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24 16:58: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历史课题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历史课题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概念界定

1.1 科学探究

近来,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其中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之一。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4个维度。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

1.2 实验拓展

实验拓展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以教材原有实验为基础,对实验内容、材料或方法进行延伸、改进或创新。教师引导学生的思考,提高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而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

2 研究背景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生物学原理的形成离不开实验为证据的支撑。同时,实验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都有重要作用。

然而,现在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存在种种问题。首先,生物被公认为副科,W校对生物实验的重视度不够。多数学校对生物实验室经济投入不足,实验设备陈旧,缺少仪器、材料,以至于部分实验无法完成。其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生物课时较少,多数实验通过课堂讲授或教师演示,学生只需牢记实验步骤及结论即可。另外,许多生物学教师本身动手能力有限,从未接受专门的培训指导,因此实验开出率较低。

显然,剥夺学生的实验权利便 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眼高手低”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验,对原有实验进行改进、创新、拓展,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进而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

3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策略

3.1 改进教材原有实验

(1) 知识内容拓展。

有些生物学概念的表述比较抽象,可用实验演示,则形象易懂。如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及交叉互换,学生对人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并没有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将高倍显微镜下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图打印出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染色体剪下,根据大小、形状模拟同源染色体配对,从而对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有个直观的认识。

(2) 创新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的选取直接影响实验的开展和效果。教材中建议的材料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教师应该从实验操作的难易、材料的获取、实验效果等角度择优选择。

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教材建议用新鲜的菠菜绿叶,结果分离出四条色素带,其中叶绿素较明显,但叶黄素含量较少。本实验教学时已是深秋,学生可以提取并分离不同植物叶片的色素,如黄色的银杏叶片、紫甘蓝叶片、红色枫叶。每个探究小组选取一种叶片进行实验,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学生在不同材料的实验中,不仅了解了叶绿素和叶黄素,还认识了花青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知识迁移能力。

(3) 改进实验仪器。

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多数学校对实验室的资金投入较少,相关实验仪器设备较为陈旧,因此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学生自己制作的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很难观察清楚,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购置电子数码显微镜,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显示器屏幕观察,还可以拍照、录制视频并拷贝回去。利用数码显微镜观察,不仅实验现象明显,还可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实验探究的积极作用。

(4) 创新实验方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对教材实验中繁琐的方法步骤进行简化,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的目的。

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在撕取洋葱外表皮时,教材建议先用刀片划“井”,然后用镊子撕取。这个操作并不顺利,镊子一般较钝,不易撕取,且洋葱表皮容易卷曲。因此可以改为逆着洋葱鳞片叶弯曲的方向轻轻折断,便会露出外表皮,然后直接用手撕取即可。实际操作表明,这种方法更为快速、简便。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教材中压片的方法是将根尖弄碎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染料容易沾在手上,而且载玻片容易滑动,导致根尖位置变动。改进方法是用长条形吸水滤纸沿着载玻片宽的方向缠绕,固定载玻片和盖玻片,再轻轻按压。这样不仅可以固定盖玻片的位置,还可以吸收多于的染液。

(5) 创新实验组织形式。

多数教师在实验室教学虽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但仍是教师一人指导整个班级,无疑增加了教师负担,降低了实验效率。教师不妨采取对各组组长进行“岗前培训”,然后实验操作过程中由组长负责指导每组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与合作交流能力。

(6) 创新实验设计。

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是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教师对教材实验重新设计,开展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尝试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并开展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与他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不懈的态度。

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说明,自行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设计中体会控制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认同生物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3.2 开展课外探究实验

受到课堂时间、实验室设备等条件的制约,有些实验无法在学校实验室完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开展课外探究实验。

例如,“果汁发酵制作果酒和果醋”此实验虽在实验室有简易制作装置,但是设备简陋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若条件允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酒厂,让学生认识果酒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制作工艺流程等,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又如,带领学生去农业生产基地,了解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大棚种植的优势等,能运用所学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去解释农业生产的一些问题,从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3 创新设计趣味实验

对于某些抽象、枯燥的内容,若是通过趣味实验呈现出来,可大大提高学生兴趣。趣味实验包括让学生身体模仿、角色扮演等。如学习氨基酸结构通式时,可用学生的身体模仿――头部代表R基,两手代表氨基和羧基,双脚并拢代表H原子。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表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形象地展示形成的肽键数和脱去的水分子数以及一条肽链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实践表明,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会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某些科学史的讲授,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还原科学故事的方式。笔者在“伴性遗传”一节中,关于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让几位学生分角色扮演道尔顿、母亲、弟弟、周围人等。实践证明,学生特别认真对待,热情表演,将不同人物表现的非常到位。学生在扮演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科学史,还体会到科学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同时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3.4 结合其他学科实验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桥梁,不同学科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要打破学科界限、融通各学科知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思维力和创造力。如“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教材推荐用斐林试剂鉴定。斐林试剂与还原糖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教师还可以利用化学中的银镜反应原理,先制备银氨溶液,再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被加热区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原因在于还原糖具有还原性,可以将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

4 结论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教师要充分为学生考虑,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改进并创新教材原有实验,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质疑、交流与创新,提高思维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篇2

