。其次,编写专业的网络素养教材,有助于提高网络素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现有针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大多数是结合班会、组织生活,讲解行为规则、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案例研讨,随机性、临时性、被动性的内容较多,没有成熟的体系,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对上海地区部分高校相关教材建设现状的调查
“网络素养”概念的提出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但它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只是近三四年的事。教材是开展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教材的建设情况更是直接反映了相关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初步了解高校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建设情况,笔者选取上海部分高校为样本作了调查和分析。调研选取上海8所高校,含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既有985 高校、211 高校,又有一般性高校,既有理工科高校,又有文科高校。课题组分别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交流座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共20 道题,主要分“关于网络素养的基本认知”、“提升网络素养的主要举措”、“网络素养教育的教材情况”、“网络素养教育的经典案例”四部分。
(二)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1. 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情况调研
(1)教材开设情况。在教材科目问题上,8 所高校全部都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5 家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3 家高校了“计算机文化”课程,只有1 家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在教材贡献力上,绝大多数高校(7 家)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贡献力最大,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文化》教材的贡献力认同度都较低(分别只有1 家选择)。
(2)教材内容情况。通过调查,课题组发现,在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上,各高校也尚未达成共识。在教材内容篇幅上,3 家高校只在相关教材的“某一章中的一个小节”中作了设计,但也有3 家高校的内容超过了教材的“一章以上的内容”。关于“学时数”,6 家高校为2~10 学时,2 学时以下和20 学时以上的高校分别有1 家。
(3)教材科学性情况。学时数和内容篇幅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内容的科学性、可读性则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果。调查显示,关于“各自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深入度”,3 家高校(37%)选择了“可读性强,深入度适中”,但也有3 家高校(37%)选择了“可读性不强,也不够深入”。在教材的侧重点问题上,8 家高校全都选择了“应更侧重于网络道德”。
2. 网络素养教育的其他相关问题调研
(1)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的重视程度及总体判定。调查中,8所高校有一半选择了“非常重视网络素养教育问题”。在对素养现状进行判定时,都选择了“一般,需要适度加强”。而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5 家高校认为应主要依赖于“加强自律”,5 家高校认为应主要依赖于“教育培训”,2 家高校选择应主要依赖于“外部监督”。
(2)各高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其他手段。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除依托教材建设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加强教育。调查显示,各高校都做了不少探索。比如,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问题”,4 所高校都表示“有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学生手册中也有相应条款”;关于“开展网上引导工作”,大多数高校都表示或多或少地开展过。
三、不断加强教材的科学化建设,切实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
虽然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及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但由于认知不统一、载体不丰富、职能归属不科学等,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总体看来,高校在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的建设上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即:教材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教材相关的章节内容整体偏少,且较为分散;教材内容的深入性和科学性不够科学,有待进一步提高。原因主要有:
1. 对网络素养的认识不太科学
调查显示,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各高校都普遍认为应包括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网络道德、网络礼仪等多方面内容;但关于“大学生网络素养最主要的内容”,所有高校都选择了“网络道德”,只有1 家高校同时选择了“网络技能”。事实上,网络素养应是“网络技能”与“网络道德”并重的。
2.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载体不够多样
调查显示,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8 所高校都认为“关键是开展网络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手段和载体上,各高校情况有所不同,其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监管”受欢迎度最高(7 家高校),其次是“网络技术培训”、“制定网络制度规范”(5 家高校),但没有一家高校为此而专门编写教材,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职责归属不太明确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高校(7 所)都认为承担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任务的应该是“学工部门”,3 家高校选择了“宣传部门”,意见较为集中。这主要是基于各高校将网络素养界定在“网络道德”上,而没有完整把握网络素养的内涵。实际上,承担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任务的,应该是学生工作部门、宣传部门、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学科院系的三者合作。
(二)改进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内容建设的若干思考
