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焊接技术基础知识

焊接技术基础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22 14:57: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焊接技术基础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焊接技术基础知识

篇1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单选题

多选题

合计

2017年

2题2分

-

2分

2016年

-

2题4分

4分

2015年

2题2分

-

2分

2014年

2题2分

-

2分

2013年

1题1分

1题2分

3分

2012年

2题2分

1题2分

4分

【本章考点概览】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1.生产者的目标及企业形成理论

2.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3.规模报酬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4.成本及利润的概念

5.成本函数

6.成本曲线

7.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本章考点详解】

【考点一】生产者的目标及企业形成理论

一、生产者的目标

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提示1】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生产和交易活动的唯一动机。

【提示2】从长期来看,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

二、企业形成的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历史上,从企业产生以后,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同时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

两种交易都需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交易费用是围绕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包括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以及签订契约、监督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大大减少了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可以大量节约交易费用。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经典例题】

【真题:2012年单选题】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企业规模的大小

B.市场失灵

C.管理成本的高低

D.信息的不完全性

【答案】D

【解析】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真题:2015年单选题】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B.企业是市场机制的补充物

C.签订、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就是全部的交易成本

D.企业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答案】D

【解析】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根据科斯企业理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A、B两项均错误;签订、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只是一部分交易成本,C选项错误。

【考点二】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所有企业都有其生产函数。

二、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解释1:生产及相关概念

劳动

资本

土地

企业家才能

产出

生产

投入

解释2:当各种投入要素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

假定资本量固定不变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随着劳动量的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1)总产量(TP):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2)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3)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

举例:如投入劳动的数量为0单位,总产量为0

(1)投入劳动的数量为1单位:

总产量为200,

边际产量=(200-0)/(1-0)=200

平均产量=200/1=200。

(2)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单位:

篇2

【辅导科目】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奥数

【上课时间】署寒假 双休日 平时 课外 随到随学

【辅导范围】年级衔接课程辅导、同步课程辅导;小升初、中高考考试方向分析辅导;暑假班、寒假班;小学各科基础知识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电学、力学基础夯实);初三化学、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初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高中理科(数理化生薄弱板块针对性切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作文、语法等);高中语文(写作、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等)。

====北京京翰教育金牌校区 免费咨询电话====

海淀区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3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4

海淀区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5

海淀区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9

海淀区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2

海淀区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8

海淀区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9

海淀区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0

海淀区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1

海淀区 北京五棵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5

海淀区 北京四通桥数码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4

海淀区 北京公主坟天行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6

海淀区 北京万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9

海淀区 北京苏州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4

海淀区 北京清河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5

海淀区 北京花园桥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6

朝阳区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6

朝阳区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7

朝阳区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58

朝阳区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4

朝阳区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3

朝阳区 北京大屯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7

朝阳区 北京CBD国际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88

西城区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0

西城区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1

西城区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7

丰台区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3

丰台区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6

东城区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65

东城区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2

东城区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74

大兴区 北京亦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0

石景山区 北京石景山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3

怀柔区 北京怀柔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89397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请先拨打前十位总机号码,听到提示语音后,输入对应校区的五位分机号,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专业老师,把您孩子学习存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做个说明,我们的老师会热心为您答疑。

*******************************************************

北京市口碑好的大型正规辅导机构还有:您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免费电话沟通,比较下师资、教学位置、收费价格、学习环境等哪家更适合您.

北京聚智堂:400-0066-9911 转分机 99667

***************************************

北京精锐教育:

海淀区 海淀黄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4

海淀区 公主坟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5

海淀区 大钟寺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6

海淀区 牡丹园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7

朝阳区 朝阳门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8

东城区 王府井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39

东城区 交道口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0

东城区 和平里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1

西城区 月坛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2

西城区 白广路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3

丰台区 方庄学习中心 400-0066-911 转分机 99744

篇3

从现有文献调研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注不够,涉及该方面的文献非常有限,大庆石油学院[6]对地质类跨专业研究生、浙江财经学院[7]对管理类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大庆石油学院在分析地质类跨专业生源的研究生对硕士点建设利弊的基础上,对跨专业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认为跨专业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和实施,即从招生、入学前、授课阶段、开题报告前及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等各个环节结合导师、授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共同的特别关注,协同指导,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跨专业研究生的不足,适应地质类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式,并发扬其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特色,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合格的地质类硕士毕业生。[6]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机制、模式及策略等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成才还缺乏有益的指导。

二、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是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的方向之一,历来就业前景较好、研究经费充裕、科研条件好,因此,每年都有近60%的生源是跨专业、跨方向报考的。以2009、2010级研究生为例,其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锻压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等。

1.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的优势

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相比,有一些特点和优势[6]: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对于圈内传统观点和学说敢于质疑,另辟蹊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焊接学科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为材料类专业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类专业的,在焊接设备、工装夹具的设计方面和本专业学生相比有优势,这些对本专业生源的研究生构成了激励和促进。

2.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虽然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从源头上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矛盾:

(1)在焊接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现有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针对本科为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所制定的,但现在面对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对焊接专业一无所知的跨专业研究生,因为统一授课对象的基础不一样,如果授课内容和难度以跨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那么本专业研究生会“吃不饱”,如果以本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跨专业的考生又“跟不上”。