地理课堂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原理现象并不能够简单巧妙组织学生活动,很多教学理论若是组织活动进行实验、考察和求证需要花费教学时间安排。例如,大气、宇宙、时区时间的变化、地球公转自转等,无不需要学生亲手动手实践从而加深知识理解感知,同样对于经纬线、等高线等绘制更是需要学生亲手演绎才能够形成深刻印象和直观认知。这些过程无不需要教师与学生耗费精力和时间,然而对于处于时间宝贵的高中阶段学生而言实在是比较困难,教师考虑到这点也变忽视略过,自然是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此外,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许多的教师为了在短期内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应试要求,往往会选择这种以教师为主的灌??式教育,学生在这种模式里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被迫成为“知识容器”。在这种模式之下,缺乏互动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学生不得不被长期压抑在这种环境中,自然难以自觉的去完成要求,更不要说自行去拓展和提升自己了。

2.教师观念陈旧,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沿袭多年,可对于眼下步入已然步入信息时代的社会现状来讲已存有很多不适用,对于新时代高中生也是极不公平。教师教学开展对课程资源开发不够,课堂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来源于课本教材而照本宣科,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使得学生对于地理的视野褊狭,课堂效果也是毫无深远深刻可言。

3.入学学情不佳,高中阶段学习受到制约。

实效性偏低的一大影响因素在于学校对于地理学科重视程度不够,相较其他高考科目显得远远赶不上,这也就造就了学生掌握基础地理知识不扎实和缺失地理学习基本技能,以及对地理科目学习兴趣也是普遍降低,久而久之,也变创酿了学生地理基础薄弱以及高中地理教学实效性一直无有提升的事实现状。

4.人文情怀欠缺,地理教学使命感不强。

教学涵括教与学,地理教学的精髓并不只是简单的传授地理知识,而是应当引领学生习得地理技能以及形成地理理念。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文艺,弘扬发展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立足社会责任使命感以及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高中地理学习。地理教学不能够单纯凭依教材而脱离使命感,否则远不能深刻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实效性的策略措施

1.教师少讲给予学生更多机会。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不再适应当下新课标要求,眼下应以集合实际案例为载体、以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地理知识学习以及地理知识技能培养有机衔接结合起来。应用具体案例于地理教学中充分提下高中地理学科实用意义价值,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知识迁移以及现实生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既然教材中存有这些具体的案例活动就应当有其存在价值,我们就应到更好的应用带领学生去体验发挥其作用,让学生在现实体验中真真切切的感知地理现象以及地理观念的形成。

2.立足传统基础之上不断创新。

篇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核心素养”一词成为教育的热点话题,核心素养的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即指,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加入物理学科的元素,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适合终身发展的品质与能力,被归纳为四个方面: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贯彻实施核心素养,便成了当代高中物理教师新的关注点,本文主要对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改革进行了分析以及对改革后的课题研究应如何实施进行了阐述。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典型案例,高中物理一线教师便是这一举措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课题研究的设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培养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科研和创造不应只是高等教育的代名词,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需从小培养才有利于深入和内化成自身的素养,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并提升相应的培养能力,为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高中物理新课改中教材的变化

(一)新课改中教材的变化2004年和2019年人教版两版新旧教材主要在排版、内容、习题、插图等方面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排版方面增加了每节正文右侧的空白栏及旁批内容,空白栏为学生作随堂笔记提供了便利。新教材的知识内容整体并未发生变化,但每本书及部分章节内容安排都进行调整,从目录到章小节内容都有调整的部分。在习题方面,新教材在每章末增加了A组和B组复习题与提高题,这种改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旧教材习题数量过少、题目难度过低等问题。在插图方面,新教材更多选取了实际拍摄的图片,突出了物理生活化和时代化的特征。

(二)新课改中课题研究的变化2004版必修1课题研究中研究的主题是“桥梁的研究”,2019版必修1的课题研究并没有给出指定的研究内容,而是提供了一个“研究样例”和一个“参考选题”,分别是“球形物体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关系的研究”和“橡皮筋弹力与伸长量关系的研究”;2004版必修2课题研究中研究的主题是“潮汐现象”“潮汐发电”,2019版必修2课题研究提供的样例和选题分别是“关于甩手动作的物理原理研究”和“掷标枪动作的物理原理研究”。2004版教材的课题研究包含课题的得来、课题的规划、课题的实施三个部分。2019版教材的课题研究中的“研究样例”包含问题的提出、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数据、数据处理和结论四个部分,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参考选题”与研究样例会用到同类型的解决方案,但参考选题只提出问题,此处考查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因此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二、课题研究改革分析

课题研究的变化同时也反映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包含着教育改革的改革思路和育人理念,分析课题研究的改革,也是在深入贯彻体会教育改革。

(一)从教材变化分析旧教材主张放宽眼界,摆脱教材的限制,留意观察身边社会及自然的事物,对于不懂的问题要问个究竟、探个明白。而新版教材更加强调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研究的内容不受教科书的限制,学生根据自己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和质疑,发现并提出自己值得研究的问题,把更多的主动权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放手去做。不仅如此,新版教材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所研究的课题需要以教材中学习过的知识为基础,是已掌握知识的实践延伸,在一定成熟的知识体系的帮助下,让中学生的研究变得不再“可望而不可即”。综观两版教材,不难发现课题研究的研究内容从大到小、从宽泛到具体、从难操作到易上手,研究过程也更加具体细化,旧版教材重在让学生思考已经给定的问题,自己观察并解决,而关于问题如何解决并没有具体的陈述和指导。新版教材则重在解决问题,在研究样例中,不仅给出了一整套的实施办法,还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及完整的结论分析,如此一来,有了样例,学生便明白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便可以仿照给定的程序,自行完成参考选题,或学生也可以自行发现并选择同类型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也传授给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让学生掌握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从育人理念分析中学生的传统学习模式使得他们并不具备完全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再加上繁重的课业及考试压力,导致课题研究这一板块大多被师生所“遗弃”,而新版教材的课题研究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研究的主题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结合,内容上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操作过程更加容易实现,并且教材中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可以先参透研究样例,模仿或自行完成参考选题部分,也可自行选择同类型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被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是高中生长期的学习习惯和模式,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和管理,却也养成了中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被动的接受和不懂就问,久而久之缺少了自己探索的意识和能力,而自己通过努力去解决各种问题恰恰是离开校园后必须具备的品质。新版教材的课题研究便充分弥补了这些不足,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我探究的意识,和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能力。