1. 转变认识观念,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目前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材及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程度上都与各高校的认识不太科学有关,需及时转变观念:
(1)群策群力,形成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的合力。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涵盖网络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网络行为规范、网络文明礼仪、网络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概念,与学工部门、宣传部门、网络技术部门、教务部门、相关专业院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尽可能挖掘各相关部门的特色优势,始终保持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从不同侧面共同做好教材的建设工作。
(2)站在人才培养高度,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建设的重要性。网络素养既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能力项目,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到“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了很高的期望。网络素养既包括文化知识,又涵盖品德修养,各高校应该站在新时期一流人才培养的高度,加深认识、狠下功夫,切实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建设。
2. 创新教材形式,增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的教育性
(1)创新教材科目形式。各高校在现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教材的基础上,要适当考虑增加“网络自动化办公软件教程”、“网络技术前沿动态”、“大学文化教育读本”、“道德与自律”、“网络安全与网络诚信”、“素养与成才”、“网络礼仪与规范”、“网络文明用语”等相关教材,全方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综合素养。
(2)创新教材教学形式。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一方面需要通过常规的教学形式来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喜闻乐见的活动来丰富。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各高校要逐步实现“课堂教学与讲座报告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入学毕业专题教育与日常班会主题生活相结合”、“教育理念宣传与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提升教材教学的实践性。
(3)创新教材编写形式。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尚未有一本专门用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材,需要加大编写力度。为此,各高校要创新形式,包括“集体购买与自主编写”、“教师主编与学生自编”、“专业教材与通俗读本”,编写专门教材,逐渐提升教材的教育性。
3. 加大理论研究,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材及内容的科学性
(1)要加大规律研究,增加教材章节内容。调查显示,高校教材中涉及到网络素养的内容整体偏少。各高校需要专门组织力量,加大对网络素养教育规律的研究,根据网络素养教育工作需要,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成长的特点,增加典型案例、网络新知识等,适当补充相关章节,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关键词:ARP欺骗;网络安全;ARP协议
Key words: ARP fraud;internet safety;ARP agreement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137-01
1ARP协议存在的漏洞
1.1 主机地址映射表是基于高速缓存,动态更新的这是ARP协议的特色之一,但也是产生安全问题原因之一。由于正常的主机间MAC地址刷新都是有时限的,这样假冒者如果在下次更新前成功地修改了被攻击机器上的地址缓存,就可以进行假冒或拒绝服务攻击了。
1.2 ARP请求以广播方式进行这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正是由于主机不知道通信对方的MAC地址,才需要进行ARP广播请求的。这样,攻击者就可以伪装ARP应答,与广播者真正要通信的机器进行竞争,还可以确定子网内机器什么时候会刷新MAC地址缓存,以确保最大时间限度地进行假冒。
1.3 可以随意发送ARP应答包这是由于ARP协议是无状态的,任何主机即使在没有请求的时候也可以做出应答,只要应答包是有效的,接收到应答包的主机就无条件地根据应答包的内容刷新本机高速缓存。
1.4 ARP应答无需认证由于ARP协议是一局域网协议,主机间的通信是相互信任,出于传输效率上的考虑,在数据链路层就没有安全上的考虑。只要是收到来自局域网内的ARP应答包,就将其中的MAC/IP协议对刷新到本机的高速缓存中。
2现有ARP欺骗解决办法
2.1 使用静态ARP静态ARP可以增加通信的安全性。静态ARP可以限制和指定IP地址的设备通信时只使用指定的MAC地址,此时攻击报文无法修改此表项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从而保护了自身和目标间的正常通信。
静态的ARP是不需要通过向局域网中发送ARP请求包来获得目标机器的MAC地址,那么伪造的ARP应答包就不能改变ARP缓存,这样可以有效的防范监听。但是,整个网络中的所有机器,都必须要建立一个静态的MAC地址表,在大型网络中,会增加交换机的负担,造成效率下降。如果机器更换,那么就要手工去更改MAC地址表,很显然,在大型网络中这种方式是不适用的。而且,WNIDOWS下即使建立了静态的MAC映射表,但是在收到了强制更新的ARP包后,依然会刷新机器的映射表,还是有可能被攻击者进行攻击。
2.2 利用网络交换设备①设备的MAC地址绑定。设置局域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都与唯一的MAC地址相对应。一旦检测出来自该端口所连接的主机的MAC地址发生变化,就自动锁定该端口,使主机无法连接到局域网。通过这种方式,攻击者就无法发送伪造的ARP报文,进而阻止了ARP欺骗的发生。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不灵活。②划分虚拟局域网。针对ARP欺骗不能跨网段实施的特性,将局域网划分成多个不同的虚拟局域网。某虚拟局域网内发生ARP欺骗不会影响到其它虚拟局域网内的主机通信。这样做缩小了ARP欺骗影响的范围。将受信任主机放置在同一个虚拟局域网中,将绝密主机放置在另一个虚拟局域网中,有效降低无漏洞渗透的渗入。同交换机端口绑定一样,仍需要高端网络设备的支持。
2.3 利用算法Bruschi提出将数字签名技术引入ARP帧发送方验证的S-ARP协议。它采用在源主机发送ARP信息时,对其摘要进行签名,在目标主机接收ARP信息时,对其签名进行验证。攻击者无法发送伪造的ARP帧,从而加强了局域网安全。
Goyal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密技术,来解决ARP安全问题并且抵御ARP缓存病毒的攻击。该技术是基于数字签名和一次性密码的哈希链表为基础的联合。这种混合系统防止ARP缓存攻击,比较S-ARP协议在实现效率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Lootah提出一种基于公钥密钥体制的安全ARP协议TARP――票务地址解析协议。其中除包含数字签名外,还引入了有效期。这种TARP协议与S-ARP相比,其优势为不必每次ARP解析时都进行签名和验证,减轻了主机的负担,提高了效率。
