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

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23 14:56: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

篇1

一、教学目的:培养有历史感和创新能力的公民或新一代经济学人

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这是思考《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前提。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先生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品行良好的资产阶级社会公民或新一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人,这一见解合理地提出了培养品行良好的公民或新一代经济学人的教学目的。

不仅《西方经济学》教学有其前提,而且《西方经济学》本身也有其前提,只有明了《西方经济学》本身的前提,才能明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保罗?萨缪尔森在《一个折中主义者的宣言》中称自己的经济学思想是“有限的折中主义”,这一“有限的折中主义”的前提是“现代混合经济”[1]21,23,这就是一个证明《西方经济学》本身也有其前提的证据。

根据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是社会的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正如保罗?萨缪尔森所说:“漫游了经济学领地之后,我们的心得是,无论是无管制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是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二者都不能有效地组织起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社会。这一点已为经济史所证实。”[1]22同样地,根据社会存在是历史的产物的原理,社会的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也是历史的产物,这就是说,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历史的产物:第一,无管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的产物。这是马克思在其一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中反反复复地向人们证明的一个事实。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根本上否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历史的产物,从而表明了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属性,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经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经济学理论的资产阶级立场。第二,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也是历史的产物。林毅夫、蔡■、李周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中认为,传统的计划体制形成的原因是政府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为了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目标而做出的选择,这就证明了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也是历史的产物。①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是历史的产物。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实现人民自由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在生成之中。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了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了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工业生产力和城市生产力有了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但也不是没有可供减轻甚至避免这些问题的措施可用。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人们没有彻底学会。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一定要着眼于《西方经济学》本身,即我们生产和生活于变化中的经济制度,才能明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从人类史的角度看,正在生成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比较起来,显然是初升的太阳。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意义在于,人们在见证了西方经济学在预防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的缺陷之后,开始了进一步创新西方经济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机会。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中国传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有历史感和创新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或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人。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中国大学生,只有明了人们生活于或者曾经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的历史性(即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正在生成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性),从而有历史感;只有明了经济制度的历史性对新一代经济学人创新思维的挑战,从而有创新能力,我们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才能实现其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中国经济问题引出的概念、方法和思想

教学内容构成教材,教材内在地有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的一致和内部逻辑的一致。根据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教材”也有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当下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正经历着变化的经济制度是《西方经济学》的第一手教材。其次,人们借以分析这些经济制度的概念、方法和思想是《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手教材。

明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有历史感和创新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或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人之后,我们讨论一下《西方经济学》教材的选择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上,就第一手教材而言,依据历史的顺序考察,它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就中国的教师和学生而言,这第一手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仅如此,这三个内容是相互关联的,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成的前提,而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在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挑战中生长起来的,因此,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整体。

就第二手教材而言,因为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中国化的产物,而又是对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性研究的产物,所以,我们要选择借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概念、方法和思想作为《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手教材的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必然表现为对一个个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对一个个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又必然引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概念、方法和思想及其体系的分析。显然,最理想的教材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研究和叙述主体的教材,在研究和叙述这一主体的过程中不断地回应对过度管制的中央计划体制和无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分析。这样的教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有学者研究认为,可以借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研究中国改革有的问题,特别地,可以借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研究中国改革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在丰富和发展西方经济学,使西方经济学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科学。而笔者认为:第一,以中国经济问题引出的概念、方法和思想,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研究和叙述主体展开《西方经济学》教材;第二,中国的经济问题不同于欧美的经济问题,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因为中国的经济制度不同于欧美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们可以参考借鉴但不可以直接选用引进版的欧美《西方经济学》教材[2]。

篇2

P键词: 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创新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western economics;curriculu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256-03

0 引言

职教本科生是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出现的本科生群体,他们来自技校(技工学校)、中专(中等专业学校)或职高(职业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中学),经过单独对口统一考试合格后,进入一些地方高等院校接受本科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

西方经济学作为职教本科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地方本科院校职教本科财经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针对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实践技能相对强的职教本科生的这一最大实际,而是照搬普通本科的教学设计,或者在职教专科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简单增加教学内容与课时。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偏差,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偏离了职教本科的培养目标。

1 基于培养目标的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基本定位

1.1 职教本科不同于普通本科

职教本科与普通本科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日制本科层次。但二者的区别,不仅在于生源不一样,而且在于培养目标不一样。高等职业本科是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解决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迫切问题。职教本科教育则区别于过去的普通本科教育,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生毕业之时即具备一定工作能力,毕业生以其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综合素质在人才和劳动力上独树一帜。而我国普通本科目前仍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所以在培养目标上,职教本科培养的是适应经济实践和生产实践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而不是传统的理论型、学术型或研究型人才。

因此与普通本科相比,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上,职教本科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过多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演,而在于基本概念与经济实践的融合讲解、基本原理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分析等。

1.2 职教本科不同于职教专科

从上述也可以看出,职业本科教育既重视理论塑造又重视实践训练,一方面通过扩大理论视野、丰富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培育严谨的理论思维,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让他们形成比普通本科生更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持续的操作能力及创新素质。而职教专科主则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一般性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特别是面向车间及生产线的操作性人才。所以,职教本科在课程设置上,应在专科课程技术性、实操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理论思维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让学生在全面的理论知识的武装下,具备强适应性,避免因理论知识的不足而形成的思维局限,从而在毕业之时,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并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拥有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上,与职教专科相比,职教本科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简单介绍和基本原理的简单应用,而在于经济学范畴的较深入理解,并让学生掌握专科阶段可能未深入理解的西方经济学原理,从而既避免职教专科生单一的模仿执行状态又避免普通本科生的理论与实践可能脱节的现象发生。

2 职教本科生在西方经济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础知识水平底,对数学内容难以接受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体系,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职教本科生在中职院校没有接触过西方经济学这门课,但西方经济学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而大多数学生虽然在大一第一学期都学过“微积分”这门课,但到第二学期问他们具体学习了什么内容,很多同学都说不上来了,总的来说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他们已经忘得也差不多了。所以现在一些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内容,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职教本科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需要对职教本科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补缺补差。

2.2 对大学教学方式变换不适应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讲究教师主导的“满堂灌”,同样一门课安排课时多,许多知识点教师反复精讲,而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都在课堂中进行,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提倡的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因此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相比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而言,教学内容更多,教学进度也更快。因此至少对大学一二年级的职教本科生而言,由于他们仍然喜欢填鸭式学习和题海战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均已根深蒂固,故对大学的授课模式很不容易适应,也不愿主动改变。

