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3 14:56: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创新发展,实现多种经营
创新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向多种经营发展,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带领农村加速其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十三五”规划涵盖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农业现代化相关制度,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实现农业机械化,融入现代信息时代,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其中,最主要的是,经营规模要适度,不能过大或者过小。以前,实行由大集体统一经营人民公社制,虽然在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出现了 “大锅饭”的弊端,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偷懒、干活不尽力等不良现象十分严重。后来,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从安徽小岗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激起农村改革的热潮,人民公社制度也随之消失。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人民不再挨饿,也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然而,从农业长期发展来看,它也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变得很小,生产规模仅是日本的1/3、韩国的1/2,甚至赶不上美国1%。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偏高,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科技的创新,所以,在实行多种经营的同时,经营规模要适度,不能过大或者过小。
三、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差距很大,城市工业、服务业等飞速发展,而农村发展缓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其农业农村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比较慢,经济比较落后。要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就要协调发展,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最基本的是,要解决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人多地少,这就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能,以极少的耕地养活极多的人。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作物、饲料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仅仅局限于吃饱,更加追求吃得健康,更偏向绿色无公害食品。这是一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很好的契机。农民可以在郊区生产一些高端的绿色农产品,拉动农业发展,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绿色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21亿吨,实现12年连续增产。但是,这却是以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为代价的,造成了土壤有机质不断下降,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是不利于农业长期发展的。农村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走绿色发展路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做到,重视农业农村污染问题,实施防治措施,呼吁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轮耕制度,休养生息,保护环境,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五、开放发展,资源互补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这离不开我们开放发展,资源互补。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只能种植一些不需要很大种植面积且高产的的农产品,比如蔬菜、水果等。而对于像小麦、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因为所需种植面积大,我国一般采用进口那些人少地多的国家,例如美国,它大多采用机械化生产,生产成本低。因此,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加强国内外合作,开放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六、共享发展,发展成果农民共享
1发展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1.1.1农业机械化决定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程度。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生产的发展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要素[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1.2农业机械化是农民生活宽裕的保障。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替代农业劳动力,节省劳动时间,节约劳动成本,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及强大的保障。
1.1.3农村村容村貌整洁的目标,需要农业机械化。机械化采取保护性耕作,既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又降低地表扬尘,防止水土流失,使农村最根本的2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保护和利用[2];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直接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促进农村村容村貌的整洁。
1.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我国农业正处于战略性调整阶段,与此同时,农机服务的系列化、市场化、特色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水产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由种植、中耕、收割向储藏、保鲜、加工,由设施农业向立体农业、观光农业延伸和转变,机械化作业几乎覆盖了农业的一切领域。面向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已成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一是机械的载体属性,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的实施成为可能;二是机械作业的规范性、规模性,保障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三是机械化的高效性,保障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成为可能。
1.3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程度如何,从农业机械化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首先,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机械作业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化科学农艺要求,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其次,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而没有机械化也就谈不上工业化。第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3]。因此,无论从长远还是当前来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步骤。
2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2.1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按照“十七”大和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把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作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结合当地实际,把农业机械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措施,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协调其他农业投入用于农机发展,促进多层次、多渠道农机投入格局的形成。
2.2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首先,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来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发挥农机装备优势,以农机挖掘农业潜力来促进农民增收。主要通过2个途径:一是发挥农机作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二是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3]。大力发展高效农机,加快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推进农机规模化和标准化作业。
2.3农机结合农艺,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空间
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推动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谐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拓展广阔空间。加快完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提高农业机械的适应性,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
3小结
农业机械化的持续稳定发展,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功能多、能耗低、效益好、适应性强的农业机械的大规模应用,必将极大地改善农业劳动生产条件和农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能力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4],推动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的稳步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的贡献。
4参考文献
[1] 李凤兰.浅谈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住和作用[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2):25.