3分析与总结
主机级的防御从原来的被动检查向主动探测方向发展,即利用RARP协议或者是主动向网络中发送自己的MAC与IP报文。主机级防御措施要求用户所在网络中的每台主机都要安装相应的防火墙软件,如果网络中一台主机没有安装或者使用者将其停止,就会给ARP欺骗带来可能。而且很多ARP防火墙遇到欺骗攻击时,采取的防御措施是通过发送大量的广播包,避免被其它计算机冒充,这样会带来很大的系统和网络开销。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学者针对ARP协议本身的漏洞提出了一些补充的ARP协议;比如:S-ARP,T-ARP等。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形式纷纷涌现,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教学的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个高校的重视,如何快速建设高质量的网络教学体系,是摆在主管部门和各高校面前的一件大事。甘肃省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网络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发达省份。甘肃省各高校之间的网络教学体系的建设参差不齐,应用水平也相差甚远。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笔者从甘肃省高等学校网络教学体系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网络教学体系建设的现状
教育部2007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1]:“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正在
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要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各高校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2007年1、2号文件精神,以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为龙头,带动其他课程的网络化建设。
目前,甘肃省有高等学校42所,其中本科院校14所,专科院校6所,高职院校16所,独立学院5所,民办院校1所。“211”、“985”学校1所,部属院校1所。省部共建院校4所。其中14所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全省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全省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情况
从表1来看,14所本科院校对精品课程的建设都非常的重视,成效显著,起到了教学示范带头作用。但从表2来看,本科院校中只有7所院校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占本科院校的50%,占全省高校的16.7%,除兰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比较早以外,其他各高校也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网络教学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无法起到“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作用。
2原因分析
2.1经费投入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中心报到,我国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信息化水平最低的地区则包括甘肃、贵州、云南、等4省(区)[2]。甘肃省地处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投入教育的经费更是少的可怜,除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部属院校经费较为宽裕以外,其他省属院校经费都比较紧张。多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大部分高校都是采用货款谋求发展,银行利息和本金的偿还使许多大学出现了经费紧张、举步维艰,常规情况下只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对网络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投资比较少,发展速度缓慢。
2.2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外部环境较差
甘肃省自然环境恶劣也是制约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客观因素,当然,历史原因与文化背景也是制约甘肃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西部高校整体信息化程度偏低,人的认识还比较落后,还不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要求,使得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外部环境较差。
2.3重视程度不够,形式主义较为严重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存在着重精品课程的申报,忽视后期应用。学校在申报精品课程时能严格按照申报要求,精心准备各种材料,一旦评上,部分院校就认为目的达到了。过了好多年网上挂的还是申报时的材料,一点没有变化,更不要说在教学中的应用,精品课程成为摆设。
2.4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对较低
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对西部地区20所高等院校信息化程度和应用水平的初步调查和评价中发现,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信息化的课程覆盖率、生均计算机拥有量、师生上网率、教学信息化管理等方面[2]。而且信息化管理队伍严重不足,学校由于经费、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制约致使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大多数工作人员每天忙于奔命,只能维持系统正常运转,很难抽出精力更深层次去考虑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即使是精品课程,也存在如下问题:
1) 网站界面不统一、功能参差不齐。由于精品课程实行申报人负责制,由申报人自己找公司、老师、学生利用ASP、JSP、PHP、Oracle、MySQL、SQL Server、Access来开发精品课程网站,存在界面不统一,功能参差不齐,一旦开发人员离开,给管理和维护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 媒体表现单一,重难点不突出。许多精品课程基本上是课本的网上搬家,媒体表现形式单一,呈现方式以静态网页和文本为主,没有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优秀教师的资源优势和网络教学的特长。
3) 课程视频缺乏,没有系统性。由于没有专业的设备和场地,大部分精品课程申报小组请外面的公司来摄录像和编辑课程视频,一般情况是申报小组有几人就录几节,每节不超过50分钟,根本起不到视频教学的目的,等等。
3网络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网络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网络平台的建设、网络教学软件平台的建设、网络课程的建设、网络教学模式的建设、制度的建设、评价体系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明确建设目标,要从学校层面解决网络教学的技术问题、经费问题和人员问题。
3.1积极申报国家项目,解决经费问题