2.3 对西方经济学学习难以提起兴趣

西方经济学虽然名为经济学,但其实很抽象,与经济实践并不直接“融会贯通”,特别是微观经济学部分。因此多数学生普遍有这样的心理:西方经济学如此抽象、晦涩难懂,与我所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与我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没什么关系,而且,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好坏也不影响我今后的生活,所以听不懂就听不懂,顺其自然吧。也有的职教本科生,囿于他们的知识视野和思维局限,认为自己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不用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能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就足够了。

3 职教本科生在西方经济学学习中存在的优势

3.1 对经济实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职教本科生来源于中职学校,他们在中职阶段学习了一定课时的专业课程,有的甚至参加了一定的生产生活实践,因此,相比较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对经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感觉和感性认识。而西方经济学作为财经类课程,作为对经济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如果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生产生活经历与经验,无疑有助于学习者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所以说,相比较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职教本科生学习西方经济学乃至其它财经类课程,在可接受性这一点上,是有一定优势的。

3.2 思想较为活跃,学习思路较为开阔

同样源于他们的学习与接受教育的经历,他们较之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较少经受应试教育的训练,虽然在基础理论以及数学训练上逊色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正由于较少经受应试教育思维固化的影响,他们思想较为活跃,学习思路较为开阔。

据笔者的观察以及与他们的交流,了解到他们之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显得较为沉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基于自己出身(学校)的自卑心理。而实际上,当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形成更贴近他们的教学氛围时,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感觉”就会被适时激发出来,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 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4.1 因人制宜,改进教学手段

职教本科生虽然来自中等职业学校,但具体来自技校(技工学校)还是中专(中等专业学校) 或者是职高(职业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中学),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学习者不同的个性,开展课堂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而且如果辅以良好的教学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而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内在动机发挥作用后的学习成就感。

笔者在一次西方经济学的期末考试后,与职教本科生交谈时得知,他们中大部分之所以西方经济学考得较差,固然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但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手段的落后:有些西方经济学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僵化呆板――先讲概念,再展开原理,接着画出图形,最后进入课后练习(有的甚至连课后练习都没有),套路固定,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基本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学和考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实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西方经济学学习热情。

4.2 发挥经济学的实践性,增加授课的趣味性

西方经济学体系包含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类,其中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所涉及的有关消费、生产、经济政策等知识,职教本科生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都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知识。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认为以上相关章节内容,他们较为感兴趣,但同时也觉得教材编写过于抽象,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笔者建议,在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开场白宜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引起学生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与辩论,再开始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此外,西方经济学教育中存在很多的知识点,教学大纲中并未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穿插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引导的过程回归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畏难和急躁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4.3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改变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以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空间的泛在化以及学习内容的丰富化等特点使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的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微课、MOOC、精品资源在线课程、网络公开课等各种优质在线教学资源,使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渴望现代教学手段能对他们的专I或非专业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在面向职教本科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大学教师应结合职教本科生兴趣广泛、喜欢寻求变化的特点,及时利用“互联网+教育”提供的的时代机遇。

笔者在实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就发现利用了互联网视频和音频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效果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过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课堂,从而提升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加林,王晓军,周发明,李晚芳,彭分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五个三”教学改革体系创新研究――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

[2]刘生,李桃.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篇3

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为中国经济学界所接受和倡导,西方经济学成为各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如何教好这门课,怎样将西方经济理论融会贯通,如何在教学的实践中变外来为我用,既保留西方经济学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其他学科和课程相互衔接,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探索与西方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系统庞大、逻辑性强

目前我国高校所讲授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本出发点,以经济中的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以价格理论为中心,通过个量分析,来探讨稀缺的经济资源如何才能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学以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为基本出发点,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经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形成逻辑性越来越缜密的学科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日益庞大。从学科类型看,既有理论经济学,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又有应用经济学,如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既有传统经济学派,如剑桥学派、旧制度学派、凯恩斯学派,又有现代经济学派,如新剑桥学派、新制度主义学派、新凯恩斯学派、非均衡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从影响力的角度,既有主流经济学,如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又有非主流经济学,如货币主义、理性预期主义等。虽然不同理论流派之间还存在着诸多分歧,各理论流派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甚至有时还不能有效地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分歧与相互借鉴中发展。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本身就是在政治学、伦理学、数学、法学、地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产生发展起来的,而且近年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与这些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尤其是与行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融,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如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心理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这些也都纳入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之中。

2.理论中数学的支撑性强,模型多

西方经济学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有各种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数学本身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概念和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抽象性使得数学在应用到经济学中时,能够利用数学中简单的数字或字母来表示经济变量,进而建立经济模型。这就使得复杂的经济现象可以被抽象化成简洁的数学模型来加以研究。严密性使得数学在应用到经济学中时,能够使经济学借助数学这一工具,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正是因为如此,数学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支撑性较强。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抽象

西方经济学内容的覆盖面之广,涉及知识点之多,比其他课程都更胜一筹,如果认为微观部分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现实,更好理解的话,那么,宏观部分就较抽象较难理解了。虽然经济学的一些名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现,在报刊杂志和电视上也频繁出现,但作为大学生要真正理解其理论体系和实质问题,却不那么容易,尤其是现在的大学年龄总体偏小,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经济问题独立思考不足,因此学生普遍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

2.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经济理论尚未成熟,争议较多

不论微观还是宏观,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我国的现实情况都是密切相关的。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尚缺乏系统严密的经济理论科学体系,我国还没有像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这种影响深远的大经济学家。因此,从经济学教学角度看,既要“拿来主义”,又要“实用主义”,教师学生要想学好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也就可想而知了。

3.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困难

学生中大多数人的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知识架构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而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对教学中讲到经济学的案例、经济学的渊源感兴趣,而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这种情况也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对抽象复杂经济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研究能力。

4.教学手段落后,信息面窄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经济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图形、表格和数据,而且还需要补充案例,才能让学生切实领会书中的原理。但由于条件所限,很多老师还在使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画图、抄表格和写公式上,没有时间来讲案例和补充书本以外的信息,造成课堂信息量少,枯燥、乏味,理论联系实际差,教学效率低的局面。

三、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1.加强经济学方法论在教学中的讲授力度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传授与讲解,如涉及到经济学研究的性质是单纯的解释、描述,还是涉及价值伦理的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内容的溯因、归纳与演绎方法;影响到人之行为的长期与短期分析方法;考虑到时间因素的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还有涉及经济存在状态的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以及判断经济“量”和“质”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等等,这些方法论中的问题在给学生讲解基本知识点时都应该尽可能地详细介绍,以便于学生掌握。