1发展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1.1.1农业机械化决定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程度。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生产的发展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要素[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1.2农业机械化是农民生活宽裕的保障。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替代农业劳动力,节省劳动时间,节约劳动成本,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及强大的保障。
1.1.3农村村容村貌整洁的目标,需要农业机械化。机械化采取保护性耕作,既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又降低地表扬尘,防止水土流失,使农村最根本的2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保护和利用[2];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直接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促进农村村容村貌的整洁。
1.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我国农业正处于战略性调整阶段,与此同时,农机服务的系列化、市场化、特色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水产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由种植、中耕、收割向储藏、保鲜、加工,由设施农业向立体农业、观光农业延伸和转变,机械化作业几乎覆盖了农业的一切领域。面向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已成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一是机械的载体属性,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的实施成为可能;二是机械作业的规范性、规模性,保障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三是机械化的高效性,保障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成为可能。
1.3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程度如何,从农业机械化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首先,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机械作业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化科学农艺要求,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其次,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而没有机械化也就谈不上工业化。第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3]。因此,无论从长远还是当前来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步骤。
2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2.1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按照“十七”大和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把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作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结合当地实际,把农业机械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措施,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协调其他农业投入用于农机发展,促进多层次、多渠道农机投入格局的形成。
2.2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071-02
河南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又直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科技现代化、设施现代化、经营现代化、消费现代化等,其各环节离开金融的支持难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因此探讨河南农业现代化中的金融支持问题具体十分迫切和现实重要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文中,舒尔茨驳斥了两种长期流行而且影响深远的观点:一种是认为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另一种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并提出应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观点。1954年,中国正式提出农业现代化以来,学者们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有三种论点:工业化论、转化论和综合论。工业化论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工业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因此,农业现代化被概括为“四化”: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转化论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把传统农业改造或转变为现代农业;综合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手段,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其直接体现则是诸如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工厂化等。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河南农业现代化中农村金融供求矛盾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全过程的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包括农业设施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生态建设、服务现代化、农民转移、科技水平提高、质量监控等的金融需求。没有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中金融需求呈现出多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包括投融资渠道需求、保险金融需求和其他中间业务的需求等。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中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求存在巨大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1.需求总量扩大化与信贷供给缩小化的矛盾。首先,农户在由简单再生产向规模化扩大再生产转变,生产领域从单一的传统种植业向种、养、加工和商品流通等农村二三产业拓展,以及生产经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的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其次,为使农业生产构成要素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需要大量的资金供给,但农村金融供给量并没有相应增加,这使得双方矛盾更加突出。另外,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资金供给效率取决于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近年来,储蓄转化投资能力不足严重限制河南农村金融供给增长空间,农村资金流向大中城市,农村可用资金数量越来越少,资金供求矛盾加剧。自2000 年以来,河南省县域存、贷款占全省比重呈下降趋势,县域贷款比重下降得更快,大量存贷款差额通过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等转化为城市工商业资金。同时,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由于其体制、机制、结算渠道等因素制约,难以有效组织资金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
一、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皖北地区主要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其国土面积占全省38%,人口占全省53%,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镇化进程较慢,三次产业中农业占比偏重,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还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农业。但该地区的农业还是偏向于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生产效益较低,农民收入也相应偏低。
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从而建立起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在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生产工具机械化和智能化,劳动力的投入将大幅度减少,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从而使农民增收及其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促进农业的高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在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产生农工商联合生产的组织经营形式,这利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将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丰富的农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为二、三产业提供所需的原材料,机械化作业解放了的大批农村劳动力将进入二、三产业领域,因此农业现代化有利于二、三产业的发展,进而提高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有:
1.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其成员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大多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采购服务等初级合作为主,合作组织与其成员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基本处于有利则合、遇险则分的松散状态,尚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而且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困难,生产经营成本高、进入市场难度大,难以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2.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皖北地区农业结构低级,种植业仍占主体,且由于土地流转制度和家庭承包的制约,大量农业劳动者各自为政,土地条块分割制约了大农机作业,难以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大规模的轮耕作业,导致没有形成优势突出或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聚集区。多数农产品是原形出售,加工产品大都停在一、二级层次,加工链条不长,增值能力较低,精深加工力度不足,大部分农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链条还没有效形成。
3.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利设施薄弱,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较小,水库总蓄水能力还不高,农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洪涝灾害一直对农业产生构成重大的威胁,旱涝保收的能力不强。农业机械不够先进,缺乏适合规模经营的大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更缺乏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难以及时把握市场行情。