三、研究课题的实施策略

改革后的课题研究具体应怎样实施成了高中物理教师思考的关键问题,首先要明白课题研究改革后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从目标意义入手,谈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获得参与研究的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研究出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研究的过程和体验,研究结果带来的成就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科学探究素养,却会贯穿物理学习始终。与此同时,探索的积极体验也会给学生物理方面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2)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研究课题的过程是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过程,期间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无法依赖教师,无论结果如何学生都必须通过探究、查阅资料等手段独立完成,由此一来,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便得到了培养,久而久之,内化成自身具备的品质。(3)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具备了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才能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教育改革也在向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不断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便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4)培养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绝非一日之功,这些都需要点滴的渗透,需要学生从实际的情境中感悟、体会,并提炼成自身具备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是设置课题研究环节最主要目的,当代中学生缺乏培养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大环境,基础教育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素质的重视度不够,课题研究的改革正是迈出了改进这样现状的一步,将教育改革不仅仅停留于书面口头,而是落实于实际,真正为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做出实质贡献。(5)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书本上的知识都来自长久以来人们对生活现象的研究、总结,学生直接从书本上获得知识,由于缺乏了提出疑问、研究、总结的过程,知识就不能“活”在生活中,不仅仅是物理,各科学习都普遍存在这一问题,课题研究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平台,让学生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提高知识的相关性,使学生研究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1)教师指导研究的主题教师带领学生对所要研究主题的背景框架做初步的分析和了解,并对将要用到的基础知识做回顾梳理,申述注意事项,接下来引导学生说出研究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科学方法,并对这些研究方法作以详细的指导,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技术储备,使得他们具备独立解决研究主题的基本能力。(2)制订研究计划有了基础知识的支撑和对研究方法的了解掌握,此时就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根据研究样例的实验研究过程,自行制订研究计划、设计实验,设计具体实验步骤。在此阶段,教师将不再对学生设计的具体步骤进行干预,充分给予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己积极探索、积极体验。(3)研究实施学生将自己制订的研究计划和设计的实验步骤付诸实践,如无法得出结论,则需根据实际情况检查并修订第二步中制订的研究计划,然后实施修改后的方案计划,再次研究实施,直到得出数据。(如流程图所示)(4)处理数据,总结结论学生进行多次试验,并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类、统计,并且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排除误差数据,从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经总结得出结论。将实验过程及得出的结论进行整理、撰写为纸质版报告。(5)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讨论研究的过程。在该阶段,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研究过程进行评价,并对其中的错误进行指正,带领学生总结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6)研究效果评估这一阶段是教师参与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入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方式来评估,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综合,评定学生课题研究部分的成果,并对本次活动的总体效果进行总结,归纳大多数学生在研究中遇到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加以渗透,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课题研究改革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课堂上的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一种,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多数会以这种研究的方式来解决。学校里教育,不应该以应对考试为最高目标,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过硬的文化知识功底,也要具备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学习到的知识或许不为今后职业生涯所用,但钻研探究的意识,却是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精神品质。现代教育也应积极向改革方向靠拢,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维度的提升,更需提高对各方面能力的重视度,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培养更多能够独立解决困难的人,和具备科研精神、科研素养的人。学习的知识也不应该仅仅只为考试服务,教师应时刻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改革的思路转变育人理念,让学生能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形成适合终身发展的能力与品质。学生的未来关乎国家今后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需要科研技术的支持,科研人才的培养需靠高等教育的栽培,但科研精神和科研素养要从小培养意识,这就要依赖于基础教育,只有从小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具备科研精神和素养,为以后成为科研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束语

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研究主题的选择和研究过程,研究主题将物理生活化、抽象的概念简单化,细化研究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发展空间,充分体现着新课改的育人理念,注重学生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培养,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改革也是新课改乃至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高中物理教师应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紧抓核心素养,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重视对学生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分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0.

[2]曾彪.数学分析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途径[J].科技风,2021(2):40-42.