2.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很强,如果实行从理论到理论的“填鸭式”灌输,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实际意义、没有用处,所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当联系实际,尽可能结合一此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觉得经济学就在身边。而且在选择案例时,要尽可能选国内的、贴近日常生活的小案例,这样学生才能够较好理解和领会。因为西方经济在西方国家发展比较成热,教材主要是翻译国外书籍,所以即便书中有一些案例,也多是以国外的为主,描述的内容离中国国情较远,使学生难以理解和体会。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尽可能选择国内案例,并且由于课时的有限,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理解和领会经济学原理,在穿插案例时不能过于复杂,最好是一些对重点难点能阐述透彻的小案例,例如在讲解“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告诉学生,当他们选择了上大学时就放弃了就业,因而大学期间就失去了四年就业可能获得的最大收入,这个最大收入就是他们就学的机会成本。而使用这样的案例就要求老师自己在生活中要多思考、多积累,才能在课堂上信手拈来。

除了多补充案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使用提问式教学,在讲述经济原理之前,先提出与之相关的现实经济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此外,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深他们对原理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余时间,应指导学生多做习题,因为要学好西方经济学,必须多做习题,才能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正确处理好基本理论和数学分析法之间的关系

模型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因而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既有丰富的经济学原理、概念,还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及图表曲线。如何处理好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是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专业及学时安排等情况区别对待。一般对于本科层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来讲,应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上。但是,在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讲解的同时,决不能因此而忽视甚至免去教学过程中必要的数学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涉及的数学并不复杂,而该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这时学生己经学习和掌握了高等数学中有关微积分方面的初步知识,有了相应的数学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数学是经济学不可替代的分析工具,用数学来表达和论证经济理论具有简洁、清晰、逻辑严密等优点。许多经济理论是在数学推导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理解了具体的假设及数学推导过程,才能更容易更准确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本身,通过此过程还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分析不可或缺。

4.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等多媒技术进行授课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它的优点是:节约了板书时间,加大信息量,开阔知识面。并能挖掘出课本文字达不到的直观、动态效果,使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将学生带入模拟场景,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科学,它会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技术用于经济现象的分析,其中,数学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采用大量的图表和公式。由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尤其是多媒体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计算机图形显示、动画模拟及文字说明等,形成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可以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篇4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优化建设的意义

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审定的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学科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科。是对资本主义运行的基础――市场机制的经验性总结,虽然从本质上说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其中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于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我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优化建设,对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推动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优化建设的内容

1、西方经济学优化建设的原则

(1)科学化、系统化原则。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既要充分体现社会需求,又要遵循课程设计的规律,从理论到实践,同时还要考虑到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要求,课程优化建设,不仅要遵循课程内容的系统化,还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作用,体现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2)适应社会需求,彰显商业伦理。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新旧体制交替阶段最容易出现道德缺失。目前,在商业领域出现的部分企业“见利忘义”、“急功近利”等现象就反映了这一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行为更加频繁,也就更加迫切的需要对未来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商业伦理教育。商业伦理教育可以贯穿于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最大化相统一问题,探讨企业如何“义利并举”、“取才有道”;引导学生思考公平竞争的问题;在商业活动中企业经营者应奉行交易自由与诚实守信原则的教育,可以贯穿于各个章节的学习中,因为作为西方经济学根基的市场经济本身就建立在自由交易的基础上,诚实守信更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保障。

(3)坚持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前沿性理论为辅的原则。前沿性理论是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突破和发展,如果不向学生重点介绍经济学基本理论,那么前沿性理论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向学生介绍前沿性理论,那么学生无法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动态,教师也无法实施研究性教学。因此,应坚持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前沿性理论为辅的原则。

2、西方经济学课程优化建设

篇5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现状

首先,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初就存在很多对该课程的误解。有些学生抱着很强的功利心来看待《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以为微观经济学可以帮我们快速致富,宏观经济学可以帮我们去政府部门运作经济政策。但是微观经济学远非致富之学,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学习也不能马上带给我们实在的经济效益。《西方经济学》只是一种分析方法,一种看事物和现象的独特视角,其所擅长的经济解释更是人所诟病的“事后诸葛”。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就把经济学混同于会计学,但是我们知道会计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有标准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而经济学却并非一门技术,其经济理论众多,流派庞杂,对于有些争议各流派无从统一(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如果我们以会计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经济学,必然感觉思维混乱,课程学习难以进行。

其次,很多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从有到无。一些抱着极强功利心学习的学生在看到经济学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收益时就会失望而归,同样,那些以会计学思维方式对待经济分析的学生在看到众多有争议的理论时就视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为畏途。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为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经济数学和图表分析,特别是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对微积分的掌握要求较高,这对于那些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打击较大。

再次,学生缺少与老师互动的平台。学生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新问题和新想法,但是却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如果仅仅依靠课后10分钟来和老师讨论,显然不仅时间仓促而且也让老师疲于应对,无法休息。

(二)理论课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本课程作为传统的理论课程一直以来给人以理论性强的印象,一提西方经济学这门课,大家就会反应出成堆的图表、公式和数学模型,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抽象性。西方经济学理论虽然来自于经济现象但都经过一定的抽象,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与数理推理的方法,将一些非主要因素剔除后研究现象背后蕴藏着的普遍规律。所以,理论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演能力。

2.系统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推理很严密,体系庞杂。从整体上看,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内容。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中心,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框架。宏观经济学则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形成了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短期与长期决定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框架。这些知识模块的联系非常紧密,形成相互依存的体系。

3.对数学工具的依赖性。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阐释离不开数学工具,大学低年级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用得最多的是微积分,偶尔也用概率论。从简单的基数效用论,到较为复杂的经济增长理论,都有数学工具参与其中,这对学生的数学功底有一定的要求。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探讨

根据国家教育部精神可知,学科目标定位既要反映时代特征又要反映中国特色。当前经济学的特点是务实、精准、数学化。每个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与路径离不开学校的特色,只有培育出有特色的人才才能在高校林立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具体来说,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目标就是,通过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理念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注重兴趣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将经济学研究问题方法与方式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中国人民大学的方福前教授曾说,“《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认为“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把经济学真正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作为一些即成教条的灌输,而区分二者的关键在教师”。