4.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养不高。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劳动者现代化,即要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懂技术,会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而且还要拥有市场、竞争、法律等意识,会管理、善经营。但皖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更多的是用自身经验代替科学文化知识,也很少接受过相应的职业教育,不懂技术,更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
三、建议政策与措施
1.加快制度环境建设,强化制度保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失去土地经营权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别,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流动。
2.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强化资金支持。一要积极争取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支持。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设立育秧大棚建设专项补贴,建立商品粮补偿机制。各级财政调整支出结构、整合资金,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持续稳定增长。二要形成农业现代化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金融投入,将中长期贷款引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领域,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和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激励功能和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工商资本和农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3.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农业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装备大型农业机械,建立现代化的科技信息平台。大力推行以大机械为标志的深松制度和农作物轮作制度,建立现代农业耕作制度。加快培育新品种,加大作物良种选育推广力度,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作用。整合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加强现有农技推广机构主体建设,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4.培育新型农民队伍,强化现代化农业主体建设。首先,加强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实现技术培训、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义务教育有机衔接。其次,通过立法措施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规范农民职业教育工作。再次,引入竞争机制,在政府培训机构的导向下,努力改善各类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环境,形成培训质量与培训资金和政策支持挂钩的良好机制。另外,突出专业技能培训,包括生产技术培训、农机作业培训、精细管理培训、市场营销培训,使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与农业经济市场化接轨。
参考文献:
会议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专家和领导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下一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忠告。比如前面有专家提出,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上,首当其冲要考虑农产品自给问题,要考虑粮食安全问题。事实上我们面临着粮食的总量平衡问题,也面临着农产品的结构平衡问题,还面临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第二,当前,特别是农村改革30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包括怎么确保农民增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去年农民收入达到了4140元,是1985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但是去年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一年,由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1:2.56,变为去年的1:3.33。第三,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下一步能不能持续稳定发展,也面临改革问题。
所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走得顺利,就是要深化农村改革,改革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1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几年来,国家、省、市、县财政和民营及个体在多层次、多元化上对现代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大型水利工程和农业产业化项目、标准化农田、标准化棚膜园区、标准化牧业小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贮运销体系等建设。农业生产现代化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初步构建了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1.2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激励下,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全省粮食生产已连续6年获得大丰收。
1.3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明显改善,功能进一步增强;农业水利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几年,国家、省、市、县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兴建各类水利工程、引水灌溉工程和农田节水工程,提高了农业抗旱能力;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全面提升。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普及,农业生产从业者素质明显提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加强。
2.我省现代农业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我省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同时也促进了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多种经营及农村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农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带动,农村劳务经济的崛起,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显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加之我省农业发展资源环境的约束,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双层经营体制还不完善,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多方利益的交织和冲突,导致新问题、新矛盾的涌现和叠加,使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3.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依靠科学技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新技术,发展精准农业;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构建产业内、产业间生态物质循环链,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生产无废物排放;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制定农田生态保护条例;广泛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3.2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为保证粮食安全,国家财政应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和小流域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兴办农田水利事业,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和节水工程建设。
二、现代农业的模式
外向创汇型农业模式。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利用区域优势,采取政策扶植龙头企业或者吸引外商投资,重点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畜家禽和特种水产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积极纳入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就是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的分散于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开发经营活动中去。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的运行模式,是目前国内的一种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园模式。这种科技园区,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等投资兴建,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和资金、各种设施,集成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新设施进行试验和示范,形成高效农业园区如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因地制宜的园艺农业模式。在充分考虑市场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适宜当地区域条件和发展水平的产业和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成果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发展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发展现代农业,可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在现有的工业结构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工业化目标,必须重点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农业资源的精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繁荣城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必然要求。提高城镇化水平,不仅需要提高城镇和非农产业的吸纳能力,更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效益,把大量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为其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条件。只有现代农业发展了,才能搞好搞活县域经济,增加县乡财政收入,增强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形成不同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走出一条农民循序进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来。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难点。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还在一定程度上是经营规模小、专业性差、商品率低、生产手段落后和竞争力不强的半传统半现代农业,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同时,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又对农业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社会对农业的需要,粗放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以及资源的利用率,生产出量大质优的安全农产品,保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产业支撑。建设新农村,无论是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需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果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摘要】20世纪以来,相对传统农业来说,现代农业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发展现代农业,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基础上,针对现代农业的特征、模式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现代农业特征模式