篇4

生物野外实习是高校生物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巩固和充实学生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物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内容包括动植物学以及相关的生态环境考察等。但生物野外实习时间少、目的不明确、指导教师匮乏、实习环节得不到保障,更没有系统的评价考核体系。致使一些野外实习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没有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现行生物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培养学生初步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引导,构建生物野外实习教学的新模式,为相关学校生物野外实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生物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学生不感兴趣长期以来,由于师生对生物野外实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周密的实习计划,于是实习就演变成了只是去验证课本的知识和认识各类动植物,学生问老师答,学生记物种,所属科、属。老师则是一本活知识词典,学生无形当中在进行一场认“种”的比赛。显然这是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一种验证性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多大的兴趣。这种固定单一的验证性教学模式使学生得到的是表面的、零碎的知识,实习效果很不理想。

(二)参与实习主动性不强,目的不明确,与科研脱节生物野外实习是直接面对未知领域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好时机。然而以往野外实习是一种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很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觉得在游玩,认识物种,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很不明确,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生仅仅为了完成标本采集、制作与识别等任务,很少与科研活动结合。学生被动的学习,也使得很快忘记内容知识。

(三)评价考核方式单一,没有很好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一般生物野外实习考核方式,都是在最后两天,由指导老师在实习地周边,采集一些常见植物和拿出先前的动物标本,让学生辨认,说出一些简单的特征,对比辨别物种的一些简单特点,由此来确定学生的实习成绩。正是由于这种考核方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决定了所考出的成绩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只能说明学生记住了多少动、植物的名称,不能达到实习效果及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很多学生是当作野外游玩,实习效果很难保证,与原本的教学目标相离甚远,不能体现野外实习的真正价值及意义。

转贴于

二、构建以培养科研能力为引导的生物野外实习新模式(一)实习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定小组的科研小专题实习前的准备阶段,给学生讲清楚生物野外实习的目的和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带队教师讨论并结合实习地的具体情况,每个实习小组要确立一个大家共同感兴趣和切实可行的研究小专题,在实习过程中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二)实习过程以培养科研能力为引导构建新型的野外实习教学模式1. 实习观念由验证性向研究性转变在生物野外实习教学过程中, 实习观念要逐渐由单一的验证性实习,转变为将探索性和验证性相结合的研究性实习。传统的验证性实习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目的只是让学生简单验证课堂知识,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学习没有兴趣。而研究性实习则是由学生通过思维过程,进一步探索,得出科学问题的合理答案。学生在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观察学习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从而达到培养科研能力的目的。

2. 教学内容由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研究转变生物野外实习开展科研活动可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实习前,教师设计科研小专题,每个大组细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搭配合理,男女比例适当,每个小组1-2 个小专题。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性实习,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围绕小专题的调查研究中,学生不紧学会了识别物种,采集制作标本等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主动地从科研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与教师探讨,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可使教师从实习中拓宽科研课题来源,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以培养科研能力为引导的新实习模式才能更好的落实。

(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科研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是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探索活动过程,而生物野外实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运用知识。在实习过程中,结合动植物种类识别,标本的制作,每个实习小组同时尝试开展相应的小专题研究工作。实习过程中学生有热情,采集主动,观察认真仔细,查阅工具书积极主动,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层次和高度。另外,我们还把教师的科研课题与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科研工作的野外调查,如可开展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野生浆果资源调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调查等教学活动。

科研能力的获得要求在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综合理解基础上敢于实践的思维模式,动植物学丰富多彩的野外实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篇5

基金项目:本文受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4JK1229,项目名称: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系统机制的构建。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在创新型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加强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职教大国向职教强国转变,已经成为高职教育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仅仅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也是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实施科研训练,被普遍认为是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和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1]这个研究和结论对高职教育同样适用,只是在具体途径和方法上应凸显高职以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2-3],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在“十三五”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领会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明确“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重要责任。

科研实践促进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动力分析

1.以科研促进创新是国家锻造大国工匠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决定了高职学生是否具有潜力、是否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高职学生是我国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大国工匠的主要资源储备库之一,高职学生的创新水平对国家的创新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专业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科研实践过程也提高了其综合素养,且人格进一步完善,为其后期的科研实践、领域创新、发展突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和创新型社会形成的形势下,高职院校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和锻造大国工匠的必然选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需求,为制造强国打造坚实基础的重要任务。

2.以科研促进创新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通过鼓励高职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其创新能力,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结构调整和内涵发展的需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其核心竞争力与挑战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所以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高职学生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关键所在。

高职院校要真正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强化教学的基础上应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充分体现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属性。研究表明,“科研训练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了影响和改变,表明科研训练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作用。”[4]因此,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创建不同的科研实践或项目组织,尽可能包含学校各个专业领域和学科类别。

3.以科研促进创新是高职学生自我成才的需要

鼓励高职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是高职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高职学生要成为综合素质高、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非专业因素。高职学生在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资源,在科研实践中多人合作、与指导教师共事,甚至涉及部门协调等,这些过程都会促进学生由个体化向社会化转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属于项目驱动型培养模式,其重要性在于增强大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5]。高职学生在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会独立思考、认真务实、实事求是。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本专业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进行探索研究,是高职学生提高自我创新能力、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因此,鼓励和引导高职学生参与科研是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篇6

一、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不仅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领域多,而且呈现方式也各式各样。比如:图片及各类文献;近现代影视资料;考古出土的历史文物等都是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

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让历史借助不同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能够设身处地体会历史人物在历史情境中的心理活动。不仅为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注入了一股强劲活力,还激发了学生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研究兴趣,准确的理解历史发展轨迹,以史为鉴,培养博大而宽广的处世胸襟,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影响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几种教学模式利弊分析

1.信息传递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全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与组织下进行。这类教学模式主要依赖教师的讲授,但历史知识量庞杂,属于典型认知性的学科,一味讲述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枯燥,教师缺乏感染力,学生缺乏能动性,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就会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2.情景复现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主要以创设历史情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认知活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不应仅局限对概念的理解,还应以对历史的直观感受来认识历史事件。通过对历史情境的真实再现或模拟复现,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历史的真实,调动感性认识,从而引发积极思考,掌握知识点。比如,在课堂某一环节中插入角色扮演,充当某一历史人物来“重现”历史,教师从旁指引事件的发展,让学生直接融入历史情境,占据课堂主体地位。