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兴趣与爱好的培养,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经济学的魅力,点燃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热情,适度提倡点“拜金思想”。第二,基本能力的塑造与提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提炼一般规律问题、分析问题、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对经济现象的洞察力。第三,从经济问题到经济思想再到经济数学模型间的游刃有余,其中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求解以及解释。学生能娴熟地将一个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表述为数学模型,用其解来帮助解释经济现象。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通过案例教学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抽象,有些还需要辅以晦涩的数理分析来论证说明,令学生们望而生畏,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学习效果。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定义、理论,用贴近现实生活的一些事件来解释,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接受。案例教学还可以让同学们参与进来,真正地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取知识。

在组织案例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辨识哲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平淡讲解,那么案例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

2、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我们可以把同学分成两个组,然后出一个共辩题目。比如“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然后让同学们课下搜集相关材料,课堂上辩论。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学会主动地学习,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必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高度重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讲述,对于较难理解的理论部分,应该结合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仔细讲解且一般在课上留时间让学生体验消化,课后留下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熟练地练习,尽量做到举一反三。

3、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学生和老师平等探讨问题的教学方法。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讲新概念、新方法很多,学生容易感觉枯燥、难以把握,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理论课程讲解需简明扼要,准确生动,占用较少时间;大量时间应用案例,启发学生利用理论思考,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观点。

比如供求理论教学中,需求定理部分以老师授课为主,讲解需求概念、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和需求量的区别及需求定理;供给理论部分以学生参与为主,按照需求理论的层次设计供给理论讲解层次,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工负责,每人讲解一部分。可采用淘汰制的方法,比如一个学生讲解不符合要求,那么下一个学生上来补充,做到点面结合、难度适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教学完毕,予以点评,并计人个人的成绩和小组的成绩。讲解完毕,提出思考题:是否有供求原理的反例?请学生讨论,给出反例,并做恰当说明。

总之,只要我们多思考,多注意搜集相关资料,《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可以讲得很精彩,学生也会学得很轻松。

篇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之间对于生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报考高校的时候除了会考虑该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师资条件等,更关注的一个指标就是就业率,而就业率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最直接反应。民办本科高校面对的生源压力较大,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从而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社会对技能型高级人才的需求。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该学科涉及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经济变量繁多。作为一门经管类的专业基础课,该学科教材相对经典,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该学科并未过多涉及经济学前沿知识和内容,导致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深入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加之学生的高等数学基础薄弱,,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知识点多,研究方法多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存在着差异。微观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是需求理论、消费理论、市场论、生产论等,研究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而宏观部分的研究是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理论,研究的内容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微观和宏观的内容量大,知识点多是该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

该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该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图形分析和公式推导,即便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板书的过程也非常重要,演示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相对较少。讲授法教学有很多有利的地方,比如可以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讲课的节奏等,但是当一门学科主要的课堂讲授过程都以图形、公式为主的时候,老师讲的累,学生听的也累,学生掌握课本内容已经是力不从心了,更别说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经济热点问题了。

(三)理论与现实联系存在一定欠缺

西方经济学课程偏重理论分析,但是很多知识点与社会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但是在课堂上老师偏重于讲授理论知识,缺少与现实热点结合的案例分析。比如在讲供求理论时,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姜你军”、“蒜泥狠”等农作物价格偏高的案例,甚至可以结合当下房价过高的案例。适当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结合不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讲课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略显陈旧

西方经济学的前沿知识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的教材内容过于经典,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济学等都没有渗透,教师过多灌输课本上很多属于定论的内容,对学生缺乏启示性,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通过以上对西方经济学学科现状的描述,结合我自己的一线教学经验,我认为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其应用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学科方面和师资方面。

二、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

(一)为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奠定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和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我院各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相关职业课程,如投资银行学、劳动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提供理论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对各专业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有意识地结合高年级的专业课及与理论相关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抽象概念和理论。

(二)培养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及培养学生使用经济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老师应保持对经济新闻的独特敏感性,将热点问题结合经济学知识点在讲课过程中传达给学生。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对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学团队的主要人物,教师的专业性是实施教学的基础,但是教师队伍也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学校应该为教师的再学习创造条件。学校除了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以外,还要为年青教师创造培训机会,提升青年教师的视野。

(二)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善于使用讲授法以外,还需要多应用其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有助于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在地方本科高校里面,工科等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实习基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经管类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实践机会较少,不利于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学校应该加强经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篇7

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短期生产、长期生产概念是两大经济学体系中生产理论的基本概念。这两组概念虽然在内涵表达和论证方式上有明显区别,但这两组概念所描述的生产形式在实现过程中则表现出明显的相融性。

一、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生产剩余价值的相关论述

(一)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马克思说:“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影响因素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因素

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取决于工人工作日的界限。工人的工作日长度一定在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能生产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必要劳动时间只能是工人的工作日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人的工作日不会缩短到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最低限度。同时,工人的工作日也不能无限延长。其最高界限取决于如下两点:一是工人劳动力的生理界限。工人的劳动日不能排挤恢复其劳动力的必要的休息时间。此外,工人工作日的增加还存在社会道德界限。工人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满足其精神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这些需要的数量和范围由一般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所决定。因此,工人的工作日是在生理界限和社会界限之内变动的。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八章《劳动日》的第二至第七个问题中,马克思论述了英国的工厂主对剩余劳动的贪欲、无法律限制的对劳动进行榨取的英国各个产业、日间和夜间的轮班制度,以及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标准劳动日而进行的斗争。

2.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影响因素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要依靠与劳动力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相关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实现。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是通过单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即是单个企业产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额。这一差额的大小,取决于单个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管理效率等方面领先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程度。某企业在以上这些方面越是领先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其产品的个别价值越是低于社会价值,该企业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就越多。随着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遍采用,因而比较便宜地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和它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的时候,这个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因此只有当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扩展到同生产必要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部门,以致使属于必要生活资料范围、从而构成劳动力价值要素的商品便宜时,一般剩余价值率才会最终受到这一整个过程的影响”。所以,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成正比,和商品价值的降低成反比。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的第十一到第十三章,马克思从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三个时期,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具体形式的演变过程。

(三)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之间的关系

关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般基础,同时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就生产相对剩余价值讲,工作日起初就分为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这两个部分。为延长剩余劳动,就要以较少的时间生产出工资的等价物,从而缩短必要劳动。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生产相对剩余价值使劳动的社会组织和技术过程发生根本变革。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的相关论述