2010年4月8日财政部下发文件“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0]21号)指出: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完善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持政策,探索和建立保障有力的地方高等教育投入新机制。设立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的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从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迎新团队建设六个方面进行投资建设[3]。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各学校要抓住这次机遇,选准、选好项目,为网络教学体系的建设搭建优质可靠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
3.2组建由校领导参加的网络教学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网络教学体系的建设不但需要教师的参与,更重要的是经费的投入。这就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配合,所以要成立一个由教务处牵头、校领导参与的网络教学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此外还应包括财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管理)和各二级学院。领导小组负责网络教学体系建设的规划、经费安排、组织协调、制度的制订、效果评价等有关事宜。
3.3统一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是网络教学活动的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绝不能像很多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一样,靠任课教师自己想办法完成上网平台的搭建,使任课教师苦不堪言,造成界面不统一,格式不符后要求,后续维护困难等。必须让任课教师将精力放在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准备上,由学校搭建统一网络教学平台,任课教师只负责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上传和网络教学活动的组织。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分为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可以委托大的软件公司开发,也可以购买成熟的软件,如美国著名网络教学产品提供商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拥有美国近50%的市场份额。全球有超过2800所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使用的“Blackboard”产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杜克大学等。还有国内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清华教育在线(THEOL)”系统软件,目前在国内有160多所大学在使用,性能非常好。硬件建设一定要注意服务器的配置,最好选择高端的企业级的服务器,如:IBM System x3850、IBM System x3950、HP ProLiant DL580 G5、DELL PowerEdge 6850等。
3.4学视频录播平台的搭建
教学视频的录制、格式转换、上传在网络课程的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将一门课程的全部课堂教学内容录制下来放在网上,让学生观看和学习,比学生只阅读文字材料效果要好的多。教学视频的录制、格式转换、上传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一般的老师或公司无法完成。由学校统一建设全自动录播教室,实现教学视频的自动采集与转换。自动录播就是录像、采集、编辑以及集成转换等各个环节与授课过程同步进行,并且能够实时监控录制效果,课程结束的同时生成所需的视频课件,而我们的后期剪辑(拆分、合并)与点播等工作都是直接针对流媒体文件进行的,并且可以预先设定流媒体的各种属性值(码流、分辨率),很容易对大量视频课件统一规范。
3.5成立以任课教师为主的网络课程建设团队
网络课程的建设是网络教学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一流的网络课程才能达到一流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成立以任课教师为主的建设团队(包括相关任课教师、网络管理人员等),负责网络课程的建设。对团队进行定岗定责,签订相关责任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3.6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评介机制
甘肃省各高校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学体系的建立和网络教学的开展是近几年的事情,大家对网络教学的认识和使用都处于初级阶段,大量的精力还是放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网络课程的建设上,但网络教学如何起到“传统课堂教学”强有力的补充作用,如何进行网络教学的考核,还处于探讨和实验阶段,没有一个非常成熟和有效的办法让大家学习和借鉴。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完成后需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 根据网络教学平台制订网络课程建设规范和要求。
2) 由教务处牵头各二级学院为主,按照网络课程建设规范和要求,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的申报工作,然后聘请相关专家对各二级学院申报的网络课程进行评估,对符合要求的课程进行立项,并给予建设经费的支持。
3) 根据网络课程建设规范和要求,组织相关专家对网络课程的建设进行评估和验收。
4) 组织相关专家和任课教师制订网络教学开展的细则和考核评价标准,也可以借鉴中东部高校成熟的经验,从维护、更新、使用、效果进行一系列的考核打分,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使用情况的评价上。对好的要进行奖励,对差的要进行处罚。
4结语
甘肃省高等院校网络教学体系的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力度不够,发展水平和应用水平不均衡,文中提出的网络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还需要实践的检验。但要彻底改变网络教学的现状,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加大投入的力度,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激励制度,使网络教学真正起到“传统课堂教学”强有力的支撑和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S]. 教高[2007]1号.
[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成果述评[J]. 当代教育论坛,2006(15):9-14.
[3] 财政部.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Z]. 财教[2010]21号.
Actuality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Study on the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Establishment in Colleges of Gansu
FU Xiang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