参考文献: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第一,要以深度的思考来认识镇域崛起计划
“六大计划”是新一届县委对未来五年全县工作的战略部署,是全县整体工作的总抓手。镇域崛起计划作为“六大计划”的重要内容,事关全县农业农村发展,事关全县110万农村百姓福祉,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县上下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镇域崛起计划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没有面广量大的农村农民达小康,就没有的全面达小康。从“三大目标”实施进程来看,按照省委2008年确立的帮扶标准,我们目前已经全面完成了省委下达的脱贫攻坚任务。着眼明年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工作,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扩总量、优结构、惠民生”,奋力开启全面达小康新征程。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有近110万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可以说,没有110万农村群众的小康,就不会有的小康。因此,我们的小康社会建设,110万农村群众是重点、是关键、也是难点。镇域崛起计划作为突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力抓手,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110万农村百姓福祉,直接关系到全面达小康进程。
没有镇域经济的强力支撑,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快速提升。“镇域强则县强”,没有镇域经济的突破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来说,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既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也是推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需要,更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根本和依托。因此,各镇是全县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位置重要、作用突出,必须成为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点。镇域崛起计划就是新一届县委立足发展实际,着眼镇域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出的科学决策,是推进全县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没有各镇各园区的争先进位,就没有总体的全面进位。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县的综合实力在省市实现了争先进位。但是,镇域经济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在去年全市镇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中,我们的优势不明显,位次也不理想。对于我们来说,要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发展、争先进位,镇域是突破口,也是关键点。在镇域崛起计划中,我们提出要通过五年的努力,确保全县1/3的镇成为财政收入亿元镇,确保1/3的镇进入市各个镇域经济发展类型的第一方阵,努力实现镇域经济全面跳出全市落后板块,就是要通过推进镇域经济的争先进位,实现全县经济的争先进位。
第二,要以有效的路径来推进镇域崛起计划
推行镇域崛起计划,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镇域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市对镇科学发展实行分类考核,对全市每个镇的主体功能都进行了严格的区别划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彰显镇域产业特色,实现镇域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要围绕全市分类格局,科学定位找赶超。市对镇域科学发展综合目标分类考核,不再用同一标尺,而是根据各镇功能定位、区域特色和发展重点,划分为优先工业发展镇、鼓励工业发展镇、限制工业发展镇、禁止工业发展镇四种类型,因地制宜确定考核项目目标值。分类考核出台之初,部分镇认为自己本来工业基础就弱,被划为限制或禁止发展工业后,镇域经济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这种思想是错误得的,因为从分类考核的实质意义和指导方向上来看,分类考核对那些后进的镇是一次难得的赶超机遇。不同类别的镇分别建立不同的考核体系,设置不同考核权重,纵向跟自己比,横向只跟同类镇比,这有助于引导不同的镇根据自身特色走自己的路,对培养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的产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各镇要紧紧围绕分类考核,科学设定赶超目标,充分发挥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同台竞争。
要围绕各自基础特色,千方百计扩总量。要把培育壮大特色经济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做品牌、做市场,增强各镇在分类考核中的竞争力。各镇要结合各自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等因素,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整体推进,扩大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的招牌,开辟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专业化程度高的发展格局。优先工业发展镇和鼓励工业发展镇要坚持以工业经济发展为支撑,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强镇作为第一战略,坚持招大商、扩总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限制工业发展镇和禁止工业发展镇要立足当地优势,通过整合资金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改变单纯的农业种植模式,逐步向休闲观光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要围绕科学和谐有序,实实在在保质量。在当前形势下,比学赶超、竞相发展,必须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看到差距,奋起直追,这是镇域经济不可或缺的志气,但也绝不能心浮气躁,要以理性来驾驭发展的激情,才能少走弯路。也就是说,镇域经济发展要快中求好,好中求快。特别是在土地、资金等各种发展要素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发展镇域经济更不能冒险急进,必须谋定而动,整合好、利用好我们手里并不是很多的资源。要有“风宜长物放眼量”的胸襟和气度,从容不迫,把握机遇,谋划未来,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之事,同时也要为后来者留下持续发展的空间,追求又好又快的发展。
要围绕崛起目标意义,抓住关键惠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要明确镇域崛起的目标意义,以改善民生为第一目标,切实做好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上,要按照地域特点,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尽快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围绕路、桥、水、电等项目予以倾斜,全面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上,要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的原则,实施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村庄亮化,使村容村貌有一个较大改观。在农村文化建设上,要以“舞动乡村”为平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通过创建和谐乡镇、和谐村组、和谐家庭,不断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第三,要以坚实的基础来协同镇域崛起计划
镇域崛起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城乡一体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水平、水利现代化建设等方方面面。我们要紧紧抓好农业现代化工程、水利现代化建设和美好城乡建设三大重点,夯实基础、加强协同,确保镇域崛起计划快速稳步推进。
要以农业现代化来引领。作为传统农业大县,面对着面广量大的农村人口,仅仅依靠新型工业化推进镇域崛起,实现致富农民,是很难取得明显成效的。换个角度说,要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关键在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工业化、城市化将在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为继,而且还会引发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所以说,我们必须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用农业现代化引领镇域加快崛起。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一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重点抓好现代示范农业园建设,争创国家级农业园区;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不断提升我县农产品竞争力;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培育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确保质量安全不出问题。二是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把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重要保障,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努力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机具,着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秸秆还田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疫病预警应急体系,切实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深入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更新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五有”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广沙集模式,加快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以信息化支撑农业现代化。