(一)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的含义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第二编《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六章《生产和企业组织》中,对短期和长期做了如下的定义:“考虑到时间在生产和成本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区分两种不同的时期。我们定义短期(shortrun)为这样一个时期,在该时期里,企业能够通过改变可变要素,如原料和劳动,但不能改变固定要素(如资本)来调整生产。长期(longrun)定义为一个足够长的时期,以至于包括资本在内的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得到调整。”

(二)短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短期内,固定投入要素不变,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会出现产出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当其他要素投入固定时,伴随某一要素投入量的持续增加,新增加的产出越来越少。或者说,在其他要素投入固定时,伴随某一要素投入量持续的增加,其每一单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将减少。同时,萨缪尔森也承认,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一条可以被广泛遵守的经验性规律,而不是一种普遍真理。在论述短期生产时,萨缪尔森以日本的钢铁生产对于需求变动做出反应的可能方式为例,说明了短期生产的具体形式。譬如说“日本钢铁公司只利用了其高炉生产能力的70%。现在,由于日本或加利福尼亚的地震导致钢材的需求量突然增大。为适应钢材的高需求,该公司当然可以延长工作时间,雇佣更多的工人,发掘工厂和设备的最大潜力。凡在短期内能够得到调整的要素都称为可变要素”。

(三)长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长期内,当各类投入要素的数量增加时,会引起生产的规模报酬问题。所谓规模报酬问题,即是“投入规模的增加对产出量的影响”问题。萨缪尔森把长期生产的规模报酬问题区分为三种情况:1.规模报酬不变,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以同样的比例增加;2.规模报酬递增,所有要素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以更高的比例增加;3.规模报酬递减,全部要素投入的同比例增加导致总产出以较低的比例增加。萨缪尔森分析了在长期生产中,引起规模经济的重要因素——技术变革。萨缪尔森说:“自20世纪初以来,经济史所记录的美国的总产量的增长幅度超过了10倍。这其中一部分归功于投入的增加,例如劳动和机器。但是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技术变革”。技术变革是指生产劳务与物品的过程的改良,原有产品的革新,或者新产品的推广。技术变革可以分为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两种形式。前者是指对原有产品采用改良的或新的生产技术,后者是指新产品或改良产品被推广。并且,萨缪尔森认为,“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要难以量化得多,但从长期来看,它是提高生活水平更为重要的因素”。在《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同样以日本的钢铁生产对需求的長期增加做出的反应为例,分析了长期生产的实现方式。在长期中,日本钢铁公司可能采用更加有效的生产技术,铺设轨道联接,安装计算机控制的系统,或者建造一个新的钢铁厂。当所有的要素均可以调整时,钢的产量就可以大大增加,效率水平也会得到提升。最后,萨缪尔森概括了生产率、规模经济和技术变革之间的关系:“生产率由于规模经济和技术变革得以增长。规模经济和大规模生产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成为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与短期生产、长期生产的相融性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问题,与西方经济学中的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和描述了社会生产的两种不同要素使用方式。生产绝对剩余价值与短期生产之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与长期生产之间,在要素使用方式和各自的影响因素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短期生产的相融性探析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要素投入方式上主要表现为,在其他要素投入(主要是固定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劳动要素的投入量。在实际生产中,这种生产方式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等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早期,主要是16至18世纪中期,这种生产方式是资本家提高产品数量,增加企业利润的主要方式,也是企业间开展竞争的主要方式。由于资本家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增加其劳动强度会受到生理和社会因素的限制,所以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持续增加更主要依靠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企业所雇佣的工人人数,往往也成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地位的主要依据。在那些能够很容易吸纳劳动投入的行业,比如采掘业、资本主义的大农场等领域,这一影响表现得最为明显。西方经济学中的短期生产理论,以与马克思经济学不同的话语体系再现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萨缪尔森在其著作中直接以“延长劳动时间、雇佣更多的工人”为短期生产的最典型方式。所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短期生产的相融性表现在,它们都是在固定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可变要素(主要是劳动要素)的投入而进行的生产。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长期生产的相融性探析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微观基础是单个企业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实现,来源与企业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这一差额的大小,究其实质来源于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领先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程度。单个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与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发生。这就意味着,单个企业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从而整个社会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企业规模的扩大,即包括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投入的全要素投入增长为起点的。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固定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越来越依赖于采用先进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越来越依赖于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随着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的、持续的提高,与劳动者的再生产相关的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其产品的社会价值逐渐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者为自己生产所需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全社会的一般剩余价值率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得以实现和增长。事实上,西方经济学的长期生产理论,不过是以不同的话语体系再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方式。在长期生产中,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长期、持续的增长,企业会通过调整各类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进行生产,以此获得最大的利润。长期生产的过程,既表现为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表现为企业在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工艺的创新。萨缪尔森在其著作中例举了日本钢铁公司通过“增加新的、更加有效的生产工艺,铺设轨道联接或安装计算机控制的系统,或者在墨西哥建造一个新的钢铁厂”来满足市场对钢铁需求的持续增长的实例。这一实例既体现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反映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实例既是企业长期生产的实现过程,也是企业通过提高自身劳动生产率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推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

可见,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和长期生产,都需要在较长时期内实现,都需要通过调整企业全要素的投入数量实现,都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有效应用实现,都需要通过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实现。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长期生产的相融性。

四、研究启示:实现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技术和具体方法层面的融合发展,是马克思经济学创新研究的有益探索

诚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就研究对象而言,马克思经济学把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把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其研究对象。不过,在经济学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中,总会有一些共同的概念、范畴、原理,两大经济学体系在研究这些概念、范畴和原理时,必然会使用一些共性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事实上,部分国内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两大经济学体系在具体的论证方法上的相通之处。辽宁大学杨玉生教授指出,在经济科学中,经常存在一些相同的范畴,处理这些相同的范畴,就应该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杨玉生教授特别强调,就价格、利润、工资等数量关系来讲,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没有根本的区别。

所以,从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而从具体的研究技术与方法上探索和论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融性,并非本文所独创。这种相融性已经在国内一部分知名学者中形成了共识。如果我们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和开放的胸襟看待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两大理论体系之间进行概念、范畴和具体研究方法的比较和转化,就能够在明确两大经济学体系在阶级属性上的根本区别的同时,对二者的科学性有更全面的认识。在这种认识的指引下,以马克思经济学为主体,全面探索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共性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从而开拓和推动马克思经济学的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德).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008. 