3.资料研习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是主导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直接参与,通过亲自动手查阅资料来获得历史信息与学习技能。历史课程主要以文字材料为主,对史料的整理辨析是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方法。教学实践中,可以由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也可以布置某一主题,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对资料进行研习,引导学生克服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4.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师生共同探讨型的教学模式,知识点往往都是在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一系列过程中得到不断巩固与加深的,所以这也是一种探究过程,通常以讨论、辩论等课堂形式出现。对历史的学习,不是要机械式的背诵观点与结论,而是要学会如何比较历史,从历史发展轨迹中学会立身处世的原则,形成正确历史观。

三、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历史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简单的说,现代教育技术即多媒体教学法,合理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视频与声音,动画与影片,这些媒介都能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具体可感的实质画面,将单调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1.有效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式的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在获得真实体验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对历史知识进行宽角度、多层次的解读,不仅提高了历史教学效率,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特有的音像效果与情感渗透力,为学生再现历史的真实发展过程,让他们如临其境般感受历史的波诡云谲,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启发。比如,学习“”这一历史事件时,选播影片《》中的几个特写镜头:大量官兵吸食鸦片,清兵溃不成军;国库白银外流,百姓因家破人亡。这些令人扼腕的画面不仅让学生深刻感受国弱民贫,也深笃鸦片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灾难,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抵触。

3.再现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具备强大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且信息储量庞大。不仅能为学生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展开对历史英雄人物才略伟绩的联想,还能培养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力、洞察力,并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教训的吸取,来体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一课时,利用影视剧《北洋水师》中邓世昌英勇抗战,为国捐躯;而李鸿章为求自保则敕令北洋水师避而不战;慈禧太后为庆贺生辰而大肆挪用公款;最终以清政府彻底失败而告终的一连串画面,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装备先进的北洋水师会如此迅速地被日军击溃?”在真实感官影像的刺激下,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内心百感交集。从而能够更细致地展开思考,深化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最终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篇7

历史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就是为了不教其实学法比教法更重要。因为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学法才是知识转变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细化,具体化,既有指导教学的实践的导向功能,又是教学评价的客观依据。历史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能否体现新课程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败。只有充分正确认识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定位,当教学目标发生深刻、实质的变化,才能在充满确定和不确定性的课堂教学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满足不同学生的的个性需要,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充分理解吃透课表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可以说研究透历史课程标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我们可以重点研读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通过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作不同水平的划分,这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

3.拓宽教师视野

教师的功底决定了教学的深度和力度,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的广度也影响着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开阔。因而,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充实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只有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传授知识。

4.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对于信息量大,层次多的课程,单纯的讲解不容易被学生充分理解吸收,这时借助灵活多样化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对多重信息进行整合。例如在讲解《》一课时,我在课堂上通过放映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向学生有序地、生动地进行展示,将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有机的结合和互动起来,学生不仅被电脑屏幕的画面深深感染,同时对本课程的内容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更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历史教学的评价,不单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的评价,而且要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学习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综合性、发展性的评价。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在评价学生的学时,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要把学生参与历史学习过程的状况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可采用提问、作业、口试、笔试等形式,方法可采用办故事会、做文摘卡等,摆脱过去单一以考试为形式、以分数高低为衡量标准的模式,实现由终结性鉴定转向发展性评价。

二、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

教与学从来不可分割,在强调教师改变自身观念,提高教学技能的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既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体现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

研究发现,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心态有如下三种:第一种是喜欢学习历史,对历史知识充满兴趣,具备这一心态的同学占学生总数的三到四成。第二种心态是排斥历史,具有这一心态的同学超过半数。第三种心态认为历史课可有可无,既不喜欢也不排斥,这一心态的同学占学生总数的一到二成。

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首要转变的是学生的学习心态。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热爱并尊重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

由于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进而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厌烦感。因此需要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学习信心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见解、每一个闪光点。应当把这样的话常挂在嘴“你的看法很独特”“你很有思想”“你很聪明”“你能有这样的看法很了不起”“我对你很有信心”“你肯定行”等等。这样的话语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其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篇8

1. 实验设计要具有探宄性

考察我们当前的实验教学的现状发现,不少课堂上,学生们也在忙于收集数据,解释并求证结果,但是如何根据有限的线索确定证据收集的方向,如何在不止一个可能合理的解释面前做出决策呢?这对于学生至关重要,但这个环节常常被教师替代.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例如,浸人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如果把物体排开的液体收集起来称一下,就会发现它的重量刚好等于浮力的大小.这样的结果无疑可以作为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的实验事实基础。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人们一开始怎么会想到要设法去收集那一部分刚好由于物体的浸入而被排挤开的液体呢?楞次定律的发现为什么会想到研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变化的关系呢?因此,实验设计要具有探究性是指:所设计的实验包含的物理规律往往隐藏在较深的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实验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距离,需要学生去跨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通过尝试错误,得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来寻找。

2.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要在内容上把握主干,形式上注重质量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的结果,往往淡化甚至不管知识获得的过程。教育太急于看到知识传授的结果,太讲究"效率"了。因此.很多教师用"高效益"的方式将实验的结果得出的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反复通过习题训练理解掌握规律,但这样做恰恰是本末倒置的。对于学生还不是很理解的规律,即使是通过大量的习题反复演练.其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是比较弱的,一旦出现新的情境.许多学生将束手无策。应当看到,虽然探究学习方式开始会比较耗时,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少花时间用于反复巩固而补回。当然在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上,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要求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现针对本人在高中进行的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从两种基本实验形式来谈实施的具体方法。