(2)由于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不同的跨专业生源的基础也还有明显的差别),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对于焊接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不太清楚,一方面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硕士论文的质量也不高,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而影响到整个培养环节的进行。另一方面,部分跨专业学生比较勤奋、努力,虽然能够完成硕士论文、顺利毕业,但硕士论文的撰写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反映出其专业基础不扎实,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对焊接专业的很多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内行人说外行话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虽然读了焊接方向的研究生,做了与焊接相关的课题,但并不真正了解焊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心。

三、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策略

针对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日益增多、培养对象的基础相差越来越大这一现状,为了全面提升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入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的新模式。

“国际焊接工程师”是ISO1473l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与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获得者可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证、研究和开发等各个领域的焊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训内容包括与焊接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材料、机械、力学、电子电工等焊接专业基础知识,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生产及应用”四门主干课程,还有国际(ISO)、欧洲(EN)、美国(ASME)、德国(DIN)标准与规程和国际先进的焊接技术、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对近几年跨专业、跨方向报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的研究生的本科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调研,与国际授权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进行研讨,确定焊接学科研究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条件和资格,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要求,对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将部分焊接本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如“焊接理论基础”、“弧焊电源”、“焊接结构”、“材料焊接性”等设置成研究生培养计 划的选修课程,供跨专业、跨方向学生选修,使其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理论,以满足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资格审查。通过中期考试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并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要求,将部分培训内容和现有课程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其焊接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对参与培养的研究生进行40学时的焊接技能实训,包括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操作,提升这些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和对焊接的感性认识。

四、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3年来,共有23名跨专业报告的研究生参与了该培养模式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吴某,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焊接专业相差甚远,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学校焊接专业的教师,能够胜任焊接专业课程的教学;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龚某,本科所学专业为化学工程,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硕士论文被推荐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1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姜某,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并签约某高铁车厢生产企业。

五、结论

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本专业研究生不同,且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别也较大,导致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硕士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在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课程,夯实了跨专业研究生的焊接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其焊接专业的技能,培养了焊接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研究生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春艳,王晨.21世纪以来欧美研究生教育改革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60-65.

[2]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3]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0-65.

[4]杨华.基于工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0,(12):3-4.

篇4

《焊接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焊工所需要的工艺理论与实际操作知识的专业课。对于初学者来说,专业课枯燥、难懂,许多同学一接触专业课,就产生了厌学情绪,以致影响了整个学习过程。因此,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原来不知道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以上这种状况,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讲完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如何使学生在较少的学时数内,学会应掌握的焊接理论知识,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适当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一、明确并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指针。因此,任何一名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明确教学和发展的目标,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把教学任务条理化、具体化。例如,《焊工技术》的教学大纲中任务和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焊接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能独立完成常见的金属材料的焊接操作。所谓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即基本的焊接方法及常用的焊接工艺参数等等,这都是通过课堂老师的讲授使学生明白在什么条件会“做”什么,才算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合理的处理并优化教材

围绕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激励性,可行性,然后就可以客观科学的处理并优化教材,这其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即准确的把握教学重点和观点,哪些内容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第二,准确把握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做到既不流于肤浅又不无限延伸。例如《焊接技术》,作为专业课的老师,依据教学大纲,编写教案时,必须明确学完这门课后应使学生了解:

1、常用的焊接设备及常用焊接方法的原理、基本特点及应用。

2、焊接时的冶金过程。

3、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后热,焊后热处理。

4、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

理解并掌握:

1、产生电弧的条件,电弧的构造,温度分布。

2、电弧的极性及应用,防止电弧偏吹的方法。

3、坡口选择原则。

4、主要焊接方法及常用材料焊接。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就是在学习这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焊接过程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学设计,就不可能有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是教学迈向最优化理想境界的第一步。关于教学设计,要考虑好三个问题:

第一、要考虑全程设计,即对从开始的组织教学,直到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要有一个精心的设计。

第二、考虑模块结构,即把几个重点内容作为几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教学目标模块来精心设计。如《焊接技术》可分为三个模块:

1、安全教育模块——安全用电、防火防爆、操作规程及安全文明生产等。

2、焊接理论模块包括:

基础理论——识图知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电工基础知识等。

焊专业理论——焊接电弧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缺陷及焊接质量检验等。

3、相关知识——钳工、板金工基础知识等。

4、操作技能模块——气焊工艺、焊条电弧焊工艺、气体保护焊工艺等。

第三、考虑过渡衔接,即精心设计好各教学步骤之间,各重点内容之间地过渡环节,从而使教学设计张弛有效,自然流畅,似江水奔涌,一浪一浪奔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要想处理好教材,教师就必须静下心来,依据教学大纲,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科学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从中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对于《焊接技术》而言,通过认真分析不难知道,重点是常用焊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焊接性及基本工艺措施,关键点是焊接时如何选择工艺参数,这些问题分析清楚后,就可以围绕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关键点精心组织、编排教学内容以及如何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

三、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时,首先要坚持因标设计,选择与教学目标相适应,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主要侧重于教师的教法,而对学生的学法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容易出现“满堂灌”和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唤起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焊接技术》作为操作性和指导性很强的专业课,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改变传统以教授法为主的办法,应本着学生易学,教师易讲的原则,根据讲授内容及学生现状,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基于这一认识,我对传统理论教学内容侧重做了调整,并在此基础尝试了新的方法。