篇8

对财经类、经管类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通俗式教学

多数新生由于是第一次从专业的角度接触西方经济学,因此不能马上理解术语的经济含义,即“术语陌生症”,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老师最好是用通俗的语言使学生能顺利进入经济学之门。

如讲弹性概念时,除了强调弹性是自变量变动1%时,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还总结为弹性是百分比,只要有自变量和因变量,所有弹性概念就都明了了。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收入之间关系时,先设问:“为什么超市的服装玩具常降价促销,而食盐几乎从不促销?”然后解释各种商品弹性值不同的道理。服装玩具弹性较大,适当降价可以薄利多销;而食盐缺乏弹性,降价不能使总收益增加,反而可能减少,这样就把枯燥的理论生动化了。

二、案例式教学

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且要在课下充实自己,在课上积极参与,不仅仅停留在记住知识的层面,而是要学以致用,所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案例非常重要。有些原理通过案例的分析,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例如,运用“谷贱伤农”的案例分析弹性的问题;通过“灯塔”的故事阐述公共物品的概念。这些例子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使西方经济学充满趣味性。但仅分析这些经典案例还不够,还需要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尽量分析一些现实案例及现实的经济现象,这也是学习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最好能够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提问式教学

提问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事先设计出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效用论时,老师提出“钻石对人意义有限而价格昂贵,水是生命之源却很便宜,为什么?”这一问题,要求学生了解供求理论与效用理论。

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且难易适中,既要有让学生口头回答的问题,又要有让学生书面回答的问题,以保证这种教学方式的质量和效果。学生口头回答的问题要当堂点评,分析出错的原因,提出更好的答案。书面回答的问题,课后要认真阅评,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在下堂课进行分析讲解。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四、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式教学法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教科书内容,而是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辨析,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成为主导者。例如在讲解了西方经济学的某一理论后,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价格的作用、规模经济、垄断的利弊、寡头之间的依存性、失业与下岗、宏观经济政策等现实经济问题,收集信息、数据、案例,组织学生围绕老师给定的思考题进行课堂或课外讨论。在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定位。首先,教师在讨论中始终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课堂讨论的内容一般是由教师命题引发的,论题出得好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其次,教师在讨论中必须当好引导者,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讨论中要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其中,并适时给发言的学生以启发、引导;对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偏差要及时纠正,而不是提出问题后就放任自流。最后,教师对讨论要做必要的归纳、总结、评价,使结论更加明确,更有条理。还可结合学生的讨论,对所讨论的问题作必要的扩展和延伸,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2.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师在确定讨论问题时应注意:学生应紧密围绕某一问题,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把那些容易产生模糊认识的问题让学生来讨论,可以使他们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得出正确的结论。

3.讨论的时间。讨论有特有的功能,但只有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它的意义才能体现,功能才能发挥。既然组织讨论,教师就应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否则讨论的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运用以上教学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辛宪.西方经济学形象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篇9

1.1教师资源方面

从教师资源上看,“科教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一些教师从事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但不从事关于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的研究。这些教师很难将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理解透彻,也不能及时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更谈不上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实际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例如,如果一个教师不去研究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特点、运行机理及其后果,就很难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讲深、讲透,并吸引学生探究性地学习相关知识。

2)一些从事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研究的老师,并不担任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教师虽然从事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研究,但由于是“专职科研人员”,目的是为了拿课题、发文章,对教学兴趣不大。教师的科研和课堂教学脱节,不仅导致教师资源的隐形浪费,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违背了大学科研工作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目的,从长期看,还会降低大多数教师对从事科研工作价值的认同感,认为科研就是为了评职称,职称评定后便懈怠下来,使教师的科研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1.2教学内容方面

从教学内容上看,“科教脱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讲授与自己科研内容不相关的知识。有些任教西方经济学的老师不从事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研究或只研究其中的一两个问题,却要负责将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头讲到尾,结果对其中的许多知识缺乏自己的研究思考、积累和理解,只能照本宣科,单纯地向学生“灌输”西方经济学中的抽象理论,从而使得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学习产生一种枯燥乏味、学而无用的心态。

2)教师的授课内容与现实问题脱节。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本身理论性比较强,实际应用或案例较少,并且教材中的绝大部分案例是以国外发达国家早期经济发展中的现象。如果教师不能指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无法将理论与当前中国国情和国民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理论与现实之间偏差太大,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

3)教师的授课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现在大多数西方经济学教材所纳入的内容还是上个世纪比较成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要解析的是上个世纪及以前的社会经济生活。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不仅影响了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还会影响到政府的宏观治理。可是,很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书本上,对“互联网+”“创新2.0”“工业4.0”等知之甚少,不能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合理调整授课内容,降低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与实践价值。

1.3教学方法方面

从教学方法上看,“科教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李光勤指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在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时基本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注入式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只注重基本概念、理论的讲解,很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性批判、去探索问题,教师只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学习,不能教会学生怎样创造新知识。因此,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应用能力。

2)研究性教学方法缺失。曾祥炎认为,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注入研究的“元素”,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从中可以看出,研究性教学是实现“科教融合”的重要途径,研究性教学方法缺失,会导致教学过程中产生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双重厌倦心理。

1.4考核方式方面

从考核方式上看,“科教脱节”主要体现在大多数教师选择单纯的闭卷方式进行课程考核。这种考试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虽然在一些试卷中也会有少量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但学生实际上很难将理论要点与现实问题准确、适当的相扣;另一方面,学生对闭卷考试标准答案的追求容易也使他们陷入“思维标准化”的困境,并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比如在学习中缺乏怀疑精神和理性批判精神,缺乏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等等。此种考核方式表面上是考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熟悉程度,实质上却只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际运用能力。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只适合那些不勤于思考而善于死记硬背的学生,相反,对那些勤于思考、具有探究创新兴趣的学生而言,不利于他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

2“科教融合”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现路径

2.1教师资源的选择

教师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注重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为“科教融合”打下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强化教师教学的专业性。在西方经济学教师资源的选择上,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从事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的老师担任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2)实施专题化或模块化教学。根据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将教学分为多个专题,分别由多位教师根据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一个专题,对全校所有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循环授课,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科研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2教学内容的重构

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针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有必要根据现实发展要求,进行知识重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案例。安排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案例教学,既能打破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又能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至关重要。

2)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扩展教学内容。教师把研究某一个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对某一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理论创新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甚至吸引他们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他们在研究中学习与成长,并养成独立思考的气质和批判精神。

2.3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是激发学生探究经济学问题兴趣的重要手段。在“科教融合”导向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应重点引入研究性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方法不仅能让教师把科研工作中的方法与心得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诱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充分表达、质疑、探究、讨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当然,教师还可以将正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讨论,既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敢于提问和挑战学术的精神,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2.4考核方式的改革