大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要以水利现代化来保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水利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因为,农业受水利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任务十分紧迫,应对这样的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水利事业保障农业发展、促进民众安定的能力。用水利现代化来保障镇域崛起,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一要大力增强防洪保安能力。牢固树立“建重于防、防重于抢”的观念,围绕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确保大水大旱之年无大灾。二要大力增加水资源保障能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抓紧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快落实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着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各个领域的节约用水。三要大力增强水环境保护能力。抢抓尾水导流纳入全市规划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对接方案,确保工程尽快实施。同时,科学谋划全县排水治污布局,确保水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要以美好城乡建设来促进。“美好城乡建设”既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增进民生幸福,赢得民众拥护的有效举措。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入推进中心镇创建为契机,解放思想、科学谋划、开拓创新,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为全县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用美好城乡建设来促进镇域崛起,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一要全力开创城乡建设新局面。积极构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着力优化现代城乡规划形态,打造具有个性特色的城乡风貌,注重城乡用地节约高效,不断创新农村集体用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定禁止建设区域,设立生态涵养区,从严控制开发强度,做到城乡建设不与粮食生产争地、不与生态环境争地。二要大力整治村庄环境。按照省委、省政府“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重点整治村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全面清理村庄乱堆乱放,建立环卫保洁长效机制。要有效治理工业污染源、农业废物,整治疏浚河道沟塘。加强农村生态林网建设,推进村庄绿化美化。要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工作任务,加强督促检查,做到有目标、有评比、有考核。同时,我县乡村情况差异较大,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一定要注意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乱刮风,不急于求成,努力使这项工作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
第四,要以强力的考核来保障镇域崛起计划
加快实施镇域崛起计划、推动农业现代化工程、水利现代化建设和美好城乡建设,需要各镇、各园区、各部门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协调、通力合作,以大力度、大智慧、大气魄,推进镇域经济的大跨越、大发展、大提升。
要用有力班子抓领导。各镇、各部门要把推进镇域崛起,推动农业和水利现代化,开展美好城乡建设作为加快全面达小康的重要任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负责、亲自包挂、亲自协调,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要充分发挥镇域崛起计划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项目包挂、目标责任、督查督办、考核评价等制度,使各方面都有任务、有动力,每项工作都有要求、有检查,确保计划顺利推进。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其重要意义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可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效应和农业的竞争力。
一、对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再认识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特征表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产销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营销市场化。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可以有效地解决初级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被动局面,完成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导向以加工产品为主导的过渡。二是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第二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三是可以有效地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将农民不断从土地中分化出来,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裂变。四是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五是可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市场化。六是可以优化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同时,又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快城镇化战略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开拓农村市场、缓解内需不足、增加就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却是城镇化。应该说,当前小城镇建设给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一是农村城镇化引起城镇人口增加,农产品消费需求量增大,直接刺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是农村城镇化引起的商业繁荣和便捷的交通,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三是农村城镇化为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贸市场的形成、为科技和人才的聚集创造了条件。
农业产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支撑。农村的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使农村城镇化走上一条自我积累、完善功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城镇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农业的消亡或农业地位的弱化。当前,在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周围或城市圈里出现了集约化、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都市农业”,其功能并不仅限于经济,还包括社会、生态甚至文化方面的功能。这就要求我国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注意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避免出现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衰败从而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情况。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城市化提供了生产力进步的物质基础,城镇化的发展为产业化提供了工业、技术、文化教育、信息、市场、金融及交通通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先导和条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寻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拓展了发展空间。二者互为发展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三、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趋势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进而发展现代农业
(一)农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传统农区也迎来工业化发展黄金时期,尤其是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后发地区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但是由于产业基础薄弱,配套能力差,再加上要素供给和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传统农区很难通过“植入”式发展再造沿海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辉煌。实际上,传统农区一般农业基础都比较好,尤其当农业结构是建立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上时,农业的比较优势就格外明显。传统农区依据农产品资源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条的路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一是基础稳固,具有原料优势;二是易于围绕主导产品的运销加工形成产业集群;三是避免了“植入”式发展中外来企业水土不服问题;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这种延伸式发展并不排斥“植入式”增长,可以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定向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农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实质上就是农业与其关联产业的关系问题。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明显不同步,即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不是“公司+规模化家庭农场”的平衡结构,而是“公司+小规模分散农户”的不平衡结构。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公司”对应的不是落后的农村市场,而是处于高端的城市市场甚至国际市场。这样,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就呈现出一个“V形链接”:一端是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另一端是高端的城市消费市场,中间则是小规模分散农户,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约束,也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乃至破解“三农”问题面临的主要矛盾。
(三)农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就业问题。在人多地少这一基本国情的约束下,解决农民就业必须依靠两条腿走路,一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区工业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二是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异地转移,缓解人地矛盾,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何忠伟.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4(11).