1、创建参与情景

创设参与情境是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参与情境的创设对主体参与过程起引发,导向和定向的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氛围,用以调整学生的心理,形成参与欲望,从而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例如讲到低压割炬的工作原理时,专门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打开低压氧、高压氧和乙炔阀的先后顺序制定最优化的方案,并阐明理由,使学生在全面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让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是探究性学习给予学生开启智力之门的第一把钥匙。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中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教师应全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求异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向课堂质疑,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怕失败,敢于标新立异,从而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养成。

3、建立课外兴趣小组,以点带面,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那些对本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一个课外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重点培养。兴趣小组主要学习操作技能,由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按照专门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同时还进行产教结合、勤工俭学,这样即可以解决一部分培训经费,又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报酬,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对于兴趣小组中学的特别好的学生,组织他们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企业招聘时非常抢手,这样对其他学生的学习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5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国际性挑战,因而对于兼具专业技术与外语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对高等院校具有良好专业外语能力,尤其是应用能力的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专业外语课程是一门连接公共英语学习和专业课程内容的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巩固和发展英语阅读技巧与技能,熟悉科技专业外语的文体形式,积累专业词汇,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2]

然而目前工科院校中对专业外语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其重要性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致使专业外语的教学质量差强人意。笔者结合几年来在焊接技术专业外语课程方面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研成果,分析了专业外语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焊接技术专业外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专业外语的教学效果,也为其他工科专业的外语教学提供指导。

一、当前专业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层面

(1)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目前国内大多数本科高校专业外语的学时设在24~32学时之间,课程的主讲教师多为年轻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极易将之前公共外语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专业外语教学中,导致教学方法落后、手段单一,不能满足课程的要求。[2]虽然很多教师已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相比之前单一的板书教学有所进步,但是实质上仍然过于注重专业外语课文的翻译,或者教师翻译课文,学生边听边记;或者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自行翻译,然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纠正,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与专业外语极强的专业性以及实践应用性相违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3]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2)师资力量薄弱,考核方式单一。由于各高等院校对专业外语课程的认识,长期以来重视程度不够,因而不少刚入职的教师成了学校以及教务部门的首选,久而久之,导致多数工科院校在专业外语教学方面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而且往往是来了新教师,课程主讲教师就发生变化,因此主讲教师的轮换频率较高,使本应备受重视的课程反而成为教师入职的练习课、过渡课。[4]由于教师在专业外语教学方面,教学轮次少,时间短,连续性差,往往是教师刚熟悉了课程的内容与体系,正准备将自己的教学思想、理论融入到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时却已不再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在该门课程方面的改革、创新力度一直动作不大。虽然当前高校当中很多课程的改革以及考核方式都实现了多样化,但是专业外语课程却一直延续之前的单一课内考核模式,缺乏多样化和灵活性。[5]

2.学习层面

(1)学生对课程认知度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外语课程安排方面,大一、大二安排学习公共英语,为国家四、六级外语考试进行准备;在大三之后相继开设专业外语以及双语教学课程。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在学习专业外语之前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外语学习就是为了考试的应试主义思想,对这几门英语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知度不高,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影响学习效果。

(2)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生经过多年的外语学习,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应用机会,致使部分工科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可以说是避之犹恐不及,自然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专业外语虽然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毕竟离不开专业知识与外语能力的合理结合,而学生的主动性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完成情况,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迫在眉睫。

综上原因导致了目前专业外语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

二、“焊接技术专业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与建议

提高目前工科院校中专业外语的教学质量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虽然短期内大力提高师资力量可能存在难度,但是可以扬长避短,从现有教师队伍的优势入手,充分发挥年轻教师文化程度高、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的优势;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从而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建立多样化、灵活的考核方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依据上述教学目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焊接技术专业外语” 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1.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

(1)信息化教学的原则。“焊接技术专业外语”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依托,结合焊接技术的特点,将专业外语的学习由课堂向课外进行拓展,因此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6]而课堂教学无疑具有互动性强、可控制好的优势,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是关系到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模式的变化都要以提高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准则;其次,信息化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但是必须辅以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以及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各个阶段的任务进行明确与约束;再次,就是要紧扣教学大纲,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2)利用信息资源,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当前科学技术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焊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及成型工艺,目前也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因此“焊接技术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也要紧密联系焊接技术的发展,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始终保持新鲜感。例如及时将国际上关于焊接技术的先进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和信息化教学之中,使学生既能提高外语能力又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达到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增强课程学习新鲜感、提高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

(3)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丰富教学方法。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专业外语教学已经广泛使用了多媒体技术,集合了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超大容量的特点和图、文、声并茂的授课形式确实能够帮助年轻教师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上网已成为学生们获得资讯、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顺应时展需求,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及时将专业外语教学从课堂上延续到课堂之外。例如,课堂上通过一些焊接技术方面的生产过程视频和英语解说,让学生意识到专业外语在实际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网页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方式,进一步强化课堂知识的同时,将专业外语教学从课堂上延续到课堂之外。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将焊接技术专业课程的讲义以及相关知识背景融入到网页课件中,在必要的时候用Flas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此外,还可以通过网页多媒体课件中设置师生交流等板块,让学生随时可以与教师交流相关知识,弥补单纯从课堂或网络学习知识的单向性特征,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2.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线,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就是教师负责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指导,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这种教学特点和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之间可实现较好的契合。教师一方面将“焊接技术专业外语”知识分成若干个板块;另一方面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自分配相应任务。各个小组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均可通过课堂和网页多媒体课件的自学中获取。课堂内,教师主要介绍本节课的基本框架和重、难点;课堂外,学生们以自己的学习任务为引导,以课堂所学知识为指导,随时可以通过访问多媒体课件网站,获得各自任务的关键材料,并且可以与教师进行网上交流,获得指导与帮助,只要教师任务设置合理就可以让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多元化和灵活性的综合考核方式