1.演示实验。

物理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接受物理知识,为理解提供直观材料。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先讲解、再演示,然后把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总结出来,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实验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转贴于 根据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在演示实验中,要通过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成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比如:"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机械能守恒定律"都可以转化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规律得出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掌握了学生实验的内容。

2.学生分组实验。

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通常先由教师就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采集及处理办法清清楚楚地讲一遍,然后学生实验,教学时间一般为两课时。实验中学生只是"照方抓药",难以激发他们的实验积极性,许多学生只是应付完了事。因此,在学生分组实验中,通过增加实验的未知性,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果某些实验所验证的规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这类实验可改为探究性实验,实验时间可放在知识教学之前。比如:"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在教学"力的合成"一节内容加入作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得出合成法则。

三、实施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体会

1.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加强。

在新课程中如何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探究性活动中.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一位同学所说:"这样的实验需要自己去猜想、去探究。通过实验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和设计是否正确,这种方法既促使我们动脑又锻炼了勇于猜想、大胆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和完善。

篇9

1.考试中实验部分失分较多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试题逐渐成为了考试的热点。这些实验试题中,最难回答或是最不好得分的,就是实验简答题了。考生对考试内容也很明白,可就是不会正确解答,要么解答的原理不对,要么解答的格式不合理,要么解答的语言不规范,不能够用化学语言来回答,所有这些都成为了平时考试乃至高考失分的关键点。例如,在这学期我校高二化学期中考试时,探究实验题占18分,笔者带的3个班的学生中,平均得分11.73分,约占总分的65.2%,大多数学生在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现象描述、实验方案可行性评价等方面失分。

2.缺乏探究精神

探究性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在化学教学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注重实验的创新与探究性,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特殊功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仅仅是验证其化学原理,学生做实验时,还是按部就班地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来完成实验,缺乏探究精神,不会去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能不能换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实验。

3.学生实验能力较差

在高中化学实验实践过程中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在实验之前早已填好了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中对一些细微现象、反常现象则观而不察,视而不见,而且很多学生在实验中操作不规范。例如,在做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时,没有将溶解的固体或稀释的溶液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再如,在进行分液操作时,没有将分液漏斗的瓶塞打开,导致液体不能顺利流下。

4.实验教学缺乏创新

当前化学教学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但只是对实验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删去一些重复的部分或不重要的部分,内容上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变化。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总是守着教本上的实验内容,或者按照一成不变的实验步骤,很少对实验内容、实验步骤进行局部的补充、改进,实验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二、原因分析

1.学生基础

学生实验是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的实验。学生实验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它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科学方法,养成科学习惯和科学态度的重要形式。但学生因为基础原因,很多化学实验根本无法按教师的要求去完成。例如,学生对实验仪器不了解,蒸馏烧瓶加热不垫石棉网,导致受热不均而破裂。再如,对试剂的用量或者相互滴加顺序不清楚,导致探究结论不正确。比如做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先无气泡,后有气泡,往盐酸中滴加碳酸钠则一开始就有气泡。

2.教学方法

教师在长期传统教学中形成的教学方法已带有一种惯性,仍然不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教学中习惯于“教师为主宰,学生为受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按图索骥,照方抓药”。还有长期的传统教学使教师已变成了“保姆”式的教师,教学中不敢放手,甚至包办代替,害怕学生做不好,在教学中缺少有效的启发或引导。这种教学方式下培养的学生,暴露出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创新思维等弱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当前的实验教学。

3.实验条件

众所周知,学校的实验条件对于实验教学的效果也起着非常直接的作用。由于学校实验条件有限,一个班级做化学实验,往往只开放一个实验室。这样,一人一组做实验的学生比例很小,大多是3人或3人以上一组。本来,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最好是一个人一组,最多两个人,要是3人一组的话,就有一个学生作为旁观者,使得他们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或者根本不愿动手去做。在这种环境下开展的实验教学,自然就降低了学生原有的实验兴趣,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

因此,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实验,优化探究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本报告探究的目的所在。

三、优化探究实验教学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做每个实验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具体到探究的每一步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里的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只有明确了要达到的目标,探究才有正确的方向,学生才能在探究过程中经受住困难或挫折的考验,从而对探究过程的艰辛与乐趣体验得更深刻。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核心原则,是指探究性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原理科学、装置合理、操作程序和方法正确。探究性化学实验设计的全过程都要科学、合理,所采用的设计标准、方法、步骤等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或实践基础,由此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才可能是正确的。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观察和记录实验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也正是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宗旨。

3.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是指实验设计者要敢于突破陈规,实验设计有新颖、独特、巧妙之处,能反映出设计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思路等。创新是探究性化学实验设计的灵魂。一个成功的探究性实验设计,必须反映实验设计者别出心裁的构思。

4.可行性原则

课题内容应该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和升华,通常也应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但不能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范围,即设计实验必须切实可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究任务。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概念”与“过程”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理解科学。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科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抓住学习的要点。