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科教融合”导向下,必须对西方经济学单纯的闭卷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注重过程考核。增加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比例,采用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学生出勤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2)注重能力考核。适当增加主观题所占比例,根据学生的答题思路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题的创新程度,判断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兴趣考核。对学生围绕特定理论或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文献整理、观点摘编、论文写作等活动予以肯定,并将其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补充方式,使学生在某些观点上有所研究,并产生学习甚至学术兴趣。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2.049

随着我国科教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在为教学发展注入了活力的同时,也推动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但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改进。

1多媒体应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1.1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内容复杂、概念难懂、理论抽象,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把诸如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感官表象材料合成处理为一个交互系统,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影音、文字、图形的有机结合变得更为直观、形象,从而增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感官体验,并能调动全身多种器官参与到对知识的认知和解析中来。学生接受的信息刺激增多,学习热情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1.2可提高教学效率、增大教学容量

西方经济学中图表分析和公式推导较多,如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公式书写、图表制作及案例抄写将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上课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大量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图表及其变化的情况制成课件,上课时再用展示界面或动画的方式把相关内容呈现出来,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清晰明了,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通过Powpiont等软件的运用,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把诸如office表格及图形、Word文档等很多软件对象加进课件中,还可以通过超级链接,把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相关的内容、信息介绍给学生,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1.3有利于攻克知识难点,提高效学效果

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表达的教学内容,通过利用视频技术、动画技术等手段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和领会,这对重难点知识的攻克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讲“短期技术效率: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这一问题时,教学通常遵循这样的思路:先介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再根据规律的内容对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再由学生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结论。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仅在黑板上作出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三条曲线一项教学任务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还不能保证作出的图形符合要求,作图的不准确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三者关系的正确认识,进而影响学生对这一问题结论的正确得出。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动画分步骤演示三者之间关系及变化趋势,既节约了时间,可以让教师进行更详细的讲解,又可以克服板书作图所存在的图形不准确的问题,使学生更容易得出正确结论,从而顺利地攻克这一难点。

2多媒体应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倾向严重,教师主导作用被弱化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很多,但教师如果过度地依赖它,教学就容易陷人“程式化”陷阱,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被弱化。首先,课件作为“提前板书”,往往会使教师感到“心里有底”,尤其是在上过几轮西方经济学课以后,就不太注重课前准备工作。又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不够熟悉,因而上课时就会对课件过分依赖。其次,这种程式化倾向还使教师课堂即兴发挥的时间大大减少,不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上课反应及课堂气氛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2信息量大、教学速度快,学生听课易感到疲劳

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本身比较复杂和抽象,不易理解,而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制作的课件又会附加较多的内容。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快语速、缩短每一页多媒体课件的呈现时间,减少留给学生思考、记忆的时间。这样大容量、高强度的学习,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的感觉,或急于抄写笔记而忽略听课,或忙于跟上教学进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2.3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西方经济学教学侧重于图形的分析,公式、理论的推导,但受时间、精力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不高,很难把推理、思考递进的过程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出来。而且图形的课件制作往往要花费数倍于板书的时间,一些教师为了方便起见,便从网络上直接下载,自己并没有根据先后顺序进行动画设置,因此在显示时,图形不能按照分步聚显示,而是一次性或简单地分两三次呈现出来,导致学生来不及反应,一头雾水,不知道图形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还没有解释清楚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就省略了过程,直接一步得出结论。

2.4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在传统教学中,图形的分析采用的是板书形式,教师需要在黑板上按步骤为学生画出图形,并对每一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做虽然耗费了较多的时间,但有利于学生对作图技能的掌握、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西方经济学教学后,由于课件制作水平不高的原因,板书作图的过程和步骤就被省略或简化了,在屏幕上这些图形一是显示的时间短,二是显示时不分步骤或步骤太少。学生对图形的形成过程不是很清楚,因而不能掌握作图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变弱。

3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效率的建议

3.1积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固然有许多优势,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不能主次不分,要明确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各种多媒体技术仅仅是服务于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已。教与学的矛盾只能通过教师的主导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过程来解决,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化功能和作用也是多媒体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不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被弱化。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应在备课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学内容和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比较熟悉,教师才不会过多地受制于多媒体课件,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自如地互动,针对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气氛灵活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从而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二是讲课时,教师不能只是机械地充当“放映员”和“播音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口头和肢体语言的表现力,增强教学感染力,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要注意利用诸如幽默的语言,有起伏的语调、丰富的表情、有感情的表述等情感因素赋予课件以生气,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3.2精心设计课件内容、准确把握教学节奏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在内容上,不要求面面俱到,要做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为使教学的中心内容能被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教师应把其归纳为提纲挈领的学习要点,并以简明扼要的提纲式文字显现于多媒体的展示界面;第二,在结构上,因为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在各章节之间,各理论之间都有较强的联系,应建立分级设计、能体现教学内容的树状立体结构图。为使各模块、各章节之间能够相互跳转,还应建立它们之间的链接。第三,多媒体各页面的色彩搭配要尽量合理,使之既能对学生产生视觉上的刺激,又不至于因长时间观看而导致眼睛疲劳。此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一部分学生记笔记的习惯,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对学生易于理解的理论、图形、公式推导,课件演示速度可快一些,而对一些难点和重点要适当放慢播放速度。

3.3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对专业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的学习

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板书量大幅度减少,课堂信息容量大幅增加,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对于大量的基本概念用更多的口述替代板书,即用多媒体进行演示的同时,需要花更多时间对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同时补充大量的实例,力求通过更多形象的例子来讲清经济现象。另一方面,若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需要教师对所讲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课件内容及结构安排。”①此外,多媒体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对软件使用的水平也有要求,所以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与更新软件使用的新知识,尤其是要掌握一些在西方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用得到的技能,如公式的输入与修改、图形的分步骤展示,前后内容的灵活跳转等。

3.4通过课堂同步作图和开设习题课以板书讲解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一是要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做好图形分析、公式推导等的动画设置,使教师在用多媒体讲课时,上述内容均能按顺序分步骤地显现出来。要手动控制动画的每一步骤,尽量放慢讲解的速度,让学生能及时地对所学内容作出反应。还可上课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拿出纸笔,在耳朵听、眼睛看的同时,手也一起动起来,跟随多媒体动画的演示步骤和老师的讲解作图或推算公式。二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安排一节或一次课作为专门的习题课,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以必要的板书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达到解题和分析能力训练的目的。

注释

①陈颖.多媒体技术在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11(4):183.