专业外语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与英语的结合能力,以及为后续的外文专业知识的获取和学术交流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因而更注重实际性、应用性,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和灵活性的考核,而考核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仅决定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直接影响后续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虽然大学生早已摆脱了“分分小命根”的传统思想,但是成绩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结合专业外语的教学目标以及其在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考核应分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包括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等部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评价方式依然可以以试卷为主,内容主要为焊接技术方面的专业词汇、焊接技术特点、原理的英文表述等知识;在学习态度方面,可从课堂内的互动情况以及其在任务型教学中的表现等方面评定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考核,则可通过任务教学过程中各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情况以及网上实时问答等方式对其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进行评定。

三、小结

由以上论述可见,任何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对于“焊接技术专业外语”课程的改革亦是如此。保证专业外语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应用性是学生们能否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前提,而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与任务设计是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保障;同时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学生们保持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关键;而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是关系到课程能否顺利传承与改进的重要环节。

总之,在改革专业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要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重点,将信息化教学方式引入到“焊接技术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中辅以多样化、灵活的考核方式,达到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目的,最终实现提高“焊接技术专业外语”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宇光.工程力学专业外语课程改革与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5):139-140.

[2]万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外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192-193.

[3]久毛措.关于提高专业外语教学质量的探讨[J].人才与教育,2007,(6):168-169.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02-02

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尤其是工程学科高等教育毕业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薄弱的现状,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企业需深度参与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或者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根据以上三点,卓越工程师培养应设定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联合进行,并尽可能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模块化和定向培养,其中,教师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衔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元素,是能否培养出卓越人才的关键。西华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前身为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1991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7年招收本科生,1999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要求,与铸造工艺与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合并成成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焊接专业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分离出来,设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与生产应用紧密相关,其实践性非常强,符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理念”,为了进一步深入配合“卓越计划”的实施,对本专业课程安排、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及教学现状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涉及了材料、力学、自动控制等学科的交叉性学科,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三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在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灵活运用,如:焊接过程是一个复杂、影响因素诸多的金属融化和凝固成型过程,在工艺设计时既要考虑母材、焊材、焊接方法,还要考虑不同的零件结构及其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要想真正掌握并灵活应用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校焊接专业课程教学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虽然前期开展了一定的实践教学活动,但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1)教学方式单一,授课方式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2)教材内容理论脱离实践、应用实例少,学生在进行焊接实践时无从下手。(3)课程实验主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参与程度不够,兴趣不高,难以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4)各门课程的考核仍以闭卷的书面形式进行,以考察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以上四点教学和考核方式均不利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能满足“卓越计划”对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培养的要求。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卓越计划”的特点与要求,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本专业培养模式提出几点建议,拟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同时吸收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并与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增加典型焊接件工艺设计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掌握产品的焊接工艺设计步骤及方法。根据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本学院本专业特点,明确提出将本科毕业生培养成为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围绕上述目标,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基础,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将培养计划进行模块化设计,把授课以及实践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焊接理论基础知识、焊接工程师必备专业知识以及行业企业相关内容的实践。通过三部分教学模块相互配合,使学生及时巩固焊接基本理论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实验和实践现象的认识。

(二)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时将实物展示给学生,并采用启发法及课堂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述焊接接头的三个重要分区时,向学生展示一个典型的对接焊接接头工件实物,并采用低倍组织显示区分三个区域,学生可以获得直观的感受,同时,教师提出几个组织与性能方面的思考问题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不均匀性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其不均匀性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完成直观认识后引导学生联想相关热处理学理论,树立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紧密关系的思想,让学生主动联系各个知识点并参与教学。

2.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采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展现具体教学内容,使教师摆脱了讲台上课堂内对空间和时间的束缚,进一步扩展学生认知的广度与深度。多媒体可以清晰生动地展现某些复杂的过程,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并促使学生发现规律,想象这一变化的机理,增加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利于认知思维的深化与发展,更有利于增强工程设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搜集、制作焊接工艺方面的图片、动画,丰富该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联系具体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焊接氢致裂纹的成因时,如采用板书教学来讲述其影响因素,则显枯燥并且不易掌握,如采用Flas的形式描述氢原子扩散或者化学反应的过程导致氢脆或氢腐蚀现象,则可清楚、直观地看到裂纹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内容。采用这种方式将单纯的听觉语言转换为视听同步的教学活动,学生理解更加轻松,降低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枯燥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课内实验教学改革,焊接专业实践性很强,但现有的课内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数字技术如:焊接过程模拟有限元软件引入课内实验,使之应用于实际焊接生产工艺设计,通过焊接工艺过程模拟,可以更加直观体会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过程的影响作用,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坡口形式等对焊接过程的直接影响作用。比如:焊接工艺课程采用SYSWELD软件开展焊接速度对热输入的影响,速度的快慢对热影响区的宽度,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温度梯度等会产生显著影响,通过模拟软件直观地显示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给学生直观的认识。通过增加这种实验改革的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并结合先进技术手段加以应用的目的。将原理与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对加强学生深刻认识焊接工艺设计原理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实践环节的改革,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扎实掌握基础理论,提高设计能力,为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基于校企合作实现实践研究型教学,企业优秀工程师、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具备丰富的实践技能和工程经验,聘请优秀工程技术骨干承担课堂及课外教学任务,讲解具体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焊接工艺设计的关键环节等,使得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现场技术。通过将技术骨干请进来的方式弥补大学教师在实际工程领域经验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认知水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做到课堂上的教学理论与课堂外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结合本专业的情况,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及企业的科研项目,特别是本科毕业设计方面,做到学有所用,积极联合企业结合具体问题开展工作。学生在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对现场问题的直观了解,提取来自现场的工程问题,结合查阅相关文献,并提升为科学问题,从而反馈至理论学习中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三)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通过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实践内容及行业规范的考核。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焊接工程师为从事开发、定制焊接工艺,指导工人作业,维护焊接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采用多种考核方式,考核以期中、末理论考试为基础,并将以上考核内容延伸到现场实践中,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践考核指标。基于以上思路,我院已经成功开展了第一届高级焊工培训,首次培训为期52天,共300个学时,其中理论课时140,实践操作课时160,通过此次长课时、持久性的培训,将以往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在焊接理论及实际操作方面都受益匪浅。通过对实践技能的考核方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训学员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急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门专业,通过对该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环节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深入认识水平,并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2010.