四、优化探究实验教学的策略

1.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遥控学生活动

根据文章重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动的线索,顺着这个线索,学生的思维方向、操作细节、讨论要点便会顺利展开。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时修正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研究的意识,包括求知意识、形成假设的意识、概括结论的意识以及迁移应用的意识。其中形成假设的意识最为重要,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那么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没有科学的假设,就没有科学的验证活动,更不会有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学生会通过实验观察、测量及一定的推理,形成假设。在分组活动时,小组的划分要有多种形式,不能只是按座位划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高、中、低混合搭配,建立小组长负责制,同时教师给予及时指导。不同的思维模式与不同的思考方法会让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起带头作用,掌控讨论的内容,使学生思考的方向能铺展开,能力中等或差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比较简单,通过分组合作,交流探讨,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激发灵感,问题就会自然得到解决,而新一轮的问题又会在争论中浮现出来。组员要做到有自己的主张,敢于发言,及时做记录。实验、讨论、概括以及总结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化学能力。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活动记录本,可以随时记录收集的资料、发现的疑点、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等。在反馈环节中学生就会底气很足,畅所欲言。教师要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表达所思所想,以便清楚掌握学生思考问题有无新颖的方式、认识问题是否有偏差、思维障碍点在哪里等,使下面的教学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这样学生渐渐增强自信心,并且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

2.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所谓探究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己设计化学实验方案,进行相关知识探索,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就是问题的发现者与探索者,探究过程如下: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提出假设和猜想、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一步实施方案、得出最终的实验结论、组织讨论与交流。例如,教师在讲解“新制氯水”的成分时,若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依靠推导而得出结论,但是这一结论是否符合推论,却一直没有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因此,为了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为学生的假设和猜想取得科学论证,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并通过相应的探究活动来证明结论的正确与否。例如,课题:探究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

(1)提出问题:新制氯水的成分主要有哪些?

(2)提出假设:主要含有:Cl2、HClO、H+等。

(3)设计方案:

①Cl2的检验:根据Cl2强氧化性特点,可以利用KBr、KI等还原剂进行检验;

②HClO的检验:根据HClO的漂白性特点,可以利用有色布条等有色物质进行检验;

③Cl-的检验:根据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的特点,可以利用滴入AgNO3-HNO3溶液进行检验;

④H+的检验:根据物质的酸碱性利用pH试纸或石蕊试液进行检验。

(4)实验步骤:

①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同加热,通过反应制取氯法,尤其是一些魔术实验的教学效果更是突出。这种教学方式最具魅力和化学学科的特色,易将学生带入“新奇境地”,并很快融入对教学内容的探究中来。

如通过“水火相容”的奇观引入“燃烧与灭火”的教学;通过“空杯生烟”的妙景引入“铵盐的制法”的教学;通过“滴水点灯”的神奇引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教学等。总之,只要我们细心挖掘,化学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地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展开。但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确保化学现象明显,药品用量适当,避免出现穿帮,以切实增强其“神秘色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三、活用问题探究,构建教学情境

适宜的情境一般总是跟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利用问题探究设置教学情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技能。有效的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大脑产生问题,最终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促使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要培养学生自己动脑解题的习惯,要尝试交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要让学生不仅想“问”,更要多“问”、会“问”、善“问”。

如对一些实验现象的疑问:为什么镁在燃烧时会发出白光、冒白烟?为什么牵牛花遇酸显红色,遇碱显蓝色?为什么明矾在天然水中才会有净水能力?等等。还有对一些生活中化学现象的疑问:煤气泄漏时人们会闻到臭味,煤气本身有臭味吗?白色衣服与易褪色的有色衣服一起洗涤,为什么白色衣服易染上颜色?为什么工业酒精、干燥剂等都不能食用?还有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为什么要使用酒精代替汽油?为什么说酒精是绿色能源?等等。总之,通过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享受课堂,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四、引用化学故事,构建教学情境

教学中通过讲述一段与所授课有密切关系或实际应用的化学小故事,或介绍化学领域中与所授课知识内容有关的科学成就,或利用化学史中有关研究的趣闻、趣事等来构建教学情境,配合课堂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关键是要选好素材,把握好时间与火候,避免喧宾夺主。

例如,在学习银镜反应前,可以先给学生讲个“镜子的历史”的小故事:早在三百多年前,威利斯人采用水银制造玻璃镜,并轰动了整个欧洲。由于当时只有一个威利斯人会制造这种玻璃镜,所以价格非常昂贵。然而,制造这种水银镜子太费事、费时,且水银又有毒,镜面又不太亮。后来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一提到镀银,也许你们会认为是在玻璃上镀上一层银。如果这样想,就错了,实际上根本用不着电,而是利用一种特别有趣的化学反应镀上去的。那银到底是怎么“镀”到玻璃上变成镜子的呢?至此,学生已经进入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情境。

五、运用认知冲突,构建教学情境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教学中,通过认知冲突构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材内容与求知心理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在学生心中引发认知冲突,进而引起他们在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促使他们进行积极地思维、探究、讨论,形成良好的认知氛围。

例如:在研究苯酚的酸性时,笔者先将苯酚分别与氢氧化钠和紫色石蕊试剂反应。其中在与氢氧化钠反应时,学生观察到苯酚由混浊变为澄清,得出苯酚应该显示酸性。但在与紫色石蕊试剂的反应中,却没有看到明显的红色。此时,在学生心中会产生苯酚不显酸性的疑问,促使学生对苯酚的酸性产生怀疑,迫使其一定要探究苯酚遇紫色石蕊试剂不变色的原因。然后通过接下来的探究与学习,学生知道了原来苯酚其实只是一种弱酸,其酸性还不足以使紫色石蕊试剂显现红色,进而对苯酚的酸性产生新的认识。同时学生对苯酚的酸性到底有多弱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下一步教学埋下良好的铺垫。