[2]姜长云,蓝海涛.当前小城镇发展的状况、问题与对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0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地流转便在农业现代化的呼声下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工作的热点之一,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以及利弊进行剖析。
一、农地流转的现状
近年来,的优越性逐渐泯灭,弊端逐渐凸显。呈现出农民耕种积极性不高,增收困难等特点。为了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土地流转制度逐渐兴起,但土地流转制度在实现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分析农地流转的现状。
(一)实行过程中的困难。(1)虚化的土地所有权主体难以适应市场化要求。在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或其人模糊不清,使得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被虚化,土地所有权人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首先,从法律层面上看,我国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按户承包土地,土地的经营权可以自由流转。但这个归集体所有的表述显得太过笼统,容易导致土地权属边界模糊,使得各种权利与义务不能具体落实到个体上去。其次,多级所有权主体,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范围交错,权属不清。这极大地阻碍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2)碎化的土地流转形式难以实行规模化生产。在实行下,农民分得的土地较为分散,且拥有的土地量有限,无法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因而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相较于规模化生产,分散的农地种植,成本高,效益低。且当前农村的青壮年大多没有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出现了很多裸荒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3)滞后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调动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及覆盖率都比较低。这造成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差异很大。据调查显示,高达47.8%的农户认为如果政府能够为他们提高适当的养老保障,就愿意放弃承包地,还有农户向政府提出一次性补偿和一定的就业机会等条件。尤其是农业占主导的地区,二、三产业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较小。在税费改革后,土地资源的社会保障功能日益凸显,农民更加重视土地流转问题。
(二)土地流转带来的问题。从目前土地流转的现状来看,土地流转虽然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其还处于萌芽阶段,相关制度及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土地流转的无序性导致我国土地市场的混乱。进行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是要充分盘活存量土地,合理利用闲置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被利用。但由于没有对土地市场交易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使得一些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导致了土地流转的无序性、随意性。由此造成土地产权关系混乱,集体土地所有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扰乱了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个人获益、集体利益受损。集体土地的无序流转不仅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总体规划,更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民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土地流转后的相应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农民在转让土地后无法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某些社会问题,如拉大贫富差距。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剧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压力。农地流转后,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转入二、三产业从事劳动,这虽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承载压力。人口的涌入,对城市交通、住房以及就业岗位都有了新要求。这就在相对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以及就业困难。
二、农地流转的意义
虽然目前我国的农地产权流转制度还不健全,但不可否认的是,农地产权流转对于农民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农村土地流转对于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农村土地的优化利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农业生产者不断减少。因而,农村出现大量闲置田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经济发展。通过农地流转,能够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使农村土地得到高效利用和更优配置,使农业经营模式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农地流转,能够带动城乡人口的交叉流动。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能够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农地流转,能够引导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向农村转移,使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教育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提高。
(三)有利于消除空巢与留守。农村空巢和留守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的直接后果,极不利于农村农民的发展。通过农地流转,能够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和完善,从而为农村老人和农村儿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土地所有权虚置、农业生产粗放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配套等因素阻碍了土地流转的进程,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但作为新事物的农地流转制度,它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促进农地的优化配置、城乡的统筹发展以及缓解农村空巢和留守问题等方面作用突出。因而,如何规避土地流转制度实行过程中的问题,增强土地流转与农地实际的结合度,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