篇7

焊接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给焊接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应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求教师应具备高超的实际操作技术。传统的职业教育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在教学上自成一系,不相干涉。由于两者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及教学地点的安排上都不尽相同,并由不同教师分别进行教学,分别授课这种模式在教学上产生了较大的弊端,已经不满足新时期下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 存在弊端

1.1 传统教育的弊端

焊接专业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绝大部分理论老师不会教授学生实际操作知识,只是在理论领域进行讲解。剖析其讲解的理论知识,学生大部分都觉得枯燥乏味,并且和市场需求的焊接工作没有太多联系,以至于造成学生不爱学习,教师讲课无趣味。与此相反,大部分实习教师只传授学生焊接操作,而对于焊接理论,只认为那是理论教师的课程,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在教学难点、重点的把握上不一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学习,所以给学生学习焊接技术带来了很大困难。

1.2 焊接教师队伍老龄化

随着学校的发展,近年来技工学校越来越被国家重视。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但是教师队伍老龄化却阻碍了焊接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发展。虽然国家每年都安排教师进行焊接教学培训,但是年轻教师进步的速度却比较缓慢。而一些老一辈的实习教师基本是从工厂转调过来的,他们虽有很高的操作技能,却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随着焊接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老套”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学生的需要。一方面老教师没有及时做教学方式的更改,另一方面年轻教师还没有完全探寻出新的教学方式,这样就造成了焊接教师队伍的两极分化。其后果不仅给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还延缓了焊接技术教学进步的步伐。

1.3 焊接设备更新不统一

近年来,随着焊接技术的迅速发展,焊接设备更新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一些有条件的技工学校能够跟上设备更新的速度,但是绝大部分学校由于前些年国家对于技工学校的轻视致使设备更新缓慢甚至没有条件进行更新设备,造成焊接设备严重落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方式与方法不能及时适应企业的需求,造成了他们在学习、比赛、就业等众多的方面困难。

2 解决方案

2.1 加速发展焊接一体化教学进程

近年来,许多技工学校加快了一体化教学的步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焊接教学中有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教师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多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焊接作为一项发展迅速的技术,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点子技术的发展,新的工艺和设备不断出现,使教师原有的知识水平变得更加落后,因此迫切需要一批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的一体化教师。推行一体化焊接教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双师型”焊接教师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双师型”焊接教师要承担生产实习指导教学任务,除了按教学计划给学生讲解、演示、巡回指导外,还要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就要求“双师型”焊接教师的知识面要更宽。因为凡是学生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都要在实习中得到应用,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都要由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解答与处理,所以实行教师一体化教学是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首要方案。

2.2 加强职业学校管理,多培养年轻焊接教师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激情洋溢,是教师引领学生健康学习的重要条件。显然焊接教师队伍老龄化在这些方面并不具备优势,而且近年来焊接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新的教学方式的改革,老教师虽然积累了一辈子的教育、教学经验,然而,这恰好是这些老教师的“短板”,经验越多,他们越容易陷入固步自闭的境地,也很难与时俱进地投入到焊接教学的改革中。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下,年轻焊接教师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要求。而且现代学生更愿意接受年轻教师,他们在教学中不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排斥”感。基于上述原因,学校应加强管理,并着力培养年轻焊接教师,以促进焊接教学进步。

2.3 学校明确培养目标

当前,在各个企业中,从事焊接的技术工人较多,但是初级工所占比例较少,而且大部分是进厂后跟着师傅学习,并未经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所以文化水平低,技术能力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各种先进焊接方法的不断应用,这些工人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从近几年的各大省市的招聘会上,我们可以看出,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焊接技术工人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以前焊接毕业生到厂后需要经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独立进行焊接生产,而现代企业要求学生进厂后就能独立顶岗,这就意味着学生的适应期变短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学校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企业加强合作,以企业为依托,建立一个或多个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把在校学习的只是及时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在焊接生产中,焊接人员经常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和电气设备接触,同时焊接过程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毒粉尘、弧光辐射、高频磁场、噪声射线等多种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使得焊接作业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这不仅危害着焊接作业人员及其他有关生产人员的安全,还会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威胁,而且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焊接工人的违章操作造成的,因此要将安全教育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增强安全责任感,了解安全生产制度,熟悉并掌握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3 焊接技术国内外发展新方向