六、利用媒体辅助,构建教学情境

篇10

作为教师,我们每教学生一堂课的知识,就必然要用相应的练习去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那么,习题课就是必不可缺的。同样,作为中学理科中的重点,初中物理的习题课更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做一定的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高效地进行习题课的教学就显得举足轻重。

物理习题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新能力。如教材中的“速度的计算”、“密度的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等等都属于这一课型。

我们知道,习题课不同于新授课,学生已经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有了初步学习。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回顾复习已学知识点并运用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以达到活学活用,并且能够对知识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而传统的习题课教学主要包括“讲——练——评”三大环节。老师先讲清基本公式的用法及注意问题并筛选一两道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再给学生出若干道练习题让学生去训练;训练结束后老师再讲评练习题。学生在这种传统的习题课课堂上往往觉得比较枯燥、乏味,很难真正领悟透物理公式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故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的习题课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

当前,我校正在进行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主要目标是以学生主动的学为主的“高效课堂”。并且教室内学生的座位布局也发生的相应的改变,变原来的全体学生面向黑板的座位方式为现在的以6人为小组的圆桌式。这样的最大好处就是强化了小组的作用并方便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内部合作与交流。我校还斥巨资,在每个教师的墙面上安装上新的黑板,供学生展示。为高效课堂的创建提供物质保证。我校老师在备课上也做了大胆的尝试与改革,老师备课的主要任务是编写导学案,上课主要以导学案为主线,以学生主动的合作学习为主导,老师适时的点评为补充。基于这种学校课堂改革的背景,我在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中也做了大量的尝试,已基本形成了的物理习题课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认为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出示学习目标

教学大纲中要求,每节课教师都要明确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明了本节课将练习运用什么知识来解决什么问题,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要学会哪些方法等。本环节学习目标的设计要简明扼要,是以学生的角度阐述本节课通过学习最终达到的目标。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中《欧姆定律应用习题课》的学习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

1.1 知道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1.2 会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学习目标的出示形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学习目标也可以让学生罗列,这节课我想学会些什么,我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能够达到什么水平等。也可以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以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2.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概念、规律或方法(最好能简化成易于掌握的条文)

在物理学中,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尤为重要,在复习时,概念性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熟记于心。我们可列成图表,也可写成文字或公式,便于学生记忆。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这就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可以以小组为一个小的单位来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原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变成活跃、有趣的课堂。具体实施时可采用让学生先按照导学案上的提示交流合作完成复习任务,并抽其中一两个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的结果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以调动小组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老师給于适当的补充和点拨,并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强化记忆。

3.指导自学:要求学生自学例题的解析过程,重点看解题

在习题课上,遇到题目的时候,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且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自己先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让老师和同学们一块帮忙讨论解决。为完成同类型练习题打好基础。本环节要改变以往老师主讲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好,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老师在整个环节中仅仅是一个指导者、引领者,切记越俎代庖。

4.学生展示

小组讨论完之后,抽一个小组板演并讲解例题。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课堂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要引入一些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

5.点评

在学生展示结束后,先请学生就展示的内容做评价,若板演出现错误,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让学生直接对照板演内容进行互评,要求说出错在哪儿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应该怎样订正。最后再由老师做总结性点评,对于学生没讲透或者是需要升华的地方需要精讲,给学生提炼出来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6.当堂训练

主要训练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和公式进行解题的

能力,同时兼顾解题规范化训练。这个环节是最后的加强巩固阶段。旨在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住本节学习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同时能就不同类型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以期能达到熟练掌握知识、提升自己能力的效果。

篇11

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综合国力的强弱,国民素质的提高依靠基础教育的实施。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人文素养较高的人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在于让学生认识历史、尊重历史,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在学习中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完成教学目标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更新教学观念,研磨教材

对于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来说,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起来较困难,但是教师的思想一定不能松懈、懒惰,安于现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有更强的责任心,积极地寻找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并在实践中检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1.改变教学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说教为主的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等方式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引作用,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历史,使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2.“吃透”教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和物质载体,教材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教师应当仔细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发现教材编排的合理性,并利用教材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假如教师对教材的了解不够深入,又怎能教好学生呢?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着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也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效率。很多高中生对历史课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在历史课上学习其他科目。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成为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1.构建和谐课堂

历史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严肃、刻板,历史学科给学生的印象也是枯燥、乏味,这样的历史课堂谁会喜欢呢?因此,教师要构建和谐课堂,改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利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历史课的乐趣所在。这样,学生就能自由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2.利用趣味导入

导入的好坏关系一堂课的成败。无导入或者无效的导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和注意力的集中,进而影响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从感官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课堂教学活动以问题作为线索,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问题教学法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用生活情境或者重大事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让学生从中发现历史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预习的提纲,让学生回答提纲里列出的问题,从而理清教材脉络,获得知识。其中,提纲列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由简到难。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能力要求,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激发。如,讲授“的崛起”时,笔者将“新民主主义崛起的历史条件有哪些”这个问题分解为几个问题:(1)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如何?(2)世界局势如何?(3)新民主主义能适应时代要求吗?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逐层推进,不仅顺利解决了问题,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或者语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课堂活动参与中获得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情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纪实性照片、图片或者影视资料,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历史,并对历史现象产生初步的看法。如,在教学“”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等史料图片或者影片激起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仇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达到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