参考文献

[1]齐义军,付桂军.多媒体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阴山学刊,2012(1):99.

[2]崔岩.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利与弊[J].科教导刊,2013(9月上):190.

[3]高霞.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8-149.

篇11

随着我国科教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在为教学发展注入了活力的同时,也推动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但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改进。

1多媒体应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1.1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内容复杂、概念难懂、理论抽象,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把诸如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感官表象材料合成处理为一个交互系统,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影音、文字、图形的有机结合变得更为直观、形象,从而增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感官体验,并能调动全身多种器官参与到对知识的认知和解析中来。学生接受的信息刺激增多,学习热情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1.2可提高教学效率、增大教学容量

西方经济学中图表分析和公式推导较多,如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公式书写、图表制作及案例抄写将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上课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大量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图表及其变化的情况制成课件,上课时再用展示界面或动画的方式把相关内容呈现出来,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清晰明了,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通过Powpiont等软件的运用,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把诸如office表格及图形、Word文档等很多软件对象加进课件中,还可以通过超级链接,把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相关的内容、信息介绍给学生,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1.3有利于攻克知识难点,提高效学效果

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表达的教学内容,通过利用视频技术、动画技术等手段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和领会,这对重难点知识的攻克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讲“短期技术效率: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这一问题时,教学通常遵循这样的思路:先介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再根据规律的内容对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再由学生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结论。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仅在黑板上作出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三条曲线一项教学任务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还不能保证作出的图形符合要求,作图的不准确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三者关系的正确认识,进而影响学生对这一问题结论的正确得出。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动画分步骤演示三者之间关系及变化趋势,既节约了时间,可以让教师进行更详细的讲解,又可以克服板书作图所存在的图形不准确的问题,使学生更容易得出正确结论,从而顺利地攻克这一难点。

2多媒体应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倾向严重,教师主导作用被弱化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很多,但教师如果过度地依赖它,教学就容易陷人“程式化”陷阱,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被弱化。首先,课件作为“提前板书”,往往会使教师感到“心里有底”,尤其是在上过几轮西方经济学课以后,就不太注重课前准备工作。又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不够熟悉,因而上课时就会对课件过分依赖。其次,这种程式化倾向还使教师课堂即兴发挥的时间大大减少,不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上课反应及课堂气氛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2信息量大、教学速度快,学生听课易感到疲劳

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本身比较复杂和抽象,不易理解,而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制作的课件又会附加较多的内容。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快语速、缩短每一页多媒体课件的呈现时间,减少留给学生思考、记忆的时间。这样大容量、高强度的学习,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的感觉,或急于抄写笔记而忽略听课,或忙于跟上教学进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2.3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

西方经济学教学侧重于图形的分析,公式、理论的推导,但受时间、精力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不高,很难把推理、思考递进的过程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出来。而且图形的课件制作往往要花费数倍于板书的时间,一些教师为了方便起见,便从网络上直接下载,自己并没有根据先后顺序进行动画设置,因此在显示时,图形不能按照分步聚显示,而是一次性或简单地分两三次呈现出来,导致学生来不及反应,一头雾水,不知道图形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还没有解释清楚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就省略了过程,直接一步得出结论。

2.4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在传统教学中,图形的分析采用的是板书形式,教师需要在黑板上按步骤为学生画出图形,并对每一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做虽然耗费了较多的时间,但有利于学生对作图技能的掌握、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西方经济学教学后,由于课件制作水平不高的原因,板书作图的过程和步骤就被省略或简化了,在屏幕上这些图形一是显示的时间短,二是显示时不分步骤或步骤太少。学生对图形的形成过程不是很清楚,因而不能掌握作图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变弱。

3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效率的建议

3.1积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固然有许多优势,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不能主次不分,要明确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各种多媒体技术仅仅是服务于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已。教与学的矛盾只能通过教师的主导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过程来解决,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化功能和作用也是多媒体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不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被弱化。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应在备课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学内容和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比较熟悉,教师才不会过多地受制于多媒体课件,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自如地互动,针对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气氛灵活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从而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二是讲课时,教师不能只是机械地充当“放映员”和“播音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口头和肢体语言的表现力,增强教学感染力,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要注意利用诸如幽默的语言,有起伏的语调、丰富的表情、有感情的表述等情感因素赋予课件以生气,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3.2精心设计课件内容、准确把握教学节奏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在内容上,不要求面面俱到,要做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为使教学的中心内容能被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教师应把其归纳为提纲挈领的学习要点,并以简明扼要的提纲式文字显现于多媒体的展示界面;第二,在结构上,因为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在各章节之间,各理论之间都有较强的联系,应建立分级设计、能体现教学内容的树状立体结构图。为使各模块、各章节之间能够相互跳转,还应建立它们之间的链接。第三,多媒体各页面的色彩搭配要尽量合理,使之既能对学生产生视觉上的刺激,又不至于因长时间观看而导致眼睛疲劳。此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一部分学生记笔记的习惯,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对学生易于理解的理论、图形、公式推导,课件演示速度可快一些,而对一些难点和重点要适当放慢播放速度。

3.3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对专业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的学习

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板书量大幅度减少,课堂信息容量大幅增加,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对于大量的基本概念用更多的口述替代板书,即用多媒体进行演示的同时,需要花更多时间对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同时补充大量的实例,力求通过更多形象的例子来讲清经济现象。另一方面,若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需要教师对所讲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课件内容及结构安排。”①此外,多媒体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对软件使用的水平也有要求,所以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与更新软件使用的新知识,尤其是要掌握一些在西方经济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用得到的技能,如公式的输入与修改、图形的分步骤展示,前后内容的灵活跳转等。

3.4通过课堂同步作图和开设习题课以板书讲解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一是要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做好图形分析、公式推导等的动画设置,使教师在用多媒体讲课时,上述内容均能按顺序分步骤地显现出来。要手动控制动画的每一步骤,尽量放慢讲解的速度,让学生能及时地对所学内容作出反应。还可上课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拿出纸笔,在耳朵听、眼睛看的同时,手也一起动起来,跟随多媒体动画的演示步骤和老师的讲解作图或推算公式。二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安排一节或一次课作为专门的习题课,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以必要的板书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达到解题和分析能力训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义军,付桂军.多媒体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阴山学刊,2012(1):99.

[2]崔岩.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利与弊[J].科教导刊,2013(9月上):190.

[3]高霞.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