焊接技术作为制造业的传统基础工艺与技术,在工业中应用的历史并不长,但它的发展却是非常迅速的。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焊接已在许多工业部门中为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天焊接作为一种传统技术又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一方面,材料作为21世纪的支柱已显示出几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即从黑色金属向有色金属变化;从金属材料向非金属材料变化,从结构材料向功能材料变化,从多维材料向低维材料变化;从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变化,新材料连接必然要对焊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先进制造技术的蓬勃发展,正从住处化,集成化,等几个方面对焊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突出“高”“新”以此来迎接21世纪新技术的挑战。而焊接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代职业教学发展如此迅速,焊接教师应加快学习研究的步伐,跟上现代焊接技术的脚步。多培养出适应21世纪焊接的新技术人才。

篇8

电子实训课是一门新学科,它具有应用性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等特点。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特色,在掌握理论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和实训教学,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具备良好的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然而,在职业类学校开设电子实训课程有它的难度,这与职业类学校的生源是分不开的。在校的中职生中,厌学混日子的学生多,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多,学生管理困难,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对于这一类学生,平淡无奇的理论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当今的中职教学中效果不是很明显。同时,中职生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唯有从实践动手能力上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而,实训课在中职教育中占据了特殊重要的地位。笔者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在中职类学校如何上好电子电器专业的电子实训课程。

一、结合学生实际,突显实训特色

“电子实训”对于中职生来讲是一门新型学科,“电子实训”应以制作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通过制作来复习和巩固所学有关的电子技术知识和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进一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可通过理论的分析,来查找电路中出现的问题及造成故障的原因,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所选、所编的教材在内容上关于制作工艺的介绍要具体、详细,制作内容要新颖、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本校具体的生源特点,可采用校本教材。就校本教材教学的具体内容而言,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常用电子仪器的型号介绍及使用方法训练。

2.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介绍和测试判别,应着重于一般知识。

3.制作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的介绍。

4.焊接的基础知识。

5.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应用电路制作。每个单一电路的元器件套件在选择上要考虑价格便宜、电路简单、适用;介绍电路的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使用方法,还要介绍电路的功能扩展方法及简单电路的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制作达到举一反三,以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

创造能力。

二、增强实践操作,注重能力培养

由于电子实训课着重于动手制作,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有自己的特点。理论知识体系的介绍可采用示范教学法,充分利用教具、投影仪、多媒体、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动手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项讲解可通过具体示范操作,并辅以详细生动的讲解。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谈谈电子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1.焊接技术的训练

焊接技术是整个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焊接质量的好坏是制作成功的第一步。训练焊接技术,可以用电动机的漆包线给学生练习焊接,因漆包线有绝缘漆,如果刮不干净就上不了锡,也就焊接不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为后续课打好基础。

2.使用万用电表对常用电子元件好坏、极性的判断训练

在制作中经常用到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器件,要培养学生对它们的识别能力和检错能力。对初学者来说,上述元件逐一区别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制作之前训练学生对常用元件的识别和判断,是实训课的首要任务。

3.要给学生讲解制作电路的工作原理、装配顺序以及装配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操作演示,辅以详细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做到心领神会,装配起来得心应手。在做一个具体电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为控制教学进度,元件应采取先阻容后其他,按每节课的实际进度分发。学生在制作时往往急于求成,不重视焊接质量,若一个电路的元件一次性发下去,势必会形成失控,所以上课时应按中等学生的速度来掌握全班制作进程。第一次可发一至二个元件,学生焊好后经教师检查认可,再发给一至二个元件。随着焊接技术的熟练,再逐步增加。这样可保证焊接质量,便于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具体的制作工艺及焊接技术。

(2)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作全班巡视,发现问题可及时加以纠正。对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可根据上课效果选择。比如焊接方法,有一部分学生习惯先用烙铁接触焊点,然后再送上焊锡丝进行焊接的方法,这种方法焊点的用锡量比较容易控制,焊点质量好,但焊接时元件不易固定,容易往下掉;也有一部分学生习惯用烙铁头先沾点锡再去接触焊点,这样可腾出一只手固定元件,但此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焊点的用锡量不易掌握,同时也会出现焊接面不够光亮,焊接质量差等现象。针对以上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然后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方法。

(3)每个电路制作后的故障排除是教学中的难点,必须引导学生先进行自我检查。因为电路产生故障的大部分原因还是元件极性及位置焊错,再就是虚焊,当然也有可能是个别元件损坏。上课时可采用集体同步对元件位置、极性、导线连结逐项逐个进行检查,以避免学生在自检的过程中出现马虎、应付了事的现象。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制作过程进行评分,评分应以焊接质量及最终效果为标准。对每个电路的制作过程采用评分的形式,并将该评分结果算入平时成绩,这样可引导学生在日后制作中重视制作工艺和焊接技术。

三、规范硬件措施,保证教学质量

课堂安排是为学生提供动手制作的活动场所以及制作条件。其主要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工具。电烙铁必须人手一把,万用电表每人一块,同时每人还要配备剪刀、烙铁架、刮刀、镊子、适量的松香、焊锡丝等。

2.场地。最好是一人一桌,每桌皆备有交流插座、示波器及直流稳压电源各一台。为安全起见,还应在靠近讲台位置处安装总闸刀,保险丝插座等,便于教师控制,有条件的应加装漏电保护开关或过载保护开关。

3.人数。制作时宜一班二十至三十人左右,以便于教师具体指导。在目前本校所现行的班制通常有40~50人左右,因此可采用分班制讲学。即指在一个学期当中开设两门动手制作课,在此情况下,可分开来讲学,以实现小班制授课的形式。一般情况下,每个电路制作后必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达不到应有效果,实训课人少有利于教师进行检查分析,便于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排除故障,真正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制作成功。

电子实训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无论是对教材或讲稿的编写,还是教学方法的采用都有待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以上是笔者的经验谈,仅供同行们探讨,以促进职业技能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高职;电子;实训课;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E;training courses;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177-02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与设备愈加先进,运用范围也愈加广泛。为此,做为一名现代电气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专业技术,练就一手过硬的基本技能是职业教育和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现就如何提高培养高职学生电子专业技能谈析下面几点。

1 基本功训练要扎实

先进的电子科技与先进的电子产品都是由电子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发展而来的,学生要掌握先进科学、先进技术就必须把基础环节打牢,否则将一事无成。

电子基本技能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焊接技术;第二是元器件识别与质量判断;第三是分析产品线路工作原理及元器件的作用并组装电子产品,第四是故障点查找与修复。其中焊接技术为电子操作技能中的基本功。一个电子产品焊接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与寿命,所以这一环节一定要严格训练,严格把关,为培养良好的技能水平奠定好基础。

焊接技能要让学生分几步来掌握:一知道焊料与焊剂的种类,会依焊接产品性能来合理选用;二会依据焊件规格熟练选用烙铁型号;三熟练掌握焊接技能中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烙铁吃上适量焊锡下焊,此种方法比较难掌握,但一定要多加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第二种是用焊锡丝放在焊点处熔焊,此种方法较易掌握;四是训练去焊技术,这一环节不可轻视与焊接技术同样重要,要快速准确去掉元器件才为合格。具体焊接标准如图1。

2 电子产品组装与制作

产品组装训练实质上是将焊接技术与元器件检测判断合而为一的一个系统操作训练过程,然而,最好的电子实习产品是收音机,因为它包含了弱电的方方面面。现就我院校制作产品超外差收音机为例,阐述一下此环节训练要点。

第一步,训练识别检测元器件。在产品组装前,首先要将坏元器件一个不少的检出调换,否则组装的产品不能正常工作。主要训练学生会用万用表不同档位检测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中周、二极管、三极管等技术数据,筛选出好的元器件组装产品。

第二步,使学生熟知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这个环节必须严格训练,为组装和调试及下一步维修工作打好基础。训练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总体到具体,循序渐进的步骤实习。如图2,首先让学生熟练学会并绘制方框图工作流程,知道信号在每个环节上的变化,接着学习图3收音机工作原理,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应着两图来掌握,例如方框图中的天线,在原理图中学生马上要知道是T1的a、b 端,本机振荡是由CB与T2构成等。然后再掌握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及作用是什么,信号由输入端到输出端变化过程要清楚。

第三步,知道电路中每个元器件担负的作用。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在产品出现错误时,能正确分析原因并找出故障点,提高检修速度及准确性。例如图3中电容CA与CB主要是用来调整谐振频率f大小,电容C2、C3等是用来通交隔直,C8是退耦电容等,这些学生一定得熟练掌握。

第四步,组装产品。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焊接技术把不同元器件规范正确的焊接在线路板上。遵循安装工艺要求操作,即先装低矮和耐热元器件,再装大元器件,最后装怕热元器件。

这部分教学尽量把相关的无线电常识介绍于学生,如信号是如何产生,如何传播,其它类型收音机又有什么特点与不同处,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心里就很清楚,很透彻,培养了兴趣,提高了效果。

3 故障检查与排除

故障排除实训,主要结合学生自制产品出现异常现象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查找、学会排除。教会学生应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就是利用万用表检测线路各种技术数据,具体分为两个步骤步,第一步测静态值,第二步测动态值。以两步测试数据值就可断定功能模块是否正常,也就是找出故障范围。

例如我院校一学生组装图三收音机,整体检查正确,测静态值,得出结果为A、B、C三点正常,D点无数据,经检查功放输出部分元器件都安装正确,焊点也较好,但无静态值,不用说此部分肯定有故障,继续测试电压值,发现测到a点处有电压,b点处无电压,显然变压器输出断路,然而观其元件,焊点、管脚都完好,问题判断为线路内部,拆下测试,线圈断开,经排除修复,收音机正常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发展与提高,实训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强化电子专业技能课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加强电子理论课教学力度 电子实训课一般安排两到三周时间,除去基本功训练,剩余的时间也不多了,在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阶段中,深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差。因电子产品是一个非线性器件,不知因果关系就无法准确查找,同时实训当中,理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上对技能帮助明显要好些。

4.2 变动实训中不合理环节 如焊接训练阶段需增设焊具体元器件,如可买些便宜的电阻、电容让学生练习焊接,这样可以为下一步学生制作打好基础。另一个是增设故障检修环节教学,以学生自制的故障产品和专门设置的故障产品为例,强化调试与检修环节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检修技能水平。

4.3 制作典型产品 市场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实训要尽量从典型产品入手,教会学生方法、解决问题能力,保证部分产品在实训课教学中精益求精,符合高职教学要求。

4.4 实训教师技能经验有待提高 理论与实践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两者绝对不可脱离。只讲理论不讲实践就带不好学生实习,只讲实践不讲理论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分析解决,更引导不好学生,所以在教学环节上老师首先应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的途径,一是老师自身要多多钻研,二是教师尽可能多接触实际总结经验、开阔眼界,这样教师将会更好的做好专业教学工作,服务于高职办学特点。

参考文献:

篇10

焊接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种,它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要求焊接技术人员不但要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必须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行。但目前,因学生往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领悟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各不相同”,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在多年的焊工实践操作中积累了少许经验,针对我个人的感受就目前的焊工实习教学方法谈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一、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教学,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整合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通过“模块化”设计,使理论与实践在课程结构上融为一体,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确定该项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工艺知识),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这样就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

比如,将焊接实习教学按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手工氩弧焊、弧焊提高训练、特种方法的焊接、典型材料的焊接、焊接生产应用等几个模块进行划分,每个模块包含不同深度广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国家焊接职业标准和企业组织生产和技术发展需要,对每个模块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提出教学目标和技能要求,即把每一模块所涉及的机械制图、电工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焊接理论、操作方法、技能以及相关安全知识等内容进行合理组合。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模块式教学

模块式教学法是复合型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1. 演示教学法。演示是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采用各种实物挂图、模型进行示范性实验,以及示范操作等手段使学生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好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书本知识、抽象理论和实际事物及现象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理论,在实践中积累职业经验。以手弧焊立对接焊为例,在焊接前要教给学生根据焊接材料、焊接尺寸、焊接位置甚至焊接环境合理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的方法,焊件在装配与定位时要采用减小焊后变形的措施(如,反变形法要采用多大的变形量等),在焊接过程中要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手法(如,采用灭弧法操作时,挑动的是手腕,而非手臂)等等。这一些经验数据及经验手法,在训练时教给学生,使其养成正确规范的操作习惯。示范操作演示以形象的语言,熟练而规范的操作动作,为学生掌握专业课操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参观教学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组织和安排学生到焊接单位进行参观。在参观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内容,主要有焊接材料、焊接操作、焊接方法、焊接工艺、焊接设备与工具、以及焊接检验等方面。参观时,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联系书本的知识,给予现场解答,使学生对所学焊接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深入了解焊接技术在生产现场的实际应用、焊接技术专业发展现状、企业和社会对焊接人才的需求情况。

3. 讨论教学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提出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互相讨论。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深入。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要进行辩证地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板平对接和立对接焊的课题时,将学生分组进行,一般6~8人为一组,每个小组集体讨论制定焊接工艺。教师根据每组制定的工艺措施来现场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并分别给予合理的建议,每小组根据焊前制定工艺独立完成。最后教师根据各组的焊接质量给予评价,指导学生练习,克服操作中的随意性,使操作技能训练趋于规范化和稳定焊接质量,学生再进行讨论总结,写在卡片上,并将卡片固定在焊位上,学生按照制定的工艺卡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换工艺卡中的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学生质量意识,培养良好工艺作风,形成一种学习——应用——检验——再学习的教学模式。同学之间会形成一种学、比、赶、超的学习氛围。

三、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

如何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是实习教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等应该是衡量的主要标准。采用技能和理论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以技能考核为主,学生完成能够体现若干项操作技能水平的工件加工或调试、维修,同时解答与技能考核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必要的计算,对考核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能够独立解决或者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对考试件的加工方法、工艺、使用工具及工件本身等方面提出技术改进的设想,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每个模块实习结束由实习老师进行考核评分,考核内容包括多个维度:实习态度,敬业精神,服从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助精神,守纪情况,技能达标情况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管理,既能减少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又能促进其技能的学习,提高其动手能力。

严格的管理是靠科学的评价来作保证的。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怎么样,不是靠老师随便下评语的,必须有严格的考核过程,每一过程都有严格的考核,并有记录。每一记录都应该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

总之,我们应立足技工教育,为劳动力市场培养有用、实用、够用的复合型人才,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篇11

1.要注意操作的目的性

提倡实践操作,并不是肓目的实践。我们提倡的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实践,也就是有明确目标的技能训练。一个训练有素的电子维修人员,从打开机器盖开始,到使用万用表测试,摘除故障元件等,每一个操作都应做到准确无误,灵活而敏捷,手到病除。应力求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毛手毛脚,动作笨拙,甚至因操作不当而使元器件损坏。怎样使操作技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熟练程度呢?这就需要训练,需要有目的、严格的训练。尤其是对于一些实用性很强,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操作,要按照规范化的操作程序,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反复多次进行训练,力求准确、熟练,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

2.要注意操作的重要性

各种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教师企图通过一两次的训练就达到训练要求,这显然过于简单化了。尤其是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接受能力有限,如果急于求成,就会影响教学质量。比如焊接技术的掌握,在学生眼里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其实在电子维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焊点不牢固,就会造成电路接触不良,引起新的故障;如果焊点出现毛刺,很可能造成电路短路或引起高压放电现象,扩大故障范围;如果焊接时间过长,就会烧坏晶体管、集成电路或损坏印刷电路板。所以,焊接技术的训练也就成了衡量电子维修技术高低的关键。为此,可先让学生在废旧的收音机电路板或电子产品上反复指导和示范。

3.要注